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第1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学习者应该是积极主动地去获取吸收学习知识,不应该被动的被灌输知识.尤其,高中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正处于青春叛逆期,面对枯燥的知识,兴趣本就不大,加上家长逼迫,老师灌输性的教学,学习效率怎么能提高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辅助学生,利用教学模型、数字化等工具,搭建一个情境学习、互动学习、竞争学习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掌握知识,并从中发现知识的关联性,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

二、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1.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生成发展

目前,中国大多数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新课改提出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辅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是基于原有的教学设计和数学理论,把握人本思想而提出的改进.新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要以实践为主,通过科学系统的知识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提升课堂质量,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及师生关系,改善学生对高中数学的恐学、厌学情绪,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建立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2.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

(1)高中数学教材教案的探索

依托高中数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师教学用书》进行探究,分析其他数学教学工作者的教学设计,去粗存精,制定出一套完整且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当前教育改革潮流的数学教学设计.分析课堂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性,把握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制定教学设计,利用数学模型和多媒体,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找出疑点难点,有主有次,有目标性,使教学设计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进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2)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根本

永远要记住,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根本.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是教师高质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应达到的计划标准,是为了更好的教学实践,但其根本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是为了学生而服务.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己解决数学问题,积极参与数学模型的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发散式思维,学会联系知识间关联性,举一反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更有效的学习数学知识.

(3)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完成包含学生学的目标完成和教师教的目标完成.教师要做到分析教学主次,分析学生学习完成的条件和结果.教师在授课前要理解教学任务,分清主次,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受影响的条件,明确课堂上学生能学到什么,明确自己的位置,服务好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4)学习环境

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依据教学设计,结合课堂环境,让学生每天都能了解数学,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找到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师生注意互动、交流和合作,引导学生走进数学生活,加强课堂理解和课堂上一些疑点的思考,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模式,加强学生对高中数学思考探究.学生参考教师的教学计划,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更好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更好的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问题,也为今后教学设计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5)教学深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中都学过这句话,这句话告诫我们学和必须结合起来,依据教学设计教师在授课完,要从课堂学生反映、数学作业的完成、自身存在问题等方面分析思考,激发个人的教学智慧,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完善的教学模式.

三、结语

第2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有效教学;设计研究

数学是一门广博、抽象、复杂并且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科。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之下,数学教学存在着学生学习效率低、参与度低、对数学存在畏难情绪、教师教学方法老旧以及教学意识不强等问题。总的来说,这些问题可归结为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低。

一、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从教师角度而言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教”的主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就具体教学而言,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仍然不尽如人意,还有着较多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过分注重于基础知识的讲解,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同样,也忽略了学生主观的学习感受,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效率低等问题;教师在对教案进行设计时缺乏多方面的考虑,教案质量偏低,不具备创新性;部分教师过分注重新颖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或出于卖弄故作高深,引起学生的反感,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部分教师一味进行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味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学生感受。这些问题都导致了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效率较低的情况的发生。

(二)从学生角度而言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学”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和受益者,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接受程度将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但是目前高中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普遍不高,表现得缺乏兴趣,部分文科生由于数学底子较差甚至出现了对数学学习放弃的现象;大部分学生都忙于听教师讲课、做笔记,却未曾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导致对知识的了解程度不深;部分学生贪图安逸,对学习、作业偷工减料,得过且过,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导致学习效率偏低、学习质量偏差。对于以上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一定要积极地重视起来,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彻底的纠正,为学生学习效率和水平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素质教育的推行扫除障碍。

二、有效教学的定义

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andlearning)可以直观地理解成“有效的教和学”。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将“有效”具体地分为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三个方面。有效学习的具体定义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通过师生之间积极的交往互动,实现以最优的速度、效果和效率,完成学生在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这三个层面上的全面、协调发展,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实现教学的预期目标[1]。

三、有效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有效教学可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现代社会的发展一日千里,良好的创新能力才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保障。我国教育部制订的新课标中已经明确要求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综合素质培养的重点[2]。

(二)有效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当前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教学的开展可以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学生可以在有效学习的教学模式和氛围中积极地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拓展其思维水平和思维宽度,完成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有效教学可以深化高中数学课程改革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时展的要求,为了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我国对数学课程改革的探索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应用有效教学模式之后,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阻力大大降低了,教学设计得更加合理,教学内容也更加充实,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这为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

四、新课标视域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设计。基于有效教学的课程目标设计应该重视让学生掌握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如何去学,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情境的设计

数学学习本就比较严谨和乏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进情境教学的设计,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抵消复杂问题给学生带来的畏惧情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情境的设计与选择必须要符合教学现状,要保证数学教学的主体地位,避免出现课堂上笑声朗朗,学生却所学无几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的设计

高中数学内容繁多,既涉及几何问题又牵扯到代数等内容,内容不同、重点不同,自然教学方法也不能完全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的设计,使其符合不同内容教学的重点,借机完成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以更高的效率完成数学学习。

(四)具体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往往比较混乱,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提问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明晰自身思维的弱点和盲点。在教学提问的具体设计上,教师要首先注意问题的难度,不要太难但也不要过于简单,教师在提问时态度要亲和,要给学生鼓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活动,促使学生能够进行相互交流,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五、结语

有效教学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教师一定要明晰有效教学的优势,积极开展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蔡香宜.新课标视域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设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2]朱云生.新课标视域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设计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78-79.

第3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高中 数学 教学 设计 问题

一、教学目标:在实践层面合理调整

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的图像后,给出了函数的单调性等概念,然后组织学生根据图形找出单调区间,运用概念对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做出判断,有位教师甚至把函数的四则运算的单调性和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在本节课都进行了渗透。从教的角度评析这几节课都很到位,但从学的视角去评价我们就会发现:教师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注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但过于心切,总想尽快地“直奔主题”把主要内容教授完后进行习题训练;而让学生经历实践、猜想、发现、失败、碰壁等得出概念的过程往往在师与生的简单问答中滑过,学生的思维情绪始终处于压抑状态,使得教学无法向纵深发展,知识目标的完成受到影响,学生必要的能力得不到良好训练,学习情感得不到有效激发。

由此,教学设计很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在新授课(概念的形成、命题的发现)时,应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围绕知识目标展开新知识出现的情境,适当推迟新知识得出时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知识目标得到有效落实的同时达成能力目标。在习题课上,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问题,突出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基本技能的运用,强化知识目标,广泛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在知识应用课上,应强调数学走向生活,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二、教学情境:自然进入愤悱状态

一节课从哪里讲起,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展开教学情境,最为本质的一点是要调动学生生活中的自然感觉,让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学习。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初中数学“圆”这一概念时,绘制了车轱辘分别是正方形和圆的两辆马车,让学生想象一下,坐上这两辆车的感觉如何。给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赋予了生活的意义,赋予了一些形象上的依托,使数学变得活泼可爱,促使学生的联想、想象活动近乎无意识地展开,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从学生知识经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角度,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营造问题情境,呈现数学问题,让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进入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感觉到,生活就是数学的“母体”,由此启动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这种能沟通“学生的数学”与“课本的数学”之间的关系的教学,让学生能实在地感觉到,数学就在我的身边,并由此引发学生良好的心理投入和积极的行为投入。

三、教学过程:搭建互动交往学习平台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交往就没有互动,没有互动就不会发生真正的教与学,没有学生真实的“学”的行为发生,教师的“教”是一厢情愿的,教学充其量是“教”的形式上的华丽包装,而无“学”的实质性的本质变化。例如教学高中数学“点到直线的距离”这节课时,笔者发现新教材把顺其自然的一种思路认为运算量较大删去了。在备课中笔者对这种删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做了充分准备,设计了直线平行于坐标轴和直线与坐标轴斜交等三个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的问题,在课堂上试了一试。结果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发现的许多解法使笔者异常兴奋,继而根据学生的纷繁思绪,笔者调整了教学思路,删去了有关训练题。师生经过磋商,推导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并归纳出“相似法、等积法、向量法”等许多解题方法。由此,笔者想到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拘泥在编者的思路中“忙”得“不亦乐乎”,学生两眼充满迷茫和疑虑,聆听教师讲解,学生“节外生枝”的想法在课堂中根本不敢也不可能发生。因此,设计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教学活动过程,必须强调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在这样的过程中,①要体现人道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承认教师与学生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②要构建和谐的、宽松的民主氛围。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对话、交流、协作,使学生的情感能得到有效激发而处于积极状态,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及时畅通而处于宣泄状态,从而将教学活动推向深入。

四、学法指导:让学生自主承接学习责任

第4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普遍采用“大锅饭”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为了解决班级授课教学的弊端,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被日益凸显出来。分层教学与新课标提倡的促进学生个性和共性发展理念相符合,本文研究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运用。

一、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必然趋势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对不同爱好及兴趣、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的了解,分层次去进行不同类型的教学指导,使全体学生最大程度地得到发展与进步。分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更容易对各个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重视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身心发展。分层教学不仅使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学习,还使教师达到最优化的教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学习能力和个性的差异,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教师依据对学生特质的分析,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并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使得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可以吸引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运用

分层教学的关键是将学生按不同基础和水平客观地进行分层,恰当的分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同时,还要合理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比如,A类为优等生,可独立完成有一定难度的拓展题;B类为优良生,在教师引导下能掌握教学内容并完成课后习题;C类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格外关注他们的学习与进步,同时,还可让A类学生与C类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增进友谊,共同进步。要注意的是,分层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动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设计分层教学方案。

(1)教学目标的层次化。在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之后,教师要合理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有不一样的需求。比如,C类学生需要达到识记、领会、会简单应用;B类学生除达到C类学生目标外,还需要会简单的综合应用;而A类学生,则需会较复杂的综合运用。

(2)课前预习的层次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努力方向。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各层次预习目标,通过渗透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有效的学习方法,达到预期的预习效果。

(3)课堂教学的层次化。分层教学的目的,在于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B类学生为基础,兼顾到A与C类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分层因材施教,确保C类学生“吃得了”、B类学生“吃得好”、A类学生“吃得饱”。课堂上较难的拓展性质的数学题,留在课后专门给A类学生讲解,保证课堂教学时间不等待,兼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注意从易到难的过渡要循环渐进,层次落差不要太大。比如关于函数的奇偶性教学,教师可分层次引导学生思考。先引导学生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再讲解函数奇偶性的知识点,逐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4)作业布置的层次化。课后作业的练习,可以达到巩固数学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布置多层次的作业,避免“一刀切”,避免出现各层次学生“吃不消”或“吃不饱”的现象。比如,C类学生布置一些基础的课后练习;B类学生以基础性为主,布置少量拓展思维题;A类学生则布置灵活性和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题目。分层次布置作业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避免了抄袭作业现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容易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5)单元考核的层次化。学完一个单元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安排一次过关考核。可以围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设置不同难度的考题,指定学生分别去完成,力求每个学生发挥出自身水平。在此考核中,可能会有一些学生发生层次变动,比如C类学生上升B类,B类学生上升A类,等等。教师要注意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考核目标,使学生感觉有目标可努力,同时也不敢对目前情况有丝毫放松。

(6)课外辅导的层次化。数学教师可在课后开展第二课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补充知识。比如,给A类学生增加综合性及灵活性练习,拓展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对于B类学生,适量增加简单的综合题,使学生学会消化基础知识并灵活运用;给C类学生补充基础知识,帮助他们巩固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第5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函数 设计思路 教学分析

高中函数的学习充满了挑战,对于每一位高中生而言只有付出必要的努力和汗水才能掌握高中数学领域内的函数工具。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说,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函数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有效保障。笔者通过认真分析历年来高考函数题型,找准函数教学的方向,清晰定位高中函数教学,下面简要论述高中数学函数教学过程中的思路设计及其教学分析。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函数的设计思路

(一)抓好高中数学函数教学内容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内容的过渡

由于初中教材中对于函数的基本映射关系的定义,解析式,一次函数的两点法作图,以及二次函数的作图方法等都有所涉及,但是目前的初中教材中删除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及判别式等许多知识。有的刚步入高中的学生甚至连因式分解法都没有熟练掌握。鉴于上述特殊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在设计函数教学思路之前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已有函数知识基础与高中函数认知水平的差异,做好过渡工作。教师在高一新授课之前应给学生补充与函数密切相关的思想方法,将初中与高中教学工作的过渡做到完美无缺。

(二)把握高考函数命题方向进行教学设计

通过研究当下历年高考数学题,笔者发现近年来高考题目对于函数的考查往往侧重于实际应用及函数与其他数学知识的综合性考查。如高考题目中有函数与导数、函数与数列、函数与概率等综合性题目。因此,对于高中数学函数的教学设计,可以在教授完基本的函数定义、性质、图形等基础知识后,留出一部分的时间,专门讲授函数的综合型题目的解题特征,以及解题方法和技巧,从高一开始就指向高考。长期坚持,学生的函数综合能力定会得到显著提高。

(三)函数实则是一种关系,因此整个函数教学设计思路必须时刻以函数关系为核心,将函数思想传授给学生,并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

函数本身便是一种映射关系,表达的是变量之间的一种深邃而精妙的关系,教师在高中函数教学中要立足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能力来联系思想,运用思想塑造能力,将函数的图形关系,数量关系,以及随机关系渗透到高中函数教学中。

函数的应用主要反应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上。首先应正确地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模型,这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已知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进行归纳和概括,对很熟知的函数模型进行比较,确定函数模型的种类。其次,可以运用相关的函数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合理设计,从而确定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法,再进行求解和计算。再次,将通过计算获取的结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对实际问题进行解答。比如,在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中,函数模型的应用示例,物理情景是:简单和谐运动、星体的环绕运动;地理情景:气温变化规律、月圆与月缺;心理、生理现象:情绪的波动、智力变化状况,等等。在教学学习过程中,可以选择那些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比较接近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专注于问题的实质,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函数应用意识。通过对问题的观察、归纳和总结,分析每一个量的变化,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师在设计过程中要抓好以下几种函数学习的思想渗透:变换与对应的思想:定义域、自变量和函数之间的变化及其对应关系;构造性思想:函数模型中运用构造函数的思想应对;数形结合思想:将函数转化为一目了然的图形;建模思想:函数与多种知识综合时建立模型逐步求解的思想,等等。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函数的教学分析

关于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函数的教学分析主要从以下两点展开,一为思维分析,二为题型分析。

(一)思维分析

高中阶段学习函数概念要适应学生的思维方法,由一般到特殊是当下高中生比较适应的思维模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通过一般性的规律和方法让学生自动寻找到特殊性。另外,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在高中函数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点,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二)题型分析

高中阶段函数的题型无外乎以下几类:

题型1:(函数概念相关)与此类问题相关的习题一定要注意区分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及解析式的各个要素的区别和联系,同时依据实际问题解答题目。熟练掌握直接法、配方法、分式转换法、换元法、三角有界法、基本不等式法等方法。

题型2:(函数性质相关)与此类问题相关的习题一定要注意区分每种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最值问题等概念,运用对称性或者函数的变形或者图像解题。

题型3:(函数图像相关)与此类问题相关的习题一定要注意函数的作图方式:描点法。另外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图像的平移变换、对称变换、伸缩变换这几种常考的题目解题技巧。

题型4:(函数模型相关)与此类问题相关的习题一定要注意函数与其他知识的衔接点,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构造出相关的方程,根据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思考解题路径。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函数教学中的思路设计及教学分析,阐述了函数教学过程中相关的注意点和关键点,希望能够对广大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景斌.中学数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3-25.

第6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由于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深度较大,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就无法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实现培养,特别是应用题的教学。为此,本文对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其教学设计方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旨在为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素质化教育的不断推进,对于高中数学学科的应用题教学的设计工作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所广泛关注的问题。由于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的深度较大,学生对于应用题的解题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很多高校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学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必须要重视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设计工作,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

从学生的方面来说,很多高中生对于数学应用题的解答常常会存在一种恐惧的心理,一方面是由于应用题的题目较为复杂,学生无法进行认真的身体,从中找不到有效的关键词;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身对于数学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熟练,在对应用题进行解答时往往不能够有效的利用与之相关的知识点。从教师的方面来说,教师自身对于应用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讲解的时候通常都是一带而过,不注重对相关解题思路的构建,使得学生常常对问题是一知半解;另外,教师常常不能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枯燥无味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渐渐失去了对数学学科学习的兴趣。

二、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

1.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归纳分类

要想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首先就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并能够将其进行归纳与分类。例如,现有这样一个问题:某人上午7时乘摩托车以匀速Vkm/h(4≤V≤20)从A港出发前往50km以外的B港,然后乘汽车以匀速Wkm/h(30≤W≤100)自B港向300km处的C市驶去,在同一天的16时至21时到达C市,设汽车与摩托车所需的时间是x和y小时,所需经费为P=3(5-x)+2(8-y),当V和W分别为多少的时候,所需的经费最少,并求出这时的花费。在对应用题进行审题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双向推理能力的引入,也就是要将应用题的描述性语言转换成为数学思维,并能够迅速的将其划分在增长率问题、行程问题、排列组合问题、价值问题等范围当中。

2.培养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对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进行设计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现有这样一道应用题:某工厂去年的某产品的年产量为100万只,每只产品的销售价为10元,固定成本为8元.今年,工厂第一次投入100万元(科技成本),并计划以后每年比上一年多投入100万元(科技成本),预计产量年递增10万只,若产品销售价保持不变,第n次投入后的年利润为f(n)万元;(1)求k的值,并求出f(n)的表达式;(2)问从今年算起第几年利润最高,最高利润为多少万元。在对这类问题进行解答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

3.将应用题进行生活化的设计

对于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而言,教师要注重将应用题进行生活化的设计,尽量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来选择设置问题的素材,使得学生对于问题不具有陌生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例如,现有这样一道应用题:某地区预计明年从年初开始的前x个月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总量f(x)(万件)与月份x的近似关系是什么,(1)写出明年第x个月的需求量g(x)(万件)与月份x的函数关系,并求出哪个月份的需求量最大,最大需求量是多少;(2)如果将该商品每月都投放市场P万件(销售未完的商品都可以在以后各月销售),要保证每月都足量供应,问P至少为多少万件。

4.加强学生解题后的检验意识

对于高中数学的应用题解答而言,由于其步骤之间的关联性十分的紧密,学生在进行解答的时候,如果在其中一个步骤之上出现了错误,都会对最后的答案正确性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解题之后检验意识的加强。例如,现有如下应用题:随着机构改革工作的深入进行,各单位要减员增效,有一家公司现有职员2a人(140<2a<420,且a为偶数),每人每年可创利b万元;据评估,在经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裁员1人,则留岗人员每人每年多创利0.01b万元,现公司需付下岗职员每人每年0.4b万元的生活费,并保证所需人员不得小于现有人员的3/4,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应裁员多少人。学生在求出实际结果之后,要将其带入到原来的题目当中进行检验,以保证解答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设计一直都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还会与高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高中数学应用题的设计时,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建模思维的培养,提高应用题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性,从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等多方面来提高学生实际解题的能力,从而提高高中数学的学习成绩。

作者:谢荣春 单位: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第7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函数设计思路

教与学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在新课改的倡导之下,要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学会学习。高中数学中难度最大的就是关于函数的学习,而且函数基本上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本文谈谈在新课程中关于高中数学函数设计思路与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高中数学函数设计思路

1.明确课程目标,分析具体情况

随着新课程改革,课程目标也有所变化。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一条鲜明的主线,也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更是高中数学考试的重点。对于函数的了解与掌握,除了基础的概念与公式之外,还有函数图形的认识,也涉及三角函数、指数函数与线性函数的公式与运用。函数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映射关系,函数值的变换随着变量及其对应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难点,在授课中应该将课程目标逐步化简,由简到繁,确保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首先应该详细分析教材内容,不仅了解课程的安排,也要清楚课程的重要性,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落实教学计划。再者,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也应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能一味地灌输知识,要学与练相结合,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2.从抽象到具体,落实基本概念

高中函数无论是概念还是公式都比较抽象,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先从学生已学过的初中基础函数入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引导学生找出其中所包含的共性,理解函数的一般概念。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和强调函数模型的应用,通过具体的函数模型,整理出其中所反映的映射关系,再利用这种映射关系解决类似的函数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二、关于教学具体措施的建议

1.由零化整,逐步递增,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不断加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免有所降低。函数的学习与掌握非常重要,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首先应该缩小课堂目标,逐步增加教学难度,保证学生能够掌握知识。例如,高中数学函数中最基本的几个经典题型,其中常规题型求解定义域是最简单也是最基础的。抽象型函数题型虽然是在常规题型的基础之上,但却不能用常规的解题思路进行求解。解题已知f(x)的定义域为{a,b},那么f[g(x)]的定义域的解是a≤g(x)≤b。每节课的教学任务与目标量力而行,不必贪多,集中精力解决一种类型。其次,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课后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与练习。教师需要对学生多加鼓励,但要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进行思考,督促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的问题,学会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加强学生的动手练习能力。通过不断巩固与复习,掌握基本的做题思路与技巧,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最后,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屏幕反映函数的三维图像,加强学生对函数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运用图形,明确联系,最大化实现教学

高中数学函数的学习离不开图形,通过简单的画图,学生能够观察出函数的变化与规律。例如,通过y=x的图形,能够画出y=x+1的图形。图形是学生理解函数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但随着函数题型难度的增大,有些题型是无法用普通的图形表示出来。例如,已知所给函数的定义域为R,求解析式中参数的取值范围,解题思路一般将其转化成恒成立的问题来解决,但要考虑到参数等于零以及要确保函数有意义,分母不能等于零。而在解决关于实际问题的函数题型时,应该考虑到问题实际意义对自变量限制,如矩形的长要大于宽。数学题基本上都是从基础出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提醒学生不能因小失大,在不该出错的地方丢分。

3.听取建议,改进设计,总结教学经验

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多听取前辈们的教学经验,虚心求教,学会将知识点融会贯通,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学习数学需要多做题,但更关键的是方法,教学更是如此。其次,教师可以多听听学生的建议,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保证教与学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最后,教师应该养成自我的反省与总结,根据自己实际的教学体会,参考学生与其他教师的意见与建议,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三、总结

函数在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课程目标,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进自己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分析学生与教材情况,制定合适的课堂目标。再者,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基础函数概念,通过练习各种题型落实基本的函数概念。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分解教学任务,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并且适当听取学生和其他教师的意见,做好课堂总结,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第8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设计的内容

1.教学思想。教学思想是教学设计的灵魂,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一种认识和理解,同时还是教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指导和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思想有助于人们正确分析教学实际,认清教学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从而在理论上对教学实践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特别是随着新课改的陆续推行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形势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形势更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深刻全面地理解教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思想不但要注重知识的传播和解题能力的提高,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力图让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取得突破,真正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双向提高。

2.教学内容。就高中数学数列这一章节的内容而言,它主要涉及到一般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以及数列应用等内容。数列的概念、性质和应用是本节知识学习过程中的重点,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是数列内容学习的难点,需要通过一定的习题练习来加强学习效果;此外,本章节还涉及到数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如购房还款利率问题、零存整取存款总和问题以及其他问题,都是数列知识应用的典型事例,也都是数列这一章节的主要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数列这一章节的教学设计中主要涉及到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极限思想、转化化归思想等思想方法,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综合、灵活应用,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本质上去理解数列内容。另外,数列这一章节知识学习中还会经常用到以下几种解题方法:①倒叙相加法,这种方法主要应用在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过程中,主要是依据了数列的性质特点,通过倒叙相加能够消除中间项,减轻计算压力;②错位相减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求和项之间的一系列变形来消除复杂繁琐的数列计算,近而得出通项公式或是求和公式的一种方法;③数学归纳法,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对数列性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对数列通项公式或是求和公式进行猜想验证的一种解题方法。

4.教学目的。这一章节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数列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常见数列的性质并利用性质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对数列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近一步深化对相关数学思想的理解,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离散型数列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二、影响教学设计效果的几点因素

一节好的数学教学设计,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衡量,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依课程内容为基础;既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要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既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又要以教学目的作为教学设计的最终目标。下面,笔者以数列教学设计为例来分析究竟有哪些方面影响了教学设计。

1.教师自身素质。在教学设计过程当中,教师是绝对的主导者和支配者,教师自身教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正确性。笔者认为要想设计好一节数学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设置合适的教学场景。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时,要充分利用教学场景,将学习环境尽量放置在学生熟悉的、容易接受的学习氛围当中,这样能够更好地起到知识迁移作用,有利于学生较快地接受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是深刻理解数列思想。作为离散型数列的代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都深刻反应了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极限思想、转化化归思想等常见的高中数学思想方法,因而教学设计中要重点突出数学思想的重要性。三是重视数学概念的学习。数列的概念是学习的重点,在学习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概念时,教师要详细剖析概念的形成过程,不但要让学生能够利用公式结果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让学生掌握概念推导的方法和过程。

第9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模块;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高中数学新课程模块时,应响应新课改的标准,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学习过程,结合学生动手实践,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探讨,以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模式.

一、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模块的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认识

(一)新课程模块的单元教学设计基本要求

根据教材分析明确单元目标,理清教材知识基本脉络、单元内容在模块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准确把握教材知识内容的重、难点分析,为教学提供可行性教学模式.单元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力度,对教学效果有决定性的作用,是教学重要的环节[1].对教师来说,把握教材和解读教材,掌握单元教材内容与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对单元的知识结构有系统性的认识和理解,可以提高对单元知识在数学中的地位的认识.对学生来说,单元教学设计可以加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掌握整体的知识体系结构,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有一个新的认识.

(二)新课程模块的单元教学设计的含义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不仅是一种有组织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设计思想.明确新课程模块的单元设计含义、在数学教学中遵循单元教学设计的规律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可以加强师生数学单元知识体系结构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从新课程模块的单元教学设计出发,让数学学习与教学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完善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三)新课程模块的单元教学设计基本指导思想

新课程模块的单元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将数学中的规律性与系统性进行灵活运用,设计单元教学中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实践中进行不断优化和修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通过明确方向目标,进行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对于教材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刻理解,有利于其能力的充分发展,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新课程模块的单元教学设计与课程变化时刻相关

依据教材的新课程模块,将教材知识与生活结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理念,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模块的单元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结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利用直观的教学模式,与课程变化紧密结合,强化数学知识体系结构的完整性,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认识提高,也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2].

二、高中数学新课程模块的单元教学设计实施效果

由于新课改的提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新课程模块的单元教学设计,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独立自主地进行数学学习探究,拓展数学思维模式,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和思考的习惯,从新模块单元教学实践中,学生根据教师创设出的问题情境,结合动态的图形分析,不仅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更能极大地发散思维模式,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让整个课堂气氛充分活跃起来,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3].根据教师针对性的教研工作,深入教材知识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单元教学设计的意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并进行逐一分析,在实践中找到教学方式的落脚点.

总之,高中数学新课程模块的单元教学设计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教学实践中,切合实际,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探究学习,坚持不懈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加强知识体系结构之间的联系与运用,让学生全面认识到数学思维在实际中的重要意义,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数学模块单元教学设计目标的转变,也是对教师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新课程模块的单元设计,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分析,让学生全面掌握数学单元知识体系,并综合运用其内部联系,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李涛.解析高中数学几何模块教学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