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看法范文

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看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看法

第1篇: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看法范文

当前素质教育的观念正逐步形成并日趋成熟,素质教育的实施也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主题。但是在实践领域内对素质教育的探索却收效甚微,究其缘由,和我们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关系的认识失之偏颇有重大关系。因此,辩证地认识两种教育模式的关系,为素质教育寻找生长的基点,将有助于其全面而深入地实施。

首先,正确认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多年来,人们有一种思维定势,就是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看成是矛盾的对立面,要倡导素质教育就必须排斥“应试教育”。如果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就不难发现:教育的长期目标和短期需求并不是矛盾的,完全有可能同时兼顾两者,把它们统一在一个教育体制中。在素质教育的试行阶段为什么就期望要完全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呢?应试教育中包含了素质教育因素,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生长点和营养素,因此,这种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完全对立起来的观点是欠妥的,它造成当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的一些困惑与迷惘,使很多中小校的领导和教师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其次,正确认识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考试作为一种手段是与教育永存的,只要有教育,就离不开考试。现在有两种不正确的看法,一是认为取消考试就是实施素质教育;二是认为一谈到考试就是搞应试教育。他们把考试不是当作一种测验手段来掌握,而是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来贯彻,我们推行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对考试作研究,充分显现考试的科学性,发挥考试的整合功能,利用考试这个手段来检测培养学生的真才实学,使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也需要考试和升学,它将渗入应试教育的因素。素质教育反对频繁考试,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但并不是说,素质教育绝对排斥考试和升学,现代教育离不开评价,我们在衡量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时,目前还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来取代考试。考试与升学作为应试教育的运行机制,在素质教育中也适用,只不过素质教育的考试不再作为教育的目的,而是更多地作为教育的手段。

最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虽然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大方向,但是有一个到目前为止还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是难以评估,难以操作;应试教育虽然有很多弊病,但它却是现阶段无法超越的一种选择。针对这一客观现实,我们要把素质教育的前瞻性、先进性和整体性与应试教育中的合理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两者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或者采取另一种提法,即素质教育的范畴应该更大,它包含了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只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试能力只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方面。在这种结合中,关键的问题是要把握好一个“度”,即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既克服了只抓素质教育,而忽视了升学率这个现实问题的思想,又制约了只有把素质教育作为点缀,而阳奉阴违地推行纯应试教育的倾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儿童的潜在能力达到十成,只要充分发挥出这种潜在能力,我们便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我相信,通过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社会上每个人对教育的关注,最终会实现这一美丽的理想!

第2篇: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看法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基于教学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它看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全面的健全的新时代的接班人。素质教育所针对的是当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它所解决的是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让他们更好的发展。这既是当时的教育形势的需要,也与现在的社会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教育理念,深入到每个教师的心中,然而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可以说是一个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全新命题,每个教师对素质教育认识的角度不一样,他们想要实现的方式自然也就有所不同。这体现了教学方式方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从一定程度上考验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让他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从而更快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是语文教育。许多人过去对语文教育不重视,认为语文教育不如数理化,其实这是一种很片面的看法。相比较而言,语文教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真正可以说是息息相关,影响着我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认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已经为很多人所认识到。因此怎样才能教好语文就成为我们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的流通和获得已经非常方便,互联网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媒介和工具,那么多媒体教学也必然会影响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中去。语文教育尤其需要运用这种新工具。将课本上的文字转化为多媒体上的图片或视频,让语文从书本走到屏幕,从而拓宽学生的认识面,这是语文教育的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一、多媒体教学使语文教学方式多样化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对于教师在教学中应负的责任作了说明,那么老师应该怎样做才能完成这三个职责呢?这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困惑无数教育工作者的问题。过去的语文教育,通常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单纯的讲听式教学方法,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互动与交流,这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和认知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容易参与其中,而不仅仅是单纯地记与听,这自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极佳效果。多媒体教学可以运用声音、图画、影视等形式来展现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体现教学的优越性,也能更清楚地说明问题。教师备课也相对容易得多,从而为教学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以往的教学方式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地讲,学生能理解多少教师不知道,而多媒体教学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它可以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拉近,可以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也可以吸引他们课下去阅读更多的东西。这就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要比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有用得多。可以说,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方式灵活而多样化,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也是素质教育探索过程中的一个可喜的方面。

二、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由被动的“听”变为主动的“学”

这里所说的主动的“学”,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一种探究性学习的习惯。探究性学习这一概念是由美国施瓦布教授提出来的,在施瓦布看来,学生不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载体,而是充满着探索欲望的个体,他们就像一个个小科学家一样,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发现这个世界。每个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都不一样,这就形成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的多样性和无限可能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他们更好地从“学生”的身份中走出来,这就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语文教学涉及到生活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是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可以让他们更主动地去学习,去认识这个世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和个性。而多媒体教育无疑可以为语文的探究式学习推波助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多媒体教育首先带给学生的是更直观地认识,引导他们更快地进入到里面,其次多媒体教育又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们思考。这也就成为新教育形势下的一种很好的教育模式。

第3篇: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看法范文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与传统应试教育相对应,是指以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全面兼顾个人能力、身心健康及思想道德层面的教育。素质教育包含内在及外在两方面。顾名思义,外在素质指的是人们所具备的行为、办事能力等;而内在素质含义丰富,指的是人们对周围环境、对人和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上升至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等。

二、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现状

国家针对素质教育的实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但其落实情况并不乐观,这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农村地区师生的观念仍然没有从传统应试思想中挣脱出来,而政治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却得不到师生的重视,在政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也成为口号和形式。此外,教学改革虽然实施了很长时间,但政治课的固有教学模式仍然没有跳出传统教学的束缚,教师陈旧的理念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些问题都与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相背离。

三、在农村初中政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对策

1.教师要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教育理念影响着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定位,教师具有的价值观念,对待素质教育的态度,对待人才培养的看法等都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要积极充电,与时俱进,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为素质教育在政治教学中的实施提供理论向导与理念支持。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而思想政治课体现了多学科内容,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要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以高尚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学生树立楷模,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使学生信服,从而使学生思想受到熏陶,自发提高道德修养。

2.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妨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要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深刻领悟到素质教育的内涵,引导学生多渠道掌握外部信息,对丰富的感性资料进行理性思维整合。充分利用投影仪、录像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勤于积累素材,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引入内涵丰富的素材,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改革教学模式,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实施素质教育所要采取的教学模式与应试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在政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改革教学模式。新课标也提出初中政治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这就要求在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把政治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进时事,将近期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引入课堂,这样就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从而更好地理解原理及观点,使自身的思想得以升华。在课外活动中,可以根据某一论点展开辩论。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嵌入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围绕实事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第4篇: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看法范文

这种单纯学练知识的教育倾向,使学生淡化了时事和政治,也没有时间去体验做人处事的道理,使学生呆板地掌握书本知只和书面应考技能,不利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胆魄;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使学生的心理素质非常单纯、幼稚和脆弱;这种长期的封闭式的学习生活,也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善交往、懒于行动的隋性习惯。

当前,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劳动者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很强的法制观念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很强的心理适应能力以及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如果我们不彻底扭转应试教育倾向,所培养的学生就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更大的范围内来看,“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示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就准确地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为基础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要求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和教育改革的大潮迫使着我们必须实施素质教育。这些事实都已经告诉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从教育改革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看实施素质教育的可行性

现在有很多同志已经认识到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却又认为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素质教育难以推行。有的同志认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阻力在于学校内部,在于教育界还没有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笔者认为,现在还没有进行配套改革的就业制度、人事劳动制度以及招生考试制度,才是制约实施素质教育的真正瓶颈。

固然教育观念的转变对教育改革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还应该认识,如果不彻底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就业制度、人事劳动制度以及招生考试制度,人们仍然会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评价学校优劣的唯一标准,很难树立起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观,素质教育也将难以推行。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这些有关的制度正在改革之中,随着这些改革的深入发展,必然会给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是因为:

1.教育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必然会改变升学就业的传统观念。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有计划地实行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三级分流”,“大部分地区以初中后分流为主,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做到50%-70%的初中毕业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中心。”

如果实现了这个要求,就会进一步拓宽上学就业的路子,就会避免千军万马只走高考独木桥的局面。这不仅会改变人们只有考取大学或普通中专才能就业的传统观念,还会逐步改变只以升学率来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片面观点。

2.人事劳动制度的深化改革,必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

“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毕业生考核录用制度。推行学历文凭、技术等级证书、岗位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扭转升学、文凭、职称对于教育运行的片面导向作用。”

“运用劳动工资等政策杠杆,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大、中专学校毕业生的起点工资,用人部门可以按照实际水平和实际表现拉开档次。”随着这些改革措施的逐步落实,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各个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在选用毕业生的时候,就会既看文凭又注重毕业生的全面素质。国家机关在选招公务员的时候,更是注重招收对象的素质。这就会促使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3.改革升学考试制度,引导学校位重整体素质教育。现在国家教委和一些教育科研单位都在研究考试改革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新措施、新思路,这些都将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笔者认为,在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以及各类职业学校的招生考试中,除了进行文化课测试和身体素质测试之外,还应该增加其他方面的素质测试。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考查学生的智力水平、心理素质水平以及个性品质、行为习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等等。加试了这些内容,就会促使学校按照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采用各种教育形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4.建立全面细致的评估标准,推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最近,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旨在推行素质教育。地方教育督导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就可以根据这个《指导纲要》,制定出全面细致的素质教育评估标准,克服那种主要以考试成绩的优劣作为评价标准的倾向。另外,笔者还认为,在督导评估过程中既要评价那些易于讲形式的工作内容,更要对学生全面素质进行抽样调查,看真的,查实的,以此促使学校卓有成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只要我们紧紧抓住教育内部和教育外部的几个主要环节,深化改革,拓宽局面,就一定能够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并推动中小学校尽快步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三、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辩证关系,看实施素质教育应该采取的科学态度

既然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一对矛盾关系,我们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再往前分析一步,也就可以看出:素质教育应该克服应试教育本质的东西和一切消极的因素,同时也要有改造地保留其中某些合理的因素,这样才符合事物发展的辩证法。比如,在应试教育中单方面地强调知识教育,因而削弱了其他方面素质的教育,这就是它的致命缺陷。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反对应试教育,就淡化知识教育。再比如,在应试教育中,学生和教师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应考上,削弱了其他方面的教育,这当然也是不对的。但是就目前来说,考试仍然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成绩、反馈教学效果的一个教育手段,也是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书面解答技能的一个教育手段。因此,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既要保留考试这个教育手段,又要改革考试的形式和制度,还要控制考试的次数,更要端正考试的目的,让考试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服务。

从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也可以看出,素质教育是在否定应试教育的倾向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建国以后,我们的党和政府就提出和坚持了要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同时不断采取措施制止“片追”现象。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明确提出了反对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并采取了许多改革措施,使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因素越来越多,并逐步趋向主导地位。这个过程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量变质变规律的。我们分析这个发展过程和现实状况的目的,就在于澄清当前存在的两种模糊认识:一是认为,现在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这就意味着过去的教育走了大弯路。这种否认过去成绩的观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也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另一种看法是,认为现在提出的素质教育与现行的做法差不多,还是老一套。这种不加分析的肤浅的认识和墨守成规、不求进取的思想,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非常不利的。

另外,素质教育应该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中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师培训、学校管理以及办学条件等,各个方面都应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说,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纠正这样一种片面的看法即认为采取了素质教育的某一个具体做法,或者落实了制止“片追”的某些措施,这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了。这是没有全面、系统、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表现。这种以偏概全的片面观点很容易把素质教育引向表面化、形式化。当然我们决不反对从某一个环节入手进而全面推进的做法,我们反对的是做到一点、不顾整体、不求深入的短期行为。

第5篇: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看法范文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越来越清楚的看到,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教育是因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素质教育科技教育就必然成了当今教育的根本方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科技教育,现谈谈我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科学技术和素质教育的两重性。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科学是一种工具,犹如一把锋利的刀,须用刀做有益人类的工作。为此,世界各国在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同时,十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科学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培养科学人文素养的教育,而科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

通过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学习,结合我园幼儿人格培育的研究,我园把科技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幼儿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启蒙教育上,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亲近感、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亲身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寻找“合乎自然”的答案,获得对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过程。引领幼儿热爱科学、关爱生命、善待生灵、主动探索、勤于创造,为幼儿科学人文素养和人格发展奠定基础。

第6篇: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看法范文

一、政治教师的素质要自觉提高。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下面几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 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2、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教师做到:

(1) 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

(2) 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教师要热心善事,让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校园里、在学生中传扬。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较好地 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教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教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编,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

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总之,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乎,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的统一。

第7篇: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看法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教育方法

一个人的人文素质反映着已内化为其自身品质的人文精神,包含他对世界、社会和他自身的认识和价值取向,表现在日常的行为方式和处世态度等方面——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尤为关键,可以说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主题,素质教育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素质教育是新教育的基础,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专业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高校图书馆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可以从馆藏文献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完善和提高自己。

一、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高职学生

我国高等教育大学生教育阶段分为两种形式:大学本科(简称大本、本科、大学)和大学专科(简称大专、专科)。两者区别主要有两点:1、学制:大学本科4—5年,大学专科2—3年。2、学位:大学本科可申请学士学位,大学专科没有学位。

大专教育主要有两种实现形式:高等专科学校(简称高专)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高职),两者只是侧重不同,无本质差别,前者重能力(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者重技术(如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高专和高职同属大专。

(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体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

素质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

(三)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

在高等教育的对象中。高职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以职业岗位的需求为依据.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

人才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人才的全面素质结构大略可分为六个方面,即六大素质:①知识素质——人才素质的基础,其它素质都是在知识素质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②能力素质——人才整体素质的核心,人才的知识素质只有转化为能力素质才会真正发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③思想素质——决定着人才的社会价值和政治倾向,主宰着人类社会的走向,是人才素质最重要的方面,必须将其置于教育的首要位置。④道德素质——是人才素质的根本,是人格确立的关键。一个对人类、对社会的有用之才必须是一个道德高尚、人格独立的人。⑤身体素质——人的知识、能力、思想、道德等素质物质依托,没有朝气蓬勃的生命活力,人才的其它素质的社会功效就不会得到应有的发挥。⑥心理素质——人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人对自我情绪波动与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和承受能力上,集中表现于意志和情感的调度。

人才发展的全面素质要求作为高职学生必须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即学会做人——树立信念,学会学习——解决问题,学会生活——快乐的心态,学会创新——适应后的变通。

当离开需求来谈教育,教育将变得孤芳自赏;当离开需求来谈自修,自修将变成闭门造车。大学生的自修,为安身立命,必须了解需求;为驰骋千里,必须引领需求。紧跟需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当能学以致用!

高职教育不是模具,而是平台。这个平台,时刻提醒高职院校领导、老师要将大学之道融入高职之教,考虑学生的就业与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与生涯发展)。这就需要研究高职教育的方法。

二、高职教育方法研究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为了完成这项重要的任务。教育工作者应准确地把握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正确地选择教育方法,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保证全面素质教育的效果。

(一)高校图书馆之环境教育

高校图书馆为大学之“大厦”,它不仅是学校的学术机构,同时也因其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而起到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要积极地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水平,让学生最直接地接触到时展的脉搏。

高校图书馆必须拓宽馆藏口径,丰富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应考虑到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使图书馆能够真正发挥它在素质教育中的文献支持作用增加人文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馆藏,在增加思想性强、知识性强、学术价值大、欣赏价值高的优秀作品的同时,加强电子文献的建设,加强图书馆网络建设,做到印刷文献与电子文献共存,本馆资源与网络资源共享,逐步形成适应多元化服务的馆藏文献体系,为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二)素质教育的方法——播种式教育法

所为“播种式教育法”,就是只要播下种子,春天就会发牙,即使春天里没有发牙,也没有关系。因为只要种子还在,就会有机会发牙,不管是什么时候,当它一但遇到阳光、雨露(恰当的时机)时,埋下的种子就一定会发牙。

高职教育应给高职学生播下什么样的种子?我个人认为应该播下“学习的种子”,即“自我阅读的种子,自修学习的种子”。由于我们人生的教练就是那些成功者、好老师和一些好的书、好的课程、好的CD、VCD以及我们周围的所有能帮助到我们的人。既然人生本如此,那么就来谈谈我们人生的教练吧——“如何学习”。如何学习,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选择怎样的学习方式,因人而异。而学习可以是读书学习,也可以是读图学习,还可以是读人学习。

1.读书学习。马克·吐温说过,“不读好书的人,不比不识字的人多占一点便宜。”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提升修养。这样就要求高职院校领导、老师和辅导员等都应借助一切的机会向学生推荐书籍并指导读书,并针对现代大学生应当具有IQ、EQ、FQ及专业技能,作为推荐理由。①补读蒙学类书籍(注释本)。②生活智慧/实践智慧类书籍。③健康与理财。④专业书籍等。

2.读图学习。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靠读好书是不足的,还必须学会读图。读图包括影视欣赏与美术欣赏。①影视欣赏。每一部好的影片忧如一门好的课程。我们在推荐影片的时候,更是要引导学生欣赏,在欣赏情节过程中还要学会捕捉细节,细节里蕴藏着无限的教育。②美术欣赏。当前,素质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素质的人才(职业能力与生涯发展)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创新的能力,而且要有美的心灵、美的品质。

3、读人学习。向榜样人物、英雄人物、偶像人物学习;向身边所有能帮助到我们的人学习。

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良好的学习品质(阅读品质),这是最好的教育服务。学生许多品质都是在阅读中自我形成的,一个会阅读的学生,就是会学习的学生,就是会发展的学生。我们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走近大师,走近经典,走近文明,走近现代,走近真理。阅读是积累知识、情感、生活的途径,而积累是形成学生素质的基本规律。

三、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素质教育方法的关系

(一)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1、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它属于大教育观的范畴,提示教育活动的普遍规律,是关于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和作用等基本问题的综合认识与把握。它决定教育目标的选择和实现,体现教育基本特征。

2、素质教育方法。素质教育方法是为了完成和实现素质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和作用等基本问题而进行的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或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手段),是某种特殊技能的培训。

(二)两者之间的关系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教育目的、任务、依据,而素质教育方法是实现素质教育内涵的方法(手段)和过程。没有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没有素质教育方法可言,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从“素质教育”观来看,教育活动的目的是唯一的,而教育活动的过程则具有多样性和阶段性,两者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

四、结束语

高职教育就是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生涯发展,就是要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良好的学习品质,这是最好的教育服务。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即学会做人,就是树立信念;学会学习,就是解决问题,学会生活,就是快乐的心态,学会创新,就是适应后的变通。高职教育方法研究,就是应给高职学生播下什么样的种子?我个人认为应该播下“学习的种子”,即“自我阅读的种子,自修学习的种子”。

参考文献

1.《教育法》[M],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2.王芸.高校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N],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20(3).

3.丁燕,王从容.高职院校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内涵研究[J].考试周刊,2008,(11).

4.郑俊雅.《从番职出发》[M],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2009,4.

5.文笃志.运用影视教育资源优化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J].2007,(22).

6.朱珊.高校图书馆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实现途径[N]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8,22(2).

7.蒋汉通.素质教育新解[N].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0(6).

第8篇: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看法范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素质教育;原则;思路

素质教育在今天早就不是新鲜的话题,但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存在,使得素质教育的工作在实际教学中较难开展。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提升教育对象主要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其落脚点和核心就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我们谈到加强素质教育就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的能力,具体的语文教学的领域就是要培养在语文知识学习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学会将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要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语文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提升一个人的品味的过程,因而从素质教育的视角谈论语文教学,是对语文学习的重要的补充和完善,可以更好的发挥语文作为基础性质的学科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而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问题既有研究的必要,也是有着较大的研究的意义的。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体会,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一些关于中职语文素质教育的看法和意见。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关于何谓素质教育,实际上早期的研究学者在这方面的意见并不同意,甚至可以说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尽管如此,随着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研究的深入以及应试教育的弊端日益显现等原因,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内涵上的把握也在逐渐的丰富和完善,具体而言,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教学模式,它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又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能力素质,个性化的发展,以及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等。在当代社会,素质教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那就是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化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公民。那么全面发展就是上述的几个方面的发展,而素质教育的中心意识也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全体学生的教育才叫素质教育,不能是搞所谓的精英式的教育,而忽视了大多数人的教育;其次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是与其宗旨相适应的,就是全面的提升学生的整体上的素质,德智体全面的发展、锻炼、完善;最后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乐于学,想学,在兴趣的指引下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完善。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方式,它所选择和教授的课程都是非常优秀的经典的作品,它不仅是语言知识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和延续的载体,因而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中职教学内容的安排有自己的特点,它是根据中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进行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设计的。既然我们定位于职业教育,那么就应该重点锻炼和培养学生对相关技能的掌握,以技术教育为主导。但是基于顺利就业的需求,即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而言,我们必须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后对其它能力,如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具体到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传统的观念中有人认为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上是偏差的,无论是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还是在其他方面的发展都是如此。他们自身的能力限制了他们在很多领域的发展,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化的时代中,他们要想在竞争中赢得有利的地位就必须学会从多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最终促进自己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此是他们赢得竞争的唯一的途径,所以必须毫不犹豫的强化对与中职学生素质进行整体的再教育。尽管在素质教育的视角下该观点的产生有一定的狭隘性和偏见性,但是也是在一定的程度上道出了中职生中整体上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必须首先勇敢的面对其中的问题,才能够促进问题的很好的解决。我认为在中职语文的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主要基于以下的几点考虑。

首先,是打破社会大众对于中职生素质上的偏见的必要。上文已经分析了大众对于中职生整体的基本看法,无论我们是否反唇相讥,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正确的面对这样的一个现象,通过自我的积极努力的改革和完善,让更多的人主动的改变该种陈旧的想法和偏见,树立一种正确的看法。其次,之所以要将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是因为我认为语文的教学最可能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对经典的诵读和学习,了解我国的传统和现代的优秀的文化,通过对汉语言文字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最能领悟到优秀人物,品德道德高尚的人物,以及精神强大的人物的思想内涵,所以就可以吸取他们精神中的重要的养分来丰富自我的内心世界,提高自我的认知能力和欣赏水平。最后就是改革客观上存在的差距。我们无法否认问题的存在,但是我们需要做的首先仅仅是承认问题的存在,在差距面前我们最先想到的应该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进行有效的弥补。所有以上的这些共同构成了本人所认为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原因所在。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所遵循的原则思考

在中职语文的教育中提倡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对教育的原则进行把握和认识,此是具体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在中职语文的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第一,实行有教无类,一视同仁的态度教学。这是从思想上对素质教育开路,首先教师要有着较高的素质,只有在满足这样的一个条件下,才可能谈到对学生进行素质的问题。在语文教师满足了这些最为基本的素质要求以后,就需要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观念进行革新。尽管实际中确实有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速度上要优于一般的学生,但是教师仍然应该明白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上都是大同小异的,所以教师必须毫不犹豫的贯彻实施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和一视同仁的教学的理念。

第二,及时的革新人才的培养观念,进行人文素质的建设和培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毫不犹豫的坚持以人为本,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和教学作风。我们在语文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个性的发展水平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将学生放在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教学工作。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学方式的革新,教学手段的革新,教学观念的革新等等,都需要在不断的探索和摸索中进行试验。

第三,在主动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的前提下注意改革的速度问题,注意把握改革中规律性的问题。语文教学的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自有其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需要在认清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所强调的是将改革的速度和程度与对语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认识的程度统一起来,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忽视顾虑的存在,人为的盲目的进行漫无目的的改革。在改革的前提注意改革的速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和基础,有选择有条件有依据的进行阶段性的改革实施方案和实施措施。

四、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思路探究

首先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摆在首要的位置。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生的诸多方面都会受到教师的影响,不论是言行上还是思想观念和人生观世界观上都是如此,因此教师在学生的性格的养成以及综合素质的高低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和工作中需要不断的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言行举止让学生感觉到应该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模仿。尤其是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更是如此,因为语文的教授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最为重要。对学生的品味的影响也是非常大。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而言,都必须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具体而言,应该首先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其次是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底和完善的体系化的知识结构,最后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要不断的更新知识储备,追求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是注重提高语文教学课堂的效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一个综合的工程和系统,需要从多方面来进行完善和革新。教师要认真备课,积极探讨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渐入佳境。教师作为授课的主体,应该积极的备课,同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创设良好的教学引入环境。着力培养学生自我感受自我体悟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性的学习。语文实际上一门美感十分丰富的学科,如果能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也将会终身因此而受益。所以课堂效率的提高还应该着力的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能力,其中尤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最。自我学习与团结协作相结合,加强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学习理解能力,提升学习的效率。这一点相信教师都或多或少有着相关的体会。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讨论等等,都是有效的尝试。

再次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体现中职教学的特点,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专业化的知识和理论。作为中职教育的语文教育理所当然与其他群体的教育有所差别,如对于知识面的要求更大,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更加的扎实,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同时要有较强的实际知识转化能力。所以说中职的语文教学应当更加符合中职教学的特点,和专业化的需求。教师可以做的就是认真而又细心的设计课程的内容,如将课堂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然后通过多种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来进行教学,如情景教学模式和方法,社会实践的方法,演讲比赛的方法,发挥学生的激情和活力。中职教育的老师更要因材施教,灵活的制定适应各种专业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方案和思路,尽可能的缩小不同专业学生之间语文素养和差距。

最后,要多角度多范围多手段多思路来进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其中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是考虑到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语文的特点就是学习的好坏更多的影响到的是学生生活或是工作上的表现情况,语文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诸如听、说、读、写等。所以首先需要把握的是听的素质,让学生学会倾听,认真听课是前提和基础,努力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不仅要学会倾听而且还有善于倾听,用心去倾听。其次是说的素质的培养,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表达,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准确而又文雅的表达自我的意思,力求简洁和完美,再其次是读的素养的培养。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又一个重点关注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阅读能力的高低最能够反映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所以阅读在语文素养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要重视对阅读素质的培养,通过不同的模式的训练,让学生形成对阅读的体验,养成阅读的习惯,平时就注意对经典著作和文章的阅读。最后是强化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个当然是建立在其他几个素养培养基础上的,所以总而言之首先需要对其它相关方面的素质进行培养和锻炼。

【参考文献】

[1]王菲.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J].西江教育论丛,2004,(2).

[2]邸会花.浅谈职校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1,(4).

[3]杨会喜.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J].学周刊,2011,(6).

[4]薛凌.语文教学要注重引导和延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3).

第9篇: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看法范文

1、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现状

高职教育即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应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方向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但是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毕业生就业比例低,素质不高,技术能力不强。导致许多高职学生追求物质、社会道德衰落、身心发展不健全、虚度岁月,而且自杀行为频繁发生,我国推行生命教育已经变得刻不容缓。目前,全世界都对青少年的犯罪问题引起关注,由于青少年心理脆弱,青少年的自杀、欺侮、杀人、破坏环境、浪费等现象日益严重,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观念是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未来需要的人材不仅仅是高素质的,还必须是身心健康的,因此,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契合势在必行。

2、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目的

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实教育制度中的不足,现行教育制度是注重知识教育,忽视了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的品德、人性等等。通过素质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契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生命教育的涵养,提高学生自我认识掌握构建人际关系的技巧,认识生命的意思价值,并且学会珍惜生命,尊重他人,注重自然,能够培养出拥有正确价值观能为社会所用的健康人材。

3、如何做到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契合

素质教育理念是当下我国教育推行的主要理念,生命教育是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推行的,高职教育只有做到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契合才能培养出适合21世纪的有用人材。

3.1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注重校园文化

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心里是否健康很大程度上决定青少年的犯罪活动。因此我们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质询师,定期进行讲座,注重对沉默寡言的同学的指导。另一方面是感情因素,因为感情而自杀或他杀的事例举不胜数,大多数青少年处于青春期容易把友谊当成爱情,因此要了解友情的定义。其次,培养集体意识,互相帮助,内向的同学要多与班级同学交谈,遇到挫折时要即时释放心中的不快。当然我们还必须教会同学认识生命的可贵,体验生命的价值。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兴趣,了解法律,认识到法律的威严和不可触犯性。培养和谐的校园文化,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心理健康和法制宣传。

3.2素质教育理念下转换生命教育模式

以往我们进行生命教育时,对于自杀或者他杀仅仅是从心理学进行教育,由于心理的不健康或者其他因素造成等等,现今我们对于这一行为的教育应该上升到哲学高度,通过生命教育综合防御模式进行研究。比如,一个人自杀不仅仅是一个人心理不健康是他一个人的事,应该是社会道德人伦等多方面的问题。从人生价值的角度来看待生命,明白生命的重要性。这要求我们学者要弄清生命的本质内涵,明白生命的哲理,从而用这个理念指导我们实践。生命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理论,有其自身的哲理,我们要很好的认识和理清,为我们的生命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3.3平常生活学习中注重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契合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就是老师领进门成才靠自己,可见要使素质教育与生命教育相契合,最主要的就是我们高职学生自己。教学内容如果涉及到素质教育与生命教育相契合方面的内容时我认真学习,明白生命教育的内涵。要随时留意身边的问题,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参与公共活动拓展生活技能,同时参加社会环保系列活动,理解环境对于生活的重要性。珍爱生活关爱他人培养助人为乐的精神。学校要鼓励和支持全校师生员工参与生命教育,组织师生参与集体行动,科学的组织实施关于生命主题的活动,增进广大师生对于生命的认识,培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及实践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