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工程评价标准范文

建筑工程评价标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工程评价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工程评价标准

第1篇:建筑工程评价标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计价方式;招标;投标;准则

自从广东省的工程计价模式出台实行以后,国内的许多开建筑单位都意识到工程计价的重要性,并将其引入建筑市场中,并形成一定的价格机制,引导建筑企业进行自主报价,让企业在健康的竞争环境下竞标。企业主要靠招标和竞价来维系自身的发展,所以在招投标的过程中,企业应该不断适应现阶段的计价模式参与竞标,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一、工程计价定价的基本特点

建筑单位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首先需要对市场最新的计价模式进行分析,了解现阶段计价模式的特点。建筑工程的定额在出台以前,我国一直使用从苏联引入的定额制度,这种定额的计价方法主要是在设计图纸和招标文件进行计量以后,通过定额的方式来对直接费用进行计算,并计算出材料的差价、税费、利润和间接费用等,然后计算出工程所需要的全部费用,在投标的过程中,按照总价下浮的方式进行工程报价。旧定额的人工、材料、机械单价由国家确定,这种定额计价模式可以反映国家的政策导向、经济状况、劳动生产率等因素,但不能反映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及市场竞争的实际状况[1]。我国的广东省在进行工程计价定价时,将传统的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的方式相结合,从而使工人、机械材料的消耗量得到统一,这样就能对工程的消耗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程的质量,而且使用量价分离的方法,能够将原来的国家制定单价改变为企业自主报价,从而使定价方式更加科学和自由。

二、编制投标价评标的主要方式

(一)人工费用的成本价格的确定。建筑工程中人工费用的确定应该根据社会综合水平来进行分析和确定,人工定额消耗量和企业施工中的实际消耗量存在差距,这种差距是根据员工的的素质来决定的。有些建筑企业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让员工能够掌握更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并让符合条件的员工上岗工作,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也能够有效的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从而减少了工程的投入,并且省去了很多人工费用。由于不同企业所耗费的劳动成本不同,所以在制定人工成本时,应该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来制定,并建立人工费用成本的数据库,计算出定额费用和实际费用之间的差距,这样才能更好的确定企业早投标报价时应该使用的人工单价和总量。

(二)工程材料价格的确定。工程材料的投入一般会占整个工程投入的70%左右,为了使企业在投标时能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就需要精确的计算材料的价格。一般来说,影响材料价格的因素较多,例如材料的产地、运输费用、采购情况和市场价格等,但这些信息只能够反映上一季度的材料价格,不能对现阶段的价格进行准确的反应,所以在投标的过程中,这些价格指标只能作为参考要素,企业应该设立专属的材料信息部门,及时做好材料价格的收集和反馈,建立材料价格数据库,为企业报价提供准确和科学的价格信息。企业应该对招标地进行考察,了解招标地附近是否有材料生产商、可利用材料和供应商等,这样才能降低材料运输的成本。企业在订购材料时,应该根据自身的实力来选择付款方式,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后,确定材料采购的最低价格。

(三)机械费用成本的确定。现阶段机械的定额费用是根据社会基本水平来计算的,在我国加入了WTO以后,许多高科技的产品都由国外引入我国的市场中,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先进的设备,能够提高工程的施工速度,也能够减少人力、物力的损耗。在确定机械费用时,应该根据企业所拥有的机械设备总量、类型、使用周转量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现有的设备如果在投标期间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就需要向外租赁,这样就会增加企业投入的成本。

(四)工程费用的确定。建筑工程的费用主要包括技术措施费用、行政费用、税金、利润和施工管理费等,行政费用和税金需要向政府缴纳。工程中的各项费用定额需要按照适当的比例进行收取,这样才能增加企业中标的几率。在计算定额管理费和施工费时,应该根据实体项目进行计算,但施工的工期和场地等因素也会影响到工程费用的计算。当两个工程实体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工程的层数少、工期短、面积大、施工简单,另一个层数多、工期长、面积小、工艺复杂,两者比较之下,工期短的人员工资较少,工期长得人员工资较多。在技术措施投入的费用中,棚架工程材料的损耗与工期成正比,所以在确定工程费用时,应该综合考虑施工设计和工程的实际情况。工程的费用主要是指企业在工程承包中所取得的经济收益,定额的利润是将人工费作为基础,所以不同的工程存在一定的利润差异。在工程施工中,如果梁柱施工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截面较大,这样按照定额人工费来计算就会有较高的利润,如果梁柱的截面小,施工存在一定的难度,则利润也相对较低。在工程投标时,一定要根据工程的特点来确定利润,对于一些相对较大的工程项目,可以在保本或微利的情况下进行投标,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声誉。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对施工流程进行优化,制定工程材料的购置计划,尽量减少工程方面的浪费,这样才能使企业取得较好的收益。

总结:

我国的建筑行业进行工程造价改革,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产生的,工程造价改革鼓励企业进行自主报价,通过正当的竞争来形成价格。在进行工程造价改革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建筑单位本身的努力,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市场规范工作。企业在招投标时,应该积极地对过程进行探索,努力让建筑市场更加规范,形成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建筑市场环境,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建筑行业朝着更高的目标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翊翩. 建筑工程计价定价方式与招投标评标准则浅析[J].山西建筑,2007,33(12)

[2] 刘秋梅.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与招投标[J].中小企业科技,2007(10).

第2篇:建筑工程评价标准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专业能力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OU Yan, ZHAO Qiongmai

(Guangdong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50)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major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analyses about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discusses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levels and capability that the students should have, through the particular case, it introduces how to set the evaluative index, and how to set the assessment mission, evaluation methods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ve index, meanwhile, it point out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evaluative system.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fession;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valuation system

1 职业专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成,以能力为本位,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当今高职教育的主流思想。职业能力评价作为职业教育过程的终结点,也是职业教育过程的出发点。本文基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通过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群进行,分析出12项综合能力,进而深入到专项能力,细化到单项能力。通过层层能力分析,提出了能力标准的外延与内涵,明确了其范围和深度。并通过项目构建,把能力评价溶入项目教学的实施,设计出能力评价手册,把终结性的考核转变成过程性考核。通过教学实践,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具体来说,评价体系研究的过程如下:

岗位群――专业综合能力――专业专项能力――单项能力(能力要素)――项目构建――评价手册――实践――修正。

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通过对建筑行业长期坚持的调研及历届本专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统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土建类指导委员会长期以来的交流研讨总结,全国多家建设类示范高职院校的参与研究,总结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建筑行业主要的岗位有:施工员、造价员、资料员、安全员、材料员、质检员等岗位。通过对这些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分解细化,将该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归纳为以下12项专业综合能力,分别是:建筑工程图识读能力、基本建筑构件验算及一般设计能力、常见建筑材料应用及检测能力、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能力、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建筑施工成本控制能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能力、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能力、建筑施工测量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主要工种操作能力等。具体如图1所示:

图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评价指标设计

3.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学生专业能力进行全面分析和客观评价的先决条件。结合高职教育及学生能力的特点,对学生专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评价指标的全面性。设置的指标应全面体现专业应该具备的各个方面能力,保证评价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有明确的内涵和要求,要考虑指标遴选、指标权重设置和计算方法的科学性。

(2)评价指标的指导性原则。设置的指标应具有持续性、导向。任何评价活动都是一种目标驱动的活动,专业能力的评价也不例外,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必须围绕着评价的目的而展开,这样才能对高职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才能为高职专业教育方向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3)评价指标体系的简单性和可操作性。指标体系应尽可能简化,力求用较少的指标来获得更多的信息,以减少评价的工作量,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益。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考虑到量化评价的可行性和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必须尽量选用那些能够直接量化的定量指标,并且这些指标是可以直接采集到的统计数据。

表1基本建筑构件验算及一般设计能力评价指标

3.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评价指标设计

根据企业调研的专业能力分析及评价指标设计原则,建筑工程技术专业12项专业综合能力进一步分解为59项专项能力,各专项能力进一步分解为若干单项能力。同时,根据重要性设定了专业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确定体系中各项能力的权重,我们采取的方法是邀请建筑企业的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商讨决定。

下面就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综合能力中第2项综合能力“基本建筑构件验算及一般设计能力”为例,来说明其具体评价指标内容:

(1)任何构件的验算及设计都离不开受力分析,即计算模型(计算简图)的建立及受力分析计算。

(2)在确定构件计算简图的时候,必须搞清楚不同的建筑结构各建筑构件的具体受力情况。

(3)掌握对基本构件验算及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所以还应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具有认知和处理能力。

综合以上的各项要求,最后将基本建筑构件验算及一般设计能力分解为五个专项能力:确定结构计算简图与受力分析计算能力、常见结构体系认知能力、基本构件设计与验算能力、施工中结构问题认知和处理能力、工程地质资料应用和基础结构处理能力。至于各专项能力还需分解多少个单项能力,还是按指标的设计原则来确定。该项专业综合能力的具体指标设计内容如表1所示。

3.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单项能力的评价

评价指标分解到了最基本的单项能力评价,它是包含了能力考核项目、考核环境、考核时间、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评价记录结果在内的一套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评价文件。设计的考核项目(工作任务)必须能够体现能力目标要求,还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考核环境的设置可以结合考核的具体内容和可操作性,设置在教室、实训场地或工程现场。评价方法应考虑到考核评价的公平、公正,能够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起促进作用,并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评价标准应能体现能力目标对学生能力掌握的具体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下面以确定结构受力简图的能力为例,说明具体的评价体系。

表2确定结构受力简图的能力评价评分标准及评价记录表

姓名:学号:班级:考核教师:考评日期:

例:确定结构受力简图的能力评价

(1)能力目标:能够对常见结构及梁、板、柱构件进行分辨,能够确定计算尺寸,确定约束类型,对荷载进行简化,绘制出结构与构件受力图。

(2)考核项目(工作任务):①根据结构施工图或工程实例确定结构构件计算简图;②根据结构施工图或工程实例确定结构计算简图;③进行受力分析,正确绘制出受力图。

(3)考核环境:校内教室或工程现场。

(4)考核时间:90分钟。

(5)评价方法:以学生个体为评价对象,采用看结构施工图确定结构构件与结构的计算简图,或者看工程实例,对结构构件进行受力分析,绘制受力图;或采用试题方式,以百分制分数对学生个体单独评价。

(6)评价标准及评价记录表(见表2)

4 评价体系运用实践

在对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部分班级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了项目教学的形式。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先给学生布置本次课的任务,分好小组,并将评价标准也发到学生手上,然后边教学边考核。考核成绩中有教师的评价,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有学生自我的评价,最后根据不同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分。学生对于这种教学形式,认为它不仅可以明确学习目标,还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间的学习交流,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5 结束语

高职学生专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意义重大,但由于国内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还处于起步和探究阶段,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目前由于我国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存在较大差异,高职教育发展水平也还不均衡,所以某一地区构建出的专业能力评价体系对于其它地区只能起到指导和参考的作用,还应按照专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构建出适合本地区的专业能力评价体系。

(2)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技术、工艺、材料等方面会不断地更新,建筑行业对于高职毕业生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该专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思路应具备适时更新的机制要求。

(3)构建出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评价体系由于牵涉到的能力评价指标较多,覆盖面广,在评价指标的设置、能力目标、评价项目、评价方法等方面是否合理,这都需要经过评价结果的反馈来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这是一个长期、细致的过程。

参考文献

第3篇:建筑工程评价标准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分机制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财经大学科研课题“基于建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ACKYQ1130)

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6日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世界各国对绿色建筑的专注程度正日益增加。发展绿色建筑是在建筑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而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又是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建立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其中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实施的比较成功,且有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我国学者在充分研究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不断发展和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也相继推出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等评价体系。虽然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指标体系确立、评价方法选择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评价对象的划分不够细致

美国的LEED认证体系分为针对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商用建筑内部、社区开发、核心与外观等五种不同建筑产品又相互联系的认证标准。这五种建筑产品都考虑到了建筑项目之间的差异和实践状况。

英国的BREEAM体系也是对不同用途的建筑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如办公建筑、学校、医疗卫生建筑、工业建筑、零售商店,等等。

而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只适用于住宅建筑与公共建筑两类,其等级内容相同,评分略有差别。(表1、表2)

二、我国《绿色建筑体系评价标准》评分标准模糊

相对于国内的绿色建筑体系评价标准来说,国外的评价标准较为明确:美国LEED体系对建筑物进行评价时主要是从可持续场地规划、保护和节约水资源、高效的能源利用和可更新的能源利用、材料和资源问题、室内环境质量、创新与设计等六个方面对建筑进行综合考察、评判其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每个方面的指标进行打分,总得分为110分。将通过评估的建筑分为:铂金、金、银和认证级别,以反映建筑的绿色水平。认证级为26~32分;银级为33~38分,金级为39~51分,铂金级为52分以上。

英国BREEAM评价的内容可以归为十大指标来衡量建筑物的可持续性:管理、健康宜居、能耗、交通、水、建筑材料、废弃物、土地使用和对生态影响、污染、 创新。评价方法是根据建筑物在各个方面的运行性能进行打分,将所得分按权重系数相加得到一个总分,依据总分多少划分为:不通过、通过、好、较好、很好、卓越等六个级别。

我国的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优选项等3项内容。其中,控制项所要求的必须全部满足,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如表1、表2所示。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划分的等级就不够细。而且指标中有很多地方描述的不够清晰,比如评价住宅建筑关于节地与室外环境中的一般项中:是否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何为充分利用?《标准》中并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而且只有符合与不符合两种选择,这样评价起来就只能凭评估人员的经验来判断,有较强的主观性。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评价体系对评价对象打分的方法,这样既可以拉开建筑之间的差距,并保证一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应该对整个建设过程进行评价

建筑工程是个系统工程,对建筑的管理应该从立项开始,到建成投产,到生产运行,再到报废淘汰(即项目完全失去效益),贯穿它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于绿色建筑的评标准也应该是贯彻始终的。

现行《标准》要求申请评价方应按标准的有关要求,对规划、设计与施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关文档。而仅仅要求申请方自身对建造过程进行自控是不够的,申请方可能为了达到标准而在报送文件中造假,所以还要有相关部门的监管才行。建议在项目开发期间首先对设计和施工阶段进行预评分,待项目交付使用后再进行综合评定,作为房地产项目绿色与否的最后评估结果。

四、没有考虑地域性差别

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尤其是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距很多,很多民族还有不同的生活习惯,需要不同技术措施和评价目标与之相匹配,所以评价工具还要有地域适用性。

五、忽视实际使用效果

按照现行的评价标准一栋建筑可能绿色得分很高,但是这只能说它符合了绿色建筑的物品属性,绿色建筑不仅仅是对建筑自身系统的考察。比如,这栋建筑如果长期空置,那么它所谓的绿色并未对社会造成贡献,反而占据了资源。由此可见,应该注重将技术措施和运行效果相结合,才能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更加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建平.LEED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应用评价与差别[M].建筑节能,2010.5.38.

第4篇:建筑工程评价标准范文

1绿色建筑经济效果评价体系设计思想

2006年我国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2008年8月28日,建设部了《绿色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上述政策从6个技术体系方面对住宅与公共建筑进行考核,即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材与水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及室内环境质量及运营管理.在综合考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设计思想如图1所示.

图1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设计思想

Fig.1Designideaofeconomicevaluationsystemforgreenbuilding

2绿色建筑的效益指标研究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2项指标主要是指绿色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基于效益的角度,可以把两者归结为相对于传统建筑,绿色建筑所带来的环境效益;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运营管理等更多的体现为对于成本的节约,可以概况为绿色建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提供的服务与功能主要是指绿色建筑给人们带来的舒适空间和减少疾病的机会,可以概括为绿色建筑所带来的个人舒适度[2].因此,绿色建筑的效益指标包括: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个人舒适度.

2.1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

和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主要采用较环保的建筑材料,能够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的小.环境效益主要包括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对室外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其中CO2的排放量占99%以上的比例.对室内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建筑装饰材料和室内设施方面产生的污染,则处理室内环境污染的费用为绿色建筑在室内环境方面增加的效益.

2.2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节地、节水、节材和节约能源及减少运营管理成本等方面.在节地方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规定绿色建筑的建造应该是在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土地使用基础之上的,能充分利用工业废料,以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在节材方面,指结构施工与装修工程一次施工到位,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装修时避免重复装修与材料浪费等;在节水方面,绿色建筑要求采用节水型器具方式降低用水量等;在节能方面,绿色建筑应该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能够减少空调使用和照明等.

2.3绿色建筑的个人舒适度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对空间和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绿色建筑更多地利用自然光、自然通风,使室内空气质量大为改善,提高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减少了生病的机会.

2.4绿色建筑的效益指标度量

有学者运用生产率变动法、疾病成本法、机会成本法、预防性支出法、置换成本法等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但其局限性在于仅针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独立计量,且各指标采用度量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不同性质且采用不同方法计量的指标可比性差,从而使用这些方法很难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为了把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个人舒适度转化成能够进行度量的效益性指标,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专家打分的方法,对绿色建筑的效益指标进行量化.

3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费用研究

寿命周期成本核算(LifecycleCosting,LCC)是指“将特定产品、技术或系统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全部成本与效益”定量化[3].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包括建设期费用和运行期费用.建设期费用主要包括构成建筑实体的材料费、建筑施工的人工费和机械设备费、建筑施工的管理费、方便施工采取的相关措施费以及为完善建筑功能安装的配套设备及其安装费等.运行期的费用主要包括能源消耗费用(电力、燃力、热力)、建筑结构和实体维护更新费、设备维修、改造和更新费[4-5].

对于绿色建筑而言,建设期费用会比传统建筑费用高.有关资料显示,同一项建筑物,运用绿色建筑设计、建造技术和手段与传统的设计、建造技术和手段相比较,绿色建筑平均增加额外的费用大约为总投资的2%,绿色建筑的初始成本要比传统建筑高5%~10%[6],而运行期费用却比传统建筑费用低.其运行期费用的节约主要体现在公用设施的节省和维护费用的节省.

4绿色建筑的效益费用分析

由于效益费用的内容和性质各不相同,为了使其具有可比性,故把方案的效益和费用先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利用式(1)进行方案效益的无量纲化处理,利用式(2)进行方案费用的无量纲化处理,利用式(3)进行方案的效益费用分析.

方案效益系数=本方案效益得分/各方案效益得分之和(1)方案费用系数=本方案费用/各方案费用之和(2)方案的经济效果=方案效益系数/方案费用系数(3)根据式(3)的计算结果,方案效益费用系数比最大的,就是最优方案.

5实例分析

某建筑工程,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和普通建筑标准分别设计了2套方案,拟对2套设计方案进行优选.业主首先请专家对项目2套方案的效益进行了打分,有关数据如表2所示.然后业主请造价工程师分别计算了2套方案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其中绿色建筑费用为1650元/m2,普通建筑为1580元/m2.

5.1效益权重的确定

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确定项目效益权重[6],如表1所示.

计算各方案的费用系数;在此基础上,按照式(3)计算各方案的效益费用系数比,具体如表3所示.

根据表3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绿色建筑方案的效益费用系数比大于普通建筑方案的效益费用系数比.对该建筑工程,应采用绿色建筑方案.

第5篇:建筑工程评价标准范文

某办公建筑平面呈长方形,长为156m,宽为29m,地上五层,局部六层,总建筑面积21511m2。建筑内部空间主要为大空间的办公区域,因为需要营造绿色生态的办公环境,整栋建筑物内有大量的绿化面积,并且分布在不同楼层。首层入口处有8根“7字形”装饰柱,柱子高度为五层楼高,支承在五层的一根30m跨的横梁上;另外有一个高出屋面约25m,平面呈正方形的拔风塔,塔中央有一根准800直径的圆柱。

2结构选型

国家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均给出在保证安全、耐久的前提下,采用资源消耗低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的要求,规范指出符合要求的结构体系主要包括轻钢结构体系、砌体结构体系和木结构体系。因此该工程在方案阶段确定结构体系时,根据建筑使用功能要求,进行了多方案的比较:方案1:木结构体系。工程所在地区不是木材出产地,需要从外地运进木材,这样规模的商务办公楼,如果采用了木结构,一方面会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另一方面,单纯的木结构也不能完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这个方案不可取。方案2:砌体结构体系。工程所在地区属于抗震设防烈度7度区,该结构体系对于纵横墙间的距离是有要求的不能太大,同时墙体的开窗面积是有限定的。这样就很难满足现在建筑的功能要求,而且这种体系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不采用该方案。方案3: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根据过往的设计经验,在多层建筑中采用框架结构既能很好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又对抗震设防方面有利,同时又是合理、适用的体系。采用钢结构可以减少对周边的环境影响,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但是这个方案又存在一个问题:因为存在大量的绿化面积,给钢结构防水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方面的材料消耗相应增多;也会增加使用阶段的维护成本,不符合规范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的要点,该方案不是绿色建筑最佳的结构方案,因此也未被采用。方案4:钢筋混凝土框架与部分钢结构组合体系。该方案是在方案3的基础上把钢框架改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保留部分结构采用钢结构。对照规范的内容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进行多方案比较,确定符合规范要求的结构体系,达到经济、合理、适用、节约资源的目标,并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尽可能采用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通过方案比选,本工程选用方案4:钢筋混凝土框架与部分钢结构组合体系。

3结构设计要点

①入口处的8根“7字形”装饰柱以及其连接的横梁,8根柱子建筑要求外观尺寸为700×1300,有16m高,横梁跨度为30m,建筑外观尺寸要求为800×1500,结构设计上构件采用钢结构,一方面构件自重轻,可以减小地震作用,另一方面在处理横梁与框架柱的连接节点上也变得容易。在工程成本上,采用钢结构较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节省人工、外脚手架、模板及支撑系统费用,另外工期效益显著。②中庭屋盖部分,建筑设计为不上人的采光屋面,该屋面跨度为30m,三边支承。一方面因为跨度比较大,如果采用钢筋混凝土,其自重必然较大,其次从建筑空间效果来看,在二层平台花园以及其他各层均可以看到该屋盖,如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够轻盈。所以设计结构设计上决定采用钢网架结构。网架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7所示。③对于两处从二层平台花园上三、四楼的楼梯,因为建筑要求做成悬臂形式,中间不加柱子,从节省材料以及造型美观考虑,把它做成钢木组合楼梯(钢骨架木踏步楼梯),从而达到既美观轻巧又相对省材的目的。

4优化设计

结构专业在绿色建筑设计中最突出的内容是节材,因此该工程在设计图纸出来以后,根据绿色建筑的要求,为了达到进一步节材的目标,对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的设计图纸作了进一步的优化,其中优化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调整次梁的布置,相对原设计一个房间三道次梁改为两道次梁,从而增大板的跨度,使其在尽量不增加截面厚度以及钢筋量的基础上,达到最大优化值。优化前与优化后的18~28轴三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8、图9所示。根据结构计算得出,前后两个设计成果在混凝土用量上基本持平,而在钢筋用量上,前一个含钢量为35.63kg/m2,而后一个为33.40kg/m2,这一优化节省了6%钢筋用量;同时因为减少了一道次梁,在建筑模板方面也会相应减少材料损耗。另外,拔风塔中央的准800直径的圆柱也作了优化,由原来C25,配18根25钢筋的混凝土柱改为准800×10的钢管柱,这样既节省混凝土8.8m3,钢材量用量也从原来的1.35吨,减少为0.434吨,并且节省人工、模板及支撑系统费用,工期效益显著。综上,优化后的本工程符合国家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建筑工程提出的资源消耗低和环境影响小的要求,节省了钢筋用量,减少材料损耗。

5结语

第6篇:建筑工程评价标准范文

关键词:职业能力 评价 建筑工程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039-01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的重要特点,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面对当今以能力为本位进行高职人才培养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其综合职业能力的构成与评价,已经成为本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该文将对综合职业能力的构成与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点,对该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构成与评价进行研究。

1 高职教育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

在职业教育领域,各个高职院校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职业需要并能在职业活动中得到认可的“职业人”,同时也应把学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并在社会中得到认可的“社会人”。而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得到认可的“职业人”与“社会人”就离不开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现如今人们工作变动加快,岗位变动频繁,人们仅仅只是针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岗位的专业能力已经无法应对岗位的变动和晋升,因此,现如今人们最需要的就是能不断适应新工作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从业者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才能在工作变换中更好地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更有效地应对工作变化和岗位变换。

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人们所学习的专业能力和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专业知识能力是根据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所需学习的专业课程。职业能力是指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单纯特定的专业知识无直接关系,是在一定的专业能力的基础之上,经过进一步的提炼,与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相融合而构成的综合职业能力。该能力已经成为人们职业生涯中不可缺少的素养,对人们的未来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职业能力、方法职业能力和社会职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是指从事各个专业的人们都必须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如外语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这是一种通用的专业能力。方法职业能力是指从事工作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如人们在工作中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包括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它是人们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的最基本发展能力。社会能力是人们对从事执业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能力,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自信心、包容心、诚信度、乐于助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等[1]。

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综合职业能力构成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确定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用人单位的需要、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和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工作在施工一线,每天都要和甲方、监理、施工单位项目部各部门以及劳务队的人员打交道,这些毕业的学生要想使自己的工作顺利开展,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和良好的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精神[2]。因此,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应该具有如下的综合职业能力:

(1)专业能力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具有正确绘制与识读施工图的基本能力、具有组织并协调施工工作人员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与管理的能力,能正确地按照施工图和施工组织设计组织现场施工的能力,具有进行现场施工测量、放样的能力,能进行工程施工资料的整理,归档的能力等。

(2)职业能力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应包括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拓展专业领域的能力、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口头表达、感情沟通的能力、人际协调、团队合作的能力、自我身心协调的能力等。

3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

根据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的行业和具体工作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对其综合职业能力进行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对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促进高职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1)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标准和内容

为了准确的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评价,就应正确的制定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标准与内容。该标准和内容应该由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委员会来制定。该评价委员会要想准确的制定该专业的评价标准及内容就必须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职业岗位的调研,充分了解实际工作岗位中人们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了解本专业职业岗位对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需求,然后根据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出本专业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4]。

(2)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进行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不应采用单一笔试考核,仅仅用试卷的分数来作为衡量本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方法,而是应该根据综合职业活动任务所需的各项能力,然后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评价方法[4]。可以在模拟或实际的工作环境下,用实际的工作任务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人沟通、与人协作、拓展专业领域、适应岗位变化、口头表达、团队合作、自我身心协调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通过评价委员会的评定,当各个评价指标均达到职业能力标准,评价委员会就向该专业高职学生颁发相应的综合职业能力合格证书,该证书可以作为本专业高职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依据。

4 结语

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人数众多,而教师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这就导致建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面临很多客观的问题。不仅增加了教师课前的大量准备工作,而且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课堂组织应变能力。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要想寻找到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评价体系,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不断的进行实践与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琼梅,左小琴.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构成与评价[J].教育与职业,2011(29).

[2] 张亚英,张丽丽.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9).

第7篇:建筑工程评价标准范文

通过对建筑工程公允价值会计舞弊现象成因以及危害性的全面分析,提出以下改善建议:

1.加强公允价值应用的细节问题说明

建筑工程公允价值会计舞弊现象一般都是通过对于一些细节问题进行模糊化来实现的,所以建筑工程在公允价应用细节中应该明确指出何时采用公允价值,确定公允价值的标准是什么以及采用公允价值后的价值调整差额如何处理等等进行详细的说明,并需要附带一定的收据,数据报表以及处理方式等等,统一公允价值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减少操纵利润的可能性,加大会计舞弊的操作难度,减少建筑工程公允价值会计舞弊现象发生。

2.加强建筑工程内部的财务监督

建筑工程的各个部门需要将其自身职能作用发挥出来,例如优化建筑工程内部结构,加强监督功能等,建筑工程的监督部门的职能是防止会计信息舞弊,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要优化监督部门成员结构,提高独立性的监事,将监督工作尽可能的做到透明化,其次要提高监督部门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性,增强监事的责任感;最后在实际的监督工作需要落实监事的实际职权,对于的监事进行惩戒进而实现加强监督部门的监督能力。

3.提高财务人员工作业绩奖惩水平

为了保证财务人员的工作水平以及工作能力,减少建筑工程公允价值会计舞弊行为,尽管加强了建筑工程内部审计制度,但是财务管理人员还是因为自身的利益需求,通过各种办法来进行会计舞弊,所以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业绩奖惩水平,使得财务人员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业绩来获取利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从根本上避免了建筑工程的公允价值会计舞弊现象发生,促使财务人员放弃会计舞弊。

4.加强对建筑工程会计舞弊的惩处力度

通过加强对会计舞弊的惩处力度可以促使建筑工程会计行为规范化,抑制建筑工程会计舞弊现象,但是需要加强对会计舞弊的监管力度,否则在严格的惩处制度下依旧存在着会计舞弊行为。

二、结语

第8篇:建筑工程评价标准范文

文章介绍了建设绿色医院建筑的意义,并从掌握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的核心内容、做好规划设计管理、加强工程建设施工过程控制3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打造绿色医院建筑的要点。

关键词

绿色医院建筑 规划设计 可持续发展

绿色医院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实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医院建筑,是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分支。

一、认识发展绿色医院建筑的重要意义——打造绿色医院建筑的前提

为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实现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生活理念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重视。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资源短缺和能耗过高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发展绿色建筑是人类对自身所处环境存在的危机做出的积极反应。国务院办公厅于2013年1月以[2013]1号文下达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等大型公共建筑,自2014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说明绿色建筑已经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这是国务院贯彻执行十精神的重要举措,符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发展潮流,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

发展绿色医院建筑首先是医院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要求医院的建设和运营应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避免浪费和减少污染,使医院环境有益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其次是绿色医院建筑的节能效果、便捷高效的就医流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融洽关系,给医院长期运营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掌握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打造绿色医院建筑的基础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根据住建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已编制完成《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初稿,并已公开征求意见,计划今年正式。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初稿明确指出:绿色医院建筑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医院作为城市生命线、确保人的生命安全,并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如何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的问题——通过合理规划、精心设计、确保功能、遵守流程、安全配置等相关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安全高效的使用空间,使之与自然和谐共生,满足医疗、建筑功能间的辩证关系。

三、做好规划设计管理——打造绿色医院建筑的关键

从《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初稿)可以看出,大多数的评价指标均与规划设计有关,可以说没有优秀的规划设计方案,就难以创建出真正的绿色医院建筑。

(一)选择合适的建设场地

医院建筑作为民生工程和生命线工程,首先应确保其安全性,同时确保使用的便利性和运营的高效性。医院的选址有别于其他公共建筑,由于其本身影响因素复杂、牵涉面较广,如果选址不当,可能造成使用不便、发展受限或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医院建设场地选择,除应力求用地规整、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良好、对外交通方便外,还应能充分利用通讯、金融、对外停车等城市公共服务资源;选择在城市供水、供电等市政设施的有效供应范围内;宜选择在环境安静的周边地区,尽量避开交通主干道和有毒有害气体、机械噪声、电磁干扰等污染源及危害场所。

(二)做好医院建筑的总平面规划设计

医院总平面规划设计合理与否,不但直接关系到能否充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而且关系到医院建成后运营是否安全高效。

1.功能分区合理。医院总平面分区应基于运营的高效便利,通常划分为医疗业务区、教学科研区、行政管理区、院内生活区和后勤保障区等区域。

2.内外交通组织有序。尽量减少人、车流线的干扰是医院内外交通组织的核心。在外部交通组织上,主要车流路线与人流路线应能贯穿医院所有功能区,且两者互不交叉;内部交通路线可通过医疗街串联;行政办公区宜相对独立,与医疗区的联系宜松散。见图1。

3.良好的环境。医院良好的总体环境是提升医院工作效率和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条件之一。见图2。

4.风险防范和应对。当地震、重大传染性疾病、战争等重大自然或人为灾害发生时,医院承担着最终的救护职责,院区内应规划有足够空地容纳受灾人群、停放应急车辆等。

5.预留发展用地。在医院的全生命周期内,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如:床位规模的扩大、新型医疗设备的添置等,在总体规划中应为不确定的发展需求留有必要的空地。

(三)运用先进的医院建筑设计理念

医院建筑作为民用建筑的一个分支,其设计既要符合一般民用建筑要求,又要满足医院特殊功能的需要;符合卫生学要求和安全要求,并能满足患者康复的需要;除应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外,还应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现代化医院的建筑设计是从多方面体现的,诸如整体布局、医疗流程、色调装饰、照明噪音、空气洁净度、通讯抢救、车辆管理、环境绿化等。其宗旨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医疗工作的需要,创造以患者为中心的就医环境,使医疗环境与医疗功能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

由于医院建筑功能甚为复杂,建设周期相对较长,且医学技术发展迅速,医疗设备更新较快,加之管理者局限性等方面的原因,容易形成“新医院落成之日即是医院改造之时”的局面,医院建筑“改扩建”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医院建筑设计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除了在总体规划上预留发展用地外,还应在单体设计时,对医技部门等变化较多的功能空间,从基础、荷载、柱网、层高等方面留有改建的余地,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水、电、气(汽)、污水处理等医院保障系统的扩容问题。

此外,各专业的设计应积极推广采用先进成熟的节能新技术,如太阳能利用、余热回收利用、光伏发电等,达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为医院建设项目业主,在规划设计管理上,首先是选择合适的建设场地,其次是选择好专业的规划设计单位,并对其提出明确详尽的规划设计要求(包括创建绿色医疗建筑要求),再次是组织做好规划设计方案的比选论证及专家咨询工作,尤其应注意根据专家咨询意见做好规划设计方案的优化,建议推行设计总承包模式,避免因建筑设计与各专业设计脱节而产生返工的现象,浪费资源。

四、加强工程建设施工过程管理——打造绿色医院建筑的重要环节

创建绿色医院建筑,除了应具有良好的总平面布置和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外,还应注意加强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控制,确保设计意图的正确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施工图纸会审

施工图纸会审,是设计单位正式出具全套施工图,并经施工、监理及建设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充分熟悉、仔细核对后,由监理单位组织工程建设各参与单位共同参加的一次技术会审会。目的在于发现和找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供设计单位修改完善后作为正式施工的依据。基于创建绿色医院建筑,其会审重点如下:

1.设计是否采用国家和地方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

2.混凝土结构中梁、柱纵向钢筋是否采用400MPa以下的低强度钢筋而浪费资源;

3.建筑造型是否太复杂,是否因设计大量无具体使用功能的装饰性构件而增加资源消耗;

4.是否采用较多的外地建筑装饰材料而增加运输能耗并加剧环境污染;

5.室内装饰装修是否因采用不坚固、不结实、不耐用的材料而降低使用寿命;

6.各专业图纸之间是否存在错漏,导致施工返工而造成资源浪费等。

通过图纸会审发现问题后应由设计单位及时修改完善,以作为正式施工的依据。

(二)认真审查施工方案

审查施工方案时,除应审查其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及经济性外,基于创建绿色医院建筑,还应重点注意审查以下几点:

1.混凝土及砂浆是否因现场搅拌而增加施工现场的噪声和粉尘污染,从而造成资源和能源消耗;

2.是否制订有针对性的节材方案,如钢筋采用工厂化加工、使用工具式定型模板等;

3.是否考虑将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以节约原材料、减少污染、降低环境影响;

4.是否制订施工现场的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等。

经审查,若存在不足应要求施工单位进行修改完善,重审合格后方可指导实际施工。

(三)加强施工过程监督

施工过程监督重点在于监控施工单位:

1.是否按经审确认的施工图进行施工,防止未按经审认可的施工图纸进行施工;

2.是否严格按照设计选用的材料设备进行采购,尤其应注意避免选用非环保材料和非节能设备;

3.是否按经审查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防止因改变施工方案而造成资源浪费、加剧环境污染等问题;

4.是否严格执行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规范与标准等。

(四)严格执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医院建筑工程竣工后,除应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外,还应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测评定:

1.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浓度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

2.建筑室内照度、统一眩光值和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规定;

3.主要功能性房间的隔墙、楼板、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要求等。

若经检测评定不符合上述规范标准要求,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五、结束语

随着人类生存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人类渴望延长寿命、向往绿色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也日益强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2009年竣工的心里卫士中心工程建设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2011年被评为绿色医院示范工程。建议医院基本建设管理者,在建设中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在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创建绿色医院建筑就是最好的行动。

参考文献

[1]黄锡璆.中国医院建设指南[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2

[2]谭西平,陈海勇.做好施工图纸会审 顺利实现三控目标[J].四川建筑,2008,28:233~234

[3]谭西平,刘旭等.如何提升区域性医院的灾难应急能力[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2,13(10)

第9篇:建筑工程评价标准范文

关键词:建设工程 绿色施工 质量管理 绿色建筑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类型的建筑工程项目数量急剧增加,人们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节能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建筑行业也是高耗能产业,每年建筑能耗约就占到全国总能耗的40%以上。因此,加快城市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及建设就成为了城市未来发展规模的关键之一。开展绿色建筑施工项目,不仅能够降低建筑的能耗,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也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重点探讨了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的要点,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期加快我国城市绿色建筑的步伐。

1 绿色建筑理念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包含材料构件生产(含原材料的开采),规划与设计,建造与运输,运行与维护,拆除与处理(废弃、再循环和再利用等)的全循环过程。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是:最大限度、最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四节一环保,使建筑本身和周围环境和谐统一、相互依存。它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能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及活动空间。2)在全生命周期内都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使用无污染、可拆卸的绿色建材;对建筑和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处理;对周围的环境尽量不产生或少产生不利的影响。3)因地制宜,尊重本土的自然环境条件;建筑具有地域性特征,彰显本地民俗文化,彰显本地特色。

2 绿色施工内涵

绿色建筑主要包括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绿色拆除。绿色施工是打造绿色建筑的关键阶段,因为该阶段是形成工程实体―――建筑产品的生产阶段,是工程建设资金、原材料和能源投入最大、最密集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废弃物产生多,会对环境、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绿色施工也是实现建筑行业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

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中对绿色施工定义为: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对绿色施工的评价要素有五个: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绿色施工要求整个工程建设过程四节一环保,更侧重于施工过程控制。没有绿色施工,也不可能建造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地绿色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环保健康的施工工艺,实施科学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它应该包括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清洁运输,文明施工,减少废弃物填埋等等。

3 绿色施工管理

要推进绿色施工,首先要推进绿色施工管理。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施工技术是实施绿色施工的途径。绿色施工管理就是采用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构建相应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制度,对施工方案、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绿色施工管理的核心就是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资源与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绿色施工导则》指出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和评价管理五个方面,绿色施工管理就要加快推进这些方面的工作。

4 加快推进绿色施工管理的对策

绿色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要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层次管理,必须紧盯过程控制,必须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的体系。目标明确,制度齐全;措施可行,责任到人;执行力强,动态管理。

4.1 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是绿色施工管理的顶层设计。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中要明确绿色施工总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明确各级组织机构的职责任务,制定有关政策措施,确保目标的实施;分期分阶段对目标实施情况、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真正做到过程控制。

4.2 规划管理

按照设计所要求的绿色施工目标编制执行总体方案和具体方案。1)编制执行绿色施工总体方案。总体方案要体现绿色施工的理念,要结合建设项目的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明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各自的职责,体现分工负责、协同管理的体系。 2)编制执行独立的绿色施工具体方案。绿色施工方案要独立地体现在总体方案中,并细化“四节一环保”的要求。a.对绿色施工的“四节一环保”目标进行量化。如材料的消耗量和节约率,水、地、能源等资源的节约量,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等级等。b.落实控制项。根据总体方案,按照《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的要求,明确各阶段达到绿色施工要求的控制项,并有具体保证实施措施,如节能措施、节材措施、节水措施、节地措施、环境保护措施、人员安全与健康措施等。c.结果考核。采用分期分阶段的方法对地基与基础工程、结构工程、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工程的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考核。

4.3 实施管理

这是落实绿色施工管理具体的环节,它对绿色施工方案执行过程进行策划和控制,是施工单位执行力的体现,也是其“低成本、高品质”的最好展示。

1)分工明确,责任到人。2)突出信息化管理。3)强化专项管理。工程交底时明确绿色施工具体方案中控制项、一般项、优化项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将控制项作为“高压红线”限值进行管理,对一般项有实施管理细则,对优化项有激励措施。4)坚持动态管理。施工过程中采用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收集好各阶段绿色施工的实测数据,尤其关注控制项的测定数据,并定期将控制目标与实测数据进行比对。要认真对待出现的问题,找出原因,并及时制定出合适的纠偏和预防措施。

4.4 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绿色施工要突出以人为本,要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施工单位要遵守ISO14000和OHSAS18000等质量管理标准,合理布置施工场地,文明施工,安全保卫措施完备,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4.5 评价管理

针对绿色施工中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和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的五个要素,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对各评价阶段的绿色施工成效进行评价。施工单位按照各评价阶段先做好自评价,根据自评结果适时对方案、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改进、优化。监理单位也要组织好相应施工阶段的评价工作。在工程竣工验收前由建设单位组织绿色施工的验收评价,给出绿色施工评价等级,并将评价结果报有关部门备案。

5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施工管理是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因此,施工人员应加强绿色施工管理的研究力度,努力提高绿色施工管理质量,从而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工程投资成本,提高项目施工效率,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应用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