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品工业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前景展望
大力开发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目前主要集中在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研究、食品添加剂制备中的生物高新技术研究和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技术研究等。根据国际上对食品添加剂的要求,一是用生物法代替化学法合成的食品添加剂,迫切需要开发的有保鲜剂、香精香料、防腐剂、天然色素;二是大力开发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如具有免疫调节,延缓衰老,抗疲劳,耐缺氧,抗辐射,调节血脂,调节肠胃功能性组分。
发展微生物的保健食品。保健食品开发的过程中微生物工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微生物生产食品具有独特的特点,繁殖过程快,在一定条件下可大规模生产,要求营养物质简单。如酱油、食醋、酒与双歧杆菌料、酵母片剂、发酵乳制品等微生物t疗保健品一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食用菌不仅营养丰富,还含有许多保健品功能成分,应大力发展食用菌保健食品。
新生物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新生物资源包括一些未开发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等,对中国而言,传统中药材是一个宝库,很多中药本身就是食品,这方面日本已十分先进,尤其是确定重要的品种规范,种植规范,成份的稳定性以及动物临床试验的验证,以制造出能够被世界广泛接受的功能食品。另外,海洋生物尤其是海洋藻类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物资源。研究表明,大部分微藻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并且可安全食用。中国可使用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很多品种尚未开发,而其中一部分还具有十分优良的遗传特性,如果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相信中国食品工业尤其是功能食品工业会有长足的发展,并在世界食品工业占据重要地位。
未来的食品产业发展
昆虫食品。食用昆虫产品从营养滋补、药用需求、休闲需求以及保健需求四个方面对昆虫食品的市场潜力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了发挥食用昆虫产品内在价值优势,抓住行业竞争环境宽松的机遇,努力采取措施跨越发展制约因素是促进昆虫食品市场开发的有效措施。从现在的蚂蚁食品、蚕蛹食品、蚯蚓食品、蜜蜂食品、天蛾食品等功能来看,它已成为一座微型的营养宝库,具有抗风湿、抗癌、护肝、平喘、解痉、补肾、健脾、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等多种药理功效,在西方国家昆虫食品已成为贵宾席上的美味佳肴,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也将会涌现出一些品种各异的昆虫食品。
变态食品。变态食品是指在形态上与常用食物发生了很大变化的食品。如由原来的固态食品,现在加工成液态食品,或者把食品制成日常用品等模样的形式。日本生产的粉沫酒,加入适量水即可饮用。其色泽、风味与液态酒一样。美国最新研制的一种“空气食品”它是含有人体必需营养的一种悬浮颗粒。将其按一定比例调配好,装入一种特制的容器中,食用时将嘴对准容器的喷口,用手轻轻一按开关,马上就会有一股“风”喷入人的口中,人吸食后饥饿感立即消失,同时产生一种进食美味佳肴的愉悦感受。目前,我国这种食品还很少,但变态食品必将是我国未来食品的一种更有创意、更新型的一种食品。
合成食品。合成食品是利用遗传变异微生物或固定基酶创造出来的食物,与天然食品没有什么区别,还可利用变异的真菌和酵母菌把人们不爱吃的食物变成美食家所乐道的食品。如人们可以像处理合成纤维一样,把真菌生产出的菌丝按照某种纹理结构纺织、编结、成型。这样就可以制成某种特殊的食品。
[关键词] 东北振兴;哈尔滨市食品工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2-0010-02
食品工业是现代经济发展中快速成长的一个工业体系,也是完全竞争性的行业。作为哈尔滨优势产业之一,食品工业近年来一直是拉动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最近,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借助落实东北振兴的重大战略机遇,哈尔滨将以食品产业等重点产业为我市结构升级的突破口和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力争谋划和生成一批大项目,从而带动哈尔滨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助力老工业基地重振雄风。
一、哈尔滨市食品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食品工业已经发展成为哈尔滨市重要支柱产业
哈尔滨市的食品工业始于上世纪初,受俄罗斯及欧洲食品文化影响较大,一直保持了自己独有的特色。近年来哈尔滨市食品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近五年来呈高速发展的态势,产值平均增速达到23.3%,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逐年提高。食品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4.4%,拉动全市规上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7%,是哈尔滨市支柱产业中发展较快的产业。
(二)食品工业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骨干企业
近年来,哈尔滨市初步形成了一批食品企业密集区和多个农产品加工产业带,聚集成经开区、高开区、利民开发区、宾西开发区、双城新兴开发区等五个食品工业园区。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食品加工类企业共21家,其中7家已在哈尔滨市投资;中国500强企业中食品加工类企业共26家,其中10家已在哈尔滨市投资。
(三)投资拉动强劲,食品产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期
2015年,食品行业共有413个500万元以上开工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237.5亿元,新增产值达300亿元。随着投资的逐年加大,食品产业将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四)自然资源丰富,绿色有机食品原材料市场优势明显
哈尔滨市位于北纬44°04′-46°40′的地理位置,处于世界公认的玉米种植和奶牛养殖黄金带,哈尔滨市的水稻、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和奶牛、黄牛、生猪、肉禽蛋等畜产品,享誉全国乃至海内外。
二、哈尔滨市食品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从食品工业产值比较,产业规模尚且不优不强
2015年哈尔滨市食品工业总产值指标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七;在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在末位。与沈阳、大连和长春相比,哈尔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总产值差距较大,食品工业的产值和增速均处于劣势。
(二)从龙头企业比较,哈尔滨市缺少产业支撑和牵动力大的巨型企业
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少,是哈尔滨市食品工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例如,长春大成实业集团对全市食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9.6%;而哈尔滨市15户10亿元以上企业,对全市食品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才39.4%。也就是说,哈尔滨市15户食品企业不抵长春一户“巨无霸”企业的贡献。而且,哈尔滨市初加工产品多,产业链条短,深加工水平低。价值1元的初级农产品经加工后,在美国可增值约3.72元,而哈尔滨市只能增值约0.38元。
(三)从食品工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比较,产业集聚能力和基地支撑作用还不够突出
哈尔滨市食品工业布局分散,基地建设滞后,产业趋同,企业原料不足的问题比较严重。沈阳市农业资源不如哈尔滨市丰富,但由于加强农产品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了产业集聚发展的优势。沈阳市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目前已拥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428户,实现农产品深加工产值598亿元,已成为优势企业和优质品牌的聚集地。哈尔滨市尚缺少产业高度集聚、产业链充分延伸的食品工业园区。同时,哈尔滨市生产基地建设滞后,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低,影响了原料的供应。
(四)从名优品牌比较,哈尔滨市品牌培育开发不够,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形成产业发展实力
哈尔滨老字号企业历史悠久,食品风味独特,但由于缺乏技术创新和企业改造,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品牌极少。例如,2006年全国有430家通过了“中华老字号”认证,哈尔滨市只有“大众肉联”、“老都一处”、“老鼎丰”、“世一堂”、“正阳河”等8个品牌入选。其中一些企业由于管理水平、营销模式落后,渐渐失去了品牌优势和市场份额。
(五)从发展环境比较,哈尔滨市对食品产业扶持力度不大,没有形成优势发展的政策环境
武汉、长沙等很多城市都设立了食品工业领导机构,制定食品工业发展规划,从农业产业化到食品加工及物流业形成了一系列的产业扶持政策。除“普惠”政策外,对引进龙头企业和延长产业链的项目,更是“一企一策”,在土地配套及基础设置建设上给予特殊扶持,千方百计留住企业。而哈尔滨市却缺少食品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没有形成环境优势。
三、新形势下哈尔滨市食品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壮大食品工业规模
一是扩大哈尔滨市知名食品企业的生产规模。针对企业的生产能力,扩大原材料供给,使其达产增效。像哈尔滨啤酒、雨润雪花啤酒、宾西牛业、大众肉联等计划进行投资建设的大型企业,给予配套支持,落实项目建设。选择优质本埠企业,加快运作上市,做大做强一批地产品牌企业,打造产业航母。二是围绕大型食品企业和延伸产业链条项目招商。认真梳理哈尔滨市食品产业链条,谋划生成一批招商项目,面向世界500强以及全国食品行业百强企业进行对口招商,有针对性引进具有精深加工能力、高附加值产品,以及产业链条缺失的企业。三是培育壮大规模以上企业。对有望达到2000万产值的企业,进行摸底排队,建立信息库,扩大规上企业增量。对现有规上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增强发展实力。
(二)加强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
加强产业规划布局,合理规范每个园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一是粮食加工产业以九三油脂集团、北大荒米业等企业为龙头,依托哈尔滨市优质大豆、大米、玉米等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名优品牌,提升技术标准和加工精度,形成粮食加工的规模效应。优化食品结构,改进传统的加工技术,加大营养食品、快餐食品的开发力度,扩大市场份额。二是乳制品加工产业以雀巢、完达山集团、龙丹乳业等企业为龙头,依托哈尔滨市奶源的质量优势,发挥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改变哈尔滨市乳制品单一结构,积极采用和跟踪国际乳制品加工业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开发新产品,使乳制品向功能型、系统化发展。三是肉类加工产业以大众肉联、正大实业、宾西牛业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在发展优质肉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安全方便熟肉食品,提高熟肉制品在肉类加工产业中的比重。四是饮品制造产业以哈尔滨啤酒、华润啤酒等企业为龙头,实施规模和品牌扩张战略,带动协作与配套企业发展。五是规模推进产业化基地建设。发展绿色有机高端食品产业,加快有机奶、有机米、有机肉、有机菜生产基地建设。
(三)实施品牌战略,扩大市场份额
加快培育本土企业品牌,打造一批有市场知名度的大品牌,形成依托绿色食品基地、有机食品基地的“哈字号”群体品牌效应。一是实施著名品牌战略。对完达山乳品、五常大米、肉联红肠、九三豆油等一批知名品牌,采取融资、联合等多种方式,联合行业内企业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共同开拓市场,逐步打造成为能在国内独树一帜的著名品牌。二是实施品牌开发战略。利用主导产品的品牌优势,进行“一主多辅”的产品开发、多元化经营,逐步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三是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积极鼓励和推动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哈尔滨市绿色资源优势,在打造绿色品牌上下功夫,打造出一批新的土特产品品牌。四是实施品牌升级战略。将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发挥龙头企业、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的优势,积极申请国家级及省级著名商标,由地方品牌向全国名牌、国际名牌发展,提高企业和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四)搭建交易平台,搞活食品产业的市场流通
一是通过期货交易、电子商务和农副产品市场等交易平台建设,构筑以哈尔滨为中心、内联生产基地、外接消费市场的营销网络,打造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集散中心。二是建立食品产业物流配送体系。鼓励大型企业建立农产品物流中心,形成延伸哈尔滨市食品产业布局的物流配送体系。三是搞好营销策划和会展活动,突出“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的宣传策划,结合洽谈会、哈尔滨之夏、冰雪节等节庆活动,大力推销具有地域特色的名优食品,营造“绿色粮仓,食品之都”的浓厚氛围。
(五)加强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提高食品产业市场竞争力
一是健全管理机制。国务院实施大部制改革后,食品安全监管将由分段监管体制,转为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统一管理。在体制过度阶段,更要整合力量,实施生产、流通全程监管,杜绝监管的盲点空白点,形成全覆盖的监管机制。二是开展专项治理。小作坊是假冒伪劣食品的主要来源,直接冲击食品安全,扰乱市场秩序。应统筹由工商、食品药品监督、质监部门负责,对小作坊进行专项治理整顿。三是制定生产标准。对名特产品,要尽快制定技术规程和生产标准,占领产业标准的制高点。四是建立追溯制度。扩大哈尔滨市大中超市食品、商品追溯体系,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
(六)制定出台食品工业的发展政策,形成政府主导的政策洼地
研究制定推进食品工业发展的政策,针对食品工业关联度高的特点,统筹制定和完善食品企业、食品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化基地等产业关联的政策措施。一是设立食品工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支持食品工业园区和骨干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重大建设。同时,科技、农业等专项资金,要提高对食品产业项目支持比重,充分发挥引导激励作用。二是对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企业、食品精深加工企业、新购入设备进行技术升级企业给予财政奖励和税收支持。三是对重点食品产业园区新建食品项目及环保设施项目给予支持,加大对食品园区环保设施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四是制定规范产业集聚区项目入驻的审核审批办法,对食品产业入驻工业园区的项目,优先安排用地,优先办理手续。进一步调整优化有关政策,切实打破行政区域限制,让食品产业项目入驻符合功能定位的产业集聚区。
总之,哈尔滨大城市、大农村,大工业、大农业的基本市情,决定了食品工业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因此,哈尔滨市必须树立大食品产业观念,进一步巩固食品工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做大做强食品工业,打造“中国绿色食品之都”,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攻坚战中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参 考 文 献]
[1]张艳,谢武.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分析[J].市场论坛,2010(5)
[2]吕世翔,陈凯新,李家磊.黑龙江省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2(5)
[3]李萍,宋晓松,宋魁.中俄农业和食品工业合作[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3(4)
关键词:工业产品设计 发展历史 发展趋势
从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工业产品设计跟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分不开的。工业产品的设计一直是追随着人的满足需求而定。而人的需求又是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变化的。当一定的产品需求得到满足时,新的科技出现,又会出现对新的欲望,从而刺激新的产品设计产生。所以对工业产品的设计必须从发展史的了解基础上,分析出发展趋势的因素,以最终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转变设计理念。
一、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历史
工业产品设计是从“二战”开始迅猛发展的。社会的稳定性给科技和经济提供了发展空间。50年代,电子革命--“第三次波浪”时,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理念随着科学的进步使工业产品设计进入了全新的时期。人们开始打破工业社会的枷锁,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倡导个性化元素。工业产品设计也随着满足个性的张扬,在原有设计理念的基础上个性风格化和趣味化。60年代,人们开始自主经济收入,追求新奇,讲究享用,使工业产品设计抛掉了耐用型,加入了审美外型的行列。出现了:(1)流行派风格。这种风格产生于英国,采用塑料材质,以“视觉艺术”为基础,追求现代化风格,强调产品实用性外增添了率性、简洁和新颖的特征。(2)新现代主义风格。此时期的产品设计注重金属和玻璃材质,脱掉繁琐装饰,强调简洁的特征。
70年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决定了消费水平,出现了“设计自我”的理论。它引导设计师不仅只从产品的适用性和新奇性考虑,还应换位到设计人的自身,创造出轻便、灵活、高效、适应高节奏生活状态的现代化产品。对此,工业产品设计极其重视消费心理学。而此时人们的风行旅游、运动,给工业产品设计又提供了设计点。设计出了各种适用于旅游的户外品,汽车工业设计也倾向休闲系列。形成了一股回归自然风的设计理念。人们厌倦大都市的机械式生活,崇尚以往的自然环境,设计着重于自然、手工艺品、陶瓷等方向。80年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工业产品设计向自动化设计跨越。自动小家电等形成了一股“家族风”。到90年代,旅游、交通、饮食和娱乐的集成发展,人们开始注重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结合,工业设计产品不但要满足实体的设计,还要注重人文化、精神和环境的和谐。90年代,社会的发展迅猛与污染严重,人们开始侧重环保意识,节能冰箱,太阳能等,都是围绕减少污染,维持生态平衡。到现今,工业产品设计的技术已经达到饱和状态。人们开始从节约空间和智能化考虑,出现了折叠式,悬挂式,壁挂式和智能化控制等工业产品。
综上所述,工业产品的设计发展是与人的生活方式、心理和科技进步同步的。而在20世纪的今天,工业产品的设计随着迅猛的科技进步,开始注重各个社会因素的综合变化,才能更好设计出适合的产品。
二、工业产品设计的转变趋势
(一)功能到情感的设计变化。现代信息化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存在很大现实问题,像人们建立在通信设备上的孤寂感、工作上心理压力和环境破坏等。这些都驱使设计产品必须考虑科技与情感的结合。产品遵循消费者的情感规律,延循他们的情感内容,设计出符合消费者人情味的产品,使消费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达到喜欢或者愉悦的心情。对这种高科技和情感融合下的产品,看到自己的梦想,理解到自己的情感语言,实现自己梦想心理。产品功能到情感的设计变化,不仅使消费者享受到了产品的实用功能,还使消费者的情感得到满足,做到人机的完美结合。
(二)技术到理念的设计变化。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今,工业产品的设计不能只讲究大众化、科技化、批量化。还要结合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理念,体现出产品的微妙之处。工业设计产品的设计还应做到静态到心理动态的转变,在生活方式研究的基础上延伸到心理的精神状态发展上,挖掘出消费者的欲望,并与与时俱进的想法结合现代技术,对产品进行应用理念创新。
(三)整体到细节的设计变化。工业产品的同质化日趋严重,在同一类型中产品的形态、功能和品质相象,但往往消费者会选择工艺细腻,细节设计优美的产品。整体到细节存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产品的外形,给人直观理解,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是从产品衍生出来的心理设计和人文因素。如果我们的设计结合了细节和整体,在产品整体外形极佳的状态下,细化产品的细节,使产品的细节起到指引性、亲和性。小小的贴心设计可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变化,使消费者产生愉悦和贴心。
结束语:
工业产品设计把社会、经济和科学有效的结合起来,推动人文文化,把人和物和谐统一,使工业产品不再是单一的满足使用功能的产品,而是融入到人的生活和心理中,做到人、机统一。■
参考文献
[1]王翔子.对现代工业设计发展趋势的新思考[J].大众文艺(理论),2009,21:138-139.
[2]商强.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J].现代装饰(理论),2011,08:52+54.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工业设计 绿色设计 非物质设计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在全球性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现实中,反思工业文明以来的发展历程后得出的结论。现如今在各个领域都掀起了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热潮。工业设计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之一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也加入了对自身发展的反思行列,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影响。相对于前人来说,我们肩负着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护自然环境、使人们更健康舒适生活的重任,因而我们要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旗帜引导下努力探索工业设计的未来。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工业设计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包括以下三部分:其一,并不否定经济增长,但是需要重新审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并减少经济增长造成的环境压力;其二,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其三,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单纯追求产值的增长不能体现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理论从一个很大的范围对宏观经济的发展、整个地球的环境和资源以及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进行了整体规划。该理论对于许多领域的发展都起到了指向标的作用,对于工业设计的影响也十分深远。这是因为工业设计的发展同样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也要以一定的自然资源为基础,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工业设计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漫长的人类设计史中,工业设计在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成为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有鉴于此,在工业设计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纳入设计领域,促成了设计理念的根本性变革,更为深刻地阐明了设计对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大意义。对于可持续发展设计,其根本在于“发展性”,并不是停止不前,停止对一切资源的利用显然是不现实的,而在于通过有效合理的规划充分利用资源;其核心在于“可持续性”,从小的范围来看就是资源可以再利用、再回收,或降低成本,尽可能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从大的范围来看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也就是要创造新的和谐。因此,在工业设计领域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设计,不仅在物质利益上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能体现工业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工业设计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探索
基于对物质产品设计的可持续原则的了解与掌握,工业设计行业围绕可持续发展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当然包括前面所提到的绿色设计、非物质设计。
1.绿色设计
(1)绿色设计的概念
绿色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最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产品、环境、人之间的关系。我们都清楚,在保证设计与自然协调的同时,绝对要重视起着主导作用的人。可持续发展设计具备了更多的设计重点,是对环境、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综合考虑。
在绿色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对于每一个决策都应充分考虑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于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和Reuse,不仅要尽量减少对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被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绿色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量,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要求设计师放弃那种过分强调产品在外观上标新立异的做法,而将重点放在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上,以一种更为负责的态度和方法创造产品的形态,用更简洁的造型、更耐用的材料使产品尽可能地延长使用寿命。
(2)绿色设计的内容
绿色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绿色产品设计的材料选择与管理、产品的可回收性设计、产品的可拆卸性设计。其一,对于绿色产品设计的材料选择与管理,一方面,不能把含有有害成分与无害成分的材料混放在一起;另一方面,对于达到寿命周期的产品的有用部分要予以充分回收利用,对于不可用部分要用一定的工艺方法处理,使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其二,对于产品的可回收性设计,要综合考虑材料的回收可能性、回收价值的大小、回收的处理方法等。其三,对于产品的可拆卸性设计,设计师要使所设计的产品易于拆卸,维护方便,并在报废后能够被重新回收利用。
2.非物质设计
目前我们的生活以产品消费为主流,其具体过程是:生产者生产和销售产品,用户购买后占有产品并使用产品得到服务,在产品寿命终结后将其废弃。“非物质主义”产品消费模式为:生产者承担生产、维护、更新换代和回收产品的全过程,用户选择产品、使用产品,按服务量付费,整个过程是以产品为基础、以服务为中心的消费模式,它与传统的产品消费模式的区别在于:第一,先占有后使用的消费必然存在着排他性,伴随着产品功能的闲置浪费;而“非物质主义”使单个产品的服务量共享,以服务量为纽带联系生产者与用户,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有服务需要的用户,能够充分利用资源。第二,“非物质主义”的生产者以提供“服务”达到盈利的目标,这将弱化有计划的产品废止制,为谋求利益的最大化,生产者会将重点从更新换代逐渐转为减少消耗,主动地去做一些有利于生态系统发展的工作,如对有用部件的回收再利用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生产成本与生态成本有效地综合起来。第三,“非物质主义”的用户以服务量付费,改变了过去先占有产品后使用的随意性。这不仅促使用户主动优化使用过程,而且使生产者与用户共同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从造福子孙后代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将这个理论发扬下去。由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的绿色设计和非物质设计虽然内容有所区别,但在本质上都是以使环境可持续地被利用为原则。不管是遵循可持续的原则进行设计,还是以产品服务系统为中心进行“人与非物”的研究,都是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工业设计的影响渗透到工业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之中,作为工业设计师,其有责任和义务接好历史所交的接力棒,让大自然发展与工业设计发展相协调。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广西;农产品;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024-02
一、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供给与需求平衡是经济学的核心规律。如果供应过多就会出现通货紧缩,供应不足,需求增加就会出现通货膨胀。当前我国经济处于通货紧缩阶段,社会产品供应过多,有效需求不足,直接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革命所带来的产品极大丰富,而当前我国一些产业如汽车、能源等处于创新的瓶颈期和产业苦闷期,技术推动产业发展极为困难。为此,大多数国家为了稳定经济的基本面大量印刷钞票,很多国家对美元的汇率都在贬值,人民币贬值压力也相当大。但我们国家找到了一条解决问题的路径,用供需错配的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满足中产阶级的需求,淘汰落后产业,实施供给侧改革,促使形成供求平衡的良性循环局面。
二、供给侧改革视野下的广西农产品发展现状
当前,广西农产品生产出现了产能过剩,特别是中低端的农产品出现饱和,而中高端的农产品极为稀缺,农业功能开发单一,不能满足农产品市场消费转型升级的需求。因此,应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全区脱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一)低端农产品供应过剩
广西农产品低端无效供给过多,很多农产品,如稻谷和玉米都卖不出去,粮食库存量呈现出上升趋势,一些生长周期较短的饲料鸡鸭鱼又存在质量卫生技术不符合标准问题,一些农产品使用农药和化肥也超标,形成问题农产品。很多农业品没有商品,没有产品分类,缺乏品牌意识,包装、标志、品牌都无法受到消费者青睐。
(二)中高端优质农产品供应不足
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供需错配,用更为优质的产品满足中产阶级的需求。由于广西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出来的营养大米、蔬菜和水果无法满足广大中产阶级对中高农产品的需求。一些具有特色且优质的农产品如黄牛、黑山羊、土鸡,以及其他果类产品却形成了供不求的局面。很多农产品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造成农场品价格波动,出现大面积滞销。产业融合是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广西三次产业融合程度不高,三次产业融合所形成的新的农产品品种少,没有特色,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对乡村旅游、休闲养生以及健康食品的需求。
(三)高端有效需求不足
广西农产品如芭蕉、芒果、荔枝、龙眼和火龙果是广西农产品的一大特色,还有海鲜产品也是广西的一大特色,但是这些产品的市场空间较小,即便是借助东盟博览会的势头,也无法将农产品的市场打开。以荔枝为例,2015年广西玉林、北流地区的荔枝获得大丰收,但严重滞销,很多荔枝挂在枝头无人问津。这不是荔枝市场饱和的问题,在江浙一带,新鲜荔枝价格居高不下,产生这种供需不匹配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销售策略上出现了问题。同时,广西城乡收入水平较低,还有很多贫困人口,虽然有消费欲望,但是不具备高端消费能力,消费者对产品不感兴趣造成了广西农产品有效需求不足。另外,农产品不按照标准要求生产,品质达不到消费购买要求,很多消费者也不愿意购买。信息不对称也是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广西交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落后,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信息也不对称,造成农业品销售渠道不畅。
三、供给侧改革视野下的广西农产品发展策略
农业在广西经济发展占有重要地位。广西根据中央推进结构性改革的精神,结合自身情况,找到农业发展在供给侧的深层矛盾,根据农村精准扶贫的要求,有的放矢地推进农场品改革。通过调整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精准扶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一)优化农业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消化农产品库存
首先,优化农业布局,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实施特色农业,如山地种玉米、中草药和精品水果等,库区发展优质渔产品,河谷地区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做到一村一品。其次,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优化种养结构,减少消耗大量资源的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开拓新的市场,增加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找到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推动。同时,优化农林牧副渔的结构,形成农牧渔相结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态势。优化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从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加工业各个环节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追溯和召回制度,大力扶持广西本地的“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提升品质和品牌,通过改善农产品供应结构,提高市场的有效需求。再次,采取各种措施消化农产品库存。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调整农产品的供给,把库存较多的农产品调运到需要的地方,形成余缺互补的机制;将多余的粮食加工成米酒、饼干之类的食品和其他畜牧产品饲料;将大米、小米等谷物搭配形成具有广西特色的健康食品,同时在一些谷物中添加维生素、各种营养素成分,拓展销路,加快库存粮食的转化。
(二)优化三农服务,提高农业供给效率
2016年8月,国务院出台文件规定在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实行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三权分置,加快土地流转。为此,农村土地成本将有所上升,加上人力成本投入也在逐年提高以及农药、化肥投入成本增加,会进一步导致农产品价格上升。为此,需通过合作等方面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由注重质量向注重效益转变,走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优化三农服务,对农业主体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和管理服务。
(三)开拓农业的多功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及休闲观光农业
广西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四季气温相差不大,光热充足,因此,可以在大力发展传统农业基础上,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林业、牧业和渔业、旅游业、养生和农家乐等。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产品的初、深加工,加大对农业品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把农业生产、加工与流通相结合;农业休闲旅游与环保相结合,生产具有广西特色的旅游产品,促进农业、工业与服务业三次产业相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激活生产要素,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经济学中的四大生产要素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和技术的优化配置是农村各项改革的基础。因此,在大力贯彻国家土地制度的同时,积极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制,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实行集约化、规模化和科学化管理,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完善为农村服务的各项金融体系,出台政策加大对农业支持,建立村镇信用体系,按照P2P的模式,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引入工商业资本,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十以来,提出了“职业农民”这一概念,广西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职业农民;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推进农业标准化深层。
参考文献:
[1] 王文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广西农业发展思考[J].南方农业,2016,(6):48-52.
为贯彻落实绍兴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会议精神,今天,市政府召开全市农业招商引资暨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会议。刚才,市开发委、仙岩镇政府和市华发出口茶厂负责人分别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副市长夏能勇代表市政府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我完全赞同夏副市长的意见,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并以今天的会议为契机,掀起农业招商引资新,推动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大发展。下面,我再简单提三点要求:
一、要了解全局
只有全局在胸,才有可能胜券在握。当今局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WTO的加入对农业提出新的挑战;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并由改革促开放变为开放促改革,这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周边县市发展态势逼人,竞争加剧,给我们以很大的压力。“一个主题,二个重点,三个确保”和“工业立市,开放兴市”是我们根据发展了的新情况新特点提出的工作思路和战略,这就是我要说的全局。
二、要抓住关键
积极推动农业招商引资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必须抓住关键。这个关键具体来说就是:
1.要把农民增收作为一切工作的第一目标
增加农民收入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第一目标,围绕农民增收,抓好效益农业。一要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要变农产品为商品,变初级产品为深加工产品,变内销产品为外销产品。二要抓好基地。建好农产品加工区、五个特色农业园区以及六个特色农产品基地。三要抓好基矗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深入开展农民知识化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争创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振兴XXX的第一要务
当前我市农业招商引资正面临非常有利的机遇,WTO的加入,开放兴农氛围的形成,农业招商土地瓶颈的打破,农业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因此,必须高举开放大旗,牢固树立抓农业招商引资,就是抓农民增收,就是抓经济实力增强,就是抓农业竞争力提高,也就是抓农民素质提高的理念,以超常规的思路,超常规的手段,抢抓机遇,花大力气抓好农产品加工业园区建设,下决心建好农业招商局,开展农业招商,努力实现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3.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第一抓手
农产品加工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因此,必须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第一抓手。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产业化,积极实施“开放兴农”战略,支持和鼓励农业加工企业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快速地发展,实现农产品商品化、商品精品化、农业产业化。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供应链;ECR系统;供零合作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时代背景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一词。我国伴随着世界性经济结构的转型,大量供给造成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升级,原有的商品品质已经不能简单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浪潮,对经济结构做出调整,并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开始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针对当前宏观形势做出的重大决策,这成为中国市场发展的新导向。这不但需要政府的推动力量,而且,处在供给侧的制造企业、零售企业及相关联企业,更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参与者。企业一方,需要努力改善产品品质和服务,对商品进行从数量的到质量的变革。
食品行业与国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我国国民的经济支柱型产业。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日益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的升级,带来消费需求升级。
2.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结构矛盾突显。供给侧改革的实施效率将决定我国更长时期内的经济体系的发展走向。我国经济、社会、环境体系中普遍存在的结构性的矛盾要求相对高速的经济发展提供容错机制。李智等在面向合理化解三类供给抑制因素,提出以促进技术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为目标安排供给老化化解政策。
目前国内一二线城市生活成本上升、压力增加,人口向大城市流动的阻力逐渐加大。未来三四线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就业机会的增多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望吸引人口流入,进而拉动消费结构升级。另一方面,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实际消费支出增速较快,消费升级逐步加速,为消费品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食品行业企业应当顺应时代的需求,在供给侧构性改革中不断发展,并进行创新方式的探究。
3.食品行业企业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梳理
3.1 食品行业企业的现状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食品健康和食品品质的需求不断提升。但是,我国食品行业的相关企业面临着优质原材料供应短缺、资金实力薄弱、生产技术落后、经营管理方式粗放等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跨境电商和跨境购的开放,越来越多的进口消费品进入中国市场,对我国的食品行业造成很大冲击。这要求我国食品行业的相关企业不但要提升供货能力和供货品质,而且要不断进行发展和创新,才能在国内国际市场上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3.2 问题梳理
3.2.1成本问题
传统管理中,企业和企业间信息沟通不畅,沟通的非效率性使得流通活动缺乏效率,容易出现滞后性和对消费者需求的延迟;在运输环节中,物流成本高,损耗较大,使得消费品在价格上失去竞争优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降低物流成本,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冷链物流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惩罚成本和物流管理费用等成本。在食品行业中,冷链设施设备成本过高,设施不足,这制约了生鲜电商等行业的健康发展。
3.2.2消费方式
我国消费者的成长速度非常快,消费者对消费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且消费半径逐渐趋向于国际化。这些都表明消费者对于消费方式升级的需求。而与之对应的产品供给方面却存在了一定的差距,中国消费品行业同质化问题严重,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消费者差异化、多层次的需求。这给供给侧改革下的食品行业企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3.2.3传统与创新
中国终端零售业同质化严重,这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创新不足、与市场契合程度偏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创新的重要作用。长期来看,要构筑创新驱动增长模式,就需要借助于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优势互补。
3.2.4信息传递的低效率
要做到有效地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食品行业企业必须对需求信息、库存状态等数据进行有效地、实时地传递。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的系统没能很好地集成。当企业需要得到消费者需求信息时,常得到延迟的、不准确的信息。这种延迟且具有误差的信息,会造成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计划不准确。并且,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将会带来供应链企业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俗称“牛鞭效应”。
4.基于ECR视角下的我国食品行业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路径探究
需求是驱动零售业态进步的根本。食品行业企业应当从消费者的需求角度出发,调整自身的商品和服务。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到消费场景中,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创造更舒适、便捷的购物方式,以顺应消费者日益升级的需求。
M行供给侧改革不意味着没有市场和需求,缺乏有效率的市场供给,是供给侧过剩但又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根本原因。我国消费者出境游消费支出超过万亿元级别,对国外消费品的需求又促进了国际电子商务贸易中的“海淘网”“跨境购”等跨境电商的盛行。我国消费品行业企业要想重新取得消费市场、并在全球一体化大背景下的国际竞争中获胜,必须积极寻求一条更有效率和活力的新的发展之路。
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食品行业企业的特征,这里提出基于ECR系统的供零合作模式,结合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消费升级的需求,为我国食品行业企业在发展和创新之路、提升国内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贡献一点可参考之处。
4.1 ECR系统介绍
ECR(Efficient Customer Response)有效顾客反应,是以最大限度降低物流过程费用和满足顾客要求和为原则,能及时做出准确反应,使提供的物品供应或服务流程最佳化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战略。1992年,它从美国食品杂货业发展起来,形成一种供应链管理策略。作为一个供应链管理系统,ECR需要把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信息技术和M织革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使用。它着重强调通过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快速地响应客户的需求并不断降低供应链企业经营成本。只有食品行业实现了供应链协同,整条供应链才能够实现响应速度更快,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服务。
4.2 ECR视角下的食品行业企业“供零协同”合作机制
4.2.1 食品行业企业“供零”合作案例
李智等针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设定的工业化进程中“需求引导供给”的供需协同机制和新经济条件下“供给创造需求”的供需协同机制两条机制,以明确供给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系中如何主动引导或适应需求实现供需协同。这里,将通过供应链上的食品行业企业的“供需”关系――“供零协同”合作机制的案例,针对基于ECR系统构建视角下,食品行业企业的合作进行探讨。本文案例是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ECR委员会主办的 “中国ECR大会”中节选的优秀案例。
(1)构建零供新型合作关系――沃尔玛与联合利华。沃尔玛是世界知名零售商,联合利华是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生产商。沃尔玛与联合利华在合作升级2.0资源深度整合项目中,在系统、联合计划预测补货及物流管理等方面进行合作。在仓储配送集中化、订单电子化、回程车等项目中,联合利华与沃尔玛仓库进行联合仓储管理、冷链覆盖等合作、针对联合利华公司的冰淇淋的运输和仓储,实现二者的双赢。
(2)经销模式的数据化市场管理――蒙牛和瑞易。瑞易RSI是全球零售行业中最大的商业智能和数据分析服务提供商,蒙牛是中国大陆生产牛奶、酸奶和乳制品的领头企业之一。瑞易RSI通过帮助蒙牛建立 KA-ePOS 信息管理平台,现场销售团队可以随时随地追踪销售进展,而管理层可以凭借最新的分析数据,使其做出快速的决策。资源深度整合及优化更利于双方供应链价值最大化。共同协作提升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4.2.2 ECR系统主要解决的问题
(1)向消费者以最合理的价格,最合理的时间,最合理的形式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商品:保证合理的价格,需要企业在物流运输和仓储中,对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费用;并且在进行“供零合作”中,通过联合运输、联合库存等方式,缩短供应链总周期时间(采购时间、运输时间);通过订单、生产、运输实现规模效应。
(2)保持合理的商品库存以防止断货:库存合理化,要求既不能过量,造成企业资金积压,又不能过少而出现断货现象。在案例中,供零企业通过信息流的对接,以及数据共享,能够有效消除需求放大现象,保持合理库存。
(3)通过宣传和价格刺激向消费者有效传递商品的价值和利益:“供零合作”,是供应链合作关系建立中的一种,两者能够在营销中国进行优势互补,形成良好的关系模式。
(4)基于顾客需求有效地开发商品:传统观念中由制造商开发商品。为了缩短开发时间,并积极响应顾客需求,通过“供零合作”模式,积极开展开发新商品的活动。
结论
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消费者需求渐趋多元化、细分化,我国的食品行业企业必须顺应趋势,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积极发展和创新。本文基于ECR系统“供零合作”模式的视角下,对我国的食品行业企业积极探索发展和创新的路径进行检讨,使得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之下,以求使我国快速消费品结构从低质到优质,通过降低流通过程中的成本,获得更大的竞争力等方面得到借鉴意义,从而满足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即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零供合作”模式进行合作和创新。
本文仅探讨了整体食品行业,没能在食品行业的细分市场进行进一步研究。今后,针对食品行业的细分市场企业,如何进行发展和创新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且进一步探讨供应链合作的其他模式对食品行业企业发展与创新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智,原锦凤.基于中国经济现实的供给侧改革方略.经济理论与实践,2015(12)
[2]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清华大学学报,2016(02)
[3]葛俊杰.关于消费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思考与实践.上海经济,2016(04)
[4]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经济问题,2016(02)
[5]郑京平.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认识.开放导报,2016(04)
[6]祝运海.中国食品行业战略创新行为研究.科研管理,2015(01)
[7]中国自动识别技术.中国ECR优秀案例分享:沃尔玛与联合利华资源深度整合实现双赢.
[8]贺和平.营销渠道中公平、信任、承诺之间的关系――基于供零关系的实证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01)
[9]赵立娥.生鲜农产品冷链系统成本优化问题研究.改革与战略,2011(03)
[10]赵艳.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ECR策略研究.科技创业,2006(05)
关键词:泰兴市;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存在问题;相关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7-903-0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但影响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事关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而且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泰兴市农业部门通过采取组织领导、技术指导、典型先导等一系列措施,使泰兴农业逐步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发展道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为进一步推进泰兴市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发展,笔者对部分种植大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进行了调研,分析了泰兴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推进发展的相应对策。
1、泰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现状
1.1 组织管理网络已经初步建 成泰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除有专职部门负责全市种植业农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外,还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领导小组”,同时配备了5名农产品质量监管员。各乡镇(街道)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室,成立了农(水)产品质量监管所,均配备了1~2名农产品质量监管员,全市共配备22名。“三品”获证企业配备了34名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全市建立了一支由市、镇、种植大户和涉农企业组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队伍。
1.2 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有标可依 长期以来,泰兴市农业部门一直致力于农业新技术、新标准、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积累了各种农产品生产、加工的第一手技术资料,为制定各类农业生产标准奠定了技术基础。截至目前,全市种植业制定并由有关部门批准18项农作物生产技术规程和8项农产品质量标准,其中省级标准6项,市级标准12项,企业标准8项,全市农产品生产基本实现有标可依。
1.3 品牌农产品建设取得新突破 为进一步增强泰兴市农产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能力,市农业部门在切实抓好境内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近年来,全市共申报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63个,其中粮油产地23个,面积1.1万hm2;蔬菜产地40个,面积O.79万hm2。全市组织申报认证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318个,其中粮油产品10个,蔬菜产品308个;组织申报认证绿色食品66个。
1.4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全市种植业共建设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沿江地区优质弱筋小麦宁麦9号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鲜食玉米标准化示范区”、“弱筋小麦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稻麦)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4个示范区示范面积合计16.84万hm2,累计增产12377.5万kg,节支增效33896.63万元,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1.5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首先,重点加强对进沪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通过“三品”认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质量监管和责任分解落实工作。其次,加强对农作物生产基地的技术指导。对上规模的蔬菜生产基地,利用高级职称人员挂钩生产基地的形式,分别对全市11个规模蔬菜生产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再次,积极配合省市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
2、泰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两头热中间冷”。工作难以开展
近年来,从中央到省市都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直接从事农作物生产的农民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也迫切需要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技术指导。而处于中间层的县级农技推广部门中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员都由服务中心主任兼任,经费投入不足,这都导致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工作力度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开展。
2.2 重认证、轻监管,影响政府认证的公信力 几年前。由于省农林厅明文规定“对今后有关农产品质量建设的项目安排,将充分考虑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原则上只有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或产品认证的基地,才给予考虑。”因此,相当一部分申请人申报“三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完成考核任务或为以后申报项目服务。在产地获得认定或产品获得认证后,由于县、乡两级监管队伍力量薄弱和监管手段较少等原因,只能实行区域监管的办法,即在哪个乡镇的产地和产品由那个乡镇的监管员负责监管,而实际上这些产地、产品监管基本处于应付上级检查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品牌农产品的信誉,影响了政府认证的公信力。
2.3 有标难依,标准执行的难度较大 近年来,泰兴市种植业基本实现了有标可依,并初步实现了全市大宗农作物生产标准化。但由于泰兴市种植业生产主要还是以千家万户分散生产为主,农民为了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和病虫草害侵袭,同时追求高产,长期以来依赖于农药化肥的高强度投入。因此,一方面难以按照标准来统一组织生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土壤中有毒物质和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
2.4 农产品质量检测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 目前,泰兴市尚在筹建市级多功能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各乡镇(街道)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室,但资金投入有限,检测设备少、档次低,检测水平不高,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高要求不相适应。就市场检测现状而言,全市目前仅有少数市场实行农产品准入制度,多数市场进场农产品内检处于时断时续状态。因此,农产品质量检测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与社会需求也存在较大差距。农产品农药残留和土壤中有毒物质的检测更不能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
2.5 执法部门信息沟通不畅,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涉及到农业、工商、质监、环保、卫生、经贸等多个部门,职能交叉问题比较突出。如食品卫生由卫生部门监管,农产品销售市场由工商部门监管,生产环境由环保部门监管,只有农产品产地建设由农业部门监管。这种多头监管体制必然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困难,难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推进泰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建议
3.1 加强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的普及程度应继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要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文件精神,宣传农产品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工作动态和经验,宣传种植业标准化生产的相关知识;继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一是对全市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员、乡镇(街道)农村农技人员、种植大户、涉农企业内检员等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专业技术培训,二是对农民进行直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指导,通过分层次的宣传培训提高农民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的意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推进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加大“三品”农产品市场开拓力度,实现优质优价 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目的是推进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市场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只有在它的市场利益大于实际成本时才有生命力。而目前完全依靠市场规律来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时机尚未成熟。建议政府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政策、资金等扶持力度,积极培植典型,因势利导,同时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农民经纪人的作用,加大“三品”农产品的宣传和市场开拓力度,真正实现优质优价,切实保护好农民和企业的利益。
【关键词】 食品工业 政策建议 河北省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提高为食品工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河北省应抓住机会,发挥农产品原料丰富的优势,把食品工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工程来抓。推动河北省由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向“加工基地”转变,扭转“农业大省、农产品加工弱省”的被动局面,是我省在新阶段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飞跃的战略选择和重要措施。
一、河北省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快速。到2005年底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9.97万个,其中农副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企业有13000多家,食品工业增加值2115亿元,同比增长16.62%。以食品工业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河北省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其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产品资源丰富,食品加工原料充足
河北省农产品资源丰富,不仅肉、蛋、奶、粮食、蔬菜、果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而且还有多种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如沧州小枣、迁西板栗、泊头鸭梨、涉县核桃等。丰富多样的农产品资源为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2、食品加工基地不断壮大,产业集群格局逐渐形成
从2004年以来河北省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11个。从产业布局来看,已初步形成了一批生产企业密集区和多个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隆起带,呈现出集群式发展的特色和较为合理的区域布局。如冀中南平原,形成了面粉加工、淀粉加工、方便食品加工等粮食加工优势产业集群;环京津、环省会形成了两大牛奶加工优势产业集群。
3、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初步形成,食品安全水平提高
“十五”以来,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省财政投入1.2亿元用于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疫和市场信息的建设。制定了《河北省菜篮子放心工程实施方案》和《关于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快绿色食品发展的意见》;实施了省级农业地方标准568项、市级标准1000多项, 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二、河北省食品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还很大,与国内先进省份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1、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
目前,河北省270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中仅有21家进入国家级龙头企业中,其中食品工业只有12家,占2.4%。据统计,2005年河北省食品工业销售收入为914亿元,仅相当于河南省的3/5,不及山东的1/3。世界食品50强前三名企业年销售收入都在3000亿元人民币左右,我国销售额最大的食品企业年销售收入为160亿元,而河北省最大的仅为80亿元。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食品工业企业也只有9家,其中品牌或名牌比例量小势微,企业竞争力较弱。
2、食品加工总量小,转化增值能力较低
河北省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等农产品资源丰富,但是以这些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转化增值程度偏低。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已经达到90%以上,而河北省不足30%。其中,加工成食品的粮食占总产量的25%,发达国家在80 %以上;经过商品化处理的蔬菜加工量不足总量的10%,而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占90%以上;果品加工率为16%,发达国家在90%以上;肉类的加工率仅为6%,发达国家在70%以上。
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食品工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国外农业总产值与食品工业产值比一般为1:2~1:4,我国平均水平为1:0.43,河北省仅为0.27:1。
3、食品加工层次偏低,品种结构比较单一
目前,河北省食品工业仍以初加工产品居多,精深加工产品较少,二次以上加工不足25%。以玉米为例,吉林省企业加工已达8个层次,而河北省绝大部分用作饲料、淀粉一次加工,加工层次最高的企业也只达6 个层次。另外,在品种结构方面也不尽合理。如肉产品结构“四多四少”的现状依然存在,即:白条肉、冷冻肉多,分割肉、冷却肉少;生肉制品多,熟肉制品少;高温制品多,低温制品少;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仅香肠一项,法国就有1500多种、瑞士750多种、日本200多种,而河北省仅有几十种。
4、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仍然较低,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河北省的食品安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食品工业从原料生产到加工、制造,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十分突出。种植业、养殖业的源头污染,食源性食物中毒事件屡有发生;食品生产加工存在隐患,一些企业违法使用非食品原料、违规滥用添加剂;食品储运、包装等环节技术落后,使用不合格包装物、过量使用保鲜剂等现象普遍。
5、科研投入不足,关键技术创新率低
河北省食品工业关键技术及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整体研发能力不高,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率低。全省90家大中型食品工业企业中,仅有21家拥有技术开发机构,其中技术开发人员不足1000人,用于开发新产品的用款仅占产品销售收入的0.2%。一些关键领域对外技术依赖度高,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部分重大产业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进口。
6、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宏观环境不理想
从资金扶持上看,省财政虽然每年对龙头企业安排了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但扶持力度还不够。从大中型食品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收支情况(2005年)看,来自政府的资金仅占经费总额的6%,远低于广东和山东等省。从信贷上看,当前食品企业反映最突出的共性问题就是流动资金困难。这是因为食品企业的原料产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企业需要较多的流动资金在短期内集中购进原材料。而资金来源主渠道仍是从各商业银行信贷,但贷款条件苛刻,审批程序繁琐,使企业难以得到足额贷款。加上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投入大、风险大、利润低。省政府只对龙头企业提供税贷方面的扶持,致使多数中小企业常年资金缺口,难以获得及时解决。
三、河北省食品工业加快发展的政策建议
1、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
食品工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依赖于企业的实力,而扩大实力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大企业,只有做大才能进一步做强企业,才能增强其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才能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发达国家的食品加工业,通过走集团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因而河北省食品行业的发展必须着眼于大市场、大流通,引导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以资金为纽带,组织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向高科技、高效益、集团化方向发展。
2、建设优质专用农产品基地,开发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现有的农产品品种不能满足加工需要,缺乏食品工业发展需要的专用、优质原料,加上原料生产分散,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规模受到影响,从而限制了农产品的转化增值能力。因此,应鼓励食品生产企业以“公司+(协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专业化的加工原料基地,逐步实现加工原料的专用化、规模化和标准化,保证食品工业优质专用原料的有效供给。在建设好农产品基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实现农产品的多次转化增值。
3、优化产品结构,培植行业强势品牌
随着国际国内市场体系的融合,食品行业的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只有以创品牌、创名牌为立足点,才能抵御国外食品的冲击。因此,政府要把打造知名品牌放在重要位置,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战略意识,整合和利用各类社会资源,为品牌产品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4、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大标准实施力度
以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和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为重点,在已建立的食品标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通过修改、补充和调整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加大执行力度,开展重要标准的宣传、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的标准意识和执行标准的自觉性,并积极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开展ISO9000、ISO14000、HACCP以及GMP认证工作,大力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
5、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企业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对食品工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及新产品开发的力度,不断提升食品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鼓励规模较大的食品生产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以多种形式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技术推广等部门进行联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的技术研发体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品种。广泛开展食品工业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好国际科技资源,提升我省食品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6、推进制度创新,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1)增加财政、金融、税收方面的扶持力度。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的贴息资金要向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倾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新装备的引进。商业银行要将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作为信贷工作的重要内容,及时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户收购农产品和完成国内外订单生产所需的流动资金。对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优先扶持,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
(2)积极参与WTO双边和多边谈判,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地位,争取有利于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各项条款和规定,降低技术壁垒的风险,为技术引进和食品出口创造条件。积极组织食品加工企业参加博览会、廊交会等各类大型商贸洽谈活动,为农产品加工业走向市场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 龙梅: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7(91).
[2] 河北经济年鉴(2006)[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 韩家增等:中国食品工业年鉴(2005)[Z].北京:中华书局,2005.
[4] 王强:我国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体系发展现状、重点及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