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酒店管理常识范文

酒店管理常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酒店管理常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酒店管理常识

第1篇:酒店管理常识范文

关键词:成本管理;核电站;电力市场形势

近年来,受国家经济增速下滑影响,全社会用电量需求增长趋缓,电力市场形势严峻。国家大力推进电力市场改革,核电发展也逐步走向市场化,但核电站造价高、运维成本高、边际成本高,在市场竞价中并不占优势,由此也倒逼核电企业高度重视成本控制。在保障核电机组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机组的经济性和竞争力,有效控制度电成本,确保核电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成本管理概述

成本管理包括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成本战略、成本目标和责任、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文化建设、成本考核与激励等环节。成本管理不局限于生产经营领域,而是涉及工程设计、技术安排、设备管理、采购、人力资源分配等生产、技术各领域,包含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成本管理不是一味节约和降低成本,而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生产规划、经营目标和市场环境做出相应调整的过程。

二、核电站成本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文化建设较为薄弱

核电站由于其发电技术工作原理的特殊性,始终要将安全和质量放在第一位。“敬畏核安全,守卫核安全”的理念给企业成本文化建设带来些许阻力。成本文化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如成本管理宣传落实不到位,“上热下冷”,成本压力未能及时正确传导至一线业务部门,员工市场观念淡薄,未完全形成全员成本管理意识;成本考核与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成本管理目标难以分解下达,成本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未能得以提高。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还不成熟

战略管理与成本管理的有机结合形成战略成本管理,战略管理能够更加准确定位成本管理工作。目前,核电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成本管理工作的重心还是偏于成本核算环节,成本规划环节缺乏市场意识和战略考虑;成本控制环节缺乏全过程联动效应;成本分析环节中动态成本数据积累不够完善等等,导致现阶段所能提供的数据或信息与战略成本管理所要求的还有一定差距。

(三)核电核燃料成本管理较为被动

核电厂核燃料循环体系主要涉及天然铀的开采、铀纯化、转化和浓缩、核燃料组件制造、乏燃料的储存和处理等环节。核燃料成本管理是指对核燃料的采购成本、换料成本以及循环成本进行控制管理。由于世界铀资源供给与需求、国家政治、勘探和加工的生产力等因素较为复杂,天然铀的价格波动不规律;核燃料利用率技术、乏燃料的后处理技术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等因素影响,导致核电核燃料成本管理工作还是较为被动。

三、核电站成本管理的解决建议

(一)提升企业成本文化建设层次

成本管理的推进和改革离不开成本文化,企业应当培育与自身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成本文化,有利于提高和释放管理效能。如通过开展成本文化建设主题活动(培训授课、知识竞赛、演讲、征文等),大力营造成本文化氛围,统一管理思路;通过创新成本管理制度,将企业成本管理理念和成本管理价值观念巧妙融合,获得广大员工认同,形成合力促进良好互动;通过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成本管理激励机制,使广大员工明确自身职责并大胆革新,实现被动管理到主动承担的转变。

(二)进一步推进战略成本管理实施

战略成本管理阶段的核心是在竞争中保持企业长期的成本优势。核电企业需要转变思想,建立“大成本”观念,始终强调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关系,重视动态成本数据的积累,强化行业价值链和上下游价值链等分析机制,加强成本全过程控制力度,消除不增值作业,进一步推进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以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地位。

(三)积极应对被动局面,加强核电核燃料成本管理

核燃料成本对核电站运营成本的影响很大,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核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控制核燃料成本的关键是降低核燃料采购成本,提升核燃料的利用率。如天然铀采购上充分了解市场行情考虑期货或现货采购,尽量锁定优惠价格;配套材料上采用安全可靠的国产化材料;燃料需求上充分考虑运行机组状态和发电量,制定核燃料循环的需求战略等;运行方式上研究核燃料利用的灵活性,引入或吸收新技术以提升核燃料的利用率,减少乏燃料的产量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发电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核电站除了继续加强安全和质量监管外,更应该从战略高度上统筹考虑成本管理体系与机制,加强核电站的成本控制,提升核电的经济性与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云霄.浅论核能发电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J].财会学习,2015(7).

[2]夏雪.中小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研究——基于目标作业成本管理视角[J].西南财经大学,2014(3).

[3]关道标.成本管理会计理论实务及相关问题探究[J].冶金财会,2008(6).

[4]苗雨君,孙博文.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1).

[5]董正落.基于EPC模式下的SNPEC公司核电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甘肃,兰州理工大学,2016.

第2篇:酒店管理常识范文

关键词:油田基建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 TE34 文献标识码: A

施工现场是油田基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是油田基建工程项目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维护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缩短工期,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油田基建项目能够稳定发展,需要将油田基建施工现场工作重视起来,提升油田基础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水平,重视技术管理、材料管理、进度管理和安全管理,保证油田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1]。

一、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主要内容

油井井场施工现场管理主要工作包括施工作业管理、物资管理、施工质量管理、现场整体管理等工作。

(一)减少施工浪费

减少施工浪费是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施工内容,通过有效的监督、组织作业,保证生产经营的高效率,按照定额确定材料消费量,限额领料,要求施工人员按照规定的限额进行分期分批领用,超出限额领料需要对超出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合理的纠正措施。

(二)进行人力资源优化

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组织人员培训,提高全员思想素质、技术能力水平。基建管理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素质,有着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并且要有足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2]。管理人员需要提高整体素质,对施工现场进行精心管理,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以及操作规程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

(三)定额管理

定额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措施,通过定额管理,减少施工现场的物耗和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对资金的占用,控制成本。在油田基建建设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对施工过程管理乏力,可能会导致材料浪费和窝工现象,增加了工程项目成本[3]。管理材料要求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和仓储造成的损耗。

(四)合理的施工组织

重视基础工作,保证施工现场有序可控。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定期进行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测,保证工程合格,避免出现返工导致的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浪费和施工成本的增加。

二、油田基建施工现场管理重点

(一)重视技术管理

施工前准备阶段,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需要对施工技术材料的可行性、完整性、合理性进行全面审核,保证技术资料、行业标准、施工图纸、施工组织、技术交底等内容齐全、详实,并能够满足施工现场的实际要求[4]。如果施工技术资料出现不齐全、设计不合理、交底工作不到位等情况时不能审核通过,需要对施工技术资料进行适当调整,并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使施工技术人员能够对新技术充分掌握,并对技术规范严格执行。

在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需要对入场的施工设备、机械、人员、材料情况对施工技术方案要求的符合情况进行调查, 检查施工作业指导书是否齐全,尤其是出现技术变更时需要审批手续齐全后才能够进行施工,并且重视工程施工技术档案的整理和保存,保证工程项目能够按照施工方案紧凑、有序的施工。

在竣工阶段,需要按照技术材料和技术要求对基建项目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工艺性能进行审查,重视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如果存在工艺技术不达标的情况,需要勒令整改,并且竣工验收合格之后需要撰写施工技术总结,进行施工档案的管理和存档工作,为后期维修改造和故障分析提供数据服务。

(二)优化施工工艺流程

油田基建工程有着很大的工程量,工艺步骤众多,随着油田地面配套技术的发展,油田基建工程的施工流程逐渐简化,称为油田基建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新措施。因而,我们需要对当前的地面建设基本流程进行充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复杂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优化调整,减少流程中的冗余步骤,对同质化的工艺流程进行合并,并在立项之前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充分调查, 综合考虑工程项目建设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减少布站级次,合并地面建设资源和设备共享布站,并对现场资源配置方案进行优化,降低设备维护和管理难度,减少工程施工技术风险,控制成本支出。

(三)加强材料管理

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油田基建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在施工现场进行材料管理,是控制基建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需要采取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对其进行管理。

1.编制精细的施工材料供应方案

施工设计阶段,需要针对施工材料的供应方案,进行施工环境的调查和材料供应市场的调研,并进行投资估算和可行性分析,对施工材料的数量、种类、规格、产地、尺寸、价格进行详细的规定,编制出详实的材料供应方案,保证材料供应能够满足施工建设的要求,同时还能尽量减少工程造价和材料运输成本。选择材料供应商时,必要时可以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保证材料供应稳定、可靠,价格合理。

2.控制材料质量

材料质量的控制包括采购和进场两方面。确定了合适的供应商之后,需要按照材料施工方案或者招投标中标合同中规定的材料采购情况下采购订单,对于大宗交易,需要逐一核实采购材料准确新,减少材料不符合施工要求造成的工期延误,和经济损失。对采购来的材料和订单合同核对之后,对入场材料进行质量检验,检测合格之后按照施工图纸规定的存放位置和存放方式存储材料,对于特种作业或者易燃易爆危险品需要按照安全施工管理办法保管,防治出现存放过程中造成了材料质量破坏和安全生产问题。

3.检查施工材料使用工序

编制严格的施工领用料制度,对监督情况进行严格监督,领料需要填写材料调拨单,交由主管领导审批,通过之后方能发放使用,并且在当天施工结束之后清点材料,避免材料出现丢失浪费。按照材料调拨记录材料领用情况,对不同工序的用料情况进行严格检查,避免出现偷工减料、偷梁换柱现象,减少材料浪费的同时还要保证工程施工过程材料供应稳定,保证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

(四)重视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从领导层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充分重视,将安全问题纳入到议事日程中,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定期亲临现场进行安全指导,抓典型,保安全。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方往往制订了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制度的遵守往往不理想,基层现场和作业面仍然存在着违规的不安全行为。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对工作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加强监管。当然单纯依赖被动监管是不够的,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严抓纪律,消除现场隐患,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为了调动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的积极性,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考核,避免发生事故。

未雨绸缪,做好预防工作。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便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而事前控制才是安全工作的重点,需要认真做好危险点的辨识工作,发现苗头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对于油田基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物质、高空作业、高压、防火等问题,需要编制可靠稳定的操作规范、安全规范和应急反应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结束语

油田基建施工现场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能够有效提高施工劳动效率,是控制施工成本,保障施工安全和控制施工进度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陆燕.浅析施工控制和管理[J]经济师,2012(3).

[2]蒋晓燕.工程理论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巧妙结合[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3).

第3篇:酒店管理常识范文

【关键词】电力施工;安全管理;策略

1、前言

随着近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电力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其大型的工程量和较长工期特点造成了大跨度管理现象,分散了施工工程涉及到的技术力量,忽视了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给电力施工建设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虽然国家为保障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监督体系已经制订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安全质量事故依然频繁发生,安全管理形势不容乐观。电力施工建设项目处理不当,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电力设备的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程度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能否顺利完成生产工作,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目前电力施工现场仍存在的问题

2.1 工作人员违章现象时有发生,冒险施工

电力施工现场的技术工作人员违章现象、冒险施工情况比较严重。部分工作以及施工人员自恃工作经验丰富,工作中未出现过比较大的问题,便对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不够重视。具体要求在落实时未按照一定的章程来做。更有甚者不仅忽视规章制度还随意更改施工工作内容和措施。新工作人员参加工作,要由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带领,因此,新员工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沿袭老同志的工作习惯,违章行为也学来了,形成习惯性的违章作业。经验丰富的老职工,凭借自己有工作经验,即使明知道是违章行为,还是会不听他人劝阻,冒险施工,简化施工工序、不按规定步骤进行工作。例如进行登杆作业时全过程不系安全带、安全帽不,直接进行装设地线作业而省略了必要的验电程序等,这些违章行为都会给电力施工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2.2 电力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不高

电力施工建设工程工作任务重,因此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目前我国电力施工的劳动力主要来自偏远地区的农民工,尤其是一些大型的跨省市、跨地域的施工队伍,基本上所有的基层劳动力均是农民工。施工队为了节省开支大批雇佣农民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大部分农民工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其安全操作意识薄弱,而大部分施工队未能对其展开必要的培训,更加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部分施工队伍在电力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并没有按照设计图纸的硬性要求进行施工,往往出现偷工减料现象,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豆腐渣工程”,给电力施工后期的运营工作形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还有部分施工队伍,为了得到工程招标而不择手段,盲目压低竞价价格,施工过程又为了弥补低价竞价价格而损失的利润,往往会盲目压缩工期,甚至提前竣工,导致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较多,施工过程频频发生安全质量事故。

3、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策

3.1 提高安全管理的认识,强化安全管理

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根本目的是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健康安全,保证国家电网安全稳定地运行,这同时也是对电力企业最基本的要求。只有保证了电力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保证电力施工安全生产,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幸福生活,以及社会的稳定,企业的经济和壮大才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顺利发展。

3.2 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和应急方案

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是电力施工现场做好安全施工的基础和保障,安全保障体系的基本思想体现在工作人员职责分明、施工以预防为主、把握施工重点、保障施工工期。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从项目经理到操作人员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各种法律法规,明确不同部门、工作单位的安全保障体系中有关的职能,强化各级工作人员的责任制。施工过程注重管理资源上投资,通过制定精密的安全策划和预防措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实现以预防为主的基本指导思想。另外。相关部门还要制定危险以及施工关键点的安保计划,改善施工现场缺乏针对性的安全措施的现象,从源头抓起,实施安全生产管理。

电力施工现场制定应急方案的根本目的就是科学合理地应对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突发意外的情况,做到在发生意外时将工作人员的伤害程度减到最低,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对其进行紧急救冶和护理。应急方案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并综合考虑企业和施工项目的基本情况制定的主要应急方案。具体应包括应对火灾事故处理应急、化学材料应急、机械设备故障应急、食品中毒现象应急以及人员伤亡事故应急等。

3.3 加强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检查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

电力施工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注重控制个人的违章违规行为,有关单位要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专职、专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注意要确保安全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具备完善的安全管理知识与较强的专业技能,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要切实发挥其监督指导功能,严格按照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各种有关安全技术措施,严禁出现各种违章行为,并对相应的违章行为采取一定的惩处措施。施工期间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管理,认真检查任何可能影响施工安全的工作环节,并对各种存在安全隐患的薄弱环节进行相应地改善,彻底消除电力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高效、高质量完成电力施工项目。对于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的劳动阶层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保证其工作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施工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提高底层工作人员的劳动素质。

5、总结

电力施工项目建设危险系数较高,发生安全质量事故在所难免。安全生产作为电力企业首要的工作任务,能够保障电力施工最基础的工作,因此必须保证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到位,尽量减少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现代化生产对于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

随着时展和进步,安全管理工作模式和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要不断引进并学习最新的安全管理技术和观念,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章程,切实做好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参考文献

[1]易众.论如何加强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29(3):61-62.

第4篇:酒店管理常识范文

[关键词] 区域性电力市场;省间壁垒;输电阻塞;系统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 F40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7-0106-03

[作者简介] 陈剑萍,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电能质量与电力市场;(浙江 杭州 310027)

张利庭,嘉兴电力局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浙江 嘉兴 314001)

吴为麟,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浙江 杭州 315010)

一、引言

我国电力市场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市场模式,一种是完全以省级电力网为基础的省级电力市场模式;一种是以区域性电力系统为基础的区域电力市场模式。如果采用纯粹的省级电力市场模式,它实际上会与现有的区域性电力系统模式产生严重的矛盾,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它只能与独立的省级电力系统相适应。但是,从电力系统的运行技术方面来看,区域性电力系统具有独立的省级电力系统所无法比拟的许多技术优势,它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纯粹的省级电力市场模式在我国现有的情况下是不太行得通的。因此,区域电力市场模式应该是在我国电力系统现有情况下较好的选择。

二、我国建立区域电力市场的基础

1.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的不对称结构是建立区域电力市场的自然基础

我国发电资源与市场需求分布不平衡决定了推进全国性的资源优化配置是我国电力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区域电力市场是实现全国资源优化配置的第一步。

2.区域电网结构的发展为区域电力市场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

目前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南方电网基本上已经形成以500kV电压等级为骨干的省间互联网框架;西北电网建成了覆盖陕甘宁青四省区的330kV主网架。区域电网的形成已经为实现区域内资源互补奠定了物质基础,建立区域电力市场能够进一步发挥区域电网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

3.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为建立区域电力市场提供了体制基础

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文件中指出:我国电力工业垄断经营的体制性缺陷日益明显,省际间壁垒阻碍了跨省电力市场的形成和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现行管理方式不适应发展要求。同时改革方案中确定了厂网分开、建立国家和区域电网公司、建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并向区域电力调度交易中心派驻分支机构。这些为建立区域电力市场提供了体制基础。

三、区域电力市场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1.从如何打破省间壁垒看在区域性电力市场下的体制改革

电力交易障碍。我国地域广阔,资源分布不平衡,在省网电力市场的条件下,各省间的发电、输电成本不全相同,甚至相差很远。有些省区水电资源极其丰富,但由于或多或少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一些现实问题(如二滩电站并网发电后,原来小火电厂及煤矿职工的去留问题),使在一些情况下,明知经济效益很差,仍是保证本省的电厂多发电,而相邻省的富余廉价水电反而卖不出去,以致白白丢弃。所谓省间壁垒,就是指省与省之间由于体制上或是其它方面的原因所引起的电力交易障碍。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省间的经济利益分配问题。互联电网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这种情况显然跟建立电力市场的初衷相违背。因此,建立区域性电力市场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打破省间壁垒,形成在区域性的范围内电力交易自由公开进行。要打破省间壁垒,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考虑:

(1)加强管制,制订电力行业的行政命令机制或法规

根据我国实际,电力市场的省间壁垒问题主要是体制上的原因,因此电力市场的管制机构要相对独立,并与省政府之间没有经济纠葛,作为一种非盈利性的组织来协调各方的关系,其管制费应来自征收经营许可证。

(2)对省调及网调的职能进行合理分工

区域性联网后,调度要充分体现“网调为主,统一调度”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调度,以经济性原则为指导。省间壁垒的产生从根本上说就是联网产生的效益在各省分配不均所引起的。因此,作为与电厂效益直接相关的电力调度,一定要注意效益分配的问题。在区域性联网后,网调的职责有较大变化,应该说比原先有了很大的加强,任务更重,责任更大。

(3)经济手段进行补偿

区域性联网,在区域性的范围内建立电力市场,这不仅是一个电力行业的重大举措,而且也会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势必会牵涉到社会的其它方面,其它行业,我们要建立区域性电力市场,固然是从国家的利益出发,从电力行业的发展出发,但我们也不能因为其确实有益而损害其它行业和集团的利益。因此,对其中牵涉到的经济利益问题,我们必须要做出合理的补偿。

2.区域性联网在技术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系统可靠性问题

在竞争的电力市场中,投资商是否出资兴建电力设施,取决于项目的回报,而不是预期的备用率。因此,与发电系统有关的可靠性是由电能价格维持的;在电力市场的环境下,特别是如果在区域性的基础上建立电力市场,显然对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考验。在区域性的环境下,电力交易更加复杂多变,电力调度既要保证公平竞争,又要保证安全运行,是不容易做到的。笔者认为有必要全面审定并研究和制订新的安全运行导则,并开发新的为运行服务的软件。电力市场的辅助服务是一个重要特征,区域性电力市场又给予它新的内容,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可靠和安全。

在电力市场条件下,用户可任意选择供电者以双边交易的形式确定发用电的模式,因此系统的潮流很难预测。从而,像输电阻塞,电压崩溃及不稳定等新问题就可能出现。同时,为了维持系统安全运行,调度员必须要安排足够的辅助服务如运行备用,无功支持及负荷调节等,这种情况和垄断时就大不一样了。

笔者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区域性电力市场条件下,输电阻塞问题将更加严重

双边交易的模式虽能体现市场自由竞争的效益,但会给全网的统一调度带来困难,使电力网络一些部分可能趋于功率极限。缓解阻塞是保证电力市场环境下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应从缓解手段,预防策略及分析方法上进行研究。

(2)开发新的运行服务软件

这些软件的主要任务应包括维持系统稳定运行,稳定校验,规划,安排辅助服务,确定辅助服务要求及定价,是否接受电能交易合同,确定开机的最低要求,进行阻塞调度,确定阻塞电价,及对发电机组的过负荷调整。

(3)重视辅助服务

辅助服务是电力系统必须具备的一种满足供电质量和电力系统安全水平的机制。辅助服务与发电,输电,配电的各个环节紧密相关,而且为达到一种期望的运行状态,系统调度员需要采购并协调各种辅助服务,这就增加了电网运行和控制的复杂性,使电网功角不稳定,电压不稳定,过负荷和电力系统崩溃等。对区域性电力系统而言,辅助服务还包括以下几种:大面积停电启动,损耗补偿,动态调度,备用支持,负荷跟踪等。

(4)加强商业可靠性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区域性联网”已势在必行。机组竞价上网的电价与其自身的可靠性水平有密切联系,这里所说的可靠性包括了技术可靠性和商业可靠性两个方面。建议,我国应着手进行商业可靠性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以便使我国的可靠性能够紧密地与中国的电力市场结合起来,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3.输电阻塞问题

建立区域性电力市场,其首先面临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即是输电阻塞问题。在电力市场的条件下,输电网络完全开放,由于电力传输的约束和限制(如输电的不确定性和不可任意性),加上竞价上网,电力自由交易的竞争性,当输电网络容量不足时,就会时常出现输电阻塞问题。为了输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输电网运营商不得不对电力传输加以限制和约束。这就一方面使区域性范围内的省间的发电商不能进入本省的电力市场,降低了联网效益。另一方面,本省的发电商也减少了竞争对手,为其利用市场力哄抬电价创造了条件。这两方面都使电力市场竞争机制削弱了,不仅使发电商和用户得不到好处,而且电网的运行商也失去了创造利润的机会。然而,随着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电市场和输电市场要求进一步开放,输电的自由性必然会引起输电阻塞。输电阻塞对电力传输调度和电价界定都有重要影响。笔者认为在区域性电力市场条件下的电力传输调度,要遵循两点:首先,要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对输电线路制定出极限容量,使输电网络在总成交量最大的情况下运行。其次,按照容量以竞价从低到高排列,低电价优先上网发电。在一定的电力交易量下,电价最低的先上网,依次类推,直到容量平衡为止。由此体现竞争下的公平。

四、建立和完善区域电力市场的相关机制

1.电力供应安全保障机制

系统的供电能力能够满足负荷需求发展的需要,是建立电力市场的前提条件。从目前国际经验看,存在几种保障机制:①完全依靠市场价格尤其是现货市场的价格来引导长期投资;②采用集中计划备用方法,并确定市场成员应分摊的备用容量需求,建立容量市场,允许市场成员进行容量交易;③采用直接支付容量费机制来吸引投资。

2.建立备用容量共享机制

为了保证系统运行及长期供电的安全性,发挥区域电网的作用,在建立区域电力市场时应该引入备用容量共享机制,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备用的确定、分摊办法及相应的处罚原则。统一考虑区域电网备用,分规划阶段和运行阶段规定备用确定方法和分摊原则,按统一规则在各省电网公司之间分摊。各省电网公司必须满足备用要求,没有履行备用义务的公司将受到惩罚。②省间备用支援和付费原则:主要是运行过程中事故支援原则及付费问题。③备用容量市场:备用容量市场为各省电网公司提供买卖备用容量的交易机制。

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还不完善,电力市场的建立更是一个初步尝试的过程,因此还无法全依靠第一种机制来提供引导长期投资的信号,可能考虑第2、3种机制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备用共享和规划协调机制。

3.建立电力电量平衡机制

电力市场与其他商品市场不同之一是必须存在一个负责系统实时电力电量平衡的机构,该机构需要建立一定的机制对市场参与者进行规范,寻找解决实时电力电量平衡的措施,例如通过建立竞争的平衡市场,或与市场参与者事先签定辅助合同等,并采取措施将保证系统平衡发生的费用分摊给各市场成员。

4.建立市场价格和用户销售价格的有机联系

建立竞争性电力市场的目的之一是提高电力工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使用户从市场中收益。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从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单一购电机构模式开始,这种模式的弱点是用户和市场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关系,需要建立合理的联动机制使销售价格能够反映市场价格的变化,以弥补市场手段的不足。同时为了保护用户利益,可以采用市场最高限价的办法,以避免发电公司在市场资源稀缺时获取高额利润,损害用户利益。

五、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论证了我国具有建立区域性电力市场的良好基础,区域性电力市场在中国应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对于区域性电力市场管理中的关键问题――省间壁垒问题,通过采取制订电力行业的行政命令机制或法规、对省调及网调的职能进行合理分工、采取经济手段进行补偿等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该难题,从而打破省间壁垒。

对于区域性电力市场中的阻塞问题的技术难题,在区域性电力市场情况下主要是要提高电力传输调度。首先应对输电线路制定出极限容量,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其次,按照容量以竞价从低到高排列,低电价优先上网发电。

对于区域性电力市场,建立和完善区域电力市场的相关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其中重点要建立:电力供应安全保障机制、备用容量共享机制、电力电量平衡机制等多种机制,另外还要建立市场价格和用户销售价格的有机联系。

参考文献:

[1]Competition and Choice in Electricity,world bank, 1996.1 “arket-Based operation of Restructured Power Sys-tems”, Pro.Yong-huasong,2001/10.

[2] 傅书?,白晓民,张扬,朱泽. 区域电力市场模式及运营方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9).

[3]傅书逖. 国外电力市场的研究与浅析[J].电网技术,1998,(12).

[4]宋永华,孙锦鑫.英国电力市场面临新的改革――现行模式比较及其问题[J].电网技术,1999,(7).

第5篇:酒店管理常识范文

路桥工程的施工现场由于自然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环境等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实时开展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和指导相关项目的开展对工程质量和安全来说非常重要。笔者通过研究和实际经验,总结出能够合理指导路桥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进而结合现阶段路桥工程现场管理的要点,提出关于完善现场管理模式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

路桥工程;施工管理;现场管理

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交通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公路、铁路、桥梁等建设工程陆续在全国各地涌现。然而,随着技术指标和工程规模的不断升级,给工程建设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安全、质量、效益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日益完善。项目施工是路桥工程建设的主要过程,对工程的评价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1路桥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现场施工管理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合理规划,保证施工过程中各个要素的科学搭配,让施工效率得到提高,让施工效果更加理想。开展路桥施工现场管理能够给一些高危工作一些约束和保障,能够提醒施工人员提高安全意识,主要安全操作。通过对施工现场各种资源和材料的合理管控,能够有效控制材料的消耗,并将施工的成本控制到最低。

2路桥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分析

2.1管理意识薄弱问题

管理意识的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安全问题方面的管理意识薄弱,二是在成本问题上的管理意识薄弱。首先分析安全问题方面,如果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将会大大削弱监督的力度,不能及时发现和判断一些安全隐患,一旦有突况发生就会措手不及。其次分析成本问题方面,一种情况是过度追求成本的节约而没有考虑到施工质量,致使工程的成本虽然降下来了,但是其可靠性堪忧。另一种情况是对成本问题的重视不足,如果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瑕疵了,不会考虑进行修补,而是直接返工。

2.2配套资源不足问题

不管是从资源的质量方面考虑,还是从资源的数量分析都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在资源质量方面,由于受到降低成本思想的影响而没有对配套资源的质量进行良好的控制,比如在建筑材料和工程机械的选择上,如果为了降低成本而选取性能差的材料和机械,将给整个工程的质量带来巨大的影响,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其次在资源的数量方面,要做一个科学、合理的预估,在施工前期把材料准备齐全,避免由于资源不足而延误工期。

3路桥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方面

3.1资源管理方面

在资源管理方面包括人力、资金、材料、设备、资料等,要进行妥善的管理,让各种资源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首先要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制度,用制度和规定来约束资源管理将会更加有效,做到有章可循。其次要做好程序建设工作,确保每项资源都有档案可以查询,便于对材料问题进行责任追究。再次要紧跟施工具体进度情况,并记录在实施现场管理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作为现场情况介绍的一手资料。

3.2成本、质量与安全方面

在进行现场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采用综合的方式对成本、质量和安全进行管理。有效地对整个施工团队进行管理,从而提高团队的施工可靠性。以成本作为指导,以质量作为核心,以安全作为责任对现场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整个路桥施工现场进行妥善的管理并提升质量。

3.3技术问题方面

技术方面的问题要思考技术准备、专业人才储备和监督机制。第一,技术准备。就是要对设计图纸进行有效的分析,提前对需要运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建造顺序、施工风险等进行分析,推想实际情况,提早作出计划。第二,现场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检验。第三,要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实施监控,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

4路桥施工现场管理模式的探讨

4.1提高人员素质

不管是进行现场管理的领导,还是具体施工的人员,都要加强专业素质教育,从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安全教育方面入手,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在职业道德方面,要求员工能够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用积极和上进的心态去投入到工作当中,要有团队协作的精神,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在专业技能方面,要定期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交流,通过提升专业技能来应对实际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安全教育方面,要时刻谨记安全第一的原则,保证施工过程和使用机械的过程都安全。

4.2完善现场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能够有效指导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要更新以往的管理制度,修改一些教条的管理规定,要制定一个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首先要以国家的有关规定为指导,并结合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起草,同时,管理制度要紧密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和资源、环境等方面。

4.3开放现场监督权限

施工现场监督工作不是某一个部门或者是某几个人的责任,监督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工程质量,所以是每一个施工项目参与人员的共同责任。所以要将监督的权限下放到各个部门以及施工的各个环节。

5结语

综上所述,对路桥施工进行现场管理是保证路桥工程质量的重要工作。笔者从这个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路桥施工现场的管理意义,然后对路桥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对路桥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工作进行论述,提出了施工现场管理模式,对加强路桥工程现场管理和提升工程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杨.探讨市政路桥施工的现场管理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8).

[2]杨小珊.浅析路桥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难点[J].江西建材,2014(13).

第6篇:酒店管理常识范文

[关键词]网络电商;创新营销;县级家电商场;SWOT分析

1营销管理的研究分析

1.1营销管理研究理论阐述

1.1.1STP理论

STP理论,市场细分(Segmentation)、选择适当的市场目标(Targeting)和市场定位(Positioning),是战略营销的核心内容。STP理论的根本要义在于选择确定目标消费者或客户。STP理论是指企业在一定的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最后把产品或服务定位在目标市场中的确定位置上。[1]

1.1.24R营销理论

4R分别指代关联、反应、关系和回报,4R理论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该营销理论认为,随着市场和社会的发展,企业需要以更有效的方式在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起有别于传统的新型的主动性关系。

1.2营销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营销管理主要由产品管理、客户管理和销售队伍管理三大部分组成,只有建立成熟的营销管理模式,企业才能拥有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也才能产生更加有效的营销策划。[2]在市场经济中市场需求成为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指挥棒,企业必须树立市场营销创新观念,即通过市场调查来寻找市场需求,再结合企业资源状况开发新产品,去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并获取利润。[3]

2国内家电商场现状分析

2.1全国家电商场行业现状

伴随着互联网的推广以及线上平台购物的普及,家电商场销售业绩一路低平,甚至出现“一边倒”的态势,其原因关键在于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目前,我国家电行业发展面临着五大趋势:一是家电市场强者愈强局面持续。科技的创新变革需要强大的技能优势和资金优势,所以对于家电龙头行业而言具有先天优势。二是消费者对于健康观念日渐强化。现如今消费者关注点除去家电性能以外,更多关注于节能环保、绿色健康方面,因此这也促使着家电行业对于产品行业安全健康的重视与加强。三是厨房电器需求明显提高。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促进人们对生活幸福指数的追求,而作为生活必须三餐所需的厨房电器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厨房电器品种繁多、便利生活、改善生活水平等优势,同样也会促进消费者对厨房家电的购买。四是乡村商场仍具有较大展开潜力。现如今,随着国家对于农村开发建设的重视,同样对于家电商场而言,乡村家电商场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家电商场行业应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当地需求,确立正确定位并加以市场营销,较低的报价、同样的质量、良好的服务会促进乡村商场的稳步开拓。五是智能家电热门、小家电市场规模扩大。伴随“互联网+”的提出,科技创新促进移动终端技术与家电行业智能结合,智能家电的产生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眼球并逐步成为一种热门,小家电市场通过智能语音、远程操控等优势性技术优势,市场规模也逐步扩大。

2.2县级家电商场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县级城市(镇)人口结构发生改变,大量农村人口转向县级城镇务工,为县级城市(镇)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新鲜力量,扩大消费产销品总需求。因此,在很多经济、制度等方面也对于城镇建设采取倾向优惠政策,这使得城镇家电商场的发展得到了有力支持,其可发展的空间甚至优于更高一级的城市。据奥维云网(AVC)给出的相关数据显示,可以发现一、二级市场无论是销额还是销量增长幅度都比不上三级甚至四五级市场,因此,如果掌握好自我发展定位,开展优质创新营销策略,县级城市(镇)的家电行业商场也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发展机会。

3县级城市家电商城营销SWOT分析

笔者通过对武城县JM家电商场调查了解到,武城县JM家电商场成立于2012年9月,从起初的一家仅有500平米的小商场,发展到现如今拥有3家分店,员工36名的集销售、送货、安装、售后系统化的商城。该商场一直以诚信经营,客户至上、专业、专注的宗旨,服务好每一位客户,不断创新营销策略,从而得以打造武城家电第一品牌,在行业里脱颖而出。SWOT分析法是用以确定企业本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从而调整企业资源和策略,达到企业的目标。[4]以武城县JM家电商场为例,面对线上家电商城的营销狂潮,在当今社会中,既有优势也存在劣势,既面临一定机遇同时也存在威胁。

3.1优势

一是进货优势、成本优势。能够采购到质量优良的正品,拿货价格同地域的厂商较低的进货价格。二是宣传方式多样。每月联合各大知名厂家推出促销活动:广告部设计单页、海报、宣传条幅,各小区挨家挨户宣传认筹,各学校门口向学生家长宣传活动,微信转发朋友圈、群发,集赞到店内领取礼品,定期到同行业商场市调,了解是否上新奇产品,了解各产品的真实价格,以便做出自己商品和价格的及时调整,投入流动LED广告车广告,增加活动宣传力度。三是定期推出各种惠民贴心服务政策。增强消费者对商城品牌认可度,从而便于扩大市场份额。

3.2劣势

一是地域性约束。由于县级城市(镇)地域面积不大,繁华中心区域集中,不易于分店扩大建立。二是产品种类相似性大。由于家电商场内零售产品多为大品牌商品,种类繁多,但缺乏商场个性化确立。三是城市购买力不足。受县级城市(镇)人均收入影响,造成大型家电的需求不及小型家电,综合购买力不及市级城市。

3.3机遇

一是房地产企业推进。近年来,由于房地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小城市房地产投资建设有一定刺激,从而推进了对装修、家电配置行业的需求促进。二是政府政策支持。近年来,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实施,这对于县级城市(镇)的优惠力度加大,从而促进消费者购买。

3.4挑战

由于网络电商对于家电领域涉及逐渐扩大,这对线下实体家电商城售卖无疑造成一定压力。线上优惠力度较大,逐渐吸引年轻人群购买,造成部分购买分流。

4县级城市家电商场营销管理的创新举措

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企业必须取信于顾客,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美誉度,并最大程度的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如果想得到更多顾客的青睐,保持产品不断地创新和营销创新是在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管理的关键着力点。

4.1提高销售员工的综合素质

销售员工对于家电商场来说,便是一个自在的品牌所在。所以培养员工阳光、热情、专业的服务态度,保持好的仪容仪表,对于产品的销售推广十分重要。加强店内员工管理,岗位设定,选拔培养,定期培训产品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提升对消费者的服务质量,为商场建立外部的竞争优势。

4.2确保产品的优良品质

产品的优良性能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基础,因此商场应严格把控产品质量,联合厂家全网比价,实时销售,实时送货,保证产品一条龙顺畅进行,将优良品质性能展示在消费者面前,让客户亲自试用亲身感受产品的性能。

4.3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做好电话回访工作,保障产品送货前后信息沟通过程流畅,了解客户疑难问题,及时沟通到位。接到顾客报修电话,及时安排维修技师上门,维修故障,做到故障解除后24小时内回访确认。

4.4调整综合经营结构

商场应合理定位,细分市场,确定不同消费群,实施不同经营策略,做到产品虽种类繁多但不失自身特色,区分商品地域性、季节性、消费层次性,寻找竞争突破口,从而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实现多元化经营模式。

5结语

在如今家电商场竞争狂潮中,县级家电商场应依靠自身优势和发展机遇,完善经营管理,合理应对竞争挑战,确立正确的市场定位,从商场内部管理到外部推广,做到逐步升级优化,实现更高的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学成,陈章旺.网络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刘积业,张峰.浅谈企业营销管理的创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1).

第7篇:酒店管理常识范文

[关键词] SCP分析 垄断 有效竞争

一、理论综述

1.理论渊源

产业组织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在其1890年发表的名著《经济学原理》一书。在书中,马歇尔在“生产三要素”学说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与之并列的第四生产要素,即“组织”。马歇尔的理论隐含了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间矛盾的“马歇尔冲突”成为产业组织理论探索的核心问题。

1933年,罗宾逊和张伯伦以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单个厂商和单个行业均衡实现的条件,指出由于产品差异性的存在,现实市场结构并非完全竞争,也非完全垄断,而是垄断竞争。垄断竞争理论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过程,是与实证分析研究分不开的。1933年,伯尔和明斯首先对经济力集中进行了实证研究,接着勒纳等对垄断指标进行了测度,克拉克提出了“有效竞争”的概念,梅森对有效竞争的内涵和度量标准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梅森的弟子贝恩(1959)最终系统的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标志着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形成。

2.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哈佛学派以新古典的价格理论为基础,在承袭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按照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分法”,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一个既能深入分析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

范式中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不是内生变量,而是外在的环境变量;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重视结构对行为和绩效的作用。范式核心是市场集中度和产业利润之间关系的研究,即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在集中度较高的产业中,由于少数企业的串谋以及通过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导致超额利润的产生,在利润较高的同时,破坏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3.芝加哥学派的进一步发展

芝加哥学派是继哈佛学派之后,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他们对哈佛学派的理论范式进行了整体批判,重新定义了进入壁垒,开创了企业生存检验法则,将信息问题引入寡占理论,实证批判了“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干预市场结构。

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的分析范式做了全面的批判和修正,运用价格理论较好的解释了产业组织结构的内生形成机制,不足之处在于该学派并没有建立一个与SCP同样完整和成熟的分析框架。本文将基于哈佛学派的分析范式,结合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创新,用改进的SCP分析框架分析我国电力产业市场的现状和改革方向。

二、中国电力产业市场的SCP分析

1.电力产业的市场结构

(1)行业集中度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重要的公用事业。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在大部分时期都由政府直接投资或通过国有化政策形成法定的垄断性产业结构,由国有企业采用垂直一体化的生产方式独家经营。

从发电领域看,电力改革前的2001年,国家电力公司总资产为1.85万亿元,占中国电力行业总资产的72%,完成售电量9052.1 亿千瓦时,占社会用电量的79%。2002年底开始,经过对原国家电力公司的重组后,在原国家电力公司拥有的发电资产基础上,形成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及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但根据2006年数据测算,发电行业赫芬达尔指数为0.1833,行业集中度较高,这说明虽然电力企业的拆分表面上为市场竞争设立了众多的竞争者,但是在局部的电力市场中某一发电集团却依然作为在位者构成垄断。这种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导致了电力工业的投资不足、效率低下、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不一。

(2)行业进入壁垒

电力行业的进入壁垒主要集中在资本规模和政府管制两方面。

作为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自然垄断产业,进入电力行业需要大规模的投资。虽然改革开放后,国家鼓励并允许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投资办厂,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联合办厂的局面。但这种投资多以央企和省企为主,一般的投资者无力承担筹措巨额资金的成本,被限制在电力产业之外。

相对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管制是一个更高的进入壁垒。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中央财政拨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拨改贷”,资金筹措渠道虽然拓宽,但国家仍执行严格的进入管制。如在发电环节,虽然市场准入一度放开,并下放项目的审批权和定价权鼓励地方办电的积极性,但1998年,中央收回了发电项目的上述权利,发电环节的市场准入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中央制定电力发展各种相关规划,据此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批,上网电价由中央管制部门根据还本付息的定价原则来制定。售电则实行供电营业许可制度,售给终端用户的电价也是“捆绑式”电价。

(3)一体化程度

在2002年电力改革前,电力行业的双向排斥问题严重。通过“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的体制改革后,上述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在纵向排斥方面,厂网分离后,输电企业不再有基荷发电资产,在输电网络的接入方面不存在纵向排斥问题。但是,在零售环节,由于输配一体化的电力公司拥有输电和配电资产的垄断权,大用户在直购电过程中需要使用电力公司的输配电资产,这可能造成电力公司采取歧视性策略,以此影响价格,损害市场的有效竞争。

在横向一体化方面,当前体制并没有打破省级区划壁垒,省政府对代表终端用户购电的省电力公司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不排除优先购买本地区电力企业的电能。这与建立一体化市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大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2.市场行为

在我国传统的垂直一体化的电力管理模式下,发电厂的经营目标主要是完成电网公司的发电任务,虽然电网内部电厂发电成本差异很大,但电力公司内部大锅饭倾向严重,抑制了成本低、效率高的电厂的积极性。对独立电厂而言,由于购销合同的限制,独立发电企业的单位利润已经确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而往往争取多发电量,但没有降低发电成本、加快技术创新的动力。

3.市场绩效

(1)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电力行业的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有发电标准煤耗、设备利用率、电网线损坏率等。电力改革以来,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表明,中国电力行业技术在不断提高。但我们应该看到,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相比,仍有很大差距。2007年我国发电标准煤耗为334克/千瓦时,比2006年降低9克,比同期美国发电标准煤耗高29克;电网线损率为6.97%,高于美国6.52%(2006)的水平;设备利用率为52.4%,低于韩国64.4%。截至2006年底,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火电比重比上年上升2.1个百分点,达到77.8%,水电占比为20.7%,核电占比1.1%,风电占比0.3%。电源结构仍然不合理,火电比重过大的问题没有得到显著改善,造成电力生产的煤耗大,污染严重。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经济技术指标增长的源泉,也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短板”。2004-2006年,国内产业创新横向比较,有持续R&D活动的电力企业仅占行业企业总数的9.4%,低于采矿业的11%和制造业的16.9%;创新支出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2%,低于后者的1.32%和1.96%。在国际上达到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占创新企业的比重为4.4%,远低于采矿业的19.8%和制造业的17.4%,缺乏产品和工艺技术创新,成为制约我国电力行业改革和发展的瓶颈之一。

(2)行业经济效益指标分析

中国电力行业工业增加值虽逐年上升,但工业增加值率却呈下降趋势。2003年,中国电力工业增加值率为53%,2005年、2006年降至32%左右,下降了21个百分点,同期全国工业总增加值率仅下降了一个百分点。电力行业集中了我国六分之一的国有资产(约8000亿元),每年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约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6%,一些年份超过18%。国家在投入大量资金的同时,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表明我国电力行业的效益水平不是提高了,而是下降了。

三、对我国电力行业改革的政策建议

综合来说,我国的电力改革取得了重要阶段型的成果,市场结构由过去的完全垄断演变为寡头垄断形态, 电力企业的市场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 价格行为已经由原来的垄断定价发展为竞价上网。但由于垄断的市场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改变,行业一体化渠道并不顺畅,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当前的电力改革并不彻底, 垄断尚未完全打破, 有效竞争仍然不足。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电力产业的固有特点,全面考虑该产业发展需要面临的因素,有选择性的引入竞争机制,使得电力产业各方面机制更加完善。

1.完善市场结构,加速电力企业改革,形成可行竞争的电力产业组织方式

根据电力产业链的特点,在发电和售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在发电环节,拆分占市场份额过高的发电厂商,结合风能、核能等新能源的应用,达到规模经济和有效竞争的均衡,实现真正的“竞价上网”;在售电环节,分拆地方电力公司,打破横向壁垒,赋予最终用户选择供电商的权利,打破现行体制下的完全卖方垄断市场。

强化输电和配电两个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环节的服务职能,电网和配电部门不参与电力交易,而收取电网维护和系统调配的相关服务费用。这既打破了电力交易的垄断行为,又有利于更好的实现电力产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总体上使整个自然垄断产业处于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状态。

2.确定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承前所述,上网电价改革的方向是全面引入竞争机制,价格由供需各方竞争形成。在过渡时期,上网电价主要实行两部制电价。其中容量电价由政府制定,其作用是能够为投资者提供部分收入保障,并引导电力长期投资;电量电价由市场竞争形成,其形成机制,既要促进有效竞争,也要避免价格的非正常涨落。

3.建立电力监管机构,以有效竞争作为政府管制的政策取向

要实现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保持产业发展顺畅,还要健全电力监管体制,对电力市场实行间接的电价和准入管制,维护竞争上网的公平、公正性,防止买方垄断的形成。要对上网电价、输配电价、销售电价进行监督检查,建立电价听证会制度。输配电价是电价监管的重点环节,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合理成本、合理盈利、依法计税、公平负担”原则制定。

参考文献:

[1]石 奇:产业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朱成章 杨名舟:电力工业管制与市场监管[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3

第8篇:酒店管理常识范文

【关键词】现代水电厂;运行管理模式;无人值班;少人值守

1.我国当前水电厂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水电厂发展在近几十年来非常迅速,我国在装机容量超过十万千瓦的大中型电厂大约有超过300座,其中也有不少是一百万千瓦的大型水电站,如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当前,水力发电已经成为我国发电的主要来源之一,总装机容量更是位列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第二位,但是目前的利用率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发电量的排名仅排在第四位,因此,我国在水力发电的资源开发上还有较大的潜力,与当今的发达国家水平比利用率还不高。我国的水力资源分布不平均,西南丰富,其他地区欠缺,因此,我国大部分水力发电站多分布在云贵川地区,其资源开发量大约能占到近七成。

我国的较大城市均在地理上离大型水电站较远,难以对大型水电站加强管理,形成一个管理上的先天劣势。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制约,我国的水力水电设施在技术和装备上条件都很差,经营管理上更是相当落后,逐步与社会发展的速度拉开距离,难以适应当前社会企业制度的发展。

我国传统水电厂均采用人工的实时操作和监控,这种值班模式可以对突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处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其极大的占用了人力资源,人力成本浪费严重,还有需要大量的物力,这也是资源浪费的一个重要方面,导致了水电厂的效益常年较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当前在水电厂的管理模式上发展出了无人值班模式和少人值班模式,以及ONCALL模式,我们将电力作为核心资产这一纽带,将老的水电厂和新的水电厂进行企业股份制的改造,通过发挥老电厂的人力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以及发挥新电厂的设备技术先进优势来进行统一整合,集中管理进行实现规模经济的实现,建立一种先进的企业制度模式,最终得以加强水电厂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

2.“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管理模式

2.1“无人值班、少人值守”

随着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我国大多数的水电厂已经实现了这一技术的更新,水力发电行业自动化水平发展较为迅速。但是,在广大的小型水电站由于其技术投入落后,仍然以有人值班的工作模式为主,而且在很多新投产的水力水电站,虽然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计算机自动化设备,但是仍然没有达到无人管理的水平,但是在人力投入上确实是减少了不少人力资源,值班人员大幅减少,但是我们仅能称为“少人值守”。

水电厂内24小时不需要全天有人员值班的状态,才可以称之为“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对于一些水电设备的操作和功率转换调整以及运行监控工作,统一由上级集中控制单位的值班人员进行自动化的操作控制实现。但是仍然需要少量的值守人员在水电厂内进行24小时的值班,其主要工作内容是看护好设备或接收上级的临时工作安排。当前的水电厂通过“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模式已经实现了传统的全天24小时进行人员管理的模式,通过少数人进行值班轮岗,仅在某些时间安排操作人员进行值班操控,在一些必要的操作岗位进行专人操作,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投入。

2.2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方式

实现水电厂的无人值班模式或少人值守,通常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得以实现:

(1)对于水电厂进行梯级划分,通过进行集中的直接监控调度,被控电厂实现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管理。一般在需要设置中控室的水电厂需要少量的人员值班,则该厂为少人值班。

(2)对于一些有多个厂房的水电厂,通过全厂总控室来控制各个分厂,各个分控制电厂实现“无人值班”。总控室的设置要在其中的一个分厂里进行设置,这个分厂就要配备少量人员进行少人值守。

(3)对于一些直接由上级调度所进行直接控制的水电厂完全可以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

2.3进行集中监控、分区操作的管理模式

无人值班的水电厂为了更好的发挥专业化管理的优势,同时能够集中的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进行操作队和监控班的区分,通过实施“集中监控,分区操作”的模式来实现管理。监控班不仅同时对应多个操作队,还可以实现与操作队的平行设置。无人值班水电厂的监视监控工作以及信息的收集工作是监控班的主要工作任务,其再通过将信息进行记录、接收和分析进行调度令的转达,还实现对电压与无功管理的控制操作等。操作队则是进行定期的设备轮换以及水电站现场的维护和事故处理操作等工作。

3.完全无人值班模式

3.1完全无人值班模式的介绍

“完全无人值班”是指水电站站内没有人值班,机组开、停、调相等工况转换操作、有功、无功功率调整以及运行监视等工作,由设置在县城或其他远方调度控制中心完成,在水电站现场最多只留有保安值守人员负责现场治安看守和特殊事件处理。[1]由于当前电力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实现无人值班的基础已经具备,电力设备国产化和本地化实现了完全无人值班成本的降低,完全无人值班模式逐步实现。

3.2“完全无人值班”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于实现计算机监控系统在水电站中的全面应用,传统的常规控制被替代,人工操作逐渐转化为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自动化操作,“完全无人值班”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当今发达国家的水电厂控制和管理上有着较为先进的经验,大部分的控制人员在远离水电站的区域生活,仅有少量的现场维护人员,通过上级调度部门进行现场的监控和调度来完成指令的下达和操作。

我国随着水电开发国家扶持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区域水电和梯级水电增加,单一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已经具备,但是在区域范围内却难以实现集中控制的功能,人员的配备较多,区域水电厂实现无人值班的集中控制具有较大的潜力,也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3.3“完全无人值班”的实现方式

(1)梯级水电站全部实现“完全无人值班”。

(2)单一电站实现“完全无人值班”。

(3)400V小型水电站实现“完全无人值班”,利用GPRS网络进行水电站自动控制的操作[2]。

4.小结

现代水电厂的发展趋势就是高度实现自动化控制,逐步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管理模式,通过进一步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实现“完全无人值班”模式。

【参考文献】

第9篇:酒店管理常识范文

[关键词] 营销管理 营销资源 管控模式 营销理念

一、新变厂简介及其营销管理现状

新变厂位于昌吉市,是特变电工的全资子公司,中国机电行业骨干企业。目前新变厂主要生产330kV级以下的电力变压器产品、220kV级以下的整流、炼钢炉用等特种变压器产品、35kV级以下的配电变压器产品。

目前,新变厂确定了“以中长期优质订单、短线盈利产品、新产品为销售重点,加快配电变、H级干变、干式空心电抗器、油田专用变、非晶合金变等新产品市场开拓”的营销方针。并根据形势进行了营销架构调整,设立了营销总工和营销工程师岗位。对市场采用了动态分析管控,销售部门每月召开视频会议进行市场分析,解决在产品报价、账款清理、市场推进、客户关系维护等方面问题。

二、新变厂营销管理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1.营销人力资源匮乏, 急需建立懂技术、善营销的复合型营销队伍

随着买方市场的全面形成,企业之间的竞争从产品竞争到技术竞争,到品牌竞争,其手段日益高级化和综合化,而最终决定竞争成败的是企业营销队伍的素质。变压器行业专业性,技术性强,在营销过程中,客户会提出大量专业性问题。而目前新变厂营销人员整体素质普遍不高,对产品技术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深入,营销技能也相对匮乏,综合销售水平低,限制了营销活动的进行。

2.不重视营销人员的培训工作

新变厂缺乏专门针对营销人员的职业素质、营销知识、岗位技能、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在管理方面,只重视使用,不重视培养。营销人员只能靠工作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营销技能提升很慢。

3.销售公司领导团队缺乏营销管理创新的意识

(1)销售公司领导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不足,对重大营销问题的处理解决、应收账款管控、重大项目跟踪、新产品推进、队伍建设缺乏有效的措施,“等靠要”的思想经常存在。

(2)销售公司领导主动学习营销管理知识、总结经验不足、对比行业优秀企业寻找差距的意识不足,体现在对营销全局性的工作把控能力不足,团队领导力不强。

(3)营销工作整体上还处于松散、粗线条的管理中,缺乏精细化管理的思想。

4.营销政策和市场推进措施针对性不强,市场服务保障意识滞后

由于新变厂对市场客户定位和服务保障的不到位,使新变厂对不同客户的服务重点和层次不突出,市场遗留问题增多。

5.缺乏对商风险的有效防范和管理

新变厂存在对商的授权范围过大,合同条款约束力度不够,协议的审批不严谨等问题,造成较大的经营风险。

6.还未树立正确的销售服务理念

新变厂缺乏科学有效的销售服务理念,以销售为中心的全员服务理念还未树立,营销人员的目标仅仅停留在售出产品这一表层,其销售服务理念已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的要求。

三、加强营销管理的改进意见

1.系统规划营销管理,整合营销资源

(1)改变营销模式,逐步整合营销资源。新变厂应对产品销售职能和市场管理职能进行细化分离,优化营销模式。各部门应明确分工:营销副厂长负责分类产品的利润控制和下属的销售公司、市场部管理工作;销售公司主要负责结合工厂产品结构定位和资金保障能力并根据市场情况,签订合同订单,核心是做好应收账款的清收工作。市场部负责产品营销策略的制定,市场信息的汇总和对市场的综合监控,产品的售后服务管理。

(2)以全程信用管理为准则,健全完善客户资信评估体系。新变厂要进一步完善客户信息搜集渠道,建立科学的分析方法,明确各评审环节的内容、标准和职责,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工具和手段,全面准确地搜集、跟踪、掌握客户的最新动态,健全客户信息资源库,并在企业内部实现资源共享。

(3)产品报价以财务核算为基础,不断优化完善产品报价体系。投标报价中坚持信用评审的原则,在对竞争对手、市场环境、行业情况进行准确分析对标的基础上,对投标报价流程进行优化,重点提高技术评审质量和财务部门核算效率和准确性,通过持续不断的设计改进、工艺定额细化、实现成本降低,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4)加强合同评审,从投标源头控制风险。市场管理部门、法律事务处、技术评审部门充分结合工厂现有的技术、商务等综合履约能力,从规范合同文本入手,强化技术协议、商务资质评审意识,对不符合工厂制度要求的各类协议条款不予审核通过,确保从源头控制风险。完善现有合同评审体系,建立合同评审责任追溯机制,实施合同评审负责制。对中标后签订合同的商务条款、技术协议与投标承诺之间的差异,组织进行严格的二次评审与盈利水平测算,确保经营效益。

2.建立合理的系统营销管控模式,培养职业化营销团队

(1)建立多层次市场营销服务体系,形成“三级市场营销网络”管理。第一级是以服务于国网公司、五大电源、铁路系统等大型行业为对象的营销团队,重点是提升服务高端用户的营销代表的专业能力。第二级是以服务于各省局、五大电源各省分公司、重大地方企业、新市场、新客户培育为对象的营销团队,重点体现营销办事处职能,办事处主任和骨干人员要集中精力将二级客户工作做精做细,同时实现与一级营销团队有效互动,确保市场定位。第三级是以服务于各地方其他客户为对象的营销团队,要加强办事处所在省区地方项目、交叉业务工作开展,防止市场服务和客户过度集中。

(2)以提升市场服务和管控能力为中心,实施“市场服务项目经理制”。一是以省市片区为单位,由市场管理处“市场服务项目经理”负责固定片区,全面负责从项目信息接收、投标文件制作、合同评审、合同执行、市场分析和客户接待服务等工作,构建“职责分明、能岗匹配、服务高效、反应迅速”的营销服务体系。二是各营销办事处要结合各省区市场特点,将主要竞争对手经营策略,营销架构、产品价格、市场人员、目标市场等一线市场信息每季度汇总一次,完成《市场分析报告》。三是市场服务部门每季度组织召开市场分析会议,动态分析新变厂市场营销策略的优劣,根据市场竞争对手变化情况调整优化营销措施。

(3)培养职业化的营销团队,提高营销工作效率。职业化营销团队是提高营销工作效率的根本。营销人员要以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为重点分层次进行培训。第一层要重点对销售公司经理、营销总工、销售中层和优秀办事处主任进行营销专业外派培训,系统学习营销体系建设、营销理念、国际营销、企业管理等内容。第二层是办事处主任及骨干营销人员,重点是营销技巧和工厂技术系统的在线培训,解决思路和专业技能的问题。第三层是办事处项目经理的学习,将以销售经理和办事处主任学习后的传帮带为主,根据个人工作时间和工作经历,由销售公司定期安排回到工厂进行内训。

3.转变营销观念,建立科学的市场服务体系

(1)全面倡导“大营销”的全员服务理念。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更是服务的竞争,新变厂应全面提出全员营销的“大营销”理念,使销售、生产、质检、技术、售后等部门切实的理解企业的生存力量来源与用户,企业内部的所有工作都围绕着为提高满足用户需求进行,内部建立用户服务机制,让每一位员工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是一种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工作来执行。

(2)细分客户结构,搭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市场服务体系。新变厂应加大重点用户:电网用户、电源用户、铁路系统的公关和服务工作力度,同时关注有潜力的新客户群体,进一步深入用户内部,提升用户内部个相关部门对新变厂的认知度,对新变厂产品的信任度,使服务工作层次化、系统化,提高各级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

4.加强市场分析,巩固现有市场并开拓新市场

(1)细分内地市场,打好营销市场攻坚战。新变厂主导市场中的河南、四川、湖北等省,要重点主抓220kV级产品及干变项目的跟踪推进,其他省市重点主抓330kV及配电变产品的合同订单。重大项目处重点做好牵引变系列产品和各省区内的国家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标志性工程的项目跟踪,提升中标率。销售公司在明确国网公司用户目标任务的同时,要密切关注500kV产品市场及客户动向,为新变厂超高压产品的市场推进做好前期筹划工作,扩大新变厂在西北、西南、华中省区的影响力和品牌力。

(2)稳步开发周边国家市场。近几年来,新疆的一些边贸公司到新变厂询价的次数越来越多,甚至一些国外的用户专程到新变厂来参观考察,因此企业要充分利用新疆地处西部桥头堡,距离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的资源和能源最近的地域优势,加快各类变压器产品向周边国家的出口,同时做好巴基斯坦、越南、蒙古等国家的市场调研和规划,正确定位产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逐步实施推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