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垃圾分类媒体宣传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以社区为着力点,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构建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加快推进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努力提高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倡导清洁、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创造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的优良人居环境,为建设绿色美好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原则
1.政府推动,全民参与。落实各乡镇(街)、经济开发区管理主体责任,明确责任分工,保障所需资金,加强部门属地联动,强化宣传、引导、监管职能,逐步形成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广大居民自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良好氛围。
2.全程分类,循序渐进。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程分类体系。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原则,发挥公共机构、示范街道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全域实施。统筹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居民等各方作用,强化社会共治。
3.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坚持城乡一体化,因地制宜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结合我区实际,统筹布局各类垃圾中转、处理设施建设。鼓励乡镇(街)、经济开发区探索促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新机制、新模式。
4.法治保障,明确职责。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导则》文件规定,压实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管理责任人职责,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法治化、规范化。
(三)工作目标
全区各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机构率先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2020年底,基本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基本建成平岗街道办事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全区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设施体系和工作体系。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准确率明显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2022年底,实施范围逐步拓展到史河街道办事处全域。2023年开始,同步实施其余4个乡镇街道的生活垃圾分类。到2025年底,实现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二、分类标准
(一)垃圾分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城市范围内生活垃圾分四类,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湿垃圾)、其他垃圾(干垃圾)。建筑(装潢)垃圾、大件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单独分流处理。
(二)分类方式:可分为“三分法”、“四分法”
1.“三分法”:广场、公园、体育场馆等极少产生厨余垃圾(湿垃圾)的公共区域,生活垃圾按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三分法”分类。
2.“四分法”:单位、商业综合体、商业大街、车站、市场等公共区域,居民小区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湿垃圾)、其他垃圾(干垃圾)“四分法”分类。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1.推广使用清洁产品、用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在生产、流通环节减少产生垃圾。加大“限塑令”执行力度,推广使用菜篮子、布袋子,逐步减少塑料袋使用。积极推进宾馆、餐饮等服务行业减少提供一次性用品,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责任单位:各乡镇(街)、经济开发区、区发改委、区城管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倡导绿色生活、办公。树立低碳生活、适度消费理念,在餐饮服务行业鼓励节约文明用餐,减少餐厨废弃物产生量;推行净菜和洁净农副产品进城,有效减少家庭餐余垃圾产生量。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带头使用有利于环保的产品、设备和设施,节约使用和重复利用办公用品,减少一次性办公用品。(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城管局、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区文明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快递包装类管理。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和用户使用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的包装物和填充物。支持在邮政快递末端网点开展包装物料二次直接循环利用。电子商务企业应提供多种规格封装袋、可循环使用包装袋等绿色包装选项,并运用计价优惠等机制,引导消费者使用环保包装,减少电商邮件快件二次包装。(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快垃圾分类设施配备
1.设置分类收集容器。按照《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导则》要求,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干垃圾)分别使用蓝色、绿色、红色、橘黄色垃圾收集容器收集,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必须印刷醒目标志。2020年6月底前,完成公共机构、示范片区分类收集容器设置。2021底前,完成史河街道办事处辖区分类收集容器设置。2022年底,完成区全域分类收集容器设置。
(1)单位:有独立办公区或联合办公区的单位,根据区域大小,在室外出入口集中设置1-2套四分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楼道内可按需成对投放小型厨余垃圾(湿垃圾)和其他垃圾(干垃圾)收集容器。有食堂的,在食品加工及就餐区域单独投放厨余垃圾(湿垃圾)收集容器。(责任单位:区直有关单位、各乡镇(街)、经济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居民小区:小区按每300户集中设置1套四分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合理规划集中投放点。鼓励示范片区在有条件的小区设置智能回收垃圾箱。居民每户应配置家庭分类垃圾桶。(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各乡镇(街)按职责分工负责)
(3)公共区域:无物业管理的商业大街按每500米1处集中设置1套四分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街道长度不足500米的按500米标准集中设置;有物业管理的商业大街纳入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统一管理。车站、市场、商业综合体等公共区域,按区域大小,按需集中设置“四分类”垃圾收集容器。公园、广场、体育场馆等公共区域在主要入口处集中设置1-2套三分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交通局、区文体旅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配备垃圾分类运输车辆。2020年8月底前,依据《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标准》(SZDB/Z152-2015)有关规定,相关收运单位配置分类运输车辆,满足垃圾分类运输需求。规范车辆分类运输标识,做到运输车辆密封性好、标识明显、节能环保。(责任单位:各乡镇(街)、经济开发区、区生态环境分局、区住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建设垃圾分类站点。选址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逐步实现建筑垃圾、装潢垃圾和大件垃圾规范化处理。(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生态环保分局、区自然资源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垃圾分类正确投放
1.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编制《区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加强垃圾正确分类指导。有条件的单位、社区可以集中组织培训,深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充分发挥村社基层组织作用,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入户宣讲,不断提高群众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正确率。(责任单位:各乡镇(街)、经济开发区、区直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建立分类督导队伍。按照“谁管理、谁配备”原则,保证每个集中投放点配备一名督导员。督导员由各乡镇(街)、经济开发区组织统一培训,培训考核通过后方能上岗。督导员负责垃圾分类的宣传、指导、监督、服务和统计等工作,现场督导居民正确分类、正确投放,切实提高垃圾分类质量。(责任单位:各乡镇(街)、经济开发区、区直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探索分类激励机制。各单位、社区可根据垃圾分类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激励机制,采用积分兑换等方式,奖励正确分类行为。(责任单位:各乡镇(街)、经济开发区、区直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垃圾分类收运处理
1.可回收垃圾收运处理。可回收垃圾产生者可自行交售可回收物,或投放至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由投放点管理单位负责收运至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处理。鼓励单位、社区委托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定时定点收运可回收垃圾。加快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系统“两网融合”,整合再生资源回收市场,规范回收行为。加大对再生资源回收的扶持力度,制定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优惠和补贴政策,引导社会力量进入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市场。(责任单位:各乡镇(街)、经济开发区、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城管局、区住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有害垃圾收运处理。垃圾分类后的有害垃圾属于危险废物的,应当纳入危险废物管理,由具备专业资质的运输单位运输送至综合性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进行处理。(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各乡镇(街)、经济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3.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依托市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立完善以餐饮企业、单位食堂、农贸市场、居民小区为主要收运对象的厨余垃圾收运体系,由市餐厨垃圾处理企业定时定点收运后集中处置。(责任单位:各乡镇(街)、经济开发区、区直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4.其他垃圾收运处理。投放点收集的其他垃圾,由市场化保洁公司负责的,直接收运至处理末端(填埋场或垃圾焚烧厂)处理。非市场化保洁公司负责的,由各物管单位运送至垃圾中转站后,再由市场化保洁公司负责“二次转运”。鼓励单位、居民小区委托市场化保洁公司定时定点收运其他垃圾。(责任单位:各乡镇(街)、经济开发区、区直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大垃圾分类宣传教育
1.多渠道广泛宣传。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持续宣传垃圾分类意义,报道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情况和典型案例。结合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宣传,入户发放垃圾分类手册、倡议书等宣传资料,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各乡镇(街)、经济开发区、区融媒体中心、区城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抓好学校学生教育。强化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依托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大平台,树立垃圾分类绿色理念,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良性互动局面,促进文明习惯的养成。(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3.广泛开展志愿活动。积极鼓励和引导青少年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带头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让绿色、低碳、公益成为更多青少年的时尚追求。培育志愿者队伍,引导志愿者在本地、本单位就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责任单位:各乡镇(街)、经济开发区、区直各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探索创新垃圾分类机制
积极探索垃圾分类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公司化操作,解决政府垃圾分类相关人员、资源短缺问题。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BOT、PPP等模式参与垃圾分类处置设施项目建设和运行维护。(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科技经信局、区财政局、区住建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城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区委、区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各乡镇(街)、经济开发区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城管局,具体负责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监督与指导。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各乡镇(街)、经济开发区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责任主体,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负总责。6月底前,平岗街道办事处要出台示范片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要牵头负责出台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其他乡镇(街)、经济开发区及相关区直单位要根据总体目标要求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同时,建立联络员和信息报送制度,定期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二)强化宣传引导。各乡镇(街)、经济开发区、相关部门要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方案,广泛开展专项宣传,形成有利于推进强制分类工作的舆论氛围。积极探索“社区+志愿者”等模式,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
(三)强化经费保障。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费由区财政统筹安排,用于社区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设置、垃圾分类站点建设等所需经费。各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培训等。单位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设置、分类垃圾袋采购等经费,由各单位自行负责。
一、指导思想
在认真总结扩大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垃圾分类工作目标,以“亚青会”的举办和区划调整为契机,按照“稳步扩面、强力推进、抓住机遇、着力提质”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加大评估考核,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工作目标
1、到2013年底,完成全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70%的目标任务。
2、全面推进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工作,区级机关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其他社会单位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70%。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开展宣传教育
1、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各街道要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标语等宣传垃圾分类;妇联、团委等部门要将垃圾分类宣传纳入各类公益活动中,持续广泛地开展宣传、引导,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社会氛围。
2、强化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提升居民参与意识。以社区为单位,各街道定期组织开展以垃圾分类工作为主题的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社区要通过设立垃圾分类指导站、在楼道告示栏张贴宣传画、向居民发放宣传手册、利用宣传橱窗和宣传展板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全覆盖、全渗透的宣传,实现宣传活动“到单元、入楼道、进家庭”,做到居民入耳、入脑、入心。
3、推进校园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区教育局要安排各中小学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开展“垃圾分类——心泉行动”、“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将垃圾分类融入中小学、幼儿园的相关实践活动中,从小培养爱护环境、自觉分类的环保意识。
(二)强化垃圾分类知识培训
1、适时邀请市垃圾分类办公室的领导、业内专家讲课,对区垃圾分类办公室和相关部门垃圾分类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2、区垃圾分类办公室负责街道及辖区内社会单位垃圾分类工作人员的培训;
3、街道负责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社区课堂、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分类指导员、物业管理人员、保洁人员、家政人员等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能力。
(三)稳步扩大分类覆盖范围
1、有序推进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根据2013年度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70%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基础资料,量化指标,按月推进,明确职责,责任到人。要充分做好垃圾分类前的宣传发动、人员培训、设施配置和分类收运等各环节的衔接工作,做到有序推进、扎实有效,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
2、积极推进社会单位的垃圾分类工作。区级机关全面推开垃圾分类工作,中小学、幼儿园、医疗机构等社会单位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社会单位垃圾分类工作模式。区机关垃圾分类工作由区政府办牵头组织。
(四)着力提高垃圾分类率
1、深化试点工作成果。在认真总结扩大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规范分类流程,优化分类模式,创新管理方式,通过经验交流会、现场会等形式扩大成果,不断探索提高垃圾分类率途径。要注重示范典型的树立,把工作推进扎实、管理得法、效果明显的街道、社区作为标杆,引导全区工作的整体推进。
2、加大垃圾分类指导力度。以街道为单位,建立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制定指导员工作制度,落实指导员分片包干工作责任机制。街道、社区干部每周不少于一次进小区监督、指导垃圾分类工作。
3、发挥物业服务企业作用。各街道要根据《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履行责任,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积极配合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物业服务企业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做好员工培训和所服务小区的居民宣传引导,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区住建(房产)局要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对物业服务企业的考评体系。
(五)深化服务保障工作
1、引导居民增强环保意识。宣传引导居民购买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鼓励居民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垃圾容器。
2、做好垃圾分类收运工作。城洁公司、清诚露洁公司根据各自的服务保障范围和工作特点,制定收运方案,落实运输车辆,确保垃圾按规定分类收运,并接受市民和媒体监督。
3、进一步完善全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区商务局按照市商务部门统一部署,加强回收站点的建设。
(六)完善考核机制
1、加大考核力度。依据《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市垃圾分类考核暂行办法》和《市垃圾分类检查考核标准及评分细则》,加大对各街道、夫管局、新管办垃圾分类工作的考核力度,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
2、开展创建活动。根据市垃圾分类办公室制定的《垃圾分类先进社区和示范单位创建标准》,努力开展创建“垃圾分类先进社区”和“垃圾分类示范单位”活动。
3、建立激励机制。建立逐级考评机制,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小区,按照知晓率、参与率、正确投放率、减量率、回收率、厨余收集率等指标评价出分类收集工作的成绩。区、街道设立一定数量的考核奖励基金,对市检查中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好、考核督查成绩优秀的社区,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成立区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区长胡洪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孙小忠、区副巡视员蒋兆友任副组长。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妇联、区监察局、区政府办、区发改局、区住建(房产)局、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区工商分局、区环保局、区城管局、区商务局、区卫生局、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夫管局、区旅游局、交警二大队、交警三大队、各街道、新管办等单位为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区城管局局长冯尧任办公室主任,统筹负责全区垃圾分类工作;区爱卫办主任焦安宁、区城管局副局长罗勇具体分管区垃圾分类工作,协调各相关单位按照实施意见规定的职责和要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二)责任分工区委宣传部负责联系媒体,加大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力度,并对全区垃圾分类宣传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团区委负责在全区青少年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垃圾分类青少年志愿活动。区妇联协助各街道进单位、社区、家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区监察局负责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中的行政监察工作,重点加强对各责任单位履职情况的监督考核。
区政府办负责指导和帮助区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城管局协调各成员单位开展垃圾分类相关的各项工作;负责在区级机关推进垃圾分类。
区发改局负责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垃圾分类相关的配套政策。
区住建(房产)局负责指导协调物业公司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指导、督促和协调物业管理单位配合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监督、指导环境卫生管理单位、房地产管理建设单位按照标准建设(改建)环境卫生公共设施。
区教育局负责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内容并进行宣传教育工作。
区财政局负责垃圾分类工作的资金保障。
区审计局负责垃圾分类推进工作中,基础建设项目投资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的审计工作。
区工商分局负责可回收物(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坚决取缔无照经营行为。
区环保局负责有害垃圾的监督管理和收集、运输、处置工作;负责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过程进行环境污染防治监督;协同区委宣传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
区城管局负责厨余垃圾的收集、转运;负责日常垃圾分类工作监管和考评;指导和督促下属单位按要求处置垃圾。
区商务局负责可回收物的收集运输处置,对接市职能部门,负责全区再生资源回收中心的建设、管理、处置和协调等工作。
区卫生局、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区爱卫办负责协助相关部门对宾馆、酒店、机关单位院校食堂、农贸市场等饮食相关行业餐厨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
区旅游局负责全区旅游系统垃圾分类工作。
交警二大队、交警三大队负责监督指导、协调解决垃圾分类工作中涉及行业管理问题及专用车辆的管理、运输通行等工作。
各街道、新管办、夫管局是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主体,负责制定本辖区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各街道开展垃圾分类的社区,在街道垃圾分类办公室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发动工作;督促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按时上岗履职,引导辖区居民、驻区单位按规定要求进行垃圾分类;定期组织垃圾分类情况评比;及时上报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建立和完善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档案。
五、垃圾分类工作模式
垃圾的源头分类、分类投放和收集、运输、处置,按照宁政办发[2011]125号文件、宁政发[2013]153号文件的要求实施。六、实施步骤
2013年度垃圾分类工作分三个阶段:
1、巩固提高阶段(2013年1—5月)
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巩固40%覆盖区域的垃圾分类工作成果。同时,按照市下达2013年垃圾分类收集达到70%覆盖率的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开展工作。
2、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6月)
全面启动新增社区、小区垃圾分类的宣传发动工作,通过上门入户发放“致市民的一封信”、宣传画册、手册等材料,大力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强化居民的参与意识。要通过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展开。
3、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7—11月)
从2013年7月份开始,全面启动新增社区、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按照要求建设垃圾分类宣传阵地,配备垃圾分类桶等硬件设施,加强对垃圾分类指导员的业务培训,扎实有效地推进工作,确保到11月底,严格按照市下达的目标,完成垃圾分类工作任务(详见附表)。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区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垃圾分类工作例会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建立联络员和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各街道、新管办、夫管局、各相关部门要定期向区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进度。各街道、各相关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切实把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作为年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好、抓实、抓出实效。
(二)明确工作职责。各街道、新管办、夫管局、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紧紧围绕如何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抓紧制定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三)把握工作时序。要科学统筹地安排好全年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把握好时间节点和工作时序,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各位领导:
XX县委、县政府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作为推进生态宜居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按照市政府安排部署,在市住建委的具体指导和各级人大的依法监督下,全力以赴抓落实,取得积极成效。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XX县共有14个乡镇、188个行政村,垃圾填埋场5座,垃圾中转站102个,垃圾堆存点188个,保洁员560人,各种垃圾运输车辆100余台。严格落实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成立农村垃圾分类减量领导小组,搭建分工明确的组织机构,先后赴盘锦市盘山县和新宾县等地学习考察,结合我县实际,形成“以户为主,户村结合”的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模式。按照垃圾经过农户一次分类处理,余下垃圾经村保洁员二次分类处理,少量垃圾外运填埋的流程,每户在自家庭院挖沤粪池,生活垃圾、农产品垃圾等全部实现回收利用。2018年,在59个行政村启动了第一批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工作,试点村垃圾数量减少80%左右;2019年继续推广试点村至135个;预计2020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全覆盖。
(一)高度重视,层层落实。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经过深入调研,确定分类减量模式,制定《清原满族自治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方案》和《清原满族自治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指导意见》,按照“一年试点启动,三年全面推开”的目标,开展了垃圾分类减量治理工作。同时,建立14个县级领导和6个县直部门包乡镇、包试点村,各乡镇领导班子包村屯,乡镇干部包户的包保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局面。
(二)加强管理,互相监督。一是建立“村每周自查、乡镇进行月查、县每季度抽查、县年度考核”的督查体系,出台了《农村环境卫生目标考核办法》,并纳入绩效考核。二是各乡镇设立专门机构,针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划分管理责任区,对街路巷道、广场公园等落实监管责任人。包村的乡镇机关干部、村干部、党员严格落实包保责任。三是制定村两委成员、保洁员、包保人员等责任制度,明确任务职责,形成长效管理制度。
(三)加大投入,健全保洁队伍。一是由县政府为每个试点村垫付1万元资金用于购买垃圾桶,印制垃圾分类减量宣传单,并拨付3万元的垃圾治理经费。二是要求各乡镇按照400人配备一名保洁员的标准,落实保洁员负责村内街路巷道、公园广场的日常保洁,重点要对农户门口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分类清运,对应该由各村进行处理的垃圾,及时外运处理,对应该由农户进行分类处理的垃圾,提醒并交由农户进行处理。各村原有的垃圾房、垃圾转运站由保洁员进行垃圾二次分类,不可回收的垃圾及时运送到填埋场(点)处理。
(四)广泛宣传,发挥主动性。一是通过在电视台、县报开设专栏、在乡村张贴悬挂宣传标语、设立温馨提示牌等多种形式向农户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农村群众积极参与。二是包保乡镇的县级领导、镇村两级干部深入农户,手把手示范分类,面对面宣传引导,达到家喻户晓,人人会分类的良好氛围。村干部、党员率先在自家开展垃圾分类,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三是各乡镇选择典型示范村,组织现场拉练,介绍经验作法,促进和推动垃圾分类的开展。
(五)开展督查,加强监管。由县城建局牵头,联合县财政局、环保局、农发局、爱卫办等5个部门先后多次对试点村进行随机抽查和考核验收。随机访问农户和保洁员,实地了解各试点村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情况,认真听取广大农户的意见和建议,采取现场打分、当场公布、全县通报的方式,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
二、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落实还不到位。个别乡镇对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虽制定了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责任制度、评比奖励制度。但有的乡镇只是为了应付检查下发了工作方案,并没有严格抓好落实,有的工作责任制度不够完善,不够具体。
(二)宣传发动工作还不够。村民对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要在短期内纠正村民的不良行为习惯有一定难度,还需加强宣传,加以正确引导,提高村民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一是部分乡镇和行政村垃圾处理设施比较简陋,还需加大投入。二是由于要求垃圾收集、填埋等场所要远离人群,运输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三是有毒有害垃圾处理还需加大治理力度。
三、下步工作安排
围绕明年的工作目标,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统筹协调持续推进。县政府作为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定期召开调度会,协调解决存在问题,保证工作扎实推进。县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按照分工,深入乡村,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各乡镇要抓好各项责任制度的执行,按制度实施奖惩,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二)加大保障经费投入。县政府将农村生活垃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各乡镇也要对农村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和运行给予一定经费补助,同时要统一管理各村垃圾治理经费支出,保证专款专用。
(三)实施“四进四化”工程。实施农村“四进四化”工程,即:鼓励农村厕所进院、养殖舍进院、柴草垛进院、苞米仓进院;加强农村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工作,打造整洁有序的农村居住环境。
(四)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县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对各乡镇和村进行检查,总结推广垃圾分类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定期对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各乡镇要进一步完善目标考核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各村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包保干部的实绩考核力度。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坚持以有力的宣传发动引导农民形成良好卫生保洁习惯,以有效的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用科技的手段促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创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二、主要原则
(一)坚持乡(镇)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市场运作。充分发挥乡(镇)的主导作用,部门协同,齐抓共管,公众参与机制,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和引导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处理工作。
(二)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上下联动,镇村为主。按照市、县统筹、乡(镇)主导、镇村实施的要求,市、县、乡(镇)、村四级联动,上下结合,整合资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实际,科学规划。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具体工作,合理选择适合当地实际的经济、适用、安全的垃圾收集处理方式。着眼当前,兼顾长远,科学系统地规划建设垃圾收集处理设施。
(四)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城乡一体,长效管理。要把长期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突出整治与长效管理结合起来,全面铺开,重点推进,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改变农村垃圾简易堆放处置现象,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三、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落实清扫保洁、垃圾收集、集中处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环卫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经及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到20*年,全县农村基本实现环卫保洁达标和垃圾集中处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9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四、工作要求
(一)制订方案。各乡(镇)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运作模式、政策措施和组织领导。各乡(镇)在2009年3月15日前,将实施方案报县政府(并送县农办)。
(二)编制规划。各乡镇要依据县、乡镇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要求,3月底前完成编制垃圾无害化处理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区域内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点等环卫设施建设。
(三)选择处理模式。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无机与有机垃圾分类,回收可利用物资,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
1、集中收集型。县城近郊的村庄宜采取“村委会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其他农村地区宜采取“村小组收集-村委会转运-乡镇集中填埋”的方式,尽量降低农村垃圾处理成本。
2、就近简易处理型。在偏远的行政村建设垃圾填埋场,自然村设置若干个垃圾屋,垃圾收集后就近进行填埋。在江河湖泊和邻近水源地附近不得搞集中填埋,防止污染水源。
(四)精心组织实施。从3月份开始,全面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力争至12月底全县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7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0%以上(其中历年新农村建设点垃圾收集率达到9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按照标准化、无害化要求,加快配备乡(镇、)、村垃圾处理设施及工作人员,做到“三有”:一有垃圾中转站、垃圾桶、垃圾屋、填埋场,二有清洁工具及运输工具,三有保洁员。具体要求为:
1、完善设施。户配垃圾桶(箱)。按照方便村(居)民投放要求,每户至少设1只垃圾桶(可用塑料水桶代替);村建垃圾收集屋,配备保洁员和保洁车。每个自然村按每40户(不足40户按40户计算)修建一座占地4㎡的垃圾屋(高2.5m),并按“1名保洁员、1套保洁工具、1套保洁衣、1个垃圾屋”的标准配备好农村保洁队伍和保洁设施。保洁员每天到农户家中收集一次垃圾,公共场所每周打扫两次,垃圾屋垃圾每周清运一次;乡(镇)设置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每个乡镇至少要修建一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离县城、乡(镇)所在地较远不能与其共用垃圾填埋场的村、组至少要修建一座简易垃圾填埋场(少数偏远村可根据实际情况就近建设简易填埋),并配备垃圾清运车。
2、健全制度。各乡(镇)在运行中要认真研究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注重环境卫生治理的彻底性、长期性和实效性,探索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办法。一是建立健全规范化管理制度。要建立《清扫保洁制度》、《垃圾收集制度》、《垃圾清运制度》、《垃圾处理制度》、《资金使用制度》等长效管理制度。二是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村委会或村小组、村民理事会要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农民每日自觉清扫房前屋后,形成保持村庄清洁卫生的习惯。做到垃圾要入桶入箱,禽畜圈养,柴草集中堆放,可回收物质要分开存放。保洁员负责村庄道路和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以及垃圾的收集与清运,同时负责对村民门前“三包”制度的检查督促。
3、创新机制。针对村民生活习俗、经济水平、文明素质不尽相同的实际,各乡(镇)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合理确定垃圾处理模式,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不搞“一刀切”。县城近郊的农村采取“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的方式,实现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其他乡(镇)采取“村小组收集—村委会转运—乡镇集中填埋”的方式,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减少污染源;偏远村庄采取“户收集—村小组简易填埋”的模式;还可探索其他符合当地实际的方式等。
(五)组织验收。20*年1-6月份,由县农村垃圾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按照方案要求和目标,就2009年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进行现场对照检查,并结合日常督查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五、相关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对广大群众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教育。一是召开宣传动员大会,传达省、市、县垃圾无害化处理会议精神,提高广大群众对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二是出动宣传车队在县城、乡镇、农村巡回宣传,在主要街道、路口及各村组醒目位置设置宣传栏和横幅标语,并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如采取印发《致农民群众的一封信》,利用会议、展板、宣传橱窗等形式,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积极投身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中来,清理好本村环境;三是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逐村、逐户宣传垃圾减量化无害化的环保知识,让广大农民群众切实了解和掌握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意义、目的和方法;四是以群众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纳入文明单位、文明小康示范村和星级文明户的重要评选内容,努力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五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和督导作用,及时、全面、准确地对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进展情况和先进典型进行充分报道,从而引导广大居民、农民群众自觉自愿地开展源头垃圾分类减量工作。
(二)多方筹集资金。本着“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及采取“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一方面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筹资的新路子,扩大资金来源,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个人捐资,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采取“各级财政补一点、村组集体拿一点、受益农民筹一点”的办法,建立“市级奖励、县财政适当补助、乡村负担、农户适当缴费”的机制。20*-20*年新农村建设点垃圾处理设施,按30-45户为一个村,县、乡两级按1:1的比例对每个村投入3000元经费,县级经费于2009年6月底前一次性拨入县新村办专户,*月底前落实到具体建设点。其它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经验收达到要求的适时拨付。
(三)强化督导和检查。一是定期督查。由县农办(县委农工部)牵头、各成员单位组成的督查组,每季度分片对各乡(镇)进行一次督查;各乡(镇)要实行逐级督查制,抓好工作落实。督查工作要建立台帐,将每次督查发现的问题、整改要求、复查情况记录在册,整理归档。二是采取简报、通报等形式对每次督查结果进行通报,及时发现、帮助解决建设中的问题,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推广典型和纠正偏差。三是考核验收。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工作纳入乡(镇)年终工作目标考评,并严格按照考评验收结果兑现补助和奖励办法。
六、加强领导、明确分工
成立广昌县农村垃圾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副县长曹志刚任组长,县政府副县长李建泉、县政协副主席、县长助理张卫平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县委宣传部、县农办(县委农工部)、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建设局、县城管局、县农业局、县卫生局、县民政局、县交通局、县环保局、县科技局、县供销社等单位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财政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办公室设在县农办(县委农工部),由县农办主任(县委农工部长)符龙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如下:
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组织调度和综合协调;筹备有关会议,起草实施方案及其它重要文稿,编辑简报、通报等;负责制订全县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工作考评方案,并牵头组织考评工作;
县农办(县委农工部)负责20*-2009年新农村建设试点自然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农村改水、改厕相结合,与发展农村沼气相结合,与加强农村有机肥使用相结合,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相结合,将新农村建设点建成生态文明示范点;
县委宣传部(新闻报道中心、县电视台)负责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
县建设局负责镇村两级垃圾处理规划编制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
县城管局负责镇村两级垃圾处理工作的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同时,负责对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周边村垃圾处理的指导、监督、检查;
县农业局负责把农村沼气项目与农村垃圾处理进行有机结合,加强沼气的技术指导;
县发改委负责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的上报实施工作;
县卫生局(爱卫办)负责开展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活动和农村公共卫生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
县供销社负责农村部分垃圾回收的指导工作,调动农民利用和处理垃圾的积极性;
县民政局要适当增加补贴,大力支持农村垃圾处理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农村垃圾处理资金投入使用的管理与督查工作;
县交通局负责农村垃圾运输道路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关键词】生活垃圾;处理;对策
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1)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及特点。近十几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幅度提高。根据统计数据,我国目前人均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四百千克,全国垃圾年产生量达1.5亿吨,每年以
8%~10%的速度增加,全国历年垃圾存量已超过65亿吨。城市生活垃圾来源主要是道路垃圾,单位、居民区垃圾,商业垃圾,工业建筑、装修垃圾。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是可燃物、有机物、可回收利用物增多,可利用价值增大。垃圾种类的多样化,尤其是电子垃圾逐渐成为困扰环境的重大问题。(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采用焚烧、填埋和堆肥等几种方法,当中最主要的方式是填埋,其次是高温堆肥,焚烧垃圾所占比例极小。目前大多存在处理设施技术水平低,处理能力小,存在污染严重等。
二、城市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1)处理能力低。虽然各级政府都提高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力度,一些较高标准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逐步投入使用,但是因为欠债多、基础差、历史遗留问题多等问题,现在在一些城市中还有约过半的生活垃圾不能达到无害化处理,在县城和乡镇中仍有90%以上的生活垃圾不能实现无害化处理,而各个自然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几乎为零。目前全国城镇有数十亿吨的存量生活垃圾未得到有效处理。(2)资金不缺乏严重。长期以来我国对城市环境卫生行业的资金投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一般占市政公用行业资金的不到3%,在市政公用行业中一直处于最后,也大大小于发达国家15%左右的平均水平。依据我国现行标准估算,企业特许经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合理补贴范围,一般焚烧厂在120元/吨,堆肥厂在
80元/吨,填埋场在60元/吨的费用比较合理,各地政府补贴资金远远不够。(3)垃圾处理方法落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仍然比较落后,一些城市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因为政策法规不健全、分类系统不匹配、协调机制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等各种原因,总体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4)垃圾处理污染大。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不能满足或不能全部满足现行的国家环保标准和行业标准,全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总体水平较低,环境污染的状况和隐患比较严重。
三、改善措施
(1)提高环境意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关心和支持,积极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垃圾处理的宣传,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力度、范围,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使公众充分理解正确的收集、清运和处置方法对生活改善、对城市发展的现实意义。(2)加强法规建设。国家《固体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规定了对生活垃圾的倾倒、收集、清扫、回收利用和处置的要求。应尽快完善执法的监督和保证体系,根据法律制定城市垃圾管理法规、实施细则和相关管理条例,完善城市垃圾管理法规体系,加大普法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执法意识。(3)建立生活垃圾管理体系。现行的政企合一的垃圾管理体制不利于垃圾管理的发展,要改变在管理体制上政企合一的僵化格局,实行环保部门监督、环卫部门管理、专业公司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环卫机构应当将其管理职能和服务功能分离,一是强管理职能,增强管理、监督的力度,通过合同方式管理环卫服务;二是环卫服务功能企业化,用优质的服务竞争环卫合同,同时努力拓展服务范围,增强服务能力,提高企业效益和活力。(4)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为了更好地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目标,应尽快在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居民可以按照有机、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标准,分2~3类收集;企事业单位适当提高分类的精度,实行“1+M”的分类标准。根据试点经验制定在全市逐步推开的工作方案,努力争取尽快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与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要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需要通过完善立法、加强宣传教育,使全体公民意识到垃圾处理的重要,自觉成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2019实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总结【1】
20xx年,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北京市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升我村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和文明程度,根据《20xx年前三季度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折子工程进展情况督查转报》要求,XXX村在前几年垃圾分类的工作基础上,继续探索更为快捷有效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办法。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
垃圾分类是一个日常性的工作,必需有一个长期有效的组织机制保障,为此我村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小组,长期指导督促我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具体小组名单如下:
垃圾分类领导小组
组长:XXX(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XXX(村委会主任)
XXX(村支部委员)
指导员:XXX
宣传员:XXX
二、建立垃圾分类工作队伍
目前,我村已建立垃圾分类队伍,队员共计48人,其中队长2名、街道保洁员41名(每名保洁员负责25户左右的家庭)、2名保洁员专门负责清扫建筑垃圾、2名保洁员专门负责清扫早市垃圾、1名保洁员专门负责打扫公共厕所。
这48人的保洁队伍全面负责我村2700余人,1019户的垃圾收集和分类工作,保证每天早7:30---11:30、下午2:00---6:00,准时将每家每户门前分好类的垃圾收集并转运到垃圾分类中转站。
三、保洁队伍的培训及指导
为保证保洁队伍自身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正确认识,使我们村的保洁队伍成为更专业、更有效的队伍,我村结合镇里安排,每年对这支队伍培训次数不少于8次,逢重大节假日进行严格的监督指导工作。培训内容为垃圾分类细化标准、装运操作技术等,保证垃圾在分类、投放、集中、运输过程中做到封闭、无遗漏、无遗撒。
制定系统的保洁员考核制度,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制定惩罚机制,对不能按规定完成任务的保洁员及时进行更替,确保保洁员能够履行职责。
四、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
由于我村位于XXXX,村民日常的主要垃圾有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其中冬季以炉灰渣垃圾为主。长期以来,村民对垃圾分类的概念比较模糊,并不重视,所以此次我村加大力度宣传,发放指导宣传材料《XXXXXX》、可再利用购物袋、宣传单、垃圾分类袋等宣传物品1019份,共组织大型宣传活动4次。在村中明显位置树立LED电字宣传牌,滚动播放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信息。具体向村民讲述了各种常见垃圾如何分类,时刻提醒村民们如何将自己的生活垃圾分类,确保我们能够准确的将垃圾分类工作做到位。
五、加大工作力度,开展具体工作
今年为了给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便利,我村已经统一为村民发放了可分类的垃圾桶,每户3个垃圾桶,共计向村民发放3057个。并通过保洁员对包片的家庭户一对一的指导,帮助村民们有效的,快速的将垃圾分类。
六、制定奖惩制度,规范垃圾分类管理
为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有效、准确、快速。我们不仅对我村的保洁队伍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也对村民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将确保村民对垃圾分类工作足够重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定期进行入户抽查,建立奖惩制度,促进此项活动顺利进行。
总之,在区、镇、村三级领导班子的带动下,我村一定能够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争取将我村真正建设成绿色村庄。
2019实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总结【2】
春华镇五举措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成效明显。
一是加大基础投入。20xx-20xx年,该镇每年投入环境治理经费约500万元,共建立村级资源分拣中心9个,配备环卫三轮车89台,购置26240个垃圾桶发放到户,拆除原有敞口垃圾池686座。
二是发动农户积极参与。通过“村村响”、宣传车、微信、宣传资料、标语横幅等密集宣传垃圾分类工作,结合党支部主题教育、“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好垃圾分类”主题教育等活动,努力营造人人讲环保、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通过支村两委坚决执行、“三长”会议统一思想、召开户主会专题指导、个别家庭上门宣讲的方式,家家户户发动,层层推进工作。
三是建立专业化保洁队伍。按每150户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共选聘保洁员89名,负责垃圾分类宣传、面上保洁和垃圾收集转运。实行8小时上班制,实行统一工作绩效、统一劳动报酬、统一督查评比“三统一”管理办法。委托2家服务外包单位负责集镇、主干道和水域等公共区域的保洁工作,确保镇域保洁全覆盖。
四是严格责任落实。完善环境卫生治理方案、保洁员管理办法等制度,日常巡查与动态考核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对村(社区)、服务外包单位、保洁员、企事业单位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评比、一季一讲评、年终一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和优秀奖励制,真考真评,重奖重罚,确保各级责任落实到位。
五是细化标准全面推广。在金鼎山社区试点垃圾分类,在九木村试点垃圾二次分类的基础上,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建立村级资源分拣中心标准化建设和设施配备标准、农户和村级垃圾分类标准、农户用垃圾桶配备外观和容量标准、垃圾收集转运电动三轮车标准等,并在全镇全面推广。目前,该镇9个村(社区)已全部成功创建市级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送镇垃圾中转站的生活垃圾由2016年的月均300吨减至20xx年的月均180吨,镇域垃圾减量达40%。全镇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2019实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总结【3】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分类标准,强化宣传教育,完善运行机制,在全县确定了20个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单位,努力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牵头、试点带动、全民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运行格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组织有关部门到江苏、浙江和我市的屯留县、长子县、城区、郊区等先进地区和县、区学习取经,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秦元忠为组长,副县长张志萍为副组长,25
个有关部门、各乡镇乡镇长和社区居委会为成员的领导组,专门负责全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统筹协调工作。印发了《壶关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指导各试点单位和试点乡村,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证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二、规范分类标准。我们借鉴先进地区和县区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分别采取了生活垃圾“四分法”和“两分法”,并明确了处置方式。在农村,将生活垃圾分为渣土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对煤球、煤灰等渣土垃圾,由村里清运车收集,就地填埋;
对纸张、金属类等可回收物,由农户或村保洁员收集,回收公司上门有偿回收;
对电池、电子类有害垃圾,每10天由村保洁员上门回收一次,每月由乡镇统一回收,送市清运车收集,送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在县城居民小区,对剩菜剩饭、瓜果皮核等湿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送制肥厂发酵制肥;对可回收物,由居民或小区物业收集,回收公司定期上门有偿回收;对有害垃圾,由环卫部门一月上门收集一次,统一
送市里有害垃圾处理厂处置;
对其它垃圾,环卫部门逐日收集,送县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机关单位、学校和医院等公共单位实行“两分法”,即可回收物和其它垃圾。可回收物由公共单位自行收集,其它垃圾由环卫部门逐日收集,做到日产日清。城乡生活垃圾的规范分类,为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完善运行机制。为保证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落地见效,我们重点建立完善了四项机制。宣传发动机制。开展垃圾分类“进家庭、进学校、进小区、进机关、进公共场所”五进宣传活动。根据不同场所、不同对象,印发了倡议书、分类指南、宣传彩页、指导手册等多种宣传资料3000套共10000余份,并在电视台、报纸播放、刊登垃圾分类宣传知识,在三路九街的LED显示屏流播垃圾分类宣传标语,让垃圾分类理念和相关知识逐步深入人心。示范带动机制。县城选取3个居民小区、3个城中村、8个机关单位、2个医院、1个宾馆、1个超市、2个学校共20家和12个乡村先行开展分类示范,积累经验。对各示范点,试点期间先期赊欠一部分垃圾分类设施,向小区和住户发放,确保分类投放硬件配置到位,示范先行,积累经验。正向激励机制。每年年底计划以5%的比例评选小区(村)
住户,列为“五好卫生户”,媒体公开表扬,并给予每户适当奖励。监督考核机制。推行“双五”模式。在农村实行乡镇抓总协调、包村干部督导、两委主干主抓、村民小组负责、群众自觉参与的“五级监管”模式,对乡村两级干部及各小组长履职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工作好的除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外,还在评先评优中优先考虑;对履职较差的,实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在县城居民小区,实行领导小组抓总协调、物业督导、楼长主抓、组长负责、居民自觉参与的“五级监管”模式,对评为年度优秀物业、楼长和组长的,给予一定物质奖励。通过奖惩措施,来调动各级主体抓好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中,我们尽管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客观上讲,仍然存在舆论宣传氛围不浓、群众分类意识不强、相关配套设施不足、经费投入未予研究、垃圾分类中转设施和终端处理未解决等问题。对此,我们将以试点为动力,把试点单位、居民小区、乡村、学校、医院的好经验、好做法,逐一认真加以研究予以推广。总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好,以优异成绩向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交上一份的满意答卷。
2019实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总结【4】
9月6日上午9点,承泽苑社区在活动室召开垃圾分类指导员工作总结会。此次会议共有21名垃圾分类指导员参加,由社区主任李亚军主持召开,会上对指导员工作进行全面总结。首先对垃圾分类指导员不怕脏、不怕累的工作精神和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宣传工作很到位。鼓励他们以老带新发扬好的工作作风。并提出几点要求:
一、严守上岗纪律,端正工作态度,杜绝迟到早退。
二、遇到问题及时与居委会人员进行沟通,共同解决。
三、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水平。
北京第二届山地徒步大会(9月10、11日)、北京农运会(9月16日)、环北京山地自行车赛(10月6、7日)将陆续在我区隆重举行。为保障三项赛事在我区顺利进行,以干净、整洁、优美、有序的社区环境迎接比赛。社区干部刘爱杰在会上给垃圾分类指导员进行工作部署。最后由卫生主任姚淑娟宣布评出的13名优秀垃圾分类指导员名单,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为承泽苑垃圾分类工
作取得更大成绩,本次会议圆满结束。
2纸南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总结
20XX年8月28日上午9点半,纸南社区在广纸俱乐部广场举办了“垃圾分类”科普宣传活动,这次活动得到了南石头街环监所的大力支持,使得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本次活动通过有奖问答、小游戏等形式进行了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内容形式多样:
1、在活动场地摆放宣传展板,引导居民浏览垃圾分类宣传知识。从中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常识。
2、以垃圾分类有奖问答为主题的形式与居民互动。问一些生活中垃圾分类的知识,答对的获礼品一份。
3、垃圾分类的游戏,活动场地放致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的垃圾桶,把废弃物品正确放入相应的桶里,正确的获礼品一份。
以此让居民认识垃圾分类种类,增强环保意识。现场气氛热烈居民群众都踊跃参加。这次参与活动的社区群众约500人次,发放礼品约405份。
活动现场还设有旧衣物回收摊位,旧报纸回收摊位,义工登记摊位,很多社区居民都积极把旧衣物捐出。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还向居民群众派发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通过宣传活动的形式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这一实际问题的重视。让他们认识
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3九月份垃圾分类工作小结
20XX年7月28日黄埔区“垃圾不落地”启动仪式开始以来,黄埔街贯彻科学发展观、创建文明城市、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建设幸福黄埔,继续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本月主要做了以下二个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9月22日上午,黄埔街在荔园社区开展了“垃圾分类行动日”活动。活动现场,小朋友表演了由社区居民谱曲填词“垃圾分类之歌”,令在场的观众感动不已,充分体现了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现场特邀请区城管局垃圾分类办的同志向群众讲解垃圾分类知识,解答咨询,指导居民如何科学分类。“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人人有责,人人动手”,倡议社会各界都来加入“垃圾分类卫士”的行列。为居民更直观了解不同的垃圾如何投放到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我街制作一些垃圾实物示意图片运用在有奖互动游戏中,通过这种游戏大大提高了居民投放垃圾的准确率。
二、向机关团体推行实施垃圾分类工作:
如广州市邮政局黄埔分局、育蕾幼儿园,黄埔街垃圾分类指导员亲自上门做宣传,送去分类垃圾桶、发放海报、宣传册,并为单位制作安装宣传栏、“垃圾分类责任管理公示牌”等,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垃圾分类。
2019实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总结【5】
天河区xx位于天河区东部,辖内7个社区均属城中村,
且辖内流动人口多是外来务工族,他们对广州市实施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知晓率较低,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大多喜欢将厨余垃圾、固体废弃物垃圾、甚至对环境有害电池都混合放在一个垃圾袋中,这使得垃圾分类工作如何开展成为一道难题。为探索一条适合城中村的垃圾分类模式,在天河区固废办的大力支持以及xx领导的高度重视下,xx选取辖区内条件较成熟的xx作为垃圾分类处理模式的试点小区。主要做法:
一、结合实际,确定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xxxx有居民楼79栋,户数498户,其中户籍人口280人,流动人口840人,小区内楼房分布均匀,排列整齐,且楼道宽敞,经过多年的发展,有着充分的居民自治经验,逐步形成管理有序的成熟小区。为摸索出一种适合xx实际情况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xx通过问卷调查、上门询问等方式了解小区住户的日常生活习惯。考虑到xx以前垃圾投放和收运方式是在小区内设臵多个投放点二十四小时进行投放垃圾,在垃圾桶满了后,由环卫工人运走,这种处理模式如果不及时运走生活垃圾,容易造成垃圾落地和散发出异味,给小区环境带来很大影响。而通过定时投放、定时收运,可以及时将垃圾运走,消除垃圾落地和垃圾带来的异味情况出现,改善小区环境,容易得到小区居民的支持。在确定定时投放、
定时收运处理方式之后,为了使这项工作在不影响住户日常生活习惯的前提下进行,结合小区住户早上外出上班时间多在7点30至9点,晚饭时间主要在19点至20点30时间段。xx将定时投放的时间设定在设定每天上午7点30分至9点、晚上19点30分至21点两个时间段定时进行生活垃圾收集。同时,为了增强居民准时投放垃圾的意识,xx选取了居民熟悉且投入小的通知模式——“定时摇铃”通知。在垃圾收运前有环卫工人提前十五分钟进行摇铃,提醒小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并将分类好的垃圾进行投放,减少居民忘记投放垃圾的情况出现,不断地增强小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醒居民按时投放垃圾,还可以减轻环保工人的工作压力,调动双方积极性,形成双赢的局面。综合以上因素,确定了“摇铃收运、定时投放”为xx小区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二、多管齐下,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一是加大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xx正门安装LED液晶显示屏,把垃圾分类的相关信息及时滚动播放,普及居民的垃圾分类知识。为小区全部498户配臵了小型餐厨垃圾桶,在每栋居民楼楼道配齐分类容器,设臵分类指引为居民自觉开展垃圾分类准备了条件。
二是联动社区自治组织取得小区居民的支持。xx社区属于xx经济一社物业,小区业主多是一社成员,要取得小区居民的支持,必须要与经济一社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为此,xx街成立了以经济社社长简柏樟任为组长的xx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环卫站站长、居委会主任,成员为副社长、两站成员、居委会工作人员及出租屋协管员的组织机构。并制定方案,明确了由街道统一规划,加强组织,经济社、居委会上门协调,物管改进服务方式的工作职责,全面开展社区垃圾分类工作。
三是开展各项宣传活动,普及小区居民知晓率。通过在小区门口制作宣传标语、在小区各个楼道口粘贴分类指引、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小区居民的知晓率。每月开展“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活动,并结合小区居民特点与xx社区内学校合作开展了10多次形式灵活、内容贴切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通过学生、党员的带动提高了居民的参与率。四是由志愿者和督导员全面开展平时宣传、督导工作,保障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开展20余次垃圾分类培训班和座谈会,组织完成了12名垃圾督导员和30名志愿者的队伍组建。30志愿者通过上门派发宣传单张普及小区居民分类知识和方法,指导小区居民进行分类。小区志愿者,对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体会深刻,他们说,在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伊始,派发宣传单张时,一部分小区居民接过之后转眼就把单张仍到了垃圾桶里,而上门在和小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时,大多数小区居民都以没有时间拒绝,即使居民有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但是为方便自己,他们都是随手将垃圾摆进桶内。这些情况给他们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随着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小区环境一步一步得到了改善,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也不再抗拒了,大多数都慢慢接受他们的讲解,逐步开始进行分类工作了。现在大多数居民都知道垃圾分类工作,并参与了垃圾分类。而12名督导员对垃圾分类工作则有更深刻的体会,他们说,以前在监督小区居民投放垃圾时,很多居民都表示分类处理很麻烦,很多人都没有分,我为什么要分,很少将垃圾进行分类,分类的准确率就更加不用说了。现在通过与xx社区内学校单位合作,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等情况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活动中设臵游戏、问答、歌唱比赛等环节,将垃圾分类工作做进学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不少居民在小孩的带动下进行了垃圾分类,分类准确率都比较高,目前准确率已达50%。
三、初显成效,继续坚定不移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一、基本情况
为统筹开展城乡一体化管理工作,2017年3月将清扫队、清运队、垃圾分类工作组、环境整治办等科室统一纳入环卫调度中心管理。环卫调度中心现有工作人员352人,其中主任及副主任5人、办公室7人、清扫保洁队员200人、清扫司机22人、清运司机55人、环境整治办公室5人、市政队15人、路灯队8人、收费队9人、机修车间5人、压装车间7人、垃圾分类人员14人,主要负责永宁县全县350万平米道路的清扫保洁、洒水降尘,日产260吨生活垃圾的收集和清运,全县裸露空地、残垣断壁、卫生死角、露天堆场等的整治,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垃圾兑换等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保障经费,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2016年以来,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按照国家资助、政府自筹的原则,先后投入4931万元、3500万元逐步建设了永宁县生活垃圾转运调度中心及永宁县闽宁镇公共环卫设施建设项目,目前永宁县生活垃圾转运调度中心稳步运行2年,闽宁镇公共环卫设施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开工建设,预计于8月底投入使用。
二是完善环卫基础配套设施,配备一批高标准环卫设施,购置分类式果皮箱8500个、生活垃圾收集桶5111个,生活垃圾户内分类桶7.5万个,户内干垃圾袋25万个、户内湿垃圾袋25万个等,各类清扫清洗车辆23辆,县城公厕以及主要街道垃圾桶(果皮箱)覆盖率均达到100%。投资700万元,新建11座星级公厕,改造16座老旧公厕,并安排专人管理,截止目前,永宁县城区共建成公共厕所41个,流动公厕2座。
三是市政基础设施不断提升。通过实施“道路、公园广场、绿化带、临街建筑”四大亮化工程,新增路灯2765盏,城区路灯、景观灯共计11226盏,投入26.21亿元用于全县道路建设,共新建、扩建和改造道路36条,达157公里,修建桥梁12座。投资6亿元,大力实施迎宾大道、宁丰街、王太路、宁和广场改造等30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资2000万,对南环路、杨和大街进行道路维修改造。
(二)强化领导,合理规划编制,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县委、政府制定了《永宁县环卫保洁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城管、环卫工作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县财政局、发改局、住建局等24个主要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城管局。同时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出台《卫生保洁管理制度》《保洁人员工作职责》《驾驶员安全操作制度》《电动三轮车管理制度》,与驾驶人员签订《清运安全生产责任书》,确保城乡环卫保洁工作稳步推进、有序发展。
二是严格落实“以克论净、深度清洁”环卫保洁标准,对县城内350万平方米的路面,进行“定等级、定路段、定标准、定人员、定处罚”的细化管理,人行道、路面安排清扫保洁人员实行16小时全方位保洁,按照“九净五无”的道路保洁标准,加大督查、考评力度,全面实现县城道路全覆盖、无漏扫。
三是采用人机结合双作业模式,加大县城主干道路湿扫频次,每天由9辆湿扫车分夜班和白班不间断对县城八横十六纵道路进行湿扫,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
四是进一步创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将望远片区5375040㎡道路清扫保洁、路灯设施维护、市政设施维护及园林绿化管护采用市场化作业模式进行管护,实现政府部门直接管理,企业专门运作,改变政府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管干一体模式,通过划分路段、明确作业范围、制定机械化硬指标、严格质量标准、健全应急机制等,提升作业企业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垃圾处理模式,提升城乡环境卫生质量
一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持续推进。永宁县城乡生活垃圾调度中心建成后,将县城、李俊、望洪等4个乡镇14个中心村的生活垃圾一并纳入县城统一收集转运,日处理生活垃圾260余吨。将县城及各中心村由之前的“户分类、村(居)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四级转运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优化为“户分类、县转运”的两级处理体系,健全生活垃圾减量化收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相衔接的生活垃圾收运网络,实现“垃圾运输全密闭,日产日清不落地”的总目标。
二是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随着永宁县城市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县城范围内建筑垃圾产生量达到每年20万吨。综合考虑我县城区发展及建筑垃圾回填容量、处置能力,2015年,在县城南侧红星村建立占地50亩的建筑垃圾消纳场,用于建筑垃圾集中分类堆放。建筑垃圾中的渣土由市场自行调节,渣土用于填坑、铺路;其余装潢垃圾进行焚烧,无害化处理,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2018年,为规范永宁县城乡建筑垃圾处理,遏制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现象发生,经县委领导同意,由县城管局牵头并组织实施在原胜利乡四队拆迁庄点建设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占地面积约50亩,用于堆放永宁县城乡建筑垃圾,从根源上解决了城乡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的现象,规范了永宁县建筑垃圾处理。
三是餐厨垃圾专业化处理。通过与企业签订合同,每年财政投入200万元实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收集处理。委托银川保绿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集中收运永宁县餐厨垃圾,要求做到日产、日收、日处理,保证餐厨垃圾集中收集密闭运输。
(四)蹄疾步稳,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2017〕26号)相关要求,2016年9月,永宁县生活垃圾分类项目正式启动,印发了永宁县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成立了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城管局。围绕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将垃圾分类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社区、每个家庭,逐步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工作运行机制。以建设社区为首个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一是组织社区和物业公司人员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建立资源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体系。目前已在51个居民小区、16个乡镇中心村、9条街道和3个农贸市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登记发放27197份宣传资料、分类垃圾桶56424个,垃圾袋277062条,宣传覆盖率达到53.1%。
二是充分利用“垃圾换物”、“积分奖励”等形式对居民分类投放进行引导奖励,共开展资源垃圾回收兑换活动281场,参与兑换户数2434户,兑换商品金额13709.35元,兑换回收各类资源垃圾18.80吨,玻璃瓶5933个。
三是按照试点小区实际居住人数投放旧衣物回收箱,制定回收计划,开展旧衣物回收活动42次,累计回收旧衣物15.4吨,将符合捐赠条件的衣物集中由专业公司进行清洗、高温消毒,定期开展旧衣物爱心捐赠活动,共捐赠爱心衣物150件,受益人数150人。
四是与天楹公司积极对接、沟通,由天楹公司向总部申请,在永和锦城投入智能化设施,将永和锦城小区打造成智能化、标准化示范小区,并联合天楹公司在永和锦城开展智能化、标准化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6场,采集住户信息并为居民办理智能分类卡500余张。
五是在集贸市场、四季鲜批发市场等处开展餐厨垃圾回收利用活动,制作环保酵素30余桶,并将环保酵素运用到公厕冲洗、空气洁净等。
(五)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市容市貌
一是制定完善《永宁县2018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方案》,将环境整治工作纳入了各部门考核范畴,建立了完善的考核机制,细化各部门工作任务,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按照“周督查、季考核”的要求,现场督查,及时向委县督查室、政府督查室上报督查通报,明确时限要求,全力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向纵深。
二是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改善全县裸露空地的突出问题,组织人员、车辆及时对闽宁镇、国有农场、王太火车站、银子湖、珍珠湖等地区的裸露空地、卫生死角、残垣断壁、城乡环境整治薄弱环节进行整治,出色完成各类迎检工作200余次,城乡环境卫生面貌进一步提升,推进、巩固我县国家级卫生县城的创建。
窗体顶端
三、取得成绩
(一)城乡一体化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近年来,通过创新开展大城管、大环卫管理模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运行,加快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机械清扫率由2016年60%提高到2018年的86.01%,提高26.01%,城乡环卫保洁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城乡居民对环境卫生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城乡环卫保洁队伍逐步优化
随着城乡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发展,按照服务总人口密度来分布和配备环卫保洁从业人员数量。
一是人员结构优化。县城和望远工业园区共配备环卫保洁人员 360余名,平均年龄45岁,普遍文化程度为初中水平,保洁人员逐步年轻化。
二是服装配备优化。结合城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严格实行环卫作业标准化,实行“三统一”(统一服装、统一装备、统一标准)。
三是休息场所优化。取缔县城原有的9座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为9个环卫工人户外劳动者之家,室内配备文化角,为环卫工人休息、更衣、停放环卫车辆以及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四是生活待遇优化。将原来的环卫工人每天餐补由6元提高到12元,同时建立职工食堂,每天由专人为环卫工送早午餐,得到了广大环卫工的赞许,促进了城乡环卫保洁质量的提升。
(三)城乡环境面貌逐步改善
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以“爱国卫生月”“爱国卫生日”“美丽永宁”“千处百日”“三旧改造”等环境整治日为载体,在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卫生大扫除日的同时,消灭了城中村、城边村、园中村等城市“三旧”,彻底解决了城市规划区内“脏乱差”问题,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四、存在问题
一是各乡镇城乡环境整治任务落得不实、整改力度不够,居民保护环境卫生意识淡薄,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成效不明显。
二是环卫作业车辆紧缺。全县现有道路清扫保洁车22辆,生活垃圾收运车30辆,随着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面积逐年增加,现有的车辆难以满足城乡生活垃圾收运、清扫要求。
三是生活垃圾分类末端处置滞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虽已启动实施,且运行良好,但在末端处置上缺乏经验,从根本上无法达到资源化再利用的标准。
五、对策建议
(一)创新宣传方式,健全保洁队伍
利用报刊、电台、新闻等媒体大力宣传《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切实提高居民卫生意识、公德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业务培训,开展劳动技能大赛。提高卫生保洁作业能力,进一步强化服务水平。
(二)以项目促发展,推动垃圾规范化管理
以积极申报永宁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末端处置项目为依托,加大望远区域生活垃圾综合处置项目申报、建设进度,以提高生活垃圾末端处置成效。
(三)推行“大物业”管理模式,提高居民小区管理水平。经统计,目前县城有37个小区由物业公司管理,有32个小区由社区监管,有5个小区由建设单位自行管理,有8个小区是居民自治。针对部分小区无人管理、管理混乱的现状,调度中心积极推行“大物业”管理模式,对县城各小区及物业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彻底改善小区环境卫生面貌,营造干净整洁人居环境。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不断加大省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迎检的领导力度、推进力度和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加快推进南郊现代化生态城市和海内外著名旅游城市建设。
二、总体目标
按照省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和复查要求,以迎接省环保模范城市复查为契机,针对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切实有效措施,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动员全市力量,进一步完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健全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长效机制,巩固和深化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果,确保2012年底前通过省环保模范城市复查验收。
三、主要任务和职责分工
根据修订后的《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与管理工作规定》和《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要求,为了能如期通过省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在进一步巩固提高已达标指标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制定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各镇(街道)及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在计划时间内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全面、按时达到复查标准要求,主要任务如下:
(一)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污染减排工作
1.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加快莼湖、裘村、方桥、松岙4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确保莼湖(1万吨/日)污水厂9月底前投入正常运行,污水处理负荷达到50%以上;方桥污水处理厂一期(5万吨/日)年底前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动工建设松岙(1万吨/日)污水厂;裘村(0.5万吨/日)污水厂投入运行。
(责任单位:市建设局,江口街道,莼湖镇,松岙镇,裘村镇)
2.完善区域内污水管网,提高污水纳管率。实施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加快配套管网工程进度,确保2012年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负荷达到82%以上。
(责任单位:市建设局)
3.严格控制总量排放。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对列入2011年环统重点企业的,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二)加强水污染防治和管理,保障水源水质安全
1.进一步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环境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和生态破坏行为;完成地表水交界断面水质自动站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装备和技术保障,确保全市饮用水水质安全。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水利局,相关镇、街道)
2.完善内河水环境日常保洁管理等长效机制,保持水面整洁。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各街道)
3.继续实施“千里清水河道”工程,建设生态河道22公里。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各镇、街道)
4.进一步加大流域污染整治力度,提高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水利局,各镇、街道)
5.加快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关闭禁养区内规模畜禽养殖场,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责任单位:市农林局,各镇、街道)
(三)开展清洁空气行动,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1.加快机动车排气检测站建设,力争在年底前建成并投运。
(责任单位:环保局,市公安局)
2.加快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工程,年内完成剩余4家加油站改造。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3.加快推进白杜区块铸造行业清洁燃料替代工作,争取在今年实施。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西坞街道)
4.加快关闭热电有限公司,积极推进明州热电厂至加热站管网建设工程,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责任单位:市开发区,发改局,经信局,环保局,相关镇、街道)
5.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市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控制管理办法,加强建筑工地、运输执法管理。做到城区建筑施工现场外脚手架密目式安全网安装率100%,建筑施工场地主要道路硬化比例达到100%,施工现场出场车辆冲洗设施及冲洗制定落实率100%。
(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城管局,各街道)
6.加大道路保洁力度,优化保洁方式。增加主干道冲洗保洁频次,防治道路扬尘污染。
(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各镇、街道)
7.加大查处力度,杜绝垃圾随地焚烧污染空气现象。
(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各镇、街道)
8.开展餐饮娱乐服务业油烟污染专项整治。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工商局,环保局)
(四)加强声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城区声环境质量
1.扩大城区禁鸣区范围,增设禁鸣标志和电子诱导屏幕禁鸣宣传,加强禁鸣管理。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2.加大夜间建设工地施工噪声查处力度,查处商业经营活动中的噪声污染。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3.加强社会生活噪声管理。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环保局)
4.加强工业企业噪声源管理,确保稳定达标。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5、严格审批建设单位夜间施工作业,加强对中考、高考等考试期间的噪声监管。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五)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完善固体废物监管体系
1.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全过程监管,加快垃圾中转站和垃圾运输车辆改造,杜绝沿途污染。积极探索实践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循环利用工作。
(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各镇、街道)
2.加强张家岙垃圾填埋场日常运行规范化管理,完善垃圾渗滤液污染防治,确保达到相应排放标准,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责任单位:市建设局,环保局)
3.加强城市餐厨废弃物管理,提高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
(责任单位:市建设局,环保局)
4.加强卫生系统医疗单位废弃物分类收集与安全处置监督管理,保持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100%的标准。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环保局)
5.加强执法监管,实施危废规范化管理“双达标”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业固体废物收集处置网络,确保工业固体利用处置率大于90%,危险废物处置率100%。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6.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市容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力度,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执法行动,确保市容市貌整洁,无垃圾、无堆积物和杂草,无白色污染、无乱张贴、乱涂写、无违章搭建和占道经营。
(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开发区,各镇、街道)
(六)强化工业企业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1.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和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对重大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2.继续开展电镀等重金属行业污染专项整治工作,争取年底前完成电镀、印染行业的污染整治工作。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各镇、街道)
3.强化工业企业日常监管,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大“飞行监测”工作力度,督促工业企业改造和完善污染治理设施,确保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4.开展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完成年度审核任务。
(责任单位:市经信局,环保局)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1月至5月)。成立市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构,印发《市迎接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查工作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5月至9月)。根据创模复查工作方案,针对我市存在的薄弱环节,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认真分析研究、落实各项措施,全面完成各项整改任务,确保各项指标达到创模复查要求。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各地各部门抓整改、迎复查的先进典型,鞭策落后表扬先进。9月底前,市有关部门、各镇(街道)和各有关单位完成复查各项指标的档案收集工作,市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各类指标数据的整理和资料汇编工作。
(三)检查整改阶段(2012年9月至11月)。针对各项工作实施及各类指标数据的汇总情况,市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邀请省环保厅专家组织开展一次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
(四)考核验收阶段(2012年11至12月)。各部门要积极做好迎检准备工作,市级新闻媒体和其它宣传阵地加强宣传报道,进行舆论引导,在全市上下形成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重点责任单位要切实做好迎接省环保厅现场检查的准备工作(此项工作由各有关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落实)。2012年底前随时以最佳状态迎接省环保厅考核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形成迎检工作合力
市政府成立市迎接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综创办)和五个专业组。市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也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工作合力,要确保组织到位、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
(二)明确责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各工作小组、市各部门和各镇(街道)要认真对照迎检工作方案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结合本部门和本区域实际,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硬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制度,把每一项工作任务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尤其要抓好重点工程建设和主要工作任务的落实,并明确完成期限。要加强沟通配合,发挥整体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三)狠抓落实,强化检查督查力度
市迎接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查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不定期召开协调会和调度会,重点对本方案部署的工作进行检查和督办,并以通报的形式将意见反馈给各责任单位。各责任单位必须抓紧整改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市政府督查室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工作情况的督查,市监察局要加大效能监察力度,确保政令畅通,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的单位和个人将追究其责任。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围绕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农村“以奖促治”政策,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集中资金,整村推进,连片整治,解决我县重点流域和区域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通过连片整治和示范带动,推广一批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推出一批典型镇村,使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改善,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促进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二、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围绕“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目标,采取“抓点、带线、促面”方式,通过连续三年的连片整治,使全县农村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置,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资金的引导作用,调动社会各级参与农村环境治理与建设的积极性,加强配合,上下联动,确保连片整治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2、注重实效,农民受益。通过有针对性地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切实改善示范区域内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深入民心。
3、规范管理,公开透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切实做到公开、透明。
三、工作内容
结合我县生态县创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优先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已基本完成农房建设的行政村。年重点开展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设一批符合农村实际的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建立长效运营管理机制。确保整治村庄的生活垃圾清运率达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
四、示范区域选择
(一)全县垃圾处理现状。当前,农村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废弃塑料薄膜、农药、化肥等造成的污染不断增多,加上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使村镇环境“脏、乱、差”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示范点概况。按照国家确定的示范区域选取的原则,结合我县实际,确定8个社区为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然后以点带面,逐步推开。这8个社区涵盖76个行政村45342口人。
五、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和保洁体系
(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结合我县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统一保洁、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理”的村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置体系。农户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各村将有机垃圾就地处理,对金属、玻璃、塑料等垃圾回收利用,将建筑垃圾用于场地平整,对农户分类出的无机垃圾统一收集,集中运到镇垃圾压缩转运站,对不适合做填埋处理的垃圾,由环卫部门将垃圾运至生活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
(二)保洁体系。各乡镇(街道)、市北经济开发区、山风景区管委设环卫所,村级每百户配1名保洁员,镇、村对收集的垃圾清运至镇垃圾压缩转运站,由环卫部门将垃圾运至生活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镇、村环境卫生实行“三包”保洁制度。一是户包卫生。实行垃圾袋装化或家庭自备垃圾收集容器,按规定时间、地点和方式放置垃圾,供保洁员收集。二是村包秩序。落实好本村每日的垃圾收集工作,制止乱倒垃圾、污物、污水、粪便和损坏环卫设施等行为。三是环卫所包清运、清扫。
按照“谁产生、谁负责、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各示范区要建立治污设施运行维护资金保障机制和项目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必要时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保障各类设施正常运行,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六、设施建设及设备配置
项目需建设垃圾压缩转运站8处,购置相应的垃圾压缩设施;购置垃圾桶580个,垃圾清运车28辆,铁锨、扫帚等工具一宗。工程概算总投资约1300万元。
七、项目实施计划
各示范乡镇按照计划要求,精心组织工程施工,确保保质保量完成项目任务。
,根据各示范乡镇实际情况,确定垃圾压缩转运站建设地址。
,建设垃圾压缩转运站,购置垃圾压缩设施、垃圾桶、垃圾清运车等工具。
,调试设备,培训人员。
,进行自查,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初步验收。
,整理、完善资料,申请项目验收。
八、效益分析
(一)环境效益。项目实施后,将使项目区村庄的生态环境整体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生态治理效果更加显著。项目区则通过环境治理建设,将大幅度提高村容村貌的整治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对固土保水、净化空气、绿化美化自然环境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社会效益。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解决当前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使农村垃圾乱堆乱放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倡导文明乡风和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保障农民群众身心健康;增强农村干部和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涉及范围广,工作任务重,标准要求高。为保障这项工作扎实推进,县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下设办公室在环保局,负责督导、调度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县里的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将这项工作抓实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