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物流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

物流供应链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物流供应链管理论文

第1篇:物流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

根据《国家物流标准术语》的定义,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物流(logistics)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根据实际需求,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是供应链的组成部分,并贯穿整个供应链,连接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成为企业合作的纽带。

在供应链管理下,物流以实现了快捷准确的产品转移、比传统运输更为低廉的物流成本、基于网络的快速高效的现代化信息传递、反馈与共享,使得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的供与需实现无缝连接,物流的重要性即在于此。而物流管理则是指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物流管理涉及从原材料到产品交付给用户的整个物流增值过程,在供应链管理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与特征

物流管理将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进行科学的组织计划,使物流活动在供应链各环节之间快速形成物流关系和确定物流方向,通过网络技术将物流关系的相关信息同时传递给供应链各个环节。并在物流活动过程中,对其进行实时协调与控制,为供应链各环节提供实时信息,实现物流运作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增值过程管理。是对物流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方位的管理。对物流事前管理是物流管理不仅决定了物流能否快速、有效以及物品的安全,同时也对整个供应链有决定性的影响。

科学的物流事前管理是物流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物流的事中管理是对物流运作过程中的实时控制以及对事前计划的实时调整,是对物流活动进程的掌握,有利于供应链各环节了解物流物品动向,协调相应的各部门的计划。物流的事后管理是对已进行的物流进行分析总结,寻找成功的经验和问题的原因,为改进物流管理提供借鉴,同时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经营核算管理的环节。因此,在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快捷性通过快捷的交通运输以及科学的物流事前管理和事中管理来实现快捷的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快捷的物流是供应链的基本要求,是保证高效的供应链的基础。动态性通过动态的互联网络获得信息共享与知识支持,让企业在相对的时间范围内沟通、合作,并形成供应链。随着供应链的形成,物流及物流管理也在其中形成,随着供应链的消失,存在其中的物流及物流管理也消失。与此同时,其动态性也体现在每次物流活动都有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三个阶段。

多样性在供应链管理中,物流的多样性体现在物流形式的多样性和物流物品的多样性。物流形式的多样性主要是指物流运输方式、托盘等多样性。由于交通运输工具的多样化,物流活动往往都会运用多种运输方式来进行,由于物流物品的多样化,托盘形式也会多样化。物流物品的多样性是指在供应链中各环节需要的物品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样的,包括同一企业同类产品的不同型号,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以及不同企业同类产品的多样性。人性化物流是根据用户的要求,以多样化产品、可靠的质量来实现对客户的亲和式服务。在供应链管理中,物流既需要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同时又要实时适应客户需求变化,体现人性化需求的特点。

二、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管理与信息

物流管理中通常将信息分为三种,即:需求信息、供应信息和共享信息。需求信息是买方信息,这种信息在物流管理中主要表现为物流活动中物品接收方的相关信息。它是动态的,具有时效性。准确及时的需求信息对于物流管理事前计划和物流活动的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供应信息是指卖方信息,相对于需求信息而言,供应信息主要表现为物品发源地的相关信息,包括物品生产企业、物流中心等。共享信息主要是指相对静态的信息,包括物流基础信息、物流标准、物流技术、物流政策等信息。

通过网络数据库可以实现这类信息的共享,是物流管理中重要的信息资源。同时,共享信息还包括对需求信息与供应信息的共享。在供应链任何节点上都能相互了解相应的供应信息和需求信息,使其在各个环节上进行交流、共享。在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系统中信息的流量大大增加,不论是供求信息(包括反馈信息)还是共享信息都主要依赖互联网传递。企业通过信息应用能力的提高使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更加快速、精确,而供应链对信息跟踪物流活动能力的提高,也使其物流过程更加透明化,也为实时控制物流过程提供了条件。

三、物流管理战略

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管理从战略上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全局战略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供应链的每个环节,物流对整个供应链有重要影响,物流管理必须以整个供应链为大局,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最终目标,把物品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送达用户。

物流管理的任何问题都将会影响到物流,并最终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结构战略物流管理结构战略主要包括物流配送中心战略布局、物流渠道战略选择、工具与托盘设计及应用。物流配送中心、物流渠道战略决策与设计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物流配送中心、物流渠道、工具和托盘结构进行优化组合,从而提高物流系统的敏捷度和效率。功能战略物流管理功能战略主要是指运输、储存、搬运、包装、信息处理等。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改进运输管理,包括运输战略、运输工具、托盘的管理,使物流管理向零库存极限目标努力。同时还要降低库存成本和运输费用,优化物流路线,保证准时送达,实现物流的高效率运作。基础战略物流管理基础战略主要是指信息系统、组织系统、政策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管理战略。信息系统是物流管理最重要的基础,它是物流快捷、准确、高效的最基本条件。物流的整个运作过程需要信息系统来支持。组织系统是指物流管理及运作机构,科学的组织系统对物流的运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政策则是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基础,由于物流存在地域性,因此,政策因素会对物流在广阔地域环境的运作有着重要影响。这需要国内、国际以及地方政策的支持。基础设施战略则是指道路交通状况、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等,这是物流管理既现实又长远的因素。

第2篇:物流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

供应链系统是从材料供应商到终端用户的整条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的关键业务流程和关系的一种集成,包括向最终客户提供商品、服务和信息的所有过程。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都是按照一定的关系联系到一起的,每一个企业在这个系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供应链系统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供应链系统也具备如下特征:①整体功能。位于供应链节点上的任何企业,无论其担负何种重要职能,都只能发挥出自身的功能,无法实现供应链的整体功能,供应链的整体功能是由所有的企业密切合作,发挥出自己所具备的功能后,进行集成之后获得的结果。整体功能是供应链系统最突出的一项竞争能力,它能将所有企业的能力进行集成,然后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比起企业自己单兵作战,这种集成后的效果无疑放大了很多倍。②目的性强。供应链系统的目的就是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但是又不影响产品质量,甚至是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速度作为重要目标,最终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③企业关系密切。在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主体是依靠紧密的供需关系联系到一起的,这就决定了各个企业主体之间必须开展紧密的合作,在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追求下,这种密切合作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在供应链系统中,每个企业都能将自身的优势最大化。④适应性好。当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变化的市场,终端用户对产品的服务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是产品和服务的时效性上,因此,企业需要及时捕捉并抓住这种市场上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2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的不足

当前,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较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这种不足不仅体现在管理水平上,也体现在管理技术上,很多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推广使用,但是在我国依然处于摸索阶段,可以说,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可能需要企业管理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

2.1传统物流理念的影响

当前,我国企业的物流模式仍然广泛采用传统的运作方式,企业物流管理水平仍然比较落后。仓储运输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仍然是我国企业主要采用的物流模式,采购、仓储和配送基本上依靠企业自身完成,不仅浪费了人力财力,而且效率也比较低下。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化的专业分工,也影响了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效率。没有体现出物流的重要性,这样必然导致企业物流水平不高,进而影响到顾客的满意度。

2.2优秀物流人才缺乏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物流在企业全球化的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优秀的物流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同样重要。优秀的物流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深入了解电子商务和进出口贸易的相关知识,而且还需要精通几门外语。但是,当前我国的物流教育体系还不健全,物流人才的培养也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

3加强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的方法

3.1重视物流管理

当前,我国企业应该加强对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视程度,从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上去认识供应链物流管理,把做好供应链的物流管理当成企业的战略来抓。供应链的物流管理模式是提升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最有效手段,需要企业投入较多的财力物力进行探索,并且在未来较长的时间段里认真设计和规划。企业要做好企业供应链的竞争。因此,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当下最重要的是给予供应链物流管理足够的重视,和其他企业寻求积极的合作,形成物流战略联盟,避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企业形成物流战略联盟后,相比于一般的企业,其在组织上和市场上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能够充分发挥供应链物流管理的优势,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性。

3.2更新物流管理理念

当代的物流服务以客户的需求作为核心理念,而传统物流服务的理念明显落后于时展的需求,需要吸收新的理念和内容,满足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①创新物流的内容。向增值物流服务进行转变。②拓展服务功能。创新物流管理服务内容,一切以满足客户的实际需要为服务的宗旨。

4结语

第3篇:物流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

论文引用的内容要按顺序标注,文献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顶格写,然后再写作者著名等,不会写参考文献的不要紧,关注学术参考网就可以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了。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关于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璨.我国中药材物流管理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2]蒋小会.S公司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杨海鹰.MD公司冷链物流管理的改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2.

[4]王志珍.物流企业精益物流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5]朱廷军.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6]尹华龙.基于WEB的超市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7]李亚静.供电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8]周永鲁.基于ASP.NET的烟草物流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云南大学,2013.

[9]古奕端.基于RFID的大宗货物物流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10]刘迪迪.水产品批发市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程传喜.郑州安利物流公司物流管理改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2]杨娜.东莞市中小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3]董彩芬.S公司基于TOC的生产物流管理改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4]王楠.三菱电机放电加工机售后服务物流管理流程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

[5]吕悦.大连市物流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6]付浦君.基于信息化的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7]杨波.精益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

[8]米宁.基于逆向物流管理的产品回收网络规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

[9]李引.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影响研究[D].渤海大学,2014.

[10]肖莹莹.RFID技术在国内零售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11]师经昊.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物流管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

[12]谢沛欣.基于SOA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西北大学,2009.

[13]耿明岩.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管理系统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

[14]姜琼慧.基于B/S模式的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7.

[15]陆滢.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

[16]徐华.中国现代物流管理与发达国家差距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17]陶宇.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及思考[J].企业经济,2011,01:58-60.

[18]周新韶.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2,15:125-126+128.

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骆宏.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对外经贸,2012,05:108-110.

[2]贺超,庄玉良.基于物联网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构建[J].

中国流通经济,2012,06:30-34.

[3]张安平.汽车企业逆向物流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4]周林.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四川大学,2005.

[5]王峰.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6]杨爱霞.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业务流程重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

[7]刘志学,付国庆,许泽勇.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比较[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S1:126-130.

[8]韦智伟.供应链环境下我国工业企业物流管理模式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9]周海霞.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10]邱均平,宋恩梅.论电子商务中的物流管理创新[J].中国软科学,2002,04:108-111.

[11]曾祥云,王强.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内涵与特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2,02:15-17.

[12]曾祥云,王强.试论面向电子商务的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设计[J].系统工程,2002,01:60-65.

[13]薄洪光.钢铁行业集成生产物流管理方法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14]程琦.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D].武汉理工大学,2010.

[15]王海燕.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07,10:34-36+48.

[16]陈达.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及其策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02:112-114.

[17]刘俊兰,翟树悦,周裕法,李娅访,韩冬雪.医院物流管理的框架模型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8,07:29-32.

[18]王小莉,李金伴.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探讨[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06:59-62.

第4篇:物流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

摘要:总结了美国企业物流管理50年发展中的规律,从中国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出发,提出适合我国企业的、值得借鉴的几条规律;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笔者自己对现代企业物流管理战略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企业物流战略管理物流营销电子商务

Abstract:SummarizesU.S.A.enterprises’lawoflogisticsmanagementondevelopinginfiftyyears,setsoutfromthelogisticsmanagement’scurrentsituationoftheChineseenterprises,andputforwardseverallawssuitabletoenterprisesofourcountry.Thenonthebasisofthisanalyze,theauthorputforwardsomeviewsonstrategyofthemodernenterpriselogistics.

Keyword:logisticsofenterprisesstrategymanagementmakingoflogisticsE-business

1.美国企业物流五十年

美国作为较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对于企业物流管理的研究从50年代就开始了。到今天,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我们研究美国企业物流50年的发展历史,从中寻找一些规律,总结一些经验,对于我们的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不无裨益。美国企业物流的演化发展大致可分为分散管理、功能管理、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4个阶段。

1.1分散管理阶段(60年代以前)

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数的美国企业对于物流的管理很薄弱,甚至忽视这方面的管理。物流的各项职能被分散在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中,造成本来连续的物流过程被隔裂开来。而各部门有限的职责使得管理者往往只追求本部门效率的提高,不可能顾及整个组织范围内成本的降低。物流业务发生的成本归进了各个不同的成本中心,很难综合计算出物流成本的确实水平,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1.2历时20年的功能管理阶段(60年代到70年代)

进入60年代后,很多企业为了进行有效的成本集中管理,将物流管理分为物资管理和配送管理两个功能部分。前者包括与生产有关的原材料、半成品、零配件及废旧物料的采购、加工、仓储、搬运、回收复用等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尤其要指出的是他们将生产时间表的制定也纳入了物流职能部门,物流与生产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后者的重点在于产成品从生产线到用户的实物移动过程中发生的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订单处理、需求预测和用户服务等活动。可以看到,营销及销售部门的有些业务被纳入到了物流职能中去。为了实现这一转变,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做了大量的调整,如扩展传统采购部门的职责,成立一体化的配送部门。物流管理者的职位也由此提升了,出现了“物流主管”的头衔,物流业务由副总裁级的领导来监督和控制。值得指出的是,功能阶段的形成除了成本压力外,更多的公司开始注意到用户服务也是物流管理的目标之一,如何实现在一定的用户服务水平下降低成本成为企业的重要课题。另外,计算机用于生产和数据处理,MRP软件的出现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1.3内部一体化时期(80年代)

70年代末,美国对交通运输业实行了放松管制政策,这一改革促成了运输企业向全面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变,尤其到了放松管制的后期,市场上存在的物流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以全方位物流服务提供者的面孔脱颖而出,社会物流力量基本形成,生产企业开始考虑与承运人建立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以期降低物流成本,共同受益。同时,大量的公司开始使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条码技术和个人电脑,企业间的交流和信息处理加速发展,JIT和DRP技术广泛运用到企业物流管理中去。

这一时期,管理者逐渐将物资管理和物资配送看成是—个有机的整体,后勤一体化管理在企业中出现并应用开来。至此,物流管理成为企业的战略问题之一,很多企业开始制定物流战略计划,高级物流管理者也明显增多,并且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的计划和决策中去。

1.4外部一体化阶段(90年代至今)

8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首先,企业为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纷纷兼并重组,精减业务和机构。同样,各个公司的物流部门之间也必须合并或重组,这对企业物流来说是管理和组织上的全面变革;其次,随着国际间贸易的增长,跨国业务对物流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远距离的市场运作中保证物流成本的节约;同时,市场也不断要求企业超越成本,在时间和质量上建立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供应链管理的出现将一体化概念从单个公司扩展到了供应链上的所有公司。在整条增值链中,单个公司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有效配置链上成员的资源,可以提高整条链的效率,以获得链的竞争优势。这一理念使得各个公司进行物流的外部一体化:①集体制定投资计划,共享对物流投资带来的好处;②统一的产品包装设计,便于使用共同的仓储、装卸和运输设备;③共享信息,采用DRP或JIT系统以消除库存冗余;④共享专业技术。这样,企业得以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建立。

2.规律的总结

从以上可以看到,企业物流在美国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从忽视到重视、从经验到科学、从自发到自觉的认识过程,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寻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供我们参考和学习。

2.1环境的转变

首先是政策环境。美国对于交通运输业政策的转变对物流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很多专业化的物流公司都是从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发展起来的,这样为物流的社会化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物流社会化是企业在物流方面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其次是技术环境。企业物流得以从分散走向整合,离不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最后是市场环境。市场对于物流的要求一直有两方面:成本和用户服务。降低成本是永恒不变的企业目标,但是市场对于用户服务的需求却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传统上,人们要求物流必须及时,准确;而在供应链管理中,物流则更强调企业与供应商和用户的协作,物流速度和服务质量成为衡量供应链竞争能力的一项指标。

2.2观念的转变

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有对于物流本质认识的提高,美国企业的物流观念可以总结为4个阶段:①人们认为物流管理的任务是控制产成品的运输和仓储。对物流管理的理解是企业功能的分割,偏重于操作;②物流管理的任务被看作是物品流动活动的整合和控制内部运输。这时的理解中加入了人的因素,将个人主动性融入到了整个的物流过程中。管理者通过协调平衡寻找改进的机会;③人们发现企业物流的优化能为企业带来服务水平的差异性,于是物流被看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又一源泉,进而成为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④供应链管理出现后,整合物流的观念继续发扬,企业物流只是供应链物流的一部分,而不再被隔离出来单独考虑。

3.对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

3.1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当前,在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企业物流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行业都先后开展城市物流规划、企业物流管理试点等工作,物流被认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进步为企业推行现代物流管理准备了充分的技术条件。

目前,国内物流和配送服务已有较快的发展,交通运输企业、仓储运输公司纷纷建立大规模的物资配载(配送)中心,组成专业运输车队,以大型企业为主要用户,展开以配合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社会物流服务,社会物流能力正在形成。这一切都说明,我国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构建企业物流战略,从环境上讲,条件已基本具备,应该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3.2分阶段,有步骤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战略

我们看到美国的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经历了50年,4个阶段,其中有技术的原因,也有认识上的局限性。我国的生产企业可以缩短这一个摸索的过程,因为我们有那么多可借鉴的经验,技术上也已经成熟,但我们也不可能逾越这个过程。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制定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的物流战略。

首先,从美国现代企业物流发展的轨迹来看,我们要实现这一过程至少也要经历3个阶段,即企业内部局部物流整合,企业内物流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其次,针对不同物流战略规划的实施,也应该遵循分阶段的原则,边实施,边分析,边改进。比如,企业在整合分销配送系统时,可以分为调整组织结构、优化储运环节、形成信息通道、建设营销网络、形成信息系统这样5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3.3降低成本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兼顾

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成本和顾客服务水平都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降低成本是企业永恒的话题,而用户服务这一新生理念却后来居上,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关于降低成本。企业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强化总成本观念,着重在产生物流成本的一些关键领域进行必要的核算和权衡。更重要的是,物流活动是直接面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的活动,所以物流是一种企业给予的服务。接受服务的用户直接感受到的是物品传递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所以,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用户的需求(把企业的产品以最快的方式、最低的成本交付给用户),是企业物流战略的全局性目标。

从美国企业的经验来看,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几条;①制定企业的服务水平标准体系,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地修正这一体系;②与上下游的企业联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③选择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利用专业化物流的规模效益带来的低成本。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用户满意度的管理体系,实施用户满意工程。

3.4实现组织结构转变与战略转变同步

从美国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企业物流观念的更新,物流管理战略的形成和发展,企业的组织在结构和职能划分上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同样,我们的企业在进行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同时,也要进行组织上的改革和创新。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是按职能划分的组织形式,库存控制、物料需求、采购、生产计划、需求预测、销售网络等职能被分布在财务、生产、营销、销售等不同部门中,没有出现独立的物流管理功能和职能部门。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流管理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自身管理经验的积累,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首先可以尝试现有结构下的功能合并和集合,然后逐步地将物流功能独立出来,比如建立面向商或零售商的物流配送部门,集中负责需求预测、产品配送控制、用户服务调查监督等职能。再进一步就可以实现物流一体化的组织,这种组织结构的关键是有一个高层经理的领导,由他来统一所有物流功能和运作。这其中,要大胆地启用物流管理人才,委以适当的权限,便于物流参与到企业决策中去。

4.笔者自己的一些看法

4.1企业应当重视市场营销战略组合中的物流战略

传统的4PS营销战略体系,包括产品战略、价格战略、渠道战略和促销战略,没有提到物流战略,这说明人们对物流战略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物流理论本来是在研究市场营销理论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为市场营销服务的,可是越到后来,好像二者是越来越分离了,人们一提到市场营销,好像就只有开拓市场的含义,而把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因素的含义渐渐忘却了。

事实上,物流是市场营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用户能否接受企业的产品,成为企业的市场成员,只有一个很实际的衡量标准,就是考虑能否保质保量、及时地得到企业的合格产品和服务,你的产品再好、质量再高、价格再低、促销语言再好听,如果最后你的产品不能及时地送到用户手中,或者即使送过来了,但是送货成本很高,服务质量不好,则一切都是空的,用户还是不会选择你的产品,这就是物流的重要性,就是物流对市场营销效果的最后决定作用。

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运用物流战略是指通过物流来达到扩大市场、促进销售的所有措施谋略,它包括许多具体内容:例如产品实体分销战略,供应链营销战略,第三方物流战略,商物分离战略,联合配送战略以及准时化战略等。对产品开展物流营销,不仅可以大幅度的降低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对于顾客来说,由于送货准时、保质保量,大大提高了顾客的满意程度,从而赢得了市场;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可以达到巩固和扩大市场的目的。

4.2企业应当建立自己信息管理与通讯管理的电子商务物流操作平台

现今,网络化的商业行销,即所谓的电子商务,是非常流行的营销方式。而电子商务最重要的是实现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融合为一体。随着商业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等数字化手段来完成交易。而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5篇:物流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

1.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

回顾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历程,每一次转变都是与国家和苏州地区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可以说是学校对市场准确把握、主动调整的结果。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自发到自觉。苏州科技大学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虽然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自发的合作阶段。在自发合作的初期,大部分合作都是以短期、不规范的、依赖于人脉关系推进的低层次的合作,未能形成统一协调的、自觉的整体性行动,其合作的效果也是参差不齐。近年来,随着苏州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校企合作这种高效高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逐步得到了学校、企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现已成为各方对应用型营销人才的自觉要求。校企合作也由初期自发行为逐步发展到校企双方的自觉行为。

第二,由单一到多元。在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的早期,仅仅是一专业与为数不多的几个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发展,如先后同苏州物流商会、中国营销行业协会、苏州市人才交流中心、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高新区人才交流中心等行业协会及人才中介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初步形成了“学校―行业机构―企业”三位一体的合作网络,大大拓宽了校企合作单位的数量和多元性。

第三,从单项到多项。初期的校企合作,仅限于实训上的合作。由企业提供实训场所,学生进企业实训,完成经管类相关能力的训练。随着社会对应用型营销人才要求的提高,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涉及经管类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其深度和广度都是空前的。

第四,由无序到规范。在校企合作的早期,存在相当部分的口头合作承诺,这种口头承诺并未明文界定校企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经过多年发展,校企合作大多以合同和协议,双方的权益受到法律的保障。

2.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

人才培养模式通常涉及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第二是用什么来培养人;第三个问题是怎样来培养人。第一个问题主要涉及培养目标和规格方面,属于目的要素;第二个问题主要涉及内容层面的课程计划和教学方面,属于内容要素;第三个问题则涉及行为层面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属于方法要素。下面,就苏州科技大学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具体阐述。

2.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苏州科技大学经管类专业将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经管类人才。在重视学生经管类基础知识培养的同时,加大其职业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如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物流管理、管理学、经济学、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物流市场调查与分析、物流规划、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备较强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能在各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物流管理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2实行一体化人才培养链路

根据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各经管类专业以校内的公共基础课为主干,以课程同步实习、短学期实习、竞赛项目、毕业实习为延伸,进一步拓实学生的经管类基础知识,为企业培养具有高效行动能力,具有一定压力承受能力、工作业绩突出的专业化经管类人才,形成无论是在内容层面还是行为层面与企业岗位要求无缝对接的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链路。具体思路如下:

第一,公共基础课。以经管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有一些课程属于公共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例如:思想政治类课程、高等数学课程、计算机类课程、经济学类课程、体育类课程、财务类课程等。这些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在于: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眼界,强化意志品格的塑造和情商的培养,以提高毕业生的公共事件能力。

第二,课程同步实习。在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均包含属于方法类、实务性的课程,如市场调研、物流分析与预测、营销策划、财务设计等课程。课程或采取在校内课堂上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的方式进行,或通过组织学生校外参观考察和调研,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短学期实践。苏州科技大学各经管类专业在暑假期间,都会开展为期两周的短学期实践活动。如一年级的学生,主要采取认识实习方式,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考察相关企业。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各专业安排教师指导学生进入有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进行相关专业调研及写作,为学生今后的毕业论文及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年级主要安排学生进行经管类专业沙盘模拟实训活动,邀请企业相关部门经理作现场点评等方式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解。

3.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校企合作细则有待细化

在除人脉因素以外诸多影响校企合作效果的因素中,校企双方的合作协议无疑是最为直接的要素。但就现实情况来看,现有校企合作协议的内容部分不够细致,可能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

3.2校企合作仅限于一校多企的阶段,亟待区域范围内校际层面上的合作和沟通

现有的校企合作仅限于依托学校现有的资源及口碑,其辐射范围有限。如能由苏州政府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建立区域范围内“校际――行业―校企”合作网络,将使现有网络的覆盖范围大幅度扩大,网络合力也必将有所增强。

3.3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进一步健全

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学校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第一,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现有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科研压力大、教学任务重的共同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在将教学科研任务进行合理分配的同时,也需要积极引导教师通过校企合作获得更多教学科研项目的机会;同时,进一步落实学校关于“请进来、送出去”的校企合作方式,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企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