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虎、熊”等13个生字和牛字旁1个偏旁;会写“要、连、百”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画、角色体验读好对话,读出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借助插图读懂文章,了解通知的要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识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通知时要把具体的时间、地点等几个要素说清楚。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导质疑
今天,我们来讲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茂盛的树木,盛开的鲜花,到处充满了动物们的欢笑声。想知道这个地方叫什么吗?那就是动物王国。(板书课题,随机讲解“物”字)动物王国要准备做什么事呢?(板书“开会”)开大会前又要做哪些准备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之间相互检查自读情况。
2.看,生字娃娃等着和我们交朋友,请自己读一读。
(1)学生自己拼读。
(2)指名读、齐读、小老师领读。
(3)你觉得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
翘舌音:注、舌、准
后鼻音:熊、通;边音:脸
(4)在字形上,你记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加笔画:白+一=百古+=舌
加偏旁:车+辶=连不+辶=还占+灬=点
(5)
给生字组个词。看谁最先和生字娃娃成为好朋友,一见面就能认出来。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共有18个自然段)
2.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参加大会的动物。
3.自由讨论:(1)狗熊一共通知了几次?
(2)哪几个动物帮助了狗熊?它们分别说了哪些信息?
4.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发言)
(1)课件展示:
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通知人:通知时间:
(2)
教师引导学生填写内容。2.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谁)让(谁)通知大家。
四、快乐学习生字“要”“连”“还”
1.出示生字,观察生字,交流。
2.教师范写讲解,学生口述。(“要”字中的横画要长,要写平;“连、还”是半包围结构,走之旁是三笔)
3.生字组词游戏。
4.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学生认读。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并组词。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第1~6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1~6自然段。
(1)读第1自然段:老虎让狗熊通知大家开会,狗熊是怎么说的?
①课件出示句子: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
②你们来说一说,动物王国的大会开得起来吗?为什么?(学生互相讨论)
(2)读第2~4自然段:狐狸为什么说大会开不起来?
①课件出示句子:因为你没告诉大家,大会在哪一天开,是今天,还是明天,还是……
②你们说狐狸说得对吗?(学生自由回答)
(3)读第5、6自然段:听了狐狸的话,狗熊是怎么做的?老虎是怎么说的?
①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②师生讨论:这次动物王国的大会开得起来吗?要怎样说,大会才能开得起来?
2.
让学生戴头饰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老虎、狗熊、狐狸),分角色朗读第1~6自然段。
三、自主学习,理解感悟
将学生进行分组,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向导。
1.小组合作读通课文。
(1)在小组长带领下读课文。(按第7~12自然段,第13~16自然段,第17~18自然段分组朗读)
(2)分角色朗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每一自然段都讲了什么内容。(第7~12自然段对应第二次“通知”;第13~16自然段对应第三次“通知”;第17~18自然段对应第四次“通知”。)
2.思考讨论。
(1)思考:狗熊的每次通知都说清楚了吗?都有谁来指出狗熊说得不明白的地方?
(2)讨论:要怎样才能把通知说清楚?
(3)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通知人、通知时间)
四、总结全文,学习通知
同学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懂得了什么?(把时间、地点说清楚很重要)同学们说得很对。下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一则通知,说说你们从通知里得到了哪些信息。
1.课件出示课后练习第2题。
2.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通知人:通知时间:
五、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百、舌、点”。
2.学习牛字旁。“牛”字作偏旁时,第三笔“横”改成“提”。
3.观察要求会写的字,说说在写字时该注意什么。
4.指名汇报,结合汇报强调:
“百”是独体字,要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点、舌”是上下结构,“点”字中的四点底要打开,间隔一致。
5.学生描红、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6.展示学生作业,评议。
六、指导读出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
1.什么叫祈使句?(要求、请求或命令、劝告、叮嘱、建议别人做或不做一件事,句末一般用感叹号。)
示例:请等我一会儿!
2.指导学生画出文中的祈使句和问句。
问句出现2次:“为什么?”狗熊问。
狗熊捶捶自己的脑袋,说:“我怎么没问清楚呢?”于是又去问老虎。
祈使句:主要集中在狗熊四次通知和老虎说的话中。
3.指导朗读。
(1)狗熊两次问“为什么”。第一问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出疑问、思考的语气。第二问可结合狗熊的动作,对照插图,读出自责的语气。
(2)四次通知的语气一次比一次强烈。句中“注意、都、准时”这些词语表示强调,要读重音。
4.师范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练习读疑问句和祈使句。
5.教师请学生上台表演,分角色朗读并加上适当的肢体动作。
[教学板书]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老虎—狗熊狐狸:哪一天开
大灰狼:几点钟开
梅花鹿:哪儿开时间、地点
教材分析:
《古利和古拉》这一绘本故事是日本作家中川李枝子的作品。田鼠古利和古拉善善良可爱、无忧无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做好吃的 吃好吃的”,他们们在森林里烤蛋糕,和朋友们一起分享,那热闹欢快的场面迷住了无数小读者。这个故事充满了孩童的真趣趣,简单的快乐中洋溢着家庭的温暖,蕴涵着对生活的热爱。清新宁静的乡野气息,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还有古利和古拉所吟唱的动人歌谣,都成为代代读者心中永恒的记忆与感动。 学情分析:
低年级小朋友最喜欢阅读图文结合、通俗易懂的绘本读物。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快乐,但学生缺少观察和想象的能力锻炼,所以有时阅读绘本的收获有限。所以,本节课特设计了鼓励学生观察画面,猜想故事发展的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更大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1.学生图文结合获取信息,在初步读懂图文信息后,大胆猜想故事情节,发展想象力。
2.学生通过打节奏、分角色等形式朗读古利和古拉的对话,能够说出人物之间关系是亲密、和谐的。
3.学生画一画,写一写,感受想象的美妙,体验自己创编绘本的乐趣。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猜想情节。 教学难点:画一画,写一写,创编绘本
教学过程:
一、观察封面,引发兴趣 1.出示封面。
2.观察封面,猜一猜:谁是古利?谁是古拉?并说清理由 继续观察封面,再猜:古利和古拉要去什么地方,做什么? 3.师小结
【设计意图:低年级阅读绘本从封面开始。引导学生观察封面, 关注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二、走进故事,图文结合,展开猜想,练习表达 (-)猜想 情节一:发现鸡蛋
1.田鼠古利和古拉提着篮子来到树林里。他们一边走一边唱。出示歌谣,生自由读歌谣,师范读歌谣谣(快节奏,打节拍),学生齐读歌谣。
2古利和古拉来到树林里会捡到什么呢?指生猜。出示图片,认识橡子和栗子。指导朗读,读好对话。
3.师继续讲故事:他们一边说着一边走,忽然……哎呀,路中间有个好大好大的什么呢?学生猜想
4.出示图画,揭晓答案。出示古利和古拉商量的对话,学生分角色读一读。 情节二:运鸡蛋
1.出示图画和文字:学生观察图画,读读文字,看看古利和和古拉都想了什么办法把鸡蛋弄回去?想一想,还能有什么办法? 2.师叙述故事,揭晓办法。
【设计意图:1.主要运用猜想策略,一猜“捡些什么”,二猜“好大好大的什么”,三猜“用了什么办法把鸡蛋弄回去”,既推动了故事的讲述,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2.捕捉古利和古拉的对话描写,引导学生感受它们之间的轻松有爱的关系,为后面的创编写话做铺垫。】 (二)表达 情节三:做蛋糕
1.师讲述故事,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它们是怎么分工合作的? 说话训练:古力和古拉一边做,一边说什么 2.师继续讲故事,分角色合作再读歌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教师讲述为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一些小细节,在对话练读的基础上进行说话练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和言语表达能力。】 (三)观察细节 情节四:吃蛋糕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都来了哪些小动物?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师小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侧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到发现、寻找的乐趣,这与绘本传递出的轻松愉悦有爱的氛围相契合。】 三、创编绘本
1.猜猜看,古利和古拉用蛋壳做了什么?生说,师适时板画。 2.创设情境:古拉和古利又会说些什么?指生说一说。 3.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创编绘本。 4.全班交流。 5.师小结。
【设计意图: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高高在上的故事。创意读写,正是引导学生去创作那个高高在上的单单属于孩子自己的故事,同时深化学生的想象力。】 四、推荐阅读
[关键词]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小学语文;古代哲理诗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12册,笔者发现古诗词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占据一定的比重———58首古诗,其中哲理诗约占13首,这些人生哲理的探究,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1]这样的观点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因此对于哲理诗的学习,学生要发挥自主发现的魅力,使学习的成果最大化。在这里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哲理诗的教学思路。
一、古代哲理诗教学思路之一:反复诵读、加深体会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地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对所学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是读的学科”,不论时代如何变更,教学方法如何层出不穷,“读”仍然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方法。对于内涵丰富的哲理诗,熟练的朗读有利于对意义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反复诵读,以求烂熟于心。总体而言,可以从三方面做到熟读而诵。
(一)扫除字词障碍,贯通朗读语气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短小精辟的古诗时,首先需要在不熟悉的词汇上标注拼音,认识每一个词的读音。如在《春雪》(二年级下册)[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根据“四声”读音“hǎoyǔzhīshíjié,dāngchūnnǎifāshēng。suífēngqiánrùyè,rùnwùxìwúshēng。”根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的划分,学生可以先知道此诗“平声”有7个字,“上声”有5个字,“去声”有3个字,“入声”有5个字。如在《登鹳雀楼》(二年级上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四声”读音“báirìyīshānjìn,huánɡhérùhǎiliú。yùqióngqiānlǐmù,ɡènɡshànɡyīcénɡlóu”,学生可以在标音的基础上了解此诗“平声”有4个字,“上声”有7个字“,去声”有2个字“,入声”有7个字。这样熟悉字词做初步的信息加工后整体诵读,容易达到流畅自然。
(二)分清诗词层次,注意反复吟诵
诗歌的阅读中,不仅要有声调美,还要有节奏美。在诗歌的层次划分中,五言有“二二一”节奏,也有“二一二”节奏,以王安石的《梅花》(二年级下册)为例,便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以《春雪》(二年级下册)而言,便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七言有“二二三”也有“二二二一”节奏。郑燮的《竹石》(三年级上册)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熟知了诗歌的节奏韵律后,教师可以采取带头有感情朗读的方式传递诗歌的主观情感,使学生在个人默读以及全班齐读的时候,抑扬顿挫,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音律美,还可以体会诗歌意境美和形象美,能更好地“品诗明理”。
(三)掌握平仄知识,加强诵读效果
平仄的读法是基于“四声”的划分产生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诗歌中“平声”为平,“上声、去声、入声”均为仄。而平仄的构成能体现诗歌的格律美。以《登鹳雀楼》(二年级上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为例,它的平仄划分为“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根据“平”长“仄”短,句末的“平”读音适当拉长的原则,读出韵味,使哲理诗意蕴更深,体现了建构主义者倡导的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作用。
二、古代哲理诗教学思路之二:合作探究,稳步提升
建构主义者认为,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应注重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开展交流与讨论。杜威曾明确提出反对传统教育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书本知识、教学过程与学生经验脱离的教学模式,要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自主的发现。[3]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的过程。[4]这是建构主义传达出来的学习观。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探究法进行了归类:
(一)师生问答,交流探讨
问答法即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见解和认识,以获得新知识,巩固原有知识的方法。它可分为启发式问答和再现式问答。启发式问答常用于传授新知识,启发学生运用现有知识,联系思考,回答问题,教师补充答案。再现式问答常用于巩固旧知识。通过问答,使学生再现学过的知识,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这两种问答都是通过对于新旧知识间的某种联系,获得知识的过程。以《观书有感》(六年级下册)为例,诗的三四句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可以一步步提问:师:“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èi”,第四声,作什么意思?生:“(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师“:如果没有活水源源不断流进方塘,方塘会怎样?”生:“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水还会被污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诗人更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师“:可见,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初次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学生一步步靠近哲理,起到引导的作用(即启发式的问答),为之后哲理的阐述和巩固(再现式回答)埋下伏笔。
(二)小组交流,深化感悟
小组讨论法是将一组人选集中在一起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优点在于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氛围。联系上面的《观书有感》,老师可以提出疑问供学生讨论:“朱熹说:‘读书须有疑,方有长进。’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经过探讨,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做相应的提示:“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使池塘清澈。不断地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使人__________。”在不断的探讨中,学生得出“更加聪明”的结论。最后老师可以总结一下观点:作者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含在诗中,把美丽的方塘风光和读书感想融合在一起:“当今世界,不断发展变化,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滞不前,不继续学习,也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这正是朱熹的高明之处。在大家不断讨论中,意义建构更加深入,学生的认知记忆也会更加深刻,有利于哲理的掌握。
(三)同桌讨论,资源共享
同桌讨论法顾名思义就是和同桌进行问题的探讨,一般是针对一些小问题。同桌之间的沟通有利于自我回答的完善,这样的讨论方式高效,便捷,更有利于课堂讨论的组织和管理。以《梅花》(二年级下册)而言,让同桌两人讨论,从“墙角”、“凌寒”、“独自”中体会梅花的特点。“墙角”二字点明地点,“数枝梅”写出它的“形”;“凌寒”二字交代梅花开放的时间;“独自”二字指明其他的花木都没有开放,突出了春梅不怕寒冷,于冰雪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写的是梅花的“神”,从而告诉我们要像梅花一样,拥有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合作探究的出现,在相互协作,不断深入的基础上对于哲理诗进行完整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哲理诗的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意蕴。
三、古代哲理诗教学思路之三:情境教学,体验感悟
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师应当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和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学的知识意义。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得到一定发展的教学方法[5]。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对于情境的联想、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力的源泉。”[6]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领略我国灿烂悠久文化神韵。这一层也是哲理诗学习的较高目的所在,前两层都在为其做铺垫。
(一)直观手段的描述
直观手段的描述情境包括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以及表演体会情境。这些直观情境的出现有利于学生理解哲理诗的内涵,从而挖掘它的哲理。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的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只有最直观的接触和感受才会使抽象的诗词变成形象的感知,使学生对于哲理的阐述更能了然于心。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通过实物的演示、图画再现(PPT、投影幻灯)、音乐渲染等方式增强学生对于哲理诗的理解。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以郑燮的《竹石》(三年级上册)而言,它是一首题画诗,教师可以先把诗人的《竹石图》放映出来并配上古琴乐,让学生先感知图画,描述一下画中的竹子给人的感觉,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意。教师也可以将现实的竹子融入课堂,先让学生感受一下竹子的顽强,从而知道人的品格就应该像竹子的意志一样,坚强不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借助生活展现、表演体会等方法,理解诗歌的内涵。以《锄禾》(一年级下册)而言,农作的艰辛,粮食的宝贵都是需要学生们深刻体会的。如果单纯从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可以使学生扮演角色,让他们在讲台上表演自己想象中的农民劳作的场景,给他们播放一些视频教案,看看现实中的农民伯伯是怎样劳作的,这样,他们更能体会哲理内涵。当然,感悟若是能在实践中产生就更好了,无锡安镇小学的校本课程就是稻草节,学生们在长达一个月的自我劳动中不断认识、成长,最终了解到原来从地里的庄稼到能够食用的大米是经过了这么长久的过程,使学生有深刻的印象,珍惜粮食的观念也更加深刻。哲理价值来源于生活,充满了现实的价值。
(二)语言描述情境
教师的语言描述会提高学生的感知效应,情境会更加的鲜明。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着,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的建构,会使学生的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更好地激起感情,明理识趣。以《锄禾》(一年级下册)而言,教师可以在直观的感受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引导学生:“这位农民为什么站在田里?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假如此时你身处于插画中,你会有什么感觉?”“你们一直生活在温室中,衣食无忧,能够体会农民伯伯劳作的辛苦吗?”“当你们看到这样的情境后有什么想法?”低年级学生大都比较喜欢写想象出来的内容,教师可适当地提示、引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在写话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与古人对话的乐趣。一位小朋友有如下的感慨:“生活中,有许多人不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把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浪费了,假如这让农民伯伯看见了那该多伤心啊!我以后再也不会浪费食物了。”可见学生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理解了这首诗中的哲理。情境教学就是将直观的感知与语言的描述相结合,不断深层挖掘诗意以求达到理解哲理。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鉴赏哲理诗时,读者在原作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又可以赋予诗以新的哲理。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说“: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哲理诗便是这样,虽然内涵丰富,但是学生们要想深刻的理解其哲学内涵也是不现实的,应找到最好的立意。哲理诗不仅适合儿童阅读也适合成人品鉴。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2.
[3]李莉.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学园,2014(11).
[4]杜晓辉.浅谈探究式语文教学[J].神州(下旬刊),2012(3)
[5]米俊魁.情境教学法理论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0(3).
下面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看电视》中的教学片段为例:
师:(初读课文后)读课文时有没有遇到难题?看看谁是今天的问题专家?
生:我想知道“奇妙”是什么意思?
师:(板书:奇妙)谁来说说?
生:我知道!我可以用分解法来解释,“奇”就是奇怪的意思,“妙”是美妙的意思。也就是“奇怪美妙”的意思。
(场面有点乱,几种意见相持不下。)
师:大家讨论得这么热烈,说明这个问题提得不错!大家找找“奇妙”躲在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读一读。
生:在第一节。(生读句子)
生:在最后一节也有。(生读句子)
师:谁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这个词提一个问题?(课堂一下子安静下来)
生:为什么说“我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妙”?
生:为什么课文的前面说“我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妙”,课文的最后一节还要说“我家看电视,可真有些奇妙”?
生:为什么前面的“奇妙”后面用的是横线,最后一节的“奇妙”后面用的是感叹号?
师:(板书:――)这个符号不叫横线,叫“破折号”。
生:什么叫“破折号”?有什么用啊?
师:这些问题都提得很好,你们能通过读课文自己解决吗?
生:老师,我还想提问题。
师:好,你问吧。
生:什么是“咿咿呀呀的”?
(许多学生都笑出声来,还说:“这都不懂啊?”该生脸都红了。)
师:你们别笑,能提出问题就说明他认真读书,认真思考过。我想他肯定没听过京剧,谁来帮帮他?
生:“咿咿呀呀”就是这样。(学唱京剧,全班哄堂大笑。)
师:学得真像,懂得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真棒!
生:“精彩”是什么意思?
生:爸爸明明是足球迷,为什么要把精彩的足球赛关掉?
师:(板书:精彩)非常好,你问到关键处了,待会儿读到这一段时,大家可要认真思考。
生:“打盹”是什么意思?
生:(生笑)这有什么难的!我知道,就是“打瞌睡”嘛!
师:谢谢你帮他,不过,可别笑他,学问学问,不懂就问嘛!
生:那么,“打盹”和“睡觉”不是重复吗?能不能只说“我和爸爸都在睡觉”或“我和爸爸都在打盹”呢?
师:好问题!(师笑着看了看刚才回答问题的男生)你还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吗?
生:(搔了搔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师:那好,我们读课文的时候再解决,还有问题吗?
生:“啥时”是什么意思?
生:奶奶为什么不看电视,只看我们?
生:“直叫”是什么意思?
生:“快射门”后面为什么用感叹号?
生:我觉得“好球,好球”,后面也可以用感叹号,为什么课文用的是“逗号”?
生:“我们家每个人心里装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不说你也知道?”我就不知道呀。
……
思考与分析:
从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思维极为活跃,课堂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天地。究其原因,便是教师深层地关注了学生敢于突破预设的教案,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后而产生的积极学习效应。“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它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教学有预设的一面,也有生成的一面。在生成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他们可能产生灵感,发挥出创造性。课堂中的精彩往往缘自生成,生成意味着:
一、“师教生学”向“共生互学”转变
传统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灌输过程;而新课程理念则强调,师生之间是对话与沟通的关系,双方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案例中,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以一个“平等者中的首席”身份,充分运用对话策略,促进学生读书、思考、体验、交流。
二、“传授知识”向“促进学习”转变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前提
对话式教学与长期以来形成的灌输式教学的最大差异是:后者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学生是听懂的,而不是自己读懂的;对话式教学则强调知识的自我建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实践活动。
因此,教学对话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交流,而是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而不是“一言堂”,学生随声应和。师生间的对话是民主、平等的。由此看来,对话教学的前提是教师真正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从思想的源头彻底扭转,以一个全新的姿态投入到具体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好伙伴。在这种民主、平等、互动的格局中,学生的心灵自由、个性张扬,最终创造力得到释放。
二、处理好对话关系是关键
在阅读教学中,对话关系有三种:第一种是师生或者同学之间的对话,第二种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第三种是师生与教材编写者之间的对话。其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呼唤学生的阅读实践,呼唤生本之间的充分交流与对话。学生只有先行与文本进行对话,获得独特的体验、发现后,再和老师或同学对话,这样的对话才有质量和意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巨大的空间,让学生圈点批注、静思默想,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多元解读,与文本直接“对话”。让学生通过文字思维得到细化和沉淀。
三、提高对话策略是抓手
(一)调动积极性,激发对话欲望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有以下做法。
1.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进行有效对话,首先教师要善于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对话环境,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进行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相互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鼓励学生“敢说,大声说,人人说”。
如在《走进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学中,我就在课堂教学上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我首先运用多媒体播放师生看书的场景,同时和学生交流读书的心得和体会。亲切的交流加上音乐的渲染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民主和谐的氛围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为后文的教学铺好路,所以在本节课的对话中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这‘火药’就是兴趣。”但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利用多媒体是其中的一种。
如在《走进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学中,我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等将学生带入水浒传的年代里,感受书中描绘的水浒英雄的豪气和水泊梁山的兴盛与衰败。在交流指导的过程中,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得到冲击,兴趣得到有效调动,充分实现了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有效对话。
(二)注意质疑问难,提高对话质量
首先,教师要预留适合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走进文本,使学生有话可说。要在一定程度上唤醒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以充分品读、欣赏、感悟的过程,引起学生的注意和紧张,使学生处于探究的亢奋状态,让学生自主地与文本的的思想内涵碰撞出情感的涟漪,进而领悟到文本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最终达到读书的最高境界。
其次,进行有效对话,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质疑。问题是理解的开始,学生只有从课堂中提出问题,才能实现真正的交流,构成对话。“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这话是千真万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能发现和提出问题,说明他的思维是广阔的、灵活的,并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才会兴趣盎然,在质疑过程中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前进,有所创新。
例如,在教学《蓝色的树叶》一文时,在初读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观看视频,欣赏树叶的不同颜色,以帮助学生调取已有的生活感知经验,然后让学生读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读了题目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季节树叶会变成蓝色的呢?”“老师,大自然根本没有蓝色的树叶,题目弄错了。”……这些问题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做了很好的铺垫。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读文,读文,再读文就水到渠成了。
(三)捕捉增长点,生成有效对话
教师要促进对话深入,就应该善于捕捉课堂教学的增长点。利用课堂上生成的教育资源、引领学生与教师、文本对话。有经验、课堂机智高,驾驭能力强的教师绝不会按部就班,更不会急于完成教案要一个个步骤,眼里、脑中只有教案,耳朵里没有学生的发言。
例如,在执教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这一课时,理解感悟乌鸦是怎么喝到水这一片断时,我安排了一位学生上台演示,让下面的学生认真观察,并相机和学生对话:“为什么要一个个地放呢?说明了什么?渐渐地又说明了什么?”逐步引导学生通过演示体会乌鸦的好办法,感受到乌鸦的聪明。此时,课堂的呈现是活泼而灵动的,学生在对话中长知识、炼思维、育美感。
(四)鼓励创新,提升对话价值
1.自由练读课文中的词串。
2.检查学生自由练读情况:先后出示带拼音和去掉拼音的词串进行认读、正音,运用了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在检查认读的过程中还穿插提问:“台”字加偏旁是什么字,“梅”字偏旁是什么等。
3.分行教学课文中的词串,教学时通过出示与词串相关的配图、儿歌、视频、音频等课件辅助教学,同时针对每一行词串又设计了填空练习:
教夏天、台风、雷雨时设计的填空是: 夏天到了, 刮起了( ),下起了( )。
教桃子、梅子、西瓜时设计的填空是:夏姐姐给我们送来了一些好吃的( ),有酸酸的( ),甜甜的( )和( )。
教蝈蝈、青蛙、知了时设计的填空是:( )的蝈蝈在( )。( )的青蛙在( )。( )的知了在( )。
教葵花、茉莉、荷花时设计的填空是:金黄的( )向着太阳笑,雪白的( )散发出( ),粉红的( )上站立着小蜻蜓。
为上这节课,教师做了精心的准备,无论是课堂教学语言还是课件的制作,其教学思路总体上是清晰的,从课堂来看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但笔者听后总感觉这节课缺了点什么,方向上偏了点角度。缺什么?缺的是集中识字怎么看不到老师教学生写字。偏什么?偏的是集中识字需要这样的语用开发吗?
课后,笔者翻阅了老师们手头的教案参考书,发现书中的教案关于集中识字进行类似填空的“语用”开发比比皆是,又上网搜索,发现网上的许多教案也大同小异。如此看来,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关于集中识字到底应该怎么教,值得探讨。
一、集中识字要准确把握编者的意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部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1]。这句话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多出了“教科书编者”几个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集中识字采用的是韵语识字的编写方法,即围绕一定的主题编写,读来朗朗上口,如同一首元曲小令。教材主编张庆先生说:“韵语识字,从声音上说,和谐顺畅,读来上口,听来悦耳;从内容上说,连类而及,容易联想,容易记忆。教师在教学时,要在借助图帮助学生理解字(词)义的基础上,让他们熟读成诵。如果当成过去的‘看图学词学句’来教,就难以发挥韵语识字的优势了。”[2]教材常务编委钱锡铭先生也强调苏教版教材的集中识字,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认识几个字,而是创设了一幅幅生动的场景,努力让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愉快地识字,并且受到美的熏陶[3]。这就是编者的意图,十分明确。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并充分地将编者的意图体现出来。那么,以编者的意图来审视一下《识字5》的教学,教师显然没有准确把握编者的意图,而只是在初读时认读了词串,纠正了字音,没有让我们感受到词串语音上的和谐顺畅,上口悦耳,更不要说“熟读成诵”了。尽管教师提供了丰富的音频、视频等课件,这些课件的确也创设了“优美的意境”,但是教师的目的并不是用来识字而是为了完成自己关于“语用”的开发设计。
二、集中识字要突出识字的教学重点
集中识字的目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快更多地让学生认识和掌握更多的汉字,为今后的读写打下坚实的基础。苏教版教材为了进一步提高集中识字教学的效率,借鉴传统识字教学的方法采用韵文识字的编写方法。
通常大家认为识字教学要让学生达到“会读、会认、会写、会用”的“四会”要求,笔者以为还应该在“四会”的要求上增加“会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即达到“五会”的要求。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当围绕“五会”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活动,不能在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没有达成前就去忙“语用”、忙“审美”等等。以上《识字5》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认读并读准字音是达成识字教学目标的正确举措,但是直到下课教师也没有拿出专门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好好地书写汉字,而是迫不及待地出示教师精心设计的填空让学生进行“语用”训练。出发点好,但方法不当。
苏教版教材关于集中识字的编写理念提出“一专多能”的要求,“一专”在前,“多能”在后,这“一专”指的正是“识字”,做好了“识字”才能顾及其他,不可本末倒置、轻重不分。
三、集中识字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集中识字需要学生识记的生字比较多,识记的难度相对比较大,而低年级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主导,抽象思维不够发达,以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为辅。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能显著提高集中识字教学的效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是要先教学重要的内容,而不要在课前谈话、新课导入等环节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在《识字5》的教学中,教师运用自由读、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课堂观察看学生的积极性较高,效果也较好,可以说明问题。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节奏,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通过健脑操或者其他有趣的方式让学生适当休息后再继续教学。教学中要尽量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比如游戏、表演、竞赛、儿歌等多种方式方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识字5》的写字教学环节,教师就可以在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后让学生比赛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生字,这样就能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
四、集中识字要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的热爱
这一点是笔者要特别强调的。在《识字5》的教学中,教师教读生字的读音,认清汉字的字形,主要还是把这些字当作符号和工具来教的,这样教当然没有错但却是不够的。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是表音表义文字,可以说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故事和文化。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先生强调,不能仅把汉字看作人们用以交流思想的书面符号,汉字本身还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根,对一个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教识字不光是教给孩子一种工具,还要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实际教学中,教师一方面没有这个意识,另一个方面缺乏与文字学相关的背景知识,所以难以教出汉字背后的文化。
此外,前文已述苏教版的集中识字是韵文的编写体例,就像元曲小令,押韵而有节奏,体现了汉语特有的音韵美,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感悟。如在《识字5》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变换词串的顺序让词串不再押韵,引导学生阅读发现有什么不一样,自然就能很轻松地让学生发现押韵之美。
五、集中识字要适度开发“语用”
对教材进行“语用”开发,并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从《识字5》的教学可以看出教师的努力,但是《识字5》的“语用”开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把握好“度”,作为集中识字的重点在识字,不应把重点放在“语用”上,结果花了很多时间在“语用”上,而作为基本的识字要求没有得到落实;二是教师的“语用”开发多数仍然处于“认知”常识的低层面,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帮助不大。我们看教师设计的填空题,只有在蝈蝈、青蛙、知了三个词语时设计的 “( )的蝈蝈在( )。( )的青蛙在( )。( )的知了在( )。”是真正的“语用”,其他填的都是本次集中识字中学到的词语,这些词语都是名词属于常识类的,设计这样的“语用”题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并不会带来多少提升。
根据《识字5》的内容,笔者认为可以在学完全部词串之后,创设一个情境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运用而不需要像原教者那样“全面开花”。如:
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有( )的葵花,( )的茉莉,( )的荷花;
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有( )的桃子,( )的梅子,( )的西瓜;
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有( )的蝈蝈,( )的青蛙,( )的知了。
这样的设计既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又创设了诗的意境,既进行了“语用”的开发训练,又让学生获得启发、熏陶、感染和提升,一举多得。
集中识字教学不同于阅读课教学,因为理解认识不同,集中识字教学容易跑偏枯燥,也是不少教师感叹集中识字教学难教的原因所在。也正因如此,集中识字教学更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情景会话,是指老师通过语言交流、创设场景,使学习者理解知识、培养交际表达与知识应用能力等的一种教学方式。一般地,各个学科中都会有情景会话教学。通过语言情景引导学生做算式;物理课在讲到“超重、失重”的问题时,通常会以乘电梯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等。除课堂教学外,学生经常做的应用题、综合题等也与情景会话有关。在各学科中,情景会话教学有许多好处,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础学科,情景会话教学尤为重要。
一、情景会话教学的重要性
情景会话教学是有效课堂的重要途径。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特别是在高年级中,理论知识较多,教学方法单一,这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相应地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恰当地运用情景会话,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想象力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致
课堂教学中一味地教师讲学生听只会导致“满堂灌”。教师自认为知识点、重难点已经分析透彻,可是学生煎熬地度过45分钟,却一无所获。周而复始,学生学不好、考不好,对学习的兴趣也逐渐消失。但是,情景会话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说,学生的思路紧跟教师课堂教学的引导,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赞美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与能力。这样也就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喜欢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致。
(二)锻炼学生学习能力
在情景会话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模式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听是其次,学生主动说主动想才是最重要的。而说是写的基础,学生敢说敢想就为学生的写句子、写文章打基础。比如,在教学中讲到“全然不顾”一词时,前面的学生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而后面有一位学生特别活泼,上课也闲不住,打扰身边同学的学习。教师就可顺势造句“xx同学全然不顾同桌的心情,扰乱了课堂秩序,实在不好。”学生们听了哄堂大笑,立刻七嘴八舌造起句子来。教师让学生赶紧把各自的造句记下来,这样就既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了知识,也学会了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三)拓展学生想象力
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景会话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某个问题各抒己见。心理学研究表明,互动交往的一般心理过程是:收入信息――理解语音――分析信息――做出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讨论与互动展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且互动、合作与探究的方式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
二、情景会话的表现类型及实施策略
情景会话的形式在课堂上的表现丰富多样,主要可以从情景会话的交流主体和情景会话的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划分。
(一)会话的交流主体
课堂上情景会话的交流主体主要有教师和学生。由此,情景会话的类型也就可以分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生生之间的交流。
1.师生之间的会话
一节有效的课堂,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无论是理论知识的阐释还是所学知识的应用,都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地学习和运用。因此,师生之间的会话是有效课堂的必要条件。师生之间的会话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师问生答、生问师答。
所谓师问生答,就是教师根据课堂需要就某个部分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回答的过程。教师在进行师问生答的会话时,必须把握启发性、阶梯性的原则。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展开。并且教师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艺术性,既要做到前面的提问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又要能够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随机应变。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老师要启发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相结合,发散性地思考问题。
而生问师答,则是学生针对重点知识或疑难问题向教师询问,教师根据问题向学生进行解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问题不是教师设置的,而是学生根据学习需要随机提出的他们感兴趣或感到疑惑的问题,这要求教师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并且要对学生的提问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在教学初一年级的阅读课中讲到“结合文章理解‘月黑风高’的意思”时,xx同学脱口而出“乌漆麻黑”(方言),还未等老师说话,他立刻又问“老师,‘乌漆麻黑’怎么写啊?”此时,如果老师直接告诉他“你这样想不对,只能用书面语回答”,那么只会引起学生的反驳和不快。所以老师当时可先肯定他的问题再引导他思考:“xx同学,你思考得很好,很用心,但是呢,‘乌漆麻黑’是咱们这里的方言,咱们最好还是结合文章内容找出来吧,你肯定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的!”他听了立刻翻书找给老师看。
实施师生答的情景会话教学时,教师必须要遵循随机性、兴趣性、鼓励性的原则。首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其次,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最后,教师要从教材知识入手解决学生的问题。
2.生生之间的会话
学生之间的交流会话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现之一。在情景会话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分为两类:教师指导下的生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展开的讨论交流。
教师指导下的生生互动是指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在教师的有效调控下,学生摆脱“自我为战”的方式,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互相影响,互相推动的会话行为。
一次作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以《我的快乐》为题写作文。老师问,大家最快乐的事是做什么?学生大都说:“玩游戏。”老师随即问,都玩什么游戏?学生说:俄罗斯方块。老师接着问,这个游戏怎么玩?同学们都高举着手,抢着说自己的玩法。一时课堂里喧嚣不止。老师马上说,每个人把自己怎么玩的过程、感受写出来。课堂上又静静的,只听到唰唰的写字声。
通过让学生把经历的玩游戏过程,变成语言、变成文字,宣泄了情感,训练了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课堂的表达欲望,变被动作文为快乐交流。
从中可以看出,教师要使设计的教学情境有效,就要生活化、情景化、信息化。生生互动的话题必须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展开。这样才能更容易打开学生的思路,促进互动的深化。这种方式的展开离不开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究性的原则。
学生自主展开的讨论交流能够使学生更加放松地畅谈,更加主动地交流。由于学生的知识理论和生活经历有限,所以他们讨论的话题具有生活性和默契性。学生之间畅所欲言,讨论的内容是学生自身独特的发现。伴随着语言的交流和情感的交融,能够使学生之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实现对问题或原有知识的升华,因此,老师要多鼓励学生展开此类交流而非制止。
(二)会话的交流内容
现代教学观的教学目标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所以情景会话教学不仅是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服务的,而且也要兼顾行为规范和情感情绪。因此,情景会话教学从交流内容来看,其类型可分为以下三类:
1.教材知识
情景会话教学的内容在教材知识方面,主要围绕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教材本身的知识性进行的。知识技能的会话教学主要指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利用会话的形式,既重视知识自身的传授,又重视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知识技能的会话教学要求教师遵循知识性、准确性、严密性的原则。如讲授八年级下册苏教版语文专题《鸟》时,运用知识迁移,请学生谈谈自己或身边的哪些邻居、朋友有养小宠物的习惯,语言交流后再引导学生把交流内容形成作文。这样一堂普通的课文讲授课,就在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形成了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三者相结合的语文课了。
价值观与教材本身的情感性方面的情景会话教学更是普遍存在于课堂中,只是在很多时候容易被教师与学生忽视。以上文为例,可在教材分析及课堂交流中,谈及非法捕猎现象,唤起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树立保护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的理想等。只是树立正确的理想仍然不够,还要引导学生从教材知识走向小我发展,鼓励学生从我做起,关注身边的点滴小事。如水塘的候鸟等。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两方面的情景会话教学时要注重引导性、方向性、激励性和迁移性的原则。
2.行为规范
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管理是成功传授知识的基础。学生情景教学中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的实施,其背景在于学生坐姿不端正、学习习惯不良等。在这一情境中教师要严格遵守规范性、实践性的原则。而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课堂管理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一些教师都忽视了这一点。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有效的课堂管理和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在手段偏软、操作简单且不能因具体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法。xx教师在上七年级的课时一位同学在玩橡皮。教师走过去,用既威严又亲切的眼神看了一会儿这位同学,轻声问他:“你的橡皮可以借老师用一下吗?”然后老师拿起他的橡皮,在自己的教案上象征性地擦了两下才还给他。之后的语文课上他做小动作的次数就渐渐少了。
这虽然只是课堂上的一个小小的片段,但是很具有代表性,应该是每位教师都会遇到的题。针对这一问题,现提出两种较为可行的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在开学前制定行为规范,并且坚持严格执行,杜绝说一套做一套。其次,教师要关注课堂中的学生状态和课堂状态,从学生的细微表现之处抓起。既要引起学生对行为规范的认识,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3.情感情绪
任何行为都没有不携带情感、情绪的。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情绪能够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而消极不满的行为必定会给课堂及学生带来不良影响。有些学生带着不良情绪上课,背书背不会就摔书,做题做不好就叹气等这些现象很普遍。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适得其反,但这又是教师了解学生心理、化解学生消极怠慢的情绪的绝佳机会。班里有位学生平时上课很认真,可是那天的课上一直小问题不断,不是书掉在地上就是笔掉在地上,老师讲这一题他说那一题,总是不跟上老师的节奏。大家都做练习时,他却趴在那儿。老师询问他情况,他不满地说:“这么挤,叫我怎么坐啊。”原来是因为座位而影响了他的学习心情。老师就停止了讲课,要求每位同学都把自己的桌面收拾整齐。笔盒统一放在左上角,书本、试卷叠起来放。同时,要求坐姿端正,眼睛距离桌面一尺左右,腰挺直。这样一来,每个人桌面上都空出了大块儿位置。原本两个很胖的挤靠在一起的同学,一下子分开了,课堂秩序也恢复了平静。后来老师说,如果只要求他一个人,他在情绪中会急;而让全班同学一起做,他就没话说了。这也是对大家都进行听课坐姿教育的好机会。
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不稳定,常常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巧妙地帮助学生排解烦恼,稳定情绪。在这一方面,教师也必须遵循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心理发展规律,对各个阶段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情景教学手段,真正地做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有效地学习,让课堂有效地进行。
情景会话是目前教学倡导的核心。情景会话教学渗透到各个科目、各个环节,以多样的形式呈现在教学中。有效课堂离不开情景会话教学的灵活运用,也离不开每位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情景会话教学的价值之大,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一线教学挖掘与探究其策略,促进会话教学的深入发展,从而推动课堂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徐林祥.张中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池君英.新理念下实施“生生互动”策略的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