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为人民服务全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句子仿写
(一)用具体的语言把重点词语表达清楚
每篇课文都有些重点词语需要解释,那么我们大多是采用以词解释词的方式。其实若能联系上下文用具体语言把重点词语表达清楚,既能让学生印象深刻又能训练表达能力。例如《再见了,亲人》中“雪中送炭”一词的解释。
(二)用关联词语把句子写连贯
我们不仅要训练学生熟练使用简短的句式,更要学会使用关联词组成复杂的句式。例如《为人民服务》中“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在讲解这段文字时,要求学生找出其中关联词,并用这些关联词仿照句式写一段话。
二、片断仿写
(一)构段方式的仿写
构段方式是指文章的段落组成之间的逻辑关系,构段是文章的基础。
《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文中“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全部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好看极了;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句式仿写这一段分总结构的片段。
(二)想象画面的仿写
虽然我们的学生是天生的幻想家,有着很多的奇思妙想,但是若是要他们用文字表达出来写成文章他们就无从下手。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要加强想象方面的习作训练。
学习《火烧云》在这篇课文时,我会专门拿出这一段落供学生仿写: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马变模糊了。
而在《秦兵马俑》中学习完文中对将军俑、武士俑的描述后,邀请若干学生上讲台扮演“俑士”摆出造型,其他同学仿照文中句式展开想象进行创作。摘录如下: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左手拿弓右手拉弦,那炯炯有神的双眼死死地盯着敌人,好像一箭就要刺进敌人的心脏。
三、全文仿写
(一)写作顺序的仿写
写作的顺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按时间先后顺序写,按地点变换的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如《颐和园》一文中按浏览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移步换景。课上布置学生游览本地的“金三角”再仿照《颐和园》的写作顺序进行创作。其中一个同学仿写得非常到位:来到芦林的金三角,就可以看见有名的长廊。长廊南临丰溪,北依芦林大道,建筑面积有2697平方米。600米长廊利用古建筑手法,综合现代建筑材料建造。整条长廊有518根柱,东西似两条巨龙冲天而起,中间各设数亭为龙的前、后爪。头部交汇于中间的一座古城楼。长廊西头耸立一块凤凰型巨石,东头为一冲天石柱,各刻“江南第一廊”字样,每隔10米,长廊顶部有一盏彩灯,背部三条霓虹灯,构成一条长虹。入夜远观长廊,长虹静卧,宛如瑶池仙境,颇为壮丽。整个造型古朴庄严,假山雕塑,小桥流水,尽现江南水乡本色。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芦林大桥,大桥全长169米,桥宽35米,桥墩为钢筋混凝土沉井基础。站在大桥上向下看,母亲河(丰溪河)的河水清澈见底,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河底各种各样的鱼,有的是肚子圆鼓鼓的草鱼,有的是形同手指粗的溪鱼,有的是周身银白的小银鱼……
(二)谋篇布局的仿写
【关键词】远程教育;语文教学;应用
一、远程教育资源为语文教师备课打开了方便之门
要让自己的课堂精彩,课前语文教师的备课是重要的基础,“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长流水”。课前,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尽可能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而做为一名农村的老师除了读一本《教参》和一本教案外没有别的资料,我们老师对课文的理解也很肤浅,要想上好一节课,需要收集多种资料,而这些资料有些教师根本就无从收集,想要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走进文本,唯一的途径就是制作课件,可制作课件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现在好了,走进远程资源网,打开“教师发展”、“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培训教程”映入眼帘。在“教材分析”和“培训教程”中专家对教材作了充分分析,使我们更准确把握教材,明确教材的重难点。观看了“教学案例”,一堂课的构思鲜活的出现在教师的脑海里。然后从资源中选择与课堂有关的图片、录像或录音。
二、远程教育资源,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远程教育资源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以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习需要兴趣,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出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自发的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应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景,结合远程教育资源,根据学生实际,充分运用各种教具、载体资源等,让学生用各种感觉或自身参与来生动形象地体验相关知识的行为,让学生在教学中身临其境地体验知识,是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学生印象的有效方法。我们可以从学科“教学资源”栏内精选出大量的情景体验材料,如教学《为人民服务》时,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领悟并学习为人民服务选择好的、正确的、有益的。而反对危害人民利益。我就在远程教育资源网上找到了一些实际列子开始上课,我首先给学生放课文朗读的游览的录像,让学生整体上去感受为人民服务的美。这时及时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拉开了学习的气氛,然后一边读课文一边观看图片的情景,学生如同置身于现实中,轻松愉快地学习了《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现在远教资源进入了课堂,教师只要打开电脑,各科资源应有尽有。在课堂上,运用各种资源就如同信手拈来。在“学一学”环节逐段演示课文内容,也一定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实在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现代信息技术可再现形象,这就像在语言和形象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因此,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再现的形象,可加深学生对语言内涵的了解,进而可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观潮》一文,通过放映从远程教育资源上下载的课件,引导学生通过听觉,体会大潮的声音――“好像闷雷滚动”,“如同山崩地裂”;通过视觉,体会大潮非凡的气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这是大潮向前推移,通过画面,学生很快理解了“横贯”的含义;在画面中,有人站在观潮台上观潮,观潮台上人山人海,与浪潮形成了对比,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作者为什么把浪潮比喻为“白色城墙”;最后,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浪潮汹涌澎湃,铺天盖地地卷来的壮观景象,让学生理解全文的重点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非凡气势。可见,“一张纸,一支笔,一口话”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而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正弥补了这种不足。
四、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能有效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无所作为,表现为享乐主义,精神懈怠,不思进取,不敢于担当,不敢于负责任。无所作为,享乐主义是个人成长,成就事业的大敌。保障性住房建设者,代表政府开展保障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其自身工作职权归根结缔来自于人民,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勤务员,应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增强政治修养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把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作为座右铭,坚决反对工作中的无所作为,享乐主义。(1)克服精神懈怠,不思进取。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确保保障房建设零事故,不仅需要保障性住房建设者有高昂的斗志,强烈的事业心,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安全生产工作,它需要保障性住房建设者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需要学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程监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保障性住房建设者不能精神懈怠,满足于一知半解,满足于享受办公室闲暇,而是要多捧书本,努力充电,多向专家学者施工人员请教,要相信群众的智慧,相信群众的知识经验能帮我们解决工作中的许多难题,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锐意进取,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业务水平,增强工作能力,这既是工作需要,也是我们成就事业的前提。(2)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任。干任何工作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保障房建设是民生工程,其安全生产管理更是责任重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者应清醒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细致地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到位,不敷衍了事。对于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犯有的错误不回避,不掩饰,诚实面对,总结教训,加以改正。
2.对党对人民负责,杜绝铺张浪费
建设保障房,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民生工作,以财政投入为主的保障房建设,意在用有限的资金来解决部分社会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虽然保障房项目建设者,特别是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人员职位虽低,权力有限,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远离奢靡。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铺张浪费,并非追求高消费,生活奢侈,而是特指在工作上各项公用支出要节俭,不能大肆挥霍,铺张浪费。保障性住房建设者在安全生产工作,是代表党和政府行使公共职能,不论党员与否都应该勤俭节约开展保障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反对铺张浪费。(1)办公节俭。以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质,加强自我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提高节俭意识,在日常办公中开展节俭活动,提倡节能环保,废旧物品再利用,除了常见的废旧纸张再利用,空调节能外,还实行了绿色出行,如下统一下工地,合理规划形车路线,拼车出行,乘大车改开小车,改坐单位车为坐公交车等等,通过各种方式设法降低办公成本,节约资金。(2)施工节俭。厉行节俭美德,不仅限于办公经费的节约,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加强对施工单位人员的节俭美德教育,使他们在施工过程中重视节俭的重要性,科学合理规划,制订最优的施工组织设计,尽可能减少在安全文明施工、临时设施搭建上反复折腾,使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最少,成本最低,真正防止铺张浪费,做到把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杜绝流于形式
形势主义的突出表现就是只注重形势,忽视内容,不讲实效,不切实际,表现在工作上就是弄虚作假,作表面文章,走过场。作为履行公职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者,特别是党员更应该按照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兢兢业业干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平稳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者要以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反对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形式主义。(1)加强安全生产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学习,保障性住房建设者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工作态度,增强责任感,以服务保障房安全生产工作就是服务人民群众为信条,踏实工作,把施工现场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加强对施工单位特别是一线作业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安全发展”理念,使工地安全生产制度、规定、要求不流于形式,同时,不断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安全生产形势得到持续改善。(2)监督检查得力。安全生产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绝不能把安全检查当形式。保障性住房建设者在保障房安全生产检查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高要求,强原则,工作不怕得罪人,发现隐患,严肃对待。每次安全生产检查前,都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成立检查机构,做到安全检查工作有章可循,检查人员精干得力。
关键词:付费采访 新闻伦理 传媒市场化 有偿新闻
“付费采访”是指新闻媒体或记者为了得到某些“独家新闻”而付给被采访单位或个人一定的“报酬”。“付费采访”是当今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产物,是新闻竞争手段的一种异化,它迎合的是“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论。
各方对付费采访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则从新闻伦理的角度予以分析,探究付费采访的是与非。
一、付费采访引发的伦理冲突
付费采访是媒介产业化的产物,体现了媒介产品鲜明的商品性,对新闻伦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伦理是对人的社会关系的应然性认识,是个体道德与制度道德的体现形式。因而要研究伦理势必要先研究新闻道德。
1.付费采访失范的表现
付费采访本来不是就要给“一棍子打死”的事情,但由其却引发了一系列失范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乱付费采访”和“付费乱采访”这两个方面。
(1)乱付费采访
乱付费采访是指在付费采访中竞相哄抬价码,这样极易造成采访秩序的混乱,强势媒体以其财力物力支援而越来越强,弱势媒体则因无力竞争而渐弱下去,长此以往,话语权将会愈加集中,这对公众的知情权是一个极大的伤害。
(2)付费乱采访
付费乱采访是指我付费了,要你说什么,你就得说什么,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甚至备好了一问一答的详细台本。也就是常言的“找托”,这样一来,采访不再是采访,而纯粹沦为演戏。
2.付费采访中价值观念的冲突
(1)主导价值观与“边缘”价值观
调适社会价值冲突,首先要努力吸引各种价值观的合理因素,确立一种主导价值观,并使个人价值与群体价值、义与利、理与欲等二元对立的价值观之间保持适度平衡。其次,还要承认边缘价值观之所以存在的合理性,对它们采取宽容的态度,尊重人们价值取向的自由。当然,必须对边缘价值观主动地适度地进行调控,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以确保社会既稳定又充满活力。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主导价值无疑是集体主义价值观,所以面对“付费采访”现象,我们在鼓励社会大众免费受访的同时,应该承认“付费采访”的合理性和进步性,并尊重一些人要求付费的自由,但必须认真地对之加以调控和正确引导。
(2)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人的价值具有双重性,即人既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作为价值的主体,他有人的需要和享受的满足,作为价值客体,包括两个方面,即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前者是指个人通过实践去创造价值,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后者指通过实践去创造价值,以满足自我的需要。个人利益的正当满足是社会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而社会利益又为个体利益的实现创造条件,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因而,只有兼顾社会和个人,才能较好地解决价值冲突,才能在冲突中寻找新的价值世界。所以,在面对“付费采访”这一价值冲突时,应该既要树立集体主义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又要兼顾个人利益,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群众的关系,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3)目的性价值与手段性价值
价值总存在于现实的主客体关系之中,并通过手段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而实现。没有手段性价值的现实化,目的性价值就会变成海市蜃楼,可望不可即。同样,没有目的性价值的理想,手段性价值则会陷入盲动,导致实用主义和功用主义泛滥。处理价值冲突,必须体现现实关切与理想追求、手段价值与目标价值的统一。因此,在媒体舆论导向中必须把集体主义这一价值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具体可行的价值目标,即在实践中提倡讲道德、讲奉献、讲理想。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切实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反对那种仅以一己之私利出发和损人利己的不良行为。
3.付费采访中德与法的冲突
在付费采访中,主要体现为对知识产权和劳动权的争论,赞成方认为付费采访是对采访对象个体劳动和知识产权的尊重,反对者则从道义的角度批判,认为应无偿地为社会作贡献,并且受访有利于采访对象扩大知名度,不应再收取费用。笔者在上文中已论述受访收费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只受劳动法保护,至多只能算是劳动报酬,不收费则另当别论。在这个问题上应当合理处理好德与法的矛盾冲突,防止处理不当而致使付费采访走入极端。
二、付费采访下的新闻伦理理性回归
付费采访是媒介产业化的产物,较多地体现了新闻媒介的经济属性,但由于其对社会公益的忽视,引起了学界与业界长时期的争论。笔者认为,付费采访并非不可行,但是必须树立基本的可行性底线。
1.坚持社会责任论,维护公共利益
社会责任论作为一种明确的理论思想,是在1946年出版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业》中正式提出的,它认为,报刊自由传统观念的哲学基础已被现代知识界深刻的思想革命所摧毁;古典的放任主义的经济学已被几乎所有现代工业化国家的实践所摈弃;思想自由竞争的公开市场在现代社会中不复存在。因此,它从指导思想上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补充和修正,包括主张政府对传播媒介进行干预、强调自由伴随着义务与责任、强调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等等。社会责任论的提出,在调节政府、媒介和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方面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付费采访也不例外,只有在“社会责任论”这一理论基础上,付费采访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2.坚持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坚持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首要的便是坚持无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原则。只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原则,才会忠于职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才会充当党群联系的桥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后记
总之,新媒介生态下的新闻生产过程,使得新闻采访活动具有了经济性特征,付费采访也就应运而生了,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媒体采访是公众知情权的落实渠道,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付费采访不能无休止的蔓延和泛滥,否则必将损害新闻业的道德基石,损害媒介的市场秩序,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著,李青藜译,《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李良荣等著,《当代西方新闻媒体》,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关键词:民航 机务维修 人为因素
通过对民航安全事故产生原因的调查可以了解到,影响民航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就是人为因素。民航机务维修中的人为因素很可能影响到飞机运行的安全性,这些因素既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也具有较大的偶然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重视人为因素对维修工作带来的影响,并找出合理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提高民航运营的安全性。
一、人为因素的类型和产生原因
1.民航机务维修中经常出现的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能是飞机本身没有问题,在维修之后导致的飞机故障,例如飞机中的可更换件出现安装错误的情况,或者在重装配液压管路之间没有将堵头去掉,还可能在工作接近时由于踩踏等原因造成空气导管破裂的情况;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在飞机维修工作中,并没有将飞机中存在的隐形安全问题检查出来,从而导致安全隐患仍然存在,例如在人工目测检查环节中,没有察觉到飞机结构的裂纹。或者在飞机维修中存在误诊的情况,将完好的设备拆除掉,而留下了存在故障的设备。
2.造成维修故障的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从主观方面来看,主要分为机务维修人员的心理、作风、生理以及技能等原因,同时还包括机务维修人员的工作态度、个人能力、工作方式和心理素质等因素。客观方面主要包括维修能力培训、工作环境、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和设备支持等。
二、避免人为因素干扰的具体措施
1.提高对民航机务维修工作的重视。在民航机务维修工作中,要想提高维修的质量,需要从减少人为差错上入手,尽量满足民航的安全需求。如果维修质量过低,就可能造成人为差错,进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民航机务维修中应该将质量作为工作的中心,重视对细节的管理,将维护员工利益作为工作的前提,并找出化解安全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进而更好的保证维修质量。
2.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今后民航机务维修管理中,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做好人员的调整和分配,尽量激发机务人员自身的潜能,使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所提高。同时还需要关注机务人员的活动规律以及心理特征,保证人性化服务的落实。在培养人才时,应该发现每个员工的优点,尽量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作为民航机务人员来说,应该本着安全第一的责任理念,克己奉公、服务于民,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这样才能提高民航维修的质量。
3.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提高机务人员的素质能够从根本上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民航的安全运行,并确保经济效益。作为民航机务维修企业来说,应该做好员工的教育工作,增加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让全体民航机务员工都能全面的掌握维修知识,增进自身的技能,进而更好的为民航工作服务。民航机务人员除了在知识及技能方面加以培训以外,还需要做好作风建设,将最积极的工作热情带到工作中,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4.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利用核对的方式来提高维修工作的准确度,这样能够避免由于思维干扰等因素造成的工作失误,同时也能为安全维修提供保证。安全确认是避免机务维修出现问题的主要途径,在确认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精确无误,不能出现应付了事的情况。维修中利用监督和跟进能够更好的完成维修计划,及时挽回可能出现的偏差和问题。通过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能够发现维修工作中存在的弊端,进而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并做好督促检查,最终达到完善工作的目的。
5.充分利用奖罚制度。民航机务维修企业可以利用有效的奖罚制度来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上报的员工来说,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进而让员工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机务维修企业来说,在满足员工物质需求的情况下,还应该给予员工一定的精神鼓励,不断为优秀人才创造晋升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在精神方面得到满足,进而从根本上减少机务维修中的人为因素干扰。
6.建立民航安全文化。民航机务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民航系统的各个要素中,其中以民航工作人员的态度和素质为主,这些要素能够为航空公司的生活、生产以及生存活动提供必要的保障。机务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机务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和世界观,并按照机务维修的安全规范来执行任务,这样才能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维修干扰。
三、总结
通过对于民航维修中人为因素的类型及产生原因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任何微小的原因都可能影响到维修的安全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机务维修人员必须要秉着为乘客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来开展工作,同时民航企业也应该为维修工作提供最大的支持和帮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维修工作的开展,进而减少人为因素对维修工作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童谣、陈卫华.航空维修中人为因素分析和防范措施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3(7)
[2]张晓全,李艳.机务维修人为因素热点问题探析[J].中国民用航空,2011(8)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的是《我读故我思》。
阅读,是我们每天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的一项活动,抑或是一种享受。同学们每天课上都要阅读课本,课下做练习需要阅读题干,此外还要进行许多课外阅读;老师们每天都要阅读教材与教案等诸多资料。但是,当我们在进行这些林林总总的阅读时,我们是否与此同时加入了适当的思考呢?
我有幸成为了此次读名著演讲比赛初赛的评委。听完几十名同学的演讲之后,我发现:有部分同学的读名著演讲只是一些对名著的泛泛的概括与描述。其演讲中很少听到他个人的思考与见解。在我们的日常阅读中,也同样还有一些同学,在读书时只是进行着一种被动的对书中内容的灌输。他们在合上一本书之后,竟让不知道这本书到底是要表达什么。
思考应是贯穿阅读始终的一种心理活动,也是阅读的核心与关键。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只知道读书而缺乏思考,结果依旧是恍然若失、迷蒙不清。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总结了阅读时的“三到法”,即“眼到、手到、心到”。其中他认为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心到。因为唯有做到心到,才能真正将书本中的知识转化为我们的认知与思想。
《风中的纸屑》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比喻:我们的双腿一步一米,可思考却如同轻盈的纸片,承接风力,翻飞、舞动。凭借思考的力量,我们将于浩瀚如空的文字里自由飞翔,去追寻那生命中最初的美好。
阅读需要思考,而且需要的是有价值的积极的思考。假若我们读完《雷锋日记》,对这本书的思考是对雷锋老是多管闲事的嘲笑,那么我们所作的思考就是消极的、无意义的。读《雷锋日记》,我们应该思考雷锋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只有在阅读时进行有意义的积极地思考,我们的心灵才会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洗礼,才会真正有所收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阅读时进行有意义的思考呢?思考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对人生价值与自我的思考,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对自然科学的思考····在我们阅读时,对于文章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我们可以做出适当的标记,以便在对全文整体感知后,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对于书本中有价值的内容,或是能够引发资金思考的问题,都应注意做上批注并及时摘录;读完以后,应该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把自己的闪光之见保留下来,不让这些想法稍纵即逝。
今年年初,镇江日报结合新一轮改版,进行了一次“顶层设计”,按照“主流媒体、权威声音、贴近读者、政经大报”的办报思路,对宣传报道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并从原来每周56个版扩充至68个版,目的是在增加新闻信息量的同时,更好地发挥镇江日报舆论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的作用,努力与中心工作贴得更紧、与广大读者贴得更近。特别是对报纸一版作出了更明晰的定位:报道国内时政重大新闻,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重要会议及主要领导的重要活动;刊发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人民群众关注的新闻性强、可读性强的新闻。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凸显重要性
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传递正确的政治导向和舆论导向,既是党报的重要职责和固有使命,也是党报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舆论的日益多元,无论是新闻理论还是新闻实践,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课题。但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媒体如何变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不渝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然是党报的基本职责。当前,围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开展宣传报道,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体现。
镇江是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的联系点,要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成为全省的标杆。宣传好、报道好、服务好镇江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无疑是镇江日报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协调采编力量,统筹策划,形成合力,突出重点,在大力宣传中央、省委、市委有关重要精神和决策部署的同时,充分报道了各地、各部门活动的进展成效和特色经验,挖掘呈现了一批作风建设的先进典型,及时推出了一批专题、专栏、评论和征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镇江日报今年6月的报道为例,6月10日镇江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将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推进》,对镇江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近期的工作进行了综述。6月12日,头版头条报道了市委常委会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省委书记罗志军到会指导的新闻《扶正祛邪加强党性修养 锲而不舍推行作风建设》。6月13日,全文刊发了《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的具体实践――镇江市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纪实》,同时配发本报评论员文章《高质量民主生活会就该“辣味十足”》。6月22日,报道了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党组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新闻。6月26日,报道了句容市委常委会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罗志军书记也到会指导并强调“建设作风过硬领导班子,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一同刊出的还有句容市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纪实《在思想交锋中荡涤灰尘》……这种大篇幅、高频率、全方位的宣传报道,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走进基层,深入群众,增强贴近性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我们重温了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报的办报宗旨同样是为人民服务,做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新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闻的精髓在于实践,生命力也在于实践。新闻应当干预生活、参与生活、反映生活,切不可把群众路线挂在嘴上、写上纸上、贴在墙上。有鉴于此,镇江报业传媒集团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结合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要求新闻工作者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深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第一线,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始终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
镇江日报为此开设了长期性专栏“我们在基层”,引导采编人员走出去、沉下去、接地气、抓活鱼。今年5月以来,又推出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来自项目一线的报道”,社会反响良好。
每年春节期间,镇江报业传媒集团均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每次都有数十位采编人员深入群众生产生活,反映群众需求,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身边人、一幅幅生动的新春图。镇江日报采编人员先后走进“三新”建设中的新农村,走访拆迁户、新婚户、改善户、草莓种植户,走近工程建设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留守儿童、在镇江的外国人,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生活,用手中的笔和镜头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新年春节。在一版开设的“新春走基层”专栏,分别推出了《拆迁市民的新家新年景》《新春,新居,新生活的起点》《不回家,也有别样年味》《外来草莓种植户在镇过新年》等稿件。今年正月初四,镇江日报还推出“新春走基层”摄影专版――《我们与留守儿童一起过新年》,用10幅图片再现了农历正月初三记者赶赴丹徒区留守儿童村上党镇其一村的场景,记者给每个留守儿童送上春节大礼包,为他们拍摄全家福,辅导功课,一起做游戏,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舆论氛围。
基层是新闻实践的课堂,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老师。我们认为,继续深化“走转改”活动,既是助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也是新形势下增强新闻宣传报道贴近性的有效途径。
确保真实,开展监督,力求有效性
践行群众路线与开展舆论监督不仅不矛盾,而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强调:“要着眼于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中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的重要根源,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舆论监督既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新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党报的舆论监督具有公正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在“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难”等方面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时候,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舆论监督的功能,绝不能为批评而批评、为监督而监督。在确保舆论监督报道真实性的前提下,还要掌握报道的时机和尺度,做到有理、有据、有节,力求舆论监督报道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既要包括舆论监督良好的个案效果,也要包括舆论监督良好的社会效果。
“润州花园毁绿都用上推土机了,这到底是谁给的权力?”今年5月5日,网友“夏天知了”在本地一论坛上发的帖子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接连几天,“小区毁绿建停车位”这一事件在市民网友中持续发酵。5月9日,镇江日报推出了《润州花园毁绿建停车场》,反映有关部门和单位缺乏“人民做主”意识和法治意识,擅自“为民做主”,相关程序未办理,某些手续缺失,引起社会舆论一片哗然。对此,镇江日报进行了跟踪报道:《润州花园建停车场 并无规划部门审批》《润州花园停车场仍在“违规”建设》《润州住建局叫停润州花园停车场改造》等6篇舆论监督报道相继见报,最终促成了问题的解决。许多市民网友在网上盛赞镇江日报,网友“又见一片水”发帖:“从这件事可以看到,镇江日报社是一家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挺镇江日报!”
一、认定目标应掌握这样一个原则:学前重点认定,突出主要目标;学中逐一认定,坚持目标先导;学后对照认定,加深整体认识。一节课的目标系列,通常都有多个目标组成,要想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作用,就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目标。课前只对重点目标进行强化认定,其它目标则在讲课过程中边学、边认定。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必须遵循目标先导的规律,即先认定目标再学习,充分发挥目标的激疑启思功能,在导学达标之后,还可以对照目标再次认定。这样做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对目标系列有一个完整、深刻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对教材中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在认定小学语文第七册《海滨小城》一课的目标时,对于重点目标——知道海滨小城的景色特点和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的,我在学前重点认定,学文中反复提醒,导学达标之后,又对照认定。而对于其他目标,如“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知道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等,则采用了学中认定的方式。这样,学生便对本课重点目标有了深刻印象,而其他目标也在学中逐一认定,立即达成。
二、认定目标方式要简易,方法要灵活。认定目标应该以口述为主,以简化认定形式,方便教师操作。与此同时,更要注意引出目标的灵活性,如果堂堂课教师都采用“直展示”,认定目标前总是一句“我们这节课的目标是……”,课课如此,机械刻板、单调乏味,长期下去,必将消弱学生认定目标的兴趣,影响目标认定的效果。而新颖有趣、引人入胜的展标方式,才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认定目标。
具体说来,可采用“情景式”、“设问式”、“温故式”等等。
例如: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小语第四册)一课时,认定目标时就采用了“情景式”。我抓住了少年儿童喜欢小动物的心理特点,在课前绘制了“小蝌蚪找妈妈”的图画,把3个目标分别放在小蝌蚪找妈妈的三道险关上,每达到一个目标就等于帮小蝌蚪前进了一步,直到最后目标达成,小蝌蚪找到妈妈。这样一来,学生兴致勃勃,学习热情高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我采用了“温故式”来认定目标。学文前,我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于狼的课文,让学生谈谈对狼的认识。在这个认识的前提下,我适时地引出本课目标:“狼为什么要摇尾巴?狼的本性会改变吗”?弄懂这些问题,也就达成了本课目标。这样的认定方式,有助于本课目标的达成。
认定目标方式的选择,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掌握。讲读《荷花》一课时,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前提,采用了“承启式”的认标方式:我先引导学生回忆从前见过的荷花是什么样的?让全体学生初步了解荷花的颜色、形状,这就为本课目标的达成垫定了基矗在此前提下,我引出本课目标:作者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他又是怎样观察、怎样描写的呢?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开始积极探求目标的达成。
三、对于中高年级认定教学目标的三种方法。
(一)提前认定目标。从中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来看,他们已具备了自己理解教学目标的能力,适合于在始教阶段认定目标。同时,提前认定目标对于“自学辅导课”也很合适。如在《粜米》一课中的几个目标分别是: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背诵课文前三自然段;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3.能通过重点词和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了解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些教学目标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这课的教学目标最好提前认定,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然后带着这个任务去学习这篇课文,收到最佳效果。
(二)课后出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起始知识的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比较陌生,若提前出示教学目标,目标中涉及到某些概念、术语,因为学生还没学习,所以很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以目标为导向,先逐层讲授,然后再结合课堂小结,滞后出示目标,这样效果会更好。如讲《种子的力》一课时,其中一个目标是“理清文章脉络,看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阐明自己的观点的,并了解议论文的结构”。在小学课本中,议论文出现的很少,对议论文的结构就更不了解了。因此,在讲课时,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理清作者思路,看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把道理讲清的,进而渗透关于论文的定义及议论文的结构等写作知识,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强化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
每个人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都与民生档案息息相关。民生档案是维护人民群众权益最原始的凭证,记录了社会管理的历史,体现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是落实党委、政府各项民生政策,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更好的为民生服务,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阶层高度分化,人员流动日益频繁,人民群众对民生档案的管理工作有了更高的需求。各级党委政府工作将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当作工作的重点。强化民生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顺应形势,以人为本,遵循新思路,寻求新突破,不断开创新局面,关注民生、服务民生,在实现档案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及时、更为全面、更为有效的服务,是保持档案事业的健康有序、持续高速的发展的重要社会条件。民生档案信息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范围较广且种类繁多,动态性较强,民生档案管理工作仍存在着管理混乱、水平不一、资源分散、基础设施滞后等不足,具体表现为民生档案的种类较为繁杂,归属不清,保存不一,无法确定由哪一部门负责管理,管理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有的民生档案是根据本身所在部门及相关行业标准进行管理,也有许多部门没有相关的行业管理标准及实际操作管理办法,也谈不上规范化的档案部门管理指导,致使部门民生档案管理力度不够,甚至出现无人整理的现象。民生档案接收进馆的范围没有明确界定,保存条件比较有限,民生档案的移交及接收工作开展困难。民生档案现代化建设程度不高,信息化及数字化有待提高,其检索功能难以满足越来越高的民生档案利用率的需求,民生档案管理工作亟待提高。强化民生档案管理工作,将民生档案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转型变革时期档案管理工作存续与发展的基本策略,也是体现档案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
二、强化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规范民生档案管理工作
规范各类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是充分发挥民生档案价值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民生档案工作规范,根据不同形式、不同服务人群等制定相关的业务标准、管理标准及其需要遵循的行业标准,实现民生档案的实体进行分散保管,同时进行统一指导管理。完善民生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包括归档范围、分类标准、立卷要求、移交手续、工作职责及保管、借阅、记录、统计等各个方面,以规范化的民生档案工作及符合实际的业务标准对民生档案相关部门加以指导,制定本行业民生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整理办法、管理规范等标准文件,实现档案管理各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完善民生档案归档制度,设置分类方案和保管期限表,完善档案整理、检索目录编制、档案鉴定销毁移交等业务标准。制定民生档案分类整理的方法及规定,保持档案整理方法的一致性与正确性,切勿将立卷与组件混用,采用定时制的标识方法划分保管期限。依照国家相关规定,运用双套制归档对电子文件或电子数据进行整理归档,做好数据的脱机备份,及电子档案的纸质化管理及异地备份。建立民生档案登记及年检制度,对各类民生档案进行排查和登记工作,详细记录当地民生档案的形成和管理单位、主要内容、数量、整理规范和标准、信息化建设、开放利用规定和利用情况、移交进馆规定等信息,利于有效掌握民生档案的形成规律、利用情况及管理现状,便于监督。强化对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加大业务指导监督力度,从源头上抓起,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切实抓好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民生档案管理和利用的监督指导。将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考核范围,使考核的结果能成为评判单位档案管理成效的重要依据,同时严格开展执法检查,及时发现民生档案工作中存在的违法现象,严格加以查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依法管理民生档案的意识,促进民生档案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逐步推动民生档案工作的法制化发展。
(二)加大民生档案的现代化建设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地利用,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应运而生,人民群众对信息有了更快、更全、量更多的需求,在这样的形式下,只有加大民生档案的现代化建设,改善民生档案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为档案室配备各种专业设施设备,加速民生档案信息化进程,在接收新的档案进馆的同时,接收档案电子信息进馆,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为着眼点,全面部署民生档案数字化工作,实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安排专门人员深入挖掘现有的民生的档案资源,加强整理、编目,大力推进档案信息的深加工,并对馆藏利用较高、最频繁的档案优先进行数字化加工,实施档案的全文扫描,同时结合档案利用工作的实际情况,制作电子民生档案目录,加快馆藏档案的划控和数字化工作,逐步发展成可以提供网上在线查询服务,提高民生档案利用的效率。利用电子技术提供电子信息服务,拓宽利用渠道,充分发挥档案的参考和资政作用。加快实现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查档工作效率,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迅速获取所需信息,避免群众因无法确定所需档案保存地而到处奔波的现象,以满足日益增多的查档人员的需求。运用现代技术,制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专题档案,并将其连接至接待窗口,以提高查档的工作效率。将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进行数字化扫描,并将著录条口与扫描全文进行挂接,最大限度地方便百姓对民生档案的利用,提升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及效率。
(三)增强民生档案的利用效能
积极适应群众和民生的需求,整合档案资源,拓宽利用渠道,丰富利用内容,增强民生档案的利用效能。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向社会公开服务形式和手段,为公民获取民生档案信息提供便利,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公开民生档案查阅流程和服务承诺,编制行之有效的民生档案公开指南,通过设立公开栏、网上公开等多种形式,为群众查询档案提供便利,以充分发挥民生档案的作用。例如具备专题档案展览、开展档案走进社区活动、开通便民服务“绿色通道”等活动,规范档案查阅利用的收费项目、标准,取消不合理收费,降低群众查阅利用档案的成本,使档案真正成为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活资料。整合各民生档案单位建立相应地档案册,诸如户籍档案、医院出生档案和病史档案、单位职工培训档案、劳动就业档案、农村农保档案等,必要时可以开展信息共享,创办人民的个人信息库,人民凭借有效身份证明,就能方便地查询到个人信息,促进民生档案的利用效能。充分发挥各民生档案的作用,为诸如优待抚恤、养老服务、婚姻登记等各项民生提供服务。将改善民生作为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编研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及难点问题,使民生档案的利用更为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