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冬天来了范文

冬天来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冬天来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冬天来了范文

秋姑娘慢慢的走了,冬爷爷悄悄的来了。

呼呼的北风把树上的树叶一片一片的吹落下来,光秃秃的树枝在呼啸的寒风中抖个不停,只有松树依然穿着绿绿的衣裳,挺拔的站在那里。

过了一会儿,冬爷爷带着它的小剪刀正在剪胡子,啊!下雪了,下雪啦,白白的雪落在地上,仿佛给大地铺上了厚厚的毛毯;落在树上,像穿上了美丽的银衣裳;落在房子上,就像一群穿着白衣裳的小娃娃在睡觉;落在车上,好像看见了奶油冰激凌。这美丽的雪景把人们深深地吸引住了。

冬天来了,冬天来了!

二年级:宋京舟

第2篇:冬天来了范文

冬天来了,万物虽然没有了春天的生机、夏天的活力与秋天的丰硕,却别有一番风景。

你瞧,蚂蚁们正在封锁家门,家门外面万籁俱寂,白雪皑皑,大地伯伯穿上了洁白的棉衣;家门里面大不相同:蚂蚁们热情高涨秋天忙来忙去,就是为了现在!你说它们能不高兴吗?蚂蚁们高举酒杯,喝下了通过劳动换来的幸福、温暖之酒,整个蚂蚁家族内喜气洋洋。高兴过后,他们开始放松了,忙活了一个季节,这下可轻松了。蚂蚁们都从内心呼喊出:万岁!!!

冬天的精灵欢快的,在天空中笑着,跳着,风与她嬉戏,不一会儿,地上已经出现一层白霜,她便从天而降,把地上应得分外白,分外亮,把灰白色的天空映得越发惨白。她就是雪。

雪花大部分是像五角星一样的形状,还有一些像星枝状,小珍珠状的……他们一般都是从天上慢慢飘落下来的,但有些是横飞过来的,这时候张开嘴一尝,嘿!说它去像糖却不甜,如盐却不咸!它们只管下呀下呀,给房子穿上了“白棉衣”,给干枯的大树上缀上了“白梨花”给大地铺上了“白地毯”……整个世界一片诗情画意,令人感觉仿佛置身仙境当中。

自古以来,雪就被人们赞扬。从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到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民间认为,雪是丰收的瑞兆,不然,“瑞雪兆丰年”是从哪里来的?

看!那有几个小孩在堆雪人,打雪仗,好不活泼快活。他们拿了许多东西,有锹,胡萝卜等。他们先用手堆起一个小雪球,之后,几个孩子用铁锹运雪,剩下的孩子,用手把雪人的身子做出来。用圆圆的石头做扣子,安在雪人的身上。之后,又用一部分雪做雪球,安在雪人的身上,让它成雪人的头。又用圆圆的石头做眼睛,胡萝卜做鼻子,用小手画一条线,做嘴巴,用小桶做他的帽子,用树枝做手臂,用一条废布作围巾。远处传来了孩子们的笑声,如溪水般快活,原来是打雪仗的孩子满身都是雪,大家嬉笑成一团!一会儿,孩子们都变成了“圣诞老人”了!

道路两旁的树木,树干都变得光秃秃的了,失去了叶子,失去了活力。但它们给人一种成熟感,它们就像久经风霜的老人,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着丰富的处事经验,看着他们,就像身边有一个骨干强大的人陪伴着你,左右不离,任何人也伤害不了你,不能把你怎么样。

每当天气转冷时,妈妈总是在第一时间让我多穿衣服,而我总是嫌她??拢?惺被共蝗ダ砘崴???蔽易叱黾颐攀保??缰械奈也徘煨易约憾嗵砹艘患?路??馐蔽也畔氲搅耸悄盖孜尬⒉恢恋墓鼗澄屡?宋?hellip;…

第3篇:冬天来了范文

曾几何时,ITAT何等风光 。从ITAT官方网站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今年4月30日, ITAT共开设FASHION I-TAT店9家、百货会员俱乐部127家、连锁会员店652家,遍布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300多个城市。这个从2004年才开设第一家会员店的公司,到今天这么大的规模,其扩张速度令人吃惊,一时间成为服装行业乃至整个连锁业广为流传和讨论的热门话题,这其中也褒贬不一,ITAT究竟要干什么?如此的扩张速度企业能消化得了?

ITAT曾因独特的商业发展模式和短时间内所取得的业绩,一度被追捧为“商业神话”,也引起了华尔街投资机构的高度关注,随着蓝山中国投资、高盛、美林、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等多家投资机构的1.2亿美元的到位,ITAT开始了上市计划,按照计划,ITAT今年第二季度将在港上市,融资10亿美元。

这个算盘打得太漂亮了。然而,一切未如预料般顺利,随着近日ITAT在港上市聆讯未能一次过关,且其上市保荐人高盛与美林相继退出保荐上市的程序,质疑声再一次将ITAT放到了风口浪尖上。

高盛和美林的退出或许有诸多考虑,局外人未必知道。但个人觉得这是VC在中国市场的理性回归体现。去年的时候听到过一个说法,如果在华尔街说到“中国”两个字,不少VC经理的耳朵已经竖起来了,如果再提到“渠道”“连锁”“会员”,那立刻有基金经理说,给我一份商业计划书,我来投。

ITAT有一帮善于和基金经理们打交道的高手,他们会作出一份让基金经理们眼睛冒火的计划书。看过韩剧的人都知道,韩国偶像剧里的主角,完美非常,让青春少男少女们迷的不行。原因在哪里。主角的形象,性格都是经过调查,看受众喜欢什么,然后再由编剧编出与形象性格相配合的剧情来。而ITAT似乎就是按这样的模式造出来的,完美无暇,而它的对象是VC的基金经理们,所以一出场就有高盛,美林们的青睐。这次如果IPO成功,相信还有一大堆“编剧”还会编出更多的“神话”来。

去年在ITAT最红火的时候,也就是在07年3月再次获得美林等的再度投资7000万元美金的时候。我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ITAT的担忧,当时我就提出,是否是个人长期做实业的原因,没有了战略的眼光?我眼中的ITAT产品没有特色,门店运营水平低下。零售行业的几个关键成功因素它都不具备。零售行内有一句话,第一是选址,第二还是选址,说明了“立地”对连锁店的重要。我看过不少ITAT的店,选址让人看不懂:大部分是在大型商场的偏僻角落,人流很少去到。再者,做零售的都很清楚,零售店品牌的建立并不是靠打广告就可以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当时我担忧的还有,门店管理人员的素质,一个店长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ITAT这几年的迅猛扩张,人员素质能力跟不上也是制约ITAT发展和品牌的塑造的关键。服务营销中除传统的4P外,还有场景,人员,过程这三方面,而这三方面,在ITAT门店里是看不到它的任何优势的。

ITAT所创造的“服装生产商—ITAT集团—商业地产商”铁三角联盟,也被业内所广为称道,但问题不少。去年我在“中国管理学院奖”颁奖会上,作为对话嘉宾出席关于渠道创新的论坛。当时我就提出,ITAT希望做到的是把品牌和利润留下,把“资产”留给别人。ITAT的精明之处就是,主要是把责任和风险都放到的厂商和商业地产商的身上了,表面上有个也就是ITAT著名的所谓利润分配原则,做好了大家有份,但做差了,厂商得到是大量的库存,商业地产损失的是机会成本。而ITAT营运能力实在难以承受这两方面对它的期望。

再有,ITAT的商品全是毫无名气的品牌,其收购了国外100多个商标品牌,这种所谓的“洋鬼子”(品牌)真的会对中国的消费者产生吸引力?事实已经证明没有仔细研究中国的消费者,用几个老外做非常恶俗的广告,用蹩脚的普通话在那里叫喊,你买我买大家买,这招对越来越精明的中国消费者来讲已经起不到“忽悠”作用了。

ITAT是在玩资本还是真想做实业,本人不想妄加论断。ITAT这次不成功,未必下次不成功。希望这次的不成功对ITAT也能产生一些正面的影响。将运营的重点从拼命的扩张转到精细化的管理上面。练好零售运营基本功,从人员培训,商品组合,消费者研究,服务好会员等几方面下好功夫,ITAT还是很有希望的。笔者真心希望ITAT最终能上市成功。

第4篇:冬天来了范文

2、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下来,树枝上白了,屋顶上白了。到处白茫茫一片,好像给大地妈妈换上了雪白的棉袄。天气很凉,寒风刺骨,青蛙、刺猬、蚂蚁都冬眠了。可是,松树、腊梅、翠竹它们都挺起了身子,任风雪打在头上。小朋友们也不怕寒冷,他们在雪地上玩得可欢了,有的跳绳,有的滑雪,有的跑步,还有的打雪仗。冬天真美啊!

3、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树叶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给地上盖了一层厚厚的被子,每天放学我走在上面,感觉软绵绵的,舒服极了。

4、冬天来了,北方下了一场鹅毛大雪,树都变成了白色,只有松树爷爷还是那么有精神,冬天来了作文。但是,我们这里还没有下雪,我很喜欢下雪,因为下雪时,大地白茫茫的,美极了!而且,我还可以去滑雪,跟小朋友们打雪仗。

第5篇:冬天来了范文

寒风终于在昨夜悄无匿迹地随烟消逝,没留下任何踪痕,却带给我厚重冰冷的气息。冬天的身影就这样蹒跚地走进我冰凉的屋子,悄悄地融入到我的世界。一夜无眠,因为太冷,我蜷缩着身体,翻来覆去,辗转反侧,怎么也不能入睡,我知道,是因为天气真的变冷。

那一刻,忽然很想念你温暖的怀抱,想念你宽厚踏实的胸膛,想念被你暖过的被窝,想念寒夜里我们彼此紧紧相拥,想念躺在你怀里的那种幸福,所有关于你的想念铺天盖地向我袭来,无论用什么方式总是驱之不去。

今夜无眠是因为天气寒冷,昨夜无眠是因为太多思念,你把我从夏日丢到冬天,亲爱的你,你该当何罪?你于心何忍?最你知道,你是我一生的冬衣;唯你懂得,你是我一生的温暖。可你却把这一季的寒冷带到我的心房,让我心结了厚厚一层冰霜。

深夜,应该又是一个凌晨的深夜,一个舞动寒冷的深夜,我缩在被窝冻得瑟瑟发抖,冻僵了的四肢仿佛进入了一个寒冷的冰窖。不知何时,那一滴冰凉的清泪又一次划过枕边,记忆中仿佛自你走后我就开始变得愈加脆弱,稍有不意我会跟孩子般的哭哭鼻子。

被迫无奈,我只能对你发出了求救,我说,亲爱的,我真的好冷,冷得难以入眠。过了许久许久,才收到你对我的叮嘱,你说,别想多了,赶紧睡。说了让你别熬夜,那样容易苍老憔悴,你老这样不听话,睡不着也要逼着自己睡。实在不行,再加盖一床厚棉被。我身不在,心可时常温暖着你?

是吗?我按照你的叮嘱试着给自己温度,按照你的唠叨让自己好好入睡,可最终我还是感觉不到暖流,最终还是只能睁大眼睛盯着漆黑的夜空。我想,或许这种温暖还在漫游,或许一个人冷得太久,心早已经跟着寒冷进入了冬眠。

记忆的轮回,一个人默默地从夏走到秋,从秋再走到冬,四季的旋转,你我分开了多少个日夜,唯有我的文字知道。在你走后这些日子里,我唯一的方式就是用我的文字把对你的思念连成串串,哦,不是串串,是篇篇,字里行间渗透的都是浓浓的相思。一页一页回头去读时,文字中出现最多的除了你还是你。

夏的热情,秋的依赖,冬是什么?我在这一季寒冷中搜索着答案。途经往返必经的那条小路,突然有一片落叶不经意地飘落在我的手心,抬头,赫然发现那棵不知名的树上就剩几片叶子摇摇欲坠,光秃秃的枝杆孤零零地直冲云宵,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似飘落的那片落叶,而你就是这棵不知名的大树。那一刻,我意识到,冬就是寒碜。

其实,从你离开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开始向往冬天,因为冬天能带来新年气息,冬能带来你我梦想的终点。冬,它是一年里最后一个节气,而冬更是我们倚望梦的最后完美。结束了冬就代表幸福伊始,结束了冬就开始期盼下一个梦想。是的,我向往冬,更思念冬。你说过,冬天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分离。然,秋走了冬来了可我们还没有相聚,怎么可以说不会分离呢?

冬天就这样一览无全的到来了,带给我很多遐思,更带给我满心的寒冷。思念的距离把你我拉得好长,曾说,距离能产生美,可是距离却我把当初的热情沦落到这个寒冷的冬季。有时脑子里会莫名地出现一片荒芜,一抹空荡,我知道那是因为思念成疾,所以我会偶尔失忆,偶间会对你发些无名的牢骚。因为这个冬季我实在是太冷,冷得全身颤栗。

第6篇:冬天来了范文

一朵亭亭睡莲,池中静绽,灿烂而迷人,暖洋洋的春日午后,飞来一只红蜻蜓,落在莲美丽的花瓣上。蜻蜓因莲的绚丽而驻足,莲呢,因蜻蜓的到来而更灿烂。他们就这样度过了一个温馨的下午。然后,红蜻蜓飞走了,越飞越远......

后来呢?耐不住我的一再追问,朋友叹口气,你非要知道后来,那我告诉你-----

后来,红蜻蜓又回来了。可是,莲花已经凋谢,生命已经 结束。朋友说着,眼睛里泪光闪动。

人和花一样,只有一个春天,只有一次花期。错过花期的花,不是季节的无奈,就是被季节无情的伤害。

冬天来了,春天就不远了吗?岁月潜变,逝者如川,季节轮回的春天,还回是那一个春天吗?春天的故事的主人公,还回是那两个不变的身影吗?

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也不可能两次走入同一个春天。

冬天来了,春天更远。春天,是对另一个春天的终结。

如果花开是一种幸福,那么幸福只有一个春天;如果雪飘是一种幸福,同样,幸福也只有一个冬天。

没有永恒的东春,只有永恒的季节。

冬天来了,春天更远。冬天的记忆,让春天的逝去更彻底。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终没有等来“春天,十个海字全都复活”。诗歌没有第二个春天,诗人也没有第二个海子。这是诗歌时代的春逝。

春天,无法复制。

第7篇:冬天来了范文

——题记

回忆着:

夏天的激情在阳光里,秋天的深沉在落叶里,冬天的冷漠在飘雪里.而春天呢,春天在哪里?

行走在消逝中,竟忘却了春天的模样,直到夏天才醒悟,以至于没把夏,秋,冬忘记......

心弦上的手指不停地拨动琴弦,看似静止不动却有惊心动魄,不明白,不理解,伤心一是带着微笑的眼泪.

不变的风景是什么?不朽的精神是什么?不懈的追求什么?是春天,然而......

想起了夏日的调皮捣蛋,想起了深秋的多情妩媚,想起了严冬的冷酷无情.

山间的浓雾挡住了小路的连延向前,林间的大树挡住了阳光的尽情倾泻,但我心里清楚,任何东西都挡不住我对春天的追求.

第8篇:冬天来了范文

冬天来了,树叶飘落,花儿凋零。和春夏相比,冬季的景象不再那么生机勃勃,而且天气这么冷,路人都裹得严严实实。但对摄影爱好者来说,创作的兴致不会因寒冷而减弱,此时若是拿上相机出去转转,哎呀,不知拍什么好呀!

面对冬天,摄影还是要用点与众不同的心思才行。另外,寒冷的天气对相机和拍摄者无疑都是个挑战。所以,在拍摄冬景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很多装备来抵抗严寒,还要掌握一定的拍摄技巧,才能拍出唯美的景色。

原 来 如 此

1.选景十分重要。不管是拍树枝、残叶,还是拍冰雪,可以从远景、全景、中景、特写等多个景别拍摄。所谓景别,是摄影中的一个术语,指由于摄影机和被摄对象之间不同距离或变焦镜头不同,最终摄下的不同范围的画面。拍全景时,要表现出大场景的气势;拍中景时,要表现出层次,远处可以用山和楼为背景,近处不要有杂乱无章的东西出现;拍特写时,需要用更多的角度进行拍摄,表现出被拍主体的细节。

2. 选用合适的光线。冬天的太阳光线是最柔和的,为了表现出叶子和冰雪的明暗层次,以及它们的质感,运用逆光或侧逆光拍摄最为适宜。逆光可以给被摄对象镶上一圈闪亮的轮廓线,让它们显得透明发亮,质感异常突出。

3. 从暖色调拍到冷色调。在秋末冬初的季节,拍摄对象的色调仍然是以金色和黄色为主。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相机的白平衡,调高色温值或者通过在后期软件里添加黄色蒙版等多种方法,营造暖冬的氛围。

在冰雪季节,由于环境多是以白色为主,如果使用相机自动白平衡功能拍摄,那照片大多表现平平,毫无特色。我们可以通过手动调整白平衡,来使照片看起来与众不同,比如说为白茫茫的雪景加一点蓝色调。但也有摄影爱好者不喜欢把白雪拍成“蓝雪”,那么可以将照片存为raw格式,通过后期调整白平衡,也可以在雪景中点缀一些红色的景或人,让观赏者的视觉因为与红色调的对比,而把雪的蓝色调自动消除掉。

4. 手动调整曝光值,拍出唯美照片。拍摄初冬枝头残叶或满地落叶,可以通过加大光圈,让前景或背景虚化,突出主体,营造梦幻的画面感。也可以缩小光圈,用较长的景深表现场景的层次,这还能给拍摄者带来更多的灵感。拍冰雪,曝光过点好还是欠点好呢?对此,摄影者的主张不大一致。如果依靠相机的内置功能进行自动曝光,冰雪的反光很强,会导致相机的曝光不准确。减少曝光量,阴影面会失去影纹,因此为了照顾到阴影面,需增加一点曝光量。这种情况就需要手动曝光,让画面看起来更有美感。

技 巧 范 例

1. 最难得的是遇上太阳雪,由于光比过大,拍摄时需手动调整曝光值,既要拍出建筑细节又要拍出雪花在太阳下飞舞的场面。

2. 雪天的夜晚,漫天飞舞的雪花在路灯的照射下格外清晰。虽然光比过大,路面有些过曝,但在雪夜用镜头记录下班回家的人,别有一番风味。这类照片可以作为人文类作品。

3. 冬景不只是雪当主角,还有很多拥有不同色彩的景物可以拍摄,如照片3中的绿叶。拍摄绿色为主的景物一定要保证曝光强度,否则画面会失去生命的活力。

4. 飘一点小雪时,可以拿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物品,让它与雪花亲密接触,拍出有小清新感的照片。

5. 以天空为背景拍摄高调照片,正拍、仰拍,注意让美丽的线条延伸,零星的几片叶子点缀了画面,让画面更生动。

6. 用超长焦大光圈镜头拍摄冬日空中飞舞的鸽子,前景是光秃秃的树枝,拉近了鸟儿与树枝的距离,让画面简练,线条清晰。

第9篇:冬天来了范文

当前,光伏产业所面临的困境是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周期调整,如果光伏企业能以此为契机不断创新技术、提高转换率、提升产品品质及调整产品结构,通过行业整合实现产业的调整升级,光伏产业在经历低潮之后必将会迎来新一轮的繁荣。

太阳能电池产量激增融资总额达历史最高

2006-2010年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热情的双重刺激下,我国太阳能光伏行业进入持续爆发增长期,太阳能电池产量连续5年翻倍增长。据统计,2010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8000兆瓦,占全球产量的50%,超越欧洲、日本为世界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大国(见图1)。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光伏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光伏产业链包括多晶硅原料生产、硅片、硅锭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光伏产品生产和光伏发电系统等环节(见图2)。光伏行业重点上市公司如表1所示。

据统计,2005年至今中国光伏行业共披露76起VC/PE融资案例,融资总额达到21.21亿美元,平均单笔融资金额为2791万美元。其中,2008年共披露16起VC/PE融资案例,融资总额达6.56亿美元,融资企业数量及规模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11年至今已披露14起案例,融资总额达4.45亿美元。

资本市场方面,2005年至今,共有24家光伏行业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实现IPO,累计融资金额为39.68亿美元。从市场分布来看,其中7家企业登陆A股市场,另外17家则分布于以美国为主的境外资本市场。其中,2010年共有6家企业成功上市,融资总额为11.16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11年至今有3家企业实现上市,融资总额达5.44亿美元(图3、见表2)。

回报方面,2005年至今光伏行业IPO平均账面退出回报为7.21倍,2011年至今光伏行业IPO平均账面退出回报为21.7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主要原因是高睿创投在亚玛顿(002623.SZ)获得了151倍的超高账面回报,如果将其剔除,2011年至今光伏行业IPO平均账面退出回报为3.22倍(见图4)。

产能过剩业绩变脸光伏行业步入寒冬

几年前,光伏产业还是头项光环的新兴产业,由于高利润、高补贴等行业优势,光伏行业经历了一轮“疯长”。2008年,我国光伏企业还不足100家,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至今已膨胀至500余家。许多和太阳能毫不相干的企业和资本一哄而上,原有的光伏企业也不断发力,尽可能的多融资做大规模,试图通过“野蛮生长”的竞争手段来占领市场。据统计,中国今年的光伏组件总产能将达到30GW,而全球今年装机量预计只有20@W,产能过剩的问题集中凸显,使光伏行业迅速步入寒冬。

光伏行业的寒意,在上市公司的业绩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美上市的11家中国光伏企业除大全新能源(DQ.NYSE)和晶科能源(JKSNYSE)外,其余9家企业三季度净利润全部报亏,累计亏损4.6亿美元,盈利的两家企业利润额同比也有大幅下降。其中尚德电力(STP.NYSE)第三季度亏损1.164亿美元,成为国内亏损最严重的光伏企业。同时,国内上市的光伏企业第三季度业绩也出现显著下滑,向日葵(300111.SZ)、拓日新能(002218.SZ)第三季度均出现亏损(见表3)。

欧债危机、美国“双反”海外金融市场风雨欲来

过去几年间,我国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迅猛,2007-2010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连续4年居全球首位。产能过剩、市场萎缩、贸易壁垒,光伏行业在多年发展过程中积攒的“弊病”终于在今年集中爆发。导致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光伏行业“两头在外”的畸形结构。

所谓“两头”,一头是产业链上游的硅原料生产,另一头是产业链下游的光伏产品应用。原料方面,尽管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硅原料出口国,但光伏行业所需的多晶硅的提纯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七大厂商手中,它们几乎垄断了全球的多晶硅原料供应,我国每年仅从美国就要进口20多亿美元的多晶硅等原料。市场方面,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我国相关企业的销售严重依赖出口。以2010年为例,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8000兆瓦,而同期我国太阳能光伏系统新增装机仅为520兆瓦,其余7480兆瓦全部用于出口,出口比例高达94%。原料供应没有话语权,终端市场主要在外,使得我国光伏企业长期受制于人,抵御风险的能力极差,欧美经济、政策稍有风吹草动,光伏行业就大风大浪。

2011年以来,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深化,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纷纷下调了对光伏产业的补贴(见表4)。原本占据世界光伏装机70%以上、占中国光伏电池出口80%的欧洲市场需求的大幅下降,使中国光伏企业的处境更加艰难。

雪上加霜的是,2011年10月中旬,Solar World等7家美国太阳能电池生产商联名提出申诉,要求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光伏电池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征收超过100%的高额惩罚性关税。11月9日,美商务部宣布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立案,展开针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的首个“双反”调查,尚德,英利等14家国内光伏企业抱团应诉。12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美对华太阳能电池反倾销和反补贴案做出损害初裁,认定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对美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如果“双反”最终成功,欧盟很可能也会效仿跟进调查,这将给中国光伏行业带来沉重的打击。

行业整合、政策引导国内市场再造生机

危机本身也是机遇,市场竞争的加剧必然带来整个行业的整合,产能与效率较低、管理水平低下、经营理念过时的企业将面临淘汰的风险。如果能以此次行业整合为契机,加强光伏行业资金、品牌及人才的集中度,促进整个产业的调整升级,长期来看有助于光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1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了一系列光伏相关政策,加大对光伏行业的政策支持,促进其朝着更加有序、健康方向发展的政策意图较为明显。其中,《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通过建立行业准入制度,引导和规范国内多晶硅产业健康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版)》首次将新能源作为单独门类列入指导目录的鼓励类,并力推太阳能;《关于做好2011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中央财政将继续安排资金支持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确定了全国统一的上网标杆电价;《国家采取综合措施调控煤炭和电力价格》文件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提高了一倍。

2011年欧洲国家削减光伏补贴,海外市场需求波动,造成国内光伏行业进入低谷,市场在外的矛盾显得越发明显。在这种大背景下,开拓国内市场引起了越来越多光伏企业的重视。201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系统新增装机16629兆瓦,我国为520兆瓦,仅为全球的3%。而同期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8000兆瓦,产能过剩、国内安装率低、出口依存度过高既是光伏行业当前面临的无奈困境,却也可以看作是未来我国光伏企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尽快启动国内市场,不仅可以为我国光伏产品提供市场,也可以为产业继续发展壮大构筑可靠基础。

寒冬中的朝阳细分领域存投资机会

我国光伏行业要度过寒冬,必须摆伏原料和产品“两头在外”的尴尬境地,创新技术降低多晶硅的生产成本,同时大力挖掘国内市场以吸收消化快速增长的产能。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有望将“十二五”期间太阳能发电装机目标上调至1500万千瓦,是此前规划的500万千瓦的三倍之多,其中光伏发电装机目标由此前的900万千瓦上调至1400万千瓦。同时,在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成果总结会上,国家能源局透露2012年初将形成并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光伏发电上网难瓶颈有望突破,可见国家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决心仍未改变。此外,全国统一上网电价的出台以及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提高等一系列的政策动向也预示着国内光伏市场即将大规模启动。由此可见,光伏产业链的两端即多晶硅以及光伏发电系统存在一定的投资空间。

多晶硅方面,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显示,11月份我国多晶硅主流价格保持在20万元/吨23万元/吨,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已得到好转并逐步实现理性回归,但目前的价位已跌破绝大部分企业成本线。因此,多晶硅要摆脱过度依赖进口的局面,相关企业须从技术创新入手,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溢价空间,提升产品竞争力。目前,保利协鑫和洛阳中硅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引进技术辅助自主研发,率先开启冷氢法生产多晶硅,大幅降低了多晶硅的生产成本。此前,投资人也表示目前多晶硅成本过高,如果有新技术的突破,相信具有投资价值。

光伏发电方面,现在光伏行业正在经历的寒冬,从另一个角度看很可能催生光伏发电的春天。一方面,光伏组件价格的大幅下降降低了光伏发电的成本,为实现平价上网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出台,正式提出了中国太阳能发展的补贴机制,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光伏发电的成本问题,吸引了大批企业投资国内光伏电站建设。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