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总结范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就业问题总结

第1篇:大学生就业问题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本文提出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并通过理论研究探讨其合理性。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 )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人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

1.3从高校时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人,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人、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3.1从传播学的角度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加丰富。自从传播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无数位传播学先辈们总结、提炼、发展了许许多多的传播模式,从拉斯韦尔的S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再到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过程模式等,传播模式逐渐完善、复杂,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伊齐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种明显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在不断的研究中,传播模式被许多行业引用,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合理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却很少为业界人士所使用。这可以使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无疑都会收集或者接收相关的就业信息,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的传播模式将使信息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这也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第2篇:大学生就业问题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大学生就业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比较困难,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多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的因素。高校不仅仅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需要肩负起为企业和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课程设置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课程设置的内容及课时的安排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具备的能力等等都是从课程中进行学习的。因此,高校的课程设置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二,高校就业指导的影响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高校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就业观,进而不断学习相关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成长为企业需要的人才,找到适合学生自身的工作。

(二)用人单位的影响。用人单位是学生未来的工作场所,其对大学生就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用人单位存在错误的人才选拔理念,认为人才的学历越高能力就越强,所以很多岗位的学历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可能会使得企业错过很多能力较高的人才;第二,企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影响。企业在发展快速的阶段对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在发展平稳期对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少,这些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三)毕业生自身因素的影响。毕业生作为就业的主体,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毕业生专业能力方面的影响,在学习期间是否掌握企业要求的专业知识,是否能够符合企业及用人单位的要求,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二,毕业生其他综合素质方面的影响,如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团队意识、职业道德素质等,都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影响。

二、国内外大学生服务体系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仅是我国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在其他国家(地区)中大学生依然面临着相似的问题。所以,很多国家(地区)都开始构建大学生服务体系,经过本文的总结和分析,认为这些服务体系的特点如下:

(一)美国大学生服务体系的特点。美国大学生服务体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业指导始终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始终,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到更为全面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对于学生进行不同的就业指导,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全面和具体;第二,就业指导的支持力度较大,美国的很多高校都认为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非常重要,并且加强了基础设施的相关建设,例如:很多高校建设了就业指导基地,并且为学生安排了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服务体系的完善。

(二)德国大学生服务体系的特点。与美国相比,德国大学生服务体系有着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政府为主导。德国政府比较重视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因此在建立大学生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政府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例如:政府制定完善的就业政策,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同时,积极主导企业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更好地解决高校的人才输送问题;第二,大学生服务体系更加具有信息化的特点。主要是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及信息社会等相关的背景,从而使得大学生服务体系能够方便地建立起高校、企业、大学生之间的信息通道,使得各方能够方便地获取信息,从而满足自身的需求,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日本大学生服务体系的特点。日本大学生服务体系也是以政府为主导进行构建的,但是除了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就业指导机构更好地贴近高等院校的自身特点。例如:在日本,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有着不同的就业指导体系,相关的教学内容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是都对大学生的就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第二,就业指导工作是从小学开始的。所以可以说日本的大学生服务体系比较完善,而且就业指导的开展形式比较多样,能够使得大学生适应不同的工作。

(四)香港大学生服务体系的特点。香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区,在推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其服务体系也有着显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生服务体系的参与人员比较广泛,不仅包括高校、政府、大学生等,还包括企业人员、学生家长、专家学者等,从而能够通过各方的共同参与,更好地完善大学生服务体系;第二,注重对大学生服务体系的宣传工作,使得相关人员能够更好地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且积极配合政府或者高校的相关政策,为完善大学生服务体系提供条件。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大学生依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在其他国家中存在,国内外的高校通过建设大学生服务体系,为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提供相关的服务。本文对这些服务体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找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启示,进而总结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中发挥作用。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肩负着发展国家各项事业的重任,所以政府必须要充分重视起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且积极地参与到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中,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需要完善相关的就业政策,积极引导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不断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地交流,使得高校能够全面地把握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从而制定更加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第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目前很多大学生都选择创业代替就业,而创业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所以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更好地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扶持;第三,进一步规范人才市场的相关行为,营造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就业环境,从而更好地建立起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使得学生和企业能够处于更加平等的位置。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高校作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引导者,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才能够更好地对大学生的就业进行指导,并且提供相关的服务。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应该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可以为企业推荐更加适合的人才,并且对人才的各方面能力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取得企业的信任,并且愿意与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第二,不断优化人才的培养方式,更好地面向企业和社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不断完善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完善,从而使得培养出的人才更好地符合企业的需求;第三,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成立专门的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的指导工作,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良好的就业意识,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另外,需要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深入地分析,让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更好地享受相关的政策和支持,从而能够不断促进自身的就业。

四、小结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很多高校都需要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高校不仅仅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且高校作为社会重要的人才培育机构,也必须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与其他单位一起做好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相信,在高校、政府和社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之下,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苏薇.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在“新常态”下的构建[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0.

[2]王茹.对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3.

[3]刘宏波,柯锦泉,吴小玲等.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研究[J].经济师,2016.12.

第3篇:大学生就业问题总结范文

一、大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就业心理

随着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学管理变得更加开放,大学生不再是关在象牙塔里的读书郎,他们与社会有了更加广泛的接触,就业难的问题对他们的心理必然产生不小的影响,大学里流行的“考证热”,便是就业难所引起的,但大学生对就业难的认识多停留于表象,单靠大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很难对这一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有关学者曾总结出大学生的十大消极就业心理:影响性盲目就业心理、自卑性低要求就业心理、焦虑性浮躁就业心理、依赖性等靠就业心理、冷漠性观望就业心理、自负性攀比就业心理、虚荣性功利就业心理、造假性利己就业心理、妒嫉性阴暗就业心理、贪享性怕苦就业心理等[2][3]。近年来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从不正确的就业心理变化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定位不准的盲目就业心理

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价值认识不够准确,导致就业定位过高或者过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压力无形增大,大学生在就业时通过心理暗示,忽略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业的限制,而没有把就业与自身定位相结合,盲目地追求热门职业、赚钱职业,无形中增加了部分行业就业竞争的压力。有的大学生低估了自己的价值,在找工作时表现为缺乏信心与勇气,不敢参与竞争。在求职过程中畏首畏尾,给用人单位留下没有魄力、缺乏能力的不良印象,影响自我推销,表现显得过度自卑。而有的大学生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对当前的就业困难和自己的劣势认识不足,为自己定位过高,表现为盲目自信乐观,对于工作挑肥拣瘦,从而失去良好的工作机会。这些大多是大学生没有准确定位,盲目地以自己不正确的定位制定就业计划。这种就业心理,消极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行为。盲目就业心理还表现为大学生对于工作贪享受,怕吃苦,完全不顾自己将来的发展。找工作拈轻怕重,追求安逸和高待遇,鄙视体力劳动,重就业轻创业。他们对于工作稳定、清闲而且待遇好的单位趋之若骛,但对于风险性高、节奏快、压力大、管理严的工作望而却步,像保险、销售、导购等发展潜力较大的职业,由于大学生们不正确的定位而无人问津,这种心理使毕业生失去了很多大有发展潜力的机会。

(二)两极性的病态就业心理

当今的就业压力在社会各方面的渲染下被无形地扭曲和放大了,这就使对于现今“就业难”缺乏本质认识的大学生产生了一些病态的就业心理,这种心理表现为对就业态度的“两极性”:一是对于找工作过于焦急、恐惧和紧张;二是对于找工作冷漠、不屑一顾,恍若自己可以置身事外。这是大学生消极就业心理的病态表现。大学生毕业就像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有通向不同人生的道路摆在面前。面对即将踏入的社会,许多学生会产生焦躁与矛盾的心理,他们既对自己的未来抱有一定的幻想,又惧怕自己的期望破灭;既期待能够尽快就业,又担心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加之大学生对于纷繁多变的社会现状无法驾驭,容易在求职的过程遭遇挫折,更是加重了自己的心理负担,从而使自己一直处于对找工作的恐惧、焦虑不安之中。一些在社会上出现的不良现象让很多大学毕业生认为,找工作依赖父母、亲朋好友“托关系、找门路”就行了。一味依赖父母,等待亲朋引荐安排。于是对于找工作抱着一股不屑一顾的态度。可以说这种消极的心理是前一种紧张的就业心理的深入,使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走向另一个极端,害怕找工作,就选择逃避现实,以依赖心理消极对待就业。两极性是大学生消极就业心理中存在不确定性最多的心理状态,病态心理进一步恶化就可能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从现在的一些社会现象已经可以看出,如有的大学生根本不打算就业,在家里做啃老族;有的大学生因经受不住就业压力与找工作中遭遇的挫折选择自杀等等。

(三)自负虚荣的功利性就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使原来“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不得不更加实际地面对自己的就业问题,但还是存在有的大学生因自己的自负虚荣、自我感觉良好而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就业计划的现象。这些学生或是因自己的虚荣心驱使,或是受到家长、社会的影响,为了说起来“好听”,有“面子”。只往福利高、待遇好的单位挤,对工作的期望值较高,不屑于踏踏实实地从基层干起,总想一步就能成功。而且这种心理还表现为盲目与他人攀比,别人找到了好工作,自己一定要比他人更好。经济危机冲击下,这种就业心理使学生找工作显得越发地困难,但有的大学生还是不愿舍去头上那顶虚无的光环,脱下自身虚荣的外套,踏实地选择工作。这些大学生就业的期望过高,有时得到了就业机会,但与自己的想法相差甚远时,自己的情绪便会一落千丈,认为自己在这个岗位上没有用武之地,没发展前途,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从而选择跳槽,寻找新的机会。从麦可思研究院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可以看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的人中有88%的学生为主动离职,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薪资福利偏低等[1]。而没有离职的则出于失望就此消沉下去,最终一事无成。少数大学生为了自己找到好工作甚至不惜出卖诚信,弄虚作假。这些表现就是自负虚荣的功利性就业心理向病态就业心理的恶化。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疏导

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为培养我国高级专门人才所开展的社会活动。所以我们的每一名大学毕业生是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心培养的人才,是国家最可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支高素质的生力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社会、国家和广大的学生工作者和大学生自己的共同努力。从心理上对大学生就业观念进行疏导,塑造他们良好的就业心理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其中,基层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者起着重要的作用[4]。要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我认为从心理疏导上可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看清“就业难”的实质,根除消极就业心理

2010年,我国部分沿海地区出现了“招工难”,今年春节后这种情况还波及到了内地,2月初,国家人力资源部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的企业中70%预期今年招工“有困难”或“有一定的困难”。这便形成了一边是“就业难”,一边是“招工难”的矛盾现象。其实这就反映出了“就业难”的实质: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就业岗位与大学毕业生的供求关系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即大学生的就业方向与社会提供的职业不对口,导致部分行业成为所谓的“热门行业”,同时又有部分行业招不到人才。这不同于总量的供过于求,这些表现反映出了我国在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式及方向上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所以产生了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需求的人才的现象。看清了“就业难”的实质,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就高速发展的中国根本不存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问题,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尽管是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就业缺口仍然很大。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在此我们不做深入的探讨。“就业难”的实质告诉我们:大学生所产生的消极就业心理只是建立在“就业难”的表象上的,根除这种消极心理就需要我们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就业难”的实质,使他们能够正确定位,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5]。

(二)以“五个先后”为基础,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

第4篇:大学生就业问题总结范文

关键词:协同视域;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83-01

前言

对于大学生就业,不能仅仅停留在课程教育方面,还应该从社会全局出发,构建一个协同发展的局面,也就是要从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全方面出发,构建一个全方位协作局面,从而为大学生就业教育、大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协同视域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

1.1协同的内涵。对于“协同”一词,最早由物理学家哈肯提出,在《协同学导论》、《高等协同学》等著作中,哈肯提出,不管是自然界的事物,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其中无序是一种混乱的过程,而有序则是协同的工作方式,在哈肯看来协同就是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从旧的状态转变成一种新的状态。对于协同理论,主要是研究各种事物之间不同特征、不同属性的协同性,协同理论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从而使得各个学科之间的关联不断加强,协同理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普适性。

1.2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含义。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主要是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职业结构对人才的素质要求,高等院校通过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如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训练、就业政策教育、就业形势宣讲等活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深入指导,让体育专业大学生能了解自身的就业水平及当前社会职业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以此保证体育专业大学生更好的择业。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主要包括就业理想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等几个方面,其中就业理想教育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形势政策教育主要是帮助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深入了解,使得大学生能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对自身进行协调;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保证大学生能恪尽职守,做到对自己、对工作、对社会负责;职业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个人就业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保证大学生更好的就业。

2.协同视域下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

2.1政府的教育导向作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协同体中,政府主要是从宏观的层面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进行调控,通过社会资源整合,来加强校企合作,实现社会、高校之间的协同互补。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中,政府主要是承担着引导的作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各个主体需要依靠政府,进行深入沟通、协作,从而实现最大效益的协同,保证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稳定运转。此外,政府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另一个主要作用就是提供政策支持,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政策,如大学生村官、大学生三支一扶等,以此来给予大学生就业帮助。

2.2学校的就业教育场所。学校作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协同就业教育的首要环节,在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学校的教育情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在社会和学校之间的转变情况,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注重资源整合,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和学生自身的成长情况,制定合理的就业培训内容,并注重实践活动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注重对社会市场需求和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倾向进行调整,以此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双向平衡。

2.3企业的就业教育平台。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活动中,社会企业能为大学生就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协同教育中,企业的需求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和学校的合作,实现信息对接,以此促进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在学校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全面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让体育专业大学生能将校园内学到的知识,有效地应用在社会实践中,并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调整,以此全面促进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现代企业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相应的要求,因此,学校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时,要特别注重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以此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4学生的自主就业教育。作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主体,大学生本身的参与程度、主动性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最终效果,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让体育专业大学生认识到就业压力,才能明白就业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校的就业教育活动中。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向体育专业大学生宣传当前最新的就业形势,让学生更好的配合学校进行就业教育,使得学校就业教育课程更好、更高效的完成,使得学生更加满足社会用人需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总结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较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没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只有良好的体育技能和知识,在就业方面相对于其他专业更加困难,因此,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曹坤.探究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9):141-142.

[2]赵乐发.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与教学方式改革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126-127.

第5篇:大学生就业问题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就业 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90-01

1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就业问题都是社会焦点问题之一,它不但关乎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还对社会稳定发展有着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不但同社会传统观念、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人事管理制度等有着紧密联系,还与社会需求息息相关。如果就业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不仅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还会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妥善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来抓,同时将就业效应作为对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进行职能考核的重要指标。

2 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统计调查

本次调查活动主要通过电话询问、面谈、问卷调查及电子邮件四种形式面向A市几所高等院校的就业基地及近年来的毕业生展开,总计发放500份调查问卷,收回438份问卷,其中422份为有效问卷,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7.6%和84.4%。下图为各企业对大学毕业生在各个方面的评价。(见图1)

由图1可知,各企业对高校毕业生所具备的道德品质和爱岗敬业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而对他们所具备的创新、实践和职业三方面能力的评价相对较低。大多数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期望是爱岗敬业、脚踏实地、重视对自身工作经验和能力的积累,不好高骛远。

3 毕业生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本次调查结果分析总结可知,无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企业,还是高校毕业生自身,都认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3.1 实践能力不足

大学生实践能力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就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进一步增强,大多数企业都希望新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熟悉并胜任工作。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实践能力不足是当下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这也是大学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受我国应试教育模式影响,各高等院校长期以来对学生的理论教育高度重视,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导致很多大学毕业生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能力,但实践能力却差强人意。

3.2 职业能力不高

所谓职业能力指的是大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最基本能力,其中涉及包括学习能力、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等在内的多个方面。目前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主要考察其是否具备爱岗敬业精神、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是否具备最基本的工作能力等。而一些大学毕业生由于在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在加上对工作岗位缺乏足够的热情,导致他们的职业能力相对较低,所以很难获得就业岗位。

4 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政府应进一步强化职能管理,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法规,为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服务。第一,构建起开放、有序、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就业环境;第二,对现有户籍人事制度进行优化改革,尽快解决地区、行业限制问题;第三,政府主管部门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充分发挥其指导、监督及调控等职能,为大学毕业生入职培训和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第四,构建起科学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2)各高校应立足于社会发展需要,对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优化改革。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类型正向着多样化趋势发展,基于此,高等院校应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大学毕业生基本就业素质和能力。第一,深化课程改革,大学教学不仅仅要重视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培养,还应对学生所学学科的前沿知识进行重点关注,让学生对所学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着充分了解;第二,在教育教学期间,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学生自我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紧跟时展步伐,将社会发展需求同大学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为社会培养既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较高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社会交往、协调及组织等就业能力。

5 结论

总而言之,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以及就业质量的高低会对学校声誉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基于此,想尽一切办法提升大学生就业素质和能力,为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强力支持是各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中之重,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赵瑞杰.从就业谈高校大学生能力培养[J].青年文学家,2012(26):65-67.

第6篇:大学生就业问题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管理

前言:

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大学生对于就业问题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逐渐成为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重要形式手段。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人才的合理分配,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业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业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涵义

大学生就业指导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总体来讲,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涵义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次,首先是帮助学生依据自身的情况对自己将来的进行合理地规划。第二,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个过程,它是一项实践活动,需要大学生的广泛参与。因此,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涵的界定应该总结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学校教育者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相关的社会就业形势,帮助学生有效规划未来职业,促进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目标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指导实践活动。大学生就业管理是指对大学生的就业信息及数据进行系统化的归纳与概括,便于指导以后的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与职业选择。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就业管理的意义

在当前社会,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学生职业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可以让大学生了解现阶段的社会就业形势,结合自身的专业经验和教育背景,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尤其是对于从未离开校园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就业的整体情况缺乏认知,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一片迷茫,因此,就业指导对于大学生来讲,通过教师的提供的就业指导信息,再根据发展实际情况,相信他们对于未来职业的选择会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对于他们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参考价值。

第二,有利于高校推动教育改革,树立高校的信誉品牌。大学生就业指导不仅对于大学生自身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高校的发展也极具重要的意义,在现在的社会高校的发展中,社会对于高校成绩的评判标准一般是建立在学生的就业情况的基础上。高校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有利于提升本校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学校为了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学校会根据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对学校的专业课程进行合理化的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第三,有利于社会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人才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它的分配分配方式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增长速度。大学生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不能只靠市场的调节,市场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还需要政府及相关的高校共同努力,共同引导。就业指导的最大意义在于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达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的目的,最终形成人才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是积极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于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的时间不足,有些高校在学生的最后一学期才安排就业指导课,而根据调查来看,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最后一学期已经实现就业,就业指导的时间无法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第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和管理的工作人员数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尤其是对于大学生就业方面专业化的指导教师更少,无法真正做到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第三,大学生的实际就业需求信息的不到满足,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与社会真正的就业形势不相符。第四,缺乏对大学生就业的细致规划与指导,对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不明确。第五,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信息数据的管理分析不到位,对于数据的整合分析没有结合当今现有的就业形势。第六,就业管理系统的技术比较落后,对于学生就业信息的采集存在偏差。

以上是当今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就业管理不是分离的,通常情况下,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对于高校来说,积极做好就业指导与就业管理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业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及高校要引起注意,积极采取相关的解决方案。笔者认为,对于大学生就业管理和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解决。

第一,相关的部门和高校首先应该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及就业管理问题应该有充分的思想认识,重视其存在的问题,积极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和学生发展的个性特征,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进一步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努力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时间应该做出合理安排,将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就业指导实践相结合。

第二,进一步革新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对大学生的就业信息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整理,加强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管理力度。对于大学生就业信息数据的采集准确,并能够仔细分析学生的就业信息,通过学生就业信息的变化,不断调整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以适应学生的就业需求。

第三,各大高校之间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业管理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沟通,共同合作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给更为全面的指导。同时,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经验,取其之长,补己之短。

结语: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就业管理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就业管理对于个人、高校和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社会和高校应该努力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就业管理的工作,共同完善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推动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安静,单丽,王庆波.加强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9).

[2] 熊成军.高校就业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电子科技大学,2010(10).

[3] 王本贤.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之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12.15.

第7篇:大学生就业问题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

自从高考制度成立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成为了世界各国着重研究的一个课题。就业能力概念的出现是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目前为止不同时期的社会对就业能力的理解和研究方向都有这明显的差异性,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很多国家将就业能力的研究趋势限定在了个人原因之上,在此期间有国外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学校成绩不能代表学生能力的理论,将大学生胜任工作的基本能力排除了智力方面的相关因素,也就是说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很少会被学生的在校成绩所影响的,研究者应当从社会、企业和学生等不同视角对涉及到的利益进行探讨,加大力度挖掘影响大学生就业影响的深层因素。

一、分析模型建立依据

国内外很多的专家和学者都对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因素的相关问题进行过研究,例如奈特、福古爱特以及约克等等都在不同的时期从不同的角度对该问题做出了自我观点的阐述,在我国内学者郑晓明发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观点之后,宋国学、闫大伟、郭志文以及任江林等人也都纷纷以自己的角度开展了相关问题的讨论,但是不论是国内的研究还是国外的研究,都没有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的处理。在经过分析现有的文献可以看出,只有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的方程模型,才能从根本上研究出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机构可以分为专业技能、基本技能、自身特质、潜在能力以及社会适应性等等,这些因素都是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变量。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能力有听说读写,而且还要根据时代的变化掌握一些相对先进的信息处理能力,还有在学术环境下形成了解决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大学生专业能力是指在校期间学会的有关系统知识的技能和素养,自身特质则是指大学生应当在对待情绪和思维上有更加稳定的方式,而社会适应性是指大学生为了适应外部环境而掌握的能力,这些因素总结起来就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整体情况,文章建立的分析包含着以上因素的假设,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可量化的模型。

二、数据采集和表格设计

文章所用的数据是来自于某市高等院校经管专业毕业生的调查问卷,笔者共发放400份调查问卷,收回350份,回收率为87.5%,根据相关文献中的类似情况分析,样本在低于200份时是不能作为可靠依据的,而此次调查问卷在经过处理之后有300份是有效的数据,因此符合建立模型研究影响因素定量化的原则。在表格设计中,笔者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分为了七个方面,然后又将调查问卷中的学生态度分为了六个档次,其中一档代表着学生不同意该能力影响就业,六档则是学生完全该因素影响就业能力。

三、实证分析与研究结果

上表为模型假设成立情况下的大学生能力检验结果,其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基础能力并不能直接影响到毕业后的就业情况,而是认为专业能力、自身特质以及社会适应性会对今后的就业情况有着直接的影响,大学生在基本技能、自身特质和社会适应性方面有优势,那么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会有一定的提高,但是究其根本学生在所学专业上的素养和技能才是影响其就业能力较大的主要因素。该研究采用的是假设模型的方式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量化做出分析,而且研究数据的来源是调查问卷的结果,因此该分析方式得出的研究结果有着较强的实践意义。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会对其就业能力的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也是有决定性质的影响因素,学生自身的个人特质是能否实现高校教育成果的重要因素,而且对大学生今后在社会中的适应性和就业能力都有影响。社会适应性虽然不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因素,但是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能力的提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有积极作用的,虽然用人单位不能从该方面获取其需要的基本特质,但是社会适应性对于学生初次就业心理与生理的调节有着关键性的价值。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能够让学生乐观面对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社会用人单位的角度看待学生的就业能力,其中专业素质和基本技能是相对重要的方面。一般情况下,面试复试的时候都会进行笔试的考验,那么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以及听说读写的能力就会直接体现出来,因此可以说影响大学生的直接因素是其专业技能和素养。

结束语

文章用建模的方式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但是由于模型假设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能够接触到的调查区域也比较有限,因此这种分析方式是值得应用的,但是研究结果还是需要相关部门根据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的参考。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是高考制度成立以来就被广泛关注的问题,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工作不仅能为高校提供培养学生的具体方向,还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为我国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生玉,周晓蕾.我国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西部十省份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118-121

第8篇:大学生就业问题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大学生;就业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意义

“新常态”是中央执政新理念的关键词。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了系统阐释。然而,在经济新常态下,面临我国就业形势发生的新变化,以新常态的角度作为切入点研究如何稳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不多见。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被全社会广泛关注,我国关于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理论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1997年编制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预示着我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许多高校建立了就业指导队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1-2]。然而,虽然目前关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研究很多,但是仍处于发展阶段,大多数研究探讨的是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探讨宏观的理论层面的研究较多[3]。而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研究不多,相关的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方向研究主要集中于简单的数据统计,相关分析及对策研究并不多见。同时,搜集一手就业资料及数据,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研并不多见。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忽视,而就业去向是反映就业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4-5]。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意义重大,首先,有利于教育部门和学校统计大学毕业时的就业状况,为教育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为学生和家长在做教育选择时提供重要参考[6]。其次,学校统计并公布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便于大学生通过社会反馈,知道与自己“相同水平”同学的就业去向,调整学习的内容与结构,进行合理的就业定位。同时可获得校友的积极支持[7]。目前,专门针对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研很少,本研究通过实证的调研方法,广泛调研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以其得出规律,为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提供资料和思路,对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有所帮助,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工作满意度调查。课题组随机抽取500名毕业生,调查其对工作的满意度。“感到非常满意”的占30%,“感到比较满意”的占23%,总体满意度为53%。满意原因中排在前两位的因素是“薪酬、福利水平高”、“企业公众形象好”;不满意的原因中,排在前两位的是“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

(二)从业稳定性。被调查的学生毕业后“从未换过单位”的占55%,其中38%是在银行系统工作;“换过一次工作单位”的占19%,“换过2次及以上工作单位”的占26%。调查换工作的原因时,从事柜员等基层岗位工作的人员普遍认为“工作内容枯燥”、“工作压力大”,从事证券、期货交易及保险等岗位作的人员,换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压力大”。

三、大学生就业去向现状分析

本研究在调研了河北省1所院校的基础上,在河北省高校中进行广泛调研,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就业现状对相关结果和规律进行分析。从以下4方面因素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第一、职业价值观因素。第二、学习因素。第三、兴趣因素。第四、实践经历因素。第五、家庭生活因素[3]。

四、对策

针对大学生这样的就业现状,作为高校工作者首先应该加大就业指导的力度,丰富课程形式,包括课堂讲座,公司实习,精英演讲,工作培训等。从而使学生们按照自身的个性和特点选择好将来从业的方向,然后不懈的努力。其次,高校要转变育人理念,适应高等教育的新常态。我国的高等教育早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而各高校缺乏清晰的人才定位。一批本应从事精英教育的学校也快速扩大办学规模,导致教育资源被迅速稀释,由此难以再保证精英培养理念。而大批本应培养掌握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定位不明确,导致学生的自我定位发生偏差,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也发生偏差,还使得各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趋同,严重缺乏独立性。所以不同的高校在定位上要加以明确。第三,调动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就业的主体,进而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就业渠道,努力实现自主就业。第四,鼓励大学生创业。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创业动能,大众创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政府应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市场准入、场地安排、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就业服务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扶持,努力营造大学生创业的环境和氛围,通过自主创业带动就业。

基金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项目:新常态下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研究(JRS-2015-1038)。

参考文献:

[1]邢繁辉.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视域下大学生就业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2]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

[3]陈仲华.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4]刘铎.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1.

[5]曹洪军.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

第9篇:大学生就业问题总结范文

摘要:目前,大学社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成为高校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大学生就业现状出发,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3-0120-01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关系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为社会各界所关注。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实行扩招计划,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顺应了民心,体现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目标的实施。但随着高校持续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开始涌入人才市场,使原已存在的就业难问题更为突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 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当前大学生人数持续增长,就业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招生,2003年开始大学生数量快速增长,此后毕业生人数不断创新高。大学生数量猛增,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带来了就业形势逐年下降,不能提供足够的岗位,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又增加缓慢,出现就业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现象。我国大学生就业结构矛盾。整体上看,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但是技术性人才则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这一现象体现了我国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矛盾。我国就业市场博士供不应求、本科生总体持平、研究生、专科生供大于求;就业市场地域差异也很明显,城市与农村、发达城市与偏远山区形成对比;就业市场男女就业比例也出现差异,就业时出现性别歧视现象。另外,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方面期望过高,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就业市场供需形成对比,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1,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劳动力市场供需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经济的增长的同时会提供就业岗位,因此,经济发展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最直接的因素。长期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潜力很大,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目前,我国还处在发展中国家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这势必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另外,我国国民经济处于调整时期,国有企业进行改组改造,为提高生产效率进行裁员,出现一批失业人员。因此,社会不能接收大量的劳动力,反而造成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再有,毕业生数量大幅度上升,超过了经济增长所能提供的岗位需求,增加了毕业生就业难度。

2,大学生就业观念不合理。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从来不考虑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工作,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往往随波逐流,什么工作热门就找什么工作,结果在工作中发现不合适,只能换工作。还有~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忽视自身条件,不考虑自己今后的发展,目光只关注大城市、大公司、大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等,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舒适的工作环境、高水平的工资待遇。择业观念落后,不能适应当前的就业机制,造成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难以找到如意的工作,影响就业。另外,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会出现心理不健康现象,往往攀比、心理不平衡、自卑、自负等心理因素影响他们的就业。由于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毕业生不能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实际情况,错过就业机会,影响就业,造成大学社就业难问题。

3,高校人才培养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毕业生的就业有着较大联系,根据社会需求,合理的设置专业、课程及人才培养模式,能使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而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所设置的专业过细,造成毕业生知识面狭窄,影响就业。另外一些高校的课程与专业设置,与社会的需求相脱节,影响大学生就业。再有就是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缺乏科学性,就业指导的方法落后,影响毕业生就业,造成大学社就业难问题。

4,就业政策不健全影响大学生就业。我国现有的就业政策要求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毕业生,但是在现实中还存在就业歧视现象。毕业生就业市场常常见到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学历歧视等,影响毕业生就业,造成大学社就业难问题。

三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1,大学生要更新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随着就业形势的转变,大学毕业生应该确立长远目标,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从原来定位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转向私营企业,对地区的要求由原来的发达地区转向偏远的欠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市场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好心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高校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是根据国家就业政策的指导,帮助毕业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高校就业指导要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首先高校要把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加强对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指导经验,总结出适合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其次,高校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自身的求职技巧,调整就业观念。

3,高校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改革。大学生的就业水准是对高校的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检测,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的高低对学校的声誉有很大的影响,也影响着学校的生源,因此,高校要进行内部改革,解决大学生就业。一方面高校要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时刻树立质量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并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另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就业机制,建立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不仅对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管理,还要进行就业市场调查,掌握就业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为学校调整专业结构提出建设性意见,制定切合实际的就业指导方案,促使学生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