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离骚翻译范文

离骚翻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离骚翻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离骚翻译

第1篇:离骚翻译范文

[关键词]离骚 语气词 兮 作用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044-02

一、“兮”的意义

《说文》:“兮,语所稽也。从丂八,像气越亏也。”《说文》六篇下:“稽,留止也。”就是说“稽”指语气於此少驻,声音拖长。“兮”在古书中做感叹的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或“呀”。从丂八,像气出而得抒发之状。《汉语大词典》:“兮,古代韵文中的助词。用于句中或句末,表示停顿或感叹。与现代汉语“啊”相似。”“兮”作为语气词,先秦汉语用得比较多,《诗经》中也有很多“兮”字句,《诗经》用“兮”285次。

二、《离骚》中的“兮”

《离骚》共373句,“兮”字出现了186次,而且是隔句出现。“兮”在《离骚》中是位于句末,只是语气词,没有实在的意义,如果《离骚》中没有“兮”字,虽然不影响诗歌意义,但会影响诗歌的形式,也会影响诗歌的情感和气势,所以《离骚》中的“兮”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离骚》中“兮”的作用

《离骚》中“兮”的作用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具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离骚》中的“兮”虽然没有实在的意义,但可以加强诗歌的语气,更好地表达作者屈原的浓烈的感情。《离骚》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抒情诗,屈原放逐江南汨罗期间所作,在报国无门、痛苦无处抒发之际,写下了这首回顾生平奋斗的历程的自传性诗作。《离骚》主要表达了屈原充满希冀的理想追求及其破灭,遭受冤屈和不能容忍昏君、谗臣误国的愤恨,最终只能埋葬自己的“美政”理想的无奈之情,但同时也表达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孤傲与自信,还有对故国故土的眷恋。《离骚》中的“兮”大多可以翻译成“啊”,可以加强语气,表达作者浓烈的情感。作者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修养却得不到重用,表达诗人对当时政治的强烈不满,但却无法改变当时局势的无奈之情。例如:

(1)纷吾具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2)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3)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狭隘。

例(1)(2)(3)中的“兮”都可以翻译为“啊”,表达作者浓烈的情感。例(1)可以翻译为:我天生就有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啊,又不断加强我后天的修养。例(2)可以翻译为:荃草不知我的一片忠心啊,反而听信谗言发怒于我。例(3)可以翻译为:那些结党小人苟安享乐啊,国家前途黑暗而有狭隘。

(二)具有音乐美

《离骚》中的“兮”给人一种音乐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古代的诗歌是可以唱出来的,现在我们有时候也把古代的诗词变为流行歌曲,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成为一首流行音乐《明月几时有》。“离骚”本是楚地民歌的歌名,《离骚》这篇诗歌具有楚地民歌的特点,特别是《离骚》中的“兮”更具有楚地民歌的典型特点。周秉高先生指出:“楚辞大量用‘兮’是可以歌唱的标志。”虽然,“可歌之诗不见得一定有‘兮’字,但古籍中大量的记载可证明:秦汉之际用‘兮’之诗歌可以歌唱,这是不容质疑的事实。”①《离骚》在古代可以用来歌唱,其中的“兮”字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可以用来调节节奏。例如:

(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于伯庸。

(2)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3)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例(1)(2)(3)中的“兮”具有调节节奏的作用,具有音乐美。例(1)可以翻译为:我是高阳氏的远代子孙啊,伯庸是我已去世的父亲。例(2)可以翻译为: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啊,我将生那天又值庚寅日。例(3)可以翻译为:父亲把我生辰仔细揣度啊,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例(1)(2)(3)都是陈述句,其中“兮”可以来调节节奏,使节奏稍微舒缓,如果没有“兮”,节奏就会加快,不利于这些陈述句的表达。

(三)具有对称美

《离骚》中的“兮”字出现的频率有一定的规律性,“兮”字在《离骚》中隔句出现,具有对称美。例如:

为兹佩之可贵兮,

为厥美而历兹。

芳菲菲而难亏兮,

芬至今犹未沫。

和调度以自娱兮,

聊浮游而求女。

基余饰之方壮兮,

周流观乎上下。

上文所举的例子共八句话,“兮”字出现了四次,而且是隔句出现,具有对称美,给人一种整齐的效果。

(四)具有缓冲作用

《离骚》中的“兮”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可以有停顿的时间。如果把《离骚》中的“兮”字去掉,句子与句子之间没有缓冲,会觉得很突兀,所以《离骚》中的“兮”字不可缺少。林庚先生说:“楚辞里的‘兮’字乃是一个纯粹句逗上的作用,它的目的只在让句子在自身的中央得到一个较长的休息时间。②《离骚》里的“兮”没有实在的意义,“兮”字在《离骚》中是隔句出现的,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例如:

忽吾行此流沙兮,

遇赤水而容与。

麾蛟龙使梁津兮,

诏西皇使涉予。

路修远以多艰兮,

腾众车使径待。

路不周以左转兮,

指西海以为期。

屯余车千乘兮,

齐玉轪而并驰。

驾八龙之蜿蜒兮,

载云旗之委蛇。

上面所列举《离骚》中的12句话,“兮”在这些话中具有缓冲的效果,使句子与句子之间稍微停顿一下,增强表达效果。上面12句话可以翻译为:忽然我来到这流沙地段,沿着赤水从容缓缓行进。指挥蛟龙在渡口上架桥,命令西皇将我渡过河流。行程多么遥远天路艰险,我传令众车等待在路旁。经过不周山向左转去啊,浩瀚的西海才是目的地。我再把成千辆车子聚集,对齐玉轮转动并驾齐驱。驾车的八龙蜿蜒地前进,载着云霓旗帜随风卷曲。这12句表达了作者的“美政”理想,以及遇到困难却不放弃的精神,句中的“兮”字具有缓冲作用,表达了作者浓烈的情感。

四、《离骚》中的“兮”对后世的影响

《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而《离骚》中的“兮”这种用法对后世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后世的一些作品中也用到“兮”字。例如我们熟悉的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风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虽然只有简单的三句话,但表达了汉高祖刘邦强烈的感情,并且《大风歌》共三句话,句句都出现了“兮”字。《大风歌》可以翻译为: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我威武平天下,荣归故乡。怎样得到勇士去守卫国家的边疆啊!《大风歌》是一首成功的凯歌,直抒胸臆,全诗充满着一种霸王之气,但同时也表现了刘邦志满意得、狂妄自大的心理特征。

后世的作品除了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中用到“兮”,还有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两句是千古绝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荆轲刺秦王前的悲壮之情。“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两句话中“兮”出现了两次,增强那种悲壮感情的表达。

五、小结

《离骚》中一个简单的语气词“兮”字,可以让我们去了解“兮”字的意义和作用,也让我们了解了楚地民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还有“兮”字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后来的文学作品中看出来。

注释:

①周秉.高楚辞解析.“兮”字与楚辞的音乐性[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347页.

②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楚辞里“兮”的性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

[1]周秉.高楚辞解析.“兮”字与楚辞的音乐性.[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2]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楚辞里“兮”的性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第2篇:离骚翻译范文

关键词:典籍英译 《楚辞》英译实践 翻译学 翻译实践

一、什么是典籍英译实践

典籍英译是指把中国典籍翻译成英语,用英语把中国的典籍准确而完整地再现出来的一种语言活动,是沟通中国人与说英语国家人类的思想感情,传播知识和悠久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

二、典籍英译在译学构建中的贡献

典籍英译实践是典籍英译研究的基础。首先,它主要包括对典籍英译原作、译作和译者的研究,如果中间涉及转译,还要包括对转译作品的研究。其次,它包括复译和译作对比等领域的研究。因为有译者对译作的不断改进和不同译者对原作的不同译本使典籍英译实践不断保持生命力,从而在研究过程中,典籍英译理论研究也不断发展和深入。在评价与赏析译作和不同译作间进行对比之中,典籍英译批评也因此不断改进与深化。

典籍英译研究内容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研究角度有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艺术的、哲学的、心理学的……以下从几方面谈谈典籍英译对译学构建的贡献。

1.文艺学方面

对于在典籍英译中是应当使作者靠近读者,还是使读者靠近作者?这要看实际需要了,具体可分为如下三类:

(1)尽可能使汉语的表达符合英语规范。这要求译者完全摆脱原文形式的束缚,把所有不符合英语读者口味的汉语表达法全部改变成地道的英语表达法,这就是学者们说的“归化”。

(2)尽可能在英译文中再现汉语的修辞手段。这要求译者完全不去考虑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表达法,为了使英语读者对原作的表达有最直接的认识,译者一般把原文中的结构和形象直接译为英语。让读者品尝到“洋味儿”,是学者们说的“异化”。

(3)综合前两种类型。这是一种折中的手段,译者需采用直译加注释,既令读者很容易接受,又不破坏原作的意象。

2.语言学方面

一门语言就是一个新的世界,英汉语言差别很大,各自的文化背景也不尽相同。典籍英译是跨语言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汉译英的语言转化,可在译作中令读者知晓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3.交际学方面

简言之,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从作者、读者、原作的内容、背景和表达手段等各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全面分析,然后转换出能起类似原作交际作用的译文。对典籍英译而言,它是一种令英语国家的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给东西方人民提供了思想交流的机会。

4.哲学方面

翻译是一种解释,它离不开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和译者的译法等因素,译作本身就是再创造。从哲学角度来说,译者要时刻留心辩证地处理翻译过程中种种矛盾对立的关系,避免‘过’和‘不及’。”因为好的译作正是黄金分割中那完美的契合点。

三、以《楚辞》为例,浅论其在典籍翻译发展中的趋势

1.英译现状

虽然在《楚辞》外译的历史中,英译起步较晚,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自从1879年派尔克在《中国评论杂志》发表了《离骚》英译以来,《楚辞》英译便层出不穷。1884年,翟理斯教授在上海出版了《中国文学精华》,其中有《卜居》《渔父》和《山鬼》的英译;1895年,理雅各布在《亚洲学刊》发表了《离骚》英译;1929年,林文庆在上海出版了英译《离骚》。1955年,韦利出版了《九歌》。1959年,霍克思在牛津大学出版《楚辞》全译本。近年国内出版的英译本则有许渊冲英译、杨逢彬编注的《楚辞》(湖南出版社,1994)、孙大雨的《屈原诗选英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和杨献益夫妇的《楚辞选》(外文出版社,2001)等。尽管以上译作瑕瑜互见,但是,这些走在前面的巨人们弘扬了华夏文化,探索了翻译的路径,为产生更好的译作准备了条件。

2.楚辞释译

楚辞是骚体诗,其译法有多种。非诗化译法舍弃这些要素,是一种减值翻译的方法,难以使原诗的美学价值得到较全面的再现;而诗化译法中的韵体译法比非韵体译法更进了一步,它追求的是更高的境界,遵循的是更高的标准,因而具有更为全面地再现原诗美学价值的潜在功能;从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按照这种以文艺美学、汉英比较诗学及翻译学等有关理论(如等效理论)为支撑的全值再现原则翻译出来的文本,作为媒介和审美客体,更加适合于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的阅读心理和审美取向。

四、典籍英译实践在译学构建中的意义

几个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译学界引进和吸收了不少西方翻译理论,使得我国也相继进行了大量的散文、诗歌、小说等书籍的英译。现代典籍英译的主要特点是文学典籍英译系列化和系统化了;典籍英译的工程逐渐扩大;典籍英译论著层出不穷。这些论述,既指导了当时的翻译,也丰富了我国的译论思想。而且由于典籍英译的不断改进,在很大程度上还推动了翻译事业得不断进步。

1.具有时代必要性

中国典籍文化翻译是一个民族意欲开拓自己的文化前途、丰富自己的精神营养所不可缺少的。它强调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促进我国文化走向世界,有益于解构当今西方某些发达国家霸权主义者试图借“全球化”推行文化殖民主义的策略,有益于真正实现多元共存互利的文化全球化目标。已英译的一些优秀而充满智慧与体现我国哲学思想的作品有:《诗经》、《老子》、《离骚》、《易经》、及四部明清时期著名的章回体小说等。但这与我国翻译国外的作品相比在数量上相距深远。对于翻译界学者来说,重要的任务是在多样化的世界文化中发展我们的中华文化,把更多的中国古代书籍译为英语,让外国人了解中国,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因此,我们必须从我国翻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有中国特色的典籍英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丰富翻译技巧

典籍英译属于汉译英的范畴,由于有中外译者从事中国典籍的翻译,从中积累了许多翻译技巧方面的经验。如翟理思在翻译《礼记》中的一段文字就运用了增饰、省略、曲译、并句和折句等五种技巧。王佐良的《文心雕龙》,从选词、造句、成章等诸方面都匠心独运,译文清晰流畅。这是译者对英译技巧准确运用的结果,也是他对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做出的富有成就的翻译探索。笔者在文化典籍翻译实践中对有文化色彩的词也总结出有七种方法,即移译、音译、替代、解释性译法、译出含义,兼用意译及注音和给原文汉字加注说明。

3.增益译学理论

从翻译理论建设的角度来看,翻译学这门学科要有所发展,其动力之一就是来自变化的实践。典籍英译实践的变化与丰富为典籍英译理论和译学理论提供了新的课题。在翻译界探讨较多、较引人关注的是中国诗歌英译。就汉诗而言,中国诗歌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并具有教育意义。有中外译者的诸多译诗实践,因而才使我国的译学理论不断丰富发展。现在中诗英译可分为散体派,诗体派,仿译派,意象派等派别,各派译者正以他们自己的方式繁荣着我国的中诗英译。

五、结语

在翻译学的研究中,中国典籍英译实践可谓功不可没,正因为有了大量汉籍英译作品的出现,使得翻译作品不断丰富的同时,翻译理论界的讨论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既推动了翻译批评研究的发展,又促进翻译学理论的完善与进步。可见,典籍英译实践在中国翻译学的构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应作为我国翻译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加以研究。典籍英译实践研究需要广大翻译学者的不懈努力。典籍英译研究是翻译学研究中一门崭新的学科,是有待中外翻译理论工作者共同开发的一个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楚辞的文化破译[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2]马祖毅,任荣珍.汉籍外译史(修订本)[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3]张学斌.穿越语言文化差异[A].许钧.翻译思考录[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4]许钧.思考应该是自由、闪光、多彩的――代前言[A].许钧.翻译思考录[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5]柯文礼.文学翻译与哲学[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6]李.中国文化典籍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第3篇:离骚翻译范文

[论文摘要]就文化翻译而言,涉度文化个性很强的文化信息翻译时,译者一般应遵循“内客先于形式”的原则。本文运用此原则采分析《红楼梦》中书名的英译,初步得出以下结论:遵循了“内容先于形式”原则的译文一般都能做到“迭意”;反之,译文则未能剥开语言外壳,显露内核。

《红楼梦》作为文化巨著,包含着大量而丰富的文化信息,单从其中出现的历史作品这个小小的侧面就能看出这一点。在文化翻译理论中,文化信息的传译有一定的原则,它们在这些实际翻译的操作中,理应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文化信息传译理论

按照乔治·斯坦纳在他有关翻译的著作《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中所言,翻译就是一种阐释,而这种阐释的运作包括四步:“信任”、“侵人”、“吸收”、“补偿”。基于任何一个译者都相信文本中“存在意义”这样一种“信任”感,翻译活动由此而始;而这一原始的“信任”往往遭遇文本的抵抗和考验,难以轻而易举地接近原文的意义。正因如此,便有了带有积极进取性的第二步“侵人”,即在遭遇理解障碍时不能退却,在文本表层所构成的屏障中不能迷失自我,而是要知难而进,甚至强行进人,人于内而悟其意,正如中文所说的“得意忘言”,透过语言的表面,透过文本的表面,直指文本的深处,在字里行间把握文本的意义,否则,将会水远在文字的表面徘徊,或为其字面意义所迷惑,或采取简单主义的转换方式,在字词的层面进行译解。在翻译的这一步中,斯坦纳一再强调要“剖开语言的外壳,显其意义”,从这个视角,我们可以看出,文本的“意义”,特别是那些内涵丰富的文本的“意义”.在翻译活动中应该永远是被放在第一位的。因而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就不得不考虑到如何处理“意义”及其载物,简言之,即内容与形式的问题。

奈达在他的翻译理论中信息传译一节强调,译者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地传译信息内容,尽可能避免信息走失或走样;译者必须尽可能完善圆满地传译文化信息的联想意义;在保证信息内容和联想意义得到圆满传译的前提下,译者可以尽量顾及信息表达形式的传译。这也就是说,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圆满地传译文化信息,内容往往先于形式,在此基础上,才能再考虑形式的同一。

笔者认为,奈达的这种观点在刘毖庆的翻译理论中也得到了体现。刘毖庆在总结文化信息的表现手段时提出了几种方法.他认为,为了免得读者费解,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专名和典故,最好的办法就是本乎原语中的“tenor"本意)在译语中另找“替身”。这就是所谓的’‘替代”,大致相当于传统译论中的意译。对于有文化或形象通感的文化信息,才能用到“模仿”的方法,即用目的语模仿原语的文化信息表现式,大致相当于传统译论中的直译。其次是“阐释”,大致相当于译文加注。

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在翻译那些文化个性很强的文化信息时,透过文字“看”文本,攫取其中真正内涵才是至关重要的。

将这些理论运用到作品的衡量中,则好坏曲直立见端倪。通过下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红楼梦》的杨宪益英译本中书名译文(即刘亦庆所言之“专名和典故”)遵循了这种指导思想,几乎都能不折不扣的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译文则在信息传译上有所欠缺,容易使读者费解或产生误解。

二《红楼梦》中部分书名译文例举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鸿篇巨著,也被称为清代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解读《红楼梦》,就是解读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在小说中,为了行文需要,也为了烘托、渲染、反衬、伏笔等写作目的,作者不断地引经据典,归纳一下,大致有这么几类:

文:《离骚》《文选》《王摩洁全集》《西厢记》《牡丹亭》《白蛇记》《满床筋》《南柯梦》《西游记》《刘二当衣》

史:《左传》《国策》《公羊》《谷梁》

哲:《四书》《五经》《秋水》《南华经》《参同契》《五灯会元》

对于这些历史文化含义极其丰富的文化元素,译者大致采取了这样几种翻译手法:

(1)直译

《王摩洁全集》Wang Wei ‘s Regular Pentasyllabics

《西厢记》T7ie Western Chamber

《牡丹亭》Peony Pavillion

《白蛇记》The White Serpent

《西游记》Pilgrimage to the West

《四书》Four Books

《五经》rive Classics

(2)直译加注

《南柯梦》11te Dream of the Sothern Tributary State

注:Based on a Tang story in which a scholar had a dream of great wealth and splendour, then he woke up and found it was just an empty dream

(3)意译

《南华经》zhuangzi

《参同契》Taoism

《五灯会元》Zen Buddhism

(A)意译加注

《满床贫》Every Son a High Minister

注:A story about Guo Ziyi of the Tang Dynasty

(S)直意相融

《左传》Zuo Annals

《国策》Anecdot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公羊》《谷梁》the Commentation of Gong Fang and Gu Liang

《秋水》Autumn Water. Zhuangzi

(6)音译加注

《离骚》Li Sao

注:Long narrative poem by Chu poet Qu Yuan in the fourth century B . C .

第4篇:离骚翻译范文

关键词: 张璐;高级口译人员;语言素质;翻译技巧;读书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8-0071-02

2010年3月15日10时整,十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闭幕后,总理像往年一样,再次出现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华山再高,顶有过路……”温总理再次以睿智和博学、以富有文采的回答、以每一次微笑及每一个手势迷倒了中外记者。与以往不同的是,坐在总理左侧的翻译不再是高翻费胜潮,变成了一位美女翻译,名叫张璐,毕业于外交学院国际法专业,现任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副处长,她以非常有气质的形象和声音,更因现场以国家级水准翻译温总理引用的古诗词,成为当今最火、最受欢迎、最上镜的英文女翻译,排名超过了刘翔获得世锦赛第七的消息。

我全程观看了张璐的现场翻译,对她高超的翻译技巧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也引发了我对她之所以受到亿万观众和网民的热捧的原因的思考,在我看来,张璐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具备了一个高级口译人员应有的各种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一个高级口译人员,首先要做细致、精心的准备工作。据媒体报道,外交部翻译室目前大约有50名翻译,英语和法语翻译人数最多。进入外交部翻译室的人都得进行翻译方面的“魔鬼训练”。 另外,由于温总理的语言非常丰富,需要翻译做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对两会热点问题做调研,并整理总理一年来和最近的讲话内容,免得临场慌乱。其次,还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扎实的语言功底表现为对英、汉两种语言正确的理解和纯熟的运用能力,是从事高级口译最基本的条件。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中文基本功也要扎实。温总理讲话中经常引用很多像“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小忿不废懿亲”等复杂的古诗词,我们有时连中文都听不出来是哪几个字,张璐在整个招待会上却翻译得流畅、准确、清楚。扎实的古典文学功底及英语语言基本功,是张璐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知道,语言是相通的,中文不好,英文能力也会受到限制。中文好,在理解中很自然地有一个归纳、理顺的过程,语言质量肯定不一样。近年来,我们发现一个倾向,就是年轻口译普遍对原话的理解不差,而中文表达却不够通晓。如果我们不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重视对本国语言的不断学习和语言水平的提高,翻译的质量就不可能提高,更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高级口译人员。再次,作为一个高级口译人员,还要具备超强的现场发挥能力及灵活多变的翻译技巧。我们知道,只要准备充分,在翻译像“蜗居”( dwelling narrowness)、 “三农”(agriculture, farmers, and rural areas)、“绩效工资”(performance-based wage)这类时事政治的词汇时,口译人员做到胸有成竹是很容易的。但是,总理喜欢引用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诗词成语,往往是兴致所至信手拈来,这就不好准备了,只能看翻译的现场发挥了。记得2009年3月中旬人大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在开场白谈到提振信心时就吟出“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对这两句诗,温总理的翻译费胜潮先生采用的是直译的方法:Do not regret that Spring is departing, come next year as it will be twice as enchanting,听起来颇有诗意。但是,温总理在回答俄罗斯记者时引用的宋朝大诗人陆游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直译就比较困难了,所以费胜潮改用意译的方法:After encountering all kinds of difficulties and experiencing all kinds of hardships, at the end of the day we will see light at the end of tunnel (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之后,终于在隧道尽头看见了光明)。再看张璐的翻译。温总理引用《离骚》中的诗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张璐把“九死”翻译成“thousand times to die”,就非常的灵活、贴切,这是由于中文和英文的文化背景差别很大,汉语习惯说“九死”,而在英文里,die nine times(死九次)就不是地道的说法。在翻译“行百里者半九十” (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 side.)时张璐用英语中的成语“fall by the way side”(英语意为半途而废)来套译中国古语,对接十分巧妙。还有她把“人或加讪,心无疵兮”译为My conscience stays untainted inspite of rumors and slanders from the outside. 用词就很客观,把握得恰到好处。再如,在翻译“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Differences between brothers can not sever their bloodties.)时,张璐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想到用differences(分歧)来表达“小忿”,而不是用anger等表示愤怒的词,此句的翻译就显得非常机智而且得体。

张璐的成功事例也告诉我们,一个高级口译人员还必须是一个读书爱好者。只有通过多读书他或她才能掌握更多的语言知识以达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而且读书还应做到博大精深,广泛涉猎人文、社科、科普等书籍及报刊杂志,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参考文献】

[1]女翻译现场流利翻译引用诗词受热捧[N].北京晨报,2010-03-16.

[2]巧译古诗词,总理翻译网络“走红”[EB/OL].省略,2010-03-15.

第5篇:离骚翻译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国古典诗词;三美原则

1 跨文化交际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民族间相互交流与交融即为跨文化交际,这种跨文化交际不仅包括政治、经济上的交流,还包括国与国之间人们生活文化的交融。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中国,中外文化交融程度令人欣喜。

古典诗词被认为是文化的结晶,是思想传递的灵魂之曲。在跨文化交际频繁的现代社会,中国古典诗词经过前国务院总理于记者招待会和国际会议中的巧妙运用,从而越来越来受到国内外政客与学者的关注。然而中国古诗词英译在情境各异、目的语读者不同的情形下,译文效果却大不相同。因此,译者能否巧妙地运用“三美原则”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

2 古典诗词英译的三美原则

形美、音美、意美作为翻译美学理论的三大方面,在每一个细节上都体现着美学翻译的魅力所在。

2.1 形美

刘宓庆[1]在《翻译美学理论》一书中提出:“精致独到的结构形态是主体审美意图外化的重要手段。为了使译文结构美丽对称,译者应恰到好处地选词,切勿过分体现原文的意境,亦勿迫切展现译文的魅力。”

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淮南子・览冥训》)

We would better fetch a flint than beg for light.We would better dig a well ourselves than beg for water from others.(Tr. Zhang Lu at the Press Conference,2009)

译者张璐在此处采用排比结构来强调语者的语气,并且她采取直译的翻译策略,将意象词“燧”直译为“flint”,“井”直译为“well”,并将主语“乞火”与“寄汲”分别直译为“beg for light”和“beg for water”来强调中国应该自力更生。一对完美的排比句,对称的结构使得该译文完美地体现了“形美”而又不失原意。

2.2 音美

著名翻译学家阿多诺[4]在其《美学理论》一书中,提出“诗歌最基础的特征是音美,而这种美能让人在句子当中感知到。”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I sigh and wipe away my tears,oh!I’m grieved at a life full of woes.(Tr. Xu Yuanchong 300[2])

在该句诗词译文当中,中国现代著名译者许渊冲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将读者引领入中国古诗词文化当中。译文将“兮”很好地译为“oh”,且都用“z”音结尾,将伟大诗人屈原当时对国家的忧虑与叹息展现地淋漓尽致。“sigh”与“wipe”两个动词,看似无声胜有声。

2.3 意美

意美的关键在于是否能细腻地展现句子的深层意义[3]。于此,意象美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因此,译者必须做到妙笔生花,并能使目的语读者感受到原作者的核心思想。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A thousand sails pass by the wrecked ship;ten thousand saplings shoot up beyond the withered tree.(Tr. Zhang Lu at the Press Conference,2007)

该首诗中有很多个意象,如“沉舟”、“千帆”、“病树”、“万木”,它们交相呼应,显现出一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卷。译者张璐为使国际友人更容易理解温总理说此话的用意,采用直译策略,特将“沉舟”直译为“wrecked ship”,“千帆”译为“a thousand sails”,“病树”译为“withered tree”,“万木”译成“ten thousand saplings”,从而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传递温总理相信两岸同胞能共同冲破一切困处的殷切期盼。

3 结束语

面对跨文化交际日益繁盛的当代社会,我们应当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从而让世界尽可能多的了解中国。若在如记者招待会、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等重大国际会议环境下,译员需灵活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或归化的翻译策略,并结合“三美原则”使得古诗译文能更容易为西方人士所理解;在古诗词英译书籍或是古诗词交流会中,应多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并基于“三美原则”。

参考文献:

[1] 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

[2] 许渊冲.中国古诗英译300篇[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李放平.三美原则――古诗英译的可行途径[J].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第6篇:离骚翻译范文

先来看一道文言翻译题: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其译文是:马患肥胖症而死,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

上题为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第11题中的第⑴小题。题中“使群臣丧之”的“丧”是动词的为动用法,解释为“为……治丧”。

那么,什么是为动用法呢?简言之,是指动词和宾语之间存在着“为宾语怎样”的关系,这样的动宾关系称作为动关系。其中,表示为动关系的动词叫做为动词,它表示的动作是为宾语而发出的;或者说,宾语是动词所表示动作的目的或对象。例如:“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一句中的“名之”就是为动结构。其中,“名”这个动作是为它的宾语“之(即褒禅)”而发的,而宾语“之”乃是动词“名”的对象。

为动结构有固定的翻译方法,其方法是:“为(给、替、对)+宾语+动词”。如上述例句:“名之曰褒禅”可译为“给它取名叫褒禅”。用这种方法对为动结构进行翻译,准确、通顺、简洁,学生掌握这种方法很有必要。

为动结构中的为动词大多是不及物动词,也可以是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和形容词,也有极少数的及物动词。

一﹑不及物动词的为动用法

动词后所接的宾语,可以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目的、原因或对象。如:

1.表目的:

君子死知己。(陶渊明《咏荆柯》)——君子为知己而死。

2.表原因: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为我一生的短暂而哀叹,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3.表对象:

①等死,死国可乎?(司马迁《陈涉世家》)——同样是死,为国家大事而死,可以吗?

②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龚自珍《病梅馆记》)——已经为病梅而哭泣了三天,就发誓要疗救它们。

二﹑名词的为动用法

名词活用为为动词后所接的宾语,一般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对象。如:

1.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离骚》)——为我取名叫正则,为我取字叫灵均。

2.膏吾车兮秣吾马。(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给我的车涂上膏油,给我的马喂上草料。

三﹑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形容词活用为为动词,表示主语为了(由于、对于)宾语才具备了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如:

稷勤百谷而山死(《国语·鲁语》)——后稷为播种百谷而勤劳不息,最后累死在山路上。

四﹑及物动词的为动用法

及物动词为动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这种为动结构必须是“双宾式”,即一个动词带有两个宾语。近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远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这种“双宾式”为动结构的翻译方法是:“为(给)+近宾+动词+远宾”。如:

1.天生民而立之君(《左传襄公十四年》)——天造就了百姓并且给他们设立君王。(“立”带有“之”“君”两个宾语)

2.不忍为之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不甘心给他做下属。(“为”带有“之”“下”两个宾语)

值得提出的是,在这种“双宾式”为动结构中,以“为之”这种结构最常见,除了上面提到的例句,其他如:“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送东阳马生序》)等等。

五﹑一些成语为动用法

第7篇:离骚翻译范文

关键词:翻译理论 翻译 因素

一、引言

什么是翻译?翻译是为了什么?人们值得花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翻译和研究翻译吗?到目前为止,和着许多翻译理论家的不懈研究与几乎和语言使用一样长的历史,翻译证明了它自己的不可或缺性。翻译就是要把原语中的意图转换到目的语中,以使目的语读者能像原语读者一样理解原语作者的意图。然而,翻译不是语言间字对字的对应,也不是孤立句子之间的对应。在做翻译时,应该把时间背景,文化因素,读者间接受能力的差异,还有语境等因素考虑进来。本文将对翻译中最重要的三个因素进行探讨。

二、文化

如上文所述,翻译绝不是字对字的死译,也不是句对句的对应。因此,译者在做翻译时,需在文化意义层面多下功夫。

1. 成语

体现文化重要性的一种典型形式就是成语。成语就是一个由一个或几个词组成的有它自己独特比喻意义的组合[1]。一个成语的实际意义并不是它成分词意义的集合。因此在做翻译时一定要注意成语的翻译。

例句:有他这颗扫把星,什么事情都办不成。[2]

With a comet like him, nothing can be accomplished.

With a jinx like him, nothing can be accomplished.

从文字表面来说,第一种翻译涵盖了原文句子中的每一个语言要点,但是却失去了一样重要的东西--文化。在原句中,“扫把星”是指那些不幸的给事件顺畅进行带来障碍的人或事。但在第一个译本中,把它译成了“comet”,这对英语读者来说完全是一头雾水,拎不清原句到底要表达什么。事实上,英语中的“jinx”就可以表达。

2.谚语

在长时间的使用中,每种语言都慢慢总结出了一些具有教育意义和哲思的语言或表达,其中一种就是谚语。也许谚语并不像成语那样正式和严密,但却由于使用者众多和在时间、空间上流传广泛而出名。

例句: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只工作,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

英语中,有许多含有人名的表达,却都和所提到的人毫无关系。比如,“Black Smith”的意思是“铁匠”,“Uncle Sam”是“美国”,等等。这些都出自于英语的谚语。因此,本句中的“Jack”只是那些工作狂的人的代称。

3. 语境

根据波兰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定义,语境就是一个事情存在或发生的场景。它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能够更好地被理解,语境可以分为语言语境、社会语境和认知语境。

3.1 语言语境

语言语境是指句子层面的语境,它是构成一个表达的最直观的因素,比如词,短语,句子,都可以是语言语境,它又可以再划分为词汇语境和语法语境。

3.1.1 词汇语境

单词是一个很小的构成语言意义的单位,也是一个句子里最小的单位[3]。同一个单词在与不同的词或短语搭配时会有不同的意思。所以,在做翻译时,对于一个特定表达周围的词或短语应该给予广泛的关注,以能更好更清晰的理解它的意思。

比如:① Their attitude to this matter is negative.

② The person who had a HIV test turned out to be negative.

在第一个例句中,由于出现了“attitude”和“matter”,不难理解本句中的negative应该是“消极”的意思。在第二句中,关键词是“person”和“HIV test”,所以negative的意思应该是“阴性的”。综上,词汇语境在翻译中也应该被考虑进去。

3.1.2 语法语境

跟词汇语境比起来,语法语境就要抽象的多了。它更强调单词的不同的搭配,换句话说就是,它更注重单词在固定搭配中的意义。

比如: ① Black sheep

② Black tea

在第一个短语的意思是“害群之马”,在这个短语中“black”并不指颜色。在第二个短语中,black的意思是“红”,与其单词本身意义相去甚远。因此,一个单词在不同的短语中会有不同的意义。

3.2 社会语境

简单来说,社会语境就是指一个表达所产生时的周围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参与者和谈话的形式等。韩礼德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语域理论,其包括语场、语旨和语式。韩礼德认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的措辞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教堂的措辞和在教室的措辞,就会不同。另外,由于对话者的不同,一个人的说话方式也应该随之变化,这就是语旨,如母子之间的对话,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对话,就会不同。因此,译者在做翻译时应该注意到社会语境的影响。

3.3 认知语境

认知语境要求目标读者要与原读者有相似的经历或背景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说,认知语境是翻译中最重要的一点。因为,无论原文是如何地优美,如何地流畅,若没有相似的经历,一个人即使在同一语言中也有可能很难理解作者的意图,更不用说跨语言了。比如,在爱斯基摩语中有超过200个词来描述雪的不同状态,但对于一个一辈子都没见过雪的非洲人来说,他能理解这些不同的表达吗?很显然不能,这就是认知语境起作用的地方。

4. 相对性

翻译对于原著来说,就像临摹画对正品画一样。在不断的修改和审校后能够无限的靠近原著,但却永远不可能和原著一样。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是两种语言非常靠近,非常自然地对等关系。为了达到这种对等,在翻译中要考虑很多因素,例如文本类型,受者的语言能力差异,还有文本的可靠性,等等。奈达翻译理论中的一些因素也和韩礼德的语域理论相重合,但奈达认为翻译是一个无限接近原文却又不可能完全成为原文的过程。

例子: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 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

This is why I am afraid, 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

--- William Shakespeare

①子言慕雨,启伞避之。

子言好阳,寻荫拒之。

子言喜风,阖户离之。

子言偕老,吾所畏之。

②君乐雨兮启伞枝,

君乐昼兮林蔽日。

君乐风兮栏帐起,

君乐吾兮吾心噬。

这是几节时下流行于网络的诗,而其对应的不同版本的中文译文可以很好的佐证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以上两个版本的译文都成功地做到了让译文读者能与原文读者有相同或相似的感受。更甚者,以上两个版本还为不同品味的读者提供了不同的选择。通常来说,第一个版本更受那些喜欢《诗经》的读者的偏爱,而第二个版本当然非中意《离骚》的读者莫属了。

结论

翻译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专研和总结的过程中,许多翻译理论家和语言学家都贡献出了他们的青春和精力,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力图将本文作者认为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做一个例证,同时也试图将奈达和纽马克以及其他理论家的观点联系起来,使翻译理论体系更加地兼容并包和全面。总之,不论是奈达的理论,还是纽马克的理论,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译文读者能有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感受或感觉,越接近,越好。

References

[1] http:///wiki/Idioms

[2]http:///link?url=1KMZLsI8fhlZekqAB4KZ0OvvTQwFVyqHerF0NoMhmp1j 9Ngy8qADX3HcERumcLzEDR23TQEG7U-EN69KpA-hfG3NPDt6vS6KWq5SFfpSNRC

[3] 党群英. Linguistic Context in Translation [J].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0.

[4] Nida, E.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第8篇:离骚翻译范文

我们知道,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主动句和被动句。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如:“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季氏”是“伐”这个动作行为的发出者。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如:“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报任安书》)“放逐”这一动作行为,屈原是接受者,即受事者。不难看出,主动句表示的是主动意义,被动句表示的是被动意义。

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又可以根据有无专门表示被动的形式标志而分为两类:(1)只在语义上表示被动而无被动形式标志的句子,也就是语义上的被动句。如上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放逐”这一动作行为,不是屈原发出的(施事),而是楚怀王,屈原是“被放逐”。这类句子,在形式上同主动句完全一样,被动意义只能从主语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上去理解,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的“受事”,而非“施事”。(2)有标志的被动句。这种句子在谓语动词的前面或后面,带有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籍传》);“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在这种有标志的被动句中,较常见的有“于”字句、“为……所……”句、“被”字句和“见”字句。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因为了解了这几种被动形式,有人在句子中见到标志性词语后就确定该句是被动句,把标志性词语作为判定主动句与被动句的惟一依据,这不仅容易造成两种句式的混淆,而且会错误理解文意。

所谓标志,只是因为其有标志作用,而实际上它们所在的句子并不是绝对定形的,意思也非绝对固定的,只因习惯如此,故以名之。汉语的主动句、被动句,终究是由句子自身所表示的意义所判定的。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古汉语的“见”字句的表义特点:

在先秦汉语中,“见”是被动助词,它位于及物动词前,构成“见 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如:①“人皆以见侮为辱”(《荀子・正论》)。②“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孟子・梁惠王》)。这两个句子中,“见侮”,即被欺侮;“见保”,即“被保护”。表达的都是被动意义,因而都是被动句。

“见”字句还可以与“为”字句对比着用,更显示出“见”字是被动句式的一个标志。如《韩非子・说难》中的“厚者为戮,薄者见疑”,意思是受罚重的被杀掉,轻的被怀疑。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确实有很多“见”字表被动的句子,但是,绝非句中有“见”字,尤其是动词前有“见”字就是被动句。读南北朝以后的作品尤其要注意这一问题。

南北朝以后,被动助动词“见”发展出一种新的用法,即可以用在主动句的动词前,表示“对我怎样”。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慈父见背”,不是慈父被背,而是慈父背我去世了。再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见恕”,不是被恕,而是原谅我。

“见”的这种新用法,并不是代词,而是副词性质,表示别人对自己怎么样。这一用法,沿用至现代汉语中,如“招待不周,请见谅”,“请不要见笑”。

综上所述,“见”在古汉语中,有主动、被动两种表示作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辨别。

那么,“郎诚见完与恩”中“见”属于哪一种用法,此句到底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可以从表达的意义来进行判定。

该句出现的语言环境是,区寄智杀一豪贼后,落入另一豪贼之手,本想卖之为僮以求利的豪贼,震惊之余欲杀区寄。为赢得生机,区寄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为两郎僮,孰若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郎诚见完与恩”,表达的意义是什么呢? “郎”是当时奴仆对主人的称呼;“诚”,副词,果真;完,保全;恩,名词活用为动词,给予恩惠,教参判定该句为被动句,那么应译为“主人果真被保全并给予恩惠”。而在语言环境中,应是区寄采取攻心战术:“(如果)主人你能保全我并给予我恩惠,那随你怎么办都可以。”显然,“完与恩”这两个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施事)应是“郎”,主动权在“郎”而不在区寄。这个句子表达的应是主动意义。

第9篇:离骚翻译范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数千年前闪着智慧光芒的《论语》,到战国时期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离骚》,再到明清时朝的《三国演义》《红楼梦》,无不展现出国学的无限魅力。但近几十年来兴起的“英语热”却大有势如破竹之势,“横扫千军如卷席”。比如,英语热不仅流行于大学校园,甚至咿呀学语的幼儿园就开始出现了英语、汉语双语教学;许多高中生对文言文不求甚解,却热衷于英语的翻译和阅读……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把本国的语言、文字丢弃一旁,而去疯狂地钻研外来语言,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吗?

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如今,社会上各种英语培训机构多如乱麻,家长趋之若鹜,且不论其良莠,单单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让英语大行其道,这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并且在无形之中冷落了母语,长此以往,将令我们失去自我而成为无根之浮萍。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一方面学生为了英语起早贪黑,做着外国人不一定懂的阅读,记着外国人不一定理解的语法,一旦出了校门,便将其束之高阁,岂不可惜?另一方面语言是用来交流的,而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决定了学习英语只是为了考试,学生谈起语法头头是道,说起英语结结巴巴;做起试卷下笔有神,英语听力呆如木鸡,岂不可悲?

前不久,北京宣布将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分值,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诚然,英语不乏可取之处,但我们大多数人学英语只是为了考试,只是为了谋一份职业,这种功利化的学习极容易让我们走向极端。与之相反的是,孔子学院在外国遍地开花,但西方人只是为了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从不为了学汉语而学汉语。再者,并不是人人都有学习语言的天赋,对于那些热衷于国学却不得不跨过英语这道门槛的人,岂不是不公?

技多不压身,学英语本身并没有错,关键看我们能否把握住手中的“度量衡”。而当对英语的狂热追捧让我们迷失自我的时候,我想,我们真的应该给英语降一把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