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黄土高原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情境无效――重情境轻启发
案例:认识区域
情境创设简析:我们的生活和区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我们的家乡在某省某市,也经常听到省(直辖市、自治区)、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术语,那么,什么是区域呢?接着课件展示 “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和“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图,引导学生分析甘肃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点及四个干湿区,学生自主概括区域的概念。
分析:在该案例中,教师以导语来引出问题,然后再利用地理图引导学生分析,表面上看通过情境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但实质上没有很好地突出区域这一概念。学生在分析图后对区域概念没有形成直观认知。在地理教学中创设情境,以直观形象的材料来促进学生形成直观感知,以问题为媒介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入新的问题,这样的情境才会更加有效,否则,只注重情境而忽视在情境中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情境创设无效。
解决办法:教学中先问学生在哪个省?哪个区?以天气预报的视频引出苏北、川东、川西,北方地区等术语,指出这些都是指一个区域,追问“什么是区域吗?区域是怎样划分的?又有着怎样的特征呢?”然后出示甘肃降水量分布和干湿区划分图,提出问题“甘肃省年降水量的变化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干湿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交流,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归纳区域的概念。
二、提问无效――重问题轻目标
案例: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提问过程简析:幻灯出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图,小组观察,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水带走的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给农业造成什么影响?”“水带走的泥沙流向什么地方?会给黄河带来什么问题?”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然后讲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分析:该课时的重点是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原因。故而问题就要紧扣这两方面展开。应该说,课堂中的提问是教师用于启发引导学生不可或缺的手段,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过程中,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的构建,这样才能让问题变得更加有效。否则,如果问题没有紧扣目标展开,在提问过程中忽视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依然以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探究,问题就会无效。同时,如果问题太多,学生只能疲于应付而不会主动思考问题。
解决办法:在教学中先幻灯片出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图引导学生观察,此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然后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活动。学生讨论后先引导学生概括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教师再补充,然后追问“是什么原因导致黄土高原出现如此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从而促进第二个目标的达成。
三、探究无效――重形式轻效果
案例: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探究过程简析:在引导学生探究“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6~97的内容并填表,然后教师以幻灯片展示工业社会时期和后工业化时期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类活动、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等方面的异同,追问“从18世纪中叶第一次技术革命以来,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人地关系的思想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教师归纳讲解并板书(或幻灯演示)。
分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而获得知识构建比教师直接讲解更加有效。从该案例中不难看出,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没有较好的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探究活动注重形式而没有关注探究结果,学生探究后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而是以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总结,探究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也不到位。
解决办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6~97的内容并填表后,要先引导小组学生对工业社会时期和后工业化时期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类活动、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总结,然后教师再归纳演示。同样的,在提出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后,也要先引导小组合作学生总结,然后教师再归纳。在学生探究和总结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和补充。
四、拓展无效――重应试轻技能
案例: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拓展简析: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对人口战略、资源战略、环境战略探究后,课后拓展安排一是完成课后练习并根据教材中的资料分析柳林村和孙家村的做法是否合理?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二是完成教辅中的练习题。
分析:从该课时的拓展不难看出,教师依然受应试教育观念所左右,拓展练习中还是以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为主。拓展练习是地理课堂的延伸,是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方法。在拓展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多应用知识,在完成基本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去分析实际问题。
论文关键词:《安塞腰鼓》说课稿
新课标在实施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安塞腰鼓》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主要是通过体味作者对生活中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而触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认识生命的力量和人生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素养,为今后学生阅读、欣赏、审美鉴赏打下基础。《安塞腰鼓》这篇散文充分展示了我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渲泄与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本文在写作上,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气势恢弘,有阳刚之美,理解其对文章表达的作用,并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对于习惯于学生腔的中学生来说,其冲击是巨大的。本课在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培养上语文教学论文,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学习目标 ⑴知识目标:学习排比、叠句手法,理解其作用;品味理解文中有关语句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⑶情感目标: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体会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朗读课文,学习排比手法及作用;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难点:理解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
二、说教法
基于本课的特点,以声感人是主线。教学设计思路为:先从声像体验安塞腰鼓的魅力,再通过朗读进一步从文字上品味作者创造的意境,然后思考讨论从中领悟的对生命力和人生的认识并拓展训练。因此,本文的主要教学流程为: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品味美句、主旨探究、课外拓展等,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其中以诵读、赏析、讨论为重。
三、说学法
1.指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音美、形美、意美。又从更深的感悟中,准确掌握朗读的语速、停顿、重音,更能传情达意。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既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又能从别人那得到不同的信息,共同完成一定的目标。懂得与人合作的意义,体验群体合作的成功感。 教学准备 ⑴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站。(可以是视频、音乐、文本等等。) ⑵教具准备:扫描仪、多媒体课件(A.安塞腰鼓的相关图片。B.铿锵有力安塞腰鼓鼓声。C.苍凉厚重的黄土高原上,后生们粗犷、动力十足的安塞腰鼓的大型演出。D.《安塞腰鼓》wav朗读。)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欣赏、了解中激发阅读的激情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来自黄土高原的绝活——安塞腰鼓表演短片,用一个词说说短片带给你的感受?。
(屏显介绍安塞腰的鼓配文图片)请同学们细看图片齐读文字,了解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正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安塞腰鼓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在古代,它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又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安塞腰鼓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它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独具魅力。它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毅奔放的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与壮阔场景,我们只需看一看便能感受到语文教学论文,但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生命意识,却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和感悟。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刘成章的《安塞腰鼓》,看看他是如何用生花妙笔描绘这惊心动魄的表演,并揭示其文化意韵的?
(二)、整体感知:听读中感受安塞腰鼓的生命之劲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象安塞腰鼓表演带给我们的画面和鼓声。
2、听完老师的朗读,安塞腰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请同学们用“___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屏显)对安塞腰鼓进行概括评价,可以填词、短语或句子,最好用文中的语言。
3、课文中有一句话略有变化的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这句话是──(“好一个安塞腰鼓!”)它一共出现了几次?(四次) 这四句“好一个对安塞腰鼓”的反复咏叹之中又有变化有新意,是文章具有了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来,让我们一起饱含赞美之情的来读它们!(屏显:“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4、请同学们仔细跳读课文,看看它每出现一次,分别是在赞美安塞腰鼓哪个方面的“好”? (学生回答,屏显“安塞腰鼓之劲”资料: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老师读前半句,同学们齐读每句的最后两个字,要读出“劲”来!
(三)、品读美句:感受文中排比句的气势、节奏与激情
1、安塞腰鼓表演是那样的有“劲”,作家描绘它的语言带“劲”吗?这“劲”是大量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带来的?
2、请找出文中的排比句。挑出你最喜欢的语句仔细品味,准备读给大家听,并简要说说它好在哪里。
(学生回答,教师评点并加强朗读指导)
文中还有很多铿锵的短句、激昂的排比句、节奏鲜明的反复句,从变幻的舞姿、铿锵的鼓声、击鼓的后生等角度来描绘安塞腰鼓,我们不一一举例了,留给同学们课后继续去体会。
(四)、主旨探究:体会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生命意识
1、好一个刘成章!若不是你“陕北生来陕北长,因为你魂牵着地方”哪能写出如此激扬文字!让我们从无声的文字中感受到安塞腰鼓力量语文教学论文,那你们认为安塞腰鼓体现一种“________之美”(屏显)。
(学生回答,师在空白处板书“生命力量”)
2、齐读课文25至27小节,把这种生命力量之美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五)、课外拓展:借鉴文章形神结合的语言
安塞腰鼓就是这样,于浪漫中宣泄生命的激情,于诗意中追求永恒的精神力量。听着同学们的朗读,使我想起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豪放之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旷达之美;想到人世间各有千秋的美。同学们,你们上了这一课,会联想到身边哪些壮观场面之美,学习课文中的写法来说一段话吧!(学生展示,师生评价)
六、教师寄语
同学们,从《安塞腰鼓》中老师读出:人,活的要有一股劲!这劲,是生命力,是上进心,是坚韧不拔的意志!愿同学们每天都如那激情燃烧的鼓点,学习上,永远有那么一股猛劲!
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1.多媒体能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运用多媒体的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从而让静止图变成动态图,便于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调节课堂学习氛围,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有效施展自己的才华,使教与学融为有机的整体,使学生觉察联想、综合分析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使思维往更深层推进。
比如,在讲解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原因时,可以播放一些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视频,然后用动画来显示“地上河”的产生经过,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地上河”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黄河中游通过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上的植物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土质疏松,再加上雨水的冲击,最终使泥沙俱下,一同流进黄河,进而使得黄河变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穿过黄土高原,河水流向下游平原区域,因为河道逐渐宽阔,坡度不再陡峭,流速慢了下来,许多的泥沙堆积于河底,河床渐渐被抬高,形成了“地上河”。此外,学生也可以分析出为什么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是由于地面流水不能汇入河道,所以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通过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既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多媒体能突出重点,淡化难点
多媒体能将抽象、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动画形式,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讲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这一节时,笔者就采用了flas手段,形象地展示了冈瓦纳古大陆分裂漂移的过程,以及现代海陆轮廓布局和六大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引起的地形高低起伏变化等。通过这个动画的演示,学生明白了现在的海陆轮廓还处在不停的变化中。所以,借助多媒体的交互优势,通过多种视听渠道将看不见、摸不着、空洞、乏味的理论知识,以可看、可听、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确保学生能发挥他们丰富的想像力,深入其中,所以动画的制作要简洁而不简单,要有深刻的含义,才能引起学生共鸣,引发他们思考。
3.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教学
应用多媒体设置的问题情境,将重点和难点分解为一个一个小的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他们的思考就会有的放失,不会胡子眉毛一把抓。课件的内容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课件设计的内容不应过于简单,画面要富有内涵,还要注意设置问题的渐进性。对于问题答案的设定要避免惟一性,以鼓励学生多方位思考问题,并把学生思考的结果用视频展示台投影到屏幕上。
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南极洲地形剖面图”时候,设计这样的一些问题:
①南极洲的平均海拔为多少米?
②南极大陆基岩的平均高度为多少米?
③南极洲的冰层厚度大约是多少米?
④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非常干燥,为什么会形成厚厚的冰层?
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能会与标准答案不相同,但这是学生经过了思考的所得。
4.多媒体课件演示,拓展教学
地理的特性决定了它不是一门死学问,不是死记硬背就可以学好的学科。学好地理必须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它需要学生充分的想像力,需要学生看到一个问题所呈现的多面性。
例如,在教授《气温和降水》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课件“世界年平均气温分部图”,学生用心观看,提出许多问题,这能拓宽学生思维境界。在传授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联想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追根溯,发掘学生潜能,开拓创新。
二、应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任何教学手段、教学工具、教学媒体的使用都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无图不成地理”,这是由地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但绝不能借口加大地图教学的容量,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当作对学生灌输的工具。
地理教学课件的设计应该是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原则下进行的。特别是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目的是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自己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 语文 阅读教学 整合
一、提高技能,有的放矢
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一线教师,在于他们的思想,在于他们的理论,在于他们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有的放矢。首先,利用学校微机室,培训骨干教师基本的微机操作,网上信息浏览、下载,并加大教师教育软件运用力度(如中教育星、powerpoint、authware、flash、frontpage、方正奥思等)。
通过这些培训,大部分教师,都能熟练准确利用网络快速制成一些课件,并能生动、形象、逼真地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但这些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整合,这些课件仅仅是教师讲解的一个展示平台,而非真正去开发学生智力,而非让学生主性地动脑动手学习。在观念上,这仍是教师去描绘,学生认真去记。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课题小组成员集体参加“Intel未来教育”培训,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勇于构建,大胆尝试。真正在日常教学中体现“主导一主体”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认真思考过问题后,自己先利用网络查找答案,然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拿出相关依据,形成大讨论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这样,在一年里,这个课题研究已在两个班级充分实验,通过和其他班对比,已显示出一些成效。由于学校的便利条件,在课余时间,学校专门为这两个班级开放微机室,使学生能够查找相关资料,并会简单使用powerpoint、frontpage、flash等软件。比如我们在学习初中语文第四册《气候威力》时,同学们大多利用网络查找一些关于南极洲的问题,并运用frontpage做了一个网站,并题名为“大陆之王一南极洲”,把南极洲的特点,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出来。在这一系列利用网络的教学过程中,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促使了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二、常规教学与整合教学对比
世上万物,只有通过对比方能显示出各自特点,在实验之初,我们选定语文成绩基本一致的四个班,并针对其中的两个班做了问卷调查。通过比较,在搞实验之前,学生利用网络来学习的人很少,而甲班与乙班的对比中发现,甲班利用网络学习的人稍微多一些,于是我们就选择了甲班做为实验班,即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运用网络进行探究式教学,乙班的教学方法,仍为常规教学。经过三个月后,我们又做了类似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试验三个月后,实验班的学生在语文学科中使用计算机增幅较大。然而,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自主探究,开展交互式学习的机会还很少,每月仅占2%。此时两班的语文成绩,已经由原来的基本一致变为层别很大。
通过比较看出,利用信息技术的实验班,语文整体成绩有一定幅度提高,这充分显示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显著作用。又经过半年多的对比教学,以上数字又有所变化。实验班学生利用电脑,网络学习比例,有大幅度增加,交互式学习的同学也由原来2%占到8%。实验班的考试成绩仍然占居优势,平均分由原来相差四分,增到相差六分。
这些对比材料充分说明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突出作用。这种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源,促使学生真正做到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整合案例
我在讲第一册《木兰诗》时,是整个实验的摸索阶段,利用PowerPoint,把美国好莱乌卡通片《花木兰》部分精彩内容剪辑到课件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激情。然后就提出问题,“在封建社会女子一般是不允许抛头露面的,而花木兰为何要去参军,并且为何要替父从军,又为何立下赫赫战功后而不受禄?”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结合背景资料,电影片段,反复研读课文,找出答案,并抒发自己的感慨。
这些简单的课堂演示,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我们课题小组的几位教师在认真参加过“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后,转变思想,革新方法,采用以“主体――主导”为中心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搞好探究式学习,做好课堂上的互动。
一、地理多媒体课件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
它是指地理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要具有选择性。并不是所有的地理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来呈现,只有那些用黑板、挂图、模型等常规媒体还不能充分表现地理事象,致使学生理解接受仍有困难的内容才适合用多媒体来呈现。对于那些更适合用真实表现方式如地理实物、标本、模型,或学生动手操作方式如地理实验来呈现的内容,用多媒体来呈现并不是最佳选择。例如,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与地球仪”一节中,有关地球形状、地轴、两极和经纬网等知识点,因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难以建立起空间概念,成为教学中的难点。如果利用地球仪,通过适当的讲解就能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的目的,取得教学实效。但有教师怀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高实效”的心理,将多媒体强行拖进课堂,虽然多媒体能模拟立体空间,但是与地球模型相比,华而不实,反而把问题复杂化,徒增许多无效的信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2.科学性原则
指地理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准确,无科学性错误。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通过媒体展现的地理景观和分布,引用的地理事实与材料,解释的地理概念与成因,演示的地理过程与演变,揭示的地理规律与原理……都要符合地理科学规律和原理,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地理知识。二是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等符合国家标准。
3.地理性原则
指地理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要突出地理科学的空间性、区域性特征,具有地理特色。为此,课件设计中要注意选用众多反映地理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的地图,反映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视频、动画,反映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的景观图片。仅有文字的课件是不具有地理性的。
4.时代性原则
地理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是紧密联系的。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使一些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地理事实发生了变化。地理名称的变化如韩国首都更名为首尔、湖北襄樊市更名为襄阳等,地理数据的变化如珠峰高度的重新测量、2010年我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最新数据等,地理事实的变化如缅甸的迁都、南苏丹的成立等。这些变化应按照教学进度及时反映在课件内容中,让学生紧跟地理科学的步伐,以体现地理课件的时代特征。
二、地理多媒体课件内容组织的基本原则
1.逻辑性原则
它是指地理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应按地理学科的逻辑顺序排列,严格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对此,一是要注意课件内容应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可以通过标题的序号体现出来,如一、1、(1)、①等。二是要注意课件中的各级标题内容应以课题为中心,围绕课题展开。如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地球的运动”一节课件中的一级、二级标题可设计为: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2.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
二、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
2.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
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和时差
2.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四季更替和五带
三是标题下的各种媒体内容,如知识要点、文字材料、表格、地图、图片、录音、视频、动画应紧扣标题。
2.科学性原则
即地理多媒体课件内容的组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对此,初中地理课件应遵循地理事实(现象)——地理分布——地理原理(规律、成因)的设计程式。如人教版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与海洋”应从——“地球?水球?”即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开始,接着讲述海洋、陆地的分布——“七大洲和四大洋”,然后阐述地理成因——“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关于人种的知识,应先讲地理现象: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接着讲述人种分布,最后阐述人种平等观念和人种形成的原因。
3.启发性原则
即地理多媒体课件内容要从地理事实或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对此,要注意课件不直接给出知识的结论,而设计一些观察活动和富于启发性的问题,通过学生活动让他们慢慢悟出道理和结论来。如讲述初中地理“我国地势”时,在展示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后,可以设计以下的问题:
1.找出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2.说出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多少米以上,塔里木盆地和黄土高原海拔在多少米之间,华北平原的海拔在大约多少米。
3.说出从青藏高原向东向北,我国的地势有什么变化。
课件通过上述读图和提问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归纳出我国的地势特征。
4.巩固性原则
这是巩固性教学原则在地理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具体体现。对此,一是要注意表现教学内容与重点的画面镜头要有足够长的停留时间,重要的画面或解说可以进行必要的重复,以便加深理解和记忆。二是每一重要知识点讲完后要有简明的小结,使学生能记牢最重要的结论。三是在教学内容结束后,可安排一定的作业,如习题、思考、阅读、观察、调查、实验等,使学生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巩固知识与训练技能。
三、地理多媒体课件内容呈现的基本原则
1.表征多样化原则
地理多媒体课件将地图、图片、声音、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集成于一体,依据所刺激的感官的不同,声音素材通过听觉表征信息,而地图、图片、文字、动画和视频则通过视觉表征信息,分别形成不同类型的表象。多种媒体的组合呈现,不仅可以增加表象的种类和提取的线索,还在不同类型的表象之间建立起了联系[1]。一般有两种组合方式:一是视觉表征的组合。地图、图片、文字、动画、视频虽然都属于视觉表征,但地图、图片、动画、视频是属于形象具体的画面表征,文字则属于比较抽象的言语表征。文字一般会造成学习的枯燥感,并导致学生理解的困难。将言语表征和画面表征相结合,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促进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二是视觉表征和听觉表征的组合。在地图、图片、文字、动画、视频使学生产生视觉表象的同时,运用声音使学生产生听觉表象,两种表象相互作用,能够加深记忆的痕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2.表征优势化原则
即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地理多媒体课件的表征要以不同的方式为主导。布鲁纳认为,知识呈现方式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外部条件。认知结构由动作表征、映象表征和符号表征三个系统组成,它们是人借以认识和表征外部信息的三种信息加工系统。尽管在个人认知发展历程中,三大系统的出现顺序依次是动作表征——映象表征——符号表征,但三者之间并不能彼此代替,而是各有所长,相互补充。知识呈现方式与学生认知结构相匹配,才能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2]。因此,一是初中课件文字、图形与图像、视频、动画表征方式并重,高中课件则以文字、图形表征方式为主,突出地理知识的逻辑性、严谨性,辅以图像、视频与动画表征方式。二是就图像表征而言,高中课件以地图、示意图、统计图等抽象图像为主,而初中课件以景观图和漫画等直观图像为主。这是因为高中生与初中生在认知结构方面有很大区别:高中生的观察能力较为精确而深刻,注意力比较趋于稳定而持久,思维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能够逐步摆脱直观形象和直观经验的限制,借助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和推理,想象更加丰富、合乎理性。同时,不同的图像类型的表达优势和能力训练优势不同:地图、示意图、统计图等在表达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等方面具有优势,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景观图、漫画等在表达地貌、自然风光、环境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和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一、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地理教学的优势
1.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杨福家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优秀的教学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环境,使“火把”在良好的环境中星火燎原。而CAI在教学中能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学生大都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产生学习的兴趣,现代信息技术能将文字、图像等内容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例如:教学《青藏地区》这节课时,开始播放一段青藏高原景观的影视片断,此片断同时配有李娜优美激昂的 “青藏高原”,把大家带到了遥远而神秘的青藏高原。片中青藏高原的各种景观、藏族服饰,无一不刺激着学生的大脑皮层。我在上课过程中又展示了相关的资料,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浓厚兴趣,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
2. 使抽象的知识简单化
地理学科有许多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的重、难点内容。通过多媒体的模拟演示,可以变形象为直观、变枯燥为生动,使抽象思维具有形象的外部支撑点,使学生的思维得以顺利进行。无形事物,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变得有形,便于学生观察求证。
例如:教学地形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影响时,学生觉得很抽象不能理解。我就展示了一幅黄土高原地貌图――坡度大、坡面长、地表破碎。学生就很快明白坡度大,水流速度快;坡面长,水体流量大。因此水的冲刷力强,再加上地表破碎,所以水土流失更加严重。通过使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抽象的思维变得形象具体,学生也就很容易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了。
3. 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
将网络引入地理教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计算机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活动空间和时间,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减少,逐渐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例如:教学《中国的自然资源》,可指导学生运用网络查询资料,将我国的自然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种类,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措施等整理并制作成展示作品。学生轮流演示、讲解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这种基于Internet的教学资料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4. 建设地理教学资源库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下的地理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其中有很多素材、资料可以直接使用。通过浏览必将开拓自己的视野,带来新的启示。借鉴的同时积极构建自己的教学资源库,互联网上的资源经筛选可作资源库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靠平时的积累,扫描的图片、录制的影像和声音、撰写的论文、报纸杂志上的文摘和学校教师制作的课件都是资源库的范畴,只要平时稍加留心,资源无处不在。经过多年实践完善就能够形成校本课程资源,这对模式化教学与规范化管理是一种极大的推动力量。
例如:我在教学《长江的开发》一课,其中大量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而且通过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教案,使我在课件的设计上大量运用了长江九江段及九江98抗洪的图片,这些在实际上课中不仅使学生觉得课堂内容离自己更近、更亲切,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讨论更加热烈,做出的回答也更有创意,令人惊讶。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可能产生的误区
1. 过多依赖多媒体,出现新式“满堂灌”
传统“满堂灌”的教法,是绝大部分时间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而这种新式“满堂灌”主要表现为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呈现过量的繁杂的信息,令人目不暇接,学生失去了积极思考的余地,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体现。虽然表面看起来这种教学冠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外衣,但实质上是变相的“填鸭式”、“满堂灌”,是违背现代地理教育理念的。长期以往,学生会失去他们应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教师和学生就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
2. 走形式主义,课件过于简单或“花哨”
关于地理事物或地理运动规律的演变,我们的教学语言与教材并不令人满意。有的地理教师根据本节课的要求制作课件时,常出现的问题是课件过于简单,如只是将课本的纲要简单地放在课件上面,如同“课本搬家”、“习题搬家”,而没有必要的图片、音频或视频等,造成了学生感知的障碍,从而失去了信息技术特有的意义和优越性。而有的制作过于“花哨”,如在整个课件上加入与课本内容无关的动画或音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课堂教学,影响了教学效果。
3. 忽略教师主导性,成为专职“放映员”
多媒体教学软件无论制作多么完美,只能是地理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已。屏幕上的文字和画面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的一种方式,它代替不了教师的讲解及引导。然而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老师把所有的知识点、每个环节甚至教师必要的讲解,都通过图文、声音展示出来,教师在很多时候仅仅充当放映员、解说员的角色,教学缺乏开放性,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性。课堂上学生情绪激昂、轻松愉快;课下大脑一片空白,连必要的知识积累都没有获得,这显然是本末倒置。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不能忽略传统教学方法
尽管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强的优势,传统方法很多东西已经落伍,但在有些方面CAI无可替代。如边写板书边讲有利于学生思索,教学容量虽小有利于学生精学深思,课堂教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全盘抛弃。所以,对于一堂课究竟如何上法,我们认为应当“因课制宜”。恰当地分析内容,目标与学情,然后再斟酌哪种方法更适合。此外,还可以将两种方法综合考虑,把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能没有板书,不能小看在黑板上写的,哪怕只是几个字。没有它,实际上就等于忽略了学生的学。
2. 要充分发挥其教学效果
教育技术改革与实践成功与否的标志,最终还应体现在教学效果上,如果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了先进教学手段,但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收到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好的教学效果的话,那么,再好的教学环境也将失去其实际意义。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通过人机交互作用,使学生感觉到他自己在控制学习,激发其学习动机和兴趣,并使整个教学过程除完成课程特定目标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过程中,我制作了《中国政区填图拼图软件》,该软件分为五个模块:政区浏览、政区名称、省会首府、省区简称、政区拼图,学生在使用这个软件的时候,有很高的兴趣和热情,大家尽情娱乐百玩不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 注意满足学生个性要求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的特点,但它的作用随着学生的充分感知和积极思维才能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学软件必须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视听能力、认识特点和兴趣需要等相吻合。否则就不能实现教学目标,甚至会给教学活动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之前,要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从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去开发运用教学软件。如:在“中国铁路线”的分布教学过程中,以中国地图为底图的画面中出现一个火车头,它鸣叫着逐条带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线路、名称和经过的主要城市,每条干线自起点至终点闪现,且能随点随现,以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加深印象。这种课件符合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又不失生动活泼。
4. 教学应遵循适宜性原则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向往,具有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一切学习活动包括语文学习活动在内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伴随。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能力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父母的督促和教师的简单说教。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自觉克服困难,聚精会神、努力追求、乐在其中;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有激情,甚至一直热情高涨,同时使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因而教学中拨动学生的“兴趣”这根弦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教学《斜塔上的实验》一文,我适时地播放自己制作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Flash短片。在短片中,我注重了伽利略和围观人群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学生在观看时能更好地感受到当时不讲科学的风气之盛和伽利略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为科学奉献终生的精神。这样的安排,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伽利略这一人物形象。又如在教学《春》这篇抒情散文时,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风图、迎春图,并配上轻快的音乐,这样不仅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受到刺激,享受了视觉、听觉上的美,而且学生的情绪从上课伊始到结束都持续高涨,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一节课时间有限,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面教学,一面板书,很难把要讲的知识都表现出来。多媒体在此则显示了其优越性,它传递信息快、容量大、通道宽。它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板书无需再写,轻轻一点即可完成;问题也无需重复两遍三遍,已经摆在大屏幕上了;有些内容也无需长篇大论,借助于直观的形象,学生已了然于胸……如此下来,时间节约不少,课堂的容量自然加大,长课短讲成为可能。
教学传统篇目《社戏》,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课件,学生津津有味地看,热火朝天地谈感受,江南的小桥流水、月下行船、水乡社戏、夜航偷豆等历历在目,那淳朴的乡情、可爱的伙伴、带着童趣的罗汉豆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自然突飞猛进,结果往常三节课讲完的内容两节课甚至一节课就完成了。这时的多媒体就像是在学生和课文间建起的一条快车道、一座立交桥。这种优越性特别体现在作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生活范围的局限和知识积累的有限,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将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的信息为我所用,以其铺天盖地、势如排山的信息量和知识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有效地增加学生的写作积累。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对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有效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更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蔚蓝的王国》等一些语言优美的文章,学生需要反复诵读,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对阅读进行指导,以便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情感,要想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即使能够做到,由于教师表现方式和方法的局限性,也难以达到的预期效果。如果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这些问题将会迎刃而解。一方面,朗读录音是朗读大师们给予我们的优秀作品,他们用响亮、清晰的语言转换了书面文字语言,恰到好处地再现了语言、节奏、格调乃至蕴含的情趣、意味,能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语气和语调等方面的示范。另一方面,录音教材还具有可重复的特点,因而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朗读训练效果颇佳。又如在抒情散文《白杨礼赞》中,文章花了很多笔墨来写黄土高原上白杨树的形象。文章虽然写得较生动形象,但对于生活阅历并不丰富的学生而言,那依然是一种难以分辨的树。白杨树的样子还没有弄清楚,又何谈去认清它的象征意义。这时,该是多媒体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通过多种途径找到很多黄土高原上白杨树的图片,再配以简要的介绍文字,使学生对白杨树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阅读文章,对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本课的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语文教学务必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借助多媒体的形象性,引导学生多思,这不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是一种思维技能的训练。
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挖掘教材加大容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美国著名教育家杰·S·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后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语文教学如果仍局限于教材,势必缺少生机与活力,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适当压缩教材,大胆取舍,突出经典,以点带面,采用多种教法,如启发式、讨论法、比较法、演读法等,既简化了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又可空出时间融入新知识,从而使教学富有时代气息,更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主动求索。在古典文学名篇的学习中,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教学,可采用比较法学习,把课文节选内容和近年来据此改编的影视剧相比较,寻找课文人物描写与演员塑造形象的差异,从中汲取到更多的知识,拓展课堂信息量,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组织一堂课,犹如导演一部戏,弹奏一首乐曲,只要肯潜心钻研,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效率定会大幅度提高。
二、语文训练联系生活,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罗斯福说:“有学问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道德与学问同等重要。笔者认为,“先学德性,然后再学智慧,因为没有德性,智慧便难以学到。”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应处于优先地位。学生只有有了较高的道德修养,学的知识才能发挥正当的作用,造福于社会。
语文教材里收录的不少优秀作品,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思想精华,其本身就是生动的思想教育材料。故而,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提取作品内容的精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同时,还要把生活中的活教材引进课堂,使语文训练联系生活,加深了学生对生活实际的观察与感悟,切实有效地落实思想教育。
例如学习《向沙漠进军》一文时,引导学生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这点出发,横向思维,探讨人类的环保问题,经过课内外的探讨与延伸,学生们深有感触,既为我国在治理沙漠中取得的成就喜悦,又为当今的现状担忧,无形之中已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种子植入心田,增强了爱国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将不再是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三、采用先进教学手段,搞活语文课堂教学现代教育的教学模式已经从“一根教鞭一本书,一块黑板任你涂”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多媒体教学成为当今教学技术的主流手段之一。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利用图像、声音、色彩、音乐等综合作用来刺激感官,增强学习中的,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有声有色,引人入胜。
例如,执教《安塞腰鼓》一文,除了运用配乐朗诵创设情境外,还搜集了不少关于陕西腰鼓表演的资料、图像,经过编辑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通过对录像画面的观赏、声音的聆听、语言文字的品味,真切感悟作者用语言表现声音的艺术美,感受黄土高原的音乐壮美雄浑的一面,领悟生命力量的伟大。课件动静结合,声像俱佳,学生们仿佛来到了黄土高原的群山原野之中,酣畅淋漓地舞起了安塞腰鼓,尽情地宣泄着自己的生命活力……真正实现了由情感体验到内心感悟的飞跃。这样的教学手段相对于传统的黑板、粉笔,其效果优势显而易见。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使师生交流的形式更加多样,语文课堂更加鲜活,如同百花园一样,让学生流连忘返。
四、落实语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北京师范大学版语文新教材,为落实“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新课标要求,每册均设置了六个“综合性实践”单元,使课内外资源的课程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笔者除了完成这些内容的教学外,还结合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春游、植树、扫墓、社会调查、四季采风等,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关键词:地理教学;情景设置;内涵;重要性;形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83-1
一、情景设置的内涵
情景设置就是在讲授地理知识点的时候,通过一些材料、图片、视频甚至说将学生带到实地,给学生以切实的感受,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感受与感悟,深化理解知识点。
二、情景设置重要性
在新课改之前,我们教师往往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和要求较少。我们关心的是知识点的识记,忽略了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的情感与态度。课改之后,我们在日常的课堂讲授中感觉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意识到地理知识的传授不仅仅停留在浅薄的知识点上,应该从根本上唤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渴望。由此可见情景设置的重要,现就从以下几点阐述情景设置的重要性。
1.情景设置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现在的学生已经不能接受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有的学生往往非常怀念以往的初中地理课堂,而不喜欢我们的高中地理学习。因为我们初中的地理课堂进行了很多的情景设置,大到地理教室的情景设置,学生一进教室就知道我们马上要进行的是地理课。小到多媒体课件的设置都是精妙绝伦的,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高中课堂偏重于理性的思维,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应用地理知识点,由于课时的紧张我们懒于进行情景的设置,从而使地理课堂显得枯燥无味。
2.情景设置丰富了地理信息的宝库。随着教学手段的进步,我们现在的地理教学手段是多样的。我们可以给予学生图片、视频或实地考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地理信息。例如,我在讲授《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的时候,高中地理鲁教版首先进行了情景设置。具体内容如下:赵亮的父母在去年6月在阳光花园购买了一套住房,但是在今年1月入住的时候发现阳光全被前排的房子挡住了。由此学生就会想为什么会挡住了呢?学生通过这个情景设置的学习明白了:原来正午太阳高度角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地理信息。或者说学生知道了我们在学习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后可以应用于今后的生活中去。
3.情景设置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考试的难度越来越大,对于学生的考查在能力的要求上越来越高。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归纳能力。现在在地理高考中我们创设了很多材料,或者一题会提供两到三个材料供学生阅读,有图片、有文字描述、有图表。这些材料都是基于考查知识点的情景设置。对于这样的情景设置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善于分析情景产生的背景,分析情景的地理信息,将这些地理信息与课本的基本知识点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归纳概括,最终寻求我们想要的答案。
例如:下图是关于地租高低的情景设置
看到这幅图,我们就应该联系到课本知识点影响地租高低主要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二是交通的通达度,这个知识点从而不难掌握。
三、情景设置的形式
1.图片展示的情景设置。我们在讲授全球气候变暖的时候,我们常见的情景设置是展示相关的图片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这张图片认识到地球在出汗,证明地球热,从而知道全球气候在变暖。再观察发现图中有工厂、有砍伐残留的树桩、有汽车,从而归纳出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为汽车尾气的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森林树木的砍伐等。
2.视频资料展示的情景设置。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我们的教室都配备有电脑多媒体。我们在讲授黄土高原的时候,可以通过视频资料展示黄土高原的原貌是水土丰美的原态,后来由于人类的植被破坏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造成今天的现状。
3.文字材料的情景设置。文字材料是信息尤其是地理信息传递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对于我们课堂尤其是地理课堂是非常重要的。有文字材料的涉入可以引起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兴趣。例如,据报载近期中国进入“抢聘”民工的时期。北京和天津等23个城市在2006年春节后大规模招聘民工,港资厂林立的珠三角正面临更严峻的“抢民工潮”。2006年春节后,深圳和广州都出现超过几十万的职位空缺。在这种情况下,各大企业只有各出奇谋网罗民工。结合材料完成下列(1)~(2)题。(双选)
(1)出现上述“抢人”现象的原因是( )
A.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
B.我国现代新农村的建设已取得了巨大成绩,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已大大缩小
C.经济因素依然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
D.珠三角地区劳动力价格在上涨,山区劳动力廉价
(2)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进了输入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B.为输出地农民开辟了新的收入增长来源
C.通过劳动力和资金的双向流动,提高了资源配制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