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突出表现范文

突出表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突出表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突出表现

第1篇:突出表现范文

病例介绍 患者女,43岁,主因频繁恶心、呕吐6 h,发作性晕厥、四肢抽搐2次入院。患者与入院前6 h感上腹不适,继之出现恶心、呕吐,开始吐胃内容物,后吐胆汁样物,呕吐频繁,量较多。发病后2 h,患者自觉心前区发热,继之晕厥、全身抽搐,持续约2 min后缓解并清醒。1 h后又发作一次,自动缓解。在家对症治疗无好转,急送我院。入院查体:T:37.6℃、P:96次/min、R:24次/min、BP:124/76 mm Hg(1 mm Hg=0.133 kPa)。神清,急性病容,面色苍白,中度脱水貌,气促、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因清晰;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心率96次/min,律整,无杂音,腹平坦,上腹有轻微压痛。余无明显阳性体征。根据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电解质紊乱,阿-斯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急查心电图、电解质等。患者在查心电图时,又突然意识丧失、头后仰,双眼上翻,四肢抽搐,口唇青紫,呼吸停止,脉搏触不到,血压为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Q-T间期明显延长达0.52 s,U波明显,甚至高于T波,频发室早,当出现“RonT”现象时,即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TDP),开始QRS波群向上,当第9个QRS波群出现时,尖端突然向下,后以6~10个波群为一组,尖端反复交替。当即给予利多卡因50 mg静脉推注,发作3 min后停止,恢复窦性心律,频发室早,神志恢复。继之利多卡因500 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 ml中以3~4 ml/min静脉滴注,10%氯化钾15 ml、25%硫酸镁10 ml加入0.9%盐水500 ml静脉滴注。当时血钾回升为2.4 mmol/L,同时嘱口服10%氯化钾10 ml,1次/h,直至血钾恢复正常。治疗过程中,患者反复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TDP),发作时间2~4 min。发作间隔开始约15~20 min,以后发作间隔逐渐延长,最后一次发作间隔为6.5 h。患者入院后10 h,排除少许黏液脓血便,便常规化验示脓血球++++,修正诊断为:急性中毒性痢疾,尖端扭转性室速(TDP),阿-斯综合征。给与相应治疗。入院12 h,血钾恢复至4.1 mmol/L,但仍出现2次尖端扭转性室速(TDP),Q-T间期仍达0.48 s,U波明显,考虑低血镁突出(条件限制,当时不能测血镁)。给于25%硫酸镁20 ml静脉滴注。入院36 h后,U波消失,Q-T间期逐渐恢复至正常。室早消失,病情渐稳定。共住院12 d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此患者在出院后3、10个月分别发一次,皆因情绪波动引起,发作3~5 min自然缓解。曾先后到省市医院进一步检查,心脏均无异常。至今5年,未再发作。

讨论

中毒性痢疾属于内科急症,病情危重,临床表现变化多端,临床分型多为休克型、脑型、混合型。而以尖端扭转性室速为突出表现的中毒性痢疾临床鲜有报道。我院收治此例患者开始以低热、恶心、呕吐为首发表现,继之以反复发作性晕厥为突出表现,掩盖了中毒性痢疾其他表现。加之基层医院缺乏临床经验,被患者继发表现所迷惑,曾一度诊为急性胃肠炎,直到入院后10 h患者排出黏液脓血便才确诊原发病,值得汲取教训。此患者入院后,反复发作尖端扭转性室速,在入院后的36 h内,反复发作达20余次。尖端扭转性室速(TDP)是1966年由法国学者Dessertenne提出并命名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与其他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有着显著不同[1]。根据发作时间的不同,短者,患者可出现一过性心悸或头晕;稍长,可出现黑朦、晕厥甚至抽搐,呈典型阿-斯综合征表现;病情严重者,发作时间长,TDP可转为室颤而死亡。发作时间短暂的可自行缓解,发作时间长的,针对病因治疗,经积极抢救也可获得成功。本例患者因中毒性痢疾引起频繁恶心、呕吐,丢失大量钾离子、镁离子,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心肌复极时间延长,复极离散,出现频发室早,得别是出现“RonT”现象时,导致尖端扭转性室速(TDP)的发生。此外,痢疾杆菌所释放的毒素对心肌损害也可能是诱发尖端扭转性室速(TDP)的另一个因素。本例患者经积极抢救获得成功,但以下几点仍值得关注:①尽早明确病因,积极治疗。TDP病因有二:一是获得性,由电解质失调(低钾、低镁、低钙)、奎尼丁、胺碘酮等药物引起;二是先天性或家族性长Q-T间期延长综合征[2]。该患者有明显的病因及继发性电解质紊乱,病前及病后均无Q-T间期延长,故考虑由电解质失调低钾、低镁引起。特别是当血钾达到4.1 mmol/L时,U波仍明显,并出现TDP发作,大剂量补镁后恢复正常,说明TDP发作与低血镁密切相关;②合理用药,本患者反复发作时间较长,除原发病没有及时确诊外,与用药欠合理也有关系;本例在开始治疗时,曾多次使用利多卡因静推和维持静点,但效果不理想,在补钾补镁过程中,剂量较小、速度较慢,特别是补镁没有足量用药,是造成病情迁延的主要原因,现在认为[3],镁盐治疗TDP有肯定疗效,因其可抑制迷走神经兴奋,扩张血管,阻断交感神经活动进而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镁离子可控制细胞内外钾离子、钙离子浓度,稳定膜电位,复极均匀化,使不稳定的电位恢复,中止TDP发作;常用方法为25%硫酸镁10 ml+50%葡萄糖40 ml静脉推注,5~10 min注完,5~10次1个疗程,第1个24 min给7.5~10 g,第2、3天分别给5 g;注射速度不要太快,量不宜过大,因可抑制呼吸、降低血压;另外,发作间歇清醒时,让患者口服氯化钾,使血钾浓度迅速提高到4.5 mmol/L以上至关重要。文献报道[4],只有血钾浓度大于4.5 mmol/L时,才可中止TDP发作;本例在入院后第2天血钾浓度至4.1 mmol/L时,仍发作TDP也证实了这一点;③本例在出院时,Q-T间期已经恢复正常,U波消失,但出院后第3、10个月仍因情绪波动分别发作一次,说明本次发病造成的心电不稳定需较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故在出院遗嘱中要特别说明,密切随访。

参考文献

1石毓澍.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类型及处理.临床荟萃,1993,9.10 (8):394.

2吴杰.长Q-T综合征心电图和临床诊断.临床心电学杂志,2004,13(2):84.

3张存泰,李运田,陆再英.硫酸镁对家兔在体心脏跨室壁心肌复极不均一性的影响.中华心血管杂志,2001,29(11):680-682.

第2篇:突出表现范文

【关键词】混凝土;表观缺陷;处理

混凝土的表面缺陷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1、表面裂缝;2、表面破损;3、表面颜色不均匀;4、表面漏筋。

不管是哪一种表面缺陷,都会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找到混凝土产生表面缺陷的内因,在施工中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对既有的缺陷加以必要的修复处理,以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1、混凝土土表面裂缝

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大都是因为收缩而产生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变干而引起,另一类是因为混凝土硬化时水化热使混凝土产生内外温差而引起。

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往往因为外界气温较高,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小,表面蒸发变干,而其内部仍是塑性体,因塑性收缩产生裂缝。这类裂缝通常不连续,且很少发展到边缘,一般呈对角斜线状,长度不超过30cm,但较严重时,裂缝之间也会相互贯通。对这类裂缝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在混凝土浇筑时保护好混凝土浇筑面,避免风吹日晒,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立即将表面加以覆盖,并及时洒水养生。另外,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引气剂也有助于减少收缩裂缝

对于较深层的混凝土,在上层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会在自重作用下不断沉降。当混凝土开始初凝但未终凝前,如果遇到钢筋或者模板的连接螺栓等东西时,这种沉降受到阻挠会立即产生裂缝。特别是当模板表面不平整,或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时,模板的摩擦力阻止这种沉降,会在混凝土的垂直表面产生裂缝。这种情况一般容易发生在混凝土柱或其它窄长结构的边角部位。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振捣是避免出现这种缺陷的最好方法。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水化热使温度上升更加明显,在混凝土表面与内部之间形成很高的温度差,特别是在特大桥大体积承台施工中,现场实测混凝土内外温差有时会达到50℃以上。表层混凝土收缩时受到阻碍,混凝土将受拉,一旦超过混凝土的应变能力,将产生裂缝。为了尽可能减少收缩约束以使混凝土能有足够强度抵抗所引起的应力,就必须有效控制混凝土内部升温速率。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矿粉煤灰,能使水化热释放速度减缓;控制原材料的温度,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采用冷却管通以循环水也能及时释放水化热能。

碱骨料反应也会使混凝土产生开裂。由于硅酸盐水泥中含有碱性金属成份(钠和钾),因此,混凝土内孔隙的液体中氢氧根离子的含量较高,这种高碱溶液能和某些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发生反应,生成碱硅胶,碱硅胶吸水水分膨胀后产生的膨胀力使混凝土开裂。

对于浅层裂缝的修补,通常是涂刷水泥浆或低粘度聚合物封堵,以防止水份侵入;对于较深或较宽的裂缝,就必须采用压力灌浆技术进行修补。

2、混凝土表面破损

混凝土表面破损包括:表面峰窝、表面麻面、表面气孔、表面冲蚀等,至于表面蜂窝,纯粹是因为振捣不到位所至,在施工中只要增强责任心就能避免,在这里我主要就表面麻面、气孔、冲蚀谈几点看法。

脱模后的混凝土表面麻面起粉,主要原因是因为混凝土表面出现缓凝现象所致,这可能是由于使用了不合格的脱模剂或脱模剂使用不当造成的。当脱模剂用量过大时,既浪费又会引起混凝土表面缓凝,还会污染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表面。另外,当使用木制模板时,有些木头在日晒下会析出糖分,而糖分有延缓水泥水化的作用,从而产生混凝土表面缓凝。混凝土表面麻面与模板拼缝不严也有关系。

混凝土表面的气孔主要是模板表面携带的水、气泡引起的。如果模板表面有一定吸附性或透气性的话(如采用木制模板),气孔可以减少;若采用抗渗透性强的钢模板,则气孔一般都是因为振捣不充分所致。即使振捣充分,也还会有气孔,特别是在混凝土的上层表面或模板向内倾斜的情况下,气孔很难避免。另外,所使用的脱模剂和混凝土配合比对产生气孔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粘性大的混凝土比粘性小的更容易产生气孔。

水在模板与混凝土浇筑面之间渗流时,水泥浆随水一同流走,会使混凝土结构的垂直面产生像河流三角区一样的图形。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混凝土坍落度太大或和易性太差,或使用的外掺剂不当有泌水现象,大多属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上的问题。这种冲蚀虽然发生在混凝土结构的浅层表面,对混凝土强度一般不会产生多大影响,但是,极大地影响了混凝土外观,特别是当冲蚀破损较深或钢筋保护层较薄时,必须要进行很好的修补。

混凝土表面产生鱼鳞斑也可以归结为表面的冲蚀破坏,这往往同模板的刚度有关系。当模板的刚度不足,混凝土结构物的浇筑高度又较大,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模板受到极限侧压力,整体微量位移,在模板与混凝土的接壤处产生空隙,而这时下层混凝土还处于流塑状态,水沿着模板与混凝土间的空隙渗流,导致脱模后出现鱼鳞状的斑纹。

混凝土的这种缺陷修补时,为了获得可以接受的混凝土表面颜色,可以通过试验之后,把白水泥与灰色普通水泥按一定比例混在一起使用,砂子应使用筛除了粗颗粒的细砂,砂浆中要掺用聚合物(比如环氧树脂、白乳胶等),用砂浆块或光滑的石板抹面以获得光滑的表面。

3、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

施工中想要混凝土表面颜色完全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许多因素都会引起混凝土表面颜色发生变化,比如原材料的种类、施工配合比、混凝土的养护条件、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脱模剂的使用情况等。决定混凝土颜色的原材料主要是水泥或掺加的矿粉、粉煤灰等粘结料,一旦粘结料的品种或粘结料的用量发生变化,都会导致混凝土颜色发生改变。当混凝土和易性欠佳,或在下料过程中混凝土粗细骨料发生离析,或振捣不均匀等,导致某些部位粗骨料集中,某些部位砂浆过于丰富,待混凝土硬化后颜色不一致。

第3篇:突出表现范文

关键词: 中国工笔人物重彩画 三清殿壁画 《朝元图》 色彩

中国工笔人物重彩画在色彩的运用方面源远流长,历代画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不同设色风格流派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如涓涓清泉,汇集成浩瀚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的长河,形成了在设色上独具特色的中国工笔人物重彩画的完整体系。工笔人物重彩画视设色为绘画语言的符号,它是画家心物合一的具体表现,是打动人的重要因素。同时色彩更是构成绘画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视觉艺术的作用是巨大的。马克思曾说过:“一般来讲,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的形式。”人的视觉表象都由色彩和高度唤起,色彩甚至比形状、线条更能牵动与情感有关的经验和联想。如果色彩运用得当,就能激发起观众对作品的特有联想,产生更强烈的感情。绘制壁画的画师们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从而制造了光彩灿烂的色彩效果,使整幅壁画显得更加光彩夺目。三清殿壁画可以说是传统工笔重彩画家留给我们后人学习的一个绝佳范本,我将《朝元图》中的设色特点总结为以下几点,分别加以分析。

1.色彩单纯统一,并在统一中求变化

追求单纯、统一的大色调是《朝元图》处理画面的重要手段,因为画面追求平面造型,色彩越单纯越显示其造型的力度,否则颜色的过分花乱必定会导致造型的弱化。《朝元图》采用了传统的勾线填彩的方法,在统一中求变化。画师统一设计,以大面积富丽华美的青绿色为基调,有计划地将少量土黄、白、土红、朱紫、深赭等颜色穿插在画面的各个部位,把不同明度、色相、纯度的色彩组织起来,形成渐变的有节奏、有韵律的色彩效果,在视觉中建立起一种精确的平衡,并且加强了画面的主次及素描关系,使画面局部对比强烈而整体又均匀统一。比如三清殿扇墙西侧(图1)的色彩处理,东极大帝的深红色帝服就在大片着有绿色的玄元十子围绕下烘托而出,衣服大面积的青绿色块上又有领口、袖口、腰带、飘带、饰物等小面积的白、黄、朱、金及三青、四绿等颜色的穿插,保证了画面色彩的秩序性,使画面既灵动而又有神韵,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视觉平衡。整个画面色彩古厚、典雅、沉着、明快,并且色不碍墨,墨不碍色,使画面的色彩与线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不论色彩是灰是纯,是俗是雅,都能因线条、空白等因素的调节而获得色泽繁而不乱、对比强烈、整体和谐的画面效果,达到色墨交融、色助墨光、墨显色彩的目的。

2.随类赋彩,妙超物象

由于整铺壁画采用的是工笔人物重彩形式,受工笔人物重彩画造型和形式特点的影响,它的用色既不是对色彩作纯客观的认识,像西方绘画那样把色彩归结为光及固有色和环境色的结果,又不会对色彩做纯主观化的理解,它是主观认识与客观物象的统一体。早在南齐,谢赫就在六法论中就提出了“应物象形,随类赋彩”①的观点,这就把色彩的应用归结到对“类”的认识之上,成为工笔画家千古不变的着色格言。有时画家为了表达情愫,强化物象的神韵特征,增加艺术的感染力,也会打破自然物象本身色彩的约束,大胆地对自然物象的色彩加以强化或削弱,强调一种理性情感与想象合一的特点。比如《朝元图》中女性面部的设色,以水星、电母、金母为例(图2、3、4)。她们虽同为女性,但面部的颜色却不尽相同。水星面部以蓝色加白为多,稍有点紫味,给人的感觉是清淡、高雅、端庄。而电母则面部黄色偏多,所以给人以光明、迅速的感受,表现了电母深沉思索的个性神态。金母面部多以朱砂色为主,所以引人注目,给人以健康、圆满、吉祥、幸福、神圣之感。

3.色彩的平面性和装饰性

在传统中国画中,色彩不仅在画面中有均衡构图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不同的色彩语言释放着不同的色彩情感,从而使观看者与画面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起到传情达意的交流作用。而从色彩使用来看,最富装饰性的当数工笔重彩画。工笔重彩画在着色上要求石色为质,水色为文,并在石色的基础上,用金色勾描或渲染,赋色柔丽多姿,以追求画面的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

工笔人物画用色讲究理性化单纯化的装饰味,色彩越单纯越限制,装饰性越强。色彩总是和情感联系在一起。由于工笔人物画不画光影,因此就无所谓色彩的写实。工笔人物画的色彩仅仅表现对比变化,没有冷暖之色的意义,只有深浅浓淡的色阶意义,颜色的意义与水墨一样。中国画的色彩和客观物象没有简单的等同关系,所以可以随心所欲地调配变化,目的不在写真,而是起一种装饰美化的作用,增强画面的节奏韵律感,借以抒感,因此工笔人物画的色彩是情感化、理性化、装饰化的。

整铺三清殿壁画在设色的过程中抛弃了光源所造成的明暗关系,通过归纳和概括,采用平面色块组合的表现性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加鲜明的突出色彩的表现力度,更加强烈地表现对象特征,加强画面的形式美感。“绘画的装饰性指的是绘画本身获得某种装饰美的效果,而不是用以装饰别的事物”②。画面通过色块的大小、冷暖、深浅、明暗的相互对比来表现。此外作为形象间架的黑线也从中起着分割、协调和统一画面效果的作用,以便使其更具装饰美感。画面中人物的胡须头发调整得丝丝分明,冠履佩戴和衣纹花饰刻画得精细入微,服饰器物及画面装饰物上实际存在的纹样图案刻画地如实细致,这些都使画面达到了单纯而丰富、平面而厚重、概括而细致、多样而统一和谐并富有装饰美感的效果。

除了以上的特点外,壁画中对一些器物、小的头饰、武士的盔甲等当中还多施以沥粉堆金、勾金、雕填等技术,尤以沥粉堆金技术为主(用白粉勾塑出凸起的线条,在线条限定的范围内施以金彩)来重点加工细部纹样。这样一来无论远观近观视觉效果都很丰富,装饰性也很强,连同墨线组合,辅以白云瑞气构成了富有旋律和变化的统一整体。从中我们可以想象,当日整铺壁画初成之时,一定是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而如今壁画的色彩光泽依旧协调统一,沉着庄重,浑然一体,可以说是艺术家和数百载时间的合拍。更为有趣的是有些色彩经过了较长时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画面中的有些白色风化后变成了黑色,而其黑色则脱落变成了白色,致使衣饰、头饰等上面的个别图案就完全变了个样,但是画面所形成的斑驳的机理效果更为之添加了新的光彩,使之更为和谐。

《朝元图》壁画精美高超,是历史上杰出的艺术作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宝贵的财富。它是古代中国民间画师智慧的结晶,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它以设色灿烂沉着而成为元代重彩画的代表,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作为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中的一部分,是我们民族一份值得骄傲的文化遗产,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是我们后人学习的典范,值得我们不断地学习研究。

注释:

①唐勇力.教学与写生作品示范工笔人物.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10,第1版.

②李华.美术创作规律二十讲.

参考文献:

[1]张丽华.中国人物画技巧与创作.山东美术出版社.

[2]杜哲森.元代绘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

[3]李福顺.中国美术史.辽宁美术出版社.

第4篇:突出表现范文

关键词:室内效果图 表现手法 具体特点 表达能力

从事绘制室内效果图的技术人员,首先,应具有一定的建筑学知识。因为只有充分理解建筑设计的构思和意境方能着手进行室内设计效果图表现。同时,室内设计效果图的表现应严格符合建筑结构的逻辑性、空间形体的严密性和尺度比例的准确性;其次,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绘画基础;第三,具有娴熟的表现图技法。因为具备了一定的室内装修知识和相当的绘画基础,不等于就能创作出优良的表现图。其原因就是,建筑表现图的表现虽然同一般绘画有不少相通之处,但也有许多自身的特点。相对于纯绘画而言室内设计效果图更注重程式化的表现技法,它有许多严格的制约和要求,更多的强调共性而非个性表现,作画步骤也十分理性化和公式化。所以,若不熟练掌握室内设计效果图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表现方法,即使具有相当的绘画能力,有时也不知如何着手,既快又好的画出具有征服力的室内设计效果图。一张优秀的室内设计效果图,必须是设计与表现设计师与画师共同创造的结晶。只有先诞生高品质的设计原型,再加上优秀建筑画师的表现,才能产生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建筑表现图。反之,二者缺一,就很难出现高质量的画面效果。

室内装饰设计可通过工程制图、模型、文字说明及效果表现图等形式表达出来。其中,工程制图虽表现的最为确切,但由于其专业性太强而使一般未经专业训练的人很难读懂,尤其是为业主提供设计方案时,设计人员与业主之间对设计方案的理解常常不易沟通。模型,因直观性强,并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在国内外设计领域内被广泛应用,但它却无法表现出建筑物所处的环境、气氛和材料质感,故而显得美中不足。文字说明是设计师设计的辅助手段,仅可以作为视觉形象的补充说明。上述三者都不如建筑表现图真实感人,具有说服力。建筑效果表现图具有的直观性、真实性、艺术性,使其在设计表达上享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这一点已被我国近年来室内设计效果图艺术领域的飞速发展所证明。它作为表达和叙述设计意图的工具,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沟通的桥梁。在商业领域里,室内设计效果图,其优劣直接关系竞争的成败。

建筑装饰设计表现图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有铅笔素描表现、水粉表现、水彩表现、钢笔淡彩表现、马克比表现、喷绘表现、电脑辅助设计表现等等。其中,水彩表现方法生动、明快;水粉表现方法厚重、立体感强;钢笔淡彩表现方法快捷、方便;喷绘表现方法细腻、真实。各种表现手法各具特色,但他们都依据于素描、色彩、透视、构图等绘画知识,是具科学性,具象性的专业绘画形式。

装饰设计表现图是基于其它绘画形式基础之上的,但有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绘画形式,它模拟待建设中的建筑空间尺度、物体造形、环境气氛、材质肌理等等,因此,绘制表现图应以绘画理论知识为依据,运用绘画的基本观察方法所观察到的物体在不同色光照射下物体产生的形象、色彩等因素,让表现图与实际中的形象吻合起来,使画面中表现的待建筑空间具有实际空间所显现出来的形、色,这是一个从认识到描摹到记忆再到再现的过程。因此,要掌握表现图技法,就必须有很强的专业观察能力和绘画表达能力。

装饰效果表现图的特点:

准确性。就是表现的效果必须符合建筑装饰设计的造型要求,如建筑空间、体量的比例、尺度、结构、构造等。准确性是表现图的生命线,绝不能脱离实际的尺寸而随心所欲的改变形体和空间的限定;或者完全背离客观的设计内容而主观片面地追求画面的某种“艺术趣味”;或者错误地理解设计意图。表现出的效果与原设计相去甚远。准确性始终是第一的。

真实性。指造型表现要素符合规律,空间气氛营造真实,形体光影、色彩的处理遵从透视学和色彩学的基本规律与规范。灯光色彩、绿化及人物点缀诸方面也都必须符合设计师所设计的效果和气氛。

说明性。能明确表示室内外建筑材料的质感、色彩、植物特点、家具风格、灯具位置造型、饰物出处等。

艺术性。一幅建筑表现图的艺术魅力必须建立在真实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之上,也必须建立在造型艺术严格的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绘画方面的素描、色彩训练,构图知识,质感、光感调子的表现,空间气氛的营造,点、线、面构成规律的运用,视觉图形的感受等方法与技巧必然增强表现图的艺术感染力。在真实的前提下合理地适度夸张、概括与取舍也是必要的。罗列所有的细节只能给人以繁杂,不分主次的面面俱到只能给人以平淡。选择最佳的表现角度、最佳的光线配置、最佳的环境气氛,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也是设计自身的进一步深化。

一幅表现图艺术性的强弱,取决于画者本人的艺术素养与气质。不同手法、技巧与风格的表现图,充分展示作者的个性,每个画者都以自已的灵性、感受去认读所有的设计图纸,然后用自已的艺术语言去阐释、表现设计的效果,这就使一般性、程式化并有所制约的设计施工图赋予了感人的艺术魅力。

目前,在室内设计效果图领域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技法:

手绘:水粉表现技法、丙稀表现技法、颜色铅笔表现技法、水彩表现技法、钢笔淡彩表现技法、透明照相色表现技法、马克笔表现技法。

喷绘:喷笔表现技法。

电脑:电脑绘画表现技法。

构成室内设计效果图的基本要素是设计的立意构思、透视造型的准确、明暗色彩、构图布局的完美结合。

设计思路。正确地把握设计的立意与构思,深刻领会设计意图是学习表现图技法的首要着眼点。为此,必须把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和深刻的理解能力作为重要的培训目的贯穿学习的始终。

透视造形。设计构思是通过画面艺术形象来体现的。而形象在画面上的位置、大小、比例、方向的表现是建立在科学的透视规律基础上的。违背透视规律的形体与人的视觉平衡格格不入,画面就会失真,也就失去了美感的基础。因而,必须掌握透视规律,并应用其法则处理好各种形象,使画面的形体结构准确、真实、严谨、稳定。

除了对透视法则的熟知与运用之外,还必须学会用结构分析的方法来对待每个形体内在构成关系和各个形体之间的空间联系,学习对形体结构分析的方法要依赖结构素描的训练。

明暗色彩。在透视关系准确的骨骼上赋予恰当的明暗与色彩,可完整体现一个具有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形体。人们就是从这些色彩与明暗中感受到形体与空间的存在。作为训练的课题,要注重“色彩构成”与“物体色彩空间变化规律”的学习和掌握。

构图布局。构图是任何绘画形式都不可缺少的最初表现阶段,装饰设计表现图当然也不例外,所谓的构图就是把众多的造成型要素在画面上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按照设计所需要的主题,合理地按排在画面中适当的位置上。

第5篇:突出表现范文

2、在框中输入“dxdiag”

3、按下回车键打开【Directx诊断工具】。

4、点击【显示】选项。

5、确认“Directdraw加速”、“Direct3D加速”、“AGP纹理加速”三个选项都已启用。

6、打开电脑安全杀毒软件,点击右下角的【更多】。(也就是右下角的“”)

7、点击驱动软件,等待其检测系统中驱动。(初次使用该功能需添加)

第6篇:突出表现范文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少年;X线计算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发生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多见于30岁以上的成年人。青少年时期椎间盘尚未发生退变,只有椎间盘存在先天发育缺陷或因外力损伤时,才有可能诱发本病,所以临床上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较少见。我院自1996年以来,经CT检查诊断青少年(年龄≤20岁)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探讨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笔者对23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与CT表现特点进行回顾分析讨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自1996年~2006年,我院CT检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628例,其中20岁以下23例(1-4%)。23例中,男性18例,女性5例,男女之比约为 3∶1。年龄最小的15岁,平均17.5岁。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余10例经其他影像学方法(如椎管造影,磁共振成像)和临床经皮穿刺溶胶原酶治疗确诊。发病前有明显外伤暴力病史者14例(占60.87%),有轻微扭伤史者7例(占30-43%),无确切外伤史者2例(占8.7%)。

1.2 症状与体征:腰痛伴下肢放射痛11例(47-82%),单纯腰痛者9例(39.13%),单纯下肢痛或麻木者3例(13-05%)。病史1天~2年,发病最短为急性腰外伤后1天。腰椎生理弯曲变直8例(34-78%);椎旁有明显压痛点15例(62.22%),其中13例向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21例(91-30%),其中双侧5例,单侧16例。

1.3 检查方法:使用东芝TCT-500S和西门子Emotin 6螺旋CT扫描仪,常规对L3~L4,L4~L5和L5~S1椎间盘行横断扫描,扫描中心线平行于椎间盘层面,软组织窗35/300,骨窗200/2000。

2 结果

2.1 突出部位:本组23例中,共有29个椎间盘突出,其中L4~L5 13例,L5~S14例,L4~L5和L5~S1同时发病者6例。

2.2 突出类型:中央型21个(72.41%,21/29);旁侧型8个(27.5%,8/29),其中右后突3个,左后突2个,右侧突2个,左侧突1个。

2.3 伴随征象:突出椎间盘有钙化1个,伴有侧隐窝狭窄有11个(37-93%,11/29),共9例患者(3913%,9/23);伴椎间孔狭窄者7个(24.13%,7/29),占总例数的30.43%(7/23);其中单侧者6个,双侧者1个。有明显神经根肿胀者8个(27.58%,8/29)。未见椎间盘真空征,黄韧带肥厚和椎体小关节肥大等征象。

3 讨论

3.1 临床与CT征象分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多见,我院CT检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总例数为1628例,年龄在20岁以下的23例,占总例数的14%,而文献报道在4%以内[1]。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发生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2]。由于青少年时期椎间盘尚未发生退变,所以椎间盘突出在临床和CT征象上较成年人有着不同之处。①本组病例中,男女比例与文献报道的成人组相似,但有外伤史者成年人一般在55%[3],而本组为91.30%,较成年人明显提高。②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与成年人有较大差异。表现为患者临床症状较轻,而体征相对较重。本组病例中表现为典型腰痛伴下肢放射痛者为4782%,不到一半,而临床检查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却占91-30%,有椎旁压痛并下肢放射痛者65.22%,亦较多。③文献报道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在成年人以旁侧型较多,中央型一般占37%~43%[2],而本组病例中以中央型居多,占72-41%较成年人明显增多。④椎间盘突出伴有钙化,侧隐窝狭窄和椎间隙变窄者与文献报道的成年人相似。但本组病例中不伴有椎体和关节突肥大,即狭窄主要为发育性狭窄。⑤成年人椎间盘突出伴有椎间盘真空征较常见,本组病例不伴有真空征。

3.2 发病机理:由于青少年椎间盘结构相对正常,尚未发生变性或退行性变轻微,纤维环不易破裂,因此严重的外伤和暴力扭曲至软骨板破裂是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少数患者可能因腰骶部或纤维环本身发育缺陷,轻微外伤或无明显诱因即可发生纤维环破裂致髓核突出,后者与成人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制相似。同时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轻而体征较重,其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就显得特别重要。CT能够较准确地发现腰椎间盘突出及其伴随情况,因而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

[1]蒋位庄、尚天裕.少年腰椎软骨破裂症.中华骨科杂志,1982.2:34

第7篇:突出表现范文

【关键词】混凝土;缺陷;预防;处理;措施

1 、混凝土质量标准

当一座建筑物或结构物的表面由混凝土构成时,高质量的外观就成为施工工艺所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衡量一个工程的优劣,不仅仅是考虑其适用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对于美观性的要求亦显得日渐重要。

空冷平台支柱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气孔、混凝土颜色差、蜂窝麻面、施工缝无明显接缝、污染。 下文就针对此类混凝土表面缺陷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进行阐述。

2、混凝土表面缺陷的预防及处理

2. 1 气 孔

气孔的表现特征是分散、单独,小于10mm的气孔。产生原因:骨料级配不合理,粗集料过多,细粒料偏少;骨料大小不当,针片状颗粒含量较多;用水量较大,水灰比较高的混凝土;振捣不充分;大模板表面没有刷隔离剂或者过少。

预防措施:(1)在采购材料时严把材料关,严格控制骨料大小和针片颗粒含量,备料时要认真筛选,剔除不合格材料;(2)选择合理级配,使粗集料和细粒料比率适中;(3)选择适当的水灰比控制好施工现场的砼坍落度;(4) 选择技术熟练的混凝土工,并在在浇筑前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制定奖罚制度,以保证混凝土的振捣质量;(5)保证大模板表面干净,涂抹无色的色拉油,并保证其均匀。

处理措施: 把需要修补的部分用水湿润,用镘刀将调好的沙浆压入气孔,同时刮掉多余的沙浆,注意养护,待修补的沙浆达到一定强度后,使用角磨机打磨一遍。对于要求较高的地方可用沙纸进行打磨。

2. 2 混凝土表面色差

混凝土表颜色:灰色,要求色泽均匀无明显色差。产生色差的原因:(1)水泥不是同一炉批号或者同一厂家;(2)搅拌站的计量设备有误差,每次上料误差大。(3)料模板表面的灰尘没清理干净;(4)模板表面刷涂的无拉油质量不好、涂刷得不均匀;(5)混凝土浇筑时的间隙时间过长。

预防措施:(1)在搅拌混凝土时必须保证同一根支柱使用同一炉批号的水泥; (2)对搅拌机的计量系统进行校验,保证砂石和水泥计量准确; (3)模板表面用磨光机抛光后再刷色拉油,经检查员验收后支设模板;(4) 选择优质食用无拉油,在模板表面均匀涂刷,严禁出现流淌;(5)保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的间隙时间。

处理措施:模板拆除后,首先用粗砂纸对颜色深处进行打磨,然后再用细砂纸进行二次打磨,再用普通水泥和少量白色水泥干面的混合体,用纱布包裹后在打磨处揉搽直至色差不明显。(水泥必须与柱体混凝土中水泥同一批号的)

2. 3 蜂窝麻面

蜂窝麻面的表现特征是露石和粗糙表面。产生原因: (1) 混凝土拌和料中细骨料过少;(2) 碎石的继配不良,碎石粒径过大;(3) 混凝土工业务能力差或者责任心不强,出现漏振或站到不到位现象;(4)模板接缝不严密,在接缝处出现漏浆现象。

预防措施: (1) 施工前检查配合比中砂和水泥的用量,严格按照配合比计量;(2)施工前检查碎石的级配情况;(3) 选择技术熟练的操作工,在上岗前进行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督检查,防止出现漏振或者振捣不到位;(4) 模板组装前对木工进行技术交底,浇筑混凝土前检查模板的接缝,保证接缝严密不能漏浆。

处理措施: 把松散的混凝土清除,直到露出坚硬的混凝土,把四周修整成四方形,凿除的深度大致一样,把需要修补的部分洒水使其充分湿润,根据凿除的深度决定使用沙浆或细石混凝土,将沙浆(或细石混凝土) 压入, 洒水养护。

2. 4 施工缝无明显接缝

施工缝无明显接缝是指混凝土施工缝处无明显的错台现象和混凝土麻面现象。产生原因:(1)模板刚度太小易变形,模板自身接缝处不平整又错台现象(2)模板接缝不严密有漏浆现象, 接缝处加固模板的螺栓有松动现象,施工缝未处理就浇筑混凝土。

预防措施:(1)在选择大模板时要进行力学计算,使模板的刚度满足施工质量要求,模板在使用前要进行试组装并检查,接缝不能有错台现象;(2)模板接缝处加海面条或者双面胶带,接缝处的螺栓全部紧固,并在浇筑混凝土前全部检查,不能有松动现象。混凝土浇筑前先用水湿润混凝土表面,在铺50mm厚于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施工缝处振捣密实。

处理措施:对于模板接缝处混凝土错台现象的处理,可以直接使用角模机(金刚磨盘) 在混凝土表面打磨,最后再用细砂纸打磨一遍。流淌在施工缝下部混凝土面上的水泥浆,用砂纸打磨干净。由于施工缝漏浆出现的麻面处理方法同上部麻面处理方法。

2. 5 混凝土面污染(变色)

污染的表现特征: 混凝土表面呈现与混合料组成材料无关的变色。产生的原因: (1)钢筋表面生锈及其它污染物污染混凝土表面;(2) 受模板面上或脱模剂中的颜色或污物污染;(3)钢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在钢模板表面有浮锈(呈黄色) 时直接刷脱模剂。

预防措施: (1)及时清理 钢筋表面的浮锈及污染物;(2)确保模板上没有污染混凝土的物质;(2) 确保所选择的脱模剂纯净无色,涂刷药均匀,不要抹过多的脱模剂,在混凝土浇筑前一天抹脱模剂,防止已涂脱模剂的模板受污染;(3)在涂刷脱模剂前必须把模板表面的杂质清理干净。

处理措施:混凝土表面的的铁锈用砂纸打磨干净,混凝土表面的少量油污用砂纸打磨干净并用同批号水泥面揉搽一遍,如果油污渗入混凝土较深需用汽油清洗混凝土表面,然后用砂纸打磨混凝面并用同批号水泥面揉搽一遍。

第8篇:突出表现范文

关键词:安全图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F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185-02

1 前言

1.1电力行业安全管理发展与现状

安全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电网安全稳定是电力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南方电网公司的基本方针。近年来我公司在安全管理上投入巨大的精力,安全基础不断得到夯实,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管理机制,并搭建起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相对应之,员工在安全意识等方面也取得长足的进步,安全事故发生率大大减少。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晰认识到,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自2010年以来,在我们的生产场所内还是出现了一些安全事故。归根结底,这些事故的原因都是由于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将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应用到生产现场中去,造成制度与应用的脱节。作为运行人员、电力行业的一份子,我深感责任重大,并致力于在体系的基础上,找出安全管理应用的新思路、新方法

1.2现场安全管理的地位

现场是电力行业生产的基地,是一切安全管理最终实现的平台。现场安全管理是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代表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

自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以来,我公司从安全管理体制、管理思路上已取得新突破。那么,如何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将安全理念、管理制度应用到现场中,防止、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便成为我们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

1.3大型项目施工现场风险概述

在现场安全管理中,尤以大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难度特别大,风险最高。

(1)大型项目施工现场点多面广,工期跨度大,工作地点经常变更,存在的隐患多。

(2)大型项目一般需要请一些外单位的施工队伍,队伍成员素质参差,所接受的安全教育相对较少,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管理的重视不足。

(3)由于每天的工作时间很长,施工前一次性安全交底的作用相对弱化,施工人员很容易淡忘或随工作开展而忽视了安全的重要性。

2 安全图表的构想与初步应用

由上述几点原因可见,虽然我们有比较完善的安全体系和管理制度,现行的“三措”、“两票”等安全措施也是十分有效,但对于整体安全质素相对较低的外单位施工人员来说,依然未足够。因此,我认为运行单位应以主人翁的立场主动出发,配合监理单位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将我们抽象的体系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员工面前,把我们学到的体系内容推广到他们身上,提供持续的、可视的安全指示,以达到最佳效果。这就是本文的基本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安全图表的构想便在实际生产中逐渐产生了。2013年4月,江门供电局台山巡维中心迎来更换110kV19组隔离开关的浩大工程,我们就在这项大型工程的施工现场中初步应用安全图表,得出一些经验,在下述内容中与读者分享、探讨。

3 安全图表的内容

安全图表基于已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及体系而设立,根据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及相关企业安全制度、理念,现行的安全图表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内容。

3.1风险评估表

主要包括施工方作业风险评估和运行监理方的监督风险评估。现场设置的风险评估表不需要将所有风险项都列入,一来内容多了重点不突出,二来影响阅读性。我们对涉及的危害因素经过PES法计算,筛选出风险值较高的部分内容,突出显示。另外,将以往同类工作中的习惯性违章行为也作为高风险要素给予突出显示。如此得出的风险评估表具有针对性,而且一目了然。

运行人员还与施工单位作充分沟通,由工作负责人在每天安全交底时对工作班组成员宣读风险评估表中相关内容,养成良好习惯,持续耳濡目染,令施工人员透彻认识高风险的行为。彻底杜绝习惯性违章。

3.2施工进度及重点项目控制表

大型项目持续时间一般较长,为加强施工过程对计划的依从性,更好实现安全监督的落实,我们将“施工进度及重点项目控制表”设置在现场。其中,具体进度和关键节点控制时间由施工方提供,运行人员因应具体工作要求罗列所需要的停电操作、运行配合工作等计划。该表列出计划内双方每日工作内容及其危险点。如此一来,施工方能更好把握工作进度,关注作业风险,运行方及监理方也可清晰地了解管理的关注焦点,在监管过程能有的放矢,确认每个细节的落实情况。

3.3现场安全检查确认表

施工现场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根据现场具体要求,运行人员每天为间断工作票重新许可时,应和工作负责人一同对每一环节的安全措施进行再次核对、确认,并在现场张贴检查结果。切实做到“勾我所查”,切忌将安全责任“挂空挡”。

安全检查表在现场张贴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一旦发现违章行为时,运行人员有立刻制止乃至勒令其停止施工的权利,依据正是生产检查表中的各项条文。在有据可依的前提下,双方的权利义务更明确,减少分歧与争执,生产及管理工作能得到更好落实。

3.4设备平面图及断面图

目前施工现场的视觉警示系统主要有安全围栏及警示牌,在此基础上,我们在现场设立“工作间隔及其两侧间隔平面图”。提供平面图,可以更好地帮助作业人员从宏观角度来了解当日的工作地点及周围设备情况,特别是当带电设备和工作地点不断微调的时候,施工人员有时候可能并不足以察觉安全措施的微小变化,而通过平面图,施工人员立刻直观了解到工作地点的总体情况,鲜明的色彩对比则提供额外的警示作用。

间隔垂直断面图则是当工作涉及吊车或脚手架等高空作业的情况下使用,明确区分哪些设备及引线带电,哪些停电,标明人与机械的高度限制等,防止移动或登高过程中与设备距离不满足安全要求。

“平面图”及“断面图”并非是静态的,它随着工作地点的变化及带电设备的变更而更新。相比起安全交底中的文字描述,两图更加直观,更加容易理解,施工人员可以随时核对周围的安全状况,时刻谨记带电设备及安全距离。

4 安全图表的设置

安全图表应设置在工作地点入口处,以确保每位施工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时能看到安全图表。原则上将各类图表集中放置,如果施工现场内有多个工作地点且可能相距较远,应该在总入口处张贴“风险评估表”、“施工进度及重点项目控制表”、“安全检查表”及“施工总平面图”,然后在各个独立间隔贴“垂直断面图”。

由于施工现场一般暴露在自然环境下,没有任何保护,本着节约、可靠的原则,安全图表应具有防水性、稳定性。经过不断改进,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安全图表中长期有效的“风险评估表”、“施工进度及重点项目控制表”或持续时间超过5天以上的“平面图”、“断面图”采用过塑处理;“安全检查表”及短期更新的“平面图”、“断面图”则在上方覆盖一层薄塑料膜以延缓日晒雨淋造成的侵蚀。

5 安全图表的意义

设立安全图表,在原有安全体系、制度基础上,更好地实现了现场安全管理的目标。通过这种可视化的形式,将管理目标到点到位地扎根于现场,使施工方及监管方都能在头脑中持续形成更清晰的工作思路和监督思路,施工班组对安全细节更为注重,监理单位对安全管理的细节更为清晰,从而更好地控制人为因素和工作环境,既强化外因的渲染,又促进内因的改造,成功将安全管理化被动为主动,化单向为双向,让施工过程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更稳健、更安全地进行。

在生产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注意力集中还是分散是完全不同的心理方式,因此,安全图表除了其本身的宣贯、指引作用之外,还有一个心理暗示的意义,如同一盏警示灯,透射着我们企业严抓安全的决心,让施工人员的注意力时刻集中在安全这一点上。

6 结语

第9篇:突出表现范文

行业要闻:

工信部:2015年计算机行业实现销售产值同比增长0.4%,低于去年同期2.5个百分点,内销产值实现同比增长15.7%,高于去年同期6.4个百分点

央行明确将推国家版数字货币,健全支付体系助推普惠金融

首家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获批

《互联网金融标准体系》框架搭建基本完成

工信部:我国移动用户已超13亿

公司动态:

佳都科技:预中标合肥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公安通信系统集成系统及设备采购项目,合同金额3,999万元

中科金财:拟7000万设立互联网服务全资子公司

卫士通:与川大智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牌

科士达:公司技术中心被确认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旋极信息:3,060万元参与设立大数据公司,占比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