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庄子养生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专生;自主创业;创业能力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将支持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摆在了突出位置,当前,专科类大学生就业环境差,就业空间狭小,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680万,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比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加强大学生尤其是专科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这既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针对大学生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鉴于此,本文针对专科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1 大专生自主创业现状探析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巨大,用人单位招聘的第一标准还是学历,对于大专生而言,虽然在学历方面他们并不占据优势,但是这个梯队的学生相对而言家庭条件较为优越,动手能力强且非常敢于尝试,自主创业的愿望比较强烈,在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现实状况下,自主创业成为了他们走向社会实现人身价值的重要选择,归纳总结我国专科大学生自主择业现状有以下几点:
1.1 专科大学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对自主创业信心不足
近年来,尽管政府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大学生对创业仍是想法多行动少。对大专生而言,受我国教育体制限制影响,创业启蒙教育严重缺乏,对于创业认识不足,再者,专科大学生相对而言学历低,专业水平较低,这都导致他们自主创业信心不足,对创业能否成功和创业前景充满未知。
1.2 缺乏合理引导,自主创业积极性不高
在对大量大专生进行问卷调查后了解到,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一些专科毕业生普遍对自主创业热情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基于两点:一是从大环境来看目前大专生自主创业成功率不高,这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专科生自主创业积极性,据调查专科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仅在2%-3%。二是创业市场压力增大,当前大专生创业选择的行业大都是第三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已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且新生的行业也越来越多,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缺乏经验和资金,致使创业困难重重,成为创业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1.3 自主创业氛围不浓,自主创业环境不佳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创业教育不深入不系统,导致了在培养创业人才方面没有形成相应的教育理论和培训体系,只局限于操作和技能层面,却并没有深入到创业实践过程当中。二是缺乏高水平创业培养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在职教师大多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门的创业学习培训,无法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进行有效的指导,难以调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兴趣和激情。
2 教育和培养专科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1 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不断提高高校创业教育质量是提升大专生创业能力的关键。高校应高度重视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改革现有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公共选修课中开设诸如《管理学》、《企业经营管理》、《公共关系学》、《法律和税收》等与创业高度相关的课程。中国高等教育与欧美国家高等教育之间的区别就是于我国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往往基础理论知识十分扎实,但在动手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上与欧美国家大学生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在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应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成立第二课堂,实施创业实践体验,将企业技术骨干请进学校为学生面授讲解,而后将学生带进企业顶岗实习,实现学校与企业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并大大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业
能力。
2.2 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体系。
高校要致力于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基地实践活动。大学生创业基地具有教育、培训和实践功能,优势不仅仅在于提供免费场地和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服务和创业辅导,这往往是大学生创业者在起步阶段最需要的,如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相关政策、创业项目和创业实训等信息;提供法律、工商、税务、财务、人事、管理咨询、项目推荐、项目融资等方面的创业咨询和服务;为大学生创业者开展创业技术培训以及相关的科技技术服务支持等。在创业基地这样的场所里,学生将其作为一个实现创业计划与理想的创业实践平台,在这里学生可以真正地去实践自己的创业理想,从布置场地、采购与营销、创业过程管理、资金预算等各个环节进行真实环境的操作,使创业能力能够得到真正的锻炼。一方面,在创业实践场所,学校提供创业方面的服务与指导,使学生充分了解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锻炼自己,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另一方面,创业实践基地还可与社会开展广泛的合作,利用企业家的个人魅力激发在校学生的创业激情,同时,我们还可以成立创业协会等学生创业组织,通过学生自治组织形成学生间的互动式发展,有效地整合各类资源,服务于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
高校、政府、企业应该通力合作,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学校提供相关的创业课程和教学资料,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关内容学习或查询信息政府及时相关的创业政策和信息;企业的参与必不可少,企业可以通过创业计划书选择投资项目,或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训实践及加盟创业机会。由政府与学校共同牵头提供创业扶持基金,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力度,为专科大学生创业提供实在帮助。
2.3 营造支持专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社会与文化氛围
从大环境来看,当前大专生自主创业氛围不浓,针对大专生的创业教育需要营造一种浓郁的创业氛围,要加大创业宣传力度,通过主题教育、精神指引、典型示范等方式,激发大专生的创业热情,使更多大专生了解创业,热爱创业,积极投身于创业实践。同时,也要进行必要的创业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投身创业。高等院校应大力宣传学生创业成功典型案例, 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励大学生自信创业、自强不息、奋发进取,通过精神的激励与感召激发学生的创业意念,使学生获得对创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融入相关的创业教育元素,如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学校校园文化活动,包括科技节艺术节等相关的文化活动设计,相关创业设计大赛、创新大赛等都应含有创新创业因子,从而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学校还可根据创业能力包含的基础及发展性能力对学生的要求,设计相关活动,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创设平台与机制,使整个校园形成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邹淑爱.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
[2](房芸.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7(2))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这四种世俗之人,目光短浅,沉溺于利益得失,困扰于功名利禄,他们无法做到真正的逍遥。“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告诫我们要达到一种逍遥的境界,需不役于物。这就要求处于现世的我们,不要迷失于金钱、名利,保持人格的纯洁性、独立性,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中,“无己”是逍遥游中的人生观的最高境界,把自己融入到世界之中,从而把为世界上的一切人、事服务当做自己本就应该做的。从小的方面说,人即已忘我,便神人、圣人、至人。
庄子所阐释的人生哲理及实践方法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开阔胸襟,拓展视野,在顺境和逆境中都能保持良好心态,从而更好地安身立命,安心立命。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拥有坦荡的胸怀,就能在任何情况下从容自如,处乱不惊,临危不惧;就不会为荣辱所困扰,被祸福所左右。这是庄子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在。庄子的这种“理想人格”对于作为国家未来建设者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若不具备优良的人格魅力,他们就无法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学生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体现在对其人文素养的培养。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由于面临升学压力,他们平时大部分时间埋头于各科知识的学习,较少主动涉猎人文科学领域,尤其是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由于缺少深厚的文化修养,一些学生内心世界贫乏苍白,精神空虚,这些都反映出学生心理素质存在问题。如思想极端,自私狭隘;处理不好同学间的关系,因追求个性自由而导致趣味低下、思想和行为不文明;意志力薄弱,精神脆弱;极端自傲或自卑等现象。而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人的知识、情感和意识等全面健康地发展,并为生存竞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它将优秀的文化成果进行转化,使中学生在思想、道德、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得到文化熏陶,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中国古典名著是进行人文素养的最好教材。
阅读中国古典名著,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成了语文课堂的重要部分。中国古典名著的描写对象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很多作品体现了自然美、社会美、人情美。中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大多记载在这大量的文化典籍中。庄子的《逍遥游》只是沧海一粟。如《礼记》“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的诚信精神;孟子的“舍生取义”等道义精神,孔子的“仁爱”思想等。学生可以从里面汲取道德力量,培养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可见,古典文学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并赋予人的精神以饱满的激情和崇高的境界,使人的生活充满创造性,生活充满乐趣。这种影响不只存在于短期的学校教育阶段,而是终将伴随他们一生的良好习惯和优良品质,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庖丁解牛》 主题 探讨
《庖丁解牛》节选自《庄子·养生主》,关于养生主,清人王先谦《庄子集解》释义为:“顺事而不滞于物,冥情而不撄其天,此庄子养生之宗主也。”近人有的认为养生主,就是要像庖丁解牛一样,善于寻找空隙,集中精神注意,避开矛盾,像保护刀刃一样保护自己。有关它的含义的论述颇多,在这里,我说说个人的浅见。
养生的道理何在呢?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庄子生活的那个时代的背景,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这个时代是一个非常残忍的时代,是一个血腥的时代,这从以下两点可以看出: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的在战国时生的战争的规模,以及每次战争死亡的人数都是触目惊心的,长平之战,最后坑杀的俘虏就达四十多万。再一个,就是同时代的另一个思想家-孟子也说过“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所以,在这个时代里,如何保全生命呢,这是摆在庄子面前的一个问题,庄子在《逍遥游》以及其他篇章都有所讲述,在本文中,庄子借庖丁为文惠君解牛这个寓言,讲述了保全生命的这个难题。
其次,我们要理解庄子在养生主作为总纲中的话,“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段话的意思是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最后,我们回到课本上来,课文首先描绘庖丁解牛的情景。“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组成完整的解牛图,触,倚,履,踦这一系列艺术化、舞蹈化的动作,突出了庖丁手脚利索,活画出这位厨师的姿态。下面则是表现他动作的美。“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这就是说刀伸进皮肉里,发出的声音,没有不合上拍子的,跟《桑林》舞一样美妙。生动地描写出庖丁动作的节奏感,表现了一个至高境界,当他把牛分解完毕之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悠然得意,似乎获得了美的饱尝,连从旁观看他解牛的文惠君也再三发出“善哉”之叹,“嘻,善哉!技盖至此乎?”本领怎么会这么高明呢?这句发问,引起了庖丁的议论。庖丁谈到他解牛的经历,“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一开始宰牛的时候,在眼中把牛看成是一头整牛。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所见的不是全体,而只是牛的结构。之所以不再把牛看成一个不可分的整牛,是因为对牛的生理结构已经烂熟于心,它给予庖丁的感觉是可以自由拆卸的零件了,这反映了庖丁技术的精进。接着是写庖丁在解牛时的具体的感受,“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庖丁解牛已达到了如此高妙的地步,他不是凭五官的感觉来感触牛,而是凭自己的感受来解牛,在这里,五官作用已经到达熟透而升华的境地,精神的作用可以说是入乎奇妙了。这是什么原因?庖丁作了自我解释:“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这就是说要按照牛本来的情形,依据天生的结构,分开自然的缝隙,通过那自然的空当,只须轻轻一割,牛就“謋然已解,如土委地”了。“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庖丁的经验,非仅仅是解牛的经验,而是悟道的经验。“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无厚入有间”,何止适于解牛,任何工作,一切活动,皆当如是。故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养生的秘诀,就在于不要用自身这个“刀”去折生活中的枝经肯綮,而要“以无厚入有间”。认为采用躲避矛盾、顺应自然的方法,就可以保身养亲。
无可否认,道教养生学是承继道家养生学而来的,没有道家养生学,就没有道教养生学。道家养生学根源于《道德经》、《庄子》的养生理论,甚至包括秦汉乃至魏晋玄学,如《吕氏春秋》、《淮南子》等文献所蕴涵的养生思想。而道教养生学则是吸收了道家思想,发展为注重生命、追求长生的养生思想。虽然二者共同尊奉《道德经》、《庄子》为主要经典・而且都尊崇“道”的观念,但是内涵、旨趣和追求实有很大不同。道家学者注重养性或修性方面。而道教学者注重养命长生方面。这样粗略区分,不能被片面理解为修性和修命的截然对立。道家学者也不排斥长生久视,道教也明确提倡性命双修的炼养途径。总之,道家养生学和道教养生学关系十分密切,二者既不可混同,又不能截然分开。
道家养生学体现在养性、养气、主静、制欲等方面,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道家养生学认为,养生在养性。在《道德经》中老子就开始探讨人性和养性问题,不断启发人们思考人的本性、本质,如何区别于动物的质的规定。虽然老子未直接提出“性”或“人性”的概念,但从中可以深刻体味到老子关于人性和养性的独到见解。庄子也承袭和发挥了老子的思想。他们强调人性具有自然性和超越性。所谓自然性,是指人的本性具有其原始性、先天性,自然而然、不待人为的特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第9章),“抟气致柔,能婴儿乎?”(《道德经》第10章)就是这种自然性的体现。道家养生学摒弃儒家关于人性善恶的论辩,老庄讲究人性的超善恶性、超道德性,提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道德经》第38章)。从自然性、超善恶性的人性观出发,老庄提出以“固性”、“全性”为宗旨的养性说,否则将“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老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哲学中“气”的概念,“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43章),“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游乎天地之一气”(《庄子・至乐》),突出了“气”的根源性特征,所以养气就有了养生学意义上的根据,体现了“气”的根源性和普遍性。在哲学范畴动和静上,道家突出静的地位和作用,在养生实践上普遍倡导主静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道德经》第26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常乃久”(《道德经》第16章),肯定了“静”的重要性,并且提出“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第16章)六字养生要诀。道家主张制欲。欲与养生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道家养生特别注重对欲望的控制。“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常使民无知无欲”(《道德经》第3章),认为多欲是扭曲人性、损害生命的根源,通过对欲望的控制,调节身心,满足健康需求,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道家养生学主要体现在以上四种养生主张,为中国养生学营造了一个基本的概念系统和养生思想文化氛围。
相对于道家养生学,道教养生学主要特征是对生命的尊重。主要体现在长生不死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珍视生命观念以及丰富多彩的养生实践三个方面。
作为,道教将道家经典神格化,给予某些概念和命题以神学的理解和发展,甚至和人体相对应,促成道家养生学向道教养生学的顺利过渡。道教是以长生不死和飞升成仙为主要目的,道教养生首要的问题就是诞生思想,“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于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汉书・艺文志》),所以,追求神仙长生不死、超脱物外就成为道教养生学的精神动力。方法上提倡“形解销化”,即通过炼养使肉体蜕化成仙;另一面依于“鬼神之事”,即通鬼神。因此,道教养生具有的目标。尽管葛洪在《抱朴子》中才明确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命题,早在道教经典《太平经》中就较多表现了强调尊重生命的养生思想。“夫人者,乃天地之神统也。灭者,名为断绝天地神统,有可伤败于天地之体,其为害甚深,后亦天灭煞人世类也。”(《太平经合校》卷40)虽然天地生人,但人与天地的关系,首先还是注重人类维持生命的方面。道教养生学提倡贵生,即首先要尊重生命,维持生命的存在,所以道教养生随着道教的发展也愈益重视与养生有关的道教医学。许多道教人物也是著名医学家,如孙思邈、葛洪、陶弘景等,近代如陈撄宁。道教养生学的突出特征是具有丰富多样的养生实践。养生方法除丹法外,有守一、存思、守窍、导引、按摩、叩齿、咽津、房中、服气、胎息、辟谷等。其中丹法又包括外丹和内丹。外丹即炼丹术,为中国养生学的瑰宝,被视为化学的先声。而内丹以人体自身为炉鼎,通过对精、气、神的内炼使人体寿命得到延长,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1、庄子属于道家学派。
2、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3、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来源:文章屋网 )
一、庄子思想的人文性
(一)尊重生命,关怀生命。
庄子于《内篇》所述:“夫大块载我以形,老我以生,失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他所阐述的,无非是陈述一个长于生活者,必也长于看待死亡,反之亦然。一个尊重生命,热恋生命的人,才会懂得如何去享受生命,创造更有意义的生命,让生命充实而有活力。一个漠视生命,厌弃生命的人,断然不会去尊重生命,关怀生命,只会日复一日地无聊打发生命,甚至去扼杀别的生命。对生命的敬重是人类的终极关怀,是最为高级的价值关怀。一个懂得生命、尊重生命的人,他必然有自己的坚守,他不会暴殄天物,物丧其性,必然不会敝履红尘,自了其生。他会在自己精神的引航下向自己的航线坚定地走下去。这种情怀在物欲横流、人为物役的时代尤为珍贵。庄子散文的核心就是对人的肯定。
(二)独立自由,自尊自强。
自由,是人类永远追求的梦想,是人类的终极性价值和终极追求。独立为人类最为高贵的品质。只有不依不傍才可能走向自由,获得自尊和获得别人的尊重。这种独立自由精神的人才是健全的人。在《养生主》中,庄子表述其自由、自尊的思想,说道“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蓄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泽雉虽然在野外求食艰难,“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但它并不希望把自己束缚在笼子里,囚笼的生活虽然条件优越,饮食不愁,但失去了独立,失去自由,失掉了尊严,也就失去了真正的幸福。这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独立自尊,也是我们今天在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一笔宝贵财富。
(三)顺应自然,返朴归真。
庄子崇尚精神自由,把达到独立无待,绝对自由的“逍遥游”作为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所谓“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的活动,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即庄子散文中的真人,神人或圣人。这些理想人格的特征,庄子概括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顺应自然才能返朴归真,庄子的“返朴归真”的理想,意在矫正浇薄浮华,巧诈虚伪的颓风,呼吁保持人自然纯朴的本真天性。
(四)和谐冲淡、宽容豁达。
中国哲学的最终目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和谐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庄子在《天道》里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谓之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也,谓之人乐;与天和者也,谓之天乐。” 然而,现实生活又是充满着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庄子深刻地认识到如果人不能正确地协调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将会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将有害于个体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相处时,由于事物的复杂性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差异性,难免产生误解和矛盾,如果大家都豁达大度,宽容谅解,则有利于矛盾的解决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反之则矛盾加剧,人际关系恶化。一个人长期生活于人际关系紧张的环境中,将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会使人格扭曲,甚至为了丁点小事也会使人的行为走极端,产生一些令人扼腕痛惜的悲剧。
二、庄子人文性思想的语文教学实践
(一)平等对话、合作互动。
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沃土。语文教师要转变职业角色,以新形象、新姿态来渲染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新的教学理念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谓组织者,即教师必须改变自身是知识的拥有者和真理的化身的传统偏见,还学生主体地位。所谓引导者,即教师要以思想经验和学术诸多方面的人生积淀来引导学生成长,明确自己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成长的知心朋友,而不是独揽真理的权威。
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是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唤醒、发现和建构的地方,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尤其是要将教育者的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教育。 转贴于 这样的课堂是一个允许,包容,甚至鼓励学生“犯错误”的地方,因为探险是人的天性。学生需要在关心、安全、理解、支持和保护的条件下,才能开展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探险活动。在这种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的人格受到良好的培育。
(二)激发兴趣,拓宽视野。
庄子散文蕴涵丰富的人文资源,但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篇章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在教学中拓展学习其散文是十分必要的。但又不能是强迫式,而应激发学生兴趣,让其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真正收到实效。那么老师的指导是必要的。
第一,指导阅读范围。如学习《秋水》(节选)后指导学生读完整的《秋水》,使学生了解庄子的世界观,还有学完《庖丁解牛》后要求学习《养生主》等。针对学生实际学习能力适度拓展学习范围,扩大学生知识面。
第二,指导学生开展辩论、演讲,写小论文,办墙报等活动。如学习《逍遥游》后可开展以“从《逍遥游》看庄子人格境界”、“我眼中的庄子”、“《逍遥游》中的自由”为主题的论文评比或者辩论活动,使学生在搜集资料,观摩评比中学会交流和合作、宽容和理解,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庄子散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为道家文化代表之一的庄子,他以独特的视角来关注世界,拓宽了人类的视野。他对现实生活的冷静分析、高度概括,对一些传统观念的挑战和批判对后世影响极深。这些思想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为此,在教学实践中,以庄子散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人文素养时,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庄子散文博奥精深,许多伦理概念十分抽象,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诠释往往见仁见智、各有侧重。我们在探究其散文中的人文思想时,一定要善于理解和区分哪些是正面的、精华的部分,哪些是负面的、糟粕的内容。其寓言中的唯心主义、相对主义、绝对自由等观点当然不足为训,有些还必须批判剔除,但其中还有许多寓言由于蕴涵着前人丰富的经验,或者是形象惊世骇俗,出人意表,往往带来更丰富的积极意义,具有极高的价值。如《逍遥游》开篇有关鲲鹏的描写带有神异色彩,大鹏形象原本是说明“有待”,但它又远远超出了说明“有待”,它更能表现人们向往自由,鄙弃礼俗,一往无前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勇气。这个形象客观上给古今无数读者带来了积极向上的艺术享受。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读后就写有《大鹏赋》,极力赞美大鹏“雄姿壮观”,以寄托自己的胸怀。所以,对庄子散文,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其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必须清醒认识并力求避免其消极的影响,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拓宽视野,沙里淘金。
“新课标”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深入理解并适当拓展,引导学生扩大视野,将阅读和研究的触角突破教材的限制,涉及到更多的庄子散文作品上,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披沙拣金,去伪存真。如在学习高中语文课本中《秋水》(节选)部分时,可以适当扩大学习范围,涉及全篇内容。文字开篇写河伯因看到黄河水涨而自鸣得意,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后来看到大海的浩瀚无边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不足。这则寓言学生很易得到这样的寓意:宇宙无穷,知识无尽,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永远没有穷尽,因此学无止境;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那些坐井观天、固步自封、骄傲自满的认识是十分有害的等等。当然,这些“曲解”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应该鼓励的。同时,我们更应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勇于质疑。阅读了《秋水》篇后,才发现其本意是要通过大(大海)小(黄河)的对比,揭示事物的相对性,阐明“道”的难穷。只有阅读了全文才能把寓意上升到一个抽象、概括的高度。
1、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2、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王先谦;《庄子集释》;《庄子集解》
我在阅读《庄子集释》时,发现王先谦为《庄子集释》所作的序言中没有任何对《庄子集释》的褒扬之词,并且对《庄子》的看法甚多。有趣的是,王先谦却于宣统元年著成《庄子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王先谦对庄子的看法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由对庄子之学的不屑到花费苦工为《庄子》作注本。此次阅读《庄子集解》和《庄子集释》,对王先谦的心境以及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浅谈我的看法。
一、解读《庄子集释》与《庄子集解》的序言
以下是我对《庄子集释》序言的浅薄释义:
“子贡挈水之槔,而h丈人笑之。今之C械C事,倍於槔者相f也。使f子之,奈何?U|氏於角,伏尸等f,逐北旬日。今之U|氏不知其滓玻而f子奈何?”①
庄子说过,子贡认为汲水用桔槔是最有效率的,但是遭到了汉阴丈人的嘲笑,而我们今天的机械、机事超出桔槔的地方何止万倍。让庄子见了,又会怎么办呢?庄子还说过蛮氏之国和触氏之国为了争夺地盘而打仗,伏尸数万。而今天,蛮氏之国和触氏之国不知道有多少,庄子又能怎么办呢?
“是故以S帝榫而有蚩尤,以榫而有咧Α⒆凇⒛、胥敖。S帝、蚍呛檬乱玻然而欲起,刑其人,其不能以o治,Q矣。彼f子者,求其g而不得,⒅皙立于廖之野,以幸全其身而S其身,踝慵疤煜拢 雹
因此,当黄帝为君时,有蚩尤在作乱。当尧做君主时,有丛枝、宗、脍、胥敖作乱。黄帝和尧不是好事的人啊,但是他们仍然想要征伐国家,用兵攻打,不可能用虚静来治理天下。像庄子,想寻求虚静之道来拯救乱世,但是做不到,也就只能独立于廖阔之野,用保全自身性命来使得自己悠然闲适,庄子的虚静之道怎么能用在天下的治理上啊!
“x演樾W,o解c胡羯之氛;唐尊檎,o救c安史之y,徒以世主侈,澹末俗利欲,庶有一二之助焉。”③
到了晋代,庄子之学发展成为玄学,但这对解决胡羯迫在眉睫的威胁没有作用;到唐代,把《庄子》尊为经书,但它对安史之乱也没有起到作用,要说这部书的价值,也就是帮君主清荡了些许侈之心,帮小人物们看淡了一些利益与欲望,只是有几分小作用而已。
以下是我对《庄子集解》序言的浅薄释义:
“夫古之作者,M必依林草,群B~哉:余^f生甘曳尾之辱,s拗聘,可^m埃富F者也。然而J粟有,冉混院樱幌德亩行,通]於梁魏;fw王之殿,意q存乎W世。遭惠施三日大素,其心E不能於同之友,r於子乎!吾以是知f生非果能避以全其道也。”④
古代的著书之人难道一定要依傍山林野草,成群的鸟鱼吗?我看庄子虽甘心忍受屈辱,他可以说是把富贵不放在心上的,但还是会出门借米,会上朝谒见梁魏赵的国君,他还是存有救世的想法的。惠施在国内连续三日行大素,他的心迹不能被同声相应的朋友庄子谅解。惠施之所以会这样做,王先谦认为是庄子不是真的能完全回避世俗名利来全其道的人吧。
“奚取夫空名之仁x,co定之是非?其志已,其~遇激。後世浮慕之以成俗,此x生者之咎,咎M在哉!”⑤
在残暴的世界里,仁义只是一种空名,孰是孰非怎么能分辨得清呢?他的心志已经受伤了,所以言辞才会过激。后世的读书人追慕庄子的言论,但却不考虑这些特定的背景。这是读庄子书的人的过错,难道过错在书吗?
“余治此有年,I其要,得二Z焉,曰:“喜怒哀罚不入於胸次。”`L持此以樾l生之,而果有益也。噫!是t吾也夫!”⑥
王先谦治《庄子》已经有些年岁了,体会全书的要领,得到两句话,“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王先谦曾把这句话作为养生的原则,也果真有益处啊。这样说来,庄子也算是他的老师。
二、王先谦对庄子之学的态度转变
通常史学论著的序言主要是对该著作的学术价值进行评价,而在《庄子集释》的序言中并未看到王先谦对该书学术价值的评价。他所作的序言中没有任何对《庄子集释》的褒扬之词,并且对《庄子》的看法甚多,文中出现“使f子之,奈何?”、“而f子奈何”、“使f子之,得毋曰‘此q吾之糟粕’乎?”等语句,他甚至认为郭庆藩撰写《庄子集释》也只是因为《庄子》行文奇绝(“而其文又^奇,郭君弁娌灰眩因有集之作”⑦)。
就在郭庆藩的《庄子集释》问世后,思贤书局刊印出版了一部《庄子集解》,再看这部书的作者,竟是王先谦。在阅读王先谦自己所撰写的《庄子集解》的序言后,我们会发现,王先谦对庄子之学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
王先谦的这篇序言,没有对玄理进行纠缠,他的意思大致就是:庄子痛恨当时的局势,但他却无力救世,只好借玄理来修养心性。王先谦把庄子说的“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作为养生的原则,他甚至还替《庄子》鸣不平(“後世浮慕之以成俗,此x生者之咎,咎M在哉!”⑧)。
三、《庄子集释》与《庄子集解》写作的历史背景
从《庄子集释》的序言中,我们明显看出他把庄子之学的嘲讽,但值得注意的是序言的落款“光绪二十岁次甲午冬十二月,长沙愚弟王先谦谨撰”。光绪二十岁次是公元1894年,的失败标志着三十余年的的失败,使所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下降,这样的剧变使得传统的庄子之学受到强大的冲击。面对动荡不堪的时局,王先谦不再把心思放在学术问题上,而是把心绪聚焦在实用价值上,认为治学讲求的是实用。在这篇序言中,王先谦反复陈述“使庄子见之,奈何”,“而庄子奈何”,清王朝国正在遭受列强的侵害,“而庄子奈何”?
我们再注意一下《庄子集解》这篇序言的落款处,“宣统元年七月”。宣统元年即1909年, 1909年距离爆发的时间已经过去15年。在宣统元年年初,载沣下令各省在1909年内成立咨议局,要求实现立宪组阁。在兴起之初,王先谦曾痛批梁启超,认为他有谋反之心。如今面对摄政王载沣一手督办的立宪组阁,面对这样自上而下的改革,他尽管心有不满,也难以言说。在后的十五年里,维新变法,八国连联军侵华,立宪组阁等重大事件的发生使王先谦意识到了个人力量的渺小,尽管痛恨当时的时局,但却无力救世。王先谦由对庄子之道的不屑,变为尊奉庄子的内圣之道--“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无奈之情溢于言表。王先谦对庄子之学的态度转变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甚至会对人的思想造成冲击性的影响。
[注释]
①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一页。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一页。
③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一页。
④王先谦:《庄子集解》,陕西: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一页。
⑤王先谦:《庄子集解》,陕西: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一页。
⑥王先谦:《庄子集解》,陕西: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二页。
⑦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二页。
阴阳亦是道教生命伦理中最为重要的范畴。道教的阴阳之说继承了先秦道家的道论及阴阳理论,同时又受到《周易》和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老子以道为本,但道的运动亦须借助阴阳的力量。《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而为和”。二即阴阳,由道产生;阴阳相交,产生冲气以为和,天地万物遂于阴阳相反相成中化生。所谓“和”,即指阴阳的平衡、和谐、合生的和合状态。
老子之后的庄子,进一步将阴阳的观念具体化。他说:天地之间无非一气,此气包括阴阳。在他看来,道之所以能化成万物,是因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相反的方面,宇宙万物亦都包含着阴阳正负两个方面,阴阳的互相交通,互相作用,而形成了和,和为万物生成的基础。知晓这个道理,追求万物的合和,就是依乎天理,就是体道。《庄子・养生主》说:“为善莫近名,为恶莫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善亲,可以尽年”。被后人认作是庄子养生纲要的话,其实质就是依其天理追求至和的境界。庄子认为,和是阴阳平衡的唯一标准,阴阳平衡也是人体机能的正常体现,是养生保命中应该遵循的客观规律。
在继承道家思想的基础上,道教成立之初即将阴阳学说向修道养生方面大加发展。《太平经》依老庄的道论与气化之说,围绕人的养生认为,人本于阴阳之气,气转为精,精转为神,神转为明。故欲修长寿者,“当守气而合神,精不去其形,念此三合为一,久则彬彬自见。身中形渐轻,精益明,光益精,心中大安,欣然若喜,太平气应矣”。这就明确指出,人的生命活动,精气神的变化运炼,都是阴阳二气和合交流的结果。
经中还用生动的比喻,说明精气神三者的紧密关系:“阴气阳气更相磨砺,乃能相生。人气亦轮身上下,神、精乘之出入。神、精有气,如鱼有水,气绝精、精散,水绝鱼亡;故养生之道,安身养气,不欲数怒喜也”。进而,还指出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共保生命的辨证关系:“神者乘气而行,精者居其中也,三者相助为治,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
爱气、尊神、重精,这是《太平经》养生法的三大要点,也是后来的养生家们共同遵循的修炼法则。在此之前,各种养生之说大多偏重一点,是《太平经》首次将三宝并列,强调三宝同炼阴阳和合,并将其说视为“道之根柄”、“神灵之至意”,从而推动了道教养生学的完善。
与《太平经》同一时期的《周易参同契》融神仙家的炼丹术、黄老道论和易理为一体,互相参合,系统地讲述了炼丹修仙的理论与法诀,它的核心思想仍然是阴阳和合的观念。在道教看来,这个“易”的来源,是取象于日、月,日月的运行最合阴阳变化的规律,故养生内炼应法日月的运行而采阴阳的精华。
按照《周易参同契》的观点,人的身体来自天地,它本身就是一个小型宇宙,而与自然界的大宇宙息息相通。元代愈琰《易外别传・序》说:“魏伯阳《参同契》之学也,人生天地间,首乾腹坤,呼日吸月,与天地同一阴阳。《易》以道阴阳,故伯阳借《易》以明其说”。又在《周易参同契发挥》中说:“修丹者法天象地,则身中自有一壶天地”。体内能量流的运行,与日月的运行遵循着同一节律,所以可以把天文学中的周天节律看作是内气运行的尺度,或者说将后者看成是前者紧缩了的过程,这在道教丹法中叫做“攒簇之法”。即从一刻的功夫,夺万年之造化,或加速外界物质的变化以炼成外丹,或延缓衰老元素的转化以结成内丹,这就是道教炼丹术的核心内容。
以阴阳学说为指导思想,在其养生的实践中道教主张形神统一,性命双修。形神的关系就是身心的关系。从两者的关系来认识人体健康与长寿的思想,早在先秦时便产生了。《黄帝内经》认为上古之人能终其天年,寿百岁乃去,是因为他们做到了“形与神俱”。《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也,气之聚。聚则为主,散则死”。《管子・内业》指出:“精也者,气之精也”。这些论述中的精、气,是指一些精微的物质,是形成人体―――形的基本原素;神则代表人体精神方面的因素,如感知、思维、情绪等。神依形(精、气)所在,而形靠神而立;或说神是形的主宰,形是神的载体,形神和合,即呈现生命的健康状态。
古代养生家正是通过各种方法的运用,追求形神和合的健康状态。但依据对形神关系的不同认识,或重养形,或重养神,从而形成了以方仙道为代表的养形派与以老庄为代表的养神派。这两派兴衰相替,各有所长,反映了我国先人们在人体科学方面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
考其历史,道教的主要渊源即为方仙道与老庄派。既然如此,养形与养神派的观点与方法均被道教吸收,并加以有机的融合,从而建立形神统一的生命观与内外并重的养生法。《太平经》中论述说:“凡事人神者,皆受之于天气,天气者受之于气也。神者成气而行,故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这是从元气论出发,说明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一体。两者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神精有气,如鱼有水,气绝神精散,水绝鱼亡”。可见,形神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精神不能离开形体而独立存在。
从这一点出发,《太平经》中提出了常合形神的“守一”之道。它说:“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这里所说的“一”,即形神依存的状态。世人有生有死,“常患精神离散不聚于身中,反令随人念而游行也。故圣人教其守一,吾当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这是从人身形神统一的观点,来建立其炼养理论。
与《太平经》观点相比较,葛洪的形神论更具合理的成分。他说:有因无而生,形须神而立形又为神之宅。《抱扑子内篇・至理》:“故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方之于烛,烛糜则火不居矣。形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把命比作河堤、蜡烛,把神比作水、火,说明堤坏则水充荡,烛尽则火熄灭,所得的结论是:精神依附于形体。这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亦与古医经的理论相契合。
早期道教养生家的这些论述,都一致肯定了形神相存。因此,人们要想获得健康长寿,就必须注意将养形与养神并重同修。对此唐代吴筠《形神可固论》作了专门的论述。他认为,人是依靠自己体内的精、气、神而生存的,这个身体,也就是“道之器”,应该注意保养。要想获得长生,就必须修道,炼养体内的精、气、神。他说:“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奈何人得神而不能守之,人得气而不能采之,人得精而不能反之。己自投逝,何得怨天地而不佑。”“人之气与精神,易浊而难清,易暗而难明,知之修炼,实得长生。”反之,如果沉沦于色、香、味以快其情,以惑其志,以乱其心,败身逆道,忘形沉骨,必至早夭短命。此外,他还指出,有身不加修炼,而用祈神拜佛的方法去求长寿,就如同“止沸加薪”一样枉费心机,毫无意义。正确的方法只有一条,那就是“形之与神,常思养之”。
道教著作中有关形神关系的论述很多,其基本倾向都是主张形神依存、身心一体。以此为核心,形成了道教养生学形神统一的生命观。这一观点对我国古代养生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奠定了我国古代养生体系的基本特征,即着眼于人体内部生理、心理功能和肢体功能的全面提高,而不象古希腊及远古西方养生体系那样,仅着重于人体肌肉、骨骼、韧带等体能的强化提高,这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养生健身体系。
从形神统一的生命观出发,道教又提出了性命双修的思想。实际上,性命和形神是两对可以相通的观念。性与神是相通的,命与神是相通的。前二者均指人的心性、精神、意识等,后二者皆谓人的形体、躯体、存在等。由于时代的先后,称谓和内涵也有一些差异。在汉唐时期,养生家多称形神共养,唐以后的炼养家,则多称性命双修。从内容上看,汉唐养生的形神共养之说缺乏完整性,方法也比较零碎单调,而至唐宋内丹家时,性命双修的理论已非常完整,方法亦相当系统丰富,达到了精细入微,严密无隙的程度。
性命二字,三教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内部各派有各自的看法。一般来讲,性指心性、理性、意识,丹经中谓之“真意”、“真神”、“元神”等;命指形体、精气、存在,丹经中谓之“元精”、“元气”、“炉鼎”等。炼心性、元神则叫做“修性”,炼元精、元气则叫做“修命”。南宋萧廷芝《金丹大成集》说:“夫道也,性与命而已,命者有生也,性者万物之始也。夫心者像日也,肾者像月也,日月合而成易,千变万化而未尝灭焉。然则肾即仙之道乎!寂然不动,盖刚健中正纯粹精者存,乃性之所寄也,为命之根矣。心即佛之道乎!感而遂通,盖喜怒哀乐恶欲者存,乃命之所寄也,为性之枢纽矣。吁!万物芸芸,各根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穷理尽性而至于命,则性命之道毕矣”。故丹家千经万论,至此性命双修为是。
从《钟吕传道集》・《灵宝毕法》看,钟离权的丹法从修命入手,循序渐进。至吕洞宾、陈传,倡性命双修。其后张伯端继承了这一思想,并受佛教禅宗影响,更加强调性命必须双修,以此融合三教。
在具体的修炼步骤上,张伯端主张先修命后修性。至金元开内丹北宗王重阳,他们对性命之言和张伯端南宗基本一致,在丹法修炼程序安排上,北宗主张先修性后修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