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绘画范文

幼儿绘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绘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绘画

第1篇:幼儿绘画范文

【关键词】幼儿绘画;内容;选择

The content selection of children's painting

Xue Lian

【Abstract】Painting is one of the most main express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children, is a natural reaction and reveal nature and character of small children. Children change a lot of things in the world, free in your own way, a kind of media in the painting children express and catharsis. We can know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the kindergarten's painting, only starting from the world of children, for children to choose appropriate painting activities, they can better inspire children's active participation, initiative exploration, initiative enthusiasm of crea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body and mind.

【Key words】Children’s painting; Content; choose

我们说绘画是幼儿最主要的表达和表现方式之一,是幼儿天性和个性的自然反应及流露。幼儿把大千世界中变化万千的事物,自由的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绘画史幼儿表达和宣泄的一种媒体。我们在幼儿园的绘画教学活动中可以知道,只有从幼儿的世界出发,为幼儿选择适宜的绘画活动内容,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热情,从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我有以下几个观点。

1 绘画内容要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 审美情趣。这一点体现了绘画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是绘画的源泉,儿童绘画要建立在合理的儿童生活基础之上。比如:幼儿喜欢过生日,喜欢生日蛋糕。我们就可以把生日蛋糕作为绘画的内容,通过观察生日蛋糕,尝试自己设计生日蛋糕,这样幼儿就会很感兴趣。有一句话:浓厚的兴趣是主动学习的源泉。在这样的兴趣下,相信幼儿能有很好的作品表现。

2 绘画内容要与主题结合

幼儿绘画活动要与主题活动相结合,而不是单一的技能活动。主题活动下的绘画活动是以主题为线索,以幼儿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绘画手段来培养情感丰富,乐于探索,敢于创造,个性健康的人。在主题活动中,我们要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把绘画活动灵活地融入主题中。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从而是绘画活动促进主题活动的艺术性,以主题活动提高绘画活动的探索性。比如,我班在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时,结合主体我们开展了“我的妈妈”的绘画活动,让孩子们表达对妈妈的爱;“全家福”的绘画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表达了一家人相亲相爱在一起的情景和感受。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

艺术创造本身就是儿童进行思考啊、想象、尝试和发现的过程。恰当的选材是电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因素之一,他能拓宽幼儿的思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因此,选材应该考虑幼儿的特点,给幼儿选择一些同去的活拟人化的内容,以吸引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比如:“羽毛的联想”,“碗里的……”,这样容易使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画出夸张、与众不同的形象,从而萌发幼儿的想象意识。

幼儿的绘画表现的往往是他们眼中的世界,我们只有以幼儿的眼睛、拥有二的心灵去关注我们的生活,才能为幼儿挖掘出更丰富的绘画教学内容。

第2篇:幼儿绘画范文

【关键词】能力 兴趣 独立 探究 创新

能力是通向成功的基石。培养幼儿从小具有探究意识,具有独立的探究能力,为他们今后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并成为创新型的人才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我认为,在美术活动中重视孩子独立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不能忽视的。在美术教学的实践中我发现过分强调与示范讲解,往往会妨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独立思考及大胆表现。因而,美术活动中应该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作品创作的主人,让他们把美术活动看作是自我表现、自主探究、大胆宣泄自己情感的活动,从而调动他们创作的积极性及独立创作的实践能力。

一、激发活动兴趣,培养自主探究

幼儿表现创造的热情来自教师的鼓励与支持。美国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认为,美术对儿童与成人具有不同意义,美术对成人而言,被视为高雅的东西,能提高生活的情趣,然而对儿童来说,美术首先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这种自我表现方式其实就是幼儿的一种探究,对于这种探究式的自主表现,在美术创造上往往表现的最大胆和最有活力。他们常常会画出成人意想不到的图画。例如,把生气人的脸涂成绿色,用颠倒五官位置的方法画抬头的人。教师不能因这种方法不合情合理而给予否定。相反,应热情鼓励并大力发掘这种幼稚又独特的自主探究技能的表现,以此来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在幼儿情感色彩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多姿多彩的。他们可以用蓝色画树叶,用绿色画天空,用黄色画大海……针对这种现象,我们不能去横加干涉和阻止,而应该在鼓励的基础上予以正确地指导。

二、培养能力,自觉探究

1、观察是自主探究活动的起点。美术活动中的观察也是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在教学《美丽的鸟》的这一课时,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去观察各种各样的鸟,在观察中自主探究总结鸟的外型特征,为画鸟做好铺垫。秋季来临后,园内的各种树叶的颜色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或黄或绿,或红或紫,户外活动的时候,我发现幼儿对树叶的颜色变化兴趣浓厚,于是,我组织幼儿观察各种树叶的颜色、形状,利用课余采来树叶,在美工课上引导孩子们自主探究创作叶画,他们通过亲眼观察叶的美丽色彩及奇异的形状,亲手制作出长颈鹿、小兔、小鸟、小马等精美的叶画,真是惟妙惟肖。

2、欣赏是调动自主探究的先决条件。幼儿的美术作品是幼儿感兴趣的欣赏内容。幼儿之间的思想和情感是相通的,他们的美术作品最容易被小伙伴感受和理解。在欣赏别人画的时候,那种创作探究的欲望就会油然而生,使他们蠢蠢欲动,急于表达心中所想。他们对美术作品的的欣赏,除了看和说,还有把这种感受用画笔、用色彩表现出来的强烈愿望。例如,在一次欣赏毕加索的《公牛图》后幼儿迫切地希望把自己看到的人或物用最简单的图象表达出来。虽然幼儿的作品不能等同于艺术大师,但在作品的创作探究中却也能充分表现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和再创作的活力。这种能动的再创造过程,会调动幼儿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促使他们按照自己的审美习惯,通过想像,去自觉自主探究创造,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因此,在美术欣赏中教师除了选择幼儿的作品和一些造型优美、色彩绚丽、充满童趣、富有创造力的儿童画及手工作品,还可以选择一些容易使幼儿受到感染的成人作品供幼儿欣赏,如,民间工艺艺术品、农民画、中外著名美术大师的作品等。

3、从简单入手,调动幼儿自主探究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欲望和兴趣,这种诱发幼儿内在潜力的自主探究往往是从简单入手的。只要是幼儿的作品,哪怕是他画了最简单的一截线,当他向你展示时你都应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幼儿充满激情地自由创作,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自觉自主地探究,去表现自我。在美术活动中,老师不要忽略图形添画这一被视作简单的绘画方式,在原来图形的基础上激励幼儿添画自主创造新的物体形象,是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又一种体现,如,在圆形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主探究画画太阳、表、盘子、皮球、苹果、车轮、人物头像等。

三、在游戏活动中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美术活动中为了鼓励幼儿探究,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运用绘画游戏,引导幼儿自主作画。

1、设计问题让幼儿探究绘画。如,把幼儿分成若干小组,为每组幼儿提供一个假设性的问题。例如:假如太阳消失了,地球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假如地球上没有一滴水,将会怎样?假如这个世界只有白天,没有黑夜,会发生什么?假如决定取消汽车、摩托车,会带来哪些好处和坏处?启发引导幼儿尽其所能的想出可能的结果,鼓励幼儿大胆想像,自主探究,将自己的想像用绘画表现出来。在自主探究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应予以一定的指导,在指导幼儿完成作品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年龄段幼儿及每个幼儿的能力水平问题,对能力强的幼儿着重求异思维,线条的流畅及色彩的和谐,对有进步的幼儿及时表扬,因人而异,使每个幼儿在自主探究中都有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探究活动会促进幼儿的发展。

2、接力绘画。

把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以猜拳等随机的方式来确定所画的内容,如人物、风景、动物等,要求幼儿自主探究,每人画1―2笔,连接每一个人画的方向并向下发展,可以夸张,可以想像,用这种方式比赛哪组先完成绘画,教师同时及时鼓励评价,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以此激发幼儿自主探究作画的兴趣。

四、利用儿歌及简短的语言,启发幼儿探究作画

儿歌里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如若我们能将儿歌中所表现的一些现象,一些动物的特点,引导幼儿在琅琅上口的前提下,启发幼儿自主探究作画。如,儿歌“热带鱼”:大小两块三角糕,小糕头顶大糕腰,大糕前面放把刀,刀前有颗黑葡萄。

1、教师可先教会幼儿这首儿歌,并引导幼儿基本了解热带鱼的特点:由大小两个三角形组成,小三角形正顶大三角形的一半的地方,眼睛在头部(即大三角形前)。

2、然后教师帮助幼儿了解热带鱼的生活环境和动态。

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用色彩,自主探究创作多姿多彩的“海洋世界”。

4、在此基础上激励幼儿自主探究用热带鱼装饰盘子,设计花布,点缀花边等。

总之,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每个施教者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地探索教育教学方法,把新的教学理念和丰富扎实的教学实践融会贯通,去努力培养幼儿独立的的探究创作能力,使幼儿的绘画水平得到提高与发展,也为他们今后在其他领域获得新的知识并成为创新型的人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幼儿绘画范文

【关键词】绘画艺术;理解;兴趣;创造性因素

绘画是幼儿表达情感的需要,是儿童表达内心的所想,所感的一种“语言”。儿童的绘画行为是天生就具备的,这是一种天性和本能。当孩子还不能流利地说话,顺畅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时,需要另一种表现方式,绘画就是一种好的方式。它可以使幼儿在宣泄中获得满足感,感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在任何一个人的记忆中,童年的涂鸦总是快乐记忆里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当你拿起笔,信手涂着画着的时候,就会暂时远离心中的烦恼。因为那时的我们是用天真好奇的眼光去看、去认识、去探索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因此,激发孩子绘画兴趣,成了让幼儿完美运用这种“语言”的基础。作为一名幼儿美术教师,如何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童趣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共同探讨:

一、理解幼儿的绘画作品

幼儿的绘画往往喜欢把无生命的东西画成有生命的东西,把静止的东西画成运动的东西,把毫不相干的东西混为一体,这种不受约束的表达是孩子所特有的,也是最为宝贵的东西。

然而,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却经常看到“一切老师说了算,幼儿围着老师转”的情景:老师在黑板上画个范例,幼儿们照葫芦画瓢。评价的标准也只注重技能的模仿和训练的成果,如线条画得直不直,圆圈画得圆不圆。在这种像与不像的标尺下,幼儿的自由想象根本无从谈起。

成人在欣赏儿童画时,需要倾听幼儿的奇思妙想,通过谈话了解幼儿的心声,比如,当我问画四条腿公鸡的幼儿“公鸡有几条腿”时,他回答:“两条。”可见,他对公鸡是有正确认知的。再往下问去必定是他画四条腿公鸡的有趣理由。这个理由正是幼儿的童心所在,也是这幅儿童画的艺术魅力与价值所在。这比起公鸡有几条腿的争论有意义多了。

在绘画活动中如果幼儿真的出现了不正确的认知,成人也不必大惊小怪,立马打断幼儿的绘画活动。成人过多的担心与干涉只能使幼儿失去创作的源动力,扼杀了幼儿的艺术创作潜能。所以,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老师应多加鼓励,了解孩子的想法与创意。

二、让幼儿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实践证明,“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幼儿的兴趣,用心去呵护、发展幼儿的兴趣,通过循序渐进的绘画实践,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从而逐步培养起幼儿对绘画的浓厚兴趣。绘画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幼儿从小就喜欢在墙上、地上、纸上涂涂抹抹,并把它作为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无拘无束。美术活动恰恰符合幼儿的天性,反映了幼儿的本质,通过幼儿与美术的接触,增进其对绘画形式、内容的了解,促进认知经验、语言表达、情感涵养、自我动手等各方面发展。绘画活动中兴趣非常重要,幼儿有了兴趣,才有作画的愿望,才能更迅速地提高绘画技能。

1.选择丰富有趣的内容,引起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兴趣与好奇紧密联系,好奇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就不会产生兴趣。因此,在选材上要下功夫,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绘画特点来选择内容,选择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题材。如幼儿喜欢的小动物、交通工具等,可通过讲述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把绘画的内容串编成故事情节,并跟随故事情节展开来作画,这样可以提高幼儿作画的兴趣。这些题材幼儿既感兴趣又乐于接受。

2.活动设计新颖,调动和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般来说,幼儿对画画都有兴趣,但并不会持久。求异、好奇是儿童的重要的特点,一成不变的绘画材料和绘画形式,只会使幼儿感觉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特别、新奇,这样才能不断地激发、培养和保持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让孩子在娱乐、玩耍中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例如,画《美丽的小鸟》时,教师事先准备好一张小鸟的图片,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概括出小鸟的特征。然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玩小鸟捉虫、小鸟飞翔等游戏。幼儿在游戏中掌握了小鸟的各种动态,兴趣高涨,绘画的时候幼儿画面内容丰富多彩。这些有目的,有任务又带有游戏性的绘画活动,幼儿极感兴趣,教学效果也很好。让幼儿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很自然地接受绘画技能。

三、美术活动应具有创造性因素

即使是同一个主题,孩子们所画出来的内容和表现方法也各有不同。由于孩子们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背景的不同,这必然要反映到他们的美术活动中来,特别是儿童的年龄比较小,对事物的认识幼稚,而自身本真的东西要多于后天的雕琢,所以,他们的美术活动及他们的作品,都表现出较多的原创性。例如:在让孩子们开展拓印活动时,虽然老师提供了许多工具―花样图章、硬币等让孩子们拓印,有一个孩子偏偏想用自己的鞋底当拓印工具,他跑到水房,脱下鞋子,打湿鞋底,然后拿着鞋子回到活动室,把自己的鞋底拓印到白纸上,完成了他的拓印。从这个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他没有按照老师提供的工具去开展拓印活动,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找到工具,尝试拓印活动,表达他个人对拓印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且用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这就十分富有个性了。这种表现可能与审美要求有一定的距离,拓印出来的东西不是最好看、最美丽的,但是,他是独创的,与众不同的。而且这种独创往往含有他个人对事物的特别的理解,这不正是艺术创作所需要、所追求的吗?

创造性地想象和探索不同的表现方法成为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内容。因此,创造因素就成为学前儿童美术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教育因素。我们应该充分地运用美术活动的创造因素,让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大胆而自由地表现他们对世界的认识,用他们自己的富有创造性的造型语汇,解决他们内心的矛盾冲突,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发挥,他们的情绪情感得到释放,思想观念得以表达,人格能够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幼儿美术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幼儿的本能表现和客观表现的因素。从幼儿的角度来阅读、理解他们在美术活动和作品中所表达的内心世界,通过赏析幼儿的美术作品,可以窥探其心灵世界的秘密,了解幼儿的感知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要保护他们描绘这个多彩世界的积极性,更应在教育的同时发展潜能智力,并因材施教,通过美术活动培养二十一世纪具有创造型的人才。

第4篇:幼儿绘画范文

关键词:幼儿; 绘画活动 ; 会话

绘画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教育活动,绘画活动也被公认为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自发的运用线、色表现自我、表述思想、宣泄情绪、想象和创造他们自己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往往不受时间和空间关系的束缚,也不受客观事物的限制,他们可以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自在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

一 、幼儿园绘画教学中的误区

《纲要》提出幼儿艺术教育必须”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以免把创造性的表现活动降格为机械的训练,使幼儿在被动的模仿中,丧失自信心和对艺术活动的热情,泯灭创造力。如何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能真正的用绘画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呢?反思幼儿园教学中的绘画现实,可以发现目前的幼儿园绘画中还存有一些误区:

1、注重以技能学习为中心,忽视幼儿的想象力。幼儿园的绘画活动中,老师比较注重临摹练习,往往以“像不像、准不准”作为评价的标准,不注重幼儿的生活体验与丰富多彩的情感表现,忽视了幼儿的兴趣、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2、注重以统一的发展要求,忽视幼儿个体差异。俗话说:十个手指伸出来总有长短。每个孩子的绘画技能、想象力客观上有差异,教师过多的对孩子进行横向比较,整齐划一的评价幼儿的绘画,忽视了幼儿在年龄、能力、个性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挫伤了部分孩子绘画的兴趣。

3、注重对绘画作品的评价,忽视活动过程的价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地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绘画活动中,教师常在活动结束时,以技能高低、统一标准评价幼儿绘画作品的好坏,忽视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和情绪流露。讲评按教师一个人意愿为主,自己决定作品的好坏优劣,唱的是独角戏。评价走过场,全然不顾幼儿的需求与感受,缺乏实际意义。

二、鼓励幼儿绘画活动中的会话

“绘画是儿童心灵的窗口,它反映儿童内心的情感世界”。我们应该在孩子用画笔表达自己情感和体验的同时,让孩子有用手、口、身、行全方位讲述他作品的机会。允许孩子用会话替代绘画中的隐性世界,表达内心情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当诱饵主动介绍自己喜爱的舞蹈、戏曲、绘画或工艺品时,要耐心倾听并给予积极回和鼓励”。

1、蹲下身去,倾听孩子的绘画内容。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观察的方法,他们表现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教师应尊重他们的个性表现,针对各阶段特点进行点拨,同时兼顾每个幼儿发展的个体特征。幼儿的作品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画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人、事、物。不受外界的影响,随心所欲地画。

2、会话交流,指导孩子的绘画技能。

“疑虑,思之始,学之始。”思维的启动,无不被问题所诱发,没有问题就没有紧张的思维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将幼儿置于问题情境中,幼儿有了疑问会去发现,去探讨、去创造。这样可激活幼儿学习新知识的积极状态,促使幼儿不断去思索,不断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使幼儿正真主动地获取新的知识。

幼儿由于受到环境、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其个性特征和能力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又由于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每一阶段的每个人的发展水平又是不一样的。一些智力平平的幼儿,我们不能把他们同智力超凡的孩子相提并论。我们在评价时,要多用纵向比较,避免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幼儿,使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提高。

3、多样评价,激发孩子的绘画热情。

自信心是儿童发展的推动力。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自由地思考探究,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才有新的发现和创新。我们要本着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把评价核心放在建议性的指导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的创新思想和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上。对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鼓励、表扬、赞赏的评价语言对幼儿具有神奇的激励作用,不仅能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投入学习,而且能让幼儿在不断受鼓励的情感体验中树立参与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给予夸奖。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扬,分享自己的成功与喜悦,每个孩子又都喜欢表达自己对他人作品的感受。每次绘画后,让他们自我介绍、自我评价,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让孩子学习互相评价,可以在评价欣赏中引发绘画灵感,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激发绘画热情。让幼儿自己做老师,相互做老师,可以更好的表达和展示自己,克服教师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使他们从与教师不同的角度找自己和同伴作品中的优点,增加教师对他们作品中隐性事件的理解,并与之互动,与孩子一起在纯真的世界中成长。

绘画是幼儿园孩子普遍喜欢的活动,简单的线条,多变的色彩,经过孩子们稚嫩的小手,展现出来的却是一个个富有灵性的瞬间凝固,一幅幅充满想象的童心世界。会话是孩子交流的工具,它能在绘画活动中描绘未能画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在绘画作品面前发自内心的心灵感受,能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所以,在幼儿的绘画活动中增加会话机会,能让幼儿展开创造想象的翅膀,在翱游中获取成功。

参考文献:

[1] 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2] 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版

第5篇:幼儿绘画范文

一、创设有美术氛围的活动,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我们班级晨间区域活动的美术区,成为了幼儿写写画画的平台,他们可以随时到那里作画。有了这种氛围,幼儿随时随地观察美、欣赏美,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我们还选择丰富有趣的内容,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和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引起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在选材上要下功夫,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绘画特点来选择内容,选择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如幼儿喜欢的小动物、交通工具等,引起幼儿作画兴趣,让幼儿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很自然地接受绘画技能。在玩画中找到乐趣,大大提高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二、给予幼儿启发点拨,促进自主学习。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的适当引导。即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提出问题,起辅垫导向的辅助作用。当学习活动出现困惑时,幼儿的能力各不相同,教师要经常观察了解,掌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发现其特点,找出差别,因人施教。另外,幼儿练习时,要随时辅导,辅导时态度要亲切,“点拨”不是传统的讲授,而是强调幼儿的主体性,是要注重启发式, 要充分定幼儿的点滴进步,增强幼儿作画的信心,鼓励幼儿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学习。

三、让幼儿自由想像、大胆创作,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美术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游戏,是借助画笔表现自己的一种活动方式,也是表现他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态度的特殊形式。幼儿的想象源自现实生活,是美好愿望的情感体验。在美术活动中,需要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要激发幼儿画画活动中的主动创作能力。以往的绘画课只注重教学效果,幼儿绘画多以命题画为主,教师怎么教,幼儿就怎样画,依葫芦画瓢画出与教师示范画的内容、形式和色彩相同的画。这样做势必会压抑幼儿的创造性,长期以来,不仅使幼儿失去绘画兴趣,更可能会扼杀幼儿表现出来的艺术天赋。因此,教师在命题画活动中,要认真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若发现有幼儿更感兴趣的内容,就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大胆自由地创作,如:在画“美丽的树叶”时,我让幼儿在树叶上大胆地想像、创作,添画成小孔雀、小公鸡、小花等。也可以在教学中提出一些线索作为孩子思考的起点,使其展开想像,大胆创作,从而更好地发挥幼儿的绘画积极性。运用多种绘画形式、绘画工具,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求异、好奇是儿童的重要的特点,一成不变的绘画材料和绘画形式,也会使幼儿感觉索然无味。 在美术活动中,通常使用的绘画工具都是油画棒、水彩笔、彩色铅笔,绘画形式单一,幼儿缺乏对多种绘画工具交替组合运用的能力,画面单调。因此,应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如手指画、印章画、吹画、粉笔画、水画墨等,这些作画形式幼儿易学、色彩鲜艳、效果好,能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设计美术活动时,必须采用富有情趣的表现形式,把画、折、剪、粘贴结合在一起,使画面多姿多彩。 例如:在“画果树”这一绘画教学中,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用不同的画法、不同的工具来画,采用撕、剪、贴的方法来画果树,幼儿不但剪贴出各种各样的果树,并在果树上点画果实,周围可添画上了太阳、小草、小花等,形式多样,画面丰富多彩的。这样,幼儿更容易对绘画产生兴趣。教师要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一颗求异创造、理解关爱的心 ,还要正确处理好美术活动中想象和幻想的关系,把握尺度,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幼儿的情感发展积极联系在一起,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幼儿想象的乐趣。

四、多鼓励,少批评,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幼儿需要鼓励和赞赏,当他们作出一幅画时,教师要适时说些肯定和鼓励的话语,帮助幼儿树立对绘画的兴趣和自信心.一次美术课上,我请小朋友画《春天真美丽》,当大家在都聚精会神画画时,我发现第三组小朋友似乎在讨论着什么,我轻轻的走过去,只见小红抢着告诉我:“老师,倩倩什么也不会画,画得乱七八糟。”倩倩连忙用手捂住画纸,孩子的心灵是多么脆弱,我既不能很虚假地去表扬“你画得不错!”也不能完全否定她的作品,我便说:“她画画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了,如果能再画上一些春天的花朵,小草一定会很好看的啊.” 倩倩想了之后,点了点头,又继续画了起来。待活动结束时,我发现倩倩的画纸上果然多出了许多小花,我会心的笑了。我想: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细微的进步,并用语言、动作对他的进步表示肯定,教师鼓励、表扬、赞赏的评价语言对幼儿具有神奇的激励作用,不仅能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投入学习,而且能让幼儿在不断受鼓励的情感体验中树立参与学习的信心。

第6篇:幼儿绘画范文

关键词 幼儿绘画;创作;发挥;能力

一、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观察联系生活实际的主题绘画

幼儿的知识经验很不足,抽象思维能力差,他们在观察时不能进行分析比较,还不能区别事物细小差别和复杂的空间关系。因此我们应教给他们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分析事物的主次,观察物象的比例、结构、动态,近大远小及空间位置等,使他们的观察能够逐步深入,能够通过观察找出物象彼此之间的关系,辨别出异同,从而使幼儿知道,要描绘物象的基本部分的名称、形状、颜色、大小、空间位置以及用途等。

兴趣是绘画的动力,是求知和成才的起点。兴趣和爱好象催化剂一样,能不断地促使幼儿去实践、去探索,不断开辟智慧发展的道路。幼儿对画画有一定的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需要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加以培养,使之保持持久。当幼儿一旦以极大的兴趣参与画画时,他们必然以更大的热情积极而努力地完成作业。

二、分做好准备,运用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引起绘画的兴趣

教师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能激起幼儿的操作欲望,绘画可选择的工具十分丰富,有油画棒、蜡笔、彩色水笔、彩色铅笔、毛笔、油画笔、棉签、彩色粉笔、印章、水墨、水粉等。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学习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通过线条、图形、色彩、构图等手段,创造可视的艺术形象,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三、教师给幼儿创设良好绘画环境

(1)良好的教育资源。们应该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渗透作用积极创设能激发幼儿的美、创造美的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受到熏陶与感染,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和审美情趣,以唤起幼儿的创作欲望。家长可以在幼儿的房间里布置一个美术活动区,为他们提供多种画具,墙上也可贴一些易于理解的大师作品,为幼儿提供一个可视可感的环境,以此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七彩娃专业美术教育部管鸣幼儿美术指导小贴士:给孩子创设良好的绘画环境七彩娃专业美术教育环境是良好的教育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渗透作用积极创设能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受到熏陶与感染,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和审美情趣。

(2)运用鲜艳的色彩对幼儿的房间进行布置。教师要充分利用鲜艳的色彩展示给幼儿,使幼儿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度,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同时在墙壁上挂些名人地作品,种花、养小动物,多为他创造观察、探索世界的机会。

(3)教师用音乐陶冶孩子的艺术细胞。音乐是一门艺术,它以有组织的乐音为形式,以丰富的思想感情为内容,把人们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催人联想,发人深思,给人以精神力量,引导人们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未来,激励人、鼓舞人驶进高尚的境界。教师应积极创设情景,引发孩子在适宜的环境中体验音乐的“情景美”。

(4)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教师要给幼儿提供充分宽松的心理环境。在活动中,我允许幼儿拥有自己的方式方法,自己的理解。经常用商讨式、议论式、探究式的语言组织活动,使传统教育观念下教师教与幼儿学,在绘画创作中转变为一种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幼儿的言语、行为无拘无束、心理上轻松愉快,创造火花不时闪现。

(5)丰富的物质环境。丰富的材料是发挥幼儿创造性的物质基础。在蒙台梭利看来,儿童是永恒的求知者。他们“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各种信息,并将它们纳入自身”。儿童并不是被动的经验接收者。在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引起学习者兴趣的环境中,儿童会有目的地、自由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同时产生自己的想法,为了能让儿童作出及时的反应,在儿童进入环境之前必须做精心的准备。

四、教师引导幼儿绘画的想象力

对头脑中已有的印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就是想象。这方面的能力就被称为想象力,如果离开了想象,孩子的生活就不是丰富多彩,生动离奇了。对于幼儿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生活。

幼儿的想象水平较低,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而创造性的成分很少,这和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范围密切相关,但幼儿的想象力,发展水平是有个别差异的。有的幼儿只能想到自己周围的一些简单的事物,而另一些幼儿则能想到自己见过的、听过的和自己经历过的许多事物,他们的想象比较大胆,不受具体现实环境的约束。

在绘画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发挥想象余地的命题。启迪、诱导他们以同一主题为出发点,打破思维定式,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自在翱翔,寻找艺术表现上更多的可能性。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从小训练未来的美术家,不在于对美术技能技巧的机械训练,而在于启发幼儿的想象和促进其创造性。

五、幼儿自评、互评,积累经验

在每堂课的结尾部分,教师把时间留给孩子让他们进行自评互评。孩子在自评中谈想法,提建议。这样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也找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调动孩子对美术课的兴趣,又使他们在这种互帮互学中提高绘画水平。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当的“放弃”自己胡评价权利,把它留给孩子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能力会有较好的实效。

总之,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幼稚的,但其发展潜力却是巨大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教育和训练,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幼儿园的一切教育活动和适当的条件,对幼儿进行创作性思维的训练,尤其是: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时,就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思考的机会,让幼儿积累和萌发出创造的愿望,因势利导地将幼儿引向创造性思维,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平,余朝肃.怎样提高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1.

第7篇:幼儿绘画范文

【关键词】幼儿绘画;幼儿绘画展览;辅导方略

幼儿绘画作品展览是当今艺术的主要艺术活动和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科学有效地备展,会帮助幼儿的艺术行为获得良好的成果。

一、幼儿绘画展览的积极意义

绘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幼儿绘画作品展览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幼儿绘画作品展览在当今幼儿美术教育中具有多种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成就感。幼儿处在尚未完全掌握语言文字的阶段,主要根据图像来把握世界。对于图像的摄取、模仿和创造构成了人类劳动最初的成就体验。基于这样的观念,我们认为幼儿绘画参展最积极的意义在于,使幼儿通过绘画获得一种完成工作和任务的初步经验,即通过勤劳、积极地准备,运用各种丰富的工具,通过一定难度的技术手段,独立、无拘束地创造,最终获得成果的完整过程。

2.荣誉感。荣誉是人生进取的重要动力,而人类的一切智慧都应当用于创造美好的事物。幼儿将自己的劳动产品——绘画作品以展览的方式发表,取得同伴和成人社会的承认,进而获得一定的赞誉,是对幼儿事业心的美好启蒙,也是对幼儿“荣誉感”的正确引导和理想塑造。真正的艺术从来不会把奖励作为最终目的,荣誉与功利、虚荣并非等同。必须警惕的是,对功利和虚荣的过度追求,不仅会偏离艺术的目标,失去艺术的真实,最终必将扼杀艺术的想象。

3.交流感。艺术行为是人类思想的过程,而绘画作品的展览是将作者的思想发表于公众空间的重要方式。因此,幼儿美术作品参展能使幼儿对“展览”这一重要方式形成深刻的印象,逐渐将参加展览和观看展览作为获得知识、取得交流的重要方式。同时,展览可以使幼儿关注、发现和欣赏同伴的作品,这对于增进同伴间的互相理解,交流幼年生活的感想无疑是有益的和无可替代的。

二、幼儿绘画展览的一般组织方式及其审美取向

在我国,幼儿绘画展览历来有“展览”和“比赛”两种名称,二者在实际行为当中并无根本差别,其中绘画“展览”的提法最为常见和通用,展览不仅能体现广纳百川、兼收并蓄的艺术情怀,也能表现艺术民主的现代思想。相比之下,“比赛”的提法值得研究和商榷。幼儿绘画作为个人表达,本无高下、优劣的分野,尤其是在重想象轻技法的幼儿阶段,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幼儿绘画比赛”或“大赛”的提法终将被弃用。

国内最常见的儿童美术展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大型综合美术作品展览。此类展览主要为机构赞助、组委会征集、评委会评选、集中展览的方式。这类展览主要由教育部门发起,特点是规模庞大、作品丰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随着展览场地和其他各种展出条件的成熟和完备,举办幼儿绘画作者的联合展览、命题展览和作者的个人展览成为可能。这些展览形式往往能够更好地调动幼儿对艺术的热情,更有利于幼儿个体创造力的发挥,也就更能体现纯艺术精神。同时,这些展览能够更好地反映幼儿个体的趣味和绘画风格,将在未来得到鼓励和提倡。 2.专题或命题性绘画展览。此类展览在组织形式上基本等同于大型综合美术作品展览,但是在题材和工具上带有一定的限制,甚至有些是命题创作的形式。审美的取向上经常带有一些倾向性和地域性等。 3.联合绘画展览和个人作品展览。随着文明环境的提升,展览场馆等艺术展示空间的逐渐发达,为幼儿联合绘画展览和幼儿的个人作品展览创造了一些条件。此类展览可以引导幼儿做更多个性化的艺术探索,在艺术的道路和选题等方面更具主动性。个人艺术风格和符号的形成是此类展览需要注重的方面。

三、儿童绘画的备展过程

通常,幼儿绘画的价值在于即兴发挥。通过绘画获得劳动的快乐是幼儿绘画的重要追求,因此,儿童画经常体现出一些随意性、片断性的特点。但对于一件参展作品来说,完整性是不可缺少的要素。这就意味着参展儿童画必须在立意、构思、取材、语言和风格等方面做一定程度的思考和挖掘,即将创作过程当成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素材的收集、整体的立意、构思的发展,材料的运用和语言的形成等部分。

1.幼儿绘画素材的准备和收集。根据幼儿绘画的特点和能力的局限,收集素材的方法主要有写生和摄影两种。写生不仅要求幼儿有一定的表现和塑造能力,也要求幼儿具有较高的绘画表现热情,一般适合静态对象的素材收集,随着数码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数码摄影成为幼儿收集素材的重要手段,摄影不仅能够抓取自然中静态的场景和对象,也能捕捉生活中转瞬即逝的有趣瞬间。通过摄影也可培养幼儿对影像审美的基本素养和对现代读图文化的适应和融入。

2.幼儿绘画的主题和立意。立意是绘画作者对生活反复观察而生成丰富的主题思想。在儿童画创作的辅导中,引导、启发儿童对作品成功的立意非常重要。唐代著名山水画家王维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唐代绘画理论家张彦远也说:“意在笔先,画尽意在。”“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对于儿童绘画来说,对立意的品味主要在于立意的新颖、真诚和视角等方面。

3.幼儿绘画的材料和工具。巴尔德斯说:“绘画首先是一门手艺。”作为实施手艺的材料有画纸、画布和墙壁等,工具有画笔、颜料等。现代艺术家并不拘泥于使用传统颜料或美术商店里出售的颜料,而是根据自己的艺术风格需要研制出个性化材料和工具。

儿童画展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一般应该具有外观亲和、使用直接、简单等特点。辅导儿童绘画首先要帮助他们快速熟悉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帮助他们发现和比较不同的效果,感受不同的视觉体验。集中式的大型画展在色彩、肌理效果等方面要极力体现出个性。近年来,材料和工具在备展中越来越被重视,聪明的幼儿会依据材料和工具发展出自己需要的效果,辅导老师一定要鼓励他们开拓材料和工具的范围,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和工具,比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纸上绘画改为布上绘画等等。

4.幼儿绘画的语言。对于备展作品来说,绘画语言在现代绘画中是艺术表达的重要方面,绘画的语言是指绘画作品与读者的一种交流手段,是作者运用艺术的技巧、技法完成创作的方法和目的。影响儿童绘画语言的因素很多,包括绘画的媒介材料、作者性格和时代背景等。其中工具和材料是绘画艺术语言的基本物质基础。绘画活动中主观和客观因素共同构成绘画语言的个性特征。备展的儿童画语言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绘画语言的不同运用,则产生出不同风格的儿童画作品。幼儿绘画的不同风格和面貌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不同的绘画语言。而正是语言的独特性让作品在展览中脱颖而出。

儿童画具有自己纯真、朴实的语言体系。它由多种要素构成,这里涉及到的视觉因素除点、线、形、光、色彩等绘画中通用的要素外,还包括稚拙感、浑厚感等儿童画特有的要素。传达出天真活泼的特点。真实反映了幼儿精微而又丰富的意蕴和情感。对于展览作品来说,把握绘画语言比传授绘画作品所涉及到的有关知识更为重要。

四、幼儿绘画作品辅导手段

参加幼儿美术作品展览不只是对幼儿知识和艺术感受力的一般性教育和培养,也是对教师辅导能力和策划能力,以及对教师与参展幼儿交流互动能力的综合检阅。对教师在辅导手段上提出了系统的要求。在选定主题和方向的前提下,可以采取以下的辅导手段:

1.要引导幼儿欣赏与创作有关的一些美术作品和影视作品,使作者直观地融入艺术创作的叙事情境。

2.鼓励、引导幼儿通过想象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想和感受;

3.启发幼儿在贴近生活真实的前提下,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描绘自己心灵的图画。

五、幼儿绘画作品的展示效果

展示和布展是艺术作品展览的最终环节,是前期创作效果的最终呈现。很多作品需要在展示的环节才能显示出作品的画面效果。因此,科学、创意地展示对于美术作品的展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展出前,应认真考察展场的环境,包括射灯、展线和展板。此外海报、标签和请柬的综合设计也是展览成功的重要部分。布展是对组织、统筹等能力的综合锻炼。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地鼓励幼儿的参与,对幼儿亲身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具有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桂木.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施卫红.解放——美术学期评价初探.《当代小书画家》,2004(2).

[3]林琳.运用艺术家的眼光看世界——谈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学前教育研究,2004(1):18-20.

[4]曹中平.儿童游戏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第8篇:幼儿绘画范文

一、观察生活是绘画学习的源泉

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每个正常的幼儿都能看见东西,但还不能说每个幼儿都会看东西,这就是观察力的问题。幼儿的观察能力决定着他们的知识水平。苏联教育家列·符·赞科夫认为,差生的普遍特点就是观察力薄弱,因而也就缺乏应有的求知欲。

画画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画画之前,首先总是要通过视觉观察所要表现的对象。如:形态、结构、色彩、比例、空间位置等,使之在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然后再凭着记忆、想象去动手进行表现的。这种观察力的培养,对幼儿美术,乃至一个人的一生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幼儿的知识经验很不足,抽象思维能力差,他们在观察时不能进行分析比较,还不能区别事物细小差别和复杂的空间关系。因此我们应教给他们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分析事物的主次,观察物象的比例、结构、动态,近大远小及空间位置等,使他们的观察能够逐步深入,能够通过观察找出物象彼此之间的关系,辨别出异同,从而使幼儿知道,要描绘物象的基本部分的名称、形状、颜色、大小、空间位置以及用途等。例如带孩子观察小白兔时可以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小兔子的特征,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小白兔身上有白色的毛,长着两只长耳朵,红红的眼睛,三瓣嘴,身体不大,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还有一条短短的尾巴。带孩子去百货商店时可以参观不同的柜台,问孩子柜台里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的?售货员是怎样卖东西的。

大自然是孩子最喜欢的地方。的确,自然界的景物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幻,美不胜收。如朝霞似锦;旭日东升;新月如弓;星闪灯明;飞泉如带;青山巍巍;春雨如丝;桃红柳绿;以及湖面上悠闲的天鹅;森林中机敏的猴子;翠竹下温顺的熊猫;山岭间勇猛的老虎等,都具有不同形态,不同色彩的美,对幼儿都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我们要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发现、观察雨后的彩虹;雪后的美景;花卉的各种形状、颜色;昆虫、小鸟的动态特征;寻找燕子与麻雀、蝴蝶的异同;观察秋天的树木,引导他们看看叶子发生的变化,叶子的各种形状,听听在树叶上走动时脚下发出的沙沙声,采集美丽的落叶等。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两种或三种物品让孩子说出他们的异同。如:桔子和苹果有哪些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手表和座钟哪儿一样,哪儿不一样?宝宝和妈妈的鞋哪儿一样,哪儿不一样;水壶和毛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另外,我们可以让幼儿看大师的画。例如:让幼儿欣赏郑板桥的翠竹;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张乐平的三毛。让幼儿听画的故事,使幼儿感受到美,从而大胆想象、创造。

教师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方法的培养幼儿观察力的同时,还必须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幼儿的注意力不易集中,也不稳定,只有通过观察活动,逐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使之达到比较集中,稳定和持久。有意注意的时间长了,才可能使幼儿的观察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我们可以给孩子读一组词,让他认真听,当听到属于某一规定的标准词时就拍手。

兴趣是美术的动力,是求知和成才的起点。兴趣和爱好象催化剂一样,能不断地促使幼儿去实践、去探索,不断开辟智慧发展的道路。幼儿对画画有一定的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需要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加以培养,使之保持持久。当幼儿一旦以极大的兴趣参与画画时,他们必然以更大的热情积极而努力地完成作业。

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应注意几点:

1、教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要有趣味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注意游戏性。

2、教材难度要适中,教学要求要注意针对性。

3、教师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要浓厚,辅导的态度要亲切,辅导要注意启发性。

4、教师要同家长密切联系,不断沟通情况,注意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记忆是一个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环节。没有记忆就谈不上对经验的保持,没有保持,也就无法对经历过的事物进行再认或重现。可见,识记和保持是再认或重现的前提。许多人都认为孩子很善于死记硬背,因而不注意给孩子很好地讲解事物,只要求他们记忆。

事实上,孩子理解后的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要好的多。研究表明:孩子对常见的物品、树木、理解了的词、有联系的事物更容易记住、记牢,而记忆没有意义的图形、事物、音节要花更长的时间,巩固性也较差。孩子对自己的记忆行为和能力有了一定的意识,我们可以用一定的方法来帮助幼儿记忆、训练他们的记忆。如:挑选15—20人,让孩子们围坐一起,并记住都有哪些小朋友,然后由成人将一个孩子的眼睛蒙住,幼儿一起说:“一、二、三快快找,四、五、六快快藏。”成人在孩子们念完歌谣之后,任意选一名孩子藏到另一间屋子里,最后让被蒙住眼睛的小朋友看一看,这里少了哪个小朋友?或是将桌上的实物位置调换,请幼儿凭记忆说出多了什么少了什么。

三、想象是绘画学习的中心

对头脑中已有的印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就是想象。这方面的能力就被称为想象力,如果离开了想象,孩子的生活就不是丰富多彩,生动离奇了。对于孩子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生活。

幼儿的想象水平较低,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而创造性的成分很少,这和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范围密切相关,但幼儿的想象力,发展水平是有个别差异的。有的幼儿只能想到自己周围的一些简单的事物,而另一些幼儿则能想到自己见过的、听过的和自己经历过的许多事物,他们的想象比较大胆,不受具体现实环境的约束。

一个聪明的孩子面对一个完整的玩具他只有一件事可做,即把他拆散,面对一个不完整的玩具,孩子不得不开动脑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组装。如断臂的维纳斯,以其断臂曾经让多少人也正让多少人为之倾倒。

在绘画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发挥想象余地的命题。启迪、诱导他们以同一主题为出发点,打破思维定式,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自在翱翔,寻找艺术表现上更多的可能性。如“我最高兴的事”,可能有的画“看花灯”;有的表现“看马戏”;有的表现“捉螃蟹”;有的表现“天上”;有的表现“地下”。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从小训练未来的美术家,不在于对美术技能技巧的机械训练而在于启发

幼儿的想象和促进其创造性。 在绘画教学中,我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先画出大致轮廓,让幼儿猜猜要画什么。如:“画不倒翁”,先画一个圆形,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猜猜老师要教孩子学画什么,最后肯定猜对的孩子,使孩子得以情感上的满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1、像什么

如蓝天上飘着的朵朵白云像什么?旧房子里班驳的墙皮像什么?下雪时屋檐上挂着的冰柱像什么?外面刮着大风,呼呼的声音像什么?

2、能干什么

如用纸能干什么?用水能干什么?用针能干什么?用铅笔能干什么?用绳子能干什么?……。

3、让孩子处于一种假定的情景中充分设想会有什么结果,想法越多越好。如:如果世界忽然没有了光人们将会怎样?如果你有了许多钱,想干什么?如果你原来是一条只会爬行的虫子,忽然有一天能像人一样站起来走路的时候,你第一件事会做什么?

4、什么东西能有这种用途

如:什么东西能照明?什么东西能游泳?什么东西能解渴?什么东西会发声?

5、接着说话

由成人先说一句话,请孩子接着把话说完,而且说的想法越多越好。

如:一天嘉澍正在屋里玩,忽然听到劈啪什么东西摔碎的声音……;豆豆和妈妈上大街,看到一个小弟弟站在哪儿大声地哭……。

6、你变我也变

成人和孩子玩这个游戏时应遵循一物降一物的规律。如:成人说:“我变成水”,孩子就说:“我变成杯子”。成人说:“我变成盒子”,孩子可以说:“我变成火”。

7、添画

第9篇:幼儿绘画范文

幼儿从很小便开始了画画活动,早期的画画经历了涂鸭期和形象期,一岁多的幼儿喜欢涂涂画画,画不成形,也没有什么预想的目的,随着幼儿的脑、眼、手的日益协调,脑和眼对手的控制目益加强后,幼儿可以画出近似某物的形象。一般在3岁以后的幼儿已能有目的、有意识的画,并通过绘画反映自身内在的心理、情感、认识和经验,那么,如何指导幼儿的绘画呢?

1、发现并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

幼儿阶段绘画的兴趣比绘画本身更重要,因为兴趣是幼儿绘画的内在驱动力,许多孩子从小就爱拿着笔乱画,这种表现恰恰体现出孩子对绘画萌发了最初的兴趣,这时我们应对孩子的兴趣予以支持和鼓励,进一步激发孩子对幼儿的浓厚兴趣。

2、 让幼儿自由地画

我们要给孩子自由画画的机会,幼儿是把绘画当作一种游戏来对待,在这种绘画的游戏中,幼儿才能感到无拘无束,没有精神压力,这样,才能培养其对绘画的浓厚兴趣,也才能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幻想尽情发挥。我们在培养幼儿兴趣的同时,不要让孩子模仿成人的范画,要培养幼儿自主作画的能力,儿童画是孩子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是他的思想表现,反映着他的经验和感受,体现着他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春天到了,许多小朋友画了嫩嫩的绿绿的树叶,可芮芮小朋友把树叶画成了金黄色,刚开始我以为他画的是秋天的树叶,又一想,他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吧,他解释说是太阳光照射下的树叶是金黄色的,原来他想画太阳底下闪着金光的叶子。于是我便让他按照自己的想像画春天,果然他交出了一份于众不同的画卷。

3、不要以成人画的标准评价儿童画,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儿童画

儿童画是幼儿内在心理、情感、认识和经验的体现,画出来的东西往往在大小比例上把握不准,也不懂得物体的深度,如果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认为孩子的画这也不行那也不像的话,只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教师应将幼儿的画与他自身的生活经验、认识与情感联系起来,多持肯定和赞成的态度,多加表扬,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积极性。

教师在评价幼儿绘画时,不能一味注重结果,而应注重绘画过程,幼儿的绘画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关键在于幼儿的绘画过程,教师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幼儿画得好不好上,而因把重点放在他们如何表现内心活动,怎样反映他的周围环境上;注重幼儿绘画的热情、兴趣和努力的程度,特别是他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4、培养幼儿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