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类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主动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模式 研究
一、人力资源管理类职位所需能力素质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从1993年成立至今,目前约有350所左右的高校设置了该专业。随着我国企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正深入人心。而企业所需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职位的能力素质正是企业赢得核心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企业的职位说明书为此提供了获得这些关键能力的蓝图,也直接表明了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类相关职位所需的能力素质。为了探究企业真正所需的人力资源管理职位需要的能力素质,论文基于能力素质模型,对100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类职位说明书进行了调查分析,从中重点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类学生应该培养的20种能力素质。人力资源管理类相关职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如表1所示:
从表1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类职位所需培养的专业性、沟通能力、计划执行、组织协调、客户导向、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能力素质,难以在一个封闭的理论教学环境中完成。长期以来,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误区,导致高校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间严重脱节,所培养的学生专业性不强,实践能力较差,诸多用人单位对此颇有微词。解决问题的途径,关键是要树立主动实践理念,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企业等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主动实践理念概述
“主动实践”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的著名教育学家Paul Leroy Dressel 和 Dora Marcus提出,该理论认为教师教会学生的知识量并不能成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而应以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多少掌握知识的技巧为标准。也就是说,教师不应当仅仅教授学生现成的方法,或是现成的模式化解决方案,而是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对环境的观察能力,并让学生自身拥有一种根据周遭条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的能力。“主动实践”的核心就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直接参与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主动实践”的关键是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被动实践”向“主动实践”的根本转变。
长期以来,尽管我国各级教育一再强调教学活动应理论联系实际,应尽可能地增加教学实践内容,但收效甚微。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长期来一直“被实践”,学校或者任课教师想当然地假定学生的实践需求,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学生甚至还会产生抵制实践的情绪和行为。因此,“主动实践”的着力点就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动实践理念的教学方案
1.设计思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这就要求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意愿和实践能力。在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政府、学校、企业等其他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多元主体获益的长效办学激励机制。
2.具体方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应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而设定。论文在此讨论的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全日制学生。该课程的设计方案包括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课堂实践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计划,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性教学,主要是对某一教学阶段的内容或安排进行模拟性和巩固性训练,其目的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初步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社会实践是根据教学计划,针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更进一步培养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课堂实践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与拓展,社会实践则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的转化。该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理论1时,实践21学时。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不占用课程时间到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实习,广泛参与到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具体方案见表2:
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动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任课教师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动实践教学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任课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技能、经验、个性和社会人脉关系等都对主动实践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因此,主动实践教学的开展从师资上说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不断丰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2.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学生是主动实践的对象和主体,主动实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能力和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从“注入式”向“发动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实质性转变,实现“被动实践”到自觉自愿自发的“主动实践”,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满意度,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3.构建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主动实践”的教学方式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我国现行的教师课薪分配机制是一种极其保守的按职取酬体制,这严重影响了任课教师特别是中低职称教师开展主动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实践”的教学方式迫切需要构建一种对任课教师合理可行的绩效考评和薪酬激励机制,这已关系到“主动实践”课程的成败。
4.发挥多元主体积极性。“主动实践”的教学涉及众多的参与主体,除了任课教师和学生这两个重要的主体以外,从大的方面说还包括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家长等社会主体,他们的态度和支持也是实践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平衡这些主体间的关系,需要不断探索,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并获益的长效教学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杨定全.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体系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12(11)
关键词:工商管理;研究内容;比较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内对工商管理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很大进展,与国外学术界的交流也逐渐增多,及时把握国外工商管理研究的最新动态及其发展趋势,将对我国工商管理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与启发作用。
工商管理学是研究营利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本文按照学科代码将工商管理学科分为十个研究领域,对90年代国内外学术界工商管理各领域的研究方向与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以发现国内、外研究的差异,更好地促进国内工商管理研究的发展。
1国外工商管理研究内容与热点
本文在检索国外工商管理论文数量时,选择了SCI和SSCI中影响因子大于0.5的59种管理类期刊,时间范围是从1990年到2000年。通过关键词检索,发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论文数量远远多于其他领域,故将其他九个领域按检索到的论文篇数做出趋势图。
从纵向来看,1990~2000年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经济、项目管理、企业理论的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企业文化、财务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则一直处于稳定状态,没有明显的增长。其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在90年代一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在某些年份,市场营销研究虽有下降,但整体趋势是上升的;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在近5年内发展很快;而运作管理的研究在突破最高点后开始逐渐持平甚至下降;不能忽视的是对项目管理的研究也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从横向看,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数量远远多于其他领域,可见近十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外是一个热点研究领域。从其他9个领域的论文数量排序中可以看出,市场营销、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理论、运作管理也是研究的热点领域。在分析各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时的1997-2000年进入SCI检索的文章,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进行分析,得出如下关于国外工商管理研究内容与热点的基本结论(见表1):
2国内工商管理研究内容与热点
对国内工商管理的研究过程中,从中国期刊网中筛选出44种学术性较强的管理类期刊,根据关键词对各二级科目的论文进行检索,将各领域检索得到的论文数量进行趋势描述
从此趋势图纵向比较,几乎每一个领域的研究在近7年中都是呈现上升的趋势,论文数量逐年增加,这表明国内工商管理各领域的研究力度在加强,这也与国家经济改革的进程和力度有一定关系。横向比较,研究成果较多的是市场营销,说明我国的经济改革及国企改革的力度加强,企业不再只靠抓生产提高企业利润,而是越来越注重市场对企业自身的影响;同时,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运作管理、项目管理也是研究较多的领域,相比而言在工商管理研究范围内国内近几年对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的研究论文相对较少。从代表性文章中,得出国内工商管理各领域研究热点如下:
3国内外工商管理研究内容与热点的比较及结论
3.1工商管理研究的国内外对比分析
从国内外的研究趋势比较过程中可以看出,国外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增长速度较快;项目管理的研究在持续增加;企业战略管理的论文数量曾在1995年左右达到最多,随后又有所减少。国内则对运作管理研究较多,企业文化、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人力资源也是理论界研究较多的领域。
从国内外文献数量的排名次序角度看,国内论文数量较多的是市场营销、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运作管理、项目管理,而国外的排名为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理论。
国内外研究热点存在必然的交集,但侧重点仍有不同,国内理论研究滞后于国际的理论研究,国内的研究热点往往是国外前几年的研究热点,而国外正在形成的热点在国内往往是刚刚涉足或者还未涉足。
4结论
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工商管理研究从整体上落后于国际水平,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有一定关系,但是也要求此领域的学者们能把握工商管理的最新研究方向,以加强我国的工商管理研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在研究内容与形式上存在差别:国外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将理论运用于管理实践;而国内的研究经常停留在理解国外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对一些较新的管理问题介入较少。鉴于工商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国内此领域学者们应注重研究形式的改进,注重对管理问题深层面的研究。
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差别:国外注重规范研究,有严密的逻辑推理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国内多是思辩研究,研究仅根据个人的经验和知识,或是虽有理论基础但是缺乏严密的推理。国外使用实证研究方法较多,通过案例、实验、非实验、实地等方法对所研究问题进行充分的论证,而国内则不重视实证的研究。这与各国间的文化传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管理学科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在进行管理研究时,应该多作些实证的工作来充实我们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金碧辉.国内外管理科学的研究热点问题比较[J].管理科学文摘,2000.
[2]汪寿阳,金碧辉.SCI、SSCI与管理科学期刊[J].管理科学学报,2000,(12).
[3]WebofScience.[DB/OL].2002.
[4]中国期刊网.[DB/OL].200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类型学;资源基础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类型;矩阵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12-0037-04
一、类型学研究兴起的背景与意义
类型学源于人类古老而朴素的分类思想,事实上人类本身就是一种分类的结果。分类意识和行为是人类理智活动的重要特性,人类的认知和创造过程本身以分类为基础,世间万物在人类心智上重叠形成“概念”,概念之间的运作演化构成人类思维的分类框架(熊馗,2000)[1]。基于此框架将现实事物分门别类,并通过预期和矫正开展各类创造活动。自然科学中的分类行为称为分类学,社会人文领域中的分类行为则称为类型学,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王蕾、闫红伟,2007)[2]。自然科学领域,生物学中的纲、目、科、种的分类法就是以类型学为基础;社会科学领域,考古学中的“标型学”、马克思划分的社会形态都是基于类型学的思想(黄书亭,2008)[3],因此,类型学在心理学、医学、语言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应用广泛。
(一)问题提出
类型学是关于客体类型的哲学方法论学说,是具体科学的学说;客体按其自身的重要属性、关系、联系和机构特征可分为诸类型。类型学是一种分组归类方法的体系,本质上是分析归纳的认识方法论,其作用是为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认识基础。使用类型学方法不仅可以区别物质文化表象的差异,还可以把握物质文化内在的有机联系,使具体类型的概念成为具有确切意义的实体(熊燕,2010)[4]。不难看出,类型学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全面性,即全面提取分析对象包含的信息;二是关联性,即集中归纳各类对象共同的特点。
(二)研究意义
近年来,类型学或类型研究在组织领域,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外学者采取类型学的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归类分析,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和内涵。但这些研究大多相对独立,由不同的研究者分别完成,缺乏统一的分析和整合。在此,我们力图引进类型学的理念,发掘其中的联系,尝试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影响因素的类型学研究脉络。这有助于通盘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前因变量,全面理解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和决定因素,建立以理论为基础的分类逻辑,从而更好地指导和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三)研究框架
本研究主要关注的就是四分法,尝试以理论基础的四分法为源头,通过对基于理论的资源基础、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进行矩阵分析。依据美国学者Barney(1986)提出的资源基础观(RBV)[5],在很大程度上,组织的资源决定了组织的战略和业务类型,而组织的战略又能影响组织的资源选择和业务发展,同时组织的业务类型左右了资源的获取与组织,战略制定与实施,三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从已有研究来看,尽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叶海英、刘耀中,2010)[6]、情境人力资源管理(Godkin、Valentine、Doughty和Hoosier,2005[7];Jia、You和Du,2012[8])等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对于资源基础观、战略模式和业务发展的各自类型与交互机制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的研究凤毛麟角。本研究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二、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影响因素的类型
类型是类型学、类型研究、分类的过程之一和阶段性成果。由于各种类型具有稳定性、不变性(李兆锋、牛忠江,2008)[9],分类方法具有复杂性、层次性,分类思想具有针对性和普适性(黄书亭,2008)[3],因此影响深远、应用广泛。类型本身具有多种分类模式,如两分法、三分法、多重分类法等。在管理学领域,“管理方格”就是一种多重分类法。其中,引入数学领域的矩阵和象限,通过横、纵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的“四分法”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广为使用。当然,基于矩阵的“四分法”并非为了象限而四分,而是根据类型的两、两维度,采取同一坐标下的、直观的展现模式,用以考量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种种类型。
(一)资源类型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类型
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RBV)强调组织内部资源是打造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并显著影响组织战略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SHRM)(Wright、Dunford、Snell,2001)[10]。“资源”本身是一种经济学的视角,“资本”则给予了资源可度量的方法和条件。因此,资源基础观给出了一个理论架构,使得人力资源研究者和实践者更好地理解战略挑战,也正如此,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战略管理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同一组织内可能存在不同的人力资源配置,因此一种人力资源配置不能代表整个组织的结构。
Lepak、Snell(1999)[11]基于经济学、组织理论、战略管理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献,梳理并整合了交易成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资源基础观,提出了人力资源结构,从人力资本的价值性和独特性两个维度将雇佣模式分为四种(如图2所示):知识型(内部开发)、市场型(购买)、合同型(交易)和合作型(联盟)。每种模式都有自己对应的雇佣关系,人力资源配置用以定义雇佣模式,维护雇佣关系以及人力资本的战略特性,并在组织与员工的付出与获取之间保持平衡。人力资本的战略价值性取决于它为企业竞争优势或者核心能力的贡献程度,是一种能够改进企业效率和有效性,开发市场机会,消除潜在威胁的潜力。人力资本的战略价值越大,更易转化为企业的核心价值,企业越应该将其内部化,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但内部化会增加管理成本。人力资本的独特性影响交易成本,可体现人力资本稀缺化、专业化及公司专有化程度。人力资本的独特性越明显,更易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越应该对其加以投资;而通用性的人力资本可以从企业外部获取。
(二)战略类型框定人力资源管理类型
组织战略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类型的重要影响因素,它直接决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或采取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事实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并非资源基础观的直接产物,而是资源基础观发展的一种工具或者手段,组织战略和企业战略也是如此。Harzing(2002)[12]等国外学者根据企业的定位和发展,把战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如图3所示)。其中,时下备受关注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IHRM)正是基于跨国、全球和多国战略发展的理论和背景。
象限一表示跨国战略(International Strategies):即企业根据全球商业环境给自己定位、创造和维持国际性竞争优势。采用跨国战略的集团公司一般保持总部地点不变,同时针对特定国家的市场。象限二表示全球战略(Global Strategies):即各个产品市场相关联,高度全球化竞争,主要战略要求是效率,公司整合以成本效率生产标准化产品,子公司只是母公司产品的一个“管道”,不需要对当地市场需求做出反应。采用全球战略的集团公司,往往施行“标准化”和“一体化”,其总部设定可以因公司战略的改变而调整。象限三表示本土战略(Indigenization Strategies):即集团公司几乎不参与全球竞争,而始终关注本国或本土市场,不太关心国际市场情况。本土战略针对的是不采用或者尚未采用海外战略的集团公司。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型集团公司随着业务发展和组织完善,正逐步放弃本土战略,而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象限四表示多国战略(Multinational Strategies):全球竞争较低,主要是本地市场竞争,针对不同的当地市场调整产品和政策,整个公司是个分散的网络,子公司相对自治,需要对当地市场做出反应。采用多国战略的集团公司一般给予子公司较大的权限,子公司相对自给自足从而针对不同国家的市场。
(三)业务类型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类型
如果说资源基础观给出了组织人力资源的类型,组织战略框定了组织人力资源的战略,那么,组织业务如何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业务战略究竟又如何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作用呢?一般而言有三种途径(C. Lengnick-Hall、M. Lengnick-Hall,1988)[13]:一是将管理模式或个体实践与战略匹配;二是预测未来人力需求所需的战略目标或环境条件;三是使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和结构一体化。由此,研究者尝试提出组织业务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的交互作用模型。
组织成长期望是组织目标的一种“人”,高成长一般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成倍的战略和竞争选择、更丰富的现金流和更多元的扩张。组织准备度量战略执行所需人力资源技巧、数量、模式和经验的有效性或可获取性。因此,组织准备正是战略执行可能性的主要代表,并可预测资源与形势需要的契合程度。工业和产品成熟等变革和进化的力量,促使战略情境从左至右转型,即当技术和战略改变时从组织准备高的(充分的)向低的(不足的)情境转型。在绝大多数产业中,技术转型使得当前的技能和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竞争力。同时,产业也从聚焦于营销、研发和发展的新兴产业向聚焦于产品、制造的成熟产业转型。因此,变革和进化促使情境从上至下转型,即当市场饱和及新竞争者不断涌入市场时从高成长期望向低成长目标转型。当产业和产品日渐成熟,机会逐步减少、成本大幅上涨、竞争愈加激烈,谋求成长将越来越困难。组织转型致其从一个象限向另一个移动是环境条件和组织选择交互作用的结果。简而言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构具有两个维度:一是组织的目标,另一个是人力资源的有效性或可获取性。组织选择对于组织目标和投资决策起到重要的影响;环境约束和机会对于潜在的汇报起到重要的影响;而组织选择和环境同时影响人力资源的有效性和可获取性。组织成长准备矩阵(如图4所示),恰是运用类型学的概念探索这一复杂的问题,以系统方式展示这一多元的关系,对今后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其中,横坐标的左侧为组织准备较高的,右侧较低,这与其他图示的矩阵走势不同。
三、研究讨论和对策展望
上述研究基本独立,没有太多的相关性;且研究成果处于不同的年代,学者们的学术背景和环境差别较大。但在本文设定的研究框架下,这三类主要的研究成果可以“积沙成塔”,在一定逻辑脉络下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在学术意义上,这一建构正是本文的最大创新,尝试梳理整合了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影响因素的类型,尝试将不同时间的研究建立可供借鉴的逻辑关系,对于今后的研究和创新给出了可供探寻的路径。在实践意义上,这一建构可供管理实践更多地思考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实践的“来龙去脉”,追根溯源,从企业资源、特征和战略的视角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建构、模式与创新。从而在根本上,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资源、组织战略、组织业务的演进、互动和作用关系,比较全面地梳理出人力资源管理形成、适配和发展的机制。
事实上,每一类型的组织资源配置、战略选择和业务类型都决定了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Lepak、Snell(1999)[11]提出的人力资本特征和雇佣模式类型矩阵为例(详见图2),每一个象限代表的不同类型就隐含着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象限一中,基于知识(内部开发)的雇佣模式价值高、独特性高,多采取内部发展、长期雇佣的方式,雇佣较安全,围绕员工的技能和能力进行管理,员工忠诚度和工作自较高;人力资源实践多采取培训开发、授权、参与决策、基于能力和潜力的晋升、绩效考核、薪酬体系等。象限二中,基于合作(联盟)的雇佣模式价值低、独特性高,多采取联合生产、互补、结盟的方式,降低成本,维持关系;人力资源实践多采取结盟、联合产出、能力互补、信息分享、团队激励、经营关系等。象限三中,基于合同(交易)的雇佣模式价值低、通用,多采取外包方式的辅助型人力资源,通过数量调整雇佣的灵活性;人力资源实践多采取绝对服从、有限权力、严格规定、基于工作流程和结果的绩效考核、计时工资或按任务结算的工资(计件工资)等。象限四中,基于市场(购买)的雇佣模式价值高、通用,多采取招聘方式,快速收益、节约开发成本,职业发展共生共赢,员工忠诚度较高;人力资源实践多采取较少培训、有限参与、标准化工作、市场化薪酬水平和结果导向管理方式等。
既然不同的理论类型可以导致不同的人力资源实践类型,因此可以寻找到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与方法。仍以人力资本特征和雇佣模式类型矩阵为例,下一步,企业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抵抗人力资本的衰退。一是通过员工培训既能阻止人力资本的衰退,又可以提高人力资本的独特性,将人力资本从第二和第三象限转移到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二是可以通过岗位轮换、交流任职等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性,将人力资本从第三和第四象限转移到第一和第二象限。三是可以根据战略愿景和业务发展,拓展业务领域,提前储备专门人才,将现有核心能力用于新的领域,或者培育成为未来核心能力的新技能。四是采取完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或基于增加的基础来使用联盟者或者合同工,提高边际产品与成本比率。例如,在当前的人力资源实践中,业务外包、人力资源外包已经在软件业、建筑业、航空业、金融业中广泛采用,这一人力资源模式的理论溯源正源于此。
参考文献:
[1]熊馗.“乡村—都市”连续统——人类聚居形态的类型学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0,(4):4-6.
[2]王蕾,闫红伟.关于类型学中西方研究历史的对比[J]. 山西建筑,2007,(2):11.
[3]黄书亭.危机管理的类型学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8,(9):78-83.
[4]熊燕.中国城市集合住宅类型学研究——以北京市集合住宅类型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0.
[5]Barney,J. B.,Arikan,A. The Resource-based View:Origins and Implications[M]//M. A. Hitt,R. E. Freeman,and J. S. Harrison,The Blackwell Handbook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Malden,Mass.:Blackwell,2002:124-188.
[6]叶海英,刘耀中.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综述——基于三个理论和三个视角[J].中国市场,2010,(18):34-36.
[7]Godkin,Lynn;Valentine,Sean;Doughty,Graeme;Hoosier,Brooke. A Retrospec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Papars Related to China[J]. Organizational Analysis,2005,13,(1):15-29.
[8]Jia,Liangding;You,Shuyang;Du,Yunzhou. Chinese Context and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to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search:A Three-decade Review[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12,8(1):173-209.
[9]李兆锋,牛忠江.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类型学分析[J].现代商业,2008,(20):258-259.
[10]Patrick M. Wright,Benjamin B. Dunford,Scott A. Snell. Human Resource and the Resource Based View of the Firm [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1,27:701-721.
[11]David P. Lepak,Scott A. Snell. The Human Resource Architecture:Toward A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llocation and Developmen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9,24(1):31-48.
[12]Harzing,A.W.,Acquisitions Versus Greenfield Investments:International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of Entry Mod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3:211-227.
[13]Cynthia A. Lengnick-Hall,Mark L. Lengnick-Hall.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a Proposed Typolog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13(3):454-470.
The Evolution and Innovation of Typology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search
——Based on Matrix of Quartation
Cai Ningwei1,2,Zhang Lihua1
(1. School of Labor and Human Resource,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2, China;
2.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Head Office of ICBC, Beijing 100140, China)
(1)构筑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顺利衔接的桥梁。克服以往企业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两条线平行、互不衔接的情况,培养输送满足企业所需要、渴求的专业薪酬管理人员。
(2)根据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突出体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办学特色,明确框架与体系。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的要求做准备。将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完美结合,实现“知识—素质—能力”的一体化。
(4)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提供借鉴与参考。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2.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实验教学研究
近些年,国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美国大学管理类的专业一般都有600~1300h不等的社会实践要求,在人员测评与甄选、面试、培训等环节上均有模拟演练与实习。他们的授课形式也多种多样,通常采用演讲课、讨论课、辅导课、实验课、个案研究、情境模拟、项目研究、角色扮演等课型,还有以学生为本的科研活动,通过导师耐心指导、学生密切协作,使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都得到培养和锻炼。由于信息的社会化程度高,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多的实习职位和实践机会。实习多采用分散、自主联系形式,实习内容有别于集体安排,突出个性特征。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聚焦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实践教学的方法探讨、实践平台的构建4个方面。王贵军(2006年)在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后认为,案例讨论与分析、情境演示与模拟、文献检索与论文撰写、社会调查、方案设计、视频播放与专题讲座、网上自学与网际互动、学长回校经验交流、学生自行讲课、人力资源协会活动、游戏活动、参观考察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萨茹拉(2004年)提出了开设“实践课堂”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
2.2“薪酬管理”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目前,大多数研究的视角都是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角度入手,而“薪酬管理”课程实验教学研究还非常少。大多数是“薪酬管理”案例集,而且即使有一些实验教材,也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问题。康士勇(2005年)在其所著的《薪酬设计-工作评价与薪酬标准》一书中,主要提出岗位评价的方法和基于岗位的薪酬结构设计,并给出了具体的范例。王凌峰(2005年)在其《薪酬设计与管理策略》一书中对国内的一些原创性成果和富有创新价值的实践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在该书中增加了组织结构设计与流程再造这一详细介绍。杨力(2007年)在其论文“‘薪酬管理’课程实验教学设计”一文中,从内容熟悉阶段、案例参与阶段、动手实践阶段和设计创新阶段4个方面探讨“薪酬管理”课程实验教学设计的思路。总的来看,目前对“薪酬管理”实验教学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
3基于企业需求金字塔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实验教学体系设计研究
3.1企业需求“金字塔”模型的构建
通过对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主管、薪酬管理人员的访谈、沟通等调查,获取企业薪酬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岗位职责等一手资料信息,从引人、留人环节将企业需求转换为薪酬管理人员的岗位胜任力与技能的等级,构建企业需求金字塔模型,即:
(1)事务性、常规性职能———初级技能:即薪酬测算、薪酬套改,基于人员晋升、不同职系的变动的薪酬的调整等。
(2)例外的、复杂的创新职能———高级技能:基于企业战略的变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组织结构的调整、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等方面而进行的薪酬方案的改进与调整。基于企业需求金字塔模型的构建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
3.2基于企业需求金字塔模型的“薪酬管理”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3.2.1验证性、操作性实验设计———初级技能的掌握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如果做薪酬管理工作,基于“金字塔”模型的分析,首先是初级技能的掌握,即根据单位薪酬制度进行薪酬测算。。依据教学进程实验教学载体的特点,操作性实验环节的教学组织形式设计与相应时间安排。
3.2.2设计性实验设计———高级技能的掌握
结合薪酬三大子系统,即基本薪酬、奖金和福利,模块化构建设计性薪酬实验方案。具体包括2个层次:薪酬方案优化实验,薪酬方案设计。设计性薪酬实验方案有薪酬满意度调查、职位评价实验、技能薪酬方案设计实验、绩效薪酬设计实验、宽带薪酬设计实验和自助式福利薪酬设计实验。设计性实验内容开发后,需要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很好的组织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薪酬管理”课程设计性实验在实践中针对班级分组、实验组织流程设计、预先提供材料、实验时间安排以及考核环节都进行了精心设计。以上是根据薪酬管理专员的工作说明书的岗位职责的内容设计的设计性实验项目,分别对应了薪酬的组成部分,即基本薪酬、奖金和福利。在课程运行过程中,将各个项目进行细化,形成薪酬管理课程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并进行实践。
4“薪酬管理”实验教学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基于企业需求金字塔模型的“薪酬管理”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需要院、系方面提供保障措施,如:
(1)侧重保障实践教学环节;
(2)购置与升级校内实验软件;
(3)保障实验室与网络环境;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自从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半个世纪以来,人力资源管理走过了事务性管理、分析服务管理和战略性管理三个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教育几乎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同时起步,经过50年的发展,国外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已日趋成熟,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也从“劳动经济学”和“劳动人事管理”专业脱胎换骨,成为高校专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50多所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随着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求的迅速增长,作为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也因此受到相关各方的关注。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意义
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在我国不过20年的历史,至今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专业教学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向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而实践教学正是摆脱高等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它通过提供现实与仿真的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独立思考、独立研究和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进而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对学生而言,加强实践教学,不仅能够使其更深刻、更具体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够全面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人际交往以及协同工作的能力,弥补他们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与职场竞争力。
对教师而言,实践教学的研究能够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铺设一条教与学、学与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路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促使教师走出课堂,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提高自身的素养。
对专业本身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由理论知识和实务技术两大模块构成的应用性学科,专业的性质就要求突出实践教学。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可以积累有价值的实证数据和资料,改善目前教学中联系实际情况不够、没有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内容体系、实用性较差等缺陷,推动“舶来”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本土化。
二、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
近些年,国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美国大学管理类的专业一般都有600~1300小时不等的社会实践要求,在人员测评与甄选、面试、培训等环节上均有模拟演练与实习。授课形式也多种多样,通常采用演讲课、讨论课、辅导课、实验课、个案研究、情景模拟、项目研究、角色扮演等课型,还有以学生为本的科研活动,通过导师耐心指导、同学密切协作,使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都得到培养和锻炼。教师使用的教学工具比较丰富,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电讯网络等现代教学工具十分普遍。在英国,各种授课形式均非常普及,由于信息的社会化程度高,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多的实习职位和实践机会,实习多采用分散、自主联系形式,实习内容有别于集体安排,突出个性特征。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已进入有组织的自觉发展阶段,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和探索正在丰富、扩展着高等教育的方法体系。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聚焦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实践教学的方法探讨、实践平台的构建四个方面。
关于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学者们围绕人才发展要求、学科性质和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做了比较充分论述并达成共识。
对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一般认为包括案例、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社会实践与实习等环节。陈锦坤、孙正国指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实践教学形式、地点、时间诸项,就形式而言,有课程实验、课程教学实习、专业实践、实训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以及社会实践、咨询服务等;南志珍总结了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示范试点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做法,将实践教学分为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综合实习三部分构成的完整体系,其中实践教学学时数占专业总时的40%;侯箴则提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应设计为课程、案例、软件三大模块。在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中,社会实践与实习环节是探讨的热点。
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相对丰富一些。王贵军在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后认为,案例讨论与分析、情景演示与模拟、文献检索与论文撰写、社会调查、方案设计、视频播放与专题讲座、网上自学与网际互动、学长回校经验交流、学生自行讲课、人力资源协会活动、游戏活动、参观考察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案例讨论与分析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学生参与性高、教学效果好的特点,是教学中最常用也最易用的方法。他还指出,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组成课题攻关组、开展社会调查实践、组织学生暑期社会考察和“三下乡”活动等也值得尝试;萨茹拉提出了开设“实践课堂”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其中的“实践课堂”包括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小组课外活动、与成功人士座谈、社会实践等;刘艳深入剖析了情景模拟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具体特征,并对情景模拟教学基本流程进行了阐述;黄昱方则对人力资源实验课程的目的、特点以及具体的课程设计做了探讨。
实践平台的构建是近几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一大亮点,不仅研究者较多,而且还有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以人才市场、人才评荐中心作为实训基地的典范。王贵军具体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问题,并指出在人才交流中心建立实训基地效果比较好;陈锦坤、孙正国研究了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2003年以来,历届“中国人力资源教学与实践研究会”都高度重视体验式教学、实践基地与专业实验室建设等实践环节的研究,并一再强调,加强实践教育十分迫切与必要。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已先后建成了心理技能实验室、员工招聘实验室、脑像实验室、人力资源实战演练室、workshop实验室、模拟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仿真实验室,走到了实践教学的前列。
虽然高等教育工作者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但是无论在理论探讨方面,还是实践应用方面,现有的尝试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从体系完整性的角度来看,现有文献的研究是支离的、局部的,在困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的实战型教材、实践创新、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少有作为;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现有文献多是思路性、概括性、规范性的表述,缺乏实证调研和数据支撑;从运用价值来看,现有研究更多停留在构想阶段,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实施手段与实用的操作流程。因此,探索适合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和我国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仍是任重道远。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1.转变教育观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必须首先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实现由专业对口教育向基本素质教育、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由注重共性教育向强调个性教育、由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向倡导应用的综合性转变。
2.优化整合现有实践教学体系。以创新实践为导向,系统全面地设计实践教学的计划、方案、实务教材、实例、模拟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和实验教学等。尤其是实战型系列教材的建设方面,应该通过企业现场调研或企业课题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与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教师编写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教材、教学案例集等,以改变现有教材脱离实际、缺乏特色的弊病。
3.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强调仿真性和互动性。案例教学既应该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举措的本土文化背景,又应该兼顾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情景模拟教学可以与实验室的建设结合起来,在人员招聘、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人员测评等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可能的教学资源、改善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同时,应该改革实验室管理的方法,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建立实验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机制,从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突破传统的模式,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规律,通过“知识的掌握与深化——基本实验能力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来逐步实现由理论到实际的过渡,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素质的协调发展;此外,对现有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模式进行改革,增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如绩效评估、薪酬管理、职业生涯管理等)的课程设计学时,拓宽设计的内容,适当地制定一些激励学生参与设计的措施,使得学生由“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参与”;毕业设计则尽可能结合学生实习的单位或教师主持的课题,做到“真题真做”,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在实际教学中,这部分工作的难点是如何选择恰当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学生的课程学习对接,使得学生能够在专业理论教学结束后、课程或毕业设计之前,及时进入实习基地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全方位地感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务。在这方面,我校人力资源管理系尝试与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共同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家委员会,在承诺为委员会成员提供咨询、培训和毕业生优选等服务的基础上,与其签署构建实践平台的协议。这样,就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见习等实习活动,保障实践教学地顺利推进;而且还可以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随时聘请相关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进行专题演讲、座谈、答疑、研讨或针对性的实践活动,保持学生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交流,随时掌握行业动态。这一做法目前已初见成效,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有益经验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一薪酬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意义
结合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突出体现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办学特色,明确框架与体系。
构筑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顺利衔接的桥梁。克服企业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两条线平行、互不衔接的情况。培养输送满足企业需要、渴求的专业薪酬管理人员。
将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完美结合,实现知识———素质———能力的一体化。
就实验实训教学环节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专业核心课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薪酬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具体目标如下:(1)基于流程细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业务,为招聘与选拔、培训开发、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模块。从薪酬管理模块入手,探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薪酬从业人员能力层级,基于此构建金字塔模型。(2)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薪酬从业人员能力层级的金字塔模型,设计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薪酬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二薪酬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现状
近年来,与该课程相关的实验教学研究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研究上,而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薪酬管理课程教学研究非常少。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研究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的实验教学研究主要有如下内容。
近些年,国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美国大学管理类的专业一般都有600~1300小时不等的社会实践要求,在人员测评与甄选、面试、培训等环节上均有模拟演练与实习。授课形式也多种多样,通常采用演讲课、讨论课、辅导课、实验课、个案研究、情景模拟、项目研究、角色扮演等课型,还有以学生为本的科研活动,通过导师耐心指导、同学密切协作,使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都得到培养和锻炼。由于信息的社会化程度高,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多的实习职位和实践机会,实习多采用分散、自主联系形式,实习内容有别于集体安排,突出个性特征。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已进入有组织的自觉发展阶段,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和探索正在丰富、扩展着高等教育的方法体系。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聚焦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实践教学的方法探讨、实践平台的构建四个方面。王贵军(2006)在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后认为,案例讨论与分析、情景演示与模拟、文献检索与论文撰写、社会调查、方案设计、视频播放与专题讲座、网上自学与网际互动、学长回校经验交流、学生自行讲课、人力资源协会活动、游戏活动、参观考察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萨茹拉(2004)提出了开设“实践课堂”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其中的“实践课堂”包括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小组课外活动、与成功人士座谈、社会实践等。
2薪酬管理课程教学研究
目前,大多数研究的视角都是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角度入手,而对薪酬管理课程实验教学研究还非常少。薪酬管理实验教材出版得也很少,大多数是薪酬管理案例集。即使有一些实验教材,也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问题。
康士勇(2005)在其所著的《薪酬设计———工作评价与薪酬标准》一书中,主要提出岗位评价的方法和基于岗位的薪酬结构设计,并给出了具体的范例。王凌峰(2005)在其《薪酬设计与管理策略》一书中对国内的一些原创性成果和富有创新价值的实践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在该书中增加了组织结构设计与流程再造这一详细介绍。杨力(2007)在其《薪酬管理课程实验教学设计》一文中从内容熟悉阶段、案例参与阶段、动手实践阶段和设计创新阶段四个方面探讨薪酬管理课程实验教学设计的思路,并提出实验教学中需注意三个问题:资料来源问题、情景模拟设计问题和时间问题。该论文中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薪酬管理课程实验教学思路。
总的来看,目前对薪酬管理实验教学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尚未构建,操作性、实用性较强的实验教材还较少。通过本课题的开展将完善上述相关问题,进行本课题研究是有必要的。
三薪酬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薪酬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
基于社会需求和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需要整体上进行改革探索。如图1所示。
2薪酬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1)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
所谓模块化设计,就是将某些要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子系统,将这个子系统作为通用性的模块与其他要素进行多种组合,构成新的系统,产生多种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的系列组合。
模块化设计用在薪酬管理中,就是将薪酬管理的教学内容根据相互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组合,一个组合即为一个模块,每个模块可包含若干个子模块,采取模块化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工作过程的抽象性、复杂度,使薪酬管理工作趋于可操作化。例如,基于薪酬各构成部分所发挥的功能,大致可分为战略性体系、薪酬管理基本薪酬模块、奖金模块、福利模块和薪酬预算与沟通。基本薪酬模块可细分为薪酬体系、薪酬调查和薪酬结构等子模块。模块化设计是相似性原理在薪酬管理课程功能和结构上的应用。
(2)基于社会需求的各单元模块内容纵向层级式设计
组织薪酬管理专员的职业路径开始于操作性工作,即员工薪酬的测算的工作内容,逐渐向设计性的内容过渡,即岗位薪酬、绩效薪酬等方案的设计。所以将薪酬管理教学内容并行设计为三个模块,每个模块基于以上要求纵向梯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安排打破传统教学中直接从设计性内容的安排开始,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到组织薪酬管理人员的角色,技能的掌握按照从浅入深梯度上升的内容来安排。薪酬模块中基本薪酬模块和奖金模块的内容安排如下。
基本薪酬模块纵向设计基本薪酬测算、套改,薪酬结构优化设计,薪酬结构设计的内容。基本薪酬测算、套改的内容安排事业单位、公务员、新员工薪酬和销售人员等的薪酬套改、测算实例的内容。薪酬结构设计安排岗位评价、薪酬调查和薪酬结构设计等内容。
奖金内容分为奖金的计算和奖金方案的设计两部分。奖金计算实例的内容为新疆和田日报社印刷厂奖金方案、新疆天山制药有限公司市场开发人员绩效薪酬方案和高校教师奖金方案。奖金方案的设计部分内容为奖励多少、奖励什么、如何奖励以及奖金方案的设计等内容。
(3)基于企业需求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基于企业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也需要同步进行改革。可以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改革,除采用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可结合实验教学、社会实践调查、校内科技活动、网络教学平台(120.95.238.93)、团队合作性学习和文献综述等方法。案例教学穿插在每一单元模块内容中,使得学生了解现实企业薪酬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同时锻炼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内科技活动及团队合作结合校(院)的SRP、暑期“三下乡”以及学科竞赛等平台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所展现。这里重点分析实验、实训教学环节。
基于企业薪酬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与要求,实验实训环节按如下思路进行设计与实践:
初级技能的掌握———验证性、操作性实验设计。基于企业实例的薪酬测算实验,薪酬变动的调整与相关表格的熟悉。
高级技能的掌握———设计性实验设计。结合薪酬三大子系统,即基本薪酬、奖金和福利,模块化构建设计性薪酬实验方案。具体包括两个层次:薪酬方案优化实验、薪酬方案设计。设计性薪酬实验、实训方案有薪酬满意度调查、职位评价实验、技能薪酬方案设计实验、绩效薪酬设计实验、宽带薪酬设计实验和自助式福利薪酬设计实验,实验的开展结合小组合作、案例教学、企业调查和课程集中实验的方式进行。
薪酬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具体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作为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教学改革不是某一时段的产物,要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和人才培养的要求的变化而变化,以实现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企业需求的完美结合,并且进行不断的探索、实践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刘昕,邓睿.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的十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10):17-19.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现设置有工商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项目管理、工程管理等管理类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2014年4月修订与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中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之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然而在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的调查中,我们对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撰写结构有以下的看法:
一、论文选题存在“过空过大”现象
对于人文管理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继续教育学院在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中提出以下的遵循原则:要依据本专业的特点,尽量从经济、管理、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进行选题。选题要有明确的针对性,避免“过空过大”。
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毕业论文选题的确存在“过空过大”的现象。有些学生对论文选题把握不当,选定的论文题目范围太宽太大,难以收集第一手资料,难以展开撰写。[1]论文内容不充实,不符合培养要求和目标。有些学生什么资料好找就选什么题目,选题理论性太强,与学生实际水平不相符,不知如何下笔,不知如何分析、论证,难以完成。有些学生则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搜索”“剪切”“粘贴”等功能,摘抄、堆积而拼凑毕业论文,甚至存在抄袭现象。
对于管理类专业学生有选择“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危机与预警研究”“薪酬调整机制的探讨”“企业目标市场的选择与产品定位”“房地产营销战略研究”“论企业品牌战略”“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研究”“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论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等作为毕业论文选题,我们认为就成人教育的学生而言,以上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都是很大的研究题目。
二、选择撰写应用研究型的毕业论文
我们认为成人教育管理类专业本科应选择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从而确定毕业论文选题。选择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更符合成人教育特点
成人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高中或中专毕业后走上生产、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而选择修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很多已在单位从事管理岗位的工作,因此成人教育管理类专业本科生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
1具有较丰富的社会经验与工作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管理类专业采取成人高考(业余、函授)、网络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学习的形式。很多学生在本科学习前已在管理等岗位工作了多年,积累有较丰富的社会经验与工作经验,这些经验增强了他们的认知能力。经验是他们学习的一个重要的资源。
2期望把理论学习应用于实践
由于很多学生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工作实践中遇到不少的困难与问题。在学习管理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本科阶段,不少学生已尝试结合所学习的管理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毕业论文阶段,他们期望借助指导教师的帮助,解决一些工作实践的问题。因此与全日制本科生相比,他们的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动力更大,更期望把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3理论知识积累尚不足
成人教育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目前的主流,很多学生工作相当忙,又有家庭负担,工学矛盾使学生很难有时间保证系统专心研究管理学基础理论。由于成人教育的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普遍较低,有些学校在教学与考试上降低对学生的培养标准,学生学习与接受的知识面较窄。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相比,成人教育的学生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理论知识积累上有欠缺,理论分析能力显得不足。
(二)管理学科的特点有利于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
管理学科是直接指导实践的方法论,管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具有专业性、广泛性和社会性。[2]对于成人教育的学生,在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重视以管理类课程理论为基础,联系社会实际分析较典型的案例,培养学生特有的管理思维,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和实践。
管理研究论文按论文的功能可分为:基础理论型论文、应用研究型论文和学术论争型论文。基础理论型论文是运用科学抽象、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管理领域的理论进行研究的论文。应用研究型论文是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建议的论文。学术论争型论文是就管理问题的不同观点开展争论的论文。根据成人教育学生的特点,我们认为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更有利于成人教育学生发挥其长处,能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密切结合,更有利于他们丰富的社会经验与工作经验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在应用研究型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定制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目前已构建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定制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整合教学资源,实现送教上门,打造“学科知识+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创新性课程体系。现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已探索与实践定制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由于是联合行业、企业创办直属班,学生群体都在同一企业工作,具有共同的职业生涯,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他们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感性认识。他们关心企业的发展,有共同的企业研讨问题。因此选择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更有利于定制式应用型人才培养,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企业更欢迎。
三、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
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毕业论文的起点,是决定论文基本框架、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毕业论文的选题既要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更要注意与他们的工作实际和专业有机结合,选题宜小而具体。[3]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选题规模应适当,应选择密切联系学生具体的工作实际,能够独立完成的课题。
在对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调查中,我们认为管理类专业的一些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选择“广州欧康公司员工培训的误区与对策研究”“广州海洋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研究”“南建公司提高客户装机满意度的研究”“ST零售企业经营的市场定位研究”“广东省空调行业销售管理策略研究”“通信代维企业通信工程成本管理研究”“中铁十六局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广州萝岗区经济适用房工程质量监理研究”等研究课题,是属于管理类专业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的选题。
四、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结构
在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中提出: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在撰写规范中示例了某一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目录。从“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一文的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该生毕业论文的撰写结构,了解该生撰写论文的思路。该生结合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的实际情况,在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运用管理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分析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所在,为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的改进提出相应对策。本论文层次分明,具有逻辑性,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研究结果很有实际意义与借鉴作用。研究结果也表明:该生能较好运用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完善做出一份贡献,也展示了该生本科阶段学习的成果。
“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的正文结构如下,第1章绪论,包括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主要研究内容、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其中国内外文献综述是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本论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包括了国内外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文献等。第2章允升公司概况与公司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现状分析。通过对公司员工的结构与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现状的描述,分析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第3章允升公司员工满意度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调查结果统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第4章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改进对策与实施建议。运用管理学理论知识,提出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改进的思路和原则,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及实施的建议。最后一章是结论部分。结论是对整篇毕业论文主要研究成果的总结,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应用前景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指出本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我们认为“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毕业论文,符合管理应用研究型论文的撰写结构。管理应用研究型论文是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具体解决问题的对策。因此“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毕业论文的撰写结构可供参考。
关键词:烟草;川渝中烟;人力资源信息化;项目实施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2-0122-05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长期处于“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高度垄断体制下的烟草行业也不得不面临新时期竞争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烟草制品关税减让,市场逐步放开将使国内烟企直接面对国际巨头的挑战和威胁;同时,国际控烟形式日趋严峻也将给烟草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
为增强生存能力和竞争实力,烟草行业在2000年后启动了大规模的管理信息工程,力图借信息化来推动现代化进程,尽早缩短与国外领先企业的差距。然而,作为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人力资源信息项目在业务特性、管理控制等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其实施成功率相较一般信息类项目更低,风险更大。同样,目前烟草各企业的项目实施状况也不甚理想,几乎都有进度延滞、使用质量不高的问题。
本文在现有人力资源信息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管理学的专业知识,对典型案例的实施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试图为烟草行业或类似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化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2文献综述
2.1项目管理领域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ion)在1987年8月出版了“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形成了项目管理的知识基础;并在1996年将其更名为“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作为项目管理的标准体系。现在,该标准体系已升级至2008版,并被项目管理界公认为全球通行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以这套指南为框架制定ISO10006文件。
2001年,随着PMBOK的日臻完善和“项目管理人员能力基准”的逐步建立,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Project Management Research Committee,China,PMRC)在上两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正式制定了《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MBOK)和《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C-NCB),标志着国内项目管理学科的成熟。C-PMBOK的显著特点是以项目生命周期为主线,将相关知识域分为88个主要工作模块,可灵活地组合应用,对于具有行业要求和特殊领域的知识体系构架显得更加实用[1]。
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专业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PRIMAVERA公司的“Projectplan”和微软公司的“Project2007”。
2.2人力资源信息化领域
国外对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应用较早,涉及这方面论述的著作主要有:Cary dessler的《人力资源管理》,论述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2];Raymond A Noe的《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阐明了计算机技术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3];Robert Mathis、John Jackson合著的《人力资源管理》,介绍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定义、作用及如何构建[4];以及大量发表在各种管理类学术期刊上的关于“人力资源信息化”的研究文章。
国内引入人力资源信息化的概念较晚,但近年来,学者、企业界对此都抱有较大的研究及应用热情。主要有以下著作:申刚正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剖析》(2001),左葆瑜的《透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2001),张磊主编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2002),刘萌主编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2005),邬雯锦主编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2006),以及发表在《经营管理者》、《商场现代化》、《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等各类学术期刊上的文章与高校学位论文。
但上述研究普遍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理论领域较多,应用领域较少;二是强调优势作用,忽视问题风险;三是未详细阐明信息化与信息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3研究的基础与约束
3.1研究的基础
3.1.1项目管理学的知识体系
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是指导项目运作的基本理论框架。不同的项目管理组织制定了不同的知识体系标准。本文则以国际应用最广泛、公认的通行标准,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推出的PMBOK体系为理论指导。PMBOK将项目管理知识划分为9个领域,每个领域应用在数量不同的项目管理过程[5](如图1)。3.1.2项目管理的常用技术与工具
对应9大知识领域,项目管理常用的技术与工具,如表1[6]。
3.2研究的约束
本文的研究角度是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应用企业,即项目委托方,而非软件技术或系统供应商,即项目承建方。因此,本文的研究关注点与纯粹的软件项目管理有所不同。
4案例研究分析
4.1实施概况
2010年1月,川渝中烟选择在购买成熟产品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的方式进行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2010年4月该项目基本完成第一期建设任务,主要包括系统权限管理的部署设置及组织人事信息的收集录入。但直到2012年6月,原定于2010年底结束的二期工作仍在进行功能开发及完善,未能交付验收。而整个川渝中烟人力资源信息项目也仅完成9项建设内容(原定15项),实施成效与计划预期相去甚远。
4.2对实施情况的基本判断
一般项目实施均受到时间、成本、质量三个条件的约束。因此,项目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准是能否在规定时间与计划预算内完成,并满足一定的质量要求。
案例中,川渝中烟项目的投资成本经公司预算委员会审定核准,并以固定价格合同的形式进行控制。在投资预算确定的前提下,企业方一般更加关注项目的进度与质量管控。
(1) 进度控制
项目计划原定建设周期为两年,实际情况却用了两年半的时间,也仅完成了合同内容的60%左右。肯定地讲,项目的进度控制是失效的。
下面,就以基于项目系统业务功能模块分解的甘特图作对比分析,如图2。
从甘特图可以看出,由于二期建设重点在各专业管理模块的应用上,对业务操作、流程控制、报表统计等细节要求较高,所以开始出现进度超期现象;其中薪酬福利管理最晚结束,前后耗时最长,共超期382天。
(2) 质量控制
一般而言,按照ISO标准,衡量信息项目质量有6方面特征[7]:
表1各项目管理知识域常用技术和工具
知识域1213技术和工具集成管理1213项目管理方法论、项目挑选方法、利益相关者分析、项目章程、项目管理计划、项目管理软件、变更控制、项目评审、经验总结报告范围管理1213范围说明、工作分解结构、工作说明、需求分析、范围管理计划、范围验证、范围变更控制时间管理1213甘特图、项目网络图、关键路径分析、快速跟踪、进度绩效测量成本管理1213净现值、投资回报率、回收分析、挣值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成本估算、成本管理计划、成本基线质量管理1213质量控制、核减清单、质量控制图、帕累托图、鱼骨图、成熟度模型、统计方法人力资源管理1213激励技术、责任分配矩阵、项目组织图、资源柱状图、团队建设沟通管理1213沟通管理计划、冲突管理、传播媒体选择、现状和进程报告、虚拟沟通、模板、项目网站风险管理1213风险管理计划、风险登记册、概率/影响矩阵、风险分级采购管理1213自制-购买分析、合同、需求建议书、资源选择、供应商评价矩阵①可用性(正确性):系统功能满足用户的期望(需求)程度,并符合设计规范。
②可靠性:在一定的时间或者使用环境下,保持其运行水准的程度。
③使用的便捷性:用户为学习、理解、操作系统所付出的努力程度。
④运行效率:系统执行某个指令或操作所消耗的硬件资源的有效程度。
⑤维护性:当使用环境改变或系统报错时,为其修改付出的努力程度。
⑥移植性:从一套系统或使用环境转移到另一系统或使用环境的容易度。
因为本项目所在企业的信息环境尚不成熟,且人力资源信息化处在起步阶段,实施目的更多是为搭建数据平台、固化业务流程、规范操作应用,强调对实际管理的支撑作用,所以针对质量的评判主要依靠“系统可用性(正确性)”来进行。
为保障评价的客观性和合理性,本文仅以已上线模块的有效状态作为判断依据。根据试运行的使用情况与数据状态(如表2),仅人事管理、薪酬福利和机构岗位3个模块基本符合企业要求,能够做到流程顺畅、支撑有效。由此可见,系统整体可用度较低,项目质量不甚理想。
综上所述,川渝中烟人力资源信息项目的实施情况可以概括为“进度失控,质量失准”。
4.3主要问题
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帕累托定律”[8]认为,绝大多数的问题由相对有限的因素引发,或者通常80%以上的问题是由20%的因素造成。还有值得注意的是,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三要素相互关联、彼此制约,往往影响其中一个要素的问题也会导致其余两要素或好或坏地变动。如图3及图4所示。
从鱼骨图的分析可以发现,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的问题多数是同一类型,仅在具体细节上有所区别侧重。因此,基本可将项目实施中错综复杂的问题归结为五大类:范围管理、合同管理、需求管理、沟通管理和人员管理。
4.3.1范围管理的问题
项目范围管理是指为了达到实施目标,对项目从确立到结束整个过程涉及的工作进行管理控制,即划定一个“工作边界”,明确哪些工作是应该做的,哪些工作是在目标之外的,并确认主要的交付成果。但本项目的范围管理近于无效,也可说不存在范围管理。
第一,从业务角度来看,实施内容包括机构、岗位、人事、薪酬、福利、培训、招聘、人才、劳动关系、绩效、规划等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第三,从实施目标来看,项目不仅要搭建川渝中烟人力资源的基础数据库,还要构筑起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的专业平台,规范业务流程,改进管理模式,提高集团化、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并进一步实现战略型的全员人力资源管理。
从一方面来讲,项目目标设定太高,意图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化水平的跨越式发展;边界范围设定太广太宽,几乎囊括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另一方面来看,项目范围边界等于是没有,因为“什么都要做,什么都要实现”。
边界不清晰、包罗万象的范围设定既不符合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规律,也未考虑企业应用的客观现实,给项目实施带来高风险,并将持续影响后续的系列管理工作。
4.3.2合同管理的问题
本项目合同规定了建设内容、时间周期、服务内容、价款及付款方式、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保密条款、解除和中止等一般性事项,没有关于进度检查和质量标准的条款,证明存在条款不够全面,约束效力有限的问题。
第一,合同明确了项目建设周期为两年半,但没有详细的进度检查时间表。例如,在某一要求的时间点前,乙方应以什么样的方式提交原型或者中间件等成果。合同中也未列出项目一、二、三期建设的分割时间点。
第二,合同概要性地描述了业务模块应具备什么样的功能或者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但没有具体的检验标准或方法。例如,在某一模块上线后,应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采用何种测试方法与验收标准来确认质量是否合乎要求。
4.3.3需求管理的问题
不管项目启动阶段的需求调研分析做得如何详尽,在其后的实施中都有可能会发生变更。因为随着实施深入,信息系统的功能特征会逐渐清晰具体起来,企业方的认识考虑也会更加细致周密。加之本项目在启动阶段的需求问题主要由范围管理引起,其调研分析方法本身没有太大缺陷,因此下文的问题主要指实施阶段的需求管理。
(1)需求变更控制流程不完善:可以发现(如图5),需求变更控制的问题是缺少预审环节。任何需求一经提出,在未对业务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做基本评判的前提下即进入变更程序,在业务人员、实施顾问和技术开发之间来回沟通,增加时间消耗。
(2)缺少需求实现的跟踪机制:分析需求的管理过程,发现未在需求提出人(业务人员)、责任顾问和技术人员之间建立信息跟踪与反馈机制,导致相关人员无法及时了解是否所有业务都被正确定义、设计、编写和测试,不能对实现偏差进行有效控制。
4.3.4沟通管理的问题
沟通作为项目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管理工作的联系纽带。它的工作效率会直接关系到项目成败。
(1)沟通形式单一:项目主要依靠例会沟通,渠道相对单一。会议的优点是能充分了解存在的问题及协调各方意见,在达成相对一致的前提下做出合理决策,但其最大的缺点是不够灵活和效率偏低。一是信息项目实施的特殊性在于其是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业务要求会发生较快和较多的变化;二是会议适用于关键性的重大决策,而多数局部细节问题则需要灵活应对、即时处理。
(2)沟通背景障碍:在项目成员中,川渝中烟一方均是从事企业管理的人员,软件供应商则都是技术出身。双方的从业背景及工作经历差异,在思维理念上造成了一定殊离:一是常常产生沟通障碍,需要反复交流、来回磨合;二是容易产生矛盾和争执,削弱团队的信任度和配合度。
4.3.5人员管理的问题
信息项目的电脑、服务器等物质资源易于获取,管理难度小,对目标结果最直接的影响是人的智力知识与技术能力,即人力资源的获取和优化才是管理核心。
(1)资源保障不足: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如图6),软件供应商的技术人员,连同其项目经理在内最多时仅6人;而近60%的时间内,项目人员一般在2~3人左右。但川渝中烟作为大型企业集团,管理的点多、线长、面广、层级复杂,且实施业务范围广、内容全,项目本身已有很大难度和工作量。在此前提下,项目不能保障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来推动,必然影响进度和质量。
(2)人员更替频繁:在项目实施持续的30个月内,软件供应商更换项目成员前后共达到21人次。其中,项目经理更换过7人次,最长工作8个月,最短不到1个月,平均429个月更换1人。频繁的人员更替使项目组始终处在一种磨合状态,无法真正形成信任,达成默契,将过多时间浪费在责任分工与沟通消耗上。
4.4成因分析
针对案例项目中存在的五类管理问题,本文从川渝中烟的角度逐一进行分析,识别出两个层面的驱动因素。
4.4.1决策层面
企业对于范围设定与选择标准产品应用的决策失当引起高风险,增加项目实施难度。
(1)范围设定:信息化是一个逐渐成熟、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演进过程。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则具有更加明显的时效性,尤其在绩效方面。因此,企业应全面结合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信息技术应用成熟度等因素做综合考量,合理规划实施路径,做到科学分步、循序渐次地推进。然而,本项目有明显“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反映出企业对信息化的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阶段性、发展性及时效性等规律特点认识不够,缺少整体技术规划,导致范围管理失误。
(2)选择标准产品应用:不同于生产、财务、销售等业务管理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的典型特点是“有数据、无标准”。企业受行业环境、生产规模、经营战略、组织文化等内外因素影响,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导向、方式方法、结构水平、用工效率等方面差异明显,没有一套成熟的业务准则可指导衡量。业务体系本身的标准化程度不够,给信息化项目实施带来一定的弹性要求[9]。但软件供应商的标准产品在功能设计和技术架构上已定型,灵活度较差,难以完全适应企业实际。
4.4.2能力层面
企业缺乏专业项目管理的能力及经验,无法控制管理的主动权,及约束软件供应商在实施过程中因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产生偏离或违背委托目标的行为。
(1)进度的计划与控制: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须经过结构分解、逻辑衔接、时序排列及工作数据测算等科学步骤。但本项目企业缺乏主动参与上述程序的能力,导致进度计划制定较为主观随意,不能真正成为项目执行的标准。另一方面,企业也未建立进度执行的检查控制机制,包括执行对比、发现偏差、干扰分析、对策研究和措施开展,难以有效约束供应商的延期行为。
(2)人力的计划与保障:人力资源的保障以科学的进度计划为基础。由于欠缺进度及工作量的测算数据,难以正确估计每阶段任务的人员需求量,人力计划无法制定。同时,人工在信息项目的成本结构中占比较高[10],软件供应商为达到成本管理目标,一般采取最低人力策略。因此,没有执行依据,企业在项目人员使用问题上失去控制权,更无法进行有效的资源保障。
5结论与建议
通过川渝中烟的案例来看,烟草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化在复杂的内、外环境下实施,且容易受到信息供应商经营策略与服务质量的影响,风险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科学的决策,并主动利用专业的技术来对项目进行管理,包括从宏观到微观、从启动到关闭,每一层面、每一环节都要精密测算、设计和控制,才能有效确保预定目标的达成。
因此,提出以下改进建议:首先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复杂性,准确把握其内在发展规律,科学制定技术规划,合理分解阶段目标,正确定义项目范围,保证决策有效;其次,企业要系统地应用项目管理的技术方法,从进度、需求、资源三个关键环节加强过程管控,有效规避风险,提高实施质量和满意度。
当然,本文的研究仅是在人力资源信息化领域应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一次小尝试,尚存一定的局限性。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今后在学术界出现更多有理论价值、有实践意义,重视行业实施的信息化研究专著。
参考文献:
[1]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8).
[2]Cary Dessler.人力资源管理[M]. 吴雯芳,刘昕,译.9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Raymond A Noe.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M]. 刘昕,译.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Robert Mathis,John Jackson.人力资源管理[M]. 赵署明,周路路,译.1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5]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王勇,张斌,译.4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6]Kathy Schwalbe .IT项目管理[M].杨坤,王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7]左美云.信息系统项目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8]符长青,明仲.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
(一)宏观就业形势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持续加大,毕业生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些矛盾,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大学毕业生总量供大于求。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2014年毕业生人数达727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5年毕业生人数为749万,加上2014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2015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仍难好转。其二,市场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劳动者有创造力、有一技之长。国家也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以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让大学生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适应企业的要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都非常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而核心竞争力总是以核心员工为依托的,因此,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过去,我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大多凭经验、靠感觉,但在目前以人为本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对人才的吸引、甄别、培训、考评、激励、职业生涯规划等,需要更加缜密、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来进行操作。因此,企业对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求日益增多,然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目前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能够在企业找到合适的、专业对口工作的学生并不多,整体上的就业质量比较低。造成这种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高等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达不到企业的用人标准,满足不了企业的实际需求。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普遍存在、具有共性的问题是: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方面,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培养的系统性、理论性、完备性,忽视了对技能与胜任能力的培养要求;二是在专业教学方法上,大多以传统的讲授法教学为主,表现为教师向学生单方面进行知识灌输,缺乏师生之间的信息互动,缺乏学生的模拟训练和情境体验;三是在师资培育方面,以科班出身的理论型教师为主,缺乏具有实战经验的操作型教师。以上问题导致高校毕业生表面上看,似乎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但那些知识只是存在于特定的“理想”状态,当毕业生真正接触工作现实的时候,往往会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出现手足无措、不能马上胜任HR工作岗位的现象。
(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堂教育教学方法更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践环节设置等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始终的改革措施,力图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不仅要熟悉和掌握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劳动关系处理、职业生涯规划等几个模块的理论内容,同时要熟练掌握各模块对应的操作方法,提高学生未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胜任能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改革
1.增设人力资源市场参观实践课程。人才市场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最佳的实习实践场所,在这里学生可以看到真实的专业实践与应用。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至少应有两次深入参观考察人力资源市场的经历,并把它列入假期实践的范畴,给予相应的学分。参观考察人力资源市场,试图达到目的有两个。第一,让学生了解目前就业形势,调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大一大二学生一部分还比较迷茫,不知道本专业毕业后能做什么工作,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应该休息一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参观人才市场可以让同学们真切的感受到就业压力,重新调整坐标,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第二,现场观摩招聘面试流程。人力资源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模块是人员招聘,招到适合岗位的人才是企业用人的第一步。通过参观人才交流市场,学生可以学习企业方如何设计招聘问题,面试应注意的技巧等,这种观摩比传统教学更直观、冲击力更强。第三,了解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的岗位要求。促进学生思考企业对招聘岗位的要求是什么,要胜任这个岗位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分别是什么。只有抓住企业的需求,专业课程学习才更有针对性。这种观摩实习往往使同学们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
2.增设人力资源管理专题实务模拟课。专题实务模拟课程是围绕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设计、劳动关系等模块,由教师按照教学目标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设置一些管理任务、场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模拟体验。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扮演某些角色去完成任务,在身临其境中体验所学的知识,增加经验,提高相关技能。比如,“招聘模拟”这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组织、参与、评价招聘面试过程,使学生掌握招聘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提高应聘的基本技巧。具体过程是:将学生分成特定的几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第一组是求职者,保证每个企业有几名应聘者,准备回答用人单位提出的面试问题。第二组是招聘方,负责招聘广告、职位的设计、考核表格的制作和面试问题的设计。第三组是点评嘉宾。由同学与任课教师一起按照成绩评定标准,为每个小组同学的表现进行打分并对每一个环节的优缺点进行点评,最后给出考核成绩。再比如,培训模拟环节。通过模拟培训方案,让同学们了解整个培训活动流程,把握关键点,掌握演讲培训的技巧。具体过程是:每组选定一家企业作为模拟对象,根据该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每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其中一门培训课程的展示,主题自选。然后,请同学和指导老师现场点评每组同学设计的培训方案以及同学模拟培训课程的表现,互动交流,给同学们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二)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
1.善用课题展示、团队讨论式教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如果仅仅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那么同学们将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角色,会使课堂气氛枯燥乏味,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很容易引起学生厌学、逃课的心理。因此,任课老师可以结合课程模块的需要,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课题,如“请调查并评论某企业员工福利制度体系”、“评议某劳动关系纠纷引起的争议”、“评析某企业的组织结构”等,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研、分析、总结、汇报。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生尝试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企业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另外,讨论式教学法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讨论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每组同学通过分工合作,讨论和交流,形成最后的汇报材料,用PPT或视频的形式按组进行展示。通过和同学们的互动,加深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最新态势,提高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分享汇报和竞争合作,也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使他们能够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完全发挥出来。
2.挖掘本土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案例教学是近年来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运用非常广泛的重要教学方法,它本身是一种贴近现实生活,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准备,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形成互动与交流。案例教学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迪思维的目的。以往的实践教学证明,哈佛大学商学院或世界五百强的经典案例,虽然代表性强,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不紧密,与同学们产生的共鸣并不多,容易让学生丧失兴趣。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不仅经济建设成就显著,而且在企业管理方面也涌现出许多生动的案例,这些案例近在咫尺,贴近生活,值得我们去挖掘与探讨。教师可以把学校、生活以及企业的案例引入课堂,增加案例教学的真实性与体验性。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促使同学们积极思考。通过大家的讨论和总结,把案例中的道理揭示出来。
3.善用情境模拟方法。情境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某些特殊“情境”,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情境”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操作性、趣味性强,注重实效性,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对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过程,也适合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情境模拟教学主要通过模拟的方法设计出学习、生活、工作等活动中可能面对的场景,并组织学生参与到模拟的情境之中去解决所面对的问题。情境模拟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当管理者,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面对的模拟情境,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在素质测评模块,我们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场景:如果你是一名实习生,周末在博物馆加班时突遇大火,该如何处理?通过同学们的思考和回答,考查其相关的能力和素质。
(三)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师资队伍改革
1.成立HR讲师团,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出路和价值取向。高校应坚持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不断推进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来说,依托企业人事经理协会成立HR讲师团,可以加强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双赢”局面。第一,除了定期邀请人事经理来校做专题讲座,还可以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对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企业,根据合作深度和教育实效,按一定比例减免企业的税收,或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增强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第二,积极建立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多种合作。让企业的人事经理参与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环节开发体系,共同编写教材、设计课程,辅导学生毕业论文。第三,院校与企业共同合作,让企业与学校的人才流动起来,鼓励专业老师兼职、挂职、交流、培训,加速知识结构、技能的更新。第四,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基地。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文科课程,理论偏多,要想让理论指导实践,就需要创造各种实习实践的机会让同学们去体验和感悟,熟悉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运作流程。
2.成立校友分享会,整合校外资源。杰出校友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中不乏有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已经成为骨干和精英,通过校友分享会,一方面可以让优秀的校友分享自己的职场心得,分析专业发展的最新态势;另一方面,可以拉近与在校学生的距离,有亲切感和说服力,能够帮助同学们树立未来职业发展的目标。同时,往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发展情况,也影响着未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分享会结束后,同学们还可以围绕专业问题、就业、面试技巧等问题向校友展开提问。通过优秀校友的经历,能够让大学生明白如何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为了更好的整合资源,发挥校友分享会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积极做好校友会会员发展工作,在现有通讯录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校友资料的搜集、整理,完善校友数据库,不断壮大校友会队伍,为今后开展校友工作打下基础,进一步增强校友会的发展后劲。第二,校友会不是法定的组织,要为大学生、校友提供有价值的活动,才能让该项活动持续进行,这就需要设定主题、长远规划。为此,可以通过开展平等交流、互帮互助以及各类趣味性活动,进一步加深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校友们排忧解难,共同分担彼此的艰辛与困苦,不断增强校友的认同感、向心力和凝聚力,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帮助。
3.以“双师型”为目标,提高校内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师资力量是实践教学改革中最活跃的因素。目前,一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多数是硕博毕业直接任教,缺乏专业工作经历,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经验匮乏,与企业的接触较少。还有一部分任课教师是从公共管理或心理学等专业转过来,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和实务操作方面能力有所欠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不足、实践经验缺乏,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所以,学校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推荐教师到企业挂职,推动教师积极转换角色,增强实践经验,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另外,学校还可积极探讨校企共建“双师型”队伍制度,吸引更多企业优秀人才加入师资队伍,成为兼职教师。学校应在促进青年教师去企业锻炼和引进企业兼职教师方面出台有效的激励措施,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的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所有在岗教师都有必要定期在企业对口岗位学习实践一次,每人实践时间不得少于2个月,而且要把此作为硬性规定,严格执行。将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业绩纳入职称评审、聘用和绩效考核中,激励教师与企业互动,同时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引进企业兼职教师,为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四)基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氛围改革
1.开展拓展性意义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意义学习,拓展性意义探究包括兴趣、思想和技能拓展。教师在课堂的作用就在于要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兴趣,思考内容的科学性,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和现实相结合,使学生拥有真正的技能并合理地运用知识去解决全新问题或困难。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与理工科学生相比缺乏一技之长,仅靠课堂教学无法完成对学生的全面塑造。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决定了企业对文科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只有理论知识显然很难支撑同学们能力的提升,只有掌握了学习能力,多参加社团活动和实习兼职,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考、解决实际问题,探索这个领域的最新动向,提高自主学习的技能。
2.运用迁移理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美国学者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迁移有两类:一类为特殊迁移,主要是动作技能的迁移;另一类为非特殊迁移,即原理和态度的迁移,是教育过程的核心。迁移的效果是指提高相关类属学习、并列结合学习的能力。学习迁移理论认为,将原有的信息片段建立起有机的内在联系,并把它融化在经验中,使个人经验产生积淀,就完成了迁移。大学生属于高认知表征的学习者,教师在课堂中应合理引导,让同学们掌握学习迁移理论,把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劳动关系、员工激励等各个模块的内容串联起来,让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去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和灵活性。因此,教师要帮助同学们把已经掌握的信息组织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
(五)建立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1.发挥企业作用,拓展校企合作层次。目前,许多高校都有与企业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意向,但往往停留在签订协议的初级阶段,流于形式和表面化。各院校建立实习基地以后,真正能起作用的也为数不多。如果双方能深入合作,是可以实现双赢的。高校能借助企业资源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企业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可以减轻招聘压力,获取所需的人才。所以,高校与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拓展合作的深度:一是学校教师可以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二是企业为高校提供大学生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基地;三是企业和高校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的深层次合作,实现利益共享。另外,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往往企业缺乏积极性,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在培养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的目标下,高校和企业享有共同责任,我们需要发挥企业的优势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