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业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行业协会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业协会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行业协会工作计划

第1篇:行业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一、专项清理整顿的范围和内容

1、清理整顿范围。主要是四类中介组织:一是财务会计类,包括会计(审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和税务机构等。二是工程技术类,包括土地评估事务所、房地产评估事务所、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工程监理机构等。三是法律服务类,包括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公证服务机构等。四是服务类,如招投标机构、拍卖机构、人才市场、劳务输出中介机构等。同时,对市场发展类和行业自律类中介组织也相应进行清理整顿。

2、清理整顿内容。一是审查和确定中介组织的准入条件,凡达不到新的准入条件和标准的进行纠正,应当撤销的予以撤销,未经法定程序审批、登记而从业的中介组织依法取缔。二是检查中介组织的从业情况,查处或整改虚假证明、违规操作、不当竞争等违规违法问题。三是检查中介组织的脱钩改制情况,深化中介组织的市场化取向改革,依照政策规定在人、财、物、名称等方面与主管部门或挂靠单位彻底脱钩。四是检查各审批登记部门和主管部门对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情况,督促纠正监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二、专项清理整顿的步骤和时间安排

全市清理整顿工作分宣传发动、自查自纠、规范总结三个阶段进行,于20*年6月底前基本结束。

1、宣传发动阶段:20*年4月,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部署清理整顿工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在20*年4月底前部署到位,提出清理整顿的工作计划,并全面启动,同时将整顿规范的工作计划于4月底前报市整顿规范中介组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检查自纠阶段:在20*年5月底前基本完成。

(1)政府有关监管部门要对行业协会的监管情况和中介组织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一要检查中介组织的设立情况。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审查设立条件,特别要对中介机构的注册资金、经营场所、执业人员素质、身份等进行严格审查,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对不符合注册条件的,坚决不予登记;对未经登记注册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中介组织,坚决予以打击并依法进行取缔;对未正常开展活动,严重违法、违规和管理混乱的中介组织,要督促其限期整改。二要检查中介组织的脱钩情况。依照现行政策、法律、规定,要在人、财、物、名称等方面与主管部门或挂靠单位彻底脱钩,并提出具体脱钩计划。三要检查行业协会建立健全情况。对符合条件的中介行业要设立行业协会,尚未设立协会的要抓紧筹建;对已建立行业协会,但机构、人员、职能不健全的,要抓紧充实。要逐步推行当然会员制,对进入中介行业的执业人员和机构,都必须加入行业协会,成为个人和团体会员;四要检查监管到位情况。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对中介组织的执业行为、收费标准,以及查处违法违规事件等方面,是否依法监管进行认真的自查。

(2)行业协会要在检查自身履行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工作的基础上,指导行业内的中介组织,对规范执业、执业人员、经营活动、财务管理、违规违纪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自查。各相关部门要及时掌握情况,并报市整顿规范中介组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对检查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并将检查情况和整改方案于5月底前报市整顿规范中介组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规范总结阶段:在20*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

(1)各审批、登记部门研究制订对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加强监督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制定完善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规范运行、促进发展的指导意见。

(2)行业协会要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统一规范的行业职业准则、执业规则,制定本行业的自律规范和奖惩规则,建立本系统本行业的信用等级制度,对失信、失真、失公的中介机构和严重违法的中介机构、个人坚决实施市场禁入制度。

(3)中介组织结合自查情况,制订和完善内部管理规章、服务标准、服务规则;进一步完善劳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建立执业质量审核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执业人员要及时调整或清理。

(4)建立信用平台和中介组织的诚信档案。建立信息沟通制度,逐步实现各部门监管信息的互联互通,综合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能。开展执业机构和执业人员诚信档案的建设工作,及时掌握中介机构遵守法律、法规、行业规章和执行政策、规范执业、违规违纪、优质服务、人员培训、经营活动、机构变动、经营收入、上缴税收以及财务管理等情况。要把诚信档案与行业的监管和资格管理结合起来,将诚信档案记录作为业务考核和资格管理的重要依据。建立执业者失信、处罚披露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对中介组织从业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法问题及时向社会披露,屡教不改或者性质特别严重的列入黑名单,增加社会的可识别性。禁止列入黑名单的中介组织在政府或社会公共事业项目中提供服务,建立使用列入黑名单的中介组织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追究制度。

(5)在自查自纠阶段被认定为严重违法、违规和管理混乱的中介组织,限期整改不到位的由审批登记机关依法予以取缔。

三、专项清理整顿的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

为保证清理整顿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由市政府有关领导任组长,市发改局、经贸局、监察局、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人事局、法制办、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审计局、环保局、便民中心、投诉中心、招标投标中心、招投标监督办、建管局、商贸办、工商局、人行、工商联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市整顿规范中介组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中介组织整顿规范工作的组织部署、检查督办和重要事项的研究处理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各责任单位和主管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明确对中介组织实行指导、监管的具体科室,切实抓好整顿规范的落实工作。

1、市发改局牵头负责做好面上清理整顿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建立由政府相关部门和各行业协会参加的例会制度。

2、工商部门牵头负责工商注册登记中介机构的清理工作,并由各主管部门具体实施。其它中介组织的清理整顿工作由登记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负责。

3、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制订行业规划,审查认定行业协会的规章制度。

4、各行业协会负责中介组织诚信档案的建设工作,尚未设立协会的由行业主管部门督促建立。

5、物价、财政等部门牵头,明确中介组织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监督和规范中介组织的收费行为。

第2篇:行业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难;就业能力;解决对策

作者简介:蔡文举(1978-),男,湖北麻城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讲师。(广东深圳518055)

中国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136-03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建。但是,目前大学生整体就业趋势是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不再是社会的稀缺资源。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成为政府和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有些企业招不到所需要的人才,有些毕业生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现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职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市场需求与毕业生数量的供需矛盾突出,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低,就业期望过高。高职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方法非常多,已经有一些文章在这方面做了详细的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解决方法不够系统。本文主要是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从高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系统地提出了解决高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途径,实现“四方联动”

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应该关注的民生大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社会稳定和小康社会目标的建设。应届毕业大学生第一次就业是人生一次重要的选择,每一个毕业生都在步入社会前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美好的希望,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真正做出点成绩,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因此,为了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做好就业工作,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与毕业生的“四方联动”和共同努力,为在校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成才环境。针对如何解决好高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引导大学生更好的就业,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如图1所示。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应坚持“政府促进就业、企业协会帮助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毕业生自主就业”的策略。[2]

(1)政府需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国民经济,创造更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应更加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继续重视和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人才交流机会,不断完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管理和服务措施,各市的人才交流中心为应届毕业生在人事关系上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服务。

(2)政府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就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部队和西部地区就业。国家对到农村基层、中西部偏远地区和应征入伍的大学毕业生给予了很多就业优惠措施,尤其在工作岗位安排、升学、补偿等方面给予照顾,各地方政府,甚至有些县、镇、村也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措施。实施与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中西部计划”、农村基层“三支一扶”计划和“偏远山区教师特岗计划”等,这些就业扶持计划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

2.建立有效的高职院校与行业协会企业的合作机制

高职院校应尽一切努力利用优秀的社会资源,加强学校与社会、行业协会和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应建立在互惠和双赢基础上,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探索它们的双赢点。

(1)挖掘行业协会和企业在高职大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心可以设立行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委员会的委员由行业协会与企业的领导、高职院校的领导和高职院校的专家担任。各委员应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制定年度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了解行业协会、企业年度的行业动态和企业的人事招聘计划;定期对高职院校专业的教学和实践进行工作指导,及时更新教学计划,保持与市场接轨;组织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进行交流。高职院校领导和就业指导中心要重视行业协会和企业在高校学生教育与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对就业工作要有充足的经费保障,建立完善的就业奖励机制,对先进的就业单位和个人要给予物质与精神奖励,对优秀的合作企业和行业协会要给予公开的表彰。

(2)探索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双赢点。行业协会和企业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与就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可以在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依托企业的设备资源教育和锻炼学生。企业与学校合作可以解决自身的技术难题,培训新员工。企业基本上每天忙着生产和销售,没有时间解决企业出现的技术难题,学校可以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与企业签订横向合作课题为企业解决实际的技术难题的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新员工进行业务和技能培训,学校可以利用先进的设备在学校实训中心为企业培训新员工。从而形成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良好合作机制。

3.认清当前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深入开展职业指导,鼓励高职大学生创业和多渠道就业,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1)认清当前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2,4]高职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的优势在逐渐削弱,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并非易事。受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招聘单位开出的就业工资水平一降再降,有些已经与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持平,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所提供的岗位明显减少,毕业生依然更倾向于留在大城市,从而导致在大城市找工作竞争更加激烈。因此现在的毕业生应该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转变以往只留在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工作的观念,树立新的就业观念。高职大学生应主动到农村基层、西部边远艰苦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实现人生真正的价值。

(2)大力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4]提高毕业生求职技巧。进一步完善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了解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政策、认清就业形势、正确对待当前就业、个人求职材料制作、就业礼仪、面试方法与技巧和模拟招聘等方面的教学培训让毕业生能够正确对待当前的就业形势,保持良好的心态,超长发挥笔试面试水平,切实提高求职技巧。高职院校要定期举办就业指导教师培训班,开展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师的培训与认证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素质建设。

(3)鼓励高职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大学生创业是实现个人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应及时总结、宣传和推广以往成功创业的典型案例,总结经验,以多种形式开展创业教育,大力倡导创业精神,培养创业能力。政府应加大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在经费、政策和项目上的支持,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给予实质性的扶持与帮助,并在审批手续、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政策,从而推动高职院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

(4)促进毕业生多途径就业。[3]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高职大学生继续深造,参加专升本考试、研究生考试和出国留学考试,给予更多的有志学子深造和出国的机会,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也非常鼓励更多的优秀学子参加公务员招聘考试。有些地方政府鼓励当地的国有企业要发挥积极带头作用,招聘更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高职院校应积极鼓励和指导毕业生抓住机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创造条件多途径就业。

4.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招生计划,健全专业设置,与用人单位合作开辟就业实习基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健全专业设置。根据往届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市场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对于连续几年毕业生就业率不达标的专业,要适当减少招生计划甚至停办。对于行业过热且招生规模过大的专业,要防止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行业萎缩严重而导致就业困难,应适当控制招生规模。根据毕业生各专业的对口率、市场对专业的需求量和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各专业应适当调整招生计划。

各专业都有各自的行业协会和长期合作的企业,学校每年和他们有定期的经验交流会,合作企业将提出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以及行业最新的专业技术。高校可以根据企业提出的市场最新情况,对于跟不上市场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计划,淘汰过时的课程,开设新的适用于企业需求的课程,选用最实用的教材。

(2)开辟就业实习基地,锻炼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的各个专业在校外都有各自的就业实习基地,与这些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各系部在大学生毕业的前一学期可以安排其在合作单位进行毕业实习,感受真正的工作环境,接触实实在在的专业知识,了解企业文化,尽快适应工作,实现由学生角色到社会角色和职业角色的转变,提高了毕业生的专业能力。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可以和地方的人才交流中心联系,安排学生在招聘会的现场参观,感受求职氛围,留意自己所学习专业的需求情况及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从中了解自己应该学习哪些专业知识,具备哪些求职技能,为以后个人就业做好准备。

5.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参加实践活动,强化职业能力,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

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求职能力角度看,大一新生需要做好学习和生活的规划,借鉴优秀校友和优秀学生干部的经验,多参加学生组织;大二学生需要打好专业基础,掌握英语和计算机两门工具,多参加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提高专业动手能力;大三学生需要参加专业实训和企业实习,掌握求职技巧,提高就业能力。高职大学生三年的学业指导模式框架图,如图2所示。[1]

(1)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多参加学校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高职大学生要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除了要转变就业观念和提高个人求职技巧之外主要应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大一入学就开始着手准备。现代社会要求毕业生具备英语和计算机这两门基本工具,因此,大学生从一年级就要努力学习英语和计算机,争取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二级考试。此外也要学好专业基础知识,顺利通过各门专业课程的考试,做好专业的课程设计和实训,参加校级以上的专业技能大赛。由于用人单位也非常看重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学生组织的情况,因此,大学生应多参与学生会、分团委、社团、协会等组织,多担任学生干部,组织学生活动,进行寒暑假的社会实践,不断提高个人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2)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刚入学的新生有必要对三年的大学生活和学习做一个整体规划。从职业指导的角度出发,需要对新生进行全方位的职业指导,帮助其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引导设计适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确定其个人的职业方向,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每个新生都应该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个性、优缺点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权衡,最后确定个人奋斗目标。帮助学生客观分析其个性特点,熟悉社会环境,剖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让学生调整好个人的就业心态,掌握求职技巧,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

(3)成立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邀请优秀校友为学生传授经验,聘请专家举办就业专场讲座。在学院成立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主要负责大学生求职准备的培训和策划活动,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创业设计大赛、就业沙龙、参观企业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从入学开始就为就业做好准备。邀请优秀校友和企业专家为学生传经送宝,讲述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应该注重哪些问题,传授求职技巧和职场经验,为学生树立典型和榜样。聘请就业指导的专家为毕业生做就业专题讲座,使毕业生及时了解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理性认识自身与企业实际要求的差距,为自己成功就业做好准备。

三、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工作事关重大,政府在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把就业放在改善民生的突出位置,而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则是作为重中之重。从高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外因看,政府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大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就业环境,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成才环境。从高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内因看,高职大学生不应自暴自弃,而应坚定目标,用过硬的本领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更加优秀。相信在政府、社会与学校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高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定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陈颂坚,徐向东,等.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职业时空,2009,(7).

[2]陈小芬,张建岗.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文史博览(理论),2009,(5).

第3篇:行业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一、试点目的

(一)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试点,在市已有的氟硅新材料、新能源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传统优势产业等产业优势基础上,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把我市培育成为浙江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基地和全省经济新增长点。

(二)实现产业模式创新。通过试点,形成若干个现代产业集群体系,围绕现代产业集聚的培育,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和完善生产业配套功能。

(三)形成工作机制。通过试点,形成责任明确,分工到位,推进有序,考核有据的联动推进工作机制。

(四)积累经验。通过试点,落实方案,不断积累市特色产业培育发展的工作经验,逐步做大做强市现代产业集聚体系。

二、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目标要求,积极开展特色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进特色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机制体制更活、创新能力更强、发展环境更优的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涉及的空间集聚、产业集聚、创新驱动、要素保障、协调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重点,选准改革试点项目。围绕产业集聚区新平台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地,选准改革试点区域。同时兼顾面上改革推进,形成全市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工作格局。

——创新方法,科学推进。注重自行突破与争取省、国家层面支持同步开展,改革试点以自行突破为主,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在政策和工作方面的支持,形成上下互动的良好态势,推动我市试点工作,努力取得现实成效。注重全面推进和局部突破相结合,比较成熟的改革项目在全市范围内推开,其他改革项目选择若干县(市、区)、企业开展试点。注重有计划统一组织实施和各地、各部门自主开展相结合,重点项目统一部署实施,一般项目由各地、各部门按照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要求,自行组织实施。

——综合配套,协调推进。注重改革领域的综合配套、协调推进,改革项目要突出特色产业发展的特色,形成各领域的改革协调推进、共同促进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机制。注重改革措施的综合配套、协调推进,改革是系统工程,改革项目的推进要兼顾各方利益,正确处理好发展、改革与稳定之间的关系。

三、主要任务

根据推进试点的总体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积极实施《市特色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各项任务,结合实际,选准改革项目进行探索,力争在试点的第一阶段,能够实施一批促进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改革项目。当前,要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遇到的突出问题,精心组织,重点推进以下改革项目:

1.建立特色产业发展空间拓展机制。依托丰富的低丘缓坡资源,谋划新一轮发展空间,推进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争取纳入省级空间发展战略和省“十二五”规划。建立健全产业空间布局引导机制。通过规划引领空间资源,空间资源引导产业布局,推进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逐步形成产业在空间上的集群效应。

2.建立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引领、特色产业项目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壮大的创新机制。以规划引领产业特色的营造,完善特色产业项目引进机制。围绕特色产业规划的实施,加快特色产业项目引进的体制创新。以规划引导扶持政策的导向,以规划带动招商项目库的构建,明确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制定出台有利于推进特色产业高端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

3.完善产业大平台整合机制。积极推进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改革,探索开发区(园区)管理模式企业化和干部激励分配制度创新,探索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领导职级高配制度。整合提升市区现有的多个开发区(园区),推进设施共享、布局统筹,积极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4.建立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实施一批园区生态化改造、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项目,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健全重点耗能企业监管和重大新建项目能评制度,创新排污权交易机制,探索碳交易改革试点,争取申报省和国家级“低碳经济试验区”。探索形成特色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紧密结合、和谐共赢的新机制。

5.整合现有科技创新资源,建立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创新平台建设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联合高校院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技创新平台创建机制,鼓励经济主体创办各类行业研发机构。整合现有氟硅等一批科技创新资源,提升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整体效能。全面推进政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对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6.健全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机制。建立后备发展空间和政府可调控资源对龙头企业“双优先”制度,列入市级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龙头骨干企业,优先申报省级重点培育企业。探索建立龙头企业技术成果、专用装备、技术人才、产业品牌、营销网络集群内共享机制。对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龙头骨干企业优先列入省级重点培育企业和培育上市。

7.建立低丘缓坡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机制。按照“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重点建立低丘缓坡的开发利用新机制,开展低丘缓坡直接开发为建设用地的改革试点。充分利用低丘缓坡的优惠政策,增加开发利用低丘缓坡的专项用地指标,大力鼓励各项建设向低丘缓坡发展,不占或少占耕地。

8.建立健全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加快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创新,完善科技人员职称评定、成果奖励、分配激励制度,进一步推行和完善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政策。创新产业高端人才的引进模式,制订吸引产业高端人才引进特殊政策,加快引进海内外领军型高端人才。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探索组建重点特色产业职业学校或设立专业(系),鼓励校企定向培养、定向招聘、联合办学。实施培育引进“双千”工程。

9.创新建立政府技术性职能向协会行业转移的机制。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培育发展行业协会等社会中间组织,开展政府技术性、服务性职能向行业协会转移的试点工作。研究制定政府职能转移实施方案、职能转移目录,将适宜由行业协会承担的行业管理与服务职能通过授权、委托、转移等方式转移到行业协会。加强对行业协会的指导,鼓励行业协会加强服务并合理行使职能。探索建立行业协会为政府提供有偿服务的机制。

10.建立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发展机制,推进制造企业主辅分离改革试点。创新服务业发展促进机制。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积极建立生产业和生活型服务业发展的促进机制。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形成促进生产业发展政策体系。鼓励工业企业剥离所属服务功能发展服务业。鼓励发展新型服务业和特色服务业。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进入垄断型服务业领域。确定工作目标,明确部门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建立重点服务行业发展的推进机制。

11.建立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的特色农业发展机制。建立产业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机制。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125”工程,推进高效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和农产品品质提升工程,推进柑桔、茶叶、蔬菜、食用菌、生态特色养殖和笋竹等六大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农产品流通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12.创新完善地方金融支撑对特色产业发展的保障作用。鼓励地方金融创新,强化金融对特色产业的支撑作用。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争取筹建地方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发展与低碳经济相结合的金融产品创新。探索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型、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

13.深化区域合作发展机制。深化山海协作,加强与杭州、宁波、绍兴等发达地区的合作,建立一批资源与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将打造成为承接“长三角”、“海西”经济区特色产业转移的基地。加大央企对接力度,吸引符合特色产业发展的央企项目落户。

14.建立市级领导联系挂钩特色产业发展的协调工作机制,建立相应的政绩评价考核制度,形成全社会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合力机制。优化政府服务,加快政府服务产业的流程再造,完善项目并联审批制度,缩短项目审批时间,提高服务效率。完善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代办制度。营造特色产业文化,形成特色产业发展氛围,加大特色产业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参与特色产业培育的浓厚氛围。

四、组织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切实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市政府建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特色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机构,推进改革试点。重点推进的改革项目要建立由牵头部门主要领导任组长,牵头部门、相关部门和有关县(市、区)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项目推进工作小组。

第4篇:行业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8)01-0065-03

一、英国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

(一)法律确立监管当局保护消费者的基本职责

2001年12月实施的英国《金融服务和市场法》明确规定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负责监管各项金融服务,同时设立单一申诉专员和赔偿计划架构,为金融服务消费者提供进一步的保障。同时该法令还要求FSA负责保障消费者和推行消费者教育,加深公众对金融体系的认识,以及确保消费者获得适当保障。为实现与消费者有关的目标,FSA为消费者提供以下服务:设立“金融舞弊调查服务部”(Financial Ombudsman Service,简称FOS),以非正式方法解决消费者纠纷;设立“金融服务赔偿计划”(Financial Services Compensation Scheme),为因金融机构破产而蒙受财产损失的消费者提供赔偿;进行消费者教育,包括加深公众对金融体系的认识,为消费者提供信息和指导意见,以及订出长期计划,将传授金融知识纳入教育制度内;提供“一站式”公众咨询服务、消费者刊物和编制金融产品比较表;进行消费者调查,找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事宜;成立金融服务消费者小组,以代表消费者利益。

1、FSA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1)FSA相应的内部构架安排。

FSA将内部业务分为监管服务部、零售市场部和大宗及机构市场部三大部。目前承担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的主要是零售市场部,其监管对象为主要从事零售业务的机构,下设“零售分析处”除负责分析研究零售业务风险和制订零售业务监管策略之外,还负责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分析研究。监管服务部下设“服务、收益和信息管理处”,其中设有消费者服务中心,负责处理消费者的来信、电话和电子邮件。FSA并不直接受理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投诉,类似投诉将转给金融机构或FOS处理。同时,在FSA内部,设有消费者项目小组,其职责是:与消费者组织、智囊机构和研究机构沟通;确认消费者在金融服务和产品中面临的风险;确认其他部门是否遵守FSA保护消费者的规定,必要时提出建议或质询;为其他部门提供工作支持。

(2)公平对待消费者项目。

2001年6月,FSA了《产品销售后公平对待消费者》报告,启动了公平对待消费者(Treating Customers Fairly,简称TCF)项目。此后,FSA组织了80多家金融机构开展组群式工作,从产品设计、经济补偿、管理信息、投诉管理、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型金融机构实施TCF等方面进行研究,并要求英国最大的35家金融集团每年报告实施TCF的情况。

(3)对FSA的投诉――OCC。

为形成对FSA的制衡机制,英国成立了专门受理投诉的独立机构――投诉专员办(Office of the Complaints Commissioner,简称OCC)。根据《金融服务和市场法》规定,针对FSA及其工作人员未能履行职责1(不包括FSA的法定职责2)所导致的投诉,FSA要建立投诉安排机制;FSA要指定一个独立的人士,获得英国财政大臣批准后,担任投诉专员,任期3年;FSA为OCC提供资金和其他资源的支持;OCC不受理有关FSA与其雇员的关系,及涉及FSA的合同或商业纠纷的投诉。

针对FSA的投诉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向FSA投诉,由FSA的公司秘书处受理,一般在20个工作日内将调查结果和决定反馈给投诉人。如果FSA不愿或不能开展调查,或投诉人对调查结果和决定不满意,可进入第二个步骤,即在收到FSA的回复后6个月内向OCC投诉,OCC如果决定受理,将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并同时向投诉人和FSA反馈调查结果,FSA应做出回应,告知OCC和投诉人。

2、FOS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1)FOS的法律地位和职责。

FOS也是根据《金融服务和市场法》而设立的,专门处理客户对金融机构投诉纠纷。FOS不是监管者,也不是一个消费者权益的支持保护组织,它主要是中立地解决争端纠纷,进行调解,做出裁定。FOS的董事会由FSA任命,董事会成员独立于FSA,其中董事长需征得英国财政部同意后任命。FOS的筹资方式保证了其运作的独立性。FOS的资金预算和资金运用严格分开,FSA负责审批每年的预算计划,FOS负责具体的资金运用。

FOS仅受理个人和资产规模较小(100万英镑以下)的企业、社团和信托组织提出的投诉。FOS做出的裁定一般是要求金融机构给予消费者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以弥补消费者的经济损失,遭遇的痛苦、不便和声誉损害等,但最高限额为10万英镑(若超过此限额,FOS可向金融机构建议补足超出部分)。

FOS对金融机构的管辖受到FSA的约束。从FOS的管辖性质来看,在FOS管辖下的金融机构分别接受两种管辖:一是“强制性管辖”,即接受该管辖的金融机构只能进行英国《受监管活动法令》(Regulated Activities Order)中所列明的活动;二是“自愿性管辖”,即接受该管辖的金融机构其活动不受法令限制,但为了增强公众对自身的信任,自愿接受FOS的管辖。有关强制性管辖和自愿性管辖的规则和权限安排由FOS制定,但必须经FSA的批准方可执行。此外,FOS还必须与FSA紧密合作,向FSA负责。FOS的董事会主席每季度要向FSA报告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每年度要提交该年公司各项职能履行状况的报告。由于FOS是一个公司制组织,因此无需向国会负责,而是直接向FSA负责。由此可见,FOS的运作既保持独立性,又与FSA紧密合作并受到后者的约束,充分体现了英国金融业“监管机构内部权力相互制衡,防止权力滥用”的立法原则。

(2)FOS处理投诉纠纷的程序和规定。

FOS要求投诉人在向其投诉之前,首先应向金融机构投诉。只有对金融机构的处理不满意或在规定时间内未接到投诉处理结果,才可向FOS投诉。投诉首先由FOS的裁定员受理。裁定员在处理过程中,可视需要与金融机构和消费者联系,但一般不采用听证、质询或答辩等形式,而是以双方提供的书面证据作为依据,按照合理公正原则做出裁定。如果金融机构或消费者对裁定员的裁定不满意,可向调查员申请复核。调查员独立对案例进行复核,如有必要,可约金融机构或消费者面谈。调查员做出的裁定为FOS的最终裁定,若消费者持有异议,仍可诉诸法律诉讼,此外,若最终裁定被消费者接受,则金融机构也必须接受。

(二)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自律机制受到高度重视

英国《银行业守则》是自愿性守则。银行业守则标准委员会(Banking Code Standards Board)负责监察银行和房屋建筑协会公会遵守该守则。委员会负责为采纳该守则的银行和房屋建筑协会公会进行登记,同时就该守则的解释,向采纳机构提供指导。

英国《银行业守则》提炼了银行必须做出承诺的主要事项,这对于体现消费者权益保护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该守则包含的“主要承诺条款”有:在与客户的一切交易中,将秉持公正、合理态度办事;确保提供的一切产品与服务符合本守则,即使这些产品与服务分别有自身的规章和条款等。在《银行业守则》的执行方面,银行业守则标准委员会通常先将违规指控转交给有关银行或房屋建筑协会采取适当行动,要求有关金融机构作出解释。“银行业守则标准委员会”通常会用发出警告或谴责等方式,警戒没有遵守该守则的机构。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业守则标准委员会仍然无权强制银行遵守该守则。

二、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存在的不足

(一)相关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的法制不健全

一是《消费者权利保护法》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适用性并不强。从保护消费者权利的法律法规来讲,《消费者权利保护法》是针对一般商品和服务消费过程中如何保护消费者权利的专门法律。尽管同样是消费,但金融消费由于消费对象的本质差别而有显著不同,所以在金融消费过程中,《消费者权利保护法》的适用性并不强。二是对监督管理机构在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上的职责规范不够明确。如《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已将“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写入监管目标,并对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作了系统的规定,但是没有明确“为消费者提供适当保护”,也没有一个条文涉及到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三是《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对于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规范有局限性。如修改后的《商业银行法》第一条仅指出“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利益”,并且同商业银行的利益保护并列一起,没有强调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金融消费者利益保护的特殊性。对金融消费者与商业银行间一旦发生利益冲突如何进行调整,争议如何处理,由哪个机构来处理,处理的程序如何,怎样保证程序的公平公正等具体问题,《商业银行法》没有做明确的规定。

(二)行业自律机制对金融消费者保护不够

我国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保险业协会等自律机构虽已成立多年,但是由于制度、机制、监管等方面的原因,行业协会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行业协会在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上的作为也非常有限。行业协会目前还没有从同业合作与协调的层面上,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也没有相关的书面安排来促进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纠纷的减少和解决。

(三)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本路径――适当的投诉与受理机制欠缺

对于金融消费者的投诉问题,目前还没有从自律或者强制性法律机制角度进行规范。现有的监管法制和行业自律体制都没有对金融消费者的投诉问题给予关注,这使得金融消费者的投诉往往直接诉诸司法途径或者一般性行业的消费者保护机制,这种做法大大激化了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对抗,也很容易导致金融机构的声誉受到严重损害。

三、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一)加强金融立法,进一步明确监管目标

为使金融监管机构能严格地履行该项职责,我国金融立法机构应借鉴英国《金融服务与市场法》将“适当保护消费者权益”放入监管目标中,确立监管机构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地位。

(二)强化职责,进一步增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在处理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的争议方面,建议借鉴英国FSA“事前控制―事中解决―事后弥补”的操作性极强的法律法规机制。FOS争议处理程序属于“事中解决”机制的一部分。在FOS程序之前之后,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防止争议的发生,起到事前控制和事后补偿的作用。因此,我国监管法规有必要从以下两方面规范职责:一是促成监管机构内部设立消费者投诉处理机构,并建立消费者投诉解决的相应机制;二是明确监管机构应该承受履行消费者教育职责,并通过适当途径加强金融行业协会以及金融机构在消费者教育方面的职责。

(三)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自律机制

一是要强化金融行业协会在消费者保护方面的职责。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协会在(下转第35页)(上接第67页)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的基本职责有必要进行规范。二是要推动金融业自律规则的建设。可以借鉴英国《银行业守则》之类的文件出台,自律性守则要强调金融机构对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承诺规范,其中包括金融机构必须制定实施内部争议处理程序。对违反承诺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机构,要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三是要为金融消费者的纠纷提供一个自律性的协调机制。金融行业协会可以设立专门的处理消费者投诉会员的机构,并制定相应的处理程序规则,为消费者投诉会员机构提供一个平台,以避免和减少金融消费者极端地将有关投诉诉诸司法途径。

参考文献:

[1]韩汉君.金融监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李金泽.银行业消费者保护机制与自律机制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4,(10):36-43

[3]李敬伟,周仲飞.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2):28-32

[4]徐慧娟.浅述英国金融巡视员制度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兼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借鉴[J].金融论坛,2005,(1):58-60

第5篇:行业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2010年工作总结

一、圆满完成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工作。

在市信息办及其他32家成员单位配合下,历时一年多时间,圆满完成了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任务,升级后的系统于2010年4月30日正式运行。

(一)系统升级改造主要工作

为按时按要求完成系统的升级工作,中心年初通过多次调研,实现了与市工商局“金信工程”数据自动采集,达到企业基本信息每日自动更新的要求,为升级工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随后完成了市国税、地税、质监、劳动、法院的数据自动采集部署。

在使用 “金信工程”基础数据的同时,完成了原“4.30”系统成员单位数据和重点人群数据向新系统的移植,成功移植67余万条数据,成功率达96%。对缺少质监码或国、地税码的数据,进行了两次清理比对,成功入库49万余条。

积极拓展数据采集面,通过与成员单位多次协商和交流,根据各成员单位工作实际,首先完成了环保局、卫生局、文化局的区(市)县数据采集试点工作,使系统数据采集从以前单一地从市级部门采集向市级以下的二级部门纵向延伸,使数据采集更加及时、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为保证区(市)县数据采集的安全性,为上述三家成员单位办理了数字安全证书40个,并分别召开了3次操作人员培训会。在此基础上,中心对其他成员单位的区(市)县级数据采集进行了可行性调研。

(二)升级后系统主要功能及特点

系统升级改造后,新增了成员单位定制企业信息,便于及时了解企业信用状况;增加了企业自主申报其认证、资质、业绩等信息功能;强化了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可以提供企业注册资金分布、行业分布、开业注销趋势、纳税额等统计分析;实现了企业基础数据按日更新,数据项由100余项扩展到2300余项。系统升级后较之以前,平台数据覆盖面、数据时效性、数据采集手段和服务功能都有较大提升。通过系统升级改造,改变了原来各个成员单位只能在政务外网内放置前置机上传数据的方式,对非自动采集单位实现统一入口,通过政务外网或互联网均可报送数据,从而为进一步扩展数据采集打下了基础。

(三)升级后系统数据量

2010年1-6月系统升级改造中移植历史数据67万余条,成员单位上传数据量92.8万余条,市环保局、卫生局、文化局的区(市)县部门提交数据2453条。信用记录达189万余条,较升级改造前上升了约32.75%。截至2010年11月1日,系统采集企业信用数据224万余条,重点人群信用数据32750条,开通自主申报企业21户,网站日均访问量稳定在9000余次。

二、初步完成中介机构信用信息子系统开发工作。

2010年初,中心按照中介机构子系统建设需要制定了《成都市中介机构信用子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并与市场处共同召开了中介机构子系统成员单位会议,明确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分步实施、监管互动、服务民众”的建设指导思想,制定了中介系统成员单位数据采集项目录,确定了建设进度。目前,系统开发已基本完成,11月召开中介系统联络员会议和操作人员上机培训,采集历史数据,12月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

三、深化系统应用推广工作。

按照小维副市长加强系统应用和推广宣传的指示,中心积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大力推进系统应用,挖掘系统使用价值

1、制定完成《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联席会议工作目标考核暂行办法》, 并下发到各成员单位,推动各成员单位的系统应用。

2、开发完成系统简化版本,以系统数据的统计分析为重点,并在简化版网站上,为市领导提供我市企业的开业、注吊销、提警示等统计分析信息。

3、加强了与深圳、重庆、湖南、宁波等兄弟城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交流和互动。为增强省市和区域间企业信用信息的互通,拓宽信息覆盖面,提高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影响力,中心率先促成了与其他地区的信用信息区域联动机制。目前,我市企业信用信息网已与深圳信用信息网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并与重庆、湖南、宁波等省市签订了互联互通协议。

(二)不断推出和完善信用产品及服务

1、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公共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评选、公示2010年度企业“公共信用aaa级”企业95家,对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我市企业的整体诚信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2、积极推广企业基础信用报告的应用。2010年5月4日向四川科特空调净化有限责任公司出具了第一份企业公共信用基础报告,该企业使用信用报告顺利参加了招投标活动。根据相关工作要求和企业申请,2010年1-10月中心已查询83批次共1067家企业,共出具企业公共信用基础报告88份。

3、开通自主申报系统,并积极向企业和公众推行。2010年3月30日,成都锦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正式开通自主申报的企业。目前开通自主申报20余户,待开通35户。 【1】

关于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中心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的文章 >>

县教育体育局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 交警大队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 施工管理部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 2010年社区工作总结 | 2010年物业公司工作总结 | 信息调研网络工作总结 | 2010年度房地产项目推广策划工作总结 | 创建和谐企业工作总结 |

【返回 栏目列表】

4、加强与市品牌办的联系,积极参与到推进品牌战略发展的工作中,在系统首页开设了品牌战略专栏,自主申报页面开设品牌展示平台,加大平台的影响力,促进品牌战略子系统的建立。

5、按照《成都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0-2012)》关于加强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要求,设计和开发了为下步电子商务平台交易双方服务的认证标识。通过标识,交易双方可以方便地查询该企业的主体身份信息和信用状况。

(三)积极开展调研系统应用深化调研工作

1、积极探索建设行业协会诚信子系统的可行性。通过对餐饮、食品、家具和家禽等行会的走访调研,编写了《成都市行业协会诚信子系统建设调研报告》并已报送市政府审阅。

2、积极为我市的品牌战略服务。通过走访调研,完成了《品牌成都子系统建设方案(初稿)》,计划依托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数据,建立品牌成都相关企业的信用信息集中查询和披露的信息平台,扩大品牌宣传力度。

3、随着3g无线网络的发展,为方便社会公众对企业信用信息的查询,对系统wap网站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调研并初步形成了实施方案。

(四)积极拓展多样性的推广宣传方式

1、按照市领导有关指示和工作实际需要,中心起草并报送了《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宣传推广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同意,目前宣传方案已正式实施。

2、通过参与成都电台“成都面对面”访谈节目、在年检窗口、机场和“3.15”活动现场等地发放宣传单8000余份、开通网上论坛及博客等方式对系统进行多种方式宣传。

3.以“信用助发展”企业评选、“传递就业关怀、放飞创业梦想”、“送网进企业”等主题活动为载体,走进工业园、校园和协会组织,宣传系统功能,服务企业发展和大学生就业。

四、做好联席会议办公室及相关综合协调工作

加强沟通协调,召开了系统升级建设协调会、征求意见会、演示汇报会、中介机构子系统建设工作会、成员单位联络员半年工作会等各类会议,推动了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做好办文和办事工作。完成政务信息、汇报材料、情况简报、信箱回复、领导讲话以及市局要求的其他工作材料等;做好系统网站日常信息更新工作。共在门户网站各地诚信建设动态、信用新闻200余篇,在“金信工程”系统报送和采用政务信息15条,保证了网站新闻的及时性、广泛性和可读性。按照市局贯标和档案管理工作要求,建全了档案管理制度,做到及时收集、呈阅和归档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如新兴课题调研、电子商务与诚信平台对接调研等。

2010年的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服务我市经济建设发展、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为目标,以推进平台应用拓展,打造网站诚信品牌为主线,进一步提升平台服务水平和影响力,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一、研究拟定成都市企业信用体系的规划和建设,促进成都软环境的提升。

根据《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使用管理办法》(政府令157号)和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中心职能职责要求,计划于2010年底开始着手调研和制定我市企业信用体系规划,并于2010年全面开展该项规划及建设,推动和完善我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我市软环境的提升。

二、优化完善新系统,增强系统使用价值。

(一)完善系统数据,固化《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数据采集目录》及指标体系,加强企业信用系统的信息标准化建设工作,为与其他市级信息平台共享互通打好基础。

(二)完善系统功能,逐一走访成员单位,针对系统存在问题和成员单位的合理需求,协调开发公司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数据和应用。同时做好系统服务功效的评估工作。

(三)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扩大系统影响力,在与重庆、湖南、宁波等地签订互联互通协议的基础上,尽快完成系统相关开发工作,实现与数据库层面的交换和查询功能,建立包括深圳在内的五省市区域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联盟及联网互查工作机制,逐步实现企业信用数据共享和交换。同时要加强区域间、城际企业信用信息交换标准及安全问题的研究,建立和完善有关规范标准。调研建立手机企业信用网站的建设方案,完成wap网站建设。

三、推进数据采集工作和中介机构子系统应用。

(一)定期通报数据情况和进一步完善考评机制,督促成员单位按要求每月报送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积极做好企业自主申报业绩的宣传、开通和指导工作,丰富系统数据资源。

(二)总结和推广三家试点单位经验和做法,稳步推进区(市)县数据采集和共享工作开展,争取再完成2—3家成员单位区(市)县采集工作,逐步建成“全域成都”企业信用信息系统。

(三)加强与市中介机构联席会议办公室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中介机构子系统建设并积极推进系统应用。

四、推进平台及信用信息应用,服务社会。

(一)加大信用数据的挖掘和整理工作,通过完善企业公共信用评价体系、完成《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推广现状调查》调研报告、定期出具成都市企业信用状况分析报告等措施,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服务,深化信用信息在行政机关日常监管、政府评优评先和招投标等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二)为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发展服务,加强对企业的走访工作,了解企业发展需求,特别要结合我市电子商务产业的推进,为完善信用系统和更好服务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新举措。结合我市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我市企业网站上推广认证标识。 (2) 关于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中心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的文章 >>

县教育体育局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 交警大队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 施工管理部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 2010年社区工作总结 | 2010年物业公司工作总结 | 信息调研网络工作总结 | 2010年度房地产项目推广策划工作总结 | 创建和谐企业工作总结 |

【返回 栏目列表】

(三)推进行业协会诚信子系统建设工作,继续完善对我市一期8个行业协会组织的调研工作。积极争取建设经费支持,在经费保障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行会和社会公众需求,全面开展行会子系统需求调研工作。加强与行会主管部门联系,从工作实际出发,确定子系统数据采集、披露模式和标准,逐步完成系统开发工作,为行业协会诚信建设和规范发展服务。

(四)继续做好与品牌战略推进办公室的联系工作,将诚信成都与品牌战略更好地结合,完成品牌成都系统建设,运用系统平台功能,推进品牌战略,促进产业发展。

五、通过实施宣传方案,提升平台知晓度。

(一)组织实施《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宣传推广方案》,拓宽宣传渠道,借助专业的推广机构进行网络推广,提高系统访问量和企业自主申报数量,有效提高系统知晓度。

(二)以诚信主题、3.15活动、4.30周年活动等为载体,结合走访企业、协会,做好调研工作,继续加大系统宣传推广力度。

(三)通过多种手段和调查方式,加强宣传推广效果的评估工作。

(3) 关于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中心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的文章 >>

第6篇:行业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2007年11月10日,家乐福重庆沙坪坝店在店庆促销活动中发生群众踩踏恶性事件,造成3人死亡,31人受伤的严重后果,教训极其深刻。为进一步规范我省商业零售企业促销行为,防止此类恶性事件发生,根据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零售企业促销工作的紧急通知》(内部明电部委号3372)精神,现紧急通知如下:

一、加大对零售企业促销行为监管的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商务部等五部门颁布的《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年第18号令,以下简称《办法》)和省经贸委等六部门下发的《关于贯彻商务部等五部委〈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浙经贸商发展〔2007〕9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文件精神,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规范零售商促销行为。要确定一批大中型零售企业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对单店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零售商,各市、县(区)商贸流通主管部门要按《办法》规定落实备案制度,加强跟踪、指导和监督;要建立零售企业信用档案,对零售企业不良的促销行为进行记录,并向社会公布。

二、引导零售企业依法促销、安全促销。商业零售企业要依法开展促销活动,加强促销活动的组织管理,牢固树立经营安全意识,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不组织容易造成人群聚集、人身伤害、秩序混乱的限时限量促销活动,特别是不准开展粮、油、盐、肉、蛋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限时限量促销活动,消除安全隐患。大型超市、便利店、折扣店、仓储会员店等应参照《超市购物环境》标准(SB/T10400-**)的要求,对店铺进行安全环境设计和改造,保证消费者安全便捷购物。

三、开展零售企业促销行为的专项检查。各地商贸流通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会同价格、公安、税务、工商等部门,根据《办法》和《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对本地区零售企业促销活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请各市按照附件提纲要求,汇总辖区内各县(市)的检查情况,于2007年11月28日前将检查情况书面报我委商业改革发展处。

附件

上报材料提纲

一、本地区贯彻落实《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的具体做法、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制订实施细则情况及实施效果。

二、本地区零售企业开展促销活动的情况,包括促销活动的主要方式,促销活动的宣传内容是否清晰、真实,有否采用虚构原价打折或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误导消费者,是否制订了促销活动安全预案及应急机制,有无发生人身财产安全事故,零售企业促销备案情况。

三、本地区(企业)促销的主要形式,供应商、消费者对此的反映。诚信促销的典型案例,做法和经验。

四、不规范促销的典型案例(存在的问题;对其他商业零售企业的影响;消费者投诉)及查处情况。

五、本地区可否允许零售企业采取购物返券的形式进行促销;购物返券促销的情况,包括返券幅度、返券可使用的范围、返券使用日期、消费者的反映等。

第7篇:行业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时光如梭,转眼间2010年度工作即将结束,一年来,在公司经理室的正确领导下,部门同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年初预期工作目标及各项工作计划。一年以来,客服部围绕充实后台信息量以及接听服务热线展开工作,加强了部门内部管理工作,强化了热线服务水平,增进与来电市民的沟通并通过热线为来电市民解决了他们的相关需求,部门各项工作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工作积极性得到大幅提高,来电市民满意率很高。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0年度完成的工作:

(一)完成了后台信息的全年录入。

(二)完成了前台信息的每日更新及管理。

(三)与同事一起协助开展了五一月嫂活动。

(四)完成了热线电话的接听、处理、回访、记录工作。

(五)与同事一起共同完成了《细说家政服务员》、

《育婴师培训项目策划书》、《家政服务培训公司策划》、

《关于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建设工作报告》等一系列文案。

二、2011年工作计划要点

2011年重点工作为家政行业协会的相关事宜运作上以及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上,在10年基础上;部门管理基本实行制度化,使各项服务工作有序开展,工作效率比去年能有显著提高。

(一)继续加强客服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在管理消费指南网站板块的时候,负责相应新闻的上传及管理。每天需进入负责的板块查看有关的内容,如有不和谐的内容需及时的删除。

(三)加强部门培训工作,确保热线客服业务水平有显著提高。

(四)完善客服制度和流程,部门基本实现制度化管理。

(五)密切配合业务部门工作,及时处理更新信息和相关方面的意见、建议。

第8篇:行业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根据省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旅馆业治安管理的通知》(浙公办〔〕95号),为方便信息录入,提高“四实”登记的准确率,我省将在旅馆业中全面推广安装“二代证”读卡器。为贯彻落实省厅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1、12月底前,各地在本地旅馆业中“二代证”读卡器安装率达到50%以上;

2、10月底前,各地全面完成旅馆业中“二代证”读卡器安装工作。

二、工作措施

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力量配置,全面排查辖区旅馆业基本情况,确定工作重点,制订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推进“二代证”读卡器安装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安装工作顺利进行,市局决定由治安支队为责任单位,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工作。各县(市)区应由分管领导牵头,建立以治安大队为责任单位,各派出所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共同做好“二代证”读卡器安装工作。市局治安支队负责落实欣瑞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制作“二代证”读卡器与旅馆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接口程序。各县(市)区公安局、公安分局要根据公安部相关技术标准,自行确定“二代证”读卡器的型号,并落实好后期安装、日常维护等工作。市局将从11月起,在每月的旅馆业通报中对各地安装“二代证”读卡器工作进程进行通报排名。

(二)广泛宣传发动。11月底前,各地要全面排查,确定本地需要安装读卡器的数量,并与相关公司确定安装计划。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开展宣传,特别是要耐心细致上门做好每家旅馆业主的解释工作,保证安装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强化查管力度。各地业务部门要继续严格落实旅客住宿验证“四实”登记制度,充分发挥旅馆业治安管理民警工作平台作用,进一步加强旅客数据登记情况检查力度。

三、工作要求

第9篇:行业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1.对该工作计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反馈,及时调整修改工作计划,记录下属员工在工作计划实施中的工作表现,并向人力资源部经理汇报工作进度。

2.对该工作计划方案的实施成果按照事先制定的评估标准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报告上报给人力资源部经理审阅。

3.对该工作计划方案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报告提交给人力资源部经理审阅,批准通过。

4.进行下一个工作计划。注意:在实施上述工作计划的过程中,该人事主管所负责的各项日常工作以及其下属负责的日常工作都要照常进行。

5.在征得人力资源部经理同意的前提下,找文件档案室领取人事主管的职位说明书和前任人事主管的离任工作交接清单,对照职位说明书对人事主管的日常性工作进行熟悉,对前任人事主管已经完成的各项工作计划进行了解,对其未完成的工作计划按照其工作计划方案来进行完成。

6.对照人事主管的职位说明书,就人事主管工作范围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某些环节发现的问题,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分等,对最重要的、需要迅速解决的问题拟定提案,和人力资源部经理进行沟通,征得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同意。

7.根据上述提案制定多项工作计划方案,包括计划目标、计划对象、计划的参与人员及各人员的工作分配、计划时间表、计划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计划是否达到目标的评估标准等。

8.和下属沟通这些工作计划方案,对这些工作计划方案的各个环节进行讲解并征取下属的意见,修改完善这些工作计划方案,获取下属的支持。

9.和人力资源部经理就提案涉及的多项工作计划方案进行讨论,并征求其意见,征得人力资源部经理对其中某一方案的批准。

10.召集下属开会,在了解其各自职位说明书的前提下,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及其在人力资源部经理已批准工作计划方案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工作的时间表等,共同推进工作计划的实施。

二、定期总结和改进工作。

1.按各项工作计划的具体进度审阅下属的工作计划,审阅报告报备人力资源部经理,听取其对报告的指导意见。

2.对上述的各项工作计划按照先后顺许进行工作总结,并提交给人力资源部经理审阅,充分听取其对工作的各项指导意见。

三、注重与上级、其他部门以及员工的沟通。

人力资源工作在公司内部属于一项服务支援性工作,对主要的业务流程提供人力资源规划、招聘配置、培训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保障主要业务流程顺利进行,实现公司的保值增值。

1、看法,让他们多提意见、多提建议。

2.注重和上级领导的沟通,深入了解上级领导对自己各项工作的看法,让上级领导对自己的工作多多提出意见,让自身工作中尽量少范错误、不范错误。

3.注重和公司内部其他部门的沟通,充分听取各部门对人力资源部门各项工作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四、充分深入地了解公司情况。

我要了解的公司信息主要包括公司的愿景、发展战略、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等,公司的主营业务、各项工作流程、组织结构等。获取信息的方式如下:

1.通过公司的新员工入职培训等培训活动来获取信息。通过公司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我可以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等有初步的了解。

2.请教老员工,与老员工交流。通过和老员工的交流,可以了解公司的发展背景、发展路径等,熟悉公司的发展脉络。

3.在征得人力资源部经理批准的前提下,从文件档案室调阅有关公司愿景、发展战略、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公司的主营业务、内部管理流程、组织结构等的文件资料。

4.在征得人力资源部经理同意的前提下,到企业内刊主管部门查阅企业重要内刊及最近一段时间的内刊文章,进一步了解企业的愿景、发展战略、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公司的主营业务等。

5.查阅公司所在行业协会的重点刊物和外界相关主要媒体对公司的报道,来了解行业发展情况、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媒体公众对企业的看法等。

五、深入认识和领会自己的工作职责。

了解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后,我还需要了解人事主管这个职位在公司的职位序列中所处的位置。

1.查阅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进一步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2.在征得人力资源部经理同意的前提下,查阅人事主管的职位说明书,并就其中载明的相关职责、权力、工作汇报关系、沟通方式等和人力资源部经理进行沟通。

3.同时,还需要了解下属的职位说明书,并就下属职位说明书中载明的相关要求和其日常工作方面进行充分的沟通。

六、在以上两方面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工作定位,进而制定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