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西风残照范文

西风残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西风残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西风残照范文

2、秋风习习、五谷丰登、秋阳杲杲、金桂飘香、社燕秋鸿

3、雁过留声、金风飒飒、一叶知秋、秋月寒江、春秋鼎盛

4、秋行夏令、望秋先零、春去秋来、稻谷飘香、华星秋月

5、一日三秋、西风残照、落叶知秋、寒蝉凄切、琨玉秋霜

第2篇:西风残照范文

【秋色宜人】

解释:秋天的景色非常美丽,让人看了心旷神怡。

【草木黄落】

出处:《汉武·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解释:秋天以到,因草木的叶子呈枯黄而掉落。

【橙黄桔绿】

出处: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解释: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春华秋实】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邢颙传》:“(君侯)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解释:华:古同“花”。一、春天耕种,秋天收获。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二、比喻文采与德行。多指因学识渊博,而明于修身律己,品行高洁。三、此词现也用作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

【秋高气爽】

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解释:形容秋天晴空万里,天气凉爽。

【天高气爽】

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今日天高气爽,众头目每向沙堤射猎一番。”

解释: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一叶知秋】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落叶知秋】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叶落知秋,举一明三。”

解释: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春花秋月】

出处: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解释: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春兰秋菊】

出处:《楚辞·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解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春来秋去】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山坡羊》:“春来秋去泉东泻,芳颜不似前潇洒。”

解释:春天到来,秋天过去。形容岁月流逝。

【春去秋来】

出处:明·刘基《大堤曲》:“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解释: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春生秋杀】

出处:唐·白居易《贺杀贼表》:“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君临八表,子育群生,合天覆地载之德,顺春生秋杀之令。”

解释: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望秋先零】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受命之异也。”

解释: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望秋先陨】

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凋;并、汾乔木,望秋先陨;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

解释:指草木将近秋天即败落凋零。也比喻未老先衰。

【西风残照】

出处:唐·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解释: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西风落叶】

出处: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解释: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

【西风斜阳】

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则你那路途迢遥,趁西风斜阳古道。”

解释:形容秋天傍晚的景象。

【平分秋色】

出处:唐·韩愈《昌黎集·卷二·合江亭》诗:“穷秋感平分,新月怜半破。”

解释:秋色,秋天景色。把秋天的景色平均分配;昼夜各得一半;多指中秋或秋分这一天。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九春三秋】

出处:清·周亮《书影》卷四:“九春三秋,天景清丽。”

解释: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金风送爽】

出处:鲁迅《孔诞祝圣言感》:“金风送爽,凉露惊秋。”

解释: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金风玉露】

出处: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解释:泛指秋天的景物,比喻人事间可贵且短暂的事物,多用于描写爱情男女相短暂相逢时光的弥足珍贵。

【秋月如珪】

出处:南朝·梁·江淹《别赋》:“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

解释:珪,玉器。形容秋天的月亮像珪一样的皎洁、晶莹。

【人似秋鸿】

出处:宋·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了无痕。”

解释:鸿,大雁。人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比喻朋友间守信用,就像鸿雁每年秋天按时从北方飞到南方那样。

【肃杀之气】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六:“肃杀之气,亦只是生气?”

解释:酷烈肃索的秋气。形容秋天草木凋零的气氛。

【蒲柳之质】

第3篇:西风残照范文

《题御城寺壁》:一径埋云草树荒,石麟苍蘚卧田桑。汉家陵阙今何在?洛水嵩山满夕阳!

御城,此指洛阳。自周以来,先后有九个王朝建都于此。石麟,石雕麒麟塑像。田桑,田野。汉家陵阙,此指东汉皇帝的陵墓。阙,墓道外所立的石牌坊。洛水,指流经洛阳的洛河。嵩山,五岳之中岳,在洛阳东南登封县境内。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小诗。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兴废的深沉感慨。

第4篇:西风残照范文

记忆。

你真望着我呢,年轻的朋友—虽然,你与我并没有促膝而对,可我觉得出,你正望着我的额头、鬓角,端详着岁月留在那上面的痕迹······

你的眼睛仿佛正在询问我:“记忆,是什么?”

哦,关于记忆,该说些什么呢?

医学家说:“健忘症是大脑走向衰亡的征兆。”

道德家说:“忘恩是负义之母。”

而革命家却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儿童说:“没有你便没有乐趣。”

成人说:“有了你就有了悲剧,没有你不会完美,有了你世界不在完美

看完这些,我想到记忆是享受,是回味,像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此话是本人的随感而发】

追忆。

没有回忆的人是残缺的人,干干巴巴的人;人类和个人从本质上说都是历史的。回忆就是个人的历史意识活动。没有这种活动的人,甚至无法欣赏许多文学艺术作品,更谈不上去从事文学艺术创作。

追忆往事就其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幻想,一种“白日梦”。它们的功用往往是用幻想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

至于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本质上也是幻想,也是梦。

没有希望的人,就是绝望的人,就是死气沉沉、没有生气的人。它在人性中所扎下的根,比回忆往事更深,更牢。它是精神的细胞,是精神的白血球和红血球;是一个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老人中,也有不乏充满希望的人。这是一些真正的人,永不衰老的人;贝多芬就是在满脑子的创作计划中溘然长逝的。

希望就是理想,就是回球追求。

第5篇:西风残照范文

2、暗送秋波: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3、金风玉露:泛指秋天的景物。

4、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5、落叶知秋: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

6、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7、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8、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9、盈盈秋水: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形容女子眼神饱含感情。

10、望秋先零: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11、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12、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13、秋毫之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14、秋毫不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5、临去秋波: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明澈。临走时的回眸一盼。形容别情依依。

16、西风落叶: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

17、橙黄桔绿: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18、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19、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20、春去秋来: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21、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22、蒲柳之质: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23、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24、叶落知秋: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25、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26、秋荼密网: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27、秋风扫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

第6篇:西风残照范文

一个湿漉漉的情节,正在三月青绿的油纸伞下,不知该何去何从。

巷口,一树桃花落满了我逝去的青春,我知道,我的秘密终将会把一个季节所覆盖,它既忧伤也浪漫!

倾泻于月下的琴声,在隔世的错觉里洞穿了秋夜。

我的诗情画意一直都停在红藕香残的境界,满是梧桐的寂寞,你躲在月亮后面,看我,在浅粉落英里盖住了层叠的思念。

我捧回水湄遗落的花香,将它刻进骨头。

绝色桃花被酿成了美酒,一杯杯饮下,又从眼睛里流出。

被一再追问的往事散入烟尘,在举杯邀月的瞬间,将影子投在多情的江南。

一座血脉相连的石桥。

对岸,是冰雪融化的春天。亭台旧榭,画舫水畔,一个妩媚的女子,且等你来,为她描眉染黛。

(二)

我唐朝的烟花在古道上荒芜,诗句中破尘而出的花魂,穿过似血的残阳,在千万个轮回里飘零。

要逃回春天的七月,还在窃窃私语。

一页长亭,本就不该有的动人,被定格在比霎那更短的细节里。

从黄昏到黑夜,花开花落被写成了梦的诗墙,我顺着青苔的路径,追逐着那些风花雪月的日子。

在夜雨敲窗之前,昏黄的烛火营造了一帘萤梦,藕花深处的娇羞被写进一阕新词,捡起的往事,温柔同南方飘来的忧郁一起淅沥。

凋零的前生在来世的路上。

一影卷帘的绰影,在梦谷中轻步。

我在青砖灰瓦中呼唤你。

倚门回望,应有绿肥红瘦。

(三)

或走或回眸,都应迎风而行。

我钟情的马蹄,对着落日,正在寻一处可以醉卧的红尘。

彼岸,江枫渔火点燃了那根流泪的红烛,一滴一滴里,我又想起了昨夜的月光。

共话西窗的雨声,敲击着与子偕老的音节。

沉溺的断痕,迷恋着遥不可及的前世。

古老的诺言,相见的神话,我张望着你的篱墙茅舍。

陌上寒烟,一日千还。

萍与水邂逅。

桃树上的情节,消逝成一个久远的梦。

“一江春水向东流”。

(四)

我淡香的水墨里,全是你的万里江山。

无物似情浓的词句,满是为你预存的风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你若是那帐前的布衣,我定要借一束月光泅渡乌江。

三尺青锋,霓裳华丽,君自逍遥,我自逍遥!

南方的雨巷,北国的女子。

那些与爱有关的情境,在白露蒹葭时,已将袖底深藏不露的暗香摇落。

水一方的佳人,只是你的往事。

春未暖,花先落。

一只庄周的蝴蝶,在西风残照里缠绵。

(五)

春光之外,谁用柔情,体会着尘世的凄怆?

哀婉凄美的难依难舍,我的心已不能再静若止水。

亦山亦水的王朝,隔着隔世的默契。

我用风烟的画笔写下你的名字。

一行雁字将锦书遥寄,一个章节,却离天涯跟你越来越遥远。

晓月、深秋。

第7篇:西风残照范文

蒋勋在谈到宋朝可爱处时讲:“‘西风残照,汉家凌阙’可以是一种美,宋代画家画的一片叶子上的草虫,也可以是一种美。”于是我想象,当你站在这幅画前,便会不由自主地注视着这只蚱蜢。你感受到炎炎夏日里,虫豸鸣声四起,一只蚱蜢跳上一只瓜,继而一片叶,它恍然间停止了鸣声,在个人的寂静中听着四方草野的禅。而你置身于这样的美丽里,与它浑然一体。

继而虫豸不再是蚱蜢的符号,“小”不再是微乎其微的概称。一只蚱蜢,乃至一切细微的生命,都永恒地浓缩了生命的真谛。当你在偌大深邃的森林中俯身嗅一滴晨露,当你在滚滚奔腾的江涛旁伸手抚一株绿草,当你在任何汹涌的灾难里,凝视某一张面孔的情感,实际上,你悄然窥探了横亘古今的完整生命的模样。你看到的,不只是“小”,不只是“”,而是“小”与“个”里,对一切“大”与“群”的注解。因此我一直深信,没有一个细微的生命仅仅是孑然一身。

以小见大,绝不仅仅是现实理性,它还存在于个人的感性追求里,蕴藏着他观察和感知世界的崇高的个人理念。善于从生活中窥见小与个的美,与其说只体现于宋朝的心理,毋宁说是一种人生态度。一个懂得欣赏这种细微生命的人,他一定怀有对一切生命的钟情,对生命里理想之美的追求,他孜孜不倦地探求某种“小”,好让它与自己的生命意义相互印证。在苏轼的一首五言诗里,帘卷以盼乳燕,窗开而送痴蝇,常灭灯以消蛾扑火之痛,窃窃如灰鼠,更是留粮慰藉。他的眼里,不揽括那群燕众蛾,因为他能在昏黄的烛火中,细思渺小生命的喜怒哀乐,将自己的细腻,切身于对细微之物的审慎之爱。拥有这样人生态度的人,常常能赏味常人所不识,收获更大意义上的人生体悟,因此便见深于他的思想。

所有执着于细微的情感,总在冥冥之中连结生命的所有片段。透过孤漏,往往能看见更远。我们知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因此我们更加希望透过个人、个物、个中的“小”来彻悟真正意义上的广大。

第8篇:西风残照范文

从重点字词处设置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是诗歌鉴赏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理解字词,才能准确鉴赏诗歌。因此,重点字词成为题点设置的一个内容。阅读唐代严维的诗《丹阳送韦参军》,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丹阳国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A作者在诗中用一“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

B“江南”、“江北”在诗中有照应的作用,突出了江水的阻隔;“望”字传达出思念之神态。

C第四句写望中所见,给人以寂寞、空虚、孤独的感觉,“水悠悠”暗含着无限的思想。

D作者将对友人的真挚感情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题导引]这首诗,写作者送别韦参军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参军之间的真挚情谊。对诗中“秋”的理解,关系到整首诗的把握和鉴赏。表面上“秋”是写时令,实际上是表达了当时作者的情绪,作者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千种离情,万般愁绪。因此,如果认为“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那就错了。答案应为A。

从关键语句处设置读懂诗句是阅读鉴赏诗歌的基础,试题多在关键语句处设置题点。阅读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选出对这首词的文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醉里”二句写了一个梦境,描写了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形象。

B、“八百里”二句,生动的描写了将士们在军旗下分烤熟的牛肉的宴饮场面,“五十弦”指合奏的各种乐器,“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

C、“了却”二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道出了词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大业,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

D、末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词人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收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

[解题导引]首句“醉里挑灯看剑”由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整句是写念念不忘报国。“梦回吹角连营”,是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也不是写梦境。而且,这两句也并没有写到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情形。答案是A。

从意象上设置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参透诗的意境,那就必须先把握意象。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从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恋忘返的情景。

C、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义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解题导引]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一谈到,就想到它的高洁气质。但本诗作者之所以喜爱,是因为在百花之中最后凋谢,“此花开尽更无花”,与高洁的气质无关。因此,如果对这一意象的理解出现偏差,就会导致误选。答案是C。

从感情的角度设置感情之于诗,如血液之于人体,如水分之于花草,它是诗歌的生命。鉴赏诗歌就应当从诗歌的意象出发,仔细体味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感。对[甲][乙]两首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甲]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乙]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A、从词中所写的人物来看,甲词所写的一是一位思妇——秦娥;乙词中没有人物姓名,没有人物活动,是一首写景词。

B、从时令上看,两词均描绘了秋季景物。

C、两词均以借景抒情之笔收束,均是借对夕阳下景物的描绘来抒发一种悲壮豪迈之情。

D、两词结尾均具博大苍凉之气,但前者略显伤感,后者则透露出昂扬豪迈的英雄气概。

[解题导引][甲]词作者传为李白,从诗中意象看,体现了博大的盛唐气象,同时也给人一种苍凉之感,但仔细体味那幽怨的箫声、秦楼的冷月及西风残照的汉家陵阙,又无不给人一种惆怅空寂的伤怀之痛。[乙]词作者是伟人,从凛冽的西风、雁叫的长空、如铁的雄关、如海的苍山、如血的残阳中,分明感到词中所抒发的是战士那种昂扬、悲壮、豪迈之情。答案为D。另外,[甲]词是一首叙事词,写的是冬景;[乙]词没有抒发豪迈之情。据此排除前三项。

从意境上设置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古人创作诗歌,十分重视诗歌的意境,把意境的优劣作为评判诗的重要标准。鉴赏诗歌就应当能够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意象,进入到意境中,去领略诗歌的意境美。杜甫的诗《漫成一首》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此相同的一首是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题导引]备选的四个答案中,只有C项诗的意境由四景组成,即“江山”、“花草”、“燕子”、“鸳鸯”。所以,答案选C。

从风格上设置风格是诗人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不同的诗人有不同风格,同一位诗人在不同作品或不同的创作时期所表现出来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鉴赏诗歌不能不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对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见例2)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结构布局奇变,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传统写法,把上下两片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过片(下片的开头)内容不变。前九句为一意,末了“可怜白发生”一句另起一意;前九句是想象中的军容和雄心,末句却是现实情况。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连用两个比喻,生动的描写了抗金的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十分振奋人心。

C、这首词词题是“壮语”,前九句雄姿英发,堪称壮语,而末句却是感情大转折,使全首词变得低沉凄凉,一变而为婉约派的风格。

D、尾句是写现实生活,与前文的想象之辞形成强烈对比,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大矛盾。

[解题导引]这首词和辛弃疾的其他词一样,格调是豪迈高昂的。末句是对前九句的大转折,使全词顿生悲壮之气,并且一转折即结束,文笔很是矫健有力,其声调、色彩与婉约派的作品完全不同。这种艺术手法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本题答案是C。

从表达技巧上设置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D、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解题导引]这首词揭示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和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怀,内容曲折而含蓄,笔调跌宕而有致,在与侍女的一问一答之间委婉含蓄的流露出惜春的情愫,并非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因此答案为C。

从用典处设置在我国的古代诗词典中,经常出现一些典故,运用典故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对于鉴赏者来说,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义,就不能很好的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对《出塞》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首句运用互文见义的写法写诗人由眼前的“明月”和“关”联想到秦汉两代曾经有效的抵御匈奴的入侵。

B、二句写外族入侵,战士们因抵御外侮而长期不能归还。

C、三、四句借用飞将军李陵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赞扬。

D、这首诗的情绪悲壮而不凄凉,明畅而不浅露,慷慨而又含蓄,体现了王昌龄七言绝句所特有的风格。

[解题导引]《史记·李将军传》中说:“(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清人沈德潜认为这首诗“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这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因此,三、四句是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批评答案是C。

从节奏方面设置诗歌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我国的古代诗歌非常重视节奏和韵律。把握诗歌的节奏,进行诵读,对于我们鉴赏诗歌有着很大的帮助。对王维《山居秋暝》的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恰当一项是

空山/新雨/后明月/松间/照竹喧/归浣/女随意/春芳/歇

第9篇:西风残照范文

关键词:比喻;民族特性;喻体;归化异化

比喻,是语言中使用最广泛的修辞手法,也是最富有独特文化色彩的代表。德国著名语言学者缪勒认为:比喻是人类语言中一种最有力的手段,没有比喻,语言的发展就不可想象。英汉语言中,比喻现象无处不在。通过比喻,陌生的事物变得亲切熟悉,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然而,由于英汉民族产生、发展的历史不尽相同,更由于各民族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的差异,用作比喻的喻体也就千差万别。

一、比喻的民族特性及差异

1.地理环境与生产文化的差异。中国地处大陆,耕地广博,农耕文化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汉语中多以农耕设喻。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拔苗助长;瑞雪兆丰年。”而英国为岛国,面积较小,不适宜农耕,海洋在英民族生活中自古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英语中多以渔猎、航海设喻。例如:“drink like a fish(大口喝); to sink or swim(不论成败)。”

2.思维方式与心理因素的差异。由于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思维模式不同,对相同事物或现象的理解有时候会截然相反。例如对于相同自然想象的理解和认知,“west wind”对于英国人和“西风”对于中国人所产生的联想是截然不同的。英国大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就对west wind 进行了高度的赞扬,把它比作希望和力量的象征。诗中的名句“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已广为流传。然而,“西风”这一英国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在汉语中却成为了凄凉、萧条的代名词。如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道:“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李白在《忆秦娥》中写道:“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在这些诗句中,“西风”都被赋以悲凉的喻意。

3.、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的差异。由于各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发展道路,语言中也会相应地出现一些鲜活生动的比喻。例如中国俗语中的“借花献佛、不看僧面看佛面、临时抱佛脚”等,皆以佛设喻,出自历史悠久的佛家文化。成语“洛阳纸贵”源出历史典故,比喻杰出作品风行一时,深受喜爱的场面。英语中的“swan song”(直译为:天鹅的歌声)源于历史传说,传说天鹅在临死前会唱出最优美动听的歌声,于是人们就用“swan song”来比喻伟大诗人,音乐家等的最后作品,即为“绝唱”。

4.日常生活与习俗的差异。在西方国家,面包与黄油是最具代表性的主食,于是就出现了习语“bread buttered on both sides”(直译为:两面都涂满黄油的面包),用来比喻舒适的生活。而对于历来以米饭与面食作为主食汉民族,其比喻意义就难以理解。中国文化中,中华民族对龙喜爱有加,奉为神灵,并自称是龙的传人,而在英语中,龙(dragon)常与邪恶凶残的猛兽魔鬼相联系。更有趣的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狗在英语中备受宠爱,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相关的褒义习语中,如:lucky dog(幸运儿)。而在中国文化中,狗的地位却似乎无比卑微,出现于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等大量贬义词中。

二、比喻意义的互译及技巧

英汉比喻的互译,应以比喻内容为基础,充分理解其内在的文化因素,发挥比喻美的真正所在,同时致力于形式表现,尽可能做到“形神兼备”。德国语言学家马赫提出,翻译有两种途径:一是尽可能地不扰乱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一是尽可能地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这就是翻译界归化异化的最早设想,其实归化也好,异化也罢,都要兼顾语言与文化两个层面,避免出现词不达意,文化确失。

1.保留喻体,再现原文。虽然中英两国相隔甚远,但人类的共性使语言中仍然出项大量喻体相同的比喻。互译时就可保留原来的喻体,重现原文风貌,用适当的手法增强译文的表现力。例如:狼的凶残和羊的善良是被中英两国人民共同接受的,于是“披着羊皮的狼”就可以直接译为:a wolf in a sheep's clothing。再如:英语中用鹦鹉比喻机械模仿,人云亦云。汉语可直接译为“鹦鹉学舌”,保留了原文的形象,忠实地再现原文的生动风格。

2.转换喻体,使之归化。由于比喻的民族特性差异,并非所有喻体都可以保留,当出现喻体错位时,就需要转换喻体,使之符合译入语习惯,引起读者相同的感情或联想,达到同样的审美效果。例如:在形容一个人能说会道,善于言辞时,汉语中常用“说得天花乱坠”来表达。较为形象的译文是:“talk the back leg off a donkey”(说掉驴的一只后脚)。原文和译文同样是对说服力的形象比喻,喻体不同,但是却收到了异曲同工之效。又如:英语习语“to shed crocodile tears(掉鳄鱼眼泪)”用来形容假慈悲,可翻译为汉语谚语:猫哭耗子。同样是掉泪,采用的哭的主体不同,却达到了文化对等。同样,“like a duck to water”不宜直译成“如鸭得水”,应根据汉语习惯,译成“如鱼得水”。

3.放弃设喻,功能对等。当一种语言中用作喻体的事物在另一种语言中不用作类似比喻,且无法找到相似喻体套用时,就出现了喻体空缺。互译时只好放弃原有比喻,采用意译。这时原文的感染力就会削弱,就要借助其他手段来弥补损失的美感,寻求最大程度的功能对等。例如:“The ship plows the sea.”可译为:船在乘风破浪地前进。原文中plow比喻的是船像犁铧翻土似的翻起浪花在海上前进,译文用“乘风破浪”代替,四字成语简洁有力,读者同样可以感受到前进的气势。有时为了保存原文的异国情调而采用注释法,不但丰富了译文的语言文化,而且带给读者新颖的背景信息。例如:“Religion,like a phoenix,has been resurrected from the ashes of the war.”可译为:宗教就像传说中的凤凰一样,在战争的灰烬中又复活了。(注:在西方文化中,凤凰象征死而复生,永生、完美之物)。西方文化中,凤凰的比喻意译源于埃及神话,在神话中凤凰每五百年自焚一次,又在灰烬中重生。在翻译时,加上注释能使汉语读者更清楚地理解这一动物词在西方文化中的独特含义。

进行翻译时,要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各民族的文化背景,特别是差异现象,灵活机动地选用以上各种翻译技巧。属于可译范畴的比喻意义,一般可以直译,但要注意体会原文的语气态度,弄清褒贬,避免理解失误。不可译的范畴,大多能体现浓重的地方色彩或是带有典故涵义,可以综合运用直译、意译或是注释的手段,既能保持原文风格,又能使读者易于接受。另外,还应注意原文与译文的严格对等,避免产生文化增添或文化缺失。

比喻是日常生活及文艺作品中不可缺少的表达手段,更能充分展现各民族的千差万别的文化特性。由于比喻鲜明的民族性,翻译时要充分认识到背后隐藏的文化因素。无论采取哪一种翻译方法,译者都要掌握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既要尽可能体现源语风格,又要选取合适喻体使译语读者容易接受,正确地传达出原文的内容与神韵,最大限度实现翻译的信、达、雅,增进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纳成仓.英汉比喻习语的喻体异同及其翻译方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2).

[2] 陈莉颖,陈国亭.论译语缺失度与对策[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3] 孙丽元.从喻体和喻义看英汉比喻的文化差异[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3,(3).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