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1篇: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思维习惯;团队合作;应变能力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生活的收尾阶段,此时的数学学习成果不仅是对整个小学学习的总结,对中学数学学习也具有重深远影响。教师要更加负责,帮助小学生调整形态,提前进入中学数学学习的状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质量呢?

一、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习惯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的学习中,比较重要的是积累做题经验,从中寻找数学思维的感觉,而到了六年级,小学生该做的数学题目已经做得差不多了,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形成一个正确的数学思维习惯。

教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习惯,可以选择比较典型的数学题目,让学生从中分析涉及的数学知识点,从数学知识点的角度让学生体会出题人所考虑的数学角度,也可以综合相关知识让学生自主编写有价值的题目。

二、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

进入中学之后,学生的课前准备和课后复习也变得愈加重要。在小学中,数学学习的课业负担较轻,知识点也较好理解,相关任务一般在课堂上就可以完成,但中学的课业负担加重,学习难度加大,学生如果只在课堂上跟教师同步进行课本学习,难免会感到吃力而收不到好的效果。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在课前对即将进行的章节提前预习,在课堂上以提出小问题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认真预习;课后复习在前期阶段教师可以先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相关习题,后期阶段学生就能自觉形成做题复习的习惯。

三、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中学阶段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任务、学习任务都会有所加重,学生不可能每道题都找教师帮助解决,这时候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就发挥了巨大作用。

教师要在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对整体学生划分小组,既有数学学习优秀的学生,又有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小组之间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彼此之间根据学习情况形成良性竞争与合作双重局面,比教师单纯讲题更具有明显的效果。在教师抽不开身的情况下,这一学习方式就发挥了重大作用。

小学六年级数学的学习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升华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努力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切实实现数学学习的高标准化。

参考文献:

第2篇: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教学;数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235-02

一、小学六年级数学总体教学

(一)重视引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将所谓的“动机原则”当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核心,觉得其教学务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动机指的是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内在动力,无论是什么学习都是非常必要的。学生也有着很大的学习欲望,可以很好地进行学习和努力奋斗。而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数学成绩的提升,肯定会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数学教师在平时教授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数学文化学习以及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实施共同教育,使得学生知道自己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祖国的太阳,背负着国家建设和未来发展的重大责任,唯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天天向上,日后才可以充分地为国家以及社会所用,成为有用之人。教师在这个方面,必须要引导学生,使学生在生活中融入数学,使数学成为劳动以及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小伙伴,无论是什么事物都不可以脱离数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入含有数学史的教育元素,使学生对数学的价值作用倍感重要。同时,还可以探讨关于某些科学家,尤其是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培育学生宏大的理想和愿望,以及永不服输的精神,使他们吸取学习动力,对数学课程学习富含热情,充满信心,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其他学科课程的兴趣。

(二)紧抓日常教学,培育学生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培育学生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可以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保证,乃至提高,对学生日后小升初的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应在课堂教授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较为具体和明确的规定和规范。例如:在上课前应准备好学习工具等,作业时间的设定应有较为明确和合理的教导。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教师都应该多注重让学生独自预习、复习、做作业、练习以及反思总结等。这样能使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在课堂教授的过程中,可以多多让学生进行自己探索,自我学习完成后再进行探讨合作,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会独立学习,还可以学会沟通交流、合作学习,实施研究对比。而学生掌握了这样的方法,长期持续坚持这样做,就会很容易形成习惯,拥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美好的学习品质。

(三)优化教学,重视课堂教学质量

在紧抓日常教学的基础下,教师还需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对于六年级数学教学,除了要在课堂教授的过程中使学生把握好较为基础的知识点外,解答数学的方式以及过程都是其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应对这一核心尤其重视。每个班都会有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学生解题的办法和方式不尽相同,教师应给他们切实的肯定。与此同时,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做的不同方法进行比较,进而选取最佳的解题办法,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想法,培养学生较为形象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能充分体验到数学为他们所带来的愉悦,从而培育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营造美好的数学兴趣和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课堂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学习较为简单容易,学得轻松愉快。教师还要充分重视学生精神上的饱满程度,培育学生动口、动手以及动脑的能力,进而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四)分析学习状况,注重对后进生培育

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呢?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是教师务必要清楚明了的。数学成绩在一个班中排名较后的学生,一般会被称为后进生。在各个班级中都有后进生,但依据后进生表现种类的不同,其形成因素也具有多样性。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仔细观察,发现他们的长处,进行积极地引导。身为一名教师,务必要用博爱之心对待他们,爱护优等生的同时也要爱护后进生。除此之外,看待后进生应多投入情感,因为后进生在一般人看来都是问题学生,没有所谓的尊重,无法得到该有的理解,这样很容易造成他们的心理产生变化。因此,教育后进生需要以尊重和友爱为基础,用爱转化成坚实的后盾。例如:在课堂教授中,尽量把知识说的浅显、易懂,备课时应关注到后进生能否听得明白,课后多花点时间教育他们。同时,对后进生的教授,不仅要严格有序,而且还需要一视同仁。除此之外,对待他们要因材施教和反复教导。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摸清后进生的真实情况,实事求是,依据不同的特点,对后进生采取特制的个性化教育模式,同时需要考虑好教育的因人而异以及因材施教。另一方面,错误是需要经过一段时期才能够改正的,教师在进行教导的过程中,切勿过急,要反复对他们进行教导,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去教导他们,循环往复。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一步一个脚印实现后进生的转变。

(五)健全学生知识结构,建立学生终身发展平台

六年级数学教学可以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困难的一个年级,因为学生在这个阶段,都会开始有知识遗忘以及较多的缺点等,特别是最后的复习阶段,而学生的知识结构更成为了一大难点。有些教师提出了复习于六年级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能够健全自身的知识结构,这确实也是解决难点的良好方法。这样可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使学生得以持续发展。

倘若对六年级的数学教材进行研究,就会发现无论是哪个版本还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编者都在编制新的知识中,融入了以前的知识进行反复练习。比如:在分数四则运算的这个章节中,就设计了归一应用题、常见数量关系以及平均数应用题等。倘若使学生在解答这样的问题的过程中,采用“讲一题、带一串”的办法,就能够使学生复习有关数学知识,适宜地对学生复习知识进行补救,提供较大的缓冲影响,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知识结构更加健全,提高其数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数学教学质量。

二、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

(一)学生层面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主要把学生划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是能够熟练掌握知识,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学习态度良好以及成绩优秀的学生;第二层是学习水平处于中等,大概能掌握基础知识,接受能力一般和学习态度一般的学生。;第三层是基础知识掌握较差,接受能力较弱,学习态度差以及成绩较不好的学生。因为是在进行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层次划分是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能力来开展的,而分层是一个非静态的管理过程,必须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依据学生的现阶段表现实施分析,划分层次,从而使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充满热情和激情,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二)授课层面

授课层面主要指的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一样的教学。对第一层的学生,应少讲多写多练,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使用新方法解决问题。对第二层次的学生,应挑重点来讲,挑重点来练,着重对课后习题和书本例子的讲解,提高训练强度。对第三层次的学生,要求不应该太高,讲基础,多学多练,在基础上下功夫。比如:在六年级数学书中学习“分数乘法”时,第一层次的学生应掌握重点难点,适当地加入更深层次的内容进行适当地应用;第二层次的学生则精讲例题和解决好课后习题;第三层次的学生应清楚知道分数乘法的基本计算。这样,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都富有成就感,为日后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训练层面

一般来说,训练层次指的是小学六年级教师在组织训练的过程中,利用练习作业发现学生的问题,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辅导,纠正问题,改良自身的教学方式。而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遵守“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即是把题目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三层”则指训练中的三个层面的划分,即基础训练、变式训练以及综合训练。基础训练主要指的是为全班同学同时设定的,全班都要完成的任务。变式训练是针对第二层次的学生制定的,题目难度属于中等水平,需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综合训练指的是对第一层次的学生所制定的,需要较强的综合能力,题目难度系数偏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开创新眼界。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书中关于“百分数”的知识。第三层次的学生需要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基础知识等。第二层次的学生需要把握百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化,如何计算百分数。第一层次的学生则需要关注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百分数的相关计算题。

(四)考核评分层面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的核心是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个也是考核评分层面的关键组成部分。依据学生的基础层次和能力划分,设定不同层面的考核评分判断标准,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数学时所产生的成就感,还可以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热情,增加上进心,实现预期目标。在对考核评分进行分层时,有些教师会出像AB卷、探讨题以及附加题等,这些都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进行的,也是分层考核评分的重要措施。

三、总结

总而言之,本文主要从小学六年级数学总体教学及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3篇: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不仅要复习小学阶段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还要为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学生打好基础。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从教学目标的明确入手,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全方位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教学见解:

一、充分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所谓的教学目标,指的也就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一方面要完成本年级新知识传授,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学生对小学阶段的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查漏补缺,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充分的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使之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统一。为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深入研究学生,积极学习课程标准指导的教学思想,如实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实际需求,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对课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我们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只有这样,科学合理的明确教学目标,合理的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习,教学才能落在实处,目标的达成才不会是一句话,才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促使学生全面有效的学习和发展,促使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表现的越来越严重和突出。因此,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大多学习压力较大,课程比较繁重,时间长了就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减低。因此,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在充分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我们还应采取有效的方法积极的提高学生兴趣,只有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好学上进,刻苦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爱好等特点,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善于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的气氛,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多种情境,将教学环境转变为学生容易理解的情境,将知识点变得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驱动下有感而发。此外,我们还要有意识的渗透文化学习和数学学习意义的教育,要让学生懂得他们是国家的主人,是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从而使得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三、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中根据一定的学习目的和要求,运用已获得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运算过程去学习,掌握和发挥新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潜在能力,特别是六年级阶段的学生。因此,在教学时,我们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多创设一些发挥潜能的条件,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自主发挥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大踏步地前进。例如:在分数乘整数这一部分,教材在讲解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以后,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探究:2/3333×4444,激发学生兴趣说:看哪位同学计算得又对又快。当学生觉得2与3333相乘比较麻烦时,老师点拨到:看题中的数字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呢?许多学生通过思考,自觉地运用了先将3333与4444约分,然后,再把4和2相乘除以3的方法。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使学生掌握新知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落在实处。

四、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第4篇: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

(一)通过促使小学生自主亲身体验激发发现解决问题的意识如数学应用题的题目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兴趣点,鼓励学生进行亲身体验,从而能够更加容易理解题意,并且准确分析出应用题中隐含的“条件”和“问题”,并弄清楚未知条件和已知条件的关系,锻炼学生自身解决应用题的思维方式,通过想象和思考清晰地把握问题的本质。例如,数学题:“体育课上,跳绳的每5人一组,扔沙包的每3人一组,全班42名学生全班参加活动,那么参加跳绳和扔沙包的各有多少人?”解决这样的应用题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组织这样的课外或者课堂活动,让学生轻松地进行亲身体验,在体验的同时,他们要解决分组的问题,必然会先弄清楚题目的已知条件,然后整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解决问题后能够自由活动,自然也会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这样的教学实践不仅仅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且能够使得学生学习轻松起来。

(二)通过鼓励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学习意识,启发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百分数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几组,然后鼓励学生对本组同学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类和进行百分比计算统计。在活动进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和多种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思维能力,从而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解题方式的现状和弊端。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当针对各组不同的表现给予不同的评价和表扬。也许有的小组是采用挨个统计计数的方法进行计算,有的小组是采用互相沟通然后统一计数的方法,有的小组做出了统计表格,有的小组做出了统计图形等等这些都是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和活跃的思维能力的体现。教师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并且激励学生互相学习各组的优点和长处,从而间接拓展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性。

(三)鼓励学生在自身实践的同时,学习反思与总结,弄清条件和问题的关系,这对解题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小学六年级学生解题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往往弄不明白条件和问题的关系,尤其是条件和条件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理不顺解题思路,进而解题思路特别混乱,导致解题时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加深对数学认知和思维方法的基础的理解,尤其是对于问题本身实质性的理解。例如,在应用题“一箱货物,先拿出168件,又拿出剩下的2/3,这时箱里剩下的正好是货物总数的1/7,这箱货物共有多少件”的解答中,学生特别容易弄混总量和部分的关系,从而解题思路容易混乱,对于条件和条件之间的关系理解也一团糟,从而导致解题思路混乱。而题目并不是特别难,只要整理好解题思路,能够弄清楚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很容易解对此题答案是294件。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中,系统地分析问题和抓好基础问题

(一)系统地分析问题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阶段,学生压力大,而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是相当的繁重。因此,教师应当认真把握好教学的目标,努力完成教学任务,扩展学生的数学知识范围的同时,把握好数学的教学顺序,将教学结构设计最佳化,促使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基础知识和教学重难点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做好课堂观察和课堂课后作业的评价,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每个学生学习中的长处和短处,进行有针对性的补习,有针对性地根据他们的心理和学习特点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对数学知识做出符合自己自身特点的复习目标计划。

(二)抓好基础问题数学基础问题在于四个方面,即概念、逻辑思维、方程的推导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一是概念。教师应当改变学生容易将内容和关系混淆的现状,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的本质内涵和特征。例如,判断两个圆柱体积关系,就是要看圆柱体的底面积是否相等,而且还要比较圆柱体的高,且其关键是比较底面积和高的最终乘积大小。二是要培养和拓展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复习中,对于同一个题目,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并且引导学生对各种解答方法进行比较,了解教学方法的各种效果。三是方程式推导过程。比如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体积,这些计算公式的推导,比较繁琐,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亲自实践,进行合作讨论,自己进行推导。这样,学生就会清楚地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以及本质内涵,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不会生搬硬套一些公式,而是不管题型怎么变化,学生都能够理顺逻辑关系,能够顺利得解答题目。四是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关系。公式、应用题、计算题、方程式、尤其是应用题,方程式的综合利用,学生容易糊涂,这些学习弊端源起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因此教师应当促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方法论,督促学生学习好数学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为提高应用题的解题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结语

第5篇: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训练;人文培养

数学作为一种应用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其对思维的训练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行练习的,这种训练要求学生思维具有连贯性、严谨性、聚合思维突出的特点,数学教学中的人文元素表现在数学教会人严谨的态度、细心地计算和“钉子”精神等。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进行人文培养。

一、对中小学数学中的思维训练模式的研究

从整个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来说,思维训练模式比较丰富,对于进行实践教学的老师来说,要整体把握教材内容及其编排程式,把握教材并根据学生发展特点进行教学安排,要做到思路清晰、目标适度、训练有素的教学,教师就要把教材吃透、以研究的方式把知识与教法结合起来。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来说,我认为可以划分为三个段的思维训练,一、二年级为一个段,三、四年级为一个段,五、六年级为一个段。在一、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以多种方式来记忆简单的数学知识,比如乘法口诀,教师要通过丰富多样的生活实例、教学活动和有趣的游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和由此衍生出来的除法的意义,掌握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这个阶段的思维训练以直观思维训练为主,主要是引导学生对同一个知识点的不同变化形式的理解和运用。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其思维训练具有了抽象性的特点,开始具有概括实物形成抽象理论的特点,如对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图形面积的计算,开始出现了由“实物”向抽象事物发展的趋势,这些不同于一、二年级教学思维模式,要求老师转化、变换教学方法,搭接好由“物”到“理”的训练。这个阶段开始以抽象解题思维为主的数学教学中,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其数学公式中所蕴含的“道理”,也就是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抽象的数学原理,这是低段和高段直接衔接的重要思维训练。当学生进入五、六年级的数学学习时,更为抽象的数学教学中,“探索”开始成为学生数学思维训练的重要方面,比如进入五、六年级数学学习中,逐渐引入了体积、表面积,时间与路程、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相遇问题等,这些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死记硬背公式很难取得优异成绩,遇到稍有难度的题型就会感到困难。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此时的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对这些相关公式的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和透彻理解,是用“数学原理”而不是死记硬背公式来解题,比如在进行长方体体积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体积V=底面积(长a×宽b)×高h的意义,在此公式中,要引导学生以“分层”的概念理解高在体积计算中的意义,以书本为例,书本的每一页面积就是一层,所有的厚度就是高h,用每一层×厚度就得到了书的体积,意思就是以每一层为单位叠了h层。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就可以形成一种“切分”的概念,把抽象的“高度”转化为熟悉的“层”的概念。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帮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把握这种概念模式以及概念原理。

对于初中的数学教学中,开始出现未知数的思维训练模式,如x+y=12;x-y=2这样的代数式,这就要求学生理解“代数”的意义,首先理解x和y 都是数,由于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数,在公式中就以x和y来代替这个数字,启发学生首先理解“代数”的含义后再进行公式计算的训练,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的“数理”,只有掌握了“数理”,学生才能正确应用,才能在运用的过程中深入的学习相关联的知识,而不是只掌握公式的套用不知其变化之原理,弄得画表不知其里。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其测试题型多是就某个公式中提出一部分必要条件作为“缺损”,要求学生以“数理”为依据进行补充完善,对于这样的思维训练,只有在透彻理解了数学原理之后才能顺利完成,达到良好效果。初中和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连贯性的衔接非常重要,他们由小学开始的数学思维训练就如同一根不断加长的“链条”,教师只有把握住教材的思路,学生思维的特点,才能在学生思维发展的不同阶段接上不同的“链条”,而这种“链条”模式得以不断延伸的基础,正是教师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的数学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二、人文精神在教学中的渗透

第6篇: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79-01

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教师不仅在教学理念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学手段也变得多样化,尤其是集电脑、投影仪、传统的黑板于一体的电子白板的出现,优化了课堂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平台。数学课堂上合理利用电子白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有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知识,使得例题的讲解直观化、简单化,能够让学生的练习、师生的互动更加直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更加形象、生动。

一、合理利用电子白板,优化新课引入

教师创设的情境可以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是趣味性强的数学活动,还可以是需要交流讨论的数学问题等。在电子白板的帮助下,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问题可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给学生创设形象生动、感性的情景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优化新课引入。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垂线与平行线》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实际生活中学生常见的景物引出垂线与平行线。如利用电子白板呈现黑板上两个相邻的边、窗框的四条直角边等,如果把它们分别看做是直线,就能抽象出四组相交的直线,每组相交的直线构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对于平行线,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笔直的铁路、黑板相对的两边形成的直线、数学课本上的条形码等,从中抽象出三组直线,让学生辨别每组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不相交的直线是什么样的位置关系等,从而深刻理解了平行。

二、合理利用电子白板,强化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一节课的灵魂,如何更好地突破重点,是教师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在某些数学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如果用实物演示会有些死板,用课件演示又欠缺灵动性,但电子白板的直观、形象等优点正好弥补了这些不足,可以让学习的重点深入浅出,让学生自主探索,感受重点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能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本节课的重点就是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推导的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学时,笔者在电子白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再复制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来试一试怎样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积极动脑,跃跃欲试。笔者让一个学生来演示,其他学生想象着一起动手。学生会发现要通过对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旋转和平移,才能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的平行四边形。这样,学生通过视觉的感官,马上能体会到这个大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原来三角形面积的2倍,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此外,笔者还充分利用回放页面的功能多演示几遍,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面积推导过程的理解。

合理利用电子白板的演示,动静结合,学生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了面积计算公式,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强化了教学的重点。

三、合理利用电子白板,深化解题方法

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除了要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要通过练习来巩固。教师往往通过板演例题的正确解题过程,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但这样教学,学生却不能理解透彻,只能生搬硬套地套用教师的方法进行解题。但合理利用电子白板,可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一一呈现给学生,同时还能把新旧知识合理地统一和过渡,不断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感。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除法》中学习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中已有的资源库,做出4个形状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依次排列拼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把每个正方形平均分成3份,并涂上颜色表示出一个,学生可以数出这4个正方形中一共有6个,于是得4÷=6.由于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分数除以整数,所以有些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用分数的乘法来计算,对于这样的想法是否成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来验证,结果学生会发现4÷=4×,从而确认整数除以分数转化成分数乘法的猜想是正确的,与此同时,学生也总结出整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成整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还可以组织学生归纳总结出这类题的解题方法。

第7篇: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A-

0029-01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并不复杂,但是如何将这些简单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数学思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大问题。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都小,心理不成熟,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也都是一张白纸,教师如何实施教学决定了学生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中的逻辑思维方式。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在注意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数学知识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重视教学设计

小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但同时他们的自制力和意志力较差,常常是靠外部的压力来完成任务,而不是靠自觉的行为,因此很多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听完一整堂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多引入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从而使学生不会轻易地走神或开小差。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课堂导入:“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得到了一个大西瓜,猪八戒想多吃,师傅分给他二分之一,他嫌少,分给他四分之二,他也嫌少,之后师傅分给他八分之四,这次猪八戒觉得已经得多了,高兴地答应了。可是孙悟空却在旁边一个劲地笑,你知道孙悟空为什么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孙悟空哈哈大笑的原因。”这样的导入在教学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一堂有效的课堂教学开了一个好头。在教学进行到总结时笔者问学生:你知道孙悟空哈哈大笑的原因了吗?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来了:猪八戒不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创设情境实施教学

数学的学习具有逻辑性,但是有时候又较为抽象,所以笔者认为,教师还应该多多创设一些教学情境以更好地推动教学的实施。教师可以多设置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等多个情境以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如,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露在外面的面》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引入家里的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电来让学生理解露在外面的面究竟是指什么。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好大小相等的正方体,然后让学生将几个正方体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再观察露在外面的面有几个。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有一种直观的体会和认识,而且这些生活化的方式也会让学生觉得原来数学就是这么简单,且离我们的生活如此近,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并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诱发学生的思维

教学不仅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励学生应用知识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为学生提供创造的舞台,促使学生养成创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图形》后,教师要求学生设计一种漂亮的对称图形。显然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要充分地发挥想象和创造力,并且在“设计”图案的过程中推陈出新,创造的欲望逐渐高涨,让学生充分享受“创造”的乐趣,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又如,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合格率》教学中,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上次期中考试,数学这门科目,我们班一共有50名同学,其中合格人数是40名,而二班共有48人,合格的人数是40人。请问两个班的合格率分别是多少?哪个班的合格率更高?”

该题是一道课堂配套训练题,较为简单,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上述条件进行题目改写。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有可能改写出:

1.某一次考试,本班和二班分别有50人和48人参加考试,且两班均有40人成绩及格,不通过计算请你判断哪个班的合格率更高,为什么?

2.某一次考试,本班的合格率为■,隔壁二班的合格率为■,两个班合格人数相等,请根据我们的人数计算出二班的总人数。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相关知识点,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积极评价学生的表现

小学生年纪虽小,但却非常在乎教师的表扬和肯定。笔者发现,很多受到教师表扬和肯定的学生往往会有奋发向上的斗志,参与课堂学习活动非常主动;而那些得到教师表扬或肯定较少的学生则在教学上比较被动。笔者认为,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该积极地评价学生的表现。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评价往往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受重视的,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是被肯定的。这样,学生就会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学生的自觉性、自信心也得到增强。随之,“教师肯定―学生自信―学生自觉、主动―学习进步―教师肯定”的良性循环必将形成,而有效教学的形成也将水到渠成。

第8篇: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

(一)图画与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

从个人认知发展阶段而言,小学生仍处于自我认知的发展初期,个人抽象思维能力及认识思考能力相对较弱。就大部分小学生而言仍然只能用较为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自身对于事物认识与分析也仅限于以往的经验,在抽象性认识法一定的能力。通过画图教学,运用图像符号向学生传达知识,能够更好的融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数学逻辑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对于学生学习质量提高是极为有效的。

(二)图画比文字能更长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专注度是极其有限的,高年级学生专注时间为二十分钟左右,中高年级的注意力也相差不远。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不断的创新课堂授课方式,改变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画图知识学习中感受到学习魅力,持续专注于学习内容。

二、激发小学高段学生利用画图解决问题的兴趣研究策略

(一)体验画图策略的优越性

正如斯蒂恩所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像那么就整体把握了问题。小学生正处在思维发展阶段,处于一个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因此小学教材大部分文字表达为主,但是此类文字表达方式更容易使学生在问题上产生枯燥感与距离感,导致学生难以理解题目大意。因此在小学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生理特点,鼓励学生在进行学习及答题时,在纸上通过图画或者借助线段图及实物图等等问题具体化,数学问题呈现出更加形象更加具体的表现,进而达到对于题目大意的理解,并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进行思考与解决问题。例如在典型的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问题当中,学生往往会觉得困惑。但通过画图法便能够更加轻松的得到理解:在画图过程中,引导学生将8个头全画上两只腿或4只腿,发现少的或者多的那些是兔子或鸡的,并且依次添加上去,在这一发现之后学生就能够依托画图假设法求鸡的数量:(8×4-26)÷(4-2)=3只,并且对求解的方式更加理解,后期存在做题中遇到相似问题也能够触类旁通的解答。通过创设一定的体验性场景,使学生能够在个人解决问题过程当中产生画图的自发性心理,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在自身的画图中去体会方法,发展思维或者思想。

(二)掌握画图策略的多样性

在数学课程改革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拥有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时还要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发展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精神。真正提高学生对于问题解决能力,最具有价值的教学方式是为学生传授解题方法。要提高学生运用图画策略解决问题能力就需要对学生传授画图的技巧以及针对不同题型的画图方法。一般而言,画图形式包括了线段图、平面图、力地图等等,在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结合具体问题和不同画图法的特色进行画图方法的选择。例如线段图画法能够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更加具体形象的体现,其运用到百分数的教学中就极为合理。在六年级上册的教学题目实例中可以得到证明:世界所有人均耕地面积为1000平米,我国的人均耕地占比2/5,那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此时就可以运用线段图让学生将单位1找出来,并且表示出2/5的比例,便能够正确的理解题意,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针对不同的问题不同采用合理的画图策略是培养学生运用画图法解决问题兴趣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三)体会画图策略的广泛性

第9篇: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微课应用与建设

引言

微课是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产物,运用不到十分钟的短视频课程,对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并且已经取得了优秀的教学成果。首先,短视频时代来临是必然,当今时代高节奏的人群必然更适合接受直接、有效的讯息,而视频是最直接的传输信息模式,以短视频的形式去为学生呈现数学教学,对学生而言,更加的直观立体。而短视频本身时间相对较短,可以充分的抓取到学生的注意力,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对难点进行重点攻关,让学生更快更高效地接受数学知识,让老师更好地进行数学高年级教学。

一、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现状

当今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依然运用的是传统的思维教学模式。就是在讲课的过程中,运用单一的教授方式,平铺直叙,对课程内部所有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讲解。而这种无差别性的讲解,会因为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导致每一位学生所吸收和理解的点与量会存在着个性化的差异,这让每一名学生接受数学高年级教学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尽相同,并且,因为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毫无新意,且授课时间较长,也导致了学生极容易分散精力,学生的专注时间较短,当专注点过去了之后,对数学教学兴趣泛泛,甚至有些学生到最后对数学教学产生抗性。针对于以上的传统模式教学弊端,微课应运而生,它能针对当今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友善解决,未来的教学模式,传统模式与微课相结合成为了必然。

二、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微课应用的必要性

首先,如果教师想要了解到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微课应用的必要性,就必须要先了解微课教学的两个特点:首先,微课教学采用的是短视频教学形式,视频时间一般不会超过十分钟,这属于快餐式教学模式,而小学高年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其本身注意力就很难进行集中,一般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注意时间段只有十到十五分钟,所以短视频这种快餐式的教学并不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性,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与接受微课所输出的信息内容;其次,微课其本身根植于互联网,视频内容简单、针对性强。根植于互联网,就决定了微课的信息库相对来说十分丰富,多样的信息可以使学生吸收知识更加的全面与丰富,而视频的内容相对简单、针对性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对某项知识点、难点进行重点的针对性学习。有深度的专项的练习必定比全方位的无针对性的讲解更具有教育效果。因为以上两个关键点,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一定是必要的。教师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更应该结合时展,结合自身教学情况,加以微课辅助,才能达到以生为本、科教兴国的伟大教学理想。

三、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具体途径

(一)数学教学,微课先行

微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微课可以起到先导性教学作用。教师在备案过程中,可以提前准备出与课程相关的导语视频。以提问、举例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生活上的问题进行思考,勾起学生的好奇心,之后再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先导性微课主要目的是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主的思考问题,并且渴求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更加的专注和投入。例如,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节《负数》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插入先导性的视频,以故事的形式将学生带入到课堂之中,例如小张原来有十块钱,那么他的资产计数为“10”,但是他买东西的时候花了十二块钱,这就意味着他还欠卖东西的老板两块钱,那么现在小张的资产又是如何计数的呢?请大家想想办法去给小张的资产记个数。这样的先导性视频是微课的教学手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鼓励学生自己去首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充分的调动数学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接下来教学课堂学习良好发展。

(二)课程总结,针对讲解

由于微课短视频的直观性与趣味性,当学生经历了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之后,教师采用微课短视频进行总结,就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再次抓取到课堂之中。运用五到十分钟的课堂内容总结,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整个教学内容的框架,更好地帮助学生梳理在数学教学中出现的知识点,并且对教学内容中遗漏或者还没有完全掌握的地方进行自我认知。教师将整个课程中的精华内容,凝结成一个微课总结,就可以更大幅度的上的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与此同时,教师也会通过测验、考试以及课堂提问等渠道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这时候也可以用微课的形式对教学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与训练。微课之所以能符合当下时代教学,就是因为他能最短的时间之内抓住学生最高的注意力,以微课的形式进行针对的讲解训练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数学难点进行攻关,帮助学生开心学习,快乐成长。

(三)微课件,实时复习

微课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其具有传播性以及复播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授课一般无法复制,学生只能通过课堂笔记以及课堂所吸收内容,对知识点进行掌握,而微课最能帮助学生的一点是:微课是一个信息内容载体,它是可以重复进行播放的。教师在录制完微课之后,可以将微课的内容,也就是微课件发送给学生家长,在家长辅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的时候,如果一旦发现有某一知识点没有完全的进行掌握,可以即时的将微课件重新进行播放,这样就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摆脱了时间空间的束缚,可以实时的帮助学生解决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难题。而数学这一门学科是一门偏理性学科,是一门逻辑性学科,很多学生无法学好数学,最大的问题是数学难点无法单纯通过课堂笔记进行攻破,而微课这一教学模式的出现,无疑最大程度上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所以这项方法论是重中之重,必须予以重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