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关长城的传说范文

有关长城的传说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关长城的传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关长城的传说

第1篇:有关长城的传说范文

理解文本中“梦”的含义

二、课型与课时

说读课,一节

三、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如有关长城的图片、历史、传说、诗歌等。从而认识长城,积累知识。

四、教学设计

(一)感悟文本,分享“梦”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流沙河的诗歌《理想》,懂得了人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才不会迷失方向;学习了《袁隆平的“寻梦园”》,理解了他为实现自己伟大梦想而奋斗终身的精神,学习了《航天女英雄》,感受了她勇于为梦想而献身的优秀品质。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作家刘雨田的梦想。请大家看着屏幕动情地朗读课文。

(——课件:不同季节长城风景图片,徒步长城沿途风景,如大漠、戈壁、悬崖、大河、丝绸之路等,全文字幕以朗读语速出现)

师:作者刘雨田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生:读书当作家,走遍祖国山河。

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师:好!刘雨田是怎样去实现他的梦想的呢?

生:读了很多中外名著。

生:小时候走遍了家乡;读中学时远征北京、武汉;工作后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再后来用两年时间步行走完了万里长城。

师:是的,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了,但为什么又在结尾说:“我的梦也还在继续着”?请同学们用“他……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的句式说一句话。(课件显示这个句式)

生:他只是一个探险家,还没有完成作家的梦想,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

生:他只是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川,但还有很多地方没去,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

生:大西北资源丰富,但还贫穷,他要为开发大西北作出贡献,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

师:是啊,他还要继续读书,继续行走,为建设祖国作出贡献,去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二)体味内涵,研究“梦”

师:课文中讲的是长城万里行,为什么全文始终贯穿着我的两个“梦”?这就是我们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先自行研究,再同桌或小组合作帮助。

师:好,有研究成果了,我们来交流。

生:有了这两个梦,才有去实现这个梦的“长城万里行。”

生:有了这两个梦,长城万里行才显得更有意义。

生:有了这两个梦的交代,第25段“我将尽快写出我沿途的观感,帮助人们认识大西北,热爱大西北,开拓大西北”才显得自然而不突然,这也是作者在实现他的第一个梦。

师:最后,作者以“我的梦还在继续着”结束全文。由此可见,全文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也是非常严谨的。

师:作者刘雨田的两个“梦”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小组研究,看哪个组研究最先出成果。

师:许多同学跃跃欲试,我们来互相交流。

生:读万卷书是行万里路的基础,没有知识,怎么能去旅行?

生:没有文化知识,怎么能去观察风土人情,怎么能去领悟其中的文化意义?

生:行万里路也是在读生活的书,作者自己也说:“万里长城,丝绸之路本身都是活生生的教科书,我一辈子都学不完,用不尽。”

师:是啊,大自然是一部无字的大书,要读懂它还真不容易,因此作者说:“大自然是无情的,然而大自然也是慷慨的。”你是怎样理解的,请阅读课文相关段落,然后用“他经历了……,让我们……”的句式说一句话,去共同感受作者为实现梦想而经历的艰难困苦。(课件显示这个句式)

生:他经历了漫天铺地的大沙暴和寒流、冰雹的袭击,无情的自然灾害让我们后怕。

生:他经历了被困在悬崖上,险些跌进万丈深渊。身处绝境的险情让我们心惊。

生:他经历了身负重荷,半个多月不见人烟,迷失了方向的困境,让我们好担心。

生:他经历了独处山间,被野狼狂追的危难,这让我们胆寒。

生:他经历了夜不识路,多次从山坡滚下的危险,这让我们心痛。

师:你看,大自然给作者带来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甚至是生死的考验,所以大自然是无情的,可大自然又是慷慨的,这是因为什么呢?

生:因为“万里长城,丝绸之路本身都是活生生的教科书,我一辈子也学不完,用不尽。”

生:因为这本书里有中华民族的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

生:因为这本书里有中华民族的勤劳的智慧。

生:因为这本书里还有很多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

生:因为读这本书还让作者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师:是啊,大自然确实是慷慨的,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好,这也说明作者在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过程中需要付出:

生齐:艰苦的努力。

师:好,请同学们再动情的朗读,体会作者为实现梦想而克服困难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敞开心扉,放飞“梦”

师:同学们,你们风华正茂,正处在多梦的黄金时代,也许你的梦想是做一个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科学家,或是做一个热情奔放的文学家,或是做一个引吭高歌的歌唱家,或是做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请你把你的梦想大声的告诉所有同学,要求用“我的梦想是……我希望……”的句式说出。

生:我的梦想是做一名惩恶扬善,打击犯罪的警察,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所有人能安居乐业。

生: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探险家;我希望我能为祖国发现更多的资源宝藏。

第2篇:有关长城的传说范文

地理位置:大同向内蒙古方向的出关口堡子湾一带,是明代九边十一镇的最重要关隘之一,土长城还在,城池也还在,大的格局都还在,四周已是一片田野。从大同一路向西南,经过朔州,虽然朔州也是古镇,但现在已被现代化取代。偏关的古城门现在还是重要的交通通道。小镇也是古朴非常。到了雁门关就进了关内了,但绝不失于关隘的气势,站在雁门关上,看群山连绵,大地苍茫无限。

线路特色:

从山西的大同开始沿着边关而行,直至雁门关,一路经过明到清的古老长城,曾经的古关口,每一个背后都深藏着传奇,得胜堡明长城所在的大同镇是重要的边关重镇,而偏头关从五代开始就是边地镇关之一,到明代,其军事地位更加显要,两百多年前偏关人走西口,就是乘船渡黄河后向西进入内蒙古境内,到包头一带谋生存。

明朝曾对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的长城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和加固,不仅使之保存相对完整,还把长城沿线划分成为九个防守区段,称之为“九边”,每边设镇守,称之九边重镇。其中大同镇,管辖的长城大约东起镇口台(今山西天镇东北)。西至鸦角山(今山西偏关东北),全长约340公里,沿途设有太平堡,守口堡、长城乡、得胜堡、镇羌堡,宏赐堡,助马堡,破虎堡等十多个屯兵的古堡。两军交战的长城,经历多年的兵戎交割,周边地带都变得蛮荒少人,导致长城附近的地方都荒芜而贫困,这也成为了近代边关地区走西口的原因之一,时至今日,在这些,古堡,脚下的村庄里,仍有不少当年驻守边关将士的后裔,也能找到不少因走西口而留在这里的人们。

D1:大同―堡子湾―得胜堡

从大同到堡子湾大约有一个小时的车程,这里的乡招待所条件很不错,也有餐厅。山西大同北郊人的“二人台”戏词是这样唱的:“走在个堡子湾,盘缠全花完。”说的就是当年走西口的人们,竟如此贫困,从堡子湾向北徒步约十公里即到达得胜堡,大约需要三小时的时间,得胜堡本来是土筑的,万历二年(1574年)在外面做了砖包。如今,堡城的包砖大多被拆走,还保存有砖砌的券拱南关门,关门洞上为十分精巧的砖雕图案。因年久失修,雕砖已摇摇欲坠了。关门外嵌有一匾额,阴刻楷书“保障”二大字,并暑有“万历丙午岁秋旦立”。关门里也有一个匾,阴刻楷书“得胜”二大宇。门洞内东西侧墙壁各嵌有石碑一块,西墙碑风化很严重,已经看不清楚了,东墙碑字迹清晰完整,为万历三十五年扩修得胜堡的记事碑。

得胜堡向东北一公里左右有明长城,也称为“边墙”,墙上与蒙古高原沟通的关口即为得胜口,得胜口外面有月城。在得胜口与得胜堡之间,有镇羌堡与四城堡,镇羌堡城堡周“一里七分,高三丈八尺,北距长城仅十五步”。镇羌堡西南为四城堡,是一个作为马匹交易市场的空堡,传说四城堡是“市场堡”的讹称。得胜口东北外有南,北致远店,得胜口西有关帝庙,城隍庙,戏台等。当时马市生意兴隆,边墙内商贾云集,边墙外帐篷散落。走上墙城原来的格局都清晰可见,很有点寻古之意。

D2~D3:得胜堡―偏关―桦林堡―老牛漓―朔州

偏关,在山西河曲县北五十余公里,东连鸦角山西进黄河。又困其地势东高西低 因此得名偏头关。偏关四周连山,西临黄河,“地控黄河北,山连紫塞长”,地形十分险要。有人曾以“宣大以蔽京师,偏头以蔽全晋”来形容偏关的重要地位。在由大同去偏关的途中可见座座圆形黄色烽火台矗立在黄色的丘陵顶上,浑然一色。偏关,向西南约二十公里处的桦林堡是明代的军事古堡,这一带有连绵近三十公里已日渐老去的包砖长城,虽然残破,但风骨尚存。与之相邻的寺沟则是外长城和内长城的文汇之处,附近有元代的古戏台,村口的护宁寺与古树相伴,寺中的石碑上刻有浮雕和护宁寺碑记,草丛中还能看到盘龙雕刻的大石块。

万家寨距离偏关32公里黄河在这里急流岸上是连片的庄稼还有一个很小的关帝庙。从这里开始沿着黄河岸边若有若无的边墙徒步两个小时感受颇不一般。

老牛湾距离万家寨14公里的土路,一旦转上一个山口就可以见到黄河水在阳光下泛着金光。长城和黄河相交的老牛湾在明朝时是一座屯兵的城堡在紧临黄河的山崖上,有一座至今仍保存很好的砖砌空心敌楼,可惜的是老牛湾因长城与黄河在这里第一次握手而闻名天下之后,也就告别了原本的田园牧歌 开始了旅游开发,山西一侧的老住户都搬离了 只留下了老房子还在,老还是老,结构也还是古代的 只是村庄和城堡也就失去了人气与灵气。

D4~D5:朔州―宁武关―旧广武―雁门关―太原

宁武镇地处雁门关和偏关之间的咽喉地带,其长城与阳房口长城,神池长城(多为赵北魏、北齐时所修的长城)相连,它们又东与坐落于太行山脉的雁门关,西和吕梁山脉的偏关相接,真可谓是“株连三关”。神池长城就在朔州到宁武镇的途中,因为是土长城所以型致还很完整,长城就在公路两侧,有体能可以进行一次完美的徒步,而且因为年久,也可以看到有人行走的小路 但有些地段有深沟还是有一定的危险。

宁武关位于长城外三关中央,东北连恒山,南依云中山,西北靠管涔山,西南接芦芽山,真真正正是被大山环抱的军事要冲。是昔日“北屏大同 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重镇。据史料记载,宁武关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建成,为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城中的鼓楼是宁武关代表性建筑。周围烽火台峙立,很有些气势。李自成为东进北京,曾在宁武关与明军进行了一场争夺战,史称“宁武关之战”,击败镇守雁门关的三关总兵周遇吉。如今在宁武恢河东岸,仍有砖石所筑的周遇吉之墓。传说宁武由凤凰所变,故有“凤凰城”之称,遇敌侵犯可神奇地飞走。细看城池确实犹如凤凰,城北华盖山护城墩酷似凤首,东西延伸的两堡俨然凤翅,南城之迎薰楼,正如高翘的凤尾。

从宁武经旧广武去往雁门关。旧广武古堡保存较为完好大约十米高的城墙比较完整连接着东、南,西三座城门,古堡内现在仍有一百多户人家。距古堡一公里有一片汉墓群,是中国古长城最大的墓葬群之一,在墓葬群的背后就是雁门关长城了。雁门关自秦朝起到北宋辽金,一直是防范北方的重要关隘,直到元朝才遭废弃。雁门关因杨家将的故事早已变得家喻户晓,但能保存至今的城楼却已寥寥但仍能见到关城的东门和西门各有额匾书刻“天险”和“地利”。

当年宁武县,代县一带的人们走西口,北上要从恒山山区经过,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雁门关。雁门关距代县城西北约二十公里,恒山连绵,蜿蜒于山p的内长城,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雁门长城也自元朝以后不再修葺,但五百年后的雁门长城,虽然城墙已成断壁残垣,烽火台仍旧保存得比较完整。而走西口的队伍来到这处荒山野地之处时,大概正是靠着这些烽火台的庇护,熬过一个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可以说,明清之时,这些曾在元代被弃的烽火台又为走西口的人们重新发挥了别样的作用。

在雁门关停留一天,仔细地感受古关口曾经的铁马金戈与如今的寂寞萧瑟。第二天南行去往太原,或返回大同。

户外探险提示:

1 全程线路较长,有些路段当地不通车或是交通不便捷,建议采取自驾车+徒步或是自助旅行+徒步的方式,在一些古长城分段进行徒步,物资和装备也要携带齐全。

2 雁门关门票35元,人多的话,可以试着讲个价。其余各点没有门票。

3 这条路线上朔州是一个较大的城市,可以作为中途休整和补充物资的地方。堡子湾乡的招待所环境不错,也配有餐厅,比较方便,沿途当地老乡家也可以住宿,但很少有针对旅行者的客栈。

第3篇:有关长城的传说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 保护 传承

一、前言

近年来,有关长城主体及文化的开发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有识之士的重视,并作出了相关的开发与保护措施。但是,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沿长城民俗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却一直没能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导致长城周边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民间艺术已近消亡,许多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传承,几乎已到灭绝边缘。本文以秦皇岛沿长城民俗文化现状为例做了相关调查,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希望对长城及长城文化的保护有所帮助。

二、秦皇岛沿长城民俗文化现状

浩浩大海,巍巍雄关,几百年来,秦皇岛地区作为中原地区与东北的政治、经济交往要塞,汇集了满、汉、回、等多个民族和多种民俗与文化,它们与本土的民俗和文化互相融合,以长城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礼乐,戏剧曲艺等民俗文化。而如今,随着岁月的流逝和遗失,这些独特的长城民俗文化开始衰败、残缺、逐渐走向消亡。

1.沿长城古民居建筑及现状

山海关古城民居建筑以四合院为主,房屋一般依街道坐北朝南而建,以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口”字形。保存至今的约有100处左右,但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建筑讲究,大门上装有铜质门环,所有房屋建筑均为砖木结构,青砖到顶,起脊瓦房,青瓦(黑灰色)正反互扣,檐前装滴水。檐口椽头多有雕花或彩绘,门廊及窗扇有雕花。沿长城村落的民居建筑也沿袭了山海关民居的特点,多因地形而建,规模与建制有所变化,但依然保持了山海关古民居建筑的文化特点。

现如今,这些辉煌的建筑文化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因为得不到重视与保护,已经残缺不全,衰败不堪,尤其是沿长城村落的古民居建筑,几乎到了毁灭的边缘。只有抚宁县驻操营镇庄河村还残存一些明清时期的老建筑。我们也只能在颓塌的砖瓦和廊檐间斑驳的彩绘中想象曾经的辉煌文化。

2.沿长城民间工艺及现状

(1)满绣

沿长城民间工艺,首先要提“满绣”。“满绣”是满族民间刺绣,俗称“针绣”、“扎花”,最初主要流行于满族人聚居的广大农村。秦皇岛沿长城地区满绣由于吸收了江南刺绣文化而独具特色:以红、黄、蓝、白四色为主调,辅以各种彩色丝线,参照图案上下穿刺织绣纹样。“满绣”的主体颜色和满族八旗的颜色一致,绣品集满族人民的粗犷和汉文化的细腻于一体,内涵丰富。图案以花卉、芳草、鹤鹿、龙凤等吉祥图案为主,绣品包括服饰、日用品、喜庆节令等。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寓意深刻,表达着沿长城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曾被称为“皇族刺绣”,是长城民俗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现今,已经极少有人知道秦皇岛“满绣”及其所承载的文化,这个辉煌的“皇族”刺绣已几近消亡,我们也只能从史料中窥见它苍老而娇美的容颜。

(2)剪纸

秦皇岛沿长城剪纸艺术与众不同,他既不同于南方剪纸精美细腻的刻画,又不同于北方剪纸的粗犷有章法。它以简练的刀法,夸张的造型,流畅的线条为造型基础,一剪一纸,心随意转,剪到花成。或独幅,或对偶,或成辐射状。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古代戏剧,民间故事或以消灾辟邪为内容,饰以福、禄、寿、喜字花边。这个曾经妇孺皆能,遍布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的民俗艺术也已近失传。

(3)烧造和泥人

在长城文化中,烧造文化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先有烧造而后有长城。横山遗址的卷云纹加贝大圆瓦当,历经千载而依然铮铮铁骨的长城砖,王家大院老屋精美的屋檐,还有不可思议的捏泥人技艺,无不显示出烧造艺术的高超和精美。而这些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也和庄河的老宅一样,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丢弃。

3.沿长城节日习俗、婚俗礼乐与饮食文化的调查与现状

山海关其特殊的军事防御性质,使得沿长城地区属于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的文化、习俗与当地文化相互交融渗透,形成长城地区居民特有的民俗文化。无论是节日习俗,服饰饮食,还是婚丧嫁娶、礼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正月初八、十八、廿八家家户户走“顺星”,四月十八的姜女庙庙会,四月廿八的三清观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传统文化和风俗已渐渐消失,只残存在老人们的记忆中了。

这些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缺失与消亡,固然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存在,是因有其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存在。长城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一部分,沿长城民俗文化是长城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开发、保护和传承沿长城民俗文化是长城文化保护的一部分。

三、沿长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长城及长城文化的现状,最重要的不是开发,而是保护。在保护与抢救的前提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发掘,而不是进行营利目的破坏抢劫式的开发。

1.全民动员,确立保护和抢救民族文化遗产意识

长城及长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全民族的责任和使命。应该把这个观念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使民众从意识和行动中自觉地行使保护与传承的责任。如在中小学开展民俗文化课堂;政府扶植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恢复庙会等传统的民俗活动,边恢复,边发掘,把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与民俗保护与发掘联系起来,做到保护,发展。传承的共赢。

2.加强长城沿边老民居的保护与发掘

新的不一定就是好的。长城沿边老民居是长城历史的见证和记录,灰黑的青瓦,残破的断墙,斑驳的木门和古老的石鼓是长城文化的一部分,它记录着中国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融合,饱尝了历史浪潮的冲击和雨雪风霜的侵蚀,是我们祖先智慧、文化和精神的体现与传承。尊重与保护他们,是我们对祖先、对自己的尊重。失去的永远无法回来,对现存的古民居的抢救与保护,是我们当下刻不容缓的责任。山海关古城、庄河、界岭口那些残存的老房子,是祖先看着我们的眼睛。

3.以长城为主线,开发沿线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特色产品,生态景观,总体规划长城旅游文化

长城保护不是一个工程的概念,而是用工程的手段做人文的东西。同样,长城民俗文化的开发不能仅限于单纯的实际的现实经济效益,而重点在于她悠久的历史,沧桑感和丰富的美学文化底蕴,在现阶段,最重要的还是保护,只有尽最大可能的把这条巨龙保存下来,才有可能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沈朝阳.秦皇岛长城.方志出版社,2002.

[2]山海关历代关志旧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第4篇:有关长城的传说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具有新颖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它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新颖、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优化课堂结构,改革旧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它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思维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集成在一起,具备图、文、声并茂以至活动影象的功能。它在小语教学中的应用,重在坚持,贵在用得精当。如果使用恰到好处,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还能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起到省时、省力、增效的作用。

1.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饥忘食的地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五彩池》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五彩池的视频。“你从片中看到的五彩池是怎么样的?”随着我的提问,学生的眼里闪烁出兴奋的光彩,纷纷举手畅谈。“我看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五彩池。”“我看到了五彩池的形状各异。”“我看到了五彩池的水是五彩缤纷的”……声乐画同步的演示绘声绘色,仿佛把学生带到了美丽的五彩池边。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而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西门豹》一课时,为使学生领悟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巧妙方法,我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动画片,看着生动形象的动画,孩子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可见,在教学中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更快、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实现呈现方式的多样化

信息技术作为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它为教学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丰富的教学素材(教学案例、多媒体课件、练习题等),教师按自己的个性特征、教学习惯、教学特点灵活选择,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它们呈现出来,实现特色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感悟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打好基础。而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通过“预习、讲解、默读、朗读、查字典、小组讨论和总结”等环节实现的,这就把学生的视野仍然禁锢在课本这个唯一呈现的材料上,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多媒体计算机,拥有形、声、色多元素相融合的大量的教学信息,能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多维的阅读材料,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赏析,这样既能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又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受到更广泛的信息资源。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充分体现了《课标》如下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允许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专题性、探究性、综合性学习是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在《长城》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探究: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长城的资料?于是,有条件的学生就上网查询,通过网上阅读,他们搜集了许多有关长城的资料,不但有关于长城的故事、传说,还有关于长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并促使他们形成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

时代的发展决定了成功必须是相互合作的,群体合作的合作学习更是不可缺少的。如在《五彩池》一课结束时,我让学生为五彩池设计一个旅游广告,于是孩子们先在网上查阅了黄山的相关文字和图像资料,认真阅读后进行了交流,然后他们自己寻找合作伙伴结合成小组,开始了设计工作。由于小组每个成员的特长各不相同,有的擅长文字描述,有的热衷于图片设计,大家写的写,画的画,忙得不亦乐乎,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广告设计出来了,看着孩子们这些充满智慧和想象的广告设计,我感到这才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他们在合作中得到学习,在合作中得到提高。

4.可以化抽象为直观,为学生主动解决问题降低“坡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这就为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教师单纯用常规的教学手段难以向学生阐述清楚,采用远程教育资源提供的CAI动态图象演示,利用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建构”。从而将抽象问题直观化,轻松解决教学中重点和难点,化难为易,突破难点,为学生主动解决问题降低“坡度”,使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科利亚的木匣》时,学生对科利亚挖不出木匣的原因表现理解困难,我就利用该课提供的课件为学生进行了直观的演示,使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再如,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受教学手段的限制,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常常是表层化、抽象化的,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这种情况就可能大为改观。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妙和谐的音响,化抽象的语言为形象的图像,创设出最佳的情境,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理性的思考,从而达到对作品深层的理解与感悟。

第5篇:有关长城的传说范文

天津元宵节习俗元宵节,如论气氛,天津古文化街的庙会最浓,红灯笼、古幌子,“杨柳青”“泥人张”“崩豆张”,各种各样的传统商品、手艺、小吃及吆喝,让人回到过去。

天津古文化街位于老城东门外、海河三岔口地区,是集民俗、宗教、文化、商贸为一体的老街,也是全国唯一一家获得国家5A级景区的商街。商街入口,地面上铸有历代古钱币,街上有年代久远的玉皇阁、天后宫,天津民俗博物馆也藏身其中。

“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这样的说法流传至今。天后宫坐落在古文化街,由戏楼、幡杆、山门、牌楼、前殿、正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分列南北的钟鼓楼、张仙阁和配殿等建筑组成,错落有致,气势不凡。古文化街原称宫前大街,全长687米,现不仅保留了世界三大妈祖庙宇之一的天后宫,还整修了戏楼、玉皇阁,让游客深切感受到这里的古风古韵。游客在这里可观赏到龙灯舞、狮子舞、少林会、高跷、法鼓、旱船、地秧歌、武术、京戏、评剧、梆子等表演。

北口的楼匾题有“津门故里”与另一边的“沽上艺苑”对仗。入内,外檐的梁间,有以古代民间传说为题材的油漆彩画,构图生动。如南口集珍阁檐下枋间画,从最东的“桃园三结义”,接下去依次为“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凤仪亭吕布戏貂蝉”“三顾茅庐”“当阳拒曹”“甘露寺刘备招亲”“夜战马超”“截江夺斗”8幅。对面的梨园阁枋间也有8幅,画的是“张生惊艳”“张生普救寺借厢”“墙角遥见”“崔莺莺夜听琴”“张生跳墙”“书斋相

会”“拷打红娘”“长亭送别”。除彩绘故事画外,还有砖、木雕刻装饰。

天津最著名的十大景观为:天塔旋云、黄崖关长城、盘山、独乐寺、大沽口炮台、海河公园、古文化街、南市食品街和旅馆街、水上公园、中环线。

除闻名的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桂发祥麻花老“三绝”食品外,1998年“猫不闻”饺子又被评为天津第四“绝”;还有张记果仁、曹记驴肉、大福来锅巴菜、石头门坎素包子、芝兰斋糕干以及贴饽饽熬小鱼等。天津菜包括汉民菜、清真菜、素菜三部分,口味以咸鲜、清淡为主。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溜病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最好过六座桥,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溜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

元宵节传说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元宵节简介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