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声音的传播速度范文

声音的传播速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声音的传播速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声音的传播速度

第1篇:声音的传播速度范文

例1 赵刚把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李明在铁管的另一端敲了一下,那么,赵刚听到的声音情况是:

A.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中传来。

B.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中传来。

C.响了两下,声音是从铁管中传来。

D.响了两下,声音是从空气中传来。

讲解 题目考查的是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教材中明确告诉我们: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 200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由此可知,赵刚应该听到的两次声音,铁管传来的和空气传来的,而且,首先听到的是铁管传来的。从这道题目,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固体比气体传声效果好。所以,我们只能选C。

在上面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把“长铁管”改为“装满水的铁管”,那么,根据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m/s,可以知道,赵刚将会听到三次声响,依次为铁管、水和空气传来的。

例2 关于声音,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不同频率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

C.只要有声源,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声音的传播实际上是能量的传播。

讲解 这道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学生比较容易判别。(2)同学比较容易被B蒙蔽,我们要真正理解“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这一结论。(3)C中忽略了声音传播需要物质这一必要条件了。(4)关于D,我们应该明确,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向四周传播的,声波是具有能量的。这样,这道题目选“D”就很肯定了。

例3 请设计一道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传播声音。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分析和结论。

提示 方法1:

(1)实验器材:大广口瓶、橡皮塞、小闹钟。

(2)实验步骤:

①把小闹钟调至响零状态,然后轻放到大广口瓶中,听小闹钟的铃声,要求能听到明显的铃声。

②用橡皮塞盖在大广口瓶瓶口上塞紧,要求不漏气。然后,再听小闹钟的铃声。

(3)实验分析与结论:

瓶内空气与瓶外空气完全被大广口瓶和橡皮塞隔离,如果此时仍能听到小闹钟的铃声,则可证明铃声是通过大广口瓶和橡皮塞传播出来的,即固体也能传播声音。

讲解 根据要求,在设计实验时,声音必须是通过固体来传播。一定要通过对比来区分声音在固体和气体(或液体)中传播渠道的不同。

教师还可以再提供实验器材:白纸、铅笔、长条桌,让学生模仿实验:

实验步骤:

①同学甲在长条桌的一端用铅笔在白纸上用力均匀地写“一”,同时,同学乙在桌子另一端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甲在白纸上写“一”的声音,重复几次,都可清晰听到。

第2篇:声音的传播速度范文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考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传播声音的条件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这些知识点在学业考试中常以填空或选择的形式来综合考查,近两年也有一些探究性试题出现,并呈现增加的趋势.

例1 (2006年四川省乐山市)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解析: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故选项(A)错.人说话是由声带的振动,从而引起空气振动发声的,故选项(B)错.人们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从20 Hz到20000 Hz,不在此范围内的次声波和超声波人们是听不到的,故选项(C)错.选项(D)是对的.

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声速、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等,这种把多个知识点放在一起考查的形式也是中考命题的一种趋向.复习时要注意把各个知识点弄清楚,不要似是而非.

二、乐音的三个特征

考查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的概念,影响响度、音调、音色的因素,不同的动物发出声波和接收声波的频率范围不同.乐音三要素的区分是历年各地学业考试中经常考查的内容,对波形图的考查是命题热点之一.

例2 (2006年济宁市)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解析:响度跟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选项(A)正确;“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很大,快要把人的耳朵震聋了,而不是音调高,故选项(B)错误;“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选项(C)正确;“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故选项(D)也是正确的.

答案:(B).

说明:本题考查响度、音调、音色三者的区别及它们分别跟哪些因素有关.在学习乐音的三特征时,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要结合生活中大量实例,从实质上加以理解,不能仅靠死记硬背.

三、声音的利用

考查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等.特别是次声波和超声波的应用是中考经常考查的内容.

例3 (2006年山东省潍坊市)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说出两个应用的实例:

①______;②______.

解析: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医学上的超声波诊断(B超);超声波金属探伤;超声波探测;潜艇上的声纳系统等;利用超声波还可以进行杀菌消毒;超声波培育种子;超声医疗等.

说明:声在生活生产中有大量应用,比如:楼道里的声控开关;广场的声控喷泉;家庭里的超声波加湿器;医院里检查病情用的“B超”和“彩超”;工厂里用的超声波探伤仪;利用“声纳”探测黑匣子;利用次声波预测地震、台风;平常我们利用声音获取信息等.这部分题目一般不难,需要同学们记住一些常见的实例.

四、噪声及其控制

考查噪声的概念,噪声的来源,控制噪声的三个措施:消声;吸声;隔声.由于人们的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如何控制噪声是中考经常考查的内容.

例4 (2006年山东省临沂市)居住楼房的人们通常选用塑料原料制造的洗脸盆或洗菜盆;有的在搪瓷盆底部的外面敷上一层较厚的软橡胶垫,这样做可以( )

(A) 使盆更加美观

(B) 有效增大盆的容积

(C) 减少因与地面撞击而产生的噪声,以减少对家庭和邻居的影响

(D) 增强其散热性能

解:用塑料盆或在搪瓷盆底部的外面敷上一层较厚的软橡胶垫是为了减少振动,减少噪声的产生.

答案:(C).

第3篇:声音的传播速度范文

1、时速1马赫等于1224公里/每小时。

2、时速1马赫就等于1倍的声速,声音的速度是340m/s,化为公里/小时是340×3.6=1224公里/每小时。

3、马赫一般用机、火箭等航空航天飞行器。由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随着不同的条件而不同,因此马赫也只是一个相对的单位,每“一马赫”的具体速度并不固定。在低温下声音的传播速度低些,一马赫对应的具体速度也就低一些。

4、因此相对来说,在高空比在低空更容易达到较高的马赫数(摄氏零度之海平面音速约为1193km/hr;一万公尺高空的音速约为1062km/hr)。当马赫数Ma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声音的传播速度范文

1、先看到闪电。

2、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由于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云层与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当带异种电荷的云层相互间的距离由于运动而缩小时,正负电荷间的强大电势差将空气击穿而发生瞬间放电。

3、放电时产生的放电火花就是闪电,放电时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声音的传播速度范文

1.(2012年桂林)2012年6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飞船承担着如图1所示的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地面飞控中心和航天员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下面的哪种方式来实现:

A.发射超声波B.发射次声波

C.发射微波 D.发射可见光

【答案】C

2.(2012山东日照)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不能发生反射

C.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电磁波不仅能传递声音信号,也能传递图像信号

【答案】D

3.(2012湖南娄底) 2012年2月25日,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它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工程又取得了重大进展。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A.光导纤维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

【答案】D

4.(2012宜昌)关于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的信息发射和接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在发射时,它们都要把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

C.它们都只有接受功能,没有发射功能

D.移动电话既有接受功能,又有发射功能

【答案】C

5.(2012徐州)人们在家中利用天线能接收到电视塔发射的载有电视信号的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可见光

【答案】CX kB1.cOM

6.(2012•福建省三明)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是一种电磁波[ B.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h

C.电磁波的波速一定时,其波长与频率成正比

D.中央电视台与三明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传播速度不同

【答案】A

7.(2012广东茂名)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传输的信息量很大,主要用于无线电广播

B.移动电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C.电磁波的波长越大,频率越高

D.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

【答案】B

8.(2012•福建泉州)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传递信息利用的是()A.次声波 B.红外线 C.超声波 D.微波

【答案】D

9.(2012潍坊)2011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应用于测绘、电信、减灾救灾等诸多领域,该系统传递信息主要依靠

A.次声波 B.微波 C.超声波 D.光波

【答案】B

10.(2012•福建福州)现在车辆常安装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可用来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和导航。卫星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通过的是:()

A.激光 B.电磁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答案】B

11.(2012•贵州铜仁)右图为我国第一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太空(宇宙飞船中)与家人(在北京)进行视频通话时的情境,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话时声音通过声波传播,图像通过电磁波传播

B.通话时声音和图像都是通过光导纤维传播

C.通话时声音和图像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

D.通话时声音和图像分别通过次声波和超声波传播

【答案】C

12.(2012•河南省)下列技术应用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 )

A.利用微波雷达跟踪飞行目标

B.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底深度

C.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

D.利用移动通信屏蔽器屏蔽手机信号

【答案】B

13.(2012•湖北宜昌)关于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的信息发射和接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在发射时,它们都要把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

C.它们都只有接受功能,没有发射功能

D.移动电话既有接受功能,又有发射功能

【答案】C

14.(2012••江苏淮安)下列工具(或设备)与电磁波应用无关的是( )

A.验钞机 B.军用雷达 C.医用B超 D.电视遥控器

【答案】C

15.(2012•江苏连云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传播

B. 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但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超声波能用来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D. 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答案】B

16.(2012•甘肃兰州)兰州市的许多公交车安装了GPS系统,通过GPS系统可显示汽车的行驶方向、车速、与后车的距离等信息。实现GPS系统与卫星信号传输的是( )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可见光 D. 微波

【答案】D

17.(2012•江苏南通)关于电磁波与信息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是在空问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

C.光导纤维利用光的折射传输信息

D.声呐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答案】B

18.(2012•江苏盐城)小明家的计算机通过光纤接入互联网,光纤的作用是( )B

A.输电 B.通信 C.导热 D.照明

【答案】B

19.(2012•内蒙古赤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声波、超声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B、水波、声波、电磁波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微波、红光、紫外线都是电磁波

D、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都是通过光缆来传输信号的

【答案】C

20.(2012•四川绵阳)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光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

B. 无论何种信息的传递都需要介质

C.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

D. 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是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息

【答案】A

二、填空题

21.(2012昆明)太空中,宇航员在太空舱外部工作时,需通过无线电通信设备进行交谈,说明电磁波的传播_________介质(填“需要”或“不需要”);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_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不需要;相等

22.(2012广东)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填单位);电磁波的波长越长其频率就越 ;电磁波 (选填“能”或“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答案】m/s;低;能

23.(2012•黑龙江鸡西)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将 能转化为电能,它是利用 来传递信息的(选填“电磁波”或“声波”)。 【答案】化学;电磁波

24.(2012•湖南株洲)生活中常用的微波炉是用 来加热食品的,电烤炉是利用电流的 效应来取暖的。【答案】电磁波(或微波);热

25. (2012•辽宁沈阳)电视的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是通过________传递的,画面的色彩由红、__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答案】电磁波;绿

第6篇:声音的传播速度范文

闪电。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由于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云层与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当带异种电荷的云层相互间的距离由于运动而缩小时,正负电荷间的强大电势差将空气击穿而发生瞬间放电,放电时产生的放电火花就是闪电,放电时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

闪电: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一般发生在积雨云中)。通常是暴风云(积雨云)产生电荷,底层为阴电,顶层为阳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阳电荷,如影随形地跟着云移动。正电荷和负电荷彼此相吸,但空气却不是良好的传导体。正电荷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甚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负电的云层相遇;负电荷枝状的触角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后正负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声音的传播速度范文

有一天,我发现了一个科学现象,为什么萤火虫的尾巴会发光呢?

我上网查了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原来萤火虫的尾巴上有磷粉,所以才会发光。如果将来可以让萤火虫在罐子里,萤火虫一发光就变成了路灯,既不浪费电,也环保。

我又发现了一个科学现象,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呢?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传播速度要快得多。

生活中人们利用这些科学现象发明了造福人类的机器,我也要发现更多的科学现象,好好学习,做一个对人类有贡献的小发明家。

第8篇:声音的传播速度范文

为什么通常在室内讲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为什么对着较远的建筑物喊话,能听到回声?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有关回声的知识.

1.生活中的回声

回声是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时(如山崖、高墙),声能的一部分被吸收,而另一部分声能被反射.人能够区分两个声音的最短时间为0.1s,如果障碍物离声源处较远,发出的声音经过大于0.1s的时间再回到耳畔,我们就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这种反射回来的声叫“回声”.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在室内讲话声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就是这个缘故.

例如,始建于明代的北京天坛,有“声学三奇”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回音壁(图1)位于天坛公园中心稍偏南,它是皇穹宇四周的围墙.回音壁表面磨砖平滑密砌整齐,是声波很好的反射面(图2).一个人在回音壁内侧对墙说话,声波经回音壁内表面多次反射,另一人站在回音壁内侧的任意位置,都能清楚地听到说话声,而且几乎和面对面谈话一样(图3).

位于回音壁的圆心上的三音石,如果在这块石头上拍一下掌,掌声声波经回音壁反射,形成回声.如果用力拍手,还会出现三次以上的掌声回声(图4).

2.回声的应用

前段时间热播的3D版电影《泰坦尼克》,描述的是1912年,英国大商船“泰坦尼克”号在赴美途中发生了与冰山相撞沉没的悲剧.为了寻找沉船,美国科学家设计并制造出一台回声探测仪,用它在船上发出声波,然后用仪器接收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测量发出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时间,根据水中的声速就可以计算出障碍物的距离和海的深浅.

其实,关于回声的应用,“声呐”是个典型.声呐,意思是“声音导航和测距”.有趣的是,自然界中,蝙蝠、海豚、鲸以及我国长江中下游的珍稀动物白鳍豚,都可以定向发出声波,当声波碰到物体反射形成回声,它们根据接收到的回声声波来“测算”出该物体的位置.如蝙蝠靠回声定位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图5).

动物启发了人类,让回声成为人类的“另一双眼”.利用回声,帮我们看清了水中的许多秘密,“看”到了鱼群,“看”到了海底,“看”到了潜艇的形状和某些特性.现在,人们使用声呐,不但测到了鱼群,而且还能分辨出鱼的种类和大小,极大地促进了渔业的发展.现代侧扫声呐能使我们看清海底地貌,连20cm的高度差都能辨别清楚.

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成功下潜至7020米深度,在这个世界上最深海沟写下了目前中国载人深潜的最深纪录.蛟龙号所携带的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呐系统(图6),可对海底地形地貌进行探测,还可以对水体的多种物理化学参数进行测量.该设备已作为常规调查设备多次投入实际应用,在海洋科学研究、海底矿产资源勘测和海洋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另外,在建大的建筑厅室(如音乐厅、电影院、剧场等)时,还得把回声作为重要的因素加以考虑.因为,声波会在封闭的室内四壁间不断地发生反射,即使在声源停止振动后,回声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做混响.混响时间长了,就会干扰原有的声音.混响时间短了,会给听众以单调的感觉.所以,在像电影院这样的墙壁与顶棚上,有那种带有小孔的特殊材料制成的墙砖和棚顶.这些材料与设计,是要获得适当的混响时间,控制回声.

二、声速

教室里,老师一说话,我们马上就能听到,那么声音的传播需不需要时间呢?

事例1 闷热的夏天,一阵闪电划过,过了一会儿,我们才听到雷声.

事例2 运动会上,我们看到百米赛跑的起点,发令枪的烟冒起后,才听到枪响.

事例3 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我们循着声音抬头望去,蓝天悠悠,并不见飞机.

事例4 极其震惊:中国歼20战机飞行速度可达音速三倍.

……

这些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声速也称音速,声速是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1.测量声速

春节期间,你有可能玩过一种叫“闪光雷”的礼花吧(图7).用它,我们可以粗略地测量声速的大小.准备几只“闪光雷”,到一片开阔的地方,一位同学拿着“闪光雷”站在离另一位同学1km的地方,准备好秒表.当看到燃爆的“闪光雷”的闪光时马上按表,听到声音时再按一次表,记下时间,就可以计算声速了.1738年,法国有几位科学家借助炮声,做了类似的实验,测定了空气中的声速为337m/s.由于当时所用的测量工具很简陋,能得到这样精确的结果,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后来,有许多实验证明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和声音本身没有关系.声速的大小随介质的性质和状态而发生变化.空气中的声速在15℃的条件下约为340m/s.不同温度时,在空气中的声速也不同.

各种温度下空气中的声速

通常,声音在液体中传播比气体中快,水中的声速约为1500m/s.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更快,在钢铁中可达5200m/s.

声音在人体各组织中传播时,声速也各不相同.在脂肪、肝、头盖骨中,平均声速分别为1450m/s、1549m/s和4084m/s.

2.声速的应用

第9篇:声音的传播速度范文

声音在空气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它在传播过程中有这样的特性:在空气中温度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声波是以直线传播的;如果空气的温度不均匀,声音会向温度低的区域偏折。炎炎夏日,地面附近空气的温度明显高于较上层空气的温度,因此声音会向空中偏折,在地面附近会出现听不到声音的“寂静区”。这种情况在沙漠地区尤其显著。

在赤日炎炎的夏季中午,沙漠中的砂子由于太阳的辐射,吸收了大量的热,使地面附近的温度快速升高,而较上层空气的温度变化却不大。如果此时有人在五六十米外大声呼喊你,你可能只能看到他的嘴在不停地张开、合拢,但就是听不到他发出的声音。这就是因为声波从此人嘴中发出后,很快拐向温度较低的空中的缘故。反之,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如果遇到空气的温度快速下降。这时声音的传播质量则很好。因此在夏日的傍晚,由于地面温度降低,声波则会沿着地面传播,在乡间常可以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的打场的号子声和人们说话的声音就是这个缘故。

如果某一地区温度变化十分剧烈,那么声音时而会拐到温度较低的空中,时而又会拐到温度较低的地面。历史上记载,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的一个隧道里,28 t炸药发生了爆炸!附近30km以内的居民都听到了巨大的爆炸声,可是离爆炸地点30 km~160 km范围内的居民却一点声音也没有听到。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爆炸声的传播范围只有30 km吗?当然不是。事实上,在距爆炸点以北远隔160 km的地方,人们清楚地听到了这次巨大的爆炸声。无独有偶,1923年,荷兰的一座军火库发生了爆炸,距爆炸地150 km左右的地区没有听到爆炸声,相反远在距爆炸地1300km的地方却听到了剧烈的爆炸声。这也是由于声音在空气中发生多次拐弯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