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书法论文范文

传统书法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书法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书法论文

第1篇:传统书法论文范文

>> 形与意之间 意与形 形与意 意合与形合 浅谈紫砂艺术的形与意 浅论紫砂艺术的形与意 数字书“意”与形的研究 汉语的得“意”忘“形”与英语的重“形”轻“意” 浅淡中国画的形与意 传统建筑现代表达之“形”与“意”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 谈汉英翻译中的意合与形合 古诗英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 谈太极拳的意与形 民生题材艺术作品与它的“形”与“意” 关于形合与意合的思考 汉英语言意合与形合现象探索 浅析汉语“意合”、英语“形合”比较与翻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5]陈龙海.东方美学视野下的中国书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1):64-69.

[16]吴杰中.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7]徐清泉.中国书法的艺术境界提升与隐逸文化的贡献[J].故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4):57-61.

[18]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19]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上册[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

[20]宗白华.美从何处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2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2.

[22]华海镜,金荷仙.书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价值[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8.15(3):94-97.

[23]邵晓舟.浅谈李渔园林美学思想中的“取景在借”观点[J].艺术百家,2004.(05):134-137.

[24]易中天.中国艺术精神的美学构成[OL]..

第2篇:传统书法论文范文

在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景色可按照空间层次和距离远近分为三层,即前景、中景、背景或近景、中景、远景。一般来讲,近景与远景或前景与背景能够突出中景,使园林呈现出层次感和深度感,中景则能表达整个园林设计的主题,对整个园林起点睛作用。在现代园林艺术中,设计师通常会借鉴传统造景手法中的层次处理方式对植物这一园林元素进行创意设计。在对植物进行层次设计时,设计师通常会在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中选择一种或几种作为各景别的组成元素,然后按照色彩、高低、植株形状等进行组合排列。一般来讲,设计师大多会采用立体栽植、群落组合、季相搭配、片状混交等几种方式。这些方式既能收到较好的景深效果,又能不破坏各品种的完整性,使园林景观风格统一而又丰富多彩。以深圳园博园的中心景观区为例,设计师选择了棕榈、铁树等高大、常绿的热带植物作为背景,简洁的草地作为前景,以立体栽植的方式进行排列。这有效突出了中景的白色音符条石块和花卉植物,使整个景观区看起来更加明亮、鲜艳。值得注意的是,设计师要灵活把控景观层次,根据造景要求对前景、中景、背景进行取舍,避免景观过分密集或不分主次。如在纪念性园林的视线焦点处可以不设前景,这样才能使视线不被遮挡或转移,更好地突出主景的宏伟气势。

二、借景手法

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中最具典型性的造景手法之一,它能突破空间的限制,为园林增添意想不到的美感,使人们在近观、远眺、仰视、俯瞰园林景致时,获取到更多、更为丰富的景观。在现代园林艺术中,设计师可借鉴传统造景手法中的借景法引导游人的目光,美化园内环境。下面笔者就分别从内容和操作方式两方面详细分析其具体应用。首先来看借景的内容。我国传统借景手法中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借形、借声、借色、借香等。在现代园林艺术中,设计师大都选择借形和借色两种借景方式,借形主要指借助建筑、山石、水体等有形事物装点景观,增加景观的可看性,借色则主要指借助天空、植物等自然物象对园林色彩进行丰富。以广州市兰圃为例,整个景观虽然以兰花为主,但设计师却引入了香水草、洋甘菊、七里香等植物对其色彩进行搭配和衬托。这不仅调和了兰花色彩的单调感,更为花圃增添了馥郁香气,达到了借色又借香的完美效果。其次来看操作方式。在选定了借用对象后,设计师要以一定的形式将其融入到景观中来,方能最终实现“借”的效果。一般来讲,传统造景手法中借景的方式大致有远借、近借、仰借、俯借几种。远借指在开阔地域对山体、建筑等大风景的借用;近借指在面积较小的园林内对植物等小风景的借用;仰借指对高层建筑、大型树木、碧空、繁星、飞鸟等高程较大的景观的借用;俯借则是指海拔较高的景观对一切低于其高程的景物的借用。设计师在实际设计中要综合考虑景观的序列、立意、布局等对操作手法进行选择,以最大限度发挥所借景物的效力。以北京奥体中心玲珑塔为例,其作为远望北京城与奥运村的最佳场所,以其较大的高程成为了奥林匹克公园中轴景观的仰借对象,位于其四周的奥林匹克公园则又以丰富的植被环境、多样的景观造型成为了玲珑塔的俯借对象,二者互为借景,有效突破了景物的空间限制,大大提升了这一区域的观赏度。

三、分景手法

第3篇:传统书法论文范文

一、科学思想与西方文艺方法论

“科学思想是西方人历史悠久的理性思维方式的产物。“实践性”是科学思维形成的基本判断标准。

西方现代文艺美学方法论就是有着悠久的科学思维传统的西方文艺思想观念的现代意识形态的体现,而且西方现代文艺方法论的构成也能证明它是一种科学思维的文艺方法论。

西方现代文艺方法是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进入了现代社会时代而兴起的现代文艺思潮的产物。科学极大地发展和科学思想的形成是西方社会进入现代化的标志。科学系统论的学术方法使西方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各种学科开始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19世纪后半叶,在欧洲和西方各国的思想领域中出现多种学科思想本文由收集整理相互渗透的学术理论现象,特别是科学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思想体系和现代人们思维的基本方式后,现代社会意识形态上出现了科学思想取代他意识形态思想的发展倾向。

渗透到文艺中的其他学科的思潮构成了所谓的西方现代文艺方法论体系。西方现代文艺方法就是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产物。

西方文艺美学方法是将艺术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产物,这一点在文艺美学方法的研究分类上十分明显。一般西方文艺美学方法分为社会历史研究法、结构研究法、象征研究法、精神分析研究法、原形研究法、符号研究法等。

如:实证主义、实用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心理学、强力意志论、弗洛伊德主义……

代表人物:叔本华、本格森、尼采、斯宾塞、弗洛伊德、荣格……

二、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变化

艺术起源于原始文化,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艺术的地位和作用都发生了变化。早在1839年发明了照相术,关于“艺术臣服于科学,艺术与科学是对手吗?”这样的讨论就没有停歇过。19世纪中叶的画家开始利用照片绘画,但其目的是“参照照片”而并非“画照片”,此时的图像是从属于绘画的,绘画与摄影处在一种主从的关系中。19世纪末开始,画家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摄影将逐步取代传统绘画,是极力地避让摄影,还是主动地“借用”摄影,这是20世纪

转贴于

以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艺术对待摄影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态度。

1915年,杜尚将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提交到艺术博物馆要求展出的行为成为了西方艺术界的一个转折点。杜尚直接将来自现实生活的产品纳入到艺术系统之中,打破了非艺术与艺术的分界。艺术作品日趋商品化。

从而有了所谓“艺术的终结”。当画家将一块空白画布当作美术作品展览的时候,当作家将打字机自动敲出的符号当作小说发表的时候,当钢琴大师将静默的4分33秒作为作品演奏的时候,现代艺术的实验已经走到了终点,并在一种新的意义上意味着艺术的终结。这就是对艺术的一种消解。

三、论述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对传统中国画的影响

中国画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遗传,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体现,注重的是画的意境,讲究淡泊名利的悠远之感。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传统的中国画对笔、墨、纸、砚、颜料、画工、书法、印章等,都很讲究,制作程序繁琐,要消耗大量地时间和精力,产品的产量较小,且价格昂贵。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使艺术更加得大众化,大量的商业艺术复制品出现,为人们在购买艺术品的时候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绘画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艺术品市场更是百花齐放。艺术作品的大量复制,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廉价名画复制品,使更多人可以购买艺术品作为自己的家居装饰品。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伴随着科学的发展,当前的科学技术在逐步取代绘画技法,电脑也可以画出水墨意境的作品,并且效果丰富,易于掌握,这对制作方法复杂的传统中国画来说是一种冲击。

传统中国画是经过多个朝代的发展,逐渐被继承下来的。“画分三科”——山水、人物、花鸟,并在历朝历代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流派,如:黄派、徐派、吴门画派、北方山水画派、南方山水画派、湖州竹派、常州画派、米派、松江派、浙派……传统中国画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上流人士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中国画,特别是其中的文人画,在创作中强调书画同源,注重画家本人的人品及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传统中国画的作画形式渐渐地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市场对国画艺术作品的需求,一些画家村开始了产业式的管理,创作国画和制作国画复制品,多产多销式经营,并且注重画作的品质和质量,也带来了不错的利润。这是一种产业化的大众文化,这类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艺术的商业化。

中国画该何去何从的争论仍在继续,一代又一代的画家为了中国画的发展在不断探索着。

第4篇:传统书法论文范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信息化时写作字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教师推荐题目√自拟题目

选题的目的、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选题目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是语文教学首要任务之一。识字写字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阅读写作、学习语文的基础,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的普及,手写体汉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信息化书写工具的冲击,学生写字现状不容乐观,写字教学面临空前的挑战。本论文致力于探求写字教学的重要意义,发现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症下药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改善写字教学现状提供相应参考。

选题意义: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写字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写字教学也是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当世界三大古典文字中的北非埃及的圣体字、西亚两河流域的楔形字早已淹没在时展的浪潮中,汉字却依然生机盎然。我们骄傲的以为汉字能经受住高科技的挑战,在信息化的冲击下站稳脚跟,然而,事实却不容乐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电脑手机等信息化交流工具的普及,传统的手写交流方式被Email、QQ、短信等所取代,手写体汉字逐渐被方便快捷的键盘输入所取代,甚至连作业都大兴打印稿之风。学生写字质量愈发下降,出现了写字兴趣淡化、提笔忘字、字迹潦草凌乱、错别字连篇等现象,有人戏称为“电脑失写症”。如何保证学生的写字质量,如何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在信息时代中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对于学校、老师、家长、学生乃至全社会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2011年8月26日,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按课程标准开展书法教育,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法能力;三年级开始,过渡到软硬笔兼学,还要临摹名家书法,学习书法知识。此通知一出台,引起各方热议。可见,写字教学已引起各界关注。导致写字教学问题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信息化的冲击,对写字教学的认识不足、应试教育下沉重的课业负担等也是制约写字教学有效开展的因素。开展写字教学并不是盲目的,我们首先要明确写字教学的重要意义,然后去发现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再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写字教学的开展。

选题的研究现状(理论渊源及演化、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通过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中检索,从获得的“写字教学”相关研究的信息来看,主要集中在写字教学意义、写字教学现状及写字教学的策略研究上,论述写字教学的意义的重点多在写字教育的功能上作了一些论述,如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汉字不仅有着鲜明实用性,而且具有丰富的艺术性,还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与美育因素。认为写字教学具有育德、益智、健体、审美、养心、博学等功能,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与高尚的精神品质,提高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大有益处。在写字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中,大都提到了电脑、手机等信息化工具对学生书写汉字的冲击,很多学者认为频繁使用电脑打字已对学生的汉字书写和学校开展写字教学造成了不良影响,汉字书写有着电脑打字不可替代的优点和特点,写字教学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这些研究认识到电脑等信息化工具对写字的影响,却没有探究信息化工具对汉字书写影响的具体表现,更没有从造成问题的根源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提出运用好电脑等信息化工具促进写字教学的策略。总之,这些研究强调了意识的提高,但缺乏具体的方法对策和实践探索。

为改善写字教学现状,教育部做了很多努力: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写字教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2011年8月,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通知中也明确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按课程标准开展书法教育,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除此之外,国内很多学者也在探求写字教学的出路,提出改善写字教学现状和解决写字教学问题的策略。

江平主编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第五章第一节详细论述了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识字写字教学的教学目标、识字写字教学关注点及识字写字教学的教学方法,提出把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蒙学相结合促进写字教学开展。

刘永康主编的《语文教育学》第三章论述了识字写字具有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使用电脑的意义,并结合课程标准论述了识字写字教学的原则和策略,论述了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和教学措施。

王振刚《对键盘时写作字教育困境的思考及其教学探索》一文中从造成写字教育困境的原因出发,确认科技对书写技能的影响和基础教育中写字教学的弱势地位是造成写字教育陷入困境的原因。认为全球化的背景使汉字书写文化出现了认同危机,新媒体技术形成了对传统审美文化的强烈冲击,电脑的广泛使用在客观上造成了书写技能的弱化。现实中应试教育难以撼动的强势地位,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写字教育变得无足轻重,甚至名存实亡。对写字教育如何走出困境,提出了见解并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尝试和探索,试图为写字教育的生存、发展找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使写字教育在“键盘时代”充分发挥它的文化传承和综合育人价值。

魏南疆著的《语文教学散论》第三章论述了汉字具有简洁明确、构词灵活、达意迅捷的特点,并评价了童俐俐的《识字与写字5》的示范教学。

孙熙春在《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的思考》一文中提到中小学书法课“虚位”现象极其严重,并指出应试教育、师资不足是制约学校书法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最后从转变思想观念、做好师资培训、培养学生兴趣等方面明确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努力方向。

刘伟在《从电脑打字对青少年汉字书写的影响谈汉字书写教育》一文中从电脑打字会导致青少年汉字识记能力下降、导致手写汉字附带信息的减少甚至丧失、增加青少年写别字的几率几方面论述了电脑打字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并要求社会、家长、学校互相配合提高对写字教育的认识,重视键盘的同时不应忽略了手指。

总之,很多学者都意识到了写字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并从多方面提出了改进策略。可见,写字教学还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解决写字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改善写字教学现状,让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继续屹立于信息化时代浪潮中,还是很有希望的。

论文(设计)主要内容(提纲):

一、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二)手写体汉字有着电脑打字无法取代的特点

1、个性化特点

2、艺术性和观赏性

(三)识字写字是学习的重要基础

1、汉字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基本工具

2、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学习语文的基础

3、识字写字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前提

(四)写字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耐心、恒心

3、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写字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书写现状令人堪忧,远未达到课程目标

1、写字兴趣淡化

2、写字习惯不良

(二)学校写字教学开展有待加强

1、写字课落实不到位

2、写字教学师资力量单薄

3、大部分教师书写水平偏低

三、导致写字教学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各界对写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1、错误的写字观:电脑输入能代替手书

2、社会对写字要求减低

3、教师重写字质量,轻写字教学过程

(二)应试教育的桎梏影响写字教学开展

1、学校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忽略写字教学

2、沉重的学业负担导致学生无暇练字

3、对“减负”的错误理解:把写字课当“负”减掉

(三)交流工具信息化的冲击

1、手机电脑等信息化产品减少了手书的几率

2、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教师板书示范行为

3、打印稿作业增多导致书写能力下降

四、写字教学对策分析

(一)多方协作、端正对写字教学的认识

1、社会、学校、家长应提高对写字教学的认识

2、学校应确保写字教学课时,明确写字的要求和目标

3、教师应做好表率,并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写字

(二)从源头抓起、标本兼治

1、把“三笔字”纳入教师考核范围

2、做好在职教师培训,优化教师队伍

3、师范院校应加强对准教师写字能力的培养

(三)科学合理利用信息化媒体资源

1、学校避免盲目推崇多媒体教学

2、教师应有目的有选择地使用信息化媒体资源

3、家长应监督孩子正确使用信息化工具

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主要问题:当前信息化时代下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尤其是信息化对写字教学的冲击及其如何科学合理利用信息化媒体资源来促进写字教学。

重点:提出改善现阶段写字教学问题的对策

难点:如何合理利用信息化媒体资源来促进写字教学

研究目标:

论述写字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科学合理利用信息化媒体资源等对策。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查阅、分析、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精华,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技术路线:

第一阶段:前期文献准备,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制定研究计划,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论文初稿。

第三阶段:根据导师建议修改和完善论文。

第四阶段:完成论文设计。

可行性分析:

首先,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对该课题相关理论有所了解,而且近年来关于写字教学的研究很丰富,通过搜集、分析、整理,能找到充足的资料支撑该论文的论点。

其次,研究成本低,该论文不需做问卷调查、实验,我坚信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以及同学的帮助下,我能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写作。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分析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电脑、多媒体等信息工具对写字教学的冲击,并从学校、教师、家长三方面提出合理利用信息化媒体资源的对策。

进度安排及预期结果:

进度安排:

第七学期:第一至二周选择指导教师

第三至七周选题,收集文献资料

第八至十周整理文献资料,撰写提纲

第十一至十三周撰写开题报告

第十四至第十五周论文开题答辩

第十八至第二十周完成论文初稿

第八学期:第一周至第五周论文修改

第六周至第十周论文定稿

第十一周至第十五周论文答辩

预期结果: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第2版

[3]魏南疆.语文教学散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4]刘永康.语文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5]王振刚.对键盘时写作字教育困境的思考及其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7,(05)

[6]张琼.农村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D].江西师范大学,2006,(12)

[7]王洪峰.试论中小学写字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10

[8]孙熙春.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6年6月20日

[9]赖冬美.汉字是美丽的,写字是快乐的——浅谈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写字现状及对策[J].现代阅读,2011年1月第一期

[10]刘凤山.键盘文化背景下书法教育新探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第36卷第5期

[11]尹功仁.源流并导.标本兼治——浅析中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2月第24卷第12期

[12]章立千.走好“五步”练就好字——浅议小学低段写字教学的现状和策略[J].读与写杂志,2010年9月第7卷第9期

[13]王智杰.“躯壳化”正让汉字面临文化危机[J].中国教育报,2008年5月3日第004版

[14]辛旭.E时代,握住鼠标丢了笔杆?[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9月17日第A01版

[15]刘伟.从电脑打字对青少年汉字书写的影响谈汉字书写教育[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5月第6期NO.6

[16]曹远富,李世淼.当前小学写字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行动与反思,2007年2月号

[17]吴永波.从社会书写现状谈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紧迫性[J].美与时代,2007.10下

[18]纪光治.论新课程标准下的写字教育[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6月

[19]籍艳玲.网络时代加强汉字书写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3月

[20]马梨.教育部出新规:小学三到六年级每周要上一节书法课,这四十五分钟书法课该怎么上[N].美术报,2011年9月3日第051版

[21]陈一玙,曹娴.小学书法课离学生有多远[N].湖南日报,2011年9月9日第009版

[22]燕怡.勤于打字疏于练习——学生手写字丑各方看法不一[J].教育与职业,2003年第6期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DB/0L].,2011年8月2日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答辩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

第5篇:传统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书法墨法;人品;用墨

我们从对“画家书法”的研究上,提出了诸多对书法墨法的见解和看法。画家为何创造出如此之丰富多彩的书法墨法。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缓缓走进书法墨法的这项研究专题。本论文中的“书法墨法”,指的是坡的“浓”、董其昌的“淡”、米芾的“干湿浓淡对比”、程邃的“焦”、王铎的“涨”、黄宾虹“宿”。此几种最为代表性的墨法,在画家书法中形式上最为突出,艺术上的价值与对历史意义的影响也极为深远,都可成为一“法”。

在本篇论文中所说的“书法墨法”与传统意义上的“墨法”不能混为一谈。历史传统书论中所谈到的“墨法”,作者认为相对片面一些,只是多从书法家本人实践经验的角度上去论述探讨自身的一种抽象用墨感受,而书家本人于作品里对书法墨法的变化则表现的相对含蓄、微妙。

古人墨法,妙于用水。墨法就是对水的运用,就是水墨的调和。

近现代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画家黄宾虹,他出生于1865年,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笔墨的研究极为投入和深刻,他对中国书画用墨的理解与总结是,“浓、淡、泼、破、积、焦、宿”论墨七法,黄宾虹对墨法的理解与总结是对中国书画墨法最为集中精粹的概述,他在用墨上“浑厚”的墨法个性,表现的如此飘逸和富有灵性,这正是中国书法墨法技艺最为集中精湛的形式体现。黄老说,“古人墨法,妙于用水。”墨法其实就是对水的运用,就是水墨的调和。

本论文中所说的书法“墨法”只是更加注重对书法“墨法”理解,更加偏重于从现代艺术的角度去分析去量化书法墨法的用墨规则,与中国传统画中所说的“墨法”有极其类似相同之处,在书画家的实践运用中更为注重的是对水运用的技巧,更加具体地描述,就是书法中的“水墨法”。

书法之“墨法”在历史传统书法理论中牵涉极少,古代书家把书法中的诸多理论技巧统统用“笔法”去分类论述,从实践中所牵涉到的具体的运笔方式,以及在运笔过程中所带来的乐趣与审美倾向。但是,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大量经典书法真迹作品中发现:书法作品里的墨法是造成书法作品“画面”效果的因素之一,他可以充分表现出书法家性格情感气质不能或缺的语言方式之一。书法墨法是在书家反复锤炼塑造风格的过程当中形成的常规性表达方式。

书家在书法“用墨”的过程中与其它表现形式诸多要素如,用笔规律、结体、章法方式相互结合,造就了书家极为独具的书法艺术个性和本人艺术风貌。对于书法之“墨法”,我们可以切实看到整个书法作品中浓淡干湿黑白的对比、虚实变化,也可以看到整个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的书法艺术氛围,体察到作者浓重或细微奇妙的情感意识。

书法之“墨法”在技法上没有什么高妙之处,重要的是怎么运用它,怎么才能使水墨在宣纸上产生比较好的画面效果,这必须得靠经验,不断的融汇改进。“墨法”的关键,是要敢于用“水”,大胆用“水”是使墨法产生大的变化的前提,与此同时还与用笔的力度速度有很大关系,缓慢运笔,落笔有“入木三分”的感觉。但是对水的运用和把握达到出神入化之境界,“墨法”才能产生出奇制胜的效果。对于“墨法”要把它用得透亮湿润,对比丰富立体又肌理,其中的关键之处就是用水,用水是掌握墨法的关键所在。

传统书论中以书法“笔法”为基础的理论方式以及其概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欣赏水平。当代书法作品的确显现出更为高明独到的对书法水墨的理解与实践运用。总之,“画家之书法”作品中的确显现出对水墨的高超理解与实际运用。“画家之书法”对水墨的运用是用一种更为自由的态度和方式,从而使其书法“笔墨”中的“墨法”更为灵活生动突出,历史书画大家,米芾、董其昌、王铎、黄宾虹与林散之等在书法实践中意识或不意识地运用书法之墨法语言,具备更为强烈的个人艺术魅力与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成为书法作品中的用墨典型代表。

历史传统有书论提到,“人品不高,用墨无法”的说法。这句话所说的“人品”,作者的理解是书家的性格、内在的气质、修养与自身的品格。人品的高低与书法“墨法”及其熟练程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与与书法“墨法”风格尤其是“墨法”的品味、气息一定息息相关。低俗平庸的人格难免造成书法“笔法墨法”的平庸无奇,低俗人品必定会有某种外在的笔态,这种必然的关系,就注定了书家对高格调“笔法墨法”的追求,必定会与对完美人格与精神的追求相一致,也必定会产生对庸俗低劣的排斥。

书法史证明,模仿、重复而不知变化的“笔法墨法”,不是好笔墨。黄宾虹老先生向我展示了“笔法墨法”的自主属性――他以自己的性情创造书法笔墨,以自己的性情运用笔墨,反过来他又感受书法墨法的神韵;他从书法笔墨中体验乐趣,抒发“笔法墨法”的意趣,并激发起自身的体验和感触,随之意识外出现的笔墨变化会激发起新的情感流露,这种流露的情感又激起新的意境、感触,并且借助笔墨的流淌疏导出去。书法家因书法创作产生的创作激情,反过来又能动地影响抒发创作激情……如此良性循环。在创作中循环感受与情绪。

在近代艺术大师黄宾虹那里充分体现出了书法墨法的性情,“笔法墨法”的自由挥发使用使笔墨真正成了性情和人格直接体现,笔墨蜕变成了性情本身,笔墨的形成过程真正成了性情的形成过程。艺术大师黄宾虹的书画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机勃勃笔墨性情,好似生命在皴擦点染中荡漾,精神灵魂在提按顿挫中升华。在毛笔与宣纸的摩擦交错中,在水与墨的融汇中,书画意境无意而得之,不为而为之,无序而井然有序。

论文的末尾,我们说说书法之“归于平淡”。对书法“墨法”的理解,书法需要至情,说到书法之归于“平淡”,空门中人也并不是不能用书法抒发性情,不过所抒发的情感未必只是喜怒哀乐的七情六欲,出家之人如,怀素、高闲等人所书写的狂草与自己的性情完美融合。但是,象弘一法师,用书法笔墨性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用书法笔墨抽象来表达自己苦修的情感,在自身修行与书法笔墨的性情结合中得以表达自身平淡的情感。

第6篇:传统书法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现代技术及文化与传统文化碰撞冲突的加剧,传统文化逐步为现代科技打开,二者逐步走上了相互兼容的道路,清晰的体现在了技术层面和表现层面的逐步统一。

传统书法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艺术兼容性的问题所设计的并非是单纯的两种艺术形式的单纯融合,也并非如现代艺术中将两种因素叠加的简单方式,这其中所涉及的是两种艺术形式背后所连带的文化背景、表现形式、哲学思维等多方面、多角度的问题,可以说两种艺术形式的兼容问题并非是一个单一维度的问题,需要的是两种文化的多重融合。

一、传统书法艺术现代化问题简析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积淀。其艺术表现形式的背后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哲学思维、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独特内涵。

书法所代表的是一种性格化的表现形式。传统书法艺术从其诞生来看就并非是一个社会化的文化产物,而是一种具有个性化、作者性格化的艺术形式。

书法所代表的也是一种现代化的表现形式。随着现代美学思想的不断进步我们发现,基于一个模式下的字体艺术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平面图像的宣传要求。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宣传图画上,以毛笔写就的“beijing”字样,成为了中国文化与字母的完美融合,为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进一步与现代文化融合打开了思路。

二、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

相对于书法线条而言,平面设计中线条的表现手法要丰富得多。 色,可以用渲染、吹彩、流淌、抗水、 吸附等方法;纸,可以揉捏、撕扯、拼贴,还可采用多种不同质地的纸张;工具,更是多不胜数, 喷笔喷洒、棉线弹线、画笔描绘、刀片刮擦、 图章刻印等都可以应用。同时,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是沿袭和继承了传统平面艺术的继承之上发展而来的,同时其具有更加开放化、多样化的特征。随着今年美学思想的不断改进,作为一个融汇各种元素的“大杂烩”式的艺术形式已经逐渐的不为人们所接受,其原因是,现代艺术更为追求艺术表现上的个性化、民族化、单一化,需要的是思想的融合而并非多重形象的融合。

三、传统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兼容实践

传统书法艺术是一个艺术门类的统称,细化起来,我们以最为简单的模式来说,书法艺术分为:甲、金、篆、隶、楷、草、行等几种字体。

(一)楷书

楷书结构平正,严整规矩,沉着稳重,端庄秀丽,一丝不苟。鉴于这种书体极具规范性与严谨性,因此在平面设计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如在书籍装帧中多用于字典、辞书、政策法规汇编等具有学术权威性、严肃性的图书封面。

(二)草书

与楷书相比,草书奔放遒劲,连绵回环,节奏跌宕,强调行云流水般的韵律之美。各书家之间风格各异,或洒脱自如、风度闲雅,或笔力劲健、爽朗高远等,它们为平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和多样的表现手法。如“喜之郎’标志,以草书字体造型,其结构组合、大小安排、 笔画处理均显出草书艺术自由洒脱、潇洒飘逸的气质和风姿,表达了欢快、喜悦、活泼的感受,深受儿童的喜爱和认同。

(三)篆书

篆书用笔“骨气丰匀,方圆妙绝” ,结体“平稳端严凝重, 疏密匀停” , 极具古雅的装饰之美。然而篆书由于不方便普通读者的辨识,所以运用起来有较大的局限性,但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符号,如果运用得当,篆书也能有效地制造某种特殊的文化气氛。如名为“篆书之美”的北京2008 年奥运会体育图标,以篆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了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符合体育图标易识别、易记忆、易使用的要求。

四、传统书法与平面设计兼容的问题

随着两种艺术形式融合的不断加深,使得这种应用模式更为人们所欢迎。

但是在应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这其中也暴露出了许多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在以后的应用过程中所需要避免的。

首先,不应把两种艺术形式硬性的结合。在文章的开头我们已经提到,两种艺术形式的结合是关于其背后无限文化北京的融合,而并非是其表面上的强硬的结合,故而在设计时,设计师应当关注的是两种艺术形式内在文化勾连。

其次,应有所创新,不应固步于目前的模式。传统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艺术的融合应当是不断探索的过程,故而,现在我们的艺术探索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典范,但是这并不是说就仅限于此为止了,艺术模式的兼容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促使这一艺术模式不断的发展。

第7篇:传统书法论文范文

这是目前以至未来,我们最想对真正热爱传统书法者说的心里话。

回归传统,就要回归到传统经典碑帖及其书法理论上面。就如历史上唐之回归两汉,文艺复兴之回归古希腊一样。

回归内在涵养修炼,就是要回归到用心读书,在传统国学,哲学,史学,美学,心理学等方面多下工夫,从而能够真正在创作中融入文化味,进而张扬个人风格。

我们认为,从回归到领悟再到创新,这才是条书法正道。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书法江湖中的浮躁,正在偏离着这条正道--无论是书法作品或者文字论文,都出现了令人作呕的现象;参加国展的投稿,“百分之八十对古法掌握不够,甚至大量作品尚未入门”“即使进入终评的一千多件作品,也仍然有一部分传统功夫不到位,有一部分技巧不到家,不精到”(张旭光语);书法本来是个性与文化与时代结合的产物,但书坛大量的作品,面目雷同,似曾相识,跟风趋同现象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书法本来是个体内在文化品格修养的自然外现,是圣洁的精神舞蹈,但,如今竟成了某些急功近利者的名利场。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

所以,从本期杂志的内容,可以体现我们对书坛,尤其是对真正热爱书法的人,想要倡导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取向。刘洪彪对写字匠的评论,对读书的强调,无疑可以代表一部分书坛思考者的声音;李进学对碑派创作的思考,也可以当作我们对回归传统的呼唤;单晖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反思,也很能代表一部分业内人士的看法;而夏京州用哲学打通书法创作的经验之谈,也可以说是我们提倡回归内在涵养修炼的有力注脚。

第8篇:传统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书法产业;全球化;文化软实力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文化产业也在走向国际化。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浪潮里,也离不开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书法产业和出版发行、广播影视、信息产业和广告业等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但书法产业却具有其他文化产业不具有的独特性。书法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几千年来,它不仅以其艺术功能表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同时它更以其实用功能传承了中华文明史”[1],发展书法产业也是书法艺术生存繁荣之本。

一、书法代表产业力量

书法产业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产业力量,是中国文化软实力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产业,能够大幅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在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中,“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指纹和血脉,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标志。”[3]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奇葩,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塑造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具实用性和审美力的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上书法艺术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说,在历史上,书法艺术的发展体现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水平。从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汉字雏形)到当代“现代书法”的发展历程,中国书法文化的发展浓缩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在中国,书法艺术既是传统的,更是当代的,在当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环境中,传统书法艺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书法艺术产业的兴起代表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国家软实力中起的重要作用。

二、书法产业促进竞争力

书法产业的发展将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力,有利于世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同,更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理论体系也被“流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只有放开裹缚自己手脚的偏见,在各种条件的支持下将传统书法艺术形成产业化的运作,才能真正成为文化产业,书法艺术产业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作用才会突出。对中国文化产业来说,书法产业就是文化产业中的潜力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书法产业只有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化艺术产业的大舞台上才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当其他流行的文化产业带来新的价值观时,书法艺术产业不仅要肩负起维护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责任,更为重要的是要将书法文化价值观同样带到世界。书法文化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外显,推动书法艺术产业的发展必将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进而引领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发展,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发展传统文化艺术产业不失为最佳选择。书法艺术产业的发展能推动传统艺术产业链的良性发展,书法创作、教育培训、笔墨纸砚、展览和拍卖等行业都会得到发展,是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最有效地产业,能够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而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三、书法产业繁荣文化市场

书法产业能够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市场,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品牌”,有利于中国文化产业立足世界市场,从而为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作出贡献。

在当今全球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视野下,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最可行和有效地途径,加强文化产业建设也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需要。书法艺术产业的发展对繁荣中国传统文化产业有着引领性的作用,能够更加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市场,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艺术产业领域中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品牌”,只有打响这一“民族品牌”,促进书法艺术产业走国际化的道路,在全球范围内开拓文化市场,才能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起到有效地作用,从而为国家文化战略安全作出贡献。“品牌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发展之本,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4]书法艺术产业可以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产业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上的品牌代言人,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最可靠也最有力的民族品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往往都是其对外交流的文化使者,书法产业的发展就是中华民族对外交流的最好的形式。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是世界公认的东方艺术瑰宝,热爱中国文化的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说“书法是中国艺中之艺”。

四、结论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书法艺术产业的发展繁荣,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突出。书法产业全球化的发展将促进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的强势崛起,将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家立足国际当代艺术领域的重要资源和资本,在改变中西文化贸易逆差,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大有可为。书法艺术产业必将在世界文化艺术产业领域绽放异彩。

[1]杨应时.书法作为资源: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新方向[A].王冬龄.中国“现代书法”论文选[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2]张捷.书法文化链“大书法文化”发展战略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3]王岳川.当代书法问题与艺术生态重建[A].王冬龄.中国“现代书法”论文选[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第9篇:传统书法论文范文

参赛对象:各类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师生。

组别:教师组、大学组、大专组、中专组、中学组、小学组、幼儿组。

征稿项目:毛笔书法、硬笔书法、篆刻、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彩笔画、版画、素描、剪纸、摄影、书画论文等。

征稿要求:1.书画作品4尺以内,硬笔及绘画作品规格不限,篆刻2方为1件,用白纸贴好并附释文,投稿作品可寄原作也可寄照片,摄影作品7寸以内(黑白、彩色不限)。论文限千字左右(打印成文)。

2.作品或照片背面注明姓名、性别、年龄、组别、作品种类、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集体10件以上由组织者统一列表邮寄(集体参赛作品背面只需注明序号、姓名,其他事项在集体登记表中注明)。

3.每项限寄1件作品,每件寄评审费15元(港、澳、台及海外一律10美元)。需段位评定的每件另寄10元,请注明。

4.由于人力有限,来稿一律不退。

设奖及待遇:

1.为了检验师生创作实力,坚持“公正、公平、认真”的原则,特邀权威书画家组成评审团,分初评、终评,分组分类评审。

2.大赛设特等奖,一、二、三等奖,优秀奖。等级奖获得者授予“当代校园优秀书画艺术人才奖”荣誉称号。颁发精美获奖证书、荣誉证书。

3.凡组织10人以上参赛的指导教师颁发“名师指导奖”证书,20人以上参赛的集体颁发团体组织奖证书,凡组织50人以上参赛的集体均颁发团体组织奖铜匾一块。优秀组织者将颁发精美奖品。

4.获奖名单将在专刊公布。向所有获奖者赠寄2006年全年《中国校园书画报》。未获奖者寄纪念证。

5.获奖者推荐加入当代师生书画家协会。

截稿日期:分两期,2006年元月31日以前投稿的(第1期),2006年2月底寄发证书。2006年4月30日以前投稿的(第二期),2006年5月底寄发证书。未收到证书可及时查询。

主办单位:当代师生书画家协会、中国校园书画报、校园书画艺术明星系列丛书编委会、中国教育界书画名人研修中心。

协办单位:华联房地产开发公司、方圆书画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艺宝斋文化艺术开发有限公司、金羚工贸有限公司。

后援单位:桂林炎黄书画艺术研究院、硬笔书法天地网、中国校园书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