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博物馆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形象设计是一种识别系统,因最早应用在企业中,所以它也被称为企业识别系统设计,CI是企业识别系统的简称,它是将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企业文化进行统一的视觉设计,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视觉符号,运用于企业相关的各类载体中,是一套整体的企业营销系统。近年来,形象设计广泛应用于企业运作中,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创立品牌形象,争夺市场的重要手段。在加强员工凝聚力,形成认同感,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传播企业文化理念,树立品牌形象,以极赋亲和力的独特个性,吸引消费者关注,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博物馆作为知识的殿堂、历史文化的缩影,它与企业的运行机制不尽相同,但其运行方式却有很多相同之处。企业要树品牌,竞争市场,博物馆同样要树品牌,竞争观众市场;企业依靠消费者购买产品,博物馆依靠观众浏览博物馆消化精神食粮。由此可见,博物馆要吸引观众,展示其独特价值,就必须像企业一样树立自己的社会形象,使博物馆具有更高的识别性,在新颖而又富有个性的同时,具有概括地传播文化信息的功能。所以对博物馆进行形象设计,这是博物馆在新形势下更好发展的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博物馆形象设计源自CI理论,包括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三个要素。其中理念识别是博物馆办馆理念的提取,是博物馆文化历史、发展脉络的集中体现,是最内在的东西,它决定了博物馆的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的设计,同时又需要借助行为和视觉设计让观众感知到博物馆的理念。行为识别设计是博物馆理念的动态表达方式,它蕴含于博物馆员工礼仪、员工守则、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之中。视觉识别设计是博物馆理念的静态表达方式,是博物馆形象设计中最易被观众接受的部分,它包含博物馆的标志、标准字、标准色、辅助图形以及基础部分在各类物料中的应用开发,在观众浏览、欣赏、记忆博物馆形象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博物馆导入形象设计的必要性
博物馆导入形象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博物馆收藏、研究、教育的功能是应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可以说,博物馆是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带来的挑战,社会对博物馆的功能要求更加全面,传统的博物馆办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博物馆正处于从传统博物馆向现代博物馆发展的转型期,面临着从单一的展品展出到多元互动展出、被动接待观众到主动宣传、吸引观众等现实问题,博物馆必将走向“市场”,接受消费者(观众)的检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博物馆一直以事业单位的形式承办,致使博物馆对其社会影响及观众数量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面对形势变化带来的观众人数下降博物馆显得无所适从,这不仅对博物馆的发展不利,还有可能造成恶性循环,破坏博物馆的形象。在这种状况下,就必然要求博物馆重塑自身形象,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吸引观众浏览博物馆,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博物馆导入形象设计也是博物馆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精神文化消费选择,同时,人们的审美情趣日益提高,对文化消费场所的环境、设施、管理、服务、品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馆作为文化交流传播的场所,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因此,当前博物馆在满足观众对藏品文化的观赏、学习,也要关注观众浏览过程中的满意度。博物馆应该将观众看做“上帝”,以满足观众在浏览博物馆的过程中的身心愉悦为首要目的,例如:博物馆要做好宣传推广工作,使得观众进入博物馆前对博物馆文化、展品有兴趣;博物馆内的设施、环境要被观众所喜爱;博物馆的服务要到位等,这些都是博物馆在新消费观念下有待解决的问题。
博物馆形象设计思路
主题性:当前博物馆界迅速发展,博物馆的种类趋于多样化,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有自己的博物馆文化,许多学科也建立了相应的博物馆,还有许多专题博物馆、露天博物馆等。在对博物馆进行形象设计前,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该博物馆是什么类型的博物馆;该博物馆可以是什么样的博物馆;该博物馆的形象设计应该提取什么相关元素。博物馆的类型不同,因此每个博物馆的主题性也存在着差异,明确了博物馆的主题文化,博物馆的外部环境、内部展馆、视觉形象设计也就呈现出来了。例如中国地质博物馆,作为目前亚洲最大的地学博物馆,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地导入了形象设计。形象设计的所有元素都是围绕博物馆内藏品文化展开的,在标志形态上表现最为突出,标志是将水晶单晶的横断面图形进行组合,在表现地质博物馆收藏特点的同时,也彰显了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在标志的色彩方面,选择了光的三原色(RGB:红、绿、蓝),三原色可以组合成千变万化的色彩。整个地质博物馆形象设计的各要素都是围绕博物馆主题开展的,纵使形态、结构不同,却都传达着统一的观念。
美学性:博物馆在人们心中是知识的殿堂,博物馆的形象设计必须符合美的原则,人们浏览博物馆的过程也是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视觉形象在美学原则的指导下更富感染力,这种感染力能使人们在浏览博物馆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感加倍。以“美”的形态呈现出的视觉语言,赋予博物馆建筑、展览、标志、色彩等独特的审美效果,使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于博物馆的态度、情感,从而促进博物馆的发展。
系统化:博物馆的视觉要素样式要与博物馆的结构形成系统化的整体,能够将博物馆的形象信息按照主次、先后等传递给观众。博物馆内外环境设计是一个整体,在整体把控下每个区域虽然有不同的特点,但在逻辑上要保持一致,另外,每个区域要在不破坏整体的情况下具有相对独立性,既保持整体的高度统一,又要在局部上细化差异,做到在共性中寻找个性。例如故宫博物院的形象设计,不同的传播载体虽然有各自的特点,却都忠实地传递着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内涵,在办公用品、信封、书签、小礼品包装等设计中,都与故宫博物院的形象相吻合,树立了故宫博物院良好的品牌形象。
人性化:在对博物馆进行形象设计时,要重视观众的需求,设计上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使博物馆形象设计具有更多的人文情怀。在对形象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环境设计不应凌驾于人之上,应该与人的需要融为一体,创造出轻松、舒适的浏览环境。例如:在参观途中设置休息区、讲解人员要掌握多种语言、入口处设置存包区等。其中,最主要的是陈列展示部分要尤为注意,如果陈列的手段、内容太陈旧则无法唤起观众的兴趣,由于陈列展示一旦固定难以经常改变,博物馆可以利用不断变换临时展馆的展示内容来吸引观众,既可以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又达到了树立博物馆良好形象的效果。
结语
良好的博物馆形象设计可以吸引观众,促进博物馆的发展,增强博物馆的集体凝聚力,统一的博物馆形象也便于管理、节约支出。博物馆除了做好收藏、教育、研究外,更要改变观念,借鉴企业发展的成功模式,适时地导入形象设计,塑造符合时展的博物馆新形象。
随着城市与社会的发展,博物馆建筑建筑中一般适宜从地上转入地下的空间为展厅、展品库房、服务用房、设备机房、停车场等。尤其是作为博物馆主体的展示空间与收藏空间两大部分,在地下均有良好的适应性。
从建筑空间环境和使用特征角度看,地下空间具有温度稳定性、隔离性(防风尘、隔噪声、减震、遮光等)、防护性和抗震性等特征。同时,在地面空间紧缺的情况下,成为保护地面自然风貌和人文历史景观的有效手段。如果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优势,得到满意的建筑功能和环境质量的和谐统一,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对于博物馆建筑来说,其积极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城市中心区的博物馆建筑在树立自身形象的同时,还重视市民的参与性,体现在建筑空间与街道形态的融合与优化。由詹姆斯?斯特林设计的德国斯图加特美术新馆通过一条自东向西绕过建筑中央下沉陈列庭园的公共步行道,将建筑两侧有高差的道路联系起来。这条步行道结合直线与曲线的坡道在不断变化当中与下沉庭园的雕塑艺术品相遇,成为一条充满趣味的交通路线,使市民能够更多地感受到美术馆的艺术魅力。美术馆成功地将城市道路引入建筑内部,以完全开放的格局融入城市当中,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有机部分。该建筑的成功设计也为建筑师赢得了1981年的普利策奖。
美国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位于一片新规划的金融行政中心,不久,博物馆的周围将会高楼林立。在摩天大楼包围的"混凝土峡谷"之中,博物馆应该发挥文化建筑的亲和力,创造迥异于周围冷漠的环境气氛。而且,博物馆在楼群包围的广场中,更应该是一座雕塑。这便是日本建筑师矶崎新对该博物馆的理解和定位。他把建筑分解成若干片段,围绕下沉式内院组织成封闭的格局。博物馆的入口便从这里到达。地上部分的3层为行政办公和图书馆,地下层是展览空间和地下供货层,还有3层地下停车场。博物馆在大尺度、大规模的都市空间中,为人们赢得一处宜人的具有文化氛围的休憩空间。
我国的上海博物馆新馆位于市中心的人民广场,与市政府办公楼相对,位置比较重要。建筑师邢同和根据建筑的空间环境、建筑气势和内外关系,积极利用地下空间配合城市中心广场的尺度。建筑地上部分主要是展示空间,地下是行政办公、库房、机房等辅助用房。地上和地下的面积基本相当。利用地下空间成功地塑博物馆建筑形象,其做法不失为一较好的例子。
1城市改造、更新和发展的需要
2保存地面原有历史环境的需要
3保存地面自然风貌的需要
4遗址展示和保护的需要
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的日本大阪飞鸟博物馆(HistoricalMuseum,Osaka,Japan,1994)位于大阪一处古墓冢众多的山林之中。为了尽量减少对已有环境构成的干扰,博物馆大部分形体隐埋于地下,而且使得参观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古代时期的风俗和祭祀观念。安藤采用抽象简洁的大台阶与景观塔为参观者提供观赏周围环境全景的场所。两者作为室外空间制高点形成对比,具有强烈的纪念性效果。博物馆室内具有典型古王陵风格?quot;锁孔形"展示空间暗示出遗址的存在。
汉斯?霍莱因设计的法国火山学博物馆(VolcanosMuseum,France,)具有强烈的仪式性和象征性特征。博物馆位于在历史上曾有过火山活动的自然区域。建筑的大部分空间掩埋在地下,以保全基地周边可资料学考证的地理、地貌环境,使人清晰地观赏到历史上残留的自然火山现象的宏大场面。而且,通过地下洞穴的营造,人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火山现象与大地本身的密切关联。博物馆的核心是一个由地下千起的总高度近22m的圆锥体,锥体顶端被截成平顶。这个高大、单一、集中的窨既是博物馆的入口大厅,又是地下呈发散状自由布局的洞穴群的组织枢纽。锥体外表饰以当地黑色的火山岩;内侧嵌入金色的金属箔。这一空间从形式的运用到内外材质、色彩的转换都给人以炽热火山口的强烈空间意象。该主题的博物馆强调强大的自然力量和与人类的关系,通过自然现象使人类得到启示,从而了解自然规律。
1、环境意识的丰富多元
当代社会的环境意识正在不断加强,因此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充分融合是建筑师追求的目标。在城市中心区、历史文化地区、自然景区的博物馆以及遗址博物馆,它们的外部环境具有各自的秩序和特点。其中一部分博物馆是通过地下空间的利用,在环境中求得适合自身的存在方式。这种得体的、具有亲和力的表达方法已经得到人们广泛的接受和欢迎,并且为地区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做出贡献。
2、建筑设计手法的开拓创新
由于地下空间与室外地坪的特殊关系,博物馆建筑在功能布局、流线组织、空间构成以及与地上部分的衔接等方面都要有所考虑。为了打破地下空间在土壤包围中形成的封闭性特征,建筑师借助阳光、树木、流木等自然因素的引入,使空间更加生动并呈现出自由,开放的气氛。而且建筑师还利用地下空间的内在意义与特点,配合博物馆展览的主题渲染室内空间气氛。
3、地下空间优势互补利用
根据博物馆的功能特点,地下空间良好的热稳定性、安全性和防灾功能使得博物馆建筑在地下空间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从而与现代建筑注重生态与节能的趋势相一致。
4、技术手段的完备及应用
在技术设备方面,地下空间的建造,使用与地上空间关注的问题有所不同。而且,博物馆对室内环境的要求较高,在良好的地下环境中,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精良的设备支持。因此,在施工水平、技术设施等方面还需继续发展创新。
博物馆,一直以来都是历史、社会、人文的载体与传播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博物馆展示方式已满足不了用户在博物馆中的体验。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数字与多媒体技术的与时俱进,都丰富和提升了博物馆的传播。本文通过结合物联网应用的信息技术特点,探讨了博物馆物展示设计在物联网时代中的创新方法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物联网 博物馆 展示设计
一.博物馆
1.1什么是博物馆?
1995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将博物馆定义为:“一个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而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的,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大众开放的非营利永久机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前任馆长托马斯.P.E.霍文曾表明,博物馆拥有“巨大潜力,不仅能够促进现代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而且能够提升其质量,并实现社会卓越发展”。
在博物馆里,观众可以享尽自由时光――他们可以自由地在展厅里漫步或驻足,对某些展品一开始可能心不在焉,而后却猛地恍然大悟,可以自由顺原路折回、也可以自由放空、任意遐想,这一系列过程,就是与博物馆交流的过程。吉尔曼曾提出“当一个博物馆能够提供丰富知识让观众好奇时,才算真正发挥出了其全部作用。”
1.2博物馆的功能与发展
早在古代与中世纪时期,博物馆的雏形就已显现,那时期的博物馆可以称其为藏品储藏室和学习、研究之地;到了16世纪出现了两个新的词汇来表达“博物馆”:画廊、储藏室。然而这两类博物馆内的藏品几乎很少对公众开放,他们主要是王宫贵族、教皇和富豪的;17世纪末,博物馆开始步入公众生活;18世纪,人们还是热衷科学与自然法则,当时的知识分子希望在博物馆内收藏人类的艺术品、科学产物以及自然标本等。到了20世纪,博物馆不再局限于藏品,渐渐偏向参观者,衍生出了博物馆实践的研究以及针对博物馆参观者的研究。到了21世纪,博物馆观众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超越博物馆收藏的重要性,博物馆与观众间的“沟通”也已被重视。
现如今随着科技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博物馆的参观者从传统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了知识传播的“参与者”甚至“主导者”,这种变化不仅使观众获得了全新的参观体验,也增进了博物馆与观众间的沟通与交流。而物联网在其中的作用也逐渐显著。
二.物联网
2.1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缩写loT)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通过物联网可以用中心计算机对机器、设备、人员进行集中管理、控制,也可以对家庭设备、汽车进行遥控,以及搜索位置、防止物品被盗等(图1)。物联网一般为无线网,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电子标签将真实的物体连上网络,在物联网上都可以查到他们的具置和相关信息。2005~E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报告,“物联网”的概念正式问世。报告中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到来。
2.1物联网的作用:
在未来,物联网将改变我们所处的环境及生活,包括改变我们自身。回顾历史,当我们看到互联网是如何影响现代教育、通讯、商业、科研、国家管理和整个人类社会后就会知道,物联网的发展将会超越互联网。而且毫无疑问,物联网将成为人类进步上的重要探索及阶段。
物联网,可以称其为互联网发展的全新阶段,人类可以把大量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分配转换成各种信息、知识,甚至是智慧。从这一角度来看,物联网的发明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物联网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其缩小贫富差距的能力,它们可以将世界资源提供给更需要的人们,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星球并学会预见问题。
物联网的作用可以说是无限的,在物联网时代,也许你的电冰箱不仅仅只有电冰箱的功能,首先它可以采集你的数据,根据你所储藏的食物,监测你的身体健康,并根据你的身体状态,给你提供合适的膳食菜单。我们可以理解物联网将“数据”传变为“智慧”(图2)。在下图中的金字塔中由4个层面: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有用信息的收集是建立在数据上。大量的数据收集会有助于揭示规律性和发展趋势。而当信息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化成知识。而最顶层的智慧便是知识加经验。知识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但智慧却不会改变。而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源于最底层数据的收集。而物联网就是利用这种扩展数据的方式。数据容量的增长加之互联网传递数据技术的发展将帮助人类更快地向前发展。
2.3物联网与博物馆:
曾几何时对于博物馆领域而言,物联网还是一个新兴事物,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运用了物联网技术。目前物联网技术在博物馆中主要是运用在参观者获取展品信息及博物馆位置信息等相关信息。自从博物馆采用了物联网技术后,参观者就可以根据自身定制属于自己的导览服务,这样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的参观服务有助于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和吸引更多的人流。
对于博物馆来说,物联网的教育价值与商业价值在于它可以允许参观者通过其选择的智能设备直接与藏品交换信息。藏品中的对象作为藏品数据的保存者,并且也能与其他物件交流。不难想象,未来的某天,当一个参观者来到某个艺术馆时,便收到艺术家的做平展览位置的提醒,只因为参观者在其他博物馆曾经看过这位艺术家的作品。一旦站在这幅画作前,一个微型传感器便会提供给参观者丰富、多层面的信息,提供购买该画作的复制品或3D模型的机会并送货上门,或者预定免费讲座的座位。所有这些只需拿起手中的移动设备一扫便可。
三.物联网技术在博物馆展示设计方面应用
时至今日,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已经基本可以在博物馆领域应用,国外的博物馆领域已经广泛运用物联网技术,为国内的博物馆物联网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参照与借鉴。
3.1馆藏管理
物联网中首当其冲的一个特点就是智能化的监控和管理。所以博物馆就可以利用物联网来进行馆藏品的智能化管理、运输、库存等。工作人员可以熟练地了解每个藏品的具置、收藏状态等。物联网的智能管理与传统藏品的管理相比,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时间以及人力。可以实时对藏品进行监控,遇到相应问题时可以及时处理。
3.2观众参观服务应用
(1)电子门票
随着社会人文的发展,部分博物馆的免费开放,观众人数会大幅增长,博物馆都将面临人流浪超负荷,工作任务繁重的问题。但是随着物联网与可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博物馆电子票的出现可以为博物馆带来诸多方便,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博物馆可以通过网站或发送二维码等方式,给观众提供购票凭证。通过将物联网的RFlD技术与电子票及观众的移动手持设备相结合,即可实现博物馆内的观众定位。系统通过阅读器采集观众的数据,分析相应的人流量及位置数据,可以及时为工作^员提供信息作出相应的调整。
(2)指示系统
观众在参观博物馆中看得最多的毋庸置疑是展品,而其次就是博物馆的指示系统。观众在参观博物馆时,指示系统是一个重要的引导环节,如何通过良好的指示系统来带领观众进行博物馆的参观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物联网技术,应用内置RFlD电子标签的门票或观众的移动设备,可以全面感知用户的存在与位置信息,然后快速准确地对观众的位置进行数据分析,然后给观众制订一个准确,有效,亲切的参观路线,减少观众的观展障碍。
(3)多媒体导览系统
导览系统可以说是博物馆展示中的重中之重,传统的单项传播展示已无法满足年轻人的口味了,他们所期待的是博物馆传播的多样性。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观众与博物馆的互动性与自主性的加强。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全面感知观众存在。通过RFlD等物联网技术增强展览与观众的互动,并应用观众的移动终端将预先设定的服务推送到观众手中。美国技术创新博物馆是第一家使用RFID技术腕圈的博物馆(图3),该博物馆认为这是参观了解博物馆的一种最好的方法,因为这样,参观者能够实现与展览之间的互动。观众还可实时查询自己的位置,回顾参观路线,获取最优路线导引服务,调整参观行程并选择需要的服务。
同时当持有电子门票或手持设备的观众靠近展品,系统根据观众所在位置情况,触发功能模块,显示该展品详细的文字、语音、图片和动画等多媒体介绍资料,使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其背景资料,使得科普、人文宣传更生动、更容易理解,知识更全面。观众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更轻松地查看展品名称、内容等信息。
同时根据观众在博物馆内的当前位置分析,结合以往的参观数据及用户信息数据,给出观众独特的个性定制路线,自由参观展品,引导观众参观整个博物馆。
3.2展厅环境控制应用:
物联网的相应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和检测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通过物联网红外传感器技术的使用,得到当前文物所储存的湿度、温度等多项环境因素,以及参观过程中人流量及动向的变化,从而能够更好地针对这些因素的变化及时采取一些相应的调整措施,使得文物储存的温度以及湿度等环境得到恢复,使得文物的保存有一定的保障,同时告诫工作人员展厅的人流情况等,对博物馆的人流进行相应引导。
案例1:伦敦历史博物馆引进NFC RFlD标签
伦敦博物馆与诺基亚公司开始合作测试一套系统,通过该系统,NFC手机用户可以从馆内两处NFC标签处得到优惠券、展品信息、预约等信息(图4)。伦敦博物馆于1976年建成,里面珍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宝。当观众将手机贴近某些标签的时候,游客的手机可以自动连接到博物馆的Facebook主页或者是Twitter主页,在那里他们可以炫一下展品。观众还可以通过一些标签,浏览存储在博物馆文献中的艺术品照片,下载博物馆的乐曲等多项创新应用服务,这些服务功能的增加都促进了观众在参观中的体验感及获取信息的便利性。
1、视觉效果
传统博物馆的展示效果注重的是先“物”后“人”,陈列的重点只是在于将“物”的信息传达给参观者。在新的陈列设计理念中,注重的是参观者。博物馆得已生存和发展是在于参观者愿意去欣赏,所以在展示时,不仅仅是要将“物”展示给人们,还应该关注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审美需求。博物馆在陈列问题时应该要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考虑怎样的陈列设计可以给参观者美的享受,使参观者仿佛置身其中,有身临其境的观赏感。
2、空间感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人们尽管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或是网络技术达到使人们在博物馆中有真实感受的效果,但仅靠感知是无法完全感受到文化所蕴藏的丰富的文化知识信息的。人们想要获得真实感,可以在某一空间中进行。在现代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中,空间陈列可以将信息与参观者联系起来,将想要表达出来的信息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种“人物合一”的境界给参观者绝佳的参观享受。现代博物馆的设计更多地开始倾向于空间设计,独立的空间所表现出来博物馆独特的文化精神,不断研究扩展展陈空间,营造出与博物馆相对应的文化主题,是现代博物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3、观赏体验
旅游业的发展为博物馆带来新的发展方向,同样教育业也为博物馆提供新的发展模式。现代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本知识,学校会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之类的场所,从传统教学趋向于“言传身教”,读的多不如看的多。所以博物馆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场所,在提供信息、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观赏体验。如今人们对于场所的选择,不再局限于能提供的知识有多少、是否有好的观赏效果,现代博物馆的展陈设计更要注重人们的观赏体验,设计的核心是展现的内容与人们的互动交流,博物馆的陈列不仅仅是展示内容,更重要的是向人们传达信息和情感,陈列的空间及其环境所聚集的是人们的情感体验和生活。
二、空间展示设计
1、创新
人们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希望从中得到情感的共鸣与交流,希望看到独特、有个性的展示设计。博物馆的展示手段要表现出“创新性”、“独特性”的特点,要敢于创新,打破常规,不平庸,不老旧。展示设计在外观上要多方面、多层次地展现出博物馆的特色,既要考虑到陈列艺术,同时还要注重整体建筑的形式、空间感和参观者需求。博物馆独特的展示风格也可以表现在所在地域的特点、文化和时代等方面。设计师在设计时,可以从时代背景、以往的历史等方面进行设计,使参观者更好地领会设计师的设计理念。
2、注重参观者
现代博物馆的展示设计理念在空间设计这一点上,要注重参观者的体验。在展示设计中,更注重的是人与环境、建筑之间的交流互动。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围绕着人们的观赏感受、观赏情感等,使用各种艺术方式构建一种空间,满足参观者对知识和休闲的双要求。既陶冶情操,又获得知识,这是博物馆与其他休闲娱乐场所最大的不同,同时也是吸引更多人群的原因所在。
3、整体设计
现代博物馆的陈列空间设计不单单是围绕某一点,而是对整体环境、建筑和空间的整体设计。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并不仅是局限于历史,同时也代表现代社会的发展,所以在陈列空间设计上,设计师要将其融合在一起。外部环境对陈列的影响在于建筑形态、地理特征和展示内容三个方面,为了避免三者产生矛盾,可以将建筑设计中的美感、环境和地理特征融合到陈列的空间中去,再将陈列所要的内容和情感融入到建筑中,三者相互融合,创造出更美妙的设计风格。
三、结语
关键词:异位;当代艺术博物馆;功能;空间;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06文献标识码:A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he“Heterotopia”Design
XIA Wa
当代艺术媒介与博物馆(或美术馆)空间的联合,既制造了一种相互兼容的幻象,同时又呈现出充满争议的语境。21世纪正处于一个同时性和并置性的时代,我们所经历和感觉的世界更可能是一个点与点之间相互连接、团与团之间相互缠绕的风格。[1]然而,这又是一个“失魅”的世界,它时时向我们昭示着一种而更为沉重的事实:在古典式的整体性和有机性崩溃之后,人的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都同样面临着支离破碎的危机。因此,人们需要一些“他类空间”① 来游离于日常的生活,将人之所以为人及其与社会的意义呈现出来。而“异位”(heterotopia),指的就是“他类空间”与现代社会的现实空间之间既抽离又相连的特有状态。无疑,当代艺术博物馆系统就属于这样一类“异位”的空间。
“异位”的概念是福柯(Michel Foucault)用作“现代性边缘的空间”来探讨的,指在大量分裂的可能的世界中的“一个不可能的空间”里的共存。简单说是“某些场所,它们具有连接特性,将一系列关系悬搁、中立或颠倒化。”福柯列举了几个空间样本,如博物馆、图书馆、露天游乐场、殖民地等等。在这里,“文化中能找到的所有其它真实的场所都同时表现、竞争和转化着。”[2]因此,福柯关于“异位”的创造性解释,是一种基于空间、知识和权力的社会学考察。这样的异位,更多的是一种思维解构和阅读文本方式的转换。在社会流动性日益复杂的今天,人们渐渐失去了归属感。而高度集体化和外在化的群体社会,似乎也同时意味着个体的死亡。于是,当建筑师将真实出现于我们周遭有关个体与存在的思考付诸于可进入的空间形象时,艺术与人相遇了。而在当代艺术博物馆和美术馆建筑中,现代艺术的批判精神与观者的冥想空间恰如其分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类似“乌托邦”的空间异位因其远离喧嚣的特性,无疑已经成为一部分人的心灵休憩地。而世界各地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和美术馆,也都在努力寻求重新发现文化意义和“持续创造新事物”② 的途径。
一、日本金泽21世纪美术馆
爱德瓦•格林桑(Edouard Greenson)曾经把美术馆想像成一个“群岛”,强调非直线空间的创意和展览时空的共存。2004年威尼斯第9届建筑双年展上,金狮奖最佳方案奖的殊荣归于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和西泽立卫设计的金泽21世纪美术馆(又译作金泽21世纪当代艺术博物馆,见图1)。其评语写道:金泽21世纪美术馆的方案,展示了我们可以把公共建筑定义为高质量的凝缩和冥想的普通空间、城市和个人的关系的必然变化。
如果一个美术馆可以使观者在欣赏当代艺术品的同时,能够观照自身而达到“冥想”的精神境地,那么它的设计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它提供出了一种“异位”的可能性,将意识还给了在现实生活中来不及思考的个体。另外,金泽美术馆总策展人长谷川v子言明,该馆冠以“21世纪”的定位,正是希望它有别于传统美术馆机制那种单方面的教育模式,而创建一种双向交流和传递的框架。在美术馆的策展计划里,就有很多新媒体实验艺术的安排。自2004年10月竣工以来,金泽市政府就一直考虑把它作为现代美术馆和艺术交流馆的复合文化设施。[3]在这座透明而单纯的圆形美术馆建筑里(见图2),各展区自由分散布置,覆盖以水平舒展的白色采光屋顶。建筑师的多向性和开放性设计理念,使人既可以偏离正常场所,同时又可以穿行于其中;既向四方渗透,又使自己保持孤立。在此,空间形式与其象征意义得以转换,观者可以饶有兴趣地参与艺术作品含义的创造。于是,某种独特的身心体验与福柯的“异位”移植取得了一致,人们开始思考现代文明中人类状况产生的深刻变迁。
建筑师妹岛和世的设计风格多带有“穿透性”和“浮游感”的特征。她善于运用白色、轻盈、透明、超薄等各种手法,将普通的公共建筑营造成供人“冥想的空间”,这其实也是日本传统禅宗文化的精华。因此,美术馆除了展示功能外还是交流的场所,同时又与我们的根源世界有着某种联系。人生活在一个孤立无援的世界上,但人的自由是绝对的。正如英国后现代性哲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所说,“人在不同程度地接近不定性时,就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接近于自由。”[4]金泽21世纪美术馆的设计,就恰好呈现出某种自由的气息。观者在美术馆室内外自由“流动”着各种各样的活动,透明或半透明,这正是妹岛和世所感兴趣的。她非常关注人的行为,善于制造某种关系,使建筑成为一个完善的行为系统。当我们跨过美术馆的门槛并置身其中时,人们开始意识到已经身处一个特殊的空间。这是陌生与新鲜感产生的境地,人通过艺术找到了心怀宇宙、自我澄明的途径。
此外,还不能不提及西方现代艺术对妹岛和世的影响。在其1995年设计的森林别墅中就有许多构成主义的手法,而新近落成的“梅林之家”住宅里,也可以找到极少主义艺术的影子。[5]在美术馆外的广场上,往往放置着和整个建筑风格相协调的特约艺术家的作品。在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许多方案中,都可以看到在公共空间中放着许多闲散的椅子的做法,这本身也是装置艺术作品。因为这些保留着最基本形态的给人感觉轻松的椅子,恰恰反映出建筑师对当下存在的一种思忖。可见,在当代美术馆空间里,原本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被特殊化了。它又是一种“催化剂”,震荡和扩张了日常的意识,使观者与当代艺术品产生了更为直接的互动。于是,世界被输入了激进的元素。这种空间的异位作用紧紧攫住了艺术活动的参与者和接受者,而艺术作品与现实世界之间也由此产生了更为意味深长的对话。
纵观时代的发展,美术馆的功能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1世纪的美术馆不再被界定为一个孤立存在的实体,而应当允许各种外来方式的冲击和碰撞。众多当代美术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重新思考自身的定位,以满足信息时代的艺术创作与观者双向交流的互动性。比如金泽美术馆就备齐了日本国内外的展览会目录和艺术家的作品集,同时提供从互联网检索最新艺术资料的服务,还配备了多种多样的新媒体实验室以供艺术家研究和观者参与。可见,当代美术馆已经成为由个体智力创造向公共知识转化的一种积极渠道。
2007年底,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中标建成的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见图3)又赢得一片喝彩。博物馆高53米,犹如6个异位错落的白色矩形盒子叠加在一起。盒子内部事实上是6个不同的主题画廊,特意朝向不同的方位,代表着艺术世界多元并置的现状。在开幕展“非纪念”(Unmonumental)上,展出了来自世界各地30多名艺术家的雕塑作品以及多件新媒体艺术、拼贴与声效装置艺术作品。作为城市的一个新地标,每层展区都有不同的楼层面积和高度,从未见过有哪个博物馆具有如此灵动的展示空间,它赋予艺术作品新的生命。值得一提的是,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大厅和艺术品的起卸区,被一反常规地并列在一起。③ 这样,行人在人行道上就能看到艺术品如何被拆箱和陈列。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曾经在《幻象》中揭示了某种“超现实”的概念――幻象的空间并置已不再指涉历史本原或实体对象,我们的生存体验与文化实践已经遭遇到全面的空间化倾向,其突出表征正是来势凶猛的全球化以及网络技术所生产的赛博空间。其实,展示“幻象并置”关系也是创造关系。艺术博物馆系统既是一个暴露日常生活冲突的空间,也给当代人提供了精神世界的“避难所”。而作为一个开放的空间,它又是“信息网络”的一个链接点。由于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出色构思和设计,它还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之一。
二、纽约现代美术馆新馆
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见图4)拥有世界上最为完整的现当代艺术藏品。从1929年创立开始,MoMA就力图摆脱艺术博物馆那种单纯收集与展览的模式,而是和艺术界保持紧密关系,希冀引领世界艺术的风向。由于艺术品类的不断丰富和馆藏的日益增多,自20世纪90年代起,MoMA就提出修缮与扩建计划。通过国际招标,日本著名建筑师谷口吉生(Yoshio Taniguchi)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并于2005年最终建成。他着重于美术馆“空间序列”的展示和向都市文脉的敞开,认为向观者提供鉴赏作品的场所是第一位的,为此甚至可以消除建筑形象。因此,新馆的设计充分保证了作品的光照等展示条件,将空间真正还给艺术与人。
谷口吉生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哈佛大学设计系学习,当时正值美国现代艺术的鼎盛期,极简主义艺术家唐纳•贾德(Donald Judd)的风格就曾对谷口吉生影响很大。在纽约现代美术馆新馆的设计中,轻盈感、简约性和多重性的构思被置于首要地位。他认为美术馆可以作为市民多次往来的娱乐场所,因此在设计中巧妙地将MoMA融入周遭的都市生活。观者不只是来欣赏绘画,还可以到屋顶花园散步,或者观赏周围的人文景观。同时,也是对作为“透明幻想”空间的超越,谷口吉生的设计力图使观者处于一种具有再塑造能力的位置。它也牵引出一种“异位”的存在,并激发观者对认知经验和价值判断进行重新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改建前MoMA二楼展示的是从后期印象派到超现实主义的画家的作品,但现在已经调整为三个部分――当代艺术展示、电影和新媒体画廊以及印刷和图书展示。这里集合了纽约现代美术馆六大类收藏中的当代艺术品,把“二战”以后的新艺术实验展示给观者。
整个新馆的设计也是以透明的流动性取胜,如挑高的中庭、镂空的墙面和大面积玻璃,都延伸出一种四面八方的穿透感,入口大厅也首度从54街一路贯穿到53街。有参观者形容道:“当置身大厅内时,视线会不自觉地接受户外雕刻花园的邀请,花园内外虽只是一墙玻璃的区隔,景致上却呈现出两极――站在大厅内向花园眺望,那一整片的玻璃墙彷佛不消多久就会被高密度的光线给熔化掉;但当身处花园朝耸立的建筑仰望时,眼前的建筑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玻璃盒子,人们在这座玻璃房子里有的移动着、有的面窗而立。x那间,人、空间,以及空间里的人因为视觉的透明感而拉近了距离。” ④这种把空间还给艺术与人的谦卑美学,使得当代艺术博物馆已经成为都市人不可或缺的“心灵的家园”。另外,像奥地利格拉茨现代美术馆、日本丸龟市猪熊弦一郎现代美术馆和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新馆(见图5)等的设计,也在展示当代艺术品的同时,使得空间与观者取得了较为积极的互动。据不完全统计,2000-2005年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Pompidou Centre)和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已经分别接待了267万、250万和410万人次的参观者,它们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当代艺术中心。
三、结语
艺术与建筑已经为现代社会生活和城市文化注入了决定性的活力。而当代艺术博物馆(或美术馆)作为一种“异位”空间的存在,其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如何处理公共关系的问题。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一整套制度、机构、网络和策展方式等,都应体现与都市精神和公共意识相契的话语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艺术创作所关注的对象已经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家、观者、作品和展示空间形成的某种关系,使得“对话”替代了原先单向的审美接受。而现代艺术的意义在于当下性。它使观者都能从中收获他们自己的体验,并且意义各不相同。于是通过一种创造性的建筑空间安排,创造者的艺术经验引导观者在其作品前徘徊,并使之展开一种具有穿透力的神秘观照而达到自明。这种“异位”的抽离使迷失的、受伤害的或被抛弃的人从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此人们了解过去,从艺术中提升着自己的尊严和价值。此外,艺术的神圣使命在于一种包容和庇护,当代艺术博物馆设计应在更广阔的空间上与公众发生交流。因此,空间的开放性、多样性以及在室内外向公众展示作品的需求应予以关注;同时在艺术展示上,应使各个迥然不同的区域之间具有艺术史上的研究意义,而不是各说各话,甚至相互抵消。这样就需要建筑师、策展人和博物馆管理部门从抽象层面,从“异位”角度对当代艺术博物馆空间进行重新解构,以恢复人类意识基于存在的一种批判性反思。而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因为提供了一系列供人冥想、指引交流的“异位”场所,才会给观者带来因人而异的体验和精神价值层面上的升华。在此,观者、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开始浑然一体。
① 福柯1967年提出“他类空间”文化概念。英文版本为Foucault,M., Of Other Space, Diacritics,1986 ,p.23.
② 引自德国艺术批评家、文化哲学家鲍里斯•格罗伊斯(Boris Groys)语。
③ 参见《东方早报》/kjwh/ylmb/ylzl/200712/04/t20071204_13803039.shtml
④ 参见陈雅玲《纽约现代美术馆的"新"省思》,《典藏》今艺术 .
参考文献:
[1]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8-28.
[2]潘泽泉.空间化:一种新的叙事和理论转向[J].国外社会科学,2007,(04).
[3] 蒋原伦史健.溢出的都市[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8.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一切事物的本质”“美是由一定数量关系造成的和谐”[1]。衡量各部分之间“数”的关系,将细节融入到整个空间中,达到和谐一致的空间表现。亚里士多德指出美是由度量和秩序所组成的,建筑物各部分间的度量关系就是比例。中世纪美学家奥古斯丁说:“数始于一,数以等同和类似而美,数与秩序不可分。”“在美里见出图形,在图形里见出尺度,在尺度里见出数”[1]。每个体现美的设计元素都是以“数”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无论是组合要素本身、各组合要素之间还是某一组合要素与整体之间,无不保持着某种确定的数的制约关系[2]。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无论是在布局规划还是陈列展示上都体现着数的精准,用精确的比例构建舒适的观展空间,做到物、人、空间三者之间的和谐比例秩序。空间的布局上,将展厅、休息区、服务区、工作区之间做到合理的划分,分清主次,布局严整。根据不同功能的展厅调整大小,如画展需要的空间相对较大,需预留出观众引发联想的空间;影音厅则需要较小且隐蔽的密闭空间进行小范围的展示。不同展品要考虑到光照角度,温度湿度的控制,观赏角度等由数值建立起来的展示效果;根据形式美法则,不同的陈列方式会有不同的观展和心理效果,维特鲁威认为美在于对称,对称的基础是比例,只有凭借比例才能获得对称,许多著名博物馆的入口处和大厅设计中都采用对称的柱式布局,给人感受庄重、整齐之美。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少就是多”的原则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应用广泛,琳琅满目的展品让观众的眼球和大脑应接不暇,在空间的设计上要减少过分的装饰,创造简洁的空间感,突出重点,缓解视觉上的疲劳感,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多体现在走廊和休息厅,让观众在琳琅满目的展品中获得眼球的修整。
美既是依照科学规则对自然所做的模仿,也是一种对超自然的完美所做的静观[2]。古希腊艺术被称为模仿性艺术,注重模仿现实事物,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应该模仿和展现事物的普遍性和理想性,而非简单地模仿事物的形象。达芬奇说之甚明,模仿是一种忠于自然的研究与发明,因为它重新创造各个单一物象与自然的统一,另一方面,模仿又是一种需要技术创新的活动[2]。艺术是在不断的模仿与改革中形成时代特点,继承与发扬在博物馆的空间设计中能够充分彰显出时空感。
1自然的模仿
自然的模仿源于人类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但艺术的模仿不是徘徊于自然的外表,而是深入真实的必然性。鲍姆加藤认为所谓模仿自然就是要表现出呈现于感性认识的完善[1]。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借鉴自然元素,如植物动物的图腾使得空间灵活且具有动感,石材木材的铺装配合色调主题和展品相呼应,融入设计与装饰,增添设计的原始性和亲和力。中国文字博物馆设计中的饕餮纹、蟠螭纹的动物图案,象征着28星宿的28片青铜甲骨片组成的碑林都是对自然元素的模仿,是博物馆设计中来自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人们对自然的不断探索与认知,合理地运用自然,把自然带到生活中,也是博物馆设计中需要珍藏的一部分。
2人文的模仿
借鉴传统元素,融合新思想再创造,设计出适合博物馆主题的现代设计元素,是对传统的尊重与发扬。如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设计中,入口大厅的棚顶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藻井”的形式,但采用了铝合金材料,并在每个“藻井”方格内采用了浅金字塔式向上升起处理,使得形式更丰富又在功能上使大厅的建筑声学方面更优化;博物馆幕墙的图案化处理,对斗拱抽象化运用的檐口、室内楼梯与平台的护栏所采用的图案装饰都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苏州博物馆的设计配色上则采用苏州江南水乡特有的黑白灰粉墙黛瓦,多处使用六边形的取景窗,营造了园林有的空间层次[3]。传统构建的抽象延续融入环境氛围设计出符合苏州地理人文的主题性博物馆。
3科技的模仿
由中央美术学院江黎教授发起的“为坐而设计”大赛,已经举办到了第5届,十年磨一剑,而今这个大赛已经成为业内高水准的赛事。2012年1月16日,+86中国当代设计博物馆展出了“第5届‘为坐而设计’国际赛展获奖作品暨国际知名设计师作品邀请展‘50把椅子’”。
中国设计师原创作品的展示空间
+86当代设计博物馆是一座当代设计博物馆,由北京+86公司全资建造,预计2012年4月正式开幕。
设计博物馆的学术价值和收藏功能使其成为一个权威,相当于文化创意产业金字塔的塔尖部分,只有存在这样的文化标准,创意产业才有充分的文化内涵和高度,产业链才完整。
博物馆建成后将为中国年轻设计师提供展示原创作品的空间,学生得以参加讲座,并通过参观国际设计大师作品提高自身素养,公众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了解当代设计的魅力及中国设计发展的进步。
+86公司,10年来一直从事文化创意产业,拥有众多国际博物馆合作伙伴,设计师作品资源,设计师资源,设计院校资源。有操作设计博物馆的经验和实力,这也是+86公司的神圣使命。
博物馆将长期收藏陈列2000年至今中国产品设计时代经典作品,并定期从全球各大博物馆、设计师手中购买\租借设计史中的经典产品,供国人学习、品鉴。每月还将定期举行学术展览和学术报告,并出版专著向社会传播设计文化推动设计学术发展,从而打造一个通过展示、教育、学术分享及出版的当代设计体验平台。
博物馆共分为五大块构成主要功能:国际经典大师陈列(以世界当代设计史为线索);当代中国设计作品陈列(梳理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史);学术展览及报告出版(建立中国当代的设计文化);+86设计学术奖(提升中国当代设计的学术价值);其他功能(促进设计文化的社会传播)。
博物馆,798的又一地标性建筑
设计博物馆主题鲜明,特色突出,作为中国是第一家当代设计博物馆,必将引来世界的关注,带来大量的游客和媒体,提升艺术设计区的国际影响力。
设计博物馆服务于园区,大量的展览,活动,数字图书馆等项目,促进艺术设计区乃至北京的文化旅游发展。为北京成为世界设计之都做出贡献。
定期举行学术展览和报告,目前拟邀请著名设计师,+86设计博物馆创始人,池伟先生为馆长。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导师柳冠中先生作为学术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做总策展人。
学术取向是以专注梳理中国当代设计史的学术为线索,进行收藏,展览和推介。标准如下:1、70后出生的中国当代优秀设计师;2、直接反映中国当代人的生活体验和社会文化的设计;3、带有中国古代文化精神内涵的当代设计;4、中国设计师带有全球意识,跨国界的影响国际设计,高度创新的设计。
为坐而设计
由中央美术学院江黎教授发起的“为坐而设计”大赛,已经举办到了第5届,十年磨一剑,而今这个大赛已经成为业内高水准的赛事,+86中国当代设计博物馆有幸展出“第5届‘为坐而设计’国际赛展获奖作品暨国际知名设计师作品邀请展 ‘50把椅子’”。
关键词:展览设计,光源设计,设计方法,相互关系
0.前言
光源扮演着传达观众舒适度和展品艺术效果的重要媒介物的角色,是整个展陈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设计人员除了用它来映照最佳的视觉效果外,还应充分尊重博物馆的特殊性,对光源的选择比一般的商业展览更须严格,惟有如此才能防止那些价值连城的历史文物受到损害。
1.光源设计对文物的影响
光源体及辅助设备发热所产生的光化作用和热效应会影响文物的珍藏,过高的红外线及紫外线辐射亦会损害文物的保存;对纸质书画、皮革、纺织品、木制品,此类戕害破坏性尤甚。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地方性博物馆里,由于对光源的破坏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光源的维修维护亦不太在意,以至使线路过早的老化而造成火灾隐患;部分博物馆片面地强调展室的照度,或采用高红外线的白炽灯而不加任何滤光措施;或把展品靠近发热的电器旁而漠然置之;更有甚者把展品暴露在强紫外线辐射的自然光下,任由这些珍贵文物褪色或变质,直至损毁。
2.展陈设计与光源设计的关系
那么,博物馆展陈文物对照明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呢?(1)光源的发热量应尽可能地小;(2)所有带辐射性的光源和灯具均应加滤光片;(3)总曝光量应被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如果持续曝光,对于珍贵展品,其照度不应超过50LX;(4)光的显色性应适度。按照CIE—UCS颜色系统标准,博物馆展陈物品的显色指数至少须达到90以上;(5)展品周围光源色温环境应合理。按照ICOM推荐标准,对光不敏感展品,光源色温应在4000K~ 6500K之间(自然光或偏冷光);对光较敏感展品,色温应在4000K左右(自然光);对光特敏感展品,色温应在2900K以下(暖色光);(6)当观众观看展品时,应防止在画面上产生反射眩光;(7)绘画类展品,在画面上应有一定的照度均匀度,对立体类展品,照明应凸显立体感;(8)博物馆的整体照明应适度,展品照度与通道、大厅等地方的照度亦须有适当的比例关系,按照CIE推荐标准为1:3。
以上不难看出,展品对光源要求是相当高的,我们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要做到以上所列几点不是一件易事,因为我们通常不会把设计着力点放在选用光源上,更不会把有限资金过多地投入到灯具的选择上,特别是临时性展览,我们对展品光源的考虑更是少而又少。这无疑对珍贵文物藏品的保护极为不利。
3.如何进行合理的光源设计
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文物藏品的缮理工作,科学保护意识也大大提高,再加上相当一批博物馆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因此在展陈实践中对光源的选用和设计上亦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设计选择光源的前提基础是对其熟知。我们知道光源大体可分为白炽灯、荧光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以及近几年备受博物馆界青睐的光纤等几大类。下面根据其不同性能逐一作以下介绍。
3.1白炽灯
分为普通型白炽灯、带反光镜白炽灯和带抛物面铝反射白炽灯、卤钨灯
等。普通型白炽灯可产生直射光,价格低廉,一般用于博物馆特殊场合照明;带反光镜白炽灯光线柔和,寿命较长,价格相对低廉,因而常被广泛应用于大面积场所照明;带抛物面铝反射白炽灯有比带反光镜灯更窄的光束,寿命与前者不相上下,但价格略高。这两种灯型重量较大,因此不宜安装在玻璃展柜和易碎的展品上方;低压卤素灯也是一种带反射镜灯,其缺点是需要变压器;卤钨灯作为种白炽灯,光效较高,寿命较长,但发热量更多,价格也高一些,而且易产生更多的紫外线辐射且难加滤光片,因此该灯型可用在金属或石制展品需要强光照度的地方。白炽灯的优点挺多,诸如:灯丝集中,接近点光源,便于控制;初始费用低廉;线路简单,一般不需要辅助器件,可在相对宽泛的环境温度下工作;可用于较频繁开关的场所等等。而其最大缺点则是:发光效率低;红外线成份高;工作时玻璃外壳温度高;受电压变化的影响严重;寿命较短;受机械震动的影响大。
3.2荧光灯
主要有节能灯、荧光灯管和三基色荧光灯等。其优点是:低能耗并高效,运行费用低,发热量小;光色范围广,有较好的显色性;寿命较长,从而降低了维修费用。但是也存在以下几种缺点:由于需要辅助设备(如镇流器)而使初始费用较高;对温度和湿度敏感;有射频干扰。科技论文。科技论文。荧光灯作为一种柔光光源,属于线状发光体,因此,对于要形成高亮区和阴影的三维立体展品不适合用此类灯型。
3.3高强度气体放电灯
主要有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和新兴的陶瓷金卤灯等。高压钠灯的特点是优良的显色性、寿命和流明维持率可靠,缺点是色温较低,一般为暖黄色,可以用于展区的泛光照明;金属卤化物灯具有发光效率高、显色性能好、寿命长、光源体积小等特点,但是价格比较昂贵,只可用于展区的泛光照明;陶瓷金卤灯,是一种新型光源,在城市夜景照明领域已广泛使用,用于博物馆的还不常见,但它拥有较好的显色性,而且还原色彩逼真。其防紫外线辐射的功能更加有效,稳定的光色能创造出颜色一致、亮度均匀的空间环境效果,长使用寿命可以有效地降低维护费用,因此更能节约成本,发挥良好光效。但是,这几种高强度气体放电灯价格都比较高,而且还需要辅助设备(镇流器)且大都体积较大,可选用的功率较少,因此一般多为展室走廊或对光不敏感的展品使用。
3.4光导纤维
分为点发光和侧发光两种类型。光纤作为一种新型光源,在我国是1976年在纪念堂首次采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方被广泛推广运用于国内部分著名博物馆,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中华世纪坛、纪念馆等。科技论文。光纤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同行青睐并予采用,是缘于其自身无与伦比的卓异特性:它是最安全的照明材料,光纤与光纤终端只传输光,本身不带电,不发热;它是无害的照明方式,通过光源的技术处理,可以有效隔绝紫外线;它在设计方面有可供发挥的更多空间,具有点照明、面照明、局部照明等不同功能,适合于各类艺术品陈列照明。
4.光源设计对展陈物品的保护方法
4.1针对辐射的光化作用一般采用以下方法保护展品
1)用紫外线过滤器(如卤素光点)可大大降低天然光和人工光的紫外线,特别是一些
进口品牌,如施华洛奇过滤器几乎可以完全消除紫外线对展品的损害;2)也可以把加防紫外线膜的防反射玻璃镜片用在展柜上,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坤宁宫洞房的窗玻璃即采此法;3)可以通过灯具的改良减少辐射量,如灯具选材上可选用石英玻璃等;4)在不影响观众欣赏展品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照明的照度水平,可选择低功率又
高效的光源;5)为了缩短照明时间和减少曝光量,可安装红外线探测器自动控制照明开关,如北京故宫养心殿、坤宁宫原状陈列,照明安装的探测器,可以在没有参观群众的时候自动关闭,从而达到减少展品累计照明次数和节约用电的作用。
4.2针对辐射热对展品产生的热效应,一般采用下列措施保护展品
1)用冷光镜或红外线反射膜降低光源的红外线辐射;2)尽可能使用红外线辐射少的光源,如高显色性荧光灯;3)保持室内正常的温度和湿度,封闭展室或选用设备来设定恒温、恒湿;4)在保证正常视觉的条件下,降低照度水平和减少开灯时间。
5.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适合博物馆特殊要求的光源设计亦会不断涌现,只要我们倾心关注它们并能及时采用,那些精美绝伦的设计定能让观众流连忘返、赞叹不已,展品也一定会更长久地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王琼.博物馆建筑的综合环境效应.河南大学学报.
[2]吴晓燕.论博物馆建筑空间与环境艺术的美育效应.河南博物馆学刊,1998.
一、心理需求
由于知识层面和自身经历的差异,观众会对博物馆展品信息产生差异理解。如此,策展人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观众的信息接收能力,在设计博物馆展览时,可通过利用展厅空间、光线色彩、视听设备,设置可进行互动游戏及实践参与的展览形式,以提升观众参观兴趣,调动观众参观情绪,从而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所国家一级博物馆,该博物馆于二楼,独立设置了以中国文字为主题的互动影像展厅。此展厅划分为姓氏起源、文字迷宫、实验园地三个展示空间,寓教于乐中,让参观者达到“参观—放松—放松中再学习”的效果。地方综合类博物馆洛阳博物馆于观众互动区域设计了虚拟手翻书装置。观众站在书本形状的屏幕前,用手做出翻书的动作,信息页面就如书本翻页一样前后切换。在互动中,观众参与游戏,体验放松,同时也获得了知识信息。
二、生理需求
1.安全作为公共活动空间,博物馆不仅要把展品以合理的方式呈现出来,还应该尽最大可能以考虑观众安全为前提进行展示设计。在展示设计中,展示材料是不可缺少的体验。长时间的参观中,观众容易产生疲劳感。为提高参观舒适度,在选择与观众近距离甚至可触范围的展示材料时,可尽量避免易给观众带来过度紧张感的“硬”材料。中国文字博物馆在设计少数民族文字展厅时,为突出民族文字的多样化与融合,将代表不同文化的少数民族文字印刷陈列在多组形状高低、颜色多样的大型立方体展示模型上。考虑到模型被设计在展厅的入口走道处,与观众距离很近,设计师在制作模型时选用了适中软硬度的材料,以减小观众感官上的冲击力。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展示空间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展品本身所占据的展示位置空间,二是观众与展品之间的适当距离。这段距离不仅能够引导观众处在最具效果的位置上进行参观,也相对保障了展品与观众双方的安全。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是展示东周时期周王城车马坑的专题博物馆。为维持车马坑原址原状进行展示,博物馆于车马坑出土原址上高两米处建立了四个方向的玻璃围挡,1.2米高的玻璃围挡不仅清晰的圈定了展示空间,也保障了观众的参观安全(图1)。2.尺度伦勃朗曾经说过“你不许凑近闻我的画。”真正具备观赏力的观众往往不会以太近的距离去观赏一幅作品。观众来到博物馆,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展品而已,而是通过整个展示环境对展览进行系统的认知,因此,好的作品和观众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尺度距离,空间展示设计应该和观众的感官相适应。正如上文提到的车马坑展览,展品周围的围挡自然建立了展品和观众之间的尺度距离,而这一距离,也应考虑到观众的视觉观看尺度。在策划河南博物院英国美术300年展时,博物馆于展品和解说词一米开外设置了隔离栏,为了看清楚解说词上约14磅左右大小的字体,观众必须站在隔离栏外,前倾上身,才能勉强获得信息(图2)。策展时,是字体设计得过小,还是现场布置时隔离栏放置的过远?无论如何,博物馆都应该考虑到观众参观时实际的视觉生理尺度。博物馆展品本身都具有极高的价值,玻璃展柜、栏板虽建立了展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但也划清了观众的心理界限。一些分明树立了“禁止触摸”警示牌在旁的展品,仍然无法阻止观众的触摸行为,与其如此,不如设计一些真正可互动的展品,来解决这一问题。洛阳民俗博物馆以洛阳当地传统民俗文化为主题,在其婚俗展厅,博物馆就为“可触摸”与“不可触摸”划分了明确的界限。展厅内一张传统婚床展品被设计放在高约0.5米的展台上,站台并没有完全用护栏隔离,而是设计了三级台阶,引导参观者走上婚床展品进行互动拍照。
三、教育需求
在博物馆中,藏品代表的不仅是展示对象本身,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及文化价值,给观众教育作用。那么,如何将不同展品的信息知识统筹起来,如何能让观众在参观时获得最有效的知识接收,成为博物馆值得深思的问题。展厅之间的过渡空间往往是观众完成上一区域的参观后、开始下一区域的参观前,起到休息过渡、承上启下作用的空间。河南博物院在策划丝绸之路沿线六省区精品文物展时,将过渡空间的墙面设计为播放背景墙,用以放映与展览相关的专题多媒体资源,观众在展区之间这一承上启下的区域驻足,休息的同时又再一次对展览主题加深了印象。
四、结语
观众是博物馆的最终服务对象,博物馆只有对观众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教育需求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最优化的发挥博物馆职能。
参考文献:
[1]刘婉珍.《博物馆观众研究》.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11.
[2]张誉腾.《博物馆大势观察》.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13.[3]亚伯拉罕•马洛斯.《动机与人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孙淼.《中国艺术博物馆空间形态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5]庄元.《博物馆暂时的情节设计》.数位时尚,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