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马克思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公允价值 可靠性 相关性 计量层级
一、公允价值发展历程及定义
(一)公允价值发展历程公允价值源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爆发的贷款和储蓄危机。当时美国经济停滞不前,政府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便逐步放开汇率和利率,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随之施行高息揽储的政策。但在经济停滞的宏观环境下,这种侧重性的单面政策的忽略了对贷款人偿款能力的评估。随着越来越多的贷款人无法按时足本足息的偿还贷款,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与日俱增,但在历史成本作为主导会计计量属性的情况下,这些不良贷款并未被人察觉。等到问题最终暴露时,有400多家金融机构破产,联邦政府被迫动用1600多亿美元联邦储蓄基金进行补救。这次危机使得人们开始对历史成本提出怀疑,而金融界人士更是宣称倘若采用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问题贷款便会被及时发现,此次危机便可避免或者即使发生也不至于破坏性如此巨大。然而数十年之后,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这次金融界人士却又把其原因归结为其曾经不遗余力所提倡的公允价值。他们不断强调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不断扩大乃至爆发的根本原因,该效应的存在使得金融资产和负债的计价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致使消费者投资信心丧失殆尽,金融市场趋于崩溃。虽然SEC和IASB都对公允价值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但公允价值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受到公众不同程度的质疑和担忧仍是在所难免。
(二)公允价值定义 FASB、IASB和CASC均对公允价值给出了定义。FASB在第157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获得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而IASB的定义则是“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的金额”。我国CASC在与IASB合作进行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其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与IASB的近乎一致。因此,对比FASB和IASB对公允价值定义的异同便能得出更为完整确切的公允价值内涵见(表1)。(1)时间。FASB指出应该在计量日这一时间范围内计算公允价值,而IASB则对此则无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说,会计业务的流程可分为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步骤,初次确认的经济信息需要通过计算、汇总以及分配等计量程序记录在相关账簿中,再次确认的经济数据则通过传递与输出等计量程序在财务报表中予以报告。由此可见,会计计量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FASB在公允价值的定义中从时间角度提出了“计量日”这一要求,可以说强调了公允价值在经济信息的初次确认――输入和转化与经济信息的再次确认――输出和提纯这两个关键环节上的时间意义。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在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以公允价值入账,而在资产负债表日则再根据公允价值进行调整,在取得和调整这两个计量日公允价值参与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及时性。因此,FASB在定义中指明计量日无疑更加
全面。(2)交易状态。FASB对交易状态的描述是“有序”,而IASB所强调的是“公平、自愿”。所谓“有序”,应当是说关于资产和负债的交易活动已然按照正常的商业行为在市场上经过了长时间的充分发展,频率上足够高,数量上足够大,从而价格公开透明,能够以一种持续稳定的状态为人所知。而“公平、自愿”更倾向于说明交易双方处在一种平等的交易地位,不存在强买强卖,是在充分信息下做出的理性化决策。显而易见,FASB侧重从市场整体来刻画交易状态,IASB则从单个交易来考察。整个市场固然是由无数的交易双方所构成,但单个交易的“公平、自愿”却无法代表整个市场的“有序”,而市场若要“有序”则需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公平、自愿”的交易。所以,FASB用“有序”一词对交易状态进行定位在逻辑上是更为严密的。(3)交易主体。在关于交易主体的描述上,再次体现了FASB和IASB对于公允价值考虑起点的差异:前者侧重于宏观市场,后者倾向于微观主体。“市场参与者”是由交无数“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组成的,二者并无本质差别。需要注意的是,虽然FASB和IASB都没有明确给予解释,但“市场参与者”或“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应该是指无关联关系的理易者,并且在客观上有能力主观上有意愿去进行交易。因为只有这样才更加符合公允价值的计量初衷。(4)价格表现。价格表现是公允价值定义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是货币计量在公允价值运用中的体现。FASB将其定义为“出售一项资产所能获得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可以看到FASB更加肯定脱手价格。因为脱手价格更加符合资产和负债定义中所说的“经济利益的流人和流出”。而IASB所规定的“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的金额”则说明了其认为公允价值应当是交换价格。交换价格的理论依据在于所有理}生交易者都能够达成关于未来经济利益和风险的共识从而形成一个均衡价格。关于脱手价格和交换价格的孰优孰劣,目前仍存争议。脱手价格是对经济利益流出和流入的市价估计,更好地体现了公允价值逐市随时的特点,但脱手价格能否在任何情况下恰当地表达公允价值的内涵,仍需数据的支持和检验。
综上比较,在公允价值的定义问题上,FASB以宏观市场为基础要比IASB以微观交易主体为着眼点更加科学。从公允价值的计量层级上看,市价为最优计量次序,以市场为导向的定义更能与计量层级的选择次序一脉相承。FASB和IASB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差异,资本市场发展程度的不同应该是最重要原因。美国资本市场较为发达,FASB以市场为切入点恰如其分。而IASB作为一个国际性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必然要顾及各个国家不同的市场状况。各个国家资本市场发展程度的参差不齐使得IASB很难从市场的高度对公允价值进行描述,所以其以交易主体为切入点也无可厚非。随着FASB和IASB在联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编制工作上的进一步合作,相信公允价值的定义会更加明晰。
二、公允价值的理论内涵
(一)法学视角的解读――公允价值之“公允” 从语言学角度讲,公允价值属于偏正短语,公允修饰价值。公允一词源于法学,是指法官应遵循立法精神中的公平公正来判案。对于公允价值中的公允,从主体平等和真实自愿两个方面来解释是比较恰当的。(1)主体平等。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具体而言,该平等是指不考虑自然人年龄、民族、政治地位和
财产状况等客观情况的不同,也不区分其是否具备民事行为能力,而是单就生之为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无差异民事权利能力。从更宽泛的范围来看,该规定从法律意义上肯定了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不论经济实力的强弱和行政地位的高低,其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民法通则》中所提出的“主体平等”对于理解“公允”有重要意义。现代企业作为一系列契约关系的缔结,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等因其投入资源在数量和性质上不同,其在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肯定不会平起平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凭借资本属性的差异强迫其他利益相关者违背真实意愿进行活动。对于公允价值的确定,仍然要秉持公正的原则。如投资企业在运用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时,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应以其各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调整来加以确定。此时,投资企业虽然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是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投资企业不能因具有控制或重大影响这一经济关系而按照自己盈余管理的需要恣意确定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经济关系上的控制或重大影响不能超越法律平等之上,投资企业在确定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时仍然要按照计量层级的要求进行客观中立的计算。因此,主体平等是公允价值能够得以运用的重要前提。(2)真实自愿。如果说主体平等是公允的客观先决条件,那么真实自愿则是公允在交易主体上的主观显现。我国《民法通则》第四条指出民事活动应当遵守自愿原则。此处的自愿是指民事活动主体能够在非极端环境下独立自主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任何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非自愿行为法律均不予保护。在公允价值计量层级的选择中,活跃市场中的报价为首选。而大量的交易双方按照彼此的真实意愿自由选择交易方式和确定交易金额是形成活跃市场的先决条件。一个充斥着强买强卖的市场必然难以持久,更遑论活跃。可以说公允价值最后之所以能够形成,就是交易双方在真实意愿下达成共识的结果。(3)公允保证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在已有的研究中,学术界对公允价值能够充分体现相关性几乎没有争议,而对公允价值可靠性的质疑却从未停止。尤其是在与历史成本比较时,公允价值由于其可靠性的匮乏饱受诟病,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使用范围的扩大。根据FASB在SFAC2中的规定,可靠性包括如实反映性、中立性和可验证性。首先,公允价值的定义――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获得或转移负债所支付的价格,本身就是对交易过程和交易结果的描述,自然是对真实世界经济现象的反映,符合如实反映的要求。其次,公允价值是在交易双方地位平等和真实自愿的前提下形成的,只要交易双方一直能以平等的地位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该交易即使多次重复,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下,其最后结果也应当是一样的。因此,公允价值是能够被验证的。最后,中立性是说财务信息在反映经济现象时不能带有任何偏见。公允价值在初始计量时是交易双方对资产或负债价格最充分真实的表达,而在后续计量时既确认收益也确认损失,不偏不向,从而能够对资产或负债进行及时的客观反映。反观历史成本倒是因为对谨慎性原则的恪守而往往低估资产或高估负债,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中立性。综上所述,公允价值中“公允”所包含的地位平等和真实自愿使得公允价值在可靠性上不逊色于历史成本。人们对历史成本可靠性的支持大多是因为历史成本是过去交易形成的,就像已有的史实无法改变一样,过去形成的价格也是最为真实的。历史成本固然是可靠的,但可靠的绝不仅仅只有历史成本。只要能够保证地位平等和真实自愿,公允价值一样在理论上具备相当强的可靠性。
(二)经济学视角的解读――公允价值之“价值” 从上述对“公允”的法律剖析可知,只有在地位平等和真实自愿的情况下才可能形成公允价值,但公允价值的属性究竟为何,唯有对价值一词进行分析才能得到答案。关于价值的研究,大致可分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派别。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区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而使用价值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在西方经济学的众多流派中,对价值的定义也是不一而足,但是都基本承认价值是能带给主体满足感的一种效用。可以看到,西方经济学中所说的价值大致相当于马克思所说的使用价值。公允价值的主要计量对象是金融资产及其衍生品,在这样一个前提下用马克思对于价值的定义来解释公允价值中的价值将会令人匪夷所思。如如果说股票的价值是凝结在股票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那么股票的价值就应该是股票发行费,因为在股票的发行费中包括了股票发行过程中公司、金融中介以及其他服务机构所有工作人员为之付出的劳动。再按照马克思所提出的价值规律――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股票的交易价格就应当围绕股票发行费波动。可这明显与现实经济生活中股票的买卖价格大相径庭。因此,用主体效用观而非劳动凝结观来解释公允价值的价值是比较合理的。在经济学中,人们普遍认为历史数据对于决策并不重要,人们对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预期才是当前决策的依据。每个人通过估计未来经济利益流入并根据风险偏好等因素确定当前所持有资产的价格,当然,这个价格要能带给自己适意的主观效用。之后,无数的交易者便在公平有序的市场上按照这个使自己足够满足的价格进行交易。当某一价格所带来的满足感使得交易双方都可以接受时,交易便得以进行。从这个交易流程来看,主体效用观下的价值具有着眼于未来经济利益、以市场环境为依托和自愿等性质,而这些性质在FASB和IASB所提出的公允价值定义中都有所涉及。所以,主体效用观下的价值应是公允价值的经济内涵。价值保证了公允价值的“相关性”。相关性是说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联,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预测。正如前文所述,公允价值的“价值”是主体效用观下的价值,其形成的依据在于能够给交易者带来适意的满足程度,这个满足程度决定着交易者的经济决策。如果交易对象所支付的价格能够给自己带来足够的满足感,交易便得以进行,反之则终止。显而易见,该价值是判断交易是否进行的关键,与交易者的经济决策息息相关。
(三)公允价值是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理想契合 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可靠性与相关性最为重要,而与两者有密切联系的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在财务报告目标中孰先孰后更是引起了长时间的争论。综合前面的分析可知,公允价值能够同时兼顾相关性和可靠性,这也意味着能够并行不悖地反映企业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和提供与财务报告使用者决策相关联的信息。这种独一无二的优势正是公允价值极具应用前景的最重要理论依据。
三、公允价值的外在计量
(一)各主要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公允价值计量层级的规定 公允价值的定义说明公允价值的理论内涵,计量层级则提供了计算公允价值的手段,后者是用来不断反映与逼近前者的。虽然目前尚无有效的手段来说明反映与逼近的程度,但考察计量层级的选择对于充分展现公允价值的理论优势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就像各主要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公允价值给出了各自的定义一样,他们也规定了如何对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内容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FASB、IASB和CASC对计量层级的规定大致相同,只不
过FASB的规定更为详细一些。究其原因,应该是FASB在制定会计准则时是以规则为导向的。在这三个计量层级中,首选同类资产或负债的市场报价,这与前述公允价值本质上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计量属性这一结论相一致。至于第二计量层级中所提到的计量方法,可以从资产(或负债)的近似程度和时间这两个角度来把握。对于相同资产(或负债),以其最近时期的交易价格来计算拟确定的公允价值,即“相同资产(或负债),近期价格”。如果是相似资产(或负债),则参考其在相同时间的交易价格来确定公允价值,即“相似资产(或负债),同期价格”。而第三层级的计量,就是借助估值技术来建立估值模型从而确定公允价值。这三个计量层级之间存在着选择优先级,即第一层级的计量要求无法达到时才采用第二计量层级,若第二层级的计量要求也无法达到才采用第三层级。
一、应用型本科学院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1.教材编写未能推陈出新
目前我国各高校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编写比较落后,内容以马克思资本论为主,缺乏新意,更未能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实际,与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有脱节,特别是缺乏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而编写的教科书。尽管政治经济学中有很多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但编写人员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未能结合现实推陈出新,因此,严重影响了政治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2.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未能与时俱进
在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考虑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特点,而仍然照搬过去依靠理论知识讲解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有些教师依然采取照本宣科或照屏宣科的老方法。另外,政治经济学的考核方式也没有因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而改变,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没有相应的反馈效果。这样的教学、考核方式不可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政治经济学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更不可能培养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3.教学实践未能适时应务
大多数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学院,在不断压缩理论课时的形势下,政治经济学的课时不断减少,有时教师甚至都不能完成正常的课堂理论教学,就更难组织有效的政治经济学课内实践。同时,很多学院因为社会实践经费缺乏,无法满足大学生进行政治经济学社会考察、调研等的要求。
二、应用型本科学院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1.教材的改革是政治经济学课程改革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教材是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对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政治经济学教材必须改革僵化的理论框架,将马克思资本论的经典理论知识与我国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相联系,总结规律,并融入其学科内容体系,使政治经济学理论能够与时俱进,绽放新的生命。
2.教法的改革是政治经济学课程改革的动力
在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环节当中,教师的教学功底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理论功底与教学方法决定了其政治经济学教学效果,因此,要想提高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增强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另外,要通过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促使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应用教学技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更应该从新时代学生视角,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兴趣指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提高学习能动性。
一、实践报告的封面、扉页和目录
1.封面内容: 实践报告题目、团队名称;
2.扉页:成员组成(姓名、班级、)、实践单位、实践时间等;
3.目录:正文的各章节、团员感言、附件等。
二、实践报告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实践报告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报告题目
报告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调研报告的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2.学院及作者名称
学院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用5号宋体字。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报告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报告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摘要包括:
(a)“摘要”字样。
(b)摘要正文:摘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简要说明调查目的,即简要说明调查的原因;第二,简要介绍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第三,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助于使确信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并说明选用该方法的原因。
(c)关键词。
4、前言
介绍实践的目的,意义, 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实践单位或部门的概况及发展情况, 实践要求等内容。
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5.正文
正文是实践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主要是实践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要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进行详细叙述。可按照实践顺序逐项介绍具体实践流程与实践工作内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以记叙或白描手法为基调,在完整介绍实践内容基础上,对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或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重点介绍,其它一般内容则简述。重点介绍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的分析,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等。分析讨论及对策建议要有依据, 分析讨论的内容及推理过程是实践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是反映或评价实践报告水平的重要依据。
正文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精炼。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字左右。
6.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7.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报告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报告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9.队员感言
团队成员感言:实践队员要用自己的语言对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着重介绍自己的收获体会,内容较多时可列出小标题,逐一汇报。总结或体会的最后部分,应针对实践中发现的自身不足之处,简要地提出今后学习,锻炼的努力方向。
10、附件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报告的附录中。
三、撰写实践报告的准备与主要步骤:
实践报告的写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资料、拟订报告提纲、起草、修改、定稿等。各个步骤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资料
资料是撰写实践报告的基础。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查找。
2.拟订报告提纲
拟订报告提纲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根据报告主题的需要拟订该文结构框架和体系。我们在起草报告提纲后,可请指导教师审阅修改。
3.起草
报告提纲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实践报告的初稿。在起草时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井然有序”。
4.修改、定稿
报告初稿写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应反复推敲修改后,才能定稿。
四、实践报告的写作细则:
1.书写
实践报告可手写或用计算机打印。用计算机排版、打印一律用a4打印纸。版式要求如下:目录(“二号”“黑体”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标题(“小二”“华文中宋”或“黑体”“加粗”居中),学院及作者名称(“五号”“宋体”居中,学院名称与作者名称之间应空两格),摘要(“小四号”“黑体”“加粗”):内容(“小四号”“楷体”),关键词(“小四号”“黑体”“加粗”),正文内容(“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正文部分一级目录用小4号黑体,参考文献小四号宋体。实践报告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正式公布过的规范字。页边距:上3.0厘米,下2.5厘米,左2.5厘米,右2.5厘米。设计页眉、页脚、页码。
2.标点符号
实践报告中的标点符号应准确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全称。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应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实践报告中的量和单位必须符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实践报告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6.标题层次
实践报告的全部标题层次应统一、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7.注释
实践报告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而不可用行中插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引用文献标注应在引用处正文右上角用〔〕和参考文献编号表明,字体用五号字。
9.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居中排放,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续写,续写时表题可省略,但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10.插图
文中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6幅以内,用计算机绘制;若为照片,应提供清晰的黑白照片,比例一般以1:1为宜。插图一律插入正文的相应位置,并着名图号、图题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序和图题一般用五号字。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视野;素质教育;探究能力
一、有利于架设小政治教育到大政治教育的桥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要形成一种内在的思想政治素质,不仅需要德育课堂上若干基本理论学习,还要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到社会的海洋中去学习。报纸是舆论工具,是“喉舌”,有鲜明的导向和教育作用,是宣传、激励、鼓舞人们的强大思想武器,即使在广播通讯、电视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它在报道详细程度、揭示问题的广泛性、深刻性、思想教育等方面,仍然有着明显的优势。报纸是传达重要政治思想信息、反馈社会、报道生活的。报纸肩负着传达政治、经济、科教、军事等信息的重任,这些信息是经过编辑处理改编了的,再把这些信息归类、合并,形成新的认识。我们利用这些新的认识能使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了解到教材上无法得到的信息,所以说报纸是散装的百科全书。报纸上除了通过常规的消息通讯、评论等实用文体报道信息外,还有大量的商品广告、新科技介绍、招商引资说明、调查报告、合同的实施与纠纷处理等,这些内容为学生日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许多新知识和社会见识。因此,选用报纸作思想品德教学的第二教材,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品德。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视野
许多学生感觉到德育课枯燥无味,又没有实际用途,学起来又没有意思,也就不想学,这与他们的思维单一,生活面窄,接触社会实践少关系极大。而且,教师往往把自己局限在课堂、教科书的小圈子里,就知识记知识,就教科书说教材,使得学生学习空间小,知识面窄,技能单一,影响了学生的发展,窒息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报纸却能够引来时代的活水,因为所刊载的内容都是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科研、文化、教育、军事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每天都有新的立意、新的角度、新的实践、新的问题来报道社会的政策、法规及事实热点问题,传递地球上的每个角落被人们关注的重要信息,这些都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如,“神六”“神七”发射成功和顺利返回的报纸、北京申奥成功的报纸,记录党代会人大会召开的报纸以及其他重大事件或具有各种资料汇编的报纸,还有记录本地的各种新闻资料的本地区报纸等。如果我们将之运用到德育课堂教学中,以书本知识为主,报纸资料为辅,将当前发生的事情,与书本上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书本上的知识揉进社会这本“大书”中,不但能使学生学有兴致,易于接受,而且对教材的理解也就加深了,从而就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
在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报纸,使学生增加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敏捷的思维。报纸上那些有针对性的言论专栏,如对政策的阐释,经典性政治理论分析等都能激活学生思维,给人不少生活启迪。因此,报纸资料是课本有益的补充,能使枯燥的说教变得生动有趣。报纸资料在教学中,能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促使他们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形成了其他辅导材料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结构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原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德育课由学科性质决定,其理论性很强。在教学中,为了给学生阐释清楚,往往容易形成教师“一往情深”地讲,学生“昏昏欲睡”地听的局面。我们可以利用报纸来改变这种状况。报纸有多面性,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阶层的人们对现实社会各种问题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成为一位“博览群书”的学者,我们教师在充分熟悉教材的同时,还要根据课程目标、学生状况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在课堂教学中引进一些课外报刊上的材料,引进一些学生急于想知道的热点问题或与其学习感兴趣的话题,在课堂上加上“事实热点”这个催化剂,这样就会使教学双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形成一种良好的乐学愿学的教学氛围。
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利用报纸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知识量,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热爱生活,热爱国家,热爱人生。学生可以通过报纸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开始用审视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对社会上一些不文明现象也能提出尖锐的批评和自己的意见及体会。如,城市文明、就业、污染、看病难等问题,都成了学生关注和争论的话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地利用报纸,将课本知识和社会问题结合起来,设计一些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写调查报告或者布置一些个性化作业,如:手抄报、剪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教师还可以针对教材上的问题,由学生找来事实材料进行讨论、分析,来印证教材上的观点。如,讲到搞活市场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就找来报纸新刊载各地市场繁荣,对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报道,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因为报纸新报道的事实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讨论中,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新闻报道在规范准确的语言、严谨的结构、紧密的思维等方面,无不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寓教于学找契机
1、在导言中渗透思想教育。好的导言,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还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在给学生上《理想的阶梯》一课时,就用了这样的导言:“我知道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远大的理想,有的想成为科学家,去探索尖端科技;有的想成为名医,救死扶伤,为人民解除病苦;有的想成为将军,去指挥千军万马……那么你知道登上理想之巅的阶梯在哪吗?我可以告诉你们,马克思、诺贝尔、鲁迅、巴尔扎克们都是靠刻苦勤奋,珍惜时间和迎难而上来实现理想的。你们实现理想的阶梯也只能像他们一样奋斗,别无它途!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理想的阶梯》一文是怎么样说的吧!”通过导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我们懂得只有理想不去奋斗是不行的,许多世界名人都是靠奋斗才实现理想的。在此思想意识的基础上再去学习课文就有助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2、在朗读中受到思想教育。善于诵读,既有助于增强诗文的品位意境和感染力,又有助于读者感受和理解诗文的深层含义。那么老师就要抓好诵读这一环节,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课前我只放了一遍录音就感动得有的学生不停地掉下眼泪;接着我就在这种情境中进行深入诱导,使学生仿佛亲身经历了那真挚的父爱,从心底唤起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课后有的学生对我说:“我过去不太了解父亲,今后一定要好好地爱我的父亲。”同时,学生在朗读中也可以自我欣赏,自我陶冶,所以老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3、在分析课文中贯穿思想教育。分析课文内容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进行德育的重要手段。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都有一定的思想性,有些课文有很深的思想内涵,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熏陶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恰切讲解,抓住契机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还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那几句动作描写,抓住那几个动词“穿、爬、攀、缩”。向学生提问:“这几个动作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年纪大,行动艰难。)教师接着问:“尽管如此,他为什么还要爬过铁路去买了几个桔子呢?”这样一问一答,就使学生深刻的理解了其中的含义,有助于消化课文内容,也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从而增强他们对父母、对他人的爱心。此外,在分析课文中进行思想教育,还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准确性、生动性和启发性,而且要有把思想教育融于分析之中的能力,并且不留下说教的痕迹,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4、在作业中注重思想教育。一般来说,平时我给学生留的作业大都是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写作能力等内容,较少有德育内容,其实那是不可忽视的方面。因此,我认为利用课外作业也是对学进行思想教育的一条好途径。例如,结合教学可以让学生写歌颂英雄人物雷锋的观后感,写关于家乡变化的调查报告,写歌颂家乡变化的诗歌、散文。还可以向学生推荐好书、好诗、好文章。从而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受到先进思想的启迪,受到榜样力量的激励,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及艺术的感染。
组织活动见成效
其实,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科学地进行思想教育,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力量的感染,只是一种理性的东西,而要把它们转化成自觉的行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我还注重抓了课外活动,使学生的认识在深刻的反思中得到升华,把升华后思想迁移到学习、生活和各种实践活动中去。如我组织的课外朗读小组排演了一个配乐诗朗诵《祖国需要我》,就收到了极好的成效。在课外,我还经常组织读书报告会,思想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我的教学得到了校领导及全体教师的认可,也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作者:李明 单位:鸡东县第一中学
[关键词] 《晚秋》 开放式结局 文艺批评
文艺批评是指马克思、恩格斯所倡导的“美学观点的历史观点的批评”,1847年,恩格斯在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时,第一次提出并运用“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评论歌德。1859年,恩格斯在给拉萨尔的信中再次以“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评论拉萨尔的悲剧《济金根》,并且认为这是“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由此可见,文艺批评无不是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统一。基于这样一个视角去看待文艺作品,就能对它的审美价值做出清晰明确的分析和判断。
一、开放式结局的概念界定
1966年,李晚熙拍摄了第一版《晚秋》并被誉为韩国艺术电影的高峰,也由于胶片的全部遗失无缘再现银幕而被称作韩国电影史上看不见的传奇。2010年由金泰勇执导再拍的韩国电影《晚秋》,以其开放式的结局留给观众广阔的遐想空间和不容忽视的审美价值。何为开放式结局?在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概念界定:故事讲述过程中提出的大多数问题都得到了解答,但还有一两个没有回答的问题会延伸到影片之外,让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去补充。影片激发出的大多数情感将会得到满足,但还有一些情感的参与要留待观众自己去满足。也就是说,一个故事如果留下一两个未解答的问题和一些没满足的情感,则被称为开放式结局。尽管这种开放式的结局是以一个思想或者感情的问号作为结局,但是并不意味着半途而废,有始无终。在观影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滋生的情感都是可以找到答案和出口的。需要强调的是,观众在判断一个故事是不是开放式结局,哪里是结局都是因人而异的,这可能与影片自身的情节特点有关系,也可能与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的注意点有关。
相对于主流的封闭式结局而言,开放式结局出现得较晚,有人将此视为现代文学、电影或后现代文学的一个表现特征。比如在电影《野草莓》、《北方的纳努克》、《活着》都采用了开放式的结局。开放式结局一般分为单结局开放和多结局开放。单结局开放也叫无结局,是指作品没有将主要问题交代清楚就提前结束了,留在观众心中的是一个未完成的结局。比如主要人物命运、情感的开放以及主要事件的开放。多结局开放是作品存在多个结局,陈列时可能是同时陈列也可能是依次陈列。
二、开放式结局与人物形象的塑造
认为文艺应当“真实地评述人类关系”,强调“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而文艺作品真实性的最高境界和最高要求就是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因此,人物塑造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影片的真实性。
电影《晚秋》中的主要人物是安娜(汤唯饰演)和勋(玄彬饰演)。安娜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初恋,她像所有陷在爱情里的傻姑娘一样,燃烧掉自己全部的青春和热情去爱,结果初恋遇到的是负心汉,她赌气一般的嫁给一个偏执却死心塌地爱她的男人。这是一条多少女孩儿都走过的路,故事本该就此打住让往事随风,但突然有一天初恋回来了要带她走,闻讯赶到家的丈夫怒不可遏地把安娜打昏,当她醒来,丈夫死了,初恋跑了,电影从这里开始。汤唯下意识地夺门而去,失惊无神的安娜茫然走在小镇街头,满脸淤青,之后是她猛然转身,疾步的往回跑。可能是出于爱,出于感动,出于对初恋的保护亦可能是出于女人天生脑残的悲剧崇拜心理,总之她已经想好了替他背这个黑锅。当她坐在死去丈夫的身边,听着窗外越来越近的警笛声,冷静却绝决地撕下一片片碎纸,塞进口中,把死亡现场伪装成抵抗家暴错手弑夫。简单的几笔,就把一个刚毅、倔强、勇敢女子的性情全都勾勒了出来,更悄然地埋下这部电影忧伤却绝决的基调。
电影另外一位主人公勋,也是以一个心灵天使的身份出现在叙事里的,他于电影故事中的任务,就是让安娜开怀起来,完成一次救赎。于是,在这个一年有300天都在下雨的湿润太平洋城市,在这个仅剩一天一夜的宝贵时间,勋带领安娜离开了让彼此身心都尴尬的宾馆房间,选择水陆两用的鸭子公交,然后是游客稀少的游乐场,以及只有无聊冒险团才会光临的深夜幽灵市场。而让观众爱上这个近乎于午夜牛郎的,是因为在安娜母亲的葬礼上,勋跟安娜的初恋狭路相逢也很快知道这个男人就是安娜口中的那个“他”,但这个男人伤她至深却不懂,反而道貌岸然地警告自己别玩安娜时,勋二话没说就挥了拳头。安娜赶过来,勋便编了个“叉子”的理由给了安娜一个爆发的机会。服刑七年,委屈七年后她终于哭了,也终于等到了初恋的道歉。当观众看到安娜和勋一起坐上大巴车的温馨画面,以为电影要就此结束了,但黑社会大佬的出现让一切幻灭。勋整理好头发找到雾中的安娜,用一个有力量的吻完成了自己在这个故事中的角色扮演。
电影开放式的结局更是强化了观众对安娜和勋两个人的形象认定。不知道何去何从的勋让观众牵挂,在看似玩世不恭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善良又重情的心。而安娜坐在约定好的小咖啡馆里,平静而无聊地把玩着手中的饮料,不放过耳边能听到的任何一点动静,默默的等待着。谁也不知道勋会不会出现,但是在那一刻,安娜的心情是平静又安详的,她知道自己愿意守候,观众也相信她会守候,因为她是那样的倔强勇敢。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4卷
[2] 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
[3]禹天强:新编文艺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4]朱立元: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和批评发展概况的调查报告【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
[5]赖干坚:中国当代文论与外国诗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摘要:依据“女性学”理论,探解女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启迪路径。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女性学;女大学生;价值观
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2016年底,在中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就要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1]。就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而言,据《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女大学生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可以说,未来的她们无疑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然而,面对当今社会的复杂变化,各种思潮的激烈碰撞,面对审美看法、学业态度、就业选择、自身安全意识、婚恋价值观等关乎今后人生方向的重要考量,女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困惑和彷徨。本文拟从女性学域提出对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探解路径,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提出
2015年,复旦大学国家网络传播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开放大学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2]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婚恋观展开全面调查,调查数据显示,40.2%的人会关注女大学生是否应该接受被包养这样的道德伦理问题;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则显示,59.2%愿意嫁给富二代,理由是可以让自己的人生走捷径……[3]当今中国,恰逢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在急剧社会变革的同时社会问题丛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并没有相应带来性别平等情况的改善,相反情况可能不进反退。在很多人都说“在中国男女已经足够平等了”的时候,数据显示却给出人们另一个答案:世界经济论坛的《2016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中国排名第99位,再创新低[4]。这说明当前中国社会的整体氛围对女性来说并不理想:从出生时的“弄瓦”①、非自然选择性别;入学时失学女童增多、未成年人频发;就业时面临的职业性别隔离和性别歧视、职场性骚扰、升迁发展的玻璃天花板;面临婚姻时的剩女难嫁、老公出轨、家庭暴力、离婚贬值……面对如此不乐观的现实状况,女大学生更多的是困惑和手足无措。整容之风盛行、妇女回家的呼声渐起、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越来越有市场,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遇到了新的挑战。究其原因,一方面,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别观念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我们;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转型发展,各种思潮汇聚、各种诱惑出现、各种欲望涌动,不断制造出新的女性社会问题。鉴于此,针对目前女大学生中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问题,需要依据女性学理论来探解这些问题,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女性学①(Women’sStudies),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高校,如今已经成为西方高等教育中的主流学科。在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要求男女学生通修的性别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早已经在普通大学开设。而中国的女性学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妇女女发展纲要》(2001—2010)规定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为重要发展目标。2006年,教育部把女性学专业确定为高校新增专业,并开始招收首届普高本科生②,学位授予门类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属法学门类,女性学专业正式进入国家教育体制。进入21世纪后,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女性学课程,将性别教育贯彻到高校,通过以性别为视角看待身边的人和事,贴近女大学生日常生活与成长成才的实际,为其释疑解惑,对女大学生走入社会后面对择业、婚姻、家庭等问题有很大帮助。为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和自身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培养大学生男女平等、两性和谐的价值观念和女性独立自主的人格特点,传播先进性别文化。
二、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分析
在女性学域探解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我们要考虑三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是培养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加强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角色意识建构,需要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二是要加强女大学生的性别观教育,需要以马克思关于妇女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三要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为基础。因此,本文在研究各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社会性别理论、女性解放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石。
(一)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理论,是1976年由美国人类学家盖尔•卢宾(GayleRubin)提出的。“社会性别”在英语中为“gender”,它与“sex”是相对的。Sex指的是与生俱来的男女生物属性,两性存在着性染色体、荷尔蒙、脑结构等纯生理方面的差异,是生理性别,自然存在物;而社会性别是通过社会实践的作用发展而成的在角色、行为、思想和感情特征等方面的差别,是社会文化在二者生理差异的基础上,对二者行为角色、气质特征以及社会地位和分工等的社会期待,是文化构成物。社会性别一词用来指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5]。通俗点说,社会性别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男子气和女人味的社会既定角色模式。比如:男孩和女孩从出生取名的不同;从小喜欢颜色及爱好的不同;成长中性格坚强与柔弱的不同;成年后社会责任的期待不同……所以,世界女性主义运动的教母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一语中的:“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造就的。”也就是说,社会性别的男女,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由后天的社会文化制度造就的男女,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为赋予的性别。而这种人为赋予的社会性别差异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正是这种社会文化制度造成的男女性别差异导致了男女不平等。社会性别理论对这种不平等提出挑战,为两性平等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女性主义就是女性寻求自身权利的过程。哲学家尚塔尔•墨菲则用一句话来概括:“对我来说,女性主义就是妇女为平等所进行的斗争。”国内一些女性学研究学者认为,从价值观培养角度出发,男女平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应该涵盖在高校教育之中。通过规范高校性别教育的内容,构建社会性别教育的文化,来化解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的性别困惑。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女性学”课程,普及社会性别理论,消除女大学生对女性主义的误解,纠正女大学生性别意识偏差,加强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角色意识建构,使她们从“男优女劣”“男主女从”的自卑性别心理中走出,不再在潜意识中把自己定位为“性别弱势群体”,从平等意识、差异意识、协调意识三个维度去建构包括性别观念、性别角色定位在内的健康的社会性别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
(二)女性解放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专门的系统论述女性问题的著作,一般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女性解放理论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经典作家文章中有关女性问题论述的重要概括和经典总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女性解放思想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着手,马克思尤其是恩格斯通过独特的实践道路,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女性解放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阐明了女性之所以受剥削和受压迫的根源,指出了女性实现解放和发展的道路。为全世界女性解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对性别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女性解放理论深刻强调女性解放的重要性,指出女性解放的前提、基础、条件、内容以及女性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和历史地位。马克思曾经指出:“每一个了解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6]这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争取平等地位提供了理论支撑。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对傅立叶“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7]这一观点很是赞同。女性解放既是女性自身的事业同时也是整个人类的事业。只有女性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才能实现。而所谓的女性解放,是指女性不再受父权的压迫,首先在经济上独立,进而在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能和男性实现平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无疑这将是人类史上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解放事业。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是指“主体(即受教育者)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尤其是在教育的控制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8]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作为一种接受客体对接受主体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和接受的过程,是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过程。通过有效的接受,社会和社会群体的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就可以被内化为接受主体的品德思想,并外化为品德行为。”[9]这个接受包括知识层面的接受、信念层面的接受以及行为层面的践行三个维度。那么,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就要求教师对社会上一些性别歧视的现象进行分析,引导女大学生客观地审视生活中出现的性别问题,使她们正确看待不同性别主体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及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从被动接受到主观能动接受,从对自身行为模糊困惑到对人生规划有一个清晰定位,最终达到行为层面的践行———也就是形成科学的性别观,进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探解路径
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让女大学生接受系统的性别教育,可以使在校女大学生增加对自身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了解,促进对踏入社会后面临问题的反思,使她们今后在面临一些贴近女大学生日常生活与成长成才的实际,诸如性别角色、交往安全、就业发展、身心健康、恋爱婚姻、分手失恋、离婚权益、家庭暴力等诸多挑战时能够自信从容、处变不惊,豁达面对,冷静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惑。
(一)引导培育女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从审美角度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所进行的价值把握。在现代社会,女性被物化被商品化:女大学生找工作要面容姣好身材高挑;富豪相亲要美女没有性经历;小三儿要年轻貌美才能上位……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获得有利的身体资本,为了在婚姻生活中战胜入侵者,为了逾越现有的身份嫁入豪门改变命运,女性不惜整容、隆胸。如果说三寸金莲是对女性的压迫和践踏,那么隆胸、整容与之又有什么区别?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明白社会上这种扭曲的审美现象是把女性当作商品,是对女性尊严的一种消费,是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对女性新的剥削压迫手段和形式。引导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欣赏艺术培养气质,培育他们正确的审美观,懂得心地善良、乐观自信、关爱他人才是真正的美。
(二)引导培育女大学生正确的职业观
职业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职业的态度和追求,是其在职业选择方面的人生态度表现。对女性来说,首先要有自己的职业,经济独立不依附于人,人格才能够独立,获得尊严。现代女性大多接受高等教育,实践证明在智力、能力上并不比男性逊色。但是,在就业市场上女性经常受到各种或显性或隐性的性别歧视,在职业升迁上也仍然存在着无形的“玻璃天花板”压抑。甚至有一度,“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点甚嚣尘上,更有政协委员提议“妇女回家”。女性“生活在男人强迫她接受他者地位的世界当中。”[10]25在这些落后传统观念的潜移默化下,在这些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价值偏差的影响下,女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了功利性、从众性等特点。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生涯规划,使他们明白女性要从他者走向自我,不仅要像恩格斯所说的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更重要的是女性自身要有主体意识,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有独立自信的人格,才能打造一个完整的女性自我。
(三)引导培育女大学生正确的婚恋观
婚恋观是人们对恋爱婚姻的态度、看法和行为倾向,其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决定的,是个体的价值观在婚恋问题上的体现。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旧观念交替,传统价值观受到西方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使得女大学生的婚恋观趋向开放化和多元化。恋爱对于大学阶段来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如何处理学业和恋爱的冲突,上大学就是为了将来找个好老公吗?如何对待婚前,未婚先孕了怎么办?失恋了是不是人生的天空就塌了?这些跟父母和老师难以启齿的问题令大多数女同学困惑和苦恼。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如何与异性相处,承担起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学会自我保护,尽量减少和避免在恋爱中受伤害;理智对待感情,调整恋爱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处理好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近年来,在新时代新理念的冲击下,“大叔控”“试婚”“闪婚”这些与婚恋相关的词是屡见不鲜。“钓金龟婿”“傍大款”“包二奶”等现象也是司空见惯。这些现象、观点和争议对当代女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开设“女性学”课程,让女大学生明白只有自身独立才能获得有尊严的生活,不能依附于他人。正如波伏娃所说:“这条路很危险,因为他一旦踏上这条路,就会被引向被动、迷惘和毁灭,成为他人意志的造物,其超越将会受挫,其各种价值将会被剥夺。”[10]9新的《婚姻法》颁布后更是证明,只有自己双手创造出来的财富才会给自己安全感。比找一个能给自己幸福的人更重要的是,学会给予自己幸福。而经济的独立、生活的独立、思想的独立,则是获得幸福的必备条件。所以,对于女大学生,在学好本领、成就事业的同时,培养正确的恋爱观、金钱观和幸福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女性自身独立的人格,才能成长为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青年。
(四)引导培育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总则”中规定:“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于现代社会的女大学生而言,自卑、依赖他人,仍然是需要克服改进的弱点。引导培育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才能树立科学的性别观,不因为性别而自卑脆弱、怨天尤人,面对性别歧视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不盲从不屈从,善于发现自身性别优势,勇敢树立性别自信;在大学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科学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在就业市场上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做到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不需要依靠别人和取悦别人,能够客观地评价自身性别的优劣势,正视性别差异,珍视性别尊严,摒弃社会上的物质拜金的观念,抵制消费和物化女性的行为。培育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引导树立科学的性别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她们的主体意识,更好地促进女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国务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指出:“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性别平等原则,高等学校女性学课程普及程度提高……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加强社会性别理论培训,加强妇女理论研究和高等学校女性学学科建设。提高女性学学科等级,鼓励高等学校开设女性学专业或女性学课程,培养女性学专业人才。引导学生树立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11]重视高校的女性学课程建设,通过女性学课程教育来加强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命题。
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希望依据女性学理论,从女性学域来探解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问题,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通过在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帮助女大学生增强自信、摆脱自卑、学会自我保护和保持经济独立、实现自身价值;指导女大学生正确对待异性关系,处理男女两性的矛盾和冲突,对将来走上社会后如何承担好各自的社会角色进行思考;引导女大学生在面对新的女性问题时,秉持科学的立场和应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她们能够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以自由、独立的女性精神,平衡好事业和家庭的关系,既能够肩负起自身社会责任,又能够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从而能够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推动社会和谐有序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2]复旦《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EB/OL].
[3]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近六成要嫁富二代[EB/OL].
[4]何农.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N].光明日报,2016-10-25(01).
[5]谭兢常,信春鹰.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95:14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6.
[7]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49-250.
[8]邱柏生.思想教育接受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3.
[9]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34.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职业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12-0085-02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贯穿理论的一条主线,是人学理论的最高哲学范畴,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的崇高目标。我国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应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
一、当代大学生职业观偏离的现状
职业观是人们对职业的认知态度,是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方面的反映。它主要包括职业认知、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主要内容。职业观直接支配人们的择业意向、从业态度、创业效果等。职业主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职业观的内涵,不同历史、社会文化环境对职业的评价和选择有不同的标准。当代大学生职业观受到了现时代整个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影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离,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大学生对职业价值的认知表现出主观主义倾向。职业的价值不仅指职业自身是否有用的问题,还包括个人及社会对其作用的认识、选择和需要。受传统职业思想,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认为只有机关事业单位才是体面的选择,才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去个私经济就业以及灵活就业不过是无奈的屈就。以至于毕业后养猪、卖猪肉、送盒饭、竞聘环卫工人、卖红薯等等,这样的自立自强、自主创业的行为为许多大学生所不屑。近几年国家公务员报考成为“国考”,其激烈竞争程度比高考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很多艰苦职位无人报考,有的人等不来高薪工作就不就业,导致自愿性失业。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到普通劳动者的岗位就业是人力资源配置的一种常态,可是,就业者本人,以及整个社会都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导致期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无法协调,反映出当下大学生对职业认知的误区。
2.职业理想世俗化,突显功利倾向,社会责任意识缺位。人们的行为总是受思想观念的支配。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从事的职业的向往和憧憬,是对职业所带给自己的生存需要、个性满足以及社会责任的想象和希望。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往往是报酬高低、福利如何、是否稳定,他们更强调职业的个人价值,重视个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而忽视职业的社会价值,社会责任感明显缺失,一定程度上流露出世俗化倾向。加之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各领域所发生的道德失范,是非不辨,善恶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导致他们更多地关注“小我”而无视“大我”。
3.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尚未成熟,与职场要求距离较大。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体现着职业的行为规范和习惯传统,是实现职业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保证。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无疑受到了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着缺乏忠诚度,跳糟频繁,甚至不辞而别,轻视职业品德,缺乏诚信,团队协作精神欠缺,艰苦奋斗精神不够等等问题。2006年由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组织、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完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白皮书”。整体对比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及能力”的选择,对“品德”的选择成为二者最大的差异:不论是2006年度毕业生还是在校大学生,品德都被他们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2006年度毕业生选择中“品德”排在最后一位,在校大学生中“品德”排在倒数第二位;而对“品德”的选择仅次于“专业水平”及“沟通能力”,排在第三位。[1]这种差距,表明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离职场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
4.大学生职业技能欠缺,职业规划不明晰。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特别是文科院校,仍然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内容明显欠缺。虽然大学生有较大的生存发展空间,有更多的机会从事各种兼职,但从兼职中所获得的“新信息”的质和量都不足以对他将来的职业选择行为有实质性的帮助。同时,相当一部分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压根没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因而面对就业难就更显得焦虑和迷惘。加之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依然存在,于是,人生期望、职业愿景变得模糊动荡。
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大学生职业观养成的现实启示
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七大将就业提到民生之本的高度,强调加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大学生科学职业观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1.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大学生职业观的养成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形态,即“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只要生产力没有发达到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的程度,那么,我们就难以摆脱“物的依赖”,甚至“人的依赖”。“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2]85也就是说,只要生产力没有足够发达,那么,大学生的职业观,就受到社会物质条件的限制,无法驾驭自己的选择。因为“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2]68。发达的生产力,不仅可以为大学生就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扩大自主择业的空间。同时,社会化的生产力提供了普通交往的活动空间,可以促进其能力的丰富和提高,促进其个性的丰富和发展,使他们正确对待自己,对待社会和职场的期待。
2.加大形势教育的力度,增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成熟稳健的职业观。认为人是社会化的产物,大学生职业观的养成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也即大学生个体与社会互动的结果。“我们在革新了技术、能源基础、家庭结构和工作性质的同时必然也改变了人。”[4]因此,在经济社会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背景下,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形势教育的力度,因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正处于风险社会之中。具有全球性、隐蔽性和破坏性三个基本特征的风险社会“不仅仅是一个认知概念,还是一种正在出现的秩序和公共空间”[5]。增强对风险社会的认识,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认识和把握风险的规律,增加就业和创业的成功的机率,还是战胜挫折、增强自信心的重要法宝。同时,高校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增加大学生实践环节,强化职业规划训练,在实践中增长大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其职业选择积累经验。
3.强化政府就业公共服务职能,促使大学生由正规就业向非正规就业观念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就业环境由原来的正规单位、终身制和全日制就业的刚性就业向非正规单位、弹性和灵活就业的自主就业转化,就业具有了开放和流动的特征。这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角色,成为就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另外,按照马斯洛的人的需要理论,当人们进入关注社交和自我实现需求阶段时,他们对于灵活就业的需求也更加强烈,因为他们喜欢自我支配属于自己的时间。当代大学生正处于这样一个时代,政府应该积极推进大学生向非正规就业观念转变,使他们逐步摆脱对于“物的依赖”,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4.发挥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引领大学生树立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职业观。社会舆论对大学生职业观的养成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中的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特别是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深远。应该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领大学生树立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职业观。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媒介应该客观、全面、公正地分析评判职业价值,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冯冠.以契约精神引领高校职业观教育[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情感教育;中学政治;教学;运用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认识操作系统和动力调节系统之分,在动力调节系统中情感是一个重要因素。轻松愉悦的情感不仅能够调节人的内驱力,而且能够使人乐观,自信地看待人生旅途上的种种困惑和挫折。最近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学生喜欢在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环境下学习,而且这种情境越好,学习的效果也越好。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待命的状态,易于接受知识,并对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这时个体潜在的创造力也是最佳的,这也完全符合现代的情EQ理论。
根据材料统计,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不健康因素。笔者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帮助他们卸下心理上的包袱,让他们轻松上“阵”,而教师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便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这方面的责任尤为重要,政治课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怎样才能够做到育人、育好人?一方面需要政治课教师善于营造一个适合于书本的课堂教学氛围,另一方面,教师必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一举手一投足等情感流露使学生深化知识,引起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教育效果。因此,笔者认为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也应该是一名情感艺术大师,能够通过一切表达情感的因素如语言、表情、手势等调动学生的情绪把一个有血有肉的榜样树立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从内心感觉到“需要学”,而且认为政治课确实有实用性。一堂好的政治课也应该是情景交融的,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和趣味性,更注重实效性和启发性。达到师有情、生动情,情、意融融。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政治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政治课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语境
一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两组人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听同样的一句尖锐刻薄的批评话,第一种环境是十分温馨、优雅的,还放着轻音乐,第二种环境十分嘈杂、冰冷、尘土满天飞扬,结果第一种环境中的人90%能欣然接受批评,而第二种环境中的人只有20%勉强接受了批评。可见,外在环境能够影响人的心理环境,影响他们的发挥,所以运用音乐、背景等手段创造一个好的语言外环境,能够对学生的教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教学中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动画,音乐来创造一种语言外环境,把哲学的抽象理论形象化,具体化,这使学生们既掌握了理论,同时又增强和培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效果就非常好。
二、政治课教师要善于用非语言因素调和语言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尔・梅拉别思研究表明:信息效应=7%的文字+38%的声调+55%面部表情,语言本身是没有“活力”的,要想让“死”的语言活起来,形象生动的表达内容,使理论更有亲和力,除布置一定语境外,语言语调和面部表情也是不可少的。这首先得掌握自己的语调,不能如一滩死水,应有轻风疾徐,抑扬顿挫,注意根据课本内容变幻语言的节奏,让学生感觉到语言的气势或“风平浪静”或“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或“雄浪排空”,语言吸引住了学生,语意也自然孕育其中。其次,用一定的面部表情和手势配合,使内容更生动更深刻更易于理解。一个学生在跟笔者谈心时说:“我最喜欢你讲课时穿插的那些手势,感觉很形象,生动亲切比刻板的讲效果好多了”。
三、政治课教师应学会用学生的口味包装书本知识
理论是枯燥的,但理论是源于实践的。学生把传授知识看成“精神的摧残”无疑是政治教师的悲哀,那么,怎样才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同呢?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包装书本内容,让他们真正感到理论离我们很近,甚至就坐在我们身边,这就要做到两点:一是理论通俗化,把高深莫测的理论大众口味化,例如在讲“认识是在事物变化中产生的”这一问题时,我就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要想知道梨子是什么滋味,我们只有一个途径,吃”,而吃就要改变事物,事物性质才会暴露无遗,学生一下就理解了这一条。又如采用辩论、演讲、“实话实说”等形式效果也很好。
四、政治课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事物的倾向,学习认识的动机95%来自兴趣,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拄着兴趣的拐杖去学习是一个有效的捷径。政治教师除课上用多种因素来调动课堂气氛,增强情趣和跟学生的感情交流外,课后也应多走近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实际,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政治理论并不是夸夸其谈的理论,而真正地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总之“师有情、课有情、学生动情”才能在一个融融的气氛中达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的,正象罗曼・罗兰所说的:“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理,先得自己有阳光”,政治教师在课堂上表现“态度和蔼一些,声音起伏一些,表情随意一些,行为浪漫一些,讲解生动一些”。这些情感投资也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顾明芳.政治教师专业成长系列谈之二政治教师如何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08).
[2]朱秋红,贡和法.教学无痕情智共生――浅谈无意识教学在思政课堂中的运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