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骨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骨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骨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骨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

第1篇:骨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2007年,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无锡市南长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为指针,定目标,找差距,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坚持“电教科研为龙头,教育资源建设为核心,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的基本工作思路,加快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步伐,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努力使电教工作成为提升我校教育档次,促进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支撑。主要工作:1完善本校创新教育网,网站准备进行较大的改版,在内容和智能化程度要有突破,实现网站管理智能化。2抓好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第二模块的培训工作,今年力争第二模块参考通过率达到100%。3重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区级各类信息技术应用比赛。具体实施:

一、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1、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上,根据无锡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南长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逐步实现“教师办公自动化、备课无纸化、上课课件化、图书数字化、资源系统化”的教育现代化目标。2、完善“我校创新教育网”的建设,网站准备进行一次较大的改版,将加强安全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制度,部分栏目实现由校网管员、教师电子投稿,网站审核。3、组织教师积极参加6月份由区举办的教师个人特色网站制作评比,促进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二、以师资培训推动素质教育1、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关键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认真抓好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第二模块的培训工作,总结前阶段培训工作经验,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确保培训的课时和质量。力争第二模块考核通过率达到100%。2建设一支电教骨干教师队伍,成立校电教小组。

第2篇:骨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下面从以下几方面简要汇报一下开学以来的工作情况:

为全面贯彻落实局里会议精神,我校领导班子成员于2月18日提前两天正式上班,学习了《__县教育局__年工作要点》,研究制定了教材研究方案,教材研究期间还重点学习了23日局里会议精神。在组织学习的同时,我们对上一学年度学校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回顾与总结,研究了新学期的工作任务。重点研究制定了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等相关计划,成立了学校安全处,调整了班子成员分工及教师分工,修订了《教师综合考评方案》、《出勤考评制度》等相关制度规定,为全面开展好新学期学校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月25日全体教师大会上,通过了上学期学校工作总结和本学期教材研究工作方案。重点学习讨论了本学期工作任务,教育局工作要点以及南局长的重要讲话,把全员的思想统一到领导的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新学期工作中来。同时,通过了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等相关计划,通过了学校综合考评制度及考评细则的第8次修改调整稿,调整了班子成员分工及教师分工。

在明确教材研究时间安排,研究内容以及工作要求的基础上,我们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了南局长讲话,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__县教师誓词,深入学习了《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__义务教育教学常规》、《__义务教育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师德修养水平、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教能力。前几天,还组织教师观看了张志超书记的《禁止教师违规补课办班行为电视讲话》。完善了我校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案及考评细则》,开展了师德大讨论。在学习、讨论、整改的过程中,使广大教师深受感染和教育。

在业务学习方面,我们采取了分散自学与集中辅导两个阶段,分散自学就是以组为单位自选学习有效教学理论和成型经验。集中辅导就是校长、业务校长、教导主任和部分骨干教师结合“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的某一方面,进行了专题业务讲座。__校长的《谈有效课堂教学的真实性》、王志远的《谈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王世忠的《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王术英的《浅谈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刘清权的《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于晓红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刘树臣的《关于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探讨》等讲座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讲座,都是结合自己实践工作经验,作出的理论经验总结,极大地提高了全体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特别是对班级管理工作,做出了及时有效的引导。

其次,进入到分组研究阶段。教师认真学习了所任学科的课程标准,通读教材,制订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目标,划分教学进度。在此基础上,集体备课组按周确定中心发言人,落实集体备课内容,由包组领导参加,举行了第一周教学内容的集体备课,形成共案。

组织召开了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__校长从以落实责任制为手段,坚持安全和稳定工作常抓不懈;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以高素质专业化为目标,切实提高整体队伍建设水平;以发挥骨干教师

作用为基础,深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等4个大方面部署了本学期学校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副校长王志远、王春富分别部署了本学期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通过以上一系列计划,进一步增强了我校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性、计划性,指明了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向。完成了学期前的备课任务,在此期间,我们各年级各学科的任课教师,都能够对全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规划,大家都能认真完成教学工作计划、学科德育渗透计划等。

同时,以教研组为单位,分学科进行了一次常规性的集体备课活动。对于此项活动,各教研组长及任课教师都能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组长能够提前布置,精心组织,备课组的教师参与积极。备课期间,学校领导亲自深入到教研组,参与集体备课活动。这次集体备课,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做到了五明确一解决,并做到了有主持人,有中心发言人,有过程记录,保证了备课组成员的全员参与。

更使我们这次教材研究工作闪光的是,2月23日,结合市继续教育“__”,在市教育学院中教部的组织下,我校全体教师到前郭县第一中学参加了五校联合集体备课活动,把教材研究工作推向了。

综合此次教材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重视程度高、材料质量佳、工作效果好。

我校一直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无淡季的思想,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开学初,按照上级部署,我校紧急召开班子专题会议,调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__负总责;副校长王春富具体抓;在此基础上成立学校安全处,任命政教主任潘振辉兼任安全处主任,具体负责学校各项安全工作,其他成员分别负责各部门安全工作,并层层签订责任书,使安全工作网络周密细致,政令畅通。会后由安全处成员对学校所有部位进行了地毯式检查,发现问题当即整改。还完善了各类安全组织,健全了各项安全制度,而且层层、项项签定了安全责任书,修定了突发事件安全预案。落实了学校安全工作检查监督机制和安全工作责任制,对师生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开学第一天,各班就组织学生上好安全第一课,开展了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学校值日、值宿、带班工作管理,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任务,确保学校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依据安全科相关通知,我们全力做好学生通勤车工作,春季防火工作、传染病预防等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方案和措施,做好了相关记录。我们还高度重视学校稳定工作,加强领导与教师间的沟通,用领导的人格魅力和示范作用影响整体团队。耐心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对重点人员落实包保监管,用情感管理凝聚人力,稳定人心。目前,在学校教职工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进取局面。

控辍工作一直是我们学校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在对优质教育需求的今天,加之我们又离市区比较近,控辍、控流形势严峻。因此,在教材研究期间,我校召开了班子专题会议,具体研究了学校控流工作的整体思路,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的包保、家访、奖惩制度。我们利用2月26日一天时间,实行校长包班子成员、班子成员包年班、教师包学生等一系列措施,组织教师集中家访,共走访学生近200人,留住去外地读书学生10人,动员流失生返校10人。在此同时,我们继续实施质量控辍,扶贫控辍,情感控辍等措施。开学以来,学校在抓有效教学上狠下功夫,要求每位教师要重视学困生,学校关工委继续开展“一帮一”助学活动,领导和教师至少选择一个扶助对象,这些扶助对象中有的是学习成绩不佳,有的是思想品德差,有的是心理不健康,有的是家庭贫困。这一活动的开展给控辍保学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截至目前,我校七年级学生226人,八年级学生230人,九年级学生180人,学生总计636人,真正把学生流失率降到最低程度。

在有效教学的研究实验中,我校已走过了“三维目标的整合”和“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两个阶段,现以进入到有效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阶段,也是重要的实践阶段。我们在认真抓好常规管理,保证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作业、批改,有效反思四大环节的同时,重点进行了实践研究与探索,新学期以来,主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课题研究为引领,结合各子课题小组实际,开展了学科有效教学研讨活动,在理论研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每人登台做课,突出课堂上有效导入、有效精讲、有效精练主要环节,向学校课题组领导和小组成员汇报,课后再进行评议、研讨,为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是以松原市继续教育“__”为契机,大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推进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建构。2月23日,在市教育学院中教部的组织下,我校全体教师到前郭县第一中学参加了五校联合集体备课活动。

三是以强化科研管理,转化学术成果为手段,推广有效教学经验。十一五我们承担的市级课题“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研究”和国家级课题“诚信教育研究”已经顺利结题并获优秀结题证书,学校被评为__“十一五”校本科研先进单位,县级课题“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也已经进入总结阶段。在此基础上,我校深入开展十二五科研课题的1个省级德育实验课题,1个市级实验课题,8个县级实验课题的研究工作。结合教学实践开展行动研究,形成了领导带头,骨干引路,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是抓好平日教学与考核,本学期第一次月考已经结束,并进行了质量分析,对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是加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3月4日,我校派出精干人员,参加县里组织的“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一体机使用维护培训”,回来后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促进了有效教学水平的提高。并组织教师参加《__第四届中小学多媒体教育教学课件大赛”和__县第二届中小学多媒体教育教学课件大赛》,现已收到参赛作品2件,还有多人的课件正在制作 中。

六是组织骨干教师成立“堂堂清”题库研究小组。在上级部门的组织下,我校骨干教师发挥其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按上级要求,圆满完成命题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我校长期题库研究工作目标,在为上级服务的基础上,自成体系,建立我校的试题新颖、实用,针对性强,能够引领当前学习导向的“堂堂清”题库。

“对学生的教育工作,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一定放松不得。”因此,我校始终把德育和法制工作当作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我们在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法制工作计划的同时,还完善了领导组织,修订了评价体系。主要在拓宽德育工作渠道上下功夫,在强化开展好以思想品德课,学科德育渗透,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等校内德育工作基础上,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教”结合。开学以来,我们开展了落实《守则》《规范》活动月,抓好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和每日的校园广播,结合 “十心”教育活动,我们组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系列活动》和《建设幸福中国爱国主义读书》等活动,团委组织召开了主题班会,开展了弘扬民族精神板报评比活动等活动,新学期德育工作开局良好。特别针对九年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召开了《相信自我 创造辉煌》中考百日奋战动员会。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极短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拾金不昧、互相帮助等好人好事现象层出不穷。我们还将尝试开展德育功能进课堂活动。

法制教育主要以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为重点。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和

宣传,规范法制课教学。开学以来,我校开展了法律宣传月活动,3月2日,学校领导教师走上街头,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和《__义务教育条例》,共散发宣传单1000余份。开展了《深化法律进校园、服务教育科学发展”主题征文》活动,评选出教师优秀作品5篇,学生优秀作品5篇,参加县级比赛。同时我们确保了法制课、民族常识教育课计划、课时、教师、教材的全面落实。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学校工作的核心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我校本着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课时,开全科目的原则,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三级课程全部开课。特别是把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注重实效,继续落实《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条例》,制订了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计划和《体育、艺术2+1项目》周活动安排。

体育工作在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育健康标准》测试体系的基础上,上好体育课、课间操、眼保健操,开展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每日活动1小时。成立了学校体育运动队和课外活动小组。

卫生工作以做好春季流感防治、饮食安全为重点,开展了卫生知识竞赛和卫生安全主题班会,继续实施消毒和晨午检制度,每周定期消毒3次,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校园环境卫生达标。根据县里《爱国卫生运动控制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工作方案》、《关于做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的通知》和《控制麻疹、风疹疫情的紧急通知》制定了我校工作方案,并与__镇防保站紧密联系,给师生免费打疫苗,做好预防工作。并响应上级号召,开展了灭鼠行动。

艺术工作本着“重普及、出精品、抓特长”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艺术教室,上好艺术课,成立兴趣活动小组。结合上级部署,开展了《“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经典歌曲师生演唱会》,评选出裴玉等优秀歌手,王凤玲老师、裴玉同学将参加县级比赛;组织开展了《青少年第二十届科技艺术大赛》,征集作品200余件,评选优秀作品16幅,参加县级比赛;并制定了《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等方案,筹备工作已经完成,将于5月份参加县级比赛。

第3篇:骨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一、把握新教师职业心理,塑造新教师专业成长期望

1.认识新教师职业心理

所谓教师职业心理,指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对本职工作的态度、期望等内心活动。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新教师首先对未来的职业做着各种预期的心理准备。或是对未来职业适应能力带着一点担心与恐惧,或是兴致勃勃已经筹划着如何大展拳脚等。在此,笔者将这些心理特征划分为适应心理、焦虑心理和表现心理。

适应心理。适应性心理使新教师能够更快地融入这个集体,在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后,可能对于这个职业产生两种认知,或者感觉烦琐冗杂,索然无味;或者加深了对学校的认识,积极发展自身专业能力,以适应学校的各种工作。

焦虑心理。具有担心和恐惧的焦虑心理的教师,他们带着这份压力,谨慎地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也带着这份压力更加积极地发展自身的专业能力。但过度焦虑则会成为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绊脚石,往往使新教师获得不到成功,而降低自身的职业追求。

表现心理。具有强表现力的新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或者加强了自身的专业能力,很好地适应了这份职业,或者经过努力却发现自身的不足,不能完美地履行这个职业,因此,产生了消极影响。

认识了新教师的职业心理,学校应该把握新教师的发展心理,并逐步引导新教师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专业成长心理。具有适应心理的教师:学校应该注重培养新教师尽快正确地认识学校的各种工作及工作原则,使其正确看待学校及教师这个社会群体与职业,促使其形成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念,不被一些不良的职业行为所影响。具有焦虑心理的教师:学校要帮助新教师克服过度焦虑的心理,认识自身工作的起点,正确认识学校的工作环境和育人环境,明确只有经过学习和不断地经验总结,才可以更好地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从而使其在适度的焦虑中保持不断成长。具有表现心理的教师:学校要注重激发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热情,并给这些新教师适当的指导,让其在工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其保持这份热情,获得成就感,从而不断地向前发展。

2.提出新教师专业成长期望

适当的专业成长期望能够根据教师的各种职业心理调适新教师在新的工作环境中的职业适应能力。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提出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一样: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会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学校应该根据新教师的职业发展心理,积极地为新教师提供专业成长期望,让新教师在一定的职业期许下,充满信心,发挥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自身发展的各种障碍,最终达到自身的职业期望值,取得成功。因此,学校可以根据新教师的实际情况,为每位教师量身定制职业成长期望,将其职业期望分为短期期望、中期期望、长期期望,让每位新教师在职业期望下,充满自信,积极进取,获取专业成长的各种机会,达到职业期望值。

二、抓住新教师成长心理,开发校本专业成长的路径

了解了新教师的成长心理,给予新教师以专业成长期望,让新教师感受到自身职业价值与期待的同时,学校也要为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1.创新教育形式,提高新教师培养实效

新形势下新教师的培养工作应当根据新教师所处的社会背景、职业特点,为此,我们通过不断创新教师教育的形式和载体,提高教师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重视专题培训。新教师的入职等专项培训是笔者所在学校校本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每年利用暑期,安排2天左右的时间对新分配与新调入我校的新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上好进校的第一课。培训内容有教育法规、师德规范、学校教学常规、班主任管理规约等。如,2015年的新教师培训中,除了学习《中学教师师德规范》以及学校发展历史外,重点听取名师名校长成长专题讲座,观看优秀教师事迹报告视频,分享了本校优秀教师“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工作经验。通过专题培训,使新进学校的教师对师德追求和专业发展的要求有更清晰和更具体的感悟,促使他们以较高的职业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之中。

强化理想教育。新教师刚参加工作,都有美好的理想追求,这时需要学校管理者趁热打铁,加强职业理想教育,让他们在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中,产生从事教育工作的志向、抱负和追求,同时,切实指导好新教师制定职业成长规划。众所周知,青年教师在其成长过程中,前3~5年是至关重要甚至影响终身的。因此,在职业规划上既着眼于长远发展,更立足于3年、5年的行动策略。由于学校教育到位,指导具体,对青年教师的职业成长规划分析得当,内容具体实在,符合自身实际,较好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开设读书沙龙。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应当和师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学校专门为新教师配发了培养高尚师德和促进专业成长相关的书籍,供他们系统学习,如,《敬业更要精业》《我的职业理想》《做教育的拓荒者》《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等专著,让青年教师在学习中提升职业素养。在阅读反思的基础上,学校还组织读书沙龙,为他们交流学习体会和成长心得提供平台。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主题,如,在2015年10月组织了“畅谈初为人师的成长历程”沙龙活动,既有新教师的指定发言,也有他们的即兴发言等,读书沙龙既是新教师一种现身说法的交流与碰撞,也是他们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在提升新教师师德水平和专业素养上起到了切实的促进作用。

办好道德讲堂。道德讲堂是师德建设的有效载体,也可以成为新教师成长的有效抓手。在推进师德建设中,笔者所在的学校注重规范流程,同时做好相互结合,让新教师成为道德讲堂的主角。为了加强新教师的职业理想教育,去年11月,我们把主题确定为“职业理想与职业精神”。在“讲一个故事”环节上,安排了两名新教师唱主角进行成长过程中的案例分析,畅谈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感悟,让他们在自我展示中建立起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信,也让其他新教师在师德熏陶中提升品格。

2.强化师能锻造,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

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将敬业、乐业、精业融为一体,同步提升。新教师能不能快乐工作与师能有很大关系,新教师的成长也要通过提升教师过硬的师能来体现。

实施师徒结对。为了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通过青蓝工程为工作三年内的新教师配备指导教师,结成对子,给予思想、业务等方面的关心和指导。青蓝工程每年都有具体的实施意见、工作要求、考核细则和双方职责。如,要求指导教师每学期为徒弟开设示范课,听徒弟课并进行教学诊断;要求新教师每学期听指导教师的课,撰写听后感等。每年学校对青蓝工程进行全面考核,评出青年教师“红花奖”和指导教师“绿叶奖”,在教师节进行表彰。这种职责明确,要求具体、考核全面的师徒结对形式,既促进了新教师的成长,也促进了骨干教师的能力提升。

开展常规教学调研。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新教师成长的主渠道也在课堂。新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此,学校每学期组织新教师教学调研活动,事前制订调研计划,明确具体要求,除了学校行政领导、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参与调研外,还邀请教研室、学科基地的专家一同会诊指导。调研活动在充分肯定青年教师成绩的同时,重点查找与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的对策。可以这样说,每一次调研对青年教师的成长都是一次鞭策、一次推动。

搭建多元的成长平台。提升新教师的师能水平,还要知人善任,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为他们的成长搭建舞台。因此,学校依托“青年教师发展中心”,根据新教师的不同成长经历进行分层锻炼。首先是为新教师提供校级层面的锻炼机会,让更多的新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和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工作,组织新教师开展各种竞赛,在奖项设置上既有综合性的十佳青年教师评比(给新教师一定比例),也有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单项评比,让新教师在岗位历练和竞赛中获得职业成功的自信。对于已崭露头角的新教师,学校给予更高层次的锻炼机会,创造机会让他们参加县、市级层面的开课和比赛,如,在校本“一课三研”活动中开设展示课,参加县市说课和教学技能比赛,主持和参与县级以上课题等。当然,新教师的每一次历练,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但对他们而言是成长中的历练。

第4篇:骨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教育质量是衡量高校教育水平的根本所在,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的监控体系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构建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是指高校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下,基于自身的培养目标和方式,构建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教育活动的运行机制、教育各环节的管理体制以及相关文件,并用信息化技术支持教育活动。一般来说,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是由教育质量标准、教育运行机制和教育质量信息监控三大方面组成。因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式不尽相同,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潜在性,所以难以采用固定、客观及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评价高校的教育质量,这也是高校对自身教育水平进行监控的最大障碍。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出杰出人才,管理教育活动,各高校必须根据自身教育活动的环节和内容,确定适当的质量评价标准、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有效的管理机制,从而对教育全过程进行动态有效的控制。

 

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要素

 

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监控者、被监控者、监控活动和监控目标是其基本要素。

 

1.监控者是指高校中实施教育质量监管的相关机构和人员,监管层次分校、院、系三级,监管主体主要由校教务处、各院负责人以及各系负责人组成。校级监管者主要是以校长为代表的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和以教务处为代表的主管教育教学的机构,校级监管在高校教育质量监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务处是监管高校教育质量最直接的机构,负责全方位安排和管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校级监管是高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最重要的力量,主要职责是制定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和管理方法,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灵活调控活动的运行过程,开展教育质量调研,进行教育质量测评,进而不断完善高校的教育质量监管制度。院级监管者主要是以院长为代表的学院领导以及以教务办为代表的二级监管机构,主要职责是依照校教务处的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学院自身特点,制订教育教学计划并安排相关活动、监管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适时解决教育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以确保教育活动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学院教育教学水平。系监管者是系、实验室的负责人,主要职责是对所属课程进行改革和管理,开展相关教研活动,反馈和总结课程或项目的成果,是高校切实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单位。监控者是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组织管理者,与高校教育质量监管工作的开展和运行有直接密切的关系。

 

2.被监控者是教育活动中的受控者,包括人和物。教师、学生以及各级教育管理人员是人这一方面的受控者,教学中使用的建筑模型、仪器、资料是物质这一方面的受控者。在整个教育活动中,人和物的因素需要相辅相成,协同发挥作用。监控者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受控者进行严谨管理、合理安排,受控的各因素才能紧密结合,共同发挥最大作用。

 

3.监控活动是指在教育质量监控过程中,监控者对被监控者的活动进行监控的过程。监控活动主要由教育基本建设、教育运行状况以及教育管理状况组成。教育基本建设包括高校学科课程安排、教材采用状况、学风建设等;教育运行状况是指教育过程中的相关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对课程和教育活动的接受程度及反馈等;教育管理状况是指管理教学活动的组织的职责、管理制度的健全程度、管理过程的合理性及可行性等。监控活动是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直接作用形式,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4.监控目标是指教育质量监控要达成的目的,教育活动的开展以监控目标为指向,教育质量的高低以监控目标为标准。监控目标往往是高校的理想化追求,这个目标引导着高校的持续发展,推动着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对提高教育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上述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四大要素之间联系紧密,相辅相成,协同影响着高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和运转,决定着高校教育水平的发展。

 

二、高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构建重点

 

从构建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组织环节、标准制定环节以及管理环节来重点探讨教育质量监控,为打破高校监管教育质量的瓶颈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1.协调教育质量监控各方的关系。有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组织协调监控者、被监控者、监控活动和监控目标四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使其产生协同作用,可以产生最好的教育效果。监控者在整个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因而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被监控者是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的配合者,被监控者应与监控者经常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监控者和被监控者才能够基于同样的监控目标,完成相应的监控活动,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宏观上协调好教育质量监控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条理分明,责任清晰,不仅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教学工作的推进,而且有助于教育质量监控工作的运行。

 

2.制定明确的教育质量标准。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是构建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前提,明确的教育质量标准不仅有利于监控者对教育质量进行监控,也有利于被监控者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虽然各高校已意识到制定明确的教育质量标准的重要性,但是各高校的教育质量标准大都含混模糊,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具有巨大隐含性的动态活动,这给教育质量监控带来了极大阻碍。其次,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缺少纲领性文件的保障,大大降低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也为教育质量监控工作增加了难度,因而,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来制定相应的教育质量标准,尤其要建立具体的条目文件。

 

教育质量文件体系包括不同层次的标准文件。首先,应制定有关教育质量的总的纲领性指导文件。教育活动的核心是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主要包括理论性教学环节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起始阶段就确定总的纲领性文件,有利于指引教学方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较为准确地预计教学成果。在理论教学环节中,可通过制定课程目标来确定开课计划,指导后期的课程设置,指导教师安排课程重点;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制定明确各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的纲领性文件,可以确定不同专业的实验安排和实习计划,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就业方向等具有推动性意义。其次,应制定与教育质量监控方案相对应的措施性文件,对教学环节中的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巩固以及检验考核等做出相关规定,对监控工作的开展制订具体方案,方便监控者采取应对措施。最后,针对记录方式、经验总结制定文件,这是指教育质量监控过程中,对各环节具体情况的记录方式、各方的工作经验总结等都要有相关规定,以确保教育工作各环节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教育质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给教育质量的监控带来巨大的阻碍,因而,制定条理化、明确化的教育质量标准必不可少。制定教育质量标准就是将教育教学各环节的要求、目标和相关规定纳入文件,使教育教学活动有标准可循,有规定可依。

 

3.切实落实教育各环节的管理和监控。对整个教育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对各环节进行统筹协调,有助于完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整体框架,在构建框架的基础上,严明及高效的管理和监控是重中之重,即对教育各环节的管理和监控给予制度层面的保障。学校教育管理、教师课程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是生成教育质量的三大主要环节,这三大环节的管理、监控制度化,是确保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制度化。建立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检查制度,对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随机抽查,对活动的开展状况、课堂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并总结汇报,这将极大地推动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此外,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培训审核新进教师的制度,以确保新进教师能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掌握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

 

二是教师课程教学监管制度化。对于日常教学的监管,教务部门应例行开展教学监管;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在每周的教学例会上,集中解决教师教学中的问题,讨论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另外,在教学督导制度中,应由学校教务部门相关人员、优秀教授、骨干教师组成教学督导小组,对教师进行不定期的能力检测,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督导,这将帮助教师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学生学习质量监管制度化。制定跟踪调查毕业生毕业去向及就业情况的制度,即教务部门通过应届生就业率以及对应届生工作初期的跟踪调查,对毕业生质量进行评估,这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方式、方法具有巨大的参考意义。另外,教务部门应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建议,教师应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这些都是监管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措施。

 

三、高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高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主要应从建立教育质量监控信息体系,建立教育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两大子系统展开。

 

1.建立教育质量监控信息体系。建立教育质量监控信息体系是构建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而教育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是构建和完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必然环节。

 

首先,教育质量信息的收集。主管教育监控的人员要注意收集信息,如学校教务部门在不同阶段的教学安排,对教师日常教学的检查记录,各教育教学活动的总结报告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实行分类管理。教务管理系统现已成为高校教务信息收集和管理的主力,它记录着所有教工及学生的个人信息、课程信息、教学信息。大量的有效信息使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有据可循,使教育活动的监控更加透明化。各高校应该高度重视自身教务管理系统,更好地利用它的优势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活动。

 

其次,教育质量信息的整理。高校院系众多,教育信息繁杂,所以要对信息进行科学的整理。信息的整理主要分为信息归类整理和信息价值整理。分类整理是将相关联的信息放到一起,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这有助于教育质量信息的有效反馈,有利于教务人员对教育质量信息的整体把握。价值整理是对收集的信息按价值高低进行整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最终保留能够真实反映教育质量的有效信息。

 

最后,教育质量信息的分析和总结反馈。教务人员对已归类整理的教育质量信息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对教学质量进行反馈,并讨论整改方案,制定出新的教育教学制度和方案,不断总结,不断改革,从而持续提升教育质量。

 

2.构建教育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环节就是评价教育质量,评价教育质量需要有明确的教育质量标准,对众多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后才能做出教育质量评价。教育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包括课程开设、课堂教学、教研活动、实验实践、学生学习、教职工管理等各方面的评价,教学评价是教育质量评价的核心,而教师又是教学的主体力量,所以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教育质量评价的重心。

 

因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除了校、院督导、教师间相互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之外,还要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可利用多种渠道展开学生评价,如利用教务管理系统、座谈会、问卷等不同形式开展调查。除了关注评价主体,还要关注评价方式,学校应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教师进行评价,如每季度召开教工大会,对优秀教师、优秀课程进行表彰,大力鼓励其他教师以其为榜样,对其进行学习;另外,系列教研活动及赛课活动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方式,而且还能有力推动课程改革。

 

教育质量是考察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根本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是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各高校构建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迫在眉睫。现如今,高校纷纷面临教育质量标准含糊不清、教育质量监管不力、高新技术对教育质量监控的支持不足等困境,高校教务管理在构建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时,应把握重点环节,明确教育监管各方的责任,协调各方关系,制定教育质量标准,规范教育质量监管制度等。在构建和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注重教育质量监控信息体系和教育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两大子系统的构建,高校应该不遗余力地不断完善重点环节,进一步加强构建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砥砺自身,谋取发展。

第5篇:骨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猪生产学 双语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23-03

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信息化和全球化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求日益增强。在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需要;同时也是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1世纪初,教育部就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年),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在公共课和专业课的热门专业(如信息、金融、法律和生物等),率先开展双语教学,明确要求三年内重点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比例要达到15%,普通高校也要使双语开设的专业课达到3%。为进一步积极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培养一批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合理、教学水平高的双语教学师资,提高高等学校双语教学水平,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生产和科研的能力,2007年教育部专门了《关于启动2007年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专项项目。从2007年至2010年间共计支持建设了503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07、2008年分别支持建设了100门,2009年和2010年分别支持建设了152门和151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每门双语教学示范建设课程资助经费10万元,同时要求学校提供配套经费。建设内容包括双语师资的培训与培养、聘请国外教师或专家来华讲学、先进双语教材的引进与建设、双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优秀双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双语教学经验的总结等。同时,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共享相关教学资源,以发挥示范辐射作用。通过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建设旨在形成与国际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接轨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一定示范性和借鉴意义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措施都大大推动了高校双语教学的实施,培育了一大批双语教学师资,在全国重点高校建设了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制作了大量优秀的双语教学课件,并连续三年进行了课件评比,积累了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同时发挥了很大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了很多高校开展双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双语教学不仅在重点高校得到快速推进,普通高校在一些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中也逐渐实行。近年来,一些农业院校也在积极尝试探索开展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也在不断扩大。然而与名牌院校相比,农业院校存在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如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胜任双语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等,迫切需要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观念、教学目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等问题进行实践和研究。本文结合作者教学经历,就农业院校中动物科学相关专业的猪生产学专业课如何开展双语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 猪生产学课程教学中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中国具有八千多年的悠久的养猪历史和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猪种资源,猪的存栏数、出栏数和猪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产量的50%左右。由于生猪生产在中国农业经济特别是畜牧业经济中占很大比重,历来受到国际市场的关注,因此,许多欧美企业很早就已经进入中国生猪产业市场。它们早期主要集中在优良种猪的销售方面。近二十年来已经渗透到整个产业,包括原料、饲料、生产设备、育种、技术服务和产业生产组织等。涉及的国家有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欧洲的荷兰、英国、丹麦、瑞典、德国、法国和比利时等养猪业发达国家。企业种类也多种多样,既有从事生猪养殖的企业,也有从事屠宰加工的企业,还有进行产品深加工的企业。可以说,在中国的生猪产业链中国际化程度已经很高了。

因此,向国外先进的公司和知名的高等院校学习,了解他们的新技术、新理论、新产品,吸取它们的宝贵经验,对更好地发展我国养猪事业是必需的。在猪生产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双语教学,不仅对培养学生,对教师提高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采用一些原版的外国教材,引进一些先进的国外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双语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先进的国外生猪产业发展动态。学生经过这个过程不仅熟悉了国际专业交流的语言规范,也对完成专业领域的英语任务充满了自信。能够培养学生胸怀全球的观念,能够理解、尊重不同的民族、风俗和文化,并且能够吸取国外生猪产业经济发展的精髓,开阔了视野。同时为学生自学,阅读英语文献杂志、学术期刊等,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提供教育平台,将大大提高人才培养的力度和质量。

猪生产学课程教学中实行双语教学是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应用人才和研究人才,培养卓越畜牧师的必然要求。

二 猪生产学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猪生产学是一门专业选修课,主要讲授猪的生物学特性,猪的品种和育种,猪的营养与饲料,猪的饲养管理,猪场建设及经营管理等内容,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了解目前国内外养猪业的概况和发展趋势,从而明确我国今后发展养猪生产的目标。能掌握猪种资源、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和猪育种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能掌握集约化养猪条件下猪的饲养管理基本理论、生产知识、技术措施和经营管理,并且结合教学实习,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及猪场的宏观管理能力。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分课堂教学和实验实习教学两大部分。教学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反映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本门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为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如放映幻灯、录像、课件等),现场教学示范和实际操作,实验验证等。

三 猪生产学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猪生产学的双语教学的实施,应能使学生掌握养猪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猪场生产和组织管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本领域专业外语的能力,从而能够查阅相关专业的外文图书、专业网站,获悉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跟踪科技前沿信息。此外猪生产学双语教学的实施还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获取专业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能够阅读专业杂志,从而达到了解本领域国际研究进展,并且为将来能够利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四 猪生产学课程教学对象

猪生产学课程适用专业为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一般来说,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课,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在二年级的第二学期开课。这些学生已经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大多数学生英语一般也已经达到四级水平,具备了开展双语教学的基础。此外,部分农业院校在在读研究生中也开展了猪生产学课程。

五 猪生产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

1.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国外大学一般含动物科学专业的学院都开设猪生产学课程,大多数大学都设有专门的猪生产学教材,教学参考书主要来自一些高校教授编的生产指导手册,但都制定了合理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养猪场实地讲解和企业实习。任课教师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指定参考书,部分内容在教室讲授或与学生讨论,部分内容则在大学的养猪场实地讲解并让学生实践。教材中还配以大量各种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由于学时限制,其教学大纲重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相对不足。教材编写体例和内容组织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开展猪生产学双语教学前要认真进行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教学大纲要既重视理论和实践结合、知识面广泛、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又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与国情相结合,要考虑到国内生产管理单位和企业对学生能力的期望。

2.编制合适的猪生产学双语教学教材资料

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是开展双语教学的载体,没有教材,双语教学便成了“无源之水”,双语教学教材缺乏是目前教学中普遍问题,特别是专业课。猪生产学双语教学的开展首先必须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虽然在教育部和出版社的积极运作下,各种其他课程的原版教材在全国各高校巡展,开阔了教师视野,但尚未见合适的猪生产学英文原版教材推介。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本人认为目前比较好的猪生产学英文原版教材和参考书有:Jorgen Peder Christiansen的“The Basics of Pig Production”(第二版)(Knowledge Centre for Agriculture,Landbrugsforlaget,2010);John McGlone,Wilson G. Pond的“Pig Production:Biological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Delmar Cengage Learning,2003);J Wiseman,MA Varley and B Kemp的“Perspectives in Pig Science”(Nottingham University Press,2003);JE Thompson,BP Gill & MA Varley的“The Appliance of Pig Science”(Nottingham University Press,2004)。

这些原版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共同的特点是内容先进且广泛,重实际应用,为师生提供了接触“原汁原味”的专业内容的机会,也避免了一些人为的“误译”。但与国内教材相比,国外教材理论论述不细致,篇幅长,虽有利于学生自学,但花费时间多,费用高。

因此,本课程组组织专业教师、外语专家等相关人员综合利用网络资源、原版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进行改编、整合,编制适用于本课程的双语教材。

国内教材主要以杨公社主编的《猪生产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为自编教材框架,同时参考几本经典的教学参考书,包括赵书广主编的《中国养猪大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和陈润生主编的《猪生产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等。国外教材主要以Jorgen Peder Christiansen的“The Basics of Pig Production”(Knowledge Centre for Agriculture,Landbrugsforlaget,2010);John McGlone,Wilson G. Pond的“Pig Production: Biological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Delmar Cengage Learning,2003)和J Wiseman,MA Varley and B Kemp的“Perspectives in Pig Science”(Nottingham University Press,2003)为参考蓝本,同时参考其他参考资料和专业网站。

自编教材框架结构体系保持与国内杨公社先生主编的猪生产学的一致,同时引入一些先进的育种手段和生产技术如母猪的体形评分方法、肉猪的胴体评分方法。

3.建设猪生产学双语教学多媒体课件

对于农业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由于英语基础相对较差等原因,在单一汉语语言环境中学习外文原版教材是有一定难度的。此外,由于成本、来源及原版教材内容体系与国内的差异等问题,目前在本科教学中普遍使用引进的原版专业英语教材不大可能,而一般学校能够提供的原版图书资料也较少,特别是关于猪生产学这样的专业课程的。并且由于学生对专业网络资源不熟悉,查不到猪生产学相关专业网站,接触的原版专业资料机会就较少。教师有必要预先在心理上和学习资源上做好充分准备,降低学生的畏难心理和语言障碍。建设猪生产学课程学习资源,建立助学平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建设猪生产学课程网站和猪生产学双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生动、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和助学系统,让学生轻轻松松掌握本课程的专业词汇,同时了解了国际养猪生产技术、行情等。

学生除了可以课余时间学习多媒体课件中的知识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中提供的相关链接和网站了解国内外养猪生产状况、行情及行业发展动向等,接触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生产观念。这不但能够解决专业英语教材问题,而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教学对象进行不同的设计和选择。通过设计研制猪生产学双语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成果,形成一个全面的科学的辅助教学系统,再结合板书进一步丰富、灵活和完善了教学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能够显著提高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本课程组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制作双语多媒体课件和课程网站,编写中外专业词汇对照表,英文习题集等。由于要搜集、整理、编写资料,我们以课程组方式由多个教师分工协作建设猪生产学双语教学多媒体课件。

4.探索适合猪生产学双语课程的教学方法

猪生产学课程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学习语言,而是以外语为工具进行学科专业方面的知识技能、思维方法的训练,以及学生心理和专业学习能力的发展。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不仅是从语言使用程度和教学内容上区分的,而是涉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等全方位的变化。因此,教师需要做好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计划协调等工作,同时注意充当好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这样才能改变以往讲深讲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仅传授教材中新颖前沿的理论,而且将教材中贯穿始终的能力训练教给学生,也才能够真正实现“学科式双语教学”的目的。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教学方法上,更注重采用研讨式、启发式等生动活泼的创造性教学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动性。

教学组织上,要求把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教学环节视为完成猪生产学全部教学任务的系统工程。要求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前预习,在课前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专业词汇及相关的泛读材料。而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讨论发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的兴趣,确保轻松掌握基础知识点,并且对相关的专业词汇及表达有所了解。课后一般应有一定的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从而形成教学效果的巩固。在课余时间加大辅导力度,教师以电子邮件、课程网站、教室答疑等多种方式给予及时的辅导,并且指定专业的杂志和网站,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进一步激发兴趣,开阔视野形成良性循环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把课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1~3周),学生的词汇量不大,英语水平不高,采用课前发放专业词汇汇总和阅读资料,课堂上英语板书、汉语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中级阶段(4~10周),课堂上逐渐加大英语讲解的比例,同时辅以课后练习和多媒体教学;高级阶段(10~18周),随着双语教学的延伸,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对一般的专业术语比较熟悉,已经习惯于英语思维,课堂上主要以英语讲解为主,同时组织学生开展英语Seminar等活动。总的原则是先慢后快,先激活学生英语基础,再加快节奏,加大英语使用比例。

六 有效开展猪生产学课程双语教学的保障措施

1.高素质双语教学的教师队伍培养

能否有效开展双语教学,最核心的因素是教师。

首先,通过出国学习等方式培养双语教师是提高双语教学水平的基础,目前我国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严重匮乏。就猪生产学课程而言,美国的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英国的爱丁堡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荷兰的瓦格宁根大学(University of Wageningen,Netherlands)和加拿大的圭尔夫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Canada)等都是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学校。将教师派到这些学校学习将显著提升本课程的教学水平。

其次,将教师派到相应的在华的国际生猪企业(如PIC、Danbred)中开展进修和合作研究也是积累双语教学的有效方法。教师队伍培养应该有计划、有侧重点。应该先重点培养1~2位骨干教师,其后课程组中的其他教师相继短期出国进修或校内举办专业教师英语培训班。

再次,还可以校企联合,利用企业资源聘请企业的外籍员工做兼职教师。目前,我国生猪产业中有很多外资企业(如种猪企业Danbred、PIC、TOPIC等,设备企业Big Dutchman等),不乏一些外籍高级生产和管理人才,他们具备良好的英语技能和相当的工作经验,在双语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学上可以邀请他们开展若干专题报告。

最后,短期引进外籍教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利用科研项目合作的机会,短期聘请国外同行专家在国内任教,给学生提供一个真正的外教环境。聘请外籍教师不仅能解决纯正的英语发音和独特的英语思维问题,同时也能把国外先进的生产管理观念和知识带进课堂,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2.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学评价

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评价是不断提高双语教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教学评价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层次:学生、同行和教学督导组。如果条件许可,还应有相关企业对教学的评价,评价内容应该涵盖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学生评价应该包括对英文教材的评价、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对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还应包括对教师讲述清晰易懂程度、发音标准、教学内容适宜性等方面的评价。同行评价应该包括对教学形式和手段的评价、双语教学课件使用的评价、对双语教学作用的评价,以及对双语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语言能力的发展、专业知识学习等方面的提高与促进作用等方面的评价。教学督导组应该更多注重对课程的双语教学内容、理论体系完整、反映学科发展的新进展、教学效果满意、教学模式新颖等方面的评价。教学督导组还应该考察教材内容是否过多、教材体系及习题设计是否合理、教材价格是否合理、语言难度是否合理、是否要求改编教材等方面问题。

3.开展双语教学的配套措施

双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 深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需要更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包括教学体制、考试制度、学生评价体系等。双语教学需要教师、学生的双重努力和适应,还需要学校和整个社会的一系列配套措施的推进和落实。首先,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支持和鼓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研究,加强双语教学师资的选拔和培养,优先选派开设双语教学的教师出国进修和参加有关国际学术会议,同时引导教师开展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和课件的研究,优先并重点资助“双语教学”的教师和课程,在课程评奖、评优方面予以倾斜。其次,应加大双语教学的奖励措施。双语教学的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校在制定有关政策时应予以充分考虑,业绩工作量考核不能与普通教学工作量等同,获得学生、同行和教学督导组好评的课程和教师,应该给予必要的奖励。再次,在学生层面应该注重引导,吸引学生选修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为学生就业考虑,可以在学生学籍档案中注明为双语考试成绩,同时可以通过增加课程学分等形式,激励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双语教学中来。最后,学校教务管理部门要通过研究和实践,逐步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估体系和制度,使双语教学做到有章可循。

七 结束语

开展猪生产学等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是大势所趋,通过不断开展课程建设,丰富双语教学课件制作,编制和完善教学教材资料,丰富和积累双语教学经验,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建设,教师和学生必将逐渐适应这一教学形式,从而达到显著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农业院校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彭建伟、周清、罗建新、周卫军.农业院校双语教学现状与对策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1(6)

[2]何如海、陈涛.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3]杨公社.猪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王保宇.双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

[5]丛丹阳.2011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3(5)

[6]张志颖、李忠、余丹.高校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3)

[7]张静、赵静、张进明.试论高校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教探索,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