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

营养安全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营养安全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营养安全论文

第1篇:营养安全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症状,临床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过敏、感染因素及某些药物等有关。急性发作期时,由于细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伴不同程度的粘膜水肿,腺体分泌亢进,产生呼吸困难、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伴可逆性气流受限,可经治疗缓解。我院呼吸内科2011年1月~2011年8月共收治支气管哮喘13例,现将其急性发作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呼吸内科2011年1月~2011年8月共收治支气管哮喘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53~79岁;急性发作期均表现烦躁、全身大汗、严重弊闷、端坐呼吸、心率110~140次/分,经皮测血氧饱和度80~90%,可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疗程7~21天,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

2、护理

2 .1心理护理

哮喘病人急性发作期,病情重,情绪紧张护理论文,担心治疗效果,惧怕操作检查。在进行治疗时,应关心体贴病人,通过亲切的交谈,真诚的态度,消除患者的恐惧与不适应。动作轻柔,操作熟练,赢的病人的信任和安全感。训练病人逐渐学会放松技巧及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保持稳定的情绪,利用自我调节的方法可以起到药物难以调节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心理问题,有利于提高哮喘的治疗成功率。

2.2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减低不愉快的程度论文格式。将患者安置在安静、通风好的病室,病室内不宜放置花草;哮喘发作时,患者全身大汗,常采取强迫坐位,应给予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清洁衣裤、被褥;不能平卧者,给予适合的支撑物,如移动餐桌、升降架等,指导患者两臂前撑,两肩耸起,以助用力呼吸,发作过后可采用侧卧位休息。至少2小时更换一次,避免骶尾部受压时间过长,导致压疮。

2.3病情观察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症状、体征的变化,询问其呼吸困难的程度,观察辅助呼吸肌的活动情况,有无冷汗、发绀、咳嗽、咳痰,胸部有无哮鸣音,测量和记录体温、脉搏和呼吸及哮喘发作的持续时间。配合医生监测肺功能指标,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以便准确判断疗效。如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突然增多,呈黄色伴发热,可能为上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如病人突然出现一侧胸痛伴严重呼吸困难,应考虑气胸的可能;当PaO2<8kPa、PaCO2>6.67kPa时,说明病人已经进入呼吸衰竭状态。 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护理论文,并做相应的护理;哮喘发作有可能导致呼吸衰竭,有窒息等危险,可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因此,床旁备好气管插管的设备和物件及各种抢救物品,配合医师抢救。

2.4.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激素等药物以缓解气道炎症和水肿。氨茶碱是有效解痉、止喘药物,静脉推注时,若浓度过高、速度过快,可导致恶心、呕吐,甚至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导致死亡。故在使用时,应在观察药物疗效的同时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药物,但副作用较大,须注意观察。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利于排痰。告知病人用口吸气,用鼻呼气。在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后,应注意帮助病人翻身拍背,引流排痰,必要时可吸痰,及时漱口。

2.5氧疗护理

病人哮喘急性发作期、PaO2<6.67kPa、发绀,给予鼻吸氧或面罩吸氧,一般鼻塞吸氧时氧流量2~4升/分,面罩吸氧时氧流量4~6升/分,吸氧期间15~30分钟巡视一次,保证氧疗安全,有效。使PaO2保持在9.3kPa以上即可。当PaO2>6.67kPa时,应改为持续低流量(1-2L/min)吸氧。因高流量吸氧会使氧分压继续上升,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化学感受器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消失,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而诱发肺性脑病。吸入的氧气需加温湿化,以减少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

2.6饮食护理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间也营养消耗大,体内的水分、蛋白质等大量消耗流失,应及时给予补充,增强机体抵抗力论文格式。因此,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每天饮水1000~3000ML,并根据患者的饮食爱好护理论文,给予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同时,要向患者解释合理饮食对增强抗病能力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尽自己的努力多进高营养食物。不能由口进食者,必要时可静脉补充营养。

2.7排痰困难的护理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会伴有咳嗽、咳痰。痰液阻塞气道,可增加气道阻力,加重缺氧和呼吸困难。因此,促进痰液排除是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鼓励病人主动咳嗽咳痰,帮助病人翻身,叩背。叩背时,手指并拢稍合拳,由两侧向中央,由下而上,必要时给予吸痰。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利于排痰。在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后,翻身叩背,引流排痰,必要时可吸痰,及时漱口。

3、小结

参考文献:[1]安静.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体会[J],社区医学杂志,2006

[2]阳凤华.11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

第2篇:营养安全论文范文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测土配方施肥规范,测土配方施肥是以肥料田间试验和土壤测试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

二、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

1、提高作物产量,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通过土壤养分测定,根据作物需要,正确确定施用肥料的种类和用量,才能不断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可增加作物产量5%―20%或更高产量,使作物获得持续稳定的增产,从而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2、减少浪费、节约成本,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肥料在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中约占50%,但是施入土壤的化学肥料大部分不能补作物吸收,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肥料,在土壤中发生挥发、淋溶,被土壤固定。在测土配方施肥条件下,肥料品种、配比、施肥量等根据土壤供肥状况和作物需肥特点确定,既能保持土壤均衡供肥,又能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化肥使用量,因此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浪费,对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至关重要。

3、节约资源,改善农作物品质 ,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合理用肥,科学施肥,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体现。据测算,如果氮肥利用率提高10%,则可以节约2.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或节约375万吨的原煤。论文参考,测土配方施肥。在能源和资源极其紧缺的时代,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参考,测土配方施肥。

4、培肥土壤,改善土壤肥力

偏施滥施氮肥、少施不施钾肥,养分失衡,加上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土壤肥力下降,结构破坏。论文参考,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能使农民明白土壤中到底缺少什么养分,根据需要配方施肥,能使土壤缺失的养分及时获得补充,维持土壤养分平衡,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5、减少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不合理的施肥会造成肥料的大量浪费,浪费的肥料必然进入环境中,造成大量原料和能源的浪费,破坏生态环境,如氮、磷的大量流失可造成大体的富养分化。所以,在测土配方施肥条件下,肥料品种、配比、施肥量等根据土壤供肥状况和作物需肥特点确定,既能保持土壤均衡供肥,又能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化肥使用量,作物生长健壮,抗逆性增强,减少农药施用量,从而降低化肥农药对农产品及环境的污染。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呢?接下来我分四个方面谈谈测土配方施肥:

第一,测土配方施肥有三个过程:1、测土。测试土壤各项养分含量。2、配方。按照作物种类、目标产量计算土壤所需的肥料种类和数量。3、统一合理安排施用基肥、追肥。

第二,测土配方施肥有以下好处:1、它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2、可以提高作物品质,降低生产成本。3、可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增产增收。4、可提高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降低作物病虫害。

第三,测土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1、最小养分率——木桶理论。论文参考,测土配方施肥。2、递增与递减施肥原理。论文参考,测土配方施肥。3、作物营养特性施肥原则。论文参考,测土配方施肥。

第四,土壤养分测定应注意的问题:1、土壤样品采集和处理。采用四角加中心法取土,用四分法留一公斤做测土样品。2、分析化验。常规化验费用高、时间长,已逐渐被速测法取代。速测法一小时可以测三个土样,每个土样的费用还不到十元钱,可谓经济实惠。3、根据配方公式计算施肥量,正负10%就是施用上下限。

最后,希望我们每一个农资人都积极宣传测土配方施肥的好处,如果可能的话,希望农资经销商配备测土箱就地测土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农业部门将会综合大量数据制定出更适合当地的施肥措施。如果这样的话,增产就不是问题了,粮食安全问题也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

第3篇:营养安全论文范文

关键词:危重症;肠内营养;护理

Abstract:ICU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under stress factors after major surgery and (or) severe trauma,the body in high resolution,high metabolic state,increased energy consumption,protein,increased lipolysis,gluconeogenesis increase,over time,the rapid emergence of malnutrition,low immunity,body resistance weakened.Nutritional support is an important therap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and enteral nutrition as a convenient,safe,effective nutritional support methods ar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Our department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process,to take effective care measures,and achieved satisfactory clinical results

Key words:Critical illness; Enteral nutrition; Nursing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7月~2014年6月,危重症患者98例,女42例,男56例,平均年龄59岁,包括重症肺炎5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6例,重症颅脑损伤21例。

1.2 方法 鼻胃管均采用复凯鼻胃管,此产品为一次性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医用器材,最长可以使用42 d,可减少反复置管对患者鼻腔粘膜和消化道损伤。营养液均采用“全能力”启封后低温保存,24 h内用完并保持无菌。持续管饲着应用复凯800型肠内营养泵。

2 结果

ICU危重症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见表1。

3 护理

3.1心理护理 向患者讲解营养支持的目的和意义,置鼻胃管前告知目的、配合方法、可能产生的不适等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配合。

3.2 营养液的输注 肠内营养尽量采用持续输注方式,使营养液持续缓慢蠕动进入小肠。初次采用肠内营养时使用营养泵以30 ml/h的速度24 h匀速泵入,如患者可以耐受,且吸收良好,可以在2~3 d内逐渐增加至需要量,鼻饲前后均应用20 ml温开水冲洗胃管,防止堵管。

3.3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3.3.1胃反流 抬高床头30°~40°,有利于营养液的排空,减少反流和误吸,鼻饲前吸痰,避免呛咳、憋气,使腹压增高,引起反流。气管切开的患者应保持气管套管气囊封闭严密,防止吸入性肺炎。应用营养泵匀速泵入,减少胃内贮存,防止反流。

3.3.2 腹胀 每次输注前抽吸胃液,如残留量>150 ml时,要给予减量或停用4h~8h,调整胃肠营养液的浓度,以便肠道能适应,也可配合应用胃肠动力药物。

3.3.3 腹泻 主要由于输注速度、浓度、湿度不适宜,肠腔内渗透压负荷过重,小肠对脂肪或乳糖不耐受,营养液被污染,低蛋白血症等引起。开始阶段每4~6 h观察肠鸣音1次,以后改为检查1次/d,并检查胃潴留情况,注意观察粪便的性质、量、颜色,控制大便

4 讨论

ICU患者多为急危重,机体往往处于应激状态,出现多脏器损伤如营养不良会增加感染,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死亡率[10-12]。肠内营养是一种比较符合生理性的给养途径,避免了中心静脉插管及其带来的并发症,并且相对比其他肠外营养便宜、安全、高效、经济,符合生理功能[13-14]。

参考文献:

[1]艾皖平,高瑛,肠内营养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医用及护理进展[J].家庭护士,2008,6(5A):1141-1142.

[2]曹爱民,早期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后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9,9:42-43.

[3]罗红梅,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7):115-116.

[4]孙苗芳,刘慧风,陈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探讨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1B):139.

[5]马玲,朱丹,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应用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5,20(4):80.

[6]蓝芝苇,钟新发,於霞,等.早期胃肠道营养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A].2009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

[7]吴孟航,刘帆,刁丽.两种肠内营养喂养方式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

[8]蓝芝苇,钟新发,於霞,等.早期胃肠道营养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A].2009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

[9]吕丽燕,潘丽.肠内营养治疗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5).

[10]周华,杜斌,柴文昭,等.我国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现状调查分析[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9,(05).

[11]彭鹏,黄杰安.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最新进展[J].临床荟萃,2011,(06).

[12]江华,蒋朱明.循证医学成为第12届中国国际肠外肠内营养研讨会的重要议题[J].中国循证医学,2002,(02).

第4篇:营养安全论文范文

摘要:

本试验用青稞秸秆替代燕麦干草作为唯一粗饲料来源,研究其对生长期藏绵羊体增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18只4~5月龄健康河谷型藏绵羊,随机分为2组,即:青稞组(青稞秸秆300g/d+精料300g/d)和燕麦组(燕麦干草300g/d+精料300g/d)。试验期4周,第1周为预试期,第2~4周为正试期。正试期结束后,按公母各占1/2原则,各组分别选取6只羊屠宰采样。结果发现:青稞组与燕麦组藏绵羊的体重、日增重、脾脏重和脾脏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青稞组与燕麦组藏绵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溶菌酶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青稞组中溶菌酶含量有高于燕麦组的趋势(P=0.083);青稞组与燕麦组血清、胸腺和脾脏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来看,与燕麦干草相比,饲喂青稞秸秆不会降低生长期藏绵羊的体增重及免疫性能,且有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溶菌酶)含量的潜力,可作为藏绵羊的粗饲料来源。

关键词:

青稞秸秆;体增重;免疫指标;藏绵羊

粗饲料是青藏高原地区畜牧业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青稞籽实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大量青稞秸秆,开发本地大宗青稞秸秆资源的饲用价值可缓解尖锐的草畜矛盾。但目前在高原农区青稞秸秆大部分被废弃或用作燃料,仅少部分作为牧区冬春季饲草资源开发利用[1-2]。青稞秸秆纤维较普通麦草更加细小,纤维长度较一般麦草短,较普通麦草更加适口[3],在秸秆类粗饲料中营养价值中等且较全面[4-6],作为青藏高原地区的大宗粗饲料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青稞籽实中β-葡聚糖含量为3.66%~8.62%,而青稞秸秆中β-葡聚糖含量也较高,尤其是地区的青稞秸秆中高可达0.096%[7]。β-葡聚糖的活性结构是由葡萄糖单位组成的多聚糖,它们大多数通过β⁃1,3和β⁃1,4糖苷键结合。许多研究认为,β-葡聚糖的作用与肠上皮细胞和肠道相关的淋巴组织的免疫功能及活性有关,它能够促进小肠的蠕动,提高结肠中益生菌的数量[8-11];活化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等,因此能提高白细胞介素(IL)、细胞分裂素和特殊抗体含量,全面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影响机体免疫机能[12]。燕麦干草是青藏高原地区反刍动物中普遍应用的优质饲草,质地柔软,营养价值高[13-14]。且同青稞秸秆类似,燕麦干草中也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15]。Long等[16]报道,补饲青稞秸秆可提高放牧牦牛的生产性能。但相关研究不多,且尚无青稞秸秆对藏绵羊免疫机能影响的报道。因此,本试验旨在比较青稞秸秆和燕麦干草对生长藏绵羊体重、免疫器官发育及免疫性能的影响,为青稞秸秆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选择18只4~5月龄体况良好的河谷型藏绵羊[(16.13±2.33)kg],随机分为2组,即:青稞组(青稞秸秆300g/d+精料300g/d)和燕麦组(燕麦干草300g/d+精料300g/d)。试验期共计4周,第1周为预试期,第2~4周为正试期。

1.2饲养管理

试验羊单栏饲养,日喂2次(09:00和16:00),每次喂量相同。待精料食尽后,再饲喂切短至3~5cm的粗料,次日晨饲前收集剩料,自由饮水。参照我国《肉羊饲料标准》(NY/T816—2004)营养需要配制粉状配合饲料,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1.3体重、日增重测定

于正试期第1天和正试期最后1天晨饲前空腹称重,计算日增重。

1.4样品采集与分析

正试期间采集饲料样品,混匀后用于测定干物质、粗脂肪、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钙和磷含量,测定参照张丽英[17]的方法。正试期最后1天晨饲前经颈静脉采集血液,3500r/min(相对离心力1100×g)离心10min分离血清后,-20℃冷冻保存,用于测试免疫球蛋白(Ig)、溶菌酶含量,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atase,ACP)活性和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含量;正试期结束后第2天,根据公母各占1/2原则,2组分别选择6只,共12只进行屠宰采样,经颈部放血后,分离胸腺和脾脏组织,称重并采集组织样于液氮中速冻,后-80℃冷冻保存,测定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含量。脾脏指数=脾脏重量(g)/体重(kg)。

1.4.1血清Ig含量测定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MB-530酶标仪,深圳汇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按照试剂盒(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说明书测定血清中IgG、IgA和IgM含量。

1.4.2血清溶菌酶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溶菌酶含量测定采用ELISA法(MB-530酶标仪,深圳汇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按照试剂盒(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说明书测定;酸性磷酸酶活性采用微板法(瑞士TECAN),按照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说明书测定。

1.4.3血清和免疫器官细胞因子含量测定

采用ELISA法(MB-530酶标仪,深圳汇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按照试剂盒(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说明书测定血清、胸腺和脾脏中的IL⁃2、IL⁃4、IL⁃6、IL⁃10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

1.5数据统计分析

经Dixon和Grubbs检验法剔除极端数据后,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处理为固定因子,动物体重为协变量,在Alpha=0.05下对处理效应进行显著性分析。

2结果

2.1体重、日增重、脾脏重量及脾脏指数

由表2可见,青稞组与燕麦组藏绵羊的终末体重、日增重、脾脏重量和脾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

2.2血清Ig、溶菌酶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

由表3可见,青稞组与燕麦组中藏绵羊血清中IgG、IgA、IgM、溶菌酶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青稞组中溶菌酶含量有高于燕麦组的趋势(P=0.083)。

2.3血清、胸腺和脾脏中细胞因子含量

由表4可见,青稞组与燕麦组的血清、胸腺和脾脏中IL⁃2、IL⁃4、IL⁃6、IL⁃10和IFN⁃γ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数值上比较,在胸腺中,青稞组藏绵羊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和IFN⁃γ的含量都高于燕麦组;而在脾脏中,青稞组中上述各细胞因子含量全都低于燕麦组。

3讨论

3.1青稞秸秆和燕麦干草对体重、日增重、脾脏重量及脾脏指数的影响

青稞秸秆和燕麦干草可以作为青藏高原地区主产的大宗饲草料。Long等[16]研究发现补饲青稞秸秆可减少冷季放牧母牦牛体重的损失量;Long等[18]补饲青稞秸秆可使母牦牛产犊率提高19%,改善母牦牛性激素水平;但青稞秸秆在绵羊中饲喂价值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经实测,本试验所用青稞秸秆粗蛋白质含量1.42%,低于燕麦干草(4.34%),青稞秸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70.9%和45.8%,高于燕麦干草(分别为59.7%和38.7%),但粗脂肪含量较接近,青稞秸秆为1.2%,燕麦干草为1.7%,与其他研究测定的各营养成分值接近[4-6],总体上燕麦营养价值较优。但此试验在每只羔羊补喂精料300g/d条件下,以青稞秸秆或燕麦干草作为唯一粗饲料来源,发现对藏绵羊体重和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表明青稞秸秆可作为生长期藏绵羊的粗饲料来源。免疫器官的重量可作为免疫功能的评价指标,而脏器指数常反映器官的生理功能状态。本试验发现,饲喂青稞秸秆或燕麦干草的藏绵羊脾脏重及脾脏指数均无显著差异。β-葡聚糖作为一种功能性多糖,大部分不能被消化吸收,单胃动物中主要在大肠内被微生物菌群不同程度地发酵利用,之后主要以粪便的形式代谢排出体外,但少部分可经吸收进入肝脏、心脏、肾脏等组织[9],少量β-葡聚糖并不能影响机体的整体免疫功能[19]。但β-葡聚糖的免疫功能研究多见于猪、禽、鼠及水产动物[10-11,20],在反刍动物中较少。且β-葡聚糖在反刍动物中的消化吸收和代谢机制尚未深入研究,尽管其在青稞秸秆或燕麦干草含量都较高,但推测粗饲料中以β-葡聚糖形式吸收的数量较少,因而在本试验中,青稞秸秆与燕麦干草对藏羊脾脏发育的影响未呈现出显著差异。

3.2青稞秸秆和燕麦干草对血清Ig、溶菌酶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IgG和IgM是介导体液免疫的主要效应分子,IgA是介导黏膜免疫反应产生的主要效应分子,这3类抗体水平是反映机体免疫状况的重要指标,而酸性磷酸酶和溶菌酶主要反映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状况。周怿等[21-22]在断奶犊牛饲粮中添加75mg/kg的酵母β-葡聚糖可显著增加犊牛血清中IgG和IgM含量,但对IgA含量无显著影响,且随着饲粮中β-葡聚糖含量的增加,犊牛血清中溶菌酶含量逐渐升高;在羔羊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可提高血清IgG含量[23],可调节母羊乳腺中的非特异性免疫[24]。沙葱多糖也可提高肉羊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lgA)含量,改善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和菌群状况,完善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增强肉羊机体免疫功能[25]。本试验发现,与燕麦组相比,青稞组的藏绵羊血清中IgG、IgA、IgM、溶菌酶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变化,与上述研究结果不一致,推测这可能是由于粗饲料β-葡聚糖含量比上述研究的低,多糖类型和结构也存在差异,引起的免疫学效应不同。但相比燕麦组,青稞组溶菌酶含量有提高的趋势,溶菌酶可通过水解细菌细胞壁肽聚糖中的β-1,4糖苷键,导致菌体细胞壁溶解而杀死细菌,抑制外源微生物生长,从而可直接提高藏绵羊抗菌和抗病毒的能力。此外溶菌酶在反刍动物复胃中可转化为具有消化功能的酶[26],协助复胃中菌体溶解得到菌体蛋白等,可改善藏绵羊营养物质供应,并间接提高机体适应能力。

3.3青稞秸秆和燕麦干草对血清、胸腺和脾脏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β-葡聚糖可激活淋巴细胞,通过释放促免疫细胞因子而参与免疫应答,刺激B淋巴细胞中调促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和IL⁃8等[19]。在羔羊饲粮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可提高血清INF⁃γ含量[23]。但本试验发现,用青稞秸秆替代燕麦干草不会影响胸腺和脾脏中IL⁃2、IL⁃4、IL⁃6、IL⁃10和IFN⁃γ的含量。但仅从数值上来看,青稞组中藏绵羊胸腺IL⁃2、IL⁃4、IL⁃6、IL⁃10和IFN⁃γ的含量都高于燕麦组,而脾脏中青稞组则全都低于燕麦组,可能预示青稞秸秆与燕麦干草对不同免疫器官细胞因子网络的调控机制不同,推测这可能与两者中所含的β-葡聚糖结构不同有关[27-28],需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4结论

饲喂青稞秸秆替代燕麦干草不影响生长期藏绵羊的体增重及免疫性能,且有提高藏绵羊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溶菌酶)含量的潜力。与适宜精饲料搭配,青稞秸秆可作为藏绵羊产业体系粗饲料来源。

参考文献:

[3]李海朝,徐贵钰,汪航.青稞秸秆化学成分及纤维形态研究[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0,44(2):40-42.

[4]张文会.青稞组成成分研究[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4,44(3):14-15.

[5]原现军.地区农作物秸秆与牧草混合青贮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6]姜文清.牧草和作物秸秆营养类型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兰州大学,2011.

[7]宋萍,李文俊.青稞秸秆中β-葡聚糖含量的测定[J].特产研究,2009,31(1):50-52,56.

[8]张培培.燕麦β-葡聚糖对大鼠肠道微环境和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9]徐超.燕麦β-葡聚糖的体内代谢和抗运动疲劳作用机制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J].

[13]潘美娟.燕麦草、羊草及其组合TMR日粮对奶牛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14]刘刚.青藏高原饲用燕麦种质资源评价与筛选[D].硕士学位论文.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6.

[15]郭丽娜.燕麦品种品质及其降血脂功效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17]张丽英.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3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48-80.

[21]周怿.酵母β-葡聚糖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22]周怿,刁其玉,屠焰,等.酵母β-葡聚糖和抗生素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10,41(6):685-691.

第5篇:营养安全论文范文

第一条业余训练工作是指学校课余开展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工作。

第二条为贯彻“奥运争光计划”,进一步加快我区竞技体育的发展,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三条业余训练工作任务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第四条业余训练工作应当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的原则,注意汲取有益经验,积极开展业余训练研究工作。

第五条业余训练工作要在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和的前提下进行。

第六条业余训练工作在教育体育局领导下,由学校组织实施,并接受教育体育局的指导。

第二章业余训练

第七条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第八条学校对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应当安排好文化课学习,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并注意改善他们的营养。

第九条在业余训练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评为省级业余训练先进个人、市级业余训练先进个人等同于市级先进工作者;被评为区级业余训练先进个人等同于区级先进工作者。

第三章运动员输送

第十条凡运动员被省少体校、省体工大队、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部队相关体校正式录取的,相关带训教练可视同为省级论文一等奖获得者。

第四章竞赛成绩

第十一条省级体育比赛(单项、团体)

1、在省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获第一名等同于获省级论文一等奖;

2、在省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获第二名、第三名等同于教练员获省级论文二等奖;

3、在省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获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等同于教练员获省级论文三等奖。

第十二条市级体育比赛(团体)

1、在市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获团体第一名等同于教练员获市级论文一等奖;

2、在市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获团体第二名、第三名等同于教练员获市级论文二等奖;

3、在市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获团体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等同于教练员获市级论文三等奖。

第十三条市级体育比赛(单项)

1、中学组

(1)在市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获金牌1枚以上、得分在15分以上等同于教练员获市级论文一等奖;

(2)在市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获银牌1枚以上、得分在10分以上等同于教练员获市级论文二等奖;

(3)在市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获铜牌1枚以上、得分在8分以上等同于教练员获市级论文三等奖。

2、小学组

(1)在市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获银牌1枚以上、得分在10分以上等同于教练员获市级论文一等奖;

(2)在市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获铜牌1枚以上、得分在8分以上等同于教练员获市级论文二等奖;

(3)在市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得分在6分以上等同于教练员获市级论文三等奖。

第十四条区级体育比赛(团体)

1、必须参加*区举办的各类体育比赛,城区学校获团体前3名、农村学校获团体前5名等同于教练员获区级论文一等奖;

2、必须参加*区举办的各类体育比赛,城区学校获团体4至6名、农村学校获团体6至8名等同于教练员获区级论文二等奖。

第6篇:营养安全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草莓,管理,七件事

露地草莓果实采摘后到越冬还有几个月的生长期,此时加强中、后期的栽培管理是来年丰产、优质的基础。

草莓采摘后,植株即进入旺盛生长阶段,匍匐茎大量发生、新茎分枝生长加快、新幼株形成,为全年营养生长的第二个高峰期。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生长开始减缓,在入秋前后,开始花芽分化并继而转入生殖生长阶段。管理上如果放松,对草莓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直接影响到来年产量与品质。因此,草莓果采后,应及时加强田间管理。

一、灌水保湿,遮阳降温

草莓性喜凉爽,根系较浅,抗旱能力较弱,且叶面积大,蒸发旺盛,如果干旱缺水,容易导致茎叶枯萎而死亡,在夏秋季,当地面龟裂时,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应在夜间沟灌,渗透苗地;无灌溉条件的地块,应每天早晚泼水抗旱,保持土壤湿润,降低地表温度。此外,夏季最好在畦面上搭1米高的阴棚,顶上盖些草等物,也可在畦边种些玉米、高梁及豆角之类的搭架蔬菜遮阳,但不能种植过密。通风不良,光照不足,也会影响草莓正常生长。

二、摘除匍匐茎,定向压蔓育苗

草莓采果后,在夏秋季节会产生大量的匍匐茎,并陆续在匍匐茎上产生3~5次子苗。匍匐茎及其子苗会消耗大量养分,减少母株营养积累,影响花芽分化。草莓采果后,如果不繁殖种苗,就应及时将刚长出的匍匐茎摘除,同时摘除病老枯叶带出园外深埋。用于繁殖种苗的草莓苗圃,为使每次子苗均能长成壮苗,在发苗期间要及时将匍匐茎定向理顺,配置均匀。对发出的新株要压些泥土,促生新根。

三、适时灌水防灾

草莓采果后,对肥水需求较多,对环境条件反应也较为敏感,尤其是酷热、干旱、渍涝灾害对其影响更甚。一般来说,夏季气温超过30℃,草莓生长就会受到抑制,有时老叶还会出现灼伤或焦边,应及时浇水或遮荫降温。但草莓根系浅、植株小,对土壤温度变动反应敏感。雨水过多,土壤通气不良,不但影响植株根系与茎蔓生长,还会发生烂根,增加病害。因此,采果后,应及时清沟沥水,保持地面干爽。

四、适期追肥,增加营养积累

在草莓采果后,管理的主要方向是增加营养积累和促进花芽分化。为了给第2年打下良好基础,应及时追肥灌水。一般品种多在8~9月份进行花芽分化,可于秋分前后追施氮磷钾复合肥20~25千克/667平方米,或1∶1的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混合肥70千克/667平方米,同时可在7~9月份每20天左右喷施1次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3~4次,以促进花芽分化。封冻前开沟施1次腐熟的人粪尿或其他优质有机肥,每667平方米施2000~3000千克,以提高植株越冬抗寒能力。草莓采果后,在不繁育种苗的地块,尽量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以防止匍匐茎的旺盛生长;对繁育种苗的地块,为促子苗多发、健壮,应及时灌水保湿,增加施肥数量和次数。追肥可结合浇水进行;在封冻前浇1次封冻水,浇足浇透。

五、中耕培土,促进根系发育

草莓新根的发生部位具有逐年上升的特点。每年采果后,要注意基部培土。培土一般在采果后的新根大量发生前进行,培土厚度以露出苗心为宜。中耕可结合追肥和培土进行,根系旺盛生长前中耕可适当深些,以利于根系生长。

六、清除杂草,防治病虫

夏秋季节,田间杂草大量滋生,必须经常拔除。拔草时不要松动草莓根系,以免造成种苗死亡。同时要摘除黄叶病叶。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主要病虫害有红蜘蛛、蛴螬、蚜虫、叶斑病、灰霉病等。病害防治,可用1∶1∶200倍的波尔多液或40%多菌灵800倍液或1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红蜘蛛等可用5%高效氯氰菊酯2000~2500倍液等防治。夏秋期间,对草莓威胁最大的地下害虫是蛴螬(金龟子幼虫),可用800倍液敌百虫或1000倍液敌敌畏浇灌苗蔸,也可人工捕捉。蛴螬的成虫常在未腐熟的肥堆上产卵,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可明显减轻危害。

第7篇:营养安全论文范文

化学论文的参考文献:

[1]刘宇.高级氧化-生物活性炭-膜滤优化组合除有机物中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2]刘起峰.密云水库水的预氧化及强化混凝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

[3]韩宏大.安全饮用水保障集成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

[4]赵建伟.富营养化原水中微囊藻毒素分析与去除方法及氧化降解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5]刘起峰.密云水库水的预氧化及强化混凝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

[6]程庆锋.高铁锰氨氮地下水净化工艺优化及菌群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7]苗杰.电化学无氯预氧化安全净水新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

[8]王娜.腐殖质在混凝与预氧化工艺中的特性及对水处理效能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9]唐阳.功能导向的电化学体系建立与碳基复合电极的设计和制备[D].北京化工大学2013

[10]王琼杰.基于新型磁性强碱离子交换树脂净化的水源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4

[11]周娟.负载型Pd基催化剂对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催化加氢还原[D].南京大学2014

[12]张怡然.预臭氧化消毒副产物生成特性和控制技术研究[D].南开大学2014

[13]吴云.澄清池膜过滤用于饮用水处理的工艺研究[D].天津大学2009

[14]李金成.负载锰氧化物滤料对高锰地下水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15]刘志泉.水中铜绿微囊藻与硝基苯复合污染的特征和作用机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16]JiajiaFan,RobertDaly,PeterHobson,LionelHo,JustinBrookes.Impactofpotassiumpermanganateoncyanobacterialcellintegrityandtoxinreleaseanddegradation[J].Chemosphere.2013(5)

化学论文的参考文献:

[1]侯妙乐,吴育华,张玉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震后铁旗杆保护中的应用[J].系统仿真学报.2009(S1)

[2]曹资,薛素铎着.空间结构抗震理论与设计[M].科学出版社,2005[3]王勖成编着.有限单元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解则晓,徐尚,李绪勇.逆向工程中三维点云数据精确拼接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09(13)

[4]王蔚波.河南古代镇河铁犀牛考略[J].文博.2009(03)

[5]陈俊旗.自立式输电塔线体系关键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6]王福谆.“我国古代大型铁铸文物”系列文章之十一--古代大铁炮[J].铸造设备研究.2008(03)

[7]赵威.结构可靠度分析模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8]张双寅.永乐大钟梯形木架稳定性初探[J].力学与实践.2008(06)

[9]王玉芳.沧州铁狮历次维修保护概述[J].文物春秋.2008(03)

[10]A.Smith,H.Botha,F.C.deBeer,E.Ferg.Theexamination,analysisandconservationofabronzeEgyptianHorusstatuette[J].NuclearInst.andMethodsinPhysicsResearch,A.2011(1)

[11]AlbertoTaliercio,LuigiaBinda.TheBasilicaofSanVitaleinRavenna:Investigationonthecurrentstructuralfaultsandtheirmid-termevolution[J].JournalofCulturalHeritage.2007(2)

[12]MicheleBetti,AndreaVignoli.ModellingandanalysisofaRomanesquechurchunderearthquakeloading:Assessmentofseismicresistance[J].EngineeringStructures.2007(2)

[13]MicheleBetti,AndreaVignoli.NumericalassessmentofthestaticandseismicbehaviourofthebasilicaofSantaMariaall'Impruneta(Italy)[J].ConstructionandBuildingMaterials.2010(12)

化学论文的参考文献:

[1]姜再兴,黄玉东,刘丽.粗糙度对碳纤维/聚芳基乙炔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J].化学与粘合.2007(05)

[2]张国权,杨凤林.蒽醌/聚吡咯复合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催化活性[J].催化学报.2007(06)

[3]范新庄.石墨电极的电化学改性制备方法与准电容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4]杨旭,孙承林,谢茂松,杜远华,王贤高.用电-多相催化技术处理油田废水[J].工业水处理.2002(12)

[5]陶龙骧,谢茂松.电催化和粒子群电极用于处理有机工业污水[J].工业水处理.2000(09)

[6]吴庆,陈惠芳,潘鼎.炭纤维表面处理综述[J].炭素.2000(03)

[7]杨旭,孙承林,谢茂松,杜远华,王贤高.用电-多相催化技术处理油田废水[J].工业水处理.2002(12)

[8]吴海燕.单线态氧与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及其过氧化产物的化学发光研究[D].江南大学2012

[9]陶龙骧,谢茂松.电催化和粒子群电极用于处理有机工业污水[J].工业水处理.2000(09)

[10]吴庆,陈惠芳,潘鼎.炭纤维表面处理综述[J].炭素.2000(03)

第8篇:营养安全论文范文

关键词:果品形象;果品价格;果品品种;果品健康性;公共关系

一、绪论

水果产品是富含营养的、且能够帮助消化的植物果实,一般还具有降血压、延缓衰老、瘦身、名目、降低胆固醇等保健作用。自从经济逐渐全球化以来,世界水果贸易的发展速度得到加快,水果贸易额从1996年到2007年的10年之间增长了167.80%,年均增长率达9.37%。从目前世界水果贸易情况看,中国、美国、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德国、巴西、智利、意大利、法国等10个国家在世界水果贸易中占据主要位置。目前水果产业是中国的重要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水果的产量和种植面积就一直稳居世界首位。随着中国水果种植规模的扩大,中国水果的出口量也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由2001年的7.90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32.44亿美元。山东省水果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大、产量高、品种丰富,以苹果、梨、桃、葡萄、栗子、枣等水果为主,并素有“北方落叶果树王国”之美誉。山东省是中国水果生产与贸易大省,近年来水果出口额从2005年的3.44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7.16亿美元,四年增长108.14%,始终占据中国水果出口份额的1/3左右。

在中国水果出口的三大品种苹果、梨、柑橘中,山东省占据了苹果、梨两项第一,是名符其实的中国水果出口第一大省。山东省出口的洲际分布主要是亚洲、欧洲、北美洲,尤其是亚欧两大洲,到2008年山东省出口到上述三洲的水果价值6.95亿美元,占当年出口总量的97.1%。在亚洲市场,山东省的水果主要出口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日本、菲律宾等国家。在2008年山东省对亚洲的出口总额占据山东省出口总额的65.20%,这说明亚洲是山东省水果出口的主要市场。在欧洲市场山东省水果主要出口到英国、德国、俄罗斯、法国、荷兰等国家,在2008年出口量占山东省出口总额的23.88%,相比2005年增加178.05%,是三大洲中间增长最快的市场。在亚欧市场之外,主要出口到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在2008年对上述国家的出口量占山东省出口总额的9.3%,相比2005年增加了145.49%,增加幅度仅次于欧洲市场,所以上述四国是最具开发的潜力市场。

二、文献概览

标题:“果品品牌形象、果品价格、果品销售渠道、果品促销方式、果品品种、果品健康性、公共关系、果品质量”与“山东省水果营销量”之间的关系。

张玉龙(2007)虽然山东烟台苹果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闻名全国,但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烟台苹果在品牌形象设计和维护宣传上却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它们依然凭借“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心态,在没有市场竞争形势和消费税需求的情况下,只有盲目的增加产量,但是在苹果品质方面却没有提高,反而有些下降,同时对于自己的苹果的品牌形象也缺乏应有的宣传与保护,甚至出现了不讲诚信度、以次充好的现象,这让苹果经销商和消费者逐渐对烟台苹果失去信任,从而导致果品营销量的下降。

林坚和霍尚(2008)双边汇率对于中国与出口目标国的之间的中国水果出口具有正向的直接影响,当中国的人民币相对于出口目标国的货币汇率贬值的时候,相当于降低了出口价格,这可以促进中国水果的出口营销量的提高;反之,当中国的人民币相对于出口目标国的货币汇率增值的时候,相当于提高了出口价格,则不利于中国水果的出口营销量的提高,这反映出水果出口价格是影响中国水果出口营销量的一种重要影响因素。

陈明宝(2007)由于山东省烟台市只在栖霞市建立了规模较大的蛇窝泊果品批发市场和在全中国大中城市设立的经销窗口和办事处还没有形成覆盖全国、功能齐全的销售渠道网络,导致它只是很好的推动了栖霞市的苹果销售量的提高,但对除此之外的其它周边地区苹果销售量的推动作用却较弱,所以必须完善苹果销售渠道网络的建设,才有可能进一步的提高果品的销售量。

李传来(2002)山东苹果销售量下降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众多企业和农户分散生产经营苹果的情况下,除了偶尔看见“栖霞苹果”的广告外,基本很难看见山东苹果的广告,也就是山东苹果缺乏对外整体的统一宣传,即促销方式不到位。相比而言,陕西省礼泉县则通过由数名县级领导组成苹果推销团的方式,到全国各大主要城市开展的促销活动,并运用录像宣传片、宣传手册和广告袋及新闻会等手段进行陕西苹果的促销宣传,最终使得使西苹果人人皆知,吸引了大量客户前来购买,这极大促进了陕西苹果的销售量的提高。上述说明,采取恰当有力的宣传促销手段是可以促进果品的销售量提高的,它们之间是具有明显的影响关

联的。

易发海(2008)虽然中国水果在品种结构方面有所改进,但是与国际市场消费者对于水果的需求变化相比,中国水果生产结构还是存在明显的缺陷。首先是产品仍然集中在苹果、柑桔、梨三大种类方面,名优特稀等特色产品种类依然缺乏。其次是水果成熟期过于集中,早中晚熟产品种类分布不均匀,造成短期内水果大量滞销腐烂、长期内水果销售量不足,进而限制了中国水果整体销售量的提高。

刘汉成(2009)在国际水果市场上,为了确保贸易水果对于本国消费者的健康性等,许多国家都在实行《SPS协议》措施来对进口的外来水果进行检验,并运用《TBT协议》阻止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水果产品进入本国,其主要检验检疫的内容就是水果农药残留量和病虫害含量等是否符合国际规定标准。如果水果的农药残留量和病虫害的含量达不到国际规定的标准,那么水果进口国就可以根据《TBT协议》来拒绝水果的进口,从而导致出口国水果的销售量的下降。中国水果的农药残留以及病虫害等基本都比较偏高,所以经常被拒绝出口销售,这对于中国水果的出口销售量的提高都是巨大的阻碍。

黎文龙(2008)中国水果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东盟、俄罗斯、日本、香港特区、荷兰、德国等。上述国家和地区占据中国水果出口总量的80以上,由于中国水果的出口国家过于集中,当上述国家的经济和贸易政策发生变化的时候,会明显影响到中国水果的出口,所以中国政府应该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积极利用公共关系的作用,为中国水果寻找更多的出口国家,在促进中国水果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中国水果出口销售量,这对于国际经济的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

于国合(2007)山东水果经过近十年的努力,通过采用套袋、转果、摘叶、低下铺设反光膜等一系列精细管理技术的推广,使得山东水果的外观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基本符合国际要求;同时通过加大地下土壤的投入、增加土壤有机含量等,使得山东水果的口感、营养、风味等内在品质也得到显著改变;另外,结合采用先进的果园通风、通光技术,实行标准化的生产模式等,使得山东水果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产品销售量也相比以前得到显著的提高。

从上述文献概览得知:果品品牌形象、果品价格、果品销售渠道、果品促销方式、果品品种、果品健康性、公共关系、果品质量分别与山东省水果产品的营销量具有显著性的相关性。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本论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商业研究方法论中的定量研究与演绎推理相互结合的方法。

本论文把第一手的原始数据作为研究数据的来源,同时把第二手数据作为参考资料的来源。

本论文的研究工具是参照李克特测量量表的形式编制的调查问卷。

本论文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分配比例为:水果直接生产销售者120份、水果销售者180份、消费者300份,有效回收总计582份,有效率为97.0%,误差率为3.0%,完全符合论文设计要求。

四、数据分析

信度分析:“果品品牌形象、果品价格、果品销售渠道、果品促销方式、果品品种、果品健康性、公共关系、果品质量”与“果品营销量”的Cronbachα系数值结果分别是: 0.715、0.778、0.792、0.706、0.741、0.760、0.733、0.759、0.727,上述信度数值都大于论文设计的最低数值0.6,完全符合研究设计要求,说明研究数据可以采用。

效度分析

通过对测量工具的结构效度进行因子分析的方式,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的因子载荷值为0.688-0.798,超过0.5,这表明测量量表中各个题目与其相应变量之间均存在较大的相关性,辅合效度符合论文设计要求。旋转成份矩阵把本论文的研究变量分为九个成份,基本验证了本论文测量量表的各题目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判别效度符合设计要求。

描述性分析

总体均值中最高的是果品健康性(4.0734),其次是果品质量(3.9374),第三是果品价格(3.8709),第四是果品品牌形象(3.8021),第五是果品销售渠道(3.6406),第六是果品营销量(3.6218),第七是果品促销方式(3.4989),第八是果品品种(3.2054),第九是公共关系(3.1724),其中“果品健康性”的评价回答得分最高,“公共关系”的评价回答得分最低。

标准差中最高的是果品营销量(0.98630),其次是果品销售渠道(0.97652),第三是果品促销方式(0.97381),第四是果品价格(0.96978),第五是果品质量(0.96662),第六是果品品种(0.96549),第七是果品健康性(0.96516),第八是公共关系(0.95558),第九是果品品牌形象(0.95405),其中“果品营销量”的评价分歧最大,“品牌形象”的评价最为集中。

二元相关(皮尔逊)分析

在显著性水平为0.01(双侧)时,自变量“果品品牌形象、果品价格、果品销售渠道、果品促销方式、果品品种、果品健康性、公共关系、果品质量”和因变量“水果营销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2、-0.496、0.530、0.544、0.588,0.596、0.575、0.586绝对值都介于0.40-0.60之间,说明这八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的相关性;所有自变量相互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21-0.178之间,均小于0.4的相关性。

五、结论

本论文通过对于相关研究文献的概览和相关研究数据的结果分析,对山东省水果营销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这对于本论文提出的研究问题给予了回答,并且验证了研究假设。即对于“山东省水果营销量”具有影响的因素有“果品品牌形象、果品价格、果品销售渠道、果品促销方式、果品品种、果品健康性、公共关系、果品质量”,这些因素与“山东省水果营销量”之间具有中等强度相关的研究假设是成立的。另外,由于本论文只是选择八个因素对山东省果品营销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这个研究结论不一定适用于除山东之外的其它区域,这对于论文的研究意义形成一定的局限。

参考文献:

[1]张玉龙\陈明宝.烟台苹果生产销售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农业科技[J].2007.3.

[2]唐纳德.R.库珀\帕梅拉.S.辛德勒.商业研究方法[M].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林坚\霍尚.中国水果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J].2008.4.

[4]李传来.“山东苹果不敌陕西苹果”的原因分析.现代农业[J].2002.6.

[5]易发海.中国水果出口贸易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科技[J].2008.11.

[6]刘汉成.现阶段我国水果出口受阻的现状、原因及建议.北方园艺[J].2009.1.

[7]黎文龙.我国水果出口中的“绿色冲击波”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J].2008.3.

第9篇:营养安全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关系到论文是不是能顺利完成的关键,我们在选题时要慎重,不能轻率,选题时最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和自己擅长的,还有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来进行选题,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功能性食品论文选题,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1.功能性配料与功能性食品

2.功能性食品与功能性乳制品的开发

3.食品原料在我国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一种新型功能性食品-发芽糙米

5.功能性食品以及其中的功能性成分的最新发现

6.植物功能性食品的研究进展

7.蜜环菌的活性成分研究及其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8.功能性食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9.益生菌和益生元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10.应该把细胞因子纳入功能性食品评价新标准

11.《功能性食品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12.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概况及在食品营养标签中的新要求

13.功能食品和功能性食品配料发展新动向

14.功能性食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5.功能性食品的最新进展与开发

16.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概况及关键控制点

17.小麦源生理活性成分及其功能性食品的研究

18.功能性食品的发展趋势

19.观点冲突性信息对功能性食品购买倾向的影响研究

20.浅析功能性食品领域的专利申请状况及发展趋势

21.我国功能性食品发展状况分析

22.我国功能性食品的消费现状调查研究

23.中国功能性食品的现状和策略

24.代谢组学在个性化功能性食品研究中的应用

25.纳米技术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

26.沙棘功能性食品开发探讨

27.功能性食品玛咖研究进展

28.功能性食品对运动员体能增加的潜在可能性

29.功能性食品原料牛初乳

30.抗疲劳功能性食品复方添加剂作用机理研究

31.微生物源功能性食品的研究新进展

32.膳食纤维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33.关于建立功能性食品国家质量标准的探讨

34.中国功能性食品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35.功能性食品包装的几个关键问题及其对策

36.一种新型功能性食品——植物甾醇酯

37.功能性食品的发展及研究新动向

38.生物活性肽及其在军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展望

39.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奶与乳制品的研究与开发

40.功能性食品基料蛋白质及多肽类开发现状

41.功能性食品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初探

42.功能性食品国内使用现状及应用展望

43.功能性食品科技创新体系现状及对策

44.功能性食品基料──γ-亚麻酸

45.明串珠菌在乳制品和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46.功能性食品的研制与开发

47.排铅功能性食品研究进展

48.我国功能性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