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见习总结范文

小学见习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见习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见习总结

第1篇:小学见习总结范文

 

自1998年首次设立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以来,在全国高师院校内迅速“蔓延”,近二十年间展现出极强的专业活力和吸引力,并且为基础教育一线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而教育见习作为职前教师关键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其从高等院校深入教学一线的窗口、教育理论结合教学实践的桥梁,无论是从实践性知识的习得、教学经验的积累、对教师职业的认知来说,都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由此可见,教育见习毫无疑问是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在实践的经验与反思下,国内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见习模式逐渐显现出一系列漏洞,其中以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型教育见习模式尤甚。

 

一、传统型教育见习模式

 

传统型的教育见习模式即指小学教育专业建立之初由南京晓庄学院等部分领头院校构想并贯彻的见习模式,在各大院校小教专业蜂拥成立的背景下,随之而来的是该模式普遍性的沿用与推广。由此,传统型教育见习模式便展现出时间跨度的持久、应用范围的广泛、结构内容的陈旧等特点。

 

(一)传统型见习模式的实施概况

 

小学教育专业发展至今,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领域尚无统一规范,故教育见习也连带性地具有其不明确的一面。虽然国内各院校在相关领域不断付诸积极的探索,但在传统型见习模式的范围内,小教专业的教育见习主要展现为基础的实践环节形态。

 

从见习的实践形式来看,传统的教育见习往往以分散与集中结合的时间分布形式呈现。各院校偏向于将教育见习课程进行肢解,分散于不同学期开展,多者会安排5个学期的见习活动,反之则仅有一个学期;从见习开展率来看,4、5、6三个学期成为了见习管理者们普遍青睐的节点。在开展教育见习之初,多数院校的见习管理者倾向于召开见习动员大会,从形式上确立见习工作的起始点,并借此向师范生口头传达教育见习的要求与精神;与此同时,教育见习的相关计划和手册一并下发。见习过程中,活动大多以较为紧凑的形式维持一周左右的时间,由师范生集中进入合作小学完成见习任务。在见习实践环节结束之后,院系少有组织见习的研讨与总结

 

从见习的实践内容来看,以“见”为主是师范生见习过程中的宗旨,观摩与学习则成为其主要任务。出于职前期的教师生涯定位,师范生在进入小学的情境下通常被要求进行积极观察:宏观层面上,师范生需要对小学的物质环境、校园文化、班级设置、活动管理等有初步了解与认知;微观层面上,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师生活动、教学行为等都是师范生观察与学习的对象。除此之外,他们还被期望通过教育见习撰写课堂笔记、见习反思以及完成教案的编改。同时,传统型见习模式具有一明显特征,即一般情况下师范生无从获取真实课堂教学的机会。

 

(二)传统型见习模式暴露的问题

 

传统型见习模式在多校多年的运行过程中早已被实践证明其呆板与低效的一面,为了专业建设和师范生的发展,对这种实践环节形态进行反思显得尤为必要。而课程定位偏离、师生效率低下成为实践环节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一方面,在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教育见习通常被认作是教育实践类课程的子课程,与教育实习、教育研习等课程处于同一地位,理应具备规范的学分、学时、任课教师与课程经费。然而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见习定位偏离与模糊、课程地位始终不及一般课程,学分、学时、经费没有可靠的保障成了普遍存在却又习以为常的严重课程缺陷。部分院校认为教育见习仅仅是一个实践环节,将见习纳入教育实习板块成为其先行活动,更有甚者借助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的机会融二者于一体并随意为之。正是由于这种把教育见习当作实习的一个环节和教育理论课的一个补充的认识,导致教育见习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1]。

 

另一方面,传统型教育见习模式在其内容与形式等层面的不当安排,导致师生在见习效率上出现明显的低迷。对师范生来说,见习效率低主要表现在见习目标不明确、见习过程不积极、见习收获不够多,而见习形式单一、见习内容单调则是其主要原因。从表面上看,教育见习被合理地划分在各个学期保证了实践性课程的课时分散,但实际上每个学期内部见习均以集中一周的形式开展,各学期间缺乏紧密联系。在见习过程中,师范生则是盲目的参观者,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学生角色,注意力充其量能集中在教学内容和教师的风格方面[2]。对教师来说,组织难、指导少则成了其主要的低效行为表现。大多情况下,教育见习通常由高校带队教师自行联系与组织,其中所遇到的困苦令教师懊丧并与后期见习过程中的不负责态度产生密切的心理转化关系。而校地双方的教师在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背景下,更是很大程度地减少了指导行为。

 

二、浸润式教育见习模式

 

“浸润式”见习模式指浙江师大在传统型见习模式基础上积极规划和提出的新型见习模型,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与创新性。

 

(一)浸润式见习模式的运行特点

 

浙江师大小教专业对传统的见习实践环节进行了批判性地吸收和大刀阔斧地改革,形成了系统的教育见习实践形态,并突出表现为日臻上升的课程地位与全程一贯的见习形式。

 

浸润式见习模式的规划者充分认识到了教育见习与教师成长的密切关系,也意识到实践类课程发展与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养成的内在一致性。因此,相比较部分院校仅将见习作为零散的实践环节的做法,浸润式见习模式则把教育见习的实践形态进行系统化与全面化,并给予了较高的课程地位。在课时方面,浸润式见习模式从第一到第四学期均安排了不少于30个课时的见习时间,第五、六学期更是有将近120个课时的充分保证。在学分方面,教育见习被核定为一门2个学分的实践类课程,并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但在浸润式见习模式下,教育见习无专门的任课教师与课程计划,出于大量外出实践机会的考虑,为其配备的经费与其他课程相比有一定增加。

 

全程一贯的见习形式则凸显出浸润式见习模式的最大优点,即通过本科期间高质量、不间断地系统化见习训练,将其中的实践精华无声地渗入师范生个体,实现人才培养关键的一步。在本科一年级,小教专业学生以两个行政班为单位进行两周一次的实地见习,并且以两所城区学校为见习对象实行轮换制度,每次见习的内容为对小学环境、课堂教学进行初步观察与感知。本科二年级,一班一校的形式得以落实,每班在该学年中两周一次固定前往一所城区学校开展见习活动,两位小教专业学生与当地教师进行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成为主要的见习内容。第三学年中,见习活动增加到一周一天,小教专业学生多以两人一班的形式全天跟班见习,除了一人一节精品课、一次班会课外,他们还需承担类似于作业批改、课间管理、活动组织等冗杂的任务。而稍微偏远的农村小学被提供成为见习基地,并同样在学期之间实行见习学校的轮换。大四学年则以教育实习、研习作为对见习经验的总结与提升。由此可见,无论是时间先后、实操机会还是受众范围,全程一贯的见习形式都彰显了较为显著的优势,形成了“感知-模仿-浸入-升华”的系统实践模式。

 

(二)浸润式见习模式的实践弊病

 

然而随着时间轴线不断地延展,在浸润式教育见习模式从构想走向实践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规划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应然与实然之间的断层。对其进行深入剖析与反思有利于我们实现该模式的重新建构。

 

首先,在见习频率得以极大提升的同过程中,本应同向发展的见习实效却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究其缘由与师范生主动精神的匮乏有着深层的关系。见习次数的急剧上升与见习内容的缺乏变化产生强烈的反差,师范生群体中的见习倦怠感由此产生并以交替的形式不断抬升。在见习活动开始前夕,不做任何的见习准备已司空见惯,见习学校的地理位置、办学特色、办学理念甚至见习听课的内容与班级状况在师范生心中都一无所知。而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师范生由于缺乏问题意识普遍在听课期间容易出现消极的态度,部分学生始终处于孤立的状态而没有融入课堂的氛围与结构中。在与指导教师互动的过程中他们大多数情况下处于被动的位置,而少有以主动的姿态发起沟通探讨。见习结束后,学生往往对见习作业敷衍了事,这使得反思与总结的功能在此过程中产生极大地消解,听课时的思维定势与身份转换失败也导致对见习活动的深入探讨和思考难以进一步开展。

 

其次,浸润式教育见习模式的系统实践形态缺乏有效理论指导成了另一大弊端。相比传统型见习模式亟需提升见习频率的窘境,浙江师大的小教专业正在往另一极端发展:见习过程中指导老师隐身甚至缺勤、学科教学论与教师教育课程难以与实践融合、见习结束缺乏研讨与总结,这些都在从理论思考与实践进步层面阻碍见习实效最大化的实现。有学者曾指出:“教育实践课程是实习机会+指导+反思的三位一体的过程。”[3]而浸润式见习模式单行线的做法忽视了理论指导的重要性,淡化和割裂了实践、指导与反思的联系,使得其客观上仍然停留在系统化实践环节的形态,而没有对传统型教育见习模式产生本质上的改变。

 

三、综合课程化教育见习模式

 

综合对传统型与浸润式见习模式的述评,可以发现它们都仅仅局限于对教育见习的实践环节进行完善与提升,而始终未在见习模式的改革中体现理论指导的一面。为了更好地达到革除教育见习弊端的目的,站在综合课程化的角度对小学教育见习模式进行重塑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综合课程化教育见习模式的构建

 

综合课程化教育见习模式需在浸润式教育见习模式的基础上,本着系统实践融合理论研讨的原则,对它产生正确的课程理念认识,从基本制度、见习形式等方面着手开展改革,使其成为一门基于实践的综合课程。

 

1综合课程化见习模式的课程理念

 

教育部最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充分强调了教育实践课程的“实践性”和“研究性”,提出教育实践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致力于使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成为研究性实践,使师范生的教育研究成为实践性研究,从而为实现教育预期提供有力的课程支撑[4]。

 

在传统的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当中,教育实习无论是所占比例还是重视程度,都远超于教育见习,故为其配备相应的教育研习以期加强实践环节的理性思考。而随着课程地位的上升以及新兴浸润式见习模式的运用,教育见习在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当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对师范生专业成长的重要性渐趋明显。故按照《标准》的指导思想,教育见习理应具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见习与研究共进步”的基本理念,整体课程可划分为系统实践与理论研讨两大核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两大板块的形式既并行贯彻又有机融合,通过“以经验课程为主,学科课程、经验课程和潜在课程整合”[5]的方式,实现从孤立的实践环节向综合的见习模式的转变。

 

2综合课程化见习模式的基本制度

 

综合课程化教育见习模式的内部制度应当被置于教育实践性课程体系的宏观框架下进行有机改革,坚持系统实践形态结合理论研究探讨的课程思想,秉承吸收浸润式见习模式的主体框架精华,在建设教育见习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全面开展。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见习课程基本制度的内部规范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五点:第一,需制订合理明确的课程计划,按课程管理规定进行提交、存档及施行。第二,在增加实践环节频率的情况下匹配见习理论研讨的相应增长,正确处理每学期内部两者的比例关系,通过教学计划确切执行。第三,编写或购进教育见习固定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理论指导作用,使其成为专业课程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纳入教材管理体系。其中,教材内容可包括规定性材料、知识性材料、过程性材料以及实践指导手册等[6]。第四,选任长期专职的任课教师,强化教师组织与领导见习研究的功能,完善教育实践指导老师选聘制度、落实教育实践指导老师责任制度、强化教育实践指导老师激励制度[7]。第五,解决关键的经费问题,妥善考虑实践课程特殊性,大量增加经费拨款,合理规划经费使用,加强经费去向监控。

 

3综合课程化见习模式的形式内容

 

浸润式见习模式为见习工作者在系统实践的环节提供了较为合理的模型,综合课程化教育见习模式应在此基础上大力融入见习理论研究,实现理论学习与教育现场实践互相作用的动态过程[8]。

 

在系统实践环节,全程一贯的见习形式应当被继承并在见习时间与内容的结构布局方面更合理地规划。在大一学年第一学期,见习活动组织者大可不必急于将师范生投入课堂一线,相反地,通过在高师院校中进行听评课的技能学习,配以远程见习等方式加以讲解与贯穿,对三年的见习质量会起到基础性的提升作用。大二学年,在浸润式见习模式同课异构的实践方式基础上,专题见习与综合见习相结合的形式在见习活动的多样性、见习效果的显著性、见习结构的合理性等方面都会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大三学年,综合课程化见习模式应在保证见习频率的同时,努力提升见习质量。

 

在理论研讨环节,随着见习活动不断地推行,应当与之相对应地设有明确课时安排的见习研讨和教育教学研究。每次见习活动结束之后,任课教师应负责组织进行该次见习的探讨,形式可包括学生自身的叙事反思、小组之间的头脑风暴以及师生之间的研讨点评等,通过阶段性的理论指导强化对教育见习的再次经验与理性构建。在学期结束之后,总结性的见习研究交流课程可置于短学期,以一周的时长召开,活动强调师范生对课堂教学的再实践,同时重点以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师教育理论对见习活动进行理性地总结与升华,完成实践环节与理论研讨的融合。

 

(二)实践应用中的配置与困境

 

综合课程化见习模式在从设想到实践的过渡中对经费、教师、技术等方面有较强的依赖与要求,这也就导致该模式可能在相应领域陷入困境。

 

1经费配置暴增与供给匮乏的矛盾

 

教育见习经过综合课程化规范之后,想要保证其实践各环节的有机进行,经费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师范生见习行程的差旅费、基地学校的合作费、双方教师的正常工资与绩效激励费等,都使得教育见习的经费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这与极其有限的课程经费形成鲜明对比。校方与院系必然不愿为一门课程倾注大量财力,经费高需求与低供给之间的落差突显了高校课程管理中的矛盾。然而经费作为课程顺利施行的保障,倘若在该方面产生极大地匮乏则会导致教育见习环节经济手段的缺失,进而从见习可行性与积极性方面对见习活动的多方主体产生打击。

 

2教师配置提高与顽固守旧的对立

 

教育见习从实践环节到综合课程的转变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出现明显的提升。首先,教育见习作为一门规范课程,其任课教师需被长期确定;其次,任课教师在组织进行见习研究方面的负担大大加重;最后,高校与地方教师在联系、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职责与考评有增无减。这就要求双方教师具备极高的见习工作热情与自觉负责的工作态度,愿意在薪酬待遇与工作绩效失衡的情况下坚持为师范生的成长而付出。

 

但顽固守旧往往是部分教师长期具有的特性。从高校教师来看,透过功利主义思想对自身利益进行平衡之后,拒绝承担繁重的工作会成为大多数教师的选择,而激励手段在此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安于现状、拒绝变革是现今基层教师的主要格调,大力推行教育见习模式的综合课程化在一定程度上会遭致该群体的集体抵触与反抗。

 

3技术配置的升级与能力不足的冲突

 

综合课程化见习模式对技术配备的升级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远程见习技术与见习教材的编写。远程见习作为一种新兴的见习模式在国内的运用尚少,它需要具有校地信号准确对接、教学观摩时间统筹、见习过程多方互动等技术基础。而教育见习教材的编写则有着更强的专业性,涉及实践性材料的收集、理论提升、编排整理、出版等方面。

 

事实上,教育见习的管理者往往仅具备教育理论与技能,而无法从事相关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同时也鲜有接触教材编写领域。为避免该类缺憾的出现,今后在对见习技术的升级过程中可大力融合教育技术、教材编写人员等多方向的力量,来实现综合课程化见习模式的宏观完满。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拥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对见习模式的完善也是专业建设者不断思考与追求的目标。在从实践环节向综合课程的变革过程中,教育见习的转型需要大量的精力并会遇见相应的坎坷,但综合课程化必将成为其完成重塑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2篇:小学见习总结范文

一、认真组织,扎实工作

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学校的学习活动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保持一致,我校党支部认真召开会议,布置第二阶段的工作方案,召开了第二阶段的动员大会,对每个工作环节都进行了安排和细化,要求全体班子成员和党员继续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要认识到本阶段工作的重要性,要突出我校工作特色,切实增强责任感,确保学校的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摆问题,高标准的召开民主生活会

党支部认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是分析检查阶段的重要环节。为此,党支部在会前组织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进行了集中学习,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通过采取召开由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两代表一委员”等人参加的座谈会和个别谈话,班子成员之间的谈心交流,并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成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并认真梳理分析,查找出影响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领导班子多次进行谈心,要求找准问题,查明原因,为民主生活会做好发言准备,民主生活会召开之时,我校邀请了“两代表一委员”,教师代表,离退代表、督导局成员和局领导等参加了会议,大家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提高学校品味,构建和谐校园”的主题,紧密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和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剖析,查摆问题,实事求是的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并提出了整改措施,明确了努力方向和工作思路。

结束时,局督导组和局领导对我校的民主生活会进行了高度评价。并对学习活动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细致分析,积极整改,形成分析检查报告

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是本阶段的中心环节,是第一阶段活动成果的集中体现。党支部十分重视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工作。报告认真总结了我校近年来工作成绩和发展情况,查找出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党支部组织各界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党支部进行了认真分析梳理,归纳出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作深入剖析,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整改思路,为学习实践活动整改阶段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广开言路,认真组织群众评议

在校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初稿形成后,在全体教职工会议上公开通报,并通过召开各届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反复调研,进行修改。在此基础上,党支部组织群众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和测评。在评议过程中,本着认真、公平、客观的态度进行了评议,即对报告进行了肯定,也提出了有利的意见和建议,绝大部分同志认为报告分析的透彻,思路明确,措施可行。

通过分析检查阶段各项工作的扎实完成,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的意见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为下一步转入整改落实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3篇:小学见习总结范文

1.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全体教职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全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推进校园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工作。2018年5月9日上午10点50分,我校特邀袁严东老师为全体师生开展公益性消防安全培训。通过本场消防知识培训,我校的全体师生的消防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也掌握了基本消防知识和灭火技能。

2. 为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全体学生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能力。2018年5月9日, 组织各班利用班会课时间召开了以“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为主题的安全教育班会。通过此次主题班队会活动,不但让孩子们学会正确面对、科学应对各种自然灾害,还提高了孩子们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的意识与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平安校园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为进一步推进校园安全工作,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杜绝校园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能平稳有序开展,2018年5月10日上午,在黄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对校园进行了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确保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4. 为增强全体师生安全意识,增强学生安全自救自护能力,2018年5月11日上午,我校开展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本次活动不仅再次落实了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也提高了学校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减灾意识,真正掌握了在危险中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

5. 根据xx安全平台的相关活动主题,我校于2018年5月12日开始组织学生及其学生家长共同观看并完成主题活动,借此机会,实现家校共同配合教育,希望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6.同时,我们还通过学校LED电子屏、学校小xx广播站、学校集体集会教育等形式宣传教育,希望此次活动得到全面的普及。

第4篇:小学见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小学数学;整合;应用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锻炼自主学习意识、积累数学知识活用经验的重要途径。自主学习意识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或与其他同学们互相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和表现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的一种行为。这种学习方法建立在学生某种学习动机基础上,建立在学生把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的基础上,建立在学生具有意志坚强的信念的基础上。它是一个系统性的任务,需要每个学校的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去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规律,探寻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能够使广大学生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了解以及掌握学习的方法,并学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自主学习的表现

做好提前预习。自主学习的预习,是让学生独自获得基础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提前预习的提纲,例如,给学生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可以根据问题去探寻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在“学知识点是什么”以及“如何去学习”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提前预习时,让学生学会练成提纲,最后使得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学会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由此可见,课前预习对于自主学习是相当重要的。

二、自主学习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结合的表现

(一)教师要确定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每一节课,教师都要设定所要授予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程的授课时,要提前备好课,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分析制订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数学规律,形成一条自己的思路,让学生最终达成自己的理想目标。

(二)在小W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小组讨论

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设计小组讨论的自主学习形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课堂上的交流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课堂上做自己的主人,使学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思考自己的学习过程,同时对班级里的其他同学的学习思路进行分析。这种合作学习给予每个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找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也使他们更加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比如,以前的老师在评讲小学数学试卷的选择题时,都只是老师在课堂上详细地分析,不管学生懂还是不懂,都得努力地听,学生的表现都很被动,在课堂上很容易走神。教师每次评讲试卷都花费大把的时间,这让老师和学生都觉得有点烦躁,没有耐心。然而,若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老师可以先给学生答案,让学生自己进行正确答案的校对,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交换自己的意见。这样,大部分数学题目学生都可以自己解决,老师只需要解决学生不懂的题目就好了。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是当今必须提倡的教育模式,这样才能够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小组分组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让学生在学习课堂上担任小老师,做自己的主人

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担任自己的小老师,把一部分数学题目分给学生自行解决,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得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理解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思路,有些学生的表现非常好,不仅说出他们的学习目标,还谈论他们存在的困惑以及在学习中做错的原因,让其他学生受益匪浅,教师可以从学生口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然后抓好重点,调整教学方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的主人。

总而言之,自主学习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是当今所提倡的教育模式。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又可以调节教学课堂上的氛围,所以老师要加以重视,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第5篇:小学见习总结范文

——清油河希望小学2012年行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廉政建设,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实现我校教育质量持续性、跨越性发展的目标,一年来,我校抓住治理乱收费、“两免一补”、校务公开、行风评议几个重点,强化管理,规范操作,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加强的教育行风建设。现将我校一年来的行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制健全

任何工作,领导重视是前提,是关键。我校领导一班人十分重视行风廉政建设工作,把其作为增强教师素质,提高学校质量,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工作来抓。年初,学校围绕镇党委、政府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签订的责任书,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形成了以校长负总责,以党支部为龙头,以工会为主体的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大家能围绕各自分管的目标任务,想方设法,真抓实干,努力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二、内强素质,狠抓教师队伍建设

一年来,我们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育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一是加强了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学习,在继续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的同时,今年又在广大党员和全体教职工中开展了“创先争优”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教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觉悟。二是对学校总体工作、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学校整体开展了“三让一树”活动,即“让家长满意,让群众放心,让学生成才,树文明校风”活动。对校领导班子提出了工作自律“八不让”,即:不让任何一名师生在我这里受冷落;不让领导布置的任务在我手中延误;不让应传递的信息在我手里中断;不让正在办理的文件在我手中积压;不让任何差错、失误在我手里发生;不让不文明现象在我身上出现;不让各种不良之风在我身上滋长;不让学校的形象在我这里损坏。对全体教师实行了师德量化考核,不断对教师加强依法执教的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修订印发了《清油河希望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实施细则》,从本年度起,对所有教师逐人实行师德量化考核,建立了专项登记档案。同时学校要求教师签定《师德承诺书》,在校均要遵守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不准规定”和六条禁令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三是学校通过设立师德监督员,加强教情学情调查,设立校长信箱等形式,及时发现师德师风问题。对个别有变相体罚学生行为的教师进行了及时的批评教育。通过近一年来师德师风的整顿治理,我校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有3名同志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县局的表彰奖励,2名同志光荣入党。

三、外树形象,打造教育行风品牌

教育行风的好坏,要靠社会各界来评价。一年来,我校在行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密切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突出抓住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质量问题、学校收费工作、“两免一补”工作、校务公开工作、行风评议工作这几个重点,强化管理,规范操作,精心打造我校良好的教育行风品牌。

1、全面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年来,一是学校先后修订了《清油河镇小学教师考勤制度》、《清油河希望小学值周值班制度》、《支教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20余种,为规范学校管理提供了科学有力依据。二是严格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评优、绩效考核、岗位竞聘等工作的操作程序,以工作实绩为基础,阳光操作,客观评价每位教师,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严明工作纪律,狠抓工作作风,力促工作落实。进一步加强了校长办的督导、协调和对村小的监管职能,对全镇各小学常规工作和临时事务性工作完成情况及时协调,严格督导,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由于学校管理措施得力,教育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在县质量检测中抽测学科成绩乡镇名次由全县第十三名提升至第六名,中心校由第十四名提升至第九名。

德育、素质教育进一步强化,养成教育成效显著。一年来,学校狠抓学校德育和学生素质教育,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全镇小学生运动会,在10月份县上举行的中小学生运动会上我校取得了小学组第五名的较好成绩。积极组织参加了第二十五届科技创新大赛,董张虎同志指导的学生作品“帮你在黑暗中找到锁孔”获得了省级三等奖,市一等奖,学校被评为“市优秀组织奖”;扎实了开展“养成教育月活动”,并将学生养成教育作为学校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在逐步养成;此外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道德实践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育人水平得以提升。一是狠抓师德建设,多方搜集师德教育素材,充分利用政治学时间强化教育,同时建立完善各种监督考核机制,全面提升师德水平。二是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培训、校本教研活动、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县教研室组织的文本性教研成果征集活动中,我校共上报各类成果40余篇,朱宝珍同志被评为市级校本教研先进个人。师德建设措施得力,教师培养注重实效,整体育人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校园环境大为改观。上半年,学校重点实施了主题文化提炼工程,在校园醒目位置展示了校园文化主题内涵及意义,重新制作了学校三风牌,在教学楼走廊、宿舍、厕所等醒目位置安装了各类标志牌,让面面墙壁会“说话”,让一草一木能“育人”。同时以“河”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主题,赋予它团结协作、勇往直前、拼搏不息的主题精神。围绕该主题,狠抓 “三风”建设,扎实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河”文化精神以逐渐深入人心,不断激励师生奋发向上。在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的全市校园文化建设观摩活动中,荣获优秀“创意奖”。

安全管理进一步精细,教育大局安全稳定。半年来,学校以防校园暴力事件为重点,积极构建安全管理网络,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预案,夯实安全责任,适时组织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活动;加强重点时段、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管理;坚持安全每日一提醒、每周一教育,每月一次大型活动,安全教育课做到计划、课时、教师、教案、考核、奖惩“六落实”;坚持安全工作周抽查月汇总制度,安全隐患整改验收制,有力的保障了学校的安全稳定。

2、规范了学校收费工作

我校严格执行上级收费政策,按程序规范操作。在学校收费程序上,我们做到了“四公开,一监督”,即学校设立永久性公示栏,并在醒目位置悬挂收费公示牌,开学时公开了收费的依据、项目、标准和用途,对外公布了收费举报监督电话,全面宣传收费政策,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学校里的一切代办项目(包括学生教辅用书、保险、作业本和校服的推荐使用工作),我们始终能坚持“县上统一政策,学校宣传推荐,学生自愿选择,规范运作管理,努力搞好服务”的原则规范操作。目前,全校未发生任何形式的乱收费现象。

3、按要求做好“两免一补”工作

4、加强了校务公开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了校务公开工作组织机构和制度,制订了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由工会组织牵头,成立了教代会,完善了学校内部的民主监督机制。校务公开做到了有专人管理,并建有专档。二是学校的政务、财务及办事程序一一做到了透明和公开,所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务,如评优、晋职、年度考核、奖惩、绩效工资发放等,都制定出了公平、公正、操作性强的量化考核办法,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后,才付诸实施。学校的财务预决算于每月按时向教职工公示、公开。三是贫困生救助工作,我们对受助学生做出了明确规定,教职工、镇村干部和个体户、富裕户子女均不得享受。对受助对象实行逐级审核公示无异议后才实施。总之,学校都能对重大决策、财务收支、开学收费、基建项目招标、评优树模、职称评聘、工资晋升、绩效工资发放、物品采购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上墙、上会、上报等形式全面公开,增加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目前,全镇校务公开面已达100%,师生满意率达95%以上。本年度,我镇中心校创建市级民主管理示范校,已通过市级评估验收。

4、搞好行风评议工作

我校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于11月份主动聘请行风监督员,到学校座谈参观,调查了解,现场量化打分,集中评议学校行风工作,反映群众的心声。学校能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积极整改完善工作,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学校的行风廉政建设迈向更高的水平。

第6篇:小学见习总结范文

每年中考,初中毕业班数学总复习必然进行,许多老教师习惯以教师为主体,采取多做、多练、多讲的题海战术,以此方式复习来获取好的成绩。然而现在取消周末补课,五天的学习时间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备考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复习备考的质量和效益,尽量在四十分钟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复习教学任务,是每位初中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也是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为此,本人结合个人毕业班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提高初中毕业班数学总复习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

一、例题讲解要善于变化拓展

毕业班数学总复习课的例题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应能突出重点,反映大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在例题的基础上作系列的变化,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实现复习的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

例如,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图略),NB=90b,AB=8cm,AD=24cm,BC=26cm,点P从A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D运动;点Q从点C同时出发,以3cm/s的速度向B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从运动开始,经过多少时间,四边形PQCD成为平行四边形?成为等腰梯形?变试一:如图2(略),四边形OABC是直角梯形,边OA、OC分别在x轴和y轴上,OA=36cm,OC=14cm,BC=22cm,点P从C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折线CyByA运动,到达A点停止,点Q从A同时出发,以3cm/s的速度向O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1)从开始运动,经过多少时间,四边形PQAB为平行四边形?(2)当四边形PQAB为等腰梯形时,求出点P的坐标。(3)在运动过程中,直线PM始终垂直x轴于点M,且直线PM始终把直角梯形OABC分成两部分,设左边的部分的面积为y(cm2),从运动开始,经过的时间为x(s),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当x为何值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变试二:如图3(略),PO的直径AB=4,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ADMBC,NB是直角;AD=6,BC=8.点P从点A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向点D运动;与此同时,点Q从点C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向点B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一个端点时,另一个动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求CD的长。(2)当t为何值时,线段PQ与PO相切?(3)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是等腰梯形?由于条件不断变化,学生不能再套用原题的解题思路,从而改变了学生机械的模仿性,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了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从而在知识的纵横联系中,提高了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二、解题思路要善于优化

毕业班数学总复习课教师要善于渗透一题多解的思想。因为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可以优化学生思维,产生多种解题思路,但在量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质的提高,要对多解比较,找出新颖、独特的最佳解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优解思路。在数学复习时,不仅要注意解题的多样性,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提炼出最佳解法,从而达到优化复习过程,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对解题思路优化的分析和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和思维发展,能为学生培养严谨、创新的学风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习题归类要善于类化

第7篇:小学见习总结范文

患儿,男性,4岁3个月。主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一个半月入院。患儿于入院前一个半月无诱因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水肿,伴尿量减少,经对症治疗效果不佳,遂于1月前至石家庄市某医院住院治疗。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给予“苯丁酸氮芥(2 mg/d)、噻替派(10 mg/d)”等药物治疗共计14 d,期间未应用糖皮质激素,出院时水肿无减轻,复查“尿蛋白+++,潜血+”。入住我院时查体:贫血貌,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化验:血红蛋白89 g/L,红细胞2.87×1012/L,白细胞5.9×109/L,中性粒细胞4.3×109/L,血小板91×109/L,人血白蛋白19.6 g/L,尿蛋白+++,尿潜血+;肾病综合征临床诊断成立,但因存在贫血及血小板减少,不能除外由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导致继发性肾脏病的可能性,遂化验自身抗体,并停用苯丁酸氮芥及噻替派,予醋酸泼尼松30 mg/d及口服纠正贫血药物治疗。入院4 d后复查:血红蛋白73 g/L,红细胞2.42×1012/L,白细胞2.3×109/L,中性粒细胞1.1×109/L,血小板8×109/L,自身抗体均阴性,提示存在全血细胞进行性减少。因患儿既往曾应用苯丁酸氮芥、噻替派等细胞毒性药物,并已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考虑为联合应用细胞毒性药物所致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骨髓抑制。经过隔离观察、继续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以及输注全血、血小板、口服中药等中西医综合治疗后,患儿化验指标逐渐好转。治疗两周后复查:血红蛋白106 g/L,红细胞3.32×1012/L,白细胞4.5×109/L,中性粒细胞1.9×109/L,血小板229×109/L,人血白蛋白29.6 g/L,尿蛋白阴性,尿潜血阴性。

2讨论

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和噻替派(thiotepa)均为细胞毒性药物,常作为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部分肾脏病的治疗[1]。而骨髓抑制是上述细胞毒性药物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2-3],可导致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亦可出现血小板减少和贫血,而同时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病例较少见。同时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胞毒性药物可增加严重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更需要加强相关监测[4]。一旦发现由细胞毒药物导致的骨髓抑制副作用,应依据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防止药物不良反应进一步恶化。

本例患者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联合应用了大剂量的苯丁酸氮芥和噻替派,导致了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严重骨髓抑制。入住我院后,立即停用相关药物,经过隔离观察、预防感染、应用糖皮质激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以及输注全血、血小板等综合治疗措施后,结果患儿血常规恢复正常,提示骨髓抑制缓解,同时肾病综合征也达到临床缓解。

本病例提示我们:①在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时,应严格掌握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指征,没有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应尽可能避免单用或联合应用细胞毒性药物,以免造成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②在临床工作中,要熟知每一种常用药物,尤其是细胞毒性药物的不良反应,在应用过程中应加强包括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在内的实验室指标监测,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可及时发现,早期治疗。③对于业已出现的全血细胞减少等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正确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停用相关药物、应用糖皮质激素、输血等措施,同时防止出现不可控制的重症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经过系统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骨髓抑制可以得到恢复[5]。

参考文献

[1]全美盈,李响,高志冬,等.免疫抑制药物在治疗肾小球肾病中的应用进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7,10(4):240-243.

[2]Vandenberg SA,Kulig K,Spoerke DG,et al.Chlorambuciloverdose:accidental ingestion of an antineoplastic drug[J].JEmerg Med,1988,6(6):495-498.

[3]Hollister D Jr,Coleman M.Hematologic effects of intravesicularthiotepa therapy for bladder carcinoma[J].JAMA,1980,244(18):2065-2067.

[4]钱新华,张能芳,高凌.抗肿瘤药物的治疗监测[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3,11(6):36-38.

第8篇:小学见习总结范文

在专业见习的安排上很多高校的做法是与中小学合作,将他们作为实训基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训基地观摩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过程及学校的各种课外活动,做好听课记录,做好听课交流,通过观摩教学过程学习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特色、教学方法、课堂氛围等教学技能。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让学生通过见习了解学校教育与学校体育开展的实际情况,并对中小学的体育教育有初步的了解和感性的认识。我校在初期的专业见习时也采用的是这种方法,但在运用过程发现这种形式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学生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去见习,见习的时间受到限制;其次,中小学的体育教师由于要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听课效果做认真指导,学生获得的直接帮助较少。

针对以上做法的局限性,我校在近几年做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并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总结了一套较为实用的见习模式,即校内见习阶段和校外见习阶段相结合的两段式见习模式,这种形式将校内的体育教育资源和校外的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有效的结合,从而能更为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见习效果,应该说我校的校内见习是常规教育见习的有效补充。

一、校内见习阶段

(一)见习时间:一年级下学期

(二)见习任务:主要观摩学习体育课程的结构、设计、内容、方法的使用,学会分析体育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三)见习目的:学生刚进入学校的第一学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了解学校、专业,也要学习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到第二学期学生对专业、专业知识、专业教师有一定初步认识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指定若干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专业教师作为见习指导教师,通过一个学期的校内见习,使学生对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课堂教学的多方面内容有直观的了解,为后面开展的校外见习实习做准备。

(四)见习内容

1、了解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学生在指导教师授课课程中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了解课堂常规、各部分使用时间和衔接、内容的安排等体育课程的基本结构,对体育课程的教学层次有明确的认识。

2、学习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设计。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课程教学中重要的传播途径,如何将教学方法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运用,只有通过观摩学习才能促使学生的教学方法在实践应用中学会达到设计的最优化。在校内见习阶段学生从审视和学习的角度去认真观摩体育教师授课的每一个环节,引导他们把握知识、技能之间的相互联系、学会周密考虑学生、教材、场地设备的有效配置;摆正教与学、教与练、内容与负荷的关系,逐步解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围绕教学目的将教学内容、层次、方法、教学重难点进行合理配置的疑问,学会用全面、有效的视角去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

3、能将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用教案的格式记录下来交指导教师做指导,这样学生对教案的格式及写作方法就有初步的了解,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也能进一步领会授课教师的设计意图。

4、做好每次课的听课记录,通过听课小结学会分析授课教师的优点并大胆提出课程教学中的不足,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见习小组的积极讨论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五)考核形式:

1、见习态度:由专业指导老师就学生在校见习的各种表现做评价,包括是否积极参加见习活动;在活动中是否能积极思考问题;是否能就见习所遇到的问题做积极的探索和请教。

2、技能操作:从学生的听课教案和听课记录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教案格式、教学分析、教学探索等方面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二、校外见习阶段

(一)见习时间:二年级上学期

(二)见习任务:主要将校内见习的内容与中小学的教学实际进行融合,学生第一次用受过专业训练的眼光审视中小学体育教育。通过参与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安排、体育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关系的处理、课外活动的具体实施等更贴近学生以后实习的真实场景。

(三)见习目的:通过观摩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较为直观的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学环节,透过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过程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初步了解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情况、新课改的形式、体育教师的职业活动、中小学的学习活动和思想状况等。也可以通过在实训基地的见习感受到现代的教育理念和用人需求。

(四)见习形式:在第一阶段见习的基础上拓展见习的范围,与实训基地建立合作关系,实训基地学校派优秀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摩校外优秀体育教师的示范课、公开课并参与课后的评议、参观中小学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五)见习内容

1、了解中小学学校。通过到中小学进行见习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学情况、了解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内容、环节和运行机制、了解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的情况,从中了解体育教师的职业活动、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思想状况。

2、观摩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示范课、公开课,做好听课记录,听课小结,参与课后的讲评,并在见习小组上做交流,从每个人的不同角度去正确认识和学习示范课的优点,

3、见习课外体育活动和课外学习的辅导,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真实情况。感受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角色、职责。

第9篇:小学见习总结范文

(一)“国培计划”顶岗实习模式的内涵

“国培计划”顶岗实习模式,即在学校的组织和教师的指导下,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把实习生派到农村中小学校顶替当地教师的教学工作岗位,通过顶岗任课的方式来完成教育实习任务,同时将这些教师置换到高校集中培训研修的实习模式。“国培计划”顶岗实习模式比传统教育实习模式的时间长一些,大概3个月或一学期。实习生从实习学校直接走上讲台,独自承担至少一门课程的教学。这赋予了实习生锻炼的真正机会,让他们能够将自身的理论运用到实践教学,积累经验,促进了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国培计划”顶岗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培计划”顶岗实习模式赋予了实习生实战的机会,相对于传统教育实习模式有一定的优势,但仍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国培计划”顶岗实习人数有限,无法满足英语专业教育实习的需求。第二,实习生缺乏有效的指导,上手难度大。实习生通过一周的见习观摩之后便要走上讲台,不仅要独立做好课堂教学,还要处理班级突发事件,这让很多实习生觉得力不从心。第三,实习条件艰苦,实习生心理不适应。顶岗实习的学校一般较为偏远,生活条件和教学环境较差,一些实习生无法适应,不能全身心投入实习,甚至半途而废,严重影响了教学和实习质量。顶岗实习模式有效缓解了农村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同时也是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实习的一种有效途径。但由于其局限性,不可能单一存在,必须与其他实习模式同时进行,只能作为传统教育实习模式的补充。

二、全程教育实习模式

(一)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的内涵

全过程教育实习与传统的毕业前“一次性”“终结性”和“突击性”实习模式不同,全程教育实习模式认为“,教育实习不只是传统意义的一个教学环节,更是一个教学过程。而且,与其他理论课一门一门结业不同,它是师范生整个在校期间(包括寒暑假)都要不间断地进行的最为完整的教学过程。是包括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材教法研究、模拟教学和教学实践等内容在内,并由此形成的大教育实习观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大教育实习模式。”

(二)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的实施

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教育见习阶段,模拟教学阶段和教育实习阶段。

1.教育见习阶段

教育见习是“师范生对自己未来工作进行了解和实际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师范生尽早接触中学实际、巩固专业思想、学好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毕业前集中进行教育实习的基础。”见习可以分两次进行,第2学期到中小学见习观摩,了解中小学教学状态和教学内容、日常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在有了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学理论基础之后,在第4学期再次到中小学见习和听课,观看优秀教师教学录像,学习教学经验,搜集教学和班级管理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深入的思考,并形成见习报告。

2.模拟教学阶段

在第一阶段见习的基础之上,第二阶段将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地方高校可在第6学期开设一门“中小学教学模拟和实践课”,进行教学技能的分解和综合训练。第一,要求学生钻研教材,编写教案,认真备课;第二,为学生创造真实课堂教学环境,进行试讲,模拟教学;第三,交互听课,互相评讲,取长补短;第四,个人总结,对自己的教学模拟进行反思实践。这一过程还可以采用教学录音、录像等方式对教学情况进行记录,让学生的教学行为能够被观察、分析和评价。指导老师可对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初步具备教育教学能力。

3.教育实习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