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观察植物的日记范文

观察植物的日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观察植物的日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观察植物的日记

第1篇:观察植物的日记范文

1、第一,确定内容,注意观察。自然观察日记内容广泛,动物植物、环境气象、天文地理,一切自然界存在的现象都是自然观察日记的内容。观察中,一定要注意季节的变化,时间的推移,生长的习性。动手实验从正面、侧面,比较、反复观察中,弄清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最后确定自己熟悉的了解的来写。

2、第二,掌握格式,真实具体。

①题目。在第一行写。以往写日记不要求写题目,不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拟题要新颖,观点要明确。如连续观察可在每段日期前再加一小标题。

②题目下写清楚所在省、市、县(区)学校及年级,空一格写作者姓名。如果在自己日记本上写,可省去,如果将日记整理投寄报刊编辑,就相当重要了。

③第三行写明日记的时间:即:×年×月×日,星期×,最好把天气情况稍带说明,以备日后查考。

④正文。如查正文要写的内容比较多,可以象写其它文章一样,分成几个小段来写。篇幅长短取决于所记内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正文的写法灵活多样,以二类见多,一是表格式和座标式记录,如天文气象、生长变化、分类比较、统计数据等,其形象直观;二是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形式表达,如动物植物新现象新发现等。观察自然本身就是进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所记内容不能虚构,应依据观察的现象如实记录,其结论具有科学性,这对今后的查阅、参考才有作用。

⑤有辅导教师,应在文末用括号注明教师姓名。

第2篇:观察植物的日记范文

一、激发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各年级的作文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1.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班队会活动;组织学生去大街、工厂、敬老院、农贸市场等地方打扫卫生;带领学生到农村专业户家参观访问;到广阔的田野里寻找春天,放风筝……这些活动,不但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受到了教育,而且获得了新鲜、活泼、富有生活气息的写作素材。

2.开展文体比赛活动。在明亮的教室里开展书法、绘画、歌咏等各种比赛活动;在宽阔的操场上进行拔河、跳绳、会操等比赛,既培养了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又使同学们获得了有真情实感的写作素材。

3.开展科技竞赛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小种植、小养殖……这些实践性强的活动,能巩固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获得具有实践经验的写作素材。

4.举行节日庆祝活动。如“六一”文艺会演、“七一”演唱会、“八一”诗歌朗诵比赛等。开展节日庆祝活动,学生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他们从中不但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而且还获得了丰富有趣的写作素材。真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

学生认识到生活是写好作文的源泉,便有了仔细观察、体验生活的愿望,但生活中的事物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对于年龄较低的小学生来说是“老虎吃天,无法下爪”,这就要求教师在激发学生观察兴趣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小学生易接受的观察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顺序观察法。观察事物时要有一定的顺序。在观察之前,首先要选择观察点,其次是着眼点,然后依次观察。观察的顺序要根据事物的不同类型来确定。写景状物,一般以方位的转换为顺序,有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由外到内、由近到远等;而对变化着的事物,则要以变化、发展的情况为顺序,有的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有的以事物发展过程为顺序等。在观察中,不要强求学生必须利用一种观察顺序,而要以观察得最清楚,得到的最多为目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观察顺序进行观察,提高观察效果,达到一定的观察目的。

2.联想观察法。联想就是在观察事物的同时,积极地进行分析、思考,把彼此事物联系起来。联想,可以从甲事物想到与它相似的乙事物;可以从眼前的事物想到它的过去和未来;可以从事物的外观、结构、习性、用途,想到由它所揭示的道理等。总之,联想可以深化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具体、形象而富有生命力。

3.比较观察法。在观察时,拿同类事物与它做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深刻地了解事物的本质特点。譬如写人物时,可以让学生从本班中找两个同学进行比较观察,找出他们的肖像、衣着、爱好、性格、品质、语言等不同,然后再记述一个。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有助于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培养、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学生通过比较观察后,写出来的文章往往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笔下的事物栩栩如生。

4.跟踪观察法。跟踪某一固定的观察对象,在同阶段里,反复细致地观察事物发展变化各方面的特点,以取得对事物较为全面的认识,有效地锻炼学生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持续性。例如植物在自然界中的发育、生长、开花、结果,甚至死亡。其各个时期的形体是不同的,如果要全面地了解某一种植物,就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它的生长过程做跟踪观察。

5.感官并用观察法。观察时,不仅仅停留在眼看的表面现象上,而是通过各种感官全面观察,由表及里,深刻地了解到事物的本质。这里所讲的观察,主要是通过心灵的窗户——眼睛,看(视觉观察);其次是通过嗅觉器官——鼻子,闻(嗅觉观察);通过听觉器官——耳朵,听(听觉观察);通过触觉器官——皮肤,摸(触觉观察)等。譬如观察人物时,就要观其外貌,察其神态表情,“听其言,观其行”。通过观察人物的外部表现,从而有力地揭示其内心世界。

教无定法,以上所谈的观察方法,不能孤立地看,更不能孤立地使用。在运用中,要注意互相渗透,综合利用。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日记是思想发展轨迹的再现,是心灵窗口的显露。教师指导学生把每日通过观察得到的见闻、乐趣、感想等写成观察日记,并定期开展日记欣赏活动。不仅汇集了写作素材,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1.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必须真实。要写出自己亲眼观察到的事情或人物,不去抄袭别人的,更不能胡编乱造。②中心要突出。每篇观察日记都应围绕突出的中心来写,不要像记流水账似的又杂又散。③对所见、所闻、所感要写具体,写出自己仔细观察到的情景。如事物的形态、声音、色彩、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一举一动等。④要写出自己的感受。⑤要把观察到的事物和人物及时写下来,不要过两三天再补记。

第3篇:观察植物的日记范文

作文是学生观察、思维和运用语言文字诸方面能力的具体体现。"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把作文教学提前到学生入学6周学完汉语拼音后开始进行,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同时得到发展。下面是我对小学生进行提前作文训练的具体做法:

一、用拼音做工具,打好基础一年级第一学期,拼音教学一结束,教师就引导学生用拼音写词、造句、写日记,要求学生"用我手写我口"、"用我手写我心"。在单纯教学拼音时,通过让学生抄写纯拼音课文,既练习了汉语拼音的书写,又学习了写文章的基本格式,如每句话写完用标点符号,每段要另起一行空两格等。随着汉字课文的出现,小学写作教学沿着"拼音--拼音夹汉字--汉字夹拼音--汉字"的路子,绕过识字难关,提前写作。

二、用图画做桥梁,激发兴趣看图作文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具备观察客观事物能力的一个桥梁,是培养儿童提高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1.整体观察,理解图意。观察一幅图画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或什么人在干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2.细致观察,合理想象,叙述图意。看图和观察客观事物一样,要有一定顺序。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做到言语有序,如按方位和空间顺序观察;按主次观察;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观察等。观察后引导学生叙述图意,依据画面联想前因后果、人物心理活动和语言等,这样,一幅图画就变得完整、连贯,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3.借助例文,从说到写。通过例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初步懂得:写事的记叙文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重点写事情发生的经过;写景的记叙文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变化,按一定的顺序描写;状物的文章,写小动物要突出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写植物要突出植物的特点、不同季节的变化。然后引导学生仿照例文的形式"说",最后仿照例文的形式"写",引导他们领悟如何把观察到的、想象到的事物由口述转为笔述,这样才能由读转入写,做到读说写结合。

三、挖掘生活源泉,启迪思路1.游戏表演、创设情境。好动、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我把游戏活动纳入了写作。在组织学生搞"捉迷藏"、"击鼓传花"、"传话游戏"后,接着引导学生把活动过程记下来。2.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利用课余、节假日的时间领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觅春、赏菊、采标本、打雪仗、观雪景;带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发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采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写日记。写日记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从一年级起,教师就应着手指导学生写日记,做到每天批阅,每天讲评,每天鼓励,每周开展一次"日记评优"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如何实施提前写作实施提前写作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4篇:观察植物的日记范文

一、创建目的

生活在芳香四溢、环境宜人的校园是学生们所向往的,因为在这里可以享受绿,感受美,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激情,并能够真正实现学校所提出的建设人文情怀的新校园的设想,为此,在这学期里我们打算创建生态校园,注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人文情怀。

二、创建项目:

1、种植一盆植物,丰富班级生态园地。

2、饲养一种动物,撰写全程观察日记。

三、创建方法:

1、搜集信息方式。(咨询、查阅资料、上网浏览)

2、尝试实践。(动手养植、在家饲养一种小动物,在学校养护一盆植物)

3、记录过程方式。(摄像、写生、日记、标本)

4、评比交流展示方式。(展览会、经验交流会、星级生态园地评比)

5、创建园地:

   在学校,充分利用校园花坛,将花坛安排到班,每班负责一个,并给生态园地取名。在家里,饲养一种小动物,并全程观察。

四、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周:学校大队部构思并撰写创建计划

第二周:将学校计划与班主任交流,各班制定创建生态园地计划。

第三周:各班给生态园地整理,开始给园地除草并实施创建计划,学生开始带盆花到学校,开始在家养小动物。

第四周:全校生态园地评星级(每月一次)

第五周—-第十八周:园地中期护理,并开始记录过程。

第六周:动物展览。

第十二周:“我眼中的绿色家园“绘画大比拼、展示。

第十三周:各班给绿色家园进行解说,即“我是小小解说员“活动。

第十四周:动物展览

第十五周:饲养动物的全程观察日记评选。

第十六周: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第5篇:观察植物的日记范文

今天,奶奶拔回了一袋生花生。我想,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种花生得花生啦!于是,我趁奶奶中午睡觉时,从麻袋里拿出了几颗花生,种在了地里,还浇了一勺水。我想,花生宝宝们,快快长大吧!

8月6日 小雨

咦,今天怎么下雨了?我打着伞,去看看花生长得怎么样了。花生果然不辜负我的期望,发芽了。花生里的小芽儿撑开了花生壳,小芽儿好像一朵只有两个花瓣的小花。希望今天的雨水能让花生快速成长。

8月10日 晴

天气终于转好了!花生也长大了一些,又有两根嫩茎长出来了。另一根茎上还长出了四片叶子,好像四叶草一样,好漂亮!不过叶子的形状和四叶草的有点不太像。太阳已有两竿高了,花生的叶子垂了下来,好像在说:“好热!好热!好热呀!太阳可真毒辣。”我立刻给花生浇了一勺水。花生苗仿佛把腰挺了起来,精神了许多。

8月14日 多云

今天,天气总算转凉了些,花生不会像昨天那样软绵绵的了。不过,我观察花生的热情一点也没少。花生又长高了,还新长出了三根嫩茎,比昨天长得还多还快。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花生终于长大了!

特别点明是“生”花生,只有“生”的种子才能种活。

与种花生间隔了四天。

花生发芽了。

再间隔四天。

写花生苗的叶,与四叶草相比较。

对花生苗的生长变化观察细致,记录了花生苗的微小变化。

可以记录具体的高度。

观察日记需要清楚记录当天日期、天气情况,有些详细的科学观察日记还需要把温度、湿度都记录下来,作为科学数据以供参考。

这是自然之道。

种下花生。这里可以把种的过程写详细一点。

描写花生芽的形状。不过,农民们大多是把花生剥了壳后种的。

雨水有利于植物生长。日记记录天气,其作用也就显现出来了。

写花生苗生长的变化。“又有两根嫩茎长出来了”,是同一棵苗又长出了两根嫩茎,还是另外几棵幼苗上长出新茎来的?下文写“另一根茎上”,那么这里是在写“这一根茎上”吗?作为观察日记,这里应该交代清楚。

写花生苗随天气的变化而发生反应与变化

又间隔四天。

天气变化,芽苗也随着有变化。

第6篇:观察植物的日记范文

(一)怎样写物品

1、抓住特征

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席位的区别,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抓住物品的特点写,就是抓住了这一物品是区别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

(1)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3)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

3、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怎样写动物

大多数小学生都喜爱小动物,看了以后总想把它们写出来。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写好描写小动物的作文呢?

1、写外形

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三是按顺序:先整体-再局部-最后整体。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句群。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特别要注意提醒小学生“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习性

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

小动物也有感情、情绪,这要靠小学生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实际上也就写出了小学生自己的感情。

(三)怎样写植物

提起植物,小学生的脑海里会出现许多花草树木的样子,但是要将平时熟悉的植物写成作文,很多同学却感到很难,有的觉得无话可写,有的三言两语就写完了。怎样才能写好植物呢?首先,写前要细心观察所写的植物,并做观察记录。观察时,先看整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再看颜色、枝叶的细部特征及生长环境,并把所看到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其次,安排好写作顺序。

1、可以从整体到局部

先写植物的整体特征,再写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叶、花、果等为序,并突出写其中的一两部分。另外写的时候,要求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详细地描绘、刻画。例如描写树叶,就写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给人的感觉等;描写花,就写它们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临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很多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衰亡,每个时期的形态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3、写观察日记

可以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来描述某种植物在一段时间里的生长、发育情况。

4、以四时变化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各具特色,所以,还可以其四时的变换顺序。

5、托物抒怀,借物咏志

写植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外形和色彩的描写上,还应该在文章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这种方法,要借助例文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态的同时,赋予它们一定的象征意义。

很多状物类记叙文常常是通过描摹物体的外形特点,来揭示某种深刻的意义。作者先描写了物体的外形特点,再写物体做过的动作过程,最后由这件物体联想到农民,想到农民们也像该物体一样辛勤地播种、耕耘、收割,“为别人贡献多,为自己留得少”。这样把物体与农民联系起来,突出农民们辛勤劳动,为大众服务的精神。这样的描写,文章才有一定的思想性、可读性。

怎样才能使状物文章的写作目的明确呢?

首先要仔细观察所写的物体,熟悉并掌握它的特点,分析思考这些特点与人或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7篇:观察植物的日记范文

一、实验设计要符合自然学科特点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自然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自然知识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认识自然始于观察自然,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自然。如“四季星空”的教学,由于教学内容分散、抽象,学生很难形成对四季星空的整体认识。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科学地安排学生观察四季星空,保证观察的持续、完整。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写出观察日记,积累有关四季星空的感性认识和材料。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不同季节星座交替出现,北极星始终停留在原位置不动,周围的星座绕着它逆时针转圈,且一年转一圈等有关四季星空的变化规律。“水的循环”的教学设计则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对水的感性认识。如:天上有下不完的雨、雪;淋湿的衣服会干,冬天关在屋子里洗澡窗玻璃上会有水珠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水或冰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或冰的循环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认识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创造条件,增加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爱好。

二、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等特点。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如:“植物的根”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察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之分。常见的萝卜、胡萝卜等直根,土豆、红薯等须根,它们可以储藏养分即贮藏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知识,而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且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他们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对探索自然奥秘充满了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验,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自己动手实验获得结论,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结论。设计“水的浮力”的教学实验,就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材料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动手将浮在水面的物体用手向下压,产生水有向上的浮力的直观感受,从而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下沉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水的浮力,使不平衡的杠杆达到平衡。这种设计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验设计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

教学大纲规定:“自然课要密切联系当地自然条件。”我县地处鄂西山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抬头可见,垂手可得的实验材料,为丰富自然教学实验提供了方便。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充分利用这一自然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使原本生动的自然课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弄清为什么有的树到了秋冬季就会落叶,而有的却抽出了新芽,动物靠什么越过寒冷的冬天等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兴趣特点进行实验设计。如昆虫是小学生常见的最易引起他们兴趣的一类动物,在山区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爬的应有尽有。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可先安排学生到林间、树旁、小河边捕捉各种昆虫,并将各自捕捉的昆虫有选择地带到课堂,进行认真观察、研究,看它们都有一些什么共同特征,从而达到认识昆虫的教学目的。

第8篇:观察植物的日记范文

一、教师参与栽培,激励观察欲望

科学教师在不同的课堂时段有不同的定位,如在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中,他是一个设计师,巧妙处理课堂生成;在科学探究中,教师应把自己作为学生的朋友,放低姿态和学生一起思考观察交流,成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在要求每个学生去种植凤仙花的时候,教师自己也应该和学生一样坚持管理、观察记录。教师应亲身参与学生的课外延伸活动,一是能够在实践中获得第一手资料,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二是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活动中的问题,帮助学生释疑解难,促进活动的顺利进行;三是教师的参与行为,有利于激励学生,引领学生完成这一观察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二、家长鼎力支持,探究有始有终

离开了老师,父母就是最有力的指导者。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如果能得到家长的鼎力支持,将是学生顺利完成此项任务的有效保障。但部分家长认为小学科学可有可无,对老师安排的活动、布置的作业大多无心过问。尤其是现在的家长把考试分数看得很重,非考试科目很难得到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获得家长对课后探究活动的积极关注显然不现实。因此在布置这个课外作业之前,我给每个学生的家长发了一份告家长书,告知活动的意义、操作方法和观察要求,诚恳地要求家长参与指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家长们终于明确了活动的重要性,转变了观念。有了家长的支持,孩子们种植凤仙花的热情高涨。有的家长还给我回信、发短信,表示一定会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直到有结果为止。有的家长还说,现在的孩子缺少锻炼,通过种植凤仙花能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有的家长还定期在网上与我交流凤仙花的生长情况,反馈孩子在中期交流中的收获。家长的反应让我感动,有了他们的支持与参与,活动的实效性就大大增强。从家长们的回信中我感觉自己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他们的支持不但确保了活动本身的顺利进行,而且使科学探究活动具有了更广阔的智力背景,使孩子们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关于种植方面的知识,如有个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种植了黄豆、玉米、四季豆等周期在90天左右的植物,这样使学生看到了更多植物的周期,为最后的归纳总结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三、采用多种形式,保持探究热情

小学科学教学应该是“为促进学生思考而进行的教学课堂实践”。当教师给予儿童的是具有智力挑战性的延伸探究,而不是较低水平的思维活动时,活动才会有效与可行。所以在中长期的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不要仅限于“继续怎样怎样”,不要只是“再去查阅相关资料”……如对甲乙两班的教学我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在乙班的教学中,我仅布置简单的观察任务,每天观察,有新现象进行记录,这样对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没有足够的促进作用,导致学生对种植、观察凤仙花由最初的热情高涨消退到零点。而对甲班的教学,我可是动足了脑子,在种植的过程中,将可能导致学生放弃的因素都作了充分分析。因为面对的学生较多,所以采取的策略必须切实有效,便于操作。我选择的策略有:适当的时候在教室内贴上“你的凤仙花长高了吗?”“凤仙花的叶子是怎样的?”“你为它服务了吗?”等温馨提示语,通过布置这样的新任务以增强学生持续观察的动力。让我最开心的是我把自己的观察记录贴在教室里,学生与我就有话题交流了,每次上课前的10分钟,学生就会比较记录的结果,这样也便于最后的总结交流。同时和老师做同样的一件事,讨论共同的话题,这让许多孩子觉得很是新鲜有趣,常常是下了课还围着我问这问那。

为了让学生在种植中保持长久的兴趣,我定时开展评比,要求学生在播种后的第三周、第八周、第十二周把自己栽培的植物带到学校来,因为这三个时间是凤仙花的成苗期、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学生拿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到班级进行展示、交流、评比,感到无比自豪。通过评比,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在种植凤仙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寻找原因,想出补救措施,及时补救,有利于提高学生栽培的成功率。

四、注重结果展示,珍惜探究成果

课外中长期的探究活动,学生都经历了一番较长时间的努力,有了成果自然期待着展示与肯定。所以除了知识性的总结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方式保护或保存学生的这些珍贵成果,而这也将成为学生积极投入下一次探究活动的动力。

第9篇:观察植物的日记范文

2010植树节主题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培养孩子绿色环保意识,直到植树的好处。

[活动准备]

小树苗若干、心愿卡、铲子若干、洒水壶、了解种树的过程.

[行动口号]

行动起来,争做护绿小使者。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1、植物种植全校播种行动:

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幼儿自带种子进行动手种植的实践,写观察日记或符号表示,进行成果展示。

2.环保护绿行动:

按照护绿小队,认养园内绿化植物,开展拣垃圾、落叶、擦花坛、养护绿化等活动。各班级制作护绿卡片,统一悬挂。

3.“我知道……”植物生长知识交流活动:

相关树木的资料片辅导,收集有关植物生长知识的调查在班上交流、宣传。

4.“绿意角”的设计评比:

充分发挥教师和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将绿化、生物养殖、植物种植等融为一体。

[活动安排]

集体进行活动

1、在家内与爸妈共植一棵树,并记录小树的成长过程。并进行植树登记统计。

2、 进行与植树节相关的调查表,并在班内交流。

3、幼儿自带种子进行动手种植的实践,观察日记。

4、园内认养小树挂牌活动,表爱树心意。

5、观看相关树木的资料。

6、“绿意角”评比活动:

植树活动

1、到小区或园内进行植树活动。

2、给树松土,施肥等,让树快快长。

3、给树整枝,给小树建立成长档案。

[活动过程]

小朋友组织开展了“放飞梦想”的活动。活动中五个孩子合作同种一棵小树,并在小树上系挂了孩子心中的愿望。活动中,孩子们自然地融人到大自然中,初步了解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意识到“保护环境、植树造林”就在我们的实际行动中。植树完毕,孩子们还和家长一起放风筝、制作环保标记……本次活动在行动中让孩子认识到要爱护小树苗、保护小树苗,培养孩子从小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从而更好地发展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

[活动分析]