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徐志摩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云意象 爱 美 自由
“意象”是诗歌的审美范畴,有“象”的具体可感性,由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超越于物的形象化显现,它要表现的是一种内心的东西,是对“意”的主观创造性的表现,“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心”与“物”的关系。
诗人意象的选择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认识、思考和感受。阅读中国古典诗歌中,我们就会发现,“云”是诗人笔下经常运用的一个意象,文人墨客用 “云”表达了自己或孤傲、或思乡、或自由、或超脱等多种情怀。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最善于捕捉意象、最擅长运用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人之一。“云”是徐志摩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综观徐志摩的诗歌,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诗歌选用了“云”意象。但徐志摩借用“云”这个“象”所表达的“意”却和古典诗词中的不尽相同,却又有相通之处,下面我们略加分析。
一、 古典诗词中的“云”意象
云是一个普通的自物象,但形状、色彩、动态又显示着丰富的美。古往今来,云自然随意、孤高、闲适自由的特征被无数文人推崇,他们赋予了云特定的内涵,有的诗人是单纯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例如: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王维的“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等;有的用云来表达孤独寂寞的心情,例如:李白在《送友人》一诗中写道:“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象征“游子”,浮云无根,让人深深地体会至游子的孤寂。还有人用云来寄托美好的理想,表达世事无常等。
二、徐志摩诗中的云
每个诗人的笔下都有一个常用的意象,艾青曾深沉地歌咏大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艾青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徐志摩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就是云,既有“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又有“在夏荫深处,仰望着流云”(《杜鹃》),还有“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再别康桥》)等等,徐志摩大约三分之一的诗歌选用了“云”意象,诗人选用“云”表达着自己对单纯信仰“爱、美、自由”的执著追求。
1、对爱的追求
“爱”是徐志摩的灵性,“爱”也是徐志摩写作的动机,徐志摩的爱情诗歌注重真挚、热烈情感的抒发,浪漫、优美情调的表现,诗歌写作手法变化多样,其中有一些爱情诗选用了“云”意象。
《偶然》是一首爱情诗,语言优美,“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这首诗以“偶然”这个抽象时间副词为题,使诗歌充满情趣哲理。“云”这个意象表现了情人见面时内心的澎湃、轻柔,也说明爱情来得突然,在诗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爱情走进了他的心里。
2、对美的追求
在《康桥西野暮色》中,开头就提到了“紫云绯云褐云”,第二节又把云彩比喻成一块大琥珀,非常新颖别致,云将康桥郊外的黄昏美景完美地表现出来了。除了康桥之外,徐志摩还有许多描写大自然的诗篇。例如《夏日田间即景(近沙士顿)》,这首诗歌描绘了田野里的南风、柳林、豌豆、杨梅、麦浪,阳光,还有满天的白云黄云,整首诗歌语调轻快活泼,于描写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充满着浓浓的抒情意味。
另外“云” 这个汉字符号具有“ 神彩” 美,云是飘荡而有色的, 在视觉上,云既给人流动感, 同时也给人色彩纷呈感, 不显单调, 有诗意, 有韵味。徐志摩是“ 三美” 主张的倡导者,要求诗歌语言具有绘画美,“云”意象能更好地表现徐志摩对诗歌艺术上的美的追求。
3、对自由的追求
云在外在形态上轻盈、飘动,而内在特质则蕴含着自由、潇洒轻松的特点,因此,云又成为徐志摩寄托自由理想的载体,比如《再别康桥》,诗人反复同“云彩”作别,这里的云彩实际象征着民主自由,诗人作别的其实是心中英美式的自由、民主,而这种民主自由是作者内心渴望又不能实现的。
徐志摩用“云”诠释着他对“爱、美、自由”的追求,“爱、美、自由”就是徐志摩的理想主义,当他的爱情陷入了瓜瓜葛葛、是是非非时,当他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时候,“云”较好地表达了他寂寥的心情、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渴望。当他“独坐在半山的石上, 看峰上白云蒸腾” 时, 又怎能不对云自由、轻松、自然的“丰姿” 产生共鸣与渴望? “我亦爱在白云里安眠不醒”, 这正是徐志摩对扼杀个性的黑暗社会的无声抗议。然而,个性自由失落的困扰只是他痛苦的一半,另一半则是他政治理想的破灭。徐志摩最有兴趣的就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然而当他19 22 年回国以后, 中国的现实没有办法让他的政治理想实现,他不得不“怅望云天,泪下点点”。从这方面来看,徐志摩笔下的“云”和古典诗词中的“云”又有了相通之处,即用“云”来寄托理想,表达寂寥,抒发对社会和现实的不满。
总之,徐志摩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用心与爱吟唱的人生乐曲,让我们化作天空的一片云,和徐志摩一起细细品味人间至纯的爱、美、自由。
参考文献:
[1]徐志摩. 志摩的诗[M]. 百花文艺出版社,
关健词:徐志摩 诗歌艺术 独特性
一.柔美和谐的音乐美
诗人在诗的音乐美上可谓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例在如《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了七节,每行六至八字,每节二、四行押韵,而且每节都自然换韵,随情变韵,平仄声交替使用,节奏鲜明和谐,形成流动感,极富音乐性。
在《偶然》一诗中,有些片段是多么的富有情感和音乐美,叫人心驰神往,久久不能走出那种优美的意境。诗中“你”和“好”两个音调曲折的上声词,使诗歌变得委婉和多情,错落有致;末尾的“掉”既反映了思维意识的解脱,同时也体现出了音乐中的空洞之感,意境之感表露得无遗。
诗人虽然在诗歌语言上表现的过于简洁和朴素,但是其情感却是真真切切的表现了出来。诗人的感情仿佛是挥着翅膀的天使在天际上遨游,无拘无束。
例如他的《残诗》,全首以口语组成,每行节奏感递增,节奏整齐,用朴素的语言描述了雨天的情境,具有极强的艺术气息和生活气息,富有变化,朗朗上口,旋律感强。
在徐志摩的诗歌中,诗人捕捉到了每一个韵脚,通过韵味交错、相联系,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生动性。
例如: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
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 团团的月彩,纤纤的波鳞――
在这首诗中,诗人分别用“影”“云”“心”来进行押韵,不仅仅起到了韵律美的作用,更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将人影、白云、心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和自然的悠闲意境和完美融合。
徐志摩的诗,以语言传达主题情感,以诗歌内容为形象标题,使音乐化语言形式由抽象而具体到与情感同等的地位,这就是徐志摩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这就是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
二.绚丽斑斓的绘画美
诗人在诗歌中,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想境界。在《再别康桥》中,诗的每一节都可以称得上一幅迷人的图画,既有景,又蕴含着浓浓的深情,情境交融,使诗中增添了画的妩媚和绚丽。
再如《一小幅的穷乐图》,在这个诗歌中,诗人真切描绘了贫困时期穷苦人民的生活状况,他们能够将被富人看作是垃圾的东西看的弥足珍贵。女孩将煤渣看成是鲜肉骨头,更加能够突显出穷苦时代人民的生活境遇。诗人用诗歌完美的展示了贫苦现象图景,描绘出一幅穷苦的画面,表现了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人还善于将静态感描绘成动态的变换,表现出他的诗歌在宁静的画面里逸出灵动的生机。以《她是睡着了》为例,描写的是少女的睡态,这本来是一件静谧的图景,但是诗人紧接着描绘了少女的梨涡,让人们感受到了极具动感的灵动体验,让人们在静谧的图景中感受动态的美感。动态美更能够表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气息和鲜明的艺术感,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够表现出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
三.声韵调谐的韵律美
徐志摩在诗歌的创作上,着力追求诗歌格律,希望诗歌能够韵律美,朗朗上口。诗人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高的造诣,与他对我国优秀诗歌的继承是分不开的。
如《雪花的快乐》这首诗中,作者采用了反复的手法,以三个“飞扬”“消融”为诗歌的情境部分,极大的表现出了雪花的飞扬自由情态和融化的情景。五行为一节,相互押韵,节奏感十分强烈、有致。
当然,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并非只具有以上所讲的与诗歌三美主张相应的音乐美,韵律美,绘画美。它的诗歌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中国人民的历史斗争迹象。
徐志摩的诗歌具有音乐、韵律、绘画之美,在我国诗歌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对徐志摩诗歌艺术进行深刻的探讨和思索,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中国诗歌艺术的博大精深,促进我国艺术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迅《丽水学院报》《论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美》(2006年2月)
[2]孙小兵《文学作品赏析―中国现代文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关键词] 航空运输;六西格玛管理;顾客需求;知识模型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4-0078-0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60572170);民航总局资助科技项目(批准号:MHRD0622)
[作者简介] 桂云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航空货运优化管理;
朱金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江苏 南京 210016)
一、引言
六西格玛管理[1,2]自上个世纪被摩托罗拉、通用电气等公司实施以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它不但使质量管理的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且由于它的运作模式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强调业务流程的改进和持续改进,其影响面已经大大超出了质量管理的范围,它已经容纳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管理和流程管理等许多现代管理的重要领域,成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一种灵活的综合性系统方法,也成为企业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一种重要战略举措。六西格玛管理不仅在制造业取得很大的成效,而且在服务业也有成功实施的典范[3-5],但在服务业实施六西格玛管理过程中,战略管理的支持、组织结构的构建、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企业文化的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定义阶段顾客需求确定问题,因为它是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阶段的出发点,直接关系到六西格玛管理是否成功实施,所以本文从顾客价值角度分析航空运输服务业顾客需求特性,确定顾客需求变化动因,建立顾客需求知识模型,为进一步成功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和流程改进提供基石。
二、顾客价值研究体系
自从哈佛大学波特教授提出竞争优势思想,人们做出了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与实践包括价值链管理、质量管理、流程再造、企业文化、顾客满意等。但是这些管理方法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前提之下:能够为顾客提供超越竞争对手的优异价值。所以顾客价值成为最近营销研究领域的一个焦点。从顾客价值研究内容出发,顾客价值研究体系主要由三个研究分支构成:
顾客价值定义研究。对于顾客价值的内涵,在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给出不同顾客价值的定义。比如:菲利普・科特勒将顾客价值定义为顾客让渡价值,即为总顾客价值与总顾客成本之差[6];Woodruff认为顾客价值是顾客期望价值与顾客感知价值两个层面的权衡[7]。
顾客价值度量与识别研究。企业要正确认识顾客价值,就必须解决如何进行价值识别问题。顾客价值度量占主导地位的研究方法是顾客生命周期价值[8],主要是从供应商角度研究如何衡量顾客对于供应商的相对重要性和价值贡献,支持供应商针对不同价值顾客,在长期盈利最大化目标下为顾客提品、服务和问题解决方案。
顾客价值动态性研究。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和实证文献较少,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是Woodruff & Gardial在访谈调查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提出顾客价值变化模型,该模型定性描述了影响顾客需求的因素构成[9]。
本文隶属于顾客价值动态性研究,将以航空运输服务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竞争者、顾客3个方面研究顾客价值变化动因,并进一步建立顾客需求的知识模型。
三、航空运输业顾客价值特性分析
1.航空运输业顾客选择决策过程分析
按照时间顺序,顾客决策模型分为5个阶段:需求产生、处理信息、评估品牌、购买和购后评价。从顾客购买过程可将航空运输业顾客价值分为:
(1)期望价值
期望价值是顾客在准备购买服务产品之前对即将消费的服务产品将会给其创造的价值的感觉。顾客对航空运输业期望价值主要体现在航空企业提供物体的位移及其在服务过程中体验的预期感受,顾客也可以从服务质量五维度――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角度预期航空企业提供价值的感觉。
(2)消费中的感知价值
对于航空运输服务,消费中的感知价值是顾客在享受空运服务过程中对航空运输服务产品给其创造的价值的感觉。比如,顾客是否安全地享受到舒适的空中旅行,顾客的行李是否发生丢失等等事件对顾客产生的感觉。
(3)消费后价值
顾客将期望价值和消费中的价值进行对比,对航空运输服务产品提供的价值整体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消费后价值对期望价值进行重新修改,以便于以后顾客的消费与选择。
2.顾客价值动因分析
顾客所做出的一系列需求决策与行为,是感知价值和期望价值两个价值层面的互动进化所至。所以,从影响感知价值和期望价值变化的因素来研究顾客价值变化动因具有可行性。Woodruff & Gardial的实证研究也说明了驱动感知价值和期望价值变化的因素,比如宏观环境、竞争者、顾客自身变化因素,是影响顾客价值变化的主要因素[9,10]。因此,本文从企业、竞争者、顾客三个方面分析航空运输服务业顾客价值变化的原因。
(1)航空运输企业自身方面。航空运输企业自身可以改变服务产品的属性和员工与顾客间关系来改变顾客的期望价值与感知价值,所以航空运输企业触发价值变化的事件可以分为服务产品属性改变事件和人际关系变化事件。对于航空运输企业来说,服务产品属性改变事件包括服务质量、服务价格、服务有效性、服务过程、服务表现等方面的改变,人际关系改变事件包括员工服务表现、员工与顾客间关系、企业与顾客建立客户管理关系等方面的改变。
(2)顾客方面。顾客驱动期望价值与感知价值变化主要受到顾客环境、顾客感知能力、顾客学习紧迫感等方面的影响,所以顾客引起价值变化可以归结为3个方面:顾客需求目标、顾客需求情境、顾客需求强度。因此,即使同一顾客对于同一服务在不同需求目标、不同需求情境和不同需求强度条件下顾客期望价值和感知价值也是不一样的。
(3)竞争者方面。顾客的期望价值确定的信息大部分来源于公开信息如广告、杂志、商家对产品的宣传或者亲戚朋友推荐,所以,竞争者方面的信息为顾客确定期望价值提供了一个改变方法。对于航空运输企业,主要是航空运输行业内部的竞争者和外部的竞争者如铁路、公路、海洋运输企业,竞争者的信息主要包括竞争者提供的新产品、新的服务质量、服务产品的价格、竞争者的联盟等等。
四、顾客需求知识模型
1.顾客需求知识求解过程
企业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就必须随时跟踪影响顾客价值变化的因素,但是又由于影响顾客价值变化的因素很多且有些因素是企业本身不可控制的,所以,本文考虑从顾客角度出发建立基于顾客目标驱动的需求知识构建模型。从模型构建思路来说,顾客需求问题的实现可以看成顾客目标求解的一个过程。首先,依据顾客需求目标和顾客价值建立顾客需求目标实现问题,其次,根据顾客需求情境对需求问题进行分层分析,顾客需求情境可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从企业客户关系数据仓库和销售数据仓库中以顾客、顾客需求背景、需求特征等作为主题信息元提取。再次,按照顾客需求强度对顾客需求分层问题进行求解得出需求解决方法,影响顾客需求强度的主要因素是顾客需求紧张度、需求偏好、价值取向,从而依据顾客需求目标、需求情境和需求强度完成整个目标实现过程,而且三者的变化可以产生新的顾客价值,进一步影响到顾客需求目标求解过程,也能实现基于顾客目标下期望价值与感知价值互动循环关系。顾客需求知识求解过程结构图如图1所示。
2.顾客需求知识语义模型
对顾客需求求解过程进行系统建模,就必须对需求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理解与思考,也需要将自然语言描述向模型语言描述转变,以便于知识求解与转化。所以,需求知识语义模型就是需求目标求解的基本模型类。对于顾客来说,为了实现某种目标,顾客需要对需求对象进行评价、选择、配置,最终达到顾客目标,从这个意义来说,目标求解过程可以用目标问题求解空间描述。
设系统初始的求解状态可以表示为S=[s1,s2,s3,…sn]T,其中:S为需求问题状态矢量,si为需求问题变量,i=1,2,…n,S∈Qn,Qn为n维状态空间。为了实现需求问题有目的状态转移,需要对状态空间进行转移和控制,设控制矢量为R∶,其中:C为控制矢量,ci为控制变量,i=1,2,…m。同理,也可以构造需求问题求解最终的状态矢量为G=[g1,g2,g3,…gn]T。所以,利用状态矢量和控制矢量,可以构建某一需求问题的解决状态空间,具体形式为三元组。R∶。在三元组中,S和G分别为顾客对需求问题的期望价值和感知价值的叙述性知识,C为控制期望价值与感知价值变化的控制性知识,在这里只考虑顾客角度,就指顾客需求强度、顾客需求情境,所以三元组构成了目标求解问题最基本的知识模型类。
例如,问题“顾客选择合适航空公司进行货物运输”
S:需求目标,S=[变量(运输价格,运输时间,安全性,…),条件(合适航空公司)]T ,
G:最终目标状态,G=[运输价格方案,时间,安全情况,…]T,
C:控制与转移变量,C=[需求偏好(价格敏感,价格不敏感),需求情景(时间要求一般,时间要求紧迫),价值取向(对A航空公司有总裁偏好,…)…]T。
所以,顾客选择合适航空公司进行货物运输的基本知识模型类为:R∶。
3.基于“规则+案例”的顾客需求知识模型
为了航空运输企业能够掌握顾客需求的变动和敏捷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本文建立顾客需求知识模型,以便于企业动态更新顾客需求进行服务产品的创新和服务流程的改进。我们可以在需求目标求解的基本知识模型类的基础上建立知识库,构建“规则+案例”形式知识库。因为在三元组R∶中,我们可以利用如归纳、粗糙集方法推论出一些规则,建立规则库。对于专家意见和经验,可以依据三元组为案例的框架形式建立相应案例库,也可以直接由三元组建立案例库,最终构建集于规则推理和案例推理的一种知识决策支持系统如图2所示。用“规则+案例”式的顾客需求知识模型可以确定六西格玛管理实施过程中顾客需求确定问题,从而为航空运输企业成功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基础。
五、结论
本文分析了航空运输企业顾客价值特性,从而找到影响顾客价值变动的企业、顾客、竞争者三个主要因素,并从顾客自身影响顾客价值变动角度出发建立了顾客需求问题目标求解过程的知识模型和基本知识模型类,依据基本知识模型类建立知识库和案例库,为了航空运输企业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确定需求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也为航空运输企业进行服务产品创新和服务流程改进等方面提供了一个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彼得 S・潘德,罗伯特 P・纽曼.6σ管理法:追求卓越的阶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2]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六西格玛核心教程――黑带读本[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3]何桢,车建国.精益六西格玛:新竞争优势的来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4]杜栋,莫箐.6σ与ERP中质量管理子系统的集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9).
[5]Ayeni, Flora O.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mpact of Six Sigma Methodology on Organizati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D].PhD.UMI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2004.
[6]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市场营销教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7]Woodruff, Robert B, Customer value: the next sourc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97,25(2):139-153.
[8]白长虹.西方的顾客价值研究及其实践启示[J].南开管理评论,2001,(2).
Abstract: Xu Zhimo in the literary arena has been the writer who quite receives disputed, relies on its talent creation inspiration, created the excellent work which enjoyed great popularity. This article in grows the background to Xu Zhimo to carry on the summary analysis in the foundation, unifies Xu Zhimo's individual work, proposes some own viewpoint and the view regarding the Xu Zhimo poetic composition.
关键词:徐志摩 诗歌翻译 诗歌创作
Key word: Xu ZhimoPoetry translationPoetry creation
作者简介:李悦,女,汉族,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计算机系辅导员
一、徐志摩诗歌创作的经历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作为深受大家喜爱的诗人,徐志摩在诗作上具有天才般的造诣。徐志摩曾在英国留学多年,对于英国文学的典籍颇有研究,回国以后,他又在众多知名学校任教,主要教授英美文学.可以看出,徐志摩的中英文功底都是非常深厚且对于文学创作是颇有造诣的。
在英国,徐志摩不仅成长为一个颇具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性格的知识分子,同时由于受到19世纪英国浪漫派诗人的很多作品的影响,在诗作上给徐志摩极大地启发。其中对徐志摩影响最为深刻的,具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就是英国的雪莱、拜伦和华兹华斯。徐志摩在诗作中最为重要的贡献就是对新诗体的实践与改革。他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音节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实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情绪怎样热烈,你得拿来彻底的‘音节化’(那就是诗化),才可以获得诗的认识,要不然思想自思想情绪自情绪,都不能说是诗”。正是出于这样的思维方式,徐志摩在诗作过程中尤为重视诗句的旋律美、节奏美和诗形的美,从而他的事总给人以甜蜜、轻盈的美感。
在徐志摩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先后创作了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和《翡冷翠的一夜》以及散文集《巴黎的鳞爪》和《落叶》等作品。在其众多的作品当中,最具影响力的还属他的诗歌。人们在提起徐志摩的时候,总是把他与新月派联系在一起。其实,这是由于新月派从开始形成直到消亡的期间,都与徐志摩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创作也充分体现出了新月派的鲜明特征。
二、对于徐志摩诗作的评价
虽然徐志摩是一个现代资产阶级学派的代表人物,但是在今天我们应该把他的诗看作是文学上的一种文学现象来加以分析,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即使是对于徐志摩作品极其反感的那些人,在多年以后对那些作品进行重新批判的时候会发现徐志摩的作品“该到,还没有倒吧”,倘若真的“该倒,但又持久不倒”,难道这其中没有一定的原因吗?
一个作家的创作,一定与其自身所成长的环境和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念相融合,其作品也或多或少体现出作者自身的主观思想。著名作家卞之琳曾对徐志摩做出过评价:“做人第一,做诗第二”,诗成以后,却只能就诗论诗,不能以人论诗。我们分析诗的时候,不能把对诗人思想的分析作为主流进而忽视了对诗本身的分析。应该从诗的本身出发,适当结合作者的思想。
文坛里为什么会有众多学者对于徐志摩的评价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呢?我们以徐志摩翻译布莱克的作品《猛虎》这首诗的第一节为例,原文是:
Tyger!Tyger!Burning bright
In the forests of the night,
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
Could frame thy fearful Symmetry?
徐志摩的译文是:
猛虎,猛虎,火眼似的烧红
在深夜的莽丛,
何等神明的巨眼或是手
能擘画你的骇人的雄厚?
同样的一首诗,由现代作家飞白翻译之后的版本与徐志摩相比则逊色很多,他将Symmetry这一单词直接翻译成“匀称”,而整段翻译成:
老虎!老虎!火一样辉煌
燃烧在那深夜的丛莽
是什么超凡的手和眼睛
塑造出你这可怖的匀称?
相比之下,徐志摩翻译的诗句无论从意蕴上还是从音韵中,或是从诗的整体性上看都要比飞白翻译的要好的多。他用生动的语言把自己对于诗句本身的灵通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徐志摩诗全集》中的一些译诗可以发现,失范者还是占多数的。徐志摩作为一名诗人虽然能够在翻译过程中能够体现神来之笔,但是他始终与原文的结构、韵式和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有很大的出入,同时还存在一些主观增减原文或粗心大意之处。此外,在选择翻译诗歌的主题上,徐志摩也过于简单化、主观化和随性化。3、对于徐志摩诗作的总结
但是我们知道,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的宗旨是使诗的形式和内容都表现出美得力量,进而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朱湘、闻一多等诗人都对于新诗格律化与形式美进行了尝试,他们都强调诗体本身的内在协调,同时也强调艺术形式上的创新。而徐志摩医生在诗歌艺术上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追求创新,为新诗的开拓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因此,本文通过对于徐志摩的成长背景的简要分析以及其翻译一首诗歌的一部分简析中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徐志摩诗作的评价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于徐志摩的文学贡献加以肯定,同时,也要秉持无产阶级的文艺观点对其进行扬弃。
参考文献:
胸痛,是一个外延很广的词汇,也是临床常见症状。引起胸痛的原因很多,据-己者了解,外伤炎症、肿瘤及某些理化因素所致组织损伤刺激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和迷走神经公分布在食管,支气管,肺脏,胸膜,心脏及王动脉的神经未梢,均可引起胸痛。那么,“胸痛中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阜外医院组建这个机构的初衷是什么,它将承担什么样的职能,能够为患者带来什么样的益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新上任的阜外医院“胸痛中心”主任杨艳敏教授。
一种特殊的医疗模式
采访一开始杨艳敏王任的话题便首先触及了阜外医院设立“胸痛中心”的大背景,她说“这些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生活节奏加陕,工作压力增大,我国心血管病急症呈持续陕速上升态势,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杀手’。在我们以往的医疗实践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隋况是心血管病台症患者往往以胸痛为王诉,胸痛可由台胜冠状动脉综合征王动脉夹层肺栓塞等引起。这些疾病发病很陕,变化也陕,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给予明确的诊断和冶疗,患者将会面临猝死的危险”
杨艳敏教授接着介绍说“更为重要的是,心血管病急症患者在发病的最初几小时内,医生的决策和处理,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然而,由于以‘胸痛’为主诉的这些疾病,往往在专业上分属不同的科室,如果按照传统的‘逐一分科就诊’模式进入医疗流程,就极有可能延昃害者的诊治时机,甚至会危及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意识到这些同题后阜外医院作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我们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做珐和经验,整合医疗资缉优化工作流程,急胸痛病人之急,科学、合理地建立起了一个能够对胸痛病人及时救治、迅速有效地挽救胸痛患者的生命的工作平台――胸痛中心。”
对于“胸痛中心’的学科背景,杨艳任介绍说“胸痛中心是目前国际上十分关压的一种特殊的医疗模式,其工作原则就是按照科学的程序,庙过严格的流程和现代化的管理措施,整合各种技术力量,使胸痛患者能够在第一时同按昭医疗常规和指南进人珍治程序,得到最及时和规范的诊断冶疗。”
一个虚拟的医疗平台
记者此前了解到。阜外医院的“胸痛中心就发在废院的急诊室。因此,对于记者提出的‘胸痛中心为什么会设在台诊室”的问题,担任着阜外医院急诊科主任的杨艳敏教授这样解释说“胸痛是心血管病十分凶险的病症。由于绝大多数胸痛病人发病后,一般会首先来到急诊室就诊,所以我院将胸痛巾心设在了急诊室;这样我们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启动‘胸痛中心’的工作程序
把患者分流到相应的科室去获得准确科学的救治。’
接着,杨艳敏王任解释说‘席确地说,‘胸痛中心’只是一个虚拟平台,不是一般啻义上的实体科室。但‘一站式服务’服务是这个虚拟利室的最大亮点。在谋划成立‘胸痛中心’时我院并没有像过去那样成立一个由医护人员组成的新科室
而是在力病人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理念指导下,组建了这个‘虚拟平台’。”
谈及“胸痛中心”具体的诊治流程,杨艳敏说‘胸痛患者到了急诊室,只要病人王斥胸痛或出现与胸痛相关的症状如胸闷气短等‘胸痛中心’的工作机制就会立即肩动。根据急珍室首诊医生的初步检查,我院的冠心病中心、血管外科中心、肺血管病中心,麻醉科放射科、检验科导管室手木室等几乎涉及全院所有科室的医护人员,都有可能被‘胸痛中心’根据治疗方案,传唤协到到病人身边,进行及时、科学有效的会诊与施冶。‘胸痛中心’是通过制定严密的流程采取强制的措施、评估和完善运行机制等方法,将以前各科室的‘有缝连接’变成‘无缝连接’。那么,根据‘胸痛中心’的管理规定,便最大程度减少了诊冶的延迟。因此,胸痛病人到院就诊后,就不用再到各科室找大夫,而是各科室的相关大夫在接到胸痛中心的通知后会王动来急诊室找病人。打个形象的比喻,这就相当于火车提速,如果说以前的‘逐一分科就诊’模式是‘慢车’的话,那么‘胸痛中心’启动后的‘一站式服务’,则相当于‘动车’甚至‘高铁’的速度了
【关键词】 再别康桥;徐志摩
在英国剑桥留学的徐志摩,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及其他西洋文学的的熏陶,从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有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诗情真有些像山洪爆发,不分方向的乱冲”(《猛虎集序》)。在他的思想上更是接受了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执着追求“爱”、“自由”、“美”,以及强烈要求个性解放,这些思想因素又使得诗人具备了与蓬勃向上的时代潮流相适应的气质,再加上诗人本身富有的活泼好动,潇洒空灵的贡献以及不受羁绊的才华等方面的和谐统一,形成了徐志摩诗歌独有的特点:飞动飘逸。朱自清称其诗“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的水”。
直到1931年这十年的时间里,徐志摩的创作数量颇丰,这些创作反映了徐志摩作为新月诗派盟主的成就,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从而奠定了徐志摩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而最能体现徐志摩“飞动飘逸”风格的作品就是《再别康桥》,尽管说对徐志摩的评价历来是众说纷纭,但是徐志摩的这首诗的美是大家公认的,徐志摩将离别时对母校的深情厚爱融进了悄然离别时康桥那美丽的景色之中,从而这首诗也成为徐志摩在中国诗坛的奠基之作。
而这首诗的美更是与众不同,它有中国古典诗词的音律美,又有着与古典诗词相似的意境美。
音乐美
这首诗的音乐美,是对音节而言的,作为新诗中的格律诗,就自然的体现出格律诗的特点,这样在读诗的时候才会体会到音节之美,音韵之美,才会有“大珠小珠落玉盘”效果体现。先看押韵,全诗共七节,每节四句,一三句以六字为主,二四句以七个字为主,每节独立押韵,各节韵脚为:来,彩;酿,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这是律诗特点的具体呈现,读来有韵律之感时时回荡,造成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让韵律在字里行间流淌,悠远而绵长。体现出这首诗和谐的音节之美和时时存在的节奏,同时将诗人的情感描述的更为飘逸轻灵,在唇齿之间我们体会到了音韵的美,在心灵上飘散开去的是诗人那清浅的吟唱。诗歌的第二节是最为典型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一节的韵是:ang。韵脚是娘、漾。读起来时加上诗人空灵的想象,将金柳比喻成新娘,给人心灵上投射了一道圣洁的光芒,带人进入那想象的境地,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康桥那不沾染红尘俗世的美。
回环往复。诗歌采用了《诗经.》的表现手法:重章复唱这一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就是将感情深化,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呼应。如果说《再别康桥》中间五节体现了音乐波动的美,那么这首尾呼应的两节则给了诗歌一个完整的音乐旋律(这也是徐志摩自己的话)。在“三美”的主张上将音乐美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第一节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两节的变动之处是第一节的两个“轻轻地的”在最后一节改成了两个“悄悄的”;第一节是“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给全诗以完整的生命,犹如画龙点睛之笔,使得全诗鲜活灵动起来,带动诗人的情感在淡淡的开头中轻巧柔和地引领到淡淡的结尾。此时,犹如一曲咏叹调,在一波三折后又归于飘逸的音节中,将全诗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将诗人的情感又进一步推进,让人惆怅不已。
建筑美
这首诗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错开一节排列,第一节、第二节的一三句为六字句,二四句为八字句,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的第一句为六七字句,二四句为八字句,第六节、第七节、又回到和第一节一样的句子形式。在结构上非常严谨,就像中国的建筑的风格一样,构成了一种对称、整饬之美、而每一字、每一句、每一节都是这建筑的一部分,每一部分是那样的和谐统一。构架在一起,赋予了诗歌以灵魂。我们说建筑是有灵性的,有灵魂的。是因为在建筑的身上,我们看的的不是一块砖,一片瓦,一堆山石,而是将这些东西融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座有生命的房屋,不同的建筑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都是建筑者将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倾注其中,融进建筑的灵魂看到的黑丝建筑者赋予建筑的灵性。同样的建筑者的水平有高下之分,灵魂也有尊卑贵贱之分。那么徐志摩就是拥有着飘逸空灵的灵魂的建筑师。他将自己的灵魂依附在一粒粒汉字之上,给这些方块字以生命,以感情喂筋骨,用心血浇灌,让我们看到了一座不同于尘世的殿堂。里面盛放的是一颗玲珑剔透的灵魂。
绘画美
徐志摩是一位丹青高手,但他的丹青是他的珠玑之字。可以说他和王维诗有着相通的地方。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徐志摩就是他的门徒。将这种画意发挥的淋漓尽致。如果说王维的诗是是中国水墨画,那么徐志摩就是水墨中间色彩,平和中见冲淡。诗歌的首节诗人“作别西天的云彩”,想那时人与自然还是很和谐的,天自然是碧绿的干净透彻的蓝;云彩自然是大朵大朵的绒绒的慵懒的白。而此时诗人是满腹的离愁别绪,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离别很多的,“执手相看泪眼”,这是悲伤极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豪放极了。在徐志摩的笔下,也有悲伤,也有豪放,但这一切都在这大朵大朵自由自在随意而又慵懒的云彩上了。
一道彩虹从眼前闪过,而天空还有太阳,原来是拜伦潭,水面晃动,眼睛掠过,竟是涟漪泛起,波光粼粼。水面缓缓的,轻轻的,像是情人的呓语,不肯大声说,怕惊醒那美梦。那梦里,有诗人的年幼无知,有诗人的青葱年少,有诗人的背井离乡,有诗人的绮思幻梦更有诗人的满腔的柔情。没有石破天惊的惊涛骇浪,没有撕心裂肺的捶胸顿足,有的是梦,梦里离别的情怀是那样的渺远悠长,那样的难以企及。
泛舟寻梦而去,梦是无形的,朱自清的梦是“笼着一层轻纱的”,李清照的梦是“一帘幽梦”。徐志摩的梦是有色彩的,色彩斑斓的,他不甘心将自己的梦弄丢了,去,去找回自己的梦。放眼望去一船耀眼的星辉,一下子照亮了是人的心扉,光芒四射中诗人豁然开朗,前路虽不满是鸟语花香,但心里已是那么平静祥和。
就是这样的色彩,附着在一栋有灵魂的建筑上,形成了流动的音乐,平缓了我们的心灵,牵动了我们满腹的柔情,于是,那淡淡的惆怅在心头,缭绕不散。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肖猴),浙江海宁人,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新月派诗歌的灵魂人物。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前,他父亲徐申如给他改名为志摩,说是小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和尚,替他摩过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器”。徐志摩是“浙江首富”徐家的长孙独子,天才的浪漫诗人,其短暂之一生,也有很多耐人深思的故事。
根据郁达夫的文字记录,电视剧里演绎了徐志摩与陆小曼剧烈争吵后,愤然从上海福熙路四明邨走出,坐邮政航班去北京,不幸随着失事的飞机,“作别西天的云彩”。他那有名的《再别康桥》:“悄俏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轻轻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竟成了自己人生结局的预言。
徐志摩曾在访问日本期间写道:“上海的生活想想真糟,陷在里面时,越陷越深,自己也不觉到危险。跳出时就知道生活不应该这样。”他与京城名媛陆小曼的婚姻,带给他的是名誉受损、父子反目,父亲断了接济以后,爱慕虚荣的陆小曼肆意的享乐、无度的挥霍,让他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他赶写诗文赚取稿费,介绍他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做教授,仅1931年上半年,他打着飞的八次往来于京沪;他为了治疗陆小曼的病,把翁瑞午请进家门,让翁在家里哄着小曼,还听信翁的建议,卖字画、做房产掮客,斯文扫地地去赚银子……徐志摩自己说:“我又是好面子,要做西式绅士的。”然而,他再也没有时间做绅士了!
他们的那场著名的婚礼,因为证婚人梁启超的那段空前绝后的证婚词,而更加著名:“陆小曼,你要认真做人,你要尽妇道之职,你今后不可以妨碍徐志摩的事业,免得将来把徐志摩累死……”德高望重、阅历深厚的梁启超,根本想不到自己的话真的会一语成谶——密宗的语密啊!
陆小曼实在是不懂得惜福,以为自己的丈夫一直会好端端地放在那里,任自己支使。她的心灵是迷惘的,当上帝收回了给她的特权,噩耗将她带入万劫不复的地狱……
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儿子徐积锴曾经说:“我父亲命苦。”徐志摩的墓,曾遭多次变动:当年徐志摩灵柩回乡后,徐申如为儿子落葬于海宁硖石东山玛瑙谷万石窝,由胡遁题写“诗人徐志摩之墓”碑文,徐志摩三岁夭折的儿子彼得葬在他旁边;1966年,诗人墓地被炸毁,骸骨不存;在那里建起了化肥厂。据报道壬辰年年初,海宁化肥厂拆迁,志摩迷们在东山东南坡,找到了诗人旧址墓葬的两根花岗岩石柱。远在美国的徐志摩长孙徐善曾,表达了他的诚挚谢意。
1988年海宁市政府复建徐志摩墓地,邀请徐志摩的外亲、著名建筑学家、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设计,改建在硖石西山。这个志摩墓称不上衣冠冢,墓中只放了一本陈从周编的《徐志摩年谱》,迁坟墓志由陈从周题词。
1992年查良镛(金庸)先生回老家海宁,曾经拜谒过表兄徐志摩在西山路上的墓,还去了硖石干河街中段的徐志摩故居,门头“诗人徐志摩故居”这几个字是金大侠题写的。
今年初夏,我和几位兄长回海宁袁花镇,重游故居赫山房;又到海宁市区,再次参观了这个徐志摩与陆小曼婚后短暂的居住地,一幢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两层楼小洋楼,四周的庭院开满鲜花,这是他的父亲徐申如1926年在他们结婚前修建的新宅。当时居住着徐志摩的父母,还有他的前妻(后来作为他父亲徐申如的继女)张幼仪——曾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农村,这无疑是一座令人侧目的豪宅。海宁市政府很慷慨,把它修得崭新、华丽而时髦,隔开几个门面是海宁市最老的五芳斋,破旧的店面与之形成鲜明的对9系,让人不相信这楼已经有八十多年历史了。徐志摩故居二楼的房间里分别展示着徐志摩的诗稿、报道飞机失事新闻的旧报纸等文物,梁启超那段令人啼笑皆非的结婚训词也在其中。
徐志摩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倡导新诗格律,对五四中新诗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朱自清认为:“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他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这些为他带来了不少的创作灵感,但也断送了他的一生。诗,必须离开现实;现实,是诗的悖论,是诗的摇篮和尸床。御风而行的才子是情感盖过理智的人,他被现实生活所累,失去了内心的自由。
“徐”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解释为:“徐,安行也。从彳余聋。”秦朝的方士、山东人徐福带了三干童男童女,去东海为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之药,传说到了日本,生存繁衍。徐福被视作日本的开基始祖,即神武天皇。
徐是全球华人的一个大姓,徐姓在中国大陆地区按人口排序是第十位。徐姓是当代第11大姓,与中华黄姓同源,都是东夷族部落首领伯益的后代。伯益曾助大禹治水有功,他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今山东南部郯城一带),传到三十二世徐偃王时,施行仁政,备受百姓爱戴,后来他带着百姓到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其后代便以国为氏,称为徐氏,若木就是徐姓的得姓始祖(今葬于山东郯城县,建有“中华徐氏始祖陵”)。徐姓人口在山东省最多,徐州市在1958年前也划归山东省,现属江苏省。“五省通衢”的徐州被描述为:一州,两汉,三楚之西,乾隆四巡,五省通衢,六千年文明,主席七访,八百寿彭祖,九朝帝王徐州籍,十里长街淮海路。
名字中有“徐”字的人不少,如叫陈徐萍、龚徐庆、徐君淑、徐勇等。肖猴、肖狗、肖马的朋友名字中有“徐”字的不错,为上上格,他们对人友善,勤奋向上,事业有成,温文尔雅,老年幸福;肖鼠、肖羊、肖猪的朋友名字中有“徐”字的,他们性格内向,循规蹈矩,少年艰苦,部分人有两次婚姻;肖牛、肖鸡、肖虎的朋友名字中有“徐”字的,一般会远离出生地,去远方发展,他们性格内向,坚韧好礼,易有官非,部分人今年工作事业有变动;肖兔、肖龙、肖蛇的朋友名字中有“徐”字的,今年是他们的喜年,部分人会有喜事,他们崇尚正义,志气高远,公众无私,乐观进取,感情丰富,部分人要小心肝脏的健康,他们忌住西首房。
徐志摩是用生命来诠释诗歌的,他的《云游》道出了他对生命的解读: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二读诗题,读出信息。有了很好的背景铺垫,笔者引领学生们去读诗歌的题目,让孩子们说一说题目中的信息。学生指出题目中的“别”字告诉我们这是一首离别诗,笔者告诉学生在我国的诗歌王国中有很多的离别诗,于是我们一起收集古典诗歌中的离别诗并大声诵读。笔者告诉学生离别在许多古诗人的笔下特别沉重,对于古人来说离别是一件凄凄惨惨的事情,从而为感受徐志摩先生《再别康桥》淡淡的离愁做铺垫。笔者告诉学生无论解读什么样的文章,题目总是会提供给我们很多信息,我们要学会解读文章的题目,诗歌也不例外。在笔者将近一年的训练下,学生们解读题目的能力大大增强,从《再别康桥》中他们读出了这是一首离别诗歌,告别的是一个地方,不是人,与一般的离别诗歌不同,而且诗人是第二次告别康桥,应该是故地重游的感受。
三读诗歌,读出基调。一首诗歌,通过初步的诵读,学生能够初步感知诗歌的基调,这是来正确解读诗歌意境的必要铺垫,于是笔者设计了本课的第三个环节——三读诗歌,读出基调。笔者一向喜欢给学生范读,教学《再别康桥》时,笔者将钢琴曲《秋日私语》作为背景音乐朗诵该诗。学生听时能初步从笔者舒缓、低沉的语调中,在轻柔、和谐的乐曲中领悟到本首抒情诗歌的基调,那一份淡淡的哀愁似乎快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四读诗歌,赏析意象。一首优秀诗歌的诞生离不开意象,笔者一次次地告诉孩子们,在诗歌中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事物就叫意象,而情感也正是从诗歌的意象中体会出来的。让孩子们初步体会了诗歌的基调后,笔者设计了意象赏读环节:“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你知道诗人将离别之情寄托在哪些景物上吗?借助这些景物诗人为我们营造了关于康桥的哪些画面?请结合景物特征给它们取个好听的名字。”这个提问既让学生们初步感受新月派诗歌的绘画美,同时训练孩子们概括诗歌意象的能力。答案没有统一性,学生们有发挥的自由,也乐意去寻找答案。最终学生们的概括都不错,譬如“挥别云彩图”“青荇招摇图”等。学生们的答案告诉笔者,他们已经初步养成了既关注整个诗节又尽量用文中词句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笔者接着引导孩子们去发现,本首诗歌的意象都很平常,但是诗人之所以写出了不平常,就因为诗^融^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没有虚构,没有过多的矫饰,且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有别于传统诗歌中写人的俗套,离愁中多了一份清新、一份自然。这也是这首诗歌脍炙人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五读诗歌,感悟情感。感悟意象后,笔者抛出一个问题:“你从第几小节哪些词语哪些句子,读出诗人什么情感?”有的学生从第一小节中读出了诗人离别时的恋恋不舍;有的学生从金柳幻化出的美丽新娘中读出了无尽的欢喜和眷恋;有的学生从招摇的青荇中读出了诗人的忘我;有的学生从梦中读出了诗人内心的隐忧;有的学生从诗人的放歌中读出了沉醉;有的学生从沉默的夏虫中读出了淡淡的哀愁。笔者告诉他们,这就是物我一体的境界。总之,故地重游,诗人心中是无限的眷恋和不舍。但诗人表达这种感情时却很洒脱,很轻盈,没有仰天呼号,没有痛哭流涕,有的只是一份淡淡的哀愁,空灵而轻盈。在学生基本掌握诗歌情感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诵读指导,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读诗歌,学生跟着音乐读,效果出奇地好。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诗歌中哀愁之淡,笔者还引用了茅盾先生评《再别康桥》情感的一段话:“诗人所咏叹的,就只是这么一点‘回肠荡气’的伤感情绪;我们所能感染的,也只有那么一点微波似的轻烟似的情绪。”
六读诗歌,赏析写法。语文学量阅读非常有必要,但厚积是为了薄发。语文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赏析和写作,于是在学生了解了诗歌的情感之后,笔者力图引导学生学习诗人的一些写作技巧,为自己的写作和考试作准备。笔者设计了这样—个问题:“我喜欢哪一小节或哪一句诗歌,因为这里运用______手法,有______表达效果。”他们很快找出了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找到了融情人景的手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顶真、回环等修辞手法,讲解了诗歌物我一体的境界,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中的叠词、动词、形容词等,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感受诗歌的魅力。
七读诗歌,感受三美。《再别康桥》是现代文学史上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欣赏完了该诗的技巧之后,笔者设计了一个七读诗歌,感受三美的特殊环节,具体设计如下。1.大家默读,一赏诗歌的建筑美。笔者告诉学生,诗歌的建筑美是句子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2.学生齐读,二赏诗歌的音乐美。笔者告诉学生,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的,节奏、音韵、弹性,都是音乐美的表现。3.学生个别读,三赏诗歌的绘画美。笔者让班级中诵读好的同学配乐诵读,并引导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诗歌中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再次感受该诗的绘画美。
八读诗歌,力争言传。苏州市中考考试说明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诗歌鉴赏的要求,但是中考出题时还是很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2009年中考试题就考查了《再别康桥》的两条题目。教完《再别康桥》之后,笔者又设计了鉴赏环节。在感受中考真题的基础上,我告诉孩子们诗歌鉴赏对于我们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希望孩子们多背诗歌,多赏诗歌,爱上诗歌。其实这个环节笔者大多会让学生亲自创作诗歌。学生的作品尽管稚嫩,但很多时候却也言之有文,甚至会涌现出一些佳作。
九读诗歌,厚积薄发。本课最后用课件展示了林徽因怀念徐志摩的一首诗《你是人间四月天》,让孩子们一起跟着音乐诵读。并告诉孩子们,深情缅怀诗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去阅读他的作品,于是布置课后作业:1.课后读完徐志摩先生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和徐志摩先生其他的诗歌作品,阅读新月派诗人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人作品,再次感受三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推荐作品:徐志摩《偶然》、闻一多《死水》、朱湘《采莲曲》等;2.课后继续搜集离别诗,在抄写本上抄写积累,不少于8句。
当前,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企业、社会和国家的重视。高职院校亦欲凭借此次机遇加快改革与发展。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改革的关键。笔者拟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研究对象,对高职C程序课程在清华大学提供的Tsinsen网络平台上的“示范―模拟”教学改革进行研究。
“示范―模拟”教学策略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主要用于动作技能类的教学以及操作技能的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理论课。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传统的C程序课程教学都是采用“示范―模拟”的教学策略,实施“定向―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迁移”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具体内容如下:(1)定向:通过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教师在课堂向学生阐述语法、原理、规则等理论,并给出一定量的例题,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这些理论知识。(2)参与性练习:学生上机练习。教师参与整个学生上机练习过程,边练习,边指导。(3)自主练习:课后给学生一定量的练习作业,要求他们独立完成。(4)迁移:做一个课程设计,目的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知识点,了解程序模块化开发等内容。
从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C语言涉及的概念、原理和规则繁多,语句使用灵活,语法限制不太严格。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情绪化色彩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枯燥的学习内容则吸收效率较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学习习惯不好。许多学生的学习没有计划性,不考虑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基本是被动上课,课后也以完成作业为主,完成作业大部分也是通过抄袭等方式完成的。对于一年级新生特别是基础相对较弱而又没有学过计算机语言的高职生来说,刚接触C程序设计课程会感到一些茫然,不知如何学习,加之以往高年级学生给他们带来的是“C语言如何难学”的信息,使他们出现一些学习心理障碍。因此,高职学生普遍对这门课程感到难学、枯燥、兴趣不大,畏学、厌学情绪较严重,使得教师的教学比较困难。
在认真分析“示范―模拟”教学模式的四个基本程序的基础上,根据高职C程序设计课程的学科特点,依据高职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清华大学提供的Tsinsen网络平台,我们把原有的“示范―模拟”教学模式扩展为:定向参与性练习小结被动学习自主练习迁移考核等七个基本程序。扩展之后的新模式如图1所示。
Tsinsen网络自动评测系统是一个用于程序设计类课程管理和自动评测的软件,旨在为程序设计类的课程教师提供免费的课程管理服务,共享不同课程的教学资源,促进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的发展,为培养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提供帮助。Tsinsen网络自动评测系统能够动态实现学生的管理和题库的修改(如图2所示),对学生作业实现网上布置、提交和评阅(如图3所示)。
Tsinsen网络自动评测系统是为高职高专程序设计课程的改革研究提供的一个平台。Tsinsen网络自动评测系统面向的是全部学习程序设计的学生。高职高专学生在使用本系统时,该系统题库的难度已经超过了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范围。因此,必须针对高职高专学生自身学习特点进行改进,构建一套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和使用的题库。有了优质的题库支持,扩展“示范―模拟”教学模式才可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在“扩展示范―模拟”教学模式指导下,利用Tsinsen网络自动评测系统我们研究出了一套适合高职高专C程序教学的教学方式。扩展模式的主要操作过程如下。
定向:用问题驱动弥补学习兴趣不足 定向过程实现面向个体的定向,教师向学生阐明必须掌握的技能,并说明该项技能的原理和程序,演示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兴趣不足,一直以来都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难题。但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情绪化色彩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因此,如果能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境问题,就能激发学生思考,也就能弥补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而带来的厌学等问题。所以,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必须设计出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动力。
参与性练习:用贴近生活的案例提高理解能力 在学生的参与性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全程参加。高职学生是来自中专、职高、技校等学校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逻辑思维能力不足。C语言这门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程序分析、设计和调试能力,这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课程案例设计时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知识中提升理解能力。在案例讲解时,要注重解题思路,重点讲解算法分析与设计,避免纠缠语法细节,降低学生一次性学习的难度,把语法学习和解题能力训练分别解决。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完成相关知识的认识。
小结:用重讲编译错误代替漫灌语法 传统的“示范―模拟”教学模式是在参与性练习之后就自主练习。但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把语法学习和解题能力训练分成两个阶段,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之后,再来实施语法学习。C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一般开设在第一学年,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积累不够,如果此时给学生“满贯”语法,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可以设计各种例题,例题中包含学生比较典型的、普遍容易出错、尚未完全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积极纠错,让学生在修改错误的过程中观察、分析、归纳语法。通过小结的方式,向全体学生补充新的语法,演示分析错误原因,从结果反推程序语法学习。用重讲编译错误代替漫灌语法,让学生在编译中自己学习、总结语法规则,形成学生程序设计的自我意识。
被动学习:用示范模拟加强解题思路引导 高职院校学生对数学概念、原理理解不够透彻,不清楚数学符号的含义,对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缺乏必要的了解,导致在编写程序时思路不清,写不出程序。应通过一系列作业指导学生参与性练习,激发学生参与性练习的兴趣,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作业要尽量与示范内容相似,加强指导解题思路学习,同时,作业中要涵盖一些重要且在一般性示范中尚未涉及的常用知识点,满足较高层次学生提高水平的需求。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因此,不能完全依靠学生自己学习,可以通过课堂练习、上机实践等方式让他们被动学习。
自主学习:用引导教学促进自主学习 在学生掌握了语法规则之后,就要改变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但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约束性不强,自学能力差,学习毅力不够,容易浅尝辄止,因此,如果把学习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他们自己又会“放羊”。因此,可借助Tsinsen网络平台,在该平台上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种带有引导性的学生自主学习,一方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另一方面,又能强制性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学生还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迁移:用模式化编程弥补抽象能力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发现高职学生模仿能力很强,但是抽象能力不足。这可以在迁移知识的时候,通过“编程模式化”的方法弥补学生抽象能力不足,让学生能够通过算法、思路实现编程,让语法与算法结合。我们将实践作为培养学生编程能力的突破口,将编程方式模式化,让学生分析题目,依据模式开发,从算法实现编程,在模式中完善程序设计,弥补自身抽象能力不足的问题。所谓编程方式模式化,就是把一些程序编程的方式固定成模板,让学生向这个模块中添加修改语句就能够实现程序。这样,一方面,便于学生记忆,另一方面,也能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