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产业范文

智慧产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产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产业

第1篇:智慧产业范文

凸显四大意义

笔者在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了解到,智慧家庭是物联网的一种实际应用方式,主要承载家电控制、影视娱乐、信息文化服务等内容,能够显著提高生活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据番禺区区长楼旭逵介绍,该基地于2009年1月由工信部、广东省、广州市和中山大学合作建立。基地以广东省提出的智慧家庭“岭南模式”为基础,即以有线电视为主通道,以电视机为家庭中心,以互动服务为导向,通过智能电视和智能网关等核心设备,实现各类电子产品在家庭融合。目前已形成了“四网(电信网、电视网、互联网、电力网)整合、建设综合业务家庭网,多屏互动、发展信息文化云服务”的发展路线。

目前,该基地已有入园企业238家,产值近60亿元,汇聚专利超过1900项,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在技术研发、应用示范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基地的发展先后得到国家广电总局、科技部、住建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支持,并被广东省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该基地的快速发展显示了智慧家庭产业的广阔前景和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带动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转型,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国家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教授罗笑南认为,智慧家庭与千家万户的生活息息相关,产业链涉及了内容创意、软硬件、电信、互联网、广播电视服务等信息产业的许多方面,具有高融合性、高附加值的特点,增长速度很快,带动效果显著。预计到2020年我国智慧家庭产业规模可达5万亿元左右,能有效承接产业升级的需要。

二是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在国际竞争中抢得先机。罗笑南表示,我国智慧家庭技术研究与欧美同步,在关键环节都可以掌握自主技术,可避免重复在电子信息很多领域受制于人的情况,既能节约向国外支付的专利费,又保障了国家信息安全。

三是有利于通过家庭内的“四网整合”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玉认为,通过家庭网关对外连接电信网、电视网和互联网,对内连接一个基于电力线的家庭网络,在家庭环境中实现“四网整合”,可形成支持通用物联网的应用平台。这种“四网整合”已在广州的番禺、增城以及云浮市等地的数十万户家庭推广应用,效果良好。工信部电子信息司视听产品处处长梁峰认为,以智慧家庭为切入点,可以有效突破体制机制僵局,容易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共同支持,为“三网融合”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四是有利于提高社会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信息惠民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梁峰说,智慧家庭能够实现教育、安全、医保、娱乐、节能、环保等多种功能,可有效服务于民生、社会管理创新和维稳等工作。楼旭逵说,“岭南模式”智慧家庭借助广电播控平台可管可控的优点,以实名制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互动,将医疗服务、政务信息、社会关爱等送入百姓家,用电视机遥控器就可实现双向互动。

受到“瓶颈”制约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智慧家庭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仍面临产业规模较小、推广较慢等问题,与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而相关技术标准不统一是制约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

首先,多个智慧家庭标准工作组分属不同的部门主管,亟待加强统筹。罗笑南介绍说,目前国家广电总局、工信部、住建部、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等部门均有相应的数字电视标准工作组,但缺乏有力统筹,尚未形成合力。

其次,已经制定出来的多个标准之间缺乏系统的统筹归类,兼容性不足。罗笑南表示,目前已有的智慧家庭标准有“闪联”“E家佳”“广联”等。尽管各个标准均有可取之处,有的还上升为国际标准,但由于相互之间缺乏兼容性,市场接受度还不够,推广范围有限。

广州广联智慧家庭研究院副院长王召福表示,若不同品牌的家电产品采用不同的标准,智慧家庭就难以实现;而一项标准得不到普遍遵循,就不具备产业推广的价值,智慧家庭产业也难以发展壮大。

推动标准统一

目前,欧美及日本、韩国、印度等都在大力推进智慧家庭发展,在产品、标准及专利方面展开激烈竞争,比如影响力较大的DLNA标准已吸引了近1000家各国企业成为会员。我国如果不加快行动,一旦被国外标准获得主导地位就易陷入被动。

孙玉、罗笑南等专家建议,应尽快成立全国智慧家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统筹开展智慧家庭标准的统一化工作。他们表示,可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工信部、广电总局、住建部、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统筹协调,研究制定统一的智慧家庭服务标准、控制标准、网络标准,并上升为强制标准。

第2篇:智慧产业范文

关键词:智慧养老;模式探索;成本控制

一、引言

随着日益增加的老年人口数量,养老产业正逐步兴起。但是,由于养老产业在我国起步晚,对养老服务需求发展迅速,我国养老产业出现供需不匹配状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养老产业应在创新基础上,探索智慧养老平台与创新型养老模式。同时,注意控制运行成本,使养老产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养老模式分析及智慧平台运用

(一)居家社区养老模式。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是指在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基础上,由社区为其提供公共的、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老人能够在家中由家属子女常伴照料,符合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享受舒适且熟悉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有了社区提供的一系列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服务,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该模式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例如费用低廉、满意度高、能满足情感需求等,能有效弥补传统居家养老模式的养老供给的不足。同时,由于政府与社区提供的有效保障与监管,该模式下服务的质量水平通常具有较高的保障。但是,资金不足、专业人士缺乏等常见问题在该模式下仍然十分突出。在居家社区养老模式中,智慧养老平台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信息的集成,老人们能够通过平台预约服务、购买生活用品、查看通知等,为其养老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智慧养老平台利用其全方位一体化功能集成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养老服务与养老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预约家政服务、医生体检、老人活动轨迹记录等。

(二)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在医养结合的模式下,老人们集中居住于统一化的社区之中,以便养老机构集中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医护照料、文化娱乐活动等一系列的服务。同时,该模式下养老社区往往能够直通医院,使老人在身体出现状况时及时获得专业化的治疗。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使养老服务更加高质量。但是,由于该种模式下的养老服务往往价格不菲,且与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不一致,接受水平不高。使得该种模式下的养老机构的发展速度受到局限。智慧化的养老平台在医养结合模式下拥有更加广泛的应用。不仅老人们能够通过此平台获取服务,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也能借此达成信息的共享,家人通过此平台获取老人信息,监督服务质量。具体而言,养老机构可以通过运用智慧养老云平台集成老人们的信息,记录并管理相应的领药取药、床位巡视、医嘱执行、接待退房等方面信息。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动态数据分析来获取养老院的运营状况,为资源配置、成本分析提供了基础。

(三)公私合营模式。在该种模式下,政府与社会机构共同提供养老服务,满足需求。传统的社区养老院往往存在服务质量低下,老人生活水平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因此,通过引进社会专业机构,能够为政府的公有养老院提供更高水准的服务,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各取所长,政府提供已有的养老资源、土地、设施等,以减少社会机构的资金压力。而社会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则能使养老院更具吸引力,使老人们,特别是独居、失能或高龄老人能就近获得优质的服务。但是,利益的冲突以及缺失的监督监管是该种模式下存在的隐患。智慧养老平台能够为该种养老模式减少一定的风险。通过该平台,信息会更加公开化、透明化,使接受服务的老人对养老服务进行监督监管。

三、成本类型及影响因素

第3篇:智慧产业范文

关键词:老龄化 互联网+ 智慧健康养老 产业运营模式

一、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必要性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 表明,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5)》指出老年群体的服务需求呈现新的特点:精神文化服务需求逐渐提升;对健康康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凸显;对服务便捷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养老无法满足新的需求,不足之处逐渐显现。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新型的互联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智慧养老成为大势所趋。

二、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运营模式探究――“互联网+物联网+养老产业”

我国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家庭养老重新定位,将“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修改为“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本文旨在通过对以政府为主导,以互联网为凭借,以社区为依托,以保险和医疗体系为辅助的智慧健康养老模式的探索,实现老人“安养―乐活―善终”的生活目标。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内主体包括: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政府机构、企业(养老服务企业、智能终端制造企业与第三方投资企业)和社区养老服务站,图1为我们对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结构的设想。

本文提出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运营模式如下:

(一)政府机构+第三方企业+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

第三方企业借助政府提供的政策与场地支持,投入资金为社区养老服务站提供基础设施、工作人员及运营经费。我们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支持国家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同时,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在我国拥有广泛的受众市场,投资企业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口碑,而且随着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自身资本也会得到良性循环。

(二)老人/子女+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养老服务企业+社区养老服务站

养老服务企业通过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的业务受理子系统与平台进行信息对接,根据需求为老人提供相应上门服务。目前养老服务企业主要提供专业医疗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和普通的家政服务。养老服务企业在招聘工作人员时,要严格审核其职业资格,并进行系统的培训,保证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社区养老服务站通过对老人和子女的回访,监督服务质量,形成良好的竞争淘汰机制。

(三)老人+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医疗机构+保险公司(针对健康险险种)

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通过对老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建立并管理老人的健康档案。首先,平台与当地医疗机构建立健康档案共享机制,当老人就诊时,医护人员可根据其健康档案对老人的病情有一定了解,及时开展急救措施。医疗机构提供的电子病历也应在平台上共享,确保档案的实时更新。其次,平台应与保险公司建立有限度的信息共享机制,保险公司可利用大数据对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科学评估,设计出适合的保险产品,降低出险率。再次,医疗机构与保险公司也需建立有限的信息共享机制,医疗机构向保险公司提供参险老人的电子病历,保险公司报销医疗费用。平台、医疗机构、保险公司三者之间建立的信息共享机制,不仅让老人/子女不必东奔西走,还简化偿保手续,保证偿保的及时性。

(四)老人/子女+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智能终端制造商

基于老人/子女提出的服务需求,平台向智能终端制造企业提出功能需求,企业据此设计出智能终端产品提供给老人,让老人享受智能化和多元化的服务。例如作为老人普遍需要的一键呼救功能,老人/子女可向平台提出服务诉求,平台管理人员进行公开招标,中标企业制造一键呼叫终端满足老人的需求。随着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出,老人由养老产业中服务的被动接收方变为主动提出方。

三、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产业结构内主体缺乏参与积极性

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在发展初期,盈利模式尚不完善。因此,产业结构内主体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影响产业链扩张与持续发展。

(二)老龄智能家居配套设施不完善

老龄智能家居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往往“不好装”、“装了不会用”、“用也用不久”。智能家居的智能硬件、智能软件、智能服务没有与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衔接配套,成为常态化的一部分。

(三)信息共享机制带来的信息安全隐患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中的信息共享机制带来潜在的信息安全隐患。其一,养老服务企业、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可能将老人信息用于商业用途;其二,信息共享机制的不完善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威胁老人信息安全。

(四)跨界融合人才匮乏

产业内传统主体如提供养老服务的企业、医疗机构、保险公司等缺少既具备良好的行业内专业技能又通晓互联网思维的跨界融合人才,人才的匮乏势必会阻碍产业的创新发展。

四、关于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运用PPP模式,将社会资本引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

2015年9月,财政部公布第二批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206个,其中养老项目10个。PPP的发展,缓解财政资金压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社会资本也可以通过参与示范项目扩大知名度、把握先机、抢占市场。

(二)完善老龄智能家居的配套设施

政府加强老龄智能家居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智能家居的普及,并配备专业人员指导老人使用,使其成为老人的“健康管家”,并且对智能家居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追踪,根据反馈意见提高服务水平。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政府加强信息安全立法工作,建立行业网络安全态势季度研判、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安全风险监测通报等机制,形成安全监管合力,保证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的高效、安全运作,强有力地保障老人的隐私安全。

(四)大力培养跨界融合人才

社区养老服务站和养老服务企业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资质审核与相关培训,使其具备互联网知识与医疗护理技能,在为老人提供服务时,及时发现老人的潜在健康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智慧健康老产业不仅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一把钥匙,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为”开辟崭新的路径,探究其完善的运营模式是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守营.智能养老成趋势 制度、标准缺失待破题[N].中国经济导报,2015―11―28

[2]潘峰,宋峰.互联网+社区养老:智能养老新思维[J].学习与实践,2015(9)

[3]阮晓东.智能居家养老,走出概念适应社会[J].新经济导刊,2014 (12)

[4]王刚.民政部《关于开展国家智能养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通知》[J]. 物联网技术,2014(7)

[5]丁建定.居家养老服务:认识误区、理性原则及完善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

第4篇:智慧产业范文

关键词:地理信息产业;位置;地图;电子政务;智慧政务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Smart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Powered by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dustry

Abstrac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a new driving force for promoteing e-government. In this paper, by thinking of this might-be impact of this force for Smart government, it is analyzed and pointed out the important position and great value of GI industry in smart government, Discussed several focal points of optimizing and upgrading traditional E-government technologies with GIS technologies, and dissected the constraints of GI technologies in the e-government field-related applications.

Key wor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dustry; Location;Map;E-Government; Smart Government

1 引 言

互联网时代,地图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地理信息相关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有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的生活服务类应用中,有67%的应用与导航地图有关,因此,地图以其刚需性和强扩展性成为了几大商业巨头移动互联时代布局的战略级产品。到2014年年初,商业巨头阿里巴巴、百度以各自的方式完成了在位置服务领域的布局。

深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由地图引领商业产业领域的变革绝不是偶然:地理信息拥有其他任何信息都不具备的强大兼容性。人类活动天然和位置密不可分,这就导致人类活动产生的所有信息几乎都可以通过地图进行直观的展示,地理位置天然应该成为商业产业链锁的重要一环。这一点早在家乐福、沃尔玛等零售业巨头运用SDSS(空间决策支持)、SI(空间交互模型)等先进的空间地理理论方法进行选址工作时就初见端倪。事实上,地理信息大展身手的领域不限于商业,地图对于电子政务领域的影响更为深刻。

2 地理信息对电子政务的影响

调研目前各地政府门户网站,发现大部分城市政务网站上都链接有电子地图,大多数地图为当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即“天地图 **”,如上海、深圳、杭州、天津、济南等,也有城市链接到百度地图(长沙)、都市圈(广州)、E都市(成都)等地图服务商的产品,可以说,地理信息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基础已经相当扎实,下一步应当关注基于地图的政务信息的共享与利用。

最近一两年,大数据浪潮袭来,部分城市开始重视数据,并重视数据开放问题,地图作为政务信息的理想载体,在数据开放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就现实状况来看,目前北京和上海已推出了数据开放的门户网站,并开放了部分数据,其中都包括地理信息(电子地图)模块。该模块以城市基础数据为底图,综合了医疗、金融、生活服务及政务服务专题信息,使数据的展示更加直观形象。

除了数据开放,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中,地理信息也大有可为。最近几年来,各城市各部门纷纷就智慧政务展开了探索,智慧水务、智慧电力、智慧应急……这些智慧政务系统所涉及的管理与服务,与位置、与地图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据资料显示,80%的政务信息与地理位置相关。未来的电子政务中,位置将不再是简单而抽象的文字描述,而是直观的以可视地图的方式出现,位置不是简单的浏览展示,还要依靠强大的地理分析功能参与到管理与决策,不断提升部门的行政效能和政务服务水平。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印发的《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也提出:不断创新互联网地图服务,丰富产品种类,充实信息内容,增加服务功能,优化表现形式。积极探索将地理信息服务与社会管理、城市管理等工作相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推出更多种类的服务。

3 地理信息产业在电子政务领域面临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3.1 电子政务领域地理信息数据量不大、更新频率不够高

从调研情况看,不管是各地天地图还是北京上海的数据开放,其部门政务地理信息数据量都不大、数据更新频率不够高。天地图平台上对部门专题信息整合共享度较高的有重庆(共享了农业、交通、公园绿地相关信息、停车场信息等)和深圳(共享了交通、文化、医疗卫生等信息),其他城市的天地图在部门专题信息整合共享方面都还大有提升空间。北京、上海数据开放网站中所开放共享的地理信息数据集看似不少,主题涉及生活、教育、、社会保障、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但实际上这只是政务地理信息的冰山一角,还有大量的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政务数据尚未公开。

3.2 互联网上地理信息数据开放领域存在运营资质门槛和数据审核关卡,却没有配套、完善的管理审核机制

按照相关管理要求,提供互联网地图服务需要资质。为了互联网数据开放门户网站上的地理信息模块,北京相关部门申请了甲级互联网地图服务测绘资质,上海相关部门则委托具备甲级资质的单位运营该模块。实际上光有资质还是不够,按照相关规定,互联网地图数据每次更新都需要审核备案,这一点让地图数据的现势性与安全性的矛盾日益凸显,随着地理信息重要性及便利性的普及,这种矛盾也将升级。

3.3 存在部门重复建设现象

实际工作中,已有不少政府部门开始重视“位置”优势,试图探索将地理信息服务与社会管理、城市管理等工作相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推出更多种类的服务。但由于地理信息共享渠道不畅、机制不健全、力度不够,部门之间存在地理信息标准不一、重复开发建设等情况。[1]靠各部门去自己摸索,每个部门花大量人力物力搞一套的方式肯定不是行业主管部门所乐见的,为了避免更多重复建设行为的出现,当下亟需在统一的平台上将地理编码、非空间数据转换空间数据、数据、数据共享这些地图服务的必须步骤封装起来,让部门工作人员可以轻松实现业务地理信息系统的个性化定制,用无技术门槛吸引部门使用,用设计的便利性向部门展示平台之利、破解部门利益保护惯性,并为下一步实现更高水平的信息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4、地理信息产业助力智慧政务的着力点

4.1 政务GIS共享平台的部分功能应当一键化、低耦合,让共享更轻松。

优秀的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应该充分考虑最终用户的体验,既能提供高质量、高效快捷的基础支撑服务,又要大幅度降低用户操作的复杂度,将用户从一切与业务无关的操作中解放出来,实现功能完备性与操作简洁性的完美平衡。因此,未来的政务GIS平台应该设计周密、功能便捷,平台的基础层部署在云端,客户端只需插件,甚至免安装,部分基础功能应当一键化、低耦合,客户需要哪部分功能,就可以迅速将哪个模块一键嵌入到部门业务系统或基础办公软件里。这样,各部门的非技术人员就随时可以轻松将政务信息通过地理编码转化为地理信息并展示在地图中,并能实现一键共享。这种方式能无缝衔接部门的业务与地理信息应用的优势,并能实现数据源端与云端的无缝连接。当然,共享之前,在云上要区别开来,日常政务放在政务私有云中,政务放在安全级别更高的私有云上,至于经过审查可以对外开放的数据则可以放在公共云上。公共云中的东西,所有能上互联网的人都可以看可以用,政务私有云上的东西,只有该云中的人可以看到并通过申请使用。

4.2 用位置去触发业务协同。

电子政务的另一大难题是业务协同难,国务院积极推进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简政放权工作,屡次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但是目前来看,抱怨依然不少。从位置出发,也许能给我们带来新思路,比如,某施工单位要对某路口开挖施工,首先它需要向主管部门提出掘路申请,在这个过程中会将拟施工位置上传,大数据抓取工具根据各部门的“业务关键词”给部门管理系统推送相关信息,这样市政、环保、城管等相关部门甄别后可以推送自己的业务提醒给施工单位,告知其除了掘路申请外,还需向自己部门提出何种申请。这种思路还可以与网格化管理结合起来,网格化管理的趋势就是业务协同,系统合并,高度共享,这与位置触发是殊途同归的,这种位置触发机制不仅能优化市民体验,还能帮部门做到有的放矢,提高部门的管理服务效率。

4.3 地理信息平台有能力、有优势管理好、利用好物联网感知传输的实时数据。

智慧政府是否智慧不止取决于业务系统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共享能力,还取决于数据的现势性,能否将实时数据实时传送到管理平台上并将数据有序管理、充分利用决定了能否将形势了解清楚,也就决定了决策的方向。根据Daratech公司的统计,地理空间数据的增长已经超过了软件和服务的增长,数据成为产业增长的主要贡献者。[2]物联网技术背景下的传感器数据、视频监控流媒体数据等,尚属新型待收纳和待管理的数据,这些海量新资源将有力拓宽管理平台的“智力”。[3]相对传统的纯事务型数据服务商,地理信息厂商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长期以来,地理信息软件处理激光雷达技术、多光谱和高光谱传感器、农场的实时传感器等技术获取的数据的经验有力证明:地理信息平台有能力、有优势管理好、使用好物联网技术背景下的海量新数据、新资源。

参考文献:

[1]熊伟. 关于测绘地理信息助力“智慧中国”建设的思考[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03:139-141

第5篇:智慧产业范文

2012年,邱军带着研发团队从北京转战贵州,组建公司,成为贵安新区第一家签约企业,主力开发、建设及运营占地1000亩集“产、学、研、游、商、居”六位一体的全产业链复合型现代产业园区――泰豪贵安国际数字文化产业园。

大数据引领新思维

:你从2004年开始就在北京从事与大数据相关的“智慧城市”和“智慧建筑”等方面的工作,2012年转战贵州贵安组建公司发展大数据产业,贵州最吸引你的因素是什么?

邱军:2012年,我们集团主要负责人一起来到贵安新区考察,一踏上这片土地就被深深地吸引了。首先我们看到了贵安新区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国家把大数据产业的创新区、实验区、聚集区、示范区这么重要的战略布局放在贵州贵阳、贵安,这说明贵州有发展大数据的资本。美国高通、IBM、腾讯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先后入驻贵州,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次是贵州省领导对贵安新区高标准高要求高起点的产业规划及城市规划。近几年,贵州在全国省份GDP增速排名中都名列前几名,增速均超过10%。由此可见,贵州正以后发赶超的大步伐,扮演着西部大开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贵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在西部省份中作为示范区、引领者的姿态正在形成。

还有就是贵安得天独厚的气候及地理条件,以及泰豪集团对西部产业布局的需要。事实证明了我们当初选择的前瞻性。

:大数据影响着企业的商业模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对此你怎么看?

邱军:商业模式的迭代,不仅仅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深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尤其是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工作效率,效率就是生产力。举个例子,马云改变了消费者与商家的效率,马化腾改变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效率。改变别人生活效率的人是创新引领者,率先使用改变效率工具的是变革者,剩下的就是追随者、旁观者,大数据是效率革命的必然,与工业革命时期机器提升人类效率一样重要。

就拿我们正在打造的泰豪E时代大数据产业综合体来说,通过打通线上与线下全渠道,利用终端设备,一键寻找停车位、预约出行车辆、预订公共会议室、商家在线互动、在线推送个人健康报告、在线专业课程等服务都将在园区一一实现。改变现状,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们渴望智能带来更多的便利,但同时也恐惧智能背后的诸多隐患,你如何看待大数据对个人隐私的挑战?

邱军:大数据的原文翻译应为海量数据,不是针对你、我、他的数据分析。在政府的指导及市场的正规化条件下,这个数据隐私问题是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又不需太在意的问题。大数据能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数据足够大,当政府为数据进行清洗与脱敏(你的名字、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等重要信息是不允许公示的)后,你的数据相对就会安全很多。在这方面贵州目前做的是最好的,全国首部大数据地方法规就出自贵州,相信未来贵州在这方面会做的更好,消除人们对个人隐私的担忧。

“智慧城市”创造共享经济圈

:去年,泰豪集团与腾讯签订了“智慧城市”共建合作项目,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眼中的“智慧城市”。

邱军:我们是与腾讯合作的首家产业综合体类合作伙伴,腾讯选择与我们合作就是因为我们在“智慧城市”领域深耕多年的丰富经验。泰豪集团是“智慧城市”国家标准的参与制定者之一,是中国“智慧城市”论坛理事单位。腾讯的优势是线上,泰豪的优势是线下,强强联合,共同打造真正的“智慧园区”。

很多人把“互联网+”理解为概念,我们更倾向于理解它是一种现代的思想体系,思维影响行为,行为影响生活与工作方式。打造“智慧城市”我认为关键在“智慧”二字,园区是落脚点。互联网是消费者、商家、企业、生活的必需品,就像空气、水一样,我们无时无刻都需要它,它已经在改变、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

“智慧城市”是什么?是家里有个智能门禁?有个电动窗帘?手机能遥控热水器?在我看来都不是。我认为“智慧城市”是连接一切,记录一切(这不仅仅是指物联网),让城市智慧起来。打造“智慧城市”运营平台,打通城市各个园区/社区里人与人,人与商家,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并利用丰富的园区动态数据,提高城市所有人、企业、商家的生活、工作效率,降低他们的成本,这才是真正的城市智慧。“智慧城市”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

:全国首个“互联网+智慧园区”落户贵州贵安新区,你怎么看?

邱军:我们与腾讯携手打造的“智慧园区”项目将利用贵安新区“城市服务”入口功能,设立微信终端“我的园区”入口,实现园区公共资源整合利用、商业线上交易、智能出行系统、高端圈层社交、智能办公系统等功能,一方面减少企业成本,为企业扩充盈利空间,另一方面也突破了企业之间的互联时空障碍。

“互联网+智慧园区”可以更加精准服务于大众、政府、企业、社会商家等各方诉求,不断提升市场效率,解决人力资源综合利用问题。对于贵安而言,“智慧园区”的产业发展将会直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换代,促进更多创新型企业选择贵安、落户贵安。不断加快“智慧园区”在制造业、服务业和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应用,能有力推进贵安新区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大数据成社会发展新引擎

:企业入驻泰豪贵安国际数字文化产业园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泰豪集团如何满足企业的需求?

邱军:目前我们的产业园已有腾讯、IBM、华大基因、清华同方、美国罗素碧兹等30多家知名企业入驻,20多家创客沙龙、IT实验室签约众创空间。只要你的企业是用计算机赚钱,计算机是你赚钱的基本工具就可以申请入驻泰豪E时代。

我们对这些企业和创客团队都会提供相应的支持,例如,对优秀的创客团队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在电费、网络费用等方面进行减免;对于做软件开发的企业,只要你有实力,只要你的产品够优秀,就能通过我们的平台得到腾讯的相关支持,甚至可能成为泰豪或腾讯的平台企业。我们秉持“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发展方针,把文化创意类、大数据类、软件开发类以及大健康类相关的这些创业团队、企业、人才,不断引入园区。

: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珍惜发展大数据的战略机遇,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你认为当前还有哪些工作需要政府去完善?

邱军:贵州为了推动大数据发展出台了很多好政策、措施,这是非常好的一方面,很多企业也是看到这一点,来到贵州投资。我个人认为:能落地的政策就是好政策,操作简单、及时兑现。如果申请政策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比政策本身还多,那这个政策是帮助企业发展还是阻碍企业发展就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就目前状况来说,我认为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首先是高端人才引进。现在大部分高端人才集中在一线城市,政府要想引进人才,并留得住人才,需要制定更为切实可行的高端人才引入政策。只有政策好,待遇优,有事业发展空间,才能吸引高端人才来贵州发展。

其次是企业的融资问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促使很多中小企业诞生,当中有很多不错的产品和创意思路,要想形成产业化,就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融资难、融资贵是全国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痛点”,如果贵州能解决这一问题,贵州就会成为中国最适合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福地,与其在招商上下功夫,不如突破此点,即可水到渠成。

第6篇:智慧产业范文

作为全国首批18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扬州市政府于2012年初正式启动以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为标志的智慧旅游建设项目,这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智慧旅游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客户端、移动通讯网络等新技术为依托,以满足游客需要、为游客提供服务为核心,将信息化渗透到旅游活动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智慧旅游通过信息化的全面覆盖,达到线上线下资源的有效衔接,是实现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满足多样化旅游需求的有效途径。

智慧旅游项目与智能电网开发一样,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创新扬州”建设过程中新的亮点,也将为扬州城市旅游的推广营销注入新的概念,增添新的活力。

近期,笔者因为工作关系对智慧旅游进行了初步的学习和研讨,智慧旅游从概念的提出到项目的推进,让我们体会到“创新”将成为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地位的灵魂。在这里,针对城市旅游产业的创新谈几点看法。

1.旅游业发展要建设和营销两条腿走路

通过近十年的城市规划与倾力打造,扬州赢得包括“联合国人居奖”在内的多项国际国内城市大奖。“精致扬州”的城市品牌已经确立,城市影响力正立足长三角,辐射华东,逐步扩散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现代旅游业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而是“酒香更要会吆喝”。这里的“吆喝”就是旅游营销,“吆喝”做得好往往能够事半功倍,决定成败。

“世界级公园”、“世界名城”的发展目标定位很高,很有气魄,十分鼓舞人心。但我们要避免长期停留在自拉自唱、自己给自己戴高帽的阶段,应该制定具有国际视野的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营销战略,更新营销理念,创新营销模式,整合营销渠道。这样才能够尽快提升扬州的国际知名度和城市美誉度,让越来越多的各国游客愿意来看一看扬州炒饭的故乡,赞美扬州是具备中国特色和国际品味的世界级旅游城市。

2.城市旅游的创新首先是城市定位和营销理念的创新

扬州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中等城市,要打造“世界级公园”,建设“世界名城”,需要有清晰明确的城市定位。“精致扬州”、“世界会议和休闲之都”较好地诠释了扬州的城市风格和未来的国际定位。巴拿马驻华首席代表莫福杰先生对扬州的赞美“I Found China in Yangzhou”,让我想到了这样的广告词----“看中国,品扬州”。

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是扬州的城市名片,景区的开发经营主体----扬州瘦西湖旅游发展集团作为扬州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迫切需要经营理念的创新。

管理学界有这么一种说法:“一流企业做文化、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做资本,三流企业做项目、做产品。”

扬州瘦西湖旅游发展集团要做中国一流的旅游企业集团,我们要经营和推销的“文化”和“标准”应该是一种最时尚、最潮流的“现代生活方式”。这种“现代生活方式”是符合国际化标准的,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是无法复制的,是世界范围内精致美好生活的典范。

3.旅游创新带来生活体新验,服务提升需要政府多投入

游客离开日常工作与生活的环境去旅行,是为了满足自身“探寻新文化、体验新生活”的诉求。旅游生活体验的附加值越高,游客的消费投入可能就越大。在当下的网络时代,智慧旅游项目的落实将增添旅游服务的信息科技含量,给旅游活动的过程带来科技时尚的气息。苹果公司电子产品火爆热销的初期,曾出现青年消费者不惜卖器官也要购买iphone的特殊案例,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充分反映出新生活方式体验对人类产生的巨大吸引力。

智慧旅游项目建设需要政府的配套资金投入,如果缺乏政府投入,智慧旅游乃至智慧城市建设很可能只会停留在宣传造势、概念炒作的层面。去年5月,与扬州一江之隔的江苏省镇江市在首批18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中抢占先机,拿到目前全国唯一的“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的金字招牌。作为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的全国智慧旅游服务中心,镇江市政府提出:以镇江科技城为主载体打造“智慧旅游产业谷”,把镇江建设成为全国领先、辐射全球的“智慧旅游”城市。据其乐观估计,镇江“智慧旅游产业谷”未来五年的营业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我个人推断这1000亿元的营业收入是建立在18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都将在今后五年投入巨额资金并且委托镇江“智慧旅游产业谷”实施项目建设的良好预期上,政府的资金投入支持对于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可见一斑。

4.扬州旅游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品牌创新与产品创新

在前期召开的扬州市重点上市企业工作推进会上,江苏笛莎公主文化创意产业公司的汇报引起了笔者的关注。

江苏笛莎公主文化创意产业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儿童服装、童鞋、饰品、娃娃等系列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物流的专业公司。笛莎DEESHA品牌2005年通过香港进入中国大陆,其系列产品提出“每个女孩都是公主”的概念,将父母对掌上明珠的疼爱与呵护化为设计的灵感,将高贵、精致、优雅的公主元素流行化。“笛莎女孩时尚生活馆”在全国已有近80家店铺,营销网络遍布北京、上海、西安等20个大中城市的一流商圈。笛莎公司2010年落户扬州,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2011年销售额达到1.29亿元,同比增长5倍,2012年实现3亿元的销售目标。笛莎公司已经分别与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签订合同,计划于2013年实施股改,启动上市准备工作。江苏笛莎公司的案例充分体现了品牌产品的市场魅力及其带来的企业发展潜力。

瘦西湖旅游发展集团作为扬州文化旅游产业的龙头企业集团,可以率先在产品开发与品牌创新方面做点文章。建议集团投资设立“瘦西湖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使之成为扬州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领军企业,公司的主营业务可以定位在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意设计、生产销售、物流配送等方面。

扬州的特色旅游商品较为丰富,有玉器、漆器、酱菜、牛皮糖、盐水鹅等,这当中至今没有出现一个如同扬州炒饭一样能够代表扬州的国际知名品牌。我们选取什么产品,创造什么样的品牌去实现这一突破呢?选来选去,毛绒玩具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扬州是亚洲最大的毛绒玩具生产基地,产品行销全国并出口至海外许多国家。长期以来,扬州的毛绒玩具产业缺乏品牌创新意识,号称超过10万人的产业大军大多数在为国外以及国内其他品牌提供廉价劳动力。本地销售的毛绒玩具主要出现在风景区附近的私营店铺和晚间路边的地摊上,产品传统老套,走低价路线,硕大的一只玩具狗仅卖几十元。

我们要把毛绒玩具打造成为能够代表扬州的标志性的旅游商品,必须创立国际水准、国内领先的自主品牌。来自成熟市场的经验显示,对于同一类产品,消费者最多只能记住7个品牌,而排名第1的品牌利润可以达到第7名的5倍以上。

5.强化品牌意识,做大做强扬州文化旅游产业

“瘦西湖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首先要做好自主品牌的创意设计,注重品牌元素的国际化、时尚化、流行化。要精心设计品牌的中英文标识和LOGO,在香港和内地分别实施商标注册。确立高起点、高定位的品牌战略,打造毛绒玩具的中国驰名商标。

综合考虑公司的资金投入和团队建设,毛绒玩具系列产品的品牌发展要做好三年规划,分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是品牌创立期,主要工作有:公司管理及文化创意团队的招募、文化创意公司的设立、品牌发展战略的制定、品牌商标的创意设计、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本地旅游市场的产品营销等。这一阶段的产品生产可以采用委托加工的形式,以减少资金投入。产品主要在扬州本地销售,建议在瘦西湖、个园、何园、大明寺等主要风景点内设立标准化的品牌专营店。

第二阶段是品牌培育期,主要工作有:管理及设计团队建设、产品设计系列化、生产基地建设(可考虑收购成熟的生产企业)、品牌营销战略的制定、市场企划推广、目标市场定位等。这一阶段将着力推进在扬州旅游市场的营销深度,在文昌商圈、京华城、东关街、古运河码头等重要旅游节点设立专营店。制定品牌专营店管理细则,将营销网点逐步辐射到长三角地区。

第三阶段是品牌扩张期,主要工作有:投资拍摄品牌形象动漫系列剧,选取央视、新浪等主流媒体播放,面向全国及港、澳、台地区做好品牌推广;品牌专营店进一步覆盖大陆各中心城市、重要旅游城市、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

作者简介:

第7篇:智慧产业范文

关键词 智慧城市 产业链 建设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一、序言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尤其是新一代智能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智慧化”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智慧城市是信息时代的一种全新城市形态,是全面网络化、高度智能化、应用普及化和产业高端化的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其内涵是以信息、知识为核心资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手段,以泛在高速光纤网络、无线网络为基础,通过广泛的信息获取和对环境的透彻感知以及科学有效的信息处理,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融合发展,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功能和品质提升的重要载体,是工业化向信息化全面进化的跨越式发展之魂,将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并将实现生产、生活方式、交换方式和公共服务的巨大变革,实现政府决策、市政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民生的革命性进展。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具体工程建设完成后的运营又是一件长期复杂的工作。为切实有效的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需要应当根据其独有特性选择不同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因此对智慧城市产业链及建设运营模式的分析及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智慧城市产业链分析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以开放式创新的理念汇集大众智力资源,并根据社会需求将相关技术打造成一条囊括全球全行业的产业链和产业群的过程。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条产业链整合,现有行业的企业将在这条产业链中一一定位与固化,直到下一次技术革命的到来。从国内外经验来看,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中的产业链主体及各自诉求如图1所示。

其中通信运营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城市基础通信网络的建设者和运营者,通信运营商通过其完备的网络覆盖、成熟的通信技术和丰富多样的信息化增值服务,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条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利用丰富的、成熟应用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以及特有的信息资源,也将为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以及后续的项目落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政府可以节约资金,通过一定的资源换项目,利用产业链上各主要环节社会主体的资金、技术和运营优势,完成基本的基础型信息化项目的建设。

三、建设运营模式设计的总体原则

对于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的设计首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城市的数据、信息资源与物理建成资源、人文经济资源等同样都属于城市的基本资源。城市政府需要掌握和控制最基础核心的数据和信息,逐步建立完善城市资源数据库。

2、为建设和运行服务型政府,城市政府必须逐步建设、运营城市公共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同样也应该由政府掌控。

3、涉及维稳安全、市政服务等非盈利性、非商业化的应用系统及其子平台由政府自建自营,而其余各项服务与应用应由政府引导,社会资源为主建设和运营。

4、所有智慧城市的服务与应用必须与政府建设运营的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和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对接。

5、只有遵循市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在政府许可下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社会单元,其业务系统和才能够与城市管理与服务平台及城市资源数据库进行对接。

四、建设运营模式分析

在实际情况中,可以考虑多种模式结合的建设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建设运营模式,取长补短,充分考虑政府的职能、其他企业与机构建设运营的运作方式,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中作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在现有环境下,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主要考虑以下几种模式:

(一)政府独营模式。

所谓政府独营模式,是指智慧工程完全由政府进行投资建

设和推动,建设完成后所有权归政府所有,具体的工程建设以及运营工作可由政府直接负责也可外由社会资源承建和代维。本模式主要适用于必须政府投资的,涉及到公共安全、市政服务等领域,前期投资大,涉及政府部门较多,且后期无法带来商业价值的应用系统及其子平台,如城市应急指挥系统等。

在政府独营模式下,智慧工程建设的资金完全来自与政府预算资金,政府预算的资金可以有两种来源:一是部门信息化预算资金;二是政府信息化专项资金(由政府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掌握)。其中,针对政府各部门基础信息化建设、专用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一般可以由部门信息化预算资金建设;针对信息互通共享项目(如公共平台)的建设,建成后的系统和数据需要对外开发和共享的,可利用政府信息化专项资金进行集中投资建设,避免重复建设。

(二)市场运作模式。

所谓市场运作模式,是指智慧工程的建设可以由政府和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社会资源通过自己建设或者与政府共同建设并运营维护。此种模式发挥了市场化的效率和服务优势,并可利用社会资源的资金加快智慧工程建设,以满足用户需求,并缓解政府沉重的财政压力。市场运作模式主要是针对有一定增值信息化需求,面向社会的,未来有一定盈利模式,且涉及政府部门较少、易于监管的智慧工程项目。

在市场运作模式下,可以按照以下五种方式开展:

1、政府主导、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公司化运作。

此种模式下,智慧工程的建设虽然对社会进行开放,吸引社会资源的参与,但还是应当由政府为主导来进行项目的推动。具体可由政府进行部分投资,政府为主成立信息化投资公司,投资公司由国资委进行控股(国家股份在51%以上),同时注意要吸引社会相关的信息化企业参股到投资公司中。投资公司成立后按照公司化进行独立运作,进行智慧工程的建设与运营,但是政府的信息化主管部门还需要对投资公司进行监管。

另外投资公司还可根据不同的信息化需求和行业领域投资成立专业的信息化投资子公司,如交通信息化投资公司、市民卡投资公司等。此种模式适合前期投资大,虽然后期有一定的盈利性,但主要还是公共服务为主,且涉及到行政部门较多的智慧工程。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的吸引社会优质资源,同时还有利于将相关信息化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政府提供引导资金和政策支持,与社会资源进行合作,共同建设和运营。

这种模式,称为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即政府与企业合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公共事业的需求出发,利用社会资源的产业化优势,通过政府与企业双方合作,共同开发、投资建设,并维护运营公共事业的合作模式。合作各方参与某个项目时,政府并不是把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企业,而是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往往先进行少量投资,通过先搭建诱导性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数据库,再将平台出售或租给社会上的专业公司运营,由专业公司进行运营和扩大建设,专业公司可自行在平台中开发应用,吸引相关企业应用进入平台,所产生的收益未来可由政府和企业按照双方事前的约定进行分成。

3、政府牵头,社会资源出资建设,到期移交政府。

这种模式,政府提供提供政策和资源的支持,主要由社会资源来出资建设,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监管。根据社会资源是否参与运营,又可分为两种模式:bot模式和bt模式。

(a)bot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模式。作为委托方的政府会将智慧工程的建设特许权授予作为承包商的企业,由企业在特许期内负责工程的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待特许期结束后再将工程的所有权移交给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整个过程中的风险由政府和私人机构分担。

(b)bt模式(build-transfer),即“建设-移交”模式。政府通过特许协议,引入社会资金或民间资金进行专属于政府的智慧工程的建设,建设完工、验收合格后,平台及其设施的有关权利按协议再由政府赎回,政府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的过程。通俗地说,bt模式也是一种“交钥匙工程”。

4、社会资源投资建设和运营,政

提供租赁(补贴)费。

在此种模式下,智慧工程完全由政府直接委托给社会资源提供资金并进行建设,或由政府直接租用社会资源成熟的信息化产品,或政府提供一定的补贴。政府需要提供政策和资源的支持,包括运营商在内的社会资源除了需负责融资和工程项目建设,还需要提供无线和有线通信网络的建设支持,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维护与运营工作。

此种模式主要针对信息化基础设施项目,如城市通信管网建设和升级、无线网络接入服务;或社会资源已经建设完成、运营较为成熟的全国性信息化产品,如城市安全视频监控等;或与手机紧密结合,需要定制终端产品开发的工程,如移动办公、移动执法类和位置服务类业务。

5、政府与多方社会资源共同参与,以示范工程带动产业发展。

这种模式主要针对创新型产业工程,政府与生产企业、物联网、互联网、通信等信息产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建设智慧应用的示范区。政府给予政策倾斜以及引导资金、研究经费上的扶持,由参与企业出资建设运营,拓展融资渠道。通过整合产业链,传递价值链,创新新业态,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以示范效应推进该工程的推广,反过来可以提升示范基地建设规模和层次。

五、结束语

“智慧城市”的价值在于为城市经济注入智慧活力,城市通过智慧手段在生产领域的应用,提高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使经济发展更具“智慧”,也是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途径。采用灵活多变的建设运营模式,充分充分考虑政府的职能、社会资源建设运营的运作方式,发挥市场化的效率和服务优势,将成为保障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关键。

(作者:杨天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现为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咨询师、高级项目经理;徐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现为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高级项目经理;黄春林,华北电力大学硕士,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现为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咨询师)

参考文献:

[1]沈明欢.“智慧城市”助力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城市观察,2010年第3期

第8篇:智慧产业范文

关键词:智慧城市 城市流通 信息化

引言

城市是人类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和变现形式,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人口的骤然增长,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引发了一系列城市管理问题。例如,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城市污染不断加重,雾霾等环境问题成为危害城市居民身体健康的首要问题。人口的增长,大大压缩了城市居民的生存空间,同时,也造成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攀升,提高了人们的居住成本。城市规模的扩大,外来人口的不断流入,给城市的治安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如何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建设宜居城市,“让我们居住的城市更智慧,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是城市规划者、建设者、管理者、生活者对未来生活的构想和美好期待。

智慧城市的内涵

智慧城市理念源自IBM,“智”即指城市的智商,强调智能化与自动化,“慧”即指人的情商,强调人的灵性与创造力,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互联网、传感网等新技术,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化的新的生活模式,面向未来构建的全新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包括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公共服务、智慧教育等方面,包括以下特点:

第一,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智慧城市可以被认为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必然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而信息技术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为核心和代表。

第二,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信息技术与其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的运行。

第三,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面向城市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它的结果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随着城市建设问题的不断突出,许多有识之士和机构意识到技术在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IBM就是这样的先驱者。2011年,IBM正式了IBM智慧城市智能运行中心(Intelligent Operations Center for Smarter Cities,简称IOC for Smarter Cities)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整合了IBM多款行业领先的软件产品,提供灵活的部署模型,适用于不同信息化水平的城市部署,能够帮助城市决策者协调城市内部的各种机构和各项资源,提供整合的数据虚拟化、实时的协作和深入的分析,帮助城市机构为问题做好准备,协调和管理响应工作,并持续提高城市运行的效率。

智慧城市建设对流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20世纪90年代,“人口急速城市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城市千禧”成为明显的标志。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规模不断扩大,约有近4亿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一过程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无穷动力,也为城市管理部门带来了各种管理挑战,从产业结构调整到环境保护,从交通问题到城市安全、公众服务问题,都在制约城市向更智慧、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

城市流通产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城市品牌形象和城市服务能力、竞争能力的集中体现,城市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在流通产业中都有反应。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已成为世界重要经济体。我国在经济发展政策中突出强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物流业的产业地位在国家规划层面得以确立。2010年,我国物流市场总规模达4.9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一倍多。2011年我国物流运行形势总体良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58.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3%。2012年我国物流业平稳适度增长,全年社会物流总额为177.3万亿元。

城市流通产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密不可分。现代流通产业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智慧城市提出的目的是通过广泛的信息获取和全面感知,快速、安全的信息传输,科学、有效的信息处理,进而创新流通产业管理模式,提高运行效率,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融合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城市品牌,辅助经济发展。

智慧流通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一)依托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创新流通产业发展理念

智慧城市流通产业的发展必然是城市设施智能化与城市市民的创造力协作与互动的结果,是一个由新工具、新技术支持的涵盖政府、市民和商业组织的新城市生态系统,在实现方法上,构建具有更透彻感知、更全面互联互通和更深入智能化的智慧型基础设施。智慧城市流通产业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流通产业的高度融合,是流通产业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例如,作为交通领域开发“智慧”的先行者,宁波智慧物流作为浙江省智慧城市首批启动的13个示范试点项目之一,于2012年7月份正式启动《宁波市智慧物流试点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并于2013年初上报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近日通过了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组织的专家评审。这意味着宁波迈向智慧物流的脚步加快了。据悉,《实施方案》主要分析了宁波智慧物流的发展基础,提出了以感知和网络传输为基础、以平台为核心、应用为目标、互联共享为纽带的宁波智慧物流试点项目总体设计思路,旨在建设以智慧物流公共平台为基础,打造各综合性、专业性应用平台互联共享的“1+N”智慧物流协同平台体系,并立足宁波港口物流特色,充分发展海铁联运及双重运输等口岸集装箱运输方式。

(二)提高流通产业物联网技术,推进物联网建设

我国物流信息化在产业升级的宏观环境下,信息化浪潮应时而动,围绕制造业、商贸业等行业企业通过信息数据的集约化管理推进内部物流资源整合与优化,以及物流企业与客户的信息数据整合推进供应链建设这两大主线,加快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在这一进程中,物联网的兴起引发物流信息化整合进入一个新周期,信息技术的单点应用将会逐步整合成一个体系,以追求整体效应,从而带来物流信息化的变革,推进物流系统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的发展,形成智慧物流系统。物流行业是物联网较早落地的行业之一,很多物流系统采用了红外、激光、无线、编码、认址、自动识别、传感、RFID、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已经具备了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等先进技术特征。新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的集成应用就是物联网在物流业应用的体现。RFID技术在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对供应链反应速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促使全球物流行业不断探索可以提高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新技术。

目前,仓储管理系统通常使用条码标签或是人工仓储管理单据等方式支持自有的仓储管理。但是条码的易复制、不防污、不防潮、操作繁琐等特点和人工书写单据的繁琐性,容易造成人为损失,使得现在国内的物流仓储管理始终存在着缺陷。无线射频识别这一最新科技产品的投入应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RFID技术可以根据仓储管理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实现仓储物流智能化、信息化解决方案。在智慧物流解决方案中,电子标签被贴在每个货物的包装上或托盘上,在标签中写入货物的具体资料、存放位置等信息。同时在货物进出仓库时可写入送达方的详细资料,在仓库和各经销管道设置固定式或手持式阅读机,以辨识、侦测货物流通。利用RFID技术可选择性用于采购、存储、生产制造、包装、装卸、运输、流通加工、配送、销售到服务的各个业务环节和流程。使企业能够实时地、精确地掌握整个供应链上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向和变化。

(三)完善流通产业标准化和诚信体系工作

信息化时代也是标准化时代,流通产业发展与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密不可分。目前,上海港已代表中国将该项目核心技术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制定相关国际标准的工作提案《Freight Container–RFID–Cargo Shipment Tag》,并已获得了ISO授权,将由我国主持起草“集装箱货运标签”国际标准,编号为ISO/NP 18186。这是我国在航运国际标准领域一个重大的突破,代表了上海智慧物流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先水平。此外,我国应加强产品、技术标准化建设,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支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发展,提高企业电子交易水平。

(四)加强对城市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流通产业规划需要从城市产业定位、政府法律政策支持、优良产业配套环境、高质量的基础生产生活设施与适用的人力资源着手,支持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客户竞争条件、市场吸引力,选定产业发展行业,在行业产业价值链上再选择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环节。例如,四川省在《关于印发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2011年度工作计划的通知》里,明确规定在2011年四川省物流业增加值将达到增长14%的目标,并提出了七大物流发展重点:推进物流园区建设。推进物流集群建设。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应急物流机制建设。推进重大物流项目建设。优化空间布局。构建重点领域物流体系。此外,宁波将斥资逾50亿元推进信息网络基础工程、政府云计算中心、基础信息共享工程、智慧应用工程等30个智慧城市建设重大项目及19个智慧产业重大项目建设。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由市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主要用于对智慧项目合作引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应用项目建设、智慧产业基地创建、智慧城市示范项目及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工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而《宁波市智慧城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则对资金的扶持原则、支持对象和方式、申报评审、项目确定进行了详细规定。由此可见,宁波智慧城市建设蕴含无限商机。

结论

智慧城市流通产业将成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达到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体现了更高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创新精神。现代物流的根本宗旨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并越来越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职能化、标准化等发展趋势,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

参考文献:

1.辜胜阻,王敏.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5)

2.李艳.我国交通运输企业的物流化发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3.韩向军.我国物流业提速升级的发展趋势[J].现代商业,2008(17)

4.韩向军.浅析我国物流业升级的发展趋势[J].现代商业,2008(35)

第9篇:智慧产业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

在这春暖花开、阳光和煦的日子里,我们相聚在?召开LNG产业发展推广会。目的是通过依托政府LNG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我司与?**公司通过出台一系列关于LNG销售及LNG汽车销售优惠政策,打造?成为LNG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同时旨在通过此示范机制,以星火燎原之势推进LNG产业链在全国得到井喷式发展。

我司作为主要从事天然气开发及天然气利用相关产业的企业,十二五期间,将积极贯彻国家的能源政策,将液化天然气的推广成为公司发展重点,计划在内蒙古、陕西、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宁夏等地区建立一批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届时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实现无盲点,充足的气源必将更好地为天然气终端市场和综合利用业务提供有利的保障。

我司通过近两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走在了地区行业发展前沿。但是,LNG产业链的健康、长远发展,需要产业链上各相关链接点同步跟进。今天我们借助政府对LNG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平台,和?共同召开LNG产业推广会,旨在进一步密切双方在LNG产业的联合发展,通过发展布局、市场协同,资本运作等方面进一步全方位合作,特别是在LNG终端市场销售中实现优势互补,促进LNG产业链快速在?地区发展,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发挥龙头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