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职业能力测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酒店实训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192-02
一、酒店实训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1.酒店实训教师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均需不断提升。酒店实训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但是,高校旅游管理酒店实训教师一部分来源于硕博毕业生,从学校到学校,他们虽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却没有相关企业的工作经历,缺乏系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缺乏实践经验。而另一部分酒店行业内的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虽受聘于高校成为酒店实训教师,却因为学历基础、工作繁忙等原因,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 因此,酒店实训教师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均需不断提升。
2.酒店业的快速发展促使酒店实训教师必须提升职业能力。目前,酒店业已经成为世界发展最迅猛的行业之一。据预测,到2020年旅游业的接待人数将超过15亿人次,行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仅星级酒店每年就需补充20%左右的各级管理人员[1]。懂国际惯例、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强的酒店管理人才的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酒店业发展的最大障碍。酒店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对高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要求,学校教育也必须适应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管理和服务理念,不断提高酒店实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酒店实训教师职业能力的综合性提升策略
1.顶岗实习和外聘专家相结合。首先,酒店实训教师可直接到酒店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的实训教师直接到酒店的前台、客房等一线部门工作,这样实训教师就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势必保证他们的实训课程的讲解和训练中能够应对自如。学校制定规则和方案,明确顶岗实习的目的、参与对象、实践时间、实践内容、实践管理与考核等。酒店实训教师的顶岗实习不仅锻炼了一线实训教师的实践技能,而且加强了与相关企业的联系,深化了校企合作。其次,酒店实训教师可通过到更高层次的院校和科研院所学习某一门课程或多门课程,有针对性地学习酒店实训的相关内容。另外,学校可邀请酒店培训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各大酒店的人力资源部门都有专门的培训专家,负责新进员工的培训工作,他们的酒店实践技能很强,实训经验丰富,如能将这些专家请到学校,为学生和教师授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邀请知名研究学者来校授课,通过与学科领域内的带头人充分交流,培养实训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真正起到拓展和提高酒店实训教师职业能力的作用。
2.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集中培训就是由实训教师所在学校统一组织,所有实训教师在同一时间参加固定课程的培训,集中培训的优势在于能够将培训内容短时间、集中地传授给实训教师,但其也有固有的问题,集中培训费用较高,不能反映酒店实训教师的个体差异等,长久以来,集中培训都是我国大专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酒店实训教师也是如此。自主学习则是实训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选取恰当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相关课程或提升学历教育层次,自主学习具有灵活性高,节约成本等优点,但学习效率很难得到保证。酒店实训教师可通过自主学习方式侧重教师各类职业资格证的考取,取得一定的职业从业资质,成长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各有优势,又各有不足,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时间、地域、对象、目标、内容等方面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培训方式,努力使二者相辅相成,优势互补,使它们在实训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发挥最好的作用[2]。
3.校内互学与网络培训相结合。专题教研活动是实训教师校内互学的重要渠道。酒店实训教师专题教研活动开展的最佳时机是在实训课程前,所有实训教师及相关的理论课教师集中在一起,针对实践技能的操作及教学进行反复研讨,从而选取最佳方案进行教学。还可以适时组织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实训教师针对某一实训课程或者某一实训技能组织比赛,“以赛带练”,调动实训教师的积极性,客观上推动实训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的评委可由业界专家、学者和学生共同组成,通过比赛也可以发现实训教学中的问题,从而采取恰当措施规避这些问题[3]。另外,构建并完善网络资料平台也是提升酒店实训教师职业能力的一种手段。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共享教育教学资源,让每一名教师都能够从中受益。网络资料平台的建立无形中拓展了实训教师的学习空间,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来源,另一方面也为教师们建立了一个展示平台,让他们的教学成果、教学发现能够得以传播、验证。
参考文献:
[1] 徐颂列,李更生,姚安娣.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关系之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9):23-25.
[2] 张立峰,卢万合,孙莹悦,余延.酒店实训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吉林师范大学“综合化”模式为例[J].湖南广播电视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 中职语文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030-02
职业能力是人们能够胜任某种职业所需要的多种综合性能力,是学生从事各种职业所必需具备且处于核心地位的一种技能,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彻底改变传统的制约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更新教学观念,提升就业意识
“观念决定行动”,中职语文教学观念能够直接决定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语文教学中仍然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过程,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探究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中职语文教师要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一方面中职语文教师要遵循“能力为本”“服务市场”的教学观念,在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市场发展需求为立足点组织各项教学活动,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能够从事各种职业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中职语文教师要努力贯穿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让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学会知识获取的重要方式,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此外,教师要坚持“德育为先”的教学观念,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渗透德育内容,实现教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实施教材改革,适应就业需要
教材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要想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教师要全面把握好教材,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积极实施教材改革,从而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首先中职语文教师要根据目前人才市场需求、学生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及时调整语文教学目标,在顺利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的同时渗透核心能力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胜任未来的各种职业,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其次中职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有效地整合教材内容,突出语文教学的实用技能,不断扩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提炼教材内容,实施模块教学,并结合学校、社会、企业、市场等各方面需求,共同开发具有地域性、职业性的特色语文校本教材,使语文教学与行业发展相接轨,同时,教师积极采用延伸式教学,把语文课延伸到专业课中,实现语文课教学内容与专业课内容的有机结合,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补充与之相关学科知识,从而让语文教学跟上时展的需要。最后,中职语文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积极采用分层教学法、ISAS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等各种方法实施教学,让学生充分掌握一些必备的语言知识和能力,逐步提高学生运用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索取分析信息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各种职业核心能力。
三、引导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倡导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放手,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逐步形成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加之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知识内容的不断更新,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学习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进行终身学习。一方面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信息网络技术,通过多媒体网络科学合理地获取各种学习资源,从而不断拓展学生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获取知识的本领和方法,让学生而能够自主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此外,中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不断强化词汇、听说、阅读、写作等各种学习策略,学生可以不依靠教师,在工具书等各种手段的辅助下来分析、获取和应用各种信息,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语言输入量,不断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拓展施教载体,增强学生素质
课堂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主渠道,随着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以语文教材为重要载体,不断丰富施教载体,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来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中职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职业核心能力,首先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努力营造一种活泼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提供特定的环境,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组织、交流等各种能力;其次中职教师要根据语文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认知活动、特定主题的教育活动或者各种讲座,例如班级竞赛、职业生涯设计比赛或者要求专家、校友作报告,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活动能够增强他们对职业岗位的认知,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核心能力;另外中职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文学社、广播站等各种社团活动,这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与人交流、自我管理、交流协作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五、加强社会实践,促进技能发展
中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语文教学能给学生进行实践提供重要平台,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积极为学生设计一些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并与社会、企业等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中能够运用所学课本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在实际中的重要价值。“实践出真知”,学生在语文课本中获取的知识属于感性认识,只有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对于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具有一定的了解和切身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以及各项职业。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贯彻“做中学”的思想观念,以实践为重要目的,全面锻炼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例如中职语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开展“职业素养周”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一周之内按照企业对员工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样学生可以对基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具有比较熟悉的认识和体验,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为将来更好地适应企业奠定基础。
总之,语文教学是中职教育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究和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有效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能够顺利地适应某种职业。
【参考文献】
[1]何阳艳.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的整合[J].文学教育:下,2015(10)
[2]张恒业.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语文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32)
[3]丁辉,姚庆文.浅议职业核心能力训练[J].职业教育研究,2010(4)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职业能力
当代社会人才大致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四类,根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分工不同,普通高等教育重点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而技术型人才(包括一部分高智能的技能型人才)则由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职业能力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
一、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需求
目前中小学英语教育(尤其在边远地区学校)师资短缺,教法陈旧,对新课标下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适应性不强。而用人单位选用英语教师时除了关注其英语专业能力外,尤其注重其作为师范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高职英语教育专业除了要培养学生掌握英语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外,还应通过注重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来培养英语师范生基本的职业能力。
二、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
1.职业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理论源自北美,意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这里所说的“能力”包括完成一定职业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CBE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学校首先聘请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需要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然后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并组织教学内容,最后在人才培养期满时考核学员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2.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概括为“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并进一步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由此可见,新课标在体现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目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2012)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中指出,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总体状况还没有达到新课标提出的专业要求,英语课程改革对中小学英语教师自身多方面综合职业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社会及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要求也将明显提高,在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中,首先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小学教育教学一线需要的‘用得着、上手快、下得去、留得住’,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教学能力,具有实用的组织课外英语语言活动的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并进一步确立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知识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学、心理学及英语教学法流派等相关专业知识能力以及职业素质、语言应用、计算机应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
三、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以及突出师范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是突破过去人才培养单一型、理论型的局限,转而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人才的关键。
1.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的原则
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性原则
为适应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形势并回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应结合实际,以培养学生学科教学能力为导向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明确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英语专业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更要多方面培养学生胜任基础教育英语学科教学的能力。
(2)系统性原则
英语教育专业是英语语言学与教育学专业紧密结合的交叉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课程设置既要保证学生广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娴熟的英语语言运用技能,又要同时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除了系统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及现代外语教育教学理论等学科外,还应开设突出英语教育特色的技能训练科目,如,英文书法及板书设计、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英语课件制作、简笔画、英文歌曲与歌谣创编等,以增强高职英语教育的师范特色和学科教学能力培养的系统性。
(3)实操性原则
实践教学内容无论在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上,还是在学科教学能力培养上,都应遵循实操性原则,要调整好英语专业基础类课程群(精读、泛读、听力、口语、语法、写作等)教学中教师语言知识讲解与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实践操作的比例,也要调整好教学法课程群(英语教学法、英语教学技能、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等)教学中教师外语教学理论讲解与学生实际教学技能实践操作的比例。总而言之,英语教育专业授课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让学生在“做中学”的现代外语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语言专业和教育教学领域都能把所学的知识和经验用于自身的语言学习和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操作来锻炼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英语教学职业能力。
(4)分阶段培养的原则
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应依据英语专业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语言程度分步骤实施,各阶段分别对不同的技能有侧重地训练。具体讲,初级阶段着重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语音语调、英文书法等基本能力,然后逐步向高级阅读、高级写作等语言技能和简笔画、教具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英文歌曲与歌谣创编等教学能力培养过渡,最后着重强化现代外语教育教学理论、英语教学法、教学设计等基本职业能力。
2.具有鲜明师范特色的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构建
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因而具有鲜明的师范特色,而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英语专业技能和学科教学技能两部分,具体来讲:
(1)英语专业技能培养内容
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专业学生在初级阶段应以强化语言基本功为主要目标,而中级和高级阶段则以英语知识拓展和能力提高为主。根据分层培养的原则,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实践教学的内容各有侧重:在初级阶段(一、二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听、说、读、写等方面专业技能扎实的基本功,具体内容包括美文背诵、单词听写、听力训练、阅读训练、语音语调训练、口语表达训练、书面表达训练、学唱英文歌曲、讲述英语故事等;在中、高级阶段(二、三年级)继续培养学生英语阅读、写作和口/笔译训练的同时,加强英语美文赏析、英文电影片段配音、话剧编排表演、英文报纸编辑、英语辩论、中西方文化介绍等知识拓展和能力提高类的技能训练指导。
(2)学科教学技能培养内容
学科教学技能培养主要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能力培养,以期实现高职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为此,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还应注重全程不间断、分层培养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科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从一年级开始逐步分期开设与教师职业技能相关的英文书法、简笔画、教具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板书设计、教学设计、英文歌谣创编、教案编写、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能力职前培训科目,切实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教学技能。
3.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办法
保证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有效实施的关键是创设和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考核办法,为此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在实践教学内容课程教学中推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措施是:学业考核成绩=形成性评价(70%)+终结性评价(30%);形成性评价=平时表现(10%)+作业完成情况(30%)+平时测试(30%),平时成绩根据考勤、课堂参与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知识技能的掌握运用情况、学习态度等综合评定,作业完成情况根据单元预习复习、作业练习的完成和个人英语能力展示综合评定,平时测试成绩由单元测试和期中考试成绩综合评定而成;终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科目任课教师在学期末设计的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各占50%的期末考试之后由教师评卷打分确定成绩。
通过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各项培训科目在整个学期内动态地跟踪记录学生的发展变化,并对其进行整体性评价。灵活多样的形成性评价机制能有效反映学生对各项实践教学内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有利于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英语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加强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色,也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重点。近年来,我校英语教育专业在教学改革与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以实践教学内容为核心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为了保证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有效实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和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所需的基本职业能力。笔者提出如下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1.发挥英语专业课授课教师的示范作用
高职英语教育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应充分利用教师自身在语言课堂上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授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现代外语教学理念、方法及基本职业技能。
2.创造实践教学条件,设计或购置专用学具
除了英语专业日常语言教学常用的数字化多功能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英语学习网络平台等基本教学设施外,英语教育专业还应设计或购置专用学具来保障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质量,如,设计硬笔书写专用纸张或临摹字帖、购置板书设计和书写技能训练的小黑板等,以规范学生英文书写和板书技能训练;设计或购置英语教具制作的卡纸、彩笔等文具,以规范学生教具制作技能训练等等。此外,微格教学这种广泛运用于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模拟教学活动,是培训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技巧的一种有效方法,则需构建以现代视听技术为手段的微格教室及相应设备。
3.推行“全员导师制”的育人模式
为了实现在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方面“全员育人”的总体目标,努力实现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英语专业学习和教学能力提高上“生生有管理,处处有指导”的教育任务,应积极推行“全员导师制”的育人模式。为此,系部成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班级任课老师为成员的导师组,在英语专业知识技能如语音、语法、英语学习策略和方法,以及英语教学基本技能如教学设计、教案撰写等方面为各自“承包”的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4.通过课外活动有效延伸课堂教学,课内外训练同步,提升职业能力
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英语教学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将课堂内外的训练结合起来,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英语基本功大赛(如语音语调大赛、英文故事讲述比赛、英语戏剧大赛、英文诗歌朗诵比赛等)和英语教师技能比赛(如英文书法大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英语微格教学大赛等),对学生加强课外学习进行知识储备、语言技能提高、教学技能训练等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将课内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的规范要求辐射延伸到课外学习和训练上来,持之以恒地坚持课内外同步训练,以有效地提升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能力。
5.组建和优化“双师型”教学团队
英语教育专业建设应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课标推广实施的新形势,组建“双师型”的教学团队,聘请基础教育一线教师或教研员专家任教,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授与英语教学技能相关的课程,同时也要定期培训英语教育专业的专任教师,使其成为既精通英语本专业,又熟悉基础教育,并善于研究基础教育、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双师型”人才。
结合社会发展对中小学英语教育人才的实际需求,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应将师范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构建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并努力探索保证其有效实施的策略,以达到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零适应期”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02.
[2]申鑫.以小学教师培养为导向的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改革[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3(02).
[3]汪先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式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8(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教育学院2012年度院级课题(重点项目)“新疆教育学院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XJJY201207)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申鑫(1970-),女,新疆教育学院外国语教育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教师教育。
关键词:地理科学;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策略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78
0 引言
地理教育对于增强人们的基本素养有重要作用,地理师范教育更应该根据人们的需求和社会的改变及时变革。通过对河南部分高等师范院校调研以及相关文献整理,发现现有的培训策略与制度未能适应基础地理教育的发展,严重影响着未来地理教育的质量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此,地理高等师范院校如何转变旧的教育培训理念、改变不实用的地理课程结构与培养机制,提升地理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值得深究。
1 地理师范生教学能力培训的策略与制度的研究综述
地理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实行,需要现有的地理师范培训体制给予后续的地理教育人才支持。而现有的地理科学专业师范教育却未能与之适应,培养效率低下,毕业生教学能力与基础教育事业要求严重不符。故应该对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培训机制进行策略与制度改革。
2 地理师范生教学能力培训制度与改革调查研究
2.1 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针对南阳师范学院大二、大三年级学生以及河南省另外两所开设地理师范专业类院校的大三在校生。通过问卷发放的形式,共发放180份,有效问卷共147份,有效率81.7%。其中调研对象男女性别比为1∶3.45。
2.2 学校培养机制调研
此次调查问卷采用开放式与封闭式题目结合的办法,根据实地调研情况进行编写,共21道。围绕着地理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情况和教学能力现状、高校地理师范生课程设置、现有培养制度执行度、反馈突出问题展开调查。
2.2.1 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课外教学实践情况调研
147人中仅有22人有过从事家教或参加教育教学实践,仅占总比人数的14.97%。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第一,缺乏与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实训体系。第二,实践教学活动流于形式,缺乏相应的监管评价机制。第三,配套教学实践资源匮乏。第四,教育实践设置不合理大学将教学校内见习与校外实习集中安排在大四上半期,很多毕业生面临升学、就职压力,缺乏精力进行教育实践。
2.2.2 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调研
通过对基本现状的调查,及数据赋值处理,地理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自我认同度最低,经过系统的培训,教学能力有一定提升,但同未来的职业需求相差甚远。
2.2.3 课程体系调研
通过问卷数据整理,师范生对于开展教学方法策略、中小学管理(班主任课)、现代教育理念课的期望度最高,地理教学论的数据统计最低。应考虑增设相应必修与选修课程,将考试与考察结合。
地理师范培养课程体系整体得分中等偏下,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时数较少,未满足教学需要。二是课程安排僵化。三是教学重理论,教学实践类科目安排相对较少,成效地低下。
2.2.4 地理师范教学培训制度成效分析
通过数据处理得,经过地理师范体制培养,师范生的知识与技能有了一定提高。但教学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或制约师范生教学能力发展。
该模块是对当前地理培训机制成效评价,在提升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对从事中学地理教学作用、对推行新课改的作用三项均有较为明显提升,但其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得分最低总体仅为0.67,应更加注重教育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2.2.5 调研反馈问题汇总
如表4,该项为不定项选择题,反应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实训少,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育理念不能及时更新与所讲知识与实际教学工作不符。要加强师范生实训,实践机会与条件的欠缺严重束缚了地理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发展。
3 地理师范生教学能力培训对策研究
3.1 地理师范教学实践模式改革
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来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机会。如将大三年级下学期才集中安排的微格教学实践安排到每个学年的考核测评上,并对毕业生做好毕业意向统计工作,有效的安排他们的校外见习时间,我国华东师范大学的培养方案中建议为师范生提供“双导师”,即由在中小学任教的教师担任师范生的另一名导师。高校在地理师范生培养中,可以借鉴“双导师”制度并将实践教学切实落到实处。
3.2 地理师范课程体系改革
地理师范生教育类课程的安排,应由浅入深。当地理师范生在大一年级时,主要学习地理基本素养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大二年级,适当提升师范生的教学实践的比例,主要是通过教学技能培训课程,将实践教学的训练、考核综合起来。大学三年级,主要课程为地理教学论和微格讲说课,方式有仿真课堂、微格教学等。大学四年级,适当减缩理论课程教学,增开教育见习和校外顶岗实习。实习成绩不合格,针对不合格课程重点培训。
3.3 地理师范学位体制改革
在地理师范生学位体制改革中将教育实习、教学技能的成绩同毕业联系在一起。毕业证书的审核应有两个环节构成,首先要求专业考试通过,然后要求教学技能考试通过。在教学技能考试中,包含普通话水平测试、三版教学、课件制作、课堂管理等,通过者方可毕业;否则则要求重新考试,直至考核通过。
3.4 地理师范评价监管体系改革
改变单一评判机制,实行多层级复合评定,突出实训过程的参与度,强调结论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的综合。加强师范生教学活动的审核评审,建立贯穿实践活动全过程的监管体系,落实主体责任。将教育见习、实习活动规范化,制度化,以保证地理师范生在教育实践中提升教学技能与经验,与地理师范职业化教育形成衔接。
3.5 更新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方式
要改变传统僵化的培养理念,革新固化的师范生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启发诱导、合作探究、案例教学等对地理师范生进行培训。提升师范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意愿,积极的引导其学习相关知识,教师引导师范生思考并发表自身的见解,最后教师给予点评并进行总结。
3.6 完善制度保障
地理师范生培养策略与制度改革需要相应政策支持。第一,政府颁布鼓励政策,支持地理师范院校和相关教学单位,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协作。第二,加大对地理师范生培养的经费支持。可以联合成立专项教育培训规划指导机构,为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相应的指导。
3.7 利用大数据分析为地理师范教育提供技术支持
可借用大数据来进行技术支持。第一,支持地理师范生教学能力动态评估、实时反馈教学问题到最优培训模型的构建。第二,建立并管理地理师范生成长档案,并对采集的教育教学信息进行清理、存储及管理、分析、解读、应用。使大数据在地理教育领域中的获得广阔的应用空间。
地理师范教育的改革是推进地理基础教育改革的后续动力,应不断创新并丰富地理师范生教学能力培训策略与方法、使现有地理师范生教育教学培训与体制策略走向自我发展,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孟令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办培训策略研究――基于教师教育一体化视野[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3.
[2]刘呈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地理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广西师大、华东师大和西南大学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3]余新武,吴琴,等.新课改视角下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索――由一堂精彩的培训课说起[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3,(3):119123.
[4]胡选萍,陈文强等.新课程背景下高校师范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的重构[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5):5759.
虽然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都属于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对象也基本相同,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构建更加强调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即让学生毕业以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具备熟练从事具体实际工作的职业能力。为使教学工作符合高职教育的教学定位,培养出满足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每一门专业课程必须根据其所对应的现实工作岗位要求具备的职业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报关实务作为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等涉外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主要对应于现实中的报关工作岗位进行教学,由于一些制约因素的存在,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在培养学生报关职业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并成为进一步完善该课程教学使其符合高职教育要求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报关岗位从业人员需具备的职业能力
根据《报关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的定义,所谓报关员是指从事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的申报及相关事宜的人员。随着国家报关管理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日益增强,报关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对报关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报关岗位从业人员要想胜任报关工作,通常来说需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1]
《报关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将报关员的职业守则规定为: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爱岗敬业、诚信服务、团结协作。这二十个字很好地概括了报关员所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报关员作为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人,是海关与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之间发生联系的桥梁,如果缺乏职业道德,报关员就有可能利用委托关系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谋取不正当的个人利益,比如,假借海关名义,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向委托人索要委托合同约定以外的酬金或者其他财物。甚至会出现私自收取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酬金或其他财物,与收发货人串通通过虚假填制报关单或者向海关工作工作人员行贿等方式帮助其走私等行为,这些行为的存在一方面会扰乱海关对进出口货物正常的监管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也会败坏社会风气。另外,报关员还需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因为报关业务是一项由多方面工作组合而成的复杂业务,仅就货物进出境环节来说,报关员就需要完成向海关申报、配合查验、缴纳税收与提取或装运货物等工作。[2]如果货物的监管性质是非一般进出口货物,还要在进出境之前向海关办理合同登记或减免税申请,或报批等备案手续,货物进出境之后还要向海关办理核销、销案、申请解除监管等手续。如此繁琐的工作单靠一个人是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的,整个报关工作需要多人的分工协作,这就需要报关员具有一定的团队意识,能够与人密切配合、紧密协作。
(二)必要的交际和沟通能力
作为报关企业的报关员,其业务开展的第一步是获取实际进出口收发货人的委托,为此,报关员需要同实际进出口收发货人联系沟通,洽谈签订报关委托书,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利责任范围。在具体开展报关业务的过程中,报关员需要同海关工作人员发生联系,完成递交报关单及相关单证、约定货物查验时间、办理加工贸易合同备案、变更和核销及保税监管以及办理结关、海关证明联等工作。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报关员具备一定的交际和沟通能力,一方面确保能够获取实际进出口收发货人的信任,获得代其办理报关业务的机会,另一方面确保报关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进出口商品归类能力
报关员的这个能力就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本国子目注释》以及海关总署的关于商品归类的行政裁定、商品归类决定等正确确定商品的编码。正确确定商品编码是海关对进出口货物正确进行监管、实施贸易管制措施、合理确定适用税率和准确编制进出口统计的基础,因此,确定商品编码是报关业务中技术含量和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工作,是报关单填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果申报的商品编码和海关的认定不一致,海关将根据当事人是否具有主观错误以及行为的违法程度,将商品编码申报错误区分为“申报错误”、“申报不实”和“违报走私”三种情况,分别作出退单、行政处罚以及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理,由此可见,正确确定商品编码对报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
《报关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在规定报关员职业能力特征时首先强调的就是“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报关员在报关业务中的计算能力主要表现为确定货物的完税价格、计算进出口税费(包括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船舶吨税及海关监管手续费等)以及出口退税的核算等。报关员应该充分掌握《海关法》、《进出口税则条例》以及国务院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等对各种税费所作的规定,熟悉货物完税价格的确定方法以及各种税费的计算方法,能够根据委托方提供的价格材料准确判断进出口货物的价格是否合理。
(五)对相关单据进行审核和填制报关单的能力
在向海关进行申报货物进出口时,报关员除了要向海关递交报关单外,还要递交相关的随附单证。随附单证虽然是由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提供给报关员的,但是报关员对这些单证负有合理审查的义务,即对各随附单证的内容进行细致核对和相互印证,从形式上检查单证的一致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在对随附单证进行合理审查后,报关员据其填制报关单,对报关单的填制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申报管理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的要求进行填写,必须做到真实、准确、齐全、清楚。否则不仅影响货物通关的时间和出口退税等,而且报关员也会受到海关对其的计分处罚,在一个计分周期内达到30分时,海关就会中止其报关员证的效力,不再接受其办理报关手续。[3]
二、制约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
报关实务教学质量的因素
(一)教学时间制约了对报关员职业能力所涉及知识的讲授
高职学生整体教学时间相对于普通本科学生少了一年,而两类学生公共课的科目数和所占用的时间基本相同,这就使得高职学生专业课教学的时间比较短。具体到高职报关实务这门课的教学时间来说,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安排的教学时间为54课时,甚至部分学校只安排32课时的教学时间。而报关职业能力的获得则需要对海关管理报关活动的主要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有足够的认识和掌握,熟知和掌握各类进出口商品的报关程序,具备熟练的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税费计算和报关单填制的技术。由于上述的每一个知识模块都包含大量知识内容,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部完成这些知识的讲解并对学生进行操作实训存在很大的困难,更不可能有时间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及交际和沟通能力的训练。
(二)现有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对于报关实务的教学,目前大多数学校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室实训相结合的方式,甚至仍有不少学校只采用课堂讲授这种单一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获得报关业务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实验室实训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报关业务的程序以及报关单的填制等,但这种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报关业务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另外,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方式大多数学校仍然沿用传统的期末考试试卷成绩与平时作业和考勤情况相结合的方式,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学生只要记住了相关的知识点就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成绩,因此,往往导致学生不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现有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理论知识掌握的比较好而实际操作能力却比较差,进入报关工作岗位后很难顺利完成工作。
(三)现有的师资状况难以对学生提高报关职业能力进行充分指导
受人事政策等方面的限制,高职院校同本科院校一样在引进师资时对拟引进人才有一定的学历或职称要求,一些具有实际工作经历、操作技能比较高的人才由于达不到相应的学历或职称要求而不能成为高职院校的教师。目前,担任报关实务教学任务的教师的专业背景主要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或者商务英语,有的教师上学期间基本上没有学习报关实务课程,因此,现在讲授报关实务课程的教师有的没有接受过报关知识的系统教育,他们主要通过自己查找资料获得相应的知识后,再讲授给学生的方式进行授课。由于存在着通过查找资料无法完全把某些知识点弄清楚的情况,致使他们对某些知识点往往无法讲授或者不能讲解清楚。同时,由于没有从事过相关实际工作,他们对学生实训的指导也无法完全到位。
三、高职报关实务教学实现以职业能力
为导向的对策分析
(一)课堂教学与报关员资格考试内容相结合,提高学生报关员资格考试通过率[4]
目前我国对报关岗位从业人员采取资格准入制度,即首先要通过报关员资格考试,取得“报关员资格证”,然后受聘于报关单位,由其本人或委托其所属的已在海关注册登记的企业向所在地直属海关或其授权的隶属海关提出注册申请,海关对有关材料进行审核后决定是否颁发“报关员证”。也就是说只有获得“报关员证”才可以从事报关业务,但在此之前必须通过报关员资格考试获得“报关员资格证”,这是能否成为报关员的重要决定条件之一。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安排我们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考试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获得报关员资格证书,该证书的取得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获得报关员职业能力的过程。
(二)深化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
如前所述,报关实务教学存在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在课时无法增加的现实条件下,课堂教学必须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对于诸如海关的性质、任务与权力这些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可以安排学生课下自学,课堂时间用在报关程序、商品编码以及报关单填制等这些重点、难点内容的讲解以及实验室实训上面。同时,在课堂讲授和实验室实训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要适当加入实际报关岗位实习环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使学生通过跟随报关员处理现实的报关业务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增强自身的职业能力。在学生成绩的考核方面,也要改变只注重平时表现和期末笔试成绩两个方面的情况,要将实验室实训成绩和实习岗位的评定成绩二者考虑进来,并且要使这两个方面在总成绩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从而促使学生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逐渐成为各大高校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当被问及就业问题时,97%的学生认为有压力、退缩、恐惧和自卑等心理反应。这些消极情绪严重影响了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优势。而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能力,如果能被合理的开发,则能很好地降低大学生的职业恐惧感和压力感,并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也有研究发现,心理资本与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并能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很好的预测性。因此,本研究在心理资本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出团体辅导方案,来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进行干预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宁夏大学新华院在校大二、大三学生中发放积极心理资本和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问卷进行调查,然后从中选取26名存在职业决策困难的学生作为团体辅导的被试。经访谈确定13名自愿参加团体辅导的学生作为实验组被试,其他13名学生作为控制组被试不对其进行团体辅导干预。
(二)研究工具
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测量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该问卷由张阔等编制,该量表有4个维度,即自我效能、韧性、乐观、希望,共26个题项,采用7点评分,得分越高说明积极心理资本状况越好。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2~0.82之间,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
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测量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即CDMSE。该量表是由彭永新、龙立荣编制,量表包含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5个维度,共39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团体辅导过程中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7.0处理。
(四)研究过程
对实验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共7次,每次2个小时。团体辅导共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阶段(第1次团体活动)。通过“相识接龙”和“无家可归”等活动,帮助团体成员相互认识,了解团体辅导进行的形式,并商定团体规范,填写团体活动合约书。
第二阶段:过渡阶段(第2-3次团体活动)。通过“棒打薄情郎”和“信任之旅”等活动,增加团体成员之间的信任程度;通过“自画像”“职业竞猜”等引导成员增加对自我的观察和了解,并启发成员思考自己了解或感兴趣的职业。
第三阶段:工作阶段(第4-6团体活动)。先后通过 “价值拍卖”“兴趣岛”和“职业试穿”等帮助团体成员增加对自我的认知和自我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能力的了解。然后,采用“秘密大会串”活动及“职业平衡单”和SWOT分析法相结合,帮助团体成员解答职业决策困惑,学习职业决策的技术,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阶段:结束阶段(第7次团体活动)。总结团体活动中的收获,进一步澄清职业规划,坚定职业决策信心。最后在音乐“我的未来不是梦”中结束团体。
三、结果分析
(一)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结果分析
表1 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得分t检验
■
由表1可知,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前测得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性。
表2 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差值得分t检验
■
注:* p<0.05,** p<0.01,***p<0.001.
表2可知,实验组和控制组前后测差值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5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团体辅导干预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作用是显著的。
(二)实验组、控制组在积极心理资本上的结果分析
表3 实验组和控制组积极心理资本前测得分上的t检验
■
由表3可知,实验组和控制组积极心理资本在前测得分上不存在差异。
表4 实验组、控制组积极心理资本前后测差值t检验
■
由表4可知,实验组和控制组前后测差值在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也有显著的提高作用。
(三)实验组团体成员的心得体会分析
团体成员表示,通过这次团体辅导使得自我认识、自信心、制定职业规划、收集就业信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例如,“通过这次的辅导,我对自己以后的人生有了明确的规划,对自己的理想也更加的坚定了。通过这次的团体辅导,我还学会了坚持,从刚一开始决定参加这个辅导,一直到最后结束。”“这个小团体中让我认识了真实的自己,提升了自己,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找到目标与方向。每一次的活动,我就会有新的感受与体会。”最后,部分成员还建议这样的团体辅导能从低年级学生开始会更好。
四、讨论
(一)团体辅导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性
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就业心理上有着和普通公办高校学生不同的就业心理,如自卑、畏惧和恐惧心理等。如果能降低这样的消极情绪体验,将能更好地提升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中的心理优势。在本研究中,我们尝试应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对存在职业决策困难的大学生进行干预,从自我评价、收集就业信息、解决就业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制定职业计划等方面设计团体活动、从数据的结果分析中可以得知,团体活动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是有效的。团体成员也反馈说自己在团体中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技巧;在团体活动中通过团体成员的分享,可以使大家相互学习解决困难的方法和技巧,对未来充满希望。这和前人的研究认为团体辅导可以提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一致的。
(二)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有提升作用
积极心理资本被认为是个人可发展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对大学生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都有显著影响,因此要想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从大学生心理资本入手,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大学生心理资本存量,从而实现成功就业。团体辅导在提高团体成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同时也对其心理资本有提升作用。有成员反馈说,通过这次团体辅导,不但知道自己该如何规划职业方向,做好就业准备, 而且还提高了做事情的韧性,树立了对以后发展的希望,经每次的团体分享还让自己了解了自身的优势所在。
(三)团体辅导应用于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辅导的可能性
团体辅导可以帮助更多的存在职业困惑的学生。鉴于心理辅导教师的不足,在独立学院开展团体辅导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这比一对一的个体咨询更容易普及。另外,团体辅导可以让团体成员在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到自己并非独特的有着职业困扰的人,从而可以减轻其焦虑、紧张情绪。与此同时,在团体游戏的分享过程中也可以帮助成员从不同的角度去学习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甚至可以实现团体成员间的资源共享。
五、结论
1.基于心理资本理论设计的团体方案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及积极心理资本的提高都有显著的作用。
2.团体辅导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大学生职业规划辅导方法进行推广。
[关键词] 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21. 137
[中图分类号] G9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21- 0252- 02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院校发展越来越重视,在职业教育中的投入逐年增加,关注度逐渐增大,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教科研及服务体系建设,要针对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热点、难点问题,设立一批专项课题,要积极组织教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要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推广应用机制。所以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更应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努力开展教科研工作,科研能力也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教育部1999年4月将高校的青年教师的年龄限定在35岁以下,青年教师在职业院校中是指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也开始备受关注。目前,职业院校的科研工作一般起步较晚,科研的管理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教师的科研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如何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是目前职业院校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
1 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调查情况
据湖南省教育厅网站公布的信息,截至 2014年湖南省现在普通高校109所(含高职高专与独立学院),专任教师人数近6万人,青年教师人数占省高校教师总数50%以上。对省内某所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访谈、交流等,共发放问卷53份,回收46份,回收率88.5%。被调查的46名青年教师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67.3%,副教授以上职称为0.7%,讲师22.3%,助教73.2%,无职称3.8%。近三年未主持过科研课题的占78.9%,未发表过论文的占68.4%,对科研感兴趣的占84.2%,认为科研对个人成长重要的占89.4%。由此可见,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问题急需解决。
2 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现状分析
经过调查研究、交流座谈等多种形式,分析原因,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
2.1 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师科研意识还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并没有理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重教学而忽视科研的现象还是很普遍,在思想观念、意识上还没有转变过来;二是部分教师研究方向不明确,科研水平不高。青年教师虽然表面上对科研感兴趣,但是与教师交流座谈后才发现,他们科研意识不强,找不到问题的研究点和切入点,对日常的教学、管理等工作不善于总结、不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也就未能做出一个有价值的课题。认识是行动的基础,思想是实践的指南,要能够有效开展科研工作,教职员工首先要增强科研意识。
2.2 科研管理机制和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各职业院校虽然设立了专门的科研机构,制订了系列科研制度和文件,但是仍然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现象,没有形成符合职业院校自身特点的合理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例如:科研业绩没有与系部、教研室的考核相联系,没有与教师收入分配、年终考核、职称评定、岗位评聘等切身利益密切挂钩,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从目前来看,仍属于自发行为。
2.3 青年教师科研培训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青年教师动手能力强、不善于总结与提炼,在实际过程中的事情已经做了,但是并没有把它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和层面;部分教师教师认为科研是个很神圣的,存在畏难心理,不愿涉足科研领域,因此科研的培训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4 部分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工作量过于饱满
部分骨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业务事情多,制约了他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他们将精力和时间大多放在了教学和管理上面,难以抽出时间和精力参与科研项目。
2.5 科研工作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偏差
通常讲的科研工作“重立项轻管理、重个体轻团队、重项目轻成果、重研究轻转化、重经费轻学术”等现象在不同程度仍然存在,以致某些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科研工作摆在了不适当的位置,甚至思想浮躁,不能潜心从事科研。
2.6 青年科研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事求是地讲,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还不高。突出地表现在,标志性的项目、高水平的成果、高级别的奖励和论文都比较少。而且,还有部分青年教师还没有真正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依靠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3 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策略
3.1 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从职业院校战略发展的高度确立科研工作的重要地位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和重要使命之一。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推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对大学本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至关重要。具体到职业学院而言,要想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重科研、抓科研、强科研,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科研发展之路。
青年教师,尤其是年青的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科研强校、科研兴校”的全局意识,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的发展思想,破除重教学轻视科研的传统观念,建立“教学、科研”并举的整体思维,营造“热爱科研、崇尚科研”的学术氛围,开创学院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3.2 进一步规范科研管理,充分发挥科研政策的导向作用
作为职业院校要进一步完善科研工作管理制度,规范项目(课题))申报程序,实现项目(课题)主持人负责制。引入科研量化考核机制。为处室(教研室)和教师核定标准科研工作量,鼓励超额完成科研工作量,充分调动全院青年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改变以往科研的自发状态,形成一种浓厚的科研氛围。建立以科研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把科研成果纳入青年教师绩效考核体系,提高科研成果在教师职称评定、岗位评聘、年终考核、评先评优中的比重,并让科研成绩突出者能够破格晋升职称,真正做到科研工作业绩与经济效益挂钩。
3.3 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科研队伍建设,提升科研服务教学功能
继续加强青年教师科研人才队伍和科研团队建设,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认真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及实现途径、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典型产品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等,并将这些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中,产生实效,实现科研服务于教学的功能。
3.4 继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为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条件
继续加大对科研的经费投入,引入青年专项项目资金,保证青年教师科研经费预算逐年增加,为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继续对纵向科研项目给予配套经费支持和资助。进一步提高科研津贴、科研奖励的额度,特别要加大对高级别项目、高水平论文,以及高级别科研成果的奖励,提高科研收入在教师收入结构中的比重。
3.5 进一步加大青年教师科研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继续加大对学院青年教师的科研培训力度,从项目(课题)申报到结题、论文撰写、教学改革、信息化教学等方面,积极进行校内教师交流研讨,同时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讲座,通过QQ群、微信、微博、世界大学城空间等平台,加强青年教师的科研交流学习力度,从而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自身素质、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
职业院校的科研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做到教学科研并重,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是职业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青年教师作为新生的一代,敢于创新的一代,更应在职业院校的科研工作中发挥其优势,以促进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院内涵建设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平先秉, 李丙红. 湖南省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J]. 市场论坛,2015(5).
[2]肖婷婷.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3]刘玉松. 职业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及对策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5(3).
[4]刘兆媛. 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天津科技,2015(2).
[关键词] 教育教学能力; 测评指标; 网络测评系统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培养高素质人才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大力推崇和重视,优质教师人力资源已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和社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作为教师人力资源的核心要素,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直接影响其教学活动任务顺利完成的各种知识与技能素质的结合体,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它是教师在认识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中应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也是我国教师资格认定中的核心要件和关键指标。从教育活动实践看,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1]但大量调查表明,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普遍偏低。[2]鉴于此,本文拟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的理论分析入手,尝试构建有效的测评指标体系,进而依托万维网技术平台,设计和研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网络测评系统,并初步分析该系统的实践应用价值,期望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测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技术借鉴。
一、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结构模型
(一)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内容分析
目前,关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内涵探讨,主要可归结为教师教育课程观、教师资格认定测试和教师工作胜任特征等三大建构思路。
首先,教师教育课程观强调以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为主轴,建构人们在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中应必备的知识性、技能性两大基本能力因素,为设置科学的教师教育与培训课程体系提供参考。在此思路下,研究者主要从教师教育的管理实践视角,尝试对不同学科领域或者不同教师职业阶段的教育教学能力作了细致描绘。例如,对于职前师范生而言,知识性能力因素主要由实践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构成,具体包括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习者特点知识、教育情境知识、教育目标目的和价值观及其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3]教师专业技能主要包括三笔字技能、口语表达能力、教具制作能力、多媒体课件设计能力、教学演示能力等。于素梅和石雷(2009)认为在教师职业发展的职前期、适应期和成熟期,除均包括基本素养、知识结构、教学技能等三个基本要素外,还具有不同能力结构及其内涵,且随着职业发展而趋于完善。[4]从教师的学科教育教学能力看,教师能力结构包括一般教学能力和专门学科教学能力两个部分,其中一般教学能力主要由学科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评价与考核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思想品德教育能力等要素组成,除了具备一般教学能力外,不同学科教师还有其专门的核心能力指标,例如,媒体资源开发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师的核心能力,[5]运动训练能力是体育教师的能力要素。[6]此外,从各级教育活动实践看,教师的共有教育教学能力主要由教学设计能力(包括选择和解读教材、加工和创新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包括语言组织、多媒体操作、科研成果运用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发现和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教学认知能力(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包括言语表达、教学媒体运用、教学内容呈现、课堂组织等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对教学活动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等六大基本要素组成,彼此相互交织、相互融合。[7]这些教学知识和技能成分是构建教师教育的课程计划与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
一、要求“专业对口”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关系到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操作规范性要求高,一些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教师学历专业与所报职务资格学科“专业对口”本身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其出发点是确保教师职务资格的一定水准,确保教师的业务水平。如果一个教师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准,就不可能与一定的专业职称相符合。但这种“专业对口”的要求在面对全体中小学教师的时候应该有一个怎样的基准,即是否所有中小学学科教师全部都必须按照同一个基准来衡量,存在着很多的现实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对于在中学任教的教师来说,一般都是按照教学学科来划分学科专业的,语、数、外、理、化、生、史、地都有较为明确的学科专业区分,不同学科间的教师只有一些师资比较紧缺的乡村初中音、体、美、劳等课程有些兼任,教师主教学科专业的符号性十分明显,因而对中学教师提出学科“专业对口”要求确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然而,那些已达到学历层次要求本可申报高一级职务的教育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科教师、在地方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中小学的大规模合并和教学资源重新组合引起的一部分教学学科转换的教师、担任学校一定领导职务的“双肩挑”教师就有点不知所措了,除了极少数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双肩挑”教师可以参评管理系列职务资格之外,其他的教师只好重新再读一个本科才能解决问题,这对于相关教师的个人发展实在太残酷了。
对于广大小学教师来说,小学虽然分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自然、社会、体育、音乐等课程,但对教师的学科专业性要求不如中学明显,如果要求以学科专业文凭申报职务资格,在理论上似乎也是合理的,但这样的“专业对口”在实践中明显存在缺陷。小学教育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其对教师学科专业的要求更多地体现出综合性特征,师范教育中“小学教育”专业的设置就最能说明问题,它充分体现出对小学教师“宽口径”“厚基础”“一专多能”的基本要求;同时,小学中教师编制的配备也与中学有着很大的差异,一个教师兼上几门课程是很正常的事情,除了一些术科性比较强的如计算机、音乐、美术等课程教师相对可以“专业对口”之外,“小学教育”专业也就是标准的学科专业了。
对于在2001年全面实施教师准入制度后进入教师岗位的非师范毕业的教师来说,他们的专、本科学习的专业门类十分宽泛,教师职务资格评审中的“专业对口”将是他们在取得中小学教师职务之后的职业晋升和职业发展道路上一个严重的制约。显然,完全统一要求的“一刀切”的“专业对口”规定并不完全切合实际,更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
二、完全要求“专业对口”使教师任职资格认定工作面临尴尬
目前我国开展的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是教师准入的一个门槛要求,而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工作则是教师提升发展的学术性要求,因此,取得教师任职资格与在职教师申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应该是两码事,这两项工作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由相关机构分别管理。然而,当取得教师任职资格的教师们有所进步、达到升职条件的时候,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就是教师们职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门槛,其中的学历“专业对口”就是学历门槛。如果把学历门槛绝对化,势必影响到想进入教师队伍的优秀人才的职业选择,原本为吸引优秀人才而设计的教师任职资格认定工作就会面临尴尬。
按照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规定,只要具备了教师任职资格申报的相关条件,高等教育本、专科专业目录上所有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申报教师任职资格。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以后如果在中等职业学校任职,其专业门类对口的可能性比在普通中小学相对多了一些,但也不可能完全“专业对口”,必然有一批人将会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被排斥在“专业对口”之外。而非师范专业毕业的申请人如果在普通中小学任职,则基本没有“专业对口”可言,尽管目前因体制等原因非师范毕业生进入普通中小学任职的人数很少,但即使是少数人,其在取得中小学教师职务之后的职务晋升和发展道路上,“专业对口”也必将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通过教师资格认定的非师范毕业生如果没有“专业对口”可言,如果以后连中级以上的职称都不能参评,他们的业务发展、相关待遇就无从说起,就不可能有好的专业发展。如果对非师范专业的教师们堵上了职务晋升的道路,让他们失去了在教师职业道路上向上提高的希望,也就在有意无意间失却了教师准入制度本身的意义。
三、推进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制度改革的建议
我国于1994年1月1日实施《教师法》,“九五”期末实施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1997年对1993年12月31日前在册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资格过渡,2001年开始面向社会进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标志着教师准入制度全面实施。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和经验。但从总体上说,我国教育发展进程中坎坷的教师教育和迟到的教师准入制度,使我国的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状况一直不能满足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的需求。中小学教师教育的相对滞后、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制度改革明显的制度性缺陷(如对外语的要求与不要求),以及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的先天不足,使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和教师资格认定之间的不配套成为必然。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制度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是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重视、认真研究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现实状况,真正把相关广大教师切身利益的教师管理制度设计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紧抓实,这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按照国家教育部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要求,切实遵循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原则,加强教师管理制度的配套建设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及部门之间在任职资格和职务评审的管理上的协调,不断地优化和更新教师管理的模式、方法、形式,不断规范教师管理和教师准入制度,逐步完善中小学教师管理体系。
第三,以教师为本,妥善解决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类矛盾和实际问题。既要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又要用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所遇到的各种状况,针对各种具体情况寻求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如在中小学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学历“专业对口”的要求上,可以研究采取分类处理、区别对待等方法,适当放宽专业口径,小学教师的中高级职称评审可放开些,只要达到国民教育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就应该认定为符合学历要求;对中等学校教师中的取得专升本学历者,如果原来的专科专业对口,就可以认定为符合学历要求;对非师范专业的本科学历者,可以增加学科专业能力测试(与资格认定时要求的是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培训和说课测试有所不同,可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操作),合格者就可以认定为符合学历要求,或者同时可对评定高一级职称设置一定条件,如一定的教学工作年限、教学研究实验报告,或设定中高级教学能力考试等。从而逐步推动目前实际上只重一个“评”字的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