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习期满工作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校;基层管理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2-0034-03
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季”,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困扰着毕业生,同样加重了相关管理部门的负担,“就业难”已成为近几年的热点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多项鼓励毕业生走入基层岗位的政策,各地方政府响应国家政策,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颁布了若干项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从社会需求角度而言,基层工作的确是用人的一块肥田,然而,毕业生是否愿意走入基层?服务基层的目的何在?基层工作是否得心应手?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不对等需求也是导致就业难的一大隐患。那么,高校应如何培养学生基层工作意识,是高校教学与实践工作应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从现象入手,通过对社会需求与毕业生就业心理及政策导向的分析,提出通过课上与课下互动教学的方式完善教学策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基层管理人才。
一、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分析
用人单位与学生,即择业的两大主体因素,与宏观环境和政策共同作用决定了毕业生就业走向,透过社会用工需求的现象以便分析就业的本质规律,以解释为何出现岗位空缺及就业难的矛盾现象。
(一)社会需求
当前我国仍然处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结构失衡的状态中,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其中大学生就业面临严重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就业趋势呈现四大矛盾,其一,制造业需求下滑,新增就业集中于服务行业;其二,曾经对就业贡献较大的经济圈,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劳动力需求减少,而新兴的经济区域,特别是中小城市就业需求有所加大;其三,高端劳动力增幅比重大,低端劳动力出现短缺;其四,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与市场需求不符。矛盾的凸显,意味着劳动力需在行业与区域之间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我国政府机构及国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同样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自1998年政府机构整改以来,定编定向的事业单位也难以接收人数超支的待就业人员,国企同样面临着自身的生存危机,因此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愈发严峻。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不断提高招聘标准,将目光聚焦在“985”,“211”等“名牌”大学上,学历、证书、海外留学经验等成为多数毕业生惨遭淘汰的理由,导致学生消极就业心理的出现。
(二)毕业生就业心理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4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相比2013年的699万增长28万人,也就是说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不乐观。通过上文对社会需求分析可以看出,二元经济结构的背后,显现出大城市就业需求的缩水,除鼓励创业以外,中小城市、基层岗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突破口。这就要考虑学生是否愿意走入基层,以及走进基层后的工作态度问题。有些毕业生自视过高,在地域、薪酬、发展机会、行业、职位等方面期望值偏高,《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28所大学、3万多名大学生做过“您最想到下列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在列的城市中,想到上海发展的32.3%,北京27.7%,另外,像深圳这样的特区城市也较受欢迎,获选率为12.1%。欠发达地区及开放程度小的城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较小。造成想去的去不成、能去的不想去的现象。
此外,高校毕业生经验匮乏、敬业精神欠缺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很多大学生将服务基层仅作一个过渡,从心理上排斥基层岗位工作,服务期满后设法离开,如此工作态度,足以显示现代大学生岗位责任意识与敬业精神的缺失,为其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政策导向层面分析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黑政办发[2013]42号)规定:“项目生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后3年内参加乡镇级、县级、市级以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成绩分别加15分、10分、5分,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可再加2分。对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项目生实施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服务期满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笔试成绩加10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专业技术职务,并可免予外语、计算机考试。”“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工作满1年即可分别直接申报中级、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近年来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这些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另一良好契机,实现“人尽其用”的目的,也为高校培养基层管理人才提出了要求。
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着力点
高校不是政策的制定机关,也不是岗位需求的主要来源地,而是为社会各岗位输送人才的基地,其培养目标是为了培育能够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全能型人才。帮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客观地认清自己及外界环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兼具德行、责任与管理意识,为基层管理储备人力资源。
(一)“三观”的培养
世界观。基层工作是国民生存与发展的“根”,是与民生联系最为密切的工作环节,作为基层管理人员,怎么认识所处的客观世界决定了他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论去处理现存及潜在的问题。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的人具有不同的世界观,培养基层管理人员客观地认识世界,有助于基层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理想与信念,以指导自身及他人的工作,避免不正当的领导风格。笔者曾将领导风格做了如下描述:“领导风格指的是领导实践中所体现出的思想与行为特质。其中思想特质是支撑领导实践的基本工作理念,行为特质指的是领导者的工作作风。”[1]
人生观。基层管理人员的人生观决定了其未来的走向,人生观受到世界观的影响,如何把握自我的人生观是其职业规划与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诚然现今社会复杂多变,不正之风充斥着各行各业,导致部分领导干部出现了对人生观认识的扭曲与错位。大学生这一群体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成长与生活阅历,有能力对自己的人生观做出定位。但是学生的思想与所接触的环境仍然单纯,基于此,学校有责任在学生接受教育之时,辅助其端正对人生目的、价值、道德等的态度与看法。人生观的核心是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即公与私的关系。对人生观的评定不能简单地以进步还是落后、积极还是消极来下结论,而是应立足于“和谐发展”的理念基础上。
价值观。一个人的价值观确立之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价值观又受到人生观的影响。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自己及身边事物的意义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体现为对价值目标的判断及价值衡量尺度的界定。高校所要培养学生的是价值目标的取向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正确地划定价值衡量的标准、范围及尺度,这对大学生走入基层具有极其重要的引导与规范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不同的动机与行为,高校的首要任务便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进而培养学生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与能力。“适度”是基层管理人员评价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第一原则。
(二)“意识”的培养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进行各种心理活动的总称,本文提出对“意识”进行培养,意在表达对思维养成过程的培养。换言之,高校在培养学生构建自我意识形态的过程中,重在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让心理活动过程听命于学生的大脑,而不是由教师一味地灌输心灵鸡汤或者偏激的讽刺。
德行意识。即道德与品行的培养。有关德行的定义、种类及相关要素一直存在争议,在此笔者便不去追溯德行的起源与定义,旨在着眼于基层管理人员应具备的道德与品行意识。德行意识培养目的是为了追求工作与生活中的至善,作为基层管理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要试图与基层工作人员形成一个和谐的共同体,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这一过程也是德行培养的过程。因此,基层管理人员要对行为做出规范性的判断,也就是说利用已树立的价值观进行事实预测。
责任意识。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无论其处在哪一层级,责任意识均是必备的。从岗位目标着眼,基层管理人员既要对上级领导负责,还要对下属员工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可以说,基层管理人员处在上下的夹层之中,责任感便显得异常珍贵。由于社会与家庭的双重影响,现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并不明显,找借口推脱、遇事逃避等现象尤为普遍,那么,在大学学习生活期间,高校应多采取措施培养学生树立责任感,特别是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成员之一,先有归属感再有责任感。特别是面对失误时,敢于担当,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及时改正,这也是争取上级领导信任、下属员工肯定及自我价值实现的有利渠道。
管理意识。管理意识一方面指管理他人,一方面指自我管理。在德行意识与责任意识的养成过程中,事实上已对管理意识进行了规划,如何管理他人是一种能力的养成。彼得・德鲁克认为自我管理分为四个步骤:了解自身的长处,懂得自己该如何表现,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念,了解自己的归属[2]。只有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在工作中试图去改变自己最终可能是徒劳,要试着去改变自己的表现形式。德鲁克认为了解自己是一个“镜像检验”的问题,知道镜子里的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找到自己的归属,才会走向成功。
三、高校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策略
为了实现“三观”与“意识”的培养,高校应采取课上与课下互动结合的教学模式,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基层工作归属感,为其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做引导与规划,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才能”的培养为主导。
(一)课上:注重专业技能与社会知识的学习
专业技能的传授。中国青年报社调研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爱调研旗下“问卷网”进行的一项对3034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9.3%的被访者曾向校方反映或咨询过问题。他们对“后勤服务”(45.6%)、“课堂教学”(42.4%)、“课程设置”(41.2%)三项内容的关注度最高[3]。课堂教学与课程设置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诸多高校为适应社会需求多变,在课程体系上进行了多次调整,专业分工更加细化,学科交叉情况明显。长期以来,课程设置的“专”与“广”问题存在争议,笔者认为,专业技能的“专”与“广”具有同一性。就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来看,相关技术岗位工种技能、管理技能乃是其必备的技能要素,专业技能的深度研究能够激发学生对广博技能的探索,反之,广博的技能又对专业技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开阔学生思维,也就是说,正因为“专”之技能与“广”之技能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才更加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技能内在本质的获取欲望,成为基层管理的全才。
社会知识的传播。人是社会组织的最小细胞单元,脱离社会的人必将被社会淘汰,更加无法承担管理的社会职能,因此,社会知识的普及也是教师在课上培养学生的重点。孙泽文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与实践能力。”[4]这里所讲的通识教育是作为社会的人应具备的基础性知识,高校在立足于基层理念的基础上,扩充学生的知识体系,将通识性的知识,特别是常识性的知识,通过教师的授课或开办讲座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能够帮助学生毕业后更快地适应工作需求,融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生活中。
(二)课下:突出能力的锻炼
生活与服务技能的培养。如果说课上培养学生的“才”,那么,课下则是培养学生的“能”,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能动力。90后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生活能力偏低,生存技能欠缺,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等短板。基层管理人员首先要具有服务于人的思想意识,同时提升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发挥年轻人活力及新鲜事物的获取力,不断充实自己及基层组织的大脑。类似于军训、野营、户外体验等活动都能够直接作用于新一代大学生,增强环境的适应力,掌握生活所需的基本操作技能,此外,这类活动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在基层管理工作中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类事件。
沟通与交流能力的培养。有效的沟通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合格的基层管理人员要懂得与上级、平级、下级的沟通,要学会与外界良好沟通。建议高校多为学生提供举办比赛、社团活动、户外志愿服务等活动的平台与资金支持,由学生自行组织协调,锻炼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团队合作精神,在课外的学习活动中提升应变能力与观察力。另外,学校可以联合企业与政府,利用寒暑期或学生的实习期,组织学生到基层去参观学习,并将各项活动纳入到学生的在校考察,在学习与实践中感受基层工作的乐趣,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提供埋下一个主观选择的可能。
做人与做事态度的培养。《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其中“修身”是本,前四句教会我们如何“修身”,后三句让我们明白为何“修身”。也就是说,首先要明辨事物才能知其意,继而端正思想,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作为一名基层的管理者,虽然目的不在治国平天下,但正人先正己,管理者要以身作则,成为下属心中的榜样,公平、公正地对待身边的人与物,只有这样的管理者才能让人信服,才能在员工中树立威信,也只有具备了以上的条件,自身的修养才能提高。当然,上述能力的修得不在一朝一夕,高校作为学生脱离课本知识,接触社会的起点,以“母校”的身份辅助学生通晓各项才能,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懂得自身所需、如何习得自身所需、如何发挥自身能力,这对学生来讲是终身受用的。
从基层做起,是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经之路,储备基层管理人员为社会管理服务,是当代高校必须肩负起的重任。基层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广博的社会性知识,高校有责任辅助学生汲取精神层面的营养,做到身心协调发展,精神与物质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陈辉.领导风格与“官僚病”治理[J].行政论坛,2012,(5).
[2]Peter F.Drucker.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M].United States: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1999.
[3]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