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范文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

第1篇: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评价方式;学业成就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9-0074-02

[作者简介]杨俊宽(1975―),男,本科,江苏省大丰市白驹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综合桑代克和麦克尔的评价思想,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凡存在的东西必有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测量。”这种因盲目崇拜量化评价和工具价值思想而引发的分数至上、考试第一的初中化学学业评价方式曾经风靡一时。不可否认,这种精确、追求科学的评价方式能够为学生的化学学习和知识建构带来准确的量化证明,为学生提供改进化学学习的正确途径。但人总是追求诗意地存在,感性张扬决定了个体人格和气质特征对于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这种片面追求学业证明和量化的评价方式容易减弱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个性。L.D.Stufflebeam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为了实现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个性的全面发展,生命价值的充分体现,初中化学学生学业评价应当回归发展的归宿和终点,改变单一量化的评价方式,为初中化学学生学业评价注入质性、过程性以及人性化的新鲜血液,让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化学知识、化学能力、化学情感和化学实践的平衡发展。

一、“评”要以纸笔测验为基础的评

纸笔测验作为一种可供量化的传统评价方式,是目前初中学生化学学业评价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它能通过科学的测验设计,编制出一套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测试卷,以考评学生对初中化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认知、对简单化学现象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化学物质的基本结构和应用的初步理解等文本知识和能力。而纸笔测验的关键和核心是试题的编制和设计。初中化学纸笔测验题应当立足于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上,但不可局限于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的简单重现和记忆,应当在坚持真实性的前提下,广泛联系日常的生活、学习经验,利用生活本源创设一个个富于乐趣、蕴含探究意识的化学情境,让学生在文本测试中能体会实践的精神,也能领略自我探究的情趣。另外,初中化学作为科学课程的基础学科,每一个知识点都具有无限的延伸性,纸笔测验题目的设计还应当坚持难度适中原则,以激发学生最为适宜的动机。

例如,要考查学生对“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方法的掌握情况时,如果教师这样设置测试题:“请简要说明如何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那学生的化学思维永远只能停留在文本的记忆上。相反,如果教师这样设计:“据说,我们平时用作医疗消毒的‘双氧水’竟然能够用来制取氧气,你能简要说说其中的奥秘所在吗?”这道题目不仅联结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而且帮助学生将“过氧化氢”“双氧水”和“氧气制取”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更能了解学生对这一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评”要以活动表现为侧重的评

活动表现评价属于过程性评价,它考查的是学生利用已知知识和经验在实验或模拟情境中分析、假设、验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表现、能力和水平。学生通常以实验操作、完成作业任务、实验报告书写、小组讨论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活动展示和表现等来展示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和成果。基于这些学习形式的活动表现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实验技能掌握情况、化学探究学习的态度、学习化学的心理反应、解释解决实际化学现象问题能力以及学生的语言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等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了解,以帮助教师不断改进化学教学,促进学生优化自身的化学知识结构。因此,在活动表现评价中,初中化学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各种活动形式进行及时的跟踪、记录和矫正,并经常与学生当面交流学习化学的各种心理感受和需求,以实现初中化学的教学相长。

例如,在组织学生对学校的小湖的湖水进行“PH”值检验,每一个学生都是实验的参与者和主体者,他们都必须自身经历实验设备准备、湖水取样、PH值检测、分析对比湖水的性质以及对湖水的检测结果作出报告等实验步骤,如果学生发现水质出现异常,还要结合学校及其周边的环境,为学校提出可行性的“救治”措施。这个小实验涉及了学生诸多的活动表现,对其进行活动表现评价,能够了解学生在探究实验前的准备情况,是否懂得正确采集湖水样本,是否懂得做湖水的PH值检测,检测的结果是否正确以及书写的报告是否完整、科学等。而只有针对此评价,师生才能采取共同的改进措施。

三、“评”要以学习档案为指引的评

学习档案评价源于艺术领域,是指在教师的科学指引下,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为了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帮助学生反思自身学习成效,请学生持续一段时间自主收集、整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的档案现作。初中化学涉及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物质结构、信息科学、日常饮食等生活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庞大而又生疏的科学知识内容,如果没有利用学习档案加以记录和观察,很难真正了解学生的连续性学习过程,也难对学生的化学学习给以正确的诊断性评价。

例如,在学习“水和溶液”这一章节时,为了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做一个教学实验:让每一个学生都做一个详细的学习档案。学习档案的内容可包括“水和溶液”的有关知识整理、“水和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记录、“水和溶液”的重难点记录、与“水和溶液”有关的现实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学习“水和溶液”还未解决的困惑、对教师教学的改进性要求、学生的作业及其小测试试卷收集整理、反思性学习记录板块等。教师应经常收集学生的学习档案进行翻阅和记录,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适时作出指导性教学。

总之,初中化学学生学业评价应当根据初中化学课程的知识性、技能性以及体验性目标的要求,立足于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改变以往单纯以纸笔测验为主的评价方式,积极引入以学生活动表现为主体的过程性评价,将学生化学学习档案的建立作为师生交流共进的直接依据。

参考文献:

第2篇: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学 衔接 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165-01

高一化学在中学化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高一化学是学好中学化学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做好高一化学与初中化学的衔接工作历来被广大高中教师所重视。我认为要顺利地解决初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衔接问题,以下几点做法收效比较高。

1 认真研究初高中教材,从教学内容上做到有效衔接

教师的教学必须要有延续性和前瞻性。如果高中的化学教师对现行初中教材不熟悉,对初、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不够了解,势必造成在教授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很被动。为使教有所依、学有所循,高中教师应对初中知识体系也做个全面的了解,明确哪些知识内容在初中已基本解决,哪些知识在初中出现而实际上并未完全解决或被忽略了,哪些知识点与高中化学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或者应在高中阶段拓宽和加深的等等,这些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认真找出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完善知识的衔接,这项工作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高一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学习质量。例如初中化学在化学用语教学上、在元素符号、常见元素的主要价态、常见物质化学式的记忆与书写、常见化学反应与相应现象的表述方面要求不明确、过低或不落实,而高中教学要求的起步知识又相对较高,两者之间必然造成脱节。所以对高一新生进行这些方面的复习巩固,明确这些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就等于让学生在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之前进行了一次基石加固工程。

2 全面了解学生基础,从学法引导上做到有效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其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

2.1 注重课堂学习效率

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在课前就有所了解,真正做到带着问题听课,做到有的放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避免学生当“抄写员”,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抓住重难点,精作笔记。

2.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对于学生的提问,老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应该和学生一起阅读材料,分析归纳,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真正全部理解,做起作业来更能应付自如,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

2.3 指导学生回顾反思

要求学生对每一次考试的每一道习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该题的考点,并在试卷上标明该考点是教材的哪部分章节的内容,作好知识的链接,同时,在教材上也可以作上标记。分析错误的原因,现在对该知识点的了解程度、以及对题目的理解程度,考试后的收获等等。

2.4 训练学生解题技巧

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运用的解题方法是比较基础的,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及时补充新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对于刚进入高中的新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知识诱导,能更好地树立学生迎接高中化学学习的信心和激情。比如解计算题,初中化学中主要就是运用按化学方程式中不同物质的质量与各物质式量与计量数乘积列方程进行的常规方法计算,而高中化学的计算中还要求学生掌握根据物质的量列比例式、差量法、元素守恒法等解题技巧。

2.5 重视实验操作技能

重视强化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调动各个感官去感受实验。首先要看,看明白课本上的实验原理,看老师的规范操作,看明显的和细微的实验现象,并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其次要听,仔细听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的意见,随时记下实验成败的关键点。然后就是问,遇到不懂的地方一定不能稀里糊涂,问老师、问同学,查找原因直至弄明白为止。

3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从教学方法上做到有效衔接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对教学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解决初高中教学的衔接问题上,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非常重要。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后,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的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更多地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3.1 放慢起始教学进度,逐步加快节奏

万事开头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尤为如此。为了使学生不至于在起跑线上就摔倒,进而失去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对于刚进入高中的新生,可以先开展几堂初中化学的复习课,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强化化学学习中的基本知识点,再逐步进入教学。

3.2 讲清基本知识理论,创设问题情景

在教学过程中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适当介绍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创设悬念,让学生在了解高中化学学习的方向和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为正式开展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3.3 引导学生联想对比,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概念相当多,且概念之间很容易混淆,如果概念不清,解题时就会模棱两可,凭感觉瞎蒙。因此,对于一些易混淆的化学概念,可采取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高中化学中还有许多知识点非常抽象,比如,物质结构部分、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等等。对于这样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可采用多联想,变抽象为形象,逐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4 教师做好课堂小结,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高中化学知识相对于初中,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一切知识更加系统富有深度。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单元小结,让学生自己编织知识网络,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此外,还应帮助学生做好题后回味,即在一道题目解完后,引导学生想想有无别的解法,有无规律可循,还应试着改变一下条件或结论,以探索新的命题。长此以往可培养学生的探索概括能力,逐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和创造性。

总之,做好初高中化学知识的教学衔接,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科学素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处理好了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才能使更多的高一学生不怕学化学,愿意学化学,进而使学生学得更有趣、更轻松,也才能使教师教得充满成就感。

参考文献

第3篇: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学科思想方法初高中化学教学初高中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4-0136-02

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化学内容是非常多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学科内综合性强,更重要的是对学习能力的要求、认识问题的视角、对学科思想方法的理解等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做好初高中的衔接教学,让学生树立起学好化学的决心和信心,让学生进入高中后尽快地适应高中学习,并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稳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进行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一、从认知上进行衔接

新课程必修模块的教材中,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有类似的初、高中知识衔接,教师如果不了解这些衔接点,容易导致学生知识的跳跃,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教的衔接”,学生“学的衔接”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初、高中化学课程设置的总体学习目的是一致的,但两者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回顾初三化学,具有基础性和启蒙性。课本配有大量彩图,内容浅显直观,知识点较零散,总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实验以定性分析为主。学生主要通过直观的化学现象获得感性认识,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而高中化学课程具有时间紧、知识量大、课程进度快、深度和难度明显增大等特点,要求学生能通过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并根据误差分析的原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知识层面来看,初中以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实际应用方向靠近,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学科思想方法。

1.深入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储备与认知结构

一切新知识的真正获得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所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才能真正教好学生。教师应弄清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这样才能自如地处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可采取课堂提问、观察入学成绩、调查问卷、与新生交谈、进行针对性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储备与认知结构,并将学生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弥补学生忽视和薄弱的知识点。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分析能力的提高在不同阶段都是循序渐进的。新课程理念下对教材中知识的掌握要求也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而逐渐上升的。例如:

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课时的内容,而应将其置于整个中学化学课程体系和总体教学目标中进行整体把握、合理设计教学,逐步培养思维、提升能力,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让学生逐步学会化学学科思想方法。

2.把握最近发展区,比较分析初高中的课标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现在的课程降低了过高、过难和过烦琐的知识要求,不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体系,正是由此导致学生在进入高一的学习后,由于某些知识点上的缺漏,知识体系脱节,引起学习的困难。其实初中与高中的化学知识体系必然存在重大差别,初中化学知识体系受限于初中的启蒙阶段,只能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对日常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学习和探究,必然是不系统也不完善的,而高中化学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了合理的延伸和拓展。作为初中化学教师要对学生的高中学习知识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选择教学设计时能注重初高中化学学习时知识上的衔接。不可把发展性概念和知识讲死,要留有余地。例如化学学科思想-物质的分类思想,初中由于考试练习的常见性默认为:只要提到物质的分类,学生就联系到物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酸、碱、盐的分类。其实在高中的课程中,这样的分类仅仅是从物质的元素组成这个角度来归类的,物质的分类可根据物质组成、状态、性能这些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注意控制化学原理讲授的深广度,注意初高中学习衔接中的阶段性,不可盲目提高,也不可含糊不清或忽略不提,例如初中常提到羊毛和棉花的鉴别时,学生可异口同声回答通过燃烧闻气味,但2017年的中考题目中遇到燃烧肉松和棉花时,哪样物质能发出烧焦羽毛味,很多学生一脸茫然,这正是由于初中的老师都认为,蛋白质的性质都是高中教学的内容,故无须多讲,才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而此考题涉及到肉松含蛋白质,而蛋白质纤维燃烧即可产生烧焦羽毛味的原理。只要知道这原理,这问题学生能迎韧而解。老师在教学中不能重视化学原理的讲授而是让学生记忆结论性的知识点,这对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思想和素养是无益的。

二、从学习方法方面衔接

调查表明,大部分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方法是非常简单和具有很强依赖性的,通常是“你讲我听”,“你写我抄”,“考前背、考后丢”。到高一以后,若仍沿用这老方法,那必然会使他们成为所谓的“差生”,兴趣和学习习惯的保持也只能成为“纸上谈兵”。另一方面,化学占中考各科总分的比例较低(总分550,化学仅占40分)。相当一部分学生初三阶段对化学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基础知识不扎实,升入高一便觉得高中化学难学。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是为了会学”。因此在初、高中衔接教学中,在注重兴趣和习惯培养的同时,要逐渐地指导和纠正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學习方法体系,将会让学生受益一生。

在学习方式上,初高中的教学中,都应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化学的学习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教师更应该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初步形成比较、分类、归纳等学科思想。例如在进行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物物质复习时,有意识地运用分类思想,不仅可纵向归纳物质性质,而且可以横向对比易混淆物质的性质,通过多角度发散思维,学会构建知识体系,而这种充分体现分类思想的学习方法就要在初中教学中进行指导,初中新课结束后,复习课的第一节通常就是复习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很多学生对于分类的概念常模糊不清,但即使你把概念重新解释一遍也还是收效甚微。这时可采用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方式对物质进行分类,实践过程中学生间有较大的差异,较好的部分同学可很快领会并画出分类图,有另一些无从下手,据此情况可以及时展示完成较好的学生成果图,并引领较慢的同学模仿并完成剩余的图示。最后再取几幅完整的思维导图,请学生对比学习思考谁的知识点总结更全面,对比自己的图例,弄清各自是否有遗漏或疑惑混淆哪些概念知识。再比如复习含碳化合物时,也可围绕碳元素画出思维导图从而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对学习的内容能进行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能有序地储存作“意义记忆”和“逻辑记忆”,能正确复述,再现辨认。能将化学信息抽象归纳或逻辑地统摄成规律,运用符号思维或数学思维等方法创造性地认识和解决问题。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八章酸碱盐的知识点对于初中生来说,知识容量大,物质间的关系复杂,反应条件众多繁杂,有很多同学连物质及其性质始终没能搞明白。如果忽视学科基本思想的构建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这样的教学会导致如下问题:教师将过多的知识让学生去识记,忽略了对过程的分析与理解,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学生也对化学学习产生认识偏差,认为多重复多记忆就可以,以致知识水平浅薄,内容零乱,不能跳出题海战术,综合应用能力薄弱。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初中教师也应实现跟高中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在保证初中化学启蒙性、个性化特征前提下,适当运用研究方法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悟及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从时间安排方面衔接

目前衔接的教学主要研究在于高一开学头一个月教师专门腾出时间进行知识衔接,或者在高一教学过程中上新课同时穿行,但是这样做存在多种的弊端:学生层次不同,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进度无法正常完成;或者衔接课走个过程,学生仍然不知所云,这就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帮助指导学生对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有序存储、合理构建知识网络,通过这种有意义的知识整合、整理,学生才能以崭新的视角认识和把握初中各部分化学知识,更加透彻地理解化学概念、原理,从而达到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效果。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高一学生在化学学习上的特点和现实困难,尊重学生的这个基本实际,多想办法,研究规律和遵循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跨好初中化学到高中化学这个学习台阶。通过衔接教学使学生复习和强化那些对高中教学密切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为高中学习做好充分的知识和技能准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为高中化学的学习做好方法的准备。

在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中,要和学生交朋友,从学生那里去了解他们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接受的程度,对自己的教学和素质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要总体把握,找准问题和薄弱点,这些都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把自己理解和认同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教师可经常在初高中的课堂上听课、评课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实践中解决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

作者:翁晓前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4篇: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化学;实效性

1多媒体技术的概述

多媒体技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多种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集合,如视频、动画、图像、文本、声音等,并综合处理这些信息,建立基本的逻辑模型,以便展示者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清晰地传达给群众。多媒体技术可以综合处理信息,使传达的信息更加直观化。最近几年来,多媒体技术证明了自身的应用价值,使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多媒体最大的优势便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曾有许多伟人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可见兴趣蕴含的力量,针对初中生,如何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才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最主要途径[1]。通过对多媒体的运用,将各种授课知识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视频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改进了传统教学方式枯燥乏味的一面,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2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不足点

2.1教师对多媒体教学不够重视:虽然提倡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多年,许多学校也已经引进了现代教学设备和仪器,但大部分的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还是没有体现出足够的重视。有些教师还未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错误地认为多媒体教学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许多教师对制作课件都不是很乐意。

2.2硬件设施条件未达到要求:多媒体教学方式综合应用网络、计算机、射频、视频、音频等多种科技。因此,多媒体教学方式对设备设施的依赖性非常高。有些学校自身条件不足,无法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在每个班级中,这也就导致了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条件不符合要求,从而影响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

2.3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依赖性强:多媒体教学的较大一个优点就是可以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从而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使学生能够轻易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内容。多媒体教学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使教师更加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在需要演示时,通过播放视频或幻灯片即可。然而,多媒体教学的便利也相应地带来一些问题,由于各种基本知识讲解都是通过多媒体实现,使教师过度地依赖多媒体。长久下去,教师的角色就沦为了多媒体播放者,课堂的掌控权也会转移,这样一来就无法确切的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最后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2.4缺乏化学实验:随着多媒体的运用,教师逐渐将实际的化学实验制作成视频,直接展示给学生。初中化学的许多知识点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彻底地掌握。而教师只利用多媒体演示,就无法真正的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可以让他们对化学反应效果有充分理解,解析化学本质时也会更加轻松。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的效果无法达到真实实验的效果[2]。

3加强初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实效性的方案

3.1加强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转变教学观念:多媒体技术是现代化先进技术,对教师队伍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自发自觉地掌握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技术。同时教师也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主动接受新的事物。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学习多媒体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及质量。

3.2优化设施的配合:多媒体教学需要软硬件设施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开展。其中硬件包括投影仪、电脑等设施,是多媒体教学中必须会用到的工具,而软件则是使用多媒体时需要运行的相关程序和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的展开,离不开软件和硬件的支持。因此,学校应加强对硬件设施的重视,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工具。而软件除了需要配备相关的电脑软件外,一些专业的初中化学软件也是必不可少的。

3.3摆脱对多媒体的依赖:初中化学教学的掌控者必须是教师,多媒体教学虽然有巨大的作用,但只是一种工具。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地运用多媒体,摆脱对多媒体的依赖性,综合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和教师的作用,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引导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

3.4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教学的实验演示作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但无法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化学的反应原理。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动手开展实验,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及消化其中的化学知识。

4结语

总结,初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多媒体,既可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化学知识,其实效性非常高。因此,笔者在此建议初中化学教学应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重视,以提高化学的教学效率及质量。

作者:卜鲜果 单位:内蒙古呼市二十九中

参考文献:

[1]廖平.对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探讨[J].学周刊,2013,04:174.

第5篇: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微课 教学应用

微课,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就一个知识点或围绕一个主题或为解决一个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而开展的主要以视频为呈现形式的教学活动。因时间多在为3~5分钟,短小精悍,主题性强烈,可循环播放,近年来受到广大师生的喜欢。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巧妙灵活应用微课视频,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对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尝试提出认识,与同仁交流。

一、对于抽象的微观世界,微课具有更直观、生动的表现,易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抽象的微观世界因看不见、摸不着,对于初中生而言,难以想象,更不能理解。动画微课能恰当、合适地解决此类问题,微课通过形象的动画,能帮助学生“看到”奇妙的微观世界。例如:在鲁教版初三化学(以下举例均为鲁教版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第三节《水分子的变化》学习中,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构建微粒观概念,帮助学生从微观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教材虽有图片,但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通过微课动画,学生能形象地看到水分子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是如何破裂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氧原子又是如何结合成氧分子,氢原子如何结合成氢分子的。极微小的分子、原子在微课中变得可视而有生命力,学生在观看此段微课视频时常常惊呼且心情愉悦。又如,在第三单元第一节《原子的构成》学习中,卢瑟福所做的α粒子冲击金箔实验,现象与原子结构的推测解释,很多同学理解上有困难。对于原子内部结构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电子就像运动员一样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这是不准确的。通过播放几种不同原子结构的解剖动画视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原子的结构和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构建起正确的微粒观。在突破微观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微粒观概念上,微课提供了更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素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对于化学实验教学,微课可提供更安全、效果更显著的实验素材。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有些实验本身具有危险性,有些药品或生成物本身有毒或有腐蚀性,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例如: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99页)“方法探究”中,用红磷测定空气的成分。因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为酸性氧化物,具有强腐蚀性,不可用手直接触摸,也不可直接闻气味。此实验探究不能在教室里做演示实验,需要在通风橱里进行实验。如果链接相关微课视频代替实验,则学生不仅同样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而且安全,也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又如,第六单元第一节《燃烧与灭火》“氢气的燃烧和爆炸”实验探究中,氢气的爆炸实验,现象震撼,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氢气爆炸很容易伤着学生,在教室里做此演示实验很不安全。此时链接相关实验视频,不仅安全,效果也很好。

三、微课可适度弥补学校实验教学不足带来的影响。

学校的经费有限,相关的实验就难以开展,但教学中又需要展示相关实验。为弥补这些客观存在的困难给实验教学带来的不便,运用微课视频进行演示实验,效果很好,能达到教学目的。例如:第二单元第二节《自然界中的水》“蒸馏“实验。蒸馏瓶和冷凝管已不是必配仪器,如何获得实验用蒸馏水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引入水的蒸馏实验视频,让学生看到水的蒸馏过程,知道蒸馏水是如何得到的。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进一步使学生明白了蒸馏是混合物分离的一种方法,是净化水中净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操作步骤。观看视频,记忆深刻,更便于理解。又如,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活动天地6-3“乙炔的不充分燃烧和充分燃烧”,氧炔焰切割金属实验,学校没有电气焊设备,该实验不可能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少见到。链接微课视频,就把生活和生产实际带到了课堂上,这样学生自然印象深刻,记忆持久。

四、微课内容的“点”状和可重复播放的功能能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

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呈现一个小知识或技能,因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对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自学有很大帮助。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而且适合学生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微课视频播放快慢可以调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播放的速度。由于视频可以反复播放,平时反应慢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反复观看,较好地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

五、反思。

微课虽然在化学教学中作用显著,但仍然不能完全代替课堂教学,它只能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一是对于化学实验教学,能够开展的安全实验,化学实验教学要尽量开展,毕竟只有身临其境,亲自动手实验,才感受深刻。二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探究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科学技能,不要也不能弱化化学学科的实验功能。三是微课主要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让学生借助小型多媒体播放器随时随地能够进行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观念的学习,有些教学难点往往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这样就离不开教师的讲解,教师的讲解能够根据学生的反应不断进行调整。

在教育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微课在教与学中的辅助作用,更好化为化学课堂教学服务,构建信息技术下的高效课堂,需要每一位化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知行网.

第6篇: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分层递进;教学应用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社会背景以及小学教育水平,形成明显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这种能力差异进行适合他们的教育活动,形成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学生是拥有独立人格、巨大潜能以及个性差异的独立个体,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在这种自然规律,要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能力差异,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每个学生得到学习能力发展。分层递进教学方法就是根据学生这种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上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学习团体,从而形成因材施教的教学格局。

1.学生分层

在教学活动中实行分层递进教学,首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当然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层次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在分层过程中要坚持、有分有合的原则,通过学生分层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地了解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的精神。教师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发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在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和良好习惯。基于此,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一层学生化学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接受能力强、自主学习能力强、学习方法先进、成绩优异,二层学生化学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上进心、成绩中等,三层学生化学知识基础不牢固、学习能力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不好。

2.学习目标分层递进

首先教师要对班级每个学生具体学习情况作全面详细了解,然后根据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动态,为其设置不同学习目标,帮助每个学生培养化学素养,掌握更多化学理论知识,从而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一层学生来说,在掌握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化学实验设计和探索,对教材上的猜想和假设进行验证,不断培养自身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对于二层学生来说,首先应该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然后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探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三层学生来说,要理解和掌握化学物质基本成分,掌握化学最基础理论知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学习框架和成果检测。

3.学习内容分层递进

学习内容上的分层递进一般是以化学知识、技能为出发点,让不同学生都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能力提升,对于一层学生来说,教师不仅要传授教材知识,必要时还应该进行知识拓展;对于二层学生来说,学生在学习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自行学习必要的课外知识;对三层学生来说,教师应该侧重于基本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强化基础知识学习。

实例分析:在人教版化学《自然界中的水》章节知识教学过程中,要求一层学生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描述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元素原子之间的相互化合原因、巩固化学变化的能量观、能够独立完成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设计和操作、学习更多实验室和工业净化水的方法等知识。要求二层学生要认识到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作用、学会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组成等知识。要求三层学生认识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对生活活动的意义、认识氢气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初步了解原子构成及其内部相关粒子的相互关系等知识。

4.课堂提问分层递进

在正常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知识内容的难易程度,形成层次提问模式,培养每个层次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化学逻辑思维。一般情况下要求一层学生能够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延伸出更多问题和知识点,要求二层学生回答难度适中的问题,要求一层学生能够回答基本概念性问题等。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问题的设置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化学思维,站在学生能力发展和培养的角度,为学生解决不同层次的学习问题。

5.作业分层递进

由于学生能力差异和学习目标的不同,在课后作业布置中教师也应该注重分层递进,根据考试和教学要求,将作业分为不同难度,既要适合学生能力水平,又要帮助学生顺利通过中考考验。一层学生的课外作业难度最高,具有很强的挑战性;二层学生的课外作业以基本训练为基础,加强始适中难度的作业训练;三层学生的作业主要是以基本知识培训为主,鼓励学生尝试二层学生作业难度。

6.教学评价分层递进

为了充分发挥分层递进教学价值和作用,在教学评价中同样实行分层递进,每个层次学生都有机会得到A+、A、A-、B+、B、B-不同等次评价,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

7.小结

综上所述,教师利用分层递进教学,能够有效促进每个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能力发展要求。但是教师在实行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学生心理健康,避免对学生心理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分层递进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变化及时调整层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心理环境,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分工合作和学习竞争,逐渐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和化学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林森.初中科学课程的分层递进教学[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06:48-50

第7篇: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范文

一、以生为本,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复习策略

(1)将学生作为复习主体。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摈弃传统教学方式,根据学生学习能力选取针对性的复习策略。初中化学的复习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单元复习阶段、系统复习阶段、专题训练阶段、综合模拟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各个阶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要选取科学的复习方式,让学生在各个阶段不仅能掌握基础知识,更能够灵活地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复习能够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化学的学习能力。此外,教师需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从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变为指导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方式。除此之外,教师更要注重教育学生自觉思考复习方式。

(2)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化学知识。初中的化学知识点一般较为零碎,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缺乏应有的关联性,学生极易遗忘知识点,因此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知识树的形式将化学知识点系统性地记忆。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化学理解能力。在摸底考查的基础上,教师要与学生进一步探讨有关知识的连贯性问题,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二、注重概念式教学,加强化学用语训练

化学概念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只有充分理解概念的含义后,才能学习更深层次的化学知识。化学计算中的概念大部分是通过实验或分析具体事物得出的,在学习概念时,要注意新旧概念的区别,弄清相似概念中的本质区别与相互关系,加强概念训练,提高概念运用能力,掌握独特的化学学习语言。只有当学生了解化学式、化学式含义、相对分子质量等概念后,才能更好地掌握化学基本计算。如当学生掌握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时,就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三、以考纲为本,多媒体辅助化学复习

运用多媒体辅助化复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化学成绩是中考成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学生成绩的高低是由考纲决定的。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考纲,运用多媒体辅助,以考纲为本进行化学复习。多媒体的音、形、视频能够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具体化,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从而让学生掌握考纲。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在考纲、课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课件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能力。在化学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掌握多元化的复习方式,创造多样化复习形式,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和教师共同探讨,在探讨中提升学习能力。如教师可以将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并把知识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融会贯通。

四、将化学“量”的思想与数学计算相结合

教材上的例题在化学教学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题上有明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教师要让学生用正确的解题格式进行化学计算和表达逻辑思维。教学策略包括探究性教学策略和传授性策略。

探究性策略是指教师设定真实情境,提出有关化学的问题,学生们进行探讨研究,运用化学概念完成化学计算,再运算出结果后进行评价纠正。在探讨研究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例题中掌握学习方法,也可以运用化学概念自己寻找解决方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深刻体会化学计算方法,形成化学计算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探究性教学策略的不足之处在于消耗时间长,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形成化学计算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传授性策略是指通过教师讲授或学生自学教材上的例题,掌握计算方法后再强化训练,得出结果后再评价纠正。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学生,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学习方法,但不足之处在于容易忽视基础稍差的学生。

五、积极鼓励学生

第8篇: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 记忆 理念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164-01

化学作为一门具体的自然学科,要求要有数学的逻辑,也要求人文学科的记忆素养。因为作为一门具体的自然学科,在具体的领域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性质与学习要求。如我们在一线教学中就经常遇到:记忆的东西太多,特别是化学方程式和一些实验的步骤。这些让很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因为在他们的理念中,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需要的是人类的逻辑推理能力与思维,记忆的东西相对较少,可是真正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东西都需要去记忆,而且是不能有所差错的。这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不少的困惑与不适,让学习成绩有所下降,这点在我们江苏的高考中也有所体现,选化学的学生在等级达标中出现了较多的不匹配情况。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能对此视而不见,因为我们对这样的学情不关注或是不给以探索的话,不仅对自己的教学会有影响,更主要的是对自己的教学信心与教学效果也会产生影响。下面就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来对这一问题做下粗浅的探索。

1 帮助学生改变理念,正确看待化学学科

大家知道,初中化学教育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素养,目的是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常识,为此,初中的化学课堂教学多是对化学现象的了解与掌握,是对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有个基本了解即可。再加上中考的应试压力与化学学科学时的影响与限制导致我们初中的化学课很“势利”,为此初中化学课堂主要是基础知识的了解与记忆,给学生以中错觉,就是化学只要记忆就够了。然而到了高中以后,高中化学教育不是化学基本素养的培养,而是对化学基本知识的运用于掌握,而要想掌握的话,就必须要拓展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因此高中化学教材看似很薄其实是很厚的,需要教师不断的根据教材去拓展很多的知识,所以本来要掌握的知识就多,再加上逻辑推理出来的很多“衍生”性的知识,让学生感到知识的浩瀚,也让学生感觉到无所适从。为此我们要改变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学生明白这样的知识掌握是必须的。让其明明化学学科作为一门具体的学科,其有着自己的特点,需要记忆,只有在掌握很多知识背景的前提下才能让自己在化学知识的运用更加的自如。

2 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基础知识

由上所述,大家知道高中化学教材在知识量上比初中有了很多的拓展,为此想尽快的帮助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就必须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正确记忆基础知识的机会与方法,帮助学生重拾学习化学的信心。既然高中化学对高中生的要求有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或是抽象思维提升,那我们就要注重对学生思维上的引导与锻炼,不可以像初中时期那样对学生采取简单的方法,为了应试而进行大量的记忆。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如何记忆如此多的内容。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解难答疑,帮助他们提高记忆的效果。

2.1运用直观教学法,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记忆如果单纯的是记忆的话,这样的记忆往往是徒劳的也是无效的,因为记忆的目的不是记忆,而是运用。为此,在课堂教学中短暂的教学时间里,我们可能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让学生亲手去做,或是过多的时间慢慢的去感悟一个化学方程式,但我们可以通过更加直观的教学方法来告诉学生这个化学方程式发生的真实过程。如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亲手演示就是很直观的教学方法,以卤素为例,我们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氯元素化合物为例,着力探索其化学性质,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氯素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给学时以直观的感受,在演示的过程中要告诉学生这样做的目的与注意事项。并在在演示后让学生总结出我们想要的结论,这样的话,学生就更容易的理解,也就更有利于学生对氯化合物相关知识的记忆。同时因为同属于一个系列当中,所以其他卤素也就有了相对共同的化学性质比如: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等,这样的举一反三的理解加记忆就有利于学生学习他们认为比较难记忆的化学方程式了。正所谓我们所说的“在理解中去记忆,在记忆中去理解”。还比如讲“离子方程式”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成象技术,播放一些离子在发生反应时的运动过程,让学生感觉一目了然,印迹深刻。

2.2加强实验教学,增强记忆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要注重对学生实验的开展,通过学生自己亲手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明白化学方程式发生的真实过程。由于化学学科的实验性,也就是具有实证主义的特点,因此在实验中学生有可能因为对实验发生条件的把握不是很清楚,会使实验失败,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正是这种失败让学生在不断的实验中找到符合条件的实验条件与前提,从而在反复的实验中加深对化学方程式的“无意记忆”,而且在实验中还可以训练学生其他综合素质,从而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第9篇: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范文

一、权衡理论与实验教学对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

在新课标中初中化学教学明确指出要求培养学生全方位的基础化学知识,为学生后续化学学习奠定基础。在课本设计上,理论教学内容中穿插实验课程,相比于旧课本,实验课程安排更多。因此从教学计划上来看,初中化学要求权衡化学理论及实验教学,并正确地将实验教学与理论相结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借助于实验操作,能够很好地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合进每一步实验环节中,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化学反应并对相关知识形成较为全面的了解。随着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完善,化学教学实验课程的可操作性有明显提升。实践结果显示,学生接受实验教学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明显提高,并且在以实验为基础的分析试题中的表现有了明显改善。因此,在化学教学工作中必须权衡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比重,恰当地利用实验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化学教学成果。

二、实例说明

化学式及基本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化学学习的第一环节,对于具备一定逻辑思考及记忆能力的初三学生而言,灵活地掌握化学式的难度相对较小,而对于化学性质而言,其掌握的难度相对较高。在教学中引入实践方式,将重要的化学物质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直接通过眼睛及设备观察各种基本化学物质的物理特性,进而初步对化学物质的外观、味道等形成基础认识(有毒物质要采取特殊保护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在基本的认识后,引导学生学习不同化学性质的物质的不同特性,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在对学生教授主要的化学物质的性质后,完成理论上对化学反应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学习。之后再启动化学实验,逐步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容器选择、物品摆放、实验操作、过程观察等,并在实验中适当地采取独立操作与分组操作等多种模式,确保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对化学反应进行全面贯彻,为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学反应相关的问题奠定基础。同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适当地引入团队合作与竞赛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有限的实验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初三化学酸碱部分的教学中,借助于一个典型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地将整个课程进行串联,并引导学生对该部分知识及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与复习,能够较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个分组实验的模式,以实验操作得到如下结果为考核标准。

1.正确标注酸碱物质的化学式。

2.由教师带领学生复习酸碱稀释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安全正确地进行酸液稀释,引导学生进一步复习和巩固这些特殊物质在稀释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3.由教师对酸碱中和实验进行重点知识和环节的理顺,学生分组正确选择酸碱物质并根据步骤,从选择容器、装入、点火等实验步骤逐一操作并进行实验,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由学生主导得到酸碱中和物。

4.对整个实验进行记录和化学式书写,并对实验过程应该注意的事项及发生的错误进行记录。

上述实验是在明确化学物质的情况下学习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逻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能力。在上述实验后,应该安排逆向实验,抽出一个实验结果,对实验的主要环节、物质特殊性及反应进行描述,由学生根据反应过程的重要信息分析参与反应的主要物质,并进行独立的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等,以达到对化学反应形成全面认识的目的。在完成上述两个实验后,应该引导学生对容器及物质进行合理的清洁和保管,巩固物质特殊性的相关知识。此外,对于化学反应后得出的酸碱中和物质,其中一般包含酸碱中和物和其他杂质,也可以在这一实验环境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除杂操作,对酸碱中和的后续知识进行补充学习等。

综合上述因素考核各组结果,进而在实验中发现学生学习的盲点,及时加以辅导和完善,并且再次强调重点知识,贯穿整个酸碱学习的基本理论和注意事项,为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