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

教育的基本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的基本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的基本原理

第1篇: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与实践

“05方案”实现新课程改革以来,《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下简称“马原”)是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关于“马原”课的教学研究成果很多,有人从教材和理论性质和特点研究,有人从教学方法出发探讨如何做好教学;有学者对“马原”课教学中所遇到的各方面问题予以思考;也有人考察“马原”课在实施教学中的时效性、时效性如何。但大多都是理论化的探讨多一些,缺乏实践性的研究,提出的对策也缺乏操作性,对问题大多做以简单化表述,回避了很多关键性的问题。例如很多的学生和教师提出什么是;与我们国家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们需要学习吗;在当代有价值吗;能解释中国现实能引领中国的未来吗;今天我们还是否坚持的是等一些基本的常识性又是很重要的问题。经过长期对“马原”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问题予以调查和研究,对“马原”课的教学和管理两部分予以讨论。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两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马原”课教学具备科学,实践和批判的教学态度和理念。这是作为理论工作者必须必备的素质。在实践中,有必要重新认识以及“马原”课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原”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指导思想,其目的在于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理论、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马原”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关系到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学习和把握的大问题,而且也涉及到对整个科学体系的研究和理解,甚至也关系到我国当代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性如何。可以说,“马原”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学习的成败。所以,“原理”课教学要发挥好基础性作用,要真正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信,自觉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认识重大问题,就必须加大学术研究力度,着眼学科发展前沿,以学术研究引领和推进“原理”课教学,用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支撑和丰富教学实践。帮助当代大学生学习理论对自己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讲清楚什么是?我们要不要学习?面对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价值何在?对当代社会有无解释力?大学生学习理论的意义何在?使“马原”课真正地走进大学课堂,走进当代大学生心中,使大学生们真正感受到理论的现实力量,也是理论的“实践性”品质所要求。有了这样的理念,问题可能就相对的好一些。

当然,有的教师认为“马原”教材中不少内容与社会现实存在较大反差,对现实的解释力不强,再加上有的教师鉴于教学管理“严格”和社会环境的“压力”,讲课要“谨慎和小心”,在教学中不敢理论联系“现实”,照本宣科,降低和弱化了理论的生命力和现实力量。这其实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困境。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我们回到理论中去,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实事求是的分析。其实这些问题,理论的科学性,现实性,实践性,时代性,群众性和批判性的特征都能给与很彻底的回答,应该不是困境,问题最终的解决也是在于教育和教学者是否坚持和怎样坚持。作为专业的教学人员在面临当前种种教学困境时应该以恰当的方式和很好的切入点来传授和讲解基本原理,有生命的鲜活的理论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欢迎的,它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理论的武器。理论诞生170多年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变化与发展也证明了此理论一定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二是关于理论课程的管理、教育和教学的各种怪象,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不到位对理论课的教学也有直接影响,例如在实践中不重视这些课程,管理上的“歧视”。教育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安排课程不合理;全国统一的从事两课教学的经费有的学校落实,有的学校不落实。教学的条件和设备缺乏,尤其缺少多媒体教室,有教室无电脑;学科建设程度较低。从事理论教学人员的多元化,从事理论课的教学没有一定的进入规则和程序,导致课程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不是说跨学科不能从事这方面教学,而是是否对这一学科有所学习和训练。在教学课堂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偏离理论的教学,有的人重点介绍的是西方哲学,有的人重点介绍的是传统文化,不一而足,把必修课上成选修课,理论工作者自己并没有坚持好,那会大大的影响教学。教育教学都是个人的事情,没有集体讨论、学习、研究和交流,这些都是从事学科教学的怪象。这里的评价也主要是指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与监督及学生的评价。我们认为这一评价对理论课教师很重要,甚至直接影响教学。很多人认为“马原”这类课对学生毫无意义,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课程。有学生认为这是“洗脑”课,是混学分的,还有一些学生直接反对上这门课程。有人认为是意识形态的东西,没必要重视。甚至有很多管理者和教师也这么认为。考试时学生普遍作弊,导致教学和管理不断向学生“让步”的情形,最终导致这门课程的有效性大为降低。当然这些问题也是受到当前行政化的形式主义的影响所致。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理论工作的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此学科教学负担。

总之,这一学科担当重要任务,但实践和理论差距很大。应该是从制度上严格落实国家政策,管理上积极支持教师们营造自由活泼学术氛围和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理论的教学与实践的有效性会有极大提高。

基金项目: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理论课教改项目成果(项目编号:JG2011Y21);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2048)。

第2篇: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虚拟世界; 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071-03

一、补充虚拟世界的必要性

第一,虚拟世界的产生引起了诸多的变化,这是当今时代的一个新问题,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如何从哲学层面上认识和把握虚拟世界的问题,小则关乎到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则关乎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青年人的发展,甚至于国家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发展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青少年是虚拟世界的主要影响对象,他们直接参与其中的机会更多,所以有必要将虚拟世界的主要影响对象分为两类加以考察:一部分是正沉浸在虚拟世界中的青少年,另一部分是经历了虚拟世界并正在虚拟世界中的在读大学生。两者是有不同之处的。不过本文暂时主要考察的是高校中虚拟世界中的大学生。

第二,现行的教材中对这一部分的提及较少,难以适应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所以,作为时代问题的虚拟世界问题,本文以为应当列入原理的教学之中,或者作为内容直接写入教材,或者作为课后阅读和思考的补充,适当地加以提及。这是我们在原理课教学中遇到的很现实的问题。许多同学对虚拟世界都很有兴趣,很渴望听到这方面的解释,经过课上的实践,每次讲到教材《基本原理概论》(2011年修订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中的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的时候,课堂上的气氛都很活跃,同学们关于虚拟世界给他们所带来的乐趣和影响,讲得有声有色,但是在这种虚拟世界中长大的青年一代却很少考虑过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别,尤其是需要做哲学层面的比较和分析。而无论是教材还是辅助材料,都难以找到理论上指导性的建议和解释,尽管会提到不要上网成瘾,可是大都是这种道德教育的说教,而缺乏理论上的进一步深入,所以说,及时地概括和分析这些虚拟世界现象背后的哲学解释是非常必要的。年轻的一代需要补上这堂课的内容。所以说,问题是如何将原理的内容、原理与虚拟世界的产生及其影响等问题,适当地联系起来,并引起更多人关注虚拟世界对原理课所提出的要求。

二、拓展的主要内容、环节和步骤

随着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和发展,特别是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虚拟技术已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引起了人类生活各方面的重大变化,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至于与虚拟现实相关的问题,比如虚拟现实的含义、产生、发展等,国内外都有丰富的研究。

1.拓展的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虚拟世界的扩展与原理课教学改革的关系,特别是虚拟世界的扩展引起原理课教学改革的必然性、重要意义以及具体章节安排和内容设置。首先,主要完成四个方面材料的梳理,调查问卷的整理。比如在以下四个方面(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社会历史领域),虚拟世界的产生引起了哪些变化等等。其次,从宏观上进行课题的论证和总结工作,比如总结虚拟世界的产生所引起的诸多变化,进一步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合理途径,提出积极的建议,及其与原理课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拓展的环节

环节一,虚拟世界的扩展与原理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含虚拟世界的产生引起了哲学的诸多重大变化和思考。环节二,虚拟世界的扩展与原理课教学改革的内容设置和章节安排,以及思考题设置,含如何将这些变化和反思在原理课教学中体现出来,并正确引导同学们从哲学原理的高度认识虚拟世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环节三,虚拟世界的扩展与原理课教学改革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中,环节二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又可以细分为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设置和章节安排、课后思考题设置、教辅材料编写、教学光盘刻录四个步骤。

3.拓展的步骤

(1)第一个步骤,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设置和章节安排 这里根据内容的需要,虚拟世界的产生所引起的诸多变化及其与原理课的课程教学的思考,又分成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社会历史领域共四个方面。

本体论部分的教学改革主要是增设虚拟世界与的物质观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变更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和反思及其对策。具体说,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或者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此前有人研究了虚拟世界的产生与主体性的减弱,主体间性的增加。比如,国内学者皮海兵在他的著作《内爆与重塑:网络文化主体性研究》中探讨了该问题。“将虚拟关系转化为现实关系,既拓展了人际交流的范围,也丰富了人类现实生活的内容。另一方面,人们会将网络生活的经验吸收到现实生活中,‘假如一个人在网上的夸张可以为人所接受或者得到更多的尊敬和注意,这个人就会在实际生活里采取同样的行为,而不必害羞’。”[1]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们从形式上摆脱了社会自我的束缚,大胆展现出一个更为真实的自我,这一自我本身就是对现实自我的超越。”[2]

面对虚拟世界的产生,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应当重新审视教育的作用和发展模式。“因此,教育技术的问题必须被放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情境中来理解,因为这主要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它反映了管理和专业化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而这反过来又涉及到了职业模式、标准化、品质和控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和教育技术的演化将并肩而行。总之,把技术作为一种统一管理大学的工具的想法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与这一想法相似的情况实际上可能会在由技术变化所创造的混乱环境中发生。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就会从技术上做出有害的抉择,并且没有挽回的余地。”[3] “然而计算机也能够被用来发展和应用技能以及主动性。计算机不仅不会把人降低为机器的纯粹附属物,而且能促进交往的技能和集思广益。因此,计算机的设计就包含了理性体系与人类行为的关系的两种不同概念之间以及由此产生的技术社会中人是什么的两种概念之间的一种选择。”[4]

认识论部分主要涉及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在虚拟世界里怎样,在的认识论当中又当如何认识。尤其是虚拟世界与的实践观的联系和区别,变得突出。见教材《基本原理概论》的第二章。这些虚拟世界的扩展和变化在认识论的教学改革中最好有所体现。此前有人研究了虚拟世界作用之下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比如,国内知名学者吴国盛等。再比如,美国学者安德鲁·芬伯格(Andrew Feenberg),他在《技术批判理论》一书中,有相关深入的探讨,他探讨了“存在论的设计”,也探讨了计算机的作用。他说:“当把计算机当作一种交往媒介来考虑时,计算机就是为了日常生活的逐步共享而创造的一种环境。在这种概念中,计算机不是‘人的形象’,而是我们在其中活动和反过来塑造我们的领域。”[5]可见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在虚拟世界里的相互作用有多大。

总之,在认识论方面,网络文化提高了每个人的主体地位,个人面对庞大的网络文化整体将不再是一个弱小的个体,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更加具有自觉性,他将自身的本质赋予网络,使网络文化为了个人而存在,同时将网络文化的本质内化于自身,使自身成为全面的社会主体。网络文化也加强并改善了人与社会的联系。主体性不仅仅是个人的主体性,社会也是一个有机体,有自组织能力,相对于作为客体的自然界具有整体的主体性。与工业社会相比较而言,网络文化社会将赋予主体的人更多意义上的自由。

价值论部分主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建设在虚拟世界里如何能够经受住考验,它会受到哪些影响,及其相应的对策是什么。

虚拟世界的扩展与价值论的教学改革,主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建设在虚拟世界里如何能够经受住考验,它会受到哪些影响,及其相应的对策是什么。此前有人研究了虚拟世界的产生与价值观的确立和影响,比如,美国的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所著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一书中,特辟一个题目,“网络世代的价值观”,来研究此问题。“很少科技是价值中立的。电视所传递的强烈信息,就是塑造时代世界观的极大推力。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婴儿潮陆续成长并掌握社会主要权力时,他们也接过了媒体,并灌输自己的意识形态。反观新媒体因为具体分散性、互动式及多对多的本质,反而有较大的中立空间。孩子们开始在新媒体情境中彼此沟通、玩乐、学习、工作及思考,自然就生成了新的价值观。这个时代正开始积极地学习,更甚以往,我们称为‘时代学习’。”[6]

虚拟世界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或许更加具有评判世界对错的理性和理由。因为他们是年轻的领航员,由于他们质疑传统机构可以提供好的生活,因此他们为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

社会历史领域部分,虚拟世界的扩展与社会历史领域的教学改革也要相应地加以调整。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第一个是作为社会基本矛盾之一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虚拟世界的扩展影响下引起哪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和变化。见教材《基本原理概论》的第三章。另一个是科技的作用问题,虚拟世界的扩展代表科技发展的水平越来越高,科技发展的水平越高,相应地人文关怀变得更加重要,这一部分需要突出强调。

此前有人研究了虚拟世界的产生与社会历史领域中的某些问题,诸如虚拟世界的产生与生产力的变革等,比如,美国学者安德鲁·芬伯格在《技术批判理论》一书,以及《功能和意义:技术的双重面相》等文章中有相关的探讨,他曾提出当今技术的功能的拓展等,丰富了生产力的内涵,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虚拟世界的产生与社会历史领域的发展。

(2)第二个步骤,课后思考题设置 本文认为最好在原理课教材中补入这一个知识点,课后的思考题中,最好也补上一道相关的思考题,我们初步拟定的思考题,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课后思考题是“虚拟世界与物质观的联系”。那么相应地,在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最好也补上一道相关的思考题,我们初步拟定的思考题是“虚拟实践与实践观的联系”。在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价值论部分的思考题是“虚拟世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或者“大学生如何在虚拟世界的冲击下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可以设两个思考题,“虚拟世界在什么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基本矛盾”和“虚拟世界与人文关怀”。以上这些思考题或者直接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或者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出现。

(3)第三个步骤,教辅材料编写 此外,如果需要的话,考虑是否写一本指导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指导性的小册子,作为辅助学习的材料。

(4)第四个步骤,教学光盘刻录 笔者还提议要录制现场教学的光盘一张,作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资料。

三、余论

正如泰普斯科特在 《数字化成长》一书中所说的那样,“网络时代正将新媒体由神秘禁地转化为数百万人参与、自由发挥的大环境,在庞大人口分布的坚实力量及不受限制的心灵的带动下,网络时代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与以往冷淡、呆板无用、单向传播的大众媒体完全不同,他们建构了一个任何想法都可以发声的场所——无论是否威胁到当代的社会秩序。鉴于网络世界的发展和虚拟世界的扩展,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应该有所关照。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离开时代的发展空谈哲学是不可取的,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考虑到时展的问题。那么,在此前提之下来探讨虚拟世界的发展与“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的拓展,意义就更加明晰了。

参考文献

[1][2] 皮海兵.内爆与重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4,214.

第3篇: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

论文摘要: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本科院校的新成员,要想尽快成为合格的本科院校,在许多方面都需要加以提升,这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新建本科院校存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队伍数量不够和素质不高等一些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因此,需要不断地去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从1999年至今,我国的高等教育以过去从未有过的速度跨越式发展,一批专科院校实现升格,成为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从1999年到2005年,教育部先后批准建立了l98所本科院校,占全国70l所本科院校的28.25%。这些院校在专科层次时或许是佼佼者,但作为本科院校的新成员,与老牌大学、重点大学相比,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新建本科院校要想实现现代大学的办学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尽快成为合格的本科院校,在许多方面都需要加以提升。本文试图对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就如何提高新建本科院校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出对策。

一、影响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原因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是通过传授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知识,使大学生理解与领会理论的基本原理,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应该肯定,各高等院校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努力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并不能令人乐观,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与我们对课程的重视程度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新建本科院校一般是地方院校,生源质量相对偏低,同时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很多学生有些认为只有自己的专业才需要潜心钻研,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似乎和自己的专业没有关系,所以感到不重要,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有些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比较枯燥,不如专业的课程有吸引力,所以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感兴趣;还有些学生虽然也想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但由于自己的政治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不能正确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加上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学习的效果很不理想。由此可见,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在思想上轻视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政治理论基础不够扎实、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原因,造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不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有待提高。随着学校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明显加强。但是,目前这支队伍的现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承担的任务和要求仍然有较大的差距。这表现在:教师数量不足,负担过重;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部分教师还没有解决好对“真信、真学、真教、真用”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手段落后,部分院校仍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课堂氛围枯燥无趣,学生积极性不高;有的教师科研能力弱.学术水平不高等。

(三)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地位不平等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领导在专业和学科建设方面,因升本和适应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往往比较重视适应学校发展的新专业建设,而作为公共课程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很难取得和专业课同等重要的地位,往往被边缘化: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越来越大,倾向于学生在容量大的教室上课,少则上百人,多则几百人不等,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既要花精力给学生上课,还要维持课堂正常的秩序,很难做到和每个学生互动交流;再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严重不足,致使许多教师疲于奔命,没有时间和机会参加培训,难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往往将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归入其他系部或行政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使这门课的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外,在经费、师资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又得不到保障,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和整体发展,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面对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要求新建本科院校的领导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大学生的新特点,根据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特殊要求,不断地去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路

(一)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探讨怎样适应当代大学生新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一项长期任务。传统、单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要求。在高度重视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带来负面影响的基础上,要树立忧患意识,辩证地分析大学生恩想政治状况的主流与支流,充分深入地认识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性、紧迫性。从而改变以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一方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塑造高尚人格的活动,另一方面又把学生当做被动地接受理论灌输对象的物化性教育的观念,真正实现从物化性教育向人性化教育的转化;改变以往只重目的、忽视过程的观念,实现从强调目的性教育向重视过程性教育的转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回归现实的社会生活,满足学生求解困惑的精神需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改革,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从而提高实效性的关键。只有给予学生需要的、想得到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知识,才能促使学生自觉接受理论教育,学习才能有兴趣、有主动性,教学效果也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才能不断增强。

(二)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要从根本上改变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学校领导必须重新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专业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积极性,从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首先,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品德高尚、知识结构完善、教学组织能力强的教师颇受学生欢迎。因此,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对思想理论课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在思想品德上,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使教师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特点,正视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增强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信心;在知识结构上,使教师在准确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密切关注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激发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在教学方法上,使教师熟练应用多媒体技术等大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并在资金、政策上支持教师结合艺术实践、社会调查等形式巩固教学效果。

其次,在人力、财力、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要充分尊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劳动,切实改善和提高他们的待遇,在职务聘任、科研立项、学习进修、生活问题等方面充分考虑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编制、经费投入和教学科研条件,并设立相对独立的部门,在软件硬件设施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要求学校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与当代大学生广泛接触,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及时把握最新的学生思想动态,结合客观的现实环境,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其次,理清思路,从尊重学生的客观合理需要出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最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必须突出多环节教学,尤其要提倡加强社会实践环节教学,把课堂讲授与参观考察、调研、访谈、报告、讨论、竞赛等教学环节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面对网络和学生个性发展多样性的挑战,应提倡研究型、互动型的教学方法。

第4篇: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informatization process of society is accelerating, and the computer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ore fields, so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s are no exception. Accompanied by the improvement of informatization level of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s, it has new requirement for the computer operating level of the public security personnel. Only to master the higher computer technology, can the public security personnel do well the work under conditions of informatization. Meanwhile, it proposes new requirement to the computer teaching in police colleges.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competency-based" teaching philosophy in computer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policing and police occupations requirement, providing a new idea for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computer talents that the modern police needed, and creating a new situation.

关键词: 公安院校;能力本位;计算机;教学改革

Key words: public security institutions;competency-based;computer;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2-0217-02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违法犯罪的日益猖獗,社会危害日趋严重,信息网络安全与计算机违法犯罪综合治理形式非常严峻,给公安机关涉机、涉网案件的侦破带也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目前在公安的日常工作中或者办案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非常的广泛的,计算机的应用给公安办事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比如信息采集,网上办案,交通管制,网上通缉,指纹识别等等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那么,如何将与公安实践相结合的计算机最新成果融入到计算机教学当中,提升公安院校在校大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和应用能力,培养“面向应用需要,面向公安工作需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人才,以应对复杂而严峻的公安工作,成为目前公安院校计算机教学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根据现代警务特点和警察职业所需,引入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新模式,为培养现代警务急需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新思路,创建了新局面。

1 能力本位

能力本位的思想是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人提出的,在90年代传到我国,在我国有几种称谓,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能力本位培训以及能力本位教育。[2]

能力本位就是讲在职业教育中以职业的实际能力为依据进行。通过对职业活动的要求出发,然后教授学生完成职业活动所需的能力。[3]

2 基于能力本位的计算机教学问题分析

公安院校的教育既是学历教育,又是职业教育[4]。这就要求公安院校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面向应用需要,面向公安工作需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原则。因此,结合“能力本位”的特点进行分析,目前公安院校计算机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学定位不明确,没有根据公安实践工作对计算机技能的具体需求确定教学目标。目前公安院校计算机教学仍沿用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仅开设计算机应用等简单的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也与公安工作相脱离,没有体现公安工作的特色。

第二,教学内容落后,没有按照当前的公安人员工作实际情况安排教学课程。目前的公安院校教育在计算机教育方面并没有针对公安的职业需求而进行教学的改变,仍然是以最简单的打字,排版等最基础的课程为主要内容,明显满足不了公安岗位的计算机需求。

第三,教师队伍缺乏基层锻炼,无法提供对公安实战工作的指导。公安院校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是从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虽然在计算机领域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由于没有在公安机关基层锻炼,导致对计算机在公安工作中有哪些应用教师自己也不甚了解,更不要说结合公安工作的实际来开展计算机教学工作。

第四,教学模式传统,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公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大多数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安排不合理,采用形式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难以达到教学效果。

第五,教学评价缺乏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目前,计算机专业课教学评价指标单一,过于关注学生成绩的结果,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不够重视,忽略了对学生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形成过程的考查。

综上所述,目前公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在教学活动中不能突出能力的培养,严重缺乏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无法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难以培养符合职业上岗要求、具备胜任公安实战工作所需的计算机技能的学生。因此,需要紧紧围绕“能力本位”的思想对公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

3 基于能力本位的计算机教学改革

在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中,专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评价标准都依据一整套“能力”来制定,其中,这些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所必需的。根据目前公安院校计算机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 “能力本位”思想,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

3.1 针对不同警种的工作职业特色,分析其公安业务中对计算机水平能力的实际需求,明确计算机教学目标

“能力本位”要求教学目标对培养人才的定位明确,就公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而言,需要培养具有一定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具备某警种岗位所需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可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公安人才。

随着“金盾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公安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如刑侦、经侦、治安、网监、户政、出人境、交管、监管等公安业务都实现了程序化、标准化、智能化。因此,为了使各警种所对应的公安专业,体现特色,使学生学以致用,毕业后能及时适应公安工作信息化的需要,必须针对不同警种对计算机能力的具体要求,明确教学目标。

3.2 对公安岗位能力进行分析,了解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实时更新并模块化教学内容以适应警务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重组,构成不同需求的模块,强调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在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完一项内容,就能完成一项公安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因此,应打破传统公安学科体系的界限,重新按照各警种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重组相关学科知识,构成不同需求的教学训练模块。以岗位中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为驱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大纲、编写实用性教材,以满足公安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需求。

3.3 注重师资培养,不断加强教师的公安一线实战经验 要经常性的与警务部门合作,进行双方的交流和合作。安排教师到公安部门去实习,在实践中发掘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在实践中,教师需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试验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使得教师回到学校之后,面对学生进行的教学更加接近现实,并且更加真实,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4 更新教学模式,积极推行面向职业的计算机实践,增强公安实战能力 打破传统的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合作-抗辩”式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等,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活跃教学课堂。

此外,在努力改革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突出学生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计算机实践教学环节不仅仅体现在机房与第二课堂,更表现在贴近公安实战,拓宽视野,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及计算机犯罪的知识等方面。除了增加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比重之外,还应该紧密结合公安实际工作内容与需求设计实验内容,明确实验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通过实验可以掌握的技能,使得学生心中有数、目标明确,通过一次实验可以使学生实实在在的掌握在将来的工作中需要用到的基本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意识”,激发学生用计算机解决面临问题的强烈愿望。

3.5 采用动态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有效的教学评价应该是动态的、多元化的,用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来衡量不同的学生,从认知方面、能力方面、情感方面、创新意识方面等进行评价,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总之,公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需要紧密围绕公安工作的职业特色和岗位能力要求,以培养实战中所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为目标进行有效而实用的改革。

4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计算机方面的犯罪行为越来越多,网络犯罪已经成为目前犯罪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很重要。这就要求公安人员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并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用自己的技术手段遏制住目前的犯罪形势,这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很艰难的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公安院校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加大力度培养未来公安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积极的实施教学改革,为我国的公安部门培养出真正的有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明.公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103-106.

[2]吴建平.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创新及教育质量考核评估方案实务全书[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7.

第5篇: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这一重要角色的激励机制的研究,对适合新建本科院校特点的教师激励机制作了探讨。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对一大批高等院校进行了调整,将一部分条件较好的专科或成人高校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即所谓“新建本科院校”。其数量之多,发展之快,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实属罕见。据统计,1999年到2006年全国新建普通本科院校近200所,占目前我国普通本科院校数的五分之一。新建本科院校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计划经济时期综合性高校布局不合理的不足,而且使其布局向纵深区域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由于人才结构性缺失而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如果说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那么振兴教育的希望则在教师。教师是高校的主要力量,高校的一切功能的实现都依赖于教师。高校的发展和高校教师的工作绩效是密不可分的。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承担高校本科扩招后巨大的、繁重的本科教学任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类高校教师能力水平的充分发挥及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甚至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能否顺利转型,也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力图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这一重要角色的激励机制进行研究,构建适合新建本科院校特点的教师激励机制。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在扩招形势下形成的新概念,国外没有相关的概念。因此,国外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激励机制研究没有可供参考的现成理论和模式。

近年来,学者们对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发展的各个方面也作了针对性的专门研究。在已知的期刊文献检索范围内,从1999年到2006年期问,篇名为“新建本科院校”文章的研究内容多涉及“办学特色与定位”、“改革与发展”、“教学管理”、“学科建设”等方面,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机制”方面的研究则凤毛麟角,尚需投入更多精力。

三、相关研究理论

高校作为知识型人才集中、人力资本丰富的组织是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不开的。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激励更需要引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改革人事管理活动,从而吸引、留住和激励教职员工,增强竞争力,实现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一词是当代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于1954年在其《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的。彼得·德鲁克要求管理人员在设计工作时要考虑到人的精神和社会需要,要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增进员工激励,为员工创造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以及对员工进行开发。此后不断有管理学专家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和丰富,并将管理学的理论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比如梅奥(GeorgeE.Mayo)的行为科学理论强调人的因素;马斯洛(A.H.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郝兹伯格(F.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又称作激励一保健因素理论;麦格雷戈(DouglasMcGregor)的X—Y理论;亚当斯(G.S.Adams)公平理论;弗隆(V.H.Vroom)期望值理论。这些理论的应用和不断的创新,使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形成了科学的理论系统。

新建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首先依赖于对外部和内部环境的预测和分析以及人力资源计划的制定。激励是新建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必须“以人为本”,深入研究教师的各种需要,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才能使发展进入时代进步的快车道。

四、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需求分析

由于激励与需求、动机关系密切,人的需求层次取决于他的动机内涵、行为方式以及获取的手段,任何动机的形成与持续都是受到某种激励的结果,人的动机越强烈,行为越持久,投入的激情、努力,都在某种外在要素的刺激下内化为个人需要而产生行为。

(一)高校教师激励因素的调查

本文研究调查在山西省所属长治学院、运城学院、晋中学院三所新建本科院校范围内进行。

本研究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开放式问卷:发出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13份,问卷内容主要涉及:

①作为高校教师,你如何看待在高校中的被领导地位?

②您认为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被领导?

③尽量写出您工作中获得激励和满足的特征因素。

通过开放式问卷,回收问卷后得出:

A物质激励固然有效,但

B看重社会的重视和内在价值的表达,同时

C希望有一种自由流动和继续教育的强烈需要,其满足的最大特征因素是

D优越感的获得

第二步是在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制定封闭式问卷,从开放式问卷中获得的涉及与工作有关的因素,诸如工作年龄、学校知名度、住房、工资、工作环境等等,其中归纳出四大类16个问题,参照黄希庭等“青年需要结构问卷”模式编制“高校教师激励结构问卷”,请被试者将四大类16个问题按100分规一制进行打分。发出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8份。

第三步回收的问卷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激励因素进行分析。

(二)高校教师激励因素分析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其理论结构是这一方法的创始人萨迪(T.L.Saaty)教授1980年在他的著作《层次分析法》中确立的。

2、高校教师激励因素指标体系

高校教师激励因素包括物质激励因素、社会激励因素、精神激励因素、环境激励因素四个方面。为此,我们还引入了“激励需求强度”的概念。所谓激励需求强度是指高校教师对某一激励因素需求的相对强烈程度,是高校教师对激励因素需求期望值的程度。从激励需求强度的角度,我们将影响因素分为三个层次,四个指标,16个分指标的指标体系。即:

物质激励因素:工资待遇;住房满意;饮食方面;形象服饰。

社会激励因素:令人羡慕;社会支持;社会参与;决策咨询。

精神激励因素:进修机会;出国机会;领导重视;职称职务。

环境激励因素:与领导关系;与同事和谐;工作顺心;制度与管理。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

1、工资待遇和住房的需求仍然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急需得到的满足,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目前的条件,不论是国拨经费还是自我创收,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所以教师待遇仍然较低。

2、全社会对教师工作的支持,也是教师所需求的,应当引起新建本科院校的管理者的重视,创造一个良好的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从制度、管理等方面加强对教师各项工作的支持。

3、由于新建本科院校主要以培养本科生为主,本校一般无硕士点或硕士点较少,教师进修和提高受经费、制度、机会等条件的影响,机会相对不多,自我实现和提高尤为受到教师的重视。

4、在环境激励因素方面,与领导关系、工作顺心、制度与管理的权值较低,说明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对制度管理以及对领导方法和制度创新的企盼,新建本科院校的管理者应当不断改善对高校的管理措施,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为教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改善新建本科院校对教师的激励机制。

(三)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

对高等院校教师激励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管理系统工程,它需要高校建立符合教师的行为规律,有利于发挥教师积极性的管理体制和一整套政策、法规,并形成机制,还需要高校领导层和管理者构造合理的激励机制并恰当运用激励手段,采取一切激励措施,持续地增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的原则: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对教师员工激励的实施,一般应遵循针对性、时机性、适度性和双向性等原则,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激励同样应重视这些原则。

(四)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的对策

1、满足需要的激励对策

需要是激励的原动力,需要才能激发动机,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通过对教师需要的内容、类型、特点的了解提供相应的刺激或外部诱因来满足其需要,激发其行为动机。

在高校进行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形势下,高校教师都不同程度地期盼获得较高的报酬、和谐的人际关系、自身价值的认可、自我发展等需要的满足,管理者就要将岗位工作目标与有吸引力的报酬政策紧密结合,使高校教师看到完成工作目标后能获得需要满足的希望,而对工作表现出高涨的热情。同时,改善教学、科研条件,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建立各种教学科研奖励机制,培养和满足教师创造和成就需要。这种建立在教师个人需要满足基础上的激励机制是整个激励系统的基础。

2、精神激励的对策

精神激励是十分重要的激励手段,它通过满足高校教师的社交、自尊、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较高的层次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励强度大,维持时间长。

(1)榜样激励的对策

在高校管理中通过培养树立教师行为的先进、模范榜样来调动广大教师行为积极性。同时,各种榜样的确立一要充分考虑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和总体目标的要求,二要注意榜样确立过程的群众性、公平性、民主性和可模仿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榜样的激励作用。

(3)领导行为激励的对策

根据麦格雷戈的理论,“Y理论”是对人性的正确认识,认为人不是被动的,也不是惰性的。高校教师由于职业的特点和高层次的文化修养,在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的需要基本满足,其态度也得到社会的认同后,必然要追求“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绝大多数高校教师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他们都蕴涵着丰富的知识经验的想象力和承担教学科研工作特殊能力与创造力,并且对自己承诺的目标有自励、自律、主动承担责任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的领导得为消除教师在自我实现过程中的障碍做一个采访员或顾问,而不是监工或调解员,创造一种让教师感到工作充满价值且具有挑战性的环境。高校的领导在进行有关决策时,尤其是关系学校发展和教师切身利益等问题,应当吸收教师参与讨论和决策,既可使他们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又可使他们要求尊重、参与、认可的心理需求由此获得满足。高校领导还应重视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们、关心他们,增加感情投资,才能使教师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满足得越好,越持续,激励效果越能得到强化。

(3)校园文化激励的对策

校园文化是在大学校园这一生态环境下,反映大学校园的生活状态的一系列观念、价值和心理特征的总称。它对大学的教师、学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约束力,能增强高校教师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归纳起来,校园文化对教师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思想教育作用;环境渗透作用;活动熏陶作用。因此,创造一种富于时代特点、适应高校发展的校园文化对进一步激发高校教师的积极性会产生激励作用。

(五)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的制度

高等院校激励机制的建立,必须注重高校管理制度的完善,如高校的考核制度、岗位聘任制度、职务晋升制度和奖励制度。只有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才能使新建本科院校教职员工起到矫正、规范、控制和促进作用,教师的激励必须建立制度性的激励机制并使制度公开化,交流信息化。

1、目标激励的制度

通过设置目标对激励人的行为动机具有重要意义,管理者在设置目标时,应使高校的组织目标与教师个人目标融合在一起,把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协调一致起来,使职工充分认识目标的双重意义,激发其工作热情。

2、竞争激励的制度

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是普遍存在的,竞争可创造一种积极上进的环境,使高校员工感到压力,激发人们去拼搏争优,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和能力水平。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激励中引入竞争机制,使高校员工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从而激励其奋发进取,大部分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已经引入岗位聘任制、竞争上岗和绩效岗位工资等竞争机制,对高校员工实行优胜劣汰的用人和奖励制度,随着聘任制的实行,校内聘余人员归人人才交流中心,也会无形中产生一种动力,激励高校员工不断进取创优,从而提高学校整体的效益和水平。

3、公平激励的制度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所获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而报酬也不仅包括经济报酬,还包括荣誉、地位、工作成绩的认可、晋升机会的取得等等。这就要求高校的管理者在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岗位聘任、考核评估和加强师德建设等方面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努力创造公平、心情舒畅的工作与人际环境,通过能力与努力的公平竞争,发挥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才能形成高校和谐的人际氛围,使学校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

4、行为控制的制度

行为控制是激励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没有对管理对象的有效控制,激励便难以始终保持正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而使出现不确定性和盲目性。此外,行为控制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激励的有效性,而决非简单地限制管理对象行为的独立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六)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研究的意义

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实现预定目标的手段,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根本,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必然要对高校组织机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高校的凝聚力,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增强高校的竞争实力,实现竞争优势,否则激励就没有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经过多年不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已经形成了适应21世纪的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新建本科学校能否抓住高等教育改革的难得机遇,如何根据这些基本思路,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深化改革,掌握改革力度,提高改革效果,相当水平上取决于新建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和管理水平的高低,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改革后的各种管理制度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激励效果。

(七)结论

1、新建本科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将人力资源管理科

学应用到高校人事改革中,高校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必须把高校教师作为“稀缺资源”合理利用、有效开发、科学管理。

2、作为人类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延续、传播和创造者,高等学校教师对于人才与科技成果等重要生产力要素的生产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主导作用,教师劳动明显地区别于其他社会劳动,具有劳动目标的育人性、劳动过程的创造、劳动内容的知识性和劳动成果的智能性等特点,高校教师需要的具有能动性和精神性的特征。

第6篇: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成本管理园林工程技术控制

引言

园林工程施工有效管理,是所有园林建设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园林工程建筑企业经济发展的中坚指导因素。园林建设企业对园林施工成本管理控制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园林建设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所以做好园林建设施工成本的有效管理,对促进园林建设企业经济向前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文章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以期给园林建设企业和我国园林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一、从基本的管理层面抓起,提高园林建筑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在每个园林建筑企业的发展中,都十分关注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与控制这一管理环节,这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且直接关乎企业能否立足于市场之中,因为这一管理环节直接与企业经济效益相挂钩。园林建筑企业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优化整合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及科技等方面所需要的成本管理,达到从管理源头中有效遏制园林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中出现经济浪费和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

在园林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先把握好工程资料的管理,在一个工程建筑过程中,没有一个完整的工程资料,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项虚设的建筑工程,为了更好地完善建筑工程的质量标准,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园林建设企业必须先从施工资料入手,建立好一项完整的施工资料,把握好施工方向,控制好施工进度,明确施工目的。

做好工程造价方面的管理,明确工程材料资金,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施工中资料的成本。做好工程材料资金的管理,项目经理部在职责权限内应对整个工程进行中对所有各种材料消耗和费用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在成本控制中应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工人工资做好相应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材料费是指工程施工中所有的材料费用,对其应做好具体的管理和控制。例如材料的采购,要本着价格最低、质量最好、运距最短、储存最合理的管理原则,实现成本的最优化管理和控制。再如对苗木和化肥、农药等材料的采购、运输和储存管理,就必须做好成本的有效控制。苗木的采购必须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好的苗木种植基地进行采购,达到质优价廉。在苗木运输过程中要做好车辆内苗木保护工作和到园后的放置处理工作。化肥和农药等物资的储存要注意防潮防雨,达到尽量降低成本的目标。

二、实行分包工程的有效管理制度,降低成本,综合提高工程效益

实行分包工程,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程工期。合理分包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在工程施工进度中更有利于达到预期目标。

在工程分包中,要注意到分包工程队伍的作业实力,要辩证地选择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合作。在选择合作的分包施工队伍不一定要报价最低低的单位,但是必须选择专业的,具有作业实力的施工队伍。先从其队伍中施工人员素质、历史的施工业绩以及相关施工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然后才确定与其合作。

分包工程招标方面应注意招标对象,最好实行内部招标。在工程分包招标过程中,应实行内部招标,防止一些技术水平低的工程队伍混进来,给整个工程质量和进度造成影响。合理分开分包范围,辩证分包,质量高要求的工程最好不要分包出去,一般只能对以劳务为主的施工项目和工期紧张的工程采取分包形式。

三、努力研究施工合同,辩证进行施工管理,降低成本,维护企业自身利益

仔细地对施工合同进行研究,有效保护园林建筑企业的自身合法利益。施工合同是园林建筑施工工程项目实施的有力依据。在工程建筑方面,任何的施工行为都受到施工合同的制约。所以在园林建设企业的施工之前要认真仔细地研究施工合同,在合同签订之前仔细研究合同中的每项条款,以达到维护企业自身利益的目标。

合同签订以后,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都要仔细研究合同中的每项条款,合同内容语言要清晰明确,文字意思不能有歧义。在合同内容中找到保护企业自身利益的条款要精心仔细研究和把握,这将有利于工程事故出现后或对方反合同条款后通过法律中索赔和反索赔办法保护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

在施工中对各方面进行业务和实际交往中的相互沟通,园林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整个工程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例如与建设方的沟通、与设计方的沟通、与监理方的沟通、与材料市场方的沟通等,达到尽量降低施工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益的目的。

运用现代信息渠道,提高园林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如今,信息技术的提高给园林工程带来了创新发展的机会,努力做好信息方面的工作,更有效地为园林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要做好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有效降低施工成,实现园林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优化管理结构,多角度,全方位地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为企业争创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彭璐,冯建军.园林工程造价控制.基建优化,2005年.

[2]樊俊喜.园林工程建设概预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简介:梅显才(1961―),男,汉族,浙江丽水市人,浙江农业大学。现为浙江万景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总负责人,主要从事施工管理工作。

第7篇: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技术本科;教学改革理念;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高校的“零投档”现象已经非常普遍,随之高校特别是那些层次较低而且办学特色不明显的高校的生源危机可能会越来越突出。为此,有专家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市场竞争已经到来,如果一所高校办学定位不准、办学没有特色、受教育者的内涵回报低,就可能会面临破产关门的结局,特别是像民办高等教育机构、高职高专、独立学院和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都有可能面临“洗牌”甚至是“出局”的竞争压力。因此,在这场高校危机中要想谋得自身长远的有利的发展必须认准市场的核心竞争的基点,即高校理应从规模竞争而转到质量品牌的竞争上。

作为“实施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技术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类型中的新生事物,面临高等教育发展的市场竞争又该何去何从?为了使技术本科院校在这场竞争中得以彰显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品牌,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增加毕业生的内涵回报率。在此,特提出自己对技术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理念的几点思考。

二、对于技术本科教育专才、通才培养的思考

目前在本科教育中人们普遍所面临的一个“钟摆问题”即本科教育培养的是专才还是通才?以及通才和专才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一所院校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就必须处理好这个关系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首要问题。而技术本科教育作为交叉于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的教育类型由于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多重性以及复杂性,对于如何处理好这个“钟摆问题”具有很大的意义。

众所周知,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是两种对立的教育类型,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有一定交叉的,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层次中普通教育往往是包含专业教育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技术本科教育就是高等教育层次中一种专业性非常强的专业教育。通常,人们会持有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即专业教育就是要培养专才的,而普通教育就是要培养通才的。但是,专业教育并不等于培养专才普通教育也并不等于培养通才,专才与通才之争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技术本科教育从其层次来看是属于高等教育的,从其类型来看是属于职业教育的。所以其培养的人才既要达到高等教育的水平要求,又要达到技术教育的能力要求,因此,技术本科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从其层次要求来说理应达到高等教育的通才的要求,而从其类型要求来说理应达到技术教育的专才的要求。同时随着科学技术和岗位要求的不断变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人才素质的要求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可称为人才的已经不再是只拥有一方面的专长或技能而应是和谐发展的人才,即集专才与通才于一身的。所以,在技术本科院校不应存在专才与通才之争的“钟摆问题”,而应该要关注的是怎样培养学生使学生既是专才又是通才。

三、对于技术本科教育质量观的思考

一所院校的品牌特色是其面临市场竞争的最有力的发展法宝,一所具有品牌特色优势的院校必然会具有高质量的毕业生,因为一所高等院校的品牌主要是通过其毕业生的发展前景来体现的。一所大学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一个最前提的问题就是其所倡导的质量观,即在人才的培养质量上所持有的价值取向。质量观之所以对一所院校的发展来说如此的重要就是因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并且提高教学质量是大学永恒的主题。

面临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来临,为了避免自身在新的竞争环境下遭遇“洗牌”甚至“出局”的尴尬境地,技术本科院校应该树立自己有特色的质量观。对于技术本科院校而言,最首要的就是贯彻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即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和谐发展具有类主题形态特征的人,因此基于这样的理念,技术本科院校要开展人本教育,以人本、生本发展为核心和前提。其次,在人本教育的基础上技术本科院校应根据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实践符合技术本科教育特色的质量观。这种有特色的质量观即在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的人的基础上,还应把学生培养成为拥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术人才。仅有一定的质量观还不足以提升技术本科院校的竞争力,而是应该把这种观念付诸于实际的人才培养行动中,构建技术本科院校的质量工程。同时,技术本科院校应以教育部“质量工程”为引领,以本校“质量工程”为载体,以各“子工程”为目标和内容,倾学校之力提升本科教育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等院校。【1】

四、研究性教学在技术本科院校的应用

与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和同类型的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比,技术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由于是基于两种交叉的教育类型,所以其培养目标和规格也体现了双重性的特征。这种特殊的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一种适合其的教学方法。同时,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所引起的技术周期和工作任务的变化,个体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将会显得愈加重要。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者对于高校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已形成一定共识,多数研究者认为研究性教学有利于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能够促使学生“学会学习”。【2】技术本科教育由于是一种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育类型,为了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趋于和谐与平衡,探索研究性教学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8篇: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升本;问题及思考

普通专升本教育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应届的专科生经过选拔考试后,能够进入普通的本科院校继续进修,以此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专升本”是我国现阶段特有的一种教育形式,贴合了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了人们对于高学历的需求。

一、高职院校实行“专升本”教育的必要性

1 促使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发展普通高校“专升本”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调节高等教育结构的需求。具有一定资格的高职院校的学生经过入学考试后,即可进入普通高校本科学习,由此便建立起了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促进了高职教育体系的发展。

2 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经济技术密集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此时,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开始出现变化,原本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已经不能够满足技术密集型单位的需求,复合型人才才能够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1]。我国实施“专升本”教育,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并以此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3 缓解高职院校人才的就业压力

目前社会中的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通常较为重视毕业生的知名度,忽视了技术型人才,导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遭受了巨大的求职压力。此外,主要行业以及部门的职业准入制度还未形成,企业通常会按照员工的学历来制定薪酬,限制了高职院校人才的发展。“专升本”为优秀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提供了进修的机会,能够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提升竞争力。

二、“专升本”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

1 专升本的机会较小

专升本在招生的过程中,参加招生的高等院校与招生的人数通常较少,考取的机会小。且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基础较弱,增加了专升本难度。

2 专业设置不科学

高职院校的前身为一般的专科院校,学校在原来的基础上通常拥有较强专业性,但一些高职院校为了争取生源,取得更好的发展,放弃了自身的专业性,参照本科院校,随意设置专业,导致高职院校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 2]。

三、改善“专升本”制度的对策

1 改善招生制度

我国现行的高职院校“专升本”招生制度,仍旧是高考性质的“应试”制度,招生的对象为高职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其只有一次参加考试的机会。一旦应届生考试失利,便不能进入本科院校进行深造。从此种情况来看,我国应当对“专升本”制度进行改革。高职院校可与本科院校联合建立学分互通制度,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专科阶段可按照自己的兴趣以及学习情况来选择适合的专业,此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专升本”考试后,仍可继续选择同专业深造,以此实现专业的衔接。

2 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人员应当深入人才市场,充分地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及时地反馈给学生有效的就业信息。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学生的实际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当地的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参与到真实的生产操作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竞争力,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此减少“专升本”的人数,缓解“专升本”的压力。

“专升本”教育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改善了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学历层次缺失的现状,为社会培养了更多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此外,还提升了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

论文摘要: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是有一支素质良好、事业心强、积极性高的师资队伍。本文拟就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激励需求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激励对策,解决在新建本科院校中普遍存在的师资短缺和教师大量流失的问题。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通过扩招、重组、合并和重新定位等方式,出现了多种层次、多种规格的高等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就是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一类,新建本科院校是指由过去的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的院校,这类本科院校是我国本科教育的新生力量,其发展受到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

本文就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激励需求因素进行了调查,进行实证分析。

二、调查和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与取样方法

本文调查研究范围在安徽省新建本科院校中的铜陵学院、黄山学院和皖西学院三个新建本科院校内进行。研究对象为新建本科院校中具有不同学历、职称、年龄等的教师。

取样时,我们采取整群抽样的办法,即抽取某院校的一个系级单位为样本,因为高校教师群体组织中,职称、学历、年龄等方面的结构.在一个系中体现最充分.采用整群抽样的办法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数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找出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能产生激励的主要因素,再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教师激励因素的层次体系和判断矩阵,最后通过对各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和一致性检验,得到满意的激励因素排序结果。

(三)调研的实施程序

第一步通过制定开放式问卷,对三所新建本科院校不同类型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教师目前最重要的激励需求因素,然后将所收集到的各种激励因素进行归类合并.确定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因素的主要类型。

第二步按照从上一步中获得的教师激励因素的主要类型,再制成封闭式问卷,发放到三个新建本科院校中进行调查。

第三步对回收的封闭式问卷,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激励因素进行计算、分析和排序,由此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因素调查分析

(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因素开放式问卷调查分析制定开放式调查问卷的目的就是弄清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的主要决定因素,我们对三所新建本科院校共120名不同类型的教师发放问卷进行了调查.收集教师目前最重要的激励因素,共回收有效问卷102份。此次调查共收集到有30种激励因素,我们对30种激励因素作了归类合并,分为四大类,即:物质激励因素、社会激励因素、精神激励因素、环境激励因素。

(二)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因素封闭式问卷调查及分析

1、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因素体系及模型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因素封闭式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对各激励因素的需求强度,而不是某一激励冈素具体需求量有多大,为此,引入激励需求强度的概念激励需求强度是指教师对某一激励闪素需求的相对强烈程度,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对激励因素需求期望值的程度。从激励需求强度的角度,本文将影响因素分为三个层次.四个指标,l5个分指标的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2、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冈素封闭式问卷调查及其结果的层次分析

我们按照上面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制定了封闭式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量表,即B层的基本激励因素量表和C层的激励因素量表,要求凋查对象对每个层次的激励因素各自

按总分为100进行打分。发出封闭式问卷180份以后,回收有效问卷111份,样本中有教授10人,副教授39人,讲师38人,助教24人,他们的年龄从20多岁到60岁,其中30岁以下31人,30到40岁45人,40岁到50岁20人,50岁以上15人。

在回收了封闭式问卷以后,我们对各因素求了平均值(如表1)

根据以上统计数据构造判断矩阵(如表2),通过求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处理,并通过一致性检验,最终确定B层4个激励因素相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闪素”A而言的相对重要性顺序:物质激励冈素B(0.5l7)、精神激励因素B(0.274)、环境激励冈素B (0.158)、社会激励闪素B2(0.05)。新建本

科院校教师认为影响其激励需求强度最重要冈素的是物质激励冈素Bf0.5l7),表明教师对物质激励期望最大,最想得到这方面的激励。

同样根据调查对象对B层指标下各次级指标相对B层指标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构造C层各素相对B层各对应因素的重要性判断矩阵.得到C层各因素相对B层及目标层A的重要性权重(如表3)。

从表3可见,相对于8层各素,物质激励因素中工资待遇(C。)最为重要,其次是住房条件(C);精神激励因素中职称职务晋升(C,)最熏要,其次为得到赏识(C);环境激励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学校发展前途(C),第二位是制度与管理(c);会激励冈素中居苗’位的是社会支持(C,其次是令人羡慕(Cz)。

通过面的层次分析法.我们可以看到,B层指标相对于A层的权重值最大的为0.5l7,与之相对应的是物质激励因素,这个权值远远大于其它三个激励冈素的权值,所以,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把改善物质条件作为对其至关重要的激励因素。再从C层指标来看,居前五位的闵素是:工资待遇、职称职务晋升、住房条件、学校发展前途和得到赏识。这当中有两个属物质激励因素,两个是精神激励素,一个为环境激励因素。

通过层次分析法的科学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均值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即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需求以物质需要为主,其次是精神需求,然后是环境因素。最后是社会因素。

四、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对策

考虑到新建本科院校的特点,并根据以上调查和分析的结论,我们重点探讨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方面的四个问题。

(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薪酬激励对策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薪酬激励机制应考虑如下三个问题:

1、确定教师业绩评价指标。毫无疑问,教师的业绩评价指标应该与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标准相一致。科研业绩指标指学校科研工作的实力和水平,包括科研进校经费及项目性质、论文数量及刊物级别和科研获奖数量及等级等,这些指标易于量化;教学业绩指标用易于量化的授课对象人数、课时等客观指标以及由教学管理部门、教师代表和学生几方面的主观评价指标组成。业绩评价指标要量化,并能客观、公正反映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以及投人的时间和精力。

2、激励强度的选择。新建本科院校薪酬机制的激励强度应与人才市场价格保持相对一致,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过分强调校内报酬的公平性,按照相同的激励强度设计校内薪酬机制,这种看似公平的薪酬机制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是不公平的。这种薪酬机制必将造成某些专业人才严重流失。

3、等报酬问题。由于教学和科研对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同等重要作用,不同于以前的专科学校以教学为主。一个合理的薪酬机制应该诱导教师将精力和时间分配到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让教师预期在教学方面投人所获得的报酬与在科研方面同等投人所获得的期望收益相差无几,否则,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应会向激励强度大的方面倾斜,造成“一边强,一边弱”,长期下去将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二)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精神激励对策

1、营造良好的个人成长和专业成就条件

玛汉·坦姆仆说:“专业的和个人的成就被视为激发器”。所以高校教师对职称和职务的晋升的追求欲望很强烈。个人成长与业务成就是激励高校教师的两个重要因素,学校在寻求发展的同时,应该努力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优越的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在充分认识和了解教师需求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构筑舞台让教师去发挥发展他们的才能。

2、制定明确的奋斗目标,构造个人成长的阶梯环境

新建本科院校人事制度改革中应根据知识型员工个人成长的追求特征,建立多级的晋升制度,采用定期的阶梯评选、考评机制,如人才机制、人才评价机制、竞争上岗机制等,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勇于争先的良好竞争氛围。这无疑是激励广大教师的一条措施。在新建本科院校中,我们可以通过树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方式推出一些具有感召力、影响力的榜样,并施以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加强舆论宣传,让他们成为广大教师心中向往的目标。

3、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机会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由于原有的低层次,更需要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管理者应该把使用和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支持教师不断进取,不断学习。学校应创造条件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自学进修、脱产轮训以及进修等。

4、建立和谐向上的团队文化

新建本科院校由几个学校合并而来,其学校文化的建立和融合尤为重要。在操作中可以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使教师们明确学校的远期、近期发展目标;积极听取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增强学校凝聚力的同时创造一种全校教职员工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

(三)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环境激励对策

1、让教师对学校发展充满信心

学校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中,首先要制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科研水平等目标规划,向广大教师展示具有感召力的学校发展前景;其次还要保证教师尤其是教学科研骨干、资深教授,参加学校改革目标的民主讨论和决策,为学校的发展定位。这样可使他们产生或强化和学校休戚相关的感情,从而激发其献身精神,为目标的实现而奋斗。

2、创造教师民主参与的制度环境

首先,要建立与教师协商的机制。其一,协商的内容。学校的发展、规划与教师切身利益有关的各项重大事务,都必须与教师协商,吸引教师参加政策和制度的设计。其二,协商的渠道。注意发挥教代会等固有组织渠道的作用,同时,拓展新的渠道。积极支持教师建立提高学术水平及职业素养的社团。其三,坚持校务公开,校务公开应体现系统性和重点性的原则。教师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是校务公并的重点,以公开促进公正和监督。理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高校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的前提是民主管理,尤其要发挥学术权力在高校管理与决策中的参谋与制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