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范文

科室感染管理工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室感染管理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室感染管理工作

第1篇: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范文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R29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453-01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但不包括病人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感染是客观存在的,对患者、医护人员和社会人群的身体健康都会构成极大危害,引起了各级各类医院的高度重视。医院在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活动中,也将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列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如何抓好此项工作,粗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1 建立管理组织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组织是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基础。

为了切实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医院应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体系即医院、职能科室和科室三级管理体系。一级管理体系为医院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为主任,成员由感控科、护理部、药剂科、检验科、后勤、供应室、手术室及临床各科室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控制医院感染的规划和突发医院感染事件的调查处理等工作;二级管理系感染管理控制科,由两名专职人员组成,负责全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医院感染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对医院感染暴发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监督指导落实,对严重违反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定的行为依据医院规章制度进行处罚;三级管理系指各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由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医师、护士组成,科室主任为医院感染控制科室第一责任人。科室感染控制小组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监控、检查和指导工作。在医院管理体系中,各级网络组织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同时要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无缝衔接,共同抓好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

2 加强培训,提高认识

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关键。年初要制定医院感染培训计划,根据培训计划和内容分期、分层次进行培训。

2.1 师资培训。对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人员的培训采取以师资的形式,派出去参加高层次医院感染控制培训班进行培训,增长管理人员的见识,让他们掌握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新动向,学习先进地区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学习回来后再对医院各层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全院整体管理水平。

2.2 全员培训。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可采取自学、医院组织培训、科室集中学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也可以聘请专业人员来院讲课,让医务人员了解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提高医务人员的参与能力和自我遵守意识。另外要重点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前要做好培训,让他们在没有上岗就深深打上医院感染控制的烙印,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会在他们以后的工作中受益非浅。

3 完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完善各项医院感染规章制度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是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保障。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卫生部对医院感染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规范也相继出台,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程》等。作为医院感染控制执行者医院也应依据这些规章和规范制定本院的相关制度。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各项工作才能得以落实。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每季度要召开例会一次,遇有重大问题或突发事件时要及时召开,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与科室人员的绩效或奖金挂钩。感染管理科每月按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对各科室进行一次考核,每周下科室检查医务人员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的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并提出整改措施,限期整改;每季度将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实情况汇总、分析、评分、反馈给分管业务副院长和相关科室。使医院感染工作能达到持续改进,并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4 抓好核心工作,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

4.1 加强对重点部门的监测: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要重点对手术室、消毒供应室、产房、儿科、产科、内镜室、口腔科等存在感染因素多的科室进行重点监测加强管理。对手术室重点监督医务人员的洗手规范化、室内消毒、无菌操作执行情况等;对供应室重点监督器械的清洗与消毒保存等;内镜室重点监测对器械的清洗消毒与保存等。做到抓重点,控环节,有的放矢,做好重点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4.2 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管理:如儿科是一个特殊人群,机体抵抗力比较低,属于易感人群,最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针对这种情况,要加强对空气消毒,减少陪护人员,对新入院的儿童和入院时间长病情得到控制要痊愈的儿童分开病房治疗,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的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4.3 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对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消毒药械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建立档案,采取责任追究制,杜绝不合格一次性医疗用品流入到临床科室。临床科室在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前,认真检查产品质量和相关信息,对有问题的用品严禁使用。在使用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发生异常,立即停止使用并做好登记,上报有关部门,并配合调查取证。

4.4 加强对医疗废物、污水的管理: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的有关规定,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污水处理制度。投入资金建立医院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污水处理。与县其他医疗机构合作在城建和环保部门的参与下共建一所医疗废物处理场,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存放,并由专人负责本院医疗废物的收集和运输,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保障了医院的安全,减少了医疗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第2篇: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范文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176-01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命脉,现代医院管理要求由规模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化。WHO已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列为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指标[1,2]。我院从2005年3月开始进行创建三甲医院,成立了创建办公室、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精心部署,明确责任,措施实施。经过3年创建,于2008年9月顺利通过了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工作。我们感染管理科在此活动中,认真学习国家及省市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对照三级甲等医院《江苏省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参照江苏省关于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不断查摆问题,找出差距进行整改,保持持续改进。始终围拢创建工作,做好感染管理的一切工作,最终取得了可喜成绩。创建等级医院推动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报告如下。

1 创建“三甲医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创建三甲医院是我院连续3年的中心工作目标和任务,在这3年中,我们对照《江苏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和《江苏省三甲医院评审标准》,制定了适合我院感染管理的创建目标及感染管理标准,将重点科室存在的基础设施问题列出向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首先医院加大医院感染管理资金投入,加强了重点科室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硬件支持。新建了静脉配置中心,部分病人的静脉输液由配置中心在层流室内的超净工作台内进行,确保了静脉输液的配置质量,使输液反应明显减少;医院对重症监护病房、产房、消毒供应室、口腔科、内窥镜室、病区处置间及换药室等重点部门都进行了改建,使原有医疗用房的布局流程更趋合理;消毒供应室在改建后,基本上更换了所有设备和设施,护理部为消毒供应室配够人员,医院还为手术室添置了等离子体灭菌器和多台腹腔镜,为内窥镜室配备了足够的胃镜和活检钳,保证了医院消毒灭菌质量和医疗安全;另外医院还为重点部门安装了感应水龙头,为病区更换了洗手槽,为全院配备了洗手皂液、纸巾,进一步提高了医务人员卫生洗手的依从性;为全院病区抢救室、治疗室等添置了循环风空气消毒器。创建三甲医院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创建“三甲医院”,履行感染管理组织职能

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和支持,意识到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染管理科直属分管副院长领导,分管副院长直接担任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指导感染管理科开展日常工作。感染管理科人员结构合理,有医生、有护师,有检验师,今年医院计划充实感染管理科人员,引进公卫系研究生1人,不断完善了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临床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网络管理体系。三级组织均有自己明确的职责和任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规范地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临床监控小组在进行临床医疗、护理操作中注重做好本部门的各项院感控制工作,根据科室院内感染存在问题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讨论,特别是护理组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感染管理委员会及感染管理科能做好重点科室的感染管理与监督,特别是加强各项操作的过程与环节管理。各级各类人员履行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应职能,从而使医院感染管理在全院达到规范化,取得了比较好的控制效果。

3 创建“三甲医院”,注重落实感染管理制度

我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根据创建三甲医院的要求讨论修订了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制度,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重新修订了一系列预防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完善了管理台账。认真布置落实与技术指导,并主动协调解决在制度落实过程中临床遇到的难题,确保规章制度的落实和各项控制工作的开展。08年重点加强了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管理。抓重症监护病房落实呼吸道等重点部位感染预防及控制措施,给其每个房间配备洗手设施,每床配备手消毒剂,以方便洗手;注重效果是做好消毒工作的目标[3],消毒供应室保证了重复使用器械清洗、消毒质量合格,注意清洗、消毒过程管理;新生儿病房主要落实保护性隔离制度和消毒隔离措施,严防新生儿交叉感染;要求口腔科、血透室、导管室等严格执行经血传播疾病的控制措施,确保病人医疗安全。

4 创建“三甲医院”, 落实标准严格质量管理

根据《江苏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和《江苏省三甲医院评审标准》,结合我院的院感实际情况,制定并细化了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将医院感染质量监控各项指标、各项制度及其考核标准汇编成册下发每个科室,加大管理力度,经常对照制度、规范、标准、细则对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检查,把控制高危科室的医院感染作为工作重点,经常到临床第一线了解感染控制情况并进行检查、督促、指导,主要检查临床特别是重点部门在手卫生规范的执行、各项院感制度的落实、各项操作的过程等方面情况,从环节上层层深入,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均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及时设法解决,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必要时给予书面指导,限时整改,保持医院感染持续改进。我科还定期到药学部、设备处审核消毒剂、消毒设备及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证件情况。通过认真的监督、指导及质量考核,使我院的医院感染相关指标达到规定的标准,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规范,医院感染重点部位控制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及医疗废物管理基本符合规范要求,通过很抓质量管理,使我院感染管理的内在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5 创建“三甲医院”,规范各项监测控制感染

我们不但常规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还开展了手术切口感染、ICU目标性监测,并经常到临床科室检查消毒隔离制度执行及重复使用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监测,加强消毒剂使用及无菌物品质量的过程监测,确保医院消毒灭菌效果,工作中我们更进一步监测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情况,确保一次性使用,保障医疗安全。对医院感染病例监测采用前瞻性调查,经常到病区与临床医生沟通,接受咨询并提醒临床医生发现可疑感染及时进行细菌学药敏检测,便于合理用药,对感染病例及时上报,为了既快又好地做好感染病例前瞻性调查工作,我们有效利用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将全院住院病人病历及细菌室检测结果与感染管理科连接,每天从网络上就可以了解到我院住院病人病情及微生物检测结果,然后进行登记,再到临床科室进行鉴别,既节约时间,保证质量,又节省人力。我们在确保监测资料真实准确的同时进行统计、汇总、制表、归档,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全院各科室。通过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前瞻性调查,在掌握本底资料的情况下,及时发现了一些医院感染暴发苗头,对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及时布置落实,通过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有效地避免了医院感染在我院的暴发流行,同时能做到对特殊耐药菌感染病人及时采取有效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6 创建“三甲医院”, 强化培训提高监控意识

医院高度重视了全院医务人员对感染管理知识的提高,利用送出去学、请进来帮得办法,提高重点部门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术水平。每年分别对新上岗医务人员、临床医务人员、重点科室医务人员、保洁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院感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并请外地专家来讲课,通过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消毒隔离知识,提高了全员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平时还通过医院感染书面指导和医院感染简报不断向科室反馈医院感染的有关信息,宣传医院感染管理的有关知识。我们不但重视对医务人员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还注意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规定专职人员每年参加省、市级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不少于3次。使所有岗位的每位员工切实掌握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增强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切实履行其相应职责,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7 创建“三甲医院”,发挥护理工作控制感染的作用

我院感染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与护理部的严格管理是密不可分的,所有病人的康复主要依赖科学的护理,护理中清洗、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等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我们在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护理工作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重要作用,狠抓消毒隔离制度和预防交叉感染措施的落实。因为护士因其职业特点和病人接触最多、最密切,重点部位感染预防措施主要贯穿于护理工作中,通过护士的细致观察病情,能及时发现感染危险,严格采取控制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感染的发生和发展。为此我院将护理工作作为业务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点工作来抓,护士长能积极主动配合,遵守各项制度,做好科室医院感染各项控制工作,减少了由护理工作的疏忽而导致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

总之,我院通过3年创建工作,对各项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持续、严格、规范的管理,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创建通过后,我院继续开展巩固创建成果及质量万里行活动,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提高,把我院感染管理各项工作做得更深、更细,切实保障病人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马红丽.实行监查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90-791.

第3篇: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范文

[关键词] 新生儿;医院感染;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4(a)-220-02

目前很多医院感染登记工作不完善或无登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工作执行情况及工作质量完全依赖于医务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规范登记工作可了解科室工作执行情况,也便于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医院感染隐患,防止院内感染暴发流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1 表格的建立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职责要求,结合我院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设计统一的、便于操作的表格(A4规格),先试用,如有不妥之处进行修订,定稿后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及全院各科室正式使用。

2 应用

2.1 消毒隔离登记表的设计及应用

消毒灭菌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重要手段,加强消毒灭菌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1]。表格的应用可规范科室各类物品的消毒方式、消毒时间、浓度及责任人,避免因消毒方式选择不当或浓度不够所导致的医院感染隐患,一旦出现问题可追踪到责任人。因此,可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规范消毒隔离登记工作,提高医务人员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依从性。

2.2 紫外线累计时间及强度登记表的设计及应用

紫外线灯是目前基层医院作为空气消毒的主要器械。表格的建立能帮助科室医院感染监控人员和医院感染专(兼)职人员及时发现质量不合格的新灯管,并更换使用中达到规定时间及强度低于标准的灯管,确保消毒效果。设计内容包括日期、消毒起始时间、管号、累计时间、灯管的擦拭方式、消毒对象、功率、强度、监测结果、更换时间等。

2.3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的设计及应用

表格的应用可强化科室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有效避免了医疗废物因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所造成的社会危害。设计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体积、交接时间、最终去向及经办人签名等[2]。

2.4 医院感染病例报病卡的设计及应用

加强医院感染患者的管理,旨在提前对散在病例进行干预,防止院内感染暴发流行。表格应用有利于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本院院内感染高危科室、高危人群、好发部位、易感因素及抗生素使用合理性,便于拟定合理的干预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率。设计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基础病诊断及医院感染诊断、易感因素、微生物送检情况、发生医院感染前后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局部应用情况,易感因素可根据医院收治患者的情况拟定。

2.5 一次性用品及消毒液检测登记表的设计及应用

医院使用的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的质量与效果与医疗安全密切相关[3-4]。依法对一次性用品及消毒器械进行管理,旨在杜绝不合格的产品进入临床,防止院内感染暴发流行。表格设计内容包括日期、名称、生产厂家、有效期、失效期、浓度、“三证”、监测结果。

2.6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的设计及应用

表格设计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科室、联系电话、职业)、既往传染病史、免疫情况、暴露(时间、地点、方式)、刺伤的器具(针头的型号)、暴露或刺伤的部位、暴露源患者(一般情况、患传染病情况)、暴露源、暴露经过、紧急处理情况、暴露级别评定(只限HIV)、预防措施及处理意见。

表格的应用能帮助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安全隐患,并针对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防范,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正确实施安全防护措施,同时促使医疗机构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保护,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使他们健康、安全地为患者服务。

2.7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报告通知单的设计

在医院感染的控制中,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隔离和无菌操作技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展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并对监测数据加以分析,找出危险因素,针对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发挥预警与防范作用[5-7]。表格的设计内容包括科室、时间、采样标本合格情况,科室自查超标原因,拟定整改措施。

3 体会

笔者先后在综合性医院及专科医院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多年,体会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从规范相关登记工作入手,可强化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意识和责任意识,并能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消除医院感染隐患;表格简便易行、操作性强,可提高医务人员的执行力。自表格建立以来,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工作更加符合规范要求,医院感染率不断降低,消毒灭菌合格率逐年提高,真正做到了全过程质量管理,从而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转芬,苗勤,王,等.某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7(6):4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36号令.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S].2003:10-11.

[3]王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26,28

[4]邢庆华,宋志芳,于淑丽.加强护理管理工作 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发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47,52.

[5]宣艳.护士在预防医院感染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与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86-87.

[6]潘玉波,王清,王秀萍,等.医院感染状况与防范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4):32-33.

第4篇: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范文

[关键词] 感染管理;组织体系;质量检查;卫生规范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24-148-02

Strengthen the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ork Content

WANG Meihua GONG Guangming ZHOU Hongfang

Jiangsu Nantong Tumor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Branch,Nantong 2260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tandards,hospital infection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Based on the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and hospital care to consider the interdependence of activities in the process,exploring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and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Key words] Infection management;Organization system;Quality inspection;Health standard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多学科、多部门,其重要性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正为人们所广泛认识[1]。2010年我院以创建“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为契机,狠抓内涵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立体网络,规范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成立了由院长挂帅、副院长为主任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每季度活动一次,研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规划和实施步骤做出决策。实践证明,院领导直接参与有效推动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各临床科室成立了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室负责人和护士组成。感染管理科每月召开一次监控员会议,反馈信息、布置任务、指导工作。这样,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监控网络形成,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开展起来。感染管理科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完善各类制度和检查标准,如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消毒管理责任制、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流程、医院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方案等,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2 规范开展医院感染各项监测,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为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各种可能,专职人员每天深入病房进行前瞻性调查,结合微生物实验室报告单,查看阳性患者和高危患者,及时发现散发病例,并与床位医生沟通,采取严密控制措施。一旦发现感染病例,床位医生通过院内网络直接上报感染管理科。在开展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结合省内要求,开展目标性监测,包括血源性职业暴露、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ICU医院感染,每季度对监测结果汇总分析,并在委员会会议上通报。每年开展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了解我院感染发生状况及分布规律、不同危险因素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感染管理科的职能决定着它必须按要求进行环境卫生学及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确保医疗安全[2,3]。感染管理科年初制定监测计划,实行科室自测与感染管理科抽测相结合。全体医务人员严格按各项操作规程执行,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强化无菌操作意识。

3 加强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重点部门、重点人群的管理

加强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部门和人群的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主攻方向,实施的主要措施包括制定“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质量标准;每月对各科室进行不定期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对临床科室进行实时反馈,对于存在问题在每季度委员会上进行通报,提出整改措施。遇有医院重点部门改、扩建工程项目,严格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重点科室管理制度,配合后勤部门,对施工图纸认真审核,提出建议,使一切工作及未来结果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医院重视供应室管理工作,对清洗、消毒、灭菌等工作均有严格要求,考虑到清洗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灭菌成败,医院实行了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所有待灭菌物品均送供应室清洗,确保了无菌物品质量。考虑到肿瘤专科医院实际,医院为减少配制化疗药物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对护士职业损害,2007年成立了静脉药物配制中心。中心成立后,我科高度重视医务员工职业防护,并通过各种具体措施,有效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和感染管理工作质量。

4 认真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全院安装了非手触式水龙头,增设干手纸、提供快速手消毒剂等手卫生设施,分期分批对所有员工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培训及考核,提高医务员工手卫生依从性。去年4月在院长室关心、支持下,全院开展了“健康在您手中―规范洗手周”活动,医、技、护、行政、后勤等全员参与。“规范洗手周”现场活动日,院领导、职能科室负责人、临床及医技科室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等带头参与,南、北院共有772人(约65.00%)参加了现场洗手活动,“手卫生工作志愿者”接受了到场每位员工“洗手六步法”的正确演示操作。跟踪调查显示,“规范洗手周”活动开展后,全体医生、护士、工勤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洗手正确率及洗手依从性均得到了明显提高。“规范洗手周”活动,作为落实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市卫生局组织的相关培训上进行了介绍,手卫生作为主题的活动,在当地医疗机构相继开展,对手卫生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5 医疗废物管理常抓不懈

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加强对医疗废物、污水的管理。定期对全体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的培训。医疗废物严格分类、杜绝混放,达3/4满进行有效封扎并挂放中文标识及文字说明,每天由专职人员按规定时间、路线去各相关科室收集医疗废物,保证科室医疗废物日产日清。医疗废物严格交接,产生地与暂存地台帐相符。医疗废物暂存地严格管理,按规定对暂存处、运送车辆工具等进行消毒。因我院实施化疗患者较多,听取了上级检查组专家的意见,将细胞毒药物西林瓶作为医疗废物处理,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桶内,打包时挂放细胞毒药物名称的标签;细胞毒药物安瓿作为损伤性废物处理,放入锐器盒内,确保无化疗药物废弃瓶外泄。

6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全员感控意识

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素质的高低是抓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关键,因此,医院每年派专职人员参加各级各类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活动,学习者视野拓宽的同时,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也得到整体提高[4];感染管理科作为重要职能部门,注重制订培训计划,有效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医院对新上岗人员进行感染管理知识岗前培训是立足源头、防患未然的重要举措,通过培训,他们不仅能够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而且真正体现了从我做起。

7 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以科研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专职人员及医务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撰写感染管理论文多篇。立项课题《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研究》获2010年南通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立项课题《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研究》正在施行中。

总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工作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表现,它不仅体现了对患者生命的尊重,而且对于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护人员职业健康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 TrimJC,ElliootTSJ. A review of sharps injures and preventaive strate gies[J].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3,(53):237.

[2] 马成云,李波,李文君,等.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0-552.

[3] 张勤英,张蕾薇. 加强组织管理 控制医院感染[J]. 现代医院,2007,7(3):114-11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消毒技术规范[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154-157.

第5篇: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范文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医院的感染管理今年采取了层级管理的模式,组织仍由三级体系构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感染管理监控小组。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的控制工作,并对下级科室进行指导。院感科在院感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各科的院内感染控制小组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各临床科室监控小组负责本科室的监控工作和督查工作,按时向院感科汇报有关情况。由于工作层层落实,保证了我院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根据新的院感管理规范,对院感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更新院感管理委员会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了各科的管理制度。院感科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

三、重视消毒供应工作,实行全院集中清洗、集中管理,规范了消毒供应中心的流程,添置了水处理器,清洗机、脉动高压灭菌器、烘干机、清洗槽、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等,每月不定期抽查包布、器械清洗的情况,这样减少了院内感染的机会。

四、为了符合规范的要求,对人流室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在院方的大力支持下,对原有的人流室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扩大了面积,增添了新的设备,添置了空气消毒机,流程更加符合规范。

五、对新增加的7种腔镜今年取得了验收合格证:

为了更加规范各项无菌操作,对腔镜清洗中心进行了改造,增加了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干燥器、煮沸锅、水处理设备等。七种腔镜取得了验收合格证。对控制院内感染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六、继续抓好临床各科室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

院感科加强了对各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科室的院感管理小组每月召开一次院感控制会议,制定本月的工作计划,实施检查,院感办每月督查一次,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对口腔科、胃镜室等科室,除对复使用的物品严格按要求消毒外,增加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各科对发现的院内感染病例,及时进行登记并上报院感科。

七、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根据新的规范的要求,院感办更新了医疗废物的管理制度,制定了医疗垃圾的运送流程,并流程上墙。指定了专人负责,建立了医疗垃圾登记本按运送流程运送、过秤、登记、送入医疗垃圾临时贮存库。

八、管好一次性用品,保证病员的医疗安全及防止社会污染

    在今年的一次性用品购进中,院领导更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严格查证、检查质量。对购进的一次性用品进行检查、登记,把好一次性用品、消毒药械购进关口,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我院。

九、规范死婴、死胎、离体残肢及胎盘的管理

为了按照国家主管部门的要求,我院规范了死婴、死胎、离体残肢及胎盘的管理,重新制定了有关的规章制度并按照宾葬管理进行处理,和殡葬馆签订了合同。同时制定了违规的处罚条例,严格这方面的管理。

十一、加强了抗生素的管理

制定了抗生素使用原则,成立了抗生素管理小组,每月统计临床各科抗生素使用的情况以及围产期抗生素使用的情况,并在院感信息报上公布,以督促各科规范使用抗生素。

十二 、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每年集中对全院职工进行2-3次院感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培训,不断的更新知识,科室每季度由院感质控小组组织培训一次。

第6篇: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范文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医院的感染管理组织仍由三级体系构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感染管理监控小组。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的控制工作,并对下级科室进行指导。院感科在院感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各科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各临床科室监控小组负责本科室的监控工作,按时向院感科汇报有关情况。由于工作层层落实,保证了我院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制定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对于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极为重要。因此,院感管理委员会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了供应室管理制度。院感科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加强了供应室的消毒管理工作,供应室验收达标

医院领导非常重视供应室的建设,为改善消毒条件,在医院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又购置一台高压蒸汽灭菌器。后勤科经常检查室内墙面、天花板,保持光滑,无裂缝、不落尘。供应室的安排合理,坚持做到“三区”、“三线”、“四分开”。

三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三线:污染线、清洁线、无菌线。

四分开:污物回收物与发放净物分开;

初洗与精洗分开;

未灭菌与已灭菌物品分开;

工作间与更衣室、办公室、活动室分开。

在压力蒸汽灭菌时,坚持在包外使用指示胶带、包内使用指示卡进行自我监测,保证了消毒灭菌质量。全年消毒380锅次,合格率达100%。在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我院的消毒物品质量检测抽查时,合格率达100%。今年8月,市供应室达标验收小组的专家们对我院供应室进行检查,验收达标。

四、继续抓好临床各科室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

1、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四川省预防院内感染的规定》等,院感科加强了对各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每半月检查一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门诊新大楼投入使用后,门诊各科室焕然一新,消毒隔离条件大大改善,特别是口腔科、五官科、胃镜室等科室,除对复使用的物品严格按要求消毒外,增加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率,大大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在全年的消毒液更换及器械浸泡检查中,除有的科室偶有漏记录或记录不全外,器械浸泡及消毒液的配制、更换时间均符合要求。

2、对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的手表面、物表面、空气、消毒剂、紫外线的强度、高压灭菌包等的监测,由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采样测试,合格率达100%。其结果由院感科及时向全院通报。

3、院感科人员每天到科室了解有无院内感染病例,有无漏报、错报等。各科对发现的院内感染病例,及时进行登记并上报院感科。院感科及时上报院部,并进行相应处理。经初步统计,今年1-11月,院内感染发病率在3%以下。

五、管好一次性用品,保证病员的医疗安全及防止社会污染

在今年的一次性用品购进中,院领导更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严格查证、检查质量。院感科与库房保管负责对购进的一次性用品进行检查、登记,把好一次性用品、消毒药械购进关口,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我院。在本年度中,我院购进的一次性用品无一样不合格产品。加强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贮存管理,按要求离地离墙存放。院感科每季度对库房及各科室存放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检查一次,护理人员在使用前严格查对,以防将过期、失效等的一次性用品给病人使用。由于严格把关,无一例病人使用不合格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对使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各科一直坚持毁形、消毒并记录,院感科(供应室)每月进行检查统计,对抽查所发现的个别未毁形现象,给予严厉批评,并立即补做。因此,我院的一次性空针、输液器、尿袋等的毁形、消毒率达100%。毁形、消毒后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由市卫生局指定专人回收。

六、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第7篇: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范文

【关键词】 PDCA循环; 感染管理; 应用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5.098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各种新的诊疗项目的开展,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使医院感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医院感染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如何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保障医疗安全,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运用PDCA循环进行医院感染管理,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达到了一个较好的水平。

1 PDCA循环的定义与特点

1.1 PDCA循环方法 该方法是美国管理学家戴明先生提出的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基本管理方法,又称戴明循环,即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的管理,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1]。以上4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实现阶梯式螺旋上升。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对绩效管理尤其适用。

1.2 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笔者所在医院实行医院感染管理与绩效工资挂钩的管理模式,把体现科学认识论的PDCA循环圈运用到医院感染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按照PDCA循环管理法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事后整改”转移到“事前防范”,实行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等循环反复的科学工作程序。把感染管理各项工作进行有机地结合,使感染管理水平呈阶梯式上升,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更高目标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实践。

2 方法

2.1 计划阶段(Plan) 每年的年终,依据上年度工作完成情况、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等,制定下一年度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培训计划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标准,为更好地应用PDCA循环圈管理开好篇、布好局。

2.2 实施阶段(Do)

2.2.1 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提高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 医院感染管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贯穿于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交叉渗透于各种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通过培训使全院医务人员熟悉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知识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从而克服医院工作与己无关的思想,提高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关口前移,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培训形式采用医院集中培训、科室组织培训、送出去培养等多种方式。通过培训,逐步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感染管理队伍。

2.2.2 明确职责,细化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即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临床感染管理小组,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分级管理,各尽其责,各司其职。医院层层签订感染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其职责,细化其分工,充分调动全院人员积极性,体现医院感染管理“重视环节质量,注重细节过程”的管理特色,把感染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责任到人,避免出现管理上的真空,营造了全院上下一心的管理氛围。

2.2.3 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与应用 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和抗菌药物管理指导小组,每月进行抗菌药物前十位排名,对抗菌药物应用的不合理情况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实行奖罚结合。将各科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送检率纳入医疗质量综合评价的目标性管理。

2.3 检查阶段(Check) 督导检查是对计划实施的一个评定,只有不断地督导检查,才能保证医院感染管理的行之有效。医院感染管理三级质控体系的建立和强化,可有效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与流行。感染管理委员会不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感染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感染管理科不定期到各科检查、督促、指导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做到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指正,每月书面汇总反馈一次。各科感控小组自查,每周1次,督导检查科室本周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实行感染管理科与各科室的感控检查双向反馈,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管理,避免出现工作漏洞。有利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不断持续改进,体现了“医院管理年”活动提出的质量持续改进管理精神。

2.4 处理阶段(Action) 通过各级各类的检查,每季度对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分析。将每季度的监测结果以“医院感染简讯”的形式向医院领导及各科室各部门进行反馈,并在每季度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上进行反馈,对于检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依照感染质量检查标准进行扣分,并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同时制定整改措施,确定下一轮管理目标,作为下一循环评价依据[2]。处理阶段是PDCA循环的关键阶段,是对这一个循环经验、教训的总结,不合理、不规范操作的纠正,改进措施的制定,再落实到下一个循环,如此不断循环,不断的提高工作质量[3]。

3 讨论

在我国,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项新兴的管理学科,在过去和现在的医学教学中,没有完整的、系统的教学内容,各级医护人员对其管理理论、实践不够重视和理解,其执行力不高。如何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成效,是一个现实问题,而PDCA循环管理方法更能提高成效。经过笔者所在医院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与检验,PDCA循环管理模式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达到了预期效果。医院感染率从2010年的3.07%下降到2011的2.45%,抗菌药物使用率从45.90%下降到43.73%。笔者所在医院应用PDCA循环管理程序,对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坚持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科学循环,不忽略医院感染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呈螺旋式上升,最终实现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总体目标。

PDCA循环的基本原理在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管理的实际运用,不但为医院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使医院感染管理目标更加具体化。从根本上摆脱了靠经验管理的传统方式,实现了由终末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的转变,由事后整改变成了事前防范,将结果控制转换成了过程控制,充分体现了现代医院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创新性。

参 考 文 献

[1] 潘绍仙.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12.

[2] 许燕卿,罗盛鸿,左亚沙,等.PDCA循环在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1702-1703.

第8篇: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范文

甘肃省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甘肃庆阳 744500

[摘要] 医院感染发生率逐渐增高是由于基层医院管理设备和技术落后导致的,医院感染对患者疾病治疗及预后存在严重影响,医疗工作中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通过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中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总而有效保障患者疾病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医患矛盾。

[

关键词 ] 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b)-0139-02

由于医学知识和诊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提升,医院感染发生率也逐渐上升,成为影响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成为当前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医院感染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每一个过程中,国内外调查显示,不恰当的护理操占医院感染中的30%~50%[1-2]。因此,护理工作是医院感染的前卫哨,护理人员是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执行者和监督者,严格的护理质量管理能有效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以下根据该院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做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存在问题

1.1医院感染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该院从大部分包括护士长在内的护理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护理工作的重点只是对病人实施治疗护理,操作不会引起院内感染暴发,院内感染防控工作只是感染管理科的工作。因此,护士长也忽视了对病区感染的监控,护理人员没有发挥感染预防与控制作用,没有很好的将感染预防知识贯穿于实践操作,也忽视了对病人感染知识的宣教,存在着严重的医院感染隐患。

1.2各项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落实不到位甚至流于形式

临床护理人员只注重各种护理操作的查对制度,各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被忽略,如病区环境物表消毒管理、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职业暴露及特殊疾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等,护士长忽视了对这些制度的学习落实,使护理人员个人防护意识差,一次性锐器盒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回帽反复使用,病区物表不消毒编写消毒登记,某些消毒灭菌物品保存和使用不规范,不认真执行手卫生等。

1.3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缺乏

近两年来由于护理人员的新增,我院新入护理人员人数超过总护理人员的60%,护士长只注重新入人员实用性的操作培训,忽视了对这些人员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感染管理科每季度一次培训远远不能满足工作实际,好多护理人员标准预防概念模糊,常用消毒液的浓度使用和配制不清楚,高、中、低度危险性物品分类和消毒处理方法含糊,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欠缺,使我院的护理工作存在严重的感染隐患。

1.4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差

由于感染知识的贫乏,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差,加之护士长重视经济效益,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回帽、锐器盒重复使用致使多数护理人员被锐器戳伤,接触病人体液的危险性操作不戴手套,接触传染性病人不能严密防护等,这些都使护理人员发生职业危害有较高的风险。

1.5忽视了护理操作的细节和重点环节的管理

由于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加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该院住院病人暴满,因此,护理人员只注重任务性的完成护理工作,忽视了护理操作容易引起感染的细节,如各种注射皮肤消毒不能严格按规范的方法去消毒、穿刺,静脉留置针不能每天更换敷帖、留置时间过久,不同病人之间的各种治疗和护理不执行手卫生,甚至有些护理人员以忙为借口而忽视无菌操作规程,尤其中午和夜班值班人员少的情况下,有些护理人员因责任心不强而不戴帽子、口罩进行操作,这些不良现象对护理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发生医院感染。

1.6考核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落实不到位

该院的医疗质量考核只注重医疗和护理质量考核,医院感染管理考核结果被忽视,没有把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疗质量考核。各科室各项制度虽齐全,但只是形同虚设,落实不到位,科室管理人员没有正确监督实施。

2对策

2.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医院设有感染管理科,护理部配合感染管理科,在临床各护理单元成立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选一名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士任组员,科室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日常感染管理工作,并负责科内人员感染知识培训,监督各项制度和措施的执行。

2.2改进并监督实施各项护理管理制度

2.2.1搞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之一是完善的护理制度各科室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和各自的工作特点分别制定了各科室、病房消毒隔离制度、感染管理制度、护理质量与感染质量考核奖罚有关规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同时由感染管理小组监督实施制定各科室感染管理考核标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2.2落实岗位职责,保证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医院感染的发生是从患者入院到离院的各项诊疗操作、终末处置,任何一个环节稍有疏忽都有可能造成的。每个责任小组、每个护士、每项护理操作的每个环节必须把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落实具体,明确职责。护理部把隔离技术与无菌技术、病区管理、医疗用品的消毒与灭菌及危重病人的护理作为重点检查项;医院感染管理科主要监测各病区环境卫生学及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管理一次性医疗用品,处理医疗废物及污水,管理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对重点部门和特殊部门的技术指导和双重管理进行强化,督促、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做到目标明确、分工合作,管理到位[5]。

2.3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医院感染意识和技术水平

2.3.1重视护理人员素质教育护理工作的每一环节都有医院感染的防控贯穿其中,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慎独修养、责任心直接关系到护理行为的好坏。医院感染是否发生和护理人员在单独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能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所有的操作、处置是否符合要求密切相关,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加强护士素质教育[3]。

2.3.2加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①法律法规培训。针对护理人员感控意识缺乏,认识不足,首先对全院护士长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规定》《护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工作制度和要求进行培训,并组织各科护士长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医院感染培训班,提高护理管理人员的感控素质[4]。再逐级对护理人员开展法律法规培训,通过感染管理科组织专题讲座和科室内部组织学习,逐渐提高护理人员感控意识,发挥其感染防控职能。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 培训的内容主要为诊断标准、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流行病学、抗生素的使用原则等,开展手卫生、个人防护用品等具体内容的教学,通过集体培训,科室内部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使护理人员在学习中逐渐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并在工作中强化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意识,使护理人员能自觉的将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提高感控意识[6]。

2.4 建立长效监督考核机制

把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疗质量考核,感染管理科制定各科室感染管理考评细则,量化打分,每月对各科室感染防控工作进行考核,存在问题上报质控科与奖金挂钩。并对各科室日常工作进行巡视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纠正,每月将存在的问题做以总结分析,以感染简报的形式下发各科室,情节严重的召开专题会议,请主管院长及院长参加,进行分析、讨论并整改;科室内部感染管理小组对科内日常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月将存在的问题在课内召开感染专题会议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在护理部和感染管理科的双层监督管理下,有效实施各项规范、制度和措施,使院内感染工作规范化、法制化。

总之,充分发挥护理人员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潜能,本着以技术管理为重点,质量管理为核心,组织管理为保证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可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

参考文献]

[1]盛芝仁.有效的护理管理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率[J].中华医学感染杂志,2003,13(3):262-263.

[2]郭常恒.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12.

[3]王宗升,刘金淑,韩金乡,等.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效果评价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1):50-51.

[4]李万红,邹小英.基层医院手足口病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0):92-93.

[5]林贵先,王荔.基层医院胃镜室医院感染控制及预防对策[J].重庆医学,2012,41(8):821.

第9篇: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范文

第一条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医院。其它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第三条 各级各类医院必须将医院感染管理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医院管理工作。

第二章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与职责

第一节 卫生行政部门

第四条 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辖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并落实专人兼管医院感染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卫生部成立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包括医院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医疗、护理、临床微生物、临床药学、疾病控制、妇幼等方面的专家。

第六条 卫生部成立的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的策略研究,提供咨询意见。

二、协助卫生部拟订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准和规范。

三、协助卫生部对全国重大医院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处理建议。

四、进行医院感染控制的技术指导与研究。

五、完成卫生部交办的其它相关任务。

第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包括省内医院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医疗、护理、临床微生物、临床药学、疾病控制、妇幼等方面的专家。

第八条 省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在省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履行下列职责:

一、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的策略研究,提供咨询意见。

二、根据国家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拟订实施细则。

三、对本地区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四、协助对本地区发生的医院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处理建议。

五、对本地区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课题进行研究。

六、完成省卫生行政部门交给的其它相关任务。

第九条 计划单列市、地(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可参照第七条、第八条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咨询组织,履行相应的职责。

第二节 医 院

第十条 各级各类医院必须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处(科)、门诊部、护理部、临床相关科室、检验科、药剂科、消毒供应室、手术室、预防保健科、设备科、后勤等科室主要负责人和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专家等组成,在院长或业务副院长领导下开展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全院控制医院感染规划、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根据《综合医院建筑标准》有关卫生学标准及预防医院感染的要求,对医院的改建、扩建和新建,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对医院感染管理科拟定的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进行审定,对其工作进行考评。

四、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遇有紧急问题随时召开。

第十一条 各级各类医院应根据本院的规模、性质设置医院感染管理机构或专职人员,由兼任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的院长或副院长直接领导。 3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设医院感染管理科,3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应配备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配备,1000张床位以上的大型医院不得少于5人,500 张床位以上的医院不得少于3人;300—500张床位的医院不得少于2人;3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不少于1人。基层医疗机构必须指定专人兼职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下同)负责医院感染管理日常工作。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为赋予一定管理职能的业务科室,协调相关部门,具体负责全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技术指导、管理与监督。

三、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必须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单位的培训,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岗位培训证书》,考核合格方能上岗。

四、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晋升、聘任等享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同等待遇。

第十二条 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下同)的主要职责:

一、根据国家和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拟定全院医院感染控制规划、工作计划,组织制定医院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经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

二、负责全院各级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考核。

三、负责进行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问题,制定控制措施,并督导实施。

四、对医院发生的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五、参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关于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协助拟定合理用药的规章制度,并参与监督实施。

六、对购入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进行审核,对其储存、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

七、开展医院感染的专题研究;有条件的省市级医院、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可建立实验室或研究室。

八、及时向主管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上报医院感染控制的动态,并向全院通报。

第十三条 医务管理部门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协助组织医师和医技部门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二、监督、指导医师和医技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等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制度。

三、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统筹协调感染科组织相关科室、部门开展感染调查与控制的工作;根据需要进行医师人力调配;组织对病人的治疗和善后处理。

第十四条 护理管理部门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协助组织全院护理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二、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灭菌与隔离、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等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三、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根据需要进行护士人力调配。

第十五条 总务后勤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 负责组织医院废弃物的收集、运送及无害化处理工作。

二、负责组织污水的处理、排放工作,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要求。

三、监督医院营养室的卫生管理工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要求。

四、对洗衣房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第十六条 药剂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 负责本院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管理,定期总结、分析和通报应用情况。

二、 及时为临床提供抗感染药物信息。

三、 督促临床人员严格执行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制度和应用原则。

第十七条 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 负责医院感染常规微生物学监测。

二、 开展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特殊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定期总结、分析,向有关部门反馈,并向全院公布。

三、 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承担相关检测工作。

第十八条 临床科室应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三、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四、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五、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

六、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

第十九条 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 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三、 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四、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五、 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六、 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第三章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第二十条 省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岗位培训制度,指定具有培训能力的单位承担本省医院感染管理岗位培训任务。培训单位的师资和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单位的专职人员应经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培训。

第二十一条 医院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对各级管理和医务、工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常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 管理知识包括:职业道德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各类人员均必须掌握。 专业知识:应根据专业/职业的特点决定。各级管理人员应了解医院感染管理工 作及理论的进展和本院、本管辖领域医院感染管理的要点及相关管理知识;医务人员 应掌握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消毒药械正确 使用和标准预防等相关知识;工勤人员应掌握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卫生学和相 关消毒药械的正确使用等基本知识。

第二十二条 医院必须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 学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二十三条 医务人员应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年不少于15学时,其它管理与医务人员每年不少于6学时。

第四章 医院感染的监测

第一节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第二十四条 医院必须对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十五条 医院应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监测资料应妥善保存。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和反馈。

二、医院应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应不少于年监测病人数的10%,漏报率应低于20%。

三、县以上医院和床位数3300张的其它医院,应逐步开展监测资料的计算机管理,对监测资料进行趋势分析。

第二十六条 医院应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开展目标性监测。

一、省(市)级以上医院及其它有条件的医院每年应开展1~2项目标性监测。

二、监测目标应根据本院的特点、医院感染的重点和难点决定。

三、县以上医院和床位数3300张的其它医院,应对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其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监测。

四、每项目标监测开展的期限不应少于1年。

五、应定期对目标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反馈,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及提出改进措施;年终应有总结报告;监测结束,应有终结报告。

第二十七条 100张病床以下、100~500张病床、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应分别低于7%、8%和10%;一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应分别低于1%、0.5%和0.5%。

第二节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第二十八条 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监测方法见《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一、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每日监测,对戊二醛的监测应每周不少于一次。 应同时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物品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二、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手术包尚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生物监测应每月进行,新灭菌器使用前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采用。

三、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必须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月进行生物监测。

四、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100m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mW/cm2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0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0%。

五、各种消毒后的内窥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等)及其它消毒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六、各种灭菌后的内窥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膀胱镜、胸腔镜等)、活检钳和灭菌物品:必须每月进行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第二十九条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见附录三)中4.2 规定。监测方法见《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

第三十条 血液净化系统:必须每月对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当检查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时,须再复查。标准值为:透析器入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cfu/ml,出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0cfu/ml,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第三节 环境卫生学监测

第三十一条 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医院应每月对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室(ICU)、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骨髓移植病房、血液病房、血液透析室、供应室无菌区、治疗室、换药室等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当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 监测方法见《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卫生标准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中4.1规定。

第五章 医院感染的控制

第一节 医院感染散发的报告与控制

第三十二条 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第三十三条 科室监控小组负责人应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及时组织经治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第三十四条 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和控制。

第二节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与控制

第三十五条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

一、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处(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二、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单位应同时报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

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为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卫生行政部门;省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四、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第三十六条 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应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一、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为:

1、 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2、 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