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范文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第1篇: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 质量 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49-02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国外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如Daly(1989)提出测评可持续发展政策目标的4项标准,即环境影响要小于环境的承载能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小于其再生速度;人类产生的废物要小于自然界的吸收能力;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小于其被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资源替代的速度,并以此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理论框架;Broat(1994)指出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设计应体现层次性、科学性、数字化的要求,用易测度的、便于分析、比较和预测的指标,分层次、按顺序、客观地表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际。Maclaren(1996)提出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设计应遵循综合性、前瞻性、分布性、广泛性的原则。其中综合性是指指标应综合反映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关联性;前瞻性即目标要指向未来的发展方向;分布性指考虑到人口、地理空间等分布特点;广泛性即评价过程应保证公平合理。

(二)生态城市的研究

生态城市的思想起源于霍华德(1898)的“田园城市”的理念。P•盖迪斯(1904)首次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城市研究。理查德•雷吉斯特(1984)使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以相对较小的城市规模建立高质量城市、就近出行、小规模地集中化和物种多样性有益于健康的四项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则,并针对美国城市低密度现状提出生态城市的改造措施。雅尼科斯特(1987)认为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即高效、和谐的人类栖境”,这是首次提出的生态城市的完整概念。

(三)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

加尔布雷思(1958)最早提出了生活质量的概念,认为“生活质量是人们在生活舒适、便利程度以及精神上所得到的享受或乐趣”。罗斯托(1971)把经济发展划分为6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以及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认为“追求生活质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之后,将会消除因经济增长带来的严重问题,平息社会内部的各种不满情绪,人们的生活丰富愉快,社会的发展稳定而和谐”,指出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正向关系。古雷特(1971)指出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生活质量的改善,认为发展至少包括生存、自尊和自由三个方面。刘本杰(1976)从经济学角度把生活质量观念综合到微观分析生产理论的一般框架之中。坎贝尔(1976)强调从心理学角度,将生活质量定义为生活幸福的总体感觉,强调主观生活指标对于生活质量的解释。埃德•迪安纳(1992)认为经济指标、社会指标以及主观指标均能反映社会生活质量,三种指标各有缺陷、相互补充。西奥多•舒尔曼(1994)侧重于人类发展投入方面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涉及经济、科技、教育、外交、安全、福利、卫生等领域。

二、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一系列“城市问题”的出现,城市化发展的质量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城市化质量的研究也逐渐出现。目前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即对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理解、关于城市化质量的单项评价研究(如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文明城市评价、生态城市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等研究等)和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

(一)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涵义

对于城市化质量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刘传江、郑凌云(2004)认为城市化水平有双重涵义,即数量和质量。数量是指由于产业发展导致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质量则是上述转变所达到的程度。曾塞丰(2004)认为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程度是否相适应是城市化的质的问题。国家统计局福建省城市调查队课题组(2005)对城市化发展的质量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将城市化质量的内涵概括为四个基本要义:一是反映城市化进程中“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现状,评价城市人口的衣食住行,安居乐业状况;二是推进城市化系统发展的“动力强度”,即经济发展水平质量;三是要体现城市化发展的内在机理和结构、分工的“协调性”,即社会、经济、政治领域的协调发展;四是城市化发展在不同阶段体现出的发展“公平性”,强调不能以牺牲农村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产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生产效率之间的差距应不断缩小,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应趋于一致,城乡差距应逐步被淡化和消除。孔凡文、许世卫(2005)把城市化质量的内涵概括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基础设施的完善、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城镇管理的加强等六个方面。袁晓玲、王霄、何伟炜、陈跃等人(2008)认为城市化质量的考量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物质文明的城市化、精神文明的城市化、生态文明的城市化。

(二)城市化质量的单项评价研究

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涉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居民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我国学术界对于城市化质量的单项评价研究的成果非常丰富,主要有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文明城市评价、生态城市评价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等。

1.人居环境评价

宁越敏、查志强(1999)以上海为例,进行了大都市人居环境评价和优化研究;李华生等(2005)提出的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环境质量、生态维护、居住水平、建设能力、建筑条件、能源环卫、给水排水、交通通讯、经济水平、稳定程度、文明程度、智力能力等12个方面涉及35个指标;祁新华、程煜、陈烈、沈鸿等人(2008)以广州为例进行了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的评价研究。

2.生活质量评价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2004)颁发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该体系由“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两部分构成。“基本指标”反映创建文明城市的基本情况,包括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等。“特色指标”主要反映城市获得重要荣誉的情况,包括创建工作集中宣传、荣誉称号、城市整体形象等方面。这是有关文明城市内容的非常全面的评价体系。

(三)城市化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对于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很多学者构建了评价体系并对一些地区进行了相应的评价和分析。叶裕民(2001)认为“对城市化质量的研究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城市化核心载体――城市的发展质量,即城市现代化问题;二是城市化域面载体――区域的发展质量,即城乡一体化问题”,“城乡一体化是提高城市化质量的终极目标”。并对城市现代化评价体系选择经济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个维度,共包括12个具体指标;对城乡一体化的指标体系采用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2个指标构成。利用此指标体系对我国9大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并提出提高城市化质量的一些对策。

【参考文献】

[1]陈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以成都市为例[D].西南交大硕士学位论文,2006.

第2篇: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范文

一、全区产业项目建设发展的总体特点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加快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扩大产业项目建设“量”的同时,注重了项目“质”的提升。项目建设主要呈以下两大特点。

1.产业项目结构调整加快。一是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发展提速。今年列入年度计划开工建设的超千万元重点项目为39个,1-10月份,完成项目投资19.4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2.8%,比08年增长42.6%。宜家、布莱德网络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户锡山,加快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已经成为推动全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二是新兴产业项目培育发展加快。20__-20__年,全区共有12个新兴产业类项目建设投产,占项目投产数的五分之一,涉及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类别;今年列入年度计划的超亿元重大产业项目中,共有15个项目属六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达到17.6%,随着美新微纳、福祈制药项目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的建设投产,全区经济转型发展的产业基础将得到有效夯实。三是科技高端项目合作力度加大。今年来我区逐步加大政产学研合作力度,积极引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优势科技资源,以聚慧科技院士工作站为代表的一批“三站两中心”高端合作项目成功落户锡山,一批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核心技术成功孵化并运用于我区部分骨干企业生产,有效提升了全区企业的创新能力。

2.产业项目集约度有效提升。根据我区20__-20__年开工投产的工业项目发展评估统计情况,以亩均指标进行项目集约度分析。一是项目投入:20__-20__年全区开工投产63个协议或挂牌出让土地项目,20__-20__年亩均实际投资分别为167万元、275万元和326万元。二是项目产出:63个开工投产项目中,20__-20__年项目亩均开票销售收入分别为388万元、535万元和645万元。三是项目贡献:63个开工投产项目中,20__-20__年项目亩均税收分别为11万元、12.1万元和15.4万元(见下图)。近三年来,我区在项目建设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集约程度,项目亩均投入、产出、税收三大指标逐年递增,说明建设项目的质量取得了有效提升,为经济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全区产业项目建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区上下坚持以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手段,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批质量好、层次高、引领作用强的高端项目相继开工投产,有效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但回顾近几年来项目建设的发展过程,依然还存在不少制约问题。

1.项目审批制约性突出。主要体现在:审批周期较长,并联审批、“一站式”审批还不够到位;对上争取较弱,锡山撤市建区后的区域审批权限明显缩减,很多规模较大项目都要经过市级、省级甚至国家部委办局的审批核准。在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赶超进程不断深入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突破部门利益的束缚,努力形成合力,加大对上争取,从而更广泛、更快捷地争取到上级在项目审批、政策扶持等方面的支持,为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创造良好条件。

2.项目管理科学性不强。主要体现在:项目综合评价体系尚未健全,我区已在项目准入门槛和项目后评估方面制定了评价体系,但在如何通过项目评价进行科学分类管理,指导企业做大做强这方面做得还不够;项目后续跟踪服务有待提高,跟踪不能仅仅局限于帮助企业解决区级层面的问题和困难,涉及上级层面的也要竭力帮助协调解决,充分提高行政服务效率。

3.项目储备持续性匮乏。从20__-20__年全区开工投产的63个工业项目来看,07年全区投产产业项目48个,08年投产11个,到09年全区只有4个产业项目投产,反映出每年的产业项目储备正在逐年减少。

三、全区产业项目建设发展的对策措施

产业项目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项目招商落户到项目投产服务环节多、程序严、要求高,要实现项目建设发展的新突破,我们需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突出引领效应,强化项目招商选资。一是项目招商要引领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新兴产业发展目录,研究全球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结合锡山产业发展实际,科学规划制定全区中长期新兴产业发展目录,指导招商。根据产业发展目录确定全球跨国产业龙头,紧紧围绕全球跨国产业龙头大力实施项目招商。各板块按照全区新兴产业发展目录,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的基础特色,规划主导新兴产业的重点项目招商战略方向,实施特色产业招商。二是项目招商要引领高端合作。加快科技嫁接步伐,通过政府搭台和企业互动,加大鼓励骨干企业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合作力度。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优势,让产业高端科技源源不断注入企业,提升产业科技化水平。加快招商步伐,切实加强与各类知名招商机构紧密合作关系,强化与国内外行业协会、投资公司、国外城市驻中国办事处、跨国公司代表处的对接合作,实施委托招商。加快创新引育步伐,定期“走出去”、请进来举办高端合作活动,让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到锡山建设项目,让更多的产业高端技术注入锡山企业,让更多的招商中介机构为锡山引进好项目。三是项目招商要引领地方贡献。大力引进基地型项目,按照专业化集聚、链式化发展的要求,主攻产业龙头项目,引进项目生产基地,带动配套企业的链式发展,打造项目的基地型产业园区。充分研究项目的产出附加值,对于产出附加值高的项目优先扶持引进。大力引进税源型项目,在研究项目产品的科技含量、市场需求、行业效应的同时,还要充分研究其税收贡献,积极培育产业市场前景好、税收贡献大的项目发展壮大。

2.突出评价效应,强化项目制度管理。一是完善项目前置准入制度。项目准入制度是项目落户门槛,建立完善项目准入制度有利于提高项目引进质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项目准

第3篇: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范文

【关键词】统计数据 数据质量 影响因素 方法措施

近年来,人们对审计工作的关注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对统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质量的统计数据需要具有三个特性,即精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多领域、多方位和多格局的转变,对统计工作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应当不断的完善统计工作,分析影响统计质量的各项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统计的质量。

一、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

(一)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影响着最终统计数据的质量

要确保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就需要对统计对象做一个系统全面的统计。具有完整性和全面性的统计数据有利于系统的反应,调查对象的整体状况,同时为研究分析人员得出正确的分析数据和分析规律提供了基础的数据支持。但是,目前我国存在一些统计数据不完善的现象,统计调查单位有遗漏统计数据的现象。这其中主要是基层统计的问题,基层统计单位的统计人员素质往往达不到要求,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普遍不高,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

(二)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影响着整个统计数据的质量

首先,统计方法和指标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标准,同时,统计方法在不断更新,各地区的接受程度不一;其次,由于各种利益性的诱惑,会出现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导致瞒报、假报和漏报的现象;最后,调查人员的素质也会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由于调查人员对统计工作不重视,造成漏报或不按要求填写的现象。

(三)统计数据的分析方法和手段也会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

统计数据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统计分析的方法和手段,传统的依靠人工和手动方式的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和手段不利于我国统计事业的发展,制约着我国统计工作的进步。国家和省一级的政府具有比较先进的统计方法和手段,对于信息化和网络的运用已经越来越成熟,但是基层的统计工作却没有将信息化和网络真正的用在数据分析上,致使统计没有发挥应有的预测和事先分析。

(四)统计制度的不完善,统计法律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统计的质量

一方面,我国的统计制度还不完善,统计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到位,统计工作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统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繁重的统计工作面前,容易滋生厌倦的心态,不重视统计工作的质量,急于完成指标,不负责任的单凭自身的经验和意愿任意填写统计数据,致使统计数据的质量无法保障。另一方面,我国统计的相关法律和法规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整个社会对统计事业的法律意识稍显淡薄。

(五)现行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无法完善统计数据的质量

我国对于地方财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评价通常是通过统计数据的最终数字来反应的,考核的指标也是数据指标。我国正在不断的完善对于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和方法,目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各地方容易滋生攀比的心理,为了取得好评价结果,往往会在统计数据上做文章,导致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二、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的应对措施

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事业的命脉,在进行统计工作时需要注重统计工作的每个环节,将确保将统计数据的质量作为统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一)提升统计数据的质量需要注重数据搜集的工作

统计工作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进行数据的搜集,也就是对考察对象信息的采集过程。统计数据的高质量要求数据的搜集工作科学、有效的开展。一方面,需要统计工作人员采用统一的科学的方法进行数据搜集,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数据统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需要定期的监督和检查调查人员的素质,建立统计回访制度,严禁一切代报、不报和补报的现象。

(二)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统计数据质量的提升

我国现行的考核评价方法主要是通过考核数据反映结果。这使得一些地方的政绩考核数字化,与实际情况脱轨。一方面既不利于统计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政府对地方的真实考核。因此,需要不断的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着重培养领导班子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合理的工作方式,确保统计数据的客观性和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素质,减少人为的误差

首先,应当完善统计工作人员的配置工作,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需要对统计工作人员开展定期的培训,加强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明确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流程,提高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等新技术的运用能力,以提高数据分析的水平;然后,需要加强对统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明确统计工作人员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方式,如实的记录统计数据,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最后,需要加强对统计工作人员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确保统计工作人员按制度和程序开展工作。

(四)需要不断的改善统计数据的方法和手段

统计数据的方法是统计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统计数据的质量。一方面,需要不断的完善统计方法,改变单一和过度依赖性的调查方法,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的统计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将先进的统计科学技术应用到统计工作中,以便提高统计数据的分析能力,使用计算机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数据统计工作,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减少人为性的错误问题,有利于提升统计数据的质量。

第4篇: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范文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体系构建

效评价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强调预算支出的结果导向,注重支出的责任和效率,重视预算支出成本的节约和单位效率的提高,要求政府部门在预算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本文基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现状,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

一、研究意义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指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综合反映财政支出绩效总体现象的特定概念,是衡量和评价财政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载体”,《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综述及建议》将其进一步细化为“是开展预算绩效评价的关键环节,也是有效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是反映预算执行总体效果的特定概念和具体数值,是衡量、监测和评价预算管理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揭示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手段。”

(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效益和效果的工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直接目标是衡量和评价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由于资金使用的效率效益效果涉及多方面,因此需要将评价对象的绩效内容具体化为可以计量的一系列指耍即根据各类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内容及特点,相应设置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评价主体的目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设置的指标,体现了绩效评价主体对绩效的理解和追求。评价主体对绩效的理解不同,对绩效目标的追求不同,设置的绩效评价指标也不同。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绩效评价的最终目标是实施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应努力做到客观公正,但由于目前绩效评价工作仍然主要是人评人,评价主体的态度、能力、经验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因此,亟需研发一套成熟完善的通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主体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削弱至最低。

(四)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发挥充分的引导作用。绩效评价对象总是追求最大“绩效值”,结合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利用机制,可以通过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方式引导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树立正确导向、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

综上而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关系到绩效评价活动的实质性开展,也关系到评价对象下一周期绩效的改进和提高,而且其所具有的强烈的价值取向引导着评价对象的未来走向,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难点分析

(一)评价指标的设计。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绩效评价的关键环节,就总体情况看,目前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绩效评价工作缺乏一套建立在严密数据分析基础上的科学、统一、完整的指标体系,直接影响了财政绩效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性。

1.评价指标框架不统一。目前江苏省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绩效评价指标框架体系:(1)投入、项目管理、产出与效果、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综合评价五维度指标框架体系,该理论由省级绩效管理部门提出,以逻辑分析法为主,关注资金及对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实践过程中经过一定的改良优化,能够较为完整地反映项目总体实施成效。(2)决策、管理、绩效三维度框架指标体系,由财政部在总结各省市绩效评价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从资金到位情况、资金管理情况、组织实施情况等考察专项资金管理情况,一是过于笼统,无法清晰反映不同类型、不同部门专项资金的特点及个性化管理需求;二是未充分反映项目的整体预算及完成情况,对专项资金面上情况关注较低;三是绩效类指标主要关注项目产出情况,较少涉及项目效益情况。(3)投入、产出与效果、发展能力、社会评价四维度框架指标体系,认为政府绩效管理应由过程管理完全转变为目标-结果导向管理,因而摈弃了有关过程管理的指标。但笔者认为,预算绩效管理是管理学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应用,根本目的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及效益,第三方中介机构在承担绩效评价任务时应承担以下责任:一是全方位地向项目委托方反映项目资金的总体效率效益效果情况,二是在保持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对项目总体效率效益效果情况进行量化评分,三是向项目委托方(监管方)揭示项目实施中的问题或不足,四是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或优化建议,从此观点出发,完全抛弃过程管理这一评价理念尚有待商榷。

2.指标质量难以控制。绩效评价的核心是全面反映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按照结果导向原则引导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这要求设计的评价指标在遵循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之外,还应符合相关性、重要性、完备性、独立性、分类性、导向性、可行性、可比性等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原则,以尽可能完整地将项目成效进行量化反映。在具体绩效评价过程中,由于一方面是现有的省级或市级评价指标库建设不足,缺少高质量的可借鉴指标,另外一方面,现行的绩效目标管理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无法综合反映项目的总体成效,这要求针对专项资金(项目)特点专门研发相应的评价指标,但受设计者的业务素质、知识结构以及主观认识等影响,通过此种设计方式形成的评价指标质量存在很大差异。

(二)评价标准体系的确定。绩效评价标准体系包括指标权重、评价标准值及评分标准,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的主要环节,也是评价工作中的重要工作步骤,选择的恰当与否将对绩效评价结论产生重要的影响。

1.指标权重不统一。就总体情况看,目前江苏省三类绩效评价指标框架体系均无确定的评价指标权重标准,实际设计中主要取决于评价委托方、被评价方、评价人三方的博弈结果,直接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公正性。就国外绩效评价开展情况看,一般是采用Delphi法以及AHP法,但需要复杂的数学建模,一方面是提高了评价成本,另一方面也影响了评价效率。但是作为一项长期开展的工作,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可应用性,有必要利用外部专家工作进行科学建模,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权重标准值。

2.评价标准值难以把握。目前通用的绩效评价标准值主要采用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和通过标准,其中:计划标准指计划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要达成的目标;行业标准指受到行业内部公众认可的水平;历史标准是在参考以往年度或期间表现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变动规律确定的计划标准;通过标准一般用于定性指标,主要采用“是”“否”方式。u价实践中发现,大部分评价指标,尤其是产出类指标,可运用多种标准设定评价标准值,如销售增长率指标,若采用计划标准,既可以选用行业发展规划中确定的标准,也可选用绩效目标申报书中确定的标准,其中规划标准相对科学合理,而绩效目标标准则由于编报、评审等多方面的原因,往往出现大幅度偏离实际表现的情况;若采用行业标准,既可选用国家层面的数据,也可采用省级层面的数据;在经评价委托方、被评价方批准的前提下,还可以采用历史标准,专门设计销售增长率评价标准值。

3.评分标准缺少统一尺度。在实际评价工作中,往往是按照确定的评价指标,根据取得的数据资料,在参考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评分,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同一项目不同评价者评价,可能会得出一个不同的结论。以销售增长率为例,假设目标值为X%,一是可采用百分比评分法,即每降低X1个百分点扣减权重分的Y1个百分点,二是可采用阶段式评分法,即X1%―X2%区间内得Y12分,X2%―X3%区间内得Y23分,具体评分结果存在一定的可操作空间,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允性。

(三)功能的确定。评价实践中发现,包括财政部门在内,相当数量单位对绩效评价工作存在误解,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曲解功能。绩效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形成具备社会公信力的评价结论,这要求评价人立足第三方立场,客观公正地反映财政支出的成效得失,但实践过程中部分单位将其等同于财政检查工作,要求以问题导向原则开展绩效评价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绩效评价的本意产生了冲突,尽管两者同属财政监督范畴,均以审阅、现场勘查等作为主要工作手段,但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无法相互替代。二是范围不明。为了实现客观、公允的绩效评价,评价人需要对评价对象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了解,从时序上看包括项目设立、实施、监管、产出以及效果等流程,从类别上看涉及项目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在对财政支出的内涵及外延作出合理判断后,在统筹考虑绩效评价任务目标实现程度以及经济性的基础上最终确定总体的绩效评价思路、范围以及切入点,评价实践中部分单位或是抛开财政资金的设立目标以及实际支出方向,盲目拓展评价范围,或是将绩效评价等同于审计等业务,要求将评价范围局限于财务数据内,这些都影响了绩效评价结论的客观公正性。

三、解决思路及目标

参考借鉴国内外绩效评价理论及实践经验,按照我国建立“五有”和贯穿财政管理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要求,结合前期绩效评价工作经验,建议在进一步加强绩效评价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按照结果和公民的价值取向,以及建立预算绩效制度目的,以提高预算执行和项目实施能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运行效率、反映项目与资金总体得失为根本研发思路,按照目标导向、科学性与实用性、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构建通用性和个性化有机结合,覆盖专项资金全过程,充分反映专项资金实际整体面貌的综合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同类项目(对象)评价结果的公信力及可比性。X

参考文献:

[1]胡伟,胡梅.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制度的困境及其出路[J].管理现代化,2016,36(1).

第5篇: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镇化;产业转移;政策转向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22日

我国把推进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2010年9月6日,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明确支持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加快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要素成本优势承接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落地发展,促进中西部产业集聚、增加就业,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为此,西部各省市先后出台支持承接产业转移优惠政策,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作为推进西部地区城镇化的战略重点。在一定程度上,极大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有很大提升。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而降低了环境管制,导致存在环境污染加重、产城分离现象突出、重引进轻培育“唯数量论”等有碍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问题。党的十继续将生态文明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将生态文明作为今后经济发展及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为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发展方向。本文立足于生态城镇化的视角,探索具有引领性和突破性的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转向,以促进承接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存在的问题

西部是以资源为导向型的经济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凭借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形成了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有效支撑了区域经济增长。但由于在产业转移实践中缺乏生态理论指导,政府盲目引进、无序竞争、放松环境管制,注重人口聚居、产业聚集的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导致承接产业转移的城镇化质量效应未得到应有的提升,最后出现“鬼城”的伪城镇化。

(一)承接产业以资源密集型为主,给生态城镇化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西部欠发达地区基本上承接开发利用本地自然资源丰裕、低廉丰富劳动力等低要素成本的产业项目居多,而承接真正具有较强技术、知识、服务和科技溢出效应的项目较少。即使承接的项目技术含量有所提高,大多依然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生产环节。承接以资源密集型为主的项目,如纺织服装、造纸、矿产品等,这对西部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近年来,四川省承接了大量的重化工项目,导致烟尘、SO2及Pb、Hg等重金属元素污染较为严重。承接的污染环境项目,虽然带来了GDP的显著增长,但扣除生态环境成本,恐怕利润所剩无几。这不仅影响到城镇化建设的质量,也降低了承接产业项目的效益,增加了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本。

(二)政府过分追求城镇功能分区,导致“产城分离”现象。产业区域转移会导致承接地的产业结构发生有序的演变进而推动承接地区域城镇化进程。承接区域产业转移和推动城镇化的有效载体和平台是西部地区众多的承接产业工业园区,这一有效载体和平台是产业区域转移在空间上的聚集形式,担负着培育承接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一方面产业工业园区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落地、培育,支撑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产业园区为迁入地带来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在承接地集聚,进而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城镇化建设。

产业转移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二者是相得益彰、相互推进的密切关系,城镇化建设凭借产业迁入集聚效应迅速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集中,带动承接地的城镇化发展。然而由于承接地政府追求GDP的增长及传统城市建设的功能分区的惯性思维锁效应,导致西部地区出现产业与城镇分离,出现“城市空心化”等产城分离问题。产城分离问题,无疑增加了人民的生活成本,加剧城市道路拥挤和环境污染,浪费大量资源和能源,使百姓生活奔波于产业园区和居住地之间,大大降低了百姓生活质量,这种“城市病”严重阻碍了承接地的城镇化建设。

(三)承接产业转移“重数量、轻质量”,沦为“污染的避难所”。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从产业承接地政府角度而言,目前以GDP增长为指标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下,产业承接地政府为实现经济提速发展,追求经济增长,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 “重数量、轻质量”,忽视了环境管制甚至故意降低环境标准,以牺牲环境为成本发展承接地经济,这为承接地长期经济发展带来环境治理隐患。从企业角度而言,转移企业本质上是趋利性的,哪里利润高,企业去哪里发展,这是企业经营的不二法则。企业空间地理位置上的迁移,不仅要考虑劳动力、土地、技术还是政策优惠,能使得其发生迁移的最根本动力在于追求更大的利润。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追求利润过程中企业不愿意承担自身的环境治理成本,这在现实的产业转移实践中也不乏其例。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形成的工业园区,在促进承接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带来污染的转移,沦为污染产业躲避东部发达严格环境管制的避难所,这种产业转移的趋利性以及对承接地环境保护的漠视,应该是造成承接产业质量下降和污染转移的最主要根源所在。

二、承接产业转移提升生态城镇化质量的思路

尽管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带来环境污染等一些负面影响,但承接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的城镇化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转变过去的决策思路,实现产业承接生态化、城镇建设生态化。将生态思想贯穿于整个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过程,从城镇构建的产业支撑、人口和公共品基本要素出发,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城镇化水平和质量。高质量的城镇化需要强大的产业支撑,为城镇居民创造就I岗位,才能汇集人流、物流及信息流,形成强大的城镇效应。在吸纳就业时,要彻底改革羁绊影响居民享受均等公共服务的户籍制度,为就业居民的教育、医疗、娱乐等服务提供保障,拉动城镇的内需,促进城镇经济发展。针对目前产业和城镇分离,出现城市空心化问题,政府要及时转变旧有观念,不要过度强调城镇功能的分区,让城镇自然形成和发展,节约人力、能源等城镇化建设成本。

三、承接产业转移提升生态城镇化的政策

生态城镇化视角下的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就是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承接地的城镇化结合起来,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走提升环境质量、合理产业布局和培育产业质量的“生态化”承接产业转移之路。引导和支持生态化承接转移,能充分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城镇化质量,也是提升生态城镇化水平的合理要求。针对目前西部地区承接产业存在的环境质量下降、产城分离和重引进轻培育“唯数量论”等有碍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问题,提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

(一)以环境绩效考核替代唯经济增长评价体系,提升产业转移承接地的环境质量。产业承接离不开政府的科学引导和支持,应做好生态规划,使产业转移契合承接地生态、资源和环境,提升承接地生态城镇的质量。依据承接地资源、生态及发展潜力选择适宜的产业迁移,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的有效载体和平台作用,企业共享资源、环境排放治理设施。当务之急是制定一种新的评价地方政府发展绩效的考核体系,以绿色增长替代唯经济增长的评价指标体系,从产业源头上杜绝污染产业转移,提高产业环境管制门槛,充分考虑到承接地的资源承载力,通过环境影响评估纺织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将生态思维贯穿于整个产业承接过程中,建立适应于生产、生活的产业承接区,这有助于提升承接地城镇化的生态建设质量。

(二)重构产城关系,实现从“产城分离”向“产城融合”转变。在产业承接过程中,政府过分强调城市功能分区,人为隔离产业园区和城区,造成生产与生活相分离,白天上班在产业园,晚上休息在居住区,下班时交通阻塞,浪费人力、时间和能源资源,导致城市空心化的“产城”分离。在新一轮的产业承接转移中,政府应重构产城关系,在产业园区建设融入城镇建设,以承接产业园区融合城镇化发展,使得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通过完善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让产业园区与城镇建O就地融合发展,发展成为融生产、生活、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园区新城。

(三)承接产业转移应与主体功能区相结合,优化城镇产业布局。考虑到西部地区环境承载力及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依据不同环境承载力选择可适宜开发地区来进行生态承接规划,在重点开发区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在优化和限制开发区选择承接符合承接地发展方向的相关产业,在禁止开发区不作为产业承接区域以体现环境保护功能,优化产业合理布局,将分散式产业承接变为集中式承接,有助于就地城镇化的建设和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降低产业转移的环境治理成本。在产业承接过程中政府不仅要注重城镇化建设,而且更要注重城镇产业的培育,提升通过产业承接促进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实现以业拓城、以城兴业,达到城市与产业的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彭继增,罗扬等.产业转移、专业市场与特色城镇化的协调度发展评价[J].经济地理,2013.12.

[2]邓丽.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探索[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9.

第6篇: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政治理论课 教学质量 监控与评价保障措施

一、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内涵

1.质量的含义。正确的质量观对高职院校办学至关重要。《汉语大词典》将“质量”定义为“事物、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①。在ISO9000∶2000中,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该定义中所说的“固有特性”是指某事物内在的、不可随意更改的特性,包括产品的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等;“要求”是指符合个人主观愿望、道德和法律法规的一种需要或期望。“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产品就是好产品”,这一定义包含着个人价值标准、社会价值标准、道德标准和法律标准等价值界定。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质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质量是指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要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包括产品质量(满足社会和人们一定需要的特性)、工序(工程)质量(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和工作质量(管理工作、技术工作和组织工作对达到质量标准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这一定义至少包含三点:一是产品质量有内在的规定性,即产品和服务要符合给定的规格要求或标准;二是产品和服务应该有组织保证、技术保证和管理保证,即有质量管理与保证体系做后盾;三是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的期望,即适用性,“适用性”表达的是客户期望的质量,适用性促使企业将质量的重点转移到了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上来。

由此可见,质量的定义实际上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内在质量),即产品或服务的特性或特征;二是事物的外在规定性(外在质量),即用户对事物满足其需求程度的评价。

2.教学质量的含义。教学质量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根据上述对质量内涵的理解,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质量是涵盖全过程的,但主要是指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与教学过程密不可分。教学过程包括三个要件,即教学主体(指教师和学校相关部门)、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学习主体(大学生)。教师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相关部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教学活动是由教学设备、教师、学生、课堂教学过程或实践活动过程、结果等要素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教学活动实际上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实践过程(实习实训过程)、教学效果(学习质量)、信息反馈等,其中最主要的是:(1)教学准备。各系(部)要组织各教研室教师进行市场调研,制订专业培养方案,编写课程教学大纲,研究课程教学内容,做好课前教学准备,即准备“硬件”和“软件”,这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2)教学过程。它包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信息反馈等,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它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决定育人质量的关键所在。(3)实践过程。包括实习实训前的准备、教师示范与学生实践、学生实际操作情况、实习实训报告等,即操作过程与“产出”,这是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靶场”。(4)教学结果。包括考试和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习实训效果的评定、知识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社会认可程度等,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操作成绩及其应用水平,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实践技能、综合素质所达到的程度,即学习质量。总之,教学质量不仅指课堂教学质量,还指教师教学和实训指导的质量和效果,尤其是指学生实践技能的高低。学生实践技能的高低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和主要标志。

教学质量是通过教学设备、教师、学生、课堂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实习实训)、结果、学习质量等表现出来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各个环节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有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才有可能使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只有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才能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只有在教学过程和实习实训过程中重视养成教育和训练,才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将教学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才能总结经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不能只关注教学结果,而要关注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即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实践(实习实训)过程—教学结果(学习质量)—信息反馈。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定义为: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价值满足学习主体(学生)需要的程度以及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于实践所取得的成效的高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政论课”)要向大学生传授思想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宣传基本理论和中国化的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讲,“政论课”就是做人教育、做事教育、乐趣教育、精神享受教育和道德践行教育。根据对教学质量的界定及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政论课”教学质量定义为:实施“政论课”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以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指导,通过自己的传道、授业、解惑、示范和指导等教学活动,使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获得知识、乐趣、技能、价值、效用以及践行水平等方面的需要度、满足度、认可度及社会评价的高低。

二、构建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原则

建立健全“政论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2006年11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根据这一精神,构建“政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要遵循以下原则:

1.价值导向原则。“政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以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要与其他课程指标体系相区别。这种指标体系不仅是评价“政论课”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而且应成为“政论课”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努力方向。因此,对“政论课”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既要注意政治性、政策性、实践性与实效性,还要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奖罚等有机结合起来,以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2.全面性原则。一是“政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要全面,应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教学全程监督系统(由教学督导制度、听课和评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制度等组织制度构成)、教学效果评价系统(由课程建设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社会实践评价和考试考查结果评价构成)和信息反馈系统(由教学督导反馈、评价系统反馈和学生信息反馈构成)等。二是参与教学评价的主体要全面,应包括:学生、思政部、学院督导委员会(或教学质量专家建设委员会)和社会(包括学生家庭、用人单位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3.动态性原则。“政论课”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必须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必须反映学生思想道德、政治觉悟、日常行为和“大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践行的变化。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测评方法等方面要不断改革和提高,使评价结果更能反映真实的教学情况。

4.社会性原则。高职教育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要树立“社会需要和认可的人才,就是高质量人才”的人才观。只有得到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认可,高职教育才是成功的。社会和用人单位评价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因此,“政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要充分考虑实践教学环节(社会考察、调查研究、实践效果等),要把学生家庭、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作为评价“政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评价结果才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有利于解决“为谁培养”这一重大政治问题。

三、加强“政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保障措施

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政论课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十分重要。建立“政论课”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要充分发挥校内、校外两方面的积极性。来自外部的监控主要是对教学结果的监控,如用人单位对参与实训的学生尤其是毕业生的“德行”表现的满意度评价等。外部监控是一种事后监控,具有滞后性。校内监控是一种事中和过程监控,是最重要的监控。

1.建立和完善“政论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体系的设计要突出高职院校注重“德行”培养和实践环节的特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主体有三:学校、政府和社会。要逐步形成以学校评价自我评价为核心,以政府评价(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等)为指导,以社会评价为补充的评价机制。学校自我评价要建立学生、教研室、社科部、学院四级评价体系,并建立与之配套的监控与评价制度,包括听课和评课制度、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评教制度等。

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人员包括学生、社科部、学院和社会。学生评教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和服务对象的主体地位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评教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应该如何满足学生对教学的期望和要求,更好地了解成功教师的长处,从而为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社科部评教可在收集日常检查、听课情况、学生信息员提供情况以及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的基础上,进行量化打分。学院评价是学院内部最高层次的评价。学院评教主要由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牵头,由学术委员会(或质量评审委员会)的有关专家学者在日常听课、教学检查、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的基础上,独立地负责实施。社会评价是一种操作层面的评价,评教人员包括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有关人员,主要考查学生在家庭生活和实训过程、生产实践(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思想政治素质表现,例如工作态度、劳动纪律、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以上四个评价主体的评分所占的权重为30∶20∶30∶20。以上考核结果共同构成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总成绩,考核成绩可分为:优秀(A)——学期考核成绩在90分以上,良好(B)——学期考核成绩为80~89分,中等(C)——学期考核成绩为70~79分,差(D)——学期考核成绩在70分以下。

2.完善“政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要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基本制度为准则,以教学检查为手段,以考评结果为依据,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并将监控与保障工作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加强对政论课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考评,即从“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实践(实习实训)过程—教学结果—学习质量—信息反馈”全程进行考评,考评内容包括组织纪律、教学态度、教学活动、实践指导等方面。如前所述,对“政论课”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人员包括学生、社科部、学院和社会等。这种评价活动将对“政论课”教师的教学作出比较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一,建立和完善政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要建立监管机制,从输入、过程、结果三个方面进行监控,构建从入口到出口的监控体系,包括教学监督检查系统、教学评价系统、听课考核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共四大系统和教学例会制度、毕业生质量追踪调研制度两大制度,建立学生、社科部、学院、社会四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第二,建立和完善“政论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一方面,要完善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加强内部质量监管。建立学生、教研室、社科部、学院四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通过实施规划、加强监督、开展评估、进行考核、总结反思等环节,逐步完善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重点加强对教学过程质量的跟踪监管,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管与保障体系,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另一方面,要建立教学质量外部保障体系。建立由学生家庭、用人单位等构成的教学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积极开展产学结合,聘请行业、企业的人事管理人员和经理担任政治理论课建设委员会成员,共同商讨课程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改革等重大问题;关注媒体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表现的各种报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可能出现的问题;坚持进行学生家庭调查、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及时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校际交流,积极参加有关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研讨活动,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

3.加强对学生学习质量的监控。教学质量包括教师“教”的质量和学生“学”的质量两个方面。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不能仅仅考核教师“教”的质量,还要考核学生“学”的质量,即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等。要高度重视对“政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评价,特别重视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自身思想道德实践和解决自身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德行”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道德修养践行状况的考核,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导向功能。

第7篇: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范文

伴随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财务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企业经由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然而,财务会计中往往会伴有相关不确定性问题,对企业发展形成制约,加大企业经营管理分析,要求企业切实开展解决。文章通过介绍会计的不确定性,分析会计不确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对解决财务会计中不确定性问题的相关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财务会计工作有序开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财务会计;不确定性问题;处理策略

伴随现代化进程逐步推进,信息化水平日益提升,要求获取诸多的财务数据信息。然而大多数会计信息均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财务会计数据信息,有着各式各样的叠加性因素,不确定性不断凸显,依然转变新时期财务会计的核心工作内容。因此,有必要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财务会计中不确定性问题开展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保证财务会计工作有序进行。

1.财务会计的不确定性概述

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身边的事物不断发生着变化,个人知识经验、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存在相应局限性,无法做到完全的客观、准确。财务会计工作需要基于客观事实,提供的财务数据务必要客观、准确。然而在会计账务处理实践中,该种最佳状态实现难度是十分大的,会计工作对应形成的财务数据并非完全精确,具备一定的不确定性,其所呈现的企业经营业务同样并非完全准确。

2.会计不确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致使财务会计工作形成不确定性的原因多种多样,本次研究将不确定性形成原因划分成主管人为因素及客观环境因素两种,具体而言:

(1)主观原因。对企业经济活动予以确认、计量及报告期间,不可避免地要牵涉到会计工作人员的主观评估,在开展评估过程中,会计工作人员通常会选取利于企业发展的方法,而未能对资产实际情况开展客观评定及系统权衡;此外,会计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不足等相关因素制约,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务会计中不确定性问题评估的准确性水平。再者,会计准则、会计目的、会计要素等各方面伴有的不确定性同样是造成财务会计中不确定性问题的重要原因。

(2)客观原因。财务会计以提供高质量财务相关量化信息为主要职责,从而为信息使用人员开展对应经济决策提供依据,抑或在多种不同方案中开展选择。财务会计作为服务活动中的一种,在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期间通常会发生相关不以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转变。就时间层面而言,经济活动有着延续性,然而报表对应呈现的仅为某一时间点的状况,如此便造成不确定性问题。

3.解决财务会计中不确定性问题的相关策略

伴随现代化进程逐步推进,信息化水平日益提升,要求获取诸多的财务数据信息。然而大多数会计信息均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财务会计数据信息,有着各式各样的叠加性因素,不确定性不断凸显,依然转变新时期财务会计的核心工作内容。整个财务会计工作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引入先进科技、成功发展经验逐步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如何进一步促进财务会计工作有序开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3.1加大财务会计工作监督力度

加大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监督力度,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予以健全,从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在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过程中,应当对企业相关经济责任进行充分明确,结合财务会计工作中出现的不得当操作及不良情况等务必要强化监督管理,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格处理。与此同时,针对多个不同部门要有序强化他们相互间的互动往来,提高企业相互间信息共享水平。

3.2强化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在如今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人才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因素,伴随市场经济日趋白热化,企业对人才要求逐步严苛,再加上近年来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及我国国际化程度逐步推进,企业财务会计质量受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很大程度影响,要求企业不断强化对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各样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活动,逐步强化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及工作实践能力,此外,还应当强化对工作人员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从而为财务会计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3.3构建完善各类法律法规

企业财务会计质量同样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有力支持,就企业财务会计相关法律法规而言,需要结合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中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对各类经济性法律法规予以健全完善,构建对应完备的法律体系,只要发现违法乱纪行为,务必要严格实施相应处理手段,在执法期间,要求切实依据相关规定强化执法力度,杜绝造假行为出现。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财务会计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额一部分,对于企业经营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并且,财务会计中不确定性问题还会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构成极大影响。鉴于此,相关人员要不断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财务会计不确定性的内涵,全面分析会计不确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加大财务会计工作监督力度”、“强化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构建完善各类法律法规”等,积极促进财务会计工作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金峰.浅谈财务会计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知识经济,2010(24):111.

[2]陈彦蓁.关于财务会计中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与探讨[J].China'sForeignTrade,2012(04):106.

第8篇: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范文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的重要性

(一)加强质量工作对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行业和国家形象,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我市产品质量水平稳步提高,食品安全状况逐步好转,但仍存在薄弱环节,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部分企业规模小,生产条件落后,产品质量差,个别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有的生产经营者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违法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少数基层管理部门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履行职责不到位。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要充分认识加强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质量工作、提高质量水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的观念,抓住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有利时机,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升全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

二、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来抓

(二)从源头把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关。严格落实生产许可、强制认证、注册备案等措施,加快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农产品,着重加强产地环境和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及包装、贮运、运输等环节的监管,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业品,着重加强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和产品出厂等环节的控制。严防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一经发现,坚决退市和召回。

(三)抓好流通和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加强市场巡查和质量监测,强化食品主要经营场所的质量管理,严把货架关和餐桌关。在流通环节,全面实行食品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制度、质量承诺制度、协议准入制度、市场开办者食品质量责任制度、食品质量自检制度和不合格食品退市下架制度。严格查验和标识标签管理。对食品经营户依法登记,特别要加强对农村食品进货渠道的管理。在消费环节,深入推进餐饮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卫生索证管理和卫生监督结果公示制度。

(四)加强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不断加大检验检疫和口岸查验力度,严格控制不合格商品流出国门,严防不合格商品流入国内。加强生产全过程控制,努力推行出口食品、农产品“公司+基地+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全面落实“一个模式,十项制度”,严格实施疫情疫病、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大力推进电子监管,提高出口商品特别是食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建立完善的进出口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防范信用风险;加快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尽快实现质检、海关之间的通关单联网核查,依法严厉打击逃漏检行为,严防有毒有害物质和疫病进入我国。

三、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深入开展打假治劣和区域产品治理整顿

(五)强化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加大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监管力度,建立严密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监管,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将食品等日用消费品质量作为监督的重中之重,加强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和产品出厂等环节的控制,利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综合评价和风险预警等手段,切实加大监管力度;以食品、农资、日用消费品为重点,加快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改进监管手段;各级政府要做好产品质量监督经费保障,切实加强各级产品质量监管部门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建设,改善监管条件,提高监管水平。

(六)进一步加大行政许可及后续监管力度。运用生产许可、强制认证等手段,把好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关。对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严格行政许可条件和市场准入门槛,对未获得许可资质就擅自开工生产的企业和个人,坚决予以取缔,对达不到许可条件的企业和个人,行政许可主管部门不予颁发许可证书,有关部门不得为其生产经营提供支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依法行政,确保行政许可工作程序的合法、完整、公开、公正。严格后续监管,建立健全辖区监管责任制,消除监管盲区和死角。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努力打造大监管工作格局。对已获行政许可资质的企业和个人,不能持续稳定生产质量合格产品,限期整改后仍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取消其许可资质。定期、不定期进行认证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加强对强制性认证产品的监管,重点查处非法认证、虚假认证、逃避CCC认证等违法行为,特别要加强对被撤销和被暂停产品认证企业的监管。

(七)深入开展打假治劣,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各执法部门要抓住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区域,不断探索和开创执法的新方法、新思路、新局面。要施“重典”、出重拳,对食品、药品、农资等涉及人身安全和农民切身利益的制假售假案件,从严从快,严厉查处,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要加强配合,联合办案,对涉及多领域、多部门的案件,采取协查联动的方式,形成执法合力。要狠抓大案要案,对存在地方保护或有黑恶势力背景的重大案件,监察、公安和检察机关要提前介入。要通过新闻会、典型案例公开曝光、重大问题的跟踪报道等形式,营造高压态势,形成对制售假冒伪劣犯罪分子强大的威慑力。

(八)落实区域监管责任制,集中力量搞好专项整治。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切实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和安全负总责、监管各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区域监管责任体系,不允许以“优化发展环境”之名变相阻碍执法,更不允许挂牌保护。严格责任追究,对区域性产品安全事故频发、制假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或发生恶性质量事件的县、乡镇(街道、社区),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相应责任。对在集中整治中失职渎职、包庇纵容制假售假活动的政府、部门领导和有关责任人要坚决查处,依纪给予行政处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坚持扶优治劣两手抓。对于区域性产品,要按照“打击、整治、帮扶、规范、发展”的方针,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打造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上,保护和扶持一批优质产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

(九)完善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切实防范和妥善处置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坚持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建立完善各种风险预警和快速应对机制。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地方和部门要切实做到立即报告、迅速介入、科学研判、妥善处置。各县区要建立起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财政部门要加大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社会突发事件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的财力投入,搞好物资、交通运输、医疗卫生以及通讯保障。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等各类产品质量事件应急处理、食源性疾病防治等工作,尤其是要防控学校、建筑工地等集体性就餐群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四、强化质量基础,提升企业素质和产品质量水平

(十)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我市主导行业、重点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包括食品、农业、建材、钢铁、装备制造、石化、纺织等行业的标准体系,为食品、农产品、建材等与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重点产品生产实现全过程的标准控制创造条件,为钢铁、装备制造、石化等主导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加强标准化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加大对标准制修订的经费投入,不断提高我市技术标准水平和标准覆盖率。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和国家标准化活动,使我市自主创新技术纳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乃至国际标准,进而确立产业发展的优势地位。大力推进企业标准化工作,支持企业制定具有竞争力、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内控标准,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

(十一)切实加强计量管理。切实加强企业的计量工作,充分发挥企业计量工作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成本核算,节能降耗,增加效益等方面的重要保证作用。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按照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开展测量管理体系认证。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区域特色企业推行国家《中小企业计量保证规范》,通过计量保证能力合格确认。要进一步加强企业能源计量工作,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对企业配备能源计量器具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及时对配备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校准,确保能源计量数据准确可靠,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和利用率。

(十二)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引导企业面向国际市场,树立全新的质量理念,不断实现管理创新。吸收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全过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积极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以创造世界级质量为目标,加快贯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努力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继续推行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产品生产企业的关键岗位要配备具有质量专业职业资格的人员。

(十三)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体系,引导企业妥善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收集主要国际市场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最新动态,加强对国外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及食品安全和动植物卫生措施的研究。建立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对国际市场技术准入条件和出口商品技术竞争力的监测。引导企业利用国家出口技术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关键技术、技改、参与认证认可国际规则的制修订等方面的活动,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WTO规则,对国外通报的技术法规和标准提出意见和建议。培育提高企业主动适应国际市场不断严格的技术要求的能力、自主应用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提高出口综合效益的能力和运用自主优势技术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十四)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牢固树立质量诚信意识。进一步加大质量诚信教育,增强企业的法制观念,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全社会的质量诚信意识。建立反映企业产品质量状况的诚信档案,实施分类管理。形成质量信用奖惩机制,从制度上引导企业诚信自律。对守法经营、质量过硬的企业要加强宣传,提供优质服务和便利;对管理薄弱的企业,要加大监管和巡查力度;对制假售假的企业,要依法处理,并列入“黑名单”,向社会曝光,质量竞争力指数,并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积极发挥各类商会、协会的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五、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扎实推进质量振兴

(十五)加大推进实施名牌战略的力度,努力打造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名牌产品。采取切实有力地措施,引导企业增强名牌意识,激发内部动力。广大企业要向名牌企业看齐,加强管理,提高质量,赢得市场信赖,积极争创名牌。已经取得名牌产品的企业,要瞄准世界名牌,实现规模和效益的扩张。通过企业争创名牌活动,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加大政府的推动力度,研究名牌扶持政策和推进办法,制定名牌产品培育计划,并付诸实施。严厉打击假冒名牌行为,保护名牌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制教育、媒体宣传、社团服务等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共同促进、支持企业培育、宣传和保护名牌,努力形成“名牌兴、企业兴、经济兴”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打造“*制造”的区域名牌,塑造*产品的良好形象。

(十六)继续实施质量奖励制度,引导企业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继续实施和完善我市质量奖励制度,对在质量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鼓励引导企业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对获得国家质量奖的企业和个人,由市政府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获得省质量管理奖、省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和省服务质量奖的企业和个人,由市政府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各县区也要实行质量奖励政策,支持企业内部建立质量奖励制度。要加大对质量经费的投入,积极支持质量事业发展。

(十七)扎实开展质量兴县活动,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以提升特色产业质量竞争力为切入点,实现“质量兴县活动”与建立质量社会管理长效机制有机结合、与省市开展质量振兴活动有机结合、与发展区域经济和特色产业有机结合,不断深化“质量兴业”和“质量兴企”活动,进一步扩大整体开展质量振兴活动的范围。努力争创“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县”和“河北省质量兴市先进市县”,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参与、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六、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促进质量总体水平的提升

(十八)加强工程质量监管,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强化施工企业是工程质量直接责任主体的意识。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防范机制,切实抓好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工程质量监管方面,继续推进和完善质量巡查制度,采取集中巡查、专项巡查和随机巡查等方式,加强对各类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和园林工程的监督管理,加大对工程质量隐患和违反技术标准行为的查处力度,规范参与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围绕质量诚信体系建立工程质量不良记录,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严历打击工程质量失信行为。

(十九)加强服务质量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加强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规范服务行为。努力推动服务行业企业贯彻服务质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积极推进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引导有条件的服务企业积极申请质量体系认证,促其达到国际标准要求。积极开展“加强服务质量管理、争创服务名牌”活动,培育形成一批优势服务企业。加强服务质量监督检查力度,整顿不符合服务标准化规范的行业和单位,促进全市总体服务质量水平的提升。

七、加强质量法制建设和舆论信息工作

(二十)加强质量法制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质量违法违规行为。

(二十一)建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制度。建立统一、科学、权威、高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制度。有关监管部门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能,及时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监管举措、成效和查处问题、改进工作的信息。一旦发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要按照职责分工,快速反应,核准事实,统一口径,迅速稳妥信息。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重大信息和突发事件,要及时向市政府报告,适时召开新闻会,通报有关情况。对反映比较集中、容易引起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逐一查实,及时澄清,不回避、不拖延,坚持实事求是,加强舆论引导,确保社会稳定。

(二十二)加强舆论宣传和舆论监督工作。广泛开展质量法制宣传工作,宣传党和国家关于质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及我市关于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重大部署和战略决策,营造政府重视、企业积极、社会关注的良好质量氛围。加强和改进舆论宣传工作,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准确解读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严格新闻宣传纪律,强化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对个别恶意炒作、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的媒体和个人,要依法处理。

八、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质量工作责任

(二十三)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市质量兴市名牌兴企战略领导小组、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全市专项整治和质量与名牌工作的重大政策,研究解决食品等质量与名牌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涉及食品等质量与名牌工作的有关事宜。各县区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把质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确保质量工作责任得到落实。

第9篇: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范文

虽然国人对创名牌的热情很高,但对于什么是名牌,学术界却存在不同的看法,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1)从生产者角度对名牌进行界定,但又有不同的表述。有人认为,“所谓著名商标,是指某一商品的商标具有高知名度、其商品销售量大、销售范围广、竞争力强的特性。”(张天久,1995)也有人认为“名牌产品的总体特征应是品牌知名度高,企业实力强,市场需求度高,品质优异,生产规模大,企业实力强,产品和企业在全国或地区的平等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其本质特征就是经济效益好。”(孙月平,1996)还有人认为,“如果一种品牌具有高知名度、高美誉度、高信誉度和高附加值,这种品牌就是名牌。”(晓钟,1999)(2)从生产者、消费者与竞争者相互关系的角度对名牌进行界定。有人认为,“品牌是在市场竞争环境中有杰出的表现,得到相关顾客公认的、能产生巨大效用的企业品牌、商标和商号。”(刘仲康等,1997)(3)认为名牌是一个总体概念。“名牌应是名牌产品、名牌商标和名牌企业三个层次的总和。名牌企业是名牌产品和优秀企业素质的统一体,它拥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卓越的企业文化和独特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产品以高品质、高特色性、高知名度、高信誉度、高市场占有率(与非名牌同类产品相比较)为特征。名牌商标就是名牌产品的商标,是现代企业驰骋市场的巨大无形资产。”这种观点认为名牌与驰名商标不是同一个概念。(孙在国等,1998)目前,学术界对名牌的定义仍没有统一的说法。

但学术界对名牌的讨论也达成了一些共识,这些共识成为制定和评价国产名牌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由于在我国人们习惯上把“最有价值的品牌”和“驰名商标”都称之为名牌,有关部门和机构在评定“最有价值的品牌”和“驰名商标”时都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但相比之下,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制定的《中国名牌产品评介管理办法》更全面、更科学,也更符合名牌的本质特征,同时也更有利于国产名牌与世界名牌的接轨。该《办法》规定了名牌产品的10项条件:(1)产品生产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2)产品实物质量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市场占有率、出口创汇率、品牌知名度居国内同类产品前列;(4)年销售额、工业成本费用率、总资产贡献率居行业前列;(5)企业具有先生可靠的生产技术条件和技术设备、技术创新、产品开发能力居行业前列;(6)产品按照国际先进水平组织生产,企业具有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和计量保证能力,企业质量健全并有效运行;(7)企业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顾客的满意程度高;(8)产品质量长期稳定,产品应在全国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最近组织的监督检查中连续三次以上均为合格;(9)近三年出口商品检验合格,未出现重大质量责任事故;(10)产品在国内生产或进口元材料组装,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该《办法》还规定了四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即市场、质量、效益和发展。市场评价主席体现为市场占有率、用户满意度和出口创汇三项指标;质量评价是考核被评价产品的实物质量水平和持续保持这种水平的能力;效益评价重点选择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总资产贡献率,主要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发展评价指标主要从产品的生产企业能否长期持续稳定的角度进行评价,主要评价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适用市场的状况。(参见《中国名牌》2001年第8期)这些规定不仅从微观上规范了名牌产品应具备的条件和评价指标,而且重视对名牌产品的宏观引导,同时对名牌产品提出了国际水平的技术要求,有利于国产名牌的国际化,创世界名牌。 二、世界名牌的行业发展趋势

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受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因此,研究世界名牌的行业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对于加快国产名牌的发展,创世界名牌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上述分析,名牌在最终消费品领域比较容易生成,这也是一个规律,世界各国都是如此。表1列举的1996年世界名牌的行业分布证明了这一点。

在表1统计的368个品牌中,“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最高,为434.27亿美元,最低者为汉高公司的“花”(Fa)牌,其品牌价值为2700万美元。在这368个品牌中,可以直接归入最终个人消费品的有304个品牌,占82%,余下的64个品牌也可部分地归入最终个人消费品之列。世界名牌的这种行业分布实质上反映了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是名牌发展的基本趋势。而在表2列举的2000年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前75名)中,最终消费品有35个,占所列品牌总数的47%,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已增至725亿元。这同样说明了名牌容易在最终消费品领域得到较快发展的基本规律。其次,名牌在高科技领域发展很快。这是因为高科技产品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大,而且容易产生某种经济垄断,限制其他竞争者的自由进入。在表1中,高科技产品世界名牌只有26种,占总数的7%,而到2000年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中,高科技产品所占比重已上升到19%。再次,传媒产业产生了一批世界名牌。在1996年,传媒产业还与世界名牌无缘,而在2000年的世界名牌(前75位)中,已有6个新媒体(雅虎、路透社、美国在线、亚马逊、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成为世界名牌(见表2)其品牌价值分别为63、49、45、45、22、11亿美元。这些都是世界名牌发展的比较明显的趋势。

三、现有国产名牌的行业分布

在我国,人们习惯上将“驰名商标”、“最有价值的品牌”和“中国名牌产品”都称之为名牌。但实际上“最有价值的品牌”和“驰名商标”都只反映了名牌的部分特征。“最有价值的品牌”强调的是名牌的资产意义,即品牌的价值含量;“驰名商标”则更强调名牌的产权意义,即受到商标法律的特别保护,而且不受国别限制。而这两方面却恰恰是“中国名牌”的不足。因此,将三者联系起来考察,对于认识名牌可能更有意义,三者的统一才是真正的名牌,或者说,真正的名牌应当既是驰名商标又是最有价值的品牌。这也是每个实施名牌战略的企业的最终目标。按照这个标准,我国目前的名牌并不多,而且名牌的行业分布也不尽合理(见表3)。

上表中所列的是1995——2001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中的前20名,由于各年进入前20名的品牌并不相同,因此表中所列的品牌数超过了20个,达38个。表中所列驰名商标是国家商标局2001年底以前历次所认定的,共196件。表中所列中国名牌是2001年9月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首次公布的52种名牌产品。从表3中可以看出,驰名商标与最有价值的品牌耦合率最高的是行业是烟草(66%)、家用电器(57%)和交通运输(50%)三大行业,这些行业有一半以上的驰名商标同时又是最有价值的品牌。其次是白酒(44%)、高科技产品(33%)、食品(23%)、药品(16%)、纺织服装(12%)和饮料行业(11%),但这些行业之间的名牌数量差异较大。再次是机器设备、家具厨房设备、服务、洗涤用品化妆品个人护理品、文化体育娱乐、钟表缝纫机和其他等行业,这些行业共有驰名商标65个,占驰名商标总数的33%,然而却没有一个最有价值的品牌。而在52个中国名牌产品中,家用电器类有27个,占52%;纺织服装类11个,占21%;食品类和高科技产品类各有5个,分别占9.6%;交通运输工具类3个,占5.9%;照相器材类1个,占1.9%,而烟草、白酒、服务、机器设备、药品等行业则没有一个产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也就是说,这些行业没有一个真正的名牌。这固然反映了中国名牌的评价认定的政策导向,反映了中国名牌的评价体系与驰名商标和最有价值品牌的差异,同时也说明国产名牌的这种行业结构是不合理的。

造成国产名牌行业分布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去,人们通常从企业资产规模、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来分析名牌的形成,这是正确的。但人们往往忽视了企业所处的行业对名牌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事实上,即使是在前者条件基本相当的情况下,由于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其品牌知名度及品牌价值可以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也是造成国产品牌行业分布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表3中可以看出:

(1)名牌比较集中的行业,其产品大都是最终消费品,面对的是普通消费者,能直接满足消费者某一方面的需要,其产品品牌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与偏好,具有较大的品牌价值。这与“常柴”(柴油机)、“钻石”(硬质合金)等机器设备是不同的,这些产品都是中间产品,它们往往只能为特定顾客所熟悉,其较高知名度也是相对于这部分相关公众而言的,而不是所有的顾客。因此,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发展名牌的难度要比提供最终产品的企业更大。

(2)驰名商标、最有价值品牌和中国名牌比较集中的行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其中,烟草、白酒是典型的行政垄断性行业,当然在这些行业内部也存在竞争,但垄断限制了竞争者的进入,是这些行业的名牌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其他行业如家用电器、交通运输工具等则存在一定程度的经济垄断(如专利、技术等),这种经济垄断使不同企业的同类产品之间产生差异性。产品差异既增加了消费者选择的可能性,也引起市场份额向这些存在差异的优秀品牌集中。即使象饮料、食品、服装等同质化程度很高的产品,厂家也千方百计突出自己的产品与众不同,使自己在竞争中能得到消费者更多的“货币选票。可见,一定程度的垄断,是名牌形成和发展名牌的又一个重要条件。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既无经济垄断,又得不到行政垄断的保护,创名牌也就很困难。表1中的照相器材、家具、厨房设备、洗涤用品、化妆品、个人护理品、钟表缝纫机等行业之所以缺乏最有价值的品牌,除开其他原因外,产品的高度同质化可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烟酒行业的驰名商标与最有价值品牌的耦合率很高,而没有中国名牌,则与产业政策或名牌导向有关。 四、国产名牌发展的方向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表1、表2和表3,我们认为,国产名牌发展的主要方向应当是:

(1)服装、食品、饮料类 这是满足消费者生理需要的产品。我国是一个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存在着巨大的持续的市场需求,此类消费品市场是发展国产名牌空间最大的市场。但目前我国食品行业和饮料行业仅有3个和2个最有价值的品牌,分别占最有价值品牌总数的8%和5%;驰名商标分别为13和18个,分别占驰名商标总数的6.6%和9%;食品行业有5个中国名牌产品,占名牌产品总数的7%,饮料行业则没有一个产品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而这两个行业中1996年的世界名牌分别为53个和36个,分别占14%和9%,2000年世界名牌的前75位中,食品和应料名牌分别占有7个和10个席位,分别占总数的9%和13%,但这些都是规模大的企业,很多规模、实力稍靠后的企业还未列入其中。因此,此类行业发展名牌的市场空间最大。

(2)化妆品及个人护理品、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类 人们的需求是有层次和不断发展的,当生理需要基本满足之后,人们必然追求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这是需要发展变化的又一规律。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和高质量的生活成为人们刻意追求的目标,新的欲望促使他们把目光开始转向品牌、商标、包装和符合潮流等方面能给消费者带来精神愉悦、幸福、轻松、华丽、新鲜等感觉和气氛的商品。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交往的增多,需要社会提供多种服务。因此,化妆品及个人护理品、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是名牌发展的又一大市场空间。据美国《金融世界》提供的资料,在1996年世界名牌中,属于上述行业的名牌达116个,占总数的31%。其中,化妆品个人护理品类就有78个。我国目前上述行业有驰名商标10个,但没有一个“最有价值的品牌”,也没有一个“中国名牌产品”,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名牌。因此,在此类行业发展名牌是大有可为的。值得指出的是,这里的服务应当是广义的,即既包括盈利性质的服务,如金融服务、多元化服务等;也包括非盈利性质的服务,如名牌大学、名牌医院等。从这里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看出驰名商标与名牌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