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范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1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范文

一、准确把握改革的总体要求

一是深刻领会新精神。《决定》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系统地阐明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灵魂,要始终高度重视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基,要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重点,要特别强化学生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体育和美育是着力点,要下大力气加强这两个薄弱环节,使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是认真理清深化改革的思路。深化课程改革要以学生发展为主题,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要以统筹改革为主线,立足长远,着眼全局,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协同推进各项改革。

三是进一步明确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改革的主要目标要重在体系、体制、机制的健全和完善。课程教材体系要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人才培养体制要使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相互配套、协调一致。育人工作格局要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改革的主要任务重在强化统筹。要统筹好学段、学科、教学环节、各方力量以及各种育人阵地,搭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网络。

二、着力抓好改革的主要环节

一是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要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新时期立德树人目标具体化、细化,系统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要将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

二是研制中小学学业质量标准。要明确学生完成基础教育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充实到课程标准。现行课程标准对学什么、学多少讲得比较详细、清楚,下一步还要对学到什么程度做出更明确的要求,进而量化、分级,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避免出现偏难、偏深等教学问题,同时也为评价提供统一、具体、可操作的能力表现标准,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

三是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坚持高中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与选择性。高中课程要以共同必修内容为主体,同时满足学生多样选择的要求,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合理确定课程容量和难度,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做好统筹协调,强化课程的衔接性和协调性。增强课程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等育人环节的统领和指导作用。

第2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范文

 

 

教学理论界,无论是把教学视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还是把教学视为传授知识经验的过程,抑或把教学视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活动还是教师和学生的交往过程等,但把教学视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和主导途径是共同的。这一点似乎是不证自明、毫无疑问的。然而,在我看来,正是在这个似乎不证自明、毫无疑问的前提下,人们往往把教学仅仅视为达到既定教育目的的手段,从而关注教学的科学性或有效性,至于教学本身的目的或价值的合理性常常被忽视甚至被遗忘了。因为,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目的已经被置换为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也就是教学目标了。既然如此,教师关心的当然应该是如何才能达成具体的教学目标,而不是这些具体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为教学活动的价值追求。这样,教学便蜕化为一种价值无涉的活动,一种纯粹的技术活动,而对这种活动也就只能用科学性来衡量了。所谓科学性即有效性,自然地,科学化便成为教学的追求目标。因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注重的当然是教学的结果而不是教学的过程,强调的当然是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而不是教学方法的伦理性,衡量的当然是学生的终结性的结果而不是终结性结果的合理性,这无疑是教学的工具价值观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对此,我们可以提出犀利的批判,也可以将其视为社会上的一种狭隘的功利主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反映。可是,我认为,教学的这种工具价值观恰恰适应了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高度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或者说,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高度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恰恰孕育了教学的这种工具价值观。在高度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下,广大教师无权干预课程和教学评价制度,只能在既定的规范钳制下忠实地向学生传递既定的课程内容,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是极具创造性的教师,充其量是在教学方法上作些文章。所以,虽然改革开放20年来教学改革不断,新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我们似乎并没有真正改变教学实践活动的机械、被动性质,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现象随处可见,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教学缺乏应有的生命活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政策的调整、课程结构的重建、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更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评价体系的建立、教师教育以及制度创新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显然,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但是,教学改革决然不是课程教材改革的附属,应该看到,没有相应的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就很可能流于教材的更替。因此,课程改革迫切需要教学改革的积极呼应,教师应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并在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中,促使新课程与新教学相得益彰。教师如果抓住这次课程改革的契机,重新认识和理解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将会焕发教学活动的生命活力,进而重塑自己的教学生活。

毫无疑问,教学是一种价值追求活动,对于指导教学的教学理论需要建基于对教学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但是,对教学的科学认识本身又是深深地蕴涵着教学的价值认识的。因为,教学认识本身是教学事实认识与教学价值认识的统一,或者说,教学认识本身也就是教学价值认识,而教学价值认识本身就是教学人文理解的产物。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科学的狭隘理解,认为科学是绝对客观的,是价值无涉的,教学理论要追求科学化,当然就要尽可能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任何价值因素的渗透。可以说,要求教学活动全面科学化的教学理论,造成了只见教学事实的人,进而成为现实中教学工具价值观的认识论根源。实际上,只要承认科学是人为的,是为人的,就应该承认科学也是人文的。人为的并不是纯主观的,为人的并不是纯功利的。解决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的途径在我看来是对科学的人文理解。相应地,我们需要思考人类何以有教学这种实践活动?教学是一种人为设计,内含着人类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是为人的,因而也是人文的活动。如果纯粹把教学作为一种工具,教学也就失去了其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强调教学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并不否认科学发展对教学的意义。我们只是表明,科学决不会解决教学的全部问题,试图这么做就误解了科学,也误导了教学。克服教学的工具价值观,弘扬教学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展现教学的意义,我认为应该把教学看作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存在方式。这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极其有启发性的。

教学既然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存在方式,就要追寻这种生活和存在方式的意义和价值。生活并不是空闲的游戏,它需要辛苦和劳作、克己和牺牲,这种辛苦和劳作、克己和牺牲,是否值得?这决不是一个纯思辨的问题。因为,假如我们(教师)不能为教学活动注入真实的情感,我们就不可能获得教学生活的成功。失去了成功的体验,那么他的一生是可悲的;对学生来说,他用最宝贵的时间参与教学活动,如果从来就没有成功的体验,那么他的一生是遗憾的。教学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的结果上,更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从这一点上说,教学不仅仅是手段,它本身更是目的,是与我们生活的幸福密不可分的。如此看待教学,我们便能给教学一种内在的保证和快乐,努力提高人的品性,超越对人性的一切贬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辛苦和劳作、克己和牺牲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才愿意为之付出真诚的努力。正是在我们对教学付出真诚努力的过程中,我们才可能摆脱教学工具价值观的羁绊,真正体验到教学生活的幸福。

当课程由“集权”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课程就不仅仅是由规定了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构成的文本式课程,而更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和生成的体验式课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角色,教师成了课程的主体,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课程开发权和教学自主权。相应地,教学改革也不再是单纯的教学方法改革,而是整个教学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我认为,克服教学工具价值观,确立教学的生活价值观,是保证教师自身教学生活幸福的基本前提,因而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基本理念。

第3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范文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于反映现代科学、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于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1.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

2.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养成道德在历史上一度是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至今也仍然是学校教育肩负的重任。特别是当今全球化、网络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重了。

3.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扰着中小学教育教学。世界不可能按照一个整体来进行传授、学习或探索,对世界进行分解和分化加以认识是必然的选择。

4.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中小学学术科目在追求学科体系结构完整性和纯洁性方面的误区,使我国课程总体上脱离生活和实践的倾向仍然很严重。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的融合起来,增添时代的特征和新的活力。

5.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课程个性化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特点鲜明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以促进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

6.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日益向学校教育领域渗透的局面,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使学校教育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清楚,现行教育方式或课堂教学方式并不是天经地义的东西,它本身也是通过变革和发展而确立的,它适应的是以纸张为载体的印刷时代的要求。今天正在变化的信息网络时代会把我们带到什么样的方向?值得我们深思。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在学校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不容忽视的是,我们的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了本门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忽视了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这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2.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强调不同学科的独立性:科目过多,忽视了科学、艺术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性。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很多现象和问题是无法用一个学科知识去解释、去探究的。

3.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我国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突出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4.在教育评价上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过于强调对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过程评价或者说对过程评价不够;评价技术方法倾向于单一的量化评价,忽视了定性评价,或者干脆就以考试代替了评价。

5.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强调统一,忽视了地方在课程管理与开发中的作用:国家课程一统天下,对学校的积极性重视不够,教师缺乏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利和机会,难以调动各方面参与课程的积极性,难以适应不同地方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四、解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途径

我们必须坚持改革的目标不动摇,在主客观两方面为课改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保证与新一轮课改相适应,必须改革现行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学校的管理模式。学校课程设置丰富多彩,教材版本精彩纷呈,学生选择自主多样,学生学习成绩和发展能力的评价不再单一,教师教学将通过课堂、多种活动、鼓励学生质疑等多种方式来完成。让学生更多地走出校门,往往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结果。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走向开放、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后学校新的管理方式、方法和途径。

五、小结

虽然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不完全决定于基础教育,但基础教育对培植民族创新能力的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在社会发展中,处于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地位的基础教育在支持国家科学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怎样估计都不过分。

第4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路径依赖;历史;文化;利益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3-0028-04

我国自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已有10年。它是建国以来我国第八次大规模课程改革,也是涉及范围最广,牵涉人数最多,影响程度最深的一次课程改革。回望这10年,基础教育领域确实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课程结构更合理了,课堂更活跃了,师生关系更民主了,评价更多样化了……但课改的深入推进也面临着重重困难。让人困惑的是,我国新课改前的中小学教育几乎成为众矢之的,而新课改的理念无不为广大教师、学校、学生和家长所欢欣鼓舞,如此背景下推进新课程改革,应该是一个水到渠成、众望所归的过程,但现实并不尽然。那么,一个显而易见的“好”要取代一个众所周知的“不好”为什么会这么难呢?这似乎和新制度经济学中路径依赖理论的核心追问颇为接近:为什么一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制度会长期存在而很难被另一种高效率制度所取代?因此,我们不妨另辟蹊径,从路径依赖理论的视角来审视课程改革推进的深层困境,或许对我们重新思考课改能有新的启示。

“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原是用来描述技术变迁过程的自我强化、自我积累性质的,即是指由于某种原因首先发展起来的技术常常可以凭借占先的优势地位,利用巨大规模促成的单位成本降低,利用普遍流行等导致的学习效应和许多行为者采取相同技术产生的协调效应,致使它在市场上越来越流行,从而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相反,更为优良的技术可能由于晚了一步,没有获得足够的跟随者,而陷入恶性循环,甚至“闭锁“(lock-in)在某种被动状态,无从解脱。后来,道格拉斯·诺思把技术变迁的上述机制扩展到制度变迁中,用“路径依赖”来描述过去的绩效对现在和未来的强大影响力,即人们一旦选择了某个制度,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制度不断“自我强化,让你轻易走不出去”,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应该说,制度在变迁过程中,都会有路径依赖的特征。新课改的推进,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课程的改革推进校本教研制度、课程评价制度、教科书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变革和创生,而在此过程中,历史的惯性、文化的锁定和利益的博弈都会使新课改陷入路径依赖,难以跳离。

一、历史的惯性

路径依赖理论非常强调历史的重要性。“过去事件和过去事件导致的状态的影响应该是和现在有关的——通过随机事件、影响和结果性的状态这样一个固定的关系链——我们可以清楚过去事件如何对未来事件产生影响。”当然,路径依赖理论并不是鼓吹历史具有决定作用,而是强调每一事件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尽管不决定现在和未来,但是现在是怎样在很大程度上跟过去一直是怎样直接相关。“路径依赖意味着,一旦某项改革不得不朝着某一路径前进,逆转成本就非常高。虽然存在其他可供选择的路径,但是,现有的制度会破坏试图逆转最初选择的行动。最好的比喻是一棵树,从相同的树干出发,然后出现很多不同的树枝。尽管一个爬树的人可以从一棵树枝爬到另一棵树枝,或者沿着树枝退下来,但是,爬树者最开始爬的那棵树枝是他最有可能沿着继续爬的树枝。”

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对的最大历史就是应试教育,换而言之,我国新课改推进的主要障碍来自于对应试教育的路径依赖,而且这一历史惯性太过强大,不可小视。我国的应试教育最早可以从科举制度中找到其渊源,而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经过唐代的发展,宋、元、明的演变日趋成熟,至清朝已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尽管到1905年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这种在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悠久的历史和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以及与应试教育相适应的制度、习惯做法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为新课改的推进固定了“模式”、预设了轨道。尽管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些有识之士已经预感到“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给中国和中国教育带来的危害,开始陆续提出推进“素质教育”、给学生“减负”、推行“主体性教育”和“创新教育’’等诸多良策,但直至今日,应试教育的影子仍然挥之不去。即使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举全社会之力的推动下,人们仍然会频生“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感慨。当然,可能有新课改本身的问题,但应试教育在人类历史轨道上运转1 000多年后所积蓄的力量与惯性,显然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嘎然而止。

那么,这一路径依赖是如何形成的呢?它首先受报酬递增的制约,而报酬递增源于制度矩阵互相依赖所带来的成本投资、学习效应、协调效应和适应性预期。所谓成本投资是指设计一项制度需要大量的初始设置成本,而随着这项制度的推进,单位成本和追加成本都会下降;学习效应是指适应制度而产生的组织会抓住制度框架提供的获利机会;协调效应是指因为制度的产生而导致组织与组织之间产生的协调关系以及一系列正式规则或非正式规则的产生;而适应性预期是指随着以特定制度为基础的契约盛行,将减少这项制度持续下去的不确定性。当行为主体通过上述4种方式得到收益递增时,很难从初始的条件中跳出来重新寻找新的路径,从而导致路径的锁定。具体就应试教育来说,经过1 000多年的发展,其体系相对完善,具体运转不需要有太多的成本投入,相关组织、部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并最大限度地将现有制度优势发挥到极致,而且应试教育的长期运转,各组织之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协作经验,不同教育职能部门的责权非常明确且能各司其职,更重要的是,经过长期的论证和尝试,应试教育实施的结果基本是预期的、确定的(尽管其结果有些坏,但新课改带来的结果不一定就那么好)。这样一来,应试教育既不需要有过多的后期投入,且组织之间能有机协调,带来的预期效益也是非常确定的,而新课改的推进,不仅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而且组织之间短时间内很难较好协作,最后的收益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尤其对课程改革的核心力量——广大教师来说,应试教育那一套干起来可谓轻车熟路,得心应手,而实施新课程则需要教师转变角色、需要教师终身学习、专业成长等等。放弃他们几十年来一直“屡试不爽”的“得分法宝”,让他们“另起炉灶”“白手起家”,去开始一项收益并不明显并充满不确定性的改革,他们宁愿选择沿着原有的轨道继续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改想要突破如此顽固的应试教育的锁定,就不是一个简单地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改革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就能轻易改变的,变革它的成本会高昂到足以阻止变革本身。

二、文化的锁定

如果说应试教育是当前课程改革的内在依赖路径,即教育本身的路径依赖(这可看作是一种内生性依赖,主要是“惯性”),那么悠久的文化传统也为当前的课改设定了外在依赖路径。“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我们的文化传统,我们的信仰体系,这一切都是根本性的制约因素,我们必须仍然考虑这些制约因素。你过去是怎么走过来的,你的过渡是怎么进行的。我们必须非常了解这一切。这样,才能很清楚未来面对的制约因素,选择我们有哪些机会。”这意味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除了要克服应试教育本身带来的历史惯性,还要特别关注传统文化对课程改革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求稳”的心理使得人们不太愿意参与到改革中来。我国传统文化是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以农耕经济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既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形态,也滋生了人们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在农业社会中,人们满足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缺乏扩大社会再生产的能力,因而社会运行缓慢迟滞。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很容易滋生永恒意识,认为世界是悠久的、静止的。反映在精英文化中,则是求久的观念。《易传》所谓“可久可大”,《中庸》所谓“悠久成物”,《老子》所谓“天长地久”、“根深蒂固长生久视”,董仲舒提出“天下变,道亦不变”,孔子教导人“乐天知命”,并且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谤之”,“祖宗之法不可变”都是这种观念的典型表达。反映在民间心态中,便是对用具追求“经久耐用”,对统治方式希望稳定守常,对家族祈求延绵永远。知足常乐、习故蹈常、好常恶变、以不变应万变是中国人普通的文化心理。这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新课改的接纳与参与。此次课改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绝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都积极投身到改革的热潮中,但也有为数不少的人拒绝、排斥、阻抗新课程改革,这与中国人固守传统、因循守旧、保守知足的文化心理不无联系。中国人习惯、满足已有的现状,不喜变、不思变、不求变更不善变。他们担心一“动”就会“乱”,所以“以不变应万变”是最佳行为策略。文化的封闭性、自我性和排他性不仅使得自身失去了活力和变革基因,也使得中国教育保守有余而创新不足,从而使课程改革很难在短期内迈出实质性步伐。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注重“大我”,这使得我国新课改所提倡的个性化追求、以学生为本的美好理念很难真正落实。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重人伦、重整体,人们习惯在“大我”,甚至“无我”的集群化共同体或等级共同体中生活。从儒家的“修己以安人”“克己复礼为仁”,到墨家的“兼爱”与“尚同”,法家的“废私”再到后来的“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群体至上”的价值倾向和群体认同感得到了不断的强化和确认。在此过程中,尽管也提到了个人,也论及人的主体性,但主体性从来就不意味着“具有坚强的主体性格的自由自在的个性(黑格尔语),而只是体现为一种类主体性,即作为一个族类而非个体面对作为对象的自然界时的自我确认、自我张扬。个人被规定在与他者的关系中,人们总是通过“他者”来认识自己,人生的意义就是向整体性的自觉依附和归顺,自觉地奉献于群体的目标。如仁、义、礼、智、信、忠、敬、孝、悌、慈、友、惠、诚等人伦规范,基本上都强调个体置身社会人伦关系之中对于他者的义务,缺乏对独立个体生命的伦理关照。难怪有人慨叹:“中国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可见,在个人与社会、个性与群性关系的处理上,中国注重人在“仁”“礼”中的伦理政治性社会存在,“个人”“个性”“自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长空间是非常有限的。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培养等,这些恰恰是新课改所极力倡导的,但因为传统文化的路径锁定,其变革也就不可能那么一帆风顺。

三、利益的博弈

改革是多元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其形成的利益格局也影响着不同利益集团对改革的态度。路径依赖理论表明,各项制度都与特定的利益集团相关联。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各集团都会有意或无意地对制度进行“修饰”或“改写”,尤其是获益集团,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会想办法“美化”旧制度,造成制度描述的失真以及制度落实过程中的“偷工减料”甚至与新制度初衷背道而驰。可见,行动者是选择既定制度还是放弃原有制度,是视哪一种选择蕴涵的预期收益率更高而定的,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成为左右制度选择的根本原因。因此,那些现存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将主要按他们的利益来决定改革进程,选择已有的制度会获利更高的预期使他们对现存路径有着强烈的要求,于是,他们力求巩固现有制度,极力阻碍选择新的路径,哪怕新的体制更有效率。

就我国基础教育来看,经过长期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固有的发展模式,并由此衍生出了该体系或制度框架内的既得利益者或压力集团,对他们而言,此时的改革意味着既得利益的重新调整与分配,意味着已有的优势甚至强势地位将变成弱势或者根本就无任何势利可言,在此背景下,他们会本能地抵制课程改革,会找出足够的理由来否定改革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新课改所提倡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为例,它要求实现研究中心从专门的教研机构向学校的转移,教师就是研究者,学校就是研究机构,这对真正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无疑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但它对体系已经非常完备的各级教研机构、对为数众多的教研员是一个极大挑战,挑战不仅来自于角色与职能的转变,更关键的是它极有可能触及很大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会动摇相关机构、部门、人员的已有地位。在这种背景下,要促进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当然就不是一个简单地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本身的问题。还比如,新课程改革要求加强教科书管理制度的配套改革,试想,教科书的出版、发行是条多大的利益链条,改革要触动已有的利益格局,这必然是一个难上加难的事情。

第5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范文

关键词:基础性 健康发展 全面发展 终身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实际上就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因此,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中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

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为中心。三个基本点就是以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为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发展才是硬道理。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个体的发展。基础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为中心,就是以突出基础教育的目的为中心。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要在具体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时,必须以突出“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根本宗旨。

什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基础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方面,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学生的发展首先是学生健康发展。健康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价值性。健康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质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质的规定性。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教育的起点,是学生人生的第一步,是学生素质的源泉。这个起点的高低,这一步的实虚,这个源泉的清浊,关系着学生生命的含金量,关系着中华民族素质。

首先,健康发展是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思想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灵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为立足点。要使学生的思想发展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既与时展相适应,又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相衔接;要使学生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具有正确的民主法制意识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有勇于创新,敢于实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其次,健康发展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平衡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奠定基础”为出发点。要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和谐发展:既与学生学习生活相适应,又与学生生理成长相协调,确保学生在心理平衡的前提下能够保持生理平衡。

再次,健康发展是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身体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根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贯彻健康第一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形成健壮的体魄’奠定基础”为落脚点。进一步强化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规范体育课课时量,确保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质量。努力将体育课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和学校饮食卫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制定并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

健康发展还包括学生知识结构的健康发展。学生知识结构的健康发展就是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发展。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源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知识结构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开阔学生视野’奠定基础”为着力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宽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方面,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学生不仅要健康发展而且要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丰富性。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面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广度体现。基础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成才的基础,是学生生命质量的萌芽,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这个摇篮的宽窄,这个基础的深浅,这棵嫩芽的强弱,这个工程的优劣,关系着学生生命的富足与贫乏,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强盛与衰弱。

首先,全面发展是学生德育全面发展。德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纲领和方向。抓住了德育,就抓住了基础教育的牛鼻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德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确保德育第一,准确定位全面发展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奠定基础”为切入点。着力强化德育常识教育,突出社会公德教育尤其是家庭道德教育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转贴于 其次,全面发展是学生智育全面发展。智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智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 ‘确保智育是关键,准确定位全面发展的核心,最大限度启蒙和训练学生智力’奠定基础”为目标,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学生的智力训练和智力开发,扩大智力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再次,全面发展是学生体育全面发展。健康没有了,一切都是零。体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体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增强体育意识,转变体育观念,培养体育精神’奠定基础”为指导思想,全面夯实传统体育教育,树立“体育不仅是为达标更是为健身,不仅是为健身更是为养生”的体育教育新理念,努力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科学评定学生体育达标成绩,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即“健康第一”的精神;突破陈规,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精神;脚踏实地,崇尚实力的精神;公平竞争,虽败犹荣的精神。

全面发展也包括学生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美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剂,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培养审美情趣,更新成才观念’奠定基础”为突破口,努力强化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科学界定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地位。

第三方面,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不仅要健康发展、全面发展,而且要终身发展。终身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终身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点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深度体现。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教育的第一站,是学生生命大厦的奠基石,是学生人生方向盘上的指南针,是国家富强的原动力。这一站是否能走好,这块基石是否牢固,这个指南针是否配合学生人生方向盘,这个原动力是否强劲,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质量,关系到华夏民族综合国力的底蕴。

首先,终身发展是学生阶段性发展。阶段性发展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阶段性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立足当前,夯实基础’奠定基础”为根本。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学习阶段特点,考虑区域、性别、个体差异,与时展同步,与国际教育接轨,分层次、分类别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现实性。

其次,终身发展是学生递进性发展。递进性发展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台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递进性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衔接知识结构,提升教育台阶,’奠定基础”为宗旨。在强化学生阶段性知识技能,完善学生阶段性知识结构,牢固学生阶段性知识技能根基的基础上,调整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深化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努力促进学生阶段性知识结构与发展性知识结构的衔接,努力提升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台阶。同时,结合学科特点,结合基础教育的知识结构特点,有重点、分步骤的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衔接性、层次性和长远性。

第6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范文

【关键词】教学实践英语教学基础教育改革

我是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股春风,步入教师行业的一名新教师。当我初次站上讲台的时候,我就发现初中教材已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我上初中时的教材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旧教材中的“难、繁、偏、旧”内容被删除了, 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教材的内容也变短变得更有趣了,尽管这样,初中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仍然没有落下或遗漏。我想,每个初中英语教师都是乐于这个改变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个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但是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怎样迎接这次课改,怎样把握住这次机会,怎样推动这次课改呢?下面是我的一点想法以及对自己的要求。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英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我们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应该特别重视学生的语音语调及口语表达能力得培养。中国的英语教育现状是,大部分的无论中小学生或是大学生,都是考试高手,但在口语表达上却是“低手”。有些外国友人戏称我们的英语教育是哑巴式教育。所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世界的发展日益趋向多元化,国际交往增多,文化的流动与沟通日益明显,我们也要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

其次,我们也应该改变我们目前的英语教学方式。在许多学校,尽管教材变了,大纲变了,但是许多教师仍然按照以前的教学方式在进行教学。课堂上,总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口沫横飞,学生在座位上奋笔疾书。老师主宰了整个课堂,把苹果揉碎,硬塞给学生,学生根本不需要自己思考,只需要机械式的记忆。然而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累得不行,觉得自己付出很多很辛苦,但是学生没有经过自己消化的东西总是记不牢,教学效果也差。这样长期下来,学生自由练习少,口语、听力差的现象在许多学校都很明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将教育定义为:“教育就是学习,教育是主体性的学习,教育是终身性的学习,学习将由维持性学习变为创造性学习。”由此看出,发挥学生能动性的重要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进行丰富的信息交换和交流,才能向高级发展,否则,只能是封闭、落后。

第7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范文

【关键词】香港 课程改革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29-01

自PISA测试2000年首办以来,香港在每次测试中都名列前茅,可见香港在基础教育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这与其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分不开的。而在内地,第八次课程改革正处于瓶颈期,像其他地区国家借鉴经验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香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一、增加通识教育课程

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全面发展型人才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人才培养标准,因此香港对通识教育日益重视。2008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了《提升香港学童的教育质素:给家长的课程改革报告》。报告指出香港学生尽管在PISA测试中成绩优异,但是由于社会发展迅速,所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步伐仍不能松懈,应当使学生在今后具备多种能力,成为多能人才。该报告还指出要提升学生在沟通能力、创造力以及批判力等 9个方面的共通能力,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在执行课程改革措施时对共通能力的培养仍将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内地对于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够。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增加通识教育课程,以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建立多元化与开放性的评价模式

香港课程评价纬度多样,包含知识、态度、兴趣以及共通能力等;评价方式多元,包括观察、访问、学习历程档案等。此外,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估。这种多元化与开放性的评价模式使得香港的课程评价十分灵活。注重校本评核是香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校本评核主要包括学生的活动及表现,例如,口头报告、制作学习历程档案、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实验活动以及完成专题设计。校本评核工作主要由教师来执行。由于任课教师比较了解自己学生的能力水平,因此由他们进行校本评核是最为适当的。每一个学科推行校本评核前,考评局会提供评分准则及详尽指引,并开办培训课程,令教师评分时水平趋于一致。

香港开放灵活的评价制度,不仅给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自主空间,减缓了学校与教师的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加体现出公平性,评价制度的改革和课程改革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而内地目前对于学生的评价模式过于单一,基础教育各阶段的学生在面临毕业升学时大都是“一考定终身”,只有极少部分在平时表现优异的学生才能被保送或是破格录取。因此,建立一个主体广泛、方式多样的多元化评价模式对于内地来说是极其必要的。

三、发挥校长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校长在课程改革中起到领导、监督、检讨等作用,是课程实施的评鉴者、学校改善的反思者、新兴趋势的感知者、各种资源的整合者、专业文化的倡导者、教师发展的带动者、课程发展的管理者、课程问题的解决者。尤其是在校本课程的改革中更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仅要考虑课程发展议会做出的指示,还要兼顾教师的意见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意愿。校长需要对学校本身的优势与劣势做深入思考,再结合课程改革的短期及中期目标,做出可行的整体学校课程规划。校长是学校的核心人物,只有充分发挥校长的作用,带领全校深入推进改革,才能使课程改革得到实效性的发展。

四、设立课程改革咨询机构

香港的教育咨询机构众多,其中在课程改革中发挥较大作用的咨询机构主要有课程发展议会、师训与师资咨询委员会、目标为本课程咨询委员会等。咨询机构不断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广泛采纳民间建议,进而初步形成课程改革的思想,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相关报告,为教育局制定教育政策提供意见。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咨询机构通过与人民的紧密联系,将人民最关心的教育问题及解决建议及时上报,不仅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同时更贴近实际。课程改革需要全面了解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社会人士的看法,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并站在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立场上将这些意见体现在课程改革的政策中。课程改革咨询机构的建立确保了课程改革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这也正是内地课程改革需要加强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冯生尧.课程改革:世界与中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2]韩家勋.教育考试评价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第8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问题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通过自身的包容力与适应力融合了包含汉族在内的五十六个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成为了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比如在语言学习上,受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学习语文学科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地方语言因素干扰等,这些影响因素皆将会严重干扰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语文学习。对此,应不断提高对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特殊性影响因素的重视,通过有效地创新性改革促进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效性的提升。

一、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及现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拥有着不同的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了解亦可以借文化之窗口入手,同时对于一个民族的尊重亦应当以对文化的尊重为体现。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来说,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实为宝贵的资产,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素养得以提升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借此途径强化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自信,最终作用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从我国少数民族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来看以西部居多,但遍布各地,为了保证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我国各民族教育机构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宗教机构等等。在现代化发展的新时期,民族教育事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民族教育体系的改革进程不断深入,所取得的成绩良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成果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深入,一些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主要问题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全国各地区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体制束缚。随着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教育领域的竞争便越来越激烈,加之当前发展形势的紧张,“高学历”成为了当前人才竞争的重要筹码。为了提高“竞争力”,各阶段学校都开始将所关注的重点放在“升学率”方面,导致作用于教学实践中便致使教学模式定格在“填鸭式”的理论教学模式框架中。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模式亦是如此,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方语言限制的作用下,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基础课程教育现状并不乐观;另一方面,我国民族地区所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异常丰富,民族文化同民族教育两者之间又具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联,因此有必要通过民族教育的发展传承民族文化。然而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体系完善程度虽然越来越高,但却难以充分发挥教育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民族语文学科的开展也并没有将民族文化嵌入到教学内容当中,课程的设置也是直接采用着引进或翻译的模式,同民族文化之间架起了难以对接的鸿沟。而语文学科又凭借着人文属性承担着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这样的状况也就致使我国民族教育的问题越发明显。

三、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探索

一方面,应当迎合国家新课程改革标准将多元文化寄予教育内容当中。长时间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一直统一,民族地区语文基础课程的教材所承载的内容有限,并不利于充分发挥出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的积极作用。而从我国民族文化来看,具有着多样性特点,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有必要对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性予以高度重视,将宏观领域的教育政策问题向学校内部进行转移,致力于丰富小学语文课程文化内涵的多元化属性,对此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扩充我国民族文化体系,同时更能够借此强化小学民族学生的民族自信。

另一方面,加大对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少数民族教育同普通教育之间的重要差异即在于其所具有的民族性上,而民族文化作为民族性的重要标志,决定了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基础教育课程除了具有传播知识的责任之外更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因此,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当将民族的本土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素材,比如在小学语文学科课文的选择中适当引入当地民族的英雄人物或历史事件等,并根据当地民族的语言特点和风俗习惯对具体文化进行融入,使民族语文基础课程切实成为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以此打造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并促进教学价值的全面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教育形势下,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成为了教育朝向现代化方向发展难的必然趋势,然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并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理论的普及上,更应当全面涵盖到民族地区的特有文化切实发挥出民族教育的文化传承作用,将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打造成展示民族地区优秀文化成果的载体,确保课程在民族地区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杨建忠.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15,(03).

[2]隗峰,姚元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4).

第9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整体联动;典型引路;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1-0039-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它所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明确了方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旨,以课程改革为主要载体,牵动教育理念、运行机制、培养模式等全方位变革,极大地促进了以学生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和积极实践,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为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课程改革必须向纵深推进。基于此,笔者作了一些思考,以求进一步明晰未来深化课程改革之方向。

一、深化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全社会整体联动

近1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往的经验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整体联动才能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无论是宏观政策的制定,还是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是在运行进程中随着矛盾的运演而日渐清晰和完善的。因此,深化课程改革不只是对学校层面广大校长、教师的新课程执行能力的严峻挑战,也是对政府、家长及整个社会的一次考验。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Ⅲ,政府、学校、家长等只有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将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首先,就政府层面来说,我国的课程改革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系统改革,政府在这场改革中始终担当着主体角色。从这个角度讲,课程改革的推动和进一步深化取决于各级政府的课程领导力。代表国家意志的宏观政策,其作为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欲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必须通过省、地、县各级政府对课程改革政策的深刻领会和科学解构,并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科学设定区域改革目标及其行动线路,通过资源配置、制度保障、检查督导、专业引领等有效的行政举措,为课程改革创设条件与环境,形成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这其中,区域课程改革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改革目标的调整和完善是否到位?相关政策、举措的出台是否适合、有效?检查督导、专业引领是否得力?这些问题无疑对各级政府课程改革领导力的专业化水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目前,各地课程改革的推进还很不平衡,这与所在地区的经济条件、教育基础、文化传统等不无关系,但其与当地政府对课程改革领导的执政能力也高度相关。一些率先进行课程改革并成效显著的地区的经验表明,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当地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有力的专业指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就学校层面而言,课程改革的终端结果必定要通过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方能实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校长与教师队伍实施新课程的态度、状态、素质、能力至关重要。“多年的改革实践表明,学校办学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基层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改革力,关键是如何使它焕发出来。课改总的改革方案不可能具体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具体的实施模式及经验必须在学校里创造,学校的价值就在这里,学校的作用也在这里。”其中,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动者、组织者、指挥者,是保证学校这一组织机体得以良性发展的大脑和中枢。校长对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是否认同,校长能否将课程的宏大目标及相关政策转化为广泛认同的学校愿景,校长能否通过思想发动、制度安排等举措有效动员人、财、物等资源形成促动课改的整体合力,校长能否对课程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提供专业支持、咨询与帮助,等等,决定着一所学校课程改革的进程和实施水平。就目前现状而言,校长队伍的素质还远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难以担负课程改革的重任。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无疑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校长专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最后,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新课程较原有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力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角色上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师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并不断提高对课程的整合能力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教育结果向重教育过程转变、由重统一规格教育向重差异性教育转变。目前,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正驱动教师的职业状态及生存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依赖于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高度认同,依赖于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实践,并能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挑战自我,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重塑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提高自己对新课程的适应性和创造力,以全新的职业状态为课程改革的新探索、新进展提供重要支撑。

将新课程由政策理念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由宏大的政策主旨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有力度的专业支持。在既没有成功的案例及经验参照,又缺乏专家有效指导的情况下,寄希望于一线校长、教师独自完成这种转化是不现实的。一线校长、教师大都没有丰厚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淀,而日常又被绑定于应试教育模式下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没有能力也无更多的精力来开展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与一线校长、教师形成紧密的对话机制,实现实质性的连接与互动,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帮助教师理解、体会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共同探索、创生新课程的实施模式。一线校长、教师也只有经过课改实践及与之相伴的不断深入、层层递进的系统化专业引领,才能正确把握新课程要领,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不断付诸教学实践。

当然,教育是一个庞杂的社会子系统,文化传统、社会评价导向、家长价值取向等无不影响着教育的实际走向和实践形态。因此,课程改革不单是教育系统自身就能包揽完成的,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及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需要政府、社会、家长共同来深刻反思传统的功利主义教育观

念的弊端,广泛认同新课程的理念,共同构建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营造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舆论环境,共同促动课程改革实现新的跨越。

二、“典型引路”是目前深化课程改革实践的迫切诉求,要切实以此为抓手将课改引向深入

在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中,涌现出一批改革的急先锋,特别是广为人知的江苏省洋思中学所进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改实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所进行的“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他们勇作改革的弄潮儿,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使新课程实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同和追崇,为我国新课程的整体推进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洋思现象”“杜郎口现象”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即一线校长、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予以广泛认同,并表现出空前的参与积极性。但这也表明我国广大一线校长、教师的素质能力存在局限性,在驾驭新课程的过程中无论是管理层面还是教学一线都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难以独自完成有效实施新课程的任务。同时也表明,受制于教研机制和教研力量的制约,目前教研员对中小学的专业指导根本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难以为一线校长、教师提供及时、有力的专业支持。寻找可参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课改榜样、摹本成为广大一线校长、教师迫切的实践诉求。他们希望找到实施新课程的有形载体,找到具体可行的实施模式,找到在具体实施中应当注意解决和规避的问题,找到可用来借鉴的具体经验。这是因为,只有在与具体经验的对照中,他们才能更好地领会新课程的政策与理念,悟出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化的具体通道,找到实施新课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而有效步入个性化的新课程探索实践。

因此,相关教育部门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新课改中先进的典型和成功的榜样,积极帮助和扶持这些学校进行个性化的实践探索,帮助它们解决课改中的实际问题,给予它们办学条件、专业指导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协助它们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逐步由局部到整体走向模式化建构。同时,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行政导向的作用,推出一批诸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这样的全国性、区域性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它们实施课改的创新精神和宝贵经验,充分发挥成功榜样的示范作用。这无疑将对课程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等院校、相关教科研机构要增强课程改革的急迫感、使命感,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创新教研形式,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与一线校长、教师一起开展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形成务实、高效、直接对话的教研共同体。高校或教科研机构可以重点扶持一批学校、教师率先进行创新尝试,由局部突破到整体建构,摸索改革路子,积累成功经验,不断加以理论总结和提升,形成对课程改革推进路径的普遍性规律的认识,并通过鲜活的成功个案、不断深化的理论认识来引导和推动更多的学校与教师步入课程改革的快车道,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各地、各学校都应深刻认识到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要从各地、各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帮助、扶持、培植所在地区的学校典型、学科典型。各个学校也应树立起自己的学科典型、教师典型,大胆地走“典型引路”的课改之路。一批批典型将以它们成功的鲜活经验演绎出有形的课改实践图景,以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范例、教育信息化手段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成功做法、有效改进评价体系的具体措施、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状态所产生的积极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等具体、有形的“现身说法”,对广大一线校长、教师就新课程理念进行生动的解读,以实践经验所具有的现场感强、启发性强、操作性强、贴近实际、易于借鉴效仿等不可替代的示范效应,来引领和带动一个个区域、一批批学校、一支支队伍更加深刻地领悟新课程、适应新课程,更加广泛、深入地推进新课程。

三、深化课程改革必须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主要载体,努力推动新课程运行的常态化

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以适合的载体为支撑。近年来,许多地区和学校通过组织学习观摩典型经验、听取专家报告、实施校本研修等方式,积极为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努力探索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换的通道,即从多种维度来寻求有利于新课程有效实施的适合的载体。但是,目前一些地方和学校的做法和尝试还显得凌乱无序,要么应景性地组织教师听几场专家报告,要么抓一阵子教师集体备课,要么组织几次教师公开课,要么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几所学校,等等。这些做法停留于被动应付,走过场的成分多些,使课程改革成了注重外在形式的跟风应景之作;或是受制于能力不足,只是在局部细节上小打小闹,而整体性、系统性、实质性内涵建设则远远不够。我国课程改革走到今天,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实质性建构已势在必行,而选择适合的载体则尤为关键。

就学校层面而言,实现新课程实施的常态化,必须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依托。教学模式是任何学校等教育组织都必须依托的组织、计划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一般意义而言,教学模式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提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教学目标,设定较稳定的结构和方式来调配和整合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内容、方法与管理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活动程序和操作要领,以保证教学活动按规定方式展开和功能目标的如期实现。因此,教学模式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中介性。它上秉抽象理论,下承具体实践,既可将教学理论范型化,又可将具体经验概括化,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正是适合的教学模式的建构,才使得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成为可能,使新的理念转变成人们易于接受和掌握的方式,实现了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具体指导;同时又使人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个别化的具体经验得以理论凝练和提升,使之系统化、概括化并具有了普遍性与推广性。基于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属性与功能,学校要担当起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实现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的转换,必须以教学模式为载体。

只有以创新教学模式为载体,才能使课程改革由理论体系转化为实践体系。教学模式内含着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价值体系,并框定了相应的结构方式和操作要领,离开了教学模式的创新,课程改革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进而言之,学校层面的课程改革其核心就是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各地不少学校围绕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积极的多样化实践,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譬如前文提及的江苏省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改实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自主学习”的教改实验,它们就是在教学模式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目前,令人担忧的是尚有不少学校还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对课程改革还滞留于外在表层的理论政策的学习、了解或是观望,还未完成课程改革在学校的“内化”过程;对学校课程改革的目标尚不清晰,还未将课程改革的国家意志付诸于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实践。它们在凌乱无序的应景之举中使课程改革一再被虚化,而没能通过对教学模式创新的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来牵动学校的全面变革。

毋庸讳言,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学校可以将课程改革由政策主旨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和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机制、师生关系的基本设定以及对教学活动基本程序和操作要领的基本要求,这样就形成了清晰而具体化的课改目标,进而将牵动学校的资源配置、管理举措、教师发展等都整合在创新教学模式的旗帜下,由此激活学校所有办学力量,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找差距,寻对策,围绕创新教学模式的具体目标不断深化改革,从而使课程改革转化为全员的办学行为。这必将大力促进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建构,并促进学校的整体良性发展,促进学校朝着新课程实施常态化模式迈出重要步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EB/OL],(2010-04-27)[2010-11-16],http://202.205.177.97/UserFiles/statiehtml/2010-06-01/12753785300004851,html

[2]张民生,校长必须学会领导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7-01-16(6)

[3]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