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经典文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华民族的根基是我国传统文化,但伴随着持续发展的全球化经济,一些外来文化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这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在高考中,语文是极其重要的一门学科,学生高考的总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受语文成绩的影响。2018年我国将全面进行高考改革,改革后不仅是语文科目的分值有所提升,分析最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在阅读和写作题型上都重点考查学生对于传统经典的掌握情况。《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使得中华传统经典在高考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对于高考改革要及时适应,将中华传统经典阅读纳入高中语文日常教学当中,使得中华传统经典阅读有效的与新高考进行衔接。
一、新高考对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的考察方式
近年来,对于高中学生文化经典阅读的考查都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得以体现。在篇幅和题型的选择上,越来越朝着《新课程标准》中高考语文命题方向发展。在试卷当中,中华传统经典阅读题型题目设计非常新颖,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也是短小灵活,对高中语文教材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都进行了充分的考察。而这些考察方式,第一,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第二,多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来进行考察。举例来说,福建省2007年至2010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均节选自《孟子》和《论语》两部文学经典,选择的材料多具有鲜明的文化性质,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作用。第三,重视高中学生日常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这样的题目设置使得语文这一学科的工具性得以体现,在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文化积累水平有着相应的要求。
二、将中华传统经典阅读与新高考衔接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科学的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教学工作开展要根据教材来进行,教材中的语文和文学知识都非常充实。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帮助,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教材进行深度的讲解。指导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高中语文教师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身对中华传统经典作品的阅读和学习过程,归纳、总结科学的学习和阅读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分享给自己的学生,积极地对学生阅读传统文学经典的兴趣进行激发,鼓励学生进行主动阅读。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文化程度和对传统经典的接受程度,帮助学生筛选经典篇目并进行推荐,不可以漫无目的的进行阅读。带领学生在晨读过程当中朗读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对于传统经典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好习惯。
(二)打好文言知识基础
在我国古代,书面语言是文言文。由于时代的变革和发展,学生在对文言文作品阅读时,有着较多难以理解的部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中学生对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兴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将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作品过程当中遇到的文字障碍尽最大程度的解决。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考语文成绩中的五分之一都是文言文知识的考查,所以,文言文学习的效果对于高考语文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会对高中生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有着一定影响。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文言文知识的过程当中,要将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并鼓励学生打好文言文知识基础,在提高语文课程成绩的同时,高效率的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
(三)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
传统文化自身具有较为浓厚的特点。从古至今,语文都是人们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并且对于人们文化程度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可以通过其自身的语文素质得以直接体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中华传统文学经典的内在较为晦涩深奥,给学生的理解能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根据这种教学现状,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将更多的传统文化气息带到高中语文课堂之上,使得高中学生了解到中华传统经典的魅力所在。在教学过程当中,要积极地建设文化课堂。举例来说,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当中,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满足学生对于中华传统经典作品的阅读和学习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将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与新高考进行衔接,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打好文言文的知识基础,在课堂教学和学校生活中,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对于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面对高考中语文经典阅读试题的挑战。但是高中语文教师也不能限制学生仅仅阅读文学方面的经典作品,还要有目的性地指导学生去进行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的经典作品阅读。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可以获得全面的提升。从发展的目光来看,鼓励学生阅读中华传统经典作品,可以有效地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
参考文献:
[1]冯帆.阅读文学经典,把握高考先机――浅谈文学经典阅读对高考的积极作用[J].中华少年,2016,(10):13-14.
[2]李月宁.经典润泽人生,素养构建和谐[J].中学教学参考,2011,(08):22-23.
[3]王文莉.高考改革背景下加强文学经典阅读之我见[J].智富时代,2015,(05):08-09.
作者简介: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作为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老校,必须坚持以文化为引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树民族之根,立生命之魂。我校弘扬传统文化重在落实经典诗文教学。
中华经典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艺术精品,是民族瑰宝,在校园营造经典诗文的诵读氛围,可以把孩子精神生命的根须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可以体会先人得到的智慧,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大量诵读古诗文不仅能够识大量的字,而且学生的语言得到积累,写作能力得到提高,提升语文素养。从儿童识字阅读的需要出发,通过对《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蒙篇的文字与内容的拓展,以朗诵、识字、阅读和讲故事等形式,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全方位地开发儿童的记忆力、观察力、联想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潜力,开发儿童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纠正"只背诵,不理解,重知识,轻做人"的错误倾向,同时,给拓展识字找到了一个平台,不再"为识字而识字",并且把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结合起来,让儿童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快速识字,为提前阅读创造了条件。
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腹有诗书气自华","厚积薄发"。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诗的语言,感受时的情怀。所以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
许多诗词歌赋反映了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的词《采桑子?重阳》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清明之前,可向学生介绍清明的来历;讲述丙辰清明天安门广场悼念的情景;抄录杜牧的诗《清明》。其他如端午节、元宵节等均可向学生推荐有关的 诗词歌赋,并背诵、赏析。
以上几点只是我个人的粗浅感受。其实,在浩瀚的语文知识中,各方面的内容都因其内在的联系而互相影响、相辅相成。教学中,教师只要深入钻研教材,科学安排 教学环节,适时、恰当地借用经典,有机地同课文、写作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就可以多方面发挥其特长,来为语文教学服务。从而收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是我运用"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双文素养"教学方法后的一些简要总结:
关键词:传统文化 价值取向 阶段要求 内容方法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16
“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历史上积淀下来的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体表现为世代相传的具有延续性、稳定性和独自特色的道德观念、民风民俗以及语言艺术等,包括:古诗文、曲赋、书画、武术等。
传统文化教育要按照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分阶段有序推进。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阶段要求
小学低年级阶段(1―3年级),诵读浅显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优美的语言;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
小学高年级阶段(4―6年级),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感知内容,理解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尝试运用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
初中阶段(7―9年级),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特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知道中华民族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学习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欣赏传统音乐、戏曲、美术等艺术作品;了解家乡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
小学低年级主要以诵读了解为主,小学高年级主要以理解体会为主,初中阶段主要以感悟欣赏和体验为主。为了达到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3年级;第二阶段,4-6年级;第三阶段,7-9年级。
具体来说,小学阶段应该以传统启蒙教材和浅近的古诗词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在小学低年级,以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为目标,学习内容主要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为主,另外可适当选修适合学生身体发育特点的武术(其中必学“五步拳”)、绘画(折纸艺术)和音乐、书法等。在小学高年级,以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感受祖国语言的优美和精致、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为目标。学习内容主要以“四书”为主,选择其中一些篇幅短小、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篇目。技能方面则以培养简单的动手模仿为主,如武术中必学“初级三路长拳”和“八式太极拳”,绘画方面以初级剪纸艺术为主,音乐方面以中国古典名曲欣赏与器乐演奏为主,以及简单的书法入门教育等。
初中阶段可以继续选读“四书”和诸子,尤其是一些古诗文名篇,如《道德经》《礼记》《庄子》《楚辞》《唐诗》等,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体味传统经典所具有的跨越时代的生命力,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感悟并了解传统的审美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从而热爱经典,热爱经典诵读。技能方面也相应地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模仿到初步的创新为主,强调协调、力度、准确性和美感。
三、方法措施
由于不同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而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应是分层推进、一脉相承的,因此,作为起始和衔接过渡阶段的小学一年级、三年级、六年级,初中七年级、九年级,就成为相应阶段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些时期的引导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口诵心惟,知行合一
传统文化的教育要遵循一定的方法,最主要就是引导帮助学生口诵心惟,学以致用,以实现修身养德、完善人格的教育目标。
以经典文本(即通常所说的古诗文)的教学为例。古诗文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口诵心惟,学以致用,也就是知行合一。诵就是把书背下来,诵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吟咏以声节之”,经典古诗皆能“和乐歌之”,这就是吟诵。而心惟就是思考,就是慎思明辨,切己省察。读了、背了、思考了,然后再去“笃行”,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经典教学要克服语文化倾向,即用教语文的方法教经典――以文本分析为主,强调字、词、句、段、篇的概括与理解,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否则必使经典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要与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完善健全的人格。在具体操作中要克服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德育化倾向,防止将经典教育变成空洞的说教,从而导致说与做相互脱节。
(三)注重学科渗透
经典教学还要倡导“学科牵手”,即将传统文化经典渗透在各学科之中,注重学科互相配合,牵手合作。比如,经典名句诠释政治哲理,古典名题丰富数学课堂,书法课引导学生拿起毛笔抄写他们最喜欢的经典内容,美术课引领学生用画笔再现经典诗词的意境(意象与情境)等。这一切,都将对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要根据学校实际,做到因时、因地制宜
1.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集体活动结合起来。根据学校实际开展“庆国庆经典诵读”“师生太极拳比赛”“学生汉字听写大赛”“课前经典诵读”等活动,从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个别领导和部分家长、教师固有的“把时间用在无谓的活动上,难怪成绩上不去”的思想。学生快乐了、阳光了,学习上更有动力了,成绩自然就提高了;集体意识强了,凝聚力高了,自制力相应就好了,就不愁打架滋事违反纪律了。
2.利用校园广播传播传统文化经典。学校“校园广播”可设立“每日一歌”“经典诵读”“评书欣赏”等版块,其中“经典诵读”部分的内容与学生每天15分钟专门的经典诵读课内容、进度相一致,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经典诵读落到实处。
3.还可结合农村地区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地方课程,如劳动技术课中对农具的认识、园艺及传统编织技艺的学习等。
总之,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虽然来自过去,但对象却在当下,从所要实现的目标来说,则更是要面向未来。因此,找准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节点,高效利用其对农村中小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就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J].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0).
[2]张鹏举.应当正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问题[J].中国教育报,2014(10).
一电子媒介时代与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播形式转换
在传播学视域下,文学经典的传播、阐释和流变深受媒介形式变化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起初以报刊为主传播媒介,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影视、网络等新型传播媒介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传播媒介,媒介符号与话语模式的变革也构建了不同文学经典的呈现形态,自此现代文学经典逐渐以影视这种全新的电子媒介形态进入公众的视野。下面,我们将从现代文学经典的人物、叙事以及主题意义等角度阐释现代文学经典在电子媒介中的转换。
(一)镜像语言的转换与现代文学经典人物的形象解读
影视是一种直观性的媒介表现形式,它对现代文学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创作意图和艺术表达中渗入了不同元素,重塑了现代文学经典中的人物形象。
1经典人物性格丰富立体的跨世纪传播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顶峰,他的多部作品堪称是我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他的作品寓意深刻,通常采用复调的叙事模式,作品中对人物性格、形象、心理等方面的刻画复杂多变,因此,对鲁迅文学经典作品的影视改编难度较大,对导演和演员都极具挑战性。1956年鲁迅逝世二十周年之际,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桑弧拍摄了电影《祝福》,该片成功地将小说中的文字语言转化成了镜像语言,并对原著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更加多维立体的再塑造,淋漓尽致地还原了鲁迅原著冷峻、凝重的风格特征,是现代文学经典改编的成功之作。影片把握住了原著人物的神韵,用形象的画面和强烈的动作,塑造了善良、忠厚、生动的祥林嫂形象,并创造性地增加了砍门槛的情节,用镜像语言更加丰富、柔和地表述了祥林嫂这个人物的精神反抗性,准确解读了原著中所蕴含的渴望民众抵抗封建专制,树立起现代意识的期待。
2经典人物形象主体意识的尴尬转换
现代文学经典一般具备历史文化背景和时代的特征,在主题上呈现出时代性与史诗般的创作风格,充分体现了时代当下性与历史穿越性的统一。现代文学经典作品还十分注重在客观的历史语境和社会关系中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把握人物的情感和行为,通过错综复杂的情节变化来凸显人物的多元和复杂性,创造出多维、立体的人物形象。19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文学作品是现代文学中呈现出时代痕迹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茅盾的《林家铺子》《子夜》《春蚕》以及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等。茅盾的经典作品《子夜》于1981年被改编成电影,导演桑弧在创作时承袭了原著作者的思想,影片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冲突等方面都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著,以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吴苏甫作为中心人物,讲述了他从雄心勃勃到破产失败最终买办化的悲剧命运,准确契合了原著的主题思想。虽然电影用镜像语言对原著中最精彩的人物细微的心理刻画进行了准确清晰的视觉化转换,但是影片还是在新的社会语境中遭受了冷遇,并没有得到观众的赞同和欢迎。其原因在于电影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吴荪甫英雄形象与悲剧命运之间缺乏影像表述张力,在对人物的演绎过程中,未能将原著人物的艺术魅力和英雄魄力与社会矛盾的悲剧性诠释到位。经典原著塑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将吴荪甫这一个生不逢时的民族资本企业家的英雄形象放在当时复杂混乱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关系中去刻画,展示了他作为中国特殊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英雄代表所经历的悲剧人生是由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造成的,他的失败代表了中国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历史的悲剧。这一人物形象在改革开放时期上映是不合时宜的,吴荪甫所代表的警示意义在此时传播难以让经济快速发展中急于奋斗致富的观众产生共鸣,以至于遭到了时代质疑。
(二)网络技术与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演绎
当代传播技术对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演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现代文学经典,它主要借助文学的媒介性特点,通过媒介在文学作品、作者、读者、受众之间实现某种交流与交换,以达到互通的目的,这是文学在媒介日益发达的今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属性。在现代社会中,报刊、电子媒介、网络媒介、通讯媒介不仅是现代文学的一种传播性的工具,也是一个使现代文学弱化、迷失、失序、悬置与重构的后现代媒介阶段。它使现代文学经典在碎片式的微博解构、图像霸权的影视演变中丧失了原始的权威性,使文学叙事发生了形态上的蜕变。以网络技术为视角,在应用层面上运用超文本和超媒体可以对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文本结构进行无限的衍生、拼贴,使文本叙事话语得到最真实的演绎。在印刷媒介中是不能够实现任意文本的相互链接的,文本中的“目录”“、注释”“、索引”也只是一种固定式的矢量链接方式。而应用网络技术中的超连接模式的电子文本的超链接则是一种多对多的映射模式,它远远超出整个单独的文学文本范畴,可以实现任意方向上的全放射性链接。当现代文学经典文本在被移植到网络之后,拓展了叙事的包容性,打破了顺序、完整、线性的原始叙事结构,在超链接技术下衍生出多种不同的新的叙事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络超文本技术使现代文学经典实现了“滑动”的超文本叙事。现代文学的网络超文本叙事突破了传统印刷媒介中的封闭性叙事系统,将现代文学叙事中的碎片信息完全由意指活动生成。二是网络超文本技术使现代文学经典形成了“复数”的超文本叙事。传统的印刷媒介中的现代文学作品在叙事中具有唯一性、中心性和统一性,是“单数”的文本叙事,而网络中的超链接技术则使得原本“单数”的现代文学文本成为了“复数”的超文本叙事。三是网络超文本技术对于现代文学经典而言是一种“可无限书写”的超文本叙事。传统印刷媒介中现代文学经典叙事是一种静止的、严肃的具有一定目的性的叙事,这种封闭的媒介使读者被禁锢在作品之外的阅读接受中,而网络中的现代文学则变成了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可无限书写的超文本叙事。由此可见,网络时代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现代文学的叙事方式,超媒体的运用突破了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接受的时代性局限,使文学文本叙事更加丰富、生动且更具时代感。
二现代文学经典与电子媒介的技术解析
1现代文学经典艺术形式的影像化处理
在当代的社会和文化转型中,以“影像”作为表征的视觉文化视觉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势态,消解着文学经典的灵韵与深刻。在图像所建构的后现代话语中,以影像特有的直白与留白、运动的当下与潜在的记忆以及可视与不可视的时空结构等视觉理论中实现现代文学的视觉化创作,可以为现代文学经典的媒介形态转向提供新的视野和影像审美机制,从而建构起现代文学意义体认和影像感知体验的多语义交叉的审美范式。一些现代经典改编成的影视作品都在固定的影像框架中展示出一种与人文语境相契合的深刻文本空间形态。文学经典影视改编往往突破了传统视觉功能的感官审美属性,以直白、轻率的视听感官影像占据主导,以文本深刻的审美机制作为影像的主体,这种影视的直白与留白是对文学语义的再生。它突破了现代文学经典的单一性和文本叙事的压制,构建出影像表意的多元性和开放性的阐释空间,使现代文学经典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实现其审美价值。在现代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中,空间的建构也是影像形式建构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将时间经度与空间纬度动态结合,是影像时空表意机制内在逻辑的一种度量,也是对运动与记忆的审美体验的重设,它为现代文学影视改编提供了文本空间叙事的重要表述方式。影像这种时空的动态叠合的叙事策略打破了单一的、线性的因果联系叙事,它用共时性的交错形态取代了以时间推进为主的历时性叙事,在多元并置的空间中多维度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感知形态。赋予影像以时空参与感,使影像运动的当下时空具备了潜在记忆无限开放的表征。
2现代文学经典在网络传播中叙事表意的拓展与变异
网络传播技术成功拓展了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功能,在电子媒介传播中,对现代文学经典叙事表意功能的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超链接技术与叙事表意“互文性”拓延。互文性即文本间性,是指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它是文学作品中从文本的形成到阅读再到文学意义的生成和文化话语的参与的吸收与改造过程。在电子媒介时期,随着文本传播的效率和范围的变化,互文关系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数字时代的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是“树型网状叙事传播”,网络的超文本链接技术使现代文学经典实现了多维、立体的叙事模式,也使文本互文性进一步扩张,从而建构了一个超文本技术特有的叙事表意系统。二是电子媒介环境与叙事语言的“陌生化”。网络传播中的现代文学经典的文本语言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它以全新的表述形式来迎合数字时代人们的语言接受需求,增加了现代文学经典的体验感受和认知阻力,使现代文学经典叙事语言在传播中保持了生命的活力。电子媒介所建构的话语空间也使现代文学经典语言叙事更为“陌生化”。三是数字化语境推动了现代文学经典叙事模式“个性化”的演绎。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模式在数字化传播中,不仅传承了原经典部分,也对文学文本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再创造和极具时代性的演绎。以互联网为主的数字媒介削弱了精英话语权,增强了信息交流频率,有效拓展了人际传播范畴,它使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播更为个性化,也丰富了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模式和表意空间。
1.经典艺术的解构
亚审美文化表现出来的特征,除了具有视觉形象冲击之外,对艺术经典的颠覆与解构是他另外一个特征。在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大众文化娱乐化倾向的冲击下,传统经典、文学艺术逐渐失去了原有崇高的地位。文学艺术界也曾经出现了躲避崇高、消解崇高的现象。对于传统的经典文学来说,大量戏说经典的影视作品出现了,对于经典作品的阅读与鉴赏,它的影响是负面的。作品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后现代文化的特征。大量无厘头的情节、娱乐化的倾向成为其戏说改变的主要内容。周星驰的《大话西游》是后现代文化的代表性作品。这部作品对《西游记》无论是主题,还是思想内容都做了一个颠覆性的改变。他新近的影片《西游记降魔篇》对西游记的情节也有巨大的变动,继续秉承着他的无厘头的风格。与此相类似的,大量的戏说作品纷纷出现在国内的电视剧荧屏之上,大量的清宫戏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经典的风格。无论是诗歌、神话还是戏剧小说都被改造得体无完肤、面目全非。这些充斥于荧屏之上的作品,被那些少不更事、缺少阅读经验的年轻人当作文学经典来理解与接受。这些读图时代长大的年轻人,阅读的大量作品是对经典的解构性作品。这并不是说所有由经典改编的影视作品都是无厘头的创作,都是后现代的风格。一些经典改编的影视剧创作当中,还是能够认真履行艺术家的职责,坚持艺术家的良心。在艺术创作中,他们尽量忠实于原著的风格,不作额外的发挥,不对经典进行颠覆。作为亚审美文化冲击重灾区,古典文学的教学需要对于传统文学经典进行认真而富有成效的解读,以达到传承文化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古典文学教学工作者所必须承担的任务,我们需要有一种责任意识,我们对经典作品的阅读与阐释,要符合历史的、文化的角度,而不是天马行空、任意驰骋。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否定周氏无厘头的喜剧风格,周星驰影片自有它存在现实土壤、文化土壤。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消费文化、大众文化代表性的作品。但是作为古代文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有着不同于周星驰的的责任与使命。
2.价值判断的缺失
亚审美文化除了过于注重视觉形象的包装和对传统文学经典的瓦解,其另一个特征就是价值判断上缺失。在这种文化冲击之下,文学作品不再注重价值的追求意义的探寻。传统文学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它有一种价值判断上的追求,而在亚审美文化冲击波影响下,文学创作无论是影视作品的创作还是经典文学的改编都呈现出一种价值判断的缺失。一些影视剧的创作抓住情感纠纷,描写宫廷之中的皇权争斗,暗藏杀机而步步惊心,成为我们一些影视作品常见的创作套路。而经典文学的改编则是加入各种吸引眼球的各种要素,却忽略了经典的教化功能。
二、亚审美背景下古代文学的教学
在亚审美文化的影响下,古代文学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如何应对这种局面,是社会各界应该思考的问题。从媒介传播角度来看,古代文学作品的电子化是一条可行的道路。现代的学生不是不愿意看经典作品,而是传统阅读方式已经发生变化。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学生捧着移动通讯设备、电子书阅读的场景,可以证明传统的纸质书籍的阅读方式正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与之适应的古代经典的电子化、数字化就是出版界、教育界人士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古代文学的教学也面临着挑战,挑战来自于学生更多关注富于形象的冲击力的现代影视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如何抓住学生的眼球,是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教师应该考虑的现实问题。从古代文学教学角度来看,每位从事传统文学教学的教师,都应经把经典作品的传授与鉴赏作为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在古代文学教学实践的思考,我们认为在亚审美观念的冲击下,我们要在作品的艺术上,使学生对经典作品有一个深入的把握。在精神品格的陶冶上,深入挖掘古代优秀的资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从经典作品的涵泳到精神品格的陶冶两方面,做足功夫,做好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授工作。
1.经典作品的涵泳
掌握一部经典文学作品,仅靠文学史的课堂讲授是不够的,需要潜心静气地对经典的涵泳诵读,把握其内蕴。对于传统的经典作品,我们要领略艺术上的精微之处。首先,要了解经典作品真正面目。如何了解作品真面目,按照闻一多先生解读《诗经》的说法,应该做到以下三点:一要读懂文字;二要带读者到《诗经》时代;三要用文学的眼光。传统文论中的“知人论事”、“以意逆志”也是我们解读经典、了解作家、作品的重要参考。其次,应该沉浸于作品之中,体会作品的“味外之旨”。朱熹对此有十分精到的阐释:“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朱子语类》卷十一)。除了在理论上的阐释外,朱熹还以自己研读《诗经》的切身体会对作品的涵泳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某旧时看诗,数十家之说,一一都从头记得。初间那里敢便判断那说是,那说不是?看熟久之,方见得这说似是,那说似不是。或头边是,尾说不相应。或中间数句是,两头不是。或尾头是,头边不是。然也未敢便判断,疑恐是如此。又看久之,方审得这说是,那说不是。又熟看久之,方敢决定断说这说是,那说不是。这一部诗,并诸家解都包在肚里”(《朱子语类》卷八)。通过朱熹的理论阐释以及阅读实践,可以看到作品涵泳功夫的阶段与层次是在逐步提高的。大致经历了不敢判断的疑惑,“方审得这说是,那说不是”的初步把握,以及最后阶段“方敢决定断说这说是,那说不是”的豁然开朗。在这个过程之中,涵泳诵读是贯穿始终的。
2.精神品格的陶冶
关键词:经典文学作品 教学 作用 教师素养
经典文学作品教学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文本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文学素养,尤其是对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进行相应指导,但就目前大学语文学习的情况来看,经典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一味追求考证考级,缺乏对大学语文现实价值和功能的体悟。这必将直接导致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产生更多高分低能、技能好但思想素质低的“瘸腿”马和“侏儒”式人才。而博大精深、灿若星河的中国传统经典文学正是治疗“瘸腿”和“侏儒”的不二良药。下文中笔者从经典作品学习对大学生现实能力用途及经典文学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两方面予以论述。
一、经典阅读对于提高大学生语言素养的作用
阅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智活动,在阅读过程中,人的大脑时刻在进行思考,并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不断地进行文字阅读可以使我们的视野开阔,认识能力提高,而且还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品德,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品位的思想意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提倡经典作品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储备丰富的语言素材、强化大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且能抵制网络垃圾文化对大学生的侵害。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把优秀的文化传授给学生,用正面的文化影响学生。
经典作品对于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作用:
(一)诵读经典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训练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我国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诗词歌赋饱含语言的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集中展现出中华民族语言的艺术魅力。如果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配合音乐来诵读经典,让学生在抑扬顿挫中感受语言之美,必然能够提高学生自身语言的美感,从而提高他们对语言艺术的感悟能力。
(二)阅读经典能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
不善言词是当前大学生的一个通病,根源在于他们没有语言素材方面的积累,导致语言驾驭能力低下。经典作品是装满精美词句的“语言仓库”,大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发掘“语言仓库”的最佳途径,熟读经典作品之后,大学生们在表达时才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笔下有神,出口成章。
(三)阅读经典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交际能力
现代教育观认为:高等教育不仅是“专才教育”,同时也是“通识教育”,即“素质教育”。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在交往中需要快速、准确、规范地来传达信息,这要求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必须具备较高的驾驭语言能力。“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即是对表达文采的要求,假如我们提供给别人的都是干瘪生涩的词汇,必然会降低别人对你的关注度,影响自身有效地对外传递信息。如果我们能够从经典作品中汲取语言的精华,并在交往中自然、得体地加以运用,含英咀华、衔华佩实,在社交场合中就会多一分儒雅风趣的谈吐,少一丝无言以对的尴尬,从而让高超的语言技巧为自己的交往服务,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显然,这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是非常必要的。
二、开展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途径
(一)引导学生诵读诗词,感受语言
古人的诗词有很强的韵律,这种韵律只有加上声音才能被完美地体现,诵读虽然在表面上看只是一种简单地重复,但是这种重复的作用是非常有价值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学习经典诗词的真谛。倡导学生对经典诗词反复诵读,有利于他们体会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帮助他们从语音、节奏上对诗词进行全面的认识,避免学生囿于无声的文字而无法去体验诗词中的情感因素和精神境界。
(二) 鼓励学生交流佳句,积累语言
通过学习经典作品来积累语言,不仅仅是让学生读和听,更要让学生记,摘录下作品中激荡人心的经典语句,然后专门对这些语句进行集中学习,必然能积少成多、积土成山。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摘录的句子拿出来交流并讨论,让集体的力量在学习经典作品中得到充分发挥。在这种学习氛围的带动下,必然有更多学生乐于多采撷,勤积累;有更多学生通过交流和积累,使自己的表达文采飞扬、韵味十足。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让大学生直接感受到学习经典作品的益处,从而吸引更多人来参与到经典作品的学习中。
(三)带动学生开展活动,运用语言
通过学习经典作品,学生在语言运用能力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他们的表达会变得更翔实、更丰满、更有新意、更发人深省。为了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语言的舞台,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开展有关经典作品的演讲比赛、公开辩论、诗词朗诵、佳作赏析、短剧表演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带动学生把积累的词汇运用到演讲、表演和写作中。每节课都可以找一个话题来让学生引经据典,即兴演讲。谈读书乐趣,学生会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介绍自己的家乡,学生会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述自己的母校,学生会说“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丰富的语言让学生的演讲滔滔不绝,志趣盎然。朗读比赛中学生深情地诵读《乡愁》、《雨巷》、《春江花月夜》、《水调歌头》、《致橡树》等经典美文,从中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根据古典作品来编写短剧、公开表演,作品中充满诗情画意,经典故事得到了全新的演绎,编写剧本又会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得到集中的展示和提高。
三、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一)情感素养,饱满丰富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语文教师,对其情感世界也有一定要求,他们的情感必须饱满而又丰富。对于人生、生命和艺术始终要有激情,要抱着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只有教师本人做到了这一点,才能把这种情感贯穿于生活,带入到课堂,感染到学生,从而也就不知不觉地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以无形的力量促进学生成长。
另一个方面,一个感情丰富的人,能够敏锐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才能更好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品味感动,然后尽可能地把这份感动传递给他的学生。如果一个老师体味不到这种情感,自己都觉得无动于衷,那么他又如何能将这份文学艺术感动传授给他的学生呢?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须是激情的、能够感受到经典文学中所包含的强烈情感,可以领悟同时感染学生,如此才能打造高雅艺术的教学氛围,学生们才能够充满激情地去学习、诵读经典,把自己想象成文学作品的“主角”,这样,教学的成效才会大大地提升。著名诗人徐志摩曾经作为大学教师,他的课堂深受学生的欢迎,“带着感情上课,融入作品教学”这是当时听课老师对其课堂的评价,但学生对其课堂的评价是“其言语皆诗,其声韵蕴情,聆听其讲座如身临其境”。教育学者高喜建曾经说“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每一个汉字都是典故,解析汉字就是阅读传奇”,教师的作用就是栩栩如生地讲述,把故事说给学生。
(二)语言修养,丰富多彩
比起其他科目,语文教学具有先天优势,作为母语教学,更易于付诸情感,但作为博大精深的语言艺术,我们的教师必须谙熟语言的表达,要熟悉辞藻的运用,对教学予以美化,教师高超的语言技巧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典文学作为汉语文学中的典范,体现了高度的语言艺术,必将与教师的魅力展现相映生辉,带领学生欣赏到语言艺术的动人风姿。因此,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是语文教师“一招绝活走遍天下”的不二法门。
教师要尽量运用清新而有活力的语言,这种语言指的是教师不仅仅要注意语言的创新,同时,对于辞藻的运用要有一定的技巧,要用大家都比较熟知的语言,尽可能地避免用些生涩难懂的词语,尽可能地做到通俗易懂,使学生们清楚明白。同时要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作用,语言要尽可能地精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获得丰富的语言素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的情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传统文化中。
(三)品德涵养,广博深邃
“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大学语文教育,人文教育首先是思想的认知,然后是艺术的素养,作为教师首先要感悟经典,洞悉人生。只有这样,才能解析传统与经典的广博和深邃,才能酣畅淋漓于其艺术魅力,进而感化、教育学生。所以,博览群书应是对大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厚德悟道应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具备了以上能力,语文教师才能把经典文学的要旨阐释给学生。大学教师成为文学巨匠的不乏其人,如沈从文、朱自清和闻一多等等,他们都曾是大学语文教师,都因为具有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而受到学生的喜爱。不苛求教师都成为文学巨匠,富有文学教育的专业性才是现代教育对语文教师合理的要求。
四、结束语
重视对经典作品的学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从而确保大学生在健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确保他们步入社会后具备完整的人格,确保他们在交际和工作中具有健全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自我展示能力以及在就业危机、竞争压力下的自我调节能力,无论从实用主义还是传承民族文化来说,经典文学教学是大学语文教育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责任。经典文学及传统文化教育与知识同在,与实用同在,与幸福同在,与品位高质的人生同在,与价值人生一脉相通。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刻领悟这一思想,如此,方能使大学语文教育及经典文学学习惠泽学子,有益于国家和民族。
参考文献:
[1]郭成志.论大学语言的教学艺术[J].科教论坛,2007(05).
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应融于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篇浩如烟海,不胜枚举,足够我们学习、借鉴与欣赏。作为语文教师,教学中要坚持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能让语文课沾上形式主义的色彩而忽视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不能只追求“时髦”、“时尚”、“新鲜”,而应让语文教学更具有“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
那么,在现代语文教育教学中,在现有的文化范畴中,渗透“经典文化”教学非常必要。
一、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教师要注“长流水”
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内涵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经典名篇,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最直接、最简捷的桥梁,为此,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要担负起这既庄严又神圣的重任。要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师必须有“长流水”来洗涤、渗入、引导学生。
代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学史的经典文化著作有许多许多,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大学》、《中庸》等等。语文教师要潜心学习、流水长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做到“有所教”、“能所教”。
现在学生所学的语文教材中就选用了许多精辟的经典文章,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 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能够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深入其中、真情流露,学生才能真正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人文素养、个人内涵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注重课堂文化熏陶,课堂要有“大语文”
一节语文课成功与否,学生最有发言权。我们要在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传授语文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得到共鸣与提高。课文教材所选择的优秀作品都是在大浪淘沙中精选出来的千锤百炼的珍品。课堂上,语文教师要注重汲取经典精美的语言,用严整而灵活的形式将深刻丰富的哲理传授给学生,这样定能使学生丰富词汇,增长文化知识,加深文学修养,提高欣赏能力,得到文化熏陶。
另一方面,现代信息化社会已经到来,知识需求急剧增长,课堂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汲取知识的需要,因此语文学习应打破课时、教材的束缚,在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延伸,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与生活联系起来,形成“大语文”的概念。这样,学生会有广阔的天地发展语言,封闭的小学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后,便能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小学语文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三、拓展思维,德文共进,学生要与“经典同行”
经典文化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学习经典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传统文化的内涵、外延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让孩子从小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全方位修身养性,正是希望每一个孩子能享有一个快乐的经典人生。
我认识到经典文化的重要性就是从一位同事孩子的表现受到启发开始的。这个孩子从三岁起妈妈就让他背诵古代的《三字经》、《论语》、《孙子兵法》、《大学》、《中庸》等古代经典名著,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由浅入深地涉及。
在一年级时,孩子就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一面:识字量比同龄孩子多出许多倍,自己已经可以查着字典读《三国演义》了;课堂回答问题想象力极为丰富,有许多奇思妙想令老师惊喜;因大量背诵文言文,自然而然明白了许多古代文字的含义,学习了不少做人的道理,掌握了一些文言文的句式结构,甚至尝试用文言文形式写自己的文章并加上译文了……所有这些都让我惊叹并引起了深深的思考。
学生们是不是也应该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精髓呢?语文课堂教学中是不是也应该不断渗透经典文学的精华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不但要做,还要做好。我们要通过传统文化及经典文学的熏陶渐染,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教给学生丰富的文化学识、良好的道德品行,拓展他们的思维,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博于学,明于思,笃于实,志于人”。
四、升华经典,全面开花,语文要持“本色发展”
经典文化的教学仅仅持一班之力、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老师、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注,学校的重视尤为重要。我们学校充分挖掘了“中和”文化的内涵,倡导“中和”精神,“儒雅”的校园文化在一花、一石、一路中随处可见。
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经典诵读》,从学前到五年级,经典名篇涉及全面;学习经典的活动层出不穷,“书香味”、“书卷气”萦绕在老师的身边,经典文化实实在在地融入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了学校做坚实的后盾,教师传授经典文化的劲头更足了。
我在教学过程中,除重视经典文化的渗透,还加入了许多经典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学经典的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学以致用。如我多次组织美文诵读、古诗古文诵读比赛,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与肯定,也达到了我组织活动的目的――让语文教学更具有“文”的气息,提高学生对经典美文的理解、兴趣,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获得自我肯定、增强自信心,让“经典”的意义得到升华。
一、诵读古代文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精髓
百家讲坛的热播,掀起了人们对古典传统文化的追捧热潮。有学者评论说,人们对于丹、易中天的追捧是中国人精神世界匮乏的表现。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甚至远远滞后于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究其原因,可追溯到对传统文化形式的摒弃和叛逆,而则是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一起丢进了垃圾桶,彻底切断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而一个民族没有文化根基,就如同雨中的浮萍,所幸的是传统文化的血脉还存在,先哲们给我们创造的精神财富还在。也许,当下是时候把目光转向我们谓之为“经典”的作品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浩如烟海”的经典之作。我们固然不能一一深入探究,至少可以采撷其中的一点一滴,就足以滋润我们饥渴的精神家园了。中国文学史,发展的脉络还是极为清晰的,每一时代都涌现一批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秦汉诸子百家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在文学史上散发着它们独特而永恒的光芒。基于此,可让学生有选择的诵读、感悟先哲的思想。经典的诵读,不仅仅是语言的积累,更是一种含英咀华的精神享受。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谆谆教诲;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飘逸豪放;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凡脱俗;关汉卿《窦娥冤》写尽人生的无奈与悲凉;曹雪芹《红楼梦》呈现世间的繁华与衰败。徜徉在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风景无限。学生收获到的是字字珠玑的华美篇章,收获到的是堪与日月同辉的哲思睿理。针对不同的文体特征,教师可采取不同的导学策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苏轼的词为例,就可以论坛的形式开展活动,学生可先对苏轼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代表作加以搜集整理,辅以自己的品味赏析,集结成册,并展示交流,教师可适时进行总结性评述。当然诗文诵读会,以同一作家、同一题材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交流都会是促进学生阅读经典的催化剂。
二、阅读现、当代文学经典,品味真、善、美人性光辉
经典并不仅仅存在于遥远的历史,中国现当代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创作环境造就了许许多多文坛大师和优秀作家迥异的视角和个性化的语境。传统的文学形式此时已走入死胡同,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白话诗文创作以其随意、率性的特征给濒临僵化的文学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一时期涌现的许多作家都在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人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从投笔从戎的那一刻起,就将毕生的精力倾注在唤醒愚弱的国民上。他的文字,像一把锐利的剑,刺穿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病弱。老舍先生则以其细腻温婉的笔触,勾勒北平市井小人物的生活,使作品具有了人民性和人道主义情怀。也正因为如此,老舍先生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而他也是唯一一个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人。以朱自清、俞平伯、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美文创作,或缜密漂亮,或冲淡自然,或闲适幽默呈现出别样的风格韵致。诗歌在西方诗歌流派的影响下,同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现代诗派代表人物戴望舒一首《雨巷》融进无限忧伤的情思意绪。冰心则创立了形式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冰心体”,其诗歌中对自然、母爱饱含深情的吟咏,曾温暖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心灵。对这些文学大家、思想大家,我们的孩子还知之甚少,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定期开办读书交流会和教师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当然对经典篇目的诵读始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对作品熟悉到“出口成诵”的程度,才能逐步理解感悟到作品的精髓。
三、放眼世界,开拓视野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应忘记我们的祖先和前辈为我们创造的精神财富,但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是世界中的人,我们的眼光也应该面向世界,汲取全人类的思想精华,为我所用。莎士比亚、歌德、普希金、泰戈尔等一串串永远镌刻在人类文学史上的名字,承载了多少人类思想的光辉。他们的经典作品同样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教师可为学生推荐经典篇目,学生要做好详尽的读书笔记,并就感触颇深的语言做圈点批注。师生还可以共同搜集有关的鉴赏资料,并写出自己的感悟体会,在读书交流会上共同分享。
四、让课内课外相辅相成,将经典阅读进行到底
关键词:结构主义 文化研究 文学经典
一 文学经典与文化研究
20世纪60年代由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巨大影响,一些法国学者将结构语言学的理论方法运用到对社会和文化的现象研究上,尽管没有形成一个学派,但都贴上了结构主义的标签,并由此产生了现代文化研究。
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布鲁姆在其《西方正典――伟大作家与不朽作品》一书中明确表达了他对当代流行的批评理论持反对态度,并且将女性主义批评、新批评、拉康心理分析、新历史主义批评、符号学等视为“憎恨学派”,在布鲁姆看来这些流派特别重视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文化问题,对文学作品的研究中加入了文化研究的成分,这些颠覆了以往的文学经典,同时他还反对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的侵蚀,强调关注文学作品本身,重申文学的审美功能,尤其是对作品本身语言风格的阐释。他将文化研究与文学经典对立起来,不免有些过激。
《文学理论入门》一书中将文化研究界定为“理论的范式作为理论指导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并指出文化研究内在受着两种力量的驱使,即复苏通俗文化的欲望和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他认为文学与文化研究不一定要存在矛盾,反过来将文学作为某种文化实践加以研究,把文学作品与其他论述联系起来,文学研究会更有所收获。在他看来文化研究不是摧毁了文学经典,而在某种意义上说造就了文学经典,新的阅读方法和研究角度给文学经典增加了活力。在书中的第三章作者针对文学和文化研究分两点进行了阐述。
第一要明确的是什么是文学经典。诚然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被历来学者“冷落”的作品被挑选出来,作为某个分析流派认为的经典,和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剧作家本・琼森,作品以讽刺见长,戏剧《福尔蓬奈》就被作为研究詹姆士一世统治的经典文本。那么传统的文学标准是不是不再适用?重新映入人们视野的作品是不是具有同《哈姆雷特》、《浮士德》这样的“杰出文学价值”?还是因为具有某种文化研究领域的表征呢?我们知道作家创作出来一部作品,对于他来说仅仅是一个文本,并不是文学艺术品,只有经过印刷传播、传递给读者、经过鉴赏分析才能具有艺术价值,整个过程才算作是文学活动,这样才使得一部作品具有成为经典的可能性。这就是说文学作品是意向性客体,既包括了作者创作时的文本,又包括了读者对它的再创造、研究者对它深刻的挖掘,它本身具有丰富性和不定性,这也就难以框定出一个标准来评判什么是经典,什么不是经典。只能说哪些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错综性”使作品获得独立的生命价值,永远拥有读者。
第二个争论在于分析文化对象的适当方法。以布鲁姆为代表的一派学者执著审美理想及其批评实践,重申文学的审美功能,关注作品的文学性,以“对抗性批评”来贬低大众文化和文学研究。尽管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他忽视了文学的社会性和其本身蕴含的巨大阐释空间。在卡勒看来,文化研究对文学所做的解读实践,提供了新的解读方法,阐释了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道德和美学价值,尤其是对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被列为“经典”的作品的重新解读,使其获得了更多的意义阐释空间,更加经久不衰。
二、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精神文化现象,它的存在必然具有价值,所谓的价值就是对人类所具有的意义,文学对人类显然具有重要意义。文学的功能或者价值在中国古代就有“兴、观、群、怨”,在西方贺拉斯提出文学寓教于乐,都注意到了文学的社会文化功能。如果仅仅从审美功能上认定一个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它的文学性,把作品当作作家一个人的成就,而不去考察它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功能,不去深刻考察作品之所以“经典”、“伟大”产生的社会根源,便抹杀了文学作品多元性和厚重感。而考察这些必须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和福柯的"疯癫"哲学观,哈姆雷特的心理世界完全印证了三重人格结构理论;从社会学的角度探析,又能够让我们有所借鉴,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实际生活中的自我,才能超越自我,并在生活的困顿和迷惑中找到前行的方向。在《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一书中就指出“经典在宗教、伦理、审美、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是提供指导的思想宝库,一直是解决问题的一门工具,也提供了一个引发可能的问题和可能答案的发源地”。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各种通俗文化形式对文学作品不同形式的解读,比如各种改编经典的电影或者电视剧,使得我们发现在文本确定意义之外,所展现出来的文本以外的东西,而这也正是吸引受众眼球之所在。传统的文学经典面对新一轮的解读,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受到挑战。一方面我们所谓的文学经典,是与在与各种通俗文化形式对比之下,显示其特殊性的一类文学艺术,比如在叙事技巧,主题价值,材料选取等方面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或者说更具有宏大叙事、人文关照,是放在整个文学史和人类历史的长河上来选取比较突出的作品,不可避免的同时期、同类作家会受到忽视。但另外一方面随着各种新潮理论的出现和解构思潮的影响下,涌现出大量新材料,这就使得各种被排除在经典之外的“边缘文学”和其他相关的文化产品获得高度的关切,可能从它们中挖掘到某一领域的典范,这就使得它们跻身于“经典”之列。按照布鲁姆一派人的说法,不能用文化理论来阐释和挖掘他所谓的“经典”,这是对经典的亵渎和破坏,也就等同于这些经典凌驾于社会文化和理论之上,孤立起来,那这些经典又有什么意义呢?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没有价值的作品,必将被人们所遗弃,取而代之的将是那些所谓的“边缘文化”。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布鲁姆.[著].江宁康[译].西方正典[c].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