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消费需求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收入差距,消费需求
我国目前所呈现出的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总体态势,根源在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所造成的居民消费能力的制约,即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明显低于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在正常条件下,消费需求数量变化首要的受制因素是收入水平。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之所以偏低,主要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整体收入水平低下造成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水平在不断扩大(详见图1、图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1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图(1978—2009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2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1】图(1978—2009年)
可见,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收入曲线都在迅速上升,但城镇居民收入曲线上升的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居民收入曲线上升的速度。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大致经历了一个缩小-扩大-缩小-扩大的演变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的态势。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到1984年,城乡差距逐步缩小。这时期,随着的推行和农产品收购价格几次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农民收入有了较快较大的增加,其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经济论文,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高达2.57,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57倍。1978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到198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1.82,是1978-1984年期间最小的一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这时期,我国改革的重点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而在农村,由于联产承包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量释放完毕,再加之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幅度大于农产品带来的农业贸易条件恶化、农业比较利益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很快越过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1985-199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到1994年达到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86。
1995-1997年,城乡收入差距短期内缩小。缩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城镇中下岗职工增加,他们的收入减少所致。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86,到1997年缩小到2.47。1995-1997年期间,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差距仍然偏大,且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缩小的趋势。
1998年至今,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1998年的自然灾害和1999年城镇职工的普遍加薪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继续扩大趋势的主要原因,且在这一时期由于教育、医疗、保障等各种福利方面的差距显露出来,进一步拉大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自1998年以来除了个别年份略有起伏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例一路攀升,由1998年的2.51扩大到2001年的2.90,2007年更是上升到了3.33,为历年之最,2009年仍保持在3.33。
二、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比较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收入阶层,也因此形成了城乡两种不同的消费阶层和消费市场,从而造成城乡居民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人均消费性支出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较
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相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也经过了缩小、扩大,短暂的缩小后进一步扩大的过程。图3表明,1978年,城乡消费水平比【2】是2.9,1983、1984、1985年缩小到2.2经济论文,1995年扩大到3.8,短暂的缩小后,1999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比一直维持在3.6以上,2003年和2004年更是高达3.8。2009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为4021元,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为15025元,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于3.7个农民的消费水平。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水平,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比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大约落后15年左右。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3 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比率图(1978—2009年)
2、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较
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还是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都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199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85元,2008年增加到3661元,2008年比199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3076元;199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79元,2008年增加到11243元,2008年比199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9964元。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支出差距在扩大。1985年城镇消费支出是农村消费支出的2.3倍,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此后,城乡之间的消费支出差距逐渐加大,到2008年城乡之间的支出比高达3.6,即目前我国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相当于3.6个农民的消费支出。“三个农民抵一个市民”是当前农村低消费的真实写照。
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
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较大。首先,城镇居民用于食品的支出比农村居民相对比例小,并随收入增加呈下降趋势,即恩格尔系数下降,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已从以食品类消费为主的生存性消费加速向质量型消费过渡。其次,衣着、家庭设备用品等的支出,在城市基本趋于饱和,但因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而未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当城镇居民消费向空调、摄像机、家用电脑等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转移的时候,农村居民的消费仍停留在以生存为主的消费水准上。再次,城镇居民用于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等的支出有增长趋势,城镇居民将来的消费热点将是住房、汽车、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及教育,但城市新消费热点产品在农村的消费量还相当少,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的拥用量仅相当于城镇居民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见表1)。
表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比 单位:%
指标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7年
2009年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食品
58.80
54.25
58.62
50.09
49.13
39.44
43.08
36.29
41.0
36.5
衣着
7.77
13.36
6.85
13.55
5.75
10.01
6.00
10.42
5.8
10.5
居住
17.34
6.98
13.91
8.02
15.47
11.31
17.80
9.83
20.2
10.0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5.29
10.14
5.23
7.44
4.52
7.49
4.63
6.02
5.1
6.4
医疗保健
3.25
2.01
3.24
3.11
5.24
6.36
6.52
6.99
7.2
7.0
交通通信
1.44
1.20
2.58
5.18
5.58
8.54
10.19
13.58
10.1
13.7
教育文化
娱乐服务
5.37
11.12
7.81
9.36
11.18
13.40
9.48
13.29
8.5
12.0
其他商品
及服务
0.74
0.94
1.76
3.25
3.14
3.44
2.30
3.58
论文关键词:消费需求,发展方式,转变
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只有不断扩大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和巩固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应有的作用,才能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已经充分论证了的。
1.消费需求是生产发展的“第一个限制因素”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消费从“两方面生产着生产”:一是通过消费过程把生产出来的产品消灭,使生产过程得以最终实现,“因为产品只是在消费中才成为现实的产品”;二是消费为生产创造出动力,因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从马克思的论述可以看出,生产不能脱离消费而存在,没有足够的消费需求,生产难以持续下去,消费需求是生产发展的“第一个限制”因素。
恩格斯在谈到消费和投资的关系时也曾指出,积累是最进步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积累和投资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处于“贫穷的恶性循环”中的国家,投资会成为冲出这种恶性循环的手段。问题在于,投资需求属于生产消费,是为最终生活消费服务的。积累和消费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没有最终的生活消费,再多的生产投资都是无效的。在人类社会的低水平或供给不足发展阶段转变,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而在人类社会的较高水平或需求不足发展阶段,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越来越明显论文怎么写。
2.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充分证明消费需求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三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消费需求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这已为各国经济发展实践所证明。1979-2005年,全球的年均消费贡献率为77.4%,与之相比,我国的年均消费贡献率只有57.4%,消费的贡献明显小于其他国家。尽管我国消费贡献率明显偏低,但仍然超过投资贡献率和出口贡献率之和,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这表明,一般情况下,世界各国都主要依靠消费需求来支撑经济增长,而投资需求的作用则是第二位的。
3.扩大消费需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把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第一位的要素,就是要纠正我们过去主要注重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忽视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的片面做法。从这一意义上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什么来拉动,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观念的问题。归根到底,只有充分发挥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作用,才能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是引致需求,投资需求是由消费需求决定的,是由消费需求派生出来的。离开消费需求的有效支撑,投资不可能无限制地循环下去。只有把投资建立在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才能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投资拉动的路径依赖严重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投资率不仅明显偏高,而且,在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国民经济增长对投资拉动和出口拉动的依存度也越来越高。
1.投资率明显偏高
1978-2005年,全球的年均投资率为22.1%,且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78年的24.2%下降为2005年的21%。而同期,我国的年均投资率为38.9%,且呈不断上升之势,从1978年的38.2%上升到2005年为42.7%,相当于世界平均投资率的两倍。2009年,我国的投资率更是高达47.7%。
2.消费率严重偏低
1978-2005年,全球的年均消费率为77.6%,且呈上升之势,从1978年的75.6%上升为2005年的78.8%。与此相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消费率总的变化趋势是下降的,从1978年62.1%下降到2009年的48%转变,下降近14个百分点,与世界平均消费率相比相去甚远。
3.经济增长陷于投资拉动的怪圈
由于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偏弱,加之宏观政策的诱导,20世纪90年代以来,投资和出口越来越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手段。2001-2009年,我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3.2%。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国家实施经济刺激计划后,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投资拉动。2009年,我国投资贡献率达到了惊人的95.2%。投资成了事实上的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4.投资拉动型增长制约了发展方式转变
投资的过快增长以及日益深化的投资依赖,一方面造成严重的生产能力低水平过剩,产业结构进一步扭曲,另一方面还导致投资效率持续下降,投资效果系数大打折扣,投资规模和强度不断膨胀,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增长陷于投资拉动的恶性循环,粗放型的增长模式难以转变。
三、扩大消费需求,充分发挥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作用
要发挥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作用,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为城乡居民创造宽松的消费环境,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
1.确立以消费为主导的发展观念
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关系,根本转变以生产为目的、消费为生产服务的观念,真正确立以消费为目的、生产为消费服务理念,彻底克服重积累、轻消费,片面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倾向。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根本目标和动力,构建投资和消费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体系,真正体现以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的发展的目的性论文怎么写。
2.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把好银行贷款关,严格控制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把好土地和项目审批关,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和投资规模,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着力点,在抑制投资过快增长的同时,抓紧制定和完善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树立科学消费观,促进可持续消费,积极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消费规模的扩大,努力实现投资与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协调拉动。
3.实施以富民为目标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这是改变我国消费率过低、促进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的客观需要。从居民收入的增长率看,除个别年份外,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都普遍滞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从与国际水平的比较看,我国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明显偏低。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切实改变工资收入偏低的状况,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4.努力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我们应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十七大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积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是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劳动报酬成为大多数劳动者最可靠的生活保障来源;二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三是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调节过高收入转变,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四是扩大转移支付,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
5.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利用社会保障机制调节消费需求。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包括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除百姓的后顾之忧;二是适当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特别是提高城乡低收入者和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三是在继续巩固“两个确保”、规范和完善城市“低保”的基础上,稳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险参保率;四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为农村低收入者和贫困人口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和医疗保障,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非均衡发展的态势。
6.创造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政策体制环境
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前提。为此,必须深化消费领域的改革,优化消费环境。一是加快清理和修订不利于消费扩大和结构升级的法律法规,完善消费信贷政策,进一步扩大信贷消费的规模和领域;二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财政对城乡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资,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三是加大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力度,努力为城乡居民创造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四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总之,只有不断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由片面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扩大消费需求应该成为而且必须成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
参考文献:
1.陈文通.科学发展观新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王云川.消费需求的宏观调控[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马晓河.当前中国经济是投资偏热、消费偏冷[J].经济前沿.2004,(1).
4.马凯.科学的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求是.2004,(7).
论文关键词:市场开发市场营销创造需求引导消费
论文摘要:现代企业为了谋求自身的不断发展,不仅应谊满足市场的现实需求,还应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以新产品、新观念来创造需求,引导消费.不断扩大内需,开发新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基本上实现了由生产导向型经济向需求导向型经济的转变,这无疑是很大的进步,也使一些企业在满足和适应消费者需求的营销观念指导下,取得经营的成功,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世纪之交,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也更加复杂多变企业若仍然是被动地适应市场的消费需求而不是主动的创造需求,将难以求得长期稳定的发展,会丧失占领市场的先机,最终可能被市场所淘汰.因此,现代企业应该悉心研究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挖掘潜在市场,以创新产品来创造需求,引导消费,不断开发新市场,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
一、创造需求,引导消费,现代市场营销中的新观念
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有三个明显的特征:顾客导向,整体营销,通过满足需求来获利。但它过分强调适应顾客需求,没有把创造需求,引导消费明确提出,忽视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忽视了生产引导消费,这在当今的市场状态下就稍显不足不能更好的适应今天的经济发展与市场变化。
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就是以科学技术为契机去挖掘消费者的潜意识或消费者根本无法意识到的消费需求,开发出符合这种消费需求的产品来丰富消费、提高消费,形成新的产品市场。引导消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服务和企业经营的信息,引导消费者的购买方向.二是向消费者灌输、宣传,渗透有关产品、服务或企业本身的观念,促进消费者对于产品、技术、服务和企业的正确认识及对自己需求的认识,刺激和创造消费者的需求。创造需求、引导消费,虽然也是由企业推出产品,但与传统的生产观念有根本的区别,其实质完全不同,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营销观念的进一步深化.从本质上讲,它是积极主动适应和满足需求,主动地引导消费需求向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领域发展,在市场上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它是一种深层次的满足消费需求。因此,在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树立创造需求、引导消费的市场营销观念很有必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
(一)创造需求实质上就是挖掘和满足潜在需求
消费需求有两类,即现实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而潜在的需求中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消费者已意识到自己有这种需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产品尚未生产出来、产品素质不对路,关联产品不配套或是缺乏购买力等使需求还不能实现;另一种是消费者客观上还未认识到的需求。以传统的营销观念来满足消费者现实需求对企业来讲比较容易获得经济利益,但也充满激烈的竞争.如果企业通过洞察和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采取不同的产品和市场开发策略把那些潜在的需求转变为现实的需求就会发现一个广阔的市场.
(二)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多变性及无主流化
当前,由亍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及消费心理的变化.使市场上的商品需求经常变化,消费者的选择性愈来愈强,且消费者群越来越小,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及赌买行为表现出多元性,多变性及无主流性的发展趋势。市场上很难被某种产品所垄断,也不可能有什么产品能成为长期消费的主旋律。在这种态势下,如果企业仍被动地,机械地采取适应需求为自己的营销思想,那么企业就会陷人疲于奔命的状态,这是由于企业的生产行为可以说永远赶不上消费者的心理变化。企业必须主动出击,统一各类不同心理偏好消费者的需求,引导消费者跟着自己走,带动和引导消费流行。
(三)科技水平的发展,使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缩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及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现代市场上产品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4O年前产品的平均寿命周期是8年,2O年前为5年,1O年前为3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则更短。现在有的产品市场寿命周期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几乎是瞬间即逝.无情的市场,主动权掌握在消费者手中,任何企业企图以老面孔的产品主宰市场是不可能的.因此,企业应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扩大消费需求。我们说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是一种境界,而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创造需求、引导消费的观念对于一些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来讲是必要可行的。
二、创造需求,引导消费,企业市场竞争的制胜之道
创造需求、引导消费从具体操作的角度说,就是企业要主动地考察、研究消费者潜在需求并加以开发,力争在消费者提出具体要求和竞争者拿出合适的产品之前,率先把适销对路的产品研制出来,并投入兰产推向市场,让消费者逐渐了解它、接受它以至喜欢它,从而把过去不存在的市场需求创造出来。这必然要投人大量的入、财,物,而且消费者还不一定接受,因此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一旦成功其领先优势和丰厚的市场回报又是巨大的.
(一)创造需求、引导消费,企业可以开拓新市场,培养新的增长点
企业开拓市场,贵在创新.目前,我国市场需求的细分正向纵深发展,缝隙市场变得越来越有利可图,企业应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把握机会,为企业开拓新的市场.
日本的索尼公司在创造需求,开拓市场方面也堪称世界一流.按照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的说法.索尼公司的经营政策就是:以新产品去引导消费,而不是先调查消费者喜欢什么商品,然后在投其所好.所谓创造需求,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体现消费者的需要,因为任何企业都不可能超越法律让消费者去接受他们根本不需要的产品,但这不是消费者提出具体需求在前,企业提品和服务在后的生产厦不是适应早已尽人皆知的现实需求。相反,而是积极主动地研究、设想和发现消费者实际存在的然而却没有自我意识到或处于模糊意识状态的需求从而创造出合适的产品.
(二)创造需求引导消费,使企业产品差别化,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可以使企业产品与其竞争对手的产品形成鲜明对比而独领.由于从创造需求、引导消费观念出发而开发的产品,一般均是竞争对手一开始都无法仿效的,有的甚至是专利,技术含量较高.因而使得企业有效地避开同行业竞争对手激烈的竞争,即使是替代品也无法插足.而且还可以消除价格的可比性,减少了买方的议价能力,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这些均为企业的竞争对手进入该领域形成障碍,增强了企业的产品竞争能力.
创造需求可以利用改变营销刺激的角度,内容,方式去能动地开发潜在的需求,需求的可塑性和可诱导性的存在,构成巨大而富有挖掘性的市场潜量,我们可以使之变成对企业产品的现实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消费的机会.在当今的市场中,企业所营销的产品类别可能完全相同.但由于一些产品独特的市场定位给顾客以截然不同的新鲜感受,在消费者看来它就是一种全新产品.这样,企业就容易走出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视野,以较少的投入避开同行在商品质量上的竞争.尤其是如果依附在商品上的某种特征与某一群体的追求不谋而合时,往往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消费观念,取得轰动性的销售效果。
三、创造需求、引导消费.要注重科技投入和营销创新
(一)创造需求、引导消费,企业要加大科技的投入,要抓住科技的最新发展
现代企业如果忽视了科学技术进步和市场新动向,贻误了产品开发的良机.很快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走向衰退的道路.只有创造出新产品并不断强化研究开发能力,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刺激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才是企业生产力发展的源泉。
创造需求还要抓住科技的最新发展.今天,世界科技发展迅速,不断有很多新的产业,部门产生,这些产业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从历史上看.世界发达国家都是利用了当时的科技发展提供的机遇.美国实际上是利用l9世纪电磁学理论,建立了一个新兴产业,电报、电话、电灯、留声机等的产生都充分利用了当时电磁学发展所提供的机遇,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消费.在我国1994研制开发出第一台vcD播放机以来,从一般人不知何物到目前的市场需求量达1500万台,是生产企业的不断创造需求,开拓市场才有今天超常速度的发展,从而带动了一个行业的发展。现在.世界正快步进人信息时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又一次提供了由落后赶上先进的机遇.在新的机遇面前,只有加大的投入,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创新,就一定会快速发展.
(二)创造需求、引导消费,要重视营销策略的创新与配套
内容摘要:我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出台,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新型城镇化对商贸流通服务发展,存在着直接与间接性的作用机理,有助于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构建二者间的关联,并提出构建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策略,将有助于在经济新常态发展路径下,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商贸流通 服务体系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面临着经济转型发展需求,新型城镇化发展所带动的刺激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加重要。作为服务业的主要部分,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构建,能够涵盖餐饮业、仓储业以及交通运输等与商品流通相关的活动,营造更好的消费环境,充分释放消费需求。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村与城镇的融合性发展,导致城乡差距逐渐减小,促进了城乡消费的提升。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达30万亿元,同比增长十分之一。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研究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构建,有助于促进我国流通市场的现代化转型与发展,通过协调城乡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优化与结构升级,最终实现我国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服务发展进程及现状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随着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正式出台,我国首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名单公布,我国正式步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在国家发展政策以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城镇化比例从36.22%上升到56.10%,年均增长率为1.24%。但从我国城镇化的内部发展状况来看,则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在我国东部地区以及一些省会城市,其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整体较高。一些中西部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则较为滞后。城镇化发展的差异性一方面与城镇发展的必然规律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中小城市的基础流通业不发达有关。
根据《2015-2020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大陆人口总量已经超过13亿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了710多万人,其中常住城镇人口将近75000万人,约为总人口的55%。1978-2014年间我国城镇常住居民数量从最初的1.7亿上升到7.5亿,城镇化比率从18%上升到55%。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再次公布第二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具体包括59个城市地区,并主要致力于中小城市的培育与绿色智能城镇发展,以及农民融入城市和产城融合等方面。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一方面符合我国产业升级转型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稳定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商贸流通服务发展现状
如表1、圖2所示,我国GDP总量和商贸流通服务产业总额均不断攀升,2015年GDP总量是2004年的4.23倍,商贸流通服务产业总额增长接近八倍。从行业发展角度而言,规模以上流通企业数量也在不断提升,增加了66家之多。从增长比例来看,全社会商贸流通服务产业总额的增长比,明显优于GDP总量。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迅速发展,主要受益于宏观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社会对流通业的需求量和需求层次。
如表2所示,在城乡商贸流通额方面,农村商贸流通业总额与城市商贸流通业总额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虽然近年来农村商贸流通业总额不断攀升,但是与城市商贸流通业总额的差距巨大。根据调查了解与文献资料的整理发展,我国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发展,也明显落后于城市地区,需要通过不断构建双向协调发展的城乡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才更有助于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商贸流通服务发展的作用机理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将有助于改变居民消费习惯与消费结构,进而为商贸流通业的组织结构带来本质改变,带动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现代化发展与构建。当前居民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与多样化发展需求,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力将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中得到释放,进而促使农村商贸流通市场得到转型升级发展机遇。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商贸流通业的直接性作用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中,透过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需求也将不断提升,对产品的品质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家用电器与耐用品等产品消费环节,城镇居民更加注重产品的售后服务品质,这将有助于推动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此同时,城乡双向商贸流通的互动发展,将有助于整合商贸流通系统的供应链资源,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商贸流通产业链条及相关产业带来发展动力,有助于推动商贸流通体系的现代化发展。随着人口数量与消费规模的不断增加,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商贸流通的经营模式将获得创新发展,通过流通业态模式的市场化发展,才更有利于加快城镇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方式与消费结构的转变,将带动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多样化发展,迎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商贸流通业的间接性作用
关键词:居民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对策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049-03
居民消费需求在拉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常显著。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影响,这为人们所共知。如果不考虑对外经济联系的影响因素的话,那么,消费的实际增长,就直接表现为一国或地区GDP的增长。因为,居民的消费需求对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的增长就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基本要素。因此,消费的形成过程也就是GDP的形成过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指的是消费的变动直接影响其他经济变量,还会通过消费的变动间接地影响国民经济活动的总量。
既然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对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运行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而,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定性分析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本文着眼于居民的消费需求,重点探讨居民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联系。
一、宏观视角下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下,居民的消费需求是通过购买消费品而表现出来的特定需求能力,这实质上是市场对消费品的现实需要。这种需求的层次愈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愈大,决定着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和转变。正是在消费需求的影响下,经济增长方式才得以不断地向前发展。
1.消费需求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决定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的水平、规模和速度。作为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重点的消费需求理论,建立在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基础上,国民收入是反映的是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人均国民收入直接反映一国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国民收入反映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更能反映居民的消费水平。从各国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经济增长离不开消费需求,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无可替代。由居民收入决定的消费需求和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根据收入决定理论——凯恩斯模型,需求的增加并不能导致供给的增加,但社会总产出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幅度取决于社会总需求的强度。因此可以得出,消费需求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决定着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水平、规模和速度。
2.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决定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结构。恩格尔定理告诉我们,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消费的支出结构由原来的购买吃、穿等必须的生活必需品为主转向购买高档的、耐用消费品。而个人消费的结构变化直接影响生产消费资料的产业结构——不仅影响生产消费资料产业的构成,而且还影响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在卖方市场中,生产商主导,是产业结构决定消费结构。而在买方市场中,是消费者主导,产业结构决定不了消费结构。通过消费,产品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生产过程才能得以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现不了,即不为社会所需,那么生产就没有必要,经济增长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从消费为生产提供动力的角度看,消费决定生产,消费结构决定产业结构。可以说消费产生着需要,而消费结构产生需求结构。消费者选择消费品,形成个人消费结构,消费结构通过不同的需求结构制约产业结构,且决定着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不仅不断地促进消费市场发展,还可促进经济的有效增长。因此说,消费需求结构决定经济增长结构,合理的消费需求结构不仅为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创造条件,也为经济增长奠定基础。
3.消费需求影响投资和生产规模。西方经济学中加速原理(加速作用)表明,收入或消费的变动会引起投资的剧烈变动。一方面,为了满足消费需求的增长,社会会调动各种因素予以满足,出于利益的驱动,各企业也会动用各种资源增加生产,扩大规模,这必然要增加投资,而投资的增加又要求扩大生产资料的生产,这必然又要增加投资,说明消费需求的增加会导致投资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消费需求产生新的生产需要,成为生产商的动力,而生产又为消费提供消费的对象。因此,生产创造消费,决定着消费的性质、方式,即生产创造出按特定方式进行消费的消费者。消费需求产生了一系列的连带生产的需求和投资的需求,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可见,消费需求的增加导致生产规模扩大,消费需求带动了经济增长。
二、微观视角下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在微观层面上,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源调配”的作用上,进而对经济的增长起着影响作用。因为,消费需求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各自行为的变化,不仅会改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方式,还会改变生产者的投资决策、企业生产策略。
1.消费需求的变化改变生产者的投资的规模和方向。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产品的最终实现有赖于消费的最终完成。可以说,居民的消费需求是促使企业进行经济增长方式选择、投资方向决策、生产方式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与此同时,消费需求也对社会生产提出要求,为生产提供直接目的和动力。企业存在的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要创造利润,而企业追逐利润的结果,最终都会使其处于消费需求的约束下进行生产的扩张。而消费需求对企业的约束,必将使企业都要改变固有、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步在投资的规模、方向等方面走上强化科学管理、注重产品质量与科技含量的“集约型”增长轨道,进而助推经济的总体增长。
2.消费需求的变化改变消费选择,影响经济增长。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是“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指受收入和购买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影响的消费者的货币支付能力,其在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消费意愿指在物价、利率及收入水平等情况下,居民倾向于消费的程度,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真实反映。它与消费支出、收入预期呈正相关,即在同等收入条件下,消费意愿越强,消费支出越多。消费者意愿的变化是动机、预期、倾向等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的变化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譬如,当消费者受到某种刺激时,其内在的需求就被激活而衍化成一种消费动力,从而推动消费者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进而作出购买决策,产生购买行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企业生命,涉及到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否被社会认可的大问题。消费意愿在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中的作用不可小视。
三、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及出口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这其中,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和最重要的动力。因为,消费需求既是内生需求,又是最终性需求,而投资需求是引导性需求,出口需求是外生需求。消费需求不仅有很高的可调控性,而且其所占比重越大,抗击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我国人口众多,居民消费有很大的市场。因此,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对应对外部风险,促进经济增长,现实意义重大。
增加居民消费,最本质的就是要更多地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进而提高居民的现实购买力。
1.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是拉动居民消费的最直接手段。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增加低收入居民收入,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前提,更是促进消费的根本措施。需要重点提及的是,首先要重点增加和提高农民的现实收入,努力促进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其次要努力增加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进一步扩大就业。只有实现城镇居民的大幅度就业,居民收入才有稳定来源,才能使消费主体增加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要实现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是重中之重。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这需要国家推行差异性经济政策,改变当前收入分配不均衡格局。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城乡居民消费的多少直接取决于收入水平,因此,当前扩大居民的消费首先就要切实增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
2.切实转变居民对消费理念的认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人们更多地存在着“先积累、后消费”的传统消费观念。多年以来,城乡的居民消费倾向偏低,而储蓄倾向则很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以及消费政策的反映仍然根深蒂固。为此,政府应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观念的影响,真正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消费理念。转变消费政策,积极鼓励和大力提倡居民消费。在调节市场和经济运行上,应着力实行消费启动。提高存款税率,弱化居民储蓄偏好。应充分认识到,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会严重制约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居民消费的宣传教育,转变居民消费观念;要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大力倡导信用消费,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扩大信息产品及网络服务的供给,促进信息服务的市场化。要从税收体系、信用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提供更加完备的消费环境,间接刺激居民的消费。
3.培育居民新的消费热点,扩大居民消费。消费热点会带动居民的消费需求,这已为实践所证明,因此培养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就显得尤为重要。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我国把“扩大内需”作为“保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居民消费政策,对目前已经形成的消费热点,要积极促进和正确引导。
当前,居民消费热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一种典型的非物质追求活动,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满足居民精神需求的消费,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文化消费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随着当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已提高居民消费层次和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为此,要正确引导树立科学的文化消费观念,即要引导居民树立先进的文化观;引导居民树立有意义的文化价值观;引导居民树立科学合理的文化消费观。要强化对文化消费的调控,增加享受文化消费,扩大发展文化消费。政府财政应资助传统文化、先进文化消费、对外文化宣传,向基层、低收人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文化服务。要加强文化消费的法律法规建设,使消费者文化消费权益得到有效保护。要强化文化消费的管理,要从体制、制度、职能、程序、方法、手段上进行合理管理,实行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实行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的有机结合,为引导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这里,尤其要提及的是旅游消费,随着《旅游法》的出台,对旅游业冲击会更大,持续时间会更长。但对促进旅游业的规范、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意义重大。今后应引导居民把消费视点转移到自身素质提高上来,开辟出旅游业发展的新空间。
二是住房消费。住房是居民最基本、最主要、负担最大的生活资料,而且普通居民的需求呈刚性。当前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主要以打压投资、投机为主,笔者认为这是治标而不是治本之策。因为,单纯打压,其后果必然是减少住房的供应。而在现行利益格局下,影响政府财政更是必然,因而难以持续。老百姓手里有一定的游动资金,是个客观存在,加之又有需求。因此,治本之策是增加住房供应,但只增加保障房的供应和商品房的供应,仍然解决不了中低等收入群体的问题,所以还必须要考虑更大规模地改革住房制度,把满足居民合理居住条件愿望和发挥房地产支柱产业作用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减轻居民合理购买自住普通商品房负担,发挥房地产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住房产业还可带动建材、冶金、机械、化工、林业以及室内装饰业和家用电器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是服务消费。在我国,服务消费具备强大的结构性增长空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服务的消费,特别是大中城市的服务消费将会成为下一轮扩大消费的重点。诸如社区商业、物业、家政服务、老年服务产业等。大力发展服务产业,不仅能够直接拉动内需,增加就业,而且还能为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
四是汽车消费。目前,我国已进入汽车私人消费的快速增长期。汽车产业关联度大,不仅直接拉动消费,还可以拉动钢铁、石化、轻工等机械制造业。因此,国家把汽车产业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政府应在扩大汽车需求、改善汽车消费环境,完善汽车消费政策,减免使用环节征收的各项费用等方面予以重点关注,从而加快我国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
五是信息消费。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指出:“我国市场规模庞大,正处于居民消费升级和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融合发展的阶段,信息消费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巨大发展潜力。”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当前,信息消费伴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和收入的提高,成为追求生活高质量的一种必然选择,潜力巨大。
信息消费不仅具有效益功能,更具有强大的福利功能,因此成为居民消费的重中之重。信息消费具有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们的快乐、健康和幸福的作用。发展居民的信息消费,有利于提高消费力,扩大消费规模,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质量,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文明进步。当前我国居民信息消费发展还很不平衡,政府必须在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提高居民的信息消费能力、引导信息消费等方面作更多更艰苦的努力。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大力发展信息网络产业,促进与金融、物流、现代制造业等有机融合。
[本文为沈阳市社科联2013年度民生课题“居民消费需求对沈阳经济增长贡献实证分析及扩大内需的对策研究”(立项编号:sysk2013-07-20)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陈善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程霞珍,潘理权.扩大居民消费的难点重点与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85-190
[3] 孙超,孙婧文.沈阳市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8):48
[4] 李志良.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的分析与思考[J].理论与当代,2005(4):29-30
[5] 张俊良.扩大消费需求的意义难点及对策[J].消费导刊,2009(9):14
[关键词] 消费信贷 资源配置 国内需求
投资发展过快,通货膨胀的逾期,经济发展缺少持续发展动力。扩大内需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和消费结构状况,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是支持需求扩张的有效手段。
一、国内需求不足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投资与消费有市场自助安排,但是投资与消费发展不均衡。(如下图),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投资与消费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1999年以后,投资增长过快,消费停滞不前,导致我国国内需求总体有下降的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内需不足,政府采取各项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配以适当的货币政策有效扩张了投资需求,但是并没有引起消费需求的有效扩张。消费落后于生产能力的增长,伴随着通货膨胀、资产泡沫,经济缺乏持续增长动力,对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产生很大的危害。
二、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和对策
1.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率。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乏力,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而我国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偏低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的基本原因。因此,只有当真正的中产阶层形成了,而且占人口多数,我国的消费和市场才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2.实现消费结构升级,改变消费结构断层现象。当前我国消费市场结构断层问题突出,老的消费热点已风光不再,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改变消费断层,顺利实现消费结构的升级困难不少,政府应积极推动以住宅、购车、旅游等为重点一系列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并从金融体制、社会保障等方面予以政策上的支持。
3.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占社会总人口的70%,城乡二元结构十分明显。开拓农村市场,将在一个长期过程中提供一个稳定增长的消费者市场,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开拓农村市场首先要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其次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再次要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三、 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消费需求能否随投资需求的扩张而相应扩张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目前应采取有效措施,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
1.从现实状况看。我国居民的消费已经开始进入“住”和“行”为主要内容的消费结构升级阶段。但由于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水平已严重落后于生产信贷的发展水平,居民消费几乎是建立在自我积累的基础上。居民在实现购买前的积蓄时间太长,就会出现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由此造成生产能力过剩。因此,只有加速发展消费信贷,才能在发达的生产信用与发达的消费信用之间达到均衡,才能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2.从居民收入层次看。不同地区及城市居民消费结构,消费市场潜力及市场容量的特点来看,应通过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汽车、大件耐用消费品和教育(子女教育、个人职业终身教育)的发展,使其尽快成为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消费信贷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1.切实提高中下收入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居民的消费主要是由居民的即期收入水平决定的,中下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高于高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切实提高中下收入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可以直接提高国内消费水平。未来两年内,实际消费可能继续受居民收入增势减缓和职工下岗待业的影响持续走低。因此,国家在收入政策上要采取有利措施提高公务员工资、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和社会救济金,同时在分配政策上要进一步缩小收差距,加快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居民有钱敢花,从而改变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预期,以刺激消费的合理增长。
2.转变居民消费观念。首先,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从无债消费转变为适度负债消费,从滞后型消费转变为适当超前型消费,逐步提高居民的消费信用水平。其次,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要通过市场的力量引导居民逐渐适应超前消费,适应消费信贷,使之成为重要的消费形式。
3.改变银行个人消费信贷观念。国内银行对企业信贷业务一般数额较大,也便于管理,但应指出企业信贷坏帐率高,并且目前国内投资预期较差,企业慎贷,银行惜贷,“多余”的银行资金必须寻找新的投放热点,个人消费信贷就是好的投放领域,因此银行应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
通过对我国消费信贷的研究发现,四季度我国经济再度升温的风险较大,投资反弹风险也加大;同时,受全球流动性增速持续加快的影响,四季度CPI仍将维持在高位,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各类人民币资产价格很可能继续上行,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流动性宽裕的程度将进一步加剧,预计央行还会继续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调控流动性过剩的状况。因此,目前应采取有效措施,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大力发展消费信贷。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目前,国外零售巨头纷纷将目标聚集在大中城市,因此,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内零售企业应以小城镇为依托,以占领广阔的农村市场为目标。然而,各地小城镇零售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为此,如何促进小城镇零售业健康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随着 经济 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国外零售企业巨头纷纷涌入
节攀升,“因病返贫”、“因学致贫”现象普遍。
(2)收入水平不高,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小城镇居民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低收入和靠失业金生活的人越来越多,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加速扩大。2005年浙江 农村 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215元,仅相当于城镇居民1995年的水平,考虑物价因素,城乡居民消费差距10以上,这种差距严重制约了零售业的发展。
3.小城镇建设滞后,商业规划不尽合理
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的连接体,是 工业 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重要载体,具有极强的商业功能,应合理建设与规划,但现实情况不尽人意,主要表现为:
(1)基础设施落后, 投资 环境 不理想
小城镇在道路、水电、通讯和服务等保障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有关部门对假冒伪劣产品的监管、打击力度不够,小城镇零售业投资环境欠佳。2006年1月~11月,全国城镇批发和零售业投资累计1641.99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9%,但80%以上集中在大中城市,其中外资占有一定比例,小城镇零售业投资增幅不大。
(2)商业网点布局凌乱,规划严重缺失
商业网点在空间布局上,应充分考虑到各地的整体规划, 交通 便利状况,流动 人口 的多少,消费者的分流, 市场 竞争等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由政府主管商业的部门统一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布局合理。而目前我国小城镇的商业网点却普遍存在规模小、过于集中等弊病,这既阻碍了零售企业在小城镇的规模发展,又使企业难以达到赢利的目的。
二、小城镇零售业发展的突破口
国内零售企业应加快占领小城镇零售业,开拓农村市场。即以小城镇为中心,向农村市场辐射的“城镇带动农村”之路将成为国内零售企业发展的良策。
1.优化小城镇零售业发展环境
(1)提升国内零售企业的综合实力
①选择适合自己的规模和经营区域,以达到资金、物流等的和谐。选择农村市场,避开与外资零售商的正面竞争进入小城镇,是一条必由之路,相对而言,开拓以小城镇为主题的农村市场,能够实现规模、资金、物流等的和谐。
②借鉴外资零售企业的发展经验,不断提高 管理 水平。国外零售业巨头已形成了一系列比较完善的 管理体制 与经营模式。如沃尔玛的企业 文化 战略 ,低价销售,人才战略;家乐福的本土化战略,多样化的品牌经营,成熟的公关和广告技巧等。作为国内零售企业,在开拓小城镇市场时应学习应用。
③注重服务质量,建立顾客忠诚。优质服务是发展的基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城镇居民越来越重视商家的服务的品位与质量。企业必须在商品供给上立足于消费变化,捕捉市场信息,在适应顾客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占据小城镇零售市场。
(2)提升小城镇居民及农民的消费水平
小城镇零售市场的主要购买者是周边地区的农民和小城镇的居民,因而提高小城镇居民和农民的消费水平以及消费能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城镇零售业的发展起到刺激作用。同时,注重提高小城镇居民和农民的文化素质,转变其消费观念。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部门,在鼓励零售企业向小城镇进军的同时,出台相关举措。一要降低 公共 品价格,进一步完善 社会 保障制度;二要加大政府的支持,构建和谐的商业环境。
2.以零售业态的选择为重点,走有本土特色的零售之路
小城镇传统的以百货店、个体商户、集贸市场为主体的零售业态已不能满足小城镇居民和农民日益提升的消费水平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的数量或 社会 总消费需求中注重服务的那部分所占比重的大小则决定了专卖店的发展空间,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中大部分(80%以上)已进入“小康”,具备了追求消费需求多样化的可能性。
(2)欠发达地区小城镇 市场 的业态选择
①以折扣店、专业店为主,满足消费者基本生活需求和廉价购物需求。 经济 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消费者偏向于价廉物美的商品,而这两种业态正好满足了这一特点,因此对专业店和折扣店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还是企业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特别是可以改造一些原有国营商业企业,如供销社、副食品公司、饮食服务公司等,利用它们的网点、设施和人员,建立起新型的、竞争力强的零售业态。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组织形式和 管理 模式,把进行连锁经营、寻求规模优势作为专业店和折扣店的发展方向。
②适当发展中小仓储商店及便利店。仓储商店是一种以大批量、低 成本 、低售价和微利方式经营的连锁式零售商业,具有价格低廉,仓店合一,品种齐全,质量保证等特点。它的市场定位一般是中低档次,非常适合不发达地区小城镇市场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特点,因而颇受消费者欢迎。便利店选择强调便宜与便利,给部分收入较高居民带来最方便的消费 环境 ,从而抓牢尽可能拥有的消费者。
③重点建设一二家中小型超市。由于收入、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原因,该市场消费者消费讲求实惠,购物时选择性强,对商品的质量、性能、实用性等要求都十分高,超市这一业态符合这一需求。特别是在假货充斥小城镇市场的环境下,“超市无假货”的经营理念以及宽敞明亮的购物环境,给消费者带来购物享受,但在不发达地区,不宜多建,应重点发展一二家即可。
论文摘要:消费需求是经济运行的起点,是国内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需求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升消费需求对带动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在当前投资高增长、贸易增长方式有待转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水平,使居民的消费需求水平朝着层进式的稳态发展,是决定我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源泉。
1 消费需求与层进式解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社会再生产过程原理有着完整的表述。他认为,一个完整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四者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生产决定消费”,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之间的一定关系。”与此同时,消费对生产也具有反作用。社会再生产过程从生产开始,经过分配和流通,到了消费阶段,既是完成了又没有结束。“消费这个不仅被看成终点而且被看成最后目的的结束行为”,“又会反过来作用于起点并重新引起整个过程”。这就是说,消费又会重新引起新的生产、分配和交换。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就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而消费始终是其中的推动力。因此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内在要素、必要条件和前提,是一切社会形态中生产的最终目的,是社会经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领域。
而一个国家经济总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的消费需求水平是不一样的,如果消费需求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阶段,那么无疑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会产生投资、积累与消费这三者之问的不协调,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这就要求消费需求水平一定要适应经济发展的不同层次。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不同层次时期为:计划经济时期、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和目前的市场经济时期。消费需求水平的层进式发展就是要求居民的消费水平跟经济发展时期相一致。目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水平正处于转轨初期的消费水平,这与现时期所要求的消费需求水平完全不相适应,从而导致了投资热、经济高增长和消费需求水平低的经济通胀期。因此,为了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良好稳定地运行,必须引导居民的消费需求水平朝着层进式的稳态发展,使之达到与其相应的经济发展期的要求。
2 消费需求水平层进乏力的动因机理
2.1 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阻滞了消费需求水平的提高
居民可支配收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消费能力,但消费能力只能算作潜在消费,而潜在消费是否转化为现实消费与居民收人分配状况直接相关。高收入家庭由于基本生活需求已经满足,消费倾向往往较低,并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下降。因此,收入水平即消费能力的分配状况对于最终实现的消费水平同样有很大影响,明确我国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有赖于对居民收入结构的分析。由于我国市场化改革以非均衡模式推进,经济增长成果不能被大多数人公平分享,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均随着经济快速增长逐步拉大。有统计表明,我国当前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 系数很 可能 已经突破0.5,明显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以二元结构经济体最突出的城乡差距为例,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1年的 6860元增加至2007年的10493元,年均增长 9.64%,而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由2366元增加至 3255元,年均增长 5.26%。由于农村居民在收入增长速度上持续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绝对量的差距被不断拉大。2001年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差距为4494元,这一数据在 2007年已经扩大为7238元,5年内收入差距扩大了61.1%。宋士云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经步人小康阶段并向富裕阶段转化,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则刚刚由温饱型迈入小康型。居民收入差距及其消费特征造成我国居民的总储蓄额相对较高、但人均储蓄额并不高的事实。2007年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达到 16万亿元,但据央行一项调查报告,我国人数最多的中小储户存款并不多,而占储蓄账户总数20%的高收人阶层存款总额 占总储蓄额的比例在 60% 一80%之间。大部分的储蓄额为少部分人 口占有 ,表明更多的中下层收人人 口实际消费能力依然不高。我国近一半的人口当前可支配收入仍低于2000元,可支配收人不足仍旧是我国潜在消费需求释放的约束条件。可见,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而不顾及经济增长成果的公平分享问题,将对消费需求的正常增长形成障碍,进而加剧社会供求矛盾,影响经济增长的持续性。
2.2 居民消费预期不稳定性增强。居 民预防性储蓄增加
由于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和养老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就业竞争压力增大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居民收入预期和消费预期的不稳定性显著增强,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迅速增加,抑制了即期消费需求的增长。2000年以来,城镇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1年的3.6%上升到2005年的4.2%;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由农业 向非农业转移过程中困难重重,同时农村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城镇化建设的滞后,农村失地人口不断增加。就业的不稳定造成居民收人来源的不稳定。近年来,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有限,保障水平仍然较低。2005年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 比重为48%,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比重为 38.95%,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占城镇人口比重为 24.39%,最低生活保障人口占城镇人口比重为 3.97%;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为24%,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为8.2%。预期收入和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强,强化了城乡 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使得城乡居民储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由2000年末的5077元增加到2005年末的 10787元,年均增长 16.27%,显著高于同期全国8.41%、农村居民4.64%、城镇居民 11.06%的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速度。
2.3 消费政策不完善,信贷消费水平低
在住房方面,对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在教育方面,财政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投人不足,客观上造成了学校的乱收费,居民教育负担逐步加重;在医疗方面,个人负担的医疗支出比例越来越高,而医疗收费持续攀升,药品价格居高不下,许多城乡居民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在市场管理方面,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或执行不力。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食品、药品和安全事故屡有发生,服务质量差、价格垄断、欺诈陷阱等在垄断行业普遍存在。这些无疑制约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此外,还存在消费信贷范围窄、比例小的问题。由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和居民受传统保守消费观念的影响,消费信贷在我国欠发达。消费信贷的范围主要限于住房和汽车且手续繁杂,而对其他耐用消费品的信贷消费尚未普遍开展。目前消费信贷占银行信贷的比例不足20%,对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促进作用比较有限。
2.4 “双轨制”下政府职能错位抑制了消费需求水平的增长
“双轨制”中,政府与市场的责任边界不清,存在严重的政府职能越位与缺位现象。政府包揽了一些与政府社会职能无关、本应由市场承担的事业,不合理地增加了财政负担,而一些真正与政府社会职能有关、具有社会公益性的事业难以获得足够的支持。政府的这种越位与缺位现象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导致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1)政府在投资方面越位,造成供需失衡。为了实现 GDP的快速增长,地方各级政府热衷于投资,政府取代市场,越位主导经济增长。这一方面使大量的国有企业投资可以不考虑市场,孤立于消费需求的增长而增长,结果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现象严重,使投资与消费严重脱节,造成产品积压、产能闲置。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因重复建设造成的低效率或损失通过政府的财政支持和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而得以源源不断地弥补。这就必然导致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中居民收入向国有企业收人的转移。这种损失的转嫁虽然使低效率的国有企业能够继续投资,但降低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可支配收入预期,从而减少了消费需求和预期消费需求
(2)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缺位,造成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可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但是也伴随着收入差距拉大、失业等严峻的社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并不能随着 GDP的增长而自动得以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社会职能的本质是公共服务,以此来干预和解决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缺陷,更好地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但是,由于不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一方面促使地方政府专注于追求 GDP增长,忽视社会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分散了政府的财力,使得其在公共服务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因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弱化,造成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使得一些重大民生问题无法解决,从而导致居民消费需求的长期低迷。
3 引导消费需求向层进式稳态发展的路径
3.1 增加城镇居民收入,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城镇居民总体上收入增长过慢是制约我国消费增长的首要因素,因此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比例、提高居民收入,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最主要途径。制定增加居民收入和调节收人分配政策要区别对待,对不同的收人群体,采取不同的、针对性强的措施,具体来讲就是“保低”、“扩中和调高”。保低就是要逐步提高城镇低收入户基本生活的最低生活保障,遏制中低收人群体相对扩大的势头,遏制困难户和最低收入户群体相对收入水平下降的势头。通过建立社会“托底”机制,构建社会安全网,扶助低收入群体,使之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所提高。所谓“扩中”,就是要扩大中等收人者比重,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中产阶级增加收入的主要源泉是依靠自身的教育水平和专业技术才能的提高。因此,政府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义务教育的政府投人,切实将义务教育纳人到公共财政体系予以保障,保障社会成员公平的教育机会,使更多的人有机会通过受教育晋升到中等收入阶层。二是重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构建强民富民机制,整合中高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形成“技术致富”的社会激励机制。三是提高公职人员收入,使多数公务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达到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并建立起与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物价水平、工作绩效等相关因素挂钩的同步增长机制。所谓“调高”,即:一方面依法保护通过合法经营、勤劳工作取得的各种收人;另一方面,依法通过税收手段调节收入差距,缩小在分配后的收入差距。要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通过征收资源税、环境补偿税、特许经营费等手段将行政性垄断所得收归国有调节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
3.2 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弱化居民对体制变迁的不良预期
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两种方式对人们的收入进行再分配:一是直接的再分配方式,即通过发放政府津贴等形式,把通过交纳税收或保障费等形式筹集到的资金直接转移到需要社会保障的人手中;二是间接的再分配方式,即通过把筹集到的资金投入教育住房、医疗等社会福利项目,间接地将高收入者的所得转移到低收入者手中。因此,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分配的重要利益均衡机制,对于提高社会边际消费倾向、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社会消费需求的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制约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而导致的居民对体制变迁的不良预期。因此,必须加速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不同层次的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和社会福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居民构建一张生活的安全网,从而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提高其即期消费倾向。
3.3 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改善消费环境
发展消费信贷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一是通过宣传和引导,帮助居民改变“勤俭持家”、“量人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使其逐步接受信用消费方式。二是进一步扩大消费信贷范围,大力发展住房信用消费、汽车信用消费和信用卡消费。三是加快信用消费体系建设,尽快制定与信用消费有关的法律法规,拓展新消费渠道和消费方式。此外,还要完善城乡居民生活基础设施。加快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在农村买得起而用不起电器的状况。积极发展城乡商业设施,鼓励发展超市、连锁经营,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农村商业设施建设,支持流通企业向小城镇延伸经营网络,为农村居民购物、消费创造便利条件。同时还要大力整顿和规范消费品市场秩序,严惩假冒伪劣、价格欺诈、不正当竞争等不法行为。
3.4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
首先,完善政绩考核体系,从制度上遏制政府的投资饥渴和扩张冲动,建立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切实把政府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公共服务上面来,这是消除投资过热、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次,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行政权力的过度干预,不仅会抑制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而且资源在行政性配置过程中,因权力的市场化而使得少数政府部门或官员利用公共权力为个人或小集团牟取私利,瓜分社会财富,导致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加剧了社会利益关系的失衡,损害了社会公平。其危害性要远远大于因市场调节机制本身的缺陷和社会调节机制的不完善而造成的收入分配差距。因此,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将政府对资源的配置仅限于“市场失灵”的领域,并且要对权力的运用实施严格而有效的监督,将资源行政性配置所产生的腐败降到最低的限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加大政府对公共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这是当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弱化消费者的不良预期、提高居民总体消费需求,从而更好地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
4 结束语
2000年以来,我国投资率逐年攀升,消费率逐年下降,2007年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抑制投资,扩大内需,而当前国内有效消费需求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阶段。从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来看,无论就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愿望而言,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重视对国内消费需求水平状况的调整,力求使我国的消费需求水平向层进式稳态发展。这对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柯健.中国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10):36—39.
论文摘要:本文从需求结构角度分析了我国自1978年以来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特征,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探索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人民生活水平也取得了显著提高。然而,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结构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结构方面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仍然呈现出一种粗放型、数量型的特征,我国的经济增长还处在较低阶段。本文从需求结构视角深入分析我国自1978年以来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特征,最后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需求结构分析的统计描述
(一)消费结构指标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51.9%,比1978年(62.1%)下降了10.2个百分点。政府消费自1978年以来相对稳定,2006年政府消费为27.4%,比1978年(21.4%)上升了6个百分点;而同期居民消费率下降,2006年居民消费率为72.6%,比1978年(78.6%)下降了6个百分点。同期城乡消费率呈反方向变动:农村居民消费率下降了35.7个百分点;而同期城镇居民消费率上升了35.7个百分点。从该年鉴中还可以看出居民消费需求的贡献超过政府消费需求的贡献,在最终消费需求贡献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处于主导地位,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在30%-60%之间。
(二)投资结构指标
1978-2001年中,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超过投资需求的贡献,也超过净出口需求的贡献。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波动的,最低是在1994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0.2%,拉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在当年经济增长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拉动经济增长5.7个百分点。消费需求最高是在1981年,贡献率达到93.4%,拉动经济增长4.9个百分点,而同年资本形成呈现负增长。并且,很多年份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超过50%,说明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大。
但是,2002-2006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下降,这五年平均贡献率只有38.6%,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平均为3.9个百分点。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上升,这五年平均贡献率则高达49.4%,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平均为5个百分点。
进一步分析投资结构,通过计算可以看出:1981-199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尽管个别年份增长率很低甚至负增长,但是总体上看这段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较高。
(三)进出口结构指标
1.从纵向比较来看。1978-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依存度(包括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和对外贸易进口依存度)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1978-1985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仍比较低,保持在9%以内;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1986-1990年),对外贸易出口实现持续增长,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上升到了10%以上,不过还没有超过20%;第三阶段为增长阶段(1994-2001年),1994年当年我国实现对外贸易出口1210.1美元,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到2001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已经达到2661亿美元,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达到20.1%;第四阶段为快速增长阶段(2002年以后),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每年对外贸易出口增加额都在1000多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率高达30%以上;到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已经高达77594.6亿美元,外贸出口依存度上升到36.8%。
2.从横向比较来看。根据世界银行年度数据统计,在我国对外贸易起步阶段,那时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内需求拉动,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是比较低的。在进入对外贸易发展阶段,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已经明显高于同期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甚至还高于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因而在这一阶段中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显现出来。尽管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出口依存度下降,但是仍高于同期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3.考察我国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可以看到,1984-1991年我国对美国出口额虽然每年都在增加,但是我国对美国出口的集中度比较低(不到9%),说明这一时期我国对美国对外贸易出口的依赖程度并不高。同期,我国对日本的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较高,平均达到17%。而1984-1991年中国对美国、日本两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年均已达到25.3%,占同期我国出口总额的1/4。可见,这一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对美国和日本的依赖性较高。1994年随着我国进行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及2001年12月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对外贸易出口额增加的更快。2006年我国对美国的外贸出口集中度高达21%,占到出口总额的1/5,而我国对日本的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降到9.5%,说明对美国的对外贸易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而2006年我国对美国和日本两国的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达到30.5%,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额的1/3。通过以上数字说明我国对美国和日本,尤其是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过高,这一方面增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风险,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我国经济对美国和日本两国的过度依赖性。
4.分析我国对外贸易进口集中度。1984-2001年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进口额每年都在增加,对美国进口的集中度大多在10%以上,而同期对日本的对外贸易进口集中度更高,达到了26.4%。因此导致这一段时期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对外贸易进口集中度较高,占同期中国进口总额的2/5。可见这一时期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对外贸易进口的依赖程度很高,尤其是对日本经济的依赖性更大。2005年我国对美国的外贸进口集中度高达21.4%,占到我国出口总额的1/5,而我国对日本的对外贸易进口集中度降到11%,说明我国对美国的对外贸易依赖程度更加加深。通过数字说明从2002年开始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对外贸易进口集中度开始下降,但是这一指标还是维持较高水平。
5.考察我国的对外贸易方式。1981年一般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94.5%,到2006年这一比重下降到43%。1981-1985年间,一般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平均高达91.7%,之后这一比重一直下降,到2001-2005年平均只有41.5%;而在1981-1985年间,加工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平均比重只有7.8%,之后这一比重一直上升,到2001-2005年平均达到55.1%。说明目前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导方式。再从出口增长率来看,一般贸易在2001-2005年这一段时期中增长率最高,平均达到147.6%,而加工贸易在1986-1990年这一段时期中增长率最高,平均达到688.2%。
6.考察进口额。1981年一般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高达92.5%,到2006年这一比重下降到42.1%。而1981年加工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只有8.7%,到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到40.6%。1981-1985年间,一般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口总额的平均比重高达90%,之后这一比重一直下降,到2001-2005年平均只有44.1%;而在1981-1985年间,加工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口总额的平均比重只有8.7%,之后这一比重一直上升,到2001-2005年平均达到40.3%。说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如今成为我国进口贸易的主导方式,并且近些年来进口的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从进口增长率来看,一般贸易在2001-2005年这一段时期中增长率最高,平均达到231.3%,而加工贸易在1986-1990年这一段时期中增长率最高,平均达到492%。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特征分析
1978-2001年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超过投资需求的贡献,也超过净出口需求的贡献,说明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大。但是2002-2006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下降,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上升,从近几年来看,主要依靠投资需求带动经济增长。此外,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呈上升趋势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呈逐渐下降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依存度(包括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和对外贸易进口依存度)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过高的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会加重我国经济对外的依赖性,使我国的经济增长面临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因素。
我国对美国和日本尤其是美国的对外贸易进口和出口集中度过高,这一方面增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风险,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我国经济对美国和日本两国的过度依赖性。同时,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的主导方式。并且,自1978年以来出口的加工贸易的比重不断增加,一般贸易的比重不断下降。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相关政策建议
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扩大消费需求。在市场经济中,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过多地依靠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不会带来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反而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利用,这种粗放型、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会引起经济运行出现较大的波动性。只有调整好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扩大消费需求,才能从根本上改善需求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的发展。要扩大消费需求,政府应尽快实现公共财政的转型。把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保障低收入居民和家庭的基本福利作为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加大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同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大劳动收入在要素分配中的比重等。
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的局面,提高国有企业投资的效率,扩大向非公企业的投资力度,积极发展民间资本。提高投资的科技含量,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建设速度。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增加技术开发投入来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原材料的依赖和对环境的压力;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大型装备制造业和运输装备制造业的健全和完善;要尽快发展可持续使用的新能源产业。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引进大量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来达到技术进步的目的,并且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和创新,来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
不能过度依赖出口需求的增加,而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特征显示,伴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换代步伐的加快,国际贸易中商品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精加工、深加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世界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在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必须加快外贸商品结构的升级,提高外贸的国际竞争力。要努力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加快资金密集型机电产业的发展,为出口提供更多的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要尽快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层次,使出口商品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转变,提高其附加值,特别是要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其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此外,还要不断拓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市场,降低过高的对美日外贸进出口集中度,实现对外贸易市场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