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范文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第1篇: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范文

一、自我评价明方向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评价的主人。《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强调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一种科学的课堂评价方法,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学生对照学习目标对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认识,并作出判断,既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享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找出不足,及时调整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新的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二、学生互评促发展

学生间互相评价是最能体现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他们在互评中往往会找到自己难以发现的长处或短处,从而互相借鉴,彼此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它弥补了教师对众多学生难以一一关注的不足。他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能更进一步地认识自我。

这一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优等生不能孤芳自赏;评价学困生时不要取笑,不能使用过激的语言,如“这么容易都不会做”“你真笨”“又错了”,要多一点理解与鼓励,让他们改正后再进行评价,防止学困生产生自卑心理。要多鼓励他们大胆地参与互评活动,锻炼自己,提高水平,这样的互评训练能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三、教师评价树信心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实现师生情感零距离,使学生敢于表现自己。

在教学中,教师课堂上的评价,要防止片面与草率,不能使用“错了,坐下”“又来了,浪费时间”“不对,谁来替他”等会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武断性语言,要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情感投入。要记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激励性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教师不能吝啬赏识与赞许,如及时送上“讲得真好”“真了不起”“太棒了”“回答得很精彩”“老师为你而自豪”等等,这样会让学生感到莫大的快乐,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体验能促进学生自觉地向我们所提倡的方向努力。因此,我在实际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都会耐心认真地倾听和对待。例如,一个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时总是有畏惧心理,我就鼓励她:“慢慢说,再说一遍。”当她第二遍说得较为熟练时,我就对她进行激励性的评价。上课时,我常常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特的见解,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学生回答有错或离题时,我会首先肯定学生合理的部分,再进行点拨引导,让学生在激励的评价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延缓评价显个性

在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不要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新知、获取新知的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要鼓励和赏识学生发表独到见解,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新的发展。延缓的评价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回答都能折射出不同的个性色彩,使数学课堂更有生命力。

当然,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在重视上述语言评价的同时还应重视非语言性的评价。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赞赏手势、一个轻轻的抚摸等。这些无声的评价将牵动学生的心,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第2篇: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范文

一、课堂观察

非正式的观察是日常教学不可或缺地部分:教师在正式指导期间或是学生分别在自己座位上时持续观察学生的语言运用情况。教师观察学生如何做出反应,人如何使用教学材料,以及中他们如何在小组合作互动,教师观察自己如何才能有效地展示特定的课程单元等内容。

根据他们的观察,教师评估出学生学到了什么和什么没有学好,推断出学生使用学习策略促进还是阻碍学习,他们评价出特定的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他们确定哪些教学活动和材料是学生喜欢的。源于这样观察的信息对基本的日常课堂运行有很大作用,因为它为了解发生了什么和决定该怎么做打下了基础。例如,一个老师通过一系列观察发现某个学生没有学会课堂上所教的内容。而只有一个学生没学会某一目标结构的观察结果和大部分学生都没学会,会让老师作出截然不同的决策。

二、问卷调查和访谈法

把问卷和访谈法在放在本节一起讨论因为它们非常相似,都包含一组学生要作出回应的问题或语句,都相对地结构化且正式。他们需要大量的规划和准备时间。因此, 只有在定期运用,运用相对系统化,而且学生、家长或教师反馈一致时他们才是最有用的。比如在进行教学前,问卷和访谈可以在学生中使用,用来收集输入因素可能会影响教学计划的信息。教学后,可以用它们来收集单元或整个课程有效性的信息。问卷和访谈对于收集教学过程中日常教学计划和评价的信息作用不大,因为他们相对简单且不正式。除了相似之处, 他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

1.问卷只能用于识字的调查者。然而,面试不需要阅读和写作技巧,因此可用于大范围的受访者。

2.调查问卷可以同时在很多受访者之间进行,且只需一人管理。相反访谈需要大量的时间,因为每个被调查者必须单独进行访谈。

3.问卷为被调查者提供永久和精确的文字记录。而访谈的永久记录可用音频录制。

4.问卷不允许自由探索,因为问题是固定的。正相反,访谈在对原定问题产生的意料之外的有趣或重要的答案时允许访谈者和调查对象者探索一些额外的内容。

三、日志记录法

日志记录是基于某一主体学生的持续想法,思想、经验和反思记录。它超出了典型的书面作业,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书面对话,促进个人思想和表达与课程材料的一体化。日志记录的特定格式取决于任务目的,他结为结构良好和形式自由两种形式。在结构良好的日志记录里,学生的写作基于某一特定的问题,目标或指导方针,而形式自由的日志对学生思想和情感的记录基本没有规定方向。日志有不同模式的反射,如书写、素描、油画和雕刻,就举这几个例子了。抛开形式,日志对于监控学生的观察,挑战,推测,怀疑,自省和探索能力是一种宝贵的评价工具。

四、档案袋

档案袋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典型手段。它是对学生工作的一种集合,向学生和其他人展示他们在一个或多个领域的努力,进步和成就。档案袋这一术语当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流行起来的,它被用在许多不同等级的学科领域里个体班级的评分机制。艺术家、建筑师、音乐家经常用它来展示他们的表演。档案袋伴随着一个反射描述,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扩展学习,还可以邀请读者的组合对学习和学习者深入探索。以元认知策略发展依托,写作档案袋能促进学生反应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元认知策略,而自我评估在学生的写作档案袋里起着关键作用。

档案袋评价对于课堂教学来说相对较新。学生们应该有自己的档案袋,可以是一个常规的文件夹,一个小纸箱,一组文件柜或任何持久的可扩展的容器,如果每个人都使用相同类型的文件夹,文件夹更方便存储,应该明确标上每个学生的名字。如果需要,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品味进行装饰 ,能增强学生的所有权。他们应该别放在易接近的地方,这样方便学生查看或更新,在没有老师帮助的情况下也可以向别人展示。

档案袋是有用的,因为它们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提供一个连续的记录,也可以共享给其他人。如果档案袋通常被教师和学生一起在会议上评估,他们还可以对学生关于语言学习的个人观点和适用于阅读和写作的策略提供信息。反过来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和学习的自主性。档案袋评价扮演了主要角色的课堂,通常是与只使用测试或者更多传统形式评估的课堂有很大区别的;他们更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更协作的、更全面。档案袋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源于他们给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评估和学习的机会。当然它不是自发的,而是取决于教师认真努力地用档案袋作为一个协作评价的过程。

查看一个档案袋,学生,家长和老师不光会看到学生的学习发展,还有他的文化背景的,个性,独特能力,天赋或是局限性。它帮助学生看到所有的成长都发生在学习过程中,从而提高其自尊,培养其进一步的成长。提供一个学生的学习画面,能帮助家长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他们的孩子能力,兴趣和发展有骄傲的理由。档案袋对老师也非常有用,因为它不仅为老师提供学生学习成长的足迹,也揭示了学生作为一个人更多信息,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

五、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一)自我评价

一些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已经得出结论,所有形成性评价发展的必要条件

是学生进行自我和同伴评价,学生自评和同伴评价是非常有用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和修正能力。对学生来讲,达到一个学习目标很难,除非他们理解目标,而且知道做什么来达到那个目标。因此自我评价是学习必不可少的。很多那些试图开发自我评价能力的人发现首先也是最困难的任务是让学生觉得他们的工作是依照一组目标开展的。在他们做的时候,对工作有总体的了解,因此学生能够自己管理和控制它。

自我评价既对学生有利,也有益于老师。对老师来说,学生的自我评价信自我评价提供信息,提高了指令,允许教师对学生是别的问题直接回应,而且自我评价创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为他们提供了共同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自我评估程序敦促学生认真检查他们的工作和思维,思考它的意义,由于这种反射,他们更能了解自己学到了什么。

(二)同伴评价

在实践中,同行评价原来是一个重要的补充,甚至可能是自我评估的优先需要。同伴评价具有独特的价值有几个原因:一是这种评估的前景已被发现用于提高学生努力工作的动机,学生知道作业会由自己或另一个女孩在下一课开始检查。这已经产生了一个完善的程序,只有在极其罕见的场合,学生才会完不成工作。他们以清晰和美观的作业为傲,他们的一个同伴可能会被要求给出分数。在达成一致前,任何关于答案分歧的讨论是彻底的公开的。学生通常能接受彼此对他们作品的批评,但对于来自老师的批评却不会重视。

第3篇: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用

中图分类号:G40-058.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9-0089-02

一、过程性评价的内涵及原则

1.过程性评价的内涵

过程论认为,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个多方互动的发展过程。教师的教是一个传授知识和解疑答惑的过程,学生的学是一个获取知识和不断成长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要在注重结果的同时,关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使其能够对教学行为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

2.过程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1)评价主体的充分参与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策略的制定者,也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学习者并不仅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更应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教学目标是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教师和学生不能游离于教学评价之外,而应和其他评价者共同构成教学评价的主体。

(2)目标评价与情境评价相结合

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知识增长的动态延伸过程,也是师生双方表现情感和智慧的过程,这一动态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教学评价不仅应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更应关注教学情境中的即时因素,在情境中观察教师和学生的某些特定行为,有效诊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3)过程性评价与系统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虽然应依托于教学的时序,但我们决不能将评价过程割裂成不同的阶段,而应从整体上对其进行评价,具体的评价内容包括教学方案的实施、教学资源的利用、方案的参与者对方案的接受情况、师生合作的程度和深度等,以确保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4)多元化评价与差异性评价相结合

教学评价涉及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具体内容包括:1)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2)学生在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以及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必须将多元化评价与差异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有效评价的关键在于构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应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并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有机结合。传统教学评价大多以教师的“教”为评价对象,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技巧方面的表现,缺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师生互动与合作的关注。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既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又要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因此,本文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根本目标,以教学过程为主线,以“评教”和“评学”为双内核,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其中“评教”包括对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所表现出的教学能力的评价,“评学”包括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3个的二级指标,详细内容如表1所示。

三、综合评价方法与应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是由评价专家对评价对象进行打分,并将分数进行简单相加。因评价指标都是定性指标,加之评价专家在主观认识上存在的局限性,容易导致评价信息的失真。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通常都会给出评价等级,因而在评语的表述上均会带有一些模糊性的词语。由此,本文首先对专家的语言评价意见进行了量化处理,以获得评价对象相对于各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最后建立一种分层式综合评价模型,有效集结所有评价者在各项评价指标下的评价意见,从而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根据课标要求,经过专家集体评议并结合课程实际,

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具体数据见表1。

2.评价主体根据二级评价指标对评价对象进行优劣 等级的定性评价

设评语集为{优、良、中、合格、差},共有10位评价主体分别针对二级评价指标给出评语等级,各评语等级的专家评价人数统计结果见表2。

3.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

虽然所有评价主体都给出了评价等级意见,但是由于定性评价指标在概念上包含一定的模糊性,且在主观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评价对象对各个评价等级均有不同程度的隶属关系,传统的加权求和的评价方法不能有效处理上述问题。本文利用矩阵变换的方法首先对二级指标评价数据进行处理,将4个一级指标下的所有二级指标与5个评语等级相对应的隶属度用矩阵分别表示为:

上述矩阵各行对应二级评价指标,各列对应“优、良、中、合格、差”5个评语等级,矩阵中的元素aij表示被评对象在第i个指标下相对第j个评语的隶属度。由于“教学策略”指标下3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25,0.35,0.40),利用矩阵的乘法变换可得到被评价对象在“教学策略”指标下的5个评语等级的隶属度为(0.25,0.35,0.40)R1= (0.595,0.205,0.175,0.025,0),同理,可得到在“教学能力”指标下的5个评语等级的隶属度为(0.445,0.265,0.210,0.080,0),在“学习状态”指标下的5个评语等级的隶属度为(0.510,0.230,0.200,0.060,0),在“学习效果”指标下的5个评语等级的隶属度为(0.480,0.340,0.140,0.040,0).

4.一级指标的综合评价

以上面所得各评语等级的隶属度向量为行,可得到一个新的评价矩阵,依据各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0.25,0.20,0.20,0.35),再次利用矩阵的乘法变换可得到被评对象在课堂教学方面关于评语集{优、良、中、合格、差}总的评语等级隶属度为(00.559,0.292,0.195,0.054,0)。该结果表明,被评对象评价结果为“优”的隶属度为0.559,在5个隶属度中最大,因而总的评价结果为“优”。同时,步骤3的中间结果也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评价信息 ,从而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楼嫏嬛.对探究式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评价的进一步探讨[J].教学与管理,2012(5).

[2]刘爽,李硕.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J]. 现 代教育科学,2011(4).

第4篇: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范文

一、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评价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评价只是教师的专利,这样的评价极具片面性,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根本不利于他们更好地发展。而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中一个学生学习行为的好与不好,不能只由教师来评判,教师也不再是权威,学生有权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经验表明,有时学生对学生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更能起到激励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很好折射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因此,新课程必须强调评价形式的多样性。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评价的诠释

结合几年的教学评价探索经验,笔者认为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做出的评价,也就是师对生的评价,简称“师生”评价;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鼓励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进行适当的评价,也就是生对师的评价,简称“生师”评价;学生针对其他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出的评价,也就是生对生的评价,简称“生生”评价。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一种双向甚至多向活动。

三、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评价的策略和方法

1.“生师”评价

人无完人,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都中难免出现问题,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经常组织学生针对自己近期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但对于学生的负面评价,教师应该敢于直面问题,及时向学生反馈自己的改进措施,并邀请学生监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及时地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为教学的调整、巩固、提高提供充分的依据。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教师敞开心扉,更加相信教师,才能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

2.“师生”评价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正面的语言激励为主要形式,但激励性评价应具体化。不能都是“太好了”“你真棒”等概括性的、单一性的语言表达形式,而是针对学生的回答,更加具体化、准确化。如,“再想想,你会回答得更精彩!”“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等。并不失时机地穿插一些体态语言。这样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教师对他的鼓励和关爱,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在进行“二次函数与最大利润复习”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某商场将进价为30元的书包,以40元售出,平均每月能售出400个,调查表明,这种书包每上涨1元,其销售量就减少20个。如果你是商场经理,结合这一情境,你最想知道什么?你能用什么样的数学模型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做是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调动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学生的回答很精彩,大部分学生立即把这一问题与二次函数的最大利润联系起来,提出:最想知道当售价为多少时能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为多少?对于学生的这一问题老师的评价是:你能很快把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联系起来,观察得非常仔细;今天你能大胆阐述你的观点,非常勇敢!除此,稍微细心的学生提出:除了最想知道最大利润以外,还想知道当售价在什么范围变化时,商场就能盈利?对于学生这样精彩的回答,老师的评价是:太棒了!你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具有独创性!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顺利地引入了二次函数与最大利润的关系,同时又把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结合在一起,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生生”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以学生对学生的语言评价为主,同时对于表现优异的个人和小组老师可以给予物质奖励。

“生生”评价宜在合作学习中展开,让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意见不一致或需要解决的问题难度较大时,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辩论(其实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辩论就是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很好的体现),通过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使问题越来越明朗,达到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但学生在进行自评和互评时,教师不应做一个旁观者,应该及时给予评价者再评价。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学会评价,还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认真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清楚地记得在讲授九年级下第四章的第二节“哪种方式更合算”时有这样一个问题: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转盘被平均分成面积相等的20个扇形,其中一份涂上红色,两份涂上黄色,四份涂上绿色,其余为白色。并规定顾客每购买100元的商品,就获得一次转转盘的机会,如果转盘停止后,指针正好对准红色、黄色、绿色区域,那么顾客就可以分别获得100元、50元、20元的购物券,凭购物券可以在商场继续购物。在白色区域则没有购物券。如果不转转盘可以直接获得购物券10元。问题是:转转盘和直接获得购物券哪种方式对顾客更合算?此问题一出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转转盘有时获得购物券,但有时不能获得购物券,而且获得购物券的概率很小,所以他们认为直接拿10元的购物券比较放心;针对学生的这一想法,教师随即加以引导:他说的有道理吗?你们是怎样想的?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的学生则认为前面同学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同时他们也提出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只要转转盘就有机会获得购物券,并且一旦获得购物券就比10元多,甚至有机会获得100元的购物券,所以这部分学生极力主张转转盘。那么到底那种说法更正确呢?在此情况下我就安排了一场辩论,让意见不同的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正当双方争论很激烈的时候,有个一直不善言语的学生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刚才他们说的都不是很正确,因为他们只考虑了单个顾客的利益,我认为要比较哪种方式对顾客更合算应该考虑所有顾客的平均利益,而不是某个人的利益。此言一出,满座皆惊,甚至有的同学带头鼓掌。有了这个学生的这番评价,教师就顺理成章地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验证,最后本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位学生也因此得到了教师精心挑选的一本好书作为奖励。

另外,“生生”评价往往在课堂小结时也经常被运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5篇: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范文

一、 尊重学生

教学实践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劲头十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学习成绩有下降的趋势。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享受到尊重。那么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呢?这里有一个可借鉴的例子:

有位老师讲评“画苹果”的作业时,发现一位学生把苹果画成方的,便问:“苹果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的呢?”那位学生说:“我在家看到爸爸把苹果放到桌子上,一不小心,苹果掉到地上摔烂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的,就不会掉下来了。”老师听了,非但没有责备,还鼓励他说:“祝你早日发明出方苹果。”

苹果本来是圆的,却画成了方形的,已经脱离了实际,这位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说出了画方苹果的原因,并鼓励他说:“祝你早日发明出方苹果。”这样的评价尊重了学生的人格,鼓励了学生创新,我们从中受到的启发是:对其不足,既不能漠视不理,也不宜斤斤计较,要在学生不足的背后看到亮点。

二、鼓励学生

众多优秀教师在课堂上总是自始至终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会读好。”“你真行!”“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我怎么没想到,你体会得太精彩了。”“你跟大家的想法不一样,快说出自己的想法。” “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进步真大。”……。优秀教师有一个共同的法宝,那就是鼓励学生的方法多,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得到恰当的鼓励。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照亮全班,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例如,在一次督导听课中,有位教师在教学汉语拼音声母“j、q、x”时,先让学生观察书上插图,猜一猜旁边三个声母读什么?你的根据是什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由公鸡我猜到这个声母读“j”。听他说完,老师马上表扬说:“你不仅会观察,还会联想,你真棒,老师要发你一朵会观察会联想的小红花。这时另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由气球我猜到气球旁边的声母是q的音,由西瓜我想到西瓜旁边的声母是x的音。”听他说完,马上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来编儿歌记它们的音:一只公鸡jjj,一个气球qqq,一个西瓜xxx。”这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老师问:“小朋友,你能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三个声母的形?”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们把学过的单韵母i加长再拐弯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声母朋友j。”老师表扬他说:“你真棒,能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老师发你一朵会学习的小红花。”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这个声母j很像我们见到的公鸡的形状,它的点很像公鸡的冠子,竖像公鸡的身子,弯像公鸡的尾巴。”听他说完,老师表扬他说:“你也很棒,能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新知识,很了不起,老师也发你一朵会学习的小红花。”这时,学生的思维被唤醒了,在学习“q”时,有的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这个“q”很像我们学过的数字9。”听他说完,老师马上表扬到:“你更了不起, 还会联系其它学科的知识,发你一朵小红花,然后再和老师握握手。这个学生和老师握完手后,我发现他的小脸都涨红了,我相信他会永远记住这一天。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记住了“j、q、x”的音和形,而且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探究发现的意识都得到了培养,很多地方体现了学生的独特感受。通过这个例子,我们明显地感受到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激励性评价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是多么明显啊!

第6篇: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范文

1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量表开发的出发点

现在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物理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也需要把显性的科学方法教学渗透到平时的物理课堂中去,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物理知识体系.方法教育,重在解决问题中,对科学方法进行操作训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策略.学生在方法教育课堂中,知识的习得程度怎么样,方法的掌握程度如何,就需要设计适合方法教育的量表来评价.

2根据构建主义原理进行量表的开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最终目标是通过师生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而发展,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不应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评价课堂教学应把观察的焦点从教师转向学生.但决不是否定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的引领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因此,方法教育的评价量表主要涉及两块,分别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这两个评价为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又细分了许多二级指标,并对二级指标的完成情况打分构成了三级指标.

2.1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在课堂教学的学习系统结构中,学生是教学主体,只有让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才能让学生尽可能体会到方法教育的妙趣,感受物理理论的奥秘.所以,该评价量表特别设计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而且加大了学生懂得、理解、会用科学方法学习物理知识的评价权重.

由学习理论,笔者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分成四大类,分别是学生参与状态、学生交往状态、学生情感状态和学生发展状态.第一是学生参与状态,主要通过对学习的参与状态来评价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参与状态又可以分成3点:(1)是否全员、全过程、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方法的学习活动;(2)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从讨论与发言中,是否自觉地进行科学方法运用的练习;(3)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能在相关的物理概念中体现方法.第二是学生交往状态,主要观察学生的交往状态来评价师生交流互动是否有效.学生交往状态分为2点:(1)课堂上是否有丰富多样的信息活动,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与活跃;(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分享运用科学方法的经验,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第三是学生情感状态,主要观察学生的情感状态来评价是否体会到科学方法的妙用,形成方法和价值观.学生情感状态分为3点:(1)学生是否对物理科学方法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2)学生是否能长时间保持这种兴趣,对相关方法的使用有强烈愿望;(3)学生是否学得轻松愉快,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初步形成方法论.第四是学生发展状态,主要通过观察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来评价学生是否学会.学生发展状态分为2点:(1)看学生是否掌握应学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全面完成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强;

(2)看学生是否有运用学科方法处理问题后的满足、成功和喜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对后面的学习更有信心,充满学习的欲望,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作为一级指标,权重有36分,然后在细分二级和三级指标的权重,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再结合心理学理论设计了二、三级指标的具体得分.

2.2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物理课程的要求,是否体现方法教育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求知欲,影响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影响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对学生学习行为构成重要影响.能否采用科学方法有效的构建物理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方法的行为,是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基本原则.对方法教育课堂,笔者将从六个方面的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评价.

第一方面,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实现的全面性,主要通过观察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行为表现来评价;(2)教学目标实现的全体性,主要通过观察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教的全体来评价.

第二方面,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的建构性,主要观察通过教材处理的教学内容是否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利于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2)教学内容的适合性,主要观察教学内容是否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方面,教学过程.(1)教师是否努力创设以问题为核心,知识为载体,科学方法为手段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在此情境中能运用恰当的方法处理问题;(2)教师是否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不断进行深入加工,并借此改善学生的学习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的效率.

第四方面,学习方法指导.(1)物理学习方法、规律的应用指导;(2)归纳与演绎、控制变量法、类比法等科学方法的指导;(3)学习过程中如何选择科学方法的指导.

第五方面,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教学资源的开发,各种教学多媒体的有效运用;(2)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的组织与利用,学生质疑求异的利用,重组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堂机智等.

第六方面,教学素养.(1)物理教学基本功,包括使用普通话,语言准确、规范、精练,有强烈感染力.板书合理、扼要、工整有美感,演示实验操作正确、熟练、有示范性各种教学媒体使用合理、正确;(2)物理学教学艺术,包括重点、难点的突出与突破方法好、高效;各种教学媒体使用合理、正确;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课堂信息反馈调节,教学机智性强.

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作是另一个一级指标,权重有64分,然后在细分二级和三级指标的权重,通过观察教师教学情况,结合心理学理论设计了二、三级指标的具体得分.

第7篇: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评价; 思考

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of what time thinking

in new course background bottom

Han Jiang-wei

Abstract: With the widespread adoption of new materials, new curriculum reform continued to deepen, especially the new entrance of the lead, people's teaching philosophy has been further updated, but what kind of class type, what kind of Lesson, what kind of structure more effective, more innovative enlighten the students and potential students to seek knowledge and better meet the desires and needs? Therefore, re-examine the teaching of knowledge structure, system, positioning the pattern of classroom evaluation criteria are often defined in the new teaching model of the key. In this paper, the evaluation functi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main body, the evaluation of content,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of evaluation of five aspects of the existing evaluation system to reflect on classroom instruction, while the ultimate aim is to update the teaching ideas o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evaluation; thinking

新课程新高考正式启动以后,教学观念的更新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倍受师生的重视,教学改革已在各地广泛开展。那么,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如何上好每节课以及如何评价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学校和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在50年代前苏联教育教学理论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30年的实践证明,这种评价体系已经陈旧、落后,而且制约了教育教学的改革与提高。90年代以来,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逐步被广大教师所熟悉和接受,并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产生了不同程度上的积极影响,但课堂教学评价在功能、内容、标准、方法上仍不甚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特别是在激发师生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引领改革方向等方面严重滞后。从2001年9月起,新课程开始试验尔后相继推广。从2007年起广东省实行了新课改后的高考,从考试模式、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要求来看,对教学管理和评价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和评价体系仍然影响和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老师对新课改的领会理解尚有偏差。因此,构想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从评价功能上,淡化评比与选拔,强调发挥评价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改进与提高的作用。

立足于课堂的传统评价多着眼于教师的工作表现,而且评价的结果往往与提职、晋级、加薪、奖金等利益直接联系在一起。这种面向过去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必然使得课堂教学评价成为评比与奖惩的依据。于是,出现教学基本功大奖赛、优质课评比、教学能手比赛等各种名目繁多的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尽管在这种活动中能够涌现出一些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教学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要看到,这种改革动力是自上而下的,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若要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突出其发展性价值,也就是发挥其改进课堂教学质量和促进任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功能。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评价既关注结果,更关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并且通过评价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上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改进建议,帮助教师在反思中不断成长。采用新教材实践以来,通过抽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我们发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喜欢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和锐意改革,而不喜欢按照老框框、老套套且能考出好成绩的老师,学生座谈会常常听到对名教师说“不”。

2.从评价主体上,改变过去教师被动接受评价的局面,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并将自评和他评有机统一起来。

传统教育评价的主体比较单一,表现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就是领导、教研员或专家一言九鼎,而教师本人及其同事无言以对。要改变这种状况,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同事、学生乃至家长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相互活动,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又一新趋势。

教师自我评价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这种自我评价要求教师本人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评析和反思,让教师自主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具体的改进策略。一方面教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他本人才最清楚课堂教学的外在情境和内在条件,最了解所教学生的知识层次、水平、特点与需求,知道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实施环节是否完美。只有通过教师的自我剖析,才能做出贴切的、富有建设性的评价意见。另一方面,只有教师的主动参与,评价结论和建议才能真正被教师所接受,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自我改变、自我完善的欲望和热情,才能使教师真正从评价过程中获益。从去年开始,我校试行新的评价方式,教师得心应手,学生轻松自如。

另外,管理者、同事、学生及其家长都是教师教学工作共同体中的一员,他们能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来观察和评价教师的表现,为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许多丰富的有用的信息。从而促使教师调整自己课堂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从评价内容上,既重视教师的“教”,又关注学生的“学”,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和谐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种课程功能上的变化,引发了课程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变革,要求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单纯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学科融通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做事,从而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要以人为本,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课堂教学评价在评价内容上,要兼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尤其关注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发展能力的影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价内容注重认知目标的达成,也就是说,教师是否通过教学活动有效地实现一堂课的认知目标,是衡量一堂课好与坏的重要指标。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师把目光局限于知识的传递与接受,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学生参与、探究与合作都直接服务于认知目标,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目标,则被放在次要位置上。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能“透彻”分析教材,明确列举知识点,但对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明显关注不够。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课堂目标的实现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至某些学生心理脆弱、思想畸型。所以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与要求,要在评价内容上全面关注新课程目标的落实,尤其是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课程目标的落实。

4.从评价标准与要求上,体现灵活性与开放性,张扬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

一谈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统一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在开展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提出了各自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这些评价标准的适用范围有大有小,大的适用于一所学校所有学科的教学,小的则适用于某一门具体学科、某一类型课的教学。但无论是大,还是小,任课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切身感受,那就是有些过于具体的评价标准,不能体现出教师个体的教学风格,至使充满生机的课堂教学演变成一种程序化、模式化的活动过程。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师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是生动的,是充满活力的,而非枯燥的、干巴的说教。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也不能是统一、封闭的,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教师、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灵活变化,给教师张扬个人教学风格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从洋思教育理念,到郭思乐的“生本教育”,无不拆射出教育教学的智慧和光芒。

要使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与学生积极互动和共同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指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中受益,教学管理者倡导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灵活与开放相当重要。

5.从评价方法上,既要重视案例分析、课堂观察,又要做好成长记录等评价方法的应用。

为了与课堂教学评价在功能、主体、内容、标准上的变革相呼应,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也要推陈出新。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听课评课是主要的评价方法,是课堂教学评价信息的主要来源。在评价实践中,许多学校既组织教师上公开课,又安排学校领导老师随机听课,但毕竟听课的次数有限,要做出有关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公正判断,也是很有限的。要客观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评价促进教学的功能作用,必须在评价实践中提倡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案例分析、课堂观察和成长记录是当前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中新兴的评价方法。其中,案例分析是指通过对所选取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教学之实例的综合分析,让教师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或客观地评析他人的教学实践并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课堂观察是指被评教师邀请合作教师到课堂中实际观察自己的教学情况,以帮助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改进;成长记录主要是指教师自己有系统、有计划的收集相关资料,以反映教师在某一阶段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努力、进步或成就。这些方法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同事评价,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历程。

总之,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是一把双刃剑。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性,如果在评价中忽视各种评价方法的特点,不顾教师本人的具体情况,就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方面我们的体会是深刻的。

第8篇: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评价体系 反思 改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105-02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环节,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对于学生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而言,我的课堂教学评价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需要对课堂教学体系进行全方面的完善。通过借助相关的科学理论体系来促使课堂教学评价向更加科学化与人文化的方向发展。

1 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

1.1 对学生而言

通过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来进行准确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实际情况,即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与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升学生成绩。除此之外,通过采用课堂评价体系,学生看到自己掌握的知识在不断增加,会获得一种满足感与自信心,进而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1.2 对教师而言

通过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可以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与解决,进而对后续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与优化。对教师而言,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具有诊断、导向以及激励的功能。通过对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教师能够从中明确体会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表现比较优异的一方面,以及课堂教学中表现不足的地方,进而对其进行有效提升与改进,能够帮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1.3 对管理人员而言

实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学校与教育部门通过课堂教学的评价结果就能清晰地看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实际情况,以此来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估,并且调整优化后续的教育与发展方向,帮助学校管理者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优化与提升。由此可以看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学校教学方针及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和分析

2.1 理念评价

理念评价是指对课堂教学评价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就是忽视评价的作用,即课堂教学评级对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的影响不大。第二就是评论中心,课堂教学的评价对于教师以及学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甚至教育中产生的问题与教学评价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

就我国而言,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也一直是相关学者的研究重点内容。但是有人认为我国现行的教学体制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不利的,过于对学生成绩与分数的追求,就会产生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由此可知,我国出现的一些不良的教育现象,其原因根本就不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体系。因此,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于课堂教学以及整体教育的发展而言,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并不是决定的关键。

2.2 评价功能单一

关于课堂教学的评价功能,有部分学者认为传统的教学评价中对于教师与学生存在着许多的不利影响。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测验,以此来考查课堂的教学内容,其评价的方法过于单一,且不全面。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只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评价,但是,没有对学生的情感、道德、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价,没有发挥评价的有效性。

2.3 评价主体不科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的评价主体就是老师和学生,其主体过于单一。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与变革,其评价的主体也应随之更加多元化,老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的领导,教学的骨干专家等都可以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能够打破管理者对课堂教学评价进行垄断的局势,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4 评价方式较落后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内容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评价后,才能得出相对应的评价结果,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决定了这个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传统的教学评价中采用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都是相对应的笔试测试,其方法过于单一落后。据此,为了增强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需要对学生及教师的情感态度、道德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准确评价。

3 学习科学视角下的课堂评价

3.1 创设评价情境

学校的教育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宜学习的环境与空间,不同的学习环境对于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会有精神上的交流与沟通,才能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由此可知,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同样也需要评价者在一定的环境特征与评价标准的基础之上,采用与之对应的个性化的评价方法,进而对教师、学生以及课堂的教学效果及质量进行有效评价。由此,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才能成为评价的主体,进而真正实现自身完整与自我的认同,所得出的评价结果更具准确性。

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在开展时,必须重视自身的情景化特征,同时还要创设适宜的物质环境以及心理氛围来保证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实施。 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评价者制定出严格、明确的评价标准,同时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以及能动性,创设开放、自由的精神环境。

3.2 采用技术支持性评价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对学生原有的错误知识与概念进行不断地转变,使其科学化的过程。从学习科学的角度来看,提升学生学习的关键就是对学生原本的概念进行转变,将这种形式应用于课堂教学评价的体系中就是形成性评价。在形成性评价中,技术性支持评价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技术性支持评价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设计出一些能够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计算机软件,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中。学生通过使用这些软件,就能够准确获取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方式及相关的思维方式,并从中找到错误概念的原因。通过采用技术支持性评价,能够有效解决评价问题中的难题,使得课堂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化、现代化。

3.3 重视学生与教师的自我评价

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学生和老师的自我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学生和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人员,需要明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进而更好地把握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精神状态与情感体验。因此,他们进行自我评价对于课堂教学评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影响。除此之外,教师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由于他们既是评价的主体,又是评价的对象,因而在评价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客观、不真实的情况,其评价的可信度不会太高。因此,基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在进行教师与学生的自我评价时,对其评价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进行保证,提升自我评价的信誉度。

4 结语

构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建设一个良好的平台。虽然在目前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只要找出其中的重要核心问题,发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不足之处,就能对其进行不断地完善与改进,进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娄二保,李振.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上旬,2014(6).

[2] 李玉梅.研究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3(9):275-276.

第9篇: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文化;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045-02

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手段,它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式,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过程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高校课堂教学的内涵建设

课堂教学除了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外,还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建立起来的课堂文化等要素。与中学教育相比,大学的课堂教学没有升学的压力,专业特色明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灵活多样,学生的课堂学习从原来中学时的基础知识学习为主,转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主。课堂教学效果主观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即教师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就教学内容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一种课堂文化。其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沟通学习的媒介;教学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的显性内容以及隐性教学内容;课堂文化是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课堂风气、规范、心理环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综合体。这些要素恰当配合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课堂。作为高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内涵的建设方面,重点是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传授知识,与学生沟通交流,建设积极的课堂文化,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使课堂教学的内涵丰富而又具有深刻的专业特色。

1.建设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

所谓课堂文化就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聚合化的文化,并带有一定的情境性,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人的精神气象,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与重视,建立在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之上。这样学生才能放开,放松地得到发展,促进其人格的形成。

高校课堂文化是高校师生在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与中小学的课堂文化相比,高校课堂文化具有其特殊性。

(1)高校的课堂文化是建立在较高文化水准之上的平等交流。高校课堂的主体由教师和学生组成,他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独立的思考能力。高校的教师是由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的高级知识分子组成,而学生则是在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青年中选拔出的优秀人才。因此,师生聚合的课堂文化应是具有一定层次的专业和文化的交流。

(2)高校课堂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多元聚合的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地域文化、制度文化、年龄文化、性别文化等多元因素在课堂中交汇。其中既有冲突,又有融合,在各种文化撞击中,使师生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升华。

(3)高校课堂文化体现了较强的专业特色。高校的课程学习以专业课教学为主,不同专业往往课程特色不同,专业跨度较大。不同专业有其独特的课堂文化。例如文科类的专业注重人文知识的探讨,理科类的专业突出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等。不同专业的课堂教学会带有其专业的烙印,具有不同的特点。

(4)课堂文化会延伸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是由学校的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创造的各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核心是培育学校精神。高校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体现在学校的校园管理、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精神和价值理念的展现。学生走入校园,接触的除了学校的各种硬件环境以外,教师的风貌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教师通过课堂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追求,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气,进而影响学校的精神氛围,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优秀的教师群体会带给学生崇高的思想和追求,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学风和良好的道德观念,支撑高校形成优秀的校园文化。

建设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在其中起主要的作用。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要积极组织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以自己的学识感染学生,使其对所学的内容充满兴趣,

2.课堂教学中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传授相结合

对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研究,起始于英国学者Michael Polanyi对知识的分类。1958年,Michael Polanyi在《人的研究》中提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和“显性知识(explic it knowledge)”概念。根据他的观点,显性知识能够以文字、图表和公式等符号形式加以表述,是可以系统地传授和学习的知识;隐性知识不是以逻辑化的符号形式表征在头脑中的,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一般不能以常规的教学形式加以传递,是难以言述的知识。隐性知识一般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方面的隐性知识,它包括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和诀窍等;二是认识方面的隐性知识,它包括心智模式、信念、价值观等。从知识的深度上来看,显性知识是教材中体现的表层知识和技能,专业性较强;隐性知识属于教材中需要挖掘的深层知识。它一方面包括教材内容所体现的科学价值、生活价值和发展价值;另一方面包括隐藏在其中的基本做事方法和积极思想。教师的教书育人过程其实是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不仅学会显性知识,而且还要了解显性知识背后的隐性知识的过程,即教会学生“做事”和“做人”的过程。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隐性知识的显性传授。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管理自己知识的能力,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进行总结,在课堂中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表述出来。具体可以有以下一些方法:

(1)潜移默化传授。隐性知识往往派生于显性知识中,因此教师在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结合专业课渗透其隐性知识的内容。例如,在几乎所有的专业课教学中,都可以渗透职业道德、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在理工科的专业课教学中可以渗透一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思维和价值观念等。这些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语言就可以阐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综合素质。

(2)模拟各种场景,将一些隐性知识在特定的背景中显现出来。每一个特定的专业都是在一个特定的空间中体现其专业性的。无论是理工农医,还是人文社科,专业的特长都是通过具体的工作体现出来的。教师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经验的总结,积累了一些隐性知识。在课堂教学不能清晰阐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场景,引导学生去领会其中的技巧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3)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要注重隐性知识的总结。隐性知识在书本上是没有的,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例如,企业的思想文化,由企业的员工一代代积累形成本企业的隐性文化,在社会中通过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形成了一个社会的文化。隐性知识有的经过总结可以成为显性知识的一部分,有的仍然难以成为显性知识写入教材,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专业理论知识中所延伸出的隐性知识,尤其是一些研究方法和技巧,这些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能力的形成无疑是有重要价值的。

3.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

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探讨的很多。大多数学者认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在当前的改革探索中,人们的教学观念也发生了转变。教学的策略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逐渐转型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也引入了PBL教学法、TBL教学法、SDL教学法等进行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成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上要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来看。

(1)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以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营造优秀的课堂文化为目的。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是课堂文化和课堂知识的传播媒介。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选择,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引导学生学习和领会抽象的专业知识。

(2)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因知识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在专业基础理论学习阶段,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对本专业并没有什么了解,往往很难完成任务。而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学生则有了一定的利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手段方面,由过去的比较单调的板书、纸质图表和自制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提高到今天的板书、教具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不仅增加了课堂的知识容量,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高校课堂的内涵应当不仅局限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构建高校课堂教学内涵评价体系的思考

目前,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从教师、学生、教学督导等不同的角度建立起多元评价体系。在评价方法上可以采用量化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内容上涵盖了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养、教学效果等一系列指标,但是缺少对课堂教学内涵评价的具体内容。

在对课堂教学内涵评价方面,主要从课堂文化、知识的内涵传授、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评价的指标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中体现的课堂文化氛围

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同为课堂中的主体。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可以给课堂教学注入正能量,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学生的听课状态等方面评价课堂文化的特点。

2.课堂教学内容方面

课堂教学的内容包括课堂的专业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部分。因此,在评价教学内容时,既要评价教师对教材表层的显性知识的讲授情况,同时还要评价教材深层次所体现的隐性知识。在教学内容评价指标的设计上,一般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都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授情况,应再增加对于隐性知识的评价内容,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是否体现教材知识后面的价值观念、基本方法等评价。

3.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方面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内容的传授服务的。在评价课堂教学内涵时,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保障。在一般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中,都包含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由于大学课堂内容的多样性,教学方法不可拘泥于固定的模式,但是基本的原则是能够适应课程的内容,有助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在指标设计上可以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适宜性指标来评价。

课堂教学的内涵评价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核心内容,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法,都要围绕着培养学生成才为最终目标。由于课程的性质、专业的特点不同,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也有各自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周城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概念辨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127-129.

[2]叶进,雷志敏.中美高校课堂文化对比研究[J].云梦学刊,2008,(1):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