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少儿睡前故事范文

少儿睡前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少儿睡前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少儿睡前故事

第1篇:少儿睡前故事范文

2002年11月,可爱的儿子——__,降生了,顷刻间,他们体验了初为父母的幸福与甜蜜。与此同时,身为母亲的__开始坚持写日记,记录了孩子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点滴故事。俗话说,兴趣是培养孩子读书习惯最好的老师。于是,他们夫妇二人就开始培养孩子读书兴趣,激发孩子的阅读潜能。打孩子牙牙学语开始,他们就为孩子买来人物挂图、《奥特曼》《孙悟空》等绘本,教孩子认识爸、妈等人物名称,以及蔬菜、钟表等日常生活物品,还有小孩子都喜欢的动画人物。孩子上学了,他们又给孩子买了一些他喜欢的童话故事书:《小香菇》《绿野仙踪》《丑小鸭》《青蛙王子》《白雪公主》等等。孩子有了读书的兴趣之后,他们又常常带孩子走进书店,让他选择他自己喜欢的读物。孩子上学期间,常年订有《小学生学习报》、《十万个为什么》《小福尔摩斯》等报刊杂志。

孩子喜欢玩电脑游戏,做父母的也不极力反对,因为凡事都有它有利一面。但在孩子玩游戏之前先欣赏父母给他下载的小短文或视频,比如:《如何做个好孩子》,著名演讲家邹越的《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爱自己》的演讲等,这样文章也读了,游戏也玩了,一举两得。另外,孩子喜欢每次睡觉前听几个小故事,而父母头脑中的故事有限,所以,他们就为孩子买来“八音盒”,从电脑上下载小故事,如《女娲造人》、《伊索寓言》,在他睡觉之前打开音乐,放给他听;等孩子大时,他们又让孩子听《中华上下五千年》等一系列的故事,从而满足他的睡前需要。现在,家中书房里堆满了孩子近几年来阅读过的书和杂志。这对孩子来说是莫大的的精神食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自古以来,榜样教育,贯穿孩子的整个教育历程。__和__虽然都是中师毕业,但在读书学习上他们都在尽力地为孩子做好表率。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他们都先后都完成了本科学业。一方面弥补了埋藏在他们心底多年的遗憾,另一方面,对孩子在读书的兴趣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一家三口都有自己的博客,并坚持写生活随笔,至今他们共发表博文200余篇,其中儿子发表博文50余篇,每次再回过头来自我欣赏这些随笔时,就会感到生活的其乐融融,以及世界的美好。

睡前看书交流是他们家一直以来的读书习惯。床头总放着几本书。睡前要么自己看自己的,看完之后简单说说自己所看的内容;要么父母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发表自己的“高见”;要么他们一起听“八音盒”里下载的电子书,然后互说感受。每到周末,他们一家便会带上“干粮”一齐去市图书馆畅游一番。看着、读着、低声讲着、交流着、偷笑着。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

第2篇:少儿睡前故事范文

一、养成阅读习惯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阅读习惯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从孩子稍懂事一点起,我就每天为她讲几个故事。从一年级开始,孩子就自己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小时候我是和孩子一起读一些有趣又有益的儿童读物。现在每次从书店买回一本书,儿子一到家就会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记一记、背一背好词好句。而我总是把自己也当成小学生。只要女儿看的书,我一定自己看一遍。我们常常一起看书,一起探讨书中的问题。

二、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儿子从不乱花零用钱,因为她的零花钱都是她自己挣来的。比如,打扫一次卫生,我们就给她一元;洗一次碗筷给二元(这种作法也许不大恰当),但至少使儿子懂得了挣钱的不易。而每学期的学费都是她用自己的压岁钱交的。在穿着上从不讲究,只要穿着合适干净就可以了。

的确,我的孩子在课余也学了英语,书法。并且已学好了三级少儿剑桥英语。但我不会强求孩子在上小学时就去考英语四级、六级,我会把孩子看作平常人,就不会整天盼着孩子成为数学天才或者书法天才。我只是让女儿每天做两道习题。每晚记几个英语单词,是儿子在临睡前的必修课,开始记的时候,错误百出不要紧,贵在坚持,一星期记下来,十几个单词早已滚瓜烂熟了。这两个过程只要10至20分钟就够了。

第3篇:少儿睡前故事范文

超级爸爸都有怎样的特质?每个人心中自有答案。

如果让各位妈妈们来做个“超级爸爸”的评选,她们都会有怎样的标准呢?

妈妈推选的超级爸爸说服宝宝冲澡

关键词:造趣,鼓动兴致

推荐达人:宏宏妈

男宝宏宏2岁半,性格特点:胆小

很多同事对宏宏的评价是:“你家儿子乖得像闺女一样!”我晕,这可不全是一个好评价,光是用莲蓬头给他冲个澡,就能惹得他大哭并四处逃窜,气得我骂他:“这样胆小,长大了怎么做男子汉!有什么用!”宏宏爸赶紧把气急败坏的我劝一边去,蹲下来安抚儿子,然后,他想出一个好主意:“儿子,咱拿莲蓬头来做浇花游戏吧。”当爸的先坐在浴缸里,扮演那棵花,宏宏就用莲蓬头浇他的头发和脸,真不容易啊,宏宏爸忍受着儿子的乱喷水,一面还要装出很享受的样子;等宝宝玩够了,宏宏爸说,该你扮演那棵花了,放心,老爸浇花很舒服的,他把水温调得很暖和,把水流开到最小,一点点帮宝宝克服恐惧,适应莲蓬头的刺激……好啦,现在宏宏最爱把莲蓬头开到最大,和他爸在浴室里玩冲澡游戏了,每次都能听见爷俩发出快活的嬉笑声。有一次,我看到宏宏爸用浴巾裹着玩累了的儿子出来,儿子很快靠在他怀里睡着了。

妈妈感言:看到那一幕,我都感应到宏宏得到无穷的包容和鼓励后,那种发自内心的安全感,这都是爸爸给予的。

公开换尿布

关键词:克服羞涩

推荐达人:萌萌妈

女宝萌萌8个月,性格特点:急躁

萌萌现在8个月大,最快活的事,就是跟爸爸出门,因为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对萌萌有圈养之嫌。我在忙审计,加班很多。出门没有问题,问题是萌萌动不动就尿了,一刻也等不及就要换尿布,她爸在家换尿布很利落,可在外就不好意思换,有一回匆忙抱着哭得声嘶力竭的女儿回家,奶奶一看,娃儿的屁股都淹红了。奶奶从此就禁止儿子单独带孙女外出……

这哪成?不能剥夺人家当超级奶爸的乐子嘛。我就开始教老公一一发现公共场合的换尿布场合:大商场的母婴公厕、洋快餐的洗手间,这两种地方都要麻烦清洁工大嫂清个场子——把带宝宝的妈妈赶出来,放我老公进去。一般不带这样麻烦人的,除非萌萌大便了,需要擦洗。萌萌爸现在练就了能在任何一个有座椅的地方,把宝宝一横抱就换尿布,只要1分钟,宝宝就舒服了。上次他带着宝宝参加单位组织的春游,激动地给我发短信:“老婆,动车上也有换尿布的台子,往外一扳就行,还有擦洗的湿巾。太方便了。”结果他的女同事邹姐后来跟我吐槽:“你家老公太大方了,急着给宝宝换尿布,竟然进了动车洗手间连门也忘了关,一点隐私观念都没有。”

妈妈感言:被吐槽算什么!这件事至少说明两点,一,老公尽职尽责;二,老公是否尽责,全凭老婆调教,噢耶!

喂奶专家

关键词:超细心

推荐达人:江江妈,

男宝江江10个月,性格特点:贪婪、率性

我们家儿子是个急性子,胃口很大,书上说一顿只要喂80ml奶时他要吃120ml,说要喂120ml时,他能一口气喝下180ml,所有的人都很开心,就算儿子三天两头闹肠胃不适,也没有引起我和奶奶的重视,后来江江爸把喂奶的事都接过去了,他说宝宝的“饱觉中枢”还没有发育好,太多喂食对健康不利,严重时还会诱发“肠套叠”。江江爸现在对喂奶程序摸得门儿清:消毒奶瓶、冲调、凉温,喂完后帮助宝宝排出胃里的空气。他还亲自制作辅食,做猪肝泥、胡萝卜泥和菠菜泥更是手艺一流。

妈妈感言:更有意思的是,经过他在喂食时的耐心调教,儿子急躁贪婪的个性也有所改观!

向坏习惯宣战

关键词:不找借口

推荐达人:林林妈,

男宝林林4岁,性格特点:倔强,任性

儿子有很多不好的饮食习惯,平时薯片可乐不离手,夏天正经饭不吃,一天三顿冰淇淋,大道理说尽,他回我说:“你干吗不去批评爸爸?他不是也爱喝冰可乐?他还跟我抢冰淇淋吃!”

我把这话用手机录下来,给老公听,他满面惭愧,答应要给儿子做榜样,要戒可乐、戒炸鸡、戒薯片、少吃冰淇淋、多吃水果蔬菜……他真做到了,尽管一开始,我看他熬得像戒烟一样,那个痛苦啊。我也经常当着儿子给他爸戴高帽:“你看现在爸爸的身体多好,多壮实,能抵抗‘好吃的坏东西’的诱惑,才是男子汉,林林想不想当言而有信的男子汉?”林林拉长了声音说“想”,尽管还有三分不情愿,我和他爸偷偷相视而笑。

妈妈感言: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教出好“学生”怎么办?“老师”先努力呗!

负重袋鼠老爸

关键词:耐性,温柔

推荐达人:蔷蔷妈,

女宝蔷蔷13个月,性格特点:开朗,好奇

从蔷蔷满8个月起,我们出门旅行看景,都带着她,蔷蔷爸更是全程用背兜背着女儿,不辞劳苦;到了地方众人忙着拍照打牌,他都要去找女儿感兴趣的东西:有一天,他抱着女儿上了旋转木马;还有一次,他背着女儿跟着米老鼠唐老鸭偶人走了大半个公园。我都感到羞愧,觉得要老公付出这样的耐性和温柔,他是不是背地里挺怨我的?结果他呵呵笑了:“女儿给了我一双宝宝的眼睛,让我发现这世界的新奇可爱之处,对我来说,再也没有比抱着柔软的小宝宝在公园里晒太阳更幸福的时刻了。按高晓松的话说,这一刻千金不换。”

妈妈感言:最后他那一段“告白”,我听了就是一个感动啊!这样一个温柔细腻的老公,也是千金不换的!

睡前故事大师

关键词:耐心,想象力

推荐达人:兆兆妈,

女宝兆兆5岁,性格特点:开朗,任性

第4篇:少儿睡前故事范文

――《变来变去的汤》,

开始训练。

那时候,拼音还没有学,汉字也不认识几个的女儿,便跟在我后面,一句一句机械地念。仅仅念了三遍,女儿的眼睛就开始游离,念的腔调也似乎饱含着天大的委屈。第二天放学回家,照例开始训练。还是带读。然而,在别人孩子身上的那份耐心,却在自己孩子身上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我读到口干舌燥,女儿那边却是别扭的声音,满脸的苦相。我压着火,坐下来稍事歇息,想平复心情,突然,我自责起来: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平时没培养,现在让她超水平,怎么可能呢!带着愧疚和歉意重拾书本,继续。反复如是地,训练了十来天,女儿终于在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比赛的时候,特意抽个时间去看了,女儿与一等奖的孩子相比还有些差距。表情不够丰富,语气不够抑扬。得了个二等奖,女儿却是非常高兴,她还不知道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区别在哪里,只知道有奖状就好。事情过去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女儿看电视上的少儿才艺展示,她也叨叨着要表演。“宝贝,那些哥哥、姐姐是弹钢琴、拉二胡,不是讲故事。”“你教我啊,你教我就会,那个讲故事我不也一学就会了吗……”

看着女儿认真而自信的样子,作为教师的我,悟到那次参赛的真正意义,正如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真正的收获,并不是那张奖状,而是随着奖状积累起来的学习信心与主动参与的品质。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活。”学习的信心不是凭空而至,它就像我们的信用额度,只有不断地通过刷卡消费而后及时还款来累积的。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赞美来启迪学生潜在的动力,自觉地克服缺点,弥补不足,会使学生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赞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心灵滋润。

再说一个女儿刚上小学的故事。做父母的都心疼孩子,轮到自己的孩子值日,家长们便都去帮忙。而只有我,这个一直与孩子同处一所学校的最近的我,却很少去。

还记得女儿一年级的一次值日,早上,女儿就找到我,说“妈妈,今天我值日,下午放学后就去帮我扫地哈!”也许是怕我不答应,或者怕我忘记了。中午放学时,女儿再次给我说了这件事。我说:“扫地应该是同学们自己的事情啊!”她不以为然:“我的同学都是爸爸妈妈扫的。”我:“我不去,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的。”“那个桌子、椅子太挤了,太重了,不好扫。放学了,我还要做作业。他们都是爸妈扫的!”带着满肚子的委屈,女儿回自己房间了。

我嘴上虽硬,但下午放学后,还是想去看看。毕竟,做严母,也要严而有度嘛!我去女儿教室的时候,只剩下她和另一个小女孩了,估计其他孩子的任务在家长的代劳下,早就结束回家了,这两个小不点,一会儿拿起扫把扫地,一会儿又抓起抹布擦灰,仿佛千头万绪,不知道从何处开始。想想也难怪,在家里,除了在我的帮助下洗过一次碗,女儿好像还没有做过别的家务。她当然是茫然不知所措,看到眼前的情形,我竟然脱口而出给了他们建议:不妨先扫地,最后抹桌子吧?有了我的建议,两个孩子拿着小笤帚,干得欢着呢!来来回回把地吡撕眉副椋我又帮着拖了一遍,又和她俩把桌椅抹干净、摆整齐。看着整洁的教室,两个孩子很有成就感,我也很开心。我就想啊,到学校里帮孩子值日的家长,也不一定就都错,当然前提是:孩子也得参与。

这件事让我真切的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内在需要就是“为自身而存在”的应然性。人是自为的存在,人的超越性决定了人只是在企图成为什么的时候才取得存在。人是把自己推向未来的个体。在这种孩子既有需求,又有目标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正确引导。这样,孩子的发展中的内在需要和外在环境的统一,亦即人的发展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统一,以达到教育过程中人的内在需要和社会的外在需要之间的可行度。

有的时候在适当的时间给孩子适当的方法指导,走在孩子的身边,走进他们内在的心理,理解他们真正的心声,扶植他们美好的心愿。给他鼓励与支持,一起面对人生的一次次学习,一个个挑战,对孩子如此,对学生也应当如此。因为我还是一名教育工作者!

第5篇:少儿睡前故事范文

故事是人的心灵得以自由舒展的地方。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听和讲故事,故事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孩子。积极健康、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仅给孩子带来很多知识和快乐,而且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好品德。研究表明,早期阅读潜能的开发对于个人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不难发现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方面,一个非常明显的新动向是对早期阅读的提倡和重视。早期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和感受,希望能够帮助到有以上困惑的家长们找到些许答案。

两岁前……

儿子1岁的时候我把他放在老家出来工作了,经历了1年的日夜思念,工作一稳定,我就把他接到深圳来了,那时他2岁。刚到深圳的他很内向,每天晚上都吵着要回老家;每次带他去楼下玩,认识的邻居都问我:“你儿子怎么都不讲话呀?问他什么都不回答,怎么这么内向啊?”作为母亲,我焦急万分。思来想去,我觉得我要先学会如何和儿子沟通,让他尽快融入这个新的环境。除了经常带他去坐他喜欢的摇摇车,去逛公园,我还给他准备了小朋友喜欢看的光碟,带他去商场挑了适合他看的有彩色图画的故事书。每天下班回家吃完晚饭,我就给他读上几篇故事;为了吸引他的注意力,我把他抱在怀里,一边指着故事书上的图画和文字,一边绘声绘色地讲给他听,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语气;慢慢的,给儿子讲故事已经变成了我们每晚睡前的必修课,有时加班晚了一些回家,儿子也会等着我给他讲故事,一进门就拿着故事书过来叫我给他讲;最重要的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和儿子的沟通也越来越多、越来越轻松,他边听故事边就故事内容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就耐心地解答着;有时候,我还会让他复述故事的情节,或者让他讲给我听;慢慢地,他也会发挥他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编一些故事情节了,每次我都会鼓掌或竖起大拇指鼓励他、表扬他。就这样坚持着,儿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进步很大,出门能主动和邻居们打招呼了,也能和小朋友们玩到一起去了。我想,给儿子读书讲故事这个习惯我要坚持下去。

三岁后……

儿子3岁上了幼儿园后,仍然很爱听我给他讲故事,有些故事讲了好多遍他还是很有兴趣;除了故事书,这个时候儿子还有幼儿园发的书, 每天放学一回家他就喜欢把这些书拿出来翻看,还喜欢给我讲在幼儿园上学发生的事情。另外,我还买了一些如何教育孩子的书回来,上面有很多教育孩子的故事,儿子也很喜欢听我读,读完后总要评价一番,哪个孩子做得对,哪个孩子做得不对,为什么之类的。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认真聆听他说话,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与尊重,这样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会被树立起来,他也会在与大人的谈话中,认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习惯也有良好的帮助。当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这样才能比较迅速的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每次我读故事的时候,儿子总会坐在我旁边,眼珠子跟着我所读的内容转,慢慢地,他认识了不少字。上中班的时候,我和他爸爸有时会带他去书城看书,有时带他出去玩,会教他认识路边广告牌上或商场里商品上的字。后来,周末他经常都要求我们带他去书城看书, 那时,他不认识的字就会问我们怎么读。儿子大班的时候,虽然他还没有学过拼音,但已经基本上能单独阅读了。这时,我们带他去深圳市图书馆办了借书卡,几乎每个月都去那边借书回来看;每次去借书,儿子都要在那里看上好几个小时不愿走,那里的书种类很丰富、内容很有趣。我想,这时的儿子已经爱上阅读了。在幼儿园的时光,儿子也不再是曾经邻居眼中的内向男孩了,活泼开朗的他, 同学和老师都很喜欢;运动会的代表讲话,毕业典礼的主持,这些语言和表演类的活动也都让他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能说会道的他,让我这个做妈妈的有时都觉得自愧不如了,小家伙说话时常成语连连,让我感觉自己的表达能力都有点跟不上他了。这时,我更加坚定,我要和儿子一起坚持阅读这个好习惯。

现在……

时间过得挺快,孩子现在已经上一年级了,学习无疑比幼儿园阶段紧了一些,可我依然和儿子一起坚持着阅读的习惯。2012年8月,光明新区图书馆开馆了,这对于喜欢阅读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份最好的礼物。现在,我不用带着儿子乘车去深圳市图书馆借书了,在光明新区图书馆少儿馆就有很多适合孩子们、孩子们也爱看的书。每天儿子放学回家做好作业,就会拿出他喜欢的书阅读, 也经常给我讲故事,讲学校发生的事情。一年级的语文试卷最后一题看图写话,儿子都能独立完成,概括和表达都比较清晰,我想,这是与平时的阅读习惯分不开的。使我更加坚定以后要继续坚持陪着儿子一起阅读,坚持读故事,坚持讲故事,坚持写故事,他的童年和以后的人生一定能在阅读和故事中更加丰富多彩。

第6篇:少儿睡前故事范文

我在36岁之后才知道儿童文学作家C.S.路易斯,渐渐读他的书,《地狱来信》《痛苦的奥秘》之类,但因为自己的阅读倾向日益偏于少儿读物,所以留心最多的,还是《纳尼亚传奇》。读完这个小说,我就期待着跟菜虫共读此书的时光早日来临。我想将《纳尼亚传奇》作为他的人生第一本文字书。

读故事,给孩子温暖的陪伴

菜虫刚读二年级,还不能自己独立阅读一本文字书,但对之前阅读的情节失之于简单的绘本却突然失去了兴趣。忽一晚,睡前的阅读时光,我拿起《纳尼亚传奇》第一卷,没有征求菜虫的意见,就自顾自地读下去。

菜虫仍在边上玩,翻跟头啊,枕头大战啊什么的,我不管,径直念下去:

从前,有这么四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彼得、苏珊、爱德蒙和露茜。为了躲避空战争袭,他们被送离伦敦,来到一位老教授的家里……教授已经老态龙钟,一头蓬乱的白发。孩子们一来就喜欢上了他。但在头天傍晚,当他从大门口出来迎接他们一行的时候……

开头的几分钟并没有吸引菜虫太多的注意。对于一个朗读者来说,这几分钟一定要经受住不被孩子注意的打击。如果因为孩子一霎时不能安静下来而加以叱责,那恐怕你今晚的朗读要产生反效果了。父母的朗读对孩子来说是一段美妙旅程,声音里传递的是爱的信息,所以听朗读不是孩子的艰难任务,而是温暖陪伴。了解到这一点,那么对孩子以何种姿势来倾听,有何必要深究呢?

我了解菜虫的读书习惯:一边玩,一边始终在倾听我的声音。所以,当露茜进入衣橱,穿过层层的衣物,从衣橱那一端穿越,来到纳尼亚世界的时候,菜虫完全被吸引。他探过头来,问道,爸爸,你在念什么书啊。

我没有被菜虫打断,根本不理他,继续念下去:

她很快就发现,碰在她脸上和手上的已不再是软绵绵的皮毛了,而是一种又坚硬又粗糙甚至有点戳手的东西。‘哎呦,这像树枝嘛!’露茜一声惊叫……

衣橱后面居然出现了一只羊怪,对一个8岁的孩子而言,是多么值得惊讶的一件事。但我就在这里停下来,跟菜虫说,这个故事好听吗?这本书叫做《纳尼亚传奇》,是很好看的一本小说。如果你喜欢,我就给你念下去。

自此以后,约有半个月,我们每天都在读这本书。场景就变成:菜虫每晚都期待早点上床,然后他拿起《狮子、女巫和魔衣柜》,对我说,爸爸,快念。

这是菜虫能够理解复杂的故事情节之后我给他念的第一本小说书。因为是穿越的主题,半个月后,接下去我不失时机地给他念了《日》,同样是穿越衣橱,来到另一个奇妙国度。

菜虫当然也很喜欢。

角色扮演和讨论,启迪孩子思考力

但接下去的半年,我们家衣柜遭了殃。菜虫每晚都要躲到衣橱里去,把妈妈的衣服扔得满地,有时还加以践踏,或者拿起毯子当作斗篷,手臂前指形同超人。当然,因为这是在穿越,妈妈是不能有怨言的。我们知道,装扮与表演也是阅读的一部分,孩子正在这个情境之中,你的埋怨将他拉回到现实之中,这对故事是一种伤害。所以第二天一早第一件事,便是整理衣橱。

非但如此,每天的讨论必不可少。讨论的核心,最终会落到孩子最关心的问题上。读《纳尼亚传奇》过程中的一天傍晚,在去外婆家的路上,在踩树桩的菜虫突然开始跟我讨论魔法的问题,核心疑问是,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魔法的。我觉得,读《纳尼亚传奇》和《日》之后,菜虫有了哲学思考。

于是这成为我与菜虫一段时间里最常探讨的问题。除了这两个小说,还有一个绘本叫做《穿越魔镜》,一个电影叫做《魔境仙踪》,也在我们的讨论之列,成为有力的佐证。

讲故事,激发孩子创作热情

那年的初冬,感冒大流行,菜虫未能幸免。等着医生就诊的近三个小时里,我与菜虫开始玩一个游戏,就是彼此讲故事给对方听。就像《窃书贼》里描写的场景,故事赋予了这漫长的等待时间以意义,或许《十日谈》也是这样诞生的吧。

在给菜虫的讲述中,我逐渐形成了《寻找魔法的克力》这个故事的梗概。更重要的是,我是与菜虫一起完成这个游戏性写作的,主人公,一个男孩子叫克力,便是由菜虫命名。在接下去的两个月里,叙述与写作,以及每写完一段之后的朗读,赋予我们一家三口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以崭新的意义。

第7篇:少儿睡前故事范文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具有很大的优势。我们思品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学生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并以此作为个人的品德与修养立足于社会而恒久地存在。那么,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如何培养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做法和体会。

一、让学生学好人生第一课:知恩

对于一个刚跨进校门的小学生来说,老师教给他们的,最重要的是人生第一节知恩课。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如在教学《我的健康成长》内容后,可提出一些问题:“我”是从哪里来?是谁养育了“我”?是谁令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还有,在我们身边又有些什么?当我们不高兴的时候,是谁令我们快乐?当我们跌倒时是谁把我们扶起?再如,当教学《我们共同的世界》时,可以提出问题:当我们闻到花香、看到灿烂的阳光、绿茵茵的青草、清澈的河流时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最后启发总结:是爸爸、妈妈、爷爷、小伙伴、老师、、、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快乐和帮助,还有就是大自然,它给了我们阳光、空气、水还有许多许多,它让我们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这样做的目的让孩子们知道幸福来自父母、家人、朋友和大自然。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对生活产生热爱之情,就会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学习。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孩子的心中种下感恩的种子,这比教会他们汉语拼音和阿拉伯数字重要得多。

二、用生动的案例教育学生为什么感恩

古语有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在思品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引导学生从体量父母的辛劳开始:如每天放学,当我们饥肠辘辘地回到家时,是谁为我们端上可口的饭菜?夏夜,当我们在灯下做作业受蚊子叮咬时,又是谁为我们点燃了蚊香?当我们的作业不会做的时候,又是要强的谁试着从书本中帮我们找答案?为了我们能安心做作业,又是谁放弃了喜欢的电视节目?当我们生病时又是谁拖着疲倦的身躯带我们看医生、、、这都是生育我们养育我们的父母啊!其次是教育学生体谅老师的教育之恩:因为我们的每一点知识都有老师的汗水,我们每一点疑惑都有赖老师的点拨,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有老师的搀扶,我们每一次的纠纷都老师的裁判……我相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成长路上的每个脚印都会激起学生的感恩之情。

在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还可以从反面进行教育。例如,在教学《我们的学校生活》时,我给学生讲起一个反面案例: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上山砍柴时,腿部摔成粉碎性骨折。他的班主任老师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他治腿,并在整整一个学期里背他上学、放学,此后又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供他读完高中。然而,这个学生大学毕业后,从未回母校看望过自己的恩师,甚至连一张贺年卡都未曾寄过。为此,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感恩?怎么感恩?孩子们纷纷表示:“要记住别人曾经给予的恩惠,在他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父母给予我生命和关爱,我要好好珍惜,用优异的成绩和孝心回报他们!”“多为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少让他们操心!节日里,用自己的零花钱送一份感恩的礼物!平日里,真诚地道一声爸爸妈妈辛苦了!”是啊,向别人表达真诚的谢意是尊敬与礼貌的最高表达方式,也是建立与维系人际关系的最佳方法。通过案例启示,教育学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援助时,始终将他人的恩惠铭记在心,并给人以回报,不能只图索取和享受。

三、组织学生开展系列活动,教会学生感恩施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都是古人对感恩的认同和做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适时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营造“感恩施恩”的教育氛围,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1、编写《感恩警句》集。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查阅书籍或在网络搜索,寻找“感恩”的名言警句,抄写在专门的《感恩》集子上。晨会课上,让学生交流,朗读感恩的名句。这样做,一粒粒感恩的种子将会播撒进他们心灵的神奇土地。

2、编写《感恩故事》集,举办故事会。让学生从故事中去感知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陌生人的关爱,由心灵深处产生共鸣,舍弃以自我为中心,试着从他人的角度看待生活的艰辛,体味人生的冷暖,感受浓浓的亲情。

3、写感恩信。让学生写感恩信,以触动自己的心灵,将心底的真挚之情和感激之意蕴涵于字里行间,孩子们读后泪光莹莹,难以忘怀。

4、送给父母礼物。用感恩的行动在家中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者在特定的节日里(母亲节、父亲节、除夕日)送上自己真挚的祝福:爸爸妈妈辛苦了,感谢你们为我做的一切,请接受我最诚挚的礼物(用积攒的零花钱买一个精致的玻璃茶杯,或一盒浓浓的奶茶,或一袋清香的茶叶,或一个漂亮的发卡,或一个实用的剃须刀……)!

5、向父母礼貌性问候。放学回家,向忙碌了一天的父母说一句亲切问候的话,让父母从孩子口中听到最舒心的话语,在享受着天伦之乐的同时,将会忘却一天的疲劳和烦恼。

第8篇:少儿睡前故事范文

一、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

1.上课前要预习

在每节课之前都要快速预习。预习能使你在课堂上抓住自己不会的地方有所突破,课下你会觉得轻松愉快。预习的方法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致,有的同学边读书边思考,对新的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有的同学在预习时读、画、圈、点,在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做上记号,以便上课时注意。

2.上课时要认真听讲

凡是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全神贯注,目不斜视,注意力高度集中,认真听讲。尽管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尽管现代课程理念提倡活动、民主、自由,但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平等参与课堂教学。学生要把认真听讲放在首位,尤其是在老师少讲精讲的情况下,认真听课将是学生取得成功的第一要诀。

每一个老师都会在课堂上把每个重点内容讲述或点拨得非常透彻,因此学生一定要集中精力听。接下来就是融会贯通,在把教师所讲的内容吃深吃透的基础上,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好问,多思,并学会给自己出题,争取用多种方法解析一道题,比较各种方法的简便程度,这也是对以前学习水平的一个检验。这样,能够对相关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3.课后要认真复习

课后一定要复习,而且要循环往复地复习。因为人的大脑在储存新的信息的同时,会把先前的信息忘掉一部分。只有循环记忆,反复复习,才能把知识学习得扎实、牢固。除了课后复习外,还可以在双休日进行定期复习和每个月进行一次阶段复习,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在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复习的方法要多样化。复习不等于简单重复,要适当变化形式,力求生动、形象、有趣、有效。如可以采用诵读与译背等方式复习,也可以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复习,也就是在实践中复习。

(2)复习分量要适当,既要避免过度疲劳,又要适度提倡“过度复习”。为避免过度疲劳,可适当分散复习。“过度复习”是指对需要牢牢记住的学习内容达到初步掌握后仍不停止,而是继续进行学习识记,达到完全巩固的程度。如背一课的英语单词,背了五遍就能记住,还要继续背三遍,这三遍叫“过度复习”。花的时间虽多了一点,但对学习很有帮助。

(3)复习时要对学过的知识继续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这就要求在复习中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增强记忆。这样,知识结构才能牢固。

(4)倾听的习惯。语言的习得重要的是语言环境,但我国的母语是汉语,学生不可能接受自然的英语熏陶,因此,只有人为地创造语言环境、强化训练、增加接触英语的时间,才能借以扩大语言的输入量。听读的时间可安排在早晨,一边洗漱一边听,午饭、晚饭前甚至晚上入睡前的零散时间,都是听读英语的好时机,听读的内容对于初学者来将讲应以书本内容为主,可以预习新知识,也可以复习巩固。此外,为了帮助学生早日养成这个习惯,学生的听读作业,教师应要求家长签字,同时对于认真完成这项作业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形成良好的导向。当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听读的时间可以延长,内容也不应局限于课本,现在有很多的固定少儿英语电视节目,家长、教师可以恰当选择,也可以通过观看水平适当的英语光盘,那些妙趣横生的卡通形象和情节,很容易被孩子们接受,更能调动他们的视、听、说等多种感官,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5)养成背诵的习惯

在小学阶段,英语课本内容都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日常交际用语,为了学生将来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景时能够将英语脱口而出,就像使用母语一样流畅,教师应该要求把功能句型整句背诵,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我把朗读背诵英语15分钟作为每天的课后作业。有时要有条件的学生把朗诵的内容录在磁带上,在班里交流。在每周四的学校红领巾广播站中除了一些小故事、小歌谣等通用内容外,有时会让学生自编自演小短剧。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对背诵非常感兴趣,语感也得到了提高。另外要抓好朗读背诵检查。朗读背诵可分四人为一个小组,指定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任组长,负责本组的朗读背诵任务,并作记录,教师随时抽背并督促检查。这样,学生们能主动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并积极投入课堂活动中进行记忆、操练、交流,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和要求。

二、以兴趣为契机,多结合生活实际,学会运用语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学英语阶段,由于小学生的意识还处于感性阶段,老师会千方百计地在课堂上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通过做游戏、唱儿歌、画图画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小学生明白学习英语是件很有趣的事情。要把这个学习兴趣延续保持下去,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结合生活实际,学会运用英语,如去别人家里会想起用英语来问好,去一些公共场所如饭店、银行看见China、bank、ATM、bus stop,会知道是什么意思,老师是否教过,自己是否记得。还有在某个场景比如商店里、教室里或者同学家里发生的某件事情是否跟我们学过的课文有些相似,如果能回想起来直接运用最好,不能回想的回家再翻翻书看看课本,就可以记住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以兴趣为契机,多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参加活动实践英语,通过运用知识,认识了自我,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就能信心百倍学好英语。

三、注重积累,搜寻有效的记忆方法

记忆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记忆方法直接关系到英语学习的成效。小学生是初学者,对于单词的记忆还处于感性阶段,如能引导得当,就能发挥他们记忆的潜能。

英语里记忆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是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结合,有的是发音动觉记忆和书写动觉记忆结合,还有的是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结合、循环记忆和分类记忆结合,等等。记忆乃是一种创造,而不是死记和硬记。创造新的记忆方法、方式,总体记忆就会更有生命力和威力。

四、持之以恒,把握未来

第9篇:少儿睡前故事范文

那么,怎样给孩子一种良好的语言启蒙呢?相信每个家长,每个幼儿教师,都有自己的哲学,都有自己的理念,也都有自己的有效之举。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着重探讨运用故事进行幼儿语言教学的问题,拟从理性思考与实践操作两方面来论述。

一、幼儿语言教学的理性思考

运用故事对幼儿进行语言教学,不是追风逐潮的时髦之举,也不是兴之所至的寻趣之举,更不是随心所欲的盲目之举,而是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和儿童心理特点的科学之举。笔者觉得,运用故事对幼儿进行语言教学,至少遵循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科学规律:

1.幼儿语言学习的情境性

故事对人总有特殊的魅力,总是特能吸引人的注意,特能激活人的情绪,特能启迪人的思维。故事对孩子更是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见过多少孩子常常沉浸在故事之中甚至废寝忘食。个中奥秘是什么呢?故事的魔力在于它特有的人格化和情节化表现手法。所谓人格化,就是每个故事中都有主人公形象,一个或数个,以其个体特质表达某种人格,彰显人性之美;所谓情节化,就是每个故事都围绕主人公展开一个充满曲折且又充满情趣的事件,呈现一幅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简而言之,故事中有“人”,旨在表现“人格”;故事中有“事”,旨在展开“情节”;人格在情节中展开,情节是人格的“现象化”;情节在人格中凝聚,人格是情节的“本质化”。这里,人和事,原本是人之生命存在的“一体两维”,即人因事存,事由人举,无人则事不成,无事则人虚在;故事中的“人”和“事”,构成生动具体的情境,情境中有思的开阖、情的涌动、心灵体验的浸润,与人的生命“韵律”产生高度的内在契合。因而,当人面对故事、走进故事时,就会在情境中“看到”体外的自我,并融入现实的自我,与故事中的“人”互相敞开心灵,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幼儿,处于直观情境思维时期,他们的认知活动效果依赖于认知对象的直观与生动程度,也依赖于对象情境与其心理年龄的契合程度。语言学习的情境性,是说幼儿学习语言需将语言融于直观的具体的情境,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运用故事进行语言教学,所选故事都是散发“童味”“童色”、洋溢“童情”“童趣”的“童话”,其中鸟兽虫鱼、花草树木都是孩子钟爱的“童人”,以这样美好的“童言”展示这样美好的故事情境,最能唤醒幼儿烂漫的“童心”,最能让幼儿在故事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认识“童言”,学会“童言”。

2.幼儿语言学习的整体性

管理心理学中,有认知风格之说,在不同认知风格中有“整体型”与“分析型”两个范畴。所谓“整体型”认知,就是以综合的方式,从整体入手把握认识对象;所谓“分析型”认知,就是以分析的方式,从局部入手把握认识对象。其实,“整体型”与“分析型”两种认知风格,在指涉不同认知主体时,可以是认知方式的个体性差异;而在指涉同一认知主体时,却可以是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差异。笔者以为,人在其整个认知发展过程中,或者在其对某一事物的完整认识过程中,是有其阶段性差异的,通常最初是整体的,然后是分析的,最后又是整体的:最初的整体,是基于表象感知的整体;最后的整体,是基于本质把握的整体;而分析是表象感知的深化,又是本质把握的基础,因而是由表象整体达至本质整体的中介环节——尽管不同认知方式都会交织或渗透另一种认知方式,但在不同认识阶段起主导作用的认知方式一般不能脱离这样的演进“轨迹”。人对语言的学习,无论从整个生命历程看,还是从学习某个具体语言材料看,大抵也未出这个“整体——分析——整体”的推进过程。有研究者指出:“儿童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认知特点”,不像成人那样“先局部后整体”,而是“先整体后局部”,他们“左脑功能尚未发达起来,认知事物主要靠右脑,所以整体模式识别和自然记忆能力特别强”。[1]他们的“母语学习是整体性的,他们的令人惊叹的语言学习能力,实质上是辨认整体特征的表现”。[2]故事,因其内容是由生动具体的完整事件构成的,且其开端、发展、、结局是环环紧扣逐渐展开的过程,营造出动人心弦的“故事性”效果,这对整体性认知正处于优势时期的幼儿来说,无疑特别易于形成“整体模式”的“自然记忆”,能将故事内容连同故事语言融为一体地内化于心智结构之中。

3.幼儿语言学习的习得性

学界在研究人类语言发展现象中发现,人的语言学习有“习得”与“学得”两种基本方式。“习得”是指人在其日常的生活环境中,通过随时随处和随机随意的言语活动,无意识、不自觉、自然而然地形成言语能力、提升言语水平,这个学习过程便是语言的“习得”过程,这个过程中人所“默会”的学习方式便是语言的“习得”方式。“学得”是指人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学习语言规则,并据此进行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训练,进而发展言语能力、提升言语水平,这个学习过程便是语言的“学得”过程,这个过程中人所“显知”的学习方式便是语言的“学得”方式。两相比较,“习得”是“无痕”的,是“下意识”的,是无须意志努力的;“学得”是“有迹”的,是“显意识”的,是须经意志努力的。研究表明,“人们学习母语,总是从‘习得’开始”的,“从出生开始到死亡(或丧失言语能力)为止,都在母语这个广阔的语言环境中吸附着语言材料,发展着自己的母语能力”,并且“早期以‘习得’为主,中期有较多的‘学得’成分,后期又转向‘习得’”[3]换言之,幼儿是以“习得”方式学习语言的,成人为其讲解或传授语言知识是无效的,为其创设丰富的言语知觉情境,营造广阔的语言实践环境,使其接触大量生动的言语事实,方能使其不知不觉地理解语言,自然而然地运用语言,潜移默化地掌握语言。故事,是很好的语言材料,包含着比日常生活言语更规则、更丰富、更生动的语言元素,且这些语言元素“融化”在引人入胜的内容之中,孩子无不特别喜欢故事,都会在开开心心感受故事内容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地“懂得”意思,也“学得”语言。可见,幼儿语言学习的“习得”性,决定了运用故事进行语言教学是大有可为的。

二、幼儿故事教学的实践操作

从上文的探讨中我们不难看出:故事是进行幼儿语言教学的极好材料;运用故事是进行幼儿语言教学的极好方式。如何运用故事进行幼儿语言教学呢?近几年来,我们特别关注了园内教师对孩子的语言教学情况,其中重点了解了几个平时注重运用故事对孩子进行语言教学的案例,对其做法作了反思、分析和总结,初步发现了一些规律和思路,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的主要做法:

1.让孩子聆听故事

经验告诉我们,孩子宣告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信号就是使劲啼哭的声音;经验也告诉我们,孩子对这个世界感到好奇、开始探寻这个世界奥秘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谛听周围的声音,并在声音“引导”下,才有下意识的扭头转颈,用眼睛去寻找声音。因此,声音是孩子打开世界之窗的第一把钥匙,以声音吸引孩子关注这个世界、探索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是我们应该并可以为孩子做到的事情,比如拍打碰铃,敲击木琴,吹奏笛箫,播放轻音乐,低吟摇篮曲,轻诵儿歌童谣等,都不失为引导孩子关注外物、探寻世界、逐步融入世界建构生命的有效方式。这些“声教”方式分别从不同维度帮助孩子建立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从不同层面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生命内容的丰富。不过,在合适的童龄时期,在心智水平和言语感知能力可以接受的情况下,比之前述诸种“声教”方式,运用故事对幼儿进行启蒙教学,尤其是进行语言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着其余教学形式所无可替代的效果,这种优势效果在于:它不单是外部世界的纯粹“声音”信息,更是负载着与听知主体心灵相通的语言信息,它特别有益于幼儿在饶有兴味地摄取故事内容的同时,也在下意识中感受语言、认识语言和学习语言。我们让孩子聆听故事,可以是大人事先阅读故事,记住故事,再脱稿给孩子讲述故事;可以是大人事先备好故事书籍,选择合适故事,为孩子诵读故事;更可以是充分发挥时下丰富的网络资源优势,搜索适合孩子的有声故事,下载于内存卡中,用袖珍放音机为孩子播放故事。自我们的孩子稍稍能够听话、说话以来,我们采用以上方式,最多的是采用播放故事的方式,让孩子听了上百个故事。孩子对这些故事非常喜欢,反复聆听,兴趣始终不减,每到午休前、晚睡前都要听故事,这已成了习惯,也成了极好的精神享受。

2.让孩子阅读故事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世界的窗户——通过眼睛,人的心灵向世界敞开,向世界投射和注入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眼睛,世界也向人的心灵敞开,向人的心灵展现其缤纷绚丽的色彩、变化多端的样态,展现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展现游鱼爬虫、飞禽走兽,展现街市上闪烁的霓虹灯、田野里无垠的庄稼地……通过眼睛,人的心灵能包容大千世界,大千世界能入驻人的心灵;通过眼睛,心灵与世界彼此絮语,彼此沟通。人,就在这样的“物我相望”和“物我相融”中心灵得到滋养,生命得到提升。从生理心理学角度看,眼睛是人与外界建立联系的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有研究表明,人们从外界接收的各种信息中至少有90%是通过视觉获得的。有鉴于此,运用故事进行幼儿语言教学,充分发挥眼睛在摄取外部信息上的强大功能,是一条极好的思路,也是一种极好的策略。因而,几年来我们除了让孩子聆听故事,还让孩子阅读故事——当然,幼儿尚不识字,我们这里所指的阅读,不是典型意义上的文本阅读,而是绘本阅读。从绘本形式看,所选的有纯粹以画面表现故事的绘本,亦有穿插文字解说故事的绘本;有穿插少量文字的绘本,亦有穿插较多文字的绘本。从阅读方式看,主要是“伴读”,即大人伴坐孩子身旁,同看绘本书籍,边逐一指点画面,边逐幅讲述内容:对纯粹画面的绘本,大人当即组织浅显语言讲述;对间有文字的绘本,大人依托文字适度展开讲述;讲述时随时关注孩子的眼神、表情,随时听取孩子的话语回应,以便判断孩子的理解状况,及时进行语言方式与表达难度的调整。用于伴读的绘本,依据故事情节由简单到复杂、文字穿插由较少到较多的顺序,逐步推进,形成由易到难、由浅及深、拾级而上、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孩子在不断攀升故事难度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理解水平,丰富自己的言语储备。

3.让孩子观看故事

前文已经提及:网络是海量的教学资源库,也是海量的幼儿语言教学资源库,其中有非常多的有声故事资源——其实,这仅是可以用于幼儿语言教学的部分故事资源,仅是以音频形式出现的故事资源;网络上还有更为丰富的以视频形式出现的故事资源,调用它们,恰到好处地运用它们,可以为幼儿语言教学打开更宽的视野,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有指向地搜索,我们已经在网络上发现,不仅“优酷”“土豆”“乐视”“酷六”“搜狐”“腾讯”“爱奇艺”等熟知的视频专业网站上都有儿童故事视频,而且还有一个“中国儿童资源网”。这个网站上,除了“儿童游戏”“儿童歌曲”“有声故事”“快乐学堂”“少儿书库”等之外,更有“儿童影院”栏目。该栏目中,光是故事类视频就有“儿童电影”“儿童动画片”“儿童电视剧”“经典动漫集”等门类,这些故事视频均由该网站通过超链接方式,将各视频网站有价值的儿童故事视频荟萃在这里,并且分门别类、按照所适年龄对象建立区域体系,只要进入该网站,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既符合年龄特点又适合观赏兴趣的内容。自从有了这一“发现”后,我们将孩子语言学习的“课堂”作了拓展,为孩子重新分配时间资源,让孩子聆听故事、阅读故事的同时,穿插观看故事的活动,从最初的每天观看5-10分钟flas故事开始,随着孩子言语智力的提高而逐步递增时间,也逐步递增故事的复杂性。这样观看视频故事,与聆听有声故事相比,不仅有真切的声音,又有直观的画面,与阅读绘本故事相比,不仅有静态的形象,又有动态的行为举止;这样观看视频故事,可以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认知活动,真正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中不仅能获得情绪的愉悦,而且能在语言与动态场景同步出现的过程中获得语言的实际意义,也逐步获得语言的运用能力。

我们发现:有两个园内教师的孩子,从刚满2岁开始接受大人运用故事进行的语言教学,今年暑期刚好读完大班。她们在几年中听的、读的、看的故事很多很多,不仅对故事产生了特别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与班内大批同龄孩子相比,能理解、能运用的词汇明显多得多,语言表达能力表现出突出的优势,经常被老师请到台前讲故事,表现大方,语言流利,总是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夸赞。我们愿意相信:这的确是故事带来的神奇效果。

参考文献:

[1]曹明海.存在与发展——语文教学生态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122.

[2]黄武雄.童年与解放[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