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0
如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是我们学校教育特别是职教类学校多年没有很好得到解决的问题。在新的形式下,德育方式的改进更迫在眉睫。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在各个学校逐步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如何更好发展,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从学校教育实际情况出发,笔者认为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融入德育过程,将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一种必然趋势和有效措施。
一、德育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们的德育中基本上只包括社会的理智和道德的价值,而缺少关于个人成长的心理教育。德育是一个有着丰富思想内涵的动态发展着的概念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赋予德育以新的时代内涵。首先,传统的德育存在着内容陈旧、工作层面浅的现象,而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传统德育的范围,把如何认识自我、处理人际关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问题等等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纳入到整个德育大系统中;其次,传统教育的教育方法主要是以“说教、灌输”为主,其方法缺乏有效性和灵活性。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以疏导法为主,在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平等的沟通、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的心灵空间,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承受机制,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素质,学生才能准确的理解、认识思想品德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产生“内化”的功能。皮亚杰曾这样说过:“教育构成关系中的两个因素,一个是社会的理智和道德的价值,一个是成长中的个人,这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通过心理活动为中介而发生的动态过程”,可见,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德育过程中可融入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总的途径和方法可以采取以课程设置为主,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是专门集中在一个年级段在德育课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把这种教育理念贯彻于整个德育课程的全部;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年龄特点分散在各年级段的德育课程中,作为德育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随意地删减,更不能流于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种心理知识的传播。
同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把活动和体验相结合,采取心理训练、问题辨析、角色扮演、心理知识讲座等,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社会道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与道德素质。随着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网络的发展,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又多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即“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所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新颖性和操作性、灵活性和及时性、自主性和自、平等性和双向性以及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和优势,正是这些特点和优势使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并且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但是心理辅导教师同时要加强网络上心理辅导的道德教育和引导,努力减少网络本身对学生心理健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可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但可以作为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支持和补充。
三、德育过程中可融入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罗万象,但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以人的素质为主,而对于职高生而言最重要的是性格、学习、自我及社会适应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性格与情绪的培养。性格是人对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倾向。高中阶段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职高生良好的性格特征,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性格具有意志特征,对于职高生,最重要是培养他们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毅性和自制力。
情绪是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良好的情绪,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性格。而培养良好的情绪特征。具体主要是培养①学生对自我情绪的认知能力。②学生对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③学生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
(二)与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与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方面。智力因素由感知、思维、记忆、言语等成分组成,其核心成分是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应侧重锻炼学生思维。非智力因素是指与智力活动有关的一切非认知的心理因素。学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效益。职高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比例较高,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智力问题,就是因为非智力因素的欠缺。培养职高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直接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③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④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有针对指导。
(三)与自我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个健康的人应该了解自我、接受自我、并能控制自我。因此德育过程中还应该做到①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②引导学生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确立合理的个人目标。③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优点,还要让学生悦纳自己的缺点。④还应培养学生善于为既定目标克服困难抑制冲动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人们普遍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也日趋频繁。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的变化使他们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所面临的心理、行为适应问题是前所未有的,而这些心理、行为问题只靠传统的说教式、单一化和公式化的德育手段是解决不了的,这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运而生。现在的社会是创新的社会,只有心理健康的学生将来才有可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才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各种素质的一个载体。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践,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内涵之一,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全体小学生的素质,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劳动,而身心健康是基本要求。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能合理地对学习、生活、交往及身体发育中出现的种种事件,处理好各种困惑、矛盾和冲突,增进自我调适和自我维护身心健康的能力,对其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德育是一个有着丰富思想内涵的动态发展着的概念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赋予了德育以新的时代内涵。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传统德育内容的范围,把如何认识自我、处理人际关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纳入到整个德育大系统中。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法为主,在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的心灵空间,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承受机制,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品质,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认同思想品德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产生“内化”的功能。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发展是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 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⑵ 对于智力的发展和学习来说,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对知识的掌握。⑶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发展也存在着交互作用。⑷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⑸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助于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那些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中学生往往存在着逃避劳动的行为。因此,在德育课程中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基础工程。
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中学阶段,被一些理论学家称为“心理的断乳期”,这时个体正处在从童年期到青年期过渡的转折期。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在生理上进入了青春期,身高、体重迅速增加,神经系统的发育接近成人,大脑技能显著发展而趋于成熟,而且这时中学生的性意识也开始觉醒。但我们的教育(家庭、学校)又与学生的这些发展变化不同步,致使他们的生理成熟大大提前,心理的成熟却远远滞后,出现了中学生身心发展不一致性的现象,导致了严重的心理危机,心理发展呈现出矛盾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
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的需要
人格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或内在行为的倾向性。首先良好的人格有助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其次良好的人格有助于青少年情感的发展,中学生感情丰富强烈,但两级变化明显,摇摆易变;然后良好的人格有助于青少年社会交往,最后良好的人格有助于青少年的行为与行为控制。中学生在这阶段就社会认知与行为方面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求新、求异、偏激,其行为控制方面冲动,行为易越轨,承受能力差和受暗示性强。
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摘 要 体育活动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态、排除心理压力、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研究体育与心理健康的相互作用,能否在体育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优化体育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 体育运动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运动不仅仅能强身健体和预防疾病,而且能够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精神、磨砺心智,为锻炼和重塑健康的心理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身为体育院校学生,不论专业是什么,都应对体育活动与身心健康的相互影响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而正确认识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涵,这也是实施“健康第一”体育教学思想的重要途径。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网查阅相关资料,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与分析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访谈法。通过对体育老师和大学生进行访谈,从多角度、多层次了解体育运动在锻炼学生身心健康的功效。
3.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搜集的文献资料和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结合所得进行逻辑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一)对心理健康的理性认识
心理健康是个体的持续性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在对待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的表现出积极倾向。如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整心态,使心理长期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等。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可以具体的表现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之中。体育锻炼不仅具有锻炼身体发展的功效,而且具有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两个方面,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二)寓心理健康教育于体育活动的意义和做法
1.增强体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体育教师要有意识的按照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约束和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良好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影响。这样才有利于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更好的落实寓心理健康教育于体育活动。学校也要有针对性的对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2.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教师的个人行为可以直接影响课堂心理环境。教师心态积极、情绪稳定,在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在一种愉快而活泼的夥罩醒习和锻炼。相反,教师情绪波动过度,会导致师生关系冷漠和教学气氛的紧张。为此,体育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我修养,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利用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3.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选择要做到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在他们体育兴趣的同时,也要满足现实的体育需要。尽可能扩大选取范围,增加一些选项课、开放式教学课。相较于训练,学生们更喜爱游戏项目,因此体育教师要借助游戏,设置趣味性环节,锻炼学生的思想、智力、意志、体力,特别是对那些有自卑感和孤僻的学生,多让他们参加集体竞赛的游戏活动。促使学生间的感情交流,克服一些不良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4.利用多种途径,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提高体育活动娱乐性。体育的教学要从传统教学中开发快乐教育的因素,打破体育教程平淡枯燥的形象,使其变得丰富有趣,符合新时代的特点。并且在遵守教学原则的前提下,保证合理运动量、运动密度和强度。学校要创造有利于实施体育活动的大环境,如支持创办体育社团,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实施自我锻炼。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体育运动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特殊的桥梁作用,对大学生改善情绪、培养意志、人际关系和谐、自我认识正确、行为适度和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都起着一定的影响。2.正确认识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涵,这也是实施“健康第一”体育教学思想的重要途径。3.体育课中师生关系是复杂多变的,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明察秋毫,审时度势,因人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
(二)建议
1.作为学校方面,要有针对性的对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进行培训,增强体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2.作为体育教师,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在教学方面,要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3.最后,要利用多种途径,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提高体育活动娱乐性。
参考文献:
[1]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16.
[2] 臧瑞.大名县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实施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摘要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从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意义、高校学生体育健康教育的现状、高校体育教育的实施途径以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做出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体育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学生
一、 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高校学生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和教学措施,结合心理学知识和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运动心理,采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技巧对学生做出科学的引导,使学生的体质水平、运动技能、以及心理品质得以更完善更全面发展的过程。
在高校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各项素质培养过程中,体育教育与心理学知识的融合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意义,具有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助于高校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极大的提升了高校学生身心潜能的开发,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体育教育与心理学知识的融合,既形成了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使心理学相关知识在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发挥出了引导功能,完善了体育教育领域的范畴,也同时扩展了心理学的外延和内涵。而且,体育教育与心理学知识的融合,还为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促使其更加注重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了体育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 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虽然说,高校学生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很多高校,其不仅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常常被忽略或简单带过,专门针对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开展的活动也十分有限,对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稍显单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高校体育普遍以学生的体质水平提升和体育技能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而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一直被作为教育的细枝末节来对待,从而导致了体育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研究发展现状不理想的状况。
三、 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 通过科学的体育活动,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的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指的是人在主观上对自己的看法、认知以及自我感觉的综合,积极的自我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积极、理性的自尊,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及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参与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高校学生个体与其他人之间可以达到更顺畅的交流,形成良好的互动,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并能通过活动中其他人的反馈,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评价,而自我概念变化的根本依据就是人的自我评价,所以,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有助于高校学生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的形成,有助于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一般来说,通过开展体育活动,来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基本途径有以下几种:首先,学校要着力营造一个良好的、集体性的氛围,并提供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开展所需的设施保障和制度保障;其次,体育任课教师要深入挖掘、研究体育教材中与自我概念的树立相关的内容,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当今体育界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最后,高校体育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学校之间、年级之间、班级之间、同学之间等多个层次的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实践和实证性机会,便于学生得到多方面、多角度的反馈,从而有助于其形成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并进一步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二) 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课堂,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培养高校学生的社会化意识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化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化意识是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人的社会化,体育任课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并重视这一点。在体育运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体育精神,如: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交流沟通、遵守规则等等,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会亲身体验并领悟这些体育精神的意义,并由此树立相应的观念和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社会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积极、顺利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化意识时,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课堂,开展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活动,同时根据本校的特色和资源优势以及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如:合作学习、纪律教育、规则示范等,还可结合校外条件开展社会化的体育活动课程,如:社区活动、见习活动、校际体育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群体意识以及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等与其社会化相关的意识和观念,促进学生社会化意识的培养。
(三) 通过体育心理调控教育,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情绪
体育课程或体育运动中的体育心理调控教育,指的是任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心理调节手段,以保持积极稳定的体育心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常采用的调节手段有:自我暗示法、认知训练法、念动训练法、激励法以及宣泄法等多种调节方法,体育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学生的个性特征,合理选择,搭配运用。
体育任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心理调控教育时,要注意将理性的内容融入实际的体验过程中,通过开展积极的体育教学活动,有效激发和深化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情绪,并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传授体育心理调控的技巧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要通过组织合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竞争、挫折、胜利、失败等各种情感体验,并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仔细观察,对学生在各种情况下的情绪反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使学生在复杂多变、强烈鲜明的心理体验中受到熏陶,了解并掌握体育心理调控的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 根据体育运动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
体育运动具有反馈信息明确而迅速的特点,相对于其他运动而言更容易引发人追求胜利的渴望,能促使人向着目标不断努力,从而有助于培养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开展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使学生的这种精神不断得以强化,让学生树立不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信念,并在不怕失败、理性接受失败的同时,更加努力的追求下一次的成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对高校学生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时,体育任课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如何将竞争意识、拼搏意识、危机意识等融入课堂教学,如何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习惯。然后,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适合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教学活动有多种,如:极限运动体验法、定向运动教学法等,体育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
(五)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置合理的身体负荷和心理负荷,提升学生的意志力水平
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身体负荷相较于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而言,是相对较高的,而体育运动所特有的对抗性、竞争性、激烈性等特点,也会对参与其中的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负荷。在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设置一定的身体负荷和心理负荷,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耐受力水平、挫折承受能力以及行动统筹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意志力水平得以提升。
体育任课教师要始终将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品质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有意识的进行渗透意志力培养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常用教学方法有:注意力集中训练法、竞赛提升法、创设挫折情境教学法、疲劳负荷法等。除此之外,体育任课教师还可以在业余体育活动或者学生的体育锻炼过程中,适时的进行引导,以帮助和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培养。
四、 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加强体育任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
高校体育任课教师,是高校体育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是高校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是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一个环节。高校体育任课教师的行为是影响课堂心理环境和氛围的最主要因素,所以说要进行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水平、良好的心理修养以及高尚的师风师德,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完善的个性品质,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发挥自身的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除此之外,体育任课教师,要开展学生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这不仅是指任课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体育运动水平、体育技能水平、掌握足够的体育知识,还要求任课教师掌握相当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体育心理方面的知识,并能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能及时的对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科学的引导,这是顺利进行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
(二) 组织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以强化体育心理健康教育
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才能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开展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时,高校体育教师一定要根据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组织相应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率,强化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
要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体育任课教师必须深入的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现有的体质水平和运动技能能力,并据此捕捉教学的价值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另外,在了解了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体育任课教师还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情况,因人而异的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灵活进行调整,以期实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三) 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注重体育学习心理教育的开展
体育学习心理教育,是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必须引起体育任课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体育学习心理教育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开发潜在的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让学生学会自学和自我提升,体育学习心理教育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和创造性发展。
在进行体育学习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首先,要注意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尽量融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注重快乐体育、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引导学生设置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带领学生一起发现、挖掘教学内容的魅力;可以根据教学进度适当穿插娱乐活动和特色比赛等等。其次,注重培养学生适度的体育学习心理状态。在让学生会学、善学、乐学的同时,也要让学生体验挫折、失败等情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心境。
参考文献:
[1] 汪玮琳,谭亚彬.大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4).
[2] 董跃春.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
[3] 朱丽琼.高校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功用及其发展策略[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4] 杨佳根.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J].成功(教育).2008(08).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服务对象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变化,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医学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许多因素影响病人的教育效果,我们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可提高广大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能力及健康教育效果,使健康教育真正成为连接卫生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桥梁,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1 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
1.1 缺乏教育意识 国内一项调查表明,由于受传统护理模式的影响,护士对教育角色的认识不够明确,没有把健康教育看做是自己的义务,这无疑会对病人的教育活动产生不良影响。
1.2 缺乏教育知识和技能 健康教育是帮助病人建立健康行为的治疗手段,要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护士必须掌握基本的教育知识和技能,否则无法胜任教育工作。
1.3 缺乏沟通技巧 病人教育主要靠语言和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的,护士如果缺乏沟通技巧就会对教育工作产生畏难和害怕情绪,直接影响病人的教育效果。
1.4 人际关系紧张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病人教育的基础,如果护患关系紧张或相互排斥,护士就得不到病人的信任,病人对护士所教育的内容就缺乏兴趣,因此产生不良的教育效果。
1.5 教育时机不当 当患者还在进食、睡眠、情绪不稳定或因疾病引起疼痛而痛苦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将会导致病人对其反感、排斥,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1.6 未明确职能和法律职责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如果未明确自己的职能范围,与医生之间沟通交流不够,将会出现护士解释不到位甚至错误解释或与主管医生不合一致,这样不仅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降低,而且可能导致医疗护理纠纷[1]。
2 应对措施
2.1 树立健康教育理念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病人健康观念明显更新,对相关疾病知识及自我保健知识有强烈的要求,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健康教育是满足病人健康知识需求的有效途径,是改变病人及家属不良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疾病及疾病的不同时期扎实、深入、细致地做好健康教育是护士的责任与义务。
2.2 补充健康教育知识 护士只由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够深入、细致地洞察病情的变化,根据疾病的特点、病程的进展、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专业的健康教育与指导。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补充与疾病治疗、护理理论、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使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病人真正做到“知、信、行”的统一。
2.3 强化沟通技巧 护士在与病人沟通时,应先注意积极倾听,语言有针对性,使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力求适时、适度、通俗易懂。注意掌握与病人之间的沟通距离,在护理过程中,要热情,面带微笑,仪表端庄,善于观察病人非语言信息,因势利导,使沟通顺畅。可采用讲座,高年资护师或主管护师结对子、传、帮、带等方法,掌握恰当地运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沟通技巧,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2.4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病人入院后主动向病人做自我介绍,介绍医院环境、病房设施、管理规定,说明将要为病人提供教育服务的内容,并遵守承诺,取得病人信任,消除其紧张心理。住院期间鼓励病人积极参与教学,激发病人学习的兴趣,接纳并尊重病人,保护病人隐私,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病人出院前及时评价教育结果,征求病人对教育工作的意见,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使病人满意地接受结束护患关系的现实。
2.5 善于抓住健康教育的时机,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护士应根据病人的教育目标,善于抓住时机,随时进行教育。如在给病人测血压完毕,及时告诉病人目前的血压情况,服用降压药物会引起的不良反应。护士在巡视病房时随时收集病人的需要信息,及时采取措施满足病人的需求,如对文化程度较高的病人及家属发放健康处方、健康画册、观看录像资料等[2]。这样既省时间,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6 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 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公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健康教育是否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效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涉及病人治疗方案、病情转归等内容时,护士应及时与主管医师沟通,避免出现承诺性的话语或与医生的解释不协调、不吻合的现象[1]。
综上所述,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护士有无树立健康教育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其次护士必须掌握精深的专业理论、广博的相关知识,一定的法律知识,熟练运用沟通交流的技巧;还应具有理论联系实际、护理程序灵活运用的能力。因此,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护士的教育和训练,使护理人员能够对健康教育的内涵有较深刻的理解,具备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力,能够根据病人的特点实行个体化健康教育,使病人真正达到“知、信、行”的统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时代、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拥有健康的心理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大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成长中的大学生承受的社会心理压力日益增多,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多元复杂化,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问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然而,面对21世纪社会、教育和个人发展的更高需要,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还显得比较落后,地区差异较大,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学习国外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加快推进实施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体现某种心理辅导思想、目标定向、促进其心理辅导功能发挥的操作思路。基本模式的确立是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国外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研究广泛,提出了多种教育模式,其中发展性模式、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辅导――全员服务模式影响最广。基于我国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培养目标的要求,目前我国学校心理辅导的现状和国内外学校心理咨询的发展趋势,以及十多年来我国心理辅导实践经验的积累,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最适合我国的国情和现状。
发展性模式:提出辅导即是发展性的过程,促进个人成长,学习、发展是发展性心理辅导的三大重要目标。强调对学生各个阶段的所有领域提供帮助,促进个人成长。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布洛克尔曾指出:“发展性心理辅导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运用,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以便帮助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国际心理学联合会在1984年曾指出,“心理辅导强调发展的模式。所谓发展的模式,是指心理辅导的目的在于努力帮助辅导对象扫除正常成长过程中的障碍,而得到充分的发展”。发展性模式强调辅导的对象是那些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辅导者的任务就是要使辅导对象学会应对的策略和有效的行为,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原已存在的能力,或形成更强的适应能力。发展性心理辅导主张辅导的核心是成长问题而不是健康问题。它把青年学生在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看成是个人成长道路上的问题,而不是个人心理上的变态与疾病。因此,发展性模式的建构,是以青年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是顺应青年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模式。
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用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培养当代大学生,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帮助,而且有利于学生全面的成长成才。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为了预防心理疾患,更重要的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为了更好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必须剖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刻而又具体的内涵。
1.坚持以生为本,全面的教育引导
当代中国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长期家庭的过度关爱,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展并不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实行,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纷繁复杂。他们面临的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急需疏导和调节。我们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健康的生活模式,成熟的处理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与沟通,增强学生学习、思考的能力,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为成功就业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积极正面的价值观等方面。
2.强化全员参与的原则
构建一个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为骨干、学生工作队伍为主力军、学生骨干和心理健康社团为依托的全员参与式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一是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骨干和专家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学校心理学家的资格和训练提出三项要求:具有教学文凭和教师资格证书;5年以上的教学经验;系统修完有关心理学课程。许多发达国家都按照这三项要求培养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则面临着专业人员缺乏的现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规模都有很大发展,每一所高校都应有一定的专职心理教育教师编制。心理辅导教师负责学校心理健康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设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学生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和讲座,开展各种心理辅导培训和心理咨询、治疗工作。加强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的培养和系统的专业训练,使其掌握新的心理测量技术、心理咨询、治疗手段和方法,提高专职队伍的专业水平,适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是建设学生工作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学生工作队伍由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组成,在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教育的同时,开展心理知识宣传普及、学生心理状况排查、危机预防和干预等工作。学校以强化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为重要举措,积极引导学生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既当好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辅导员,又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员”。
三是建设学生骨干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朋辈学生导师队伍、班级心理信息员等学生骨干队伍,积极搭建学生自我教育、互助成长的平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不断增强。
3.深化全程辅导的原则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生主要的压力来源包括:生活和学习适应、宿舍人际关系、情感问题、职业生涯问题、学业压力、家庭经济困难、人生目标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有了解不同类型学生的压力来源及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面对的主要发展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1)结合不同年级学生面对的主要发展问题,设立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从而培养不同的技能。如,一年级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是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增强自信心,重点培养其自我管理的能力,掌握学习技巧,时间管理的能力、正确地认识自己,开始思考生涯发展的问题等。
(2)分层次开发多种形式的显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是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与心理健康标准的普及课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有全面的认识,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二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课程,如《咨询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卫生》等,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帮助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三是促进大学生发展的课程,《人际交往心理学》、《爱情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这些课程帮助大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开发心智潜能,培养创新和实践的能力。
4.营造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高校良好校园文化和环境是心理健康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也是学校潜在课程范畴,是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用有时比显性的正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还大。校园文化和环境是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具有多重的教育功能,其中心理教育功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为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校园文化、校园生活、校风、人际关系等各种方式,使受教育者获得心理发展方面的经验。在新的世纪更应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高校园文化品味,增强校园文化心理教育功能。
三、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去。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协同配合,才能产生实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是什么东西推动大学生去追求高尚的美德?是教师的精神和道德的表率作用。”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艺术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发展和变化。因此有必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艺术,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把心理学原理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优秀的品质、良好的学风。
参考文献:
[1]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Raymond J.Corsini,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M].New York:Wiler & Sons.Inc,1984.
[3]教育部.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J].思想教育研究,2001,(4).
[4]易凌峰.国外心理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当前心理教育的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4).
[5]张怡斌.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得探索.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8).
[6]彭晓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关键词:高原基层军官;优质护理;疗养;实践
新时期,军队疗养院作为部队战斗力体的健康保健基地,积极改变疗养模式,调整指战员的身心状态,提高部队的健康水平,从而增强部队战斗力的目的[1]。我院承担着来自、云南、青藏高原的优秀基层军官健康疗养任务,为确保基层军官疗养护理服务质量,在不断总结疗养护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针对高原基层军官疗养特点及健康需求,制定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创新多元化的护理服务模式,从内容和形式上扩大护理范畴,全面、全程、专业、主动的践行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实现优质护理目标,通过实践取得了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高原基层军官特点
作为基层一线带兵人,高原基层军官是最辛苦的一个群体。长期驻守在高原边防的基层军官,是戍边卫国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健康关乎着部队的战斗国和国家的安危[2]。常年驻守在高海拔、高寒的祖国边防的基层军官,氧气稀薄,生存环境差,担负任务重,与外界交往受限,与家庭成员相聚少,社会支持少,工作生活心理压力大,物质生活质量偏低,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同时他们年轻具有朝气,高学历,求知欲强,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
2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的具体实践
2.1强化为军服务的根本宗旨 我们成立了以院领导、护理部、护士长组成的"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理解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内涵,紧紧围绕我院"优质服务至诚为军,心系健康保障打赢"的服务宗旨,认真转变服务理念,改革护理模式,提高护理技能,拓展护理服务内涵,为高原基层军官提供卓越的延伸性护理服务。
2.2转变服务理念,创新多元化护理模式 高原基层军官的疗养为集体举家疗养,疗养期为15 d。在疗养期间,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情为本,以疗养高原基层军官的满意为标准,着眼需求,拓展服务范围,改进服务方式。倡导人文、精细、安全和"第一时间"服务理念,做到第一时间热情接待,第一时间了解需求,第一时间制定诊疗计划,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第一时间反馈信息[3]。应用融康复治疗、景观治疗、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文化疗养于一体的程序化疗养护理模式。定人员、定内容、定时间、重效果,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渗透疗养护理工作的始终。
2.3拓展服务内涵,实施人性化、个性化护理服务 我们把优质护理服务拓展到疗养工作的各个方面,根据高原基层军官的疗养需求,不断完善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丰富服务内容,深化和拓展服务内涵,提供主动、无缝隙、全程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高原基层军官疗养期间,护理人员对实施责任制保障式护理服务,每个楼层指派2护士和1名服务员,分工明确,负责到人,根据基层军官多是集体入院举家疗养特点,在护理服务中充分体现出家的家庭式的温馨,除常规的疗养设施设备外,在房间里特别为他们准备了电吹风、微波炉、儿童玩具及儿童家庭生活用品。实行入院接待、院情介绍、就餐引领、早晚查房、安排体检、森林浴及冬温泉保健专人全程一体化护理服务。
2.4实施有针对性的全程、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服务
2.4.1分析评估健康知识需求 在高原基层军官入院后第1d对其进行健康知识认知水平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护理程序式的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探讨分析,评估高原基层军官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及需求,制定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健康教育内容,实施护理干预。
2.4.2提高健康知识水平,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对高原基层军官进行健康知识认知调查显示,他们能认识到健康和自我保健的重要性,但在日常行为习惯和一些基本健康技能上知识掌握的还较少,一部分基层军官有不良的生活方式急需改善。针对于此,我们组织高原基层军官进行保健知识专题讲座,内容涵盖了健康理念与日常习惯、健康养生、健康技能、急救防护、传染病预防和高原病防治知识。特别是在高原病防护知识和传染病预防方面,尤其注意结合高原自然环境、社会特点及当地疾病谱的特点,提高了对相关疾病的认知率和防护技能[4]。根据健康教育需要,我们编制并发放《健康保健知识汇编》,同时采取交流座谈,一对一讲解指导,现场示范等健康教育形式,使基层军官深入浅出的学习和掌握医学科普知识,提高了健康知识水平,增加了预防疾病和自我保健的能力,树立了正确的健康观,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2.4.3注重心理干预,积极改善亚健康 高原基层军官由于承受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压力,身心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疲劳状态中,容易出现心理困扰和亚健康状态。我们请心理医师为他们上心理保健课,采用认知调整、交流沟通、行为疗法,通过团体心理疏导和个别疏导相结合的方式,教会基层军官如何自我调节心态。利用院内丰富的物理和自然疗养因子资源,为他们进行康复指导和治疗,消除躯体疲劳和不适,有效的降低了他们的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改善了亚健康状态。
2.5注重文化疗养,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我们在疗养区内设立了"优质护理文化走廊",将我们的服务理念、护理格言、养生保健及高原基层军官保卫边防的奉献精神融为一体,展现出独特"为军服务文化"。在每个疗养房间放有绿色植物,《健康保健知识指导手册》及各种温馨提示卡片,如:入院欢迎卡、体检提示卡、节日祝福卡、健康保健卡、出院欢送卡等,营造出温馨和谐的疗养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疗养院良好的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组织高原基层军官进行森林浴活动,阅览养生长廊;游览峨眉山和乐山大佛;参观茶叶博览园、乌木博物馆、大佛禅院等活动,并安排专职人员进行茶文化、乌木历史、佛教文化等知识的讲解;举办文艺联欢会和各种球类比赛,学会一套养生太极拳,体现了文化疗养特色,丰富了高原基层军官疗养生活,陶冶了情操,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品质。
3效果
通过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在高原基层军官疗养中的实践,不断完善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丰富服务内容,深化和拓展服务内涵,创新多元化护理服务模式,满足高原基层军官个性化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有效提高基层军官健康知识认知度,养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调试心理、延长岗位工作年限,最终增强部队战斗力的目的[5]。同时,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高原基层军官对疗养护理工作满意度达100%,实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目标。
参考文献:
[1]成彩霞,陈平,刘荟,等.高原疗养基层军官健康认知情况调查[J].西南国防医药,2010,20(8):926-927.
[2]成彩霞,陈平,刘荟,等.探讨护理干预对不同年龄疗养疗养基层军官健康认知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1):961-962.
[3]成彩霞,杨健.军队干部疗养团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4):310-311.
可持续心理健康教育相对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更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能否为学生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支撑。通过应用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之后,能够自主地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和疏导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去解决其未来在工作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可持续心理健康教育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让学生具备自我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全过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高职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并不是仅仅针对某一两个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事后的补救性治疗,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生整个的高职学习过程。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地了解,并制订积极的引导和促进方案,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能从心理健康教育受益,更好地投身到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中去。
2.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高职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既要针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开展教育活动,也要针对团体的心理健康开展教育活动。针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采用一对一的心理健康辅导及治疗方式,能够解决个别学生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团体的心理健康辅导,采用公开讲座和辅导的方式,能够让所有的高职学生都从心理健康教育受益,有助于帮助高职学生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比如大部分高职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问题、就业不适问题等。
3.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为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全方位的,不仅关注与学生学习及生活相关的一些热点问题,也关注学生的一些个人隐私问题。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该涵盖高职学生所有可能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个人情感心理问题、个人职业定位心理问题、人际关系心理问题、家庭情况心理问题和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心理问题。高职学校在开展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求心理健康老师具有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背景,掌握多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具备相关的心理健康疏导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并科学地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针对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可持续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研究和分析表明,高职院校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及活动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目前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者安排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但总体而言,与可持续发展的应用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通过对当前大量高职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发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重事后补救,轻预防。这是很多高职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时都会犯的一个共性问题。究其原因,这些高职院校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其指导思想本身并不是真正地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为目标,而是以杜绝或消除学生因严重心理健康问题而产生的后果为目标,这种指导思想必然会导致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即只注重眼前利益,强调如何减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减轻心理问题带来的后果,而对于学生平常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普遍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够重视。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必然导致高职院校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时,采取的是一种补救式的教育方式,而对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态并没有实质上的改进,更谈不上为学生构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重心理疾病治疗,轻健康心理培育。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常犯的一种错误。很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也包括部分同学都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有心理疾病之后,才需要去治疗的,即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病人的,而不是针对健康人群的。这种思想既会导致学校领导和老师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也会导致学生对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积极性。最终的结果是把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普适性的教育活动转变成只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同学开设的教育活动,大大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和初衷。
3.重被动干预,轻自我修复。目前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是采用一种被动的干预教育模式,即发现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之后,再研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措施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种被动的干预都是在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之后,才考虑如何去解决,解决方式本身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这种被动的干预也只是去弥补和修复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之后带来的种种问题,而不是从根本上去修复学生的心理品质。而且由于学生长期都是接受这种被动的心理健康干预,因此并没有让学生养成一个自我修复、自我疏导的心理问题解决模式,使得学生不具备心理健康问题的自我修复能力。综合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种种问题,发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体而言是缺乏可持续性的。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并不能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具备心理健康问题的自我解决、自我疏导能力。
三、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设计
为了提高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本文专门设计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这一教育模式中,分别从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进行设计,使得按照这一模式所设计及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1.在实践安排上,设置全过程的心理健康教育环节。为了能够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地覆盖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部学习过程中,需要在学生的全部学习阶段中都安排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环节。而且针对不同环节、不同的热点心理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得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提高心理健康程度。事实上,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的几年时间中,不同的时间阶段其学习要求、学习特点也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学生在刚入学时,更多的是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学生在学习的第二年,更多的是解决人际关系、情感恋爱等问题;在学生学习的最后一年中,更多的是需要疏导学生的就业压力,以及人生观、职业观等与社会息息相关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只有针对学生不同学习阶段产生的潜在心理问题,设置全过程的心理健康教育环节,才能有助于学生自始至终都从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获益。
2.在教学理念上,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普通的心理问题治疗是有很大差别的。心理问题治疗是专门针对已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人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本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为学生培养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让学生以这种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去面对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因此,这就要求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教育理念始终要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为核心,而不是盯着针对个别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和疏导上。
3.在教学内容上,关注与学生相关的热点问题,疏导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社会上的各种热点事件以及与学生相关的一些事件时刻处于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当中,每一届的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也都各有差别,这就要求高职学校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要紧贴学生所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逐年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更新,使得教学内容能够贴近当前社会、满足学生需求。只有对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让教学内容紧贴学生发展的需求,才能更好地疏导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才能给绝大多数学生提供有帮助的心理健康教育。
4.在教学形式上,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自我疏导心理问题的习惯。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老师不断地给学生灌输不同的心理健康概念、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等。这会让学生慢慢地习惯于去接受别人的指导和被动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而忽略了学生在面对心理健康问题时的自我修复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可以有意识地在教学形式上引入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对于一些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为老师,互相进行开导和交流,让学生和学生之间自行地进行心理健康的疏导。这既有利于解决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也能让这些参与心理健康疏导的学生慢慢养成自我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习惯,培养其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关键词:健康教育;大学生;身心素质;生活和行为方式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这一目标,以适应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现代社会,健康教育将渗透在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中,成为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开展健康教育,会使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并认识到只有全面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赢得竞争。因而,主动自觉地接受和参与健康教育,将成为每个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市场竞争实际上是人口素质的竞争。人口素质的内涵包括人的科学文化知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青年是未来的希望,维护他们的健康对于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国家繁荣昌盛至关重要。因此,大学生健康教育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普及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健康是财富,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当前,健康的内涵已经改变,真正的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病态,还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及道德健康。健康教育就是研究人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其他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并能促进人的健康的一门科学。它能引导和促使人们自觉地养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因素,达到个人和社会人群躯体、心理、道德上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的最佳健康状态。人民健康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社会是否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家庭幸福、事业成功的前提,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是国家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的必要条件。
当代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在这一时期,大学生在人格上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从而建立起自己稳定的人格结构,在心理和经济上逐步摆脱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从而走向成熟和独立。这一时期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利用这个关键时期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能够使他们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预防各种疾病,确保身心健康。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保证合理的营养和膳食平衡,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其相关的卫生知识及保健技能水平,而且还会辐射社会和家庭。所以,这是一项优化人口素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系统工程。为保障我国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1990年国务院颁发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并且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校的教学、建筑、学生起居、运动、食堂、保健、健康教育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以法规的形式加以严格规范。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学校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同时更加说明了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教育,其中一项任务就是教会人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的方法。健康教育是为实现党的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全面提高人们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基本特性的教育。身体健康是一种实力,拥有这种实力的人能够成功地应对现实社会的各种要求;心理健康也是一种潜力,拥有这种潜力的人可以在不断变化的实践中做出有价值的创新。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帮助他们树立现代化健康意识。
躯体健康是生理基础,而心理健康是促进躯体健康的必要条件。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人的身体与心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没有无身体的心理,也没有无心理的身体。人们常说,健全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同样,健康的身体亦得益于健全的心理。也就是说,人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而身体素质的提高又为增强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条件和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花大力气去提高所有人员的身心素质。市场竞争实际上就是人口素质的竞争,剧烈的经济竞争促使很多国家把提高人口素质、人民健康作为发展经济和增强实力的重要途径,因为经济竞争的背后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的背后是教育竞争,教育竞争的背后是智力竞争,就是人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和人们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竞争。必须让学
[1] [2]
生懂得只有敢于竞争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说,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
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健康教育不单纯是医学等自然科学的内容,也是社会科学、德育的内容,是营造一种社会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以心理素质为中介,以社会文化素质为向导的整体优化教育。在大学阶段,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以及已有中学德育的基础,大学生一般都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对善与恶、美与丑等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他们生活在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加上青年期固有的心理矛盾,近年来社会上的不良因素、社会消极面往往会影响他们思想、道德、心理的健康发展。这时,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很容易使学生原本就很脆弱的心灵在烦恼、懊悔、绝望中难以自拔,最终导致出走、轻生、犯罪等后果。因此,只有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科学的道德理论植根于他们的头脑,并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他们才能真正学会分析社会道德现象的正确方法,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展现新时代的文明素养,确立对社会、国家的政治责任感、义务感,具备抵制社会消极影响的能力,促进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
开展健康教育,学生终身受益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卫生策略。对于国家来说,健康教育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国民保健对策。人们都知道防病容易治病难的道理,只要人们具备基本的卫生知识,许多疾病稍加注意就可以预防。随着科技进步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教育由单项传播信息向双项传播信息方式转变,形成课堂教学、科普录象、卫生咨询、心理咨询、个别交流、学生反馈信箱、网络新技术等多种健康教育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及时掌握被教育者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卫生保健指导,提高教学效果。青年的健康成长与社会未来息息相关,心理健康与否必将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从小学到大学的连续学习生活经历和大学校园的特殊环境,决定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并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这种心理发展水平所表现出的特点:一是具有明显的积极面,二是内心存在显著的矛盾。例如,一些大学生因为生活的一帆风顺和在文化知识上的优势,常常带有优越感和盲目自信的特点,但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又容易产生自卑感,变得消极失望,有可能导致心理生理机能的紊乱而影响健康。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是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也是当务之急。
据有关统计,世界各国有%~%的人死于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所引发的疾病。因此,通过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及卫生知识的宣讲,建立健康意识,杜绝不良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吸烟是世界上公认的不良生活和行为方式,在危险因素中居于首位。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每年有约万人死于由此引发的疾病。另外,调查表明,吸烟的起始年龄越早,其患病的危险性越高。吸烟还可以使人的记忆力减退,智力活动能力降低,思维能力衰退。某些学校的调查报告显示:吸烟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低于不吸烟的学生。由此可见,吸烟确属公害。因此,不少国家都制定了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法规。而酗酒是世界公认的又一不良生活和行为方式,在危险因素中居于第二位,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因酗酒而结束生命。众所周知,酒精对人体细胞有毒害作用,过量饮酒可导致急、慢性酒精中毒,损害人体神经中枢、心脏、肝脏,还会造成胃出血、胃穿孔等疾病。不良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显而易见。要减少和消除其影响,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