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本化理念范文

人本化理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本化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本化理念

第1篇:人本化理念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人本

0.前言

90年代以来,关于图书馆事业的相关理论研究主要面临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图书馆的研究空间从文献以及交流拓展到知识信息管理和服务的相关领域,一些理论以及理念上的变化由此产生。二是如何较为有效地将现代的科技成果应用到图书馆的相关业务实践,并且较为有效地开展数字化的图书馆学的相关研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图书馆学的一些现代技术研究由自动化管理领域向着数字化、虚拟化的相关方向发展。三是,面对图书馆理论以及相关实践的变化,应当进行管理方面的创新,对内搞好管理,对外搞好服务,不断深化图书馆内部的相关管理体制改革。图书馆不仅要建立比较全面的基础理论系统以及图书馆学方法理论系统,还应当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相关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实践的创新,较为新的管理理念来建设现代化的图书馆事业,也就是管理以及服务的人本化。

1.“人本化”的基本内涵

高校图书馆管理之中的“人本化”在图书馆管理的过程之中,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以及馆员的一些本性特点来进行相关的管理,以图书馆的相关资源能够被充分地利用为目的,图书馆馆员的相关潜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主动性,从而能够大大提高相关工作时效以及工作质量。“人本化”之中的“人”包括作为高校图书馆管理主体的馆员和作为管理客体的相关读者。

1.1以读者为本

与一般的图书馆不同,高校图书馆所面对的群体主要是广大高校学生以及高校教师。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的成长伴随着信息通讯以及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的相关环境,对于信息服务有了比较高的要求,对于相关信息的要求也是更加地快捷方便。身为高校的教师,也是时刻在接受新的信息,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适应时代的变化,所以他们对于图书馆的依赖性也是较大的,对于图书馆的要求也是提供更高的相关服务层次。

高校图书馆应当以读者为本,树立一切为读者、读者至上的观念。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之中,我们应当将读者作为中心,从不同角度不断地提高相关的服务水平,尽量满足读者的相关需求,给读者提供一个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平台。

1.2以图书馆馆员为本

对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人本化”,应当注重以读者为本,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了以图书馆馆员为本。实质上,伴随着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相关管理从以藏为主、以实体资源为主转向了以用为主,从不同方面提高了管理以及相关的服务水平。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理念以及方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现代的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服务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严重地制约了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它使得馆员以及读者之间对于服务水平以及质量的提供和要求不对称。我们应当强调高校图书馆管理之中的人本化理念,坚持以图书馆馆员为本的理念,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更加地重视,把图书馆馆员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充分地发挥馆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将图书管理员的能力发挥到最大。

2.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人本化是图书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2.1图书馆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图书馆管理以及服务人本化的过程

人本化就是以人为本,它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根本,一切从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崇尚自然,尊重人行,在一定程度上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图书馆事业的相关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于文化知识的需求的过程,也是图书馆管理以及服务人本化的过程。现代的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以及文化的相关需求,都是体现了“读者至上”以及满足人的相关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的价值。伴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在图书馆管理以及服务的整个过程之中。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以及图书馆馆员的相关发展需求,这是图书馆事业的相关出发点。

2.2社会发展的知识化、现代化以及信息化要求现代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人本化

知识化、信息化是当代社会现代化的表现。它的发展特点是:以经济作为动力,以现代科技作为支撑,用现代的管理手段,全面地满足人的需求。知识化、信息化不仅是图书馆事业的主题,还是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的有力支撑。一方面,随着读者的服务层次以及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现代科技成果在图书馆业务之中得到比较好的应用,就要求我们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具有比较高的专业技术素质以及较为全新的管理理念以及服务理念,这就是人本化理念,以此来不断适应社会需求的相关变化。在另一方面,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在上升,需求的层次也在不断拓展。特别是对于信息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作为提供知识信息服务为主题的组织,应当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适应社会需求的相关变化,并且较为充分地利用现代科技的相关成果,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相关需求。

2.3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成管理以及服务的人本化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同时也使得人类社会更加文明,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从而加速刺激了读者的相关需求。现代的信息技术,比如说远程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在图书馆业务之中的普遍应用,使得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方式、时间以及方法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信息的载体由实体转向了虚拟,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现代图书馆的读者以及管理人员也应当适应这种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适应客观的变化。

3.小结

现代图书馆管理的人本化就是要求当代图书馆人根据它的服务对象以及管理对象的不断发展的相关需求,充分利用现代的相关科技手段,给读者以及自身的发展提供相关需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达到为读者服务的人本化,还要求图书馆内部管理的人本化。因此,图书馆人本化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图书馆管理员以及读者处处从细节做起,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共同为我们创造一个人本化的图书馆环境而不断努力。 [科]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张德.组织行为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第2篇:人本化理念范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安全文化;软实力;内涵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3196

安全生产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硬件上的投入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是相对容易做到的,而“软实力”的安全文化建设始终是很多部门的老大难问题。毋庸置疑的是,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好了,无论是对部门的健康发展,还是对员工的生命健康,都会发挥事半功倍的奇效。推进“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的安全文化建设,是加快建立和实现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积极引导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和自觉遵章守法的价值观,把尊重生命价值、保护员工身心健康、实现员工价值和“一切为了人”的人本观念作为安全文化的基本准则,从而达到实现防止事故、抵御灾害、维护健康的目标。

1当前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安全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的迫切希望,与不断发展的安全生产形势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尽管在各种会议中、红头文件上讲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推行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但现实的情形是仍有不少部门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形式化明显。此外,有些部门的表层安全文化和中层安全文化建设比较到位,但没有内化为全体员工的习惯和行为准则,各种安全规章制度还一定程度地停留在纸面上或口头上,没有完全变成职工头脑里的观念,也就是说深层的安全文化相对薄弱。具体表现为: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在一些地区和单位还没有牢固树立;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安全文化发展不平衡,体系不完善,安全文化建设不够扎实;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知识和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职工的安全理念普遍较为淡薄,基本上处于从属和被动“要我安全”的状态,遵守规章制度大多是因害怕被处罚,安全第一和安全自律的意识还比较模糊;安全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安全文化产品开发和安全文化产业发展等需要大力加强。

2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景展望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时期,也是安全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党的十七大将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重大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安全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对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这都对进一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安全文化建设经过多年工作实践,已经探索出诸多有效途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条件。进一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是凝聚共识、汇集力量,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的重要举措和保障。要抓住机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明确目标任务,开动脑筋,强化措施,深化安全发展理念,努力开创安全文化建设新局面。

3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31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服务大局

将安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促进落实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本质安全,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局面,为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奠定坚实的基础。

32要围绕中心,加强指导,务求实效

安全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是一项惠及员工生命与健康安全的工程。各级组织要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工作日程,要制定具体的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建设内容和标准,广泛发动,精心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工作。开展安全文化理论研究,加强和创新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安全文化理论研究,形成以安全发展为核心、各具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理论体系,建立安全文化建设成果表彰、宣传推广机制,坚持自主研究和吸收借鉴相结合,积极开展地区、行业领域和企业间的安全文化建设学术交流,切实做好理论成果转化应用。

33要统筹兼顾,强化基础,注重特色

要积极培育和塑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安全文化活动品牌,突出重点,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要加强舆论宣传,积极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搞好配合,通过开辟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弘扬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引导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强安全发展理念的宣传贯彻,使其深入人心、扎根基层,指导和推动工作实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内涵和实质的宣传,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深入落实,促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切实增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提高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4要强化监督,不断深化,扎实推进

要进一步强化正确的舆论引导,营造有利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舆论氛围,加快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舆论监督网络,鼓励群众和新闻媒体对安全生产领域的非法违法现象、重大安全隐患和危险源及事故进行监督、举报,提高举报、受理、处置效率,落实和完善举报奖励制度。

第3篇:人本化理念范文

一、从管理入手,有章可循

成功的组织和管理是事情成功的一半。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校园苗木经济,对于绿化、美化校园,改善师生工作、学习条件,增强环境育人的拓展性和渗透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这个意义,学校应该专门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校委会成员及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的学校校园经济领导组织。校长亲自筹划,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分关把口,学校指派劳技教师具体靠上,以实效性、教育性为原则,把校园经济建设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纳入学校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作为一项重要的常务工作来抓,并抓出实效。

二、强化日常管理,注重实效

抓好校园经济管理的同时,要注重和校园的美化、绿化相结合,以及和对学生的管理教育相结合。

1.规划苗木发展蓝图,充分合理地利用校园土地。确保校园苗木经济合理、高效发展,在学校主道路、操场边、围墙旁、小花园等地方分别规划出风景苗木带和绿化苗木带。同时,在校园闲置土地处设立多处经济苗木培育区,如百日红培育区和法桐培育区等。

2.充分利用基地对学生开展创新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学校的基地建设首先是为了给学生们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实际操作场所,以促进其自主学习,自由发展。学校要进一步充分利用基地,购进优良苗木品种,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习栽培和扦插,达到育人第一的原则。各班组成兴趣小组,成为兴趣活动的排头兵,带领全班定期活动。为使学校校园经济呈良性发展,需制订苗木基地责任班级责任制、苗木基地管理检查评比制度等苗木管理系列制度,并重抓落实,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求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育人效益的最佳结合。

3.抓好校园苗木经济管理。为此,一方面,学校要聘请附近有经验的苗木技术人员作为学校苗木管理的技术指导,选派懂管理、有技术的教师作为学校苗木管理人员,根据季节、树种的不同,适时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为实现环境育人的目标,学校把校园内苗木划区,并分配到各个年级,确定责任班级,让学生成为学校苗木管理的主体,在学校苗木管理人员和校外技术指导员的指导下负责苗木的除草、施肥、浇水等工作,从而形成了学校、校外、班级多级管理模式。

三、加强教育,育人为本

学校应把校园苗木经济与对学生的管理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效果。

首先,要组织教师把校园苗木管理开发为学校的校本课程,编写成劳动教育教材,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指导教师有教学计划、教案,并指导学生的实际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运用大量书本知识,而书本知识又可在劳动实践中得以巩固和发展。在整个苗木管理中,学生要动手动脑,写实验记录,汇报实验成果,这在无形中便产生了能力,把知识学活学牢了,培养了学生科技创新的综合素质。以人为本,环境育人,学校的基础建设已成为一门隐性课程,影响着学校各方面的工作。

其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园苗木管理实践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强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会放手让学生尝试,并把实践活动进行评比、总结,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建立自信。一块地整平了,一块地出苗了,他们流汗的同时,收获了更多成功的喜悦,巩固了书本知识,体味了普通劳动者的人生历练,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他人的赞赏,促进了学生自信的建立,这不是空洞的几句话就能表达的。学校要坚持每年进行春秋等季节的苗圃管理,如春季校园的整理和苗木的移栽,并在劳技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社区、家长、教师、学生应一起行动,形成合力,共同为实现校园苗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

1.用学校较好的苗木经济效益,为学校、师生创造更好的条件,体验丰收的快乐。把学校苗木的经济收入,投到基础建设上,以大大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减轻特困家庭学生经济负担,改善特困家庭学生学习、生活,学校可以为部分学生减免午餐费,补贴校服费,以及每学期补助教职工餐费等。这样把钱用在学校和师生身上,受到了学生、家长、教师的广泛好评。

2.带动农户致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信息的传输往往带来思想的转变,思想的转变又会促使行为的改变。针对部分农户的实际情况,农村学校通过校园经济开放日、家长会等平台,向家长们宣传校园苗木经济的情况,让他们实际参观学校的苗木基地,切实感受苗木栽培带来的经济效益。学校积极穿针引线,为多户农民无偿提供服务,带动他们共同发苗木财,使学校、家长及社区形成一个和谐的教育大环境。

第4篇:人本化理念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以人为本;渗透

“以人为本”始终贯穿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中。<<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其根本意义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学生在通过自己的学习方式得出答案,这就是创新。比如讲到NH3的制备和性质探究这块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氨气制备、检验、和水溶性探究(喷泉实验)实验,并让生思考喷泉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并思考除了NH3和水能形成喷泉外,哪些气体和那些溶液一起也能形成喷泉。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或者进行实验,找出这些气体并进行总结分析。让学生体会参与到课堂中做课堂的主人翁,通过自己的交流讨论、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学会了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并在实验探究中国感受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她具有独特的魅力,这样既能充分体现新课标指出的“较为主导,学为主题”的教育理念也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1以人为本理念的含义及意义

1.1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念,它运用到具体的教学,集中体现为尊重主体性、实现人性化。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本质其实是就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哲学理念,由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学生的需求空间,通过对“物”的合理安排,来达到人们所期待的效果。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来讲实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贯彻是很有意义的,它能够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真正的东西,同时提高学习效果,这正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

1.2以人为本理念对高中化学教学的意义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高中化学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教学中没有践行以人为本的观念。因此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理念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而言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在无形之中形成一种约束力,来高中化学教学实践进行,这对于提升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说到底,实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势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习效果,实现他们个人能力的成长,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

2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老套,学生积极性差

高中化学多数都是符号,公式,比较难懂,也难以记忆,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还停留在大面积的板书上面,但是这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学生积极性差,课堂成为教师一人的独角戏,学生参与性低下。尽管不少课堂都采取了多媒体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但是学生没有内容的选定权,造成他们学习积极性的丧失,不利于从根本上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果。

2.2教师缺乏教学热情

低下的教学效率造成教师教学的热情也下降,高中化学在某些学生听来无疑是天书,教师只是一味的在讲台讲,学生埋头大睡,久而久之,教师教学热情就会下降,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工资分配制度低下,晋升困难等都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降低了教师的参与热情和教学积极性,不利于他们综合水平的进步和提升,无法从根本上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2.3课堂没有活力

课堂活力是提升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所在,充满活力的课堂远远要比死气沉沉的课堂更容易让学生提起学习兴趣。一般在高中化学教学的时候,老师往往会直接把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丧失了思考和分析的空间,缺乏自主探究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激发。由于主动学习热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的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去,不利于他们根本素质和化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3以人为本理念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

3.1实现教学开放性,完成教学环境人性化

高中化学教学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意念,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和谐的学习环境。高中化学涉及到许多实验,可以由教师进行指导,学生进行操作,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学习成长,学生也是课堂的主体之一,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更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可以多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在老师给出既定命题的基础之上来进一步地开展小组探究和讨论,从而来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保证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开放性。

3.2履行教师的授业引导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为学生授业解惑的,但是现在的教学活动往往成为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感受,现今都提倡还教与学,把课堂的主动性还给学生,教师要主动引导,以学代教。比如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时候,老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开启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地来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规范,满足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和教学习惯,这对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以人为本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教学的人文性、高效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从而来不断延伸他们的思维素质和综合能力。只有突出以人为本的基本主张,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化学教学效果。具体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构建人性化的教学环境、履行教师的授业引导作用、实现人性化的教学方式等,从而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教学进步。

作者:方梅珍 单位:漳州正兴学

参考文献:

[1]王仪杰.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32:131.

[2]王后雄,王胜.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业评价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10:26-33.

[3]马志高.重视以生为本教好高中化学课[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6:48.

第5篇:人本化理念范文

(一)人性是个抽象的概念: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大量研究表明人是复杂的。人的天性中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并与环境紧密联系,产生不同的需求。因此,我们作为管理者必须首先了解人的需求。马斯洛有关人的需求五层次的实质不会改变,但在不同的环境下,满足需求的方式和手段不尽相同。(二)人都有愿意展现自己智慧的冲动,但是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之中,面对系统的、复杂的问题,单个人的智慧又显得是如此的渺小,甚至于人人都觉得自己的智慧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因此大家就会比较的压制自己的智慧本能的发挥。如果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把他们的聪明才智的发挥与个人发展和团队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采取一些适当的激励措施,个人的智慧就可以在集体中得到巨大的激发,许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三)人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在没有外部力量激发的时候,由于人的惰性使然,许多的潜能埋伏于人的内心深处。因此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前进的动力是取得最大绩效的前提。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是否有效,衡量的标准之一就是要看员工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人的潜能是否得以充分发挥。只有调动人的积极性,人们才能积极参与,勤奋工作,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共同努力。(四)科学技术在高速发展,企业规模在不断膨胀,工艺技术日新月异,设备更替马不停蹄。现在的科技发展可以说十年就能更新一代,而我们的职业生涯却是几十年。所以,要以人为本就必须从职工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为了他自己的岗位竞争、社会竞争的需要,不断的提升他的技能,增加他的综合竞争实力,使他在长期的工作之中都可以是企业的有用之才。(五)企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员工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的管理活动都应该以此为出发点,以“发展人”为根本目的,以发展企业为终极目标。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体现为职位的晋升,岗位的转变,薪水的增加,也可以是技能的提升,爱好的扩展,竞争力的增强,或者是获得一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这些都是员工发展的途径。

再进一步分析“,人性”的东西决定了人的道德观念、意志、兴趣、创造性等这些事关企业命运的“个性品质”。所以,企业必须在管理中对人性的各个方面给予充分的考虑,按照人性的原则来实施管理。实行人性化企业管理,可以融入到每一个过程、每一项活动,可以体现在一项制度,一个举措,其关键在于员工的参与。一方面要注意利用和发扬人性中有利的一面,为企业发展服务;一方面要对人性中不利的一面加以抑制,弱化其反面作用。在企业管理实施手段上采取“人性”的、灵活的方式,而不仅仅是靠理性的约束和制度的规定来进行管理。

尊重个人与人性,不只是以组织意志、管理者意志来约束和限制员工。在实现企业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应给员工更多的“个人空间”。翻看通用电气的管理模式,企业内部的每级管理人员都会向下属授一定的权,让下级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基层人员的意见能很快反映到公司的决策层。总裁韦尔奇向几乎所有员工发出过手写便条;常安排与比他低几级的经理共进午餐;喜欢突然视察工厂和办公室,让人们感受到他的领导,鼓励和鞭策员工。这是对僵化制度的打破,充分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对员工天性的释放。这是制度与弹性的完美结合,更是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使企业筹集或使用的人力资源的目标与行为素质与企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既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又使人得到满足与成长,这应是一种由经理人控制的磋商机制。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人性回归”的时代,“以人为本”是一切企业管理活动所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将成为该时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目的。人才的培养和较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的形成对企业的作用是决定性的。造就“学习型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功能,是强化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美国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博士坦言,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更快。因此,实施有效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从战略设计、培训与发展、评价与激励、组织设计与控制等几个方面入手,为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提供支持性的氛围和组织保证。

全球不少“组织”都在重新思索经营理念,他们深切体认引导个人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透过个人学习,组织才能学习。虽然个人学习并不保证整个组织也在学习,但是没有个人学习,组织学习无从开始。日本京都陶瓷(一家陶瓷技术居世界领导地位的公司,其技术可使用在电子零部件和医学材料方面,另拥有自己的办公室自动化与通讯设备产品线)的创办人兼社长稻森胜夫说:“不论是研究发展、公司管理,或企业的任何方面,活力的来源是‘人’。而每个人有自己的意愿、心智和思考方式。如果员工本身未被充分激励去挑战成长目标,当然不会成就组织的成长、生产力的提升,和产业技术的发展。”在地球的另一半,一个全然不同的产业,美国汉诺瓦保险公司的总经理欧白恩也不约而同地朝类似的目标努力。他说:“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建立一个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传统阶层式的组织设计,并没有提供员工自尊与自我实现这类较高层次的需求。

第6篇:人本化理念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高校;人本理念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132-02

人本并非是一个新概念,春秋时期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便是人本理念的雏形。直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一时间成为了理论探讨的热点。但是,在图书馆管理领域,人本理念似乎还是一个新概念。然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图书馆的管理方式,而且在另一个角度也昭示了人本理念是解决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管理难题最有效的方法。

一、概念的界定

(一)信息化

很有必要了解“信息化”的概念。诚然,这个作为当今时展的主要方向和主要趋势的概念的外延是十分广阔的,不同的领域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故此只能在与本文最相关的程度上做简单总结。依据最新公布的《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的相关说法,所谓“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对于信息的充分利用,开发以及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是“信息化”的主要手段,而其最终目的是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信息化的主要手段中,图书馆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一个信息和知识的平台,其在信息化的进程中必然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当然,信息化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的定位,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的管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子概念,“图书馆管理”是另外一个子概念。“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具有一般图书馆的特征之外,其目的、服务对象都有特别之处。依据教育部于2002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一条的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对于高校图书馆的专门定义是很有必要的。而对于“图书馆管理”,依据研究者的总结,和现代企业管理一样,图书馆管理包括三大要素:人员、技术、资源,管理本身只是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为读者提供服务。

(三)人本理念

有必要探讨一下“人本理念”的概念。在我国人本并非是一个新概念,春秋时期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便是人本理念的雏形。直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一时间成为了理论探讨的热点。但是,在图书馆管理领域,人本理念似乎还是一个新概念。然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图书馆的管理方式,而且在另一个角度也昭示了人本理念是解决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管理难题的最有效的方法。

二、信息化对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影响

(一)信息化改变了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方式

单从图书馆学的角度看,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被学者称之为“经营管理时代”,在这一阶段,不断出现的概念包括:图书的采购、分类、编目以及馆际互借、读者、读者服务的规范和标准等。从这些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信息化时代之前的图书馆管理的大概轮廓。

信息化时代到来之后,如何采用新的信息技术改变图书馆的生存状态,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这标志这图书馆已经从经营管理时代进入了一个信息技术时代。一些新的概念开始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例如:信息、情报、数据、知识、文献信息、联机检索、终端用户、图书馆网络、资源共享等。

当然,这只是从图书馆学的角度对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的变化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不仅仅是出现这些新概念而已。对于“图书”一词定义的改变,表明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管理的对象从“图书”变成了“文献”。按照之前我们对于“图书”的理解,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文献”则包含了有形的“图书”和无形的“信息”两种。这不仅是管理范围的扩大,也是对象基本性质的改变,这当然对图书馆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联机检索、终端用户、图书馆网络和资源共享等概念的出现表明,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图书馆管理的效率,使得知识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有效地传播。

(二)信息化对馆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文献工作中广泛应用,电子出版物等机读型文献迅速增多,各种数据库纷纷建立并不断扩大,印刷型文献与机读型文献并存的馆藏局面已开始在我国各类图书馆中形成。电子出版物的出现最直接地导致了电子图书馆的建立。依据研究者的分析,电子图书馆的建立有诸多优势,例如: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图书馆的场地不足的缺陷;电子图书室弥补了高校图书馆馆藏不足的缺陷等。一方面为我们揭示了电子图书馆在信息化背景下出现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对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主要是建立在“经营管理时代”的图书馆模式的基础之上的。而信息化时代的特点是,计算机流程的设置相对复杂,有较高的科学技术含量,需要专门的知识进行应对。所以,对于管理人员的培养和不断充实,更新图书馆管理人员的队伍就成了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管理的当务之急。

(三)信息化疏远了馆员和读者的距离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读者。信息化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机器的利用。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成为图书馆管理的最为重要的工具。计算机的运用当然使得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使图书馆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变得更加灵活。读者几乎可以“自助”的获得诸多的服务。这是信息化时代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是,早有研究者讨论过机器能否替代人的问题。在图书馆管理问题上,也是如此。机器的使用使得人之间的交流减少了,这样就很有可能减少了图书馆管理人员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而这种互动恰恰又是高校图书馆管理的重要一环。研究者指出,未来的图书馆学的发展方向是“研究重心由技术趋向人文”。学术的研究方向转换似乎在提醒我们,技术的发展很有可能带来无纸时代,在21世纪传统图书馆为完全消失的这种说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当今的图书馆管理产生了威胁。信息化所带来的管理人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减少,就是一个明显的表现。

三、“人本理念”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决定作用

(一)“人本理念”提出的必然性

首先,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归根结底是与人打交道,书是要人管理的,而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又是读者,在高校主要是学生和教师。所以,这样一个与“人”紧密相关的活动,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当然是十分必要的。其次,信息化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为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便利,但是与此同时,一方面信息化的进步对“人”(指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对于科学技术的运用又淡化了“人”(管理人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这就更加需要“以人为本”的理念的贯彻。再次,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学生和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会在最好的程度上为广大学生和教师服务,使知识的传承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二) “人本理念”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贯彻

其一,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方面讲,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肯定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具体方式可以包括:1、招聘图书馆及相关专业的高学历的毕业生作为新一批的管理人员,从而为高校图书馆管理储蓄后备力量并增添新的活力。2、对于现有馆员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使馆员的知识结构和理念可以适应信息化的发展和要求。3、加强服务理念的培养。当然,这并非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时间的培养过程,具体而言,图书馆管理人员心中要有一个无形的规章制度,即“人情、友情和奉献之情”。

其二,从读者角度讲,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是学生和教师。高校是学生形成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图书馆为学生提供搭配合理的馆藏以及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阅读环境,当然会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推动作用。另外,与借阅同学时常沟通,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利用高校的便利条件开展图书馆知识的讲座与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莫玉萍.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J].贵图学刊,2006(3): 6-7.

第7篇:人本化理念范文

关键词:人本主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人的发展;生产和生活;研究性和综合性

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正在向教学领域不断深入,当我们把视角转向最终落实到现实职业教育课堂上,发现除了部分教师在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改革尝试之外,大部分教师仍在因循守旧或仍在等待、观望。虽然目前的课程结构较二十年前的结构,有着长足地进步。然而,在这个“十二五”的起点上,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加以重新审视,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结构,还存在明显的弊端。首先,课程结构过多地关注了客观需要,忽视了人的发展。课程结构和目的单一地指向某专业、某工种应该达到的职业要求,忽略了人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的课程甚至成了师生双方“你说我做”的条例,限制和束缚了人的潜能的释放。其次,课程结构过分重视原理和结论,缺乏应用性。打开教材,似乎遍布“知识点”,尤其是专业基础课,注重学科体系,缺少与实际相结合的实用知识。以至于使学生觉得,进了职业学校要进行专业理论研究,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于是,有些学生只有在考试前“死记硬背”那些原理和结论。考试结束以后,能留下多少记忆的痕迹,恐怕是不能乐观的。再次,课程结构呆板,缺乏开发的余地。课程结构的编制严密而系统,条理而规范。如钳工锯削,只能是一个动作,一个姿势。课程结构的设计没有预设的空间,教师没有施展才华的余地,学生无法在体验中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结合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必须进行改革。

一、中职课程结构的优化,必须指向人的发展

课程是人的潜能向现实素质转化的信息载体,在这个载体里,不仅要有知识和技能,也要有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和方法,还要有在过程和方法中蕴涵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人的品德、智能、劳技、心理、审美素质的整体提升。一句话,要促进人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对现存的作为“知识文本”和“技能文本”的职业教育课程结构进行改革――以人的发展为主线,从多个维度设计和编制课程。既要重视课程结构的目标和方向的建构,又要重视过程和方法的建构;既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建构,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建构。也就是说,把课程结构当作一个信息材料,让学生通过学习、交流、实践和体验,在提高智能素质的同时,提高其综合素质。事实上,我们已经意识到:在过去的“面向用人单位需要”的思想指导下,单一地传授知识技能,往往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或者用人单位觉得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不理想”。这是因为,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难以提升人的全面素质。任何一个职业角色,首先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的社会角色,其次才是具有特殊性的职业角色。试想,一个模特专业的学生,难道仅仅练习“走步”和“展示”,就能成为出色的模特吗?当然不能。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改革,只能把知识和技能作为一项指标,还要设计完成这项任务的其它指标――过程和方法,以及在过程和方法中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惟有如此,才能促进和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二、中职课程结构的优化,必须关注现实生产、现实生活

现存的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然而,职业教育的发展较之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变化,似乎存在着某中滞后性,这与课程结构的陈旧也不无关系。现行的职业教育课程结构重知识、重原理,既有悖于培养初、中级技术人才的初衷,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其考试分数远低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试图在职业教育阶段为学生“补课”,只能事倍功半。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要开发出自己的特色――关注现实生产,关注现实生活,为现实生产和生活服务。只有课程结构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实践证明:职业教育同样能发挥人的个性特长,促进人的发展。多元智力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不存在哪一种智力重要,哪一种智力不重要的问题,教育者可以从开发学生的强项智力入手,带动其弱项智力的发展。这就启发我们,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改革,应该以开发职业角色需要的知识技能智力为主,带动或促进其它各项智力的发展。

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改革,应该更多地选取和设计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个案。把这些实例当作研究对象,让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编码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增长社会生产与生活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其整合的职业素质。

三、中职课程结构的优化,必须重视研究性和综合性

研究性,是指职业教育的内容改革既要重视预成性,也要重视生成性。众所周知,有些知识是可传成的,有些知识是只有通过亲身实践与体验才能生成的。像是学习游泳,不经过呛几口水的体验,恐怕是难以学会的。所以,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改革,必须注重研究性。一是将探究性学习引人职业教育的课程之中,为学生提供研究的机会和空间;二是创设职业教育的研究性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谓综合性,是指不同学科知识内容的融合。例如:《电子》课程与《电工》课程,《基础会计》课程和《工业会计》课程等,就可以根据教材的顺序有机综合。也就是说,通过文化知识的综合,专业知识的综合,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综合,使学生实现学习的迁移,提高学习效果。学习迁移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在教学中所倡导的“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就是学习上的迁移现象。书画不分家,车、钳工不分家等,都是指的学习迁移。这就为我们进行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改革提供了又一个启示:课程的改革不仅要重视专业性,也要考虑综合性。这里,可能会有个疑问:在学科分类越来越细,边缘学科不断涌现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呢?回答这个问题至少有两个理由:一个理由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最大量的是中等技术人才,他们是将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这些将来的劳动者,不是仅仅掌握一种职业技能,就能够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需要的。只有具备综合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劳动者,才能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多方面的潜能。第二个理由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是一批又一批跨学科、泛学科的能力强的扩展型人才。要培养这样的人才,没有学科知识与内容的交叉与综合是难以实现目标的。所以,新型的劳动者必须具有综合的职业素质结构,能够从事多种职业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过程中,适应企业的改造、重组、创新的需要。

值得说明的是,文化知识之间,专业基础知识之间,文化知识与专业基础知识之间,专业基础知识与与专业知识、技能之间的综合,不是简单的“拼盘”,而是渗透与融合。只有如此,才能把研究性和综合性在课程结构中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探究中综合,在综合中探究,从而提升其整体素质――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 双. 试论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大学课程设置[J].高教研究与实践. 2010(03)

第8篇:人本化理念范文

【关键词】校园规划,设计,管理

0引言

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代高校发展势头很猛,学科的跨越式发展,要求高校提供充足的空间支撑,校园建设方兴未艾。校园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石,而校园规划则是校园建设的依据。如何做好校园规划,并严格按该规划要求实施建设,建成一个愉悦、安全、便捷、美好的场所,是高校基建工作管理者的头等大事。笔者从事高校基建管理十多年,现就现代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基本理念谈些自己的认识,以期对今后校园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1校园规划的定位

高校校园是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场所,是学生求学上进,教师教书育人的场所,是融教学科研、强身健体、愉快生活于一体的场所。如何满足这些功能,把校园建设好,则是校园规划设计必须要考虑的。

校园规划是以校园建筑为支撑,遵循规划设计原理,进行的校园总平面设计,首先是要与高校的事业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要根据学科不同特色,规划与之相匹配的各类建筑,合理布局,精心建设,以做到各得其所,和谐宜人。其次,校园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大学的核心实质,要考虑大学校园与大学精神的承载关系,要考虑校园建筑与师生的生态关系。只有这些都认识到了,在规划中体现出来,才能把建筑的美感承现在全校师生面前,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直入人的精神世界,激发出人的创造力,有利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融入社会生活所需的人格素养。

现代校园里生活的人员多种多样,有学生、有老师,还有各式各样为全校师生提供保障服务的人员。现代校园功能也是多样性的,有传承知识的教学活动,有开拓创新的科研活动,更有强身健体,追求快乐生活的社团活动等,在其中生活的人员从几千到几万人不等,等同于一个小社会。所以校园规划时必须认识到,我们不但要把大学校园建设成为一个活力校园,让生活其中的人员精神饱满地学习、工作和生活;还要建成一个科技园区,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行为,让这些科技创新孵化为切实有用的成果;更要建成和谐社区和宜人景区,让大家在其中能和谐地相处,友好地生存,体现出大学特有校园观赏、游览和休闲功能。

2现代校园规划设计要点和理念认识

2.1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及规划设计任务书要求

对于大学校园建设标准,教育部在1992年5月份了“关于批准《普通高校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通知(建标[1992]245号)”,现在高校建设用房标准基本上按文件规定执行。该文件当时制定时,没有考虑到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中,会发生诸如多校区办学问题,科研创新和孵化活动大量存在,用房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等问题,亟需修订。但在修订前,我们的编制校园规划时,从规模、内容、用房类别等还是得参考文件规定执行。

通常高校都要根据学校的发展历史、特点,及校园所处的当地环境和地形等,编写一份校园规划设计任务书作为准则,指引校园规划的设计,设计者应很好的吃透任务书的精神,准确的表达任务书的需求,而不能自己天马行空地自由发挥。

2.2要处理好与城市的关系,满足城市控制性规划要求

老的大学校园通常都处于城市中心区块,新的大学校园会在城市新区中建设,不管校园所处位置如何,都应该处理好与城市的发展关系、与周边建筑的协调关系,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控制性规划要求,如容积率、建筑密度、机动车位等指标都要符合控制要求。

2.3 规划布局合理,教学科研用房、体育用房、实训用房和生活用房有机融合,以人为本

规划必须要以人为本,以方便师生使用要求为本来设计。曾有大学校园,规划时以管理为本,从有利于管理角度来考虑,功能分区清晰,教学、科研、体育和生活用房等划分的很清楚,但对于学生来说,就非常的不方便。上课时,大家浩浩荡荡地从寝室(或食堂)骑自行车(或步行)到教室,下课时,大家则反向返回,潮汐现象严重,既浪费了学生在路上的时间,又增加了不安全因素。考虑到高校各学科、各专业都有一定的关联性,故大学校园规划要以人为本,以组团式布局为主,考虑多个学科组群的交叉,打破过去院系独立分散格局,以创造资源共享、交流方便的教学、科研环境。功能分区适当清晰,但要相互渗透,缩短师生在各个功能区之间的穿梭的时间,方便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又满足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需要。

2.4 校园规划编制应遵循保护环境、节地、节水、节能、经济、适用的原则,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并留足发展用地

校园建设是百年大计,建设时除满足当前需要外,还得结合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需求,兼顾未来的发展需要,为学校未来发展留足用地。校园规划必须要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对校园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能源的节约、资源的再利用、空气环境的控制等等,都要做足功课。校园建筑是陆续建成,而不是一次建成的,故校园规划要表现出校园发展的特点,校园规划不是一个终极的完整状态,也不是一个封闭的环,而是在规划之初便为学科增长、新的功能组团的产生等留有余地,使规划结构呈现一种可增长的灵活的状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

2.5 建筑空间考虑多样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建筑色彩协调为好

一个校园内可以有少数建筑作为标志性建筑,大多数建筑要实事求是,不攀比,不盲目追求“大手笔”、“大广场”、“大草坪”、“大水面”,而是以简洁、实用为主。同时,为满足视觉效果需求,空间布局时可以以院落空间为主题,创造复合空间,给人以视觉上的美和多样化的空间感受,并以院落为核心来协调建筑、道路、小品、植被、水体、绿化等诸元素,组成大小不等的空间。

层次性并不是要严格划分空间大小,而是在校园中安排大小不一、围合性不同的空间,考虑空间之间的相关性、合理性,总平面构图上打破传统的强调对称轴线、两侧均衡布局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以尊重自然生态为优先,使行为环境和形象环境有机结合,形成环境育人的氛围。

校园开放的方式有多种,要考虑资源共享、联合管理,尽可能将体育设施、图书中心等功能组团设置在邻近城市道路、与外界联系方便的位置,以利于社会共享校园设施资源。学生公寓、食堂等后勤服务功能,可以交给校外物业管理公司进行开发和管理,这要求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后勤区域的相对独立。

校园建筑色彩可以适当出表现学校的特色,通常以砖红或青灰为主基调,也有以淡白为主基调。可以在某种主基调基础上,让各种色彩协调地搭配。但不应该以大红或深红色为主基调,更不应该大面积大体量地使用这种色彩。

2.6彰显学校人文精神和地域特色

校园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学校历史的沉淀,规划时应结合本校文化、校史,体现学校特色,反映人文精神,倡导理性、秩序的校园文化。要求校园空间高雅、纯朴、与自然的协调,展现出区别城市其他类型空间的高雅的文化氛围。

彰显地域特色,尊重和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及地形地貌,包括保留自然山丘、水系原貌,在保留原有树木、水体的基础上,根据建筑物的位置对环境加以适当改造,营造绿化生态环境,使建筑与生态环境更密切地相互渗透和共生。

2.7道路交通规划、供水、供电、通信、网络、绿地、景观、地下空间利用等规划同步完成

校园规划设计时,除了在平面上精确布置建筑物外,对于整个校区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子项规划也要同步完成,且最好先行实施。

道路交通规划要认识到校园交通流量有定时、定向、集中、脉冲的特征,路网系统设计要清晰、顺畅,可达率高,要有利于人车分流,要考虑人与车的适应性和兼容性。还要前瞻性地考虑到今后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购车人数大幅提高的可能性,要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以满足停车和人防工程的需求。供水、供电规划要考虑多路供应,以确保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受停电、停水影响。绿地和景观建设除满足政府绿地率指标规定要求外,还要满足师生的追求视觉美感所需。

3结语

第9篇:人本化理念范文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后勤服务;以人为本

为确保石油企业高效运转、搞好生产经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后勤服务部门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积极认真分析和对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解决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充分发挥部门职能,才能解决好关系到企业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从根本上解除企业员工的后顾之忧。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石油化工企业的后勤服务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

一、石油化工企业后勤服务现状概述

从石油化工企业的特点来看,大多都处在比较偏远的地方,离城市或者乡镇这些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的地方比较远。同时,企业的员工比较多,全家人的衣、食、住、行、就医、上学等问题都靠职工自己来完成是不现实的。后勤服务部门正是为了满足职工相关方面的要求,切实为职工解决相关的问题而产生的。通常情况下,后勤服务部门是一个企业的重要职能部门,有专职的办公人员和健全的规章制度。在后勤服务部门之下设有学校、医院、职工食堂、招待所、商店、宾馆等单位。这些部门是根据职工的实际需求而设立的,因此,企业员工对这些部门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与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密不可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石油化工企业开始重组改制,后勤服务系统也采取了缩编和撤销等改革措施,进而逐步形成了历史欠账和现行后勤管理机制之间的矛盾,对企业员工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第一,理念陈旧,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总体来看,石油化工企业的后勤管理正处在改革重组后的转型时期,在管理理念方面,应该根据新的形势进行相应调整。但是,从现状来看,在管理理念方面还存在着管理理念比较陈旧,不能适应发展要求的现象。其表现是管理理念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传统的供给制和福利制度在石油化工企业的后勤服务观念中影响比较大。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认为后勤就是为员工提供生活和劳动必需品,其发放的物品具有一定的福利性质。但是,随着企业改革进程的逐步推进,后勤管理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已经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社会中,那种传统的供给制和福利型后勤服务理念已不能满足形式的需求,亟待进行相应的改革。有一些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认为后勤服务部门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便撤消了相应的工作部门,造成了后勤服务的脱节,严重影响了企业员工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第二,历史遗留问题多,负担沉重。在石油化工企业后勤改革的过程中,有很多企业尤其是分公司地处偏远的山区,为了满足企业员工的需求,在供给制和福利型后勤服务理念背景下,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后勤服务系统,这些网点非常分散,大部分都在亏本经营,企业对这一块的投入非常大。但是,按照目前石油化工企业后勤服务改革的理念,这样投入较多、费效比不理想的经营状况是不符合市场化运作理念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样的后勤服务系统已经不能够满足职工的需求。但是,如果继续增大投入就违背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如果撤销后勤服务系统则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稳定,打乱职工的生活秩序。在化工企业类似这样的状况很多,这都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给后勤改革造成了很大压力。

第三,生活设施配套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新建油井,都要在生产地附近规划员工的生活基地,同时要考虑到后勤服务的问题,因为这些地方通常经济比较落后,企业为了满足职工的需求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按照传统的后勤服务理念建立各种后勤服务设施,其建设的标准是比较低的,只能满足职工基本的生活和生产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设施逐渐老化、落后,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就要继续投入,对这些设施进行改造。这样不仅会增加企业的负担,甚至会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也会日渐显现出生活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影响到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三、以人为本的后勤服务管理改革策略

一是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更新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改善职工生存环境。对于石油化工企业而言,人是促进企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不管如何改革,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职工生产生活需求、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为后勤改革的出发点,对后勤服务和管理进行统筹规划,进一步健全后勤配套管理机制,转移职工生活基地,强化生产一线的后勤服务和管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科学利用社会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改善生产一线员工的生存环境。二是要对职工生活基地和机关、非生产单位进行转移。尽可能地将能够转移的单位和人员转移到社会化服务体系相对比较完善的城市,利用好社会资源,降低后勤服务管理的运行成本。三是要努力推行配套改革,对石油化工企业一线员工实行弹性工作制和公寓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国红.新型石油企业后勤服务外包的现状与分析――北部湾紫京服务模式研究[J].企业活力,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