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道德范文

生态道德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道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道德

第1篇:生态道德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企业生态道德责任提出的原因,指出了企业承担生态道德责任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迎接国际挑战、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更是企业 自身建设伦理文化的需要。企业要具有生态道德责任 ,则必须从企业确立生态道德责任的价值 目标、培养员工生态道德素质、建立企业生态道德责任的系统5-程这几个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将经济活动、生态智慧和伦理关怀融为一体,最终才有可能实现与社会经济相协调发展。 

当代企业如何履行自己的生态道德责任,事关企业的整体发展前途和命运 ,也是企业必须而且应该承担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 

一、 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生态道德责任 

现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具备什么样的经营理念、在处理环境问题时应具备什么样的责任意识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这既是现时代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又是时代对当代企业提出的要求。 

1.企业生态道德责任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 ,所牵涉的层面非常复杂,它的顺利进行依赖于众多条件的支持。稳定完整的自然生态环境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地位或作用已经逐渐凸现出来,所以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报告,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生态文明是文明的一种形态,是高级形态的文明。生态文明不仅追求经济、社会的进步,而且追求生态的进步 ,它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协同进化,经济一一社会与生物圈协同进化的文明。” 。 

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是环境形势仍然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相当严重。

未来几十年,工业化的程度还将继续深化,如果只是一般性地在政策上做些小的调整,或仅仅是在原有的政策框架内“加大力度”,很难彻底解决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德国当代经济伦理学家 p·科斯洛夫斯基于 1987年写道:“经济的发展需要重新奠定经济伦理学和伦理经济学理论的基础。”通过对生存危机的反省,人们很容易在观念上过渡到人类自身应对摆脱危机承担责任的问题上来。再进一步追问,我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承担责任的,或者说通过什么方式来自觉地把责任承担,这时我们也不难想起伦理道德对现实责任的承诺。 

现时代的经济伦理观念有其共性的一个方面就是它没有认识到经济在人类所有的制度结构中仅仅只占了一部分。而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同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曾指出,这种把属于整体之一部分的经济,置于绝对优先的地位,是现代的一大错误;如果放任这种经济的孤立发展就会使得人类在地球上丧失生存权利。企业的经营行为虽属于经济范畴,又由于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系统中进行的,因此它与生态环境系统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企业责任对象的范围应当从人拓展到生态环境中去,把其他存在物的利益纳入道德思考的范围,将经济活动、生态智慧和伦理关怀融为一体,最终转变那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模式,走向一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道路。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把生命联合体的利益作为道德的终极目标。 

2.企业生态道德责任是迎接国际挑战、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自从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际上已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社会责任运动浪潮,这一运动要求企业在赢利的同时,承担环境保护等生态责任。在国际贸易中,各国贸易保护也都纷纷将环保作为一种有效措施来限制其市场准入,并将其发展为一种绿色贸易壁垒。他们通过对进口产品制定环境检测标准、限制没有环境标志的产品进口、审查进 口产品生产中对环境的影响等,来保护本国工业免受进口产品的冲击。因此,只有强化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才能保证其产 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才能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忽视绿色产业的发展,盲目开发出 口产品,放松对产品安全和污染标准的监督检验工作,没有形成相应 的管理体系,许多产品并不符合环保标准,难以与先进企业进行竞争。环保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个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规则压力和商业竞争发展,使得企业的竞争不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企业化时代里的企业所需要承担的伦理责任达到特别重要的程度。这一切正如未来学家阿尔温 ·托夫勒在上个世纪 70年代末指出的那样:企业责任的内涵远远超出了经济的范畴而拓展到了生态、就业 、信息、政治和道德等领域。由此看来 ,加入国际贸易组织,对于我国企业的挑战“与其说是核心竞争力的挑战,不如说是核心价值观的挑战;与其说是经营行为的挑战,不如说是伦理品质的挑战。”企业的生态道德责任意识决定企业的竞争实力。 

企业应有其自身生态道德责任,其原因不是因为生态道德价值观本身,而是因为它能指引企业迈向成功。企业生态道德责任品质直接关系并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重要的“道德资本”,是企业参与竞争所应具备的条件。可见,企业只有强化生态道德责任意识 ,促使企业尽快获得参与国际竞争的通行证,才能使我国企业炼就 自身竞争优势,企业产品才能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唯有如此,企业才能从传统的不赢即输、水火不容的敌对关系转向现代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以共谋利益的“双赢”或“多赢”。 

3.企业生态道德责任是企业伦理文化建设的需要企业文化最初形成于组织创立之初,伴随企业的成长,企业文化中较深层面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较浅层面的行为准则就形成了,正是基于此点它具有凝聚、导向、激励、约束、规范等重要的特性 ,成为指导企业发展的观点和经营的理念。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特伦斯 ·迪尔教授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阿伦 ·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 的习俗和礼仪。他们在 1981年 7月出版的《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中,以丰富的例证指出:杰出而成功的企业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即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但往往是自然而然的约定俗成而非书面的行为规范;并有各种各样用来宣传强化这些价值观念的仪式和习俗。正是企业文化——这一非技术、非经济的因素,带来了这些企业的成功。  可以说,我国有相当多的企业都没有能够建立一套与现代商业竞争相适应的文化价值观体系。有的企业虽然提出了一些企业精神、价值理念 ,但往往由于缺乏务实精神,使之成为摆设,成为空洞的说教,或者流于形式;有的企业虽然规章制度严明,但企业没有明确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倡导,从而导致企业缺乏活力、死气沉沉或一盘散沙。我国企业与今天的市场竞争不相适应的恰恰是文化体系。海尔公司的成功,就在于它始终把环保作为其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保护人类环境,预防环境污染”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清洁生产,绿色标志,绿色运动”,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成为我国唯一一家全部产品整体通过绿色产品论证的企业,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占有份额连续增长。 

不难看出,一个企业持怎样的伦理价值尺度,不仅最终将影响到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自身的组织不断学习能力、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而且对于人类的未来和我们赖于生存的地球环境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作为企业处理与利益相关者关系行为准则与规范的企业伦理逐渐显化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 ,企业生态道德责任乃是企业履行与利益相关者长期隐含契约的内在要求。 

二、企业生态道德责任的内容有哪些 

我们认为,对于企业生态道德责任的基本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工业化进程中,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和人的发展关系上,人们往往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甚至简单地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物质增长、gdp增长,忽视了人文、资源和环境等其他重要尺度与这一片面强调经济增长观点相联系并构成支撑的,是片面强调利用和战胜 自然的狭隘观念。早在 19世纪末就受到恩格斯的批评。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对都我们进行报复。”我们每往前走一步都应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 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 自然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循环经济思想正是针对现存工业生产方式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和困境而提出的。循环经济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要求企业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综合利用资源,力争用最少的资源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它通过技术更新,积极采取无污染或只有轻微污染的新工艺和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使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能重新使用或出售。即通过 自然资源一清洁生产一绿色消费一再生资源这一生产流程来推动技术创新沿着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的方向迈进。这样,既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又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同时还要使经济发展符合生态效率,追求物质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废物产量的最小化。 

由此,企业可以通生产模式转变,它从三个方面履行了生态道德责任 :一是对环境 的起码责任 ,即通过降低资源消耗量,使生产成本下降,从而不污染环境。二是积极责任,通过减少污水废气排放、主动进行固体废弃物处置。三是理想责任,开发绿色产品,实施绿色营销,倡导绿色消费,促进和改善环境。提高企业信誉,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这样就完全改变了“环境保护不经济”的观点,从而。这样企业不仅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更为重要的是使环境保护为企业可以并乐于接受树立新的行为准则。现代企业应当克制自己对环境无限制的索取,勇于承担治理环境的道德责任,从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维护和谐发展、代际公正现代经济理论认为:企业的发展取决于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和自然环境的诸多力量的平衡。因此,企业在发展战略上,要将生态保护上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发展的布局上,要遵循自然规律,结合全国生态功能区划 ,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承载能力,按照国家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的要求确定企业在具体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上,调整企业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具体的实施上,要实行最优化的生态保护措施。清洁生产取代过去那些污染严重的落后的工艺和技术;生态成为建设项目能否批准的首要考虑因素。总的来说,作为资源的消费者和产品弃物的生产者的企业,从人与自然关系出发,确认 自然的价值和权利,尊重生命和 自然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纠正企业经营中损害生态的不正义行为,发展可持续经济。

一方面企业作为一经济组织,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开发自然;另一方面,它为了自身的整体和长远利益 ,又必须保护生态环境。现代化的发展必须求得一种合乎公正或正义的发展。这种公正性既表现为实现人类代际问的公正,同时也要求代内之间的公正。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要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必须承认后代人同当代人一样也拥有一样也拥有生存权和发展权,他们的这些权力也应当受到尊重,不能因为他们现在没有发言权就剥夺了他们的权利。当代人在实现自己需要的过程中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根本条件。 

3.培育生态道德意识,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和生态损耗强度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有效保护、改善环境为内容,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成了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础。第二,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的经济作物质保障。企业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它与人们 的生活关系密切。我们人生价值的实现也往往依赖于各种企业的发展,并且人类对自然的作用更多是通过企业这个中介组织实现的。我们可以说: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最终的落脚点是企业与 自然的和谐。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企业的要求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企业在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过程 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企业首先承担起生态责任,我们才真正迈出了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第一步。企业应成三个方面积极承担生态道德责任:一是经济发展的方式要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生产方式上要发现消费者的需求、满足其需求,而且要对其需求进行引导,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从反面的角度看,企业若不承担生态道德责任,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其他方面的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若作为基础的“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产生了动摇,会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关系和谐构成挑战,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资源环境分配不公会加重社会不公;若不能很好地实施“分配的环境正义”和“参与环境的正义”,作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核心的“公平正义”会遭受侵蚀;生态环境的破坏会降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则不再名副其实。 

三、企业如何履行生态道德责任 

企业经营行为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而生态环境的发展则需要得到最大的护,二者经常发生矛盾。作为现代企业生态道德责任建设来说,其本内容就是协调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使它们达到和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企业价值目标上确立生态道德责任 

生态道德是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合,它总是通过协调现实的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来发挥其约束或导向作用的。这具体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 

第一 ,在利益导向上,按照生态道德的基本要求来确定企业的利益取向。美国的 h·r·鲍安在其所著的《实业家的社会责任》中写道:“其社会责任是说,实业家有义务制定对今天的社会目标和价值来说有益的方法和政策,并据此开展其活动。”企业在这一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利益最大化的对象就不仅仅是股东与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利益,更应该包括生态环境与子孙后代的利益。因此,企业形成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义务观,把利益平等原则从人和社会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作为规范企业行为的生态道德,它以生态人道主义、生态整体性、生态永久性为原则,把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渗透到企业价值观念、活动决策、生产和销售等各个方面,形成企业的自我约束力。第二,在管理理念上,不断拓深“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以人为本”的这其中“人”的含义有两个方面,其一,它不仅仅是指企业内部成员 ,还包括企业以外的人和社会 ;其二 ,它还包括后代的子孙“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要求企业积极主动地设定自身生态环境的目标 ,自觉承担生态会责任。这就避免了企业做出“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破坏根基 ,自毁家园的事情来。

在这一核心观念层的指引下,企业经营行为表现为:它是在一定的伦理价值观的指导下受制度规范的影响而产生的具体行为。稳定、持久、健全的企业伦理行为可以促进经济秩序和经济运行的稳定健康发展,它为企业提供行为动机基础意义支撑、价值导向和合理的目标。正确的伦理价值取向,可以保证企业能营造积极向上、充满生气的精神范围。生态道德可以为经济行为主体提供科学准确的经济预期,减少个人组织和社会获取信息进行决策选择的成本;降低宏观经济的管理成本,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2.提升员工生态道德素质 

“从经济的角度看,所有企业的运作过程,都是通过员工的生产行为统一表现出来的结果。同时对员工行为的分解有助于分析其中任何可能的缺点,并进行改善;而对员工行为的多角度反复整合,则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或开发新品种从伦理价值角度看,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分解和整合,既是对作为个体的每个员工伦理规范的反省或检测,也是对作为集体的全体员工的教育。这种分解和整合可以延伸到员工的其它生活领域,从而促包括企业伦理在内的社会伦理水平的提高。”生态伦理学的发展要求企业的生产方式发生变革,要求形成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但是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它要实现的是对企业员工的改造即实现素质的转换和再造,以此体现出道德的属人的规定性。正如彼德斯 ·沃特曼所言,“员工做出不同凡响的贡献,从而也就产生有高度价值的目标感这种目标感来自对生产、产品的热爱,提高质量、服务的愿望和鼓励革新,以及对每个人的贡献给予承认和荣誉”。

企业生态道德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企业可以通过实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选用绿色材料、制定绿色生产流程、实施清洁生产采用绿色包装、制订绿色价格、开展绿色促销重视国际标准和产品认证工作等,使承担生态责任的理念渗入到企业的每一个行为。池田大作也认为 ,广泛普及伦理意识,使正确的价值观念扎根于每个人 的精神之 中,并把它传给子孙后代,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再构人类与自然的均衡通过这些方式,企业才能锤炼自己的队伍 ,形成自身独具的风格,这样培育出来的企业生态道德理念才能深深植根于广大员工之中。具体来说,  门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培养员工的生态道德素质。一方面,企业自身培育环保人才、建立环保技术创新的奖惩制度。另一方面,广泛开展生态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3.企业生态道德责任的系统工程 

决定企业经营行为的生态道德环境的出发点是消除企业经营中反人性、反社会的行为,并努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日本经营伦理学会会长水谷雅一说:“经营伦理学的出发点仅在于消除因只偏重于‘效率 ’和 ‘竞争 ’的思维方 式及 依 此 进 行 的企 业 活 动 给人或 社会带来 的弊病。”  生态道德环境建设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使现有的生态道德环境得以改善。企业的道德环境的改善。

首先需要企业从自身做起,由此产生的辐射作用将引领着整个道德环境趋于良性化发展。 生态道德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氛围。它包括企业价值观、伦理观的基本内涵和外在表现。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及其员工共同具有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境界,它主要包括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经营理念等,体现了一个企业的价值定位,反映了企业内部衡量事物的根本标准。

其次,企业应根据环境的变化建立合乎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在新型的管理制度中企业的经营行为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的信息是透明、公开的,每个人都有获得此类信息的平等机会与权力,每一个员工不仅仅要了解自己工作中涉及到的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情况 ,更要了整个企业发展对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同样具有可持续性的情况,并且有决策参与权。

再次,企业实施生态道德责任审计制度。“通过环境审计,对于本企业的环境状况进行客观的自我检查与评价,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 中所出现的环境问题,有助于企业的投资决策、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的评审,从内部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有利于企业自主调整其经营活动。”最后 ,这些制度或管理的真正到位,归根结底要通过舆论和教育 ,引导员工的情感和意识,形成员工正确的生态责任意识 ,并使之内化为员工信念。惟有如此,才能有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向着绿色化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p·科斯洛夫斯基.伦理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6. 

[4]欧阳润平.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伦理品质[j].伦理学研究,2003,(5):28—32. 

[5]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bowen,h.r.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man.harper brothers,1953. 

[9]陈红兵.现代企业伦理制度建设[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0—34. 

[10]池田大作,b·威尔逊.宗教与社会[m].成都是:四川人 民出版社 ,1991. 

[11][日]水谷雅一.经营伦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第2篇:生态道德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教育;新型农民

一、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诉求近些年来,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现实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被纳入道德的视野进行考察并由此产生了生态道德教育的新主张。生态道德教育的提出拓宽了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时代的发展给公民道德教育提出的新课题。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新型农民的全面发展包含着农民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不管是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新型农民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说,都需要生态道德教育,逐渐显示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道德教育国家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说明了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外,还需要人文道德精神的支持和推动,尤其需要新的道德观念即生态道德来支持。因此,对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生态道德的思考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社会的发展、变迁从来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过去,人们只重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要素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而忽视了生态要素的作用。但是,近年来人类生存的危机昭示了生态要素的重要性,生态要素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2、新型农民的全面发展需要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类自身的前景问题,惟有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人类走向与自然的和谐作为自己坚定不移的目标,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客观地说,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虽已开展多年,但以农村为主题的生态道德教育仍是薄弱环节。不少农民环境意识较差,有的消极对待环境污染,甚至对因污染引发的财产损失都不能用法律的手段讨回。从根本上讲,农民对生态环境的漠然与无奈,主要原因是生态价值观的缺失。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道德教育来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生态道德价值观,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关键还在于农民的全面发展,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农民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提出生态道德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

二、生态道德教育,培育理性生态农民\"保护环境,教育为本。\"在农村生态危机并没有明显好转的今天,充分发挥教育对认识和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特殊功能日显重要。生态道德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德\"教育,而是人格养成的教育,是迈向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教育。

1、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生态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素质教育,是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因此,着眼于人的素质提高的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从两方面展开:首先应该注重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回顾20世纪,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欠缺,那就是缺少对生态科学知识的系统普及,缺乏生态科学知识背景,公众就很难对生态危机的严重程度产生足够的认识。没有忧患,就没有震撼,生态道德教育就难见实效。人们对生态科学知识的无知就会造成生态意识的缺失。

其次就是要强化生态道德方面的教育。人的生态道德是一个综合性的质量指标,生态科学知识只是其基础,生态道德则是核心。没有道德上的指导,人的行为就不一定能规范在环保的主题内。因此,还必须加强生态道德方面的教育。这主要从以下三点来看:第一:加强生态道德理念的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类生态良知,开发人类生态伦理潜能,开创人类生态精神面貌的重负,其主要目的是塑造新的生态价值观和对待生态环境的新态度。这就要求人们更新理念,通过教育的方式树立起全新的道德理念。当前,最根本是要帮助农民树立绿色消费理念,提倡适度消费,厉行节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农民缺乏生态道德素养,急功近利,不惜以砸掉子孙后代的饭碗为代价,使得大量的资源被浪费与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农民的生态道德教育,帮助农民树立起绿色消费理念,有助于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加强对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强调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生态道德教育不仅要有理念的树立,还要有情感的培养。生态道德情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生态道德观念,在处理生态道德关系、评价生态道德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好恶、爱憎感情。在人类生态活动中,只有对善与恶、美与丑具有鲜明而强烈的爱憎感情,才能产生合乎道德的行为。

第三:强化生态道德行为的指导。生态道德教育除了要有生态道德理念上的培植、生态道德情感上的培养外,还需要行为上的指导。落实到行动上的生态环境保护才是衡量人们生态道德水平最直接的标志。

只有动员广大农民参与环境保护,批判并抵制各种有害环境的行为,环境保护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2、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

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确定以后,还有一个怎样来实施教育的问题,这就涉及到教育路径的问题。事实上,选择什么样的教育路径将关系到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根据教育的规律和农村的实际,生态道德教育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来实施:第一:利用农村学校平台进行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全面终身教育,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对农民的生态道德教育,要注意农村学校教育平台的利用。通过一定学时和内容的课堂教育向农民进行正面灌输,起到一种\"先入为主\"的作用,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思考和实践,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和这样做的意义,引发他们对社会上的现象从生态伦理的观点出发产生爱憎的情感。

第二:利用农村村委会平台进行教育农村村委会是对农民进行教育、管理的有效组织形式,也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形式。在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利用好农村村委会的平台作用,抓住机会进行教育。比如:利用乡、村、校召开会议之机,及时介入,见缝插针,把环保理念适时而有机地带入会场;利用农闲时节走村入户,言传身教;利用村委会的有线广播、电化教育、村头板报、科普报告会等载体进行教育。

第三:利用农村经济发展的平台进行教育生态道德教育要融入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去,发展新产业。当前,重点要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发展生态农业。生态道德教育只有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才能激发农民学习生态知识、运用生态知识的积极性。当前,生态道德教育重点要与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鼓励农民参与到新农村的规划中来,建设新人居,使\"三清\"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柳树滋.大自然观--关于绿色道路的哲学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第3篇:生态道德范文

引言。

生态道德观(生态伦理或生态和谐理论)是一门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和生态关系的新兴伦理学科。几十年来,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成果,人们的生态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是,我国目前在生态道德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还没能形成体系,在德育教学中重视不够,在实践运用方面也落后于西方。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必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大德育的范围之内,使其成为新德育的一部分。故此,本文就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生态道德观的由来。

生态道德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时代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对于自身征服自然能力的认可与满足,另一方面又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身行为反思的结晶。反观人类与自然的交往史不难看出,一方面,人们习惯于把自然环境看作是人类活动的空间或满足人类目的的手段,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完全可以不顾一切,不断地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待自然、改变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能力的限制,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下。农业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唤醒了全体民众、乃至统治者,不得不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把自然当做高高在上的神灵顶礼膜拜。在没有现代工业支撑下的小农经济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有了绿色和清洁的环境。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总和。但是,它在为人类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危机、土壤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人类的自身生存提出了挑战。一些西方的先哲们开始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生态道德(或称作“生态伦理”)这一全新的概念。其中有法国思想家施韦兹“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卡逊的尊重自然伦理学、辛格的解放动物的伦理学、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构成了和谐伦理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为生态伦理学的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何为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人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在我国环境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对环境现实认识有误、观念滞后等情况。建国后,国家生产全面恢复,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带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受错误生态观的指导,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低效率的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三江源的原始森林的消失,洞庭湖的水面积锐减等,这也没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经济快速的增长。但是落后的粗放的发展和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水土流失、污水横溢、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森林的快速消失等,都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势在必行。

2.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具体表现在:

首先,理论研究滞后,思想上重视不够,学科体系不健全。有关生态知识的教材缺乏,严重影响了生态伦理的教学;各种教材中有关生态的知识太少,且不系统;各种考试中有关生态知识的,少之甚少;德育对象仅限于学校里,忽视了社会教育的作用;公民生态知识得不到普及,从主观上制约生态道德观的养成,难以用生态道德观自律。其次,从教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第4篇:生态道德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生态道德;体验;

一、生态道德的涵义

所谓生态道德,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生态道德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它属于道德的范畴,却突破了传统道德只关注人际关系的局限。生态道德则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道德调整的领域,即生态道德扩展到人—自然—社会这个三维坐标上,不仅单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讲道德,更把自然融入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生态道德不仅是指人在自然界中所应遵守的生态规律以及生态规范,更指个人对人与生态关系的理解和感情,它要解决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协调性问题。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当全社会对生态文明达成了共识,必然对大学生群体提出生态道德上的要求,要求他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养成生态文明习惯。当代大学生们不仅要具有科学的生态道德观,而且要了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知识,正确认识中国的资源和环境现状,自觉履行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实现自身由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的转变。要促进大学生生态道德的觉醒,就要求在大学校园中开展有效地生态道德教育。大学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原则,采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培养其生态文明素养,并使其自觉遵守生态系统的原理,积极通过生态实践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实践活动。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培养途径

(一)以课堂为主体的生态道德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态伦理教育教学方式,主要还是沿袭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通过生态环保科学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生态道德知识,但同时另一方面却忽视了师生相互之间通过交流讨论对生态伦理知识的学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因此在采用此种教育方法时,一定要注意克服课堂教学的多种弊端,深入发掘学科教材,增加一定比重的、更为贴近现实也更具时代感的生态德育的内容,使学生喜欢学,主动学。甚至可以尝试开设《大学生生态道德修养》必修课,并辅之以《生态哲学》、《生态法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的选修课。

(二)以校园为中心的生态文化建设。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也有形无形,有意无意中影响着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建设。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即校园生态环境,是指一切合乎生态和谐理念的校园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主要包括学校规划、校舍布局、场馆建设、道路布置、宿舍条件和花草树木等等。清新优美、内涵丰富的校园生态环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审美意识,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有助于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维护和创造等行动中来,从而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价值取向。因此,加强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建设,就是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对校园进行精心设计、科学规划,建设“绿色校园”,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绿化或者园林设计中,使校园处处散发生态和谐的韵味,使校园处处发挥教化育人的功能,为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育营造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

其二是校园精神生态文化建设。校园精神生态文化是指师生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而共同营建的一种体现人与校园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精神或生态氛围。校园精神生态文化建设可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进行:一是聘请校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定期举办以尊重自然、崇尚生命、节约资源等为主题的生态道德教育系列讲座,让大学生深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激发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二是要充分利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无烟日”、“植树节”等各种节庆纪念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态文化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活动、环保标语征集活动、环保小抄报黑板报评比及以环保为主题的演讲、征文、歌唱比赛等,以此激发大学生参与生态道德实践活动的热情;三是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等舆论工具,进行生态道德知识宣传和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探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与思考生态道德问题的兴趣与热情;四是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组建生态环保社团,例如:“绿色社团”、“环保社团”等,定期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开展节约用水用电、回收废旧电池、杜绝口香糖污染,提倡勤俭美德、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等一系列活动。通过一系列这样的活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在高校广大同学中得到很好的树立,形成人人保护环境、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五是要建立健全校园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制定一系列合乎生态伦理原则的道德规范,通过制度规范的他律性和强制性,对大学生涉及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奖罚,以此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使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并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塑造健全的生态人格。

(三)以体验为重点的生态实践过程。

生态体验是体验的一种崭新形式,它是“人置身于一定的生态关系及生态情境之中,在生态互摄的状态下,全息感受、理解和领悟三重生态(即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关系及其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生灭之道,经历内心感动,诱发和生成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的一种过程和境界”。大学生生态体验活动的形式多样,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最常见、也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生态体验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时组织大学生或者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自费到生态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等风景区开展游览活动。通过参观游览,让大学生身临其境,认识自然、欣赏自然、感受自然,使大学生在与自然的交融中切实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相关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并自觉生发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从而达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升人格的教育功效。

二是生态考察。生态考察是一种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性和针对性的生态体验活动。它主要是通过组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大学生对所在地或周边地区——尤其是对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较为严重的区域——进行了实地勘察或监测,使大学生了解大气、水源、土壤以及野生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分布和变化情况,激发大学生对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使大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生态环境的方法,提高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并进而增强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唤起大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是野外生存。野外生存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在吃住无着孤立无援的山野丛林中面对生存与死亡的考验,接受肉体和精神的磨炼,挑战生理、智力和技能的极限的生态体验活动。学校可适时组织学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由富有野外生存经验的老师或教练的带领,不携带任何食物饮料,在野外开展徒步旅行、攀岩涉水、穿越丛林、搭绳过涧、野外自救、寻水觅食、野营野炊等内容丰富的活动。通过这种亲历亲为去解决生存问题和应对各种挑战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克服通常不易遇到的各种困境中锻炼身体、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深刻体会在大自然中为求生存而不得不克服各种困难的艰辛与愉悦,从而学会感激、尊重、敬畏、热爱和维护自然,并自觉养成符合生态道德原则规范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实践证明,通过开展以课堂为中心的生态教育,以校园为中心的生态文化建设,以体验为重点的生态实践过程,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升华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锻炼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强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促成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塑就大学生健全的生态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蒋保国.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路径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5):43-44.

[2]郑晓艳,王柏,郝淑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9):7-9.

第5篇:生态道德范文

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生态道德教育对21世纪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正如《21世纪议程》所指出的“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生态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生态意识和道德意识以及培养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与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4]。

(一)生态道德教育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物质需求的无限增长,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物灭绝等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从本质上说,生态危机是人类错误的价值观所造成的。因此,人类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首先就需要对全人类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即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改变人类以往错误的生态道德观,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使人们发自内心地去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并自觉地承担起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责任。

(二)生态道德教育是培养生态公民的重大举措生态公民是指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并能积极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公民。生态公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生态公民的培养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和运转的前提。生态公民具有4个显著特征,即环境人权意识、良好美德和责任意识、世界主义理念以及生态意识[5]。生态道德教育是公民形成生态认知和生态情感、培养生态理性和生态意志、养成生态行为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培养和塑造生态公民的关键。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理性的生态公民,可以为构建生态文明和生态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生态道德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生态文明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人类发展史上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涵盖了生态道德建设,是生态道德教育的精神依托和思想源泉。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的实践活动。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以往在与自然的交往中所持的错误观念和态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牢固的道德支撑,进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生态道德教育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简单地说,生态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态和谐社会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生态素质和修养。而生态道德教育是提高公民生态素质和修养的前提条件,是推动生态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可见,生态和谐社会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存在载体;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目前已基本形成共识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善恶观善与恶是衡量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尺度。生态善恶观认为,人与自然环境是整个生物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具有其不可忽视的内在价值。人们如果能够尊重和热爱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是“善”;反之,就是“恶”。正如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阿尔贝特•史怀泽所指出的“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以发展的生命实现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6]。

(二)生态平等观平等作为一种道德范畴,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价值追求,是调节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也是分配权利和义务时所必须遵循的价值尺度。生态平等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应该尊重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生命,即尊重所有的动物和植物,以保证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因此,生态平等观要求人类决不能将自己摆放在其他生物之上,更不能只顾自己的需要而不顾其他生命的存在。

(三)生态正义观正义作为一种道德范畴,是指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群及阶层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其体现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从某种意义上讲,正义就是善。生态正义观就是个人和社会集团的行为原则要符合生态系统平衡的原理、符合生物多样性的原则、符合全球意识和世界人民保护环境的愿望、符合“只有一个地球”的世界生态共同利益[7]。生态正义观要求人类的生产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生态义务观与权利相对,义务是指人们在政治和法律上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使命。人类之所以要承担生态义务,是因为人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无时无刻都在与自然界和其他生物发生着关联。生态义务观认为,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说,人类应该履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义务。

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

生态道德教育要取得成效、获得成功,就必须在明确生态道德教育基本内容的同时,大力付诸实践。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主要包括以下4个基本环节。

(一)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认知是指对人与自然的交往实践而产生的道德关系及其原则、规范、理论的观念性等的把握活动[8]。生态道德认知教育,主要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的生态知识和生态意识的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明确善恶标准,进而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能力。在生态道德认知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在学量的生态道德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感知和体悟,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形成尊重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生态道德观念,并积极主动地将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生态道德情感和信念。

(二)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生态道德认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和内心情感,也可以被认为是对大自然的热爱、敬畏、感恩和依恋之情。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是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生态道德认知环节可以唤起人们的生态良知,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情感。而生态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稳定的力量,能够积极地推动人们生态道德信念的产生和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很难想象,在没有对生态的热爱、尊敬和赞美等情感的情况下,人类与生态之间能够形成一种道德关系。因此,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是生态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一步,有利于营造人人热爱自然的社会氛围。

(三)生态道德意志生态道德意志就是人们在履行生态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地规范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并努力把热爱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转变为具体的环境保护实践。正如美国当代著名环境伦理学家彼特.S.温茨所指出的“为保护物种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而做出转变的意志中,一个必要的部分就是对自然本身的爱与尊重”[9]。生态道德意志教育使人们的生态道德情感升华到人们内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同时又引导着人们生态道德行为的方向,是生态道德认知和生态道德情感转化为生态道德行为的中间阶段。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主动地磨练自己的生态道德意志,可以提升自己的生态道德品格和信仰。只有当某种信念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稳固,这种强烈的信念才会成为调节生态行为并使其持之以恒的精神力量[10]。

(四)生态道德行为生态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生态道德观念的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生态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也就是说,生态道德行为是改善自然生态环境而进行的具体的实践活动,是生态道德认知、情感和意志等意识活动的外在表现。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人们积极参加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只有亲自参加环保活动,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和感受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精神,才能完成生态道德教育的使命和任务,并在生态保护的实践中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因此,生态道德教育应该引导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注重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节约资源和能源,追随绿色时尚,改变不环保的生活方式,建立绿色消费的观念和行动指南。总之,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就是通过培养和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认知,陶冶人们的生态道德情感,锻炼人们的生态道德意志,使人们养成生态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是在一个既定的自然图谱中循序渐进展开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复杂的实践过程中,“知”“情”“意”“行”4个环节缺一不可,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统一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

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

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要明确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之外,还要寻找到适当的实践路径。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是指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方法或传播途径,是保证生态道德教育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一)家庭———生态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是一个人的启蒙地。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第一课堂,是生态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正如苏联生态伦理学者佩德里茨金指出的“小时候没养成对自然界道德态度的人,长大后成为生产者时对他进行的为时已晚的职业道德培养的诸多努力已是无济于事了”[11]。生态道德的家庭教育并不是要求父母对孩子进行生态道德的说教,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孩子节约、环保的生活习惯。因此,生态道德的家庭教育首先应该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生态意识和生态品格。例如,要求孩子在吃饭时不浪费一粒粮食;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自觉节水、节能和节电,培养他们适度的和绿色的消费观。

(二)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作为育人的重要阵地,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学校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和行为对学生的生态理念和实践起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学校既是自然生态的民间世俗教会,又是生态社会的人文精神文化中心;既是年轻人向年长者学习生态知识和自然人格的“象牙塔”,又是保持生态文化品性与生态教育理念的思想前沿地带;也是充满生态活力、生态热情和生态理性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乐园。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增开有关生态道德和生态伦理的课程、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建立生态道德评价体系和考核指标等措施,促进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传播生态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和信念,推动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

(三)社会———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场所社会是公民教育的大课堂,是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场所。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比,社会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活动平台,且影响更为广泛,对整个生态道德教育的影响也就更大。因此,社会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场所,首先应该通过普及生态道德教育,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树立全民族的生态保护意识,从而引导公民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其次,要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对公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例如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社会舆论传媒方式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生态道德理念和精神、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等。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环环相扣、持续运转的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3个方面必须联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育人优势,共同做好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态道德教育工作。正如苏联生态伦理学者佩德里茨金指出的“道德生态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厌其烦地改造意识。因此,在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里,在整个社会,进行生态道德的培养和教育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道德地对待自然界的规范一旦变成人的内在需要,它就会在解决生态问题中起到重要作用”[10]。

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措施

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措施是指为了保证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建立的外部支撑和支持。生态道德教育作为生态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与政治、经济、文化范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保障,才能使生态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使生态道德教育达到真正的目的和效果。

(一)完善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的法律制度道德与法律是人类社会的两大行为规范,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支持。要搞好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保障机制。道德的约束是软约束,没有法律手段作后盾,道德的作用常常会由于缺乏必要的强制力量而显得软弱无力。生态道德对人的规范作用主要靠人的内在良知发挥作用,所以对社会生活中一些只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生态环境保护的企业和个人来说,单靠生态道德教育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如果对那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进行及时、有力的法律制裁,生态道德意识就难以在社会公众中确立,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社会努力也就会落空。因此,在坚持生态道德教育的同时,必须强化相关的法律保障机制,将道德的软约束与法律的硬约束结合起来,从而使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上一个新台阶[12]。

(二)加大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经济支持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和物质基础作支撑。目前,导致我国生态道德教育开展不力的部分原因是相关的经费投入不足。因此,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加大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投入,使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获得基本的物质保障。首先,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筹措环保资金,对与生态环保相关的企业进行免税或给与信贷扶持,建立专项基金用于嘉奖对生态保护作出贡献的公民,以全力保障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除政府部门以外的其他机构和公民个体也应该重视在经济和物质方面对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给与支持。增加生态道德教育的经费投入虽然会在短期内增加政府、企业和公民个人的支出,但是从长远来看,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收益将无限放大,所以生态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千秋事业[10],是值得我们投资的伟大事业。

第6篇:生态道德范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环境问题越加的重视,开始不断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做好生态环境教育。小学语文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从小做起,促进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提升,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是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的渗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生态道德;教育;渗透;研究

小学生处于一个成长的初期阶段,这使得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处于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阶段。生态教育要从小抓起,小学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阶段,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逐渐在学生的心中渗透相关的生态道德知识,使学生了解到保护环境资源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最终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提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意识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要想有效实施生态道德教育,那么必须要提升教师的生态道德意识,主要的途径有以下三点:首先是加强教师的进修制度,学校要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与进修的机会,让教师去一些高校进行学习,使其充分地了解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问题,学习先进的理念,最终掌握相关的技能,提升教师的综合生态道德教育素质。其次,就是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讲座,学校要与社会环保组织等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定期聘请一些专家来为教师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讲座,以此来充分提升教师的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最后就是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身,并且要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合作,将自身的疑问提出,以此来不断提升自身,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

二、在识字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识字明理,同时也要利用识字教学来充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感以及完美人格[1]。主要是在低年级阶段做好对学生的识字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可以运用一些儿歌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进行识字课程《保护庄稼好卫兵》的讲解中,“天气晴朗河水清、小小青蛙大眼睛。守卫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在这几句儿歌中,学生学习的汉字为“清、情、睛、晴”,学生在进行这些汉字的学习时,能够在无形中体会在爱护大自然环境,保护小动物的思想。这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的诗歌编写一首关于其他小动物的儿歌或者是保护植物的儿歌,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个保护资源环境的意识。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促进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形成。

三、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内容都蕴含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并且很多课文都揭示了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资源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素质。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以此来提升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在《春雨的色彩》《冬爷爷的画》《秋天》《火烧云》等课文中都深刻的展现出了一年四季的美丽。并且也在不同的角度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多端进行了一个描述。充分展现出了大自然的美。在《火烧云》中,主要是描述了傍晚天空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情况,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作者在文章开头进行了火烧云变化的描述“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的孩子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在这里,作者写出了火烧云的变化,利用“变”字来展现出了火烧云的美丽,同时也充分表达了作者心中喜悦的感情。深刻体现出对生活的喜爱。另外,在小学语文的很多古诗词中也充分展现出了自然景观的美:《江雪》《浪淘沙》《望庐山瀑布》等,都深刻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以及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充分的引导学生感受到自然景观中的美,促进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形成。

四、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小学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同时写作教学也能够反映出学生自身的价值观以及理想追求等[2]。所以教师要充分运用好写作教学来促进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培养。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进行想象作文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想象未来社会的发展,对环境进行一个充分的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3]。教师可以为学生出一个想象作文的题目《十年后的家乡》,让学生对自身家乡的环境以及人文等进行一个想象,写出自然景观的变化等。这样,学生能够在想象中充分感受到自然的美以及变化,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展现一些自然图片,让学生进行联想,从而来进行写作。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若是人们随意破坏环境,那么环境将会怎么样呢?所以,同学们要怎么做呢?这样学生自行进行思考,最终逐渐将生态理念深入到自身的内心。

五、结语

教师要想做好对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那么必须要从小抓起,在小学将生态道德素质深入到学生的心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相关的生态道德素质教育,将会有效地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将保护环境资源理念深入学生的心中。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好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各个知识点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从而来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

作者:姜亚利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东关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吴金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J].文理导航(上旬),2013(1).

第7篇:生态道德范文

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否依然普遍地被现代国民认同和遵守,这种保存传统美德的信念和方式又是否符合时展的特征和社会进步的需求”。〔5〕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要流派———儒释道三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挖掘、学习和继承这些生态思想对于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一)儒家文化生态内容的生态道德教育意义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主要在于阐述和论证“三纲八目”。三纲即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八目即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三纲八目”的核心在于修身和治国,其中的生态内容也非常丰富。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意在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天、地、人实现有节制的互动,反对将人置于任意处置自然的地位。也就是说,既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要遵守自然规律,在规律的限度内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儒家经典《易经》首先阐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内容。《易经•序卦传》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易经•序卦传》)这句话阐述了人产生于自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易经•乾卦》曰:“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经•乾卦》)这句话阐述了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体,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人的身心规律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即是“天人合一”。高质量的人生在于实现“天人合一”,在于人向自然的回归。儒家至圣孔子曾经发出“知我者其天乎”的感叹,也显露出“五十而知天命”的豁达,从“天知我”到“我知天”显示了孔子“天人合一”思想的发端。儒家亚圣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他将人性和天统一起来,也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是北宋张载,他在《正蒙•乾称》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张载指出,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贤,根本原因在于“天人合一”。人和自然是本质上的统一,因此人能够认识自然,认识自然和人自身达到极致便可以成为圣贤。随后,南宋朱熹指出:“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人也;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朱子语类》卷十七)陆九渊更是描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他说:“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6〕在“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之中人和自然乃至人和整个宇宙都合而为一,人和宇宙不分彼此,人和宇宙和谐共生。综上,儒家主张的“天人合一”将人和自然、人和宇宙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不谋而合。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7〕因此,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生态思想重要补充和有力佐证。

儒家主张“节用依时”。孔子提出了“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孟子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依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8〕表达了勤俭节约,用之有度,遵守自然规律的生态思想。同时,“不违农时”和“斧斤依时入山林”也是重要的生态手段和措施。秦汉时期刘安提出了说“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淮南子•主术训》)指出了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超过自然规律的限度。还包含了爱护动物,保护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还是重要的生态手段和措施。儒家的“节用依时”思想反对奢侈浪费,反对对自然的无度索取和破坏。对解决当今的生态危机、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具有重大意义。它为公民生态道德的形成提供了感性的材料,也为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可行的手段和措施。对于公民养成勤俭节约、适度消费的生态道德理念,增强公民节约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综合利用资源的良好习惯,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儒家主张“仁民爱物”。“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可以说儒家的一切思想均是围绕“仁”展开的。“仁”更体现了儒家的生态理念。孟子提出“仁民而爱物”,“仁”的原则不仅适用于人和人之间,也适用于人和自然之间。在人和人之间即是“仁民”,在人和自然之间即是“爱物”。要求将“仁”的原则从人类社会扩展至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自然界。要求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包括人在内的一切自然万物。明学大师王阳明更是对此进行了形象描述了:“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大学问》)人的恻隐之心、不忍之心、悯恤之心、顾惜之心的对象不是仅仅限于有生命的人类和动物,还包括无生命的草木和瓦石。达到这样修养境界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人”。儒家的“仁民爱物”不仅承认植物、动物乃至整个自然界都有内在的价值和生存的权利,而且也自觉地把人的天赋爱心由传统的人际道德向生态伦理扩展,从而构成了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最主要的内容。儒家的“仁民爱物”思想是一种深厚而宽广的道德关怀。它对于培养公民的生态道德情怀,唤醒公民关爱动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生命教育的展开。

(二)释家文化的生态内容

释家主张“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利他施乐”、“净土理想”等。“众生平等”论证了人与自然的本质平等。“大慈大悲”说明了人类保护自然的强大动力。“利他施乐”指明了人类保护自然的切实行为。“净土理想”则建构出生态文明社会的理想模板。基于这些生态思想,释家还延伸出了一系列的生态实践。戒杀、放生、节俭、素食、饮茶、造林、护林便构成了释家生态实践的具体手段和措施。这些行为保护了动植物资源免受破坏,保证了生物多样性的存在,有效维护了生态平衡,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释家文化的生态维护功能主要在公民旅游过程中实现。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深山,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接受了生态道德教育。游客漫步于名山大川、品尝着清香的素食、欣赏着反映高僧朴素生活的碑刻铭文,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不就是“诗意的栖居”吗?低碳、节能、节俭的生态消费理念很快形成。

(三)道家文化的生态内容

第8篇:生态道德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4―0123―01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教育观,它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生态道德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读本》,更要体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点点滴滴。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生物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树立“人与自然是y一整体”的生态道德观,作为生物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积极渗透生态道德教育。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呢?

一、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1. 地方资源。教学中,笔者吸纳了许多地方教学资源,如康乐草原、祁连松涛、黑河湿地、丹霞地貌等家乡自然景观介绍,以及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中珍稀动物资源的介绍和黑河湿地中珍稀鸟类的介绍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这就是美丽的家乡,这就是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

2. 学生资源。笔者所教学生生活在祁连山脚下、黑河沿岸,他们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非常熟悉,说起家乡的珍稀动物资源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融物细无声”,这就是鲜活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如春雨般悄悄地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

3. 网络资源。课前布置学生分组利用网络认识一种我国的珍稀动物,从动物名称、分类地位、保护等级、生存现状、濒危等级、濒危原因、保护措施等几个方面整理成规范的课堂交流资料。学生有备而来,课堂交流活动顺利进行,从而实现了课堂的大容量、高效率。

4. 社会资源。世界灭绝动物名录、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遭黑矿污染的报道、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的亮点、十报告中”生态文明”的要点、“奥运五福娃”的来历、“一山一水一古城、宜居宜游金张掖”的展望……这种贴近社会、贴近时事的教学资源更能唤醒了学生关注珍稀动物、创建和谐家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5. 生成资源。一个学生讲述了麋鹿被侵略者悉数掠走的历史故事,这是课前笔者没有预设到的。课堂上,笔者以此为契机,渗透德育目标:落后就会挨打,只有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平等,才能换来国家的安定团结,才能使麋鹿失而复得,重返家园。一个学生在珍稀动物展示板的背面别出心裁地设计了环保宣传语,这也是笔者课前没有预想到的。笔者灵机增添了课堂展示活动:分组设计环保宣传语,并在全班展示分享。

二、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新课标的主要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本节课的最高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产生“关注珍稀动物,构建和谐家园”的意识。在三维目标的设计中,笔者凸显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设计了以下德育目标:学会合作、学会倾听、乐于讨论,体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快乐;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倡导人与动物平等相处、和谐共存的生态道德观。

三、恰当选择学生学法,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第9篇:生态道德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生态文明;科学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具体标准,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明确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并把新农村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起来,提出了保护自然环境,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又将生态文明这一崭新亮点写进党的报告中,文明生态村已日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综合创建载体。因此,无论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来说,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道德建设尤为重要。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自然观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诉求。

生态伦理思想是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类的产生、繁衍与进化都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历程中逐渐完成的。第二,人类应该尊重和善待自然。劳动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手段,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和善待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进化,注重可持续发展。第三,人类应在尊重客观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马克思认为,随着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人类在享受现代文明以及自然界的恩赐的同时,彼此的矛盾和不协调因素会逐渐显现。人只有遵循客观生态规律,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凭借人类的聪明才智来逐步消除这些矛盾。第四,应坚持制度、科技进步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的原则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马克思认为,从表象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出现异化现象,但从本质来看,这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异化的反应,要解决这个困扰全人类的难题,唯有解放人类,消除人与社会的异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生态观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核。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是自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要充分尊重自然、珍爱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要充分考虑子孙后代的代际利益,把宏观利益与微观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主要利益和次要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人与自然系统的协调发展,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共存共荣,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有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是与马克思自然观一脉相承的,是社会主义生态伦理观的思想精髓。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伦理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2.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道德意识是衡量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文明的综合体。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逐步经历了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回归过程。其中,如何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国家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尺。按照人的需求理论,人类生存首先要解决饮食男女等物质生活的需求,当这些条件满足后,人们必然有更高层的物质和精神追求,例如,环境优美的宜居环境,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喜闻乐见的生态文化,等等。其中,环境质量的优劣不仅会影响居民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以及幸福指数。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生态道德体系,必将极大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具体来说,生态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公德意识、生态道德规范和生态美学观念等三个方面。所谓生态公德意识就是要求公民积极树立起保护环境的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生态保护要摆脱狭隘的自我意识和地方保护主义,要着眼于人类整体和子孙后代的利益。生态道德规范即是指建立起从生态道德认识、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行为等三位一体的道德约束、监管与奖惩机制,以规范环境个人行为、环境集体行为、环境职业行为、环境决策行为等。生态美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公民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视角,感受生态美的愉悦性,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坚持“三同步”(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原则和“三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发展原则,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3.农村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农民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构想,是人类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核心思想强调,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最佳组合与可持续发展。在农村,某些地方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代际效益,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生态道德建设,有助于加强农民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唤醒农民的危机意识,树立起生态意识,从而有效制止破坏生态道德的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培养新型农民,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加强农民道德建设的内容之一。生态道德教育从塑造理性生态农民的方面来展开,把农民培养成具备生态道德修养的劳动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就可持续发展人才。从根本上说,就是造就具有优良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新型农民,使他们具有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心,热爱自然、与自然为友,具有把开发、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相结合的意识,具有为维护生态平衡而献身的精神。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主要原则。

1.平等和谐原则。

生态环境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自然环境的价值并非是无限的,人类作为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就要遵循自然界的内在规律,只有顺应了这种规律,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才能不断进步。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道德的形成,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人关系的协调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都是直接在生态环境中进行的,所以更应尊重和顺应生态环境的内在规律,树立与生态环境平等和谐的观念。这种与生态环境平等和谐的观念,并非是农民对其所处的环境毫无干涉,而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现和认识农村生态环境的内在规律,并按照这种规律去生产和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状况,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解,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公正原则。

新农村生态伦理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实行利益公正,具体而言,生态道德范畴的“利益公正”原则主要涉及人与天地自然间的关系,人与人在共同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过程中权益与义务关系以及基于长远利益考虑的当代与后代的关系。首先是人地公正,即人类和自然应保持一种公正关系,人类要理性地对待自然,合理节制自身欲望,有效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次是代内公正,即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做到权限明晰、机会均等、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其目的是强调社会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之间要公平享有和保护自然资源,要公平拥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权利和义务;更要求先进富裕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上要承担比落后贫穷地区更多的责任与义务。最后是代际公正,主要是指地球上有限资源在不同代与代之间的合理分配和补偿。

3.适度原则。

适度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理性原则。第一,适度发展。要彻底扭转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只重增长不重结构的粗放式农村经营模式,适度发展传统农村产业,积极发展生态型和环保型农业,将生态环境作为潜在物质财富和潜在生产力保护起来。第二,适度消费。要积极倡导消费文明化、消费生态化和消费适量化。消费品的设计、生产、包装、流通、消费都要环保化,要在全社会树立消费的生态良心;同时要积极调整消费结构,消费方式要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决不能搞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浪费资源的高消费。第三,生育节制。从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角度分析,控制人口是重中之重。农村人口的增加会加剧代内矛盾冲突,势必影响代与代之间的利益平等,这就要求树立自觉节制生育的道德观念,控制农村人口总量,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将人类自身的生产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结合起来,与社会文明进步结合起来,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4.统筹兼顾原则。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统筹兼顾,多管齐下。要坚持德治和法制相结合,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首先,生态道德是发展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培养具有生态道德意识的公众,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感,进而培养广大农民的生态道德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问题。其次,应加大环保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包括加大执法频次和处罚力度,使农民感受到国家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形成全社会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利舆论氛围。最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公众环境意识,要通过农村素质教育培养农民环境意识、环境知识和环境技能,提高其有效地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的能力。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的路径。

1.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生态道德认知。

生态道德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广大农民是否能够受到全面系统的生态知识教育,形成清晰的生态道德认知。首先,我们要积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的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的自然观以及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使生态道德观念成为广大农民深层次的道德认识,并使这种道德意识渗入到农村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其次,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环保长远教育规划,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依靠县农干校、党校、职业培训学校、村委会等农村教育平台,以农村领导干部、中小学学生和农村居民为受众重点,以环保常识、环保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开展不同层次的生态教育。最后,要特别注重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完善干部考级制度,将环保工作列入考核范围,使他们正确处理环保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改变粗放式的资源开发模式。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信息系统建设的支持力度,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农村进行广泛调研,增加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报道频次,树立典型,推广经验。环保部门要经常性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活动,帮助农民排忧解难,要大力普及环保知识,利用图片、乡土教材、乡村短剧、村头板报、科普报告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知识性与趣味性,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广大农民自觉养成环保理念,树立起良好的生态价值观念。农村生态道德建设必须建立在农民具备环保能力的基础上,因此,有关部门还应加大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生态技术的宣传与培训的力度,如沼气使用技术、合理施肥和施药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珍稀动植物的繁殖和保护技术以及防污、排污、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等。

2.发展生态农业,培养生态道德情感。

生态道德教育不仅要有理念的树立,还要有情感的培养。生态情感的萌生主要根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自然界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会油然而生对自然的敬重和爱惜之情;二是因为自然界是满足人生存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原始基础,对此有深刻认识的人们会对自然产生出一种认同、依恋、感恩和爱护之情。因此,我们要重视从审美需要和生存需要的角度去培育农民的生态情感,培育农民热爱自然、与自然为友的生态情感,唤起人们的生态良知。生态道德教育要融入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去,发展新产业。当前,重点要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产业层面。生态道德教育要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才能激发农民学习生态知识、运用生态知识的积极性。同时,生态道德教育还要与改变农民生存环境相结合。当前,生态道德教育重点要与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鼓励农民参与到新农村的规划中来,建设新人居,使“三清”(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3.强化管理,规范生态道德行为。

强化管理是农村生态伦理建设机制运行的保障。要综合运用法律、新闻舆论、经济奖惩、技术检测、行政处罚等多种手段,加大生态环境的监控力度,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方针,明确责任。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第一,彻底转变资源部门管理体制。目前,我国资源部门担负着资源保护执法监督、生态建设、资源经营和开发等多重角色,政企不分,严重制约了其生态保护的主要职能的发挥,因此,实行资源管理政企分开,明确各自责任,已迫在眉睫。第二,建立并逐步完善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加强对重点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开展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的监测,建立生态监测和预警网络,提高生态系统监测能力,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优先建立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状况监控系统,建立重大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理系统。第三,制定有关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土壤污染等方面的法律,制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矿山生态恢复、生态脆弱区评估、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生态旅游管理等法规和标准。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之中,加大对重点区域和流域的重大生态破坏案件的查处力度。第四,建立生态保护经济政策体系。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损失纳入政府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导社会经济发展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到注重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上来,建立生态保护经济政策体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下游对上游、开发区域对保护区域、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受益人群对受损人群以及自然保护区内外的利益补偿,积极探索建立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机制。

4.监督反馈,科学设计生态道德评价体系。

设计具有明确的导向性,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反馈系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力推动和强大约束。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提供了途径,反映出绩效。所谓提供了途径,就是明确而具体地告诉人们,寻求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重点和关键,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其他各项社会事务管理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相互作用及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应立足践行科学发展观,设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环境友好和运行效率五个方面并兼顾其他因素,能体现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能否协调发展,人民群众是否分享了发展的成果,人民群众是否满意的评价指标。评价体系不仅要体现经济增长,更体现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对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作用。所谓反映出绩效,就是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评判,体现出各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差距及出现的问题。通过社会评判和公众监督,形成强大的约束力,督促各级地方政府不断纠正偏差,使公共决策和执政行为更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决定着制度设计、政绩考核,影响着公众评判和舆论导向,唯有科学设计、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促进各级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对其建设生态文明的成果做出全面准确的评判。

参考文献:

[1]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