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群众文化活动论文范文

群众文化活动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群众文化活动论文

第1篇:群众文化活动论文范文

群众文化活动主要是人民群众参与的文化活动,能够满足大家的精神需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身心愉悦。人民群众既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又是群众文化活动的获益者。他们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是带有多个身份的,这就需要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全程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享受群众文化活动带来的发展成果和精神满足。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普通的群众文化活动,是指连续举办的有规模、有影响、有价值、有特色,能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重大群众文化公益性活动。

二、群众文化建设打造品牌活动面临的问题

群众文化建设要从很高的标准来打造品牌活动,不仅要有较好的思想内涵,还要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并且要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现实中,很多群众文化活动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主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1.思路受限制,理念较守旧。出于各种目的,政府、社会机构都经常举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较多的活动是带有引导性的目的,或者是为了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不可否认,这种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了欢迎,但是,某种程度上,部分活动忽视了时代的变化,忽视了人民群众的需要,社会接轨的现实。所以,很多时候活动形式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2.优势不明显,特色不鲜明。要形成品牌,群众文化就要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大部分群众文化活动都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期望能够做成优势项目。现实情况是,大部分群众文化活动由于活动形式类似、内容雷同,难以做成精品活动,也就无法扩大影响。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依托专业优势,瞄准需求,就地开发。如宁德市“魅力闽东”文艺演出,其传统项目大型畲族歌舞《凤凰到此》就是基于宁德市畲族歌舞团的天然优势及专业的训练,并长期表演,才深受群众喜爱,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3.转型难度大,创新力度少。群众文化的传统活动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群众喜爱的,但是不见得能够完全跟上潮流,得到更多的群众欢迎。如果要跟上时代潮流,那就意味着转型,加大力度创新。转型能否成功,这是需要市场考验的。组织方一般不敢轻易尝试,只能维持现状,更别提创新。

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发展路径

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是在一定范围、具有一定水准、有较大影响力、有较高层次的群众文化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要立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只有被人民群众所喜爱、认可和接受,这样的品牌活动才是成功的。

1.全民参与,措施得力。当前,人民群众从事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相对庞大的需求来说较为有限。大家普遍利用公园、广场甚至部分空地来开展活动,一是人员众多,场地较小;二是部分场地车来车往,给活动开展带来不便;三是活动会给周边的居民带来困扰。比如,近来深受广大人民欢迎的广场舞就遇到了较多的麻烦,场地的限制使喜爱这项活动的人民只能在广场、居民楼之间、公园跳舞,活动时间普遍是晚上,这些场所的居民较多在家,声音较大时就造成了影响。近期,广场舞活动者和周边居民的冲突时有发生,个别甚至有武力发生。由此看来,需要政府、社会和广大人民都参与进来,形成良好的机制,采取一定的措施,群众文化活动才能较好地开展。政府要在尽可能的基础上,开辟较多的场地用于人民开展活动,保证大多数人能够从事文化实践。社会机构引导人民利用合适的地点在合适的时间开展活动,避免引发冲突,以便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并长期存在。人民也需要配合政府、社会机构,结合实际情况,利用有利条件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找准切入点,形成特色,以期形成品牌。

2.继承传统,创新发展。活动品牌的一个优势就是立足本地、借助本土文化资源,走别人无法简单复制的道路。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只是因为时代的发展,没有与时俱进,以致人民群众不够喜爱,部分传统丢失。我们需要在传统文化中挖掘较好的、适应新时展的群众文化,不断探索,多次开展相应活动,找到人民群众喜爱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再次创作,保证传统文化能够与时代同进步,让人民群众能够一直喜欢。一旦达到这种地步,群众文化活动就形成了本地特色,贴近人民生活,才能提高活动档次,才有可能形成品牌,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求。

3.借鉴他人,融会贯通。品牌是需要一定的积累、文化的沉淀,并长时间坚持才能提高影响力。本地的资源总是有限的,群众的喜爱又是多样的。如何满足不同的需求呢?除了让当地的特色活动开展的更好、优势更加明显,其他可向别的地方取经,借鉴好的经验,并将他人的活动融合当地的特点开辟出新的活动方式。一个活动在一个地方具有较好的口碑,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说明这个活动是有好的群众基础的。但是这个活动移到另一个地方,能不能得以延续生命,并发扬光大,这就需要群众文化工作者有清晰的思路、较强的理论和较多的实践经验,才能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风格,也就变成了当地的本土活动了。这种活动开展到一定地步,就能形成品牌,甚至能影响其他的本地活动,相互促进,相互进步。

第2篇:群众文化活动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化广场;群众文化活动;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09-0226-02

所谓的文化广场,是对广场的进一步定位,文化广场具有广场本身的特点,即它是户外开阔的活动场所。是城乡之间很大的平整空间。文化广场则强调文化气息,强调该广场主要是用于文化活动。早在远古时代,人们的“文化”活动就是在“广场”上进行,当时地方辽阔,人们借以举行各种祭祀、集会以及商议本族、本部落之事,可谓“文化广场”的早期雏形。

文化广场需要有人类的参与,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产生的产物。在新的时代下,它被赋予新的涵义,向人们展示了它新的形态、属性与意涵。

一、文化广场的特点

文化广场在群众活动中产生,符合人们的生活需要,一直延续下来,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剂。因之它的特点便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群众性。[1]群众是文化广场长期保留下来的最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群众的大范围参与使文化广场的再次繁荣成为可能。

其次是开放性。广场本身就有开放的含义,群众的广泛参与更使它不可能躲进象牙塔,而体现兼容并包、外向开放的性质。

再次是公开性。文化广场是公共物品,文化广场里的摆设和装饰都是所在区域全体人民的共同财产,不具有排他性。因此文化广场往往也是公益活动的不二选择,如文艺晚会、文艺演出以及各种展览等等。

最后是义务性。其实这个特点在上述的几个特点中都有包括。文化广场是免费的,它备受观众的喜爱与青睐,它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细微的变化,它活跃人的神经,给人一种视觉上或者听觉上的享受,它更趋向平民化,也特别让人亲近。

由于具有以上特点,文化广场在所在区域的公关服务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表现出独特的作用。它的持续时间很长,受益范围也广,演出的场次更是不计其数。它不费分文却填补了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空白,人们的精神追求也不仅再限于自娱自乐,而是共同性的一起欢乐;它把小型的晚会等文艺活动进行扩大化和平民化,表现出时展所应有的趋势。

二、文化广场所具有的功能

文化广场的特点直接决定了它的功能与效应。笔者试将其功能概括为五个方面。

第一,教育功能。文化广场上的活动都是积极的、健康的、为达到一定的教育或宣传目的的活动,因此多数有教化作用,且是寓教于乐的。在轻松的形式下,包含了催人上进的主题,潜移默化中给百姓传递了正能量。

第二,辐射功能。文化广场范围广阔,带动了附近房地产的发展,在文化广场附近居住,可以随时抓住文化活动的观看机会。同时,文化广场本身所具有的经济、方便、快捷和魅力也给其他社会领域提供了范本。

第三,交流功能。信息时代的到来,虽然给人们带来交流的便利,但却拉大了人们之间面对面交流的距离。通过文化广场的各种活动,人们走出来,不再沉迷于虚假的世界,敞开心扉、共同娱乐、共同学习、互相倾诉,使人们的心理保持健康。[2]

第四,引导功能。文化广场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不仅教育、而且引导人们朝着理想的发展前进。广场上的舞蹈、歌唱活动,书法、摄影展的普及,都在无形中引领居民向更高层次的生活、更有文化品位的人生境界靠拢。

第五,窗口功能。文化广场的活动可展示当地的精神风貌与艺术追求,以及独具特色的本地文艺样式,从而向来往的外地、外藉人士宣扬了本地的风神与气韵。例如镇江市文广新局、文化馆举办的“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文心大舞台·大家一起来”等广场综艺演出是镇江百姓生产、生活的写照,是地道的本土风味,外来人员可以藉此感受到千年古城的文化氛围、可以体验到当地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可以看到文明传承到如今的现代镇江。

三、文化广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

文化广场既具有如此丰富的功能,它的作用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它是群众文化的基本方式,表现了基础性的地位。[3]它是人们进行各种休闲娱乐活动,进行集会、比赛以及健身活动的重要场所。它包括组织活动和非组织活动、公益性活动和规模相对较小的灵活的个人活动等。笔者认为可以大胆地说一句:文化广场是群众文化的缩影。

在以往的认知中,我们容易把它局限于城市里的各大广场。事实上,它的脚步已走进乡镇、农村。科学技术的使用,使得富余劳动力增多,同时也减轻了人们的负担,村民日益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束缚,开展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这使文化广场深入乡镇甚至田间地头成为可能,人们借助这个平台认识他人、了解未知的文化生活并增强自身的文化积累。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广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人们精神需求的产物,是时展的附属品,同时也是群众文化日益丰富的重要体现。它就像是一个窗口,向外来人展示了这个地方的文化习惯;同时也是一个平台,把群众的所思、所想以及所为向世人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它可以有效地彰显该地方的文化特色,并在不断的演示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促进了城区、乡村或者是社会的公共安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集体文化的继承与延续。

参考文献:

[1]姜燕.广场文化活动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J].西宁:群文天地,2012(08):82.

第3篇:群众文化活动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发展

群众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产物,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观念在不断发生着改变。在新时期下,人们的物质水平在不断提高,相对来说,对精神方面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现代社会处于世界大工厂的繁荣时代,各行各业取得了极大的繁荣,现代化的生产使得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各方面的压力增大,人的心理压力需要一定程度下的释放,才能保证个人的身心健康,以及促进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关于群众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特定的含义,群众文化可以通过字面意思扩展成为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文化属性和文化含义,是人们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之外的一种业余活动,具有娱乐性、普遍性、参与性等特征。由于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的文化属性,使得其具有深厚的内涵基础。群众文化活动是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产生于人民群众之中也造福于人民群众的。群众文化活动的理论基础对于更好的开展文化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相关的群众文化活动理论、形态以及性质,能够获得丰富的文化内涵基础,从而发展出形式多样、具有多重效果的文化活动。而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自然具有时代变迁所带来的痕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进程的不断加快,各项理论方针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发扬我国的先进文化,起到提高大众审美、寓教于乐、净化社会风气等多方面的作用。在新时期的发展形势下,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必须结合时代精神和需求,才能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二、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促进社会发展以及促进个人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但由于一些客观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困惑,形成发展困境。一是非功过群众参与度不高。群众文化活动是一种群体性的文化互动,自然需要广泛人群的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在发展过程中,容易产生群众参与度不高的现象。这是因为在开展和组织相应的文化活动过程中,没有充分的调动起来群众的参与热情,人民群众没有对其活动产生较为深入的认识,从而产生隔阂,不愿意或者没有机会去参与这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是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的一个重要困境,广泛深入的群众文化活动是建立在广泛的参与性上的,只有范围扩大了,影响才能扩大,才能进一步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二是影响度不够 。影响度的形成有着其技巧,也有社会风貌以及大众价值观念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但在实际的追求过程中,还是被长久的主流价值观所影响,放弃了一些精神上面的享受和追求,从而造成对群众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三是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群众文化活动中包含了形式丰富的内容,包括了民俗文化、日常礼仪以及手工技艺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观念,通过群众文化互动的开展能够对这些风俗习惯以及文化观念中蕴含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和运用,从而丰富社会的文化内容,促进精神文化繁荣。四是社会职能发挥不足。群众文化活动是能够调动和发挥相应的社会职能的。群众文化活动本身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和意义,能够带来社会相应组织结构上的变革和积极作用的发挥,群众文化活动本身对扩充社会文化内涵、建立和谐社会风气以及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在我国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没有进行深入的内涵挖掘,对社会各个方面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新时期下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新时代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符合时代精神和需求的,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不断繁荣和发展的历程中,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渴求日益加深,而群众文化开展的意义也更加的立体和丰富了。对于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不断进行改革,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带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一是丰富活动形式。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就是要不断运用和发展不同形式的活动,通过一些内容、形式上的创新发展,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改革。丰富的活动形式,会增多个人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选择性,提高参与积极性。并且在开展活动时,也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和需要,进行形式内容上的变更,更好地为丰富群众生活服务。二是建立和完善组织结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需要有一定的组织计划的,完善组织机构,还包括了对相关组织观念思想上的创新,通过思想观念上的创新发展,从而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发展。三是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加强文化活动的管理,使得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时能够更加的没有后顾之忧,并且能够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提升其安全性。四是打造品牌文化。打造群众活动的品牌文化就是要不断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资源整合,加入一些专业技能和队伍,提升群众文化的基础水准,建立更多的市场运作平台,深入开发特色资源,做到群众文化活动中的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品牌文化还需要不断的创新,才能拥有新的活力,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应该增加其感染力以及参与性,真正达到被老百姓认可的程度。这种品牌文化的建立是需要具体的摸索和打造过程的,应该立足于现实基础,做到雅俗共赏,获得更大范围的认可。

总之,群众文化活动是具有文化与现实基础的,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发挥着其积极的作用。在新时期的文化活动开展中,应该首先对传统的一些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有一个反观和认识,从这些不足中认识到待发展的内容。这些缺陷和困惑包括了群众的参与度不高、影响度不够、文化内涵挖掘不深以及社会职能发挥不足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四个方面的深入了解和认识,从而不断推进新时期下的群众文化活动的丰富。这种丰富可以从提升活动的内容形式、组织结构的完善、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以及打造品牌文化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操作,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既是一种个人的精神需求,也是时代、社会的需求。通过对群众文化活动内涵以及内容、形式方面的探讨,了解实际操作和发展中的问题,也是对社会现状以及人们需求的一种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雪莹.浅谈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和开展[J].大众文艺,2012,(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