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家族国语范文

大家族国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家族国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大家族国语范文

盗传必究

案例1

在新学期第一次全园大会上,周园长向全体教职工宣布了新学期的各项工作重点,特别是向各班的保教人员强调指出,幼儿入园一个月左右,园领导就将对各班幼儿的常规习惯养成情况开展一次全面大检查,并将该常规工作检查的结果作为期末评选先进和发放奖金的依据。接着周园长反复强调了此次检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周园长的宣传和动员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了迎接一个月后的检查,教师们只要一有时间就带领幼儿练习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常规内容,为了让幼儿能熟练掌握“鞠躬问好”、“双手端水杯”、“轻收小椅子”、“按步骤洗手”等常规内容,有的老师会腾出大段时间,让幼儿专门练习这些常规要求。随着一个月的检查评比期限日益临近,有些班级的保教人员干脆进行“全天候”常规强化训练,无论是一日生活中的集体教育活动时间,还是游戏活动和户外活动时间,全部被老师们用来进行常规习惯养成强化训练。

一个月后的一天,周园长果然带着副园长和保教主任等人来到各班检查幼儿常规习惯了。周园长等人无论走到哪个班,幼儿们都非常安静而听话,搬动小椅子的时候也不会弄出一点儿声音。对于各班的表现,周园长等人非常满意。领导们离开后,老师和保育员都如释重负,都感叹一个月的紧张训练生活总算结束了。

此次常规工作检查以后,周园长和其他领导再也没有提出过常规工作检查的要求,老师们也不再向幼儿强调“双手端水杯”和“轻收小椅子”这类要求了。各个班级又回复了以往的样子。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你如何评价周园长的管理方式?

2.幼儿园常规检查工作应该怎么做?

答:

1.周园长管理方式的评价

合理之处:

养成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不仅可以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健康,而且也是幼儿园建立正常保教秩序的前提。同时,良好常规也是教师进行保教工作管理、提高保教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案例中周园长在开学伊始就强调各班常规工作的重要性,并贯彻执行幼儿园《常规工作检查制度》,对各班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其工作的重心与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不合理之处:

首先,没有正确把握常规工作检查的经常性的特点。周园长没有把握常规工作仅仅依靠一次检

查,是不能保证幼儿常规习惯的培养效果的。幼儿常规习惯培养工作具有日常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幼儿园的常规工作检查必须经常化、制度化。

其次,没有通过宣传、教育使教职工真正理解常规习惯培养工作的日常性和长期性特点。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要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逐渐去养成,不是通过临时性的强化机械训练来掌握。如果教师不加强日常的、长期的培养工作,这种短期强化训练的效果很快就会消失。

最后,没有引导保教人员掌握常规培养的正确方法。日常生活中的常规训练不是临时性的强化机械训练。在本案例中,周园长没有强调对幼儿进行一日生活环节中的常规习惯养成教育,当全园出现强化机械训练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时,周园长也没有加以制止,导致后来这种训练影响了幼儿园一日生活和幼儿游戏活动的正常开展。

2.幼儿园如何开展常规工作

①通过培训、考核、让保教人员熟记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常规要求。②引导保教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较高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幼儿树立起随时可以模仿的榜样。③可以组织保教人员寻找或者创编一些歌曲、儿歌或故事,借助文艺作品,帮助幼儿掌握常规要求。④可以引导保教人员创设一些游戏场景,让幼儿通过童趣化的游戏情境来学习和巩固常规要求。⑤可以组织保教人员展开讨论,哪些常规需要幼儿共同参与制定。

案例2

这是中央电视台曾播出的一则新闻。在西北某市,原有一所集体办的幼儿园,现在被某中年男子承包,该男子为幼儿园的园长兼校车司机。为了吸引更多偏远地区的幼儿入园,这个幼儿园采取了用校车接送一些家住得较远的幼儿入园和离园的措施。每天接送幼儿时,除了这名兼任园长的中年男子负责开车之外,车上还有一名专门负责接送幼儿的教师。

发生惨剧的这天早上,一名3岁的幼儿像往常一样被幼儿园的校车接走了,这名幼儿就坐在校车的副驾驶的位置上,除了这名幼儿,车上还有其他多名幼儿。到幼儿园后,其他孩子都下了车,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名3岁幼儿没有下车,司机和老师都没有发现。

在此后的一天时间里,该幼儿园没有人再去看看校车,当班的老师也没有向司机询问这名幼儿为什么没有来园,也没有任何人给该幼儿家长打个电话沟通一下情况。直到下午离园用车时,这位园长才打开校车的门,发现这名幼儿已经窒息身亡了。

面对这样一个鲜活的小生命就这样突然消逝的悲惨现实,痛苦万分的孩子母亲质疑道,在孩子被锁在校车上的7个小时里,孩子把脑门都撞得青紫了,为什么没有人听到?为什么没有人问一下家长,孩子是否来幼儿园了?如果有某个人曾经这样做了的话,这样的惨剧就不会发生。

实际上,这一案例绝不是个案。近年来,从各种新闻报道中,可以屡屡看到由于校车管理不善而导致的类似意外事故,有的幼儿因为校车交通事故而丧生,有的幼儿因为校车接送教师的疏忽而

失,有的校车因为超载而失控掉入河里,造成十多个幼儿丧生……这些惨痛的意外事故时刻警醒着有关部门和幼儿园的管理者,为了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必须加强对校车的管理。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这次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在这次事故中,幼儿园的管理漏洞在哪里?

2.幼儿园应该如何做好校车管理工作?

答:

1.事故原因及幼儿园管理漏洞分析

从表面上看,这起惨剧是由于两位教师的失察和失职造成的,但是深究教师失察和失职背后的原因,则是因为该幼儿园在校车管理上的混乱不堪,没有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关校车管理制度,或者没有认真遵照和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造成的。这样的事故出现尽管偶然,其实也是必然。

该幼儿园的管理漏洞有以下两方面:

①该幼儿园负责接送的教师在幼儿下车时,既没有清点幼儿上下车的人数是否相符,也没有检查一下车内是否还有幼儿由于睡着了或其他原因没有下车。这就导致了这名3岁的幼儿即使坐在副驾驶位置这个很显眼的地方,也仍然没有被老师发现,结果造成了该幼儿被锁在车里,为幼儿最终遇难埋下了祸根。

②该幼儿所在班级的教师没有切实履行注意和询问的义务,当这名固定由校车接送的幼儿没有来园时,当班教师既没有向负责接送的教师询问一下该幼儿为何没有到班级的原因,也没有与家长沟通一下情况,结果导致幼儿被锁在车里7个小时而无人发现并最终死亡的惨剧发生。

2.如何做好校车管理工作

①建立起完善、周密而具有操作性的校车管理制度,将其作为一项全园性的制度加以落实。

在这项制度中,应明确相关各方人员的权利、责任与义务,相关人员包括园长、后勤园长、负责接送的教师,驾驶员,幼儿家长和各班级的教师等。

②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基础上,幼儿园可把这一规章制度印刷成册,发给幼儿家长和幼儿园的相关人员,加大对该规章制度的宣传和落实力度,避免其成为一纸空文。

③应落实校车接送的细化操作环节,尤其要抓好幼儿上车、乘车中途和下车这三个环节的细化管理,督促各方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

④在幼儿上车的环节,幼儿园应仔细考虑等候时间、排队方式等细节问题的操作程序。如负责接送的教师是否需要提前来到站点,以接待那些陆续来到站点乘车的幼儿?如果乘车的幼儿较多,是否需要按照班级或小、中、大三个年龄班进行排队等候?

⑤在幼儿下车的环节,幼儿园同样应仔细考虑幼儿下车顺序、教师如何与家长交接等细节问题的操作程序。比如当早晨幼儿乘车到达幼儿园时,两名负责接送的教师要分别站在车上和车下,引

导幼儿按照上车的顺序依次下车,清点、核对幼儿人数后,再将幼儿分别交给全园各班教师。在离园乘车回家的时候,用同样的方式交给家长。如果有的幼儿暂时没有人接,教师要将幼儿带在自己的身边等候,直到站点上所有的幼儿离开后,教师方可离开。如果有的家长需要与教师沟通一下情况,教师要先说“麻烦您先等我一下”,等待其他幼儿都交给家长后,再与这名家长沟通。

⑥幼儿园还可以将校车管理制度与奖惩制度结合起来,切实鼓励那些富有爱心、细致周到、用心负责的接送教师和驾驶员,从而提高校车接送质量和安全指数,坚决杜绝像本案例那样的惨剧发生。

案例3

某幼儿园是一所规模很小的民办幼儿园,是由一处民宅改建而成的,几间不大的屋子发挥着活动室、寝室、盥洗室和厨房等功能。

这一天,幼儿园吃午餐,午餐中有道圆白菜炒肉。在老师的监督下,所有的孩子几乎都把自己碗里面的饭菜吃完了。可是吃完了午餐没多久,就有一名幼儿大声喊起来:“老师,我肚子疼”,听到喊声,老师忙走过去,还没有等老师和这名儿童深入交流,又有几名幼儿也喊起来:“老师,我肚子疼”。听到这么多喊声,带班老师还以为是幼儿调皮,在相互模仿。可是,看到幼儿苍白而痛苦的表情,带班老师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于是老师忙向园长做了汇报,园长连忙召集了其他工作人员,大家一起把幼儿们送到了医院。医生在问明情况,做了检查之后确诊为误食农药中毒,认为导致幼儿中毒的可能就是那道圆白菜炒肉。因为圆白菜在生长过程中,特别容易发生病虫害,需要喷洒大量的农药。但是,在食用圆白菜时,有些人往往会因为圆白菜看起来比较干净,而忽视了对它的清洗和浸泡,常常只把圆白菜表面洗一洗就用它炒菜了,这样很多农药就残留在圆白菜的内部。

为了进一步确认幼儿集体腹痛的原因,医生要求园长把幼儿当天午餐所吃的食物全部留样到医院化验。听了医生的要求,园长一下子愣住了,因为她还没有听说过什么“食物留样”的规定,更别提监督他人进行“食物留样”的工作了。

最终,幼儿园也没有能把午餐的食物留样送到医院。不过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孩子们都安然无恙的出院了。但是,这件事却给幼儿园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使幼儿园陷入了生存危机之中。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事故的表面原因是什么?事故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2.幼儿园应该怎么做?

答:

1.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1)事故的表面原因

幼儿园的炊事人员没有认真做好食物的清洗工作,烹饪的圆白菜中含有过量的农药残留,导致了幼儿出现腹痛等中毒症状。

(2)事故的深层原因

该幼儿园没有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幼儿膳食管理制度。比如在采购过程中,未能严格食品准入管理,没有确保食品的安全与卫生,采用了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炊事员在餐饮操作方面缺乏明确的制度规范和监督管理,导致炊事员在清洗食物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未能对圆白菜进行充分浸泡和清洗,没有将残留农药洗干净。幼儿园从未建立食品留样制度,既没有专人负责幼儿每餐的食物留样,也没有专用的储藏箱和容器存放食物留样,更没有制定对幼儿食物留样记录和处理的工作制度。

2.幼儿园如何改进食品卫生管理

(1)建立健全幼儿园食品采购制度。

幼儿园应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食品市场调查活动,了解幼儿园各种常用食品的价格和质量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幼儿园大宗食品定点采购的供货方,将供货方的详细信息,如单位名称、法人代表姓名、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联系电话和详细地址等在幼儿园公示,接受全体教职工的监督,并将供货方的上述资料保存归档,以备查询。

针对在食品采购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幼儿园还应与供货商签订“食品供货合同”,明确双方责任,确保货源质量、卫生和安全,严格把好食品的准入关。

(2)建立健全幼儿园食品的验收和库房管理制度。

①建立食品采购的台账记录簿,有专人负责详细登记每天购买食物的时间、来源、检验情况、质量证明、保质期限等。②形成食品的验收制度,设专人对采购进园的食品进行验收,除检查相关记录和证件是否齐全之外,还应重点检查食品的质量、数量和重量是否与“食品供货合同”中的有关规定相符合。重点检查禽肉类、畜肉类等。③应有专人对食品库房进行管理,建立食品出库账目。幼儿园采用的主食品在库存方面不宜过多,粮、油和糖等食品按需领取。

(3)建立健全幼儿园饮食操作制度,将炊事员一日工作的具体操作规范化。

①“四隔离”制度:生食与熟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杂物与药物隔离;食品与天然冰隔离。②“四过关”制度: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制度。③炊事人员个人卫生的“四勤”制度: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在细化厨房工作人员的具体操作规范之后,幼儿园可将这些操作规范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印刷出来,粘贴在厨房工作人员视线能经常到达的地方。如果幼儿园规模较大且经济条件允许,还可以实行分灶负责的饮食操作规定。

(4)建立幼儿园食物留样制度

设专人(如保健医生)并配备专门的储藏箱和容器,专门负责幼儿园每餐供应的食物的留样工作。一般来说,食物取样200~400克左右,一般留存24小时,而且所有的食物不能混放,必须分别留存,并做好所留样食物样品的记录工作。

(5)建立健全幼儿园膳食管理委员会制度

由于幼儿园膳食管理委员会责任重大,应该由各方面的人员代表组成,比如说园领导、保健医生、教师、保育员、财会人员、家长等等。膳食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

①监督采购、验收环节及库房管理人员是否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炊事人员是否严格执行操作制度和卫生制度,是否严格遵照操作规范来烹饪膳食。②深入各个班级了解幼儿进餐情况,听取幼儿、家长和保教人员等各方面对幼儿膳食的意见。③定期研究,不断改进幼儿膳食,制定科学营养的幼儿食谱,并每周向家长公布幼儿食谱,这样既有利于家长监督,又便于家长根据幼儿园的食谱调整家庭的食谱,促进幼儿健康成长。④责成财会人员定期公布幼儿伙食费收支的账目,以便家长监督。

(6)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饮食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

我国卫生部曾经明确规定饮食卫生规范的“五四制”要求。

除了前面提到的“四隔离”、“四过关”、“四勤”以外。还包括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即采购员不购买腐烂变质的原料,保管验收员不收腐烂变质的原料,加工人员(厨师)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营业员不卖腐烂变质的食品。环节卫生采取“四定”办法: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

案例4

一天上午,某园园长在例行的听课过程中,听了中(1)班杨老师的科学活动“有趣的影子”。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预设的目标是:①初步了解影子的形成和变化情况。②知道有光的地方才能有影子,发现光与影子的关系。③尝试用绘画、符号等方式记录影子的变化,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学过程是:谜语导入——探索发现——手影游戏——户外游戏(找影子、画影子、踩影子)——巩固练习。

园长首先肯定了杨老师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充分运用游戏等手段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思路,然后指出了杨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是,杨老师自己觉得,只要幼儿在教学中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就算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了。于是,园长请她自己对照自己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效果认真进行一下教学反思,然后下午备课时,再与杨老师进一步探讨。

下午,园长和杨老师坐在一起,先由杨老师进行课后反思。园长发现,杨老师除了对自己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巩固练习)的学习效果不太满意之外,认为其他环节没有什么不合适的,觉得自己的教学比较成功。

园长听完以后,先肯定了杨老师对最后一个环节的问题查找得非常准确,然后与她一起分析了教学的目标、流程设计等,共同寻找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教学目标中认知内容较多,教学重点不突出。

对中班幼儿来说,仅一次活动就完成这些内容,难度较大,而且认知目标较多,造成教学环节变化过于频繁,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每个教学环节都只能匆匆而过,幼儿的操作、发现及教师的总结、引领都不充分。特别是幼儿在户外“画影子、踩影子”的游戏中,虽然幼儿积极性很高,但幼儿还未能真正发现、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时,这个环节就草草结束了。

问题二:科学概念不够准确。

在“探索发现”环节,杨老师引导幼儿比较阳光下和阴暗处有无影子,引导幼儿发现影子的形成,然后,杨老师小结:“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园长向杨老师指出,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影子产生的条件是有光源、有遮挡物的情况下。而杨老师仅强调有光,这不够准确。

建议:杨老师在教学前一定认真钻研相关教学内容,准确把握知识点。因为在科学活动中,知识的准确性非常重要,教师的概念不准确,会导致幼儿形成错误的科学概念。

问题三:教学环节虽然注意到动静结合,但个别环节的安排过于匆忙。

当杨老师把幼儿由室内带到室外,进行找影子、踩影子活动时,幼儿玩得非常开心,而当杨老师提出回活动室进行教材练习时,幼儿则迟迟不肯结束游戏,最后一再催促下,才极不情愿地回到活动室。杨老师的这个环节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因为幼儿处于游戏的高度兴奋状态时,要让幼儿马上转变到安静下来思考是比较困难的。

另外,杨老师没有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比如教学目标尚未实现,幼儿活动兴致正浓时,对教学环节进行临时调整,使最后一个环节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影响了目标的完成及幼儿的好心情。

建议:如果将最后一个环节安排在区域活动中进行,则能起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园长的一席话有理有据,杨老师深受启发,她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园长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园长的指导,重新调整和设计了教学方案。调整后的第二学时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思考园长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做好“指导者”和“引领者”?

答:

指导幼儿园保教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是园长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促进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本案例中,园长对杨老师所做的教学指导工作,至少有两点是值得幼儿园管理者借鉴的:

①教学指导中能做到讲究方法、因人而异。

从案例中看,杨老师是一个非常自信、有主见、不肯轻易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教学结束后,她

觉得幼儿积极性很好,教学效果很好,在开始的时候并不接受园长的意见。这时,园长并没有坚持和杨老师深入分析和讨论,采取了“缓兵之计”,先让杨老师反思,给杨老师留出一个查找问题和平静心态的时间。为进一步深入讨论打下基础。

②注重教学指导的实效性。

园长在发现问题之后,并没有直接指责杨老师,而是先了解清楚杨老师的设计思路,肯定了她的正确想法。然后和杨老师一起分析目标和流程设计,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然后给杨老师提出了改进教学的建议。园长的这种做法,不仅打消了杨老师的对立情绪,激发杨老师产生积极的教育行为,而且她从教学方法上给予杨老师的提示,更能帮助杨老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案例5

某幼儿园的李园长在批阅教师们的教学反思时发现,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一栏,都存在着内容少、重复、空泛的现象,很多老师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话,如:本次活动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本次活动的某某环节幼儿很感兴趣,玩得很开心;幼儿对本次教学内容很感兴趣,大部分幼儿都能较好掌握教学内容等。

于是,在业务学习时,李园长提出了这一问题,要求大家认真写好每次教学活动的反思,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没想到此话一出,却引来了教师的一堆牢骚:

教师1:“我每次写反思时,总觉得每天反思的东西都一样,不知道还能写点什么啊?”

教师2:“我们白天要带班、照顾孩子,晚上回家还要备课、制作玩教具,每天累得筋疲力尽,还要为反思写什么、怎么写而头疼,真是觉得太累了。”

教师3:“我们写反思时也挺困惑的,不知道什么东西值得我们反思,不知道为什么要天天写反思,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我们才不得不写。”

教师4:“我们的责任是教育好幼儿,每天备好课,给幼儿上好课才是我们的本分,至于写教学反思,我认为可有可无,不用那么认真的。”

听着老师们的抱怨,李园长迷惑了……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评价一下该园长的管理行为。

2.为什么一定要进行教学反思?

3.教学反思应该“思”什么?

4.李园长应该如何引导教师的教学反思?

答:

1.园长管理行为思考

①李园长在批阅教师备课笔记时,没有走过场,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②面对教师的抱怨,作为管理者应当有正确而清醒的认识。一般管理者会使用下面两种办法:

置之不理,用“高压政策”压下或者给教职工“说”的机会,通过渠道让教职工发泄抱怨,了解教师的心态和真实想法。

2.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

①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

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澜也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是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②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幼互动机制及幼儿学习新方式。它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经验型教师”与“学者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

3.教学反思“思”什么

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别人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

①反思成功之处。包括教学中引起师幼共振效应的做法;教学过程中精彩的师幼对答、争论;运用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的体会;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进和创造性的处理。

②反思失误之处。如问题情境的创设为什么没有给幼儿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组织为什么不利于幼儿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为什么会流于形式;教学中为什么没有关注到幼儿的情感、态度等社会性发展;为什么活动没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③反思教学机智

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与幼儿的思维发展以及情感交流的融洽,教师常常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在某个瞬间产生“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教师如果不及时利用教学后的反思去捕捉,很可能会因为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④反思幼儿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总会产生出一些创新的火花,这些火花不仅能启发同伴,也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教师应当将幼儿的创新之处加以记录和反思,为以后完善教学准备更充足的资料。

4.李园长如何引导教学反思

①组织教师学习别人的教学反思,在模仿的基础上分析他人的宝贵经验;②组织教师分享教师学习到的经验,在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加深对教学反思的理解和认识;③引导教师在实践中运用学到的经验和方法,对遇到新的问题进行新一轮的研讨。

案例6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某幼儿园大一班的幼儿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正在操场上玩耍。孩子们一会儿玩沙子、一会儿捉小虫,所有幼儿都玩得不亦乐乎。可是,趁张老师不注意时,一名叫洋洋的幼儿悄悄地独自跑到了偏僻的院墙拐角处去玩,那里放着一个破损的铝合金窗框,洋洋好奇地走过去,心想:“咦!谁把窗框放在这儿了?我要把它立起来,就可以玩‘钻山洞’的游戏啦。”想到这里,洋洋便动手去搬窗框,却不慎被窗框上残留的碎玻璃扎破了手。洋洋的右手顿时鲜血直流,他也吓得大哭起来。

张老师听到哭声,忙把洋洋抱到医务室进行了简单包扎,然后通知了家长,并送到了最近的医院进行治疗,洋洋的右手共缝合了8针。洋洋在家修养期间,幼儿园园长和张老师多次去探望,两周后,洋洋才回到幼儿园。

针对这起事故,幼儿园展开了调查,结果发现,这个铝合金窗框是幼儿园负责后勤维修的孙师傅放的,他本想先将这个窗框放在拐角处,把另一个破损的窗框也拿下来后再把两个窗框一起处理掉。可是,他没有想到,就在他上楼的短短几分钟,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孙师傅后悔不已。

园长认为,这次事故给全园教职工敲响了警钟,在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的同时,也组织了全体教职工全面分析了这起事故的原因,总结了经验教训。大家经过分析后,认为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三个:一是后勤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差,物品放置的位置不合理;二是带班教师疏忽,没有照顾到全体幼儿;三是幼儿自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针对上述问题,幼儿园马上出台了如下管理措施:

第一,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特别是将后勤人员纳入到安全责任制度范畴内,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后勤人员的岗位工作职责,规范了其岗位工作流程,并强化了全体教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

第二,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大家谈”活动,请每位教职工结合各自的岗位特点,查找出本岗位工作中那些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管理“盲点”或“漏点”,并针对这些隐患,研究制定出具体的防范措施。

第三,建立设备器械检查和维修制度,安排专门人员定期检查,并及时做好检查记录和维修、更换工作。幼儿园要定期请专业人员检修、保养各种器械设备,对于陈旧、老化的器械,幼儿园要舍得花钱维修或坚决更换,以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

第四,开展全面排查幼儿园安全隐患的工作。对于可以排除的安全隐患,幼儿园要采取坚决有力的防范措施;对于一些可能存在危险的地方,如楼梯、平台等,幼儿园要设置幼儿能看懂的警示标志,以引起幼儿的重视,防止发生危险。

第五,将安全教育列入幼儿园的课程体系。幼儿园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丰富多样的游戏、学习、训练和实践等活动,对幼儿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使幼儿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提高警觉,

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想想应该怎样评价园长的管理方式?

答:

在本案例中,由于幼儿园后勤职工的疏忽,将一个有碎玻璃的铝合金窗框错放在幼儿能够接触到的地方,从而导致幼儿被扎伤的意外事故发生。由此可见,幼儿园还存在着管理不规范、不细致等问题,后勤职工的安全意识薄弱,该幼儿园的后勤管理工作还需要加强。

但是,事故发生后,张老师、保健医生和园长对这起事故的处理还是非常及时妥当的。而且,园长能将这次事故在全园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工作。在该园长处理这次事故的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在事故发生后,园长并没有将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批评和处理相关责任人这一层面,而是让全体教职工共同分析、查找事故原因,引导大家找到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根源,以便能够“对症下药”。

其次,园长针对事故起因,一一制定出了相关的措施。比如说针对教师和后勤职工的疏忽,园长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不断规范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强化了全园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另外,积极排查幼儿园安全隐患,制定具体措施。可以说,园长的这些管理措施巧妙的解决了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如何化“被动”为“主动”的难题。

再次,园长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开展“安全工作大家谈”活动,让教职工们提出一些来自实践且能解决实践问题的安全防范措施,这些措施不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且更容易被教职工们接受和主动执行。

最后,也加强了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时,教师应当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危险的,什么是安全的,怎么做是正确的,怎么做是错误的,并要帮助幼儿能够将安全知识最终转化为安全行为,切切实实地增强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这是安全教育的根本,也是安全教育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案例7

开学伊始,某公立幼儿园接接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布置的任务,该园要承担区里的公开观摩课。接到任务后,潘园长立即召开了全体教师大会,要求教师们能积极“领任务”,主动承担此次公开观摩教学任务。然而,动员了一番之后,还是没有人愿意上公开课,并且都有看似很合理的理由。

首先说话的是张老师,她的一番话很有代表性,她说:“上公开课太烦了,去年为了上一次区里的公开课,足足花了我一个月的时间来准备,现在只要上公开课,就要用多媒体,为了制作课件,我还得找人帮忙。当教案、课件、教具等一切准备好之后,我还得让幼儿事先准备充分,反复演练、彩排。然后还要反复修改和加工,以至于到后面都掐着秒表来计算上课的时间。”

听了张老师的话,幼儿园资深骨干教师李老师接着发言,她说:“我还有几年就退休了,现在是年轻人舞台,让年轻人多锻炼吧”。

该幼儿园另一位骨干教师付老师不但婉言拒绝了上公开课,而且给出了令人寻味的理由。“现在的公开课已经变味了,变成了一种耗时费力、虚假失真的‘形象课’、‘表演课’,让很多教师对公开课失去了兴趣。我既不想表演,也不想追求虚名,所以就不上了。”

听了这些发言之后,无奈的潘园长只好把这次公开课的任务分配给了三位年轻的教师。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上公开课?

2.公开课为什么变成了教师的一种负担?

3.如何让教师愿意上公开课?

答:

1.为什么要上公开课

进行公开课,是为了展示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也是为了检测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公开课也是不同幼儿园教师进行学习与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公开课的宗旨是促进教师间的教学经验交流,促进幼儿园保教队伍的发展。

2.公开课为什么变成教师的负担

公开课变成教师的负担,是因为公开课存在以下误区:①公开课变成了“花样课”。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搜集各种材料,制作大量教具,使用各种多媒体,眼花缭乱。②公开课变成“表演课”。教师犹如一位导演,在公开课之前让幼儿反复演习与排练公开课的程序和内容。“少数幼儿做表演,多数幼儿当陪衬”。③公开课成了“有奖问答”。教师用各种奖励刺激幼儿参与教学,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故意使活动气氛显得异常活跃。

3.如何让教师愿意上公开课

要让教师愿意上公开课,就要对公开课进行一定的管理。

首先,要正确认识公开课。①教师应该将精力放在钻研教材,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和水平幼儿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不应该把精力放在弄虚作假、反复排练上。②引导教师正确看待公开课,根据教学进度及班级实际情况来上公开课,坚决制止排演式、花样式和形式主义的公开课。③改进评课方法,重视教学过程,崇尚自然、尊重个性,肯定优点,指出缺点和改进方法,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目的。

其次,要建立共同愿景。①为每个教师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引导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在不同的层次目标中得到发展。②幼儿园建立起美好的共同愿景,使教师们在合作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融、互助、共建、多赢,使公开课变成团体的教研活动。

最后,要打造团队精神。①园长应组织教师展开讨论,共同帮助执教的教师想办法、出主意,让执教的教师感受到团体的力量和智慧。②定期组织幼儿园教师业务学习,通过集体备课、教研交流、写读书笔记、参与教学观摩等方式,增强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案例8

临近学期末,某幼儿园的杨园长在一次全园会议上准备详细介绍修订后的工作考评方案:考评范围由原来的单一对集体教学活动的质量考评,转变为对幼儿运动、游戏、生活和学习等活动的全面观测和评价。谁知,这个考评方案只说了个“开头”,就在老师们中间引起了不小的“骚动”。最后,老成持重的白老师发表了看法:“我能理解园长重视幼儿园全面质量提高的苦心,但这样的考评很难操作,有没有像集体教学活动那样的量化指标……?”

见到这种情景,杨园长立即调整了工作思路,请大家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大部分教师还是很赞成新的考评方案,认为确实还是应该对“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进行考评。在倾听了大家的意见之后,杨园长认为,在幼儿园提出全面质量评价观的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杨园长进行了新的动员和部署,并提出了本学期保教质量评价的主要任务:以幼儿园课程实施为基点,研究教师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各类“学习经验”的情况,组织幼儿在园各类活动的能力,以及幼儿在园学习的发展情况,为教师改进保教工作提供有效信息。

自从幼儿园提出全面质量评价观以后,全园的保教工作出现了新的变化。例如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班的钟老师在幼儿午睡时运用了“半帮忙”的培养方法,即让小班幼儿在脱棉裤时自己握住裤腰用力往下脱,而她则拉着幼儿的裤脚往下拽,这样既养成了幼儿自己动手的好习惯,又避免了幼儿因遇到困难时退缩或依赖成人。

杨园长还发现,幼儿园实施全面质量评价一段时间后,很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了明显提升,对考评工作也不再有抵触和畏难情绪了。年轻的安老师深有感触的说:“过去,我很害怕园长看我的活动,更害怕领导给我打分,现在虽然也有等第之分,但大家会肯定我的亮点,也能及时给我提出改进的建议,我觉得现在大家更看重我如何改进以后的工作……”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如何评价案例中幼儿园的质量评价工作?

2.幼儿园如何开展全面的质量评价工作?

答:

1.幼儿园教师质量评价应该是“镜子”

有学者曾用“尺子”和“镜子”来形象地比喻两种不同的教育评价观。由于尺子的功能是度量,因而,管理者用“尺子”进行评价,评价的功能就是对事物进行比较,分辨事物的高低。而镜子的功能是照像,因而,管理者如果使用“镜子”来评价,功能就是对评价者作出全方位的反映,使被

评价者通过评价,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

在本案例中,杨园长并没有仅仅把教育评价当作“尺子”,没有把评价过程等同于对照预订的标准进行打分,而是把评价当作一面“镜子”,既重视对具体教育情景的分析判断,又注重引导教师改进教学策略,完善教学技能,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2.幼儿园如何实施全面评价工作

首先,注重运用发展性评价。评价体系应该考虑幼儿发展的原有水平以及教师是如何促进幼儿发展的,如教师如何满足幼儿发展和生活的合理需要,如何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材料支持和自主学习的机会,等等。

其次,综合运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只有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才能全面描绘出教职工发展的曲线。在评价过程中,现场观察、表现性评价和档案袋评价等都是质性评价的方法。此外,评价者还应该收集一些量化的数据,尤其是游戏与教学质量相关的数据,如教学活动的成果,教师的专业成长计划、成长历程与结果,教师与幼儿教师的交流活动方式等。

最后,尊重多元的评价主体。《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作用的过程”。幼儿园的全面质量评价必须由多种评价主体共同参与进行。只有尊重多元评价主体,才能广泛吸纳不同评价主体的合理意见,不断改进幼儿园的工作,提高保教质量和人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案例9

看到愈来愈多的幼儿园已经通过网站等形式开展家园沟通了,某幼儿园的朱园长也建立自己的幼儿园网站,并要求每个班级都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班的网页,及时将幼儿在园里的生活情况传到网络上,以便家长了解。

为此,各班的教师都忙碌起来了,各班网页上的内容明显充实起来,有幼儿过生日的欢乐场景、有幼儿户外游戏的热烈场面、有全班的“全家福”等等。

但是一天晚上,园长在网站浏览时,却看到了这样的一些帖子,心里沉重了起来。

一个帖子写道:“我是中(1)班雯雯的家长,我在网页上的每张照片里都仔细寻找过,可是都没有找到我家孩子的照片,今天雯雯兴致勃勃的想看看自己的照片,但是却一张都没有找到,孩子变得非常伤心,对于此事,我们家长也很难过,觉得老师的这种做法对孩子幼小心灵是一种伤害!”

一个帖子写道:“在幼儿园的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孩子过生日,吃生日蛋糕的照片。可是不知道老师们知道不知道蛋糕奶油中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孩子偶尔吃一次倒是没有关系,但是每个班级中那么多孩子过生日,如果每次都吃蛋糕,那么对孩子的危害就大了。”

这两个帖子在网上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关注和热议。家长纷纷跟帖,对那个被教师遗忘的雯雯及

其家长表示同情,对孩子们总吃生日蛋糕,以及反式脂肪酸的危害表示担忧,甚至有的家长对幼儿园的膳食营养是否合理也提出了质疑……

看到网上这些五花八门的帖子,朱园长感到有些吃惊,当初建立网站时,她并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是想让家长多了解幼儿园的情况。如今,网站上的这些声音让朱园长感到了新的压力,如何才能做好网络上的家园联系呢?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比较传统家园联系方式和网络家园联系方式分别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2.如何做好网络家园联系?

答:

1.传统家园联系方式和网络家园联系方式的优势和劣势

①传统家园联系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多数情况下,教师、园长与家长的沟通多是“一对一”的或者小范围的,其影响的范围较小,不容易造成群体性反应。

缺点:教师和幼儿园在家园联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家园联系容易受时空限制;家长和幼儿园缺乏全方位的有效沟通。

②网络家园联系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不受时空限制,联系的范围比较广;幼儿园可以全面展示自己的办园特色,扩大社会影响;家长可以全面、及时了解孩子在园情况;沟通更加快捷与方便,有利于增强家园的互动和了解;.幼儿园可以全面听取家长的意见和需求,形成家园合力。

缺点:网络家园沟通时,很多信息都是公开化的,沟通交流在比较大的范围内进行,容易引起一些群体性的反应。

2.如何做好网络家园沟通

①家长采用实名登录的形式。为了确保QQ社群、网站论坛、博客、微薄等网络沟通方式的文明有效运转,应在网站上设置实名登录。

②幼儿园要关注家长的意见和需求,及时给予家长必要的反馈。如果幼儿园只是通过网络来扩大自己的影响,而忽略了对家长意见和需求作出及时必要的反馈,那么很可能会使幼儿园的网络平台变成一个家长们抱怨、甚至发牢骚的场所,进而损害幼儿园的形象与公共关系。所以,一定要积极反馈,及时化解家长们对幼儿园的信任危机,并促进幼儿园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③幼儿园应不断更新网页内容,保持家长的兴趣和关注度。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将孩子的生活照片传到网站,或者将自己的育儿经验、阅读过的好书和文章等传到网络上,与大家分享;还可以就

家长们都关心的某个问题设置专门的讨论主题,使家长们能从幼儿园的网络空间中获得更多收益。

案例10

芳芳是某幼儿园中(1)班的一个女孩,她的家刚搬到这个幼儿园不久,父母之所以把她送进这所幼儿园,主要是因为这个幼儿园不但从中班开始就要求写书面家庭作业,而且还要学习奥数、珠心算、英语和其他兴趣班。园长向芳芳的父母郑重承诺说,经过如此“幼小衔接”后,本园的孩子可以比其他幼儿园的孩子更顺利地完成向小学的过渡,在小学阶段能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这个幼儿园在家园联系栏上一般也都写着当天的家庭作业,包括书写当天学到两个汉字,写几遍几行都有明确的规定,以及1到10之间的各个数字。另外还要求孩子背诵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上的一首古时,并预习新课。

然而,芳芳刚去了一个星期,就跟妈妈说不想去这个幼儿园了。刚开始,妈妈只是以为芳芳不适应新幼儿园的生活。然后,芳芳一连几天都这样说,她觉得一定还有其他原因,便仔细询问了芳芳。

芳芳说,在新幼儿园里,老师只让小朋友整天坐在那里写字,根本不让玩,太累了,自己的手都写疼了,而且如果写不好,还要受到老师的批评。

看着孩子疲倦的面容,芳芳的妈妈犹豫了,“究竟该不该上孩子学习小学的课程呢?如果不学习,孩子以后跟得上吗?”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通过案例反映出目前幼儿园幼小衔接存在什么问题?

2.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应该怎样衔接?

答:

1.目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

在幼儿园管理实践中,为了招揽更多的生源,相当数量的幼儿园园长打着“为家长服务”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旗号,一味迎合像芳芳父母这样的家长,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于不顾,从大班,更有甚者从小班开始,完全按照小学的模式实行教育教学和幼儿的一日生活制度。

2.幼小衔接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

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的任务主要是根据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园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让让幼儿从情感、态度、习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为将来的入学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应该注意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调动幼儿向往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避免幼儿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等不良情绪。其次,应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规则意识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帮助幼儿能尽

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第2篇:大家族国语范文

萧芸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市,当过老师、新闻干事,1999年进入《合肥日报》副刊部做一名专刊编辑,同时主持“心灵航线”栏目,专为读者解答、解决由心理偏差引发的各种问题。

主持“心灵航线”期间,萧芸遇到的人和事多种多样,有因感情问题轻生的年轻人;有职场不如意对生活失去信心的白领丽人;还有对家长管教不满离家出走或迷恋网络游戏的中小学生……

每一位读者的来信或电话,萧芸都认真对待,尽自己所能帮他们,让他们走出心灵低谷。为此,她特意进修心理学知识,加上做过老师,她与人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非常容易让对方接受,而且,对于读者遇到的问题,她总能一下子就找到症结所在,然后提供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甚至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她也能帮读者及时化解,一时间,“心灵航线”栏目成为该报社口碑最好的栏目之一,萧芸也因此成为广大读者的知心朋友。

伴随“心灵航线”知名度的提高,倾诉者和求助者也越来越多,细心的萧芸发现,读者来信来电涉及的问题中,有关青少年成长的问题所占比重最大。好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和沉迷网瘾、游戏的孩子沟通;好多孩子来信倾诉父母期望值太高,对自己管束太严,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还有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来信控诉父母……

这一些列问题让萧芸忧心忡忡,她突然意识到,随着社会发展,青少年成长问题日益严重。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偏差,关键是怎样帮他们及时修正,就像一棵小树一样,生长过程中总会生出枝枝杈杈,只有修剪好,才能长成栋梁之才!

随后,萧芸又进行一次暗访,发现很多家庭都有“问题孩子”。她又查阅相关数据,并到教育机构、心理咨询机构、公安等部门做调查,青少年成长问题日益严重,这让萧芸心头沉甸甸的。于是,她做了一个决定,在倾心解答、处理好每一个与青少年有关来信来电的同时,开始专心研究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课题。

自办“热线”助人解除心理困惑

随着对青少年成长了解的深入,萧芸日益觉得,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是自己这一代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决定尽最大努力为孩子们做些事。

怎样才能为孩子们多做些事呢?萧芸不断思索着这个问题,思来想去,最终决定,把业余时间利用起来,通过网络和电话开通一条热线,专门为需要帮助的青少年和他们的家长提供服务。萧芸的决定,得到了做警察的丈夫叶小平的大力支持。

2002年底,萧芸开通了青少年成长公益帮助热线。

本来她就已经名声在外了,现在又开通业余热线,变得更加忙碌起来。当地的孩子们有心里话都愿找她诉说;家长们碰到孩子出现问题也会在第一时间找她讨教解决办法。她循循善诱的沟通方式,为许多孩子解除了心理困惑;许多家长在她提供的方法指导下,改变了和孩子的相处方式,纠正了一些“问题”孩子的不好习惯。

就这样,萧芸的公益行为得到了市民的赞扬和社会的认可。《中国青年报》、《人民公安报》、新华网等全国知名媒体相继报道她的事迹。随后,全国各地都知道了萧芸的公益热线,一些人慕名找她咨询或寻求帮助。

2004年夏的一天晚上,萧芸突然接到湖南一位叫李虹辉先生的电话,简短寒暄后,他焦急地恳请萧芸:“你快救救我女儿吧!”从李虹辉的语气中,萧芸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上安慰他:“别着急,慢慢说!”

原来,李虹辉的女儿自幼聪慧,很有文艺和文学天赋,两岁便开始登台演出,6岁进入湖南最有名的少儿艺术团,上学后不仅学习成绩优异,高中时还担任学校文学社社长,他们夫妻俩和老师对她都寄予厚望,她自己也立志,一定要考上北大或清华。然而,没想到高考时发挥失常,名校梦瞬间成为泡影,这让她非常灰心,整天反锁房门躲在里面啼哭不止。一天傍晚,还趁家人没注意,悄悄跑到湘江边,想跳江自杀……多亏李虹辉及时赶到,才把女儿带回家……听完李虹辉的求助电话,萧芸答应帮忙,但鉴于女孩不愿意电话沟通,最后商定,由李虹辉夫妇带女儿到合肥。

两天后,李虹辉夫妇带着女儿来到合肥,萧芸特意手捧一束鲜花到车站迎接,一见面就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在此后几天里,萧芸先和李虹辉的女儿聊天,让她把心中的烦恼说出来,然后,循序渐进地帮她分析这些烦恼的原因。一天交流中,萧芸发现女孩认同了自己的分析,她马上话锋一转:“关于烦恼问题,我不想再多说,今天咱们说说死亡问题,因为它一直萦绕在你脑海中。其实,对于死亡,我们不必回避,不论是谁,总有一天都要面对。”随后,萧芸给女孩讲了几个正确面对死亡的例子。

听着萧芸的讲述,女孩十分惊讶,她说:“萧阿姨,我爸爸妈妈最忌讳、最害怕死亡问题,您竟然能主动和我探讨!”萧芸从她的眼神中捕捉到了疑惑,马上对她说:“你已经18岁了,又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所以,我不担心和你谈死亡问题,因为,我相信你能正确对待生命。其实,死是很容易的事,但你的人生刚刚含苞待放,还有很多优秀才能没发挥出来,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没有做,如果就这样轻易结束生命,你不觉得遗憾--吗?”

说完,萧芸温和地望着女孩的眼睛。过一会,女孩不好意思低下头,然后重重地点点头。萧芸立刻趁热打铁:“我从你爸爸那儿知道你文笔很好,你用一点点时间,用文字仔细梳理一下自己的过去,好吗?”

女孩欣然点头同意,三天后,她交给萧芸一份近万字的“作品”。萧芸仔细地阅读,看完后笑着说:“从你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你是个感性而且明白事理的女孩,根本不像是一个想不通问题的人嘛!”女孩听后,也开心地笑了。

这次,萧芸用了半个多月时间,终于帮助女孩渡过心理危机期。

其实,自开通青少年成长公益帮助热线以来,像这样的外地孩子,萧芸帮助了很多。辽宁初三女生王美婷、湖南高三女生曹晔、上海大一男生陶甲骥……他们都在萧芸引导下,重新扬起人生的风帆。

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到2005年,萧芸的“青少年成长公益帮助热线”在忙碌中走过3年历程。这3年里,她为这条热线付出大量的精力和体力,而且,萧芸开始着手做另一件事,她决定把这几年处理个案的经验进行总结,为关注青少年成长的人提供经验借鉴。

她的想法再次得到丈夫叶小平的支持,不但如此,叶小平还决定和她一起做这件事。

俩人经过认真研究发现,帮助过的孩子,他们出现心理困惑或各种行为偏差的原因,绝大部分是因为父母日常教育和发现孩子出现问题后的处理方法不当。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与其孩子出现问题后“灭火”,还不如从预防入手,先解决家长们的教育理念和沟通方法。于是,萧芸和丈夫决定,拿出准备改善居住条件的40万元钱,走进全国100座城市举办讲座,向中小学生家长介绍科学的家教理念和方法,以此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仔细斟酌后,他们为这次行动取名“成长110百城义行”,意为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是一件非常紧急的事情,必须尽快解决。

萧芸和丈夫的亲朋好友知道他们这一决定后,犹如一块巨石投进宁静的湖水中,—下激起轩然大波,纷纷劝他们慎重考虑,不要意气用事。萧芸一位好友更是直言不讳地劝她:“不安安稳稳过日子折腾啥?连自己买房子的钱都搭进去,你是吃错药了还是脑袋出问题了?”

萧芸知道好友并无恶意,听后也不生气,只对她说:“改善居住条件的事可以缓一缓,可孩子们的成长不能缓,早做一天,他们就能早一天健康成长!”萧芸真挚朴实的话语,让好友无言以对。

经过一番准备,2005年12月,她和丈夫正式启动“成长110百城义行”行动,驾车奔赴全国。用4年多时间,先后到100座城市,累计行程近30万公里,为家长们举办公益讲座。

萧芸和丈夫的无私奉献感动了很多人。安徽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分别对他们的义举进行报道。与此同时,他们写出《不是孩子的错——为中国少年成长辩护》一书,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此书被评为全国优秀家庭教育图书。

按计划走完100座城市后,萧芸和丈夫关心青少年的行动并未停止,现在他们的义举还在继续,计划奔赴更多的城市。

从2010年开始,夫妻俩再次启动成长110公益讲座。只是,他们设定的目标开始转向偏远地区。

2011年,他们一年之内走了8万公里,走过24个城市,作了38场讲座。2012年,夫妇俩除做公益讲座外,还对现在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非常关注。

第3篇:大家族国语范文

形考任务四

模块31

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2.5分)

题目1

下列关于脊髓灰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选择一项:

E.

灰质围绕中央管呈“L”形

题目2

关于脑干的组成,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D.

中脑、脑桥、延髓

题目3

第I躯体运动区主要位于()

选择一项:

E.

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前部

题目4

视区(视觉中枢)位于()

选择一项:

D.

枕叶距状沟两侧的皮质

题目5

通过内囊膝的纤维主要有()

选择一项:

A.

皮质核束

模块32

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2.5分)

题目1

脑脊液产生的部位是()

选择一项:

D.

侧脑室

题目2

大脑动脉环不包括()

选择一项:

D.

基底动脉

题目3

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一级神经元胞于()

选择一项:

E.

脊神经节

题目4

一侧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可出现()

选择一项:

A.

对侧舌肌瘫痪

题目5

供应脑的动脉来源有()

选择一项:

A.

颈内动脉、椎动脉

模块33

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2.5分)

题目1

关于甲状腺的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选择一项:

C.

胞质内有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和脂滴

题目2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分泌的激素依次是(

选择一项:

B.

醛固酮、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题目3

以下是腺垂体细胞所分泌的激素,除了(

选择一项:

B.

抗利尿激素

题目4

以下关于肾上腺皮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选择一项:

E.

网状带是皮质中最厚的带,HE染色下呈泡沫状

题目5

巨人症是由垂体哪一种细胞分泌过多所致(

选择一项:

D.

生长激素细胞

模块34

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2.5分)

题目1

在胚泡植入过程中(

选择一项:

B.

胚泡的极端滋养层分泌蛋白溶解酶,溶解子宫内膜,胚泡逐渐埋入

题目2

植入后的子宫内膜称(

选择一项:

C.

蜕膜

题目3

诱导神经管形成的结构是(

选择一项:

D.

脊索

题目4

胚内中胚层形成后,在脊索左右两侧,由内向外依次为(

选择一项:

A.

轴旁中胚层、间介中胚层、侧中胚层

题目5

形成脊索的结构是()

选择一项:

B.

原结

模块35

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2.5分)

题目1

属于胎膜的五种结构是

选择一项:

D.

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和脐带

题目2

造血干细胞来源于()

选择一项:

D.

卵黄囊的胚外中胚层

题目3

妊娠早期,胚体从母体摄取营养物质和氧气,必须依次通过()

选择一项:

E.

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及基膜、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及内皮

题目4

构成胎盘隔的是()

选择一项:

C.

基蜕膜

题目5

下列那种激素不是胎盘产生()

选择一项:

A.

少量雄激素

模块36

看图选择题(观察图片,辨别箭头标识处的结构,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每题0.5分,共2.5分)

题目1

观察图片-膝关节正中矢状切面解剖结构示意图,其中红色箭头所示处的结构名称是(

选择一项:

B.

关节腔

题目2

观察图片-滑膜关节示意图,其中红色箭头所示处的结构名称是(

选择一项:

E.

关节面及关节软骨

题目3

观察图片-膝关节正中矢状切面,其中红色箭头所示处的结构名称是(

选择一项:

B.

髌骨

题目4

观察图片-右侧肩关节冠状断面示意图,其中红色箭头所示处的结构名称是(

选择一项:

B.

肱骨头

题目5

观察图片-腰椎间盘及关节突的横断面,其中红色箭头所示处的结构名称是(

选择一项:

C.

髓核

模块37

看图选择题(观察图片,辨别箭头标识处的结构,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每题0.5分,共2.5分)

题目1

观察图-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图中红色箭头标示处的器官名称是()

选择一项:

B.

胰腺

题目2

观察标本-食管,其中红色箭头所示处是(

选择一项:

B.

食管第二个狭窄

题目3

观察图片-胃腺细胞结构模式图,其中黑色箭头所示处的结构是(

选择一项:

B.

壁细胞

题目4

观察图片-肝小叶局部三维结构模式图,其中红色箭头所示处的结构名称是(

选择一项:

E.

中央静脉

题目5

观察图片-呼吸系统示意图,其中红色箭头所示处的结构名称是(

选择一项:

B.

左肺上叶

模块38

看图选择题(观察图片,辨别箭头标识处的结构,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每题0.5分,共2.5分)

题目1

观察图-右肾冠状剖面(后面观)立体结构模式图,图中黑色箭头标示处的结构是()

选择一项:

E.

题目2

观察图片-肾小体模式图,其中黑色箭头所示处是(

选择一项:

C.

肾小囊腔

题目3

观察图片-女性膀胱和尿道冠状切面示意图

,其中黑色箭头所示处的结构是(

选择一项:

E.

膀胱三角

题目4

观察图片-女性内生殖器(前面)示意图

,其中黑色箭头所示处的结构是(

选择一项:

E.

子宫腔

题目5

观察图片-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示意图,其中黑色箭头所示处的结构名称是(

选择一项:

B.

输尿管

模块39

看图选择题(观察图片,辨别箭头标识处的结构,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每题0.5分,共2.5分)

题目1

观察图片-心的外形和血管(前面),红色箭头标示处的结构名称是()

选择一项:

E.

心尖

题目2

观察图片-左半心内部结构示意图,红色箭头标示处的结构名称是()

选择一项:

C.

左心房

题目3

观察图片-上肢浅静脉示意图,红色箭头标示处的结构名称是()

选择一项:

C.

肘正中静脉

题目4

观察图片-右心房模式图,黑色箭头标示处的结构名称是()

选择一项:

E.

卵圆窝

题目5

观察图片-下肢浅静脉示意图,黑色箭头标示处的结构名称是()

选择一项:

E.

大隐静脉

模块40

看图选择题(观察图片,辨别箭头标识处的结构,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每题0.5分,共2.5分)

题目1

观察图片-眼球的结构模式图,黑色箭头标示处的结构名称是()

选择一项:

D.

晶状体

题目2

观察图片-甲状腺解剖结构示意图,黑色箭头标示处的结构名称是()

选择一项:

A.

甲状腺峡

题目3

观察图片-上肢前面的神经示意图,黑色箭头标示处的结构名称是()

选择一项:

E.

尺神经

题目4

观察图片-人胚植入部位及与子宫蜕膜关系示意图,黑色箭头标示处的结构名称是()

选择一项:

E.

羊膜腔

题目5

观察图片-排卵、受精、卵裂与胚泡植入过程示意图,黑色箭头标示处的结构名称是()

选择一项:

第4篇:大家族国语范文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 恶性阻塞性黄疸

doi:10.14033/ki.cfmr.2016.32.0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2-0027-02

恶性阻塞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见于肝胆胰恶性肿瘤引起肝胆管梗阻,属临床常见病。目前治疗方案以胆道内支架置入术为主,且支架置入的手段主要有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tic drainage,PTCD)两种,但对于两者的置入效果尚存在争议[1-2]。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MOJ应用经ERCP与经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47例MOJ患者,入选标准:(1)阻塞性黄疸典型临床表现,并经增强CT或MRI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肝胆胰恶性肿瘤;(2)均为首次接受胆道内支架置入术;(3)年龄30~75岁。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内科疾病,住院期间死亡者;(2)阻塞性黄疸由胆管周围良性病变,如胆系结石引起者;(3)多次行ERCP或PTCD治疗者。依据金属支架置入方式不同分为ERCP组81例、PTCD组66例。其中ERCP组女24例,男57例;年龄(64.3±8.7)岁;梗阻部位:高位20例,低位61例。PTCD组女25例,男41例;年龄(63.1±8.9)岁;梗阻部位:高位49例,低位17例。两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ERCP组:行经ERCP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具体为:(1)材料为COOK金属胆道支架,仪器选用电子十二指肠镜(日本Olympus,型号JF-260V)及其附件;(2)常规术前准备后,行经胆管插管对胆管进行造影,了解其狭窄部位、长度及扩张程度;(3)将导丝越过狭窄段,并引入至引流范围最广、扩张显著的胆管内;(4)对于高位梗阻者:二级胆管也已被累及时,可采取放置双支架;低位梗阻者:支架下端最佳位置以出0.5 cm;(5)支架完成放置后,关于其扩张情况与引流部位,需再次行X线片检查确定。

PTCD组:行经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具体包括:(1)整套经皮导入器购自美国COOK公司;(2)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下行PTCD,以便确定胆管梗阻位置与范围;(3)使导丝越过胆管狭窄处,而后引入鞘管;(4)参照阻塞范围,选取规格适合的金属支架,准确定位后释放;(5)针对高位梗阻累及二级胆管者,可左右肝同时行PTCD穿刺,经导丝呈“T”或“Y”形放置2根金属支架;低位梗阻者不宜超出过长。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记录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5 d时黄疸缓解率,术后并发症。黄疸缓解标准:术后5 d时黄疸症状改善,与术前相比,血清胆红素指标下降幅度>1/3[3]。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软件SPSS 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手术成功率

ERCP组低位梗阻手术成功率为96.7%,明显高于PTCD组的82.4%(P

2.2 黄疸缓解率

术后5 d时,ERCP组低位梗阻黄疸缓解率为95.1%,较PTCD组的76.5%相比,明显更高(P

2.3 术后并发症

ERCP组低位梗阻及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6.2%,均明显低于PTCD组的29.4%、18.2%(P

3 讨论

MOJ是由恶性肿瘤直接压迫或侵及肝外胆道妨碍胆汁排出而引起,该病隐匿性较强,多数患者发现时已进展为晚期,失去了实施外科根治性手术的理想时机,且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措施,将大幅缩短患者生存期。

现阶段,MOJ治疗方案以胆道支架置入术的姑息性介入治疗为主。其经PTCD置入的优势在于可根据病情需要置入多个支架,引流范围广,操作相对简便。但其弊端包括:(1)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本研究PTC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8.2%(12/66),其中1例肝脓肿,4例引流不畅,3例穿刺道出血,4例胆道感染;与范恒伟等[4]报道相似;(2)对术后护理要求高;(3)外引流时易引发电解质紊乱与胆汁丢失,影响患者营养状况和消化功能;(4)可导致肿瘤播散等。经ERCP是金属支架置入的另一种重要途径,与经PTCD比较,其亮点在于:(1)创伤小、并发症少,本研究ERCP组术后仅有5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2%,其中2例胆系感染,3例急性胰腺炎,这与杨璐等[5]研究结果一致;(2)术后护理要求一般;(3)将胆汁直接引入至十二指肠,与人体正常生理过程相符;(4)有效提升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本研究显示,ERCP组总体手术成功率达93.8%,5例失败,究其原因为3例因胆管肿瘤致术中导丝无法通过狭窄段,1例因十二指肠处肿瘤较大致术中无法插管,1例因行胰腺肿瘤引起肠腔狭窄,十二指肠镜无法通过狭窄段进入十二指肠降部;而PTCD组总体手术成功率达95.5%,只有3例失败,分析原因为2例因肿瘤致导丝无法通过狭窄段,1例因穿刺部位与胆管夹角过小,导丝过胆管下段狭窄段后仍无法顺利释放金属支架;两组总体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ERCP组低位梗阻手术成功率为96.7%,明显高于PTCD组的82.4%,PTCDM高位梗阻手术成功率为100%,显著高于ERCP组的85.0%;这与陈保银等[6]报道相似;表明胆道金属支架置入采取经ERCP与经PTCD的总体成功率相当,且在高位梗阻上采用经PTCD的优势更大,低位梗阻时选用经ERCP更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在术后5 d时,ERCP组低位梗阻黄疸缓解率为95.1%,较PTCD组的76.5%相比,明显更高;PTCD组高位梗阻黄疸缓解率为93.9%,明显高于ERCP组的75.0%;但两组总体黄疸缓解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刘宇[7]研究结果相似;说明两种途径在改善黄疸方面效果相似,但高位梗阻采取经PTCD的方式与低位梗阻选择经ERCP的手段更有利于改善黄疸症状。

综上所述,MOJ应用经ERCP与经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均可获得显著效果,但高位梗阻采取经PTCD途径和低位梗阻采用经ERCP方式则优势更为突出,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卫星,黄乾雄,何林方,等.经ERCP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28例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5):1004-1005.

[2]陈小勇.PTCD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利弊探讨[J].浙江医学,2016,38(6):437-440.

[3]陈建军,王西墨,李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操作因素对术后胰腺炎发生的影响[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9(6):405-410.

[4]范恒伟,刘会春,李宗狂,等.经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137例临床疗效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13,21(2):94-97.

[5]杨璐,聂占国,雷婷,等.内镜下放置不同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的疗效比较[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5,36(12):778-781.

[6]陈保银,庞林元.ERCP和PTCD途径胆管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对比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6,23(8):967-971.

第5篇:大家族国语范文

中西方的同性恋文化,在法律与民众接受度两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研究发现,西方国家的法律接受度较中国为强,而在民众态度上则为弱。在西方世界,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虽历经波折,但其成果却不容小觑。至2013,美国已有8个州承认同性恋婚姻。在英国,“从2014年起,同性婚姻在英格兰与威尔士得到法律认可”。在西方其他国家,结果也同样乐观。“目前,加拿大、瑞士、挪威等国都已容许同性结婚。挪威最近通过的同性恋婚姻法,允许同性恋在教堂举行婚礼,可以收养儿童或者进行人工受孕”[6]。而在中国,“法律对同性恋婚姻可以说是一种规避,或者说我国法律在同性恋婚姻方面处于一种特殊的真空状态。1997年我国新《刑法》颁布将流氓罪取消后,法律对同性恋问题就再无迹可寻”。因此,同性恋合法化在中西方法律保护方面存在差异。而从民众接受度来说,即便西方法律已为同性恋者提供了更多保护,但民众以各种形式反对同性恋的新闻也屡见不鲜,如2013年法国十几万人反同性恋街头大游行。中国的反同性恋态度就相对比较和缓,除个例外,几乎很少有类似的有组织的反对活动。

之所以产生以上这种差别,主要是受中西方法律文化与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在西方的法律文化中,“权利是西方法律文化的内容,保护权利是西方法律的一贯追求,实现正义是西方法律文化的最终目标”。在这种文化孕育下,人权与自由被充分提倡,因此西方民众在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方面就具有更强的法律意识,也成立更多的社会福利机构或服务机构,为同性恋者维权。相较于西方,中国的法律更多是“用‘义务’来强调法律的威慑作用”,并且“人治”文化已深入人心。因此,中国同性恋者为同性恋婚姻立法、保障同性恋自身合法权利的呼声就相对较弱。此外,在宗教文化方面,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西方民众从意识形态与价值观上难以接受同性恋现象,因此接受过程缓慢且充满波折。在中国,儒家文化影响深远,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中庸之道”更是深入到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因此,民众更倾向于不强出头,不随便惊动他人、政府或法律。更何况古语里还有“枪打出头鸟”的说法。所以人们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是相对温和,即便有些人秉持着反同性恋的态度,但也不会公然反对或形成大范围抗议。

二、中西方同性恋观的差异体现的文化意义

通过以上探讨可知,同性恋文化在中西方社会都同样存在并且在文化繁荣的时期和地区蓬勃发展,这样的共同性源于文化演变规律中的“情(性)欲原动力律”以及中西文化互根性的特点。因此,同性恋现象与文化并非是一个部落、地区、国家或种族内的文化异类,而是人类共有的性选择现象。它无关乎一个国家或种族是否先进,也无关乎一种文化是否优秀,它只是一种情感的正常表达。因此对待同性恋文化以及对待同性恋者,一味地反对是不可取的,与看待其他任何文化一样,需辩证地看待同性恋。这样的处世待人之道不仅是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了同性恋文化和同性恋者,更是体现了自身文化的优越性。

尽管同性恋文化在中西文化中有其共同性,但其遭遇却有着较大不同。这样的不同源于中西法律与宗教文化的差异。西方人偏“理性”且讲求权利捍卫,而中国人偏“感性”且讲究履行义务。对于中国人来说,“感性”的思维方式使得人们更加注重人际交往中情感的表达,常以感情的深浅来行事,因此汉语里也常有“重义气”、“讲感情”等词来夸奖一个人的品德。讲求义务的履行则是体现了中国人的奉献心、责任心以及善良品性,而“中庸之道”更是进一步鼓励了中国人中庸谦和、不走极端的待人处世之行为。以上皆是我国华夏文明的优秀之所在。但是这种处世之道同时也使人们容易忽视对自身权利的捍卫,导致委曲求全,遇事不敢声张,更可能造成对社会不公的冷漠,导致了中国同性恋者过多默默承受着社会的异样眼光与压力,从而将情感焦点更多转向与私人的小爱,而无视了对整个同性恋大家族的维权与大爱。因此,在权衡权利与义务、捍卫自身正当权益方面,中国同性恋者应学习西方“理性”“维权”的意识,更加主动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更多人真正了解与理解同性恋文化,让整个同性恋大家族能尽早在法律的保护下健康发展。

三、结语

第6篇:大家族国语范文

问题诊断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中,科普文的数量占一定比例。就小学中年级来说,有《花钟》《月球之谜》《呼风唤雨的世纪》等多篇。这类文章,融知识性、科学性、普及性于一体,比一般的说明文更有文采。可是,在一线课堂中,很多老师因为其篇幅短小,缺乏故事性,而将之视为“野百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科学知识的传授,普及科普知识成了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而承载知识的语言与表达方式则变成了附庸之物。这种买椟还珠、舍本逐末的做法,显然会造成此类教材在“语用”目标上的不明确和教学价值的严重缺位。

教学建议

下面笔者以科普文《飞上蓝天的恐龙》为例,尝试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目标。

探寻文本价值 科普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如何挖掘它特有的优势,实现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呢?笔者作出如下思考:①从语言表达角度审视文本。科普文不同于一般说明文和记叙文,简洁、准确、生动的表达是这类文本的语言特点。②从写作顺序分析文本。致力于从整体和局部上梳理和把握课文的内在逻辑结构。科普文具有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的特点,对于科学知识的阐述是按一定顺序层层推开的。③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分析文本。科普文虽然不像其他文体文章一样可以深切体会到课文蕴含的情感,但同样有不少感情因素在里面,看似无情却有情。此类文章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给学生以人文情感的熏陶、科学精神的渗透。

确定“语用”目标 科普文教学,不能满足于学生获得科普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获得经典规范的语言,将学到语言及表达方式纳入自己的语言系统,并加以模仿迁移甚至创造性地运用。如此教学才能实现语言的增值,真正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基于以上思考,笔者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通过品析、想象、仿创、推荐阅读等方式,让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的简洁、准确、生动、条理清晰的特点,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理解恐龙的一支演化成鸟类的过程以及作者是如何介绍的。

选择教学策略 一是品词析句。文中有很多虚词“大概、左右、上下、有些”等用词的准确性,可通过引导学生质疑“课文插图正确吗”,挑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把学生的视线引向“大概、左右、上下、有些”等虚词,让学生明白这些虚词虽然没有实在意义,但却使表达更准确、科学。例如:“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引导学生感悟“逐渐”“越来越”等词时,可以运用删减、对比、朗读等形式来感悟科普文用词的准确,从而逐步学会在习作中锤炼语言。又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作者在这句话中,运用极其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物科学家们历时百年的漫长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喻为“画卷”,把辽西的发现喻为点睛之笔,作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二是想象补白。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了解科学家研究发现的历程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在教学时,让学生在比较了鸟类和恐龙的骨骼之后进行想象补白:“看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你产生了什么想法?”学生的想法其实就类似于科学家思维的过程,如此一举,学生很自然地了解了科学家的想法,大致明白了整个研究发现的历程:注意相似――提出假说――找到证据,也感受到了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专心。

三是仿创表达。例如:“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本段不仅要关注文本内容,理解恐龙的后代繁衍成一个怎样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更该关注文本的表达形式。首先,要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这段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写的,中心句及各分句标点符号的使用;接着,对“有些……有些则……”句群之间文本内容关系,不仅要体会分句之间的并列关系,还要体会每个分句之中内容的对比性;然后通过朗读体会,最后进行相应的说话拓展训练。此细节貌似不起眼,但却蕴含大作用。尤其是引导学生仿创表达,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更有助于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是推荐阅读。语文是一门综合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课后,可推荐学生阅读《恐龙大揭秘》《没有谁愿意孤独一生》,观看电影《复活的恐龙帝国》《迷失的恐龙部落》《侏罗纪公园》,然后以恐龙讲解员的身份向父母介绍恐龙等。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深化课文的内容,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

第7篇:大家族国语范文

“英国太太”意指保守、矜持,富于优雅的古典美。

张毓贞出生在一个大家族,家中姊妹8人,她排行第三。从幼时起,她接受传统的礼教,举手投足间透着大家闺秀的知书达理,也养成了细腻、容忍的个性。但传统的礼教没有束缚她,相反,经过西方教育的洗礼,她的思想兼容并包,中体西用展现得恰如其分。

至今,张毓贞依旧保持着整洁的习惯,由她自己打理的房间,窗明几净,被子叠放得整整齐齐,每一件家具摆放的位置都和谐、自然,让人感受到老太太一丝不苟的态度。

血压偏高的她,每天自测血压,并记录在一本册子上,以便随时监测血压的高低起伏,这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但这不起眼的功课,她一做就是很多年。

她还有个很好的习惯,每一件生活用品,都被摆在固定的位置上,大到茶杯,小至钥匙,哪里放本子,哪里摆药片,苛刻到可以对号入座。儿媳放好的东西,时间久了找不到,但只要问老太太,一问便知。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对张毓贞来说,性格与良好的习惯密不可分。

而对张毓贞产生深远影响的,还有她的母校“圣玛利亚女校”。这是一所女子贵族教会学校,旧上海滩的很多名媛淑女,包括张爱玲、俞庆棠等,都出自该校。

“学校的管理很严格,生活也比较单调,我们寄宿在学校里,每个月只能回去一次。”张毓贞回忆起女校的岁月,思绪倒回到八十多年前。在女校除了学习圣经、国文、算术以外,她还选修了家政等课程。

在学校学习的张毓贞,课桌永远保持干净整洁,她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女儿回忆道,每每父亲提到母亲,总要竖起大拇指,夸赞母亲成绩优异。

女校的贵族式教育,造就了张毓贞通达的个性,这种个性她保持了一辈子。

百岁长者的长寿秘诀

张毓贞有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她人际关系也很好,家人、朋友、同事,无论是谁,都愿意和这个好脾气的老太太打交道。她一直和儿子儿媳生活在一起,几十年来,他们照顾老太太的生活起居,尽心伺候,女儿每周都会来看望她。家人的悉心照顾是她长寿的根基,此外,张毓珍的长寿之道还在于:

乐观容忍:不与人争辩

有人问张毓贞如何保持健康长寿,她告知说:“我们家里人有长寿的基因,我母亲活到92岁,我大弟现在92岁,小弟85岁,小妹88岁,二妹93岁,大姐已经100岁了,我们身体都很好。”98岁的张毓贞,头发竟然没有全白,只有几绺白发夹杂在黑发中,她耳聪目明,听力极好,每天以看电视为乐,精力充沛,麻将打上半天都不累,一般人还玩不过她。

都说婆媳是天敌,可张毓贞与儿媳相处了几十年,从来没有吵过嘴,如果觉得和儿媳意见不一,她从不正面冲突,总是大事化小,以和为贵。与儿媳如此,与其他人更是无异。

这种肯吃亏的性格,在有些人眼中却变成了好欺负。有时与外人有了争执,别人对她很不尊重地大吼,她仍旧不发作,这时子女看不过去替母亲出头,张毓贞也会在一旁劝解。

难道就没有生气的时候吗?旁人往往不解其里,张毓贞却笑着说:“我是阿Q精神,即使不满也不轻易发作,想通了就过去了。”

老而不朽:惊人的记忆力

上文提到的固定摆放生活用品是张毓贞保持记忆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她以近百岁高龄所展现的记忆力依旧令人咂舌。例如:她如今仍能说一口较流利的英语。

张毓贞的英语基础得益于圣玛利亚中学,从那之后,她鲜有运用英文的机会,只是通过阅读英文文献保持语感。这些年,她出生在国外的重孙回国,因为不会国语,无法与国内的亲戚沟通,但重孙却在太奶奶身边粘着不走,张毓贞用所学的英语和孩子交流,语言并未使她与小辈产生阻隔。

她仍旧记得中学时代的事情。“初二的时候,我和张爱玲英文同班一年,她当时坐在我的旁边,上课喜欢打瞌睡,我们的外国老师很友好,从来不会打扰她,而是让我给张爱玲披一件外套防止她着凉。”

她还清楚地记得1937年毕业那年,由张爱玲担任美术部助理员的校刊《凤藻》上,张爱玲给每位学生所作的“预言”。在张毓贞那一栏,擅长绘画的张爱玲画上了一个新娘,因为那时的张毓贞已经订婚。

独特喜好:雷打不动的习惯

张毓贞每天8点半起床,早上习惯用冷水洗鼻子,一则去污,一则预防感冒。她早饭最爱泡饭,坚持吃一个鸡蛋。牙口坚固的她嗜好啃骨头,鸡翅鸭膀成了桌上常客,花生、松仁等坚果也是她的小零嘴。

张毓贞饮食清淡,但并不排斥补品。六十岁之后坚持每日补充多种维生素,冬天还会进补人参。她虽然长寿,但也不是没有疾病,她也有高血压等老年常见病,但因为良好的习惯,病情总是被她控制得很稳定。

第8篇:大家族国语范文

[关键词]后现代文化;误读;改编;继承

文艺复兴时期天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自诞生以来,历经几个世纪,其魅力在艺术界仍然焕发着耀眼的光芒。文学版、剧场版、电影版,各式各样的版本纷至沓来,为这部名剧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的艺术空间。本文试图在多个层面比较《罗密欧与朱丽叶》(以下简称《罗》)(1998年电影版后现代激情篇)与莎翁文学原著的异同。

一、对传统的继承——与原文本的契合

首先,电影版剧情基本上都是按照文学原著改编的,讲的是在意大利的城市维洛那有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大对立的家族,常常发生流血事件,但由于上帝的安排,蒙太古之子罗密欧与凯普莱特之女朱丽叶在晚会上竟然一见钟情,而后私订终身。可惜命运无情,家族仇恨以及一系列的误会导致一对有情人终于在悲痛中死在了一起。由于电影本身的性质,它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现实场景和声色效果,而且好莱坞的影片大部分都是讲求大手笔、大规模化制作。其次,罗密欧与朱丽叶相见是偶然:为凯普莱特家族举办的舞会通知贵宾的仆人竟不认识通知单上的名字,罗密欧为他念诵时知道了这一消息,为了见到自己迷恋的美人罗瑟琳,罗密欧才决定冒险参加舞会,不想却见到了娇美、清纯的朱丽叶,两人一见钟情,成为悲剧的起因。提尔伯特怀疑罗密欧的身份,想要挑起一场争斗,但是朱丽叶的父亲很好客,阻止了他。再次,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无视于家族的仇怨,他们轻蔑地觉得,妨碍他们结合的只是枉具虚名的姓氏。朱丽叶曾说: “名字有什么? 我们叫玫瑰的那种花换成别的名字还不是一样芬芳。罗密欧要是不叫罗密欧,同样会那么可爱完美,这本来和名字没有关系。”罗密欧对于姓氏的态度更为激烈、率直:“你只要把我叫,我就重新受洗,重新命名,从今以后,永远不再叫罗密欧。”这段经典对白在电影中也有完整地提及。此外,罗密欧失手杀死朱丽叶的表兄提尔伯特也是偶然:罗密欧的好友茂丘西奥和提尔伯特口角,罗密欧劝阻,招致提尔伯特的咒骂和挑衅,罗密欧一再退让,激怒的茂丘西奥和提尔伯特拔剑相击,被提尔伯特刺死。悲愤的罗密欧冲上拼击,杀死了提尔伯特,于是被大公判决逐出维洛那城,成为悲剧情节发展的关键性的动因。另外,罗密欧最后服毒还是偶然,劳伦斯神父设计朱丽叶服药昏睡假死,然后送信通知流放的罗密欧,使两人一起远走他乡。但信未送到罗密欧先得到了朱丽叶死的传闻,遂秘密潜回维洛那,劳伦斯神父得知消息后,匆忙赶往墓地,而罗密欧已经进了墓穴,服毒死在即将苏醒的朱丽叶身边,这一切成为导致悲剧性结局的最后的直接原因。

二、后现代电影对原著的改编——经典与当代大众文化的融合电影版《罗》更注重了夸张手法的运用,使这部以悲剧收场的爱情剧增添了几分活泼调皮的色彩,因而也使作品更能引人入胜!如开场中蒙太古与凯普莱特家人之间的冲突,在电影版中得到大肆渲染,双方的激烈枪战将两家的仇恨凸显得淋漓尽致,凯普莱特夫人、奶妈与朱丽叶三人的出场更是夸张搞笑,凯普莱特夫人与奶妈跑上跑下夸张地大声呼喊着朱丽叶,似乎整个地球都回荡着她们的声音,而可爱美丽的朱丽叶却还在泳池里好不自在地游泳,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慌慌张张的凯普莱特夫人面前,整个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宴会中茂丘西奥穿着女式服装的大胆表演更是现代生活的一个特色。电影版除了语言,动作,还运用了其他更多的表现手法,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饱满,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相识,一个在鱼箱的这边,一个在鱼箱的另一边,在欣赏美丽画面的时刻眼睛与眼睛、脸庞与脸庞相遇了。这一幕充满着传奇浪漫色彩,而原创中二人的相遇则要直白多了。另外,罗密欧杀死提尔伯特的一幕也比原创要曲折和富有感染力。茂丘西奥因罗密欧而死亡使罗密欧痛苦至极,在近乎丧失理智的情况下将提尔伯特射死。整个过程的表演比原创更加摄人心魄。虽然电影版从表现技巧以及画面效果、视觉效果上胜于原创,但还是不及原创的唯美色彩。电影版给人生活化的感觉稍强,而原创的表现手法及无处不在的诗一般的优美语言使人感觉置身世外,唯美主义色彩更浓,在原创中不仅是主角语言优美,就连配角的语言也辞藻华丽,如开场中蒙太古担心罗密欧所说的一段话:“好多天的早上曾经有人在那边看见过他,用眼泪洒为清晨的露水,用长叹嘘成天空的云雾……”此外,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学原著内容的时空位移,在影片开始,致辞者换成了新闻播音员,亲王换成了警长,长剑换成了手枪,古典乐换成了爵士乐和迪斯科,马车换成了轿车。电影在原作的框架内尽可能多地融入了现代的因素,所以在为我们熟悉的同时,总是时刻给人一种错位的感觉。再次,在影片中重点描述的有几个地方,在维洛那广场的械斗,凯普莱特家的晚会,朱丽叶窗台下的花园,凯普莱特家的墓地。此外,在凯普莱特家的花园里,限于电影本身特点,它简单的动作台词显然不能让人体会到原作中那种种美妙的比喻以及婉转缠绵的思绪:“罗密欧啊,罗密欧!为什么你偏偏是罗密欧呢?只有你的名字才是我的仇敌;……啊!换一个姓名吧!姓名本来是没有意义的。”电影中的激情成分是足够了,两个人在泳池中卿卿我我,互诉衷肠,还不时来个双人花样泳,但是原作的韵味却体现不出来了。另外一个明显不同之处就是在墓地的时候,在电影中换成了罗密欧在警察围追堵截中奔进了教堂。原作中罗密欧是要与帕里斯决斗的,并且把帕里斯杀了,为的是表现帕里斯其实是很爱朱丽叶的,而罗密欧的爱也是炽热盲目的,这样才符合莎翁对于人物的形象塑造,但在电影中删去了这个情节。此外,罗密欧直奔教堂后,对着心爱的人就喝下了毒药,而朱丽叶刚好在此刻醒来,这也是一处不同。还有就是原作中朱丽叶是对着劳伦斯神父和仆人自杀的,而电影却没有。这两处都有利于电影进行唯美主义的构图,塑造突出他们两人的生离死别,但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并非如此简单,它抽象化的本质甚至可以代表整个人流的内心世界,而电影版显然为了主题的单一,把原作形式化了,浓缩成为一个现代版的美国爱情故事,一个身在现代社会而理想却在古典时期的浪漫悲剧。在创造了巨大的商业震撼力的同时,却显得肤浅了。

三、电影改编背后的后现代文化逻辑——误读与“历史感的消失”“误读”用哈罗德·布鲁姆德的话来说就是一种“偏离”[1],在他看来:“文艺复兴以来,作为西方诗歌主要传统的富有成效的诗歌影响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焦虑、自救漫画式的历史,是歪曲的历史,反常的和随心所欲刻意去修正的历史,没有它,现代诗歌就根本不可能存在。”[2]《罗》的电影版通过背景和时空的改变——维罗纳的街头械斗被放置到了背景风起云涌充满悲彩的维罗纳海滩,戏中世仇根深蒂固,两家年青一代的激烈冲突完全是在枪战和车逐中展开,这是现代人运用莎士比亚式的瑰丽想象的一个典型情景,因此它成为后现代版的莎士比亚经典戏剧阐释。值得注意的是,改版电影虽然在人物的衣着装束和使用的角斗的武器方面、场景的设置、音乐背景的烘托等方面完全现代化甚至后现代化,表现为电影艺术的拼接,激烈的枪战和汽车追逐的场景,但是如前所述莎士比亚戏剧原作中的经典戏剧情景和戏剧独白和对白,基本保持不变,这一方面表现了电影再创作对于原作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该剧戏剧魅力使然。作为电影艺术当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再度创作的空间,这无疑也是对莎士比亚经典戏剧当代阐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版《罗》具有现代流行动作片特色的打斗和枪战镜头完全颠覆了观众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浪漫爱情悲剧的期待。作为后现代艺术的电影艺术使得莎士比亚戏剧这一经典的文学作品走入了后现代审美视域,表现为一种深刻的本体不确定性,如电影开头直升机代表的当代警察文化,两大家族年轻家奴之间的械斗明显具有现代帮派火拼的色彩而非古老家族之间的世仇,代表当代社会文明的汽车、手枪等道具的频繁使用表现出反精英主义倾向。后现代作为资本主义晚期的文化逻辑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历史感的消失”,电影版《罗》的最大特色就是把莎士比亚原作的16世纪历史背景推进到20世纪,这样一个凄美古老的故事就后现代化了,“后现代文化给人一种缺乏深度的全新感觉,这种‘无深度感’……能在当前社会以‘形象’及 ‘模拟体’为主导的新文化形式中经验到……”[3]433詹明信认为:“后现代文化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情感状态——我称之为情感的‘强度’,我认为可以追溯到‘崇高’的美学观”[3]443。电影版除了语言、动作,还运用了其他更多的表现手法,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饱满,加重浪漫主义的“强度”,如罗密欧杀死提尔伯特的一幕也比原创要曲折和富有感染力。茂丘西奥因罗密欧而死亡使罗密欧痛苦至极,在近乎丧失理智的情况下将提尔伯特射死。整个过程的表演比原创更加摄人心魄。

四、结语

总之,无论是原创还是电影版,总是令人百读不厌,百看不烦。即使存在一些外在的差别,但它们拥有着共同的灵魂,即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引着人类向往的浪漫爱情而显得格外凄美,也表达出人们对和平的期盼,而仇恨的火焰只会让人们付出惨痛的代价!运用后现代拍摄手法的电影版《罗》对原著的改编体现了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所谓的“互文性”,即“表示一个(或几个)符号系统与另一个符号系统之间的互换”[4]450。笔者认为,原剧诸多层面与原作相比发生了“位移”,是一种基于原作的“偏离”,是“从一个符号系统到另一个符号系统的转移”[4]450。历史与当下在“继承”和“误读”中冲突和融合,呈现为银幕上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注:文中原剧引文翻译皆出自《莎士比亚全集第四卷》(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参考文献]

[1] Bloom Harold.A Map of Misreading[M].New York:Oxford UP,1975:93.

[2] 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 [M].徐文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1.

[3]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张旭东,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M].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433.

第9篇:大家族国语范文

[关键词] 美国黑人;“大家庭”;家庭结构

一、描述“大家庭”的美国黑人电影

以现代美国黑人为题材的电影中有一种类型独树一帜,那就是强调一个“大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伦理和家庭凝聚力、反映黑人家庭观念的生活片。这类影片在风格和剧情方面都比较类似。内容一般是在一个黑人大家族里有诸如成员的疏离、彼此的误会或夫妻矛盾等种种错织的问题。因此故事以家庭内部的争执吵闹开头,随着矛盾的不断激化,家庭有即将分崩离析的危险。此时一位权威的、年长的女性人物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她的身份是母亲、祖母或者姨妈。她通情达理,善于协调各种关系并能巧妙处理“大家庭”的内部矛盾。影片的结局往往是一家人化解恩怨、冰释前嫌,重新回归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庭生活。这类影片对教育人们重视家庭和亲情、要知恩感恩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泰勒•派瑞的马蒂系列喜剧

(一)泰勒•派瑞的成长和艺术风格

泰勒•派瑞是美国著名的黑人演员、导演、编剧和作家,他1969年出生于美国新奥尔良市一个贫困的黑人家庭。童年时父亲的粗暴和体罚给他留下了阴影,只有母亲带他去教堂时才能让他感到些许慰藉,因此他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18岁的时候派瑞受到了著名电视主持人奥普拉的影响开始动笔给自己写信,以此吐露内心并描述自己悲惨的童年,这些信后来成为他所撰写的舞台剧剧本的雏形。1992年他到亚特兰大,靠打零工来支持自己写剧本并排演舞台剧,并逐渐获得成功。2005年他开始涉足电影业,凭借《一个疯狂黑人女子的日记》(Diary of a Mad Black Woman)一片崭露头角,2006年该片的续集《玛蒂家人的重逢》(Madea’s Family Reunion)让他大获成功。其后又接连编写并导演了《爸爸的女儿》(Daddy’s Little Girls,2007)、《我为什么结婚了》(Why Did I Get Married,2007)、《拜见布朗一家》(Meet the Browns,2008)等多部影片,在影坛逐渐取得了声望和地位。

作为黑人导演,泰勒•派瑞有自己的固定风格,从早期的舞台剧获得成功后,他的电影一直在延续黑人喜剧轻松明快的特点,而且他的每部电影都是由清一色的黑人主演,讲述的都是与普通黑人家庭生活、婚姻爱情、亲情和宗教相关的故事。为了避免更多的家庭暴力,派瑞在童年时经常被母亲带去一些黑人妇女集中的地方,如服装店和美发沙龙等。在那里他得以聆听和观察形形黑人女子,因此他的作品突出反映了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美国黑人女性坚强、独立、聪明和善良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这在男性导演中还是比较罕见的。派瑞坚持自我原创,保持独立制作的作风使得其作品有着强烈的个人色彩,这让他的影片在好莱坞独树一帜,而且他经常出镜,在自己的影片中担当主演。

(二)马蒂系列黑人喜剧电影

泰勒•派瑞执导的马蒂系列喜剧电影就是黑人亲情伦理家庭剧的典型代表。《一个疯狂黑人女子的日记》《马蒂家人的重逢》《独自疯狂》(I Can Do Bad All By Myself,2009)和《马蒂的快乐大家庭》(Madea’s Big Happy Family,2011)等影片中的主角马蒂表面上是一位行为疯癫、脾气暴躁、天性叛逆、一吵架说话就如开机关枪的黑人老妇,虽然是一个笑料百出的喜剧角色,但她实际心地善良、伸张正义、捍卫家庭,所作所为都是出于对家人的爱和保护。马蒂延续了以往小说或电影中黑人老妈妈的形象,她体格高大壮硕、有虔诚的信仰并且性格坚忍。这些年长的黑人妇女在美国社会和黑人家庭中体现着传统的文化和美德并扮演独特的角色。她们不仅是家庭的粘合剂,也是养育和抚慰子女的避风港。

如影片《马蒂的快乐大家庭》讲述了马蒂得知侄女雪莉生病后来看望她,身患癌症的雪莉希望临终前能见到自己的三个孩子。按照她的意愿,马蒂把塔米、金伯利和拜伦召集回来。一家人集聚一堂矛盾立刻暴露出来。雪莉的三个孩子各有各的难处:塔米对儿子的教育束手无策,并且婚姻生活也很无奈;金伯利生性强势,常对丈夫发无名怒火,导致他最终离家;拜伦曾因吸毒坐牢,而现在由于经济压力有故态复萌的趋势。这其中还有塔米和金伯利两姐妹多年的恩怨以及拜伦身世之谜的交错。马蒂主动挑起帮助“大家庭”重回正轨的责任。在这拨乱反正的过程中,尽管有时手段稍显粗暴,但马蒂成功地教育了晚辈,使他们各自的生活恢复正常。虽然过程坎坷,但结局令人欣慰。电影在嬉笑怒骂中,通过马蒂这一喜剧人物向人们传递了以家庭为重、珍爱家人的传统观念,给人感触颇多。

三、美国黑人“大家庭”的历史变迁和特点

(一) 美国黑人“大家庭”形成的历史过程

这类以突出一个“大家庭”内的亲情为主的电影之所以能独成一派并拥有不少黑人观众,是与美国黑人在北美大陆的生存发展以及他们传统的家庭观念息息相关的。现代的美国黑人是16~19世纪被欧洲殖民者劫运到北美成为奴隶的非洲黑人的后裔。非洲黑人有强烈的家庭传统观念,他们家庭生活的基础是血缘集团,一家人依靠血缘纽带、共同利益和家庭职责联合在一起。在非洲,广义上的家庭,即家族,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这些黑人将重视“大家庭”的观念带入北美并形成美国黑人的传统。在黑人奴隶的观念中,家庭不仅仅指由丈夫、妻子和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他们的亲属体系很庞大,这也是奴隶制下维持社会群体感的一种重要手段。

奴隶解放后,特别是在20世纪一战爆发后,美国工业受到战争刺激大量需求劳动力,因此吸引了大批黑人离开南部种植园前往北方城市开拓新的生活。这些黑人集中在如纽约、芝加哥等制造业发达的大城市。但是黑人居民逐渐增多和白人的迁离导致这些居住地沦为人口拥挤和经济萧条的黑人集聚地。黑人和白人因此渐渐地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因而也使得黑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不平等地位长期存在。在黑人的集聚地,住房、教育、福利等条件都比较差,而与之相对的是黑人青年与白人相比有较高的辍学、失业、犯罪率。这一切造成大批黑人――尤其是男性黑人――必须精疲力竭地应付令人沮丧的城市生活。这也是对城市中黑人家庭波及最大的、最重要的因素。

到20世纪中期,随着制造业的衰退和对就业人员素质和技术要求较高的高新产业和服务业的兴起,无一技之长的黑人从事的职业消失,因此造成底层黑人挫败感不断增加。而从就业机会来看,黑人男子远远少于黑人女子,因而被孤立在城市贫民区的无业男性黑人也逐渐增多。由于在经济上不能给家人以支撑,黑人家庭中丈夫的作用软弱无力,也无法维护作为父亲的权威,就使得家庭的建立实际围绕妻子、甚至妻子的母亲进行。

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诸多的社会文化力量对于许多美国城市里黑人的婚姻和家庭结构模式都产生了影响。黑人中独身成年人、非婚生子女、离婚和单亲家庭的数目都在不断增长。当黑人妇女在经济上和心理上已经能够不再依赖男人时,她们便选择独身或摆脱她们认为不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婚姻。同时,美国社会60、70年代爆发的女权运动和性革命也为许多男子逃避做丈夫和父亲应当承担的责任提供了条件。因此多年来美国黑人逐渐形成了适应城市的以母系为中心的家庭组织形式。

(二)美国黑人“大家庭”的特点

正如马蒂系列影片中所展现的这种围绕家中女性建立起来的、扩大到三代的“大家庭”是典型的适应性家庭组织。一位睿智有权威的女家长统辖“大家庭”,和一起生活的儿女共同分担和维持家庭的生计,并对孩子们的成长和个人发展起主要的教育作用。这样的家庭中年长男性只是陪衬,对家庭的作用没有什么分量,如影片中偶尔才出现的马蒂的哥哥乔。

这一“大家庭”是交往和人际关系的网络,这一网络又反映了血亲和姻亲的关系,而这些关系中的核心是母女关系和姐妹关系。“大家庭”成员之间有疏密不一致的互相探望。母系的亲戚常使自己置身于主人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年长者可以对年轻人提出一些忠告。比如在影片《马蒂的快乐大家庭》中,马蒂去探望生病的侄女雪莉,并最终承担起女家长的责任,教育和帮助了雪莉的子女和孙子。

在适应城市的以母系为中心的黑人家庭里,由于缺少强有力的父亲形象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青年男子的自我意识发展不够健全,因此他们往往希望早日摆脱由母亲或者祖母主宰的、受约束的家庭生活。他们通常会结识与自己家庭背景相似的同伴并参与街头的一些社交活动。《马蒂的快乐大家庭》中拜伦这一角色即这一类青年男子的代表。

受传统文化和基督教的影响,美国黑人“大家庭”里普遍重视家庭伦理和亲情的维系,并强调爱是连接家庭内部彼此关系的纽带。这也是贯穿泰勒•派瑞所执导的所有家庭喜剧的主题。然而在现如今的美国社会,传统的婚姻和家庭观念受到了冲击,高离婚率、单亲家庭和非婚生子女的增多带来了更多不稳定的家庭。而派瑞的电影受黑人观众的欢迎更反映了他们对传统“大家庭”的珍视以及对美好、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

四、结 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而爱、理解和信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泰勒•派瑞执导的马蒂系列喜剧影片以轻松、诙谐、易于让人接受的方式向人们传递这一传统又重要的观念。黑人“大家庭”的历史变迁和特点是黑人在北美生存发展的必然产物。美国黑人的“大家庭”观念和我国文化中家庭道德以宗法血缘为基础,强调血缘认同并注重协调家庭人际关系的传统不谋而合。因此,这一观念易于被中国人认同。介绍更多的中国观众了解和观看有关此种类型的电影,对促进我国家庭和睦及建立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志杰.试论美国奴隶制时期的黑人家庭[J].史学集刊,2006(01).

[2] [美]斯图尔特•A•奎因,罗伯特W•哈本斯坦.世界婚姻家庭史话[M].卢丹怀,译.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社,1991.

[3] [美]罗伯特•斯特普尔斯.美国黑人家庭[J].黄兆群,摘译.世界民族,1991(05).

[4] 胡锦山.美国中心城市的“隔都化”与黑人社会问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