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年级语文上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备好课,上好课。
一年级一册的语文教学任务繁重,要求学生认对、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并且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要求会写。这么大的学习量如果不讲究科学合理的方法,而让学生单调地读,重复地写,长此以往,学生将对拼读、识字产生厌恶,后果不堪设想。由于一年级小朋友以不随意记忆为主,课堂上经常会发生这样那样想不到的状况。面对本班的48名学生,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备学生,手写教案,制作大量形象直观的课件辅助教学,用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课堂上看到学生求知的眼神,我感觉到什么叫幸福,一切的辛苦都变成了乐趣。课后,我针对教学实际,坚持进行反思,努力调整教学策略,争取每天细微的进步。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楼大厦一样,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语文教学中抓常规。
教了这些年书,知道一条不变的硬道理:让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科,喜欢上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上课前准备充足,给了我底气,让我的心充实自信。基于这点,面对一群新生,我首要的工作就是“抓心”。心齐了,注意力集中了,课堂常规自然跟上了。我才有了与学生自然的情感交流。课堂上,我努力营造和谐、活泼的氛围,努力让自己的语言变得更加亲切,充满激情。我特别注重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请注意读书的正确姿势”“你的声音真美”“你的回答太精彩了”……简短的评价,更让学生满心欢喜,积极思考。在生生、师生不断互动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日渐浓厚,学习常规不断进步。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看到了:课堂常规不是教条式的,不是军训一样进行机械式的动作排练,要想学生在整个课堂兴趣盎然,教师教学的策略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我不断努力的方向。
1 2三、平静对待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基于学生学前教育的起点不同,学生学习的能力差异是肯定存在的。为了减小差异,在课堂上我的提问任务驱动不同,是有不同梯度的。我经常针对学生各自特点,请相对应的学生回答问题。我班的林琮致小朋友,学习的速度比一般同学慢一点,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可是他爱识字,针对他这种情况,我在课堂上特别关注他,多给他展示的机会,经常督促他,并及时鼓励他。一个学期结束,感觉他有了明显的进步。这归根于学生感觉到了我对他的关心。对待学生的作业,我进行了分层布置,避免了学生学习时的茫然。评价作业时,我尽可能的进行面批,这样能更好的掌握学生运用知识的情况,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每个人相同的关爱。
四、不断钻研,不断学习。
本学期,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我还担任了年级备课组长的工作,我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确定了本组的教研专题:“优化识字,促进养成”。围绕专题,我坚持主持并参加每周的集体备课,坚持参加开展观评课活动,本期我听课28节。学习到了他人很多优秀的经验,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五、多与家长沟通交流,获得家长的支持。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成长,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及时和家长探讨学生的行为表现。一起研究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课前五分钟;因人而异;因课而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234-01
课前五分钟这个活动对于我们并不陌生,课前五分钟是指本课内容前的五分钟,而不是指上课铃前的五分钟。如何利用好这个课前五分钟的活动,笔者进行了一些实践、尝试。
一、因人而异
1、了解现状,明确目标
虽然这个活动只有这短短五分钟时间,但同样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于是笔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年级特点制定了不同的目标,如下:
(1)一年级上册目标为能互相了解同学,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长。
(2)一年级下册目标为能在同学面前大声背诵古诗或者已学过课文。
(3)二年级上册目标为能在同学面前大方地讲故事或者声情并茂地读美文。
(4)二年级下册目标为在讲故事、读美文的基础上,对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困惑。
2、形式多样,便于操作
各个学期在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各种形式达成这一目标。
(1)人人轮流,每个学期能轮到4―5次。一年级刚进来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有点茫然,再加上我们学校是寄宿制的学校,很多孩子都还在离开父母的适应阶段,时不时就会有学生泪洒教室。这除了需要老师关爱之外,更需要同学之间的关心和爱护。于是在每节语文课的课前五分钟,我就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在一轮下来之后,孩子们都已经很熟悉了,同学之间的情谊也加深了一步。接下来的一轮,学生就开始介绍自己的特长,没有特长的孩子也可以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或游戏等等。这样孩子们就很自然地就更加拉进了距离,同时也在这个平台得到锻炼。
(2)合作完成,亦有乐趣。二年级讲故事,读美文的时候,要做到声情并茂。如果能力稍弱的学生可以找同学帮忙查找资料,帮忙给建议练胆子等,做好充分准备,再上台表演。这样学潜生得到了帮助,就有了很大的自信,由于充分的准备,最后的展示也会出奇得好,使课前五分钟的活动效果达到最大化。
(3)难度逐级升高,有味又有益。小朋友从一年级进来的一张白纸,到学完二年级已经认识1800个生字,不仅是一个量的增加,更是一个质的飞跃。从只能跟着别人背背古诗,到可以自己学着写写韵文。所以课前五分钟对孩子的要求也在逐级增加,根据学情的难度逐级升高,每天学生都在乐此不疲地收集资料,不断地推陈出新。
课前五分钟的活动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学生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它训练了学生听、说等能力,也训练学生了在别人面前大方得体说话的本领,形式多样,内容灵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因课而异
并不是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五分钟都应该让学生上台展示,这其中课的内容也应该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课前五分钟并不是一节语文课独立的一个环节,同样它也可以是为课的内容做下铺垫。主角同样是学生,但与登台展示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1、音乐响起,情感升华
音乐具有非凡的魅力,它对人的精神会产生奇妙的功效。音乐的核心是情感教育,是要引导人们进行联想和想象,唤起听者头脑中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的联系,进入乐章的感情境界,产生情感共鸣。
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课文的不同,课前五分钟所选的音乐也不同。这样的课前五分钟活动为上课内容做了铺垫,学生情绪已经随着乐曲起伏,上课的效果当然会事半功倍。
2、殊途同归,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的主要功能是为随后的收敛思维提高尽可能多的题解方案。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发散思维,为我们的上课内容带来生机,为课堂带来生机,带来课堂的即时生成精彩。
3、一张一弛,劳逸结合
人在疲劳的时候,做任何事情效率都会降低,更何况一个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这样的课堂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而我们的课堂又需要小朋友集中注意力,于是只能给他们一剂兴奋剂。这个时候,课前五分钟我会给学生放五分钟最精彩的动画片,或者和他们做一个不需要离开座位又能调动情绪的游戏。这样,学生往往会兴奋起来,为课堂注入新鲜血液,为课堂激起涟漪。
本文所提的整体识字,意在遵循汉字构字规律,充分挖掘汉字的内涵,从识字教学的整体出发,真正把汉字的“音、形、义”及语文能力的“听、说、读、写”统一起来,从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中探求识字的规律。
一、渗透汉字造字原理和规律,帮助学生用“意”识字
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乐趣。这种智慧和乐趣就来源于“六书”。许慎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理论指明了汉字形义的来源。我们在教孩子的时候要抓住汉字“类”的特点,善于挖掘“类”的文化点,渗透简单的构字原理,合理开展教学。
1. 象形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的。在上万个汉字中,象形字只有二百多个,但它们是最基本的汉字,构字能力最强,是学习其他类字的基础。在小学阶段,象形字大多集中在低年级教材中。如一年级上册的识字《口耳目》是以象形字为主题编排的一组生字。日、月、火、羊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火、羊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教材中配以插图,直观形象。教师要把握编者意图,引领学生了解古人根据物体的形状画图就是最早的文字,根据图画准确把握字义,学生了解了汉字演变的历程和构字的神奇,就能很好地掌握这一类汉字,对汉字的学习也产生了兴趣。
2. 汉字中有80%以上的字是形声字。低年段要生硬地教给学生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概念,学生会感到很抽象,也很难掌握。但是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可以适当渗透形声字的规律。比如在一年级上册《操场上》教学中,我出示了“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六个词语,在借助拼音认读词语后,我向学生提出要求:“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能在这十几个字中发现什么?”很快就有学生说“打、拔、拍”都有“提手旁”,“跳、跑、踢”都有“足字旁”,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做一做‘打、拔、拍’这些动作,想一想它们为什么都有‘提手旁’?”于是有不少孩子总结出“打、拔、拍”是手的动作所以带提手旁,“提手旁”表示和“手”有关。然后学生自己总结出“跳、跑、踢”和脚有关带“足字旁”,“足字旁”表示和“脚”有关。这时学生初步认识了形声字的“形旁表意”。在后来的教学中我经常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从字形和字音两方面去识记生字(同时,形旁也帮助学生理解了字意)。这种教法符合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汉字的规律,使学生经过比较、辨别、归类,记住更多的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日月明》是以会意字为主题的识字内容。教材以韵文的形式,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朗读当中,学生能领会到会意字字形组合,意思组合的规律。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过去所言;有信,就是这个人都很遵守自己说过的话,明白了构字规律,也能更准确地把握其本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字多义现象。
著名特级教师陈琴老师提出:语文老师都应该知道汉字的特征,并渗透给学生,让孩子们知道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一个独立的、生动的、鲜活的精神世界,是一张张可独立审视的面孔。有了这样的认识,识字课就不会那么机械、枯燥、了无情趣。
二、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规律,强化识字效果
汉字的学习要注意把音、形、义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在以后的听、说、读、写当中正确运用。人教版教材识字编排的思路是随文识字,我们要充分挖掘文本,巧妙地把识字贯穿于学文当中,才能真正做到“句不离文”。
在教学人教版下册《识字五》猜字谜认字时,我摒弃了平时先识字、再组词、然后学文的做法,而是把字、词、文充分糅合,时时、处处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为了让学生读懂谜面,准确地猜出字谜,我先设计了两个与课文有关的比较简单的字谜。学生猜出谜底“品”字以后,及时渗透“品”字结构,为学生猜出“众”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用图片出示“品”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化过程,根据图片解释字意,学生兴致比较高,接受得比较好。谜面中“团结”“及时雨”“尊重”等词语比较抽象,也正是要求学生掌握的一类生字。于是我就从词语入手,借助图片,让孩子们感受到拔河的时候团结起来力量大,56个名族团结起来是一家。少先队员敬队礼,有对祖国深深的尊重与热爱。什么是及时雨呢?见学生理解得不是很好,我开始了惯用的古诗的对接,我说“好雨知时节”,学生马上对“当春乃发生”,我又立刻出示“久旱逢甘霖”的图片与诗句,学生就顿悟了。这样一来,比起单纯地读生字、词语,课堂也丰富深刻多了。
三、创设识字环境,拓宽识字渠道,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识字课堂上,教师可合理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引领学生结合字义合理想象,趣解生字,让识字活动丰富多彩。有学生是这样解释“聪”字的,他说:“聪明的人要用耳朵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说话,并且还要先管好自己的嘴巴,学会观察,记在心里,通过思考后才能发表正确的言论。”多么聪明的孩子呀!教学中适当让学生自主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实际上渗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年级的娃娃,尤其是一年级上期的娃娃的心理特征大都还保持着幼儿园娃娃的特性:积极活泼,规矩意识不强;天真可爱,有时却过于顽皮。一年级上期的语文课堂是以拼音和识字教学为主,略显枯燥与呆板。因此,怎么更好地发挥娃娃们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这个问题显得尤为迫切。我认为课堂的组织教学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堂的组织教学,我有以下一些做法和感想供大家分享,总结如下:
一.组织好紧密的教学课堂环节。
组织好一个优秀的教学环节,对于提高课堂的效率,调动娃娃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关键的作用。一个方面,学生学起来也有明确的目的,知道自己每个环节应该做什么。另外一个方面,老师上课也会得心应手,做到心中有数。
我在识字教学《操场上》的教学设计中就分了五个板块,也就是五个闯关游戏。第一关,我会说。请娃娃说完整的话:"我看见了有的娃娃在操场上拍皮球。","我看见了有的娃娃在操场上踢足球。"。要他们把自己在图上看到的和想到的用完整的话表达出来,并不时鼓励。这一环节培养了孩子们的说话能力。一开始就慢慢培养一年级娃娃们的说话能力,为他们看图说话和写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第二关,我会找。请娃娃们用圆圈勾画出生字宝宝,边读边勾画出生字宝宝。这一环节既培养了娃娃培养的动脑和动手的能力,也让娃娃们明确哪些生字宝宝是本课需要拼读和记住的。
第三关,我会读。请娃娃们先自己试拼读生字宝宝,再请娃娃起来单个试读,检验娃娃们的预习情况,再以多种方式来认读生字宝宝。这一环节让娃娃们明确要闯过这一关,就必须能认读每个生字宝宝,每个娃娃都想闯关成功,所以在拼读地时候,每个娃娃都在努力认真地读,都自主积极地参加到"我会读"这一关来,认读效果是非常理想的,全班每个娃娃都在短短的时间里认识了生字宝宝。
二.儿童化的的教学语言更能激发娃娃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一句老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儿童化语言在一年级语文教学课堂中对孩子们的学习影响很大。适合孩子们的语言可以更好地激发娃娃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用语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符合娃娃的心理和年龄特点,简单地讲就是,教师用语要简洁,易懂,幽默生动和有趣,娃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首先,一年级上期的孩子们刚刚接触拼音课堂,我告诉娃娃们,罗老师以后每天都会给你们带来帮助他们认识汉字的字母宝宝。把字母形象地比喻成"字母宝宝"就拉近了拼音字母和娃娃之间的距离,较好地激发娃娃们学习拼音的兴趣。像这样的儿童话用语就可以使娃娃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分清楚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其次,在语文课上,当需要孩子们认真地看着黑板学习的时候,我会要求孩子们的课桌上不要留任何东西,如果桌子上留有东西可能会让娃娃们上课分心,我会让娃娃们把"铅笔宝宝"和"书宝宝"送回家,娃娃们会在一个很轻松愉悦的教师口令中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集中精力学习黑板上的知识,每个娃娃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提高了。
三.争做小老师,每个娃娃都最棒。
在课堂上,我喜欢请娃娃站起来当小老师,教教其他娃娃读读拼音;或者请小老师站到黑板面前,教教大家认认生字宝宝。以小老师激情教读代替老师的枯燥的反复带读,既可以激发娃娃们学习拼音和生字宝宝的兴趣,也可以提高整个课堂的效率。每个娃娃都想争做小老师,但他们也会意识到要当好别人的老师首先自己就要学好,这种无形的激励会很自然地促使他们认真学习。小老师在教读中也可能出现错误,这样也便于我们老师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四.课堂组织教学比赛活动多种多样。
我喜欢在语文课堂上让孩子们进行小组比赛,男女比赛,开火车比赛等多种比赛活动。一年级上册以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为主,其中拼读和认读生字词语是教学的重点,为了避免全班一起枯燥地反复拼读和认读生字词语,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可以采取小组比赛读,男女分读等有趣的形式,提高拼读和认读生字词语的效率。娃娃们在比赛读中也会从被动变得主动。
五.争做闪亮的明星。
每一节语文新课,我都会评出三颗闪耀的"明星":发言之星,纪律明星,朗读之星。上课发言最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最多的娃娃就可以评为"发言之星";上课在各个方面都遵守课堂纪律情况好的娃娃就评为"纪律明星"。上课朗读字音最准确,最响亮和有感情的娃娃会被评为"朗读之星"。一年级娃娃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随时都需要老师的课堂组织教学,其中评出三颗最闪耀的明星,可以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娃娃们都有表现好自己的强烈愿望,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都想做最闪耀的那颗星星。只要上语文课时课堂纪律有些松散时,我就会及时地提醒谁最有资格做最闪耀的明星,喧闹的课堂马上就变得静悄悄的,每个娃娃都坐的端端正正的,接下来再进行语文教学,拼音和识字的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娃娃们自觉学习的课堂学习氛围又被调动起来了。
六.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鼓励与认可,更何况是一年级的小娃娃呢,他们更希望得到老师真诚的鼓励和赞美--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朗读《小小的船》那篇优美的课文时,由于课文短小,我请了很多娃娃来来单独朗读,以便培养他们朗读课文的美好感情。但是除了极个别朗读的很有感情外,其他娃娃朗读的有些生硬,没有把月亮的可爱和美丽的感觉读出来。有的娃娃甚至读错了平翘舌音。对于朗读得不到位的娃娃,我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否认,而是更多地赞美他们能够站起来朗读的勇气,以及能较好地读准课文里的其他的字音。对其朗读的小小的不足,委婉地提出来,希望其下次改正。
有些娃娃在上课时分了心,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的时候,我也采取了鼓励的方法,用"某某娃娃最近进步很大哟,上课更要专心听讲,要加油哦"。搞小动作的娃娃的注意力一下子又集中在了课堂上,很自然地就提高了课堂的质量。
关键词:补白解读;简单补充;详细扩充;深刻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9-0035-0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解读文本时,师生要细细的品读文本,揣摩作者的用意,对于文本的空白点可以联系生活、工作、学习等实际,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其它资料,给予文本补充。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性格特点、阅历、知识水平等不同,寻找资料的途径不同,理解文本的方式、角度不同,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也不同,通过文本解读补白使解读更具个性特色、更丰满、更有思想性、更深刻。师生在解读文本时,心里情不自禁地想到很多相关的事物,行为上不禁说一说、做一做、唱一唱等,都是文本解读的表现。解读文本补白时,可寻找文本中讲的不太明白或不够细致的地方,找出含义深刻的语句,采用自我对话的方式补充内容,以深刻理解文本;也可寻找文本中讲的较细腻的地方,进行反复朗读,归纳总结,以感悟一些没有直接讲出来的内容,使对文本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一、低年级段文本补白采用简单补充的方法
仿照文本中的词句等简单地补充内容,还可以给文本补充动作、插图、歌曲等,以加深理解文本,使文本内涵更充实。
如冀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一起歌》,在解读文本时,可以边诵读课文边做一做手拉手、脸贴脸、头靠头等动作,既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兴趣,又巩固了对课文的背诵。还可以自编动作、自编歌词,以补充文本,拓展文本,培养了创新能力。
又如冀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3课《山青青》,介绍了大自然中的一些事物特点,语词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介绍山、水、鸟、树、草、花、苗、田、风、雨等景物,可以采用画画的方法给文本配插图,既能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又使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事物特点,在画画的同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奇异。“你们还想画什么?请再说一说、画一画。”这样的启发,拓展了文本,又使学生进行了创新,发展了个性。
二、中年级段文本补白采用详细扩充的方法
在中年级段的文本解读补白,要重在对文本的重点词句段、关键事物、情节等进行扩充,使其意更明确、更直白,从而使学生很自然地感悟、体会到文本的主题与内涵。
如冀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文中第2自然段“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可以这样补白扩充: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雨点儿如牛毛,如轻烟,软软的、柔柔的。柳树上垂下千万条长长的柳丝,柳丝上刚展开黄色的嫩叶,微风吹拂着细长的柳丝,柳丝来回摆动着,如同修长的手臂,又如柳树梳理着自己的长发。树下是青绿色的草,一望无际,长得非常茂盛,草丛中夹杂着各种鲜艳的花,红的、黄的、紫的……各色各样的都有。以上这些事物都聚集到了一块儿,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这样的解读,使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生机勃勃的如诗如画的美丽的春天景象,油然而生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三、高年级段文本补白采用深刻感悟的方法
在学生熟练掌握低、中年级段的文本解读策略的基础上,高年级段解读,需要细细地读,边读边悟,体会文本的内涵,深挖文本的精髓,触摸文本的灵魂,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感悟文本表述的匠心,内涵的深刻,创造的精彩!
《入学教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开篇之作。由于学生刚入学,还不识字,课文以图画形式呈现学习内容,编排了四幅图画。第一幅图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第二幅图以“学习(语文)很快乐”为主题。第三、四幅图以“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通过观察图画内容,学生可初步感知小学校园生活,感受老师之亲切,同学之友爱,学习之快乐,校园生活之丰富多彩;对学生进行爱上学、守纪律、敬老师、亲同学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生刚入学,让他们了解学校,对他们进行读书、写字、上课等常规训练,可为以后学习奠定良好的行为习惯基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郾知道自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2?郾初步感知学校生活。
3?郾学习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
4?郾乐意与老师、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激发爱当小学生的情感,培养讲文明礼貌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智慧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情导入
1?郾谈话。小朋友们,从今天起,你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称――小学生。
跟老师大声读:“我是小学生!”
家长为你们成为小学生做了哪些准备?(学生自由表达。)
2?郾激情。教师发“智慧星”,祝贺小朋友成为小学生。
【设计意图:通过家长为他们成为小学生所做的准备,教师为他们成为小学生给予的祝贺,以及自己的高声“宣誓”,让他们感受到当小学生之光荣、之快乐,激发他们愿当小学生,爱当小学生的情感。】
二、了解学生,认识班级和同学
1?郾同学们,我们的校园多美呀!你们知道我们学校的名称吗?(板书校名:××小学)
2?郾教师领读校名。
3?郾认识年级和班级。(教师板书并领读:一年级××班)
4?郾介绍自己:我叫××,请大家和我交朋友。
5?郾练一练,说一说。我名叫××,是××小学××年级××班的学生。(同桌用普通话互说互练。)
【设计意图:通过跟读、自我介绍、互说互练等方式,让学生建立学校、年级、班级概念,潜移默化灌输组织观念,集体意识,进而增强“我已是小学生”的意识。】
三、看图并联系实际学习礼貌用语
1?郾今天早上你来上学,是自己来还是家长送你来的?
2?郾来到校门口,你们看到了什么?
3?郾(出示放大的课文第一幅插图)仔细看图(主要是校貌),图上的学校是什么样的?我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校与自己家里有什么不同?
4?郾指导学生按顺序(由景及人)观察图画,说说画面上有什么人,(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他们在做什么,会说些什么。(相互问好,打招呼。)
5?郾教师引导:我们和图中的小朋友一样,都是有礼貌的小学生。我们也来学习相互问好吧。
(1)遇到老师该怎么问好?
(2)遇到同学该怎么问好?
(3)遇到亲人该怎么问好?
(4)与老师、同学和亲人分手说什么?
6?郾创设情境,训练表演。
(1)创设多种情境(在家时,上学路上、课堂上、课间等),分组模拟训练,学习运用日常礼貌用语。
(2)汇报表演。
(3)评出“文明之星”,奖励小红花。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观察图画,讲述画面内容,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所知所想、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老师亲切、同学友好,学习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郾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2?郾学习课堂常规。
3?郾学习和训练正确的读写姿势,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
教学准备:
铅笔、小楷本、课件。
教学重点:学习课堂常规,学习和训练正确的读写姿势,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我们的校园真是一个神奇的大乐园!里面有亲切的老师和快乐的小伙伴,有五颜六色的“智慧树”,有香甜可口的“知识果”等着同学们去认识,去采摘,你们想去吗?要怎样才能爬上“智慧树”采到“知识果”呢?
二、看图画,感受语文学习的生动有趣
1?郾出示插图(第二幅),看图说话。
(1)我们一起看看图上的小同学是怎样上语文课的,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2)教师指导看图。(女老师的表情;讲台上同学的动作;其他同学的坐姿、神态……)
(3)交流。(从画面上老师、小朋友的神态、动作等想象课堂气氛很轻松,老师很友好,小朋友很认真,进而感受学知识很有趣。)
2?郾过渡:当上了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郾师生交流、总结成儿歌:
(1)眼要看:老师讲话看老师;老师写字看黑板;同学发言看同学;读书写字看书本。
(2)耳要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仔细听;边听边想动脑筋;认认真真学本领。
(3)口要说:想到就要说;声音要响亮;态度要大方;一句一句讲;要说普通话。
(4)脑要想:小小脑袋会思考;让人心灵又手巧;听说读写做算术;这些都能全学好。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习得上课的一些常规,既为他们日后的课堂学习提出了要求,也在学习方法上给予了实际指导,为他们的长久学习做了较好铺垫。】
三、看图画,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1?郾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学习,既要读书,还要写字,读书写字时该注意些什么呢?
2?郾出示插图(第三幅、第四幅),教师指导看图,学生说图上所见。
3?郾总结交流读书的方法。
(1)身体坐直,头放正,肩放平;
(2)拿起书本,眼睛离书本一尺远。(一尺:比文具盒稍长。)
(教师示范上述两点要求,学生跟着做。)
(3)出示儿歌,教师领读:小朋友,爱读书,读书姿势要做到:身直头正肩要平,眼离书本一尺远。
4?郾总结交流写字的方法。
(1)人坐正,身体坐直;
(2)书本放平摆正;
(3)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教师示范上述要求,学生模仿。)
(4)出示儿歌,教师领读:头正身直臂要张;两脚平放心要安。时刻记住“三个一”;良好习惯要牢记。
5?郾我当小老师。
(1)小朋友们掌握了正确的写字方法。现在请你们当小老师,看看画面上这几位小朋友谁写字姿势是正确的,并奖他一朵大红花。(课件展示学生写字的各种姿势。)
(2)学生观察、判断。
(3)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经过此环节的学习、训练,教育学生既要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又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从一开头就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四、总结
同学们,老师再次由衷地祝贺你们成为一名小学生。相信你们会成为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在日后的学习中,大家要运用今天学到的读书写字方法,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学到许许多多知识和本领,成为我们班最闪亮的“智慧星”。
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人格和情感进行熏陶,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3]。语文课本当中通常会有各种各样积极向上的故事,通常情况下它们都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研究,找出教材当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通过教材当中的例子,将学生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景当中,并通过教材当中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工作,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本的同时,能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例如,在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中,讲述了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把家人让给她的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上的故事,赞扬了萨沙及其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在课堂教学时,讲述到萨沙保护滂沱大雨中弱小的蔷薇花这一细节的时候,我让学生分角色反复朗读表演这部分,让学生认真揣摩、仔细体味当时妈妈、萨沙的心理,感受萨沙那种自强、自信,自觉保护弱者的品质,丰富学生的心理情感。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们今后应该怎么做人,促进了学生优秀个性品质的发展。
二、把握时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主要场地,而课堂教学则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小学语文课堂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阵地[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把握学生的状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常情况下,课堂心理教育契机往往有一定规律,根据心理学研究,以下四种情况是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首先,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的时候,学生往往处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只要教师进行引导,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其次,如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们的情感被教师激发出来,此时也是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再次,如果学生的思维处于萌发阶段,教师也应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后,一旦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主动性,这种情况下,教师也应把握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机。然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机往往不是特定不变的,通常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因此,教师应学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把握,一旦遇到适合的时机,就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讲到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时,教师应结合积极积极案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勇敢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在苦难来临时要善于忍耐,遇见挫折时要积极应对,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坚信“风雨之后就会见到美丽的彩虹”,只要坚信梦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三、开展活动,促进学生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设计相关活动,强化心理健康的教育
课本上讲的内容往往具有比较强的理论性,当学习完课本上的知识之后,教师还应该进行相关活动安排,通过活动来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5]。例如,在讲到冀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时,教师在讲课的过程当中,可以从“饮水思源”的角度呼吁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在生活当中听见和经历过的感恩的事情,通过学生自己的讲解,可以使学生们在生活当中学会主动去感恩,树立一种感恩生活的良好美德,然后向学生引申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让他们乐于帮助别人,助人为乐。
(二)开展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与语文课相关的实践活动,能够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在潜移默化当中使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通常情况下,语文实践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娱乐性特征,在学生们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则需要见缝插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讲到冀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乌鸦和妈妈》一课时,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感恩母亲”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回家后,通过自己的方法感恩养育自己的母亲。最后,语文教师还要在课堂上进行“感恩母亲”实践活动的汇报总结,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恩方法。通过这种亲自参与的方法,一方面,学生们既可以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从小树立一种“孝敬父母”的健康心态。
(三)开展讲故事比赛
故事往往渗透着一定的哲理,给人以情感启发,使人树立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比赛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6]。具体做法:当教师讲到某一课时,若能挖掘出其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那么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一主体开展讲故事比赛,通过故事对学生们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讲到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七律•》一课时,教师可开展一个“”主题的讲故事比赛,可以让学生们在课下搜集一些和相关的故事,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和分享,这样,同学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树立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以及集体主义的精神,形成健康的人格。
(四)在作文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策略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高度抽象精确的语言。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应该具备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和科技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
一、现状
纵观小学每个年级的学困生,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年段的学困生都困在理解数学问题上。有些家长和教师把原因简单地归结为这些孩子读题不仔细、太粗心,其实这些孩子是不能准确理解题意、不能完整地将文本信息转换为数学语言,从本质上看是数学阅读能力不够所致。因此,提高学困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方能减少审题失误。
二、低年级数学阅读能力薄弱的原因
根据自己设计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得知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薄弱的原因有:
1.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培养学生完整表述的好习惯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得过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自己不能完整地表述一个数学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培养学生完整表述的意识,导致学生依赖教师的引导来表述问题。
2.学生缺少阅读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和技巧
一些学生在阅读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个别字不认识或是文字太多,就认为自己这题不会做,缺乏解决问题的信心,从而导致不再用心思考,不做或是简单找到题目中的数字随便选一种运算进行计算。因为学生缺少阅读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所以他们的数学阅读能力差,导致不会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很少阅读和数学相关的课外书籍
经调查得知,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中很少有涉及数学类的书籍,这对孩子的数学阅读能力势必有一定的影响。
三、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了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1.训练学生完整表述的能力
首先,教师示范完整表述。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其次,及时补充或纠正。学生在倾听同学发言时,当有同学说得不规范、不完整或不正确时,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学会有礼貌地补充或纠正。
2.教给学生阅读理解题目的方法
语文阅读有技巧,同样数学阅读理解题目也有一定的方法。
首先,找,圈,指找、圈关键词句。在上课时做到让学生:先抓关键词句,理解题目意思,再做题。例如,“请你将数字5、3、2、0、1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师问:“你提醒大家什么?”生:“提醒从小到大排列是指小数放前面,大数放后面。”师:提醒得好,请大家圈出“从小到大”。
其次,画图。画图可以帮助理解问题。我经常给我的学生讲“画图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小帮手”,当有不能理解的题目时不妨画图试一试。比如,做一年级求绳子打结问题时,手里没有绳子没关系,我们可以画图看一看,绳子段数和绳结的关系。
最后,补、删、选信息。数学语言的表述有时和语文的表述是有联系的,在平时课堂中我教学生可以通过补、删、选择信息来理解题意。
3.加强对情境图阅读方法的指导
低年级教材根据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配以寓言、童话等呈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情境场景。低年级学生读取情境图的能力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方面体现。培养低年级学生读图的能力,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又可为中高年级分析抽象的文字信息打下基础。
首先,整体观察情境图,对其有所整体感知。比如,一年级上册《数数》,让学生整体感知情境图。其次,按一定顺序有序读图。引导学生可从左往右观察或由右往左、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有序观察,从而避免遗漏。最后,甄别出情境图中的数学问题。低年级学生的情境图展现得内容丰富,要训练学生从丰富的情境图中甄别出本节课要研究的数学问题。
4.帮助学生建立解决数学问题的信心
由调查发现,学生不能解决数学问题,有时仅仅因为题目中有一个字不认识或是文字太多,学生缺乏解决数学问题的信心。那该如何建立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信心呢?
首先,使学生认识到:不认识的字不一定影响做题结果。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信心,让学生体会到当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我们可以去推测一下它的含义或是不去理它。
其次,问题分割,简单化。当学生看到文字比较多、问题比较多的题目时,让学生把多的问题分割成几个小问题,然后再分别去解答,让学生体验这类题目只是文字多、问题多,只要一个一个去解决,没有什么害怕的。
《北师大版语文新课标》(1-2年级)第一条中提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试问,同一种信息需要你掌握,有两种接受方式供选择,其一是一段精彩生动的视频,其二是一段密密麻麻的的文字,你会选择哪一种?我在本校学生中做了一个小调查,发现90%的学生喜欢前者。当然,教师必须运用各种与课文有关的视听课件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但是决不能忽视课堂中通过阅读课文获取信息这一古老却扎实有效的渠道。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阅读能力是基础中的基础,低年级学生通过阅读来识字,通过阅读熟悉课文,与老师互动……阅读作用不可小觑。
当今社会互联网快速发展,从某种方面来说在满足了广大青年和学生的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实际上也限制了阅读能力的发展。加上他们自身阅历和逻辑思维的局限,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已渐渐不愿意拿起书本来读书。好像视听感官体验丰富的同时,阅读能力退化了一样。
针对以上分析的种种现象,下面就我本人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爱上阅读谈谈体会:
一、给课文谱曲
乍一听,啊呀,怎么回事,难道你要让老师才成为作曲家吗?其实我这里的给课文谱曲是指给朗读的文章做朗读标记,下面就一年级上册课文《豆儿圆》为例:
豆儿∧圆,豆儿∧肥,
豆儿∧住在∧豆荚内。
秋天∧到,豆荚∧开,
粒粒∧豆儿∧跳出来。
集合∧排队∧动作快,
跑进∧爸爸的∧大口袋j
“肥”“圆”是豆子的特征,重音突出表示。在“集合”前标一快读符号,表明这半句要读的快速跳跃一点,目的是体现收割过程的迅速和收割时的喜悦,“大口袋”后面作一颤音,将回味、抒情的语气送出,表达出对丰收成果的展示和对劳动价值的欣赏之情。这样一段文章的朗读就有规可依,教师也可做到心中有数,当然这个规的制定要既要综合各种权威观点,也必须参考有经验的前辈的见解,更需加上自己独特的理解,甚至还要听取学生本人对朗读的恰当处理。上面提到的颤音就是采取了学生的宝贵意见。
二、让课文升温
有了谱了“曲”的段子就不愁怎么唱了,但在实际学习阅读的情境中总会遇到这种情况,课文文质兼美,老师也是满怀信心的站在台上,声调时而高昂激烈,时而低缓缠绵,学生在台下正襟危坐着,眼睛望着书本,看似全神贯注,实际上他们完全没有被你抑扬顿挫的精彩朗读所打动,只是望着书本而已,因为他们没有用眼神和你声情并茂的朗读信息去交流。实质上他们接受你的朗读信息后,表情没有一丝变化!
他们需要注入一点火花,去点燃心中的阅读激情,什么火花?
唱和,赛读和展演。
1、唱和
一开始采用启应的方式,就是老师读上半句,学生接下半句。
2、赛读
事无赛不欢,赛读从初读时就贯穿在课堂中,像男女比赛,小组比赛,但赛前不限定精确内容,而是给定一个范围,下面就一年级下册课文《丁丁和牵牛花》的阅读做例谈谈:
师:(表扬后总结)丁丁的愿望是让王奶奶不出家门就能看到牵牛花。
教师带读此句,以加深学生印象。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表现得很不错,为了证明你们的实力,我们男、女生分别来读读第三和第四自然段,你们先自己认真读读看,我有可能叫男生读第三自然段,也有可能叫女生读第三自然段,所以你们两段都要精心预备哦!
比赛读完后教师评价分出优胜组,这一次是男生表现比较好,教师给予奖励。
3、展演
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这是课中要求,课后开展朗读表演,我要说的这种朗读表演不是一学期象征性地举行一两次,而是每个单元结束后在单元内的每篇课文中选取相应的的片段进行比赛表演,并对优胜者给予奖励,而使学生阅读的基本功得到扎实的训练。也更是复习巩固了课文中的朗读训练果实。
三、为课文美化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同时一定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以下环节中这样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放慢语速,变换声调):牵牛花发生嫩叶后,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丁丁做了一个梦,在梦里牵牛花对他说话了:--------除了课文中所说的话,猜猜看牵牛花还有可能对丁丁说什么话?生:我长藤了,可是楼上那么高,我从哪里往上爬呀!
生:牵牛花爬不上去,很着急。
生:丁丁给了牵牛花竹竿,牵牛花一下子就顺着竹竿爬到了王奶奶家楼上,跟王奶奶打招呼,王奶奶很高兴。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