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认为“学生只要借助于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减轻学习的负担,同时也能提高教和学的质量。”而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教学法就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构建的,反映对历史的总体认识,体现和涵盖学科主干知识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以点为基础,运用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进行单课的复习,改革传统笔记形式,提高高三学生历史复习效率
在历史课堂上,常见教师依照死板的教案一边机械地板书,一边枯燥地讲解或是点播幻灯片,而学生则一行一行,一句一句地做笔记。摘抄笔记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常见的行为,其目的在于记录学习的内容以及整理别人和自己的思想,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传统笔记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埋没了关键词,二是不易记忆,三是浪费时间,四是不能有效地刺激大脑。同时上课等学生摘抄,影响教学进度,课后学生整理又增加了学生大量机械性重复性的无效劳动——纯粹抄教师的课件和板书,更有学生因兴趣缺乏或是惰性所在而不记笔记。这种传统的教师讲解与学生记录的方法,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和思考。而历史知识体系和传统的直线记录方法完全不同,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或显现人的大脑思维流程,它看上去就像一个人的神经网络图,可以极大地提高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对于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有巨大帮助!通过使用建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学生不再被动地去设法记下教师的每句话和看一串长长的句子,而是积极地对关键字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最终“画”出重点词语明确、颜色丰富、图形多样的知识体系,这其实就是将历史知识个性化的记忆、再现和内化的过程。
二、由点及面,构筑章节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为适应高考历史以考查历史思维能力为主的要求,高三一轮复习必须坚持整体史观,把教材划分成若干单元进行单元复习,构建知识的有序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单元历史知识体系。
单元复习不是按教材既有章节编排进行简单的知识重复,而是把某一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审视,打破教材原有章、节的编排,重新对教材进行整合,形成单元知识结构体系,揭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规律性,以利于整体上把握历史史实、掌握历史知识。复习时,可按“单元起止时间——单元历史阶段特征——基本史实(包括背景、经过、结果、性质、影响)”的结构模式来进行。只有经过这种整合,知识才会在脑海中呈现出鲜明的历史发展脉络,显现出该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基本面貌,繁琐的知识才会变得简单易学。单元复习时还应注意分析揭示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更大的知识体系。
比如必修一第七单元单元复习课《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采用以下的知识体系能很简洁明了地解决问题。
总前提:
又如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节,知识点多、容量大:
两条线索: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的侵略史、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和探索史
比如,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可以将单元总揽演化为以下的知识体系: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的背景: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意味着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的措施(标志):罗斯福新
政——国家干预经济。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的重大影响: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以纵横联系法构筑立体的知识框架结构体系
运用历史知识体系,解读历史发展阶段特征,构建历史知识的“面”,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历史网络体系中的“纬线”。历史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政治、经济、民族、军事、文化等。而这些方面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这就使历史知识本身具有一种横向的网络结构。阶段特征揭示历史不同时期各个方面发展的共性,在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着统括全局、加强横向内在联系、加强知识结构化的作用。然而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中外历史混编,“模块+专题”式的结构让很大一部分学生无法形成通史意识,对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掌握比较薄弱。因此高三复习,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而掌握了历史发展阶段特征,也就让学生掌握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横截面”。
比如,在高三第二轮复习中“关于17-18世纪的资本主义世界”,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面进行复习指导。
但是应用历史知识体系进行高三历史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运用历史知识体系作为有效学习策略之一,必须与其他学习策略结合在一起,才能起到更大的效用。如运用历史知识体系构建历史阶段特征,必须配合复述等策略,才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第二,教师在做历史知识体系引导的过程中,要侧重思维方法上的指导,提供相关的范例,鼓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提高学习的乐趣。绝不能照搬照抄某些辅助资料上现成的历史知识体系。
第三,运用历史知识体系在课后笔记的整理中,提倡学生在熟悉书本基础之上,根据回忆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然后翻看书本或辅助资料,将遗漏的知识点补充完整。同时不定期地利用历史知识体系,来复述相关知识点。这是一个思维不断锻炼总结提升的过程。
第四,运用历史知识体系可以辅助高三的解题,对于复杂的综合材料题分析作用非常明显,可以先找到中心线索,然后分析解题的几个方面,最后映射到对应的章节。
第五,由于运用历史知识体系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要有广博丰厚的知识面,而教师自身的水平有限,所以必须集思广益。目前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鼓励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涉猎多方面、多学科的各种知识,不断积淀,厚积薄发,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从容、准确、全面地应对各种各样的学生提问,才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朝着纵深发展。
历史知识体系作为高三历史复习的一种工具,是当前有效学习策略之一,善用历史知识体系对高三历史复习备考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历史知识体系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构建起有效学习与思维的支架,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拓展。
参考文献:
[1]李佩任.遵循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4(1).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 课程体系 变化分析
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教育界同样如此。教育要跟现代化建设相合拍,要为学生的综合发展着想,因此,实行新课程改革是必然的。新课程标准自从落实以来,教育的不同层面上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使教育再现了生机和活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高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让学生了解必要的史实,还使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深层问题,从而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以史为鉴。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探讨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发生的种种变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从灌输知识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
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新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出现了多元化。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体系中,注重的是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目的是在应试中获得高分,而没有将历史学科深刻的人文性和情感价值观发掘出来,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并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历史的感触也比较僵硬。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这三个要素突出出来,要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注重对历史知识的剖析和深刻挖掘,总结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实践学习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在历史老师的引导下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减轻对老师的依赖程度。
第二个变化是,高中历史新的课程体系中,对课程目标的概括十分具体,包括总目标、模块目标等,学生从这些目标中就可以得知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并且可以认识到具体的要求。比如高中历史“程朱理学”一节课中,要掌握程朱二人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这些观点的提出与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这些观点的文化本质是什么等等。不同层级的课程目标中都有详细要求,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再单纯背诵书本知识。
二、课程体系专题性突出
以往的历史教材编排中,大多按照时间顺序和从中国到世界的层次来编写历史教材,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材的编著都按照这个原则,这样编排有一个弊端,就是初中和高中学习的历史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重复的,会造成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的编排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就是改变了直线式的历史内容的编排,而转为专题性的历史知识编排。比如,必修一设置为政治制度的学习,涵盖了我国历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和国外的重点政治制度;必修二则设置为经济史专题,将我国不同时代经济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汇总。这种专题性的编排,有助于对历史内容进行归纳,而且与初中时代学习的历史没有重复,就相当于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历史发展的脉络,有利于进行专题性的研究。在历史必修教材中,每一册都设置了不同的版块,这些版块也是一个小专题的汇总,不同版块之间既有独特性,又有割不断的联系,能够进行比较学习,有助于知识体系之间的融会贯通。
三、兼设必修课和选修课
高中历史课程分别设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以前就存在,不是新课标实施以来的新发明,但是新课标落实阶段的高中历史必修课和选修课,与之前的必修和选修是存在着很大区别的,尤其体现在课程的结构方面。以往的历史选修课,就是直接将一个阶段的历史知识划归到选修行列内,但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选修课的设置是将必修课中的某些知识点进行细化,进行扩充,目的是满足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更多追求,开拓学生们的知识面,学历史的目的不只是应试,还在于人文素养的一种提升。例如,选修教材中有一个“重大历史改革事件回顾”的专题,实际上是从必修一中的政治制度这个专题中延伸出来的,它讲述得更加详细和具体,能够结合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共同思考历史,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历史素质的提高。
四、结语
以上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论述了新课程的设置有助于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第二,与新课程标准精神相一致的历史教材编排出现改观,不再是线性历史,而是专题性历史研究,不同的专题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历史体系,进行归纳和比较;第三,高中历史设置的选修课和必修课较之以前,更加合理和完善,选修课不是一个阶段的历史知识,而是对某一专题的细致研究,能够扩大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
【参考文献】
[1]吴卫东,骆伯巍. 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评论,2007(05).
[2]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2007(05) .
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题都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命题紧扣《考试说明》,考查教材的主干知识 “小高考”也是高考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命题也是很严谨的,一般都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3个必修模块的主干知识。试卷整体结构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难易题目要有一定的比例,材料题的几个问题都有梯度,所选材料都是通俗易懂,而且基本与社会热点信息连在一起,这样会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感到很自然。
用鲜活的材料来创设情境,关注社会 历史试题的客观题,现在流行的一种方式就是采用材料情境设问,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主观题设问,一般也是让学生依据材料归纳答案。这样,就加强了学生对史料有效信息的分析和提炼能力的培养。此外,试卷关注社会,如在2014年试题中,主观题第37题第3问“英国伦敦为什么是雾都”、第4问“英国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启示”,直接联系了现实中的雾霾、环保等话题,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能力要求明确,区分度加强 还是从2014年试题来看,试卷对考生能力要求的立意非常明确。试题时间跨度大,从古至今。例如,36题从古代的秦朝一直考到近代的中华民国。同时,试题跳出专题的限制,并跨越中外。此外,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工业化、科技的创新等特别能区分学生理解能力的主题,在试卷中都有体现。因此,做到这样的试卷,很多同学都认为试卷很有分量。
关注时事政治,体现时代性 从2014年试题来看,笔者发现,考试内容紧扣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突出身边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关注现实生活,从而体现出历史为现实做参考和借鉴的功能、历史为现实服务的作用。
复习策略
针对历史小高考的特点,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复习策略呢?根据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宏观把握,抓住主干 在复习前,教师和学生都要仔细研读《考试说明》和学业水平测试试卷,然后讨论复习内容,制定复习方案。按照《考试说明》考察内容比例,历史必修(1)约占40%,必修(2)约占35%,必修(3)约占25%,这就要求学生复习时有所侧重,尽量把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比较分析。
细化知识、分点掌握 在掌握了主干知识后,还要根据《考试说明》细化每一个知识点。在试卷测试能力要求中对知识有“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的四个层次的要求。因此,复习要能以这个标准认真落实细化每一个考点,并落实到学生的学案中去。“了解”是带有识记性的;“理解”要注意知识点的因果关系,分析其成因,总结其作用;“认识”往往是带有阶段性、专题性的;“探讨”带有明显的开放性,实际上体现的是新课程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价值追求。
重组知识,形成体系 在考试中,试卷越来越注意知识的归纳整合。这就要求按政治、经济、文化史的专题内容认真复习,理解记忆,了解每个专题的知识结构,对每一专题的测试要求和知识点都能了然于胸;同时,还要对考点进行梳理,把历史知识进行纵横联系,对政治、经济、文化三本书的内容要结合理解。这样,就可以按时间线索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容进行整合,有效地弄清一些历史现象本身的来龙去脉,建立与其他历史事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使掌握的知识点更加有血有肉。
创设情境,培养能力 设计历史情境,目前也成为一个很流行的教学方法。学业水平测试非常重视历史情境的设计,因为创设历史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复习的知识点设计历史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计历史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是引用一些原始材料,也可以是通过描述性的语言,再则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图表、数据。通过设计这些情境,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切合现实,关注热点 在复习时,教师不仅要渗透每一个知识点,还要时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热点信息。2015年社会热点有很多,如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亚太经合组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加强思想文化道德的建设等。此外,学生应适当关注地方史,这在学业水平试卷中也有涉及。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掌握“论从史出”“论据充分”“精确概括”等答题要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值得我们反思。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1.巧用材料,高效导入
“万事开头难”,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节历史课如果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 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这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所以教师要精选材料,巧妙导入。导入方式有很多种,如可利用故事、成语典故、名言、影音、图片、文物、社会热点、乡土材料等联系教材主题并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寻历史的奥秘。
2.适当选用资料,丰富课堂内容
高中学生们接触过许多的文学艺术作品,如一些诗词、歌曲等很多学生都能朗诵或哼唱出来,所以教师有意识地引用一些诗词名句,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变枯燥抽象的历史为形象的历史,增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比如在讲南朝时期佛教盛行时可引用杜牧《江南春》中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讲中国传统制瓷业时可引用歌曲《青花瓷》中的词句等。
3.讲求语言的艺术
讲课时不能照本宣科,要讲出新意,讲出特色,甚至不乏幽默感。如果能用学生耳熟能详的语言和方式,贯通古今,把“死”去千年的历史,活灵活现地带到学生面前,那么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的袁腾飞老师的成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袁老师的过人之处在哪里?他的学生赞美道:“他是历史老师中相声说得最好的,是相声演员中历史讲得最好的。”可见,幽默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会学生巧用科学的记忆方法
许多历史知识枯燥乏味又很难记牢。教师不妨编些生动的口诀以帮助学生记忆,如此,能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里准确掌握知识且经久不忘。如在讲授《》(必修一第10课)内容时,十处通商口岸记忆法为:天约增开十口岸,长江南镇和九汉。沿海营烟再加汕,岛上还有琼台淡。如此一个重要且难记的知识点就这样被学生牢记如心了。另外,《》内容可用谐音法记忆:“准许华工天天陪(赔)酒(九)”。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5.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能生动形象地展示文字、表格、图片、漫画、音乐、影片等。它不但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理解知识,也能使历史可看、可触、可感,从而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质量。比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必修二第5课)内容时,可利用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片段。
6.安排学习活动,调动并培养兴趣
历史活动的组织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如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本、历史知识抢答竞赛、参观博物馆、开展辩论会等。就学生感兴趣而又存在争议的人物或事件组织辩论会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如在《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必修一第2课)一课中涉及秦始皇的评价问题,有人认为秦始皇统一天下,是千古一帝,功大于过;又有人认为秦始皇横征暴敛,是罕见的暴君,过大于功……对这些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学生们比较感兴趣,设计讨论课让他们在辩论中形成自己的观点,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不论学生在辩论中给出哪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辩论后,教师要进行讲评,将正反方的论据进行综述,使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信息系统,反馈给学生。通过举办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注,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启迪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之,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要突出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新课程实验的践行者,每一位教师都应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寻求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才能提高学生认识历史、理解历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贺启章.再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问题[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3(07).
关键词: 情感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 运用方法
一、在备课时对于课本情感的深入发掘
要想在历史课上充分融入感情教育,就要进行充分备课。一方面,对学生的情况加以准备,另一方面,对本节课的内容加以了解。针对学生情感识别能力逐渐转变为情绪认识;由对方法论的认识到世界观的形成;理性思维和美感等高级情感的逐渐完善等,确定备课重点。
高中阶段的历史大多是以一种纲领性的形式传授历史知识的。而情感教育的开展,就必须建立在对这个纲领的全面了解之上,即要有目标指向性地挖掘教材,对教学的进程和手段进行认真的设计并拓展必要的课外知识,创设情境,充分剖析教材的显性和隐性情感因素。
二、融情入课,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精彩的开头往往是情感教育的点睛之笔,能引起共鸣的导入是课堂教学开展的基石。
导入,就是对课堂教学的切入,可以有效吸引学生并引发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
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中,应当根据本堂课内容的情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牢牢把握学生的情感,为整堂课提纲挈领。
三、深入展开,设计情景问题
历史教学的满堂灌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使情感的提升和知识的学习相互脱节。而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链接知识的学习和情感的提升,达到相辅相成的境界。
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升华学生情感思维的能力。
比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这一节课程的讲授与学习。文化思想史的讲授与学习是比较不容易体现的,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流派要内容交错,教材对知识点的描述不生动,只有对要点的叙述。教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可以以情景的设置,通过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比如,可以向学生举例说:春秋时期,有一个人,由于国家政治凋敝,经济倒退而家徒四壁,最后盗取邻居的钱财。针对这种现象,各个学派将会有什么样的主张?有的学生说,法家会主张严刑重审,儒家会主张进行道德教育,道家会主张道法自然,让其自身觉悟。通过问题的提出和研讨,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教学氛围,所以,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传授知识,讲授我国春秋时期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会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但教师在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中应注意对关键点的把握,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点这一主要目标之下,能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深刻体会蕴含在教材背后的感情。如果对情景设计不当,反而会使学生迷失重点,对历史事实的尊重性将下降,与历史情感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四、升华收尾,总结概括有力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在课堂教学的结尾处,饶有余味地画龙点睛,才能使学生把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历史情感真正融入自己的思想中,使学生的情感从临时性上升到长久性的高度,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具体操作上,在课堂教学的结尾部分,不但要为本节教授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而且要对本节课程的历史情感进行再升华,使教学目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这一章节结束时,我使用这样一段话收尾:“20世纪,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付出了生命财产等的重大代价,形成了今天的较为均衡的世界局势和较为和平的发展环境。但是,世界各地区总有一些不安分的势力,试图通过卑劣的手段来打破平衡,捞取利益。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反思战争,看待战争?”此言一出,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虽然这部分在考试中不做要求,但是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理性历史观、和严谨历史情感的形成是大有裨益的。给学生留下深入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思想,这对国家的发展和人才教育战略是有利的。
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情感的形成是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卢布姆说:“在这个过程中,情感成分从单纯觉察开始,经过具有一定动力的阶段,最后达到对一个人的行为控制。”实行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应以多种方法相结合,在适当的启发点下,以情景影响学生,全方位地实行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一、结合课改教学特点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国家基于发展基础教育、提升国民素质的目标,结合了国内外的教学经验,谨慎地推行了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这些历史课程改革契合了高中历史教育的教学性质和基本任务,遵循了时代改本质性要求,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历史意识、正确的历史观念,增强学生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解力与判断力,提高了学生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二、打破专题模块安排,完善课程整体结构
新课改教材由原来的通史编排模式改变为现在的专题编排模式,专题模块知识点突出,中心主题明确,主线清晰,时序明显。专题编排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发展而有个性的发展,拓宽了知识广度,挖掘了历史深度,也增加了学习难度。通史版教材中有大字、小字、选修、必修内容,必读、自读内容之分,而在专题教材中没有这些。专题模块成为了“没有麻袋的马铃薯”,缺乏历史宏观整体性和系统性。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借鉴通史教材模式,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整合,把通史模式与专题模式相结合,使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相关知识建立有机联系,避免人为地过度区隔历史,而是整体性呈现历史事实,即是对历史学科体系按时空顺序进行重新建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采用纵向与横向结合的方式。在对专题典型事件或领域作深入阐述和示范探究的同时,结合人类历史发展时期内重要历史内容,统筹安排历史时间、历史空间中的历史事件,在不同的历史范围运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充分体现历史教学的时序性和整体性,完善课程整体结构体系。
三、调整传统教学方法,采取多元教学方式
新课改教学要求教师更新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认识,改变“自以为是”的教学态度,改变单纯知识传授、单向传递却无反馈的教学状况,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探究者。采取情境教学、师生互动模式、专题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等方式和措施提高教学效果。在具体方法上,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做到寓教于乐;在完善历史事件要素的情况下,使历史知识趣味化,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对历史知识采用口诀记忆法,师生共同编排历史知识为顺口溜,简单易记;关爱学生学习和生活,与学生谈心成为朋友,避免学生思想波动影响学习;采用历史知识串联法,抓住历史线索,以时间推移为线索,以空间转换为背景,做到基本历史知识纲举目张;结合历史与现实,关注时事热点,化历史为现实。新课改并非生搬硬套某些教学模式,必须结合地域特点、民族风俗习惯、学生个性、基本知识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因素进行多元化选择教学方法,立体化运用教学方式,人性化实施教学。
四、适应教学维度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新课改高中历史教材要求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维度,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成为学习自觉性、知识系统性、逻辑严密性、思维辩证性、素质全面性的“社会人”,学会使用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历史知识的掌握需要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和态度,培养学生理解、运用历史知识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能力;通过架设知识桥梁,增长学生见识和开拓其视野,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使其能够对历史知识融会贯通,正确阐释和解析历史事件,从而具有把握现实事件的历史关联和发展趋势的能力。
五、改善教学管理机制,构建学生评价体系
一
备考,不应该到了高三才被提上日程,教师应该从高一新生刚入学便开始着手这个工作,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夯实了,才能构建高中历史这一学科的高楼大厦。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教师引领学生了解高中历史教材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包括必修和选修),以及教材设置不同于初中的特点,从而在正规学习开始前,让学生有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
第二,引导学生掌握必修课本后面的大事年表,教师要检查学生背诵朝代顺序、起止时间和大事年表的情况。
第四,课后习题要努力向高考靠拢,特别要注意题目的质量,不求多,但求精,如果学生基础较好,那么建议从高一开始便做高考真题,培养学生面对高考题时的熟悉感及应变力。
第五,督促学生做笔记,每堂课都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类,每一章,每本书都要求学生列出提纲,很好地梳理历史线索。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就是说,“蓝”是教材,而“青”是学生于宏观处对教材内容的“俯视”,从而明晰所学内容到底在高中历史课中占据怎样的地位,如此一来到了高三,学生便能大体上做到纲举目张。
第六,因为高中历史教材设置是专题式教学,同初中通史有很大差异,所以,在进行必修教材学习前,甚至与专题教学同步,开设通史课程,可能短期内学生负担较重,而且需要教师有更强的知识驾驭能力,但是从长远看,这是完善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必由之路。
第七,历史活动课必须开设,并充分利用多媒体,再现各种类型的史料,让学生在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活跃思维,培养历史辨析能力和写作能力,这对应对高考答题有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建议学生多读书,如历史传奇、人物传记等,拓宽眼界,这对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述能力很重要。“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二
经过高一、高二的系统学习,到了高三更关键,但若以前的基础扎实,走上“战斗前线”的师生便会多一份从容和淡定。但是更需要看到,这一年是对前两年学习的重新归纳总结和提升,稍有闪失,便会在千军万马的“厮杀”中前功尽弃。下面我谈谈对高三复习教学的认识。
第一,进入高三的第一件事便是师生都要“自查”,学生要总结自己在必修和选修部分哪个模块学得不好,教师要反思自己在前两年的教学环节中遗漏了什么,哪部分讲解得不够透彻,学生存在的哪些问题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如此,师生都找出自己的不足,才能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做到“对症下药”,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第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虽然考试说明是专题设置,但它更强调同一时期各种模块的衔接,比如“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的“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变化”,与“中国古代经济政策”中明清“海禁”、“闭关锁国”“资本主义萌芽”,乃至“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中的“明清科技成就”、“明清小说”等都有密切联系,这就是说,看似专题,实则更注重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前后贯通,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帮助学生针对每个考点都构筑一个“十字架”,即古今中外与此相关的一些知识点,尽量都要提及。
高考题的难度正在于此,虽然考点不变,但是其切入的角度“千变万化”,比如说2013年全国II卷的第31题,考的是文化部举办“从猿到人”展览会的目的,而答案设置却涉及巩固政权的手段,也就是说,是政治史和文化史的结合,还可以说是政治学科对历史学科的渗透,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近年来,各地高考从历史地图切入命题的频率较高,这体现了地理学科对历史学科的渗透,加强历史地图教学,也是迫切要求。
地图是进行情景再现的比较直接的手段,应用历史的思维读图,比如,读出地图是哪个时间段、哪个国家或朝代的版图,读出这个特定时空所反映的重大信息,比如说行政建制、经济政策、文化特色等――这是对学生思维的拓展,更是对学生“显性知识”(地图表面上看出来的)和“隐形知识”(需要对地图成因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的)适时转换的能力培养,可以说此举也是“功在千秋”。
第四,高考真题依然不能放松,教师要研究、领悟其中的方向和反馈出来的精神内核,并且努力把研究出来的东西运用、贯穿于课堂教学中,而学生则要继续做高考题,甚至教师可以规定时间,让学生反复训练检验,直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应变能力和答题能力。当然,只做题还不行,更要反思答案为什么是这个,为什么会做错,这个考点跟教材有什么联系。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探究式学习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将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来对待,重点放在学生学,而不是教师教上。
历史评价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有着贯穿知识点、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及发散性思维的重要作用。给学生评价历史的机会,并营造活跃、创新的课堂氛围,这可以作为调动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积极性,提高高中历史学习效率的切入点。
一、让学生评价历史对高中历史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其对高中历史学习的兴趣。
评价历史,使学生独立结合历史资料知识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感到有主动思考、表现自己的机会,也能表达自己的研究结论,在历史评价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使学生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主体,评价历史,探究式地学习,大大增加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
(二)有助于学生主动阅读历史资料,丰富其历史知识储备。
评价历史时,需要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结合史料,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历史人物的作为,以一定的价值观、发展观进行评价。这其中需要大量的资料查阅,对于高中生,同时需要大量借鉴前人已有的评价,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做出评价。
历史教师可以针对特定的某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布置历史评价作业,并给出一些参考资料,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寻找相关的资料,并加以阅读分析。在评价历史中,学生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例如,清朝末期的满清政府推行的,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对的历史功绩和缺陷进行评价,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就不会简单地认为是彻底失败的转型,而且在评价时要注意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对比,总结出失败的原因和对今天的启迪。在学生大量收集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就会加深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加深其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历史的评价,原本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况且站在不同的角度,必然会有不同的结论。学生们生长在现代社会,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看法,必然要以今天的价值观、人文理念来进行评价,所以,面对学生所进行的历史评价,不能以规制的结论设置条条框框,反而应当鼓励他们创新思维。这样,历史评价对学生而言就有了吸引力,便是一次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传统的历史评价,总是站在阶级立场,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意义,这些历史结论早已众人皆知,而且今天的学生由于没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也很难理解这些有一定深度的结论。不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增加些特定角度、特定思维的评价,比如从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入手,来评价其功过是非。
例如,评价孔子的论语,可以暂时搁置阶级立场和意识形态角度的分析。允许学生们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从常人的人情世故来评价孔子的言论,鼓励学生们分析孔子的礼仪笃学等主张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鼓励学生们从人性角度评价孔子的君子修身学说。这样,学生们就会对孔子的儒学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对它产生兴趣,主动去了解儒学,进而对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和意识形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教学中让学生评价历史的具体做法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可以采取布置历史评价作业的方式,让学生们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和内部交流,共同完成作业。在发表历史评价结论时,可以采取演讲或辩论的形式,让学生们进行思想的交流,在互动中表现自己,在完成历史评价作业的过程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评价历史加以指导。
第一,提醒学生们在评价历史时注意历史事件和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搞清楚历史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所作所为的实质。
第二,让学生在评价历史时,清楚地列举所评价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历史人物的思想和主张,还有其所作所为,尤其重要的是,要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作为是否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是否有利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
第三,让学生在评价历史时严格遵循实事求是原则,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分析时所借鉴的资料有据可查,以求真求实的学术精神来进行历史评价,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评价历史人物遵循全面原则,不可以偏概全,不能因功掩过,也不能全面否定历史人物的功劳,有个一分为二的结论,引导学生在评价历史中自觉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
第四,引导学生对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进行区分,高中历史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和分析能力,历史中的许多人物及其作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所处的历史环境和所代表的社会阶级立场所决定的,反映了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在评价中,教师应当启发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作为绝不仅仅是个人道德问题那么简单。
参考文献:
一、教师教授
1.教授理念
有好的理念指导,使复习有章可循、头脑清晰。高三历史复习首先要树立“从宏观到微观”的理念。其次,针对学生提出遗忘率高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白,要记住知识,必须遵循“及时巩固、多次反复”的生物学规律。针对基础差的学生在测试中不敢作答主观题的情况,要让学生知道“历史主观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合理答案”,鼓励学生围绕问题自圆其说。
2.教授知识
知识教授的依据是高考考纲、课程标准。此外还要关注高考动向、史学动态,按照文综模式下的历史高考题进行分析,把握广东历史高考的特点、考试内容和试题难度。作为高考改革先锋的广东省,历史高考以能力立意、突出主干为主,创设新情景,引用新材料,大胆引入各种史学范式,贯通古今、联系中外,内容多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难度在0.55左右。基于上述分析,首先要教授主干知识。所谓主干知识是指在教材的知识知识体系中最能反映出历
史趋势和本质特征,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大事件、大制度等。其次,教授主要专题。复习时应将大专题细化为小专题,将小专题进一步细化为一个个问题,这样操作性才强,学生才容易接受,复习效果才好。专题复习时,先由学生将教材中或教材后大事年度中有关专题的大事,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罗列,然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再次,教授主要的史学范式。对于各种史观复习应该融会于平时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让学生不经意间掌握。
3.教授方法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某个具体知识点更为重要。方法包括很多:阅读方法、记忆方法、做笔记的方法、分析方法、答题方法等。方法教授要经常性,知识与方法并重。对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传授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方法,因材施教,使他们各有进步。
二、学生自学
只有学生通过自觉学习掌握的知识、技能,才能记得更牢,才能灵活运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自学什么?就要看高考考什么,考纲范围也就是自学的范围。历史高考复习通常安排三轮,不同阶段对学生自学的要求不同:第一轮复习要求“全”;第二轮复习要求“通”;第三轮复习要求“联”。
第一轮复习时间最长,复习主要是扎实基础,学生自学主要依据教材。教材按单元—课题—子目编排,系统而全面。
第二轮为通史复习,由于现行教材按专题编写,同一时期的历史知识分散于各册教材之中,导致了知识相对割裂,导致学生学习历史普遍缺乏“通感”。为此,教师要编排通史资料以供学生自学。
第三轮复习是考前20天左右,教师指导学生关注一些高考常考热点,如,民生问题、社会转型问题、近现代史问题等。另外就是回归教材,特别是教材的目录、大事年表。看到目录、大事年表把一、二轮所复习知识通过联想的方式回忆出来,如果不能顺利地回忆,则要有针对性地回复问题,最终通过联想达到“纵贯古今、横联中外”的要求。
三、教学测评
检测是高三复习的必须环节,有利于反思教与学。进入高三,月考、周测、限时测验、摸底考、模拟考等各级各类考试成为常态。试题质量、试卷批注、讲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提高,直接影响了高考备考质量。
批注试卷,事半功倍。在测试中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暴露出不同的问题,仅仅统一讲评显然不合实际,教师要针对性地进行具体点评、批注。这样让学生很快明白自己的问题出在何处,以后如何克服、避免类似错误重犯。批注试卷看似多花了时间,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既亲和了学生,又提高了效率。
试卷讲评。测后的试题一定要进行讲评,而且要有针对性,主要讲方法、思路。首先选择题无非由题干与选项构成,做选择题要遵循“三看三思”。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其次,解答材料解析题的流程可以概括为四部曲,即“读”“审”“列”“答”。读材料和设问,这是解题的前提。审设问,这是解题的关键。列出大体提纲,这是夺取高分的关键。在最后的整理答案阶段。遵循原则为精心审题,联系所学;逐问作答,看分给点;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在形式上“段落化”“提示化”“序号化”“整洁化”;答案内容要“面全”“点齐”“话简”“规范”。
历史经验多次证明:教师只有认真落实教、学、测常规环节,才可能在高考中取得较好成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