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本教育范文

生本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本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本教育

第1篇:生本教育范文

笔者认为,生本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而非课堂教学的模式。既然是一种理念,就应该存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否则,就会互相掣肘。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校把生本教育的口号喊得很响,而事实上在实施之初就打了折扣――因为他们有时提生本教育,有时提生本课堂,联系具体语境来看,这种不同提法的内涵和外延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贯彻“生本”理念。概念上的不一致,暴露出人们认识上的模糊,以及实践中的偏颇。在认识上,把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具体到实践中,在课堂上提倡“以学生为本”,离开课堂就要“以管理为本”。比如,在住校生管理中,有的学校规定学生二十三点就寝,而管理人员对学生就寝情况的检查过程能延续到凌晨一点,两个小时之内多次突击检查,“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结果,有夜猫子习惯想多学一会儿的学生提心吊胆,学而无功;习惯于早睡早起的学生同样苦不堪言,睡而难眠。又如,不少学校有硬性规定,学生到校,手机要一律上缴,由班主任统一管理,违者严惩不贷,目的是防止学生利用手机上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学校如此煞费苦心“为学生着想”,其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客气地说,这肯定是违背生本教育的理念的。学生应该有统一的作息时间,但是,这种统一,可不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落实?除了上下课的时间,其他的作息可不可以有适当的弹性,以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不论通过什么途径上网,都有接触不良信息的可能,但是否就该因此而斩断他们上网的途径?这种做法是否能适应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应该怎样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接触网络垃圾?就以生本课堂而论,学生在进行前置性学习时往往要查阅一定量的资料,学校斩断了学生上网的途径,基本上就断绝了他们查阅资料的途径,教师只好把自己准备的资料统一发给学生。但是,学生自己搜集资料与阅读教师提供的现成资料,能达到相同的学习效果吗?这些问题,都应该作为专门课题进行研究。遗憾的是,不少学校都没有这样做,而是采取了简单的、表面有效但实则有害的措施。为什么呢?因为“方便管理”。“方便管理”,就是把“方便”留给了管理者而不是受教育者,就是以管理者为本,而不是以学生为本。

其次,就生本课堂而言,它“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它“提倡减少或最终取消学生成长期的频繁统一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科任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改为评研活动,削弱日常评价的比较竞争功能,鼓励‘为而不争’。到了学生学习的成熟期,鼓励学生用成长期的生动、活泼、主动、自然、丰富的积累和感悟,取得优异的终端考试成绩”(引自《360百科》)。但在具体实践中,不少学校的考试次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增加,周考,月考,半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等等。小考周周有,大考三六九。而且,每次考试结束,教学管理部门往往以考试成绩的优劣来评价生本课堂的开展情况。有时给上级领导汇报工作,也会如此操作,以证明学校开展生本课堂所取得的成绩。

学校希望学生有好的成绩,这无可非议。但我要说的是,生本课堂不是应试教育的助推器。通过生本课堂,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学生在一个相对较长的学习周期内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滋养了积极主动的生命状态,在学习的终端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这是一个由完整科学的过程到自然而然的结果的发展历程。通过短短几天、几周的生本课堂实践就取得了非同一般的效果,请问,你们自己相信吗?以应试教育的思维去推动生本课堂的实施,换汤不换药注定事倍功半。

再次,生本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具备一些最基本的条件。

比如,他们首先应该是自觉的学习者,除了完整地学习领会生本教育的有关理论,还应该了解最新的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既没有读书的习惯,也没有提高的欲望,仅仅观摩了几节生本教育的示范课,参加了几次基本的培训,就以生本教育的行家自居,最终将裹足不前。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能坐得住冷板凳,不能急于求成――态度要积极,行动要扎实。有积极的态度,才能催生应有的行动;有扎实的行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2篇:生本教育范文

李怀宇:生本小组建设是实施生本教育的一块重要的基石,直接影响生本教育实施效果,需要教师全方位地分析每一个学生,达到小组成员优势互补,性别互补,小组之间要具有可比性。我们班级班额小,共32名学生,从班级的实践经验来看,生本小组4人为宜,前后桌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可以随时共同学习和交流,互帮互助很方便。

刘丽娟:我们五中班额比较大,我实施了6人一生本小组,有些还是7人一组,从而减少生本小组的个数。在小组成员的组成上与组长共同选人,考虑文理学科优势搭配等问题,小组成员的素质尽量做到均衡、互补。

薛艳芝:我们班级在生本小组成员安排上,重点考虑了学习成绩的梯次分布,好、中、差组合,这样便于形成合力,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侯江春:我教的班级比较多。我对各个班级的生本座位进行了考察,大多是组员面对面侧身对着黑板,说闲话的比较多,课堂纪律很是混乱,我感觉李怀宇老师的八年三班的座次与传统的一样,纪律好,前后4人组成一个生本小组,讨论交流时,组合速度快,特别是学生展示发言时又注意倾听。我认为,学习经验不能照搬照抄,应该与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宫琼:是这样的,我的班级在开始实施生本的时候,我安排学生也是面对面侧身对着黑板的,组织班级纪律不太容易。后来我们不限制学生的坐姿,学生可以以比较舒服的姿态听课,学生说闲话的少了很多,注意力集中了很多,课堂学习效果也好了许多。

主持人:科学建立生本小组,严格规范小组是生本教育很重要的一环,生本课堂的核心是,通过发挥小组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生本课堂小组长的核心作用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做好选拔和培训小组长的工作呢?

李怀宇:组长的选拔要慎重,既要考虑组织能力又要考虑学习能力,如果两者不能兼得,应重点考虑组织能力,这是生本小组发展的动力支撑点。不要轻易撤换组长,如果非撤换不可,应该考虑另给他一个事务去管理,否则,此学生一旦有受挫感,产生的负面影响会很大。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教师更不可意气用事,给生本小组的发展带来损失。

刘丽娟:小组长不一定是所有学科都负责。比如我们班小组成员比较多,我们就任用不同的学生担任不同的学科组长,这样不但能够减轻组长的负担,更重要的是使更多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朱爱春:我一般先对小组长进行单独辅导,然后他们再去辅导学生的时候,就会有的放矢,效果很好。在小组长的带动下,一些不愿意学习的同学也开始深入地学习了。

薛艳芝:小组长之间的交流也很重要,这样可以取长补短,更好地协调组外组内的学习,促进每一个生本小组的全面进步。

主持人:培养好优秀的小组长,就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在生本教育的初始阶段,我们还设计了生本学案,引导学生自己学习。下面我们就生本导学案问题进行一下交流。

侯江春:生本导学案重在“导学”,意在通过学案帮助学生更快掌握某些方法、技巧,由扶到放,最终形成自学能力。

李怀宇:我们学校的生本导学案设计简单实用,力求学生通过生本导学案能知道学什么,如何去学。可以说生本导学案是一堂课的路标,具有导向的作用。生本导学案的设计要遵循这样的几个原则:低入、简单、开放。

薛艳芝:生本导学案的设计要考虑教材的特点,更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刘丽娟:我们起初设计的生本导学案内容都很多,生怕学生课堂上没有事情可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调整了学案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既抓住了重点,又突出了难点,便于学生学习。

宫琼:我们是在开学初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生本导学案,在教学前组内教师又进行商议修改,最终定稿,这样反复研讨使得生本学案的实用性大大增强。

朱爱春:生本导学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路线图,但在使用中,不能过于依赖生本学案,要注意课堂的生成部分,要灵活运用生本学案。生本导学案还重在当堂检测,以测促学,由测反馈,及时查漏补缺,调整教学思路。

主持人:在生本教育的初始阶段,我们都同意用生本学案来引导学生学习。但对于前置性作业如何设置,一般争论比较多。对此,大家又有哪些看法呢?

李怀宇:我认为前置作业是上好一节生本课的基础和开端,是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理解学习内容的重要过程,也是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筛选知识、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学生必须要掌握文本,了然于胸,预习阶段才能达到要求。所以前置性作业是必须要有的,而且要坚决做好。

侯江春:前置性作业不是一味设置,而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讲敢讲,取决于学生对前置作业的学习研究程度。在设计前置作业的时候,还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要从学科的角度,指导本学科的学习,要反复指导,要耐心,不要急于求成。

刘丽娟:前置性作业可以有,但不宜过多,要设计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的作业。前置作业的设计应由易到难,层级分布,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思维的发展,一般设计为3~5个问题,这是由课堂40分钟决定的,为了实现课堂效果,实现学生发展,一节课不宜布置过多的任务。

宫琼:前置作业必须有,一节课要以前置作业为中心设计教学,切忌把前置作业只作为一个导入点,后面就不用了。设计上可以加上简单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价,还可附上教师评价。

朱爱春:前置性作业不一定必须在课前完成,可以在课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共同完成,这样便于学生的交流和反馈。

主持人:课堂展示是检阅学生学习效果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如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台上台下互动,高效学习、互相提高,就需要我们研究探索学习了。课堂展示阶段大家又是如何做的呢?

李怀宇:教师首先要当好导演,设计好生本课的实施程序,根据学情,确定本节课要重点关注几号学生,也就是让几号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让几号学生补充发言,让几号学生做简要评价等都要心中有数。

刘丽娟:要为展示学生创设展示的氛围。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我采取了这样的方法:发言展示的学生加分,纠正错误的学生也加一样的分,这样就调动了更多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保证了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

薛艳芝:课堂展示包括两大环节,首先要检查前置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汇报评价,之后进入生本小组合作学习阶段,其次才是生本小组展示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进行精彩的学习成果展示,学生会互相质疑,互相纠错,生生互动,教师也会不失时机参与其中,进行必要的精彩的点拨,从而实现师生互动。

侯江春:我认为,在学生展示后教师的点拨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把学生展示的成果引向学生的深入思考。

朱爱春:为了让课堂展示的学生更大胆,我们一般采取让3个学生去讲台的做法。即一个学生利用投影负责问题的展示、订正,一个学生在屏幕前讲解,另外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写下相关的知识点,集体完成。

主持人:正如我们大家所期待的那样,生本教育的实施给我们课堂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春天,我们爱辉区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那么大家就目前取得的成效交流一下。

李怀宇:生本教育在我校实施了两年多,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学习知识,形成了师教兵、兵教兵的良好学习氛围。小组长的学习能力和帮扶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带动小组成员积极广泛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与活动中。与上一年级(没实施生本教学)对比,语文优秀率提高了10%,及格率提高了12%。

薛艳芝:学生外语的会话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学生不再像以往那样羞于表达,或者总是这几个人表达,而是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常规的课堂对话和展示使得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学生的英语平均成绩有很大的提升。

侯江春: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大胆发言,乐于展示,老师真正成为了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成为了展示的见证者和激励者,师生关系变得和谐融洽。

刘丽娟:我校自实施生本教育以来,教师的角色彻底改变,由主讲者变为组织者,由主宰变为引导,照本宣科的教师没有了,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侃侃而谈的多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宫琼:通过生本教育,学生学会了主动学习,利用图书、网络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文字、图画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

主持人: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在生本教育实践中,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能概括地谈一谈吗?

李怀宇:有个别教师急功近利,追求课堂表面繁荣,忽视了课堂教学最本质的东西,使得一些课华而不实,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知识,也没有培养能力。

侯江春:一些教师囿于生本课堂形式,使得课堂教学有时候陷入被动僵硬的局面。

宫琼:个别学生一个学期下来,虽然也有了一些自我展示的机会,但总体进步不明显,还没有把学习内化为自己的积极行动。

刘丽娟:各个教师都进行生本实践,有时7个科目的前置作业过多,会造成在课下学生学习时间不够用,实践教师要协调行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薛艳芝:生本的小组成员都能互相合作,我们的教师今后在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上还要下工夫。

第3篇:生本教育范文

小组建设,正能量激发能动性

三年前,我开始进行生本课堂实验,以小组建设为突破口。

我任教的班级为四年级1班,共有46人。我分层次、分能力、分男女进行优化组合,4~5人为一组,建立了11个学习小组。每组中1号为优秀学生,成绩优秀或具有一定的带动能力,指定为组长。2至5号为成绩依次较差一点的学生。通过组名、组内口号拟定,激励孩子们力争上游的信心,树立团结奋进的目标。之后对全班进行了组间竞争、组内既互相学习又互相竞争,还要互相帮扶的指导培训,激励奋勇争先、互助共勉;特别开会对组长进行组内管理培训,激励榜样示范、组内互助、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再次进行组间比拼竞争的激励,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风。

日常学习中,经常性观察发现小组长的管理问题、组员的问题,适当地进行谈话了解情况,以便分析思考,寻找教育策略与办法,激励鞭策,改进小组管理。

以2、3号向1号挑战比拼为着力点,促进竞争氛围的形成。帮助2、3号学生分析差距,向1号学生学习,改进不足,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动力,同时对1号学生形成无形的压力,自主而不甘落后。对4、5号学生形成示范效应,激励内省,积极向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习,赶超同学,浓厚的学风蔚然形成。

树立班内各类型榜样,积极宣传正能量,塑造正能量,树立更加浓厚“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风。树立榜样,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学习优秀榜样,一方面是学习进步的榜样。同时,又从转变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与效率着眼,利用榜样的力量宣传并树立正能量,用不断丰富、细化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的方法树立榜样。运用励志名言作为激励: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用发展阶段观点激励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习;量的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会有质的提升,用自己的坚韧不拔,用自己的勤奋刻苦,静待一个又一个上升期!

且乐且学,为幸福人生奠基

“学会学习学会玩”,这是从三年级起,班主任带给全班的一句朴实而又特别适合班情的班训。

这句班训浅显易懂,三年级的孩子一看就懂: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玩,多惬意!多新鲜!从入学起,一天到晚老师讲的,父母说的,亲友问的,都是学习,哪有“玩”这个字啊?更何况,这句话,不只是在教室前的黑板上作为班训用硬卡纸剪来贴着,老师还手把手地带着孩子们学习玩!

且看:老师首先是鼓励孩子们玩。告诉孩子们,会玩的人才会学习,玩也是一种学习。要学会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课间,回家,可以用来玩的时间都要大胆玩,学会玩。

接着是老师带着孩子们玩。许多孩子还不敢大胆地玩,因为他们还是觉得老师或父母对他们是不允许的。所以,老师要带着孩子们玩。下课时,带着孩子们跳绳、陪着孩子们下棋、与孩子们一起玩他们的玩具……在玩中,自然而然教会孩子们玩的规则。这个规则,不是某个游戏的规则,而是选择玩法的原则:健康、积极、益智的游戏均可以成为我们的玩法,可以培养我们兴趣特长爱好的游戏均可以成为我们的选项,要有动的兴趣,也要有静的爱好也是选择的标准。不影响学习并且能有助于学习的玩法则更是好选择。

最后当然是依照学生特点计划选择玩的内容:哪些能玩?哪些不能玩?下课可以玩什么?艺体课上应该玩什么?这学期玩什么?进入中年级玩什么?在和老师一起玩中明明白白地理解到:学习之后再来玩,学习之时绝不能玩,会玩的人才会学习,玩也是一种学习……

于是,三年级的时候,全班的孩子们都会玩泥巴了,教室一角经常会出现一些泥塑的摆件;四年级的时候,九连环风靡全班乃至全校;五年级的时候,棋类玩具进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六年级的时候,魔方几乎是人人都会玩,演唱会开得不亦乐乎!运动会即将召开,乒乓球台旁,老师和学生一起比赛了起来。老师还鼓励孩子们参加各种兴趣培训(学校少年宫举办的培训班),经常关心孩子们兴趣活动的情况。运动会上、艺术节上,孩子竭力展现玩中所学,几乎所有孩子都积极参与,所获奖项也是特别得多,即便是运动会上拔河的失败,在老师的适时引导下也成为孩子们成长中难得的挫折教育体验!因为老师这样引导:这些经历是生活的必需,将让你深切地体会什么叫痛并快乐着,从失败中汲取力量这也是玩出的收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学会了静心读书这个特别有价值的“玩”法。由最初老师引导培养动静结合的爱好,到反复讲解读书的好处妙处,结合语文教学引导形成“静心读书也是一种特别好的兴趣爱好”的观念,由安排学生互助读书,到图书室借书阅读,到全班较多学生主动读书交流氛围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班级优良学习氛围的形成。

第4篇:生本教育范文

关键词:以生为本;平等教育;尊重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201-01

生本教育,顾名思义,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能使教育者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发展。生本教育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根本位置,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不过,在现行教育过程中,往往是口号提得响亮,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背道而驰。因此,生本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理念问题,而更应该落实到行动中,落实到教育教学的细节中。

一、学校不应该分好班和差班

现在的教育评价机制依然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定学生优劣的主要依据。各类学校选拔人才也是“唯分论”,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都以学生的分数作为唯一标准。从某种程度上讲,各个学校也把提高学生分数作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措施,尤其是初中高中学校把升学率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加之能够升学的只是少部分学生,因此,为了能够确保升学率,学校往往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让有希望升学的学生接受优质教育,配备一流的师资,配置一流的设备。即使国家三令五声禁止分好班差班,但不少学校依然铤而走险。其实,这种现象严重违背了教育原则和教学规律。

二、应学生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

《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教育平等权包括教育内容的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均等、享受国家提供的教育资源的平等。而好班的学生是教师心中的宝,学校打磨的剑。不管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设备都不遗余力的予以倾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让其学得舒心,学得开心。而差班的学生,教师锁定的目标就是把他们顺利的送毕业,而后交还给社会。所以,教师上课的责任心也大打折扣,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照顾”到他们能接受的范围。课后的辅导更是一种奢望,至于开小灶那自然是好班的尖子生了。这无疑剥夺了学生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而教师维护学生的这项权利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学校和教师应解决愿不愿这样做的问题。

三、做尊重学生的教师

教育家艾玛逊指出,“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杜威曾经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的最深刻的冲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渴望受到别人的关注,得到别人的尊重。他们都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都会憧憬自己美好的人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给学生以爱和关怀。

但现行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小组学习也成了主要代名词。“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成为了分组的主要依据。有的学校把学生分成了ABC等几个层次,并且在学生姓名后边还明码实价的标注了ABC字样。同时,上课时间往往也有这样的话语:“把这个机会留给C层的同学”,“AB层的同学要帮扶C层的同学”,“C层同学”似乎成了所谓“待优生”“差生”的代名词。其实,人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教师却把他们分成了“三六九等”,无形之中伤害了所谓“C层同学”的自尊心。至于有教无类在这里成了停留在唱高调时的说辞。

对学生进行分层,以及分层教学我们不反对,但应该注意方法,注意措辞。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照顾全体。如“选择你能够完成的习题,能够全部完成更好。”而不是“A层的同学完成难度较大的习题,C层的同学只完成简单的习题。”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还有多少“C层的同学”去“攀高枝”,去享受教师对“A层的同学”的“有待” 呢?这无疑是对他们的一种打击和不尊重,我们教师应该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给予他们同样的关怀和尊重。

四、保护学生的进取心,挖掘学生的潜力

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学业成绩自然存在客观差异,这是不能回避的事实。因此教师应对的策略是分层教学,但分层教学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巧妙可以激发学生,用得不好则会打压学生。心理素质好的学生,自尊心强的学生,他们会以自己是“C层同学”为动力,会调动一切潜能迎头赶上。但差班的学生、“C层同学”往往是以烂为烂,破罐子破摔,滑向无法自拔的深渊,“差班学生难管,差班学生难难教”,问题学生,调皮学生往往就是这部分学生。

第5篇:生本教育范文

一、感受生本教育

(一)理念上的认识

2011年7月在红旗中学参加市骨干教师培训时,一位校长曾提问:“教育的本体是什么?”其实,要解答教育的本体是什么,首先要明确教育是为了谁。生本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这件事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教育教学的终端,因而教育的本体应该是学生发展。传统的教育没有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而是把学生当作是吸收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育教学就是往这个“容器”灌注知识,学生是被动的。生本教育则是以生为本,张扬学生个性。

(二)教学转向的核心是教学本质的转向

具体而言:(1)教学观念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向“知能并重”;(2)教学目标从“以知识为主”转向“以方法为主”;(3)教学方法从“单纯的授、受”转向“合作参与”;(4)教学特点从“生为教而学”转向“师为生而教”;(5)教学过程从“重结论”转向“重过程”;(6)教学对象从“关注部分学生”转向“关注每一位学生”;(7)教学方式从“单、双向交流”转向“群体、多向交流”。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显著特征

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方式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生本教育实施策略

(一)精讲多练

本学期我校改变了以往“以讲代学”“以讲代练”的现象,“讲”为“学”服务的意识有所提高。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们首先把精力放在备课上,然后围绕教学目标,找出重点,精心确定教师要讲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精心制订讲的策略,最大化提高课堂效率。

(二)优化练习

我们结合丹江口市实验小学的教学模式,改革了传统教学设计,努力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围绕本节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设计基础性练习、提升性练习、能力性练习,分层达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生命课堂

开学初,我们分学科、分年级对学生、学情进行了分析,出台了《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要求》,制定出了教学计划、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目标与培养措施等。为了更好的实践生本教育,我校教师还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语文课堂上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多维评价

1.评价方法多元化。本学期我校对学生的期末综合评价实行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单独评价,再进行师生共评、生生共评,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对待他人。平时我们还采用了开放日、座谈会、问卷等方式进行评价、反馈,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评价方法日常化。为了发现孩子的身上的闪光点,学校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展现自我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在艺术节、课外活动及特长训练等活动中参加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比赛、舞蹈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图画和绘画比赛等。孩子是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学校为孩子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放手让孩子进行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

第6篇:生本教育范文

【关键词】生本教育 课堂改革 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89-01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基本理念,这为我们一线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挑战。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陶行知先生也说“教是为了不教”。笔者认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一切教学中的问题必须从课堂上去寻找解决的办法。因此,要实现这种“少教”或“不教”而促进学生“坚实的进步”的教育理想,其最基本方法就是回归“生本”,回归生活,深化课堂改革,构建高效课堂。

一、以“生”为本,突显主体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地理课堂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托尔斯泰语)而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习惯于主宰课堂,忽视学生主体的存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抑制。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重新审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管理者、知识的“搬运工”,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是课堂学习的一员。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和主导者,教师要依据学生需要而施教。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随之改变。学生要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放在首位,要学会通过“探究”来建构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师生关系应该是在教师创设的有效教学情景中成为朋友及共同学习者关系。唯有此,学生才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够发挥出来,课堂才会变为学堂,学生才会积极主动而身心愉快的学习。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强调转变师生角色,倡导开放课堂,创造和谐课堂,鼓励学生讨论、争论、辩论,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培育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较大幅度提升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习“有用”地理思想,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可见,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出发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学到有用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地理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比如我在教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常见天气系统》一课时,正值学校所在地天气最复杂多变的秋季,有时阴雨连绵,有时却是秋高气爽,并且有一句谚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在课前我就设计相关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阅读课本,查找资料,上课时我引导学生从自己感受到的天气变化出发,分析天气过程的特点,探究形成该天气过程的成因(即控制该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这样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做到“死去活来”学地理(死――死的书本知识,活――活学活用),从而实现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

三、创设有效情景,培养创新思维。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设有效教学情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更为具体,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能够和谐统一。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参与式学习状态中,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地转偏向力”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英国某报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说他蒙住眼睛在平直的大道上前行,发现路径总是向右偏,请解释原因?我让同学们帮助编辑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学生平时没有这样的体验,觉得很好奇,甚至有点不可思议,所以很快投入阅读课文、互相讨论之中。通过探究,明白这是因为地球在自转的时候产生的一种力――地转偏向力造成的,并且掌握了偏转规律。这样做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保持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养成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2.利用多媒体创设真实情景,唤醒学生体验。地理环境具有不同的尺度,而人们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又是非常有限的。在课堂教学中,仅靠课本示意图作为参考,许多地理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依然难度很大,对提高教学效果产生了明显的“瓶颈”作用。为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课件,还原地理环境,拉近地理景观与学生之间的现实距离,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降低理解难度,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3.创设研究性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研究性学习能够进一步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生本教育”思想,使学生形成创新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必修一《河流地貌的发育》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驿马东沟侵蚀地貌的类型及发育的地质原因探究》的课题研究,在学习选修六《环境保护》时,我指导学生开展了《驿马工业园区的主要污染类型及解决措施的调查研究》等。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了调查、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形成了地理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新课程地理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生本教育”的理念,既要传授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走进科学,探究未知的习惯,从而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第7篇:生本教育范文

关键词:生本教育;问题设计;问题提出:和谐课堂;思维品质

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的深层意义是,以生命为本。生本教育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实现生命的提升,而生命的提升最终和基本上是依靠生命自身。所以生本教育强调学生是教育的真正主体。生本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思想,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是: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依靠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我国的基础教育多年来一直沿袭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师本教育。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贯彻"生本理念"。课堂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获取者。

一、问题的设计要关注生本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去探究。并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人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真正"卷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如在学习"20以内的加法"时,我设计了"快乐的凑15点"的游戏。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每人准备0-9数卡一副,四副数卡洗匀。组长负责发数卡,组长给每人发一张数卡,先问第一人还要不要再发。再问第二人、第三人和自己。如果谁手上的数卡点数之和是15,谁就赢;如果4个人手上的数卡点数都超过l5或比15小时,最接近15者为赢.赢了的同学可以得到一颗红星。虽然是简简单单一个游戏,可是正好适合了孩子们爱玩、好胜的心理,他们往往玩到不愿放手,下课了还在那里比个高低。在这个游戏当中孩子们几乎把20以内的加法都用上了,而孩子们并不认为是在学习,而是在玩。如此愉快的课堂,孩子们能不喜欢吗?

二、问题的解决要重视生本

教学中要贯彻"生本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疑难的质问乃至知识结构的建构等过程,实现真正的生本.在进行"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游戏活动感受20以内的加法,然后再让学生在课前带以内进位加法的例子。课堂上,我把讲台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例子,说说自己的方法和想法。下面是我们课堂中的一些片段:张青松带了8+7=15的例子,他说:"8从里拿2,变成10,7拿走2还剩5,所以得15."这一设计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对例题的反复讨论,彰显了问题实质.同时也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真正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生本教育。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实现生本

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实现生本教育的关键。在课堂上,我们应强调教师与学生是互动的,让学生获得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力。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学生的知识解答有缺陷也不批评。只提醒:"你想想是这样的吗?你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通过学生自己的反思,获得问题的答案,学生有了成绩,一定要及时表扬和肯定,"成绩"不仅仅是指考试的分数,更多的是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学生有了好的想法、好的见解都要表扬。用"你真不错,太棒了,这个主意很好等"话语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总之,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四、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要体现生本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最有价值的本钱"。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生本教育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积极倡导自主观察、自主思考、自主讨论,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我在教学生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时,鼓励他们采用探究的方法,经历由已知出发、经自己探究或同伴协作获得对新知识的产生过程的理解:在学生面临困难时,引导他们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获得的经验;当学生对得到的"猜想"没有把握时,要求并帮助他们为"猜想"寻找证据,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猜想",而不是直接否定或肯定他们的想法;当学生对教材、教师或学生的思路、方法。生疑问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怀疑寻求论证的依据,以否定或修正他人的结论作为思维的目标。

第8篇:生本教育范文

关键词:学困生 生本教育 脱困

2008年9月,我原来任教的南头高中撤并,转到南头初中工作,接手初三两个英语成绩最差的班。我了解到。这两个“刺头班”的学生在初二时,上英语课非常吵闹,几乎没有几个人愿意听课,初二学期末成绩,许多同学只有一二十分,合格的同学寥寥无几,教学双方都很苦闷。如何尽快改变这种局面,让这帮英语学困生“脱贫致富”,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当时,华南师大郭恩乐教学的生本教育理念正在向全国推广,我正好参加了广州的一个生本培训班的学习。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爱学乐学、主动学习。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开展生本教育应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于是我立即行动起来,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中。下面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实施生本教育,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爱学才会有积极性,才会主动学习。乐学才会有持久的学习热情。要解决这班学困生的问题,必须得解放思想,抓大放小,尊重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不硬逼学生做他们能力之外的事。对于基础较差的农村初中的学困生来说,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英语单词和简单实用的句型,没必要去分析篇章结构、时代背景、语法特点和语言的艺术性等。所以我决定以“简单”和“有趣”为课堂教学的宗旨,重新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把课文内容、句法、语法简化,把不常用的难记的单词和词组先略去,学生学起来轻松很多,积极性才能跟上来。

二、合作学习,突破词汇教学的瓶颈

记英语单词是学生最头疼的事,是学习英语的第一大“拦路虎”。《新目标英语》要求初中毕业生至少要掌握1600个单词,300多条短语,这给学生的压力很大。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更快更牢地记住单词,是我们每个英语教师必须做的功课。经过再三思考,我决定发挥集体的智慧来记单词。我先教给大家一些常用的单词记忆法,比如词头词尾法、合成法、关联法、归类法、趣味联想法、汉语谐音法等。如教学生记chicken(鸡肉)这个单词,“拿着一个鸡腿又吃又啃”,学生就很容易记住。再如chill(寒冷的)这个单词,ehi是“吃”的汉语拼音,Ⅱ看作是两根冰棒,“在寒冷的冬天吃了两根冰棒”;tongue“舌头”这个单词,“同学”的汉语拼音tongxue去掉x;还有小口诀:“耳朵听、用心听,ear,herr,heart”“珍珠梨、像眼泪,pearl,pear,tear”。类似这样的记法,学生很感兴趣,气氛非常活跃,爱记单词的人越来越多了。我把我个人对一些初中常见单词的记忆方法总结出来,印发给学生做参考,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一些记单词的规律和技巧。我在班里成立了四人学习小组,将全班同学分成大约十三个小组,组里成员互相交流,集中组里最好的记词方法,到全班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随着教学的深入,令我振奋的事情出现了,在一次课堂单词记忆比赛中,有一个小组说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记忆组合:“一头山羊穿着大衣坐船去买煤,goat,coat,boat,coal”。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环境,让同学们敢于想,敢于说,这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从此学生

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效果也越来越好。学生再也不会畏惧记单词了。

三、坚持“趣味路线”,让学生生动活泼学语法

对于学困生来说,语法也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因为现在语文课里几乎都不讲语法了,甚至连主、谓、宾、定、状、补这些名词都不提,这给外语教学带来极大的不便,几乎让英语的语法教学无法实施。虽然我们不十分强调英语的语法教学,但是最基本的语法还是非掌握不可的,毕竟我们还是要围着考试的指挥棒走。

为调动学生学语法的积极性,我仍然尝试进行趣味教学,把有关知识点编成游戏、儿歌、顺口溜,尽可能把所学知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如在教基数词变序数词时,可以教学生一首顺口溜:“基变序有规律。一二三特殊记,th从四上起,八加h九减e,ve要用f替,ty改为tie,二十几,三十几,一百几要牢记,首数仍用基数词,尾数要用序数替。”让学生弄明白每一句的意思后,就再也不会分不清楚类似nine,ninth,nineteen,nineteenth,ninety-nine,ninets-ninth这样的单词了。也掌握了five-fifth和twelve-twelfth等由基数词变序数词的规律。若变一般疑问句,句首Am,Is,Are,句末问号别忘加。回答一般疑问句,Yes或№就行了。画线部分要提问。疑问词和疑问句相加。学生学完、背好这些口诀以后,碰到任何句型转换的练习都能迎刃而解,给了学生很大的成就感,学习热情不断高涨。

四、循序渐进,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9篇:生本教育范文

关键词:生本教育;合作学习;教学环节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的发展。本文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被动学习吸收、被动吸收,学生有很重的依赖思想。上课时光听不练,做题时简单模仿,不重视基础知识,不记或者不会记笔记,对做错的题目置之不理。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基础技能是阅读理解能力。首先是知识的分解,我们可以把要掌握的内容从学科的整个结构出发,分解成一个个的要素,即知识点,再分析这些知识点都针对的是哪些问题,理解教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思路理清了,这个知识点也就掌握住了。其次,要注意知识的整合,学会从点到面,用系统的方法,层层构建,完成对知识点的整合。

三、培养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能力

从客观上看,在自学情况下,学生会面临很多问题,光靠个人力量有时很难实现,这就要求他们要有合作精神。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以小组的形式来交流各自的学习体会及本节内容的重难点和易错点,弥补自己在自主学习中的不足,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学生的自学方法。

四、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

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能基本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但自学也不是无师自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三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主要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每节课的最后几分钟内,教师可以对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本节知识内容进行总结、梳理。

五、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

学生的个体是有差异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自选作业或者分层布置作业内容。另外,作业可布置为个人单独完成的作业和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也可布置为短期作业和长期作业。以数学为例,学习立体几何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每天的课后作业,也可以布置小组作业。

六、合理地对作业进行评价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温故而知新,进而起到对知识巩固达到创新的作用,而且通过作业,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了解,从而对下一步教学起到了指导作用。通过作业的批改情况,教师要找出作业中出错的内容,及时引导学生更正,可以用“错题鉴赏”的形式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合理评价。

学习是一个“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过程,在每一个过程中,都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搜集知识内容,并对它们进行整理、吸收。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